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调动管理办法

2024-06-19

学校教师调动管理办法(精选7篇)

1.学校教师调动管理办法 篇一

在教育事业中, 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特殊使命。现代社会的文明发展, 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教师。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式下, 如何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因此注重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教育问题已被全社会所关注。职业教育正接受着招生并轨的严重考验, 面对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 如何求生存求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 努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出具有过硬本领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加强思想工作调动教师育人积极性

学校领导要善于了解教师对教育职业的看法和态度,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及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潜移默化地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 充分认识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引导他们将一生的追求目标都放在培养新一代有用人才上。大力倡导乐于奉献、严禁求实、率先垂范的师德师风, 营造良好氛围, 利用各种机会大力表扬教师, 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批评时应注意其心理承受能力, 注意讲话分寸和批评的方式, 以理服人, 使他们积极地接受批评,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育人积极性。

2 解决困难爱护教师的积极性

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生活、工作状况, 使教师一改过去只是为了谋生而教书的经济状况, 使他们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科研中去。学校也应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教学科研上, 支持科教工作, 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 尽可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教学科研工作同教师自身业务发展联系起来, 使他们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提高学术和科技水平。要不失时机地爱护教师的积极性, 了解、分析教师的特点, 尊重教师的劳动, 急教师所急, 想教师所想, 条件允许时尽力解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如青年教师找对象难、住房难、照顾父母难、带子女难等,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暂时不能解决的, 也要积极想办法努力争取, 使他们看到希望。经常找他们拉家常、说知心话, 适当搞一些同娱同乐活动。进行有效的感情投入, 以使教师对学校产生温暖感。设身处地帮助其解除心理的误区、工作中的予盾和生活上的困难。要充分信任教师, 依靠教师办学。

3 创造条件培养教师创新能力

教育工作是为社会的将来培养人才的, 因此, 教师的工作应该有超前的创造性,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 业务需要不断提高。在引导教师在思想上重视这个发展规律基础上, 采取进修学习, 培训、与企事业对口单位结对子等各种培养、锻炼方式, 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 给予适当物资激励, 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充实, 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以便适应新形式下职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要提倡和支持教师在科教工作中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并为其创造必要条件, 使教师在科教工作中有所作为, 有所创造。

4 打破分配大锅饭调动教师积极性

在分配制度中坚持多劳多得的原则。多劳多得, 不仅反映在任教时数、学科、年级、任教班学生数量上, 也反映在不同岗位劳动强度及岗位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根据不同岗位工作的劳动强度、结合岗位特点制定满工作量标准, 多余部分的工作量给予物资激励, 打破大锅饭, 体现多劳多得, 调动教师积极性。

教师积极性的提高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密不可分。学校教学管理, 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这个系统工程中, 管理工作者承担着管理网络和目标实施的角色, 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将直接影响教学管理质量的高低, 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学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4.1 树立管理即是服务的思想

树立管理即是服务的思想, 是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管理干部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较强的服务意识, 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能够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做事公道, 让大家信服。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应该忠诚老实, 正直, 塌实肯干, 有榜样的感召力, 了解群众, 重视感情管理, 并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是复合型人才, 而不是简单的行政工作者。

4.2 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必须学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学校的教学管理者要尊重教师, 热爱教师, 了解教师的劳动, 理解教师的辛苦,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客观公正的处理日常工作, 这是思想工作的基础。同时, 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应该深入群众, 和群众交心, 善于发现他们的思想变化, 解决个别教师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学会换位思考

如在不置或检查工作时, 作一番换位思考, 就会避免许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 使教师乐意接受任务, 并愉快地完成各项任务。

4.4 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

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从而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如将学生选课引入到选派教师任课这个关键环节上, 即让学生公开投票挑选教师。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特别是对那些责任心不强的教师, 更是一种鞭策, 他们会勃然奋起, 努力向上。

4.5 建立建全各种规章制度

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健全教学评价体系。规章制度的完备与建全, 是学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保障。有了制度, 教师才能有章可循, 管理部门才能加强监督与检查, 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走上正轨。

总之, 教师积极性的调动需要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把握好激发教师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处理好个人与成绩的关系。实施多层次全方面的综合开发, 扩大学校影响力, 壮大学校的经济实力, 努力提高职业学校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办学效益, 为职业学校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汤正康.运用激励理论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

