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2024-12-10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精选12篇)

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篇一

改革开放以来梧州人民生活状况改变调查

胡锦涛主席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得好:“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对于梧州市来说,也确实如此。20世纪80年代,我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经历和获悉了我市改革开放的某些重大事情,杂忆如下:

划时代的文献

1988年4月2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由于梧州的区位优势和历史传统,这一天,我市接到了国务院决定扩大广西梧州市及所辖的苍梧县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享受有关优惠政策。随后不久,自治区人民政府又相应地制订了八条有关梧州的优惠政策(如进口汽车等优惠)。喜讯传来,全市上下群情振奋,欢欣鼓舞。

这是梧州市和苍梧县的历史转折,是改革开放前进道路上新的里程碑,是市县改革开放迈进新阶段的历史座标。中央这份重要文件,以及自治区的“八条政策”,对于梧州市县来说,无疑是划时代的文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梧州,将掀开新的光辉一页:这份文献,将永远载入梧州史册而熠熠生辉!为此,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及有关座谈会,认真学习和研究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文件精神,统一认识,制订具体配套措施,务求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乘着扩大开放的东风,打好梧州经济发展的翻身仗。扩大开放旗鼓在前。《梧州日报》刊发了系列社论和相关的专题文章,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梧州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政策;《广西日报》以整版篇幅宣传梧州。香港一些报刊上也大篇幅地宣传梧州。

我与市政府办主任宁国忠和政府办几位科长,以及深圳《引进》杂志编辑江汇先生等,在政府办成立了编辑小组,编印出版了《引进(梧州专辑)》:图文并茂,吸引眼球:正副市长的文章中英文对照,市委书记彭伟宗挥毫赋诗赞美梧州;市党政主要领导及市政府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均有个人彩照及文章刊此专辑。这是一本向国内外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梧州及其开放政策的高档次刊物,是全市第一本16开铜版纸彩印,集中高质量宣传梧州的专刊,效果良好。

中央领导视察梧州

梧州的开放不断取得新成绩,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几位中央领导先后亲临梧州视察,并对我市的工作作了许多重要指示。

“梧州可以发展成为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和进出口港口”。1987年2月中旬,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到梧视察,盛赞梧州很美丽。并赞梧州离港澳这么近(船航8小时),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的确不错,梧州经济发展的前景将是美好的。她热情鼓励市党政领导要加倍努力,梧州可以发展成为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和进出口港口,多生产出口产品,为国家多创外汇。

“梧州要加速港口建设”。1988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莅临梧州视察,他兴致勃勃地登上白云山云峰亭,观赏和赞美梧州的山光水色。他深入梧州市的龙山酒厂、皮革制品厂、丝绸厂和梧州(地区)松脂厂以及口岸外贸蛇仓调研。热情鼓励企业“要重视技术和革新,舍得花钱加强技术改革。要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讲究效益,多作贡献。”勉励梧州“要加速港口建设,面向世界,发展对外经贸。”

在到蛇仓的路上,田副总理说:“蛇仓”这个名称不好,改叫“蛇园”好,把蛇仓改为蛇园,你们就更好经营了。我市党政领导一致认为,这个名称改得好。自此,“梧州蛇园”更加亮丽叫响,宾客纷至沓来访问和观光,并品尝滋补健体的蛇肴和蛇胆酒。

在蛇仓,田副总理对蛇胆的药用价值作了高度评价。他说:“蛇胆是灵丹妙药,这是我的亲身体会。我的肩膀风湿痛,用过很多药没治好;坚持服用了蛇胆就好了,作用确实是很大”。后来听说田纪云同志回到北京后,曾向另一位中央领导推介蛇胆,这位领导服后风湿痛也有良好疗效。谈兴正浓,在市领导和外贸领导请求下,田副总理欣然命笔,挥毫写下“蛇之胆,灵丹妙药”的大幅题词,书法刚道飘逸,笔走龙蛇。这既为蛇胆作了恰当的评价,也是一幅弥足珍贵的书法艺术珍品。

“提高质量,面向世界”。随后不久,我市正掀起学习和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扩大梧州开放的重要文件的热潮之际,1988年5月中旬,在莺飞草长、霞光宜人的初夏,全国政协副主席、73岁高龄的谷牧同志,在自治区政府主席韦纯束的陪同下,莅临梧州视察。谷牧副主席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长期主持经济工作和对外开放工作。谷牧副主席乘车视察了我市河东、河西市区及许多工厂,赞美我市“两岸灯火辉煌,梧州挺美丽!”

谷牧副主席重点视察了港口码头,他对梧州今后工作,作了许多指示。他说:“梧州要加强港口建设,要有内陆口岸的特点;梧州要把发挥口岸优势放在第一位,要做好口岸这篇大文章;同时,要扎实、抓紧和大胆利用外资,搞好“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能办到的事情先办,不要等“。他一再强调,要大胆地走利用外资的路子,不要靠国家投资或贷款来干,包括港口建设、修公路、建电站。

在市丝绸厂,谷牧副主席详细地察看了新引进的喷水织机及其产品。当听到该设备是国际上80年代的先进设备,国内属第一流,其产品“华达呢”质量超过波兰和台湾,接近美国水平时,谷牧副主席很高兴。并在工厂领导恳求下,谷老欣然题写了“提高质量,面向世界”八个大字,表达了对企业职工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殷切期盼和谆谆嘱咐。

八方宾客纷至沓来

当时,梧州好像“树上的喇叭——名(鸣)声在外!”四面八方嘉宾贵客纷至沓来,或了解情况,增进友谊;或洽谈业务,互利共赢:或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或希望结成友好城市,长效合作„„我经历和接待的有三件事,印象殊深。

一是深圳电视台拍摄梧州宣传片。该台台长祝希娟(电影《红色娘子军》女主角的扮演者,曾被评为最佳演员)率领强将精兵的摄制组,专程莅梧,精心拍摄梧州区位和开放的电视专题宣传片。我同政府办科长李健民和市广播电视局局长谢树颜,全程陪同,到日化厂、电筒厂等一些工厂企业拍摄。当时正值我市隆重举行龙舟节,国内外嘉宾和客商云集梧州。该片也浓墨重彩拍摄节庆和龙舟竞渡盛况。摄制组乘专船在西江中流近距离选取最佳角度拍摄群龙竞渡、龙争虎斗、劈波斩浪的场景。群龙逐浪、奋勇争先、大气磅礴的气势,不仅赏心悦目、激奋人心:而且这正折射和反映出梧州人改革开放的信心、底气、智慧,展示出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披荆斩棘、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此片以新视角、新观念、新手法摄制,把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作为主线报道梧州,感悟梧州人的开放、包容和奋进,令人耳目一新。市委书记彭伟宗和其他一些市领导,对此片颇为赞赏。深圳电视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特区的大平台。听说,此专题片在该台曾播放了多次,影响很大。

