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清明教学设计实录

2024-08-03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实录(精选8篇)

1.古诗清明教学设计实录 篇一

古诗教学课堂竞赛教学实录

《示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1、收集、交流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从诗的内容想开去。

2、通过自学掌握生字“祭、乃”等字,理解“九州、王师、家祭”等词语的意思。

3、在理解古诗中字词含义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古汉语中通假字。过程与方法:

1、学生依据学法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作的内容

2、运用创设情境、激活想象、朗诵体味等形式去体会作者写下这份遗嘱时深沉丰富的感情。

3.学生在情境中以陆游子孙的身份表述自己心中的话;联系今天祖国还没统一,深化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产生对陆游的敬佩之情。

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悲之切的爱国深情,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1.音乐《悲魂曲》

2.资料准备:教师收集陆游的生平资料、《题临安邸》诗文背景资料;陆游诗《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也。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交待遗嘱。这遗嘱就是《示儿》,这位老人就是陆游。

(二)读诗,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示儿》,把这首诗反复读,读反复,一直把诗读顺口、读清爽。

2、学生个别读,老师指出节奏。

3、师生合作读,老师后三字,学生前四字。反之亦然。

4、学生齐读,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

(三)再读《示儿》,理解诗意。

1、读诗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味道,更要去体会诗句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和那种感觉。假如现在老师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来表达你读完《示儿》这首诗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字?

2、谁来用“悲”字组词。

3、作者“悲”的是什么?“悲”从何来?

4、我们知道,作者面对生死大限极其豁达,他告诉儿子:人死之后,万事皆空,再无牵挂。然而,即使豁达如斯的出游,也仍然难以斩断最后一根情丝。

5、师过渡:诗人能对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唯独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在即将离开这个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世界时,诗人念念不忘的不是生的留恋,而是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他什么都放得下,唯独放不下流血流泪的故土和故土里那望眼欲穿的遗民。

(四)品读诗句,感悟诗情。老师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

1、学生自由读诗,用心去读,注意诗的节奏,体会诗带给我们的那份情绪和那种感觉。

2、读着这样的诗句,此时此刻,你就是陆游,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展开想象,闭上眼睛,伴着音乐,用心感受那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把感觉到的画面用笔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4、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军队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可这一盼就是……

5、百姓盼啊,望啊,等啊,一等就是65年,整整65年啊,同学们,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忍受多少的折磨啊—— 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承受多少的苦痛啊—— 65年中,我们的百姓要流下多少的血泪啊——

6、此时,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份心情呢?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心情。

7、学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过渡: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靠谁呢?(王师)那些受苦受难、欲哭无泪的百姓需要谁去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呢?(王师)可此时的王师在做什么呢?老师出示《题临安邸》。

8、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读诗,理解诗意并思考:这时的统治者在做什么?

9、学生个别谈对诗的理解。

10、老师出示当时的背景资料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

11、就知道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读到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12,学生个别质问统治者:西湖歌舞几时休?

13、一起指着鼻子骂醒这群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14、带着这份愤怒读好:但悲不见九州同。

15、生命即将结束,作者始终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是悲伤,是悲痛,是悲愤。

生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师过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放不下这件事。因此,他告诉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6、并且一再叮嘱,一再叮嘱,一再叮嘱……

生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家祭无忘,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五)教师小结,升华感情。

陆游去了,他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儿子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了,一切的一切都伴着陆游长眠于地下,唯独留下一腔遗恨和满怀“悲”意的《示儿》。

学生再读《示儿》,升华感情。

诗人的一腔遗恨化作不死的精气充盈天地,诗人的满怀信念,激励着后来的仁人志士为民族、为正义前赴后继,九死而不悔。一个民族总会有兴亡,总会有盛衰,然而只要这个民族的主体精神不灭,这个民族就不可战胜。陆游身后66年,南宋终于灭亡,我们不知道陆游的后人该怎样去告慰先人,中国历史有太多的无法源说,然而即使八百余年后,当我们再读陆游的《示儿》,却仍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先人对神圣事业的坚定信念、超越生死的精神意志和不畏牺牲的壮怀激烈。

学生再读《示儿》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六)作业布置

1、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2、试想:当陆游后人得知南宋终于灭亡时,在家里举行祭祀的时候会怎样告诉陆游?

《示儿》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充实体验

针对这样的一首古诗,学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诗句“但悲不见就州同”中的“悲”,根据词语手册与书本上的注释,能够体会的就是诗人陆游因见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份遗憾,与自己不能参与抗金复国的悲哀。学生作为个体经验不丰富的,情感却极其敏锐的一个群体,让他们在学习时,走进文本,走进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境中,往往比枯燥的、生硬的反复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如在上述片段中:当学生有了初步体会到诗人的“悲哀”的心情,我就选取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作为补充材料。在过渡引导后,学生能根据当时的背景,诗文的内容,了解陆游当时还有“悲痛”、“悲愤”之情。如此一来,学生对句子“但悲不见就州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引导朗读,巩固体验

感情朗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上述片段中的陆游对儿子的最后遗嘱“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最后一段话,对儿子的千叮万嘱,让学生朗读时犹如自己就是诗人,怕儿子忘记自己的话,所以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吟诵;感情朗读,还借助一定的朗读设计。在本案中,我适当的改变了诗句的原有句式,采用了排比的句式“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家祭无忘,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这样的朗读,不但有新意,而且对文本也更有加深,甚至还增强了学生朗读时的气势,效果下来不错。

三、展开想象,丰富体验

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凭借语言文字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过程,而这都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儿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时期。古诗的内容虽然短小,但是情感却不亚于抒情散文。古诗的教学,忌讳的是过多的教师语言,死板的用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而在上片段中,为学生呈现的两幅截然不同的诗文画面,(两首诗都是学生所没有学过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想象诗人所看到的画面。在上述片段一中,我问学生:“你能看到陆游所看到的画面吗?”有的学生说:“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听到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丰富的想象,唤起了学生内心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心情的理解。

四、抓住情感主线,整合文本

我们把这首诗中的“悲”拆成了很多份,如果就此打住,那么课堂中就没有生成。

诗是散的,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散的,我们的课堂也是散的。于是,我还是以这一个“悲”,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在片段三中,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如:“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 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 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时,学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所以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因为陆游的爱国,他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对儿子千叮万嘱,我们的课也在学生们一次又一次的叮嘱中,一次又一次的抒发心中陆游爱国感慨的朗读中结束

(一)导入: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板书:陆游)他的遗嘱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示儿》。(板书:示儿)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他临终那夜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同学们不妨猜一下,他或许会交代什么?(生:他可能会告诉儿子,自己快不行了,孩子一定要照顾好家人。他也可能会告诉儿子,要好好念书,将来要有出息。)打开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陆游的遗嘱内容到底是什么吧。

(二)初读古诗,让学生用心灵聆听名诗 自由地读诗句,读准字音、节奏,读通诗句,把握语调感情。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齐读诗句。

3.指名读诗句;

4.配乐朗读,在低缓的音乐中师生赛读,让学生心灵震撼。

(三)用心灵诵读诗文,理解内容

1.自读自悟:

自读提示: ①默读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

②小组合作交流: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补充,可纠正。

2.组织交流,适时点拨纠正:

师:同学们,这首诗是紧紧围绕着一个字来写的,请大家静静地读书,想一想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生:我觉得是围绕着“悲”这个字来写的。

师:作者悲的是什么呢?

生:他悲的是临终前看不到统一。

师:同学们,谁来读读前两句?(指名读)

师:同学们,你怎么理解“万事空”?

生:“万事空”就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了。

生:一切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

师:是啊,但是作者悲伤的是什么?他唯一心痛的是什么?谁来读?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作者不能万事空的就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对于陆游的一生,你了解哪些?

生:(简介陆游)

师: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当时战争不断,江山支离破碎,百姓受苦深重。他一生以诗文为武器,反复呼吁国家统一,整顿朝纲,减轻赋税,发愤图强,可惜一直遭受当权者的诅抑和谗毁,报国无门,有诗为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65岁的老人本应安享晚年,而陆游仍关心国家大事,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了这样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一“僵”一“孤”,凄凉之极,这种心痛怎一个“悲”字了得!同学们齐读这首诗。

师:走进南宋末年,85岁的老人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提笔为儿女写下了这样的临终嘱咐。谁来读?(配乐指名读)。

师:透过这个“悲”字,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陆游的爱国之心。

生:我看到了陆游的政治抱负。

生:我看到了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残酷和陆游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齐读这首诗)。

师:同学们,每一首诗都有一个诗眼,也就是在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抓住“诗眼”就能抓住全诗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情感,而这首诗的诗眼就是一个“悲”字。

(四)读写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改写古诗。

师:《示儿》全篇反映了一个“悲”字。你想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达这种情感?

