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下期语言教学计划

2024-08-21

学前班下期语言教学计划(精选8篇)

1.学前班下期语言教学计划 篇一

学前班下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春暖花开,燕飞蜂舞之际,我们七色花幼儿园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这学期,我和周洋担任学前班的老师,共同完成学前班所有教育教学及保育保健工作。经我们共同商议决定,保育保健工作由二人共同担当完成,而教育教学则分科别分配到个人。为能更好的促进本学期所有工作的顺利展开,特在此将自己本学期所担任的所有教学工作(语言、数学、拼音)做如下计划:

开学二周,基本确定本班有三十一名幼儿(男孩子八个,女孩子五个),其中有新生三个。鉴于幼儿人数不多,且基础差异稍大,为期望照顾到每一个幼儿的学习及发展,此次教学计划相对较为细化,且针对性较强。

一、学期目标

(一)语言:

1、主动、乐意、礼貌地与人交谈,能根据语言交际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

2、能认真、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掌握并理解其说话的内容。

3、能用比较连贯、规范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初步学习评价作品,归纳作品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编构故事,仿编散文、诗歌。能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复述故事。

5、对阅读和书写有浓厚的兴趣,能专注地阅读,会独立讲述书中故事,积极学习常见文字。坚持在日常生活中说普通话,做到发音和声调基本正确。

(二)、数学: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有关注自己生活与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的意识,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愿意努力克服数学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的数学能力。

3.感知并理解10以内各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或符号表示物体的数量,能排除干扰正确分辨数的大小。

4.经历分析实际生活和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感知并理解10以内数的分合关系。

5.理解数字、运算符号表示的数量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加减创编就运算。

6.能寻找并尝试运用不同的办法感知量的恒定关系、相对关系等。

7.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三)、拼音:

学前班拼音教学,主要是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强调幼儿在学习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促进幼儿积极的思考和表达,实现幼儿在素质上的全面提升。

1.复习巩固六个单韵母和二十三声母,熟练掌握其发音要领,书写规则和四声的拼读练习。

2.能快速区别鼻音n和边音l的发音方法和用法,区别平舌音z cs和翘舌音zh ch sh r的发音方法和写法以及j qx与ǘ相拼的省写规则及发音和用法。

3、学习并掌握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不同的语气语调所表达的情感

2、能复述文学作品的大意和精彩情节,学着仿编、创编诗歌、散文和故事等。

3、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4、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5、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6、学习并掌握所有声母及韵母,熟知拼音的拼读方法及技巧,基本能

正确拼读

三、教学措施

1、情境教学为语言的主要教学方式,主要采取表演、欣赏、听读故事、讨论交流等手段,正确引导并鼓励幼儿在临近实际的生活中不断巩固、积累和创造性学习。

2、以“玩中学,学中玩”为数学教育的主要理念,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实际操作材料,引导并帮助他们在轻松地玩耍中愉悦的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

3、以直观教学(图片、卡片)为主,适当采用情境、及故事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对拼音的学习兴趣,结合幼儿的特点,启发诱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读写训练,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读写拼音字母的能力,扎扎实实地把拼音基础打牢。

四、特别注意:

针对几个基础相对稍弱的孩子和其个别差异性,打算在课外为其辅导,以便其能跟上正常教学进度,为顺利升入小学做好准备。例如豆豆没学过单韵母和声母,要在语言教学和课外多加辅导帮助;唐韵涵口齿有些困难,在拼音及汉字的发音上,要特别注意,以便及时纠正错误发音;罗销、王恒彬等习惯性方言,要帮助其改掉,并帮助他们养成说普通话你的习惯;谭楷、张力等人数学基础较弱,要多帮助,多练习,多讲解等等。

也许在即将到来的工作及生活中,我做得不够好,不够细,也不够到位,但还是希望能得到家长和领导的理解、支持,更希望能在自己的努力和各家长、领导同事的帮助下,将这个班的工作做好,也将这些孩子顺利送到小学。

教师:杭井平

2014年2月17日

2.学前班下期语言教学计划 篇二

对于所有幼儿教师来说, 故事来源主要是参考故事书, 但是直接照本读故事给幼儿, 是绝对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问题主要出在故事书内容上, 因为很多故事书并不是完全符合幼儿审美的, 故事中人和物的形象性以及情节的曲折性都是明显不够的。故事能吸引幼儿, 除了靠教师丰富的表情、协调的肢体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 还要靠教师对讲故事技巧的把握。也正是源于此, 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便有意识地开始关注讲故事的技巧问题, 力求把语言故事讲得生动而引人入胜, 使故事更能吸引小朋友。

为使故事更易于幼儿欣赏, 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第一, 加入背景音乐以及许多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 创设出一种意境, 使幼儿在意境和情境中感受故事内容。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早就说过:“在真正的音乐中, 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 比言词更好得多。”背景音乐可以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自我控制力。而当今这个“读图”的时代, 画面对于激发幼儿联想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例如有一次我在讲故事《老鼠娶新娘》时, 就采用了富有神秘悠远感觉的“琵琶曲”, 并配上精美的PPT动画, 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二, 对故事进行再创造。我所说的再创造, 当然不是将故事改得面目全非, 而是在尊重故事基本情节的前提下, 将故事的语言进行美化, 将细节进行润色, 使故事既能做到语言优美又能做到情节内容丰满, 以适合幼儿欣赏。在故事的文体上, 也可以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 诸如把故事变成有韵律的散文, 以增强故事的音乐性。

