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2024-08-24

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共14篇)

1.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

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工作体会

近年来,XX县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纪委《关于认真抓好**号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等上级文件精神,把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县乡镇纪检组织基本实现了“四有”目标,即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必要的办公办案设备、有基本的交通保障,为推进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乡镇纪检组织的基本情况

我县现辖**个镇、9个乡、2个街道办,20个乡镇都设有纪委。20**年乡镇换届时,各乡镇按要求配齐配强了纪委人选,其中设纪委书记1名,副书记1名,兼职纪委委员1-3名。乡镇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委员担任且排在同等资历委员前面。乡镇纪检干部86人,其中20名乡镇纪委书记大学及以上学历的13人,大专学历的7人,平均年龄36.8岁,女干部5人,占总人数的25%。全县212个村(居)委会都配备了1名村级纪检员,同时明确了村级纪检员的职责,使纪检监察工作的触角向广大农村延伸,为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纪律保障。

二、乡镇纪检组织职能作用发挥情况

各乡镇纪检组织在县纪委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下,从实际出发,结合乡镇开展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等职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以有效落实。各乡镇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乡镇整体工作之中,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切实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以“大联系大台账大帮带”和干部作风中存在的“庸懒散贪”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乡镇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完善乡镇干部包村、结对帮扶等机制,扎实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代办点建设,不断优化乡镇政务服务环境。

二是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农村基层干部的自律意识大大增强,贯彻执行各项政策制度的能力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管理制度,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民主决策制度,全面推进乡镇、村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促进了农村基层事务运作的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了“三务”公开的透明度,群众监督的力度,更加凸显出“三务”公开的公信度。20**年,乡镇换届以来,乡镇纪委受理群众举报数102件,查办案件79件,党政纪处分79人,维护了农村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是乡镇纪委工作经费得到有效保障。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抓好乡镇纪检组织保障机制建设,基层纪检工作软、硬件设施得到加强。乡镇纪委必要的办案设备得到了保障,如:电脑、打印机、录音笔、保密柜等,同时建立乡镇纪检工作经费长效保障机制,乡镇纪检所需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单独列支,予以保障。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全额享受了220元/月办案补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乡镇纪委的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

四是民生资金监督检查力度逐步加大。各乡镇纪委紧紧围绕党的农村政策落实情况,以检查农村土地政策和强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等为重点,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监督检查制度,探索运用有效的监督检查方法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切实解决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三、乡镇纪检组织职能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乡镇纪检组织建设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精力不专一。20个乡镇均已配备专职纪委书记,但按照班子分工,乡镇纪委书记都还分管着其他工作,如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等工作,不能集中精力专抓纪检工作;其他纪委委员兼职问题更是突出,往往都是一人多岗,如本身就是民政所长、计生办主任、经管站站长等,导致其不能专职履行纪检监察职责,常常是“专职”不能专用、“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是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各乡镇纪委在双重管理体制下开展业务工作时,因人、财、物由各乡镇保障,制约因素较多,很难独立开展查办案件等业务工作,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疲软”。多数乡镇纪检干部未经过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业务不熟,办案能力不强,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不相适应。

三是体制运行不顺畅。乡镇纪委虽然是在同级党委和县纪委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乡镇党委往往对乡镇纪委享有支配权,特别是在工作分工、经费开支及开展工作方面,乡镇纪委对同级党委、政府存在很强的依附性,这就导致乡镇纪委对同级党委及班子成员的实质性监督较少;此外由于基层派出所、司法所、财政所、工商所等执纪执法部门都是县驻乡部门,其编制、任免、工资、考核均由主管部门管理,监督合力难以形成。

四是执纪环境不够宽松。少数乡镇党委书记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存在求稳怕乱心理,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对乡镇纪委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重视,认为抓的力度大、查的案件多就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损害当地形象,从而造成乡镇纪委书记在履行职责时受到很大程度的掣肘,不敢大胆放手开展工作,更难以有所创新。

四、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应从强化组织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要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监督力量。配齐配强专职人员。各乡镇纪委设委员3-5人,县级纪委要坚持标准,严把拟新任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入口关。要坚持把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纪检工作,清正廉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选配到专职纪检干部岗位。实行县乡两级联合办案、两级联审制度,建立联席会议、业务研讨、协调督促、情况通报等制度,形成查办案件的联动机制。

二要明确工作职责,做到专职专责。建立乡镇纪委干部分工报告制。年初各乡镇在分工前,对纪委干部分工应向上级纪委报告备案,县级纪委可提前介入,与乡镇党委政府协调,要求担任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尽量与纪检工作相关,尽量做到专职专用。乡镇纪委要在县纪委监察局领导下,紧紧抓住农村基层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定期不定期对各站所、重点项目及村级事务进行监督检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探索村级纪检委员履职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对村“两委”主要成员的监督,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员“监督哨”的作用。

三要完善体制机制,确保保障到位。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将乡镇纪委所需工作经费列入乡级财政预算,单独列支,使乡镇纪检组织工作经费得到保障。乡镇纪检干部享受规定的办案补贴。要加强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硬件配套。乡镇纪委要有独立办公室、配备一台电脑、有一套档案柜、有一部办公电话、有基本的交通保障。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能力素质。针对乡镇纪检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定位不准、情况不明、业务不熟的特点,及时组织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并将培训范围从以往仅培训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拓宽至乡镇纪委委员,确保新任纪检干部尽快熟悉业务、迅速进入角色。同时,探索纪检干部的学习培训机制,积极调选部分乡镇纪检干部直接参与县纪委的案件查办工作,通过参与办案值班、对象看管、谈话旁听,提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办案技能,使其从查案办案的“门外汉”,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2.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二

一、现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铜川市所辖一县三区, 其中3个国家贫困县 (区) , 1个省级贫困区。目前共有34个乡镇, 543个行政村, 农业人口44.96万人。近年来, 市财政收入虽增长较快, 但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乡村基层财政, 多年来由于财力原因仅能维持低水平运行。目前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乡镇财政建设无法引起乡镇领导足够重视

乡政府作为群众利益的直接承办者, 是全面贯彻中省市各级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 落实扶贫济困方针,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中间载体。乡财政在很大程度上要用有限的财力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 乡镇财政在机构设置、人事制度、行政管理与具体业务上分属乡镇和县 (区) 管理, 有的乡镇领导对新形势下的财政职能不甚了解, 认为乡镇财政就是领导的会计、出纳机构, 因此, 随意调、派、换财政工作人员, 使得乡财政业务骨干人员系统外流动性较大, 严重影响了财政整体工作的连续和规范化管理。

(二) 乡镇事权和财力不对等

农村税费改革后, 铜川市的乡镇、村几乎全部依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补助维持基本运转, 自身可用财力较少, 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以本市经济发展中等县、中等乡的一个中等村为例分析, 现阶段要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最低需要4万元。其中:村干部工资及补助1.46万元, 村级组织办公费0.6万元, 计划生育费用0.6万元, 突发性事件支出 (主要指防汛抗旱、检查评比支出) 0.3万元, 生产经营支出 (主要指为发展生产而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 0.4万元, 其他支出0.64万元。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2008年全市543个村的平均收入 (含各种转移支付收入) 为2.4万元, 尚有缺口1.6万元, 543个村的缺口总计1 303万元。乡、村在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上经常争抢,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 更谈不上兴办一些农村公益事业。

(三) 财政约束软化, 乡镇机构膨胀, 财政供养压力剧增

目前, 铜川市乡镇人员普遍超编严重, 虽经过历次机构改革和多次清理, 但始终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其主要原因:一是财政监管“缺位”。乡镇一级政府无论乡镇规模大小和当地资源状况如何, 都要设置十几个甚至二十多个部门, 增事务增机构, 减事务不撤机构, 导致机构和人员极度膨胀, 财政缺乏有效的制约。二是乡镇政府“越位”。在实施公务员管理制度之前, 乡镇机关进人没有规范的约束和有效的监管, 在就业形势艰难的情况下, 人员进入的随意性较大。三是国家政策“错位”。一方面, 国家对大、中专生的硬性招聘安排, 对本来过剩的乡镇机构人员没有裁减, 使原来3-4人就可保证运转的单位, 短期内人员增加较快;另一方面, 复转军人安置、民办教师转正等也增加了乡镇财政供养, 在撤乡并镇的改革中, 虽然下达了精简人员的目标, 但由于缺少有效的安置办法, 工作难以开展, 最终还是越减越多。