生:环境。风雨交加的夜晚,给人沉闷压抑的感觉,能很好地烘托气氛。

生:蜡烛。烛光闪烁不定,忽明忽暗。有诗为证:蜡炬成灰泪始干,替人垂泪到天明。看到陆游为国家操劳到生命的尽头,还没见到国家的统一,蜡烛都流泪了。

师:我们常说“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通过景物及环境的描写来表达某种情感,这种考虑很恰当。

生:人物。通过人物神态、外貌、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反映其内心无尽的愁绪。

师:(欣喜地)举例具体说说,好吗?

生:如家人与病卧在床的陆游的对话,可以写出陆游的为国家尚未统一而悲,家人为即将失去好父亲、好丈夫而悲。

师:说得好。如果大家把环境、人物、事件三者关系处理好,这篇小练笔一定会很精彩。动笔吧!

(五)作业:搜集有关陆游的诗。

示儿教学实录

上传: 胡美芳

更新时间:2013-12-15 10:14:15

《示儿》教学设计

备课人:瑞金市金都小学胡美芳(瑞金参赛)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学懂〈示儿)的诗意,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2、体会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3、感受〈示儿)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 吟诵古诗 , 通过自主学习,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交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刚才,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与我打招呼,我觉得特别温暖,我知道这是你们把我当成朋友,作为朋友,咱们趁还没上课先随便聊聊,增进了解。知道今天上什么课同学举手(举手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肯定,孩子们都做到了。)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从哪知道的?(你真是眼观八方啊)知道我的年龄吗?猜,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个问题先保密,咱们下了课私下聊。知道我最不喜欢什么天气吗?为什么?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值得表扬,不过这次你只说对了一半。想像一下,你坐在窗前吟诵着一首首诗词,这时苍天下起了淅沥沥的雨儿,你的心就会变得—忧伤,你会不由得走进诗人的情感中去。

2、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下面这首诗。(出示林景熙的《题陆放翁的诗句后》)读。读了后你有什么感觉?你是从哪个词中感觉到的?(你的感觉真棒,你教给了我们一个欣赏诗歌的好方法,那就是找出这首诗的关键词,也叫诗眼,就能很快地把握一首诗的情感。)这首诗是南宋末期诗人林景熙在读了陆放翁的诗卷后写下的一首诗,他读了陆放翁的诗句后,为什么会“愁蒙蒙”呢?老师先把这个“?”留在黑板上,当这节课结束的时候你就会明白的。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一、简介作者,板书课题

1、陆放翁是谁?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他?

(当介绍到陆游一生写了9300多首诗时,导出课题“示儿”。)咱们今天就来学这近万首中的一首:示儿。

2、理解课题。谁来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可以用拆字法,逐字理解,儿是儿子,示是告诉,给谁看。)这首诗是陆游在什么情况下写给儿子的?(出示图片),临终前写给家人的也叫什么?在遗书中人们一般会写些什么?陆游写了这些吗?陆游在临终前写了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读读诗句。(出示古诗《示儿》)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1读(1)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随机点评。(3)齐读。一齐来读读。

2、理解诗意。临终前的陆游对儿子说了什么?孩子们,随文注释对于我们理解诗句意思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注释,并放进诗句中好好想想前后连起来又是什么意思。注释读懂了吗老师来问问你们:九州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不见九州同的?北定中原呢?谁去收复国土?王师指什么?好,现在一行一行地读,一句一句地想,每一句说了什么。想好了,和同桌交流想法。

(2)此时你就是大诗人陆游,你对儿子说什么了?你就是陆游的儿子,站在父亲的病床前,你听见父亲对你说什么了?(3)带着理解再读。

三、读懂诗人,感受“悲”情

1、感受“悲伤”。

(1)同学们靠自己的努力读懂了诗意,我相信同学们也能读懂诗人的。再看看古诗,有一个字会忽然跳进你的脑海,从这个字中你会了解作者此时的内心,是哪个字?(板书:悲)他悲什么?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他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用“悲”组一个词来表示他的心情。(板书:悲伤)

(2)再想像一下临终前的陆游是什么样子?想着他的样子,感受他内心的那份悲伤,再读。

2、感受“悲痛”。

(1)孩子们,一个即将离世的老人唯一牵挂的就是“九州同”板书:九州同,我们可以从一幅画中了解到北宋中期九州同的景象。知道这幅图吗?对,它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画的就是当时的北宋都城汴京。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国家统一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这就是九州同,读这三个字。(2)可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北宋国门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

(播放视频),师配解说,金兵的铁骑冲进中原大地,战火烧遍都城,烧毁了百姓的田地、家园,还有那安详宁静的生活。视频看完了,说说你所看到的

(3然而,面对战火中的人民的悲惨生活,朝廷的当权者,贵族们却视若无睹,还把都城从北边的汴京迁到南边的临安。并以淮河为界,把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与百姓拱手送给金国,从此,山河破碎,骨肉分离,这就是不见九州同。板书:线条,不见,读——不见九州同。教师就在黑板边指着。山河破碎呀!再读——(4)当时陆游只有两岁,他的幼年一直生活在金兵入侵仓皇逃难中,亲眼目都了金兵铁蹄下的人民悲惨的生活。到他68岁时写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请你读,诗中哪一句直接描写了淮河以北,这被朝廷遗弃的人民的生活,孩子们读,(引导读)读着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还看到什么?此时,你有怎样更深的感受?(悲痛)这一切陆游看了一生,他的心情就更是——?带着这种感受读——但悲不见九州同,引读

(3)就带着这种感觉,咱们再来读读整首诗齐

3、(1)学到这里,我们要问,问朝廷的当权者,问王师,问他们什么? 根据学生问答:那么王师哪儿去了?他们为什么没有来解救北边老百姓呢?同为南宋的另一位诗人林升会告诉我们,他在《题临安邸》中就问了——显示“西湖....”齐读后问朝廷的当权者,王师在干什么?能用你想到的词语来形容吗?(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寻欢作乐)”根据学生回答,师评:这个词用得准、用得好,你的词汇真丰富,(2)引读:一边是遗民泪尽的尘里,一边是歌舞升平,问问他们,这醉生梦死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评:问得不够有力度,再来——为他的进步来点掌声。一齐来——

评:面对这些不顾百姓生死,还天天寻欢作乐的当权者,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悲愤)。我们与陆游心意相通,这也是陆游的悲愤啊。孩子们,读出来——

(3)面对强敌的入侵,家园的沦陷,朝庭的无能,一位位爱国志士站了出来:然而更让我们悲愤的是,南宋朝廷害怕这些将士功高盖主,害怕自己的权力落于旁人手,情愿割让土地向金人委屈求和,也不愿意将士们领兵杀敌,他们甚至残害那些主张抗金的忠良。很多孩子都知道岳飞,谁来简单说说你对岳飞的了解,学生讲到岳飞被杀,师引,当时陆游悲愤写下: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这痛彻心痱悲愤,到死,他也无法忘却,这份悲愤就在示儿中,读——但悲,奸臣当道,忠臣被杀啊,再读——朝廷昏庸啊,再读——

(4)这悲,这痛,伴随了陆游一生。他说“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我们知道,他悲,不光是因为不见九州同,想想他还因为什么而悲?(出示“但悲_________。”板书:不见)这种种种种的悲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怀?(关爱百姓、盼望统一、一心为民等)板书(爱国)

(5)爱国的陆游直到临终都盼着什么?用诗句回答就是——王师北定中原........你能读出他的殷殷期盼吗?(评:殷切之情尽在朗读中。)这是临终前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呀,齐——

(6)他只是希望儿子等待王师北定中原吗,他还希望儿孙们做些什么?(学生说的好,评,你真正读懂了诗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这也是对我们的希望。

四、诵读全诗、升华情感。

1、不见九州同,盼着九州同,陆游走了。留下这一生的悲与盼,让我们伴着这悲沉的音乐,一起诵读他用血和泪抒写的千古绝唱《示儿》。

2、不见九州同,望着九州同,陆游走了,留下这一生的情与梦,让我们再次吟诵他用生命抒写的绝笔之作《示儿》——

五、再现古诗,照应开头

陆游去世60多年后,南宋最后一位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皇帝,在走投无路下,跳河自尽。宋朝灭亡。陆游盼望南宋朝廷统一中国的愿望实现了吗?(没有)让我们再次看到课前出示的那首诗。自由读一读。你明白林景熙愁什么了吗?你明白了,你去把那个?擦掉。六、读写结合,直抒胸臆。