第三, 不时地进行提问, 使得幼儿对故事内容记忆更深刻。讲故事切忌老师一个人在那里唱“独角戏”, 那样就成了老师一个人在表述, 幼儿并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幼儿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将幼儿一起带到故事的情境中, 并让幼儿同教师以及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起活动, 让幼儿成为整个故事清楚的旁观者, 而不是局外人。幼儿只有在参与的情况下, 才会对故事的内容记忆尤为深刻。

第四, 要适时重复故事中的一些内容。幼儿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他们不可能自主地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教师身上;同时他们的思维也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富于跳跃。所以我们想使幼儿把故事听懂, 就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作出停顿甚至重复, 特别要对故事的重要和精彩片段, 乃至先前的一些部分进行重复。这种重复并不会引起幼儿的反感, 他们甚至喜欢这种重复, 有时会主动让你再讲一个很久以前讲过的故事, 重复地说重复地记, 就会一遍又一遍强化幼儿头脑中的信息, 他们记起故事内容就会轻松容易得多!

第五, 通过刺激幼儿各种感官来使整个故事更深刻进入幼儿大脑。我所教的是大班, 幼儿听故事时, 我常常会使用一些拟声词、叠词等形式来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故事中。如“心里怦怦直跳”“扑通一下掉进河里”“大雨哗哗地下着”“香喷喷的米饭”“甜滋滋的糖”“绿油油的小草”等。这些词语使幼儿能将自身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经历与故事中的相关词语建立一种联系, 从而更深刻地记忆故事情节及内容。

第六, 让幼儿在适当时参与故事角色互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童真性, 他们渴望成为大人, 渴望扮演不同的角色, 所以才会有“娃娃家”“小社会”来帮助幼儿实现内心的愿望。因此,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思维特点, 让孩子参与到故事的情节中去。比如让幼儿扮演故事中勇敢的小英雄去帮助他人, 让幼儿扮演故事中寻找宝物的人来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再比如给弱小的动物加油鼓劲儿、扮演每天清晨打鸣的大公鸡等。幼儿的这种对于活动的全身心投入, 会为教师所讲的故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以上这些尝试对于幼儿教师讲故事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就我个人来讲, 我认为领悟上述方法的捷径首先是到外面多看活动多学习, 这是一种进步非常快的方式, 它使我有了起初的模仿, 之后我又在模仿中逐渐摸索总结, 加上自己的东西, 去掉并不适合自己的方式, 再进行新的尝试, 争取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同时, 我还会去买一些相关碟片或者在线观看一些与给儿童讲故事有关的视频, 并对其讲故事中所运用的技巧多多揣摩。可以说, 起初的模仿使我从很多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讲故事的技巧, 而只有不停留于模仿的层面才能使我有真正的进步。

以上的这些思考, 是我个人在讲故事的实践中得出来的一些思考, 经验并不算成熟, 尚属探索阶段, 为此, 我会在我的日常工作中, 继续保持着这种探索的态度。

摘要:在学前教育过程中, 故事可使幼儿学习知识、提高记忆、发展语言技能、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明辨是非等。本文针对幼儿活动中讲故事的技巧, 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尝试性的探索。

关键词:故事,尝试,幼儿

参考文献

[1]易进, 林丹华.幼儿语言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999.

[2]祝士媛.幼儿语言教学法[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

3.新加坡学前第二语言教学体系研究 篇三

【关键词】学前教育 第二语言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8-02

一、新加坡语言的演化

新加坡196年的现代历史,是由146年的殖民统治和50年的独立建国所组成的。在过去的50年里,新加坡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大规模的转型。新加坡原本便是一个移民社会。它自1819年建立以降,来自中国、印度、马来亚、印尼,以及其他地区的居民,就逐步在这里建立起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

1983年12月,政府终于宣布,华文、马来文、印度文(主要为南印度的淡米尔语)及英文等四支语种合并为单一语种的教学体系,于1984年开始正式实行,并将于1987年完成是次整合。1987年,新加坡的四种教学语言汇整为单一教学语言,由此奠定了英文的强势主导地位。在这个过程里,新加坡的教育系统经历了重大转变。在语言和教育政策的影响下,新加坡如今已日益西化。鉴于华人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三,华族文化的深度自然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整体文化素质的平均水准。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的政策。就读政府学校的学生都以第一语言学习英语。中小学生也学习一个第二语言,也就是教育部所谓“母语”,分别是华语、马来语或泰米尔语。将各种不同的种族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即“英语为主、华语为辅”的双语教育体制。

二、新加坡学前学习第二语言的情况

新加坡的教育十分强调必须从小进行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完整、良好个性品质的未来新加坡人。

新加坡儿童在学前阶段开始接受双语教育。1984年,新加坡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行以英语为主要教学用语的政策,因此,越来越多的华族幼儿要在入园后才学习华语,于是,华语便成为他们的第二语言了。