(四) 债务监管化解机制不健全, 贫困地区债务负担沉重

至2005年底, 全市乡镇累计负债达34 503万元, 乡均负债235万元。其中村级债务24 155万元, 平均每村债务近45万元。巨额债务形成原因复杂。一类是旧债。主要是有的原乡、村干部为创政绩, 以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名义向银行或个人借贷兴办企业, 建设公益事业项目形成的;有的是村集体为“普九”、“两基”达标而形成的;有的是因乡镇机构膨胀, 收支缺口较大, 为弥补日常开支而举债形成的;还有的是原基层干部吃喝招待等缺少监管所形成的;有的是垫付税款、弥补赤字、担保扣款形成的, 绝大部分根本无法回收。二类是新债。财政采取许多奖励措施积极促进旧债化解, 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是, 新农村建设又加剧了乡镇举债, 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举债, 比如, 农村道路建设, “村民打底子, 政府铺面子, 财政补助为水泥路面15万元/每公里, 沥青路面10万元/每公里”。就铜川市的实际情况看, 大部分是山区路面, 这样的补助标准造成了大量的资金缺口, 乡镇政府为完成任务只有举债。由于缺少收入来源, 因此旧债还未还清, 又添新债。加之目前缺少化解不良债务的利好政策和财政支持, 许多乡镇账户多次被法院查封, 因欠费而被断电、停电等更是常事。在加大财政风险的同时, 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

(五) 乡镇财政理财积极性难以提高

税费改革后, 乡镇政府的自主收入大幅减少, 而又缺乏新的财源增长点, 村级基本无收入。乡镇财政是上级财政给什么钱, 花什么钱, 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依赖性很强。虽然现在人民群众对政府期望值很高, 总希望当地政府能尽可能为其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但乡镇苦于财力的原因, 往往事与愿违, 结果是群众不满意, 政府自己也不满意。在经济社会发展上, 乡镇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 更多的是等、靠、要, 依靠上级财政部门帮助而发展。在一无区位优势, 二无资源优势的乡镇, 发展的难度可想而知。

(六) 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人员身份复杂。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财政干部的身份出现了双重性, 即一部分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原财政所人员, 一部分是原经管站合并过来的事业人员, 干相同的工作, 身份、待遇却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二是接受双重领导。大部分乡镇财政干部在业务上接受财政局领导, 在行政上接受乡镇政府领导, 工作随意性很大, 很多干部反映工作很难干。三是干部缺乏流动。除少数领导干部和业务能力突出的干部外, 一般干部根本就没有机会流动, 从上班到退休, 永远在原地踏步, 一没变动工作地方, 二没职务升迁机会, 无活力也无动力, “工作一辈子, 反正是科员”, 干部无激情, 也无热情, 惰性强, 工作得过且过。四是人员年龄老化。农村税费改革、机构精简、人员分流以后, 财政系统干部只出不进, 大部分都是20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干部, 年轻人少, 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最基层、最贴近农民的一级财政, 担负着维护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民切身利益以及乡村级组织运转的重要保障职能。要进一步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实施财政职能的优势, 尽快建立完善科学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这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及时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加快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地方财政发展壮大及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建立分类管理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模式

体制问题实际上是财权的划分问题, 由于县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条件也千差万别, 乡财政管理体制不可能实行统一的模式。一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加大上级财力调控力度。特别要强化省级政府在调节省以下财力分配方面的责任意识, 在建立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最低支出保障机制时及时完善省以下财力差异调控机制, 促进财力向基层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二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补助力度。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 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财力补助力度,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进一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在逐步简化财政管理层级, 提高资金管理效率的同时, 围绕发展县域经济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直管县的直管村经济, 激活各个“造血细胞”, 增强各乡村的“造血”功能, 加大其对其他县乡镇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建立不同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比如, 对经济发达、较发达、税源丰富地区, 实行比较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按税种划分县乡间财政收入和事权, 并各自负责本级支出;但对经济欠发达, 地区自身财源少, 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性较大的乡镇, 实行核定收支超收分成、超支不补或给予一定比例补助的体制, 确保乡镇基本支出需要;对落后地区收入规模小、财力有限、无法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乡镇, 实行统收统支加激励的体制, 确保乡镇机构正常运转。五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确保村机构正常运转。村级组织肩负基层党政工作和村民自治的双重职责, 履行一定的公共职能, 地方政府对村级经费具有一定的补助责任, 要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六是以增强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建立健全全国生态示范县生态补偿机制。鼓励这些地区加强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二) 科学界定乡镇的财权与事权

在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 基层缺乏应有的财力, 却承担了大量的事权责任, 是导致基层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进一步明晰财力与事权划分, 而且必须通过立法、司法、执法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予以实施。笔者认为, 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对乡镇应该享有的财力要予以充分保障, 对乡镇应承担的事权予以明确划分, 彻底解决乡镇责权利相背离的问题, 强化乡镇财政的基本职能, 促进乡镇政权建设、经济发展与事业进步。从有利于乡镇政权建设和保障民生出发, 将适合县 (区) 级管理的事权收到县 (区) 级, 将适合乡镇管理的事权划归乡镇, 并匹配相应的财力。一是凡有利于乡镇政府职能完善、基层政权建设和工作开展的事权, 都应下放到乡镇。二是将适合乡镇征收和管理的税种划归乡镇, 作为其固定的收入来源。乡镇财政收支范围确定后, 在体制执行中如遇到事权结构发生变化, 应及时划转收支基数, 调整财力分配关系, 实现乡镇财权与事权的有效统一。三是凡属于县 (区) 级财政承担的支出, 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嫁到乡镇。四是对事权未下放但须乡级协助开展的工作, 依据乡镇和县 (区) 级部门职责划分及工作量, 合理确定经费分配比例, 由县 (区) 财政局商县 (区) 级相关职能部门后, 将经费直接拨付给乡镇级, 实现“财随事转”, 确保经费及时到位和重点专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五是不向乡镇特别是农业乡下达不切实际的经济指标任务, 让经济增长顺应经济规律, 同时减轻乡镇的负担和压力。六是针对乡镇的各种达标升级、检查评比活动, 由相关部门负责安排和提供项目资金。七是县 (区) 市政府委托乡镇承办的事务, 应足额安排专项经费, 不得要求乡镇超财力配套资金, 增加乡镇负担。

(三) 增强财政约束, 建立化解乡村债务的长效机制

在合理划分市县乡收入, 调动县乡政府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积极性的同时, 采取可行措施化解乡村债务。一是对债务进行细化认定, 制定化债计划。乡镇债务虽然已进

本栏目由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开办

行了清理, 但笔者认为至少还要进行细化认定, 并制定针对性的化债方案, 分期分批逐年化解。并把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举债作为国家的欠账进行化解。二是建立偿债准备金, 专项用于化债。各乡镇除在年度预算中, 按照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专项用于化债外, 还可以从行政事业性收入、国资收益等非税收入中安排一定的资金, 专项用于化债,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偿还债务, 最终实现对债务的有效化解。三是建立债务化解责任制。把债务化解纳入乡镇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目标责任制, 彻底杜绝乡镇政府举债搞建设和形象工程、超前消费现象的发生。四是上级财政要适当补助乡镇化债。争取中央在政策一致性的前提下, 在债务化解的政策、资金方面适当向贫困地区特别是财政困难较大地区倾斜。上级财政对县乡财政债务要区别情况, 分类处理, 共同承担起化解县乡债务的责任。五是坚持量力而行, 控制新增债务。乡镇在支出安排和建设发展过程中, 要坚持量力而行,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坚决不能举债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六是建立乡镇债务监管机制。对乡镇债务化解情况、新增债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并加强督办, 确保乡镇债务化解工作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 债务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同时, 制定确保县乡财力稳步增长的奖惩机制, 对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和化解乡镇债务较好的给予财力性的奖励, 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发展经济和清偿债务的积极性。

(四) 促进乡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提高监管水平

在确保乡镇预算管理权和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 实施“乡财乡用县监管”和“村财民理乡监管”的管理模式。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为主要内容, 遵循“统一政策, 分级管理, 确保收支平衡;财权与事权相统一;预算管理权不变;调动乡镇理财的积极性;保障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五点原则。确保乡镇政府履行职能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需要, 促进乡镇理财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

当前必须把完善乡镇财政职能作为规范管理的重点, 结合铜川调查实际, 乡镇财政所规范管理后应充分发挥监管九项职能:一是在区县财政局指导下, 负责所在乡镇政府预决算的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乡镇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工作。二是负责乡镇政府预算单位财务集中统一核算与监督。三是负责乡镇组织实施的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四是负责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工作。五是负责“村账乡管”村级资金的专户存储、核拨和监督管理。六是负责农村基金会的清欠。七是负责乡镇国有资产的管理。八是负责各项惠农补贴的核定兑付工作。九是负责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特产税的征收管理。实现由过去的收支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切实心系农民, 为农民和农村提供更直接、更具体、更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五) 进一步改革完善对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以促进辖区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每年安排一定的财力从保障性、激励性和定向性三个方面对乡镇实施转移支付。对当年体制收入未达到乡镇级支出基数的乡镇, 实行基本运转转移支付, 根据综合考核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平衡财政收支、控消政府性债务的情况, 确定转移支付额;对公共服务等不定部分实施一般定向性转移支付;对区域产业布局做出贡献的实施专项转移支付。转移支付采用统一的计算公式, 尽力实现财力下移。一是对于上级财政部门增加的转移支付资金, 本级财政增加的可用资金, 应尽可能的向乡镇倾斜, 缓解乡镇财力的不足, 解决乡镇实际困难, 支持乡镇发展;二是对由于产业规划布局以及生态建设示范影响乡镇经济发展的要给予加大倾斜, 特别是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逐步均衡乡与乡之间财政的基本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六) 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