七八百年过去了,今天的你,幸福地生活在新中国,如果在清明这天来到陆游的墓前祭祀,你会告诉他些什么?对他说些什么?拿起笔,写在插图旁。

结束语:作为父亲,在临终前他没有给儿子们留下金银财宝,但他留下了近万首古诗,留下了他那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这份光辉的精神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和遗产。这份遗产不仅是属于陆游的后人,更是属于每一位炎黄子孙。或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走进去,我们可以走进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情怀。

八、作业。

读了《示儿》这首古诗,我想你对陆游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请你给这位爱国诗人写一封信。

2.古诗清明教学设计实录 篇二

师:请看黑板,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幅简笔画, 同学们, 请根据你们的预习, 为这三幅简笔画配上诗或词。想上来的同学就到黑板上来写, 其他同学写在笔记本上。

(三位学生主动上黑板, 在简笔画下默写相应的诗词。)

师 (边巡视边提醒) :同学们要注意执笔姿势, 把字写端正。

师:好。非常感谢这三位同学, 也非常难为这三位同学。真不简单, 同学们通过预习和自学, 不仅能背诗, 而且还能够默写下来。

【点评:这个开题可谓别出心裁, 既展示教师的简笔画基本功, 又检查了学生预习和自学的情况, 还创设了学习古诗词的情境。】

师:请看这个“耘”字, 右半部分 (云) 读做———

生:云, 云朵的云。

师:左半部分 (耒) 读做——— (学生不知道, 教师板书“耒”, 注音“l侑i”, 并简笔画出一种农具———犁, 指出“耒”在犁上的部位) 读。

生:l侑i。

师:老师原来也不认识, 一查字典才知道它读什么音、表示什么意思。很有趣的是, 老师还发现带有“耒”字部的字, 绝大多数与农具或农活有关, 不信同学们回去查一查字典。

师:“耘”指———

生:在田里锄草。

师:同学们学过一首诗叫———

生:《锄禾》。

师:锄禾, 就是耘禾、耘田。另外一个字, (板书“耕”) 读做———

生:倮佶n倮, 耕耘, 把土翻松。

师:耕, 是不是在干农活? (生:是) 我们这样学习汉字就容易多了, 而且这也是汉字独特的魅力。翁卷写了很多诗, 这是他勤奋耕耘的结果。这里的“耕耘”又指什么呢?同学们回去思考。好的。这三位同学的字虽然写得不是很漂亮, 但是写得很工整。不简单!

【点评:黄老师运用汉字学指导学生学习汉字, 既识字又传递文化, 深入浅出。更为可贵的是, 黄老师重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激起学生对未知的好奇, 如, 回去查字典印证、思考“勤奋耕耘”的“耕耘”义。】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古诗三首”)

生:漏了一个“词”字。

师 (板书“词”) :哪一首是词?

生:《渔歌子》是词。

师:为什么说《渔歌子》是词呢?

生:因为《渔歌子》的第三句话是6个字, 与其他句字数不同, 所以我从这里看出《渔歌子》是词。

师:很好, 你发现了词的一个特点。词也称长短句, 这是它与诗在形式上的区别。这学期我们学过哪首词?

生:《忆江南》。

师:《渔歌子》《忆江南》都是我国唐代的词。词这种文学体裁兴起于我国的唐代, 成熟并完善于我国的宋代。所以,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叫———

生:唐诗宋词。

师: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同学们要多读、多背、多记。关于词和《渔歌子》, 我们下节课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前面两首诗。

【点评:此环节关于“词”的认识, 再次显示了黄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大道至简, 大道无痕。】

二、承, 诗情画意渐浓, 语言训练渐进

师 (出示书法作品) :《乡村四月》写了些什么?自由朗读, 边读边想。哪位同学愿意把这首诗朗读给大家听?

(一男生朗读)

师:好, 字正腔圆!不过少了点诗的味道, 而且诗的作者也没有读出来。请同学们听老师读, 边听边想象。 (教师范读完,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谢谢!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谁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一女生朗读)

师:好啊!你的朗读, 停顿和节奏都把握得很好。老师从你的目光中, 仿佛看到你朗读时想象到的画面。老师还发现你在停顿时, 声音断了, 气还连着, “子规声里———雨/如———烟———”好, 我们一起朗读。

【点评:“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黄老师的评价及时, 有针对性, 评价就是指导。】

师:“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通过预习和朗读, 诗都写了些什么, 你们明白了吗?同学们先根据注释想一想, 有读不懂的地方, 同桌互相请教、交流一下。 (学生自读、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哪一桌愿意把你们读懂的跟同学们说一说?

生:第一句写了山原很绿, 第二句写了雨飘飘的, 第三句写乡村里面没有什么闲人, 第四句写了乡亲才结束了桑蚕又去插田。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应该是做完了养蚕的事又去插秧了。

师:同学们养过蚕吗? (生:养过。) 蚕主要吃——— (生:桑叶。)

生:我要补充。第二句还写了子规鸟的叫声。子规鸟在烟一样的雨中鸣叫。

师:谁能把“鸣叫”换一个更美更像诗的词?

生:欢唱, 歌唱。

生:第一句应该是绿色布满了山原和田野。

师:“白满川”是什么意思?

生:稻田里的水倒映着天空。

师:同学们, “川”在注释里译做什么?

生:平地。

师:我们经常读到一个词叫“一马”——— (生:平川。) 对, “一马平川”就是这个意思。“川”还有一个意思是什么?

生:山川。

师:“山川”就是“高山”与———

生:平地。

生:不对, 是河流。

师:“山川”的“川”是河流的意思。我们学过一个词, 叫“川流”———

生:川流不息。

师:对啊。走在大街上, 车辆是———

生:川流不息。

师:我们读古诗的时候, 读注释, 有时还要根据白话的习惯来翻译它才通顺。再加上联想和想象, 使诗的意思更具体, 更丰富。听老师朗读第一、二句诗, 边听边想象, 用“我仿佛看见什么, 我仿佛听见什么”来说。 (教师范读)

【点评:这个环节对诗意的理解,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体现了学段特点, 体现了理解诗意的独特方法———读注释、展开想象、结合白话习惯等等。其次, 语言训练不着痕迹, 但处处见遣词造句之训练, 如, “鸣叫”与“欢唱”、“一马平川”与“川流不息”。】

生:我仿佛看见树木茂盛, 整个山林和原野都是绿色的, 稻田里的水映着天空的光辉。我仿佛听见杜鹃鸟的鸣叫声配着细雨滴答的声音, 很美很美。

师:那你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 (学生朗读) 老师从你的表情中看出了乡村四月美如画。

生:我仿佛看到大地都是绿色的, 在蒙蒙细雨的陪伴中, 杜鹃鸟的啼叫声显得格外动听。 (学生朗读)

师:好的。山原绿意盎然, 翠色欲流。山脚下一望无际的平坦的稻田波光粼粼, 再加上空中细雨如丝、如烟如尘。听———从烟雨中传来杜鹃鸟的声声歌唱, 多美啊!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真令人陶醉啊!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点评:这个环节, 可以用“四美”来概括:方法美、想象美、语言美、朗读美。】

师: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中, 乡村里的人们在做什么呢?读———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诗人翁卷真了不起, 短短28个字, 先写——— (生:景。) (板书:景) 再写——— (生:人。) (板书:人) 这景和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思考, 同桌交流。)

生:这景是写农村的, 因为城市里面已经看不到山原、田野了;因为城市里面的人虽然很忙, 但不是在忙农活, 所以应该是写农村的, 体现了农村的特点。

师:好, 你发现这景和人都体现了农村的特点。再来。

生:我从前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农民的勤劳, 因为从“白满川”可以看出农民在这里花了多少精力。后两句诗直接写出农民是多么勤劳!

师:太了不起了!老师第一次听到从“白满川”看出农民的勤劳, 这是间接描写吧。你有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

生:没有。

师:老师就是从农村来的。乡村四月, 农民们都在忙着耕种, 稻田平整后灌满水, 水平如镜, 映着蓝天白云, 真是如诗如画。同学们可以想象, 如果田野里长满了杂草, 会有这种景象吗?

生:不会。

【点评:这次生成, 精彩!原因是黄老师俯下身倾听, 倾听学生的思考。正因为有黄老师的倾听, 学生才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创新就蕴涵在种种独特的见解中。如, 写出“农村的特点”, “白满川”间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

师:景和人,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它, 用哪个字?

生:美!