2.学校教师调动管理办法 篇二

【关键词】积极性心理 精致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163-03

积极性是推动人们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教师积极性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学校领导要认真研究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研究学校的管理方法为何能调动和保持教师的积极性。本文试对此作初步分析与探索。

一、教师积极性的导向与目标管理

目标是人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引发动机的外部条件,是与一定需要满足相联系的客观对象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它可能是外在的实物对象,如教学质量、奖金住房;也可能是内在的精神境界,如政治理想、学术水平。它具有由需要变为动机,再发展为行为的作用;也有控制、调节、指向的作用。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首创的,是综合以工作为中心、以人为本的领导方式,能使教职工发现工作的乐趣和价值,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也实现了学校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实践证明,目标管理如果运用得好,将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效能起到巨大作用。

1.共同制定目标

学校全体成员要依据教育方针,针对形势特点与学校现状,共同制定学校整体目标,大至十年规划,小到学期计划。然后按部门、成员层层分解成具体目标,鼓励创新,与总目标相一致,形成目标体系。

2.共同实施目标

根据教师个体的兴趣爱好、抱负水平,按各自目标分别确定实施方案、步骤和具体措施,自我管理。学校在制定中长远目标时,要把这些目标具体化为一个个指标,并分解到每个学科的教师头上去。这种形式上的任务目标到人,对教师易产生责任感,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个人前途等方面考虑,他们头脑中更容易形成一个强大的压力,并通过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工作,努力向目标奋进,从而获得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或者成就感,便形成了教师自身的强大内驱力,从而实实在在地反映在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上。这对教师来讲是最大的满足,对学校来讲获得了教书育人业绩的良好目标。

3.共同检查评定目标

检查、评定的目的在于调节进度、调整计划,保证目标如期实现,最大程度的实现教师的价值。实行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自评与他评、校领导评议与专业小组评议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教职工进行德、能、动、绩综合考核,形成较为客观、准确、公平、规范的评估体系。

4.合理引导目标期望值

目标具有预测特性,也就是说,目标实际上是一种期望值,学校办学目标是希望未来学校要达到的某种境界。学校在合理引导目标期望值时,除必须对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校的任务,有正确的认识外,还必须对学校的周边环境、人文情况和学校历史、现状作详尽的分析和研究,作好对未来的预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施目标时克服主观盲目性,使确定的目标在具备先进性的同时激励教师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的作用。为了正确处理目标期望,学校管理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①如何使目标实现的愉悦感强烈。②目标公平性的深层思考。③工作主体意义的可信程度等等。”[1]

二、教师积极性的激发与需要管理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而动机来源于需要,是需要的反映。需要的动力作用是全面的。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不并列,有主次之分。对教师需要的管理是针对教师的心理需要而有目的实行灵活机动的一种管理。“心理学研究证明:在人们产生某种需要后,就会引起心理紧张,形成动机;有了动机就要选择或寻求目标,确定后付之满足需要的行为,从而得到满足;然后又有了新的需要产生,……这样周而复始。”

因此,必须全面综合考察教师的心理,合理应用系统的观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满足教师需要的管理。

1.依据心理学研究成果,根据学校教师共性要求,针对不同性质的共同要求,加以分类。运用满足、分流、解除等方法,使不同的共性需要得到最终满足,从而保证整个集体的团结稳定。

2.根据心理学家马思洛的需要层次论,[3]横向看,教师个体的背景或年龄的差异、个性需要是不尽相同的;纵向看,每个时期发展程度不同,个体需要也不相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丰富,可以刺激个体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生产和工作。”[4]满足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基本需要的衣、食、住、行,是激发教师积极性的无非议的客观动力。为此,管理中施行的合理的报酬,适当的奖金,适时提级加薪等物质奖励,都是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杠杆”。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关心、了解教师的需要,把教师的疾苦放在心上。分析教师需要的种类、层次、结构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合理满足教师物质待遇的需要、业务提高的需要、创造成就的需要。

3.满足教师的任何一种需要,都是由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当然,“满足”只能是相对的。在此前提下,管理者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争取创造条件,尽力满足教师正当的、合理的、可行的需求。但是,满足需要也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度。在任何情况下,满足需要的激励量不足或过度都不能达到调动积极性的预期效果。所以学校管理者应教育引导和激发教师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理想信念、事业心等。“需要管理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个人需要与集体需要的关系;教师的特殊需要与一般需要的关系;低层次需要与高层次需要的关系。”[5]对合理的暂时不能实现的需要,应及时说明,取得教师谅解并创造条件、采取措施,逐步满足。