一是多渠道盘活存量集体资产, 增加财政收入。对发展势头好和有潜力的集体经济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 使其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对经营不善、亏损或倒闭的集体经济项目, 通过破产、兼并、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 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充分利用和挖掘集体的荒山、荒坡、荒地等资源的潜力, 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 搞农业综合项目的开发;四是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积极引进外资企业, 大力培植新的财源。

(七) 建立农村公益事业财政投入新机制

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奖补办法, 积极采取措施, 在组织开展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基础上, 总结试点经验, 扩大试点范围。建立农民自愿筹资筹劳、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 大力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八) 精兵简政, 切实加强乡镇的机构建设

建立权责一致的乡镇机关, 逐步减轻财政供养压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乡镇行政成本。一是精简乡镇党政机构。按事设岗, 按岗定人, 一岗多责。结合乡镇实际, 合并乡镇财政所、农税所、地税所、国税所, 设立乡镇财税服务中心, 这不仅有利于解决乡镇管收与管支脱节的问题, 增强乡镇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集中乡镇的人力、财力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二是调整事业机构设置。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清理、分类, 将公益性职能重新整合、综合设置, 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生产经营性业务分离出来, 走向市场。从而将乡镇现有的职能属于企业的放给企业, 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 属于社会的交给社会, 属于村组的转到村组。过去由政府和事业单位主办的企业, 都必须剥离出去, 自我发展。三是将财政所上收县 (区) 财政局统一管理。如铜川市有两个区财政将财政所上收区财政局统一管理,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财政所上收后不仅有利于县 (区) 财政在业务和干部人事上的统一规范管理, 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而且财政干部由县 (区) 财政局统一调配, 可以结合年龄、学历、能力等综合情况, 使财政干部能够在全县 (区) 范围内合理流动, 实现老、中、青合理搭配, 增强干部活力, 提高工作积极性, 提高乡镇的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四是建立乡镇机构编制长效管理机制, 严控人员编制。建立乡镇机构编制的长效管理机制, 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 对每个乡镇逐一核定编制和人员, 做到编定到人。在实行严格控制入口、乡镇间互相调剂的基础上, 实行“渐进式”消化办法, 制定具体而又切实可行的短期和中期目标, 对分流人员分批逐渐消化, 确保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超编人员的分流任务。

(九)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促进乡镇财政依法理财

3.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三

——题记

出路,—幅精雕细描的画卷

富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财政穷县,乡镇基础条件差异较大,改革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不畏艰难,科学决策,大刀阔斧地迈出了改革的新步伐。于是,一项按照中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富县实际,科学可行的改革方案出台。

富县以“创新机制,增强乡镇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为目标,针对税费改革后“乡镇责任与权力不对等、机构设置与工作要求不对等、资源利用与工作效率不对等”等突出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逐步实施的原则,把这场改革分为三步来走。第一步是在2008年结合乡镇政权建设,对基层站所进行整合;第二步是在2009年上半年,通过调研考察,合理设置基层站所;第三步是在2009年下半年,学合各乡镇实际,实施了站所人员聘用。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效。

三年乡镇机构改革期间,县委书记刘天才、县长蔺治斌和他的一班人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亲自调研、考察,细心推敲,精心组织、现场办公:分管领导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实施,各基层干部职工大力支持与认可。仅县委常委会和各类改革的会议达数十次,现场调研和现场办公达百余次,为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改革,—幅幅千锤百炼的画面

富县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以强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加强管理、维护稳定”职能为目标,对乡镇机构进行了合理调整和规范设置。简化了办事程序。实行集中办公,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强化乡镇政权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责权统一的高效工作机制。按照“因事设岗,按岗定人”的原则,优化干部队伍,竟争上岗,推行“公平、公开、公正”的全员聘任,实行实名登记制,确定了全县13个乡镇“三办七所”的人员编制、职能职责。调动乡镇机构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县乡财政分灶的新路子,完善财税体制。按先行试点、全面推行的思路,在经济基础较好、经济比较活跃的富城镇、茶坊镇和张家湾镇建立乡级财政试点工作。

改革的雨露使各乡镇面貌新颜绽放,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昔日的几排年老失修的瓦房早已消失不见。通过改革,13个乡镇站所全部搬进了崭新、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办公大楼,宽阔平整的篮球场,美丽多姿的花园,碧绿柔软的草坪,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味美可口的廉政灶,使得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工作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服务意识更加增强了。

乡镇机构改革让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在羊泉镇,镇长带领干部和技术人员帮助果农打药;在交道镇,党委书记主动帮助农民办理手续;在北道德乡党委书记主动询问群众,随时随地解决群众困难。富县现在的干部由原来“管理农民”逐渐向“服务农民”转变,群众对干部和基层组织越来越信任,干群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让政府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靠山”。羊泉镇鹿首村村民宋银云的丈夫患有严重的肝病,她找到镇政府,希望能够尽快通过合疗报销一些医药费继续为丈夫治病。羊泉镇社会事务力硷室工作人员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个多小时就为她办理好了相关手续。现在羊泉镇干部们对待群众的事情“热情、快捷、高效”,已成为工作常态。

记者采访了富县乡镇机构改革办公室主任尉龙斌,他讲到:把分散的、在外边住的站所,统一都整合到乡镇一个院落里去办公,主要是为了方便群众,这是富县站所整合的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就是按照站所的职能,把站所相近的职能进行合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人员结构更加优化。整合后,充分下放乡镇对站所的管理权,把过去由部门管理的站所下放到乡镇管理,使乡镇职能得以强化。

启迪,一本发人深思的画册

改革的过程是艰辛的,成绩是斐然的,改革过后更是发人深思的。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中,富县通过探索和尝试,不仅取得了惊人的成效,同时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启示。

乡镇机构改革能否取得实效,最核心的是要强化乡镇政权的职能,否则就成为“单位换牌子、业务换名字、干部换位子、工作老样子”的搞形式、走过场。科学可行的改革方案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富县乡镇基础条件差异较大、政权建设进程不一,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最为关键的是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逐步实施。改革涉及到领导干部的去留,一般干部的岗位调整,落聘人员的分流安置,临时聘用人员的清退,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是推进改革的基础。镇机构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加强组织领导,才能确保改革成功。

富县乡镇机构改革一是切实增强了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管理协调和服务职能,为构建以乡镇党委为核心,权责统一、协调一致、便民利民、务实高效的工作格局奠定了基础。二是有效解决了乡镇站所管理缺位的问题,实行集中办公,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群众。三是激发了基层干部学业务、学技术、比服务的内在动力,四是既改善了乡镇和基层站所的办公生活条件,又节约了土地,办公用房等资源,减少了运行成本。

但是,乡镇机构改革和管理创新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县委书记刘天才讲到:从富县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全县30万亩苹果仅有80名技术员,蔬菜、畜牧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更为缺乏,这个问题富县将通过加快引进、加强培训两个途径解决,二是乡级财政尚未建立,工作服务的实力十分薄弱,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将选择有条件的乡镇开展建立乡级财政试点,增强乡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三是基层站所的考核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乡镇干部的待遇偏低,要进一步健全制度,调动他们安心工作,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4.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四

一、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县委始终把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放在乡镇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强乡镇干部政治思想建设、素质能力建设、服务意识建设,干部队伍不断壮大,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监督管理逐步科学化,干部队伍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乡镇干部能够不断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能够发扬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求实奋进的精神;能够团结协作、清正廉洁;能够切合实际确立工作思路,准确定位;能够适当的结合实际,开展亲民为民活动,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村级干部能够逐步转变工作职能,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把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方便作为服务宗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积极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截止,县辖5乡1镇1场;乡、镇、场下辖61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7个分场。全县干部队伍总数为3391人,其中县处领导干部42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1.2%;乡科级领导干部450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13.3%。全县现有61个行政村,共有村级干部347人,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36人,35岁至50岁之间的有237人,50岁以上的有74人;大专以上的有24人,高中、中专的有187人,初中及以下的有136人。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深化认识,打牢新时期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提倡加强干部的自身素能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自身认识,树立基层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批评,自我管理”的观念。近几年来县委通过在各乡推行“三集中五日”制度,即每周二为机关、站所、农村干部集中活动日,以乡镇管区(工作片)为单位组织学习,安排交流工作;每周五为各村集中办公学习日,现场解决群众问题;每月15日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日,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解决群众矛盾和所需所盼,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每周三为理论自学日,周四为活动实践日,切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理论知识,服务实践群众的意识。

