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乡风俗作文

2024-12-14

小学生家乡风俗作文(共14篇)

1.小学生家乡风俗作文 篇一

冬日的夜晚,清冷寂寥,在宁波慈城的老宅里却人影攒动,灯火通明,一阵阵年糕的香气悠悠地飘然而出。宁波素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谚,到了冬天就有了打年糕的风俗。

打年糕的夜晚,街坊邻居们都会聚在一起,大人们在屋子里聊天、打牌,谈着自己今年的收获,小孩们玩着游戏,追逐着打闹着,就连门口的小狗也跟着这里跑跑,那里藏藏,别提多欢乐了!

院子里的柴火燃烧着,“噼里啪啦”地响,上面支棱起的大铁锅上的蒸笼里早已放上满满的糯米,冒着缕缕青烟,和着“滋滋”的响声。不一会儿,米蒸好了,隔壁的小爷爷赶忙把蒸笼从柴火上移开,当他掀开锅盖时,蒸汽和大米的香味一股脑儿地全部涌了出来,瞬时烟雾缭绕,宛如瑶琳仙境;香气扑鼻,好似蟠桃盛会。

小爷爷把蒸好的糯米倒入石臼中,小陆叔叔则拿出木锤开始捶打,爸爸挽起袖子在一旁帮忙添米,“咣”“咣”……随着一声声的捶打声,石臼中的糯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从稀松到紧实。

过了一会儿,小陆叔叔捶累了,到一边去歇息,我的小舅便自告奋勇地去捶打,只见他拿起木锤向石臼里的糯米用力砸去,但是由于他捶打得太快,没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败下阵来……

终于糯米被捶成了年糕团,奶奶用菜刀把年糕团切成了年糕条。剩下的年糕放在盆中,我们纷涌而上,拌上黄豆粉和白糖捏成团。这年糕团洁白如雪,柔软如棉,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爽滑可口,极其美味。

最后,大伙把做完的年糕都打包起来。“你打包这么多?”“对呀!儿子出门在外,他想吃家乡的年糕,我这就给他快递过去!”“女儿下星期就要出国了,我给她带点去。”

年糕,家乡的味道,团圆的味道。我嚼着糯糯的年糕团,想着家乡暖暖的温情。

2.小学生家乡风俗作文 篇二

一、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工作中增加中国主要发达地区文化风俗简介的必要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 目前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沪杭地区、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各地区思想、风俗、文化、饮食都有很大的差别。在京津地区、沪杭地区、珠三角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就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并非这些地区的生源, 甚至就读学校也非这些地区, 对该地区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一无所知。由于生长环境不同, 从各个地方来到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的大学生, 生活习惯会有较大差别。尤其应届毕业生, 到这些地区求职, 由于不了解当地文化, 在面试过程中对出现的一些细节无法很好把握;工作后不能够很快适应当地文化风俗。刚参加工作最初的一年, 是需要毕业生磨练和适应的一年, 对各个方面的要求特别高, 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很快适应生活, 就势必影响对工作的适应。

为了让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尽快适应当地文化, 高校有必要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对中国发达地区文化风俗的介绍。

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中国主要发达地区文化风俗简介的可行性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对来说较为集中。我国多年来的风俗传统和思想观念的特点, 导致现在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各自生源地附近。

对于在自己生源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由于自身生长的环境与之较为类似, 对当地的风俗文化已经适应, 或者可以很快适应, 故而可以很快就做到把所有精力集中工作上, 环境因素对其影响不大。

另外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这些地区数目不是很多, 教师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相应的风俗文化的介绍增加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来。

三、如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中国主要发达地区文化风俗简介

1. 方式上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 教育实习和鼓励学生自学为辅。

在教学方面, 首先通过修订教学大纲, 将发达地区文化风俗纳入常规的教学内容;其次, 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 安排教学课时量;再次, 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往年学生就业去向的特点来自行安排和修正具体偏重介绍哪些地区的风俗文化, 例如广东、湖南的高校可以将珠三角地区的风俗作为课程内容的重点;最后,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安排必修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