师 (板书:美) :这里景色美, 人的勤劳更美。我们把这种美读出来吧。先酝酿一下感情。好, 能背就背。“《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生:“《乡村四月》, 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摇头晃脑;有的同学面带微笑, 如痴如醉。对啊, 这就是朗诵诗歌。“乡村四月闲人少”, 他们除了忙采桑、养蚕, 除了忙耕田、插秧外, 还忙些什么?除了大人忙, 还有谁也在忙呢?与翁卷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范成大给出了非常好的答案。同学们看过来——— (出示书法作品) 你从这个标题读出了什么?

【点评:黄老师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但是, 不把学习方法当知识传授, 而是融入学习过程, 让学生下意识地运用。】

三、转, 运用学法, 自然迁移

生:我读出来了, 四月份田园的杂兴。

生:不应该这样读。“四时”不是“四月份”, 是指“四个季节”。我读出了这首诗是在写在四个季节里人们的各种兴致。

师:你从哪个词读出“各种兴致”?

生:杂兴。

师:“兴”在这里读做——— (生:x佻n倮。) 指——— (生:兴致。) 我们经常遇到一个词叫———

生:兴致勃勃。

师:老师打老远赶过来给同学们上课, 同学们表现得———

生:兴致勃勃。

师:同学们表现得兴致勃勃, 老师上课的兴致就很——— (生:高。)

师:看, 这个题目, 先说时间———

生:四时。

师:再说地点———

生:田园。

师:最后说内容———

生:杂兴。

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共有60首。这是他晚年隐居乡村写的反映农民劳动和生活艰辛的诗作, 是范成大1900多首诗当中的代表作。这首诗选自他的《夏日诗》。继续刚才那个问题, 除了采桑养蚕、种田插秧, 他们还忙什么?还有哪些人在忙?

【点评:黄老师抓诗题和学生一起做文章, 意味深长。】

生:还有乡村妇女也在忙。

师:从哪句诗读出来的?

生:从“童孙未解供耕织”读出来。

众生:啊?

师:是从“耕织”读出来的吧?是哪些人在“耕织”?

生:大人。丈夫和妇女。

生:大人们白天在忙耕地, 晚上在忙着把麻搓成线。

师:你从哪里读到的?

生:“昼出耘田夜绩麻。”

生:白天, 大人们出去耕田种地, 晚上又在灯下搓麻织布。

生:我从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读出了儿女在家里承担家务劳动。

师:“当家”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明白吗?

生:在家各做各的劳动。

生:应该是做家务事。

生:洗衣做饭。

生:各做各的事。

师:各做各的事, 各有各的本领, 就叫“当家”, 是吧?同学们当不当家?

(生七嘴八舌, 有说“有”的, 有说“没有”的。)

生:我也煮过饭。

师:我们现在主要是干什么?

生:学习。

师:学习是当家吗?

(生七嘴八舌, 有说“算”的, 有说“不算”的。)

师:现在不学习, 将来能当家吗? (生:不能。) 现在好好学习, 好好锻炼身体, 也是在当家呀。今后才能把家当得响当当的。读———

生:“村庄儿女各当家。”

【点评:“当家”是一个难点, 本来就说不清道不明,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何理解?黄老师举重若轻, 巧妙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 把“当家”解得活泼, 解得有情趣, 解得有滋味。】

师:大人们在忙, 小孩子在干吗?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我不明白, 小孩子不懂耕织的事、不懂农活, 为什么还“学种瓜”呢?假如你就是诗中的这个孩子, 你在种瓜时怎么想?同学们想一想, 待会儿我要采访采访。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议论, 交流。)

师:白天, 大人们出去耘禾锄草, 夜晚, 又在家里纺纱织布。大人是忙得不亦乐乎, 小孩儿呢?这位小女孩儿, 你在桑树阴下做什么?

生:我看爸爸妈妈都那么忙, 我也得学点什么。

师:真懂事。在学什么?生:在学种瓜呢。

师:有意思。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师:看, 那个小男孩蹲在树阴下, 在干什么呢?

生:我在学种瓜。

师:你种的是冬瓜、南瓜、西瓜, 还是苦瓜、黄瓜?

生:我种的是西瓜。

师:好玩吗? (生:好玩。) 读———

生:“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点评:真有意思!这样想象, 这样“移情”, 上千年前顽皮的“童孙”似乎都穿越到了现在, 活在了学生们中间。】

师:范成大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你看, 他先写谁?

生:大人。

师 (板书:大人) :再写———生:小孩, 童孙。

师 (板书:小孩) :这大人和小孩, 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很勤劳。

生:都很忙。

生:忙得不亦乐乎。

师:用一个字, 就是———

生:忙。

师 (板书:忙) :这么忙, 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开心。

生:很快乐。

生:很高兴。

【点评:第二学段的学生, 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发展。黄老师在着力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同时, 不忘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 而把两者结合在古诗词的学习中, 更是难能可贵。】

四、合, 提升认识, 留有余地

师:这两首诗都有这么一个特点, 都写了乡村——— (生:生活。) 乡村人们的——— (生:勤劳、忙。) 但是, 他们的心情是——— (生:愉快的。) 那就是忙并快乐着。 (板书:忙并快乐着)

师:好, 同学们把这种“忙并快乐着”的情感带到朗读中, 能背诵的就背诵。

(学生或朗读或背诵这两首诗)

师:老师还有两个问题, 《乡村四月》最后一句中的“插田”, 诗人为什么不说“插秧”?《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一句中的“种瓜”, 诗人为什么不说“种豆”“种菜”呢?请大家回家思考。

【点评:黄老师不仅充分领会了编者的意图 (为什么将这两首诗编在同一篇课文中) , 而且于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领悟、消化。其次, 课虽已结束, 但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思考, 表明学习并没有结束, 余味无穷。当然, 如果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的或是让学生发现的, 那么, 课的品位就更高一层了。】

【总评:这节课让我们来到了山原, 走进了乡村, 仿佛在世外桃源, 体验“忙并快乐着”的人生真谛。其实黄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忙碌而快乐的“农夫”, 他的这节课给我们的仿佛是粗瓷大碗, 家酿米酒, 然后他的那个豪饮, 让我们感觉一个字———爽!

他的诗歌教学总体来说体现了诗歌教学的规律, 品词韵, 想象情景, 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 让我们一起感受了诗歌的魅力, 让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经典。他重视教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黄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具体地说:

第一, 在这堂课中, 我觉得黄老师是受新课程理念熏陶的教师, 在如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如何给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象、自由发挥的广阔的天地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在这节课上, 我们看到教师很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究。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走进课堂, 是有他们的体验的,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好, 学生就完全能够自主学习, 否则, 学生会养成一种依赖。如果教师过多地指手画脚, 把太多的理解强制性地“喂”给学生, 学生就没有自己的“咀嚼”能力了, 消化能力也就退化了。所以我们特别需要给学生一个空间, 让学生发问、发挥。

第二, 整节课非常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非常重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呼吁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有“语文味”的课, 而目前一些语文课已经没有“语文味”了。应该说他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如他让三个学生在黑板上写, 其他学生在下面写, 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我觉得现在的一些语文课, 学生动口多、动手少, 其实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中学习。他把学生的自学成果呈现在我们面前, 为下一步的以学定教提供基础。如“桑”“耘”“插”这三个生字的教学, 看似信手拈来, 其实是反映了语文教师的素质和理念, 即使是四年级的学生, 我们也应不放弃对他们写字、识字、学字的指导和训练。黄老师就是在指导学生做这些最基本的训练、最基础的训练, 也是最扎实的训练, 让学生练就了很强的基本功。所以这个环节看似打破常规, 其实真正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再比如读, 他想方设法让学生读书, 这里的读有教师深情描述之后学生想象的读, 有感慨、感叹、感动之后的读, 有恰如其分地评价之后的读, 有巧妙过渡之后的读, 有角色对话、角色体验之后的读, 还有总结、提炼、提升、升华之后的读, 整节课都想尽办法让学生读, 还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 自己去理解, 自己去体会, 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去体会、体验情感。

第三, 我从黄老师的课中, 看出他教学相当的老练。他的老练在哪里呢?他一直在引导学生学习。你看, 他总是在适当的时候, 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而且他的导, 导在疑难处、导在缺失处、导在最容易错的地方。比如学生朗读“绿遍山原白满川”, 一字一顿, 声断气也断。黄老师马上示范指导, 做到声断气不断, 教师范读完学生再读, 明显有了进步, 这就是指导。为什么有的班级学生的朗读能力不强, 有的班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强, 因为我们忽略了在学生学习时对其及时辅导、及时帮助、及时提高, 而常常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样, 学生的课文朗读不好, 教师也不敢范读、教读;学生的生字写不好, 教师也不敢范写、教写等等。一节课后, 学生什么收获也没有。