二是周边地区同梧州的交往和洽谈密切。如我曾接待过时任岑溪县(属梧州地区管辖)县委书记彭贵康(他后来曾先后任梧州地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常委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来访,向他详细介绍了有关梧州开放状况、自治区与市政策和配套措施,以及梧州今后开放的一些设想和展望等。并向其一行提供了有关资料,同时由政府办介绍其随行的业务人员与我市有关业务部门进一步洽谈业务。彭贵康表示今后加强市、县的合作意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畅谈甚欢。此外,广东封开县一位领导也带领经贸部门人员来梧访问和洽谈。我参加了接待工作,往后互有交往,印象颇深。后来,我陪同刘甲同志(延安时代的著名杂文家,时任人民日报副刊部主任编辑)访问封开,也得到该县政府领导的热情接待和一同游览该县的著名景区。类似如此接待周边地区友好往来的事例和活动还有不少。

三是同内江市和重庆市江北区的友好来往。随着开放的扩大和梧州知名度的提高,四川省内江市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带队组团访问我市,顺便拜访老乡甘牛常务副市长,不巧甘副市长旅差在外地。市委常委、副市长倪龙生接待,并嘱我向客人介绍梧州的有关情况,经贸部门同他们洽谈了有关业务和合作事宜。

随后不久,1987年夏我市组织了党政代表团赴四川内江、成都、重庆市等地访问和学习。市委副书记的张金淼任团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李俊康任副团长,市委、市政府的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市外经委、梧州日报等领导或有关人员参加访问参观等活动。

是时重庆市出版发行《西南信息报》,该报立足重庆,面向大西南;该报筹办初期,广西区政府下发通知,各市要大力支持办好该报。我曾跟随黄汉云市长接待该报到广西和梧州市联系和采访的编记人员,并由我具体介绍梧州情况及提供有关资料。凭此关系,市赴四川党政代表团拜访了该报编辑部,得到该报负责人的热情接待、介绍情况。不久,该报编印专版宣传梧州。

通过该报关系,市党政代表团访问了重庆市江北区(该报所在地),相互介绍情况,洽谈合作事宜。据双方交换意见,代表团梁赐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当即草拟了有关两地友好合作的意见书(初稿),江北区领导很满意,立马签字同意。我们回梧后不久,江北区派员来我市,进一步洽谈两地结为友好区市问题;并拟有草稿。有一天星期日,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一位负责同志,约我回办公室,大家共同研究、斟酌和补充修改该稿。应当说,这也是一个良机。然而,机遇擦肩而过。听说,我市个别领导认为,江北只是一个区,梧州是个地级市,不应“降格以求”,此事就不了了之。其实,当时重庆市是四川省的计划单列市(经济发展计划和规划,单独列报中央)。而且,该区无论从规模、实力、技术和工业基础来看,比之我市均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名义上为“区”而已。

从宏观经济发展格局来看,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已露端倪,合作,尤其是区域性经济合作,已是全国性及至世界性的主题。如今,回眸想想,当年倘若两地结为友好区市,在区域性经济合作中或许能探索和实践出跨省区合作,扩大开放,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路子。这本是互利共赢的好事,然而由于观念和思想不解放等问题,机遇失之交臂。回想起来,不免感觉遗憾。十月三十一日,第五届梧州国际宝石节开幕,泰国、菲律宾、印度、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中东地区以及中国内地、香港等海内外一千多名客商汇聚梧州。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九八二年,广西梧州市由外商创办了第一家宝石企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梧州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宝石之都”,宝石企业不断增多,产业不断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现了从切磨加工颗粒产品为主到产、销、学、研“一条龙”规模化。宝石业的发展推动梧州进一步开放。为促进宝石业的发展,从二00四年起,梧州开始举办国际宝石节,几年来吸引了美国、俄罗斯、德国、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香港、澳门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加。目前,梧州人工宝石的切割、研磨、宝石机械制造、镶嵌和营销的从业人员已达十二万人,主要宝玉石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二十五亿元人民币。其中立方氧化锆,合成红、蓝刚玉,尖晶石的年产量达三千六百吨,约一百二十亿粒,市场份额约占中国全国产量的八成、世界产量的七成。梧州已成为中国人工宝石交易、配送、质监、培训及研发中心。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已成为该市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梧州被誉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中共梧州市委书记余远辉在宝石节开幕式上说,宝石节已成为梧州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区域性枢纽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国际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梧州将利用这个平台,重振百年商埠的辉煌。

为了抓住我国实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粤港澳台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快梧州发展,按照自治区党委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部署以及关于桂东经济区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镇工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定位,梧州市先后建立了现代农业实验区和外向型工业园区,并以这两个园区作为梧州市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梧州市现代农业实验区包括43个乡镇,覆盖174万人,拥有92.4万亩耕地。实验区在引进新物种及核心基地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并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扶持,目前已吸引一大批外商前来投资。

外向型工业园区已于2002年初正式动工兴建。其发展目标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动作,培育产业链式的工业集团,塑造国际型的绿色工业形象。工业园区远景规划总面积为60平方公里,“十五”期间建成6平方公里。在工业园区投资办企业,既可享受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又可享受西部开发优惠政策,还可享受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期减免企业所得税的的政策。

近年来,梧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五”时期,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梧州,这个广西的东大门,正迎来加快发展,乘势前进的大好机遇。尤其是总投资达到200亿的河东防洪堤、长洲水利枢纽、洛湛铁路桂东段、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骑楼城”等“五大工程”对梧州今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十五”时期是梧州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我们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从梧州实际出发,确定了“十五”时期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增长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0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00元;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10%;“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50亿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注:参考欧藻楠的《改革开放初期梧州记事》

2.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篇二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始终十分注重对乡村教师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完善工作, 不断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乡村教师是整个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承载者, 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在大众对教师形象认识的形成中, 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中的人物形象在受制于社会事实的同时, 也可能暗含媒介对其的建构。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 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 及时准确地宣传中央精神和政府政策, 对各行各业有指导意义。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对乡村教师形象的建构, 可以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来分析其对乡村教师的报道框架。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以来构建了怎样的乡村教师形象, 并对这一问题进行历时性研究, 选取《人民日报》1978-2012年的新闻报道, 利用《人民日报》图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采取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分析《人民日报》对乡村教师的报道呈现了怎样的报道基调、报道框架及媒体议题。

研究设计

1.关键词界定

1.1乡村教师

根据工具书和相关研究文献, 乡村又称“农村”, 是区别于城镇的居民点总称。因此, 本文把“乡村教师”和“农村教师”视为同一个概念, 并进行以下限定: (1) 所在任课地点的行政区划:乡、行政村、自然村; (2) 教师类型:公办、民办、代课、自助办学; (3) 教育阶段:中小学。

