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2024-06-08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精选7篇)

1.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篇一

1、企业基本情况

2、企业近三年的经营情况

(1)总体经营情况(包括总资产情况和销售(服务)收入情况)

(2)分的经营情况(其中资产情况和销售(服务)收入情况,必须用下述表格表示):

企业近三年资产和销售情况汇总

注:增长率的计算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的规定计算方法 总资产增长率=1/2(第二年总资产额÷第一年总资产额+第三年总资产额÷第二年总资产额)-1。

销售增长率=1/2(第二年销售额÷第一年销售额+第三年销售额÷第二年销售额)-1;

3、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情况

(1).总体收入情况

(2).上按具体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

(3).上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

4、近三年的研究开发投入情况

(1).总体投入情况

(2).分的投入情况

(3).分按项目按科目研究开发经费明细表。

5.出具审计报告的中介机构符合《工作指引》规定相关鉴证条件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主要包括营业执照副本、在职职工名册等。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按近3年每年分别填报)

单位:万元

企业填报人签字:中介机构签字(公章):日期:日期:

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篇二

一、整合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现实性意义

(一)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审计效率, 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虽然是审计的两种不同方式, 但二者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性质相同的业务, 都是为了合理保证和鉴证责任方的认定。财务报表审计是由注册会计师参照相关审计准则的规定, 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经过特定的审计程序和方式所提出的审计建议, 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 需要企业的管理层认真认定报表中所反映的各项交易事项、会计处理及账户余额等事项, 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的认定和声明进行审计的过程, 虽然高于管理层认定但却无法有效鉴证财务报表信息的绝对可靠性。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及运行的有效性进行鉴证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活动, 内控审计更多的是依靠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熟悉企业的相关运行和管理内容, 能够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详细阐明清楚, 科学认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程度, 再经由注册会计师针对相关的内控认定和说明部分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审计。将两者有机结合, 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审计效率, 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二) 两者相互补充, 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在内容上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 这种内在的关联性实现了两者间的相互支持和有效补充, 财务报表审计结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审计人员认识到内部控制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漏洞环节, 而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及时优化和改变审计计划和程序。将二者进行有机整合, 一方面可以大幅度降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量, 控制运行成本;另一方面, 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降低审计面临的风险。此外, 在审计过程中所收集的证据和进行的测试对两种审计活动都适用, 是一种经济可行的兼顾审计方与被审计方共同利益的合理模式。

(三) 节约审计资源, 提高审计质量的必经之路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 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 确定进一步应该执行的审计程序, 并在必要情况下实施控制测试来完善实质性测试程序的实施效果, 从而能够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财务报表审计中的一个必要阶段就是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 两者在审计程序上存在着相关性, 相互融合, 因此能够共同利用和分享工作成果。

内部控制审计中根据财务报表审计中风险评估对企业环境的证据及通过重大程序发现的具体错报等收集到的有关信息, 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实施控制测试, 这样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错报, 明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缺陷, 可以及时为内部控制审计更改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提供线索。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实现整合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 多途径的充分了解被审计企业及企业内部的环境

要想有机整合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 就必须按照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原则, 通过多种途径对被审计企业及其内外部的相关环境进行了解, 明确出被审计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这是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有机整合的必要前提。此外还应注意, 内部控制审计在了解被审计企业的内部环境时比财务报表审计要求更高。当前我国企业所使用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从内部环境类、控制活动类及控制手段类将指引分为三大类, 为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提供了可靠的参照标准, 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这种指引分类详细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 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果可以被财务报表审计中充分利用, 以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在实施审计整合时, 如果是由统一业务组来执行, 在审计过程中只需要执行一次即可;如果是由不同业务组执行审计业务时, 可以通过加强沟通的方式来了解对方的情况。因此, 充分地了解被审计企业及相关的内外部环境情况, 是有效整合得以进行的基础。