(二)严格管理,完善机制,建立基层干部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严格执行目标管理,注重在科学分析民情、乡情、村情的基础上,帮助基层干部理清思路,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任期责任目标和工作计划,对基层干部实行“三定一考核”的办法,即人员定岗、任务定量、工作定责,年终严格考核结帐,从而使基层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工作真正有压力;实行乡镇领导“包一个村及村中的十户农牧民,联系一个站所,帮扶一户特困户,联系一名致富能手”的“包村入户”制度;在党员和机关干部中实行“一岗双责”,每个党员和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联系1至3户农牧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成为政府和农牧民联系的纽带;设立了“为民服务大厅”,乡镇选派优秀的站所干部八小时集中为农牧民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以前需要两天能够办完的事现在只需要

一、两个小时,方便了农牧民;推行“乡村联合办公日制”,每周五由乡包村领导、地县乡下派驻村干部、村两委实行联合办公,重点解决农牧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沟通交流意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实施“为民服务联动工程”、“结对帮扶工程”、“乡镇党员干部先锋示范岗工程”三项工程,通过有效的管理,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采取“双向进入”的管理机制,选派乡镇机关、站所干部到村中任职锻炼,挑选优秀年轻的村干部到技术服务型站所挂职学习,实现乡镇干部和农村干部人才的双向培养,达到“双赢”的目的。

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干部队伍考核机制,努力增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全面推行建立“干部季度绩效考核制度”。,阿尔达乡、解特阿热勒乡推行机关干部工作量化考核,镇实行了“领导干部绩效评价制度”,采取“阶段承诺,季度考核,绩效联审,综合分析”的程序步骤,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报告。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量化目标责任,完善了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月评、季考、中审、终定”全面、科学的考核程序。

(三)统筹全局,创新方法,分类建立机关、站所、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

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发挥领导干部在基层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各乡镇根据基层干部工作岗位的不同,工作性质的不同,乡镇党委从统筹全局的角度考虑,分类建立机关、站所、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各乡相继出台了站所长考核管理办法、村干部评价制度等,进一步加强乡镇各级干部队伍建设。1998年后,部分乡镇采取以村为单位,将包村领导、驻村干部、下派干部和村班子成员进行统一的“捆绑式管理”,年终采取“捆绑式考核”的办法,增强每名干部配合沟通和相互协调的责任意识;对整体工作采取“捆绑式考核管理”的基础上,再分类别建立不同层次干部的具体管理考核办法,对机关干部管理实行“绩效量化考核”,逐步推行“党员干部承诺制”,依据所包村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完成的目标任务,量化分值,列入乡镇机关干部目标责任书中;对站所干部实行“双述双评双重管理”的办法,规定站所领导干部在完成单位业务工作的基础上,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完成安排的包村或是临时性等工作,实行业务主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双重管理”,每年要分别向所在业务主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述职,进行“双述”,最终的考核评定由主管业务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分别给出考核分数,再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考核等次,实现“双评”。

为进一步优化村级干部队伍,近年对村干部实行了星级化管理,建立动态的、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从源头上激发村干部的工作干劲。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实行定向培养,跟踪考察,及时补充,滚动管理的办法。,县委在乌市党校举办村级后备干部脱产培训班,实行全脱产、全免费的培训教育,两批共73名学员已于7月毕业返乡,全部并充实到基层进行实习锻炼,有12人还担任了村委会委员,保证了村级干部队伍“绿水长流”。

(四)加强教育培训,拓宽干部视野,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强化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把培训作为提高基层干部素质的根本性和基础性措施,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责任制。对基层干部分层次、分期分批的进行培训,坚持经常性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逐步改进教育培训效果,一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根据各乡、村的发展实际,开办尽可能多的实用技术培训,如围绕我县的水产业发展,与水产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每年定期邀请该校的专家教授为干部讲授发展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免费派出乡镇干部到外地学习经验;二是改进干部教育方式,加强对学习培训的督促和考评。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法,多方面、多渠道的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建立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制度。仅至今,全县共举办县内及区内外,疆内外的各类培训班90余期次,组织乡镇机关干部、站所干部、村干部参加培训教育3980余人(次),投入6万元帮助229名村干部完成了中专学历教育。目前,全县乡镇机关、站所干部中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2%,村干部高中及中专学历的达55%,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达7%。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关心基层干部工作生活,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使基层干部在政治上有想头,经济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以“三项关怀”为抓手,逐步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一是体现政治关怀。健全干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在干部提拔或是交流考察中,将乡镇领导干部在基层工作时间加入到综合量化考核分数中,一年加一分。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提高乡镇干部年底评定优秀的比例,并优先考虑乡镇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定问题,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培养的指示精神,大力培养使用村党支部书记,建立良好的用人导向;二是体现生活关怀。逐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配齐配全各类办公设施,在距离较远的乡镇设专门的干部宿舍,建立干部食堂,县委每月给予基层干部一定交通补助和伙食补助,乡镇对下派到村的干部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为基层干部购买配齐图书杂志、象棋、乒乓球设备等设施,定期在乡镇举办电脑业余学习班,专业技能学习班等,进一步丰富文化娱乐生活;三是体现家庭关怀。对基层干部家属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对乡镇干部家属发生的临时性事件给予帮助。并积极鼓励乡镇领导在工作地安家,对在基层安家的乡镇干部给予经济补助,对家属在县城工作的协调家属借调乡镇工作,并为子女就学提供各类方便,使基层干部真正能够安心“住读”。

三、建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认识

基层干部队伍要有新形象,教育要有新举措,管理要有新机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并且有效的解决基层干部队伍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形成管理的长效约束机制。

一是探索以基层干部“能上能下”为突破点,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长效机制。为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一是实行谈话诫勉制度。谈话方式采取对乡党委政府正职由组织部长定期进行谈话、党委政府副科级领导由党委书记或乡长谈话、乡镇一般干部以及村主要干部由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谈话的方式,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管理一级的上下互动约束机制。在实行季度绩效考核中,采取“记分制”,对季度评分平均低于70分以及年底考核评分总分低于65分的干部,由有关上级领导与其谈话,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要求,并责令干部本人制定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间,对经诫勉教育仍不改者,由乡镇党委下发黄牌警告通知书,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降职或待岗处理;二是实行交流轮岗制。每年可拿出乡镇或是站所中的一些重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选拔一批优秀的干部到基层重要岗位,增加基层活力。对掌握人、财、物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领导和一般干部,进行适当的轮岗交流,可以在部门之间、乡镇之间横向交流,也可以在部门与乡镇之间纵向交流,在对村中一把手的选拔,也可适当放宽条件,在充分对乡村基本情况调研了解的基础上,采取异地交流或是异地任职村干部的办法,提高基层干部活力;三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对在年底考核中连续2年考核不称职和连续两年民意测评中群众满意率低于60%的乡镇干部,领导干部应退出领导岗位或改为虚职,一般干部要向上级主管单位和组织部门汇报,采取清退或是待岗等措施。同时,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教育广大干部正确对待升降去留,在全县真正形成一种尊才让贤、荣辱不惊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官能民”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是探索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为着眼点,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需要对基层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教育,采取与时俱进、结合不同时期发展需要、适合乡镇干部的教育方法,形成基层干部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长期学习的有效机制。一是坚持经常性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抓。充分利用乡镇这一培训教育中心,每年定期举办不同内容的基层干部培训班,县委党校要对乡镇党校教师不定期的进行指导和培训,逐步提高乡镇一级教师队伍素质,同时,县委要有长期规划,选派县直政治理论强和专业技术好的干部、教师,下到基层进行授课。乡镇要采取积极措施,适当提供优惠政策和物质奖励等办法,鼓励乡镇干部以及村干部进行学历教育,构建培训教育大格局。其次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定期举办乡镇理论学习培训班的,加强乡镇干部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实践教育。在调研中,发现这两年基层干部都陆续前往邻近乡镇或是兄弟县市观摩学习,回来后思想上也确实充实了不少,有了不少想法。下一步,不论是县委、政府还是乡镇党委政府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每年都要举办外出观摩学习活动,有条件地乡镇要带领乡镇专业技术骨干和村干部前往内地经济发达区的新农村去学习。对地委以及县委设立的各类培训观摩基地,要进一步精心打造,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来。

三是探索以引导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工作为出发点,建立关爱基层干部长效机制。当前基层干部存在某些作风不实问题,与一些客观实际有着必要的关系。如不切实际制定的高指标,名目繁多的评比检查,各种会议和应酬,给基层干部形成了很大压力,以致产生浮夸虚报、弄虚作假现象。因此,对基层干部既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又要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调动和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在思想上,要提高基层干部对干好基层工作认识的重要性,帮助基层干部特别是刚从事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一些干部刚到基层工作,一方面对基层工作了解不够,对工作认识不足,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一方面在基层工作可能思想上有些情绪,认为基层工作累、辛苦,自己的才能和专业得不到发挥等,老干部也有消极情绪,这都需要从思想上经常关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在政治上,要搭建有效的平台,充分挖掘基层优秀干部,要有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机制,只要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突出,都可以选拔到重要的岗位,不能够按照论资排辈,打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近年县委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选拔了一位基层农牧民干部和大学志愿者到乡镇政府班子任职,极大了促进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在生活上,也要建立工作生活方面的有效机制,重视干部家庭生活问题。要逐步丰富基层干部工作之余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之余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5.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五

——书记乡长话廉政建设

一、如何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答:一是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党(村)公开和透明。二是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三是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问责力度。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问责制的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绩效管理制等制度。四是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关注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利益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如何加领导班子内部监督?