1.2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被认为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从当时开始成为农村教育政策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段界定为从1978-2012年结束。在研究中, 将1978-2012年的34年按照农村教师政策的四个时期分为四个阶段, 即政策调整期 (1978-1984年) 、启动改革期 (1985-1992年) 、深化改革期 (1993-2002年) 和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农村教师政策 (2003年至今) 。

1.3.人民日报

选取1978-2012《人民日报》的纸质版, 不包括海外版。

1.4形象

指乡村教师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被再现出来的形象, 即《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对乡村教师的总体印象和评价。

2.样本收集

《人民日报》图文全文数据库收录了1946年至今该报所发表的全部文章和图片, 检索数据库中197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三十五年间含有“乡村教师”或“农村教师”的关键词的报道, 经过人工分析, 去掉与乡村教师报道主题相关性低的文章, 最后确定样本数为157篇。

3.确定分析类目

3.1报道数量

报道篇数的编码记录。如出现1篇记1, 2篇记2, 如此类推。

3.2体裁种类

包括消息、通讯、人物专访、评论、图片报道和其他。

3.3涉及机构及人物

报道中涉及的机构性质和人物身份。包括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社会团体、企业、专家学者和一般民众。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指党和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相关领导;社会团体指学校、医院、研究机构、慈善基金会、文艺团体、志愿者组织等;专家学者指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绩、研究成果的人;一般民众指普通社会大众, 包括学生、社会劳动者、建设者和社会弱势群体等。

3.4报道倾向

报道所体现的立场。包括正面报道 (关怀、鼓励、呼吁等) 、负面报道 (批评、否定、丑化、恐吓等) 、中性报道 (仅告知事实, 立场客观) 。

3.5报道议题

报道的内容主题分为典型报道 (出现一个或多个典型人物, 叙述事迹树立典型) 、品质优秀 (赞扬乡村教师个人或群体的优秀品质, 如奉献、专心教学、不计名利等) 、物质条件困难 (工作环境艰苦、待遇差、住房难、经济负担重等) 、素质偏低 (文化水平低、教学水平差等) 、健康状况差 (心理或生理健康问题突出) 、工资拖欠 (挪用或挤占乡村教师工资导致工资拖欠) 、师资紧缺与流失 (教师老龄化、人数不足、乡村教师往城市挤等) 、缺乏社会关注、政策倾斜 (国家重视、拨款、提高待遇等) 、援助 (提供保障性住房、培训、支教等) 、办学水平提高 (乡村学校入学人数增加、退学人数减少、升学率上升、教学设备改善等) 等11项。因为以上类目在同一篇报道中可能出现不止一个, 所以一篇报道可包含多个议题。

本研究所有样本由1名编码员完成编码, 为保证编码员内在信度, 10%样本 (15篇文章) 被随机选出, 同一编码员在不同时间对其进行二次编码, 测试后计算得编码员内在信度为0.93。

样本数据

1.报道数量

可以看出, 报道呈递趋势且近年来增幅变大。原因大致有二:第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城乡二元制的弊端逐渐显露, 党和国家对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重视程度增加, 《人民日报》报道乡村教师的次数也随之增加;第二, 《人民日报》除周末外, 从最初的每期8版逐步扩充到如今的每期24版, 版面容量不断增加, 报道篇数增加也在情理之中。

2.体裁种类

可以看出:第一, 消息在所有报道体裁中占主导地位。因为消息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第二, 评论从无到有。评论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 被视为新闻媒体的旗帜, 因此《人民日报》关于乡村教师的评论可以直接表现报社的观点, 进而可以反映出党和国家对于乡村教师的观点。评论增多, 说明党和国家有愈加重视乡村教师群体的趋势。

3.涉及机构及人物

如图所示, 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出现的次数一直在增加, 且为报道中涉及最多的项目, 说明报道中经常涉及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的行动和言论, 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来源。而一般民众及其他机构和人物的出现和增加趋势则说明《人民日报》更加注重表现普通民众的现状, 通过他们表现乡村教师群体。

4.报道倾向和报道议题

可以看出, 正面报道居于主导地位, 其次是中性报道, 负面报道则相对较少。整体而言, 《人民日报》对乡村教师形象的建构还是比较正面的, 很多报道宣传了党和国家对于乡村教师的政策扶持。报道议题多, 说明《人民日报》对乡村教师的关注点多元化, 但各议题分布比例不均衡, 《人民日报》偏好再现政策倾斜、援助、物质条件困难、品质优秀等议题。另外, 对乡村教师工资拖欠、素质偏低等问题报道也占有一定比例, 说明报道比较客观。

研究结论

1.政府议程决定了《人民日报》的议程

在涉及机构及人物的统计中, 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总数最多;在报道议题的统计中, “政策倾斜”的总数在所有议题中所占比例最高。这说明, 《人民日报》在乡村教师报道中以政府政策为导向, 以宣传政府应对乡村教师问题的有关措施与成效、营造社会互助和谐的氛围为立足点, 体现了《人民日报》的党报地位。

另外, 《人民日报》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报道乡村教师。如2001年, 中央决定, “县级人民政府要强化对教师工资的管理, 从2001年起, 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管理上收到县, 为此, 原乡 (镇) 财政收入中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的部分要相应划拨上交到县级财政, 并按规定设立‘工资资金专户’”, 以保证乡村教师工资发放。《人民日报》在2001年频繁出现反映乡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和相关部门兑现乡村教师工资的报道, 如2001年8月7日的《安徽承诺国家规定工资和津贴年内全部兑现》、2001年9月7日的《江苏通州统一发放农村教师工资》、2001年10月14日的《晋中解决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2001年11月14日的《安徽农村教师工资不再“打白条”, 一半以上的县还清了往年的欠债》等。可见, 乡村教师的报道议程与当时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有关。

2.《人民日报》不断用“政策倾斜和援助”来架构乡村教师报道

在所有样本中, 关于“政策倾斜和援助”议题的报道为90篇, 在所有议题中所占比例最高, 为34%。同时“物质条件困难”占总体的13%, 列第三位。在突出援助的同时也强调乡村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差等问题, 两方面相结合, 更彰显国家对乡村教师群体的重视。加姆桑认为, 框架是人们组织事务的原则, 能够为人们提供事务整体性思考的基础, 针对一系列的符号活动来构建其意义。从1978年起, 几乎每年《人民日报》关于乡村教师的报道都会不断强化乡村教师与各方的援助、尤其是国家的政策倾斜和物质精神援助之间的联系, 用“政策倾斜和援助”来架构乡村教师报道成为《人民日报》乡村教师报道不变的框架。