(二) 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内部控制审计的核心程序是控制测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明确提出要求, 财务报表审计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进行相应的内部控制测试, 尤其是在对重大错报风险急性评估认定时, 或是当单一采用实质性程序无法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对企业在相关期间或时间内的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控制, 实质上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施审计。因此, 内部控制测试环节是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关键环节。在整合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时, 首先要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提供有效的支持;其次要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进行有力的支持。在测试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时, 注册会计师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如对适当人员进行询问、认真观察经营活动及对相关文件进行检查等。因此, 在整合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还需要有补充控制测试的范围, 以获得足够的证据支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三) 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

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是财务报表审计中实质性程序所包含的两大内容。二者对于整合两种审计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实质性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对数据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从而对认定的准确性进行科学的评价, 主要适用于特定时间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细节测试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中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测试, 能够直接识别出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的错报, 采取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真实可靠的数据, 而这些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又取决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程度。因此, 当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只关系到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时, 财务报表审计就不必采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而应相应的采取细节测试。当内部控制审计结果证明财务报表层次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完全失效时, 则不必再进行细节测试, 可以直接采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实现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机整合, 必须采用合适的实质性程序, 才能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是相互区别但又紧密联系的两项业务,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两者的结合既提出了必要性, 也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性基础和依据。两项工作的不同点在于一个是监督审计工作的过程, 一个是对审计结果进行鉴证。企业各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只有熟知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 才能将其进行有机整合, 真正实现审计的终极目标, 才能达到相互利用证据、相互印证结果的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大幅度提高了审计效率。整合审计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审计财务报表的策略, 因此, 应加强会计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 强化内部控制的审计策略的实际作用和历史地位, 并要求企业应加强对相关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从而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而内控审计则又是确保企业实施科学、有效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水平科学可靠性, 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将内控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二者实现有机结合, 可以大幅度降低审计成本, 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优化的审计效率, 从而确保企业顺利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本文首先分析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整合的现实性意义, 其次从具体方面探究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整合, 以期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带来新思路, 带动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

参考文献

[1]谢晓燕, 张龙平, 李晓红.我国上市公司整合审计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9) :88-94

[2]王美英, 郑小荣.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 2010.

[3]李锦.论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J].商业会计, 2010, (2) :43-44.

[4]刘玉延, 王宏.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关于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有关问题[J].会计研究, 2010, (7) :3-10.

[5]裘宗舜, 周洁.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与启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比较[J].财会月刊, 2013, (2) :35-36.

[6]刘玉延.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J].会计研究, 2010, (5) :3-16.

[7]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01 (6) .

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篇三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审计报告

上交所2010年年报工作通知中的要求是:“在本所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应在2010年年报披露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内控报告”)。本所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上市公司(特别是拟申请加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公司)在2010年年报披露的同时披露内控报告。鼓励上市公司聘请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核实评价,公司聘请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核实评价的,应披露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实评价意见。”

深交所2010年年报工作通知中的要求是:“上市公司应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和本所有关规定出具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应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监事会、独立董事、保荐机构(如适用)应对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发表意见。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公司应当至少每两年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一次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08年颁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上市公司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2010年4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指出企业“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同时给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上市公司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资源的独特性和稀有性,以及在资本市场上具有的融资便利性,凭借其特殊的市场地位,得到了地方政府和银行信贷的各种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国际上从“安然”到“世界通信”,这一系列的财务欺诈案件的曝光,让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心崩溃。如何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信性,是内部审计人员要重点加以研究和解决的事情。由于内部审计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最初检验者,审计的质量如何,关系到上市公司的声誉和形象,因此,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一、上市公司出具内部审计报告的必要性分析

1.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现状

内部审计报告是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方向,其对上市公司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内部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依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但是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其内容包括审计概况(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审计依据(开展审计时所要遵循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审计结论(依据已查明的事实,對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所作的评价)、审计决定及审计建议;其具有七大显著特征:正确性、客观性、完整性、清晰性、及时性、建设性以及重要性;其制定分五大步骤:整理分析工作底稿、拟定审计报告提纲、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以及审计并签发审计报告。

2.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特征

基于内部审计报告隶属于自愿披露性质,因此,内部审计报告披露的过程实质上为健全与本公司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准确性、高效性、完整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内部审计报告滞后是引起财务报告质量不足或者公司未能够实现预期的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原因,从而,严重制约了上市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为解决这一不良弊端,我国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提供内部审计报告,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报告披露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进而,将真实、准确的内部控制信息传递给上市公司领导者,增强上市公司领导决策的高效性、正确性。