答:一是增强对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的意识。二是健全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的制度。三是完善领导班子内部权利运行机制。四是确立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的体制。

三、如何抓好乡干部党风廉政建设?

答:规定了乡干部下村组八不准:不准打扑克、麻将;不准接受村民的宴请;不准接受公务活动对象的礼品和馈赠;不准利用工作方便为亲友谋私利;不准利用工作之便进行打击报复;不准到村级及管辖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不准参加村级经济实体的盈利性经营或入股;不准组织参与宗教迷信、拉帮结派等活动。

四、如何防止乡党委、政府一把手权力腐败?

答:始终坚持凡是重大决策,如重大建设项目、选人用人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村级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坚决杜绝“一言堂”的家长作风;

五、如何预防村级党组织集体腐败?

答:一是严格执行村财乡管,实行收支两条线,统一票据,每月报

账一次,防止坐收坐支,白条抵账,杜绝了不合理开支。二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三是实行乡对村财务收支情况定期审计。

六、如何抓好村干部反腐倡廉教育?

答:一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教育。村党支部班子定期召开专题会,突出抓好党的宗旨、政策法规和党纪条规等教育。组织村干部观看了《深渊之路》、《亲情错位》等党风廉政建设电教片,通过学习教育,筑牢村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常敲“警示钟”。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宣传基层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的先进典型,注重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警示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同时,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廉政文化、“八荣八耻”等内容制作成精美的展板悬挂在村落社区的墙头,使群众时刻受教育,并对廉政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七、你们是如何抓便民利民工作中的廉政建设?

6.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总结 篇六

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年”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议召开后,结合实际及早谋划,在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明确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责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加快基层组织建设为契机,来推动全镇经济实现发展的大跨越,为建设生态秀美的全省旅游名镇而奋斗,深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活动第一阶段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支部,巩基础

支部班子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团结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沿阵地。支部班子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是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提高支部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保障。扎实抓好党支部分类定级,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经过自评与互评 22个支部,有一类支部9个,二类支部11个,三类支部2个。对那些分类定级中,排名靠后的党支部,对其进行分段定目标,重整改提高。并下派经验丰富的驻村干部帮助摸清底数,找准问题,理清思路,制定措施,边查边改。排名前茅的党组织,作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推荐表彰对象,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总结其典型经验予以推广,激励其余支部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力求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实现进位升级,达到“转化一批后进党组织、提升一批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组织”的目标。

二、抓班子,强队伍

抓好支部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既是形势的要求,也是改变支部班子现状的迫切需要。在开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村两委成员都签订了“四项承诺”。坚持集体领导,凡重大问题由支部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完善支部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开好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完善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建立定期同干部谈话制度和检查工作制度;完善群众的民主监督,开辟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和完善党内监督。切实增强支部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充分利用全市村主职干部培训机遇,积极组织协调村主职干部培训,目前全镇19名村主职干部已全部培训完毕,经过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业务素质。学习培训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让“领头雁”们充分认识当前农村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抓“双带”,促引导

今年我镇严抓远程教育工作,采取每月一通报的制度,全镇远程教育工作每月名列全市前列,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为平台,进一步加强学用转化建设。利用全市“双带头人”脱产班为契机,深入各村进行宣传,经过评选推选出4名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年轻党员群众进行学习;“一村一名大学生”试点工作在 XX的实施,得到了XX电大,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目前已为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培养9名有知识、懂管理、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人才,现已积极向上争取新一期4名农村实用人才名额,为充实基层组织实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提高党员致富“双带”能力,为全面引领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四、抓阵地,强覆盖

坚持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加快完善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十三个一”功能化建设。整合资源,优化配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XXX等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重点解决村级办公活动场所破旧简陋的问题,打造3至5个党建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目前杉树湾村已开工建设。已建造好的XXX村部严格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XXX部现已投入使用。

五、抓示范,显特色

镇党委全面开展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以创建促规范,以示范带全盘,积极探索党组织设臵新模式、党员素质提升新方法、开展党的活动新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

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创建标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上,镇党委根据基层党建特色品牌的创建标准和要求,突出重点抓特色,分类细化创建标准。先深入各支部调查摸清情况,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各创建党支部都能按照创建标准和条件,精心制定创建方案和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时限具体、责任到人、措施得力,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各支部自评、互评,以及民主测评,评选出五龙庄村支部为基层党建特色示范村。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创建,使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达到了“叫得响、立得住、扛得硬、推得开”的创建目标,基层党建示范点不仅有效发挥了以点连线、以点带面的功能,还有力提升了发改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六、抓保障,提服务

落实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体系经费。继续加大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投入保障力度,切实解决村干部待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经费等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资金落到实处,发挥最大作用,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拓宽村级集体增收渠道。积极盘活村级集体资产,通过集体土地流转、平整恢复高速损毁地、开发零星闲散地等途径,不断新增和扩大集体农用地。积极筹备资金对基地进行整理,培植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力争村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综合实力。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为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经济保障。

总之,我镇在第一阶段工作中,严格按照要求,有计划、分步骤抓好工作开展。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丰富载体,确保活动收到实效,圆满的完成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各项任务。

7.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七

1 搞好选聘, 打造动物防疫网络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 面向社会, 自愿报名, 通过培训、考试、考核, 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 严格把关, 按照4~6村一名动物防疫员的原则择优聘用, 全县共确定村级防疫人员75名。结合实际, 争取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 从原来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中选聘具有一定动物防疫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以自由就业者的身份充实到乡级动物防疫队伍中去, 从根本上解决了乡级动物防疫人员不足的关键问题, 从而真正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

2 开展培训, 提高动物防疫网络

为了不断提高动物防疫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用举办短训班, 以会代训, 组织专家深入乡村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 对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开展业务技术和专业技能的业务培训, 使他们不但系统掌握了专业技术知识, 还提高了专业技能。

3 明确责任, 增强动物防疫网络

为了便于管理, 明确责任, 村级动物防疫员一经招聘, 县、乡两级及时对其签订责任目标管理书, 对其工作区域、服务项目、工作事项、劳动补贴标准奖惩办法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统一规定, 在完成对乡级动物防疫人员的招聘后, 也与他们签订了责任目标管理书, 使乡级动物防疫人员包村、包规模化养殖场, 责任到人, 我们明确规定年出栏100头 (只) 以上的养殖场由乡级防疫员负责, 100头 (只) 以下的由村级防疫员负责。这样以来通过明确责任, 定期考核, 奖罚分明, 充分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4 适时调整, 完善动物防疫网络

去年在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员招聘时是严格按照每4~6个行政村配备一名防疫员的要求, 确定了各个乡镇的防疫人员数量, 但经过几个月的实际工作之后, 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村级防疫人员在自己村工作较好, 在其他村工作较差, 究其原因由于他们对其他村的领导、群众及养殖情况不熟悉, 造成村领导不支持, 群众不配合, 再加上所包村子较多,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掌握养殖信息, 只能挨家挨户走访免疫, 工作难度较大。特别是群众散养鸡的防疫白天免疫不成, 晚上又进行不了几户, 工作很难开展, 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就及时采取措施, 指导有关动物区域防检中心站根据各地实际及时增聘村级防疫员, 以适应村级防疫工作的实际需要。经过调整, 新增村级动物防疫员43人, 平均2~3个村一名防疫人员。在去年的防疫检查中, 我们发现经调整后的各个乡镇在免疫密度和免疫档案的建立方面都比以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5 防检结合, 巩固动物防疫网络

认真贯彻“防检结合, 以防保检, 以检促防”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制定防检结合工作方案, 依防疫员为依托, 设立报检点, 公布报检电话, 配备必要的检疫设备, 明确协检员的工作职责、权利与义务, 让防疫员担负起协检员工作, 实行防检结合, 目前全县已建立报检点131个。动物出栏时, 协检员凭免疫档案、免疫证明、免疫耳标实施检疫, 未经免疫的动物检疫员不得签发检疫证明, 禁止出售, 从而提高了养殖户对强制免疫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养殖户变被动免疫为主动免疫, 密切配合动物防疫工作。另外, 防疫员在开展协检工作的同时, 还可以得到一部分劳动报酬,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防疫报酬不高的问题, 增加了防疫队伍的稳定性, 使动物防疫网络更加牢固, 有利于推动动物免疫工作的开展。