在相关报道中总能看到以政策倾斜和援助来解读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现状的文章, 即便整体上谈乡村教师个人或群体处于弱势地位的报道也会加入政策倾斜和援助的成分。如1981年11月12日《天津拨专款建农村教师住宅》报道了天津市政府拨款给各区县农村教师解决住房问题;再如2011年9月2日《艺术教育何时能在乡村生长》在描述了辽宁农村中小学专业艺术类教师匮乏的现象后, 又谈及国家历来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 持续加大投入, 出台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等扶持政策。

3.报道呈现典型化和标签化现象

除介绍、宣传相关政策外, 树立典型的报道尤其引人注目, 在所有报道议题中, 典型报道的数量列第四位, 约占总体的13%, 比例较大。且报道中乡村教师的经历类似, 对其的描述也大体相同。如1989年2月3日的《农村教师刘仁炳自助办学二十载》、1989年9月9日的《摇小船的女教师——记民办乡村小学教师吴国贵》、2011年11月6日的《李孟轩:守望乡村孩子的未来》, 涉及的主要人物都有坚守乡村数十载、劝辍学儿童回校读书的经历。再如1987年4月21日的《足不出乡就能听全国著名教师辅导》、2004年7月18日的《南京对千名农村教师集中培训》、2006年7月20日的《湖北敞开大学课堂培训农村教师》, 涉及的内容都有乡村教师素质偏低、培训机会少, 在培训中获益良多。

《人民日报》会反复强调符合其宣传政策的形象, 对不符合的则极力淡化, 最终导致乡村教师形象在建构中出现“标签化”。在主流文化背景下, 社会给乡村教师贴上的标签经媒体的选择与扩大, 必然会导致社会上更多受众接受这样的观点, 如乡村教师给人的印象经常是文化水平低、工作条件艰苦等。此外, 透过免费培训、拨款等主题, 经常看到的是某地政府落实对乡村教师的优惠政策、拨款、关心爱护乡村教师等, 在某种程度上乡村教师被贴上了“沐恩者”的标签。

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篇三

关键词:阶级;阶层;阶层分化;权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33-01

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是一次巨大的历史变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肯定中国的改革事業,就必然会同时肯定这一分化的主流是积极的。抓住分化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来全盘否定这一分化的进步性是错误的。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必然会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大“基本阶级”,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自身出现了力度很大的分化与调整。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企业运行机制,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白领”和“蓝领”的划分早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有数千万人是在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从事劳动;通过社会分化,在所谓“九亿人口”的农民阶级中,真正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劳动的已经只剩下不到两亿人了;第二,出现了一亿多乡镇企业职工、企业经营者等新兴阶层;第三,重新出现了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等与非公有制相联系的“复新阶层”,且规模发展非常快,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分别达到了数千万和数百万人的规模;第四,民工数量的持续增长和政府相关政策的重大变化。民工,包括在企业从事产业劳动的民工,也包括在城市从事零散劳务的民工,其总数究竟有多少,很难说清楚。这也确实不是一个稳定的数量。据有关专家提供的资料,目前民工数量在7000万到1亿人之间。他们是中国未来工人阶级和市民的后备军。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对以前以控制为主的政策作了重大的调整,开始取消种种对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限制,取消了一些对民工的不合理收费,注意保障他们的权益,致力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这将会为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化诸如新的机遇与活力;第五,在原有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没有根本解决,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阶层性、行业性等收入分配差距日益凸显。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由于包括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在内的许多因素造成的,解决起来难度不低。第六,由于中国改革渐进性的特点,在各个新兴阶层和复新阶层中,包括在引人注目的私营企业主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两栖人”。所谓“两栖人”就是那些已经迈入了新的阶级阶层队伍,但又没有完全割断与原有阶级阶层的联系的人们。这种“两栖人”现象所带来的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界限不清晰等问题,给正确认识各个阶层的社会属性和妥善处理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解决某些复杂的政策问题带了了很大的难度。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如下:

首先,这种社会分化推动了中国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化过程。英国19世纪著名法学家亨利·梅斯加沁指出:“迄今为止,一切进步性的社会活动,都是一场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它至少是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比较深刻地说明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近30年的阶层分化运动证实了这一判断的生命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传统因素的影响相当大,许多历史任务,比如民主化、法制化等被遗忘到了现阶段来完成。如前所述,许多身份性的因素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其次,这种社会分化造就了一个成长中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一词有多种含义,但其中无疑包含着这样一个基本含义,即“市民社会”是指与国家相区别的,处在政治权力直接控制之外的那一部分社会成员、社会力量及相应的经济制度、规定等的。“市民社会”的出现,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增加了一个弹性因素,提高了社会抵御经济、政治动荡的能力,减轻了政府管理和财政上的压力,加大了社会成员流动、分化的余地。同时为市民社会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对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

再次,这种社会分化推动了当代中国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长期以来,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这除了有历史和政治生活本身的原因以外,也有社会成员构成的因素。社会分化本身不屈于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范畴,但它能够为民主和法制建设提供生长点。从目前社会阶层分化的情况看,这种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农民阶级的分化,为中国社会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小生产者无疑是一种不利于民主和法制因素生长、壮大的土壤。当前一个最伟大的事件就是,中国农民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群体终于并已经开始分化了。中国农民,特别是较开放地区的农民接受现代民主观念的速度多少还是令人欣喜的;第二,随着社会阶层数量的增加和重新组合,阶层界限的清晰化,阶层独立意识的强化,不论是在国家直接控制的范围,还是在刚刚分化出来的“市民社会”,阶层之间乃至阶层内部的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均开始刘东华、松散化、灵活化。这虽然有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一面,但也有利于人们相对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和利益的一面。

最后,在社会分化中形成的日益扩大的中等收入者群体,有利于社会在结构上的稳定。现在,极少数人的炫富和2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存在,容易给人们“两极分化”的直观印象。但资料证明,中国的现行政策没有导致“两极分化”。实际情况是,贫富差别确实有所拉大,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贫富差距仍处于可以允许的鲜度以内。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基础上,一方面是高收入者的增加,一方面是贫困人口的减少,其结果必然是知识分子、企业白领、公务员、个体大户等中等收入者的增加。

4.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篇四

组长:XXX 组员:XXX XXX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决策,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来,为了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我国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跨时代进程的政策,使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离我们最近的身边事就能过看出这三十年来祖国的腾飞与富强。或许出生在这个幸福时代的我们对这一切的变化感受的并不深刻,可我们的父母却是在这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对这三十年的变化感受颇深,那么,三十年来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提出设想:

通过本次小组同学之间的调查研究以及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交流,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质疑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最终方案:

分组查阅网络及书籍资料、采访调查,整理出相关材料,写一篇有关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展示研究成果。研究步骤: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调查采访——总结展示成果——反复修改——得出结论。准备工作一:

把小组分为3个小队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 ⑴张云云、潘 娅:

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的变化

⑵周玥玥、夏子雯、成 鹏、王 艺: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方面的变化 ⑶祁东格、王荣昇、周 楠、朱 雯: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面的变化 准备工作二:

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并以课件形式准备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展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已有整整三十年的光景,在这三十年中祖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建湖周边的乡村及城市的社会调查中就可以得到不少的答案。

第一部分:日常生活:

从我所走访的乡村的老人们的口中得知,当年种地时还都靠得是牲畜拉得锄头耕地及人力劳动播种收麦,不仅费力,效率也十分的低下。而现在农民们种地都靠得是各种各样的专门的机器可,省时又省力,使得农民很多的时间节省下来,投身于其他的劳动中,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人们的穿着也不再是从前的单调的粗布衣服,即使在农村,人们也都穿出了艳丽的衣服,彰显着自己的个性,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人们的出行也是更加的法方便,火车、汽车不断的提速,更是有更加便捷舒适的地铁,并且随着地铁路线的四通八达,到达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都不再是一件难事,私家车更是从从前的珍品到现在的大众产品,路上的私家名车也是到处可见,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座座便捷的立交桥都让我们的出行畅通无阻,村子里坑坑洼洼的小路也变成了平整的石灰路,甚至山里的那些梦想着要州出大山的恶人们也可以通过公路看到外面的世界。对于食品来说,也许我们这一辈不有太大的感触,可是,我们的父辈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的变化,妈妈说从前白面是很少见的,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次,那是很珍贵的,姨奶奶到头连个油腥都看不到,更不用说吃肉拉,想吃点水果根本就没有。而现在鸡鸭鱼肉样样全,白面吃腻了还可以换换粗粮,国内的水果刀出都可以买到,就是外国的水果也是随处可见。好多的村里人也都不是去城里买了楼房就是在自家盖起了二层小楼。

第二部分:科技方面:

我知道在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文盲是很普遍的,而在我们父母那一辈,高中的学历就算挺高的了,到了我们这一辈呀,大学生遍地都是,就是研究生、博士生也都为数不少啦。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是越来越重视学习,越来越知道知识的重要,从刚出生的娃娃到年迈的老人也都加入到了学习的行列,这不仅依赖于党和国家正确政策的指导,也体现了我国人民思想意识的提高。不用说那些高精端的行业,独与知识的需求,就是那些在田里种地的农民也同样需要新的知识,才能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收益。而这些年我国更是在很多的领域的高科技知识技术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让我国用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神州五号的发射,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扬眉吐气。

第三部分:通信方面:

在从前老人们与给外地的亲人联系都是用信件邮寄,速度也慢得可怜,有些信息等到倒了目的地已经将过时了。再着急一点就是拍个电报。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信息系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不用说各家各户都安上了电话,就是移动电话也可以平均到每个家庭都绘有一部,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更加广泛。在着三十年中电脑也得到了普及与应用,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有用的即时的信息,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生活更丰富。现在的老人也都不再是只是坐在一起打牌聊天,他们也有个多的娱乐活动了,就是在网上和远在他乡的子女面见个面,在网上查查自己感兴趣的事,看看自己喜欢图片,安度晚年。发现问题:

学生对诸多变化调查的并不全面。

改进:

带领学生到各地去观查研究,采访调查,让其切身具体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巨大的变化。结论:

30年来改革开放发生巨大的变化,凝聚了两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农业发展了、教育发展了,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借助这大好时机,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繁荣昌盛。收获:

5.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篇五

共和国60华诞已至,万方乐奏,举国欢腾。在北京加紧准备阅兵、联欢的忙碌里,在人们透着喜气的眼神里,在“歌唱祖国”的旋律里„„到处是国庆的欢乐、热烈的气氛。

恢复中国的伟大所必需的全国统一是所有爱国的中国人衷心渴望的目标。60年来,一个伟大的中国、富强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成就辉煌。我们的党中央,每临大事有静气,总是能够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中国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基础已奠定,道路已开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顽强奋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更加旺盛的活力。

2003年早春,一场灾难突然袭来。非典疫情肆虐,给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在抗击非典的紧要关头,胡锦涛总书记出现在疫情严重的广东,出现在人民群众中。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夺取了防治非典的重大胜利。尽管受到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仍比上年增长了10%。

抗击非典的斗争,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错综复杂的世情、深刻变化的国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煤电油运全面紧张„„面对一个时期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果断作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质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人们注意到,2006年下半年开始,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以往提法相比,“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

在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加强,国民经济连续4年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出5.5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000多美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2000多美元。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过去的5年,党中央、国务院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投资重点向农村转移,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村大地发生了新的巨变。2004年至2006年,粮食产量实现了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3年增产。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增加1111元。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由2002年的39.1%提高到2006年的43.9%,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1 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为之一新„„

人民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条件怎么变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矢志追求。

辛苦劳碌在城市中的数千万农民工,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群体。从中央领导,到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媒体舆论,都把关怀的目光投向他们。给农民工讨工资、找工作,帮农民工子女解决上学难题,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奔走呼号„„

教育公平,是极为重要的公平。党中央强调,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权威部门统计显示,我国目前财政收入增长量的70%用于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617.8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161.08亿元,增长7倍多。

从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到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从对高校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到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使这一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与此相应的是,自去年来,仅西部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已有约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约34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家庭贫困寄宿学生领到生活补助。此外,随着新的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的实施,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名大学生和160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

看病难、看病贵,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

人民的喜忧,牵动着中南海。党中央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加快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近年来,根据中央的要求,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在农村,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08年全国所有县市区将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截至2007年初,全国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8000个。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六大以来,一项项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被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传递到城市乡村、千家万户。

人们忘不了:胡锦涛总书记佩戴着爱心红丝带,来到艾滋病患者病房,微笑着主动伸出手,和患者亲切握手、交谈;人们忘不了:每年农历除夕,总书记总是和革命老区、困难地区的群众一起辞旧迎新、共贺新春;人们同样忘不了: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同志,一次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决民忧„„

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四个现代化”,到邓小平同志规划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第三步战略作出更具体的规划,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艰苦奋斗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中国特色社会 2 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这是值得骄傲的巨大成就:200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提前实现了在本世纪头一个10年翻一番的预期。

6.改革开放以来沧州的变化 篇六

改革开放30年,是沧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30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冀、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主体战略,紧紧围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强力推进全市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30年来,沧州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全省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更是加快脚步,特别是2010年,2010年是全市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一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超额完成任务,增长速度均居全省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直接利用外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三位。全市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71.2亿元,完成预算114.1%,同比增长28.9%,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总量蝉联全省第三。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1.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2.9%,同比增长41%,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沧州已经以崭新的面貌步入河北省经济先进市行列。

注重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来,按照存量调强、增量调优的方针,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产业结构趋向优化。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已占整体经济的半壁江山。