研究者曾在新加坡一所采用浸入式语言教学法开展第二语言教学实验的幼儿园追踪研究了若干个将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幼儿。结果显示,幼儿每天如能与华语教师互动约半天时间,23至33个月后,这类幼儿基本能够灵活使用华语与他人交流。研究还发现,幼儿将华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排斥期、静默期、第二语言模仿期、运用电报式语言或惯用套语对答期以及活用语言期。在幼儿学习华语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所处的语言学习阶段以及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点提供适宜的支持,以使幼儿的第二语言学习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教师必须在了解幼儿的这一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适宜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兴趣。这种对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支持即维果斯基所谓的“支架”教学。“支架”教学法为幼儿制造互动的机会,以让幼儿通过生活情景中的语言交流理解语言并掌握相应的语言表达技巧。

三、“支架”教学法的运用

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支架式教学原则中,交互主体性、环境支持、重复性和交托与接手任务等四个原则在幼儿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幼儿处于心理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并接受教师在言语、行动等方面的支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在幼儿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交互主体性原则可以有不同的体现。

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阶段状况:

1.排斥期。在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排斥期,教师要根据幼儿排斥反应的程度适当调整其接触第二语言的方式和时间,以避免幼儿产生畏惧心理。

2.静默期。在第二语言学习的静默期,教师要设计能够引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活动,可以以游戏和操作活动的方式提示、引导幼儿模仿使用简单的第二语言词语。必要时可以用第一语言与幼儿沟通。

3.第二语言模仿期。在幼儿的第二语言模仿期,教师要善于营造自然轻松的学习环境,结合表情和动作、运用简单易懂的词汇与幼儿进行交流,安排第二语言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一起互动, 以发挥同伴之间的相互支架作用。

4.运用电报式语言或惯用套语对答期。幼儿是从电报式语言或惯用套语对答期开始尝试运用简单的第二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支持就是要充分肯定幼儿的尝试,并引导其说出完整的句子,在幼儿无法使用第二语言正确表达时可给予提示或允许其使用第一语言辅助表达。从而保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场的其他尚不能运用第二语言加以准确表达的幼儿也不会感受到压力。

此外,让学习者在充满鼓励与支持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并通过多种方式接触辅助学习的工具、材料以达到学习目标。将这个原则应用到幼儿第二语言教学中,就是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并提供适宜的材料,包括图书、用品、游戏材料等,以让幼儿能够自主探索和与同伴自由交流。在幼儿第二语言教学中,还要注意重复性原则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支架帮助,这种帮助可按“直接指导、需要时指导、间接指导”的顺序进行。重复学习并不是机械式的重复学习,教师的引导方式也要根据幼儿的第二语言发展水平而有所不同。最后,随着学习者技能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他的角色要不断改变,教师要仔细观察学习者,并让他在准备就绪时承担学习能力增强后能胜任的任务,这就是维果斯基提出的交托和接手任务原则。

四、结论

通过“支架”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在幼儿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可以创设适宜幼儿学习的物质环境,让幼儿通过各种材料开展模仿和练习活动;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让幼儿按照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方式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营造自然轻松的语言交流环境;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等。新加坡学前的第二语言教学体系的完善,提高了幼儿使用第二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促进幼儿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Oi, Mariko. BBC News - Singapores booming appetite to study Mandarin. Bbc.co.uk. 2010-10-05 [2011-01-27].

[2]黄雪云.新加坡学前儿童华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个案观察研究[D].新加坡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09.

4.学前班下期家长会发言稿 篇四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在此首先我代表学前班的四位老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各位家长对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理解、支持!我是杜玥杜老师。这个学期是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学期,也是孩子们入小学前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学期。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能让孩子顺顺利利的进入小学。

作为教师,我们将更耐心、仔细、认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们顺利有效的完成幼小衔接。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1、简单总结上学期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

2、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安排和教学重点;

3、关于幼小衔接的有关问题,4、需要家长配合的若干事宜。一.上学期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首先,对上学期孩子们的发展做简单的回顾:

学前班上学期,对孩子们来说是个转折期。因为在幼儿参加正常的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同时,又加入了拼音教学,有部分家长比较担心,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把学到的掌握好,对于孩子来说,添加内容的学习对他们也是挑战,尤其是拼读,要把拼音字母读正确本身就有难度,还要会进行简单的声母加单韵母的组合拼读的确不容易。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孩子们的进步是非常大的,现在每位孩子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大部分幼儿很好掌握了拼的方法了,在这里我想建议家长帮孩子去买本有拼读功能的书,多带孩子拼一拼,读一读,这样更好的帮助孩子掌握拼读方法,为上小学做好准备,因为一年级的拼音课程不是很多,家长们,我们一起来加加油,好吗