三、教师积极性的调动与民主管理

调动积极性是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法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使之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是深入细致做好工作,及时消除离心力、排除反作用力。它是通过教师的心理激发,唤起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激起对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通过对动机的心理强化,使教师的工作行为处于积极状态。而积极性的调动需要多种因素来激发,不断地激起有目标指向的行为。于是,让教师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依靠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推行民主管理,把學校办好、管好。

民主管理的目标依据是“人的尊重、自我表现”实现的要求得到满足,使学校的每个部门、成员都能深切感受到双重身分的存在,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这种感受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个体积极性的提高。

1.调动积极性的关键是领导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行为激励既是学校管理形象的准确反映,也是一种意识的传递。

2.奖惩的艺术,加强自我管理。使用奖励要善于把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合,努力创造良好的奖励氛围,应注意场合、时间、方式等。使用惩罚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以理服人,考虑到当事人的自尊心,努力做到张弛有度、宽严结合。教师在民主的氛围中也应发扬主人翁精神,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自我完善,做到自尊、自爱、自强。

3.民主办学。领导对教师要给予政治上的信任、思想上的教育、人格上的平等、生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依靠,建立同志式的协作关系,支持和活化教师工作,从而取得实效。心理学家经过实验证明:工作成绩与活化水平之间成倒置的U型曲线关系。它告诉我们:管理要把握好度与量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争取达到人们希望与活化间的平衡状态。[6]

四、教师积极性的保持与制度管理

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出了“要制度创新”,这也是学校管理的追求目标。在学校管理中起主要作用的制度管理相对“以德治校”还有不小差距,但就目前而言,它有利于学校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有利于协调各种关系、节约时间精力,形成合力;也有利于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变“人治”为“法治”,逐步形成似管非管的“德治”环境。要通过制度管理,使教师保持积极性,规范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遵循两大因素:一是主观因素,即决策者在制定制度是所遵循的政策性、科学性、严肃性、稳定性;二是客观因素,即在分析学校问题、确定管理目标、规划整体框架时所遵循的教育性、群众性、可行性。制度建设要以人为本,这是因为实际操作和执行过程都离不开人的“内化”和“外显”两种形式。例如有一种游戏规则,不符合游戏的客观规律而未被游戏者所接受,那这种规则就无生命力可言。学校制度也是如此。

1.在学校里,对同一事物(如:岗位要求、职称评定、福利待遇)教师都会有独特的态度并作出相应的判断,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制度的约束达到统一大家的意见,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的目的。态度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将态度分为顺同、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使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积极性态度行为与制度管理相一致,有一个渐变、转化的,最终掌握制度形成正确态度的过程。

2.制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加深了态度表现与制度管理的关系。态度总是表现为行为,我们从人的言论、行为、表情中来分析人的态度,确定学校制度建设的可信度、有效度。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的知识和需要不一致或情感、情境等因素,行为与态度也会出现偏差。这也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或制定执行中,注意特殊情况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应根据个体差异特点(如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性格特征),通过调查研究、学习讨论、交换意见、共同协商等方式不断改进教师态度与行为,使制度这一无形的约束成为习惯而遵循。

3.制度管理的不断完善或改变,意味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要求教师态度行为的同时,制度的出台过程要规范。比如:学校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教师明确其目的意义;坚持群众路线,充分相信和依靠教师。各种制度、方案、办法要经过教职员工充分讨论,发扬民主,深入调查研究,并能吸收兄弟学校的经验。切忌领导的随意性,争取形成系列。如健全的学习进修制度、考勤制度、学习调查制度、汇报制度、奖励制度等。实施过程中,以自觉为原则,加强检查和督促。