3.随着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增加的需求主动披露内审报告

随着公司总资产规模的增加,管理层会越来越倾向于披露自愿性质的内控审计报告。公司总资产的增大,使得公司有更多的资产投资于内部控制的设计、维护和实施当中,而这种做法很明显的会提供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增加,管理层会倾向于向市场传递公司内部控制优秀的信号,以换取市场对管理层努力的肯定。同样,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对于内部控制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很难想象一个跨国公司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投资者会用脚投票,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才会吸引投资。所以出于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和动力,总资产规模大的公司会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二、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存在着问题

1.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缺乏必要的审计指引

基于上市公司缺乏具体的审计指引,以至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鉴证对象不明确以及审计报告格式未确定。研究调查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发现:现行相当一部分内部审计报告以“我们接受委托,对后附的XX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在20XX年12月31日作出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进行了签证”开头;明确了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责任:以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依据,设计、实施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合理评估;明确了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责任:立足于鉴证工作的基础之上对XX公司上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可行性鉴证意见;出具鉴证结论:XX公司依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规范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于20XX年12月31日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

2.内部审计报告中缺乏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报告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共同构成。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在制定内部审计报告时,过于重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忽略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此,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内部审计报告的高效性。

3.内部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大都为标准审计意见。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中主要具有四种参考格式:标准格式、否定意见格式、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格式以及无法表示意见格式。在样本数据中,我国上市公司均采取无保留审计意见格式,究其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大都不愿意自主披露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报告,同时,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够保持独立性,多为附和被审计公司的要求而出具无保留意见,以至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其职能。

4.内审报告中极少涉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指出.在内审报告中应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意味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应包括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然而上市公司中内审报告简单提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其余报告均只是认为企业在重大方面保持了与财务报表或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并无涉及。这与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尚未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有关.更是因为长久以来人们将内部控制片面理解为与财务报告有关.忽视了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5.其他问题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影响因素,其表现在于:第一,对于盈利能力和财务报告质量较高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内部审计信息披露力度越大,此时,一旦出现财务状况异常势必造成其股票交易受到证监会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偏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审计信息可能性降低;第二,上市公司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公司规模是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第三,上市公司未能够将内部审计信息披露落实到位,其高效性难以充分发挥。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的相关建议

1.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由上述可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够保持独立性,多为附和被审计公司的要求而出具无保留意见,针对于其现象,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需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相关专业技能知识教育、再培训,切实实现注册会计师思想和能力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需定期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督和管理。

2.转变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会计师事务所均需树立其正确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充分认识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确保上市公司能够立足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上开展内部审计报告制定,从而,全面调动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的高效性。

3.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仍存在一定的瑕疵,大大的削弱了内部审计报告职能。该形势下,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已是不容忽视,即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完善需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加大内部审计报告披露力度,推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报告名称和格式的统一性。

4.加强上市公司内审报告披露其他措施

针对上述上市公司内审报告存在的其他问题,本文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一是强制性加大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力度,切实规避上市公司披露流于形式的不良现象;二是充分发挥证监会职能,确保统一对上市公司内部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持续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三是证监会进一步加强监督刮泥,一经发现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不法行为,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惩。

参考文献:

[1]王艳华:浅析内部审计报告的基本模式[J].现代商业, 2010,(15).

[2]张亚琴:论如何提高内部审计报告质量[J].经济师, 2009,(06).

[3]吴华萍:浅析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

[4]张 俭:内部审计报告对象——董事会还是高管层[J].财会月刊,2009,(18) .