第二,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河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盛产小麦、玉米、谷子、薯类、棉花、花生、大豆、苹果、梨、板栗等。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尊重农民利益,充分发挥集体和农户积极性,大力提高农村生产力为出发点,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2006年以来,认真贯彻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快速增长,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高。通过发展畜牧、蔬菜、牧草和林果四大产业及旱碱地开发工程,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土特产有著名的“金丝小枣”、“沧州鸭梨”。并且“金丝小枣”、“沧州鸭梨已经畅销国内外了。

第三,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支柱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是经化工部批准重点建设的“化工城”,行业特色明显。化工、轻纺、机械、铸造、电缆、建材、管件、医药、食品、工艺美术是沧州市工业的骨干行业。沧州市化学工业产值占全省化学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是河北省重要的化工基地。中国特大跨世纪工程――黄骅大港,距日本九州港900海里,距韩国仁川港480海里,是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的国际港口,也是中国2006年港口建设中一次性投资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的项目。工程全部建成运营后,形成煤炭1亿吨,杂货5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成为集煤炭、原油、成品油、杂货、化工、客运、集装箱为一体的中国北方综合性枢纽大港。

第四,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坚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大开放促进大调整,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沧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150多种工业产品打入国

际市场。全市实有外资企业249家,实际利用外资66173万美元(2006年)。2006年设立了沧州、任丘、黄骅、黄骅港、吴桥五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临港化工园区。

第五,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城镇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城市综合功能不断提高,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逐渐增强。沧州市紧紧围绕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目标,不断提速城镇化步伐。今年又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将把中心城市和县(市)城建设作为重点,全力打造“一主两副多颗星”的城镇发展格局。“一主”,即中心城区;“两副”,即黄骅新城和任丘市区;“多颗星”,即河间、泊头两市及青县、盐山等10个县。《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初步确定了城镇化总体目标:到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到2020年,建成中心城市、黄骅新城、任丘市区三个百万人口城市,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

第六,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革完善各项政策,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人民生活从以吃穿为主发展到目前以住行、休闲娱乐为重点的多层次消费,旅游、住房、小轿车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列为“十大民心工程”之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河北建设迈出新步伐

坚持实施科教兴冀战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和成人高等、中等教育等学历教育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硕果累累,活跃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强化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7.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作文 篇七

40年前,很多穷人一日三餐都吃不饱,有了上顿就没了下顿,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白米饭,就算很奢侈了。我的爷爷、奶奶和爸爸挤着一间30平米的宿舍,睡着一张1.2米的床,穿一件衣服,可谓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而现在,人们吃得饱,穿得好,餐餐都是大鱼大肉,天天都有新衣穿,我和爸爸妈妈住的是159平方米的套房,各式各样的家电应有尽有:液晶电视机,饮水机,空调,烤箱,微波炉……坐在电视机前,轻轻按动手中的遥控器,选择自己喜欢的频道,眼前就能呈现出高清晰度,流畅的电视节目。

中国的科技也正迅猛的发展着。以前,要和远方的亲友联络,得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后来有了固定电话,传呼机和大哥大,现在有了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不仅功能用途多,而且方便快捷,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行遍天下:qq,微信随时聊,不管相隔多远,一个视频聊天就能马上通话见面;坐公交车,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骑共享单车,扫一扫二维码;肚子饿了,去餐厅点单扫一扫二维码;收快递,扫一扫二维码;逛商场不用出门,点开手机淘宝,选中自己喜欢的款,加入购物车,网上支付,过几天快递就能送货到家,真是方便极了。智能手机,让如今的社会成为了掌上的迷你世界。

如今,我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瞧!田间那条宽2米的泥泞小路,现已修成了宽20米的沥青路,两旁绿树成荫,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生态公园里的新鲜空气,足以让人忘记疲惫,依山傍水的亭台楼阁宛如仙境一般,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

8.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作文 篇八

就是这几十年间,中华民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房舍,几乎都是瓦房,连平房也很少见。以前的衣服,都是粗布衣衫,根本没有多少人能穿得起丝绸。以前的食物,三餐全是稀粥。以前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而现在,一切都变了,房屋改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衣服都是舒适的棉衣,食物也很多样,不会再发生食不饱腹的情况了,车子也更多,有了汽车,电动车,去一个地方,有的只需要几分钟。工业,农业,商业都在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我所在的地域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以前破破烂烂的水泥路被一条乌黑的柏油路取代了,路的两旁都种上了树木,就连农村里,路旁也会有一些风景树。路上,不会再常出现自行车,都是汽车或电动车。学校的设备也跟齐全了,一座座平房、瓦房也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我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能看着家乡一点一点地变化,我是幸运的。

中国能够发展如此之快,也少不了一位位抗日英雄,他们拯救老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没有他们,中国就不能发展,没有他们,中国可能会灭亡。他们的牺牲造就了中国现在的辉煌。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而在这五千年里,无数个英雄献身,而他们只是得到了人民永远的铭记。战争时期已离我们远去,渐行渐远,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必努力。我们仍应铭记他们,学习他们的精神,运用在学习上,将与这精神合为一体,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9.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徐州的变化 篇九

2009级经贸7班

孔繁博

到现在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乡父辈人的讲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改观,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据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同时国家还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倡导,很快国内的经济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以我的家乡江苏徐州为例,改革开放后,家乡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苏北最大城市和由苏、鲁、豫、皖四省部分地区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翻开徐州的历史,总是那么慷慨激昂、气势磅礴,说起来荡气回肠。据不完全统计,4000多年间,发生在徐州的有文字记载的大小战事共1000多次,其中有重大影响的达200多次。改革开放前,徐州农业欠收、工业萧条、民不聊生。解放时,市区除面粉业、碾米业和汽车修理业的较大业户外,大部分停工。就是这样一个原本已几乎丧失生机的城市,经过改革开放政策的洗涤后,在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上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徐州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徐州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已有的工业基础,恢复、改造、新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动力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发展了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和一批轻纺工业。特别是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徐州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徐州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名列第46位,入围“中国经济活力城市”20强,被提名为“公众最向往的城市”。徐州市经济建设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在生活方面,据我爸爸说,四十多年前,他和爷爷奶奶住在用稻草搭成的房子,用土泥砌成的平房下。一台小小黑白电视机已是奢侈品,但如今彩电以不足为奇,通过屏幕人们大开眼界,旧日里岗了,人们热火朝天的盖起了平房、现焦房、以致楼房、家用电器琳琅满目,人们纷纷住进了温暖舒适的家。而如今人们冬天里边穿的是保暖内衣、羊毛衫,外面穿着羽绒服,暖和极了,大人孩子人人如此。对于老年人,国家还给予了养老保险,以确保他们能够安享晚年,这也充分体现了党以民为本的方针!