另外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大部分孩子都能自己正确的穿脱衣服、鞋子,会自觉的取放教室中的公共学习工具和材料,能按时完成作业。但还有一小部分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从孩子的作业情况也能看出家长是否注重孩子的学习,有些孩子是抄好作业回去,可是又空着回来,有时甚至连续好几天都没有完成,家长看了没有呢,管了没有呢?没有。孩子只有我们和您们都来重视,都来关心,相互合作,共同努力花些心思,才能把他们各个方面提高上去,单靠我们毕竟精力有限,因为我们带的是一群孩子,而您们带的是一个孩子,以后我们朝着共同的目标都努力吧。上学期完成的班级工作总结起来无非是三大项: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家园联系工作。在教育教学方面,加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合作游戏、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发展对人亲近、合作的态度。与别人相处时能表现出有礼貌,懂得轮流和分享等方面的能力。这学期我们更会加强孩子们各方面的锻炼,让他们更棒!对幼儿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运用多种鼓励形式,初步养成主动的学习习惯。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时刻提醒抬头挺胸,特别是幼儿的握笔姿势,目前本班大部分幼儿养成了正确的握笔姿势。还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自控能力,充分利用了餐前、餐后、离园前这段时间,组织幼儿阅读、书写练习,提前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我们还对幼儿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从身边的每件小事着手,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有利于幼儿的各种活动,时刻提醒幼儿意外就在身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学会了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知道简单的身体保护方法,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使幼儿意识到要玩的开心,更要玩的安全。比如训练幼儿常规:洗手,上厕所,做操,玩游戏,玩玩具,坐车小朋友上车等等都必须排好队,有组织的进行,在没有组织跑步运动的情况下一般不允许跑,避免摔跤,避免相互碰撞,写字时反复强调不能用铅笔伤害别人和自己,玩外面玩具是次次强调能的和不能的,让他们有意识的玩,安全的玩,但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小家伙不是很守规矩,往往会搞出一些小意外出来,让我们紧张,惊恐,真的要非常的感谢我们的家长,给了我们大量的理解和宽容,让我们更有信念带好您们的孩子。

二、卫生保健方面

我们本着让孩子吃饱、睡好、学好、锻炼好的原则,积极做好各类消杀工作,毛巾用84消毒液浸泡搓洗,口杯是消毒柜高温消毒,其他幼儿能触摸的地方我们每天都用消毒液抹一抹,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我们的消毒每天都是有记录的,家长也可以检查检查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的请家长批评与指点,另外现在天气时冷时热,幼儿也极易感冒,请家长给孩子穿适量的衣服来,最好能准备一条毛巾用来隔背擦汗,这样能减少感冒几率,让他们个个健康,生龙活虎。同时,我们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使他们的自立能力、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园孩子做事的积极性非常高,甚至争先恐后都想来参与,为小朋友和老师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家里也能这样吗?也许在家里就不一样了,希望家长们不要什么事情都包办,只要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引导之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你会发现原来我的孩子有这么能干呢。

上学期,我们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有个别孩子自我中心比较严重,不喜欢主动帮别人做事,缺乏奉献精神。个别孩子听课习惯不太好,上课不专心,个别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比较差,需要老师三番五次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内容。个别孩子在整理书包学习用具方面的能力稍差些,回到经常会说忘了带这个忘了带那个,找不到这个那个的。书本没过多久就烂了,而且不会去修好它,没有爱护意识。以后我们会多开展爱护学习用品的比赛活动,增强孩子保护学习工具的良好意识。

二:1.拼音领域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学期的拼音教学内容。这学期拼音学习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再加一些简单的识字教学。重点练习音节的拼读和书写。应该说拼读更重要。给大家一个建议,音节的拼读,我们要把它融入生活中,如,看到家里、马路上的东西,让孩子拼读,也可以把超市里的快报让孩子把商品剪下来,贴在本子上,然后让孩子注上拼音。激发孩子的兴趣。2.数学领域

这学期的数学重点抓幼儿竖式的运算方式,针对运算方法和反映能力进行加强。平常家长也可与幼儿进行数学接龙游戏,或结合日常生活细节进行练习。如、去超市购物时可引导幼儿进行找零的运算,给幼儿十块钱要幼儿买一包盐1元、问幼儿还剩多少钱,然后在买„„这样,幼儿多练多学,即增进运算能力,又提高应变能力等,一举多得。3.语言:

1、主动、乐意、礼貌地与人交谈能根据语言交际环境变化调整自己说话内容

2、能认真、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掌握并理解其说话内容

3、能用比较连贯、规范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说事

4、喜欢欣赏不同形式儿童文学作品初步学习评价作品归纳作品主要内容能根据教师提供条件编构故事仿编散文、诗歌能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复述故事

5、对阅读和书写有浓厚兴趣能专注地阅读会独立讲述书中故事积极学习常见文字坚持在日常生活中说普通话做到发音和声调基本正确 4..综合:

1、会正确使用各种餐具能为自己、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事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

2、知道不同事物含有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能科学地进行合理配餐喜欢吃粗粮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活动中保持快乐、积极向上情绪能与同伴玩各种游戏增强合作意识培养竞争意识

3、增强爱祖国情感对亲人、对人关爱之情对劳动人民尊敬与

爱戴之情适应集体生活有合作意识懂得谦让

4、主动关心周围环境变化进行有益探索活动能充分体验到探索和发现乐趣形成较强求知欲望关注身边常见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便利萌发热爱科学情感

5、学会在探索过程中选用安全、适当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发展对环境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为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打下基础养成好问、主动探索习惯和开朗、勇敢、细心、乐于合作心理品质 4.音乐:

1、引导幼儿在理解歌曲内容基础上充分感受歌曲情绪并能根据自己感受选择使用不同速度、力度和变化演唱歌曲

2、学习按音乐节奏准确地做简单基本动作、模仿动作与舞蹈动作学习如何运用已经掌握动作、知识和技能表现自己所感受音乐形象在快乐韵律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情感