再比如, 黄老师在巡视的时候, 非常及时地点评, 如“有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有的在与同桌交流讨论”“有的同学根据现在的语言习惯将诗中的词序进行调整”“有的同学在诵读时摇头晃脑, 如痴如醉”等等。这些不是写在他的教案里的, 而是即时发现的。即时发现学生的亮点、优点、缺点、不足、疑惑、疑难, 再即时点拨、点评和帮助, 这样才是真正的教———以学定教。

第四, 黄老师成功地运用比较、类比教学。如《乡村四月》前面两句写景, 后面两句写人, “景”和“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四时田园杂兴》先写大人, 再写小孩, 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很好地运用了比较,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特点,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一节课完成两首古诗的教学, 这是效益。

3.古诗赠汪伦的教学实录 篇三

古诗赠汪伦的教学实录

一、导入、释题。识记生字“赠、伦”,书写生字“汪”。

师:(故事导入)同学们喜欢听故事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注意认真听,听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古代有个人叫汪伦,很有才学,唐开元间任泾县令,卸任后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李白这个人一生最喜欢游山玩水,喝酒写诗。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中,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请您光临,饮酒赏花。”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

到了汪伦家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喝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李白急了,反复要求去赏“十里桃花”,去“万家酒店。”汪伦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对李白说:“这些地方你都去过了。”李白有些摸不着头脑。汪伦说:“十里桃花就是离我家十里外山坡上的一棵桃树,万家酒店就是我们天天去喝酒的那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并没有责怪汪伦,反而被他的风趣和智慧所打动。

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两人饮酒作诗,脾气相投,成了好朋友。转眼李白要离开桃花潭了,继续他的行程,当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来到岸边,依依不舍地给大诗人李白送行。

李白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最真挚的人生友情。情动之下,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

师: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生:这个故事讲了汪伦请李白到他家做客,告诉李白他家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可是去了却没有,李白没有恼怒,反而跟汪伦成了好朋友,李白要走了,汪伦特地踏歌给李白送行。李白就写了一首诗送给王伦。

师:故事只听了一遍你就能够说出它的意思来,听得仔细,说得详细。好!

谁还能再用一两句话简单说一说?

生:汪伦请李白来桃花潭做客,李白来了之后虽然没有看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但是他们俩仍然成了好朋友,李白要告辞了,汪伦特地踏歌送行,李白很感动,就写下了《赠汪伦》这首古诗。

师:告辞、踏歌送行这两个词用得好!

师:同学们了解李白和汪伦么?

生:李白是著名的诗人,和杜甫共同称为“李杜”。

生:李白是唐朝诗人,喜欢喝酒和游山玩水。

师:看来你很了解李白,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

生:上网查资料。

师:这是学习的好办法。

生:李白字太白,是浪漫什么……

师:浪漫主义诗人。

(课件出示,认识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存世诗文千余篇。

师:了解汪伦吗?

生: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

生:汪伦是泾县县令,卸任后隐居在桃花潭边。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刚才老师讲的古诗里面说到了。

师:你非常善于听讲。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李白送给汪伦的古诗《赠汪伦》。齐读课题。

师:赠可以怎么记?

生:我在超市里看见奶袋子上面写着“买一赠一”就是这个赠字。

师:善于在生活中识记生字,你是个有心人。

生:我买玩具的时候还赠给我一个小礼物,上面写着“赠品”。

生:赠左边是个宝贝的贝,右边是曾经的曾。

师:说得好,我们赠给别人东西的时候一般都把什么样的东西送给他?

生:自己的宝贝。

师:所以要记住它是个贝字旁。

师:看这个“汪”字怎么记?

生:熟字加偏旁。王加上三点水。

师:能组词么?

生:泪汪汪。

师:跟水有关系所以是三点水旁。

生:水汪汪,汪汪叫。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跟我一起书空。请大家打开本子在本上写两个。

师:伦怎么记呢?

生:熟字换偏旁。轮子的轮车子旁换成单人旁就是汪伦的伦了。

生:老师,这个字师语无伦次的伦。

师:你积累的词真多,好!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师:上课之前听有的同学说这首诗大家很熟悉了,好,先读一遍我听听吧,注意把自此读准了。

生:齐读。

师:同学们能把古诗读通,但是古诗要读出韵味。怎么才能读出韵味呢?你得了解这首古诗写得是什么,作者写得时候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那么同学们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了吗?好,考考大家。

师:(课件出示问题,生填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生:时间是李白乘舟的时候。

师:李白乘舟要怎样的时候?

生:李白乘舟将要走的时候

师:用诗中原句来说就是~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时。

师:非常正确。

生:地点是桃花潭边。

生:人物是李白和汪伦。

师:事件呢?

生:李白坐船要走,汪伦来送。

师:汪伦是以什么方式来送他的呢?

生:踏歌。

师:好,把这句话连起来完整地说说。

生:事件是李白坐船要走,汪伦踏歌送行。

师:(板书:踏歌送行。)对,这样说话才完整。

师: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让我们再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千古不衰的名作。生:齐读全诗。

三、进入情境,体会感情。

师:古诗大概描述的意思我们明白了,想写好一首诗,还要写出意境。这首诗里要注意几个意境。

师:(课件出示意境一:“舟”),舟是指什么?

生:小船。

师:回答问题要完整。

生:舟指的是小船。

师:古代的交通工具有什么?

生:古代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小船或者是步行。

师:对。舟字在古诗里出现很多,一方面,古代交通工具还不够发达,没有飞机、公交车、地铁、动车等,人们一般靠马车、步行来活动,舟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快捷的交通工具了;另一方面,它轻快敏捷,常常用于表现诗人洒脱的胸怀,想象一下,古人穿着长袍,手持一卷书或者背一把古剑,那多么英姿飒爽。

师:下面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把舟用在诗句中的。

(课件出示句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李白;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 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删除了其它三句难度较大的诗句。)

生:读。

师:给“舟”组词。

生:小舟。

生:乘舟。

师:乘怎么记?在哪里见过它?这个字这么深刻的含义,我们定要写会它。拿出本子跟老师写乘舟二字。师示范。

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怎么理解这句?

生:李白坐着船就要走的时候。

师:将欲行,是什么意思?

生:就要走。

师:那就把时候去掉。

生:李白乘舟就要走。

师:说得好,理解诗句的时候,就可以这样,用组词连句的方法。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

师:(课件出示踏歌)踏歌。认读踏字,跟什么有关?

生:足字旁跟脚有关。

师:看几幅图片,结合课文谈谈你所理解的“踏歌”。

(课件出示图片)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即表现了村民的踏歌活动。同时此图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件名作,具有重要的地位。

生:踏歌就是用脚踩地打拍子唱歌。

师:还有补充么?

生:踏歌就是用脚踩地打拍子然后手也摇摆唱歌。

师:摇摆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摇摆可以换成舞动。

师:舞动是手的动作,手脚都用的话哪个词更恰当?

生:手舞足蹈。

师:是啊,踏歌手脚都要用,那我们用这一个词就能概括了。谁能再说一说踏歌如何理解?

生:踏歌就是手舞足蹈唱歌。

师:是的,踏歌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人们口唱欢歌、手舞足蹈动作自由、活泼。《武进旧事·元夕》中有李笃房吟描写踏歌场面的诗句(课件出示诗句)

生:读“人影渐稀花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

师:是啊,人渐稀少,到了深夜,踏歌声还穿透云霄。再读这句。

师:忽闻在这里怎么理解?

生:忽然听到。

师:你太厉害了,知道闻就是听到的意思。

生:以前学过《春晓》里面有句处处闻啼鸟,老师就说闻是听到的意思。

师:能够把以前学的知识用到学习中去,这是一样重要的能力。你是个善于总结和思考的孩子。

师:李白忽然听到什么了?

生:李白忽然听到李白踏歌送行的声音。

师:为什么要在李白离开汪伦的家,上路之后,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他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迟不送,偏偏要等到人家坐到船上的时候才来送呢?你们这时候就做做汪伦,猜想猜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几种可能呢?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师:请同学们开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有可能汪伦因为有事耽误了所以来晚了。

师:想一想汪伦有可能有什么事能够耽误来送李白呢?

生:有可能他回家去给李白拿自己酿的酒去了。

师:你如何知道他会酿酒?