实践和实习是大学课程的一种延伸, 所涉及的课程包括大学期间的所有科目, 当然也包括《大学生就业指导》。经济非发达地区高校, 一方面可以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或学生活动基地, 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除了接触本专业的知识, 还可以了解该地区的现实文化, 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自行到经济发达地区参加勤工俭学或者社会实践, 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工作经验, 而且可以解决一些家庭经济困难, 使他们增长见识, 也提前给学生一种适应工作的模拟训练机会;此外还可以增加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联系和交流, 促进不同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 使非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及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当地大学生, 都能对这些发达地区的文化风俗有一定了解。

在鼓励学生自学方面, 要为学生提供较为优越的自学条件,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 增加关于此方面的书籍以供学生平时借阅。学校图书馆可以购进关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风俗、语言等方面的书籍。如粤语入门教程, 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校园网视频部分增加各地风俗、文化、饮食等方面的视频介绍, 帮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获取知识。

2. 内容上注重饮食和语言等方面的介绍。

对于大学生需要了解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的现状, 可以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1) 风俗。各个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风俗, 了解了该地区的风俗才可以尽快地融入。不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现在中国的发达地区已经非常现代化了, 一些比较传统的习俗已经逐渐被淡忘, 所以此方面并不是重点。 (2) 习惯。中国区域面积大, 南北方差异也很大。虽然经济发达城市没有那么多的传统风俗了, 但是各种生活习惯还在保持。要了解这些习惯, 了解当地人的忌讳, 防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别人留下差的印象。例如在广州, 吃饭点菜非常忌讳七盘菜, 因为是在办理丧事的时候才是吃七菜;在和渔家、船员、司机一起进餐吃鱼的时候, 不能够把鱼翻过来;和上海人在一起, 无论多么亲密, 都不要有身体的接触, 等等。注意了这些问题, 可以为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也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打好了基础。 (3) 饮食。由于各地气候差异, 物产不同, 饮食习惯也相差很多。饮食无法适应, 身体必将受到影响。身体受到影响, 对应聘面试和工作后对新工作新生活的适应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例如京菜由地方菜、清真菜、宫廷菜、官府菜等融合而成, 口味浓厚清鳟, 质感多样, 菜品繁多, 四季分明。喜欢清淡的可能就比较难适应。 (4) 语言。虽然普通话推行已久, 但是各个地方还保留着地方特色的方言, 比如广州的粤语, 上海的上海话, 等等。了解一些地方方言, 对自身将来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 加入中国主要发达地区风俗简介对大学生就业和今后的工作适应是有很大帮助的。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本校学生就业的去向安排具体的内容和宣传力度。广东地区的高校肯定以广州的为主, 江苏高校应当以上海为主。加入这些内容, 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和生活, 对其今后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田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6 (2) :42-43, 48.

[2]李燕冰等.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对策, 教育与职业, 2010.5 (15) :136-138.

[3]古爱琼.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科技信息, 2008, (14) :481, 517.

[4]巩丽华, 王晓群.从提高就业率的角度谈高校如何开设就业指导课.财经学院学报, 2007, (4) :75-77.

3.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篇三

大清早,家家户户骑着车或开车带着孩子去逛庙会,孩子们喜笑颜开一路欢声笑语,年轻一辈的.都成群结队的。每次庙会都是人山人海,但不因为这减少对庙会的喜爱,相反更是热闹非凡。

还没到呢,路边就停的都是车,再往前走一段路就看到拥挤在一块的人。好不容易挤进去了,可又犯起愁,这到底该吃哪样,玩哪样呢?又怕瞧了那样又错过这样。此时孩子们更犯愁了,摸摸兜里因玩乐而仅剩的钱,不由得后悔了。