3.学习感受风格鲜明、结构短小歌曲和有标题器乐曲同时进行创造性表达体验比较典型民族音乐、劳动音乐不同情趣

三、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1)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家长也要遵守幼儿园的制度,做好表率。

(2)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现在天气在逐渐变暖,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大好时机。

(3)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如班长、值日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3、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1)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话每个人都认识到它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正真落实、做到位就不哪么容易了。家长们请树立坚持的意念,你们也要付出才行,不要老是给孩子提要求。

(2)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和规则的意识,并锻炼幼儿的体魄与品质。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信心。我们成人要做个有心人,发现问题或孩子的优势或长处我们要耐心的引导,不要包办代替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4、对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要求: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家长要起到监督与管理的作用。

(2)重视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提出三到:家长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不能粗暴对待孩子,可用贴五星的方法鼓励幼儿。

(3)加强幼儿的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家长们反馈给我的信息和平时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表现,孩子们普遍存在这样几个问题:自我约束有待加强,做事缺乏一定的耐心和自信心不足,相信这些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是可以改变的,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正处于良好习惯的形成阶段,孩子们很容易模仿的,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希望家长在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孩子做的事,自己也先要做到,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有的家长对孩子缺乏自信心方面教育方法欠佳。主要是平时对孩子鼓励和表扬的话太少,当孩子做什么事没有达到家长要求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地埋怨,可以多给他一些鼓励,我们大人都需要别人的表扬,何况是孩子呢!您的一句表扬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动力,教育也要有分寸,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可以多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让他觉得自己很棒,增强自信心。

我觉得良好习惯的培养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按照作息时间表,时间久了自然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当然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但是希望家长可以尽量按照时间表来要求孩子。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有这样的方法:家长可以每天检查孩子的书包是否整齐,衣物是否整齐,睡觉前把自己脱下来的衣服整齐的叠好,早晨起来要求孩子把被褥叠好,这些能力我们在幼儿园也这样要求,希望家长配合,让孩子觉得在幼儿园和在家里都是一样的,都应该表现好,不要让他觉得回家就可以放松了,要持之以恒。时间久了,好的习惯自然就养成了规律

责任感:让孩子做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里的一份子,培养责任心。

学习习惯:家长不要陪同孩子写作业,他会有依赖心理,不陪就不写,写完作业时由家长检查。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工作,每天抽出点时间检查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三、关于幼小衔接的有关问题。

在孩子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衔接时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便是其中之一,而且这一衔接过程一直以来都令家长们关注,所以幼儿学前班下学期就成为家长们和老师帮助孩子做好进入小学准备的最佳时期。因此,根据我们的经验和针对孩子的特点,我们应帮助孩子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一)、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在幼儿园里,由于幼儿教师时刻关心着孩子在园的全天活动,对孩子的照顾比较周全,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而在小学里,老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的关心会相对较小,因此最初会使孩子不易用适应,进而出现抗拒心理。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生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从而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其次,家长要注重儿童自信心和任务意识的培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事。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基础。同时要培养孩子承担任务的意识,形成接受、完成命令的指示的习惯。平时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并鼓励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如:扫地、整理衣柜、收拾碗筷、购买简单的物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也许还有很多孩子在家也很能干,希望以后家长可以通过联系反馈孩子在家表现,好的地方我们表扬和奖励,不好的地方我们鼓励,促使每个孩子都成为能干的小帮手。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幼儿园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进入小学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育,课间休息时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孩子不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还要能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老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入小学前关注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除了会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胆地说,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等,特别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拉。

(三)、培养准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学龄前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在小学里,许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记作业,鞋带开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伞,自己背书包,按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这些事情小学老师是很少过问的,也不会去教孩子,都需要孩子在入学前就具有一定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加强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如,请孩子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摆出来;让孩子观察房间里物品的摆放,并用语言加以表述,等等。还可以与孩子做一些训练性的游戏,如让孩子闭目听自然界的声音或成人有意发出的声音;听成人指令做事,成人提示孩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孩子一次听完记住,再按顺序逐步完成。

(五)、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上学后每堂课有40分钟时间,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讲,现在需要家长多培养孩子安静专注的做某一件事情。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得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大人要对孩子听的习惯负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家长要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整理书包。要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

(六)、加强幼儿的社交能力,交际依靠表达。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不原表达自己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觉得他笨,认为他懂的少。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去。因此在入学前,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面临着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顺利过渡,处理好与新伙伴的关系很重要。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要积极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会程度不高,他们在群体中习惯接受别人的帮助,而很少想到帮助别人,有了纠纷常常求助于老师,缺乏经验自行解决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长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让孩子主动与不认识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时能谦让,还可以教孩子一些解决纠纷的方法,如轮流、猜拳等,学会夸奖别人,会对人说“对不起”,与此同时要让孩子学会与家长沟通,会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告诉家长,同时也愿意配合家长做事。

(七)、培养孩子生活规律化。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做好;什么时间不能做什么事,就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

