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结果揭晓(精选2篇)
1.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结果揭晓 篇一
第三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
大众网济南9月27日讯(记者 韦辉 张帆)记者今天从省公安厅获悉,从9月28日0时起至10月27日24时止,省公安厅将联合大众网、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全面启动山东省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评选活动,广大网友可以通过登录大众网进行网络投票,为自己心中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投上神圣的一票。
据山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兆玉介绍,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牢记职责任务,先后圆满完成了世博安保、亚沙安保、全国全省“两会”安保等工作任务。特别是在开展“清网”追逃、“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打四黑除四害”、打击经济犯罪 “破案会战”等一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中,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抢险救援中,以及在赴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中,广大公安民警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生死面前不退缩,千难万险不放弃,用鲜血、生命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此次活动从7月份开始部署,在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自下而上进行了内部的评选推荐,经过层层选拔、推荐和严格的考核公示,从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在编在职公安民警及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干部中择优确定了30名工作成绩突出的民警,作为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评选活动正式候选人。这些候选人绝大部分是来自基层一线的优秀民警,大多都获得过个人二等功以上奖励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巾帼建功标兵”、“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公安基层标兵”等称号。他们中有打击犯罪、严格执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英雄模范;也有冲锋在前、英勇无畏、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抢险救灾先进个人;更有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优秀典型。他们是全省公安机关十二万公安民警和现役官兵的杰出代表,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楷模。
为全面报道此次评选活动,大众网将开设评选活动专题网页,以文字、图片、视频三种形式展播候选人事迹。同时,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警方前线”栏目将陆续展播30名候选人事迹专题片,《人民公安报》、《山东法制报》也将刊登候选人简要情况和事迹。山东公安政务微博还将组织山东公安微博群内的各地公安微博集中发布候选人事迹及相关评选情况。广大网友可于9月28日0时起至10月27日24时止通过登录大众网进行网络投票方式参与评选活动。
网络投票方式为:登录大众网首页()进行投票。每次投票可选择6至10名候选人,少于6名或多于10名为无效票;投票时,投票人姓名、身份证号及目前所在省份为必填项,并确保真实,否则无效;一个身份证号限投票一次,若重复投票只选第一次结果计入。本次网络投票属公益活动,投票一律免费。
投票结束后,省公安厅将组织省直有关部门、省有关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及省公安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和部门群众代表组成第三届“全省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评审委员会,根据投票等情况综合评议最终评出10名民警当选第三届“全省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并组织隆重的颁奖典礼。
据了解,第一届、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评选活动于2005年、2010年举办,当选民警及其他候选民警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引起了良好反响。
2.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结果揭晓 篇二
2009十大法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一.孟昆玉,男,28岁,北京市交管局宣武支队民警。
【当选理由】
孟昆玉,是今年的舆论明星,被公众誉为“北京最帅交警”。关于他的工作视频曾在人民网等网站高居点击榜首。
孟昆玉的同事们则称他为“实力派”。他创立的“孟昆玉指挥法”被北京市交管局推广。他还倡议交警队和医院建立了生命绿色通道保障组。2008年孟昆玉被评为奥运交通安保标兵和“微笑北京交警之星”,他全新的“人性化的执法”、“微笑执法”为当前人性化执法与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提供了可贵的探索。