生:老师开始讲的小故事里说了汪伦用自己酿的酒招待李白。

师:故事听得认真,想象合理。

生:有可能汪伦故意来迟了想让李白先失望后惊喜。

师:对呀,有这个可能。汪伦有可能事先设计好,故意这个时候出现给李白一个惊喜。

生:有可能李白怕汪伦伤心,就没告诉他,后来汪伦知道了才急忙赶来送他。

师:有道理。他们俩一起饮酒作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李白要走了,舍不得汪伦也怕汪伦伤心就没有告诉他。汪伦听别人说的,才匆匆赶来送李白。

生:有可能汪伦叫朋友们一起来送李白所以晚来一会。

师:有这个可能。汪伦自己踏歌怕李白听不到,叫朋友们一起来踏歌送李白。

生:老师,汪伦有没有可能想让李白永远记住他,所以想了一个特别的方式来送他?

师:是呀,汪伦是李白邀请来的,请李白的时候还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引诱李白,送行的时候方式也一定很特别了。

生:老师,可能汪伦在家里已经请李白喝酒吃饭了,李白说不要送了汪伦就答应了,但是汪伦还是没忍住,又来送了。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想到这么多可能,简直就是一个个的汪伦和李白呀。我没有想到你们送别的方式这么特别,洋溢着热情。多么感人!多么意外!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带着一种意外和感激的心情来读,谁来读这两句?

生:读。

师:我听出惊喜来了。

生:读。

师:把这两句连起来读读。

师:李白与汪伦在桃花潭边喝酒吟诗,对酒当歌,汪伦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李白,他们在一起相处了一段美好时光,转眼间,到了分别的日子了,李白登上小船,汪伦前来送行,他们依依不舍地分别。李白对汪伦说_____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不及”什么意思?

师:这两句诗怎么理解?(大屏出示)

生:读。1米=3尺,千尺相当于333。3米。如果一层楼高4米,比83层楼还高。

师:是呀,桃花潭水有这么深,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还是桃花潭水深?

生:情深。

师:板书:情比水深。

师:(大屏出示此两句)给这两句诗选择一个正确的关联词。体会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与汪伦的友谊之深。

生:读。(课件出示句子:选择哪句最合适。因为桃花潭有千尺深,所以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如果桃花潭有千尺深,就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师:哪一句解释合理?

生: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师:那我们读一读,体会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之深。

生:读。

师:我们在读这两句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谁能用一个词概括?

生:有感情。

师:有感情还不够深。

生:深情。

师:对,“饱含深情”,这就是抒情。想不想再读读这两句?

生:练读。

师:整首诗我们读过了,理解了诗人诗中包含的感情。整首诗的意思会解释吗?

生:李白乘舟将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声,及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师:看来你们是真正理解这首诗和作者表达的感情了。那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生:听录音,跟读。

师:这首诗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那么他就像井底之蛙,永远不能享受阳光。如果你周围有好朋友,那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你也会感到温暖。同学们,让我们紧紧握住手中这根友谊的绳索,带着诗人李白那份深深的情谊,随着音乐一齐来诵读《赠汪伦》。

生:(课件出示整首诗配乐),摇头晃脑地读。

师:周星冉同学读得非常好,好在哪里呢?他边读边加上自己的手势、动作,摇头晃脑,古人就是这样读诗的。我们也像他一样动起来。

生:读。指名读。

师:古人读诗用的方法是吟唱。下面听一听这首诗的吟诵。大家可以一起跟着吟。(课件出示整首诗的吟唱)

生:吟唱。

师:看,古人能用28个字就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能吟诵、吟唱,方式多种多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搜集古诗吟诵吟唱的视频和音频,学着诵一诵、吟一吟、唱一唱。

四、读李白《将进酒》,感受吟唱,进一步了解李白。

师:李白的这首诗表达了友情之深,李白一生留下的千余首诗中,有六分之一是送别诗,可见李白朋友遍天下,重感情,下面看到大家意犹未尽,再给大家放一首著名吟唱家徐健顺老师吟唱的《将进酒》,我们再领略一下经典吟唱,并且感受李白的另一面,这首诗既表达了李白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是李白的代表作。

生:听,唱。

五、拓展。

师: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之外,老师还找了几首感人肺腑的送别诗,我们来读一读。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生:读题目。

师:这么长的题目同学们读得这么流畅,很好。从题目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李白是送孟浩然。

师:你知道了这首诗的人物是李白和孟浩然。

生: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是在黄鹤楼送的。

师:这是送别的~

生:地点。

师:人物、地点都有了,那时间呢?我们去读读诗句,找一找时间。

生:读。

生:找到了。时间是烟花三月。

师:善于思考。烟花三月,李白约孟浩然来到黄鹤楼,两个人久别重逢各诉思念之情,之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送他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烟花三月,多美的季节!这首诗表现了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我们一起到充满诗意的黄鹤楼,读一读李白留下的这首诗吧。

生:读。

师:(课件出示第二首《别董大》高适)这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董庭兰也在困顿不达的处境之中,所以这首诗前两句非常悲戚。一起读。

生:读前两句。

师:但是后两句去不一样了,诗人以什么来赠别好友?

生:安慰的话。

师:看来你非常喜欢古诗,是不是经常读古诗?

生:是的,我背了70多首了呢。

师:真厉害!你能读出诗人以安慰的话来赠别好友非常了不得。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让大家看到你写的诗,周大诗人,如何?

生:好。

师:是的,最后两句是高适鼓励董庭兰,告诉他——

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把整首诗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再看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课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师:元二是诗人王维的好朋友。他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王维为他送别。我们读一读,思考王维以什么送元二?

生:读。

生:王维以酒送别元二。

生:王维担心元二。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是呀,王维握着元二的手,说:“元二啊,你这一别万里,前途茫茫,不知何时才能到达,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相见?读。

生:读。

六、再读古诗,感情升华。

师: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一份美好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回到李白汪伦送别的时刻,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生:(配乐齐背诵古诗《赠汪伦》)

师:下课了,老师被古人之间深深的友情所打动着,也吟诗一首向大家道别。(课件出示老师自创的诗:老师课罢将欲行,忽闻学生道别声。黄河之水深千尺,不及师生惜别情。)喜欢古诗的同学,可以回去试着写一首。下面布置作业。

作业:(选做一题)

1、把这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自选背诵一首送别诗。

4.寻隐者不遇古诗教学实录 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诗的语言。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3、培养学生想像能力,把诗的语言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想象力,把诗的语言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画面。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世上最美的文字莫过于诗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诗的国度,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这片土地上曾产生了浩如烟海的诗词名篇。它们或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或描绘山高水长的灵气,或称诵大自然的明净与洒脱……

2、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画面,由这几幅画你们想到了哪些诗。(出示学过的古诗插图)

3 、出示课题《寻隐者不遇》,请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

“寻”,怎么理解?

什么样的人才称为“隐者”?以你的理解,那些人可以被称为“隐者”?

“不遇”什么意思?

现在你能自己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了吗?

二、读通古诗,读懂诗意

1、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读懂。现在请大家读古诗。指名读。

(1)读好了诗,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四句诗哪些话是诗人问的,哪些话是童子说的?请你仔细想想,填上人物?

( 诗人 )松下问童子,

( 童子)言师采药去。

( 童子)只在此山中,

( 童子)云深不知处。

男女生组合读

(2)“松下问童子”,可全诗并没有明显出现诗人的问题?你能将诗人的问题补充完整吗?

诗人会问些什么呢?

( )松下问童子,你师傅去干什么了?

( )言师采药去。到哪里去采药的?

( )只在此山中,在哪座山?

( )云深不知处。

(3)现在你可以连起来说说诗人的意思了吗?注意把诗人的这些问话放到诗中。

指名说,自己说说。

2、其实他们的对话是多么丰富,但诗人把三次问答都浓缩在全诗20个字中。贾岛的诗,有很鲜明的特点,老师不讲,你们再来读读诗,看能不能有所发现。

(语言浅易,用字凝练,意味深长)

3、古人云:“诗言志”,志者,心声、心情也。是诗人心情、心声的表现,那么这首诗有没有作者的心情在里面呢?

①古时候交通不便,诗人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千里迢迢前来拜访?遇到童子,诗人心情如何?

②可童子说隐者去山中采药,此时诗人会怎么想?

③童子又说隐者就在山中,贾岛心情又如何?

④要到山中找到隐者容易吗?最后贾岛怎么想?

高兴——失望——再燃起希望——最后彻底失望的心情变化。

这首诗明明饱含着诗人心情的起起落落,可是诗中不着一字,这就是诗的魅力,更是贾岛写诗的特点:凝练。

4、你现在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心情吗?