6 定期检查, 监督动物防疫网络

县畜牧局组织防检股、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有关人员, 坚持每季度对乡、村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在综合考评中,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被检查村, 严格按照“四看三听一监测”考核原则进行考核。“四看”:一看动物防疫工作会议记录;二看疫苗、耳标发放记录;三看免疫档案;四看免疫耳标。“三听”:一听乡、村干部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反映;二听规模化养殖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和建议;三听广大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意见。“一监测”是在对被抽查村检查的同时, 随机提取畜禽血清带回化验, 监测免疫抗体, 确保检查结果真实准确。根据检查及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对完成责任目标的乡、村, 发给防疫人员报酬, 完成责任目标不完整、特别是免疫密度低于90%的乡村限期整改, 对于复检仍不达标的停发全乡防疫人员的报酬补贴, 以此来促进各村的免疫进度平衡发展, 提高整体免疫密度。严格的检查程序, 科学的监测方法, 有力地推动了乡、村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去年考评中, 全县十二个乡镇的动物防疫工作综合考评成绩均在95分以上, 基本上达到了我们制定的责任目标。

8.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建设 高校 基层统战工作体系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统战工作体系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由统战工作职能部门、高校各基层党组织、高校各基层统战组织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有机工作系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云集,统战工作涉及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侨务、海外归国人员以及港澳台工作等诸多方面。在高校普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今天,学校管理工作中心普遍下移,促进了统战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再像以往仅仅依靠高校职能部门去做统战工作是不够的,因此,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体系建设,构建高校“大统战”格局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工作任务。

一、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 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重心不断向学院下移,基层学院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统战工作。二是认为统战工作弹性较大,效果不显著,缺乏工作主动性。三是认为做好统战工作的职责在统战部,没有必要在基层单位搞统战工作体系网络建设。

2. 不能妥善处理做好日常工作和统战工作的二者关系。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忽视了统一战线团结同志、求同存异、化解矛盾的基本功能。

3. 基层党组织统战干部队伍配备较为薄弱。虽然学校党委一般都明确了基层学院统战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由书记兼任统战委员,但是由于书记行政党务工作或科研工作繁忙,组织机构虽有,形同虚设,统战工作缺乏连续性,实际效果不佳。

4. 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制度不够健全。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以来,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尚在摸索阶段,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工作制度建设。

5. 经费投入较少。在经费投入上,由于基层学院的党建经费较少,用于统战工作上的经费就更少了,另外,由于高校统战职能部门的经费也较为缺乏,缺乏对基层学院统战工作必要的经费投入。

6. 缺乏统战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和横向交流。基层学院虽然大都建立了统战工作机构,确立了统战干部,但是由于工作繁忙、缺少经费、缺少培训载体、培训对象多集中于专业统战干部等原因,基层学院统战干部普遍缺乏统战知识培训和横向交流。

二、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1.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基层统战工作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学校领导体制建设,在学校层面建立高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副书记任组长、学校统战部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各基层单位党委(党总支)书记任组员,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统战部。二是加强基层单位组织建设,进一步明确基层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兼任统战委员,作为基层统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配备统战信息员作为统战委员的助手(一般为办公室主任),协助做好基层统战工作。三是建立日常工作运转机制,例如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向学院民主党派成员通报学院发展的重大事项,听取他们的意见;联系交友制度,将学校一级的联系交友制度继续下移至学院层面,学院党政领导和学院副高以上民主党派成员一对一或一对二结成联系交友对子,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以诚相待,深交朋友。

2. 加强经费投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一是学校加强统战工作专项经费投入,从中下拨一部分经费到基层单位;二是在基层党建经费中明确统战工作经费比例;三是对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3. 切实加强对基层统战干部的业务培训。拓宽培训途径,依托学校自己的党校,选派干部到上级统战部门或社会主义学院进行培训等等。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个成功做法就是成立了东北三省第一家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对民主党派成员、基层统战工作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的好处在于相对于高校党校专业性更强,相对于上级统战部门或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的人员更具广泛性和灵活性。

4. 高校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统战工作的调研指导。具体包括,组织座谈会、工作汇报会及时了解基层统战工作需求,对学校统战工作的建议意见;深入基层单位(学院)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对学院统战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

9.乡镇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九

为了进一步抓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基层妇联组织服务妇女群众的组织作用,特克斯县妇联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问题,制定措施,以党建带妇建,努力打造好党的“坚强阵地”,妇女的“温暖之家”。

一、认真梳理、查找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的问题

一是乡镇一级妇联主席获得培训、提升、提拔、交流的机会较少。村级妇代会主任工作主动性、创新性较弱。表现为业务性工作认真,自行组织开展工作能力较差。

二是乡镇村级党组织对妇女工作重视的力度不够。“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较为普遍。党建带妇建工作在党建工作年底考核中分数权重比例偏低,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农牧区妇女群众党员发展的较少。

二、以四个抓好促进基层妇联组织工作新进步

1、抓好加强思想建设,进一步提升妇联基层组织团结妇女的能力,解决基层妇联干部心思在不在工作上的问题。制定妇联干部月例会制,季度工作汇报会制度,严格督促乡村级妇联干部主动工作。培养“通达智慧、称职有为、健康快乐”的妇联干部。积极争取组织部部门的帮带,进一步畅通妇联干部提拔使用的渠道,努力把乡镇妇联主席这个位置打造成乡镇培养选拔女干部的一个平台,一个载体。

2、抓好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妇联基层组织干部整体素质,解决妇联干部能不能干工作的问题。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基层实训基地,加强对农村妇女工作骨干、妇女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努力把妇女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女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女党员培养成农村基层干部。

3、抓好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妇联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解决妇联干部会不会干工作的问题。大力实施巾帼文明行动,开展“妇女建言月”活动、“家家乐”文化活动、演讲赛等文体活动,积极开展争做“妇女姐妹贴心人”、创建“巾帼文明岗”、“三学三比”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等主题活动。以活动凝聚人心,服务妇女群众。

10.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

今年3月份,山东分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针对当前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积极进行党建制度创新、理念创新,借鉴安全管理SMS的理念和安全审计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了党建巡视、审计制度。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理念体系、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为抓手,围绕中心工作、围绕热点难点、围绕基层一线、围绕服务员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加强改革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和党建创新,打造“三力五型”基层党组织,推进党支部目标管理,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推动企业文化落地,凝聚青年力量,为圆满完成分公司各项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分公司党委结合实际,将党建基础比较扎实的青岛飞行部党委列为今年党建巡视、审计工作第一站。4月19日下午1点,党建巡视、审计工作组赴青岛飞行部,分别从基层组织领导机制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建工作正常运转保障措施到位、党组织工作创新、党建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宣传文化工作、团员青年管理八个方面对青岛飞行部近一年来的党委工作台帐、各党支部工作台帐、团委工作台帐进行了检查审计,对其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召开了讲评座谈会,通报了巡视、审计情况并提出整改要求。

在听取了青岛飞行部党委及各支部的党建工作汇报后,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臧素翃讲到,分公司党建巡视审计的第一站放在了青岛飞行部,充分表明了分公司党委对青岛飞行部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她指出,青岛飞行部的党建基础工作要持续加强,为安全飞行保驾护航;要认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给队伍稳定的新挑战;要党群聚力,共推飞行部队发展。她希望青岛飞行部的党建工作继续发挥实力,通过抓党建将安全和稳定工作做好,圆满实现安全飞行20周年。

宋志平书记对青岛飞行部的党建工作予以肯定。他讲到,青岛飞行部党委近年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安全管理和队伍建设,实现了“砥砺雄鹰,振翅高飞”的工作目标。他对青岛飞行部今后的工作提出两个方面要求。一是确保飞行安全。今年是分公司第20个安全飞行年,安全生产是首要任务,是重中之重。要扎实抓好安全工作的“七防”,重点抓“松懈麻痹”。二是维护队伍稳定。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情感留人”。通过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帮助大家树立“三观”,实现飞行职业观向飞行事业观的转变。

最后,宋书记强调,党建、巡视审计既是党委工作部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进行服务、了解、指导、检查的有效形式,也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希望分公司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促进该项工作扎实顺利开展。

会后,党建巡视、审计工作组将根据巡视、审计的结果形成书面整改通知单下发青岛飞行部,并对后期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据悉,4月25日上午,宋书记一行来到青岛机场,对运行控制部青岛地区基层党建、宣传、团员青年工作情况开展巡视、审计,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按照山东分公司关于开展党建巡视、审计的有关要求,分公司党建巡视、审计工作计划每季度开展1次,也可根据党委工作需要适当增加频次,具体由党委工作部负责前期筹备、组织实施、跟踪落实和日常联络工作。

11.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现状

1.对纪检监察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基层单位领导对纪检监察工作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多数专注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认为纪检监察工作不能创造经济价值, 对其重视不够, 纪检监察专项职能弱化。

2.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人员缺少、兼职人员过多、作风有待端正。各级基层党组织虽然都设立了专、兼职纪检委员, 但普遍存在着纪检监察人员兼职多、老同志多、工作经验少, 缺乏分析和处理实际性工作的能力。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方法简单, 回避矛盾, 害怕得罪人, 习惯把问题上挂, 矛盾上交, 工件质量差、效率低, 导致一些具体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3.业务水平相对滞后。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升级转型发展, 致使岗位调整、人员频繁变动等, 造成纪检监察人员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知识结构单一, 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和创新意识等相对滞后, 给纪检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较大影响。