4.内部审计报告格式 篇四

XX市XX电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要求,我们审计了XX市XX电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电业公司)20XX 年 12 月 31 日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进行披露。

三、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内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和发现错报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风险。

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XX电业公司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XXXX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

5.标准报告格式参考 篇五

①封面:上面两行(到“骨干坝”)宋体23号加粗

下面一行(除险加固扩大初步设计)宋体30号加粗

(送审稿)——宋体26号加粗

公司名称及时间——宋体小二加粗

②扉页:宋体四号加粗(批准那一列),宋体四号(人名),行距2倍 ③正文:宋体四号,1.5倍行距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加粗(文字)二级标题:黑体小三,加粗 三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

所有的数字及字母均使用Times New Roma,大小与文字相同 ④表格:表头——宋体四号加粗,居中

表格内文字——宋体五号。居正中

表格下方文字——宋体五号

外边框加粗,1.5磅

行宽一般为0.7cm,可根据文字多少调整,若调整行宽无效,可使用“段落”命令中的行距调整,推荐调整数据为“多倍行距——0.7倍”

表格一般为本页整体居中,若居中命令无效,可使用“根据窗口调整表格”命令

6.环评报告审批申请参考格式 篇六

关于申请审批 环境

影响报告书(表)的请示

张掖市环境保护局:

我单位 建设项目,委托 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完成送审版后,经过 的环境保护技术审查,又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报批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章及有关规定,现将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报批版)报送你局,请予审批。

我单位报送的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报批版)相关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内容,同意向社会全本公开。

盖章

7.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篇七

一、我国内控审计的发展及其要求

传统的外部审计业务仅指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对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作出独立鉴证, 出具审计报告, 以增加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发布后, 我国外部审计业务扩大到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两部分, 这就对我国企业尤其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转型新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 我国内控审计的目标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美国的安然事件让全世界开始重视企业内部控制, 并直接促成了“萨班斯法案”的出台, 它要求美国本土及在美国上市的非本土企业执行内部控制体系, 这其中就包括中国企业, 内控体系就转变为关乎企业生存发展与参与国际竞争的头等大事。需要强调的是,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不同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PCAOB) 公布的第5号审计准则。美国内控审计的定位仍在于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我国内控审计的目标应与内部控制的目标一致, 财务报告真实可靠性只是内控审计的目标之一, 切实防范重大风险、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才是内控审计的根本出发点。

其次, 我国内控审计实现了由借鉴国际到跨越提升的创新。我国一直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活动。2000年审计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2003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 都作了相关规定。又于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在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拓展, 为平稳顺利地实施内控规范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在原有财务报表审计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计监督。

最后,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任务艰巨。传统财务报告审计的审计理念、方法、范围等均不同于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的鉴证。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监管规定的形式正式发布, 对企业内控建设提出了强制性要求。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在传统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 在研究审计方法, 制定内控审计质量标准,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审计业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规划和准备。

二、现行审计模式面临的困难

现行审计模式基本上是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或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出具审计意见, 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 通常已进行了一些内部控制评价, 并且可能提供了管理建议书。因此, 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可以利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一些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但还须补充和扩大内部控制测试范围, 以收集更充分的有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的证据, 最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合理评价, 并出具审计报告。

鉴于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在审计内容及范围、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准确程度要求、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要求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会计师事务所在实际审计实务中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 对审计独立性的担忧

我国从开始施行独立审计准则至今, 一直规定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必须了解相关内部控制。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原有的内部控制鉴证规范已难以适应推动公司管理层切实履行经营管理和受托责任, 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的需要, 且不能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需求, 我国先后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为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提供专业规范和指导。为确保审计独立性, 我国也规定禁止中介机构对同一家公司同时从事审计鉴证和审计咨询服务, 但对于同一家中介机构对同一公司同时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没有特别规定。而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的两项审计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难以确保独立性。审计独立性受到制约, 对上市公司而言, 其审计结果可能令人难以信服, 财务报告质量也将打折扣。

(二) 内部控制审计效果难以发挥

萨班斯法案出台之前, 执行财务报告审计时也需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 但还没有上升到独立审计的高度。《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已上升为独立审计。国内外独立审计实践表明, 要充分有效执行独立审计任务单靠某个中介机构或外部审计师的自觉执行是不够的, 其串通作弊或不作为常会导致执行失效。因此, 企业需要通过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相结合, 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漏洞及时修正和改进, 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持续而有效地运行。但在实际操作中, 中介机构除审计项目合伙人等高级管理人员不同以外, 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是施行财务报告审计的原有人员。这样, 就存在省略财务报告审计所需的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 以及在财务报告审计所需的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基础上简单延伸的可能, 最终导致内部审计处于从属地位, 这就偏离了我国审计法规的实际要求, 使内部控制审计效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三) 审计业务与费用的相对脱节