五、教师积极性的耐挫与过程管理

耐挫是人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难以克服的阻碍时,所产生的一种战胜沮丧、失意、焦虑的心理状态,实现目标的积极的情绪状态。简而言之就是忍耐挫折的能力,亦称“自我张力”。[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条件变化多端,动机指向的目标就遭受很大的阻力和困难,从而造成挫折。挫折是消极因素,而耐挫是由消极为积极,是教师积极性的永动因素。一般地说,耐挫能力越强,挫折感或无或浅;耐挫能力越弱,挫折感则产生或程度加深。耐挫能力受到生理条件,经历经验,个人对挫折的知觉判断,对挫折的思想准备以及政治思想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过程管理主要依靠过程的形势发展与变化,针对预防心理挫折的产生,增强心理耐挫能力,保证教师群体健康和谐的管理。学校管理者在过程中抓住时机、灵活机动的引导耐挫能力的提高。

1.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和培养锻炼教师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毛泽东主席说过:“人是要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师在一个团结互助、关系密切的集体中,即使遭到挫折,也能从大家的关心、疏导中得到安慰,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力量。

3.提高教师的意志水平。意志力和自制力强的人,能勇敢地克服困难,不会悲观失望而能勇往直前。

4.创造条件,开辟渗透耐挫能力的途径。现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热门的,耐挫的课题早已经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如果我们重视对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長,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健康心理的修养。

当然,教师积极性的心理及其成因非常复杂,学校管理者要善于研究主客观因素,灵活管理方法,才能创建一支积极向上、永葆积极性的教师集体,保证学校教育任务的高效完成。

〖注 释〗

1 严仲清.走上科学管理之路.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68~169

2 于冬红、彭和平.组织行为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82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创的一种理论。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4 张 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63

5 严仲清.走上科学管理之路.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74~175

6 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6~160

7 齐绍玉.“教师心理挫折的成因及调适”.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参考文献

1 严仲清.走上科学管理之路.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01~205

2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15

3 郑 鑫.影响教师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4 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6~160

3.激励管理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篇三

我们知道,管理的实质就是充分调动所属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真正达到人司其职、人尽其力、人负其责、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人力、物力、财力的效用,提高效率、增强效益、完成组织目标,以收到1+1>2的效果,管理的一切方式和手段都应围绕这个中心。在实际工作中,要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群体,使每个人在不同岗位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除了靠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实施严格地制度管理外,随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其它如激励管理、情感管理,凭着它们那种积极的、不可取代的管理效应迅速在各种管理中被接受和采纳,这不仅是人们对管理效率的一种更全面的追求,同时也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认识与尊重。

从学校管理角度讲,教师光荣的使命和工作特点,决定了对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管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人的管理。在管理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实施激励管理,对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明显效果。激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主要职能,激励管理是管理的方法之一,在其中,人是管理的主体,激励是管理的核心。我们假设两位教师的能力相等,而工作绩效(效果)不等,那么其原因是积极性存在着差别。激励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断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持续稳定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使得这种积极性指向正确的方向。

一、了解激励过程是管理者科学实施激励管理的前提

现实生活中的人,包括幼儿教师,都无一例外地有着自身的需要,这种有待满足的需要就是产生激励的起点,人的不满足引起个人内心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紧张,产生动机,引起行为,导致个人从事某种活动,从而缓解激奋心理。在社会中,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达到了目的,需要得到满足,激励也就完成了。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实施激励管理的关键是采取及时而适当的激励措施,用以激发教师产生积极性的行为动机,以促使她们更好地完成行为目标(组织目标)。

二、幼儿园实施激励管理的相关分析

办一所优质幼儿园,除了必须的硬件条件外,优质的保教质量是根本,而高水平的保教质量首先取决于教师。我们注重对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力求达到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与此同时,如何使这种素质或素质的提高转化为工作质量的提高,进而落实到幼儿身上,则是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了。激励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园而异,因人而异。所以立足园情,了解教师的需要是幼儿园实施激励管理的基础。

(一)关于幼儿教师需要的分析

心理学表明,人的需要一般地大致上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需要:吃穿睡、住房、工作、安全需要等;