4.少数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上不够坚定。在工作上, 纪检监察部门行政编制相对较少, 工作任务量大, 工作辛苦, 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栽刺不栽花”。在案件查办中, 容易因工作而得罪人, 对一些违纪违法案件能躲就躲, 能推就推, 实在躲不了推不掉的, 就采取“和稀泥”的办法,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说情风, 不敢批评, 不敢抵制, 有的甚至拿原则作交易, 办关系案、人情案。在待遇方面, 纪检监察干部经济待遇不高, 与其他经济部门干部相比, 奖金、福利、补贴差距较大;在政治待遇方面, 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干部交流速度慢, 交流机会少, 升迁机会少。在生活方面, 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辛苦、生活清苦, 承受着较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上述情况, 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 认为同样是干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回报, 心里极不平衡, 不能安心工作。

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不断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的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问题, 纪检监察组织面临着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执纪问责监督作用的严峻考验, 所以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二、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1.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有的企业基层领导对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不够重视, 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 小问题查不查无所谓, 对于纪检监察工作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认识不足;部分基层主要领导存在求稳怕乱心理, 对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存在片面认识, 认为抓的力度大、查的案件多会损害个人发展前途和单位形象, 以及影响经济发展, 挫伤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从而不敢大胆放手开展工作, 更难以有所创新, 影响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建设。

2.纪检监察干部的权利与待遇不落实。有的企业错误地把纪检监察部门等同于组织、宣传等党委工作部门, 认为纪检监察干部身份特殊, 只在系统内进行干部交流, 降低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 削弱了纪检监察干部应该享有的权利, 挫伤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约束不到位。监督制约机制松懈, 制度流于形式。对纪检监察干部加于监督约束的各种纪律、制度、办法等, 有的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而且有的单位把规章制度只是讲在口上, 挂在墙上, 贯彻执行工作落空, 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 以致于对纪检监察干部疏于监督。

4.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考核不到位。基层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少, 业务工作各有分工, 存在“不用我用谁”的尴尬处境, 工作上和业务上缺乏可比性, 难以科学量化考核、形成有效竞争, 导致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能力长期“原地踏步”。而且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中大部分单位仍是以各单位干部职工的测评、评议为主, 认真履职、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的干部就往往得票少, 导致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在开展工作中, 心生顾虑, 抹不开情面、打不开局面, 缺乏科学严谨、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中央纪委历次全会精神要求, 为适应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 提高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工作能力, 确保纪检监察职能的有效发挥。

1.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确保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国有企业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切实加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三转”要求, 各级党组织、行政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 将纪检监察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 及时听取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汇报, 经常分析形势, 明确任务, 细化责任, 研究解决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对于重大案件要亲自指导, 旗帜鲜明地支持纪委秉公办案。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做到目标任务明确, 责任落实到人, 同时要积极主动向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请示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自觉将纪检监察工作置于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确保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有序开展。

2.加强纪检监察干部人员配备。加强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配备, 要综合本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职工总量、党员数量和监管干部人数等情况, 确定其纪检监察机构人员配备数量, 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准入“门槛”, 通过竞争性选拨、组织推荐等方式, 选调熟悉党纪法规、企业规章制度, 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纪检监察业务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充实纪检监察队伍, 为纪委履行监督责任提供组织保障。

3.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和业务水平。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把学习作为永恒的课题, 争做学习型干部。不断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 增强党纪和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依章依法依纪处理事情的意识;要学习和掌握经济、科技、金融、历史、法律法规、侦察学、心理学、文字写作等多方面纪检监察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努力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有序推进国有企业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上挂下派, 丰富工作经验, 提升业务能力。

4.加强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做到秉公用权、清廉自律。既要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 也要生活作风过硬。要时刻警惕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不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防微杜渐, 拒腐防变。要讲操守、重品行, 克己慎行、洁身自好, 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12.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二

乡镇****年上半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自查总结

****年,X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县委九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主线,扎实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活动,认真规范“****”工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推行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加大干部驻村工作力度,做好“四位一体”工作,进一步落实和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我镇社会政治稳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加大政治理论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基层干部理论培训、农村适用新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力度。今年第一季度,共举办了*期由镇领导亲自授课,***余名村(场)主要领导和**余名机关站所干部参加的综合理论培训班;以“科技之冬”为契机,培训*****人次;其中棉花****人次;畜牧业****人次;果树****人次、蔬菜****人次、种植****人次、养殖***人次、水利**人次、计生*人次、农村党员***人次、科技示范户**人次、贫困户***人次、残疾人**人次。派出**余名村(场)书记、主任到县党校进行了为期*天的政治理论培训;由镇主要领导带队,分两批共计**余名村两委主要领导到南疆考察、观摩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二、争创“五好”镇党委、村党支部、“群众满意乡(镇)站所,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

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三级联创”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定责任状,将任务目标分解到人,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争创活动实施意见和考核标准。今年我镇第一季度申报*个创建“五好”村党支部、*个“群众满意乡(镇)站所”及“五个好”镇党委的创建工作正等待上级部门的检查、审批、验收。

三、规范运行“****”工作机制,完善和提高党政组织整体功能及工作效率。

贯彻落实抓住“一个关键”、建立“四个机制”、理顺“七个关系”、实现“两个”提高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理顺镇机关各“室部”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工作部署、检查、评比、考核归口管理,对应指导,不搞一刀切,注重针对性、讲究实效性,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了各“室部”月考评、季度测评、半年考核、年度总结考核机制,规范“三运转”台帐,健全“三个联系会议”制度,每季度总结“****”工作机制有效做法及经验。同时抓好镇干部“双语”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双语”基础的干部,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培训:一是在县党校开设“双语”学习培训班学习;二是在镇党校开设一般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班;三是结合镇“****”工作机制,组织干部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培训,并适时组织考试考核;四是每天利用板报的形式,维族干部学习一句汉语,汉族干部学习一句维语。通过“双语”培训,使每位干部能够用“双语”进行日常的会话,逐步提高工作效率。

四、严格按照“夯实基础、增强活力”的要求,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基础工作。

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强化了整改措施的落实,建立健全了“三个代表”整改台帐制度,规范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

二是明确村“两委”班子的职责,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加强村委会工作的监督和领导,深入贯彻落实《村民自治法》,全面加强了村委会的建设;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按照“党建带团建、五带六同步”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村委会、经济合作组织、团支部、妇联、民兵等村级配套组织建设,注重发挥配套组织作用,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工作,对团支部书记和妇联主任实行目标管理和班子成员定期考核,极大的调动了配套组织工作的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了各配套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增强了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形成整体合力。

三是要着眼于体现党的先进性,狠抓“培源工程”。从“入口”着手,从源头抓起,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上,严把质量关,制定了相关制度、措施,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培训、管理领导机构,坚持两年培养考察期,真正把政治立场坚定、工作踏实、文化程度高、年轻有为的优秀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目前全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名,确保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质量,使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整体素质得到逐步提高。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上,镇党委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对全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返乡学生、复退军人、农村艺人和致富能手进行了造册登记,从中筛选作为培养对象。以镇党校为主阵地,分批举办各类培训班,制定学习培训方案。选派*名村“两委”一把手到地党校进行各类专业培训、技术培训。各村党支部还将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纳入了支部党课学习范围内,进行日常管理,给他们压担子、挑任务,加强跟踪管理,定期开展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汇报,建立健全后备干部成长档案。

四是建立培养、选育农村“双强”、“双带”机制。注重把致富能力强的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干部,把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使干部能够达到自己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

五是建立健全村级干部责、权、利考核机制,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提高村级组织依法办事、科学执政的能力。理顺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制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程序,充分发挥“三个议事组织”规范村务、财务、政务的主要功能。

五、深入基层,扎实有效地开展“三支队伍”。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团员的教育培训。

在党、团员教育工作中,我镇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以提高党、团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党性为根本目标,以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以定期上党、团课或会代训、集中授课的`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等重要科目,每次学习后都必须写出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团员坚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信心。

*、突出抓好后备干部尤其是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

后备干部尤其是村级后备干部是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为了夯实基层组织基础,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镇党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到了经常抓、长年抓,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措施,摒弃村干部难选,后备干部严重匮乏的悲观看法,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方式,以了解、理解、信任、放手为工作的出发点,正确地识别、考察村级后备干部,把那些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考察范围,列入后备干部花名册,为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尽快提高后备干部尤其是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镇党委采取脱产培训、集中培训和边学习边实践培训等方式,先后选派*名机关干部到村挂职,*名机关干部县党校学习“双语”,今年又选送了**名村级后备干部再到县党校进行深造。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名村级后备干部,每村达到*―*名,并且文化、年龄和性别结构完全合理。