(八)、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学会与小朋友分享。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尤为重要。首先家长要对孩子形成一个正确评价。一直以来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许多都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所以心理的承受能力差。有些家长采取的赏识教育方法是,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做得如何,都千篇一律用“你太棒了、真不错!”之类的词语表达赞赏。虽然这些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但空洞的评价也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一旦当孩子面对更公允的评价时,孩子会发现自我评价和实际能力的巨大落差,而难以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否定。从而打击了孩子原本脆弱的自信心,或者变得更加任性,不能面对现实问题,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更加自负,盲目自大。所以家长的评价要具体,要让孩子能正确认同自己的优缺点,认同别人的优点。同时给与孩子一个具体并能达到的努力目标,鼓励孩子完成目标。

其次让孩子明白大人没表扬我不代表我做的不好。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经常得到表扬。但进入小学后,老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表扬每个孩子。这时,孩子也会感到失落和怀疑。要让孩子从这种失落和怀疑中走出来很重要。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暗示:没有表扬我,不等于我做的不好,下次我会做的更好。还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我鼓励:比如把自己的画展出来,家长即使不经常表扬孩子,但也要让他知道您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有所关注,并感到自豪和骄傲。其三,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将来如小学后,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产生了摩擦,因自理能力的欠缺遭遇尴尬而受到同学嘲笑等等,这些小挫折都是有可能遇到的,怎么办?让孩子知道,谁都会遇到这些事情,大人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这些事情,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太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伴,要让孩子慢慢懂得,与同伴相片要学会分享、合作,不可能凡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入学前的准备对成人对孩子都不是小事,但也不要操之过急,要采取科学稳妥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训练、培养,作好准备。

四、安全问题: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我园的重之重,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把幼儿的安全摆在首位。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我们每一位教师对待每天的工作必须细致周到,使幼儿能在幼儿园里学得开心,玩的高兴。为此在每日的工作中我们就必须注意这些问题:

1、做好每星期的安全教育课,玩游戏时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每项活动,注意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防止撞伤跌伤事 ,每一个小孩是活生生的个体,进入我们一个集体活动里,难免会发生安全事故,例如:会摔跤、会碰撞,等等,所以希望家长能体谅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希望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在家有空多跟孩子做思想工作,在园我们也会以故事的形式跟孩子讲。我想也是你们家长所希望的。

3、孩子自理能力提高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也慢慢在萌芽。因此,我们每个星期有五天,每天都有孩子轮当小老师,吃饭帮老师发盘子,发帕子,起床为小朋友穿鞋子等。

4、多方面教育孩子讲究卫生,养成好习惯,不干净的食物不能吃,早晚要刷牙、漱口。勤给孩子洗澡、剪指甲、换衣服可随时随地利用一些时间给孩子讲一些有关卫生习惯的知识。

5、教育孩子互敬、互爱、互让的好习惯。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简单 的礼貌用语:谢谢、对不起、不客气等。

五、家长配合及安全工作:(重点)

1、幼儿园强调小朋友不佩戴金银首饰等小挂件,以防丢失或不小心被孩子吞食,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幼儿园每周五开设了安全课的教育,并请家长也要教育好孩子不玩尖锐的东西或其他有危险的物品(如:钱、豆类、硬币、小棒、小刀等等)

2、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因为课程的需要请您带一些物品或请您和孩子一起共同完成作业

3.安全方面。平时无论在家里还是带着孩子外出都要多给孩子讲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如:走路时看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跟陌生人走、不要摸电插座、学会自己报警等、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电话;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知道遇到危险时会大声呼救等;(班级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每周一次),增加幼儿的安全知识,提高幼儿安全、自我保护意识。)3.让幼儿早睡早起,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

4.为了孩子安全,请家长下午在门口接孩子时主动地排下队,给孩子做个榜样。(这一点,每个家长都做得非常不错,要表扬一下)5.每天我们的教学内容会在幼儿园门口黑板上有所体现,请大家接送孩子时多观察一下,回家尽力配合我们辅导幼儿完成。在此,给各位家长解释一下,每天上的课不一样,或许今天讲的是故事,引导孩子去体验或观察,不一定每天都有作业。

6.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为幼儿洗澡、剪指甲(双休日),每天早晚要教幼儿刷牙,(控制孩子吃糖和零食)幼儿园会提醒家长每月两次把被褥带回家清洗。

7、如果您的孩子在家出现情绪不稳或身体不适时,请您在送孩子入园时及时告诉老师,以便我们能多关注孩子。

8、每一个月,我会主动打电话给爸爸妈妈了解孩子情况及有事与您沟通时,务必会打扰到您,在此希望你们的理解和支持,如你的电话号码有变动也请及时告诉我们,以免有急事时联系不上。

最后,我在这里要提出对家长的一些要求:

1、懂礼貌、讲文明。孩子每天入校要和老师问好,和小朋友问好。平时要学会礼貌用语。其实孩子的学习很大部分来源于模仿,所以不管是我们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比如:入园时对幼儿园大门口迎接小朋友的老师,应主动问好,家长也要向老师问好,这样榜样作用才能得到发挥。你们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啊!)