2.发展需要:友谊、交往、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

3.成就需要:获得尊重、被认可、取得成绩、实现事业理想等。

幼儿教师作为社会人当然不能摆脱上述范畴,但在幼儿园工作的过程中随着其职业的日趋成熟亦会形成与工作性质极具相关性的特殊需要。如:其一,教师职业特点决定多数幼儿教师有较强烈的求知努力,以满足自己的认知需要;其二,在我国目前,幼儿教师的工作和社会地位,尚不为人们所充分地理解和认识,导致幼儿教师在同行中更具有希望被认可、尊重、获得荣誉等成就需要;其三,由于幼儿教师在工作上的努力付出与经济收入间存在不平衡,她们有希望提高工作待遇,改善生活质量等发展需要;其四,幼教工作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幼儿教师多为女性群体,她们必须在工作中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幼儿教师更需得到亲人、领导、朋友们的关心和爱的回报……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时,只有认真地去分析、了解被管理群体需要的种种特点,才会收到较为满意的管理效果。同时,在些基础上还要注意因园而异,因人而异。

(二)关于园情分析

例如,我园是北京市一所拥有28个班的大型一级一类幼儿园,教师年龄结构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教师学历结构在大专、本科和本科以上占79%,属清华大学附校等,这些实情至少可以就管理上反馈如下信息:大园的管理必须要重视思想工作,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要利用规模大这一特点,管理措施要有利于引发平行班的相互学习与促进;管理对象面广,管理工作复杂,要有较高的管理效率;作为清华附校,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和师资确保幼儿园向全国一流园所迈进;教师的学历结构表明教师和幼儿园具有很大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教师的年龄结构表明教师队伍生机勃勃,既要加强职业训练,又要重视引导她们勤奋努力、开拓创新。以上是从管理角度对园情的分析。

(三)关于教师群体的分析

针对我园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群体,我们分析青年教师的需要特点,如“踢好头三脚”的心理促使她们工作努力,急切希望取得成绩,渴望自己的进步赢得他人的肯定,渴望被重视等。她们的成就需要往往超过其它需要,管理者若能选择恰当的时机用合适的方法给以激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我园近七年来先后不同层次的引进和培养了三批青年教师,目前她们已日趋成熟,工作热情勤奋,肯钻研,在班级工作、教研工作中许多教师可以独挡一面,并且很富有创新精神。回顾这几年的教育和培养,从实施激励管理角度,我们感觉很有收获。

三、结合我园实施激励管理实践,总结激励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一)管理者要具有爱才之心

确立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思想,作为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只有热爱士兵的将军才能指挥打胜仗”的道理。如对家在外地的教师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对生病、生孩子的教师,园长亲临问候;在安排工作时注意用人之长,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对在工作中付出努力,有明显进步或特殊成绩的教师,幼儿园给予及时的鼓励或奖励等。

(二)激励方法要及时、得当

从激励过程循环图可以看出,激励管理要想收到好的效果,激励的时机要及时,激励要有针对性,方法要灵活、得当。如我们对新来我园工作的教师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介绍园风,宣传办园思想、今后发展规划,上级领导、园长亲自组织谈心,了解新教师所想,帮助她们消除顾虑,对她们的热情给予鼓励和引导,以共同的奋斗目标激励新教师大胆工作、勤奋努力等。这种利用岗前培训对新教师给予激励的做法使得新来一个陌生环境工作的人很快建立起归属感和被认同感,这一激励措施可谓及时而又有针对性。

此外,对不同情况、不同的人要运用灵活的激励方法。一般讲,年轻的、新来的教师特别希望在新单位尽快打开局面,得到别人的认可,这种情况下是实施激励的最佳时机。例如,我园前年新来的一位已有6年工作经验的年轻教师,平时也没有额外的接触。一次偶尔走过她们班布置的幼儿图画作品展板时意外地发现,仅仅刚刚上中班两个月的孩子的.作品无论从色彩运用、线条流畅和大胆表现、创意上均比平行班明显高一筹。我于是欣喜地走到班内表扬孩子的作品,询问老师对美术教育的看法。她带着一种遇知音的惊喜说“你会注意到我们班孩子的作品!”随后谦虚地说“我没有什么美术特长,只是喜欢美术”。我很欣赏她们班孩子的作品,更欣赏这位教师的平和与谦虚。随后在我查阅资料时只要看到有关美术的好文章就顺便积累下来,复印好送到她班上,看得出她十分受鼓舞,并结合教研在美术方面开始了大胆尝试。目前她已成为我园承担科研课题中美术子课题实验班的老师,并接待了几次大型观摩,美术教学真的成为她的一个特长了。