六、进一步推行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

以运作“三个议事组织”为抓手,落实“五个流程示意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务实、管用机制,使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建立和运作“三个议事组织”,即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理财小组,议事组织全程参与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凡需要村民集资出工的公共事项,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经**%以上的村民代表(户主)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同时,参照《村级民主管理流程示意图》,即《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流程示意图》、《村级民主管理流程示意图》、《村级财务管理程序流程示意图》、《村干部工资发放与审批流程示意图》、《村级印章管理示意图》予以执行,为民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七、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积累

镇党委集中力量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一是配齐配强了村领导班子,按照“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整建并举”的原则,村委会换届选举配齐配强了村干部;二是机关干部下村任职,下派*名干部任村(场)副书记,协助村(场)书记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三是加大了对村级债权债务的清理,全镇**%以上村(场)的债务已全部清缴完毕;四是加大了对村(场)集体经济田、果园、承包地的清理,对损害集体利益的经济合同全部废止,重新丈量承包土地面积;五是建立健全集体经济和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三公开”制度,全镇各村(场)“三公开”率达***%。

八、全面推行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在农民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意见》,托依堡镇党委及时召开专题研究会议,成立了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托依堡镇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实施意见和操作方案》;并组派人员对各村进行了调查摸底,为切实开展好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各村党支部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都从各自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遵循“需要、合理、易行、高效”的原则,参照实施意见中“岗位及职责的设置”要求,积极召开了动员大会,鼓动广大党员结合自身的特长申报了岗位,经党支部择优选配,党员大会投票后确定人选,上报镇党委备案。目前我镇上岗无职党员***名。

九、存在的不足。

*、政治理论学习和科技知识培训力度还不够大,个别村两委班子对学习抓的不够紧。

*、“****”工作机制落实的还不够全面;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和方法还比较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13.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三

展和社会稳定。为了同志们和朋友们全面准确了解我乡基层组织建设相关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上阿图什乡位于阿图什市西南部,距市区35公里,总人口4.25万人,总户数1.02万户。土地总面积7.8万亩,耕地面积4.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1亩。全乡有16个行政村,211个村民小组,有2个农场(牙孜路、阿克买拉)和1个羊场,20个站(所),25所中小学(其中,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21所)。2004年,全乡生产总值为8310.1万元,人均收入1634.52元。乡党委下属19个村级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0个企事业单位党支部,3个学校党支部。有55个党小组,党员总人数1342人(预备党员67名),其中男党员1066人,女党员276人,农牧民党员669名。全乡团员总数1826人,团委下属35个团支部,党团比例为1:1.36。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一)抓班子自身建设,造就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1、抓好乡党委班子自身建设。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五个好”的标准,在总结过去“六好”乡建设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首先,我乡选准了一个党性强、作风正、威信高、有很强党建意识、能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班长。其次,我乡对党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合理调整。使一批政治上强、学历高、懂政策、熟悉农村工作、能用“三个代表”指导工作的干部进入党委班子。现在乡党委班子成员由11人组成,班子成员中有一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妇女领导,结束了我乡领导班子中没有妇女干部的现象。党政班子成员的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其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达到99.2,成员的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6岁,下降为现在的35岁以下,50的党政领导在35岁以下。切实优化党委班子结构,建立起了一支由老、中、青相结合的党政领导队伍,增强了工作合力和工作能力。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培训,95以上的党政班子领导均具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实现了班子成员年轻化、知识化的目标。1999年,我乡被自治州命名为“六好”乡(镇)党委。我乡在“六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中,重点从3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创建机制。乡党委高度重视“五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乡党委书记亲自参与、亲自过问创建工作。二是进行责任分解,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部门。明确了纪检、宣传、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完善了“一把手”抓创建责任制,与各村、站(所)签订了创建目标管理责任书,量化、细化目标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细则,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按照五个“好”的标准狠抓创建工作。

14.关于加强乡镇检察室建设之浅见 篇十四

一、乡镇检察室建设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

(一) 加强乡镇检察室建设是优化职能、强化监督的需要

乡镇检察室是检察机关根据法律规定设立在乡镇的综合办事机构, 具有服务农村经济, 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 依法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能。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各项惠农政策相继出台, 财政投入越来越大;农村各种社会组织、经济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 经济成分形式多样;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逐步增强, 对司法需求的期盼进一步增强。为适应农村发展变化的新形式、新要求, 乡镇检察室必须与时俱进, 更新观念, 进一步优化职能, 强化监督, 切实加强检察室建设。

(二) 加强乡镇检察室建设是更好服务群众、贴近基层的需要

乡镇检察室是检察机关联系乡镇、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必须扎根于基层, 把触角延伸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及时收集和准确把握群众法律诉求, 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注重工作规范, 改进工作作风, 积极探索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新办法、新举措, 全面展示检察机关、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

(三) 加强乡镇检察室建设是培养锻炼检察官队伍的需要

检察室设立在乡镇基层, 客观要求乡镇检察室的干警能够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服务大局, 强化法律监督, 善于协调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 善于加强班子带队伍。加强乡镇检察室建设, 把检察室作为培养锻炼检察队伍的平台和摇篮, 有利于提高干警业务能力, 有利于提高干警组织协调能力, 有利于促进干警转变作风、廉洁文明执法。

二、乡镇检察室职能应与时俱进, 不断优化

乡镇检察室的职责是:受理辖区内公民的举报、控告和申诉, 接受违法犯罪分子的自首;对发生在辖区内, 属于检察机关受理自行侦查的案件进行立案前的调查、立案后的侦查;对乡镇有关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对辖区内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和监外执行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检察;结合检察工作实际, 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开展法律宣传;办理检察长交办的工作等。除了做好上述工作外, 乡镇检察室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农信访举报、控告申诉长效机制。发挥检察机关“窗口”作用, 采取流动接访、开通网上举报、建立信访联络员等形式畅通信访渠道, 及时捕捉职务犯罪信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加强联系沟通, 切实解决好涉检涉法信访工作。

二是积极参与社区矫正。进一步做好辖区内减刑、假释、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人员和监外执行人员的教育和转化工作, 充分发挥检察室贴近基层、贴近农村的区位优势, 采取融合社会力量、定期回访的方法, 帮助他们矫正恶习, 改过自新。

三是加强法制宣传, 积极参与地方综合治理。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增强农民知法、守法、用法和依法维权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对本地区治安隐患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治理、防范工作, 积极参与本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乡镇检察室要贴近群众, 服务发展

(一) 服务地方中心工作, 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要围绕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部署, 在积极有效查处民生领域、新农村建设领域、城镇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同时, 讲究工作方式方法, 从受理申诉到查办案件, 因人因案施策, 防止简单化和因工作不到位、方法不适当而引发干扰大局的事件。检察室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 服务“三农”, 支持“三农”, 积极帮助解决“三农”难题, 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 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耐心细致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 着重宣传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检察机关的工作职能、案件受理范围、办案程序及近年来查处与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成效, 职务犯罪的举报方式、保密方法和保护措施, 发放宣传资料, 接待举报、法律咨询等, 积极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三) 开展检察工作进部门、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五进”系列活动

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 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 着眼于维护公平正义, 着眼于法治社会建设, 积极推进检察“五进”工程, 扎实开展法律监督工作, 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宽严相济的政策环境, 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安居乐业的民生环境。

(四) 协助基层推行政务、村务公开, 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积极向乡镇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及时协助农村基层组织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程序, 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 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确保基层政务、村务阳光化运作, 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四、乡镇检察室建设要规范有序, 长远发展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基层院要成立加强检察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对检察室工作进行领导、监督、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检察室工作, 听取检察室意见和建议,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对检察室特色工作给予倾斜、指导和扶持。

(二) 加强队伍建设

按照“公正、高效、廉洁、文明”的要求,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甘于奉献的检察室队伍, 增强人员素质, 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干警思想政治建设, 认真开展政治业务学习,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工作, 教育引导检察室人员坚定理想信念, 牢记根本宗旨,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干警素质能力建设, 加大检察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 立足全面, 突出重点, 学以致用, 加快检察室人员专业化培训, 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和岗位练兵, 不断提高检察室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加强干警廉政建设, 建立健全检察室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每个检察室设立举报箱, 公布举报电话, 建立拒礼拒贿、拒吃请等廉政情况登记制度, 组织干警开展廉政教育, 不断增强廉政意识, 严格遵守检察纪律和廉政规定, 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三) 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考勤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检察室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 除外出办案外, 工作日不得擅自离岗。对违反规定的责任人, 根据情况给予批评或通报处分, 并纳入单位和个人年终考评;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印章、文档、财物及固定资产等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严格执行院各项财务管理规定;严格落实车辆管理制度。严禁公车私用和酒后驾驶车辆, 违者严格按规定予以处罚。注重车辆的安全保养, 杜绝车辆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对办公场所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使其整洁美观。加强办公设备现代化建设, 提高检察室办公、办案现代化水平。

(五) 加大对乡镇检察室人、财、物的支持力度

上一篇:小品剧本短一点下一篇:展会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