2.家园合作。

孩子是联系学校与家长的桥梁与纽带,因此,我们应该有一致的观点与态度。学校里教的一些常规知识与技能,家长在家应督促孩子加强练习,以达到巩固的效果。如果在某些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可单独与老师交谈,切不当着孩子的面否认教学。现在每个老师每个家长都有手机,老师和家长能取得及时的联系。家长有什么需要或疑难也可随时提出来,向我反映,我愿和你们共同探讨。

3、请你们每天抽出20分钟的时间查看并对孩子作业进行辅导。这个学期是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学期,也是孩子们入小学前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学期。因此很多工作需要你们的配合。感谢家长的积极参与,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欢迎大家向我们提出来,我们非常感谢。

5.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 篇五

有规律的生活是学前班学习与教学的关键,只有在学前班学会了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小朋友才能更好的融入学校,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1、学生于8月26日到31日注册,9月1日召开家长会并正式入学。在家长会上要求家长积极配合老师,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关爱孩子,通过家园共育,把孩子培育的更好。

2、开学2个月期间,必须从早到晚睡一天和孩子在一起,从孩子的内务、学习、吃喝拉撒和卫生都全面的督导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学习和游戏。

3、从基本做起,教会孩子们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见到垃圾主动捡拾。大小便要进厕所,学会擦桌、扫地、洗脸、洗澡换衣等,注重自身的清洁,不捡地上的东西吃。

二、学习:

对于我们民族地区的农村孩子来说,学前班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正规学校。也只有在学前班,才能结受汉语言文化的教学,因此必须从最基础的东西抓起,一点一滴的进行教学。

1、教会正确握笔写字,知道书写顺序,会正确使用作业本。其中《写字歌》是必须学会的儿歌。

2、能背诵至少10首儿歌,学习认读老师、同学、小朋友等汉字,能够正确读写0―10,一至十,能正确读写23个声母以及6个单韵母,会讲3―5个故事。

3、音乐能会演唱至少五首儿歌,能跟着琴声和唱。

4、认识简单的图形,并能画出图形,学会使用剪刀,胶水。

5、会玩各种玩具。能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不私自拿别人或学前班的玩具,有小组合作意识。

三、安全:

对于学前班孩子来说安全和好的生活规律才是最好的。本学期,学校校园施工虽大体完成,但是还有大门正在修建,所以学校四处都是碎木板、沙、石还有建筑支架,危险四处可见。已建好的校园也是高墙、围墙,学生都会去玩,还有一些斜坡,随时有孩子去爬玩,这个学期的安全尤其重要。

1、随时提醒孩子们注意,不要在建筑支架和材料附近玩耍,不能爬到高处和高坎边沿玩耍。

2、随时提醒走路注意靠边走,不乱跑乱窜,注意看行人车辆。

6.学前班语言教学工作计划 篇六

学前班语言教学工作计划

——江启勇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语言课程的学习,让孩子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字,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为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幼儿“想说、敢说”勇气。同时,注意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述。教材里的故事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一叙述时事件为主,反应幼儿熟悉或需要了解的生活内容,想幼儿讲述提供丰富多样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样本。

二、教材目标

1、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流,说话有礼貌。

2、引导幼儿在谈话和游戏活动中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培养幼儿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习惯。

4、培养幼儿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的能力

5、认识和会写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及一到十数字。

本学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等基本的语言发展活动来组织幼儿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培养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意识和初步的自我表达能力。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述个人及周围的一

切。激励幼儿的语言游戏兴趣,帮助幼儿在不同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结构的敏感性。

1、通过游戏、活动等学习方式,让幼儿认识汉字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幼儿进入学习倾听、理解和使用规范性语音表达时期。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讲述活动中,让幼儿学生怎样地在集体面前大胆而清楚地叙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通过批改作业及鼓励的方式,让幼儿逐步提高写字和认字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7.学前班下期语言教学计划 篇七

“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学前儿童的教育是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而语言是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要想做好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必须从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做起,掌握语言发展的三个主要理论,并对这些理论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影响方式和作用方式做出准确的分析,关注儿童学前教育。

二、语言发展理论

1.环境影响论及其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影响

(1)环境影响论

环境影响论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理论提出者认为,环境是影响学前儿童语言习惯、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理解方式的主要方面。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奥尔波特,他认为,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机械的、单一的模仿,而不具备创造性,支持这一理论的是怀特.赫斯特,他的观点是虽然儿童学习语言不是对语言的简单模仿,但也是对大人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模仿,其本身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关于此观点的另一支持者是斯金纳,他认为语言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集合,环境影响对语言刺激起加强的作用。

(2)环境影响论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影响

首先,因为环境影响论认为,环境是影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第一要素。因而,在环境影响论下,必须为学前儿童营造良好和合适的语言环境。比如狼孩和人工野孩就无法获得相应的语言环境,从而无法习得语言。其次,学前儿童看护者要注意对其提供正确的语言使用方式,注意尽量使用标准化语言,而不是方言或过于超常的口语。那样会给儿童的语言学习带来不好的后果。最后,要对语言学习中有进步的儿童予以适当的鼓励,研究表明,常受鼓励的儿童比一般儿童有更好的语言学习后果。

2.先天决定论及其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影响

(1)先天决定论

先天语言能力学说最早由乔姆斯基提出,他认为,人类个体天生拥有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并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习得的,人一旦有了深层次的思想,他们自然会把内心深处的表达需求结合本身就知道的语法规则,转化成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他们的思想。

(2)先天决定论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影响

第一,先天决定的出现表明了儿童语言发展具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教学者要遵循这样的规律,顺应儿童语言发展的天性,并合理施教。第二,语言教学者在针对语言不太敏感的儿童时,应当相信人类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和表达能力,相信并帮助他们学习好语言。第三,儿童自身学习时不要太依赖他人。