企业的咨询和审计服务均需支付相应的审计费用。如果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费用过高, 则有可能对内部控制审计环节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这样就会削弱内部控制效能的有效发挥。同时, 企业内部控制环节越多, 控制措施越复杂, 相应的控制成本和审计费用也就越高, 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因此, 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 许多企业往往会采取消极的从简原则, 以降低相应的内部控制建设和外部审计费用。实际上,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 想解决既要保证实现审计目标, 又要减少审计程序、节约审计成本之间的矛盾是相当困难的。比如, 2006年以来, 在美国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在原财务报告审计费用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 有的高达数百万美元。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萨班斯法案出台前只需支付财务报告审计费, 萨班斯法案出台后又要支付内部控制审计费, 付出了双份审计费用, 换来的仍然是一个团队提供的服务, 资源共享使得工作在原财务报告审计的基础上没有实质性增加, 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如果在财务报表审计和相关内部控制审计双管齐下的情况下, 财务报表和相关内控的信息质量问题还不能得到较好解决, 那么, 内控审计制度的创立意义和审计师的行业形象将会遭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质疑。

三、我国企业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协同审计的现实选择

近些年国外的审计实践证明, 财务报告审计侧重于向信息使用者传递被审计企业当年度或短期的信息, 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审计则针对企业长期性的内部控制效果产生影响, 是对财务报告审计信息的补充和拓展, 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对增加证券市场及其他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从我国目前的形势看, 将企业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协同审计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现实选择。为保障两种审计模式的协调有序进行, 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和指导

新的内控规范体系突破了会计控制的内涵和外延, 拓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有助于企业站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角度, 以更大的力度深化内控体系建设。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加紧“充电”, 不仅成为会计审计专家, 而且要成为熟悉企业经营业务、管理流程和行业规律的专家, 才能胜任当前艰巨的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为保障审计业务的健康运行, 财政、审计等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督、指导,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还应加强执业标准和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强化业务指导, 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 增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审计地位, 努力改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如管理当局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更换外部审计师, 以保证审计的客观独立性等等。

(二) 提升内部控制审计地位, 规范外部审计行为

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的过程中, 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与信赖, 加速了现代审计方法的变革, 缩小了审计范围, 节约了审计时间和审计费用, 完善了审计职能。因此, 必须转变内部控制审计从属地位的传统看法, 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专项审计, 应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及相关执业准则。今后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必须按照《审计指引》的要求进行审计, 这是确认和解除注册会计师责任的前提。在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必须建立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 未经审计不能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仅对发表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意见负责, 不对也不可能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负责。因此, 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不能混淆, 也不能相互取代。明确划分责任, 对企业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保护相关各方的正当权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 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整合审计业务

从美国20世纪初开始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内部控制到今天的内部控制独立审计的发展历程看, 审计师追求审计成本效益最大化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一项重要驱动因素。为使内部控制的实施真正发挥作用, 增强广大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国内外相关法规均要求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就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发表意见。鉴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在业务类型、审计目标、控制测试审计结论的影响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相同之处, 而且工作成果可以互为所用且不会降低审计质量。因此, 目前各国通常把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 从而降低了相应的审计费用。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充分利用职业判断, 合理把握各阶段对内部控制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 以及两种审计中取得的审计证据的相互利用, 充分整合两种审计程序, 从而真正达到减少重复工作、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总之, 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看, 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协同审计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现实选择。但从长远来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审计机制的不断完善, 现行的审计模式也可采取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双重独立审计机制的新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

[3]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

[4]黄法得、王晨潮.安然事件后美国CPA行业同业复核制度改革述评.财会通讯, 2007 (1) .

[5]刘进.对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的思考.中国内部审计, 2006 (7) .

上一篇:语文《江南》教学设计下一篇:房地产施工图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