由此可见,激励方式很多,不一定非物质不可,也不一定是非常正式的表彰,因人、因时、因地地给予一句寻问、一句肯定,一个关怀、一个鼓励,均可以使人在转入新环境时,付出努力有收获时,生病或处于困境时,有某种愿望却未能实现时,甚至在对过错有悔悟之意时,领导给予及时的理解和支持,以缓解人当时激奋的心理,产生新的动机和积极的行为,进而为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而努力。

(三)激励要务实

我园在激励管理的实施中立足园情,较好体现了“务实”的特点,即把握激励的“度”和“量”,注意分寸与条件,激励时量力而行,以诚相待。作为一所有50多年建园史的大园,近几年逐步改善办园条件,其中在硬件设施上动用了幼儿园有限的大笔资金,若单以物质刺激作为激励手段,一则经费有限,二则不利于积极性的持续增长,因为人对事业的努力与追求,其最大动机来源于内部需要,即事业心或成就感。认识到这些,在管理实践中就会更加理性,就不至于主观或者因一时兴起而错误决策。

例如,在我园全体人员齐心努力下,我们终于成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大家都感到很振奋,在这种氛围下,我们不能松劲,立刻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办全国一流幼儿园”,这一目标的提出,显然就是一种很及时的激励;再如,成为双一园后我们没有单纯的组织大家外出旅游作为奖励,而是一年后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全园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在顾及全面的同时也树立典型,全面指的是园长亲自为每个班级颁发奖状,奖励内容包括家长工作、环境创设、游戏、教育活动的开展、团结协作等各方面有成绩的班级,就如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一样,我们肯定了每个班级不同方面的成绩;典型指的是对在卫生、内外观摩、论文评比中有突出成绩和努力的年级组和个人颁发奖金和证书。领导的鼓励和老师们的互相祝贺形成了会场热烈的气氛,小小的奖状、证书和并不多的奖金对于教师们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却是单以几张钞票为奖励所不能及的。这其中更多反映的是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所追求的一种更高的境界,即“以事业带队伍,以队伍促事业”,这种激励管理更多投入的是一份真诚和情感。

(四)努力创设一种利教的环境

大园就管理而言,容易建立一种职责严格、赏罚分明的制度管理,严谨有余却缺少了人们普遍说的“人情味”。熟不知学校的工作对象是人,工作内容是培养人,对教师的管理应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管理,教师的需要也不同于社会上其它部门的工作人员(如前面分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西方的企业管理中尚且注重人文精神,何况我们教育部门。如美国拥有40万职工,520亿美元资产的大型企业―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是世界上经营最好、管理最成功的公司之一,该公司采用了一系列尊重人、信任人的激励手段,公司创始人沃森曾经说过“我希望ibm公司的推销员受人敬佩,我想让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们为自己的丈夫和父亲所从事的职业感到自豪”。尊重和信任是该公司管理的第一宗旨。因为他们懂得,公司最伟大的财富是人而不是金钱或其它的东西。近几年来,我们作为管理者,也在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管理观念,努力创设能够满足教师正当需求的条件,园领导、后勤、工会积极为教师办实事,促使教师安于工作,乐学乐教,鼓励大胆创新,凡是对幼儿园有突出贡献者会得到相应的表彰、鼓励和报酬。这既是一种积极地管理氛围,也是一种良好的人际氛围,作为管理者,其人格修养、管理理念、工作能力、专业素养等在这种氛围的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换学校工作调动申请书 篇四

我是xx县班老乡九年一贯制中心校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xx,男,汉族,19xx年10月出生于xx省xx县xx村。9月考入临沧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体系音乐专业,主修钢琴,对声乐有良好的修养。毕业后,怀着对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热爱和激情,依然参加教师特设岗位考试,并顺利通过。同年9月参加工作,转为事业单位编制,1月被聘为中学二级教师。现在沧源县班老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工作。

参加工作四年以来,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将自己所学知识用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节假日的庆祝活动,如“六.一”、“元旦”、“五四”等节日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所编排的节目得到学生们的喜爱,同时也得到家长的好评和学校领导的认可。在各种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才能,培养了一批批特长生,分别送往临沧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沧源职中舞蹈班。

爱人,xxx,傣族,现在xx镇河底岗完小任教,并带有未满6个月大的孩子。妻子也是音乐专业,工作又十分认真负责,开学一个月后产假结束就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未满六个月的独生子4个月就因工作原因而不能母乳,远在大理的母亲因身体不好,不能来帮带孩子。所以只好把孩子送回勐撒岳母家。而岳父在202月份查出:癌症晚期。