小孩子们看别人玩套圈,手里拿着从小摊那买的泡泡和孙大圣的面具。那些更小的孩子们看到玩具就走不动了,非要嚷着买电动小狗和小球。

只有老一辈的在和老伴安静地听戏,时不时谈论上几句。这一切似乎只有为年迈的老人准备的戏台。在台下,也只有那些年纪大的人才会坐上半天听他们唱戏,而听得津津有味。既使没有观众那些唱戏的也会唱到把戏演唱完。

愉快的一天结束了,明天接着热闹。可以想到,明天也会热闹的一天。

4.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篇四

大扫除在古代称为“扫尘”,是中华民族素有的传统习俗。大扫除在古代时,通州的佃农早先一年从头忙到尾,除了缴租,家中的粮食不多。所以他们请灶王爷回天时,在玉帝面前说好话,以便玉帝分拨一些粮食给他们。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在每年腊月二十四之后,将家中的里里外外都要打扫的干干净净,以表示对玉帝恩赐的敬意。大扫除也被称为“送穷”,意思是把一年中的晦气烧掉。所以,家家户户把能擦的都擦了一遍。再拿两件旧衣服到村口烧掉,以表示迎接新年的福气。

在大扫除时,还有三项大忌:第一,家中不宜添加有棱的家具,因为过年时讲究团团圆圆,所以添加家具时不宜是有角的形状,最好是圆形的。第二,家中的冰箱米缸为空不吉利。春节寓意着的一年中的圆满,收获。如果都是空的,说明你过得很贫穷。如果是满的,预示着新的.一年为衣食无忧。第三,大门不要换。门在风水中占有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说是不能换的,会发生一些不吉利的事。所以,大门没有坏的情况下,在大扫除期间擦干净就好了。

5.小学生家乡的风俗精彩作文 篇五

一大清早,奶奶就戴着口罩去菜场买回新鲜的莲藕和肋排。开始着手准备炖汤了。只见奶奶麻利地洗好并切好肋排,再把肋排放入加了水的砂锅中,只听“扑通扑通”几声,一个个肥嘟嘟的排骨蹦下了水。为了让汤汁更鲜美,奶奶又在砂锅中加了几片生姜。接下来就是大火炖汤了,我也凑在砂锅边听里面的动静。不一会儿,我似乎听见了“咕噜咕噜”的声音。哈!我乐了,那一定是排骨兄弟们受不了热量,试图顶开砂锅冲出来吧!趁着这个时间,奶奶开始洗藕切藕。等到砂锅里的排骨烧开后,奶奶再改用小火煨了半个小时。到将藕入汤的时候了,奶奶揭开锅盖,只见一股热浪直冲上去,一股浓香扑面而来,再看那汤,奶白奶白的,上面还翻滚着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花儿呢,真让人垂涎欲滴啊!奶奶将藕倒入砂锅后,开大火烧开,又继续用小火煨半个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厨房里面的香味越来越浓。我敢断定,纵然鸡汤鲜美无比,也比不过此时的莲藕排骨汤啊!

终于等到最后的时刻了,奶奶揭开锅盖,迅速撒下切好的小葱花,小葱花立刻在汤面上欢快起来:有的跳起了华尔兹舞、有的玩倒立、有的乘着“泡泡船”四处乱窜……奶奶盛好一碗给我,我迫不及待尝了一口汤汁,哇!就这么一口,我就飘飘欲仙了,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云端,浑身轻盈。再尝尝莲藕,鲜香软糯,入口即化,满口莲香。而酥软的排骨入口鲜嫩甘甜,如飞龙在天。真是人间美味啊!