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及其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影响

(1)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

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由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提出,他们认为,环境是和主体相互作用的,在这其中,儿童首先是语言的表达主体,儿童本身对接受的语言教学和日常表达影响进行思考、加工并整合成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外界对儿童个体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儿童身边的父母、兄弟、同学、教师等角色对儿童习得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哈利迪认为,儿童在一边学习语言的同时一边通过语言进行学习,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2)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影响

儿童语言教学中,首先应尊重学生作文语言表达主体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和学习方式。周边教导者在对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时,必须尊重儿童作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在尊重儿童本身的同时对他们的语言行为进行正确的方向性引导,并增加语言学习的兴趣点,加强他们交流和表达的机会。

总结

在学前儿童的语言教学中,先天性因素和环境都对儿童这一语言表达主体起着较为中重要的作用。首先,作为语言表达主体,学前儿童自身对其语言习得结果有主要的吸收和转化作用。其次,学前儿童的先天语法体系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最后,儿童的语言环境对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有加强性和感染性影响,让学前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了某种语言表达方式。这一点在“狼孩”在接触人群以前可用“狼语”和狼群交流,在回归人群后变得逐渐可以和人类做简单的交流,后来达到无障碍交流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环境对语言的教育非常重要。总而言之,儿童在习得语言时,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而后在生理成熟过程中受制约,环境又对儿童语言学习发展起外部影响作用。而儿童的语言学习最终在语言运用中逐渐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学坚.论语言发展理论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6:113-114.

[2]周兢,陈思,Catherine Snow,Paola Uccelli.学前语言教育的新取向:重视儿童学业语言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4,06:39-44.

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研究 篇八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能力培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他们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他们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含义及重要性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主要通过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来培养幼儿听和说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因此,幼儿的智力开发重点在于给灌输一些有用的东西,发挥记忆力好的特点,只要记住就行,不需要理解,幼儿智力开发的主要途径是语言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针对性强,由于长期的共同生活、亲子间感情亲密、互相信任,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其次,家庭语言教育具有灵活性与随机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家庭语言教育中家长教学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孩子更容易听从,但家庭教育的局限性存在缺陷。幼儿园儿童语言教育的主要是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儿童语言交往的习惯,提高儿童语言交往的能力;同时引导与提高儿童倾听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儿童入学后的继续学习做好准备。这些优势比如固定的环境、专业性是家庭无法提供的。因此本文选取了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研究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对策。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观念落后。首先,是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习惯对儿童进行统一授教,没有充分意识到孩子间的个体差异。其次,语言教育的观念仍是在语言教育中由教师主导,忽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单纯以填鸭式的教学,不注重创造幼儿主动说话的情境。另外,一些幼儿园对新观念采取排斥的态度,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语言教育。

(二)内容的选择脱离实际。“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开展幼儿语言活动时,很多教师为每个阶段的幼儿组织安排的活动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离,没有充分挖掘幼儿生活、环境中熟悉的且可以被利用和展开的语言资源,造成幼儿理解困难,幼儿语言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方法的运用不切实际。“在教育实践中,不同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相同的活动方法,同一个活动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方法。”但我们的幼儿教师往往忽略活动内容及幼儿的实际特点,从而没有运用适当教育方法开展语言活动,不能正确地引导幼儿获得语言的发展。

(四)活动的整合与迁移不够。卡洛.乌尔福克和伦奇的四范畴理论反映了有关儿童语言学习的整合观,Odlin认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造成的影响,”教师组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时,缺乏整合的意识,在这方面没有考虑到或者是考虑到了但是却没有做到。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培养策略

(一)宏观上要改变传统语言教育理念。新的幼儿教育观必须适应相关要求,幼儿园要想设计一个完善的语言教育活动,就要选择教育内容真正体现教育目标,并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教师一定要遵循:根据语言教育目标选择内容,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内容和在幼儿的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的原则。因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自主进行的语言学习。学习必须以幼儿的经验、自我、实际需要为核心。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在发展幼儿语言的过程中是否考虑到了语言环境的因素,是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能力的首要前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时刻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这时,教师使用的教育语言就要用易于被接受的正确的儿童化语言。例如教师在课上提问、做小结,用词要准确,句型要简单。语言环境作为学习、理解、积累、运用的基础,因此,并不能仅局限于在语言课上讲故事、读诗歌,可以选择在在午餐前和午休前,给幼儿朗诵有品质的诗歌,让幼儿体会诗歌中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通过不断地积累,幼儿能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

(三)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学龄前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首先应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其次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第三,好的语言教育活动也是促进幼儿语言领域能力的发展的重要环节。来自于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加以整理组织成较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四)注意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重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比如:丰富幼儿的词汇量,鼓励幼儿说完整话等。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五)发展语言能力应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一是,在音乐课的活动中渗透。音乐是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凭借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可让孩子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二是,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教师可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对自己作的画进行讲述。如:在孩子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出来,再请小朋友给画中的小动物说句话等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三是,在计算活动中渗透。在上计算课时,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计算知识。

【参考文献】

[1]吴晓玲.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2(17)

[2]杨玲,肖华锋,田晓雨.试论幼儿园语言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

上一篇:高三第二学期英语教学总结下一篇:高一语文学习短歌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