岳父是耿马县勐撒城子完小的一名老教师,名xxx,今年54岁,辛辛苦苦为教育事业奉献了30多年的他,却因患了癌症不得不离开他耕耘一生的讲台,离开他心爱的学生,只能与药物相伴。53岁的岳母,既要照顾87岁的爷爷和生病的岳父,还要照顾未满6个月大的外孙。

身为人子我不能孝敬父母长辈,身为人父我不能照顾孩子,身为人夫我不能为妻子分担任何责任。工作和家庭让我心力憔悴,目前的状况,我既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不能敬孝心、不能尽父爱、不能尽夫职。

尊敬的领导,为了尽到人子、人父、人夫的职责,更好的为人师表。我恳请领导能够同意我的调动请求,我申请调到耿马县勐永镇任教。

申请人:

5.教师调动申请报告 篇五

尊敬的 教育体育局领导:

您好,本人,中共党员。XX年毕业于 师范学院xx教育专业,并于当分配到中原区育华学校任教英语学科至今应经有十余年。

本人热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认真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如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所教的班级参加全区性、全校性统考,成绩均名列前茅。因而本人也多次获得了全区、全校 “优秀教师”光荣称号等荣誉。

今年暑假过后,我的女儿就该上小学了,我现住在 小区,按往年政策和惯例孩子会上 校区。我丈夫是我区一所中学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上班早下班晚,繁忙的工作已经使他疾病缠身,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根本无暇顾及女儿的家庭教育以及家务劳动。孩子的奶奶08年去世,爷爷也在今年年初去世,没有任何老人可帮到我们,接送女儿和辅导功课都由我独自承担。还有我现在所在单位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也让我根本无法按时亲自接送女儿上下学,家中只能靠我一人来照料,给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诸多困难。所以,希望能够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对工作地点进行适当的调整,调往离家和孩子学校较近的互助路分校锦艺校区,这样能解决家庭实际困难,免除后顾之忧,更好的投身工作,为本系统多做一些贡献。

因此,请求领导考虑到我的实际困难,同意我的工作调动。谢谢!希望调入互助路分校锦艺校区工作。请领导批准。

6.怎样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篇六

一、强化师德意识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灵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方针的具体执行者。不断加强教师道德修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与时俱进”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时代赋予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与职责。强化师德意识,强化教师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终身发展、与时俱进的意识,使教师在与学生和谐相处、教学相长、学生学有所成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形成比较稳定的成就感,这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灵魂。

强化师德意识,要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师德“滑坡”现象也存在于部分教师中。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障碍。就其形成的消极因素来看,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有教师物质待遇尚低于某些行业,提职提薪重智轻德,认为师德不属于业务素质等思想的影响;有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无动于衷,得过且过心理的影响;有对社会上的消极影响缺乏抵制能力,忽视自身师德修养等等。对这些复杂的消极因素,必须引导教师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帮助教师解开心结,促进良好师德氛围的形成。

强化师德意识,要加强榜样的作用。师德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要以优秀典型为榜样,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升华教师的师德境界。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地体现了新时代教师道德的崭新特点。学校要经常适时开展各种活动,组织教师联系自己的实际,找出差距,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思想和他们的感人事迹,提高师德认识,激发师德情感。

强化师德意识,要坚持他律与自律并举,重在内化。在师德教育中,要有效地运用外部力量——他律形式,强化教师的道德意识,更要依靠教师发自内心的信念。一个教师只有真正懂得了师德要求的重要性,只有发自内心地对教师道德义务的真诚信服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恪守教师的道德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全校师生凝聚力的源泉来自于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学校领导班子是否具有凝聚力决定了一个团队合力的强弱。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提升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通过种种历练,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管理才能、协调能力、应付突发事件的果断处理能力,既能独挡一面,又能团结共力,领导班子的战斗能力就增强了。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要提升领导班子的感召力。学校领导班子的感召力来自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源自“人”重于“物”的价值观,源自“情感与制度”并重的管理观。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要提升领导班子学习力。学习是提升自我的手段,领导班子要勤学善学,重要理论反复学,紧要业务深入学,拓开视野广泛学,要学有所长,业有所精。领导班子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用所学指导实践。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还要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创新力、决策力。学校的发展就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正确地决策与选择,才能获得成功的捷径和最佳的效益。