推荐词:
规范的执法与微笑的面庞,灵活的指挥与耐心的劝导。他为警察的形象增添了时尚,他让首都的街头跃动着和谐。京城最帅交警孟昆玉,在平凡的岗位上得到百姓的特殊嘉许。
二.唐景芳——男,75岁,黑龙江省肇源县渔民。
【当选理由】
2009年5月5日,哈尔滨市道外区发生一起袭击铁路民警抢劫枪支的暴力案件;8月29日,松北区又发生一起持枪杀人案,警方经侦查确定这两起案件均为公安部A级通缉逃犯王厚军所为。9月8日,犯罪嫌疑人王厚军逃窜到肇源镇的一个鱼窝棚,75岁的唐景芳老人一眼认出此人正是通缉犯王厚军,老人急中生智,与其周旋,拖延时间,将其稳住,伺机报案。王厚军怀疑老人要报警,将他打昏,老人苏醒后,立即再次报警,为警方成功击毙王厚军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唐景芳老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见义勇为的法律精神,看到了现代法治社会所提倡的公民责任。
10月21日,唐景芳老人被黑龙江省公安厅授予“优秀治安积极分子”称号。
颁奖词:
他及时报案,阻断了逃犯的亡命之路;他不计安危,赢得了抓捕的最佳时机。
他是千里追逃线上的终结点;他是无数热心人中的一分子。
渔民唐景芳,危急时刻不忘公民的本分与责任。
三.杨竹芳,女,43岁,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当选理由】
杨竹芳,面对28人涉黑案件,她毫不畏惧,通过提前介入引导公安调查取证,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面对13人特大拐卖儿童案件,她剥丝抽茧、悉心调查;面对日趋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她用大爱,挽救失足少年,被少年犯称为“检察官妈妈”……在21年的职业生涯中,她总是承担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承办审查逮捕案件1800多件,没有一件超时限,没有一件错案。她以坚强的意志践行着检察官的职责。
颁奖词:
面对疑案,她的眼中闪现着锐利,查微析疑,不留瑕疵;
面对群众,她的眼中充满着柔情,扶危济弱,无微不至。
检察官杨竹芳的两种目光,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彰显了法治的光芒。
四.郑宜栋——还债的老人,85岁,江西上饶县退休干部
【当选理由】
1942年,郑宜栋的父亲在江西经营一个榨油作坊,因为战乱,父亲死亡,家里欠下了乡亲们的高额债务。17岁的郑宜栋就开始还这笔债了,至今替父还债67年。
1989年,退休后的郑宜栋,用了足足半年的时间对父亲的账本进行重新整理,终于算清了父亲生前共欠106户人家茶油、菜油、桐油共计873斤4两5钱。此后的20年,老人按照当时的油所对应的现在的价钱开始还剩余的债,共还了3万多元钱。有的债主已过世,老人就将钱还给他们的儿子、孙子。2009年,债还清了,压在老人心头石头终于卸下。
民间有“人死账烂”的世俗观念。而老人用67年来还一笔本可不必还的债务。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诚信,看到了他对法律所提倡的社会公序良俗的一种自觉支持和遵守。
颁奖词:
“欠债还钱”是他最纯朴的承诺,“诚信为金”是他最坚定的信仰。
白发老人郑宜栋,67年节衣缩食,替父还帐,实现了一个公民对公序良俗和法律秩序的自觉支持和一生坚守。
五. 湖北救人大学生群体
【当选理由】
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这3名大学生不幸遇难。
湖北荆州市委授予参加救人的15名大学生(含3名遇难者)和3名冬泳队员“见义勇为英雄群体”称号,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认勇救落水少年而光荣牺牲的3名大学生为革命烈士。
颁奖词:
他们的纵身一跃,划出了“90”后人生的壮丽弧线,他们的奋力一举,绽现出当代最可爱的人的精神高度。
他们以悲壮完成了成人祭礼,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
救人大学生群体,再次带给我们生命的拷问与道德的震撼。
六. 易满成,男,51岁,湖北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燕子乡司法所所长。
【当选理由】
易满成1994年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以来,15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兢兢业业地工作。在两个女儿先后因病早逝、妻子身患重病的情况下,知难而进,不言放弃,不向组织伸手,坚强地坚持工作。他常年走村串户,奔波于方圆数百里的山岭村寨,徒步行走16万多公里,穿烂了上百双鞋子,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0余件,解答法律咨询3500余人次,调处重大疑难纠纷100余件,开展法律援助200余件,接访群众5100余人次,为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被评为恩施自治州十佳政法干警、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司法所长、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
推介词:
颁奖词:所长易满成,自他上了任,人人都说他公正,好比包文正;
所长易满成,他为人清正,三个代表记在心,胸中有杆秤;
这是山乡百姓唱给基层司法所长易满成的歌谣,也成为我们今天对他最好的推荐词。
七.马 勇-----男,34岁,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中心督查诉讼部部长。
【当选理由】
2005年以来,马勇领导其团队受理500多起投诉案例。2008年,调查重庆碳酸锶污染(彩电显像管所用原料)事件,中华环保联合会据此向政府汇报,得到温家宝总理批示,当地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将污染企业全部关停。今年2月,河南省孟州市一污水处理厂偷排污水造成二次污染,马勇团队在调查证实后,向社会公开调查结果,河南省政府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当场免去4名市环保局成员的领导职务。