5、含英咀华,品味诗韵

a) 诗人贾岛千里迢迢赶到深山寻访隐者却没有遇到,心情多么惆怅。昨夜老师构思这篇教案时,偶得灵感,将诗中的一些景物稍作替换,也写下一首小诗叫做《寻隐者有遇》,请大家来欣赏一下。

出示:寻隐者有遇

花间问童子,

言师挖菜去。

只在南山中,

马上就回来。

b) 指名读。

c) 大家认为,两首诗,哪首好?好在哪?可以就某个词,某一句诗来说说。

松:松树给你怎样的感觉?它有怎样的品质?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

是啊!苍松树历经风雨,坚忍不拔,志向高洁的,象征着隐者的风骨。

山:你去爬过山吗?那里环境怎么样?有些什么?

是啊!深山才有苍劲的古松,有深深的云雾,有潺潺的流水,有婉转的鸟鸣,给人幽静安宁,身心俱静的感觉,这才是适合隐者隐居的地方。

云:给你一种什么感觉?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是啊!白云山那样飘逸、轻盈而又品质高洁,也正象征了隐者那与世无争的高洁品质。

d) 巍巍高山,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一青一白,含蓄地衬托出了隐者的身份,像白云一样高洁,像苍松一样的风骨。这种写作手法叫——写景衬托。

四、吟诵诗句,书写诗境

1、青山翠松,绵延幽深,古琴袅袅,让诗人不禁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诗,我们也情不自禁学着诗人吟诵起这首诗——(音乐响起)

生个别吟诵,(你已经完全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隐者高洁的品性与诗人是相通的,与你也是相通的;诗化到了心中,也就把诗读得特别好)

齐背

2、沉浸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也文思泉涌,请大家把《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写下来。加入诗人问的问题,用上课上积累的一些词语,写在抄写本上诗文的右侧。

视情况交流

2、这堂课,我们通过读,感受了《寻隐者不遇》语言美,通过读,感受诗的情感美,通过读,感受了诗的意境美。送给大家学习古诗文的秘诀——多读。

五、板书设计,简单凝练

3、寻隐者不遇

5.古诗清明教学设计实录 篇五

生读

师:“泊船瓜洲应该怎么理解?

生:坐着船停在瓜洲。

师:诗人在瓜洲停船靠岸,出门在外的人称为游子,你现在能理解游子吟的意思吗?

师:两位诗人相差三百年,两首诗一样的是什么?

生:离家在外。

师:王安石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对照注释理解大意,与同桌交流。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大意。

生:京口和瓜洲只隔一条长江,我的家乡只隔几重山,春风……

师:诗人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生:想家

师:哪句话中体会到的?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听,从哪些诗句看出想家。

生:“绿”很美,能让人想到家。

生:“何时”体会到迫切回家之情,请你读读。

师:听出特别强调“何时”,一起读。

师:家在哪?从哪几行诗知道的?

生:钟山。

师:身在何处?一水之隔是瓜洲,与瓜洲隔着几重山的是钟山,从“数重”和“只隔”体会到什么?

师:这么近为什么不回家呢?

师介绍王安石当时写诗的背景,当时王安石当宰相的心情怎样?哪个词体会出来的?

生:“绿”,看出喜悦,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

师:把美和生机读出来。

生读。

师:把王安石任宰相的心情读出来。

生:失落

生:喜悦

师:读出失落

师范读。

师:假如成功,心情会是怎样?把激动心情读出来。

生读。

师:离家在外,最渴望的是什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想家应该怎么样读?

生读。

师引生读:忧虑时可以这样读……想到成功时可以这样读……一位年迈的老人思念家中的亲人可以这样读。

师:站起来,高声吟诵。

师:诗人看到什么引发自己的情感?

生:江南风景。

师:见眼前的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师:刚才怎么学这首古诗的。

生说师点:读诗,走进诗人内心,记住诗歌。

出示学习诗歌的方法。

师:请按方法自学孟郊的《游子吟》。

师:读懂了什么?

生:母亲的伟大。

师:怎么读懂?

生:报得三春晖。

生:母亲盼儿回来,从“低头”可以看出来。

生:儿子很感谢母亲,从“报得三春晖”中……

师:诗人看到什么而颂扬自己的心情?

生:身上衣。

师:看自己身上衣服的.针眼,有多少?

生:很多,可能有几万。

师:古时,人一针一线缝衣服,你觉得缝一件衣服怎么样?

生:很累,

生:不容易。

师:儿子要出行了,从“密密缝”体会到了什么?

生:关心儿子。

生:怕儿子着凉。

生:希望儿子早点回来。

师:白天不停地赶缝衣服,在昏暗的灯光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灯光昏暗,一针一线地缝。

师:看到这些我们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你想到了什么?

生:生病了,妈妈找药,穿衣服,买药。

生:衣服穿少了,打寒颤,把衣服脱给我穿,把我裹起来。

师:诗人想到了何止一件缝衣的事情?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怎么来理解这两句诗。

生:……

师:拿起笔,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成功时……伤心时……喜悦时……用上“迟迟归”“密密缝”这样的叠词。

生交流。

师:带着对母亲的爱,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

读出示的颂扬母亲的诗句(补充)

读颂扬诗人母亲祠堂的对联。

师:这首诗是什么如此打动人心。

生:母爱。

师:深情地吟诵:……

主要特色:

6.古诗清明教学设计实录 篇六

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图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再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他们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看图片,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

4.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很多幼儿对“清明节”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懂得不仅要学习先烈们的精神,同时也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让幼儿不仅在思想上以先烈们为榜样,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做起。

7.古诗清明教学设计实录 篇七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5古诗词三首人教版新课标(2014)

一、导入新课,靠近快乐 师:出示牧童骑牛图。

师:骑牛的人是谁?这是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这是个自在、快乐的牧童?

师:出示古诗《牧童》。

师:这首古诗是吕岩,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吕洞宾所作的。关于吕洞宾,谈谈你对他的了解。

师:俗话说,“快活如神仙”,最早指的就是吕洞宾。这节课我们走进《牧童》,走进吕洞宾言说的快乐中去。

[评析:牧童,是古代文人言说快乐的对象,他们借用牧童这一具象载体,从表面看是言说童年多彩的快乐,更深层的是言说自我境况中已有的或是心之向往的快乐。所以,在导课时让学生观察骑牛的快乐牧童和了解作者崇尚快乐的特点,逐渐地靠近文本主旨——言说快乐,指明解读诗文方向。]

二、读通诗文,触摸快乐 生:自由练读诗文。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诗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师:指名诵读诗文。

(教师请3位同学读诗,相机指导、纠正字音。)生:说说读诗后的感受。

[评析:毫无疑问,读正确和读流利是读出感情的基础和前提。

xiaoxue.xuekeedu.com

古诗的诵读更是如此,教学中给足时间让学生反复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文。其实,这也多次触摸了文本主旨——言说快乐,为后续理解诗文、感情诵读以及走进文本奠定了基础。]

三、读懂诗意,走进快乐 生:研读第一句诗。师:“草长田野六七里”。

老师:草铺的铺是什么意思?横野指什么意思?

师:“草铺横野六七里”如果改成“草长田野六七里” 或“草长野外一二尺”,比一比两句诗有什么不同?

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 和“草长田野六七里” 或“草长野外一二尺”。

[评析:“草铺横野六七里” 看似写景,实为以景衬情,作者写景匠心独运妙笔生花。第一句诗假使只为写景,还可这样作诗——“草长田野六七里”或“草长野外一二尺”,和第二句诗一起读来也是很有韵味。但是,牧童那份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快乐则荡然无存,和全诗所要言说的主旨格格不入。更为巧妙的是,这句诗中一“铺”一“横”把绿草的茂盛和原野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把“铺”换成“长”、“绿”或“生”,把“横野”改成“田野”、“原野”或“旷野”,效果则截然相左,古诗的意韵大大削弱。] 2.研读第二句诗。

师:“笛弄晚风三四声”说的是什么意思?

师:这句诗说的是在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吹出的悠扬笛

xiaoxue.xuekeedu.com

声,诗句中“弄”其实是“吹”的意思,把“吹”代诗句中,读一读诗句这样写行吗?

师:出示 “笛弄晚风三四声”和 “笛吹晚风三四声”。师:从“弄”中读懂了什么?

[评析:“笛弄晚风三四声”作者采用以声衬情的方式,落笔在悠扬悦耳的笛声上,“未见牧童其人,先闻悦耳笛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试想,一天放牧回来,倘若牧童闷闷不乐怎会笛弄晚风三四声呢!这真是,牧童的惬意之感无以言表,笛弄晚风是最好的表达和言说。这句诗,有个极为亮眼的词语——“弄”,恰如其分的表达出牧童当时的状态和心境,如果换成“吹”,整首诗意蕴让人大跌眼镜。] 生:研读第三句诗。

师:“归来饱饭黄昏后”写出了牧童的自在,从哪里读出来? 师:牧童在“黄昏后”才吃饱饭,在牧童“饱饭”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什么情景?