三、结合教师工作特点提高管理效能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重要内容

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教育教学管理的效能有很大影响。结合教师工作特点,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是校长提高管理效能的头等大事。

对教师进行目标管理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内容。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主要劳动成果不是凝聚在物质产品上,而是凝聚在学生身上,凝聚在学生的心灵上。教师的工作没有刻板的公式,没有固定的程序,没有上下班的明显界限,没有明确限定的范围和地点。针对教师工作的特点实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目标管理把教育教学工作目标明确化、具体化,把纷繁复杂的工作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定性定量,便于教师随时学习、对照、检查和总结,及时纠正工作的偏差,弥补教学的缺陷。同时,使他们思有目标、教有准则、学有方向、比有参照、改有依据。在公平合理的竞争中,各自挖掘最大的工作潜能,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去争取最优的教学效果。

7.学校教师调动管理办法 篇七

【关键词】 工作热情 以人为本 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 教师

当前的教育既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和谐成长,更要关注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对未来人才的核心素质要求,所以,教育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正是通往这条道路的必经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结合教育部长周济关于“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变革的执行者,是提高全民教育质量的保证”的总结,我认为,一所学校能否办好,能否办出特色,主要看校长是否有超前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思想与管理经验、优良管理体制与有效管理举措;校长是不是一个善于吃苦、敢于奉献的全校教师的模范;校长是不是对全校教师充分信任。校长在短短的几年任期内,不仅要在教学和育人方面做出成绩,更要带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才是一个有思想、善管理、勤奉献的校长对这所学校最大的贡献。而一支优秀、团结、拼搏、奉献的教师团队则是理念的切实、具体的推行者和实施者,是实现领导意图,使学校得到发展壮大,使学生得到良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怎样使学校有所发展、可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解决好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一个校长能够赢得教师们的心,何愁学校没有进步呢!而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整治人心并赢得人心!“人心齐,泰山移”,一盘散沙,校长只能疲于应付,理想难于实现,政令难于贯彻。首先是尊重,要尊重教师的人格。校长与教师在政治上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校长与教师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更是同事的关系、朋友的关系,校长和教师是命运共同体,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其次是宽容,对人要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宽以待人才能够有包容,大家才有安全感。再次是激励。人的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因此激励应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学校老师来说,在物质方面得到基本保障之后,更看重的是精神激励。精神激励主要采用目标激励、信任激励、肯定激励等。最后是关爱教师。安排教师的工作时,要考虑到每位教师的优势或强项, 让每个人都感受或体会到他在干自己喜欢的工作,适时给他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为他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他有信心和能力做好工作。在布置新任务时,赞扬过去;在检查进度时,感谢大家的迅速、周到、精确;在发生问题时,及时表达对团队的信心。这样,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推动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没有实力就没有魅力,没有眼界就没有境界。”这是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龚珮珮的一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1. 把师德教育放在校本培训工作的首位

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使教师真正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对照、排查、纠正不良教育行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逐条研读《义务教育法》,严肃依法自律。在教师中开展“师爱在校园中闪光”主题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展开讨论,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师爱”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学生应该做到“春风化雨”“循循善诱”。要求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但要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通过讨论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2. 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校本教研,加强教师专业发展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以作为中心,教、学、做融为一体。”这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1)听课评课。每学期所有任课教师都要参加教学研讨课活动,要求教师按这一新理念上课,其他教师要认真听课,课后交流研讨,相互交流,共同反思,共同总结经验,共同提高。授课教师要进行自我反思,修改后再上这节课,再听课,再共同研讨修改。最后教师要把研修过程写成报告,为学校的校本研修积累材料。这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相互学习。

(2)案例分析。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每周的课堂教学中积累1~2个典型案例,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进行交流、探讨,用新课改的理念去剖析、研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为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3)自我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要求教师每单元拿出一节课写出深刻教学反思,每学期交流两次,选出优秀的教学反思进行再加工,形成论文,参加区级论文比赛。

校本教研从过程上讲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劳动,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校本研修工作任重道远,一定要加大校本研修工作的力度,立足实际,不断探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解决措施下一篇:崇尚廉洁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