从环保部门几年前的弱势维权到今天的“高调出击”,折射出党和政府对环保立法和执法的日益重视,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切。
颁奖词:
他是中国环保公益行政诉讼的勇敢探索者,他是默默维护我们公共权益的寂寞前行者。
为了新鲜的空气,为了洁净的饮水,更为了子孙后代的绿色财富,环保尖兵马勇,一直在路上。
八.陈燕萍,女,45岁,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阴园区人民法庭副庭长。
【当选理由】
陈燕萍,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她致力于法庭审判工作,她到乡村办案,到当事人家里办案,将工作方式的灵活性和法律规定的原则性充分地结合,以人为本的办案理念和不徇私情的工作作风,使她审理的3100余起案件中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她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无形中将审判与执行一并解决,在全社会破解“执行难”的今天,她的办案方式和经验尤其值得总结和推广。
颁奖词:
我们不能用“美丽”来形容法律,但她却用“美丽”诠释了法律。
柔情法官陈燕萍,在调解家庭矛盾、解决邻里纷争中,在关爱无助老人、帮助残疾儿童中,让我们感受着法律的美丽和温暖。
九.张宝艳,女,48岁,吉林省通化市人——“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
【当选理由】
2007年张宝艳建立“宝贝回家寻子网”,专门帮助被拐卖的、被遗弃和走失的、流浪乞讨儿童回家。
打拐是得到老百姓赞许的重大民生工程,是今年公安部的工作重点。一系列重大案件破获,不少被拐妇女儿童得到解救。公安机关的成绩取得与全社会公民的主动参与有重要关系,而张宝艳的“寻子网站”是其中的的突出代表。
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张宝艳的网站得到失踪儿童家长及网友的响应,已经有7000多名志愿者加入其中,已有75个成功解救案例。张宝艳的举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公民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颁奖词:
“丢了孩子想死又不能死,因为不知道孩子在哪里受苦。”
这是丢失爱子父母的渴望与痛楚,也激励着张宝艳和无数志愿者,要为失踪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他们在活跃在互联网上,汇聚着力量,传递着爱心,彰显着正义。
十.王家福,男,78岁,最早国家派出留苏的7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终身研究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顾问、最高法院的咨询专家委员、仲裁员。
【当选理由】
他著作等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事立法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1995年,他提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1996年2月,他第一次进中南海宣讲“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996年他参加十五大报告起草,提出“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第一次在党的历史上被确定为治国基本方略。
全国人大认为,新中国法治进程六十年,王家福是法学界中不可或缺的一位功勋人物。
颁奖词:
他用50年时间做了两件事:
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想;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样一个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法学泰斗王家福,桃李天下,推动中国法治理念进步。
人生要读的100本书中的经典语
84、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85、也许一个人在真正无可奈何的时候,除了微笑,也只好微笑了。——《家明与玫瑰》
86、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直至海枯石烂》
8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伪君子》)86.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诗选》)87.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巨人传》)88.强迫经常使热恋的人更加铁心,而从来不能叫他们回心转意。(《阴谋与爱情》)89.在各种事物的常理中,爱情是无法改变和阻挡的,因为就本性而言,爱只会自行消亡,任何计谋都难以使它逆转。(《十日谈》)90.谁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好兵帅克历险记》)91.悲伤使人格外敏锐。(《约翰.克里斯朵夫》
92.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结果揭晓】推荐阅读:
我最喜爱的水果作文07-05
作文我最喜爱的01-16
我最喜爱的老师发言01-31
我最喜爱的小狗的作文12-21
我最喜爱的一个人07-10
我最喜爱的昆虫作文600字06-13
我最喜爱的美食演讲稿07-30
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08-15
我最喜爱的小狗作文450字10-09
我最喜爱的小狗五年级作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