[评析:“归来饱饭黄昏后”告诉我们牧童回家吃饱饭已是黄昏之后。这里,虽然没有家人聚集的场面,没有父母的表现和参与,可是我们从“黄昏之后”的“饱饭”,可以想见牧童在家的其乐融融。这就是诗的的留白,诗的张力和魅力所在,让读诗读到了文本中的“这一个”。] 生:研读第四句诗。

师:“不脱蓑衣卧月明”说了什么意思?

xiaoxue.xuekeedu.com

师:吃饱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心情怎样?

[评析:“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牧童是累了,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什么都不想;或是会像白天的经历;或是悠然地欣赏着草地夜景。更为紧要的是牧童静享那份独有的惬意把古诗意蕴推上了更高的层次。]

四、细读诗眼,提炼快乐

师:出示整首诗,引导带着理解和感受读诗。(指名读——齐读)生:细读“卧”,进一步整体感受牧童的快乐。

师:第四句诗的“卧”把牧童的快乐写的淋漓尽致。劳累了一天的牧童,在皓皓明月高挂的夜晚,躺卧在草地上,是一种自在心境的释怀和疏放,因为他不用担心什么?

师:牧童躺卧在草地上,一点也不用担心,相反是一种独有的享受,在享受中他可以欣赏什么?

[评析:毫无疑问,《牧童》满诗尽是快乐在。王崧舟老师说得好,“文本细读虽然强调沉入言语、逐字逐句的解读,但是这种解读并非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细读。”应该像钱理群先生说的“不能要求学生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弄明白。”否则,细读文本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正所谓“精细反被精细误”。第四句诗的“卧”是诗眼,是牧童一种自在心境的释怀和疏放,因为他不用担心放牧归来时间晚迟、家长是否会指责、牲口能否吃饱、笛弄的时间和姿势、xiaoxue.xuekeedu.com

是否脱蓑衣躺卧„„更是因为他躺卧在草地上,可以好好地享受欣赏皓皓明月、吹拂舒心晚风、欣赏草铺横野的夜景、静闻野花的香气、回味白天放牧的情景„„]

五、延伸阅读,强化快乐

老师:牧童,是不少古代文人表情达意的对象,你知道有哪些描写牧童的诗文吗?

师:出示相关诗文。(袁枚的《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张说在《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第三首“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储光羲的《牧童词》“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李涉的《山中》“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刘驾的《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成彦雄的《村行》“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 栖蟾的《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8.古诗过零丁洋的课堂实录 篇八

(课件展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师:有同学读过这首诗吗?朗诵一下。

师: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齐读)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师:自由是作者的信仰或说是理想,诗人为了追求信仰和理想,宁愿牺牲一切——包括爱情和生命,可见信仰、理想之崇高,那么,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又是如何为理想而奋斗的呢?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他的诗歌《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作者、背景简介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与作者、作品、背景相关的资料,接下来,请同学展示预习成果。

你了解的文天祥?

明确:作家经历、作品风格、写作背景等

师:看来同学们在课下都做了认真的预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浏览一下。

(课件展示)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张弘范读后深受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

师: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是怎样的一首诗,竟然能够打动战场上兵戈相见的敌人?有时怎样的一首诗,让千百年来无数国人为之动容?

三、初读诗歌 朗读、诗译

师: 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歌

(1、正音,2、押韵,3、韵脚“经”、“星”、“萍”、“丁”、“青”,4、节奏223,七言律师的特点)

师:同学们是否能读懂这首诗呢?(关键字词的解释)

起一经:四周星:寥落:荒凉冷落。指战争造成的残破景象。惶恐:惊慌恐惧。汗青:指史册。

师:你们是如何翻译的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课件展示。)

1.正确释字,诗意扩充。

2.语言凝练、尽量押韵。

师:请看老师给大家的`示例。 (课件展示。)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后三联诗,先做到疏通诗意,再在此基础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1: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2: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胆战心惊,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3: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齐读)

师:我们在正确解释字词的基础上,学着用诗化的语言翻译了诗歌。这对我们理解诗歌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朗读诗歌,在通过深入分析字词的深意来鉴赏诗歌。

四、研读诗歌

1、师:请同学读首联,然后思考: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事?

生: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样两件事。(这其中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文天祥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第二年在殿试中,被宋理宗亲拔为第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状元。

(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抗元,次年与元军讲和时被扣留。元方多次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只好将他押解北方。

师: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生:“辛苦”、“寥落”。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生: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

师: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

师: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

(读得感情充沛,读出了一种凄楚的味道。)

2、师:诗歌的哪一联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联。

颔联、它用哪些意象来进行抒情?(饱含情感的物象,一般是自然景物)

生:“柳絮”、“浮萍”。

师:柳絮,大家非常熟悉,微风一起,四处飘零,落在地上,任人踩踏。诗人为什么说山河破碎像柳絮呢?

生:因为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南宋王朝覆亡在即,所以像风中柳絮。已经无可挽回了!

师:浮萍是什么?它与柳絮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方向。

师: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漂泊浮萍本无根”。何况这又是风雨中的浮萍,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国家将亡,自己身陷敌手,孤零一人,,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师:这两句诗句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以比喻的方式(对偶)写国势和身世,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和身世的惨淡,那么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国破家亡的悲哀。

师: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

生:语调低沉,语速要慢。

师:你来试试。

3、师:哪一联可以看出国家当时的形势险恶,个人境况危苦?找学生读颈联

师:有谁听出来了,这里出现了两处地名,分别是什么?

生:惶恐滩、零丁洋。

师:诗人在惶恐滩和零丁洋都经历了什么?

生:兵败后从惶恐滩头撤退。(1277年兵败后途经此地,可见诗人在追忆往事)

生:被押解到零丁洋。(1279年,作为俘虏被押解途径此处,写现状)

师:“说惶恐”、“叹零丁” 里面的“惶恐”和“零丁”只指地名吗?

生:不是。

师:那还指什么?

生:“说惶恐” 表示自己当时,对国家举步维艰的忧惧不安。

生:“叹零丁” 是诗人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深感孤苦零丁。

师: 看来同学真正读懂了作者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 回首当初的 “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

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师:请大家朗读,读出这种“悲愤”!

(学生读)“说惶恐”、“叹零丁” 应重读。

4、师:虽然国家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但面对敌人的逼迫,文天祥宁死也不屈服,报定了必死的决心。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尾联! (师生齐读尾联。)

师:你从尾联里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生:誓死报国的精神。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

补充故事: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

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后来,元世祖敬佩文天祥,自亲劝降,打算授予他高官显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

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师:看着文天祥的诗,听着文天祥的故事,你的心中有何感受?

生:敬意

师: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生: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师: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出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感。

(生读)

师:人固有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 一片爱国的丹心将永垂史册!这慷慨激昂的两句诗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师:根据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刚才的朗读提示,来自由吟诵这首诗!

师:让我们听朗读录音,用心聆听诗人的爱国心曲。 (播放朗读录音。)

师:朗读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课件展示)

1.深刻理解作品。

2.酝酿情感。

3.把握节奏。

师:让我们跟着朗读录音一起吟诵! (生跟随朗读录音投入地吟诵。)

师:通过我们的反复朗读,大家能把这首诗背下来 (一生试背)

六、赏析

师: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你最欣赏哪一联?并说说欣赏的理由。

师:浏览一遍,然后思考,这些诗句赏析是从哪些角度来赏析的?

师:写诗句赏析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写。

(课件展示。)

1.诗意解析。

2.字词品味。

3.情感体会。

4.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

5.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

师:现在请同学们任选角度,给《过零丁洋》这首诗写一句诗句赏析。

生:首联,仅用14个字,就写出了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语言凝练概括。

生:颔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极有艺术感染力。

生:颈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对仗工整。

生:尾联,表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合生取义的生死观,震撼人心,感天动地。

师:《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因此,它慷慨悲壮、气吞山歌。纵观历史长河,英雄辈出,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吗? 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请同学们搜集整理。

以这样的句式表达:

读“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我读到了(你) 在亡国悲愤中的不息崛起 。

啊, 顾炎武,

你身处逆境而终无颓唐之想,这份坚定的民族气节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令后世为之景仰 。

(谭嗣同 李清照、陈毅)

师:对于读书,不仅要多读,还要会读。读英雄的书,记住英雄的名,感动英雄的事,理解英雄的精神。不仅能够识英雄,敬英雄,更要及早立志做英雄。

作业:扩展赏析(300字)

题目:《读你》(你——可以是人名,也可以是作品。)

上一篇:玻璃公司简介下一篇:小时候难堪的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