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老人特别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而且近几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给老百姓办起了医疗保险,只需交纳一点费用,即可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而且看病住院70%、80%都是由国家支付,完完全全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着想。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教育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把师生们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解脱了出来,教师再也不要为升学率、各科分数而去绞尽脑汁地出难题、找偏题,去日益继夜地“看守”学生了。而学生呢,也无需整天溺在题海中而“痛不欲生”了。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的彻底落实、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重点投入,家乡昔日那设施简陋,千疮百孔的破烂校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电脑室,实验室、电教室........再也不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空壳了。徐州的中小学教育系统基本完备,大中专学校有很多,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全国著名学府。拥有普通高校9所,军事高校2所,普通高校在校生8.9万人;各类科学研究机构31所,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7.76万名,尤其是中国矿大作为部 属院校,并拥有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交通物流方面,徐州市有很多的大型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医药物流中心,机械物流中心等等全国闻名的大市场。总上所述,徐州的贫富差距还是很大,还有很多家庭买不起房子,只能基本保持温饱。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和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等等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徐州的居住环境为中等,饮食交通成本很低,旅游资源发达,购物环境中等,可以买到从低档到高奢侈品的东西。徐州虽然还有很多不好的,黑暗的东西存在,但是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存在。看问题不能只看一点,要看总体。毕竟每个城市都有好与不好的问题存在。徐州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城市一年一个变化,随着徐州新城区的建设,徐州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10.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 篇十

调查目的:

掌握村民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的态度,了解家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

河南省安阳县白壁镇东柴村的村委及村民。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三、调查时间:

2010年10月1日至2010年10月7日

五、调查地点:

河南省安阳县白壁镇东柴村

六、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施的各项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解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等。

七、调查结果:

首先就是农村农业税减免的问题。2004年春一系列减轻农民税收负担的政策陆续出台。虽然这部分税并不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对于年收入仅有几千元的农民来说,一年减去几百上千元的税收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免征农业税不仅是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所在,还是稳定地方治安、保证社会安定的有效途径。但是免除农业税给镇乡一级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困难。

再次就是农村中的教育问题。因为从五年前我们村中就开始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好政策,而且落实的比较到位。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负担。这个政策为无力承担上学费用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为不能接受教育的孩子提供了受教育的可能。这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使老百姓确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但是,关于农业技术教育却遭到忽略。科学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农民就更容易致富。至少在我们村,我好象没看见过什么发展农业生产的相关书籍,也很少看见过村里请过哪位技术人员来我们村指导农业生产。而且我们村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很不合理,农民增收困难。所以很多青少年都跑到外面去打工,村里平时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这对农村教育、农业技术更新增加困难,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最后就是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建设。

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另外,从5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在2003年,国家又开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并取得很好的成效其组织体系、筹资机制、资金管理和监管手段都已日趋完善.但我们村里在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新的问题。

(一)管理落后,监管不力其一,由于培训的不到位和业务知识的匮乏,村中存在着管理人员对当地农户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识别假单据能力不高的问题。其二,对乡镇新农合要害部位人员实施监督的主体仅是上级主管部门,缺乏完善的法规和系统的监督体系。其三,参合农民利用政策漏洞套取新农合基金。

(二)药价虚高,损害患者利益乡镇卫生院的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去医院开方,到药店买药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民宁可选择个体诊所而不去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新农合报销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被高药费抵消,以致造成“医院挣了钱,农民不受益”现象。

(三)违规套现,增加风险由于新农合制度采用第三方(即新农合基金)付费模式。少数定点医疗机构利用专业优势和垄断地位诱导需求,提供过度服务,继而影响新农合基金的安全性。

八、调查思考:

第一、我认为要解决乡村政府财政困难问题可多渠道缓解乡村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加大市场调控力度,稳定农资价格,为农民增收做出制度性安排。

第二、我认为要想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基金运行机制可以:

1、提高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足额保证经办机构的公用和专项经费,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对现有人员还应就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对违规行为的鉴别能力。

2、放开乡镇医疗服务市场 一是完全改变乡镇卫生院的营利性质,对乡镇卫生院采取公益性改革,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改变“以药养医”的现实,抑制其营利冲动。二是放开乡镇医疗服务市场,引入市场竞争主体,改变目前乡镇卫生院“一店独大”的局面。有条件地适当降低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进入门槛,让市场规范各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

3、改变新农合基金的运行管理模式一是中央财政资金直拔到县,省略中间环节,以免出现资金滞留和挪用。二是借助外部力量,打破管办一家的运行格局。三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新农合基金运行模式。

4、加强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督管理。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国家应尽快出台新农合基金管理专项法律法规。

第三、农村教育这问题解决还要靠政府的改革。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同时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一定要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村中领导人应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发展村中龙头产业。要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

2、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3、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种植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4、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三)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1、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

3、鼓励、支持和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到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经商,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

11.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变化及问题 篇十一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及问题

班级: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组长:王孝坤 201003010027 电话:*** 组员:王文波201003010026 李博 201003010028 王 磊 201003010029 刘占伟201003010030 王易飞201003010031 李战猛201003010032 张永生201003010035 崔光辉201003010036 白鹏举20100301 0037 张建磊201003010038

指导老师:崔玉斌

实践时间:2012年3月26日—4月15日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及问题

(计科嵌入班 王孝坤 白鹏举 王易飞等)

摘要:改革开放这30多年,是河南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从穿着打扮到生活习惯,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模式,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每一种变化都让人惊讶,每一次进步都让人感受如此深刻。改革开放的30年,是河南历史上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综合实力提升最显著、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是社会最祥和、人民最满意也是各级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实现崛起、重铸辉煌不懈奋斗的30年,河南从沉寂到奋起,由追赶到跨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不过我们相信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 家乡 变化 存在的问题

调查目的

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家乡河南的巨大变化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调查对象 河南省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

调查结果

本论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分析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及问题,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家乡在经济、教育、生活方式、居民收入、住房、看病等等方面均有了巨大的变化,这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河南的变化确实明显,无论从穿着打扮到生活习惯,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模式,还是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三十年奔来眼底,多少事涌上心头。是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催醒了中州大地,催动了滚滚发展浪潮,催生了沧桑巨变。河南从沉寂到奋起,由追赶到跨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一)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改革开放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30年内,我的家乡河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河南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河南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二)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发生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这30多年,是河南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30多年来,河南的变化太大了。30多年前的河南,标志物无非是成片的麦田、东方红拖拉机、二七纪念塔、轰鸣的内燃机车„„今天的河南,“水域靓城”郑东新区是标志,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是标志,繁忙的郑交所大厅是标志,异彩纷呈的舞台文化也是标志;小浪底是标志,双汇是标志,意气风发的人们的笑脸也是标志„„一个雄辩的事实是,日新月异的河南已经彻底抹去了土、苦、穷的底色,迈入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工业大省行列,成为全国经济总量万亿元俱乐部中仅有的几个成员之一。

改革开放这30多年,河南人的变化太大了。衣,从黑棉袄、一身蓝到今天的七彩纷披、个性绽放;食,从红薯汤、玉米糊到今天的精馔飘香,“天天过年”;住,从雨破土坯房、尘满大杂院到今天的花拥农家小院、绿盈现代社区;行,从胶轮马车、挤火车到今天的驾着爱车度周末、乘上飞机看世界;玩,从听收音机当娱乐、看一场露天电影就像过节,到今天的K歌、健身热、美容热、出国游、上网冲浪„„

更值得欣喜的是,这30多年,河南人眼界更宽了,胸怀更广了,思维更活跃了,名头更响亮了。发明五笔字型的,是河南人;设计香港、澳门区旗、区徽的,是河南人;把名字刻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的,是河南人;为神舟七号飞船制作出舱头盔面窗的,也是河南人„„

其实,改革开放30年,河南的变化又何止是上述这些。从穿着打扮到生活习惯,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模式,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每一种变化都让人如此惊讶,每一次进步都让人感受如此深刻。三十年奔来眼底,多少事涌上心头。是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催醒了中州大地,催动了滚滚发展浪潮,催生了沧桑巨变。河南从沉寂到奋起,由追赶到跨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恩格斯曾经说过,“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他还提出,要按照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进行生产,要熟练地运用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曾说过,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当做科学来研究。

改革开放对于河南来说,实质上就是一场立足省情,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大胆探索,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伟大革命。

(三)立足于农业比重过大、工业基础薄弱的基本省情,河南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子。

上世纪80年代,河南提出了“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大搞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的发展思路;上世纪90年代,河南制定了“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进入新世纪,河南确立了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现在,河南正在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而且要把河南从“中国粮仓”变为“国人厨房”,甚至成为“餐厅”。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河南坚持工业、农业两篇文章联起做,让庄稼地里长出了参天的工业大树。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河南经济总量中工业仅占22.8%,时至今日,这个比例跃升到55.0%。农业更大更强,工业化如火如荼,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这条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的“强农兴工”之路,被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誉为“河南模式”。

(四)立足于城乡二元分割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河南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恰似一颗闪亮的钻石,镶嵌在中原之中,中心带动,产业集聚,优势互补,辐射城乡,成为动力澎湃的强大引擎,驱动着河南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被誉为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从“十八罗汉闹中原”开始,一场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红火大戏持续上演,带来了河南县域经济的勃兴;“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开、发展上放手”,促进了河南民营经济的繁荣。多管齐下,百舸争流,奠定了建设经济强省的扎实基础。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大交通、大流通、大市场格局的构建,则使中原“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无法撼动,商品经济的触角随之伸向广大的城市乡村,极大地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旺盛活力。

县域经济“基石”厚实坚固,中原城市群“柱石”高高耸立,大市场“筋脉”贯通城乡,河南虹吸百川,各展其长,相得益彰,擎起了中原崛起的摩天大厦。

(五)立足于人民生活水平低、社会事业建设滞后的基本省情,河南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过去,河南老百姓穷怕了,苦够了。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高歌猛进的同时,如何让千千万万中原父老早一天过上好日子,始终是河南的决策者心中的头等大事。30年间,在GDP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有钱先尽着老百姓,舍得拿出真金白银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费用全免,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去读书;医疗卫生建设不断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面展开,城市医疗保险全面覆盖,让人们看病少了后顾之忧;农业税全部免除,各项农业补贴及时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日臻完备,全民创业优惠政策频繁推出,让广大群众安居乐业,踊跃创业。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状况是最大的政绩”,每年坚持办好为民惠民“十大实事”,切实解决好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件件得民心,事事合民意。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也极大地优化了经济结构,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中原大地社会稳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

(六)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总量规模持续增加。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四大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生了积极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三、投资规模持续增加,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抓住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达到8010.11亿元。

四、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财富迅速增加 30年前,全省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处于温饱或不足状态,经过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收入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来源趋向多元化,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明显改善,财富迅速增加,城乡居民从改革开放中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五、中原城市群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原城市群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为发达,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具有雄厚的科技人才队伍和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状况良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较高,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六、我们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省份向新兴工业大省的转变。

七、我们成功实现了由文化资源大省向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得到弘扬,公民道德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使河南的经济大大的发展了,但同时使河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大工厂随着改革开放走进了中国走进河南,但是污染问题在上个世纪却不怎么有人问津,直到大量的河水被污染,大片的森林森林被砍伐,围湖造田,造厂,使得大量的湿地遭到了破坏,严峻的环境问题使人们开始意识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问题,如此如此,还有很多,值得警惕。凡事都有好坏两面,在知道问题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总结经验,但我们同样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财富。

(二)改革开放后,短期经济增长均衡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没有被有效率的分配,或者说没有被公平分配。即“二八现象”,我国所创造的80%的利润被20%的人所分享,可以看出,这是突出矛盾,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合理的去解决问题。

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急剧拉大,这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有比较大的关系,所有省市的个人所得税主要依靠的是中低收入工薪阶层在支撑,而先富阶层和企业家所缴个人所得税远低于其收入水平,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中国的经济在市场配置方面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一段距离。

(三)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着急,应该总结经验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才不会出现严重的漏洞,并且可以有效的持续的发展。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应该大力坚持改革开放这国策,它适应我国的国情,更能有效地发展经济,与世界能更好的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知门户者,岂虑难成?知关键者,何忧不达?工农协调,城乡共赢,经济社会联动,抓住了这三个协调,就找准了河南发展的关键点,扭住了河南发展的牛鼻子,趟出了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康庄大道。和着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大象”在翩翩起舞!这沉实、豪迈而不乏华丽的舞步,汇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宏大诗篇。河南稳健地跨过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提前解决了温饱,基本实现了小康,正朝着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 前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河南历史上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综合实力提升最显著的30年,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0年,是社会最祥和、人民最满意的30年,也是各级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实现崛起、重铸辉煌不懈奋斗的30年。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没有河南人民辉煌的今天;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四、谢辞:由衷地感谢小组各成员的辛勤付出,感谢老师的辅导和建议,以及网站书籍资料的支持,以及被调查人员的大力配合,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

参考文献:

12.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篇十二

1交通方面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以前都是泥泞的小路,现在是宽阔的柏油马路。记忆中大梁自行车也逐渐有电动车,家用车替代。城乡也开通了公交,着实方便了人民的生活。

2吃住方面 我记事以来,记忆中的泥瓦房已经被漂亮的楼房取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一代不常吃的鸡鸭鱼肉都已成为了家常便饭,而那时候经常吃的玉米饼地瓜干现在成为比较贵的食物。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电视机、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三十多年年前,一台小小黑白电视机已是奢侈品,但如今液晶电视以不足为奇。

3穿衣方面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计划 小学下一篇:地铁媒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