6.武夷山的“秋祭”风俗 篇六

武夷山民间非常注重秋祭传统。每当七月半这天夜幕降临时分, 路边水口便闪动三三两两的人影。他们无声无息地燃烧完纸钱后, 留下几枝香烛在初秋的凉风中萤萤摇曳。在武夷山市西乡闽赣边界古关隘周边的村庄, 乡民尤其重视“秋祭”风俗。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 他们特别重视对“孤魂野鬼”的祭祀。这些村庄的村头路口, 常可见立有如村社 (小型社庙) 大小的“孤魂庙”或大小不一的“孤魂总祭”碑。每当七月半的黄昏, 一些村民代表便来到这些小庙或石碑前燃烧些香烛纸钱, 供上些牺牲果品。传说旧时尤其庄重, 遇上不太祥顺的年份, 还会请来祭师做法事, 念祭文。据说这些仪式要在月出前完成, 月出后鬼神们就要出来享用这些供品了。因此, 大人总是叮嘱孩子们月出后不要出门, 更不得踩踏香烛纸和触动供品, 否则要触霉头。

乡民祭祀的这些“孤魂野鬼”, 多指那些来自外乡而于附近死于非命, 并且尸骸无人收认者的魂魄。民间所谓的阴魂不散的亡灵。这些死者, 也许是商旅士子, 也许是流氓盗贼, 也许是无名英烈, 也许是犯边敌寇。但他们曾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祭祀这些亡灵的目的, 即是对他们客死他乡表达悲悯之情, 也有对这些孤寂鬼魂进行安抚不要游荡作祟的之意。武夷山西乡盛行对孤魂野鬼的祭祀, 既是武夷山区血雨腥风历史的沉重见证, 也是武夷山乡间悲天悯人醇厚民俗民风的真实反映。

武夷山闽赣边界上有九座关隘, 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交通孔道和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山高水险, 并常为盗匪盘据, 沿武夷山脉峡口而设的险峻关隘常被古代过客视为鬼门关。贩夫走卒, 游子征人, 出入此途而毙命者不计其数。闻名天下的晋商“万里茶旦卓玛就是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 像著名的苗族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就是中国民族大学艺术专业培养出来的。一大批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骨干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四) 组建机构, 从组织上保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国家有关部门都建立了民族文化的专门机构, 负责组织、协调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 像我们国家民委有文化宣传司, 专门承担这方面的任务。民族语言的翻译、民族出版物, 这方面我们的机构也比较多, 在北京就有民族语言翻译中心, 各民族地区都有民族语文的翻译机构。在出版方面, 我们国家现在有37家民族出版社, 用26种少数民族语言来出版各种图书。此外, 我们每隔四五年, 还要组织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这也是我们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 加快、甚至是跨越式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同时, 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也意味着现代与传统的互动关系更加剧烈, 各种传统文化流失的现象也会增多。因此, 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必须切实按照党和国家关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新要求, 从“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 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这样一个高度, 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 通过路”必须穿越武夷山脉, 不少茶客脚夫便在这些关山险途中命丧黄泉。闽赣关隘同时是战争频度最高的战场, 历代争夺闽境的鏖战, 也多在这一带展开, 并常血流漂杵。明末郑成功“总领分水关务”期间, 便据守这些关隘抵抗南征清军, 一时血雨醒风。清末太平军入闽也在这些关隘惨烈格杀。清末刊刻的下梅村《方氏族谱·西寇长发记》便有关于分水关战争一次性死亡数百人的记载:“咸丰七年 (1857) 三月十七日, 长发 (太平天国军队) 突如其来, 关 (即分水关) 兵三百口尽遭他手, 肝脑涂地”。土地革命时期, 分水关下的大安是中央苏区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的闽赣省首府, 红白政权在这一带的拉锯争战尤其悲惨, 抛洒下头颅鲜血无数……

寂寥黄泉无客舍, 孤魂今夜宿谁家。由于这一带山高谷深, 气候多变, 常云波诡谲, 阴风惨惨, 似神怪出没, 鬼魂哭嚎, 乡民疑为是历代众多死难者的阴魂不散, 因此便在村口路边建庙立碑祭祀安抚, 以保境安民。每逢农历七月十五, 村民便要来祭祀一番。如果村庄遭遇重大灾害而怀疑是孤魂野鬼作怪, 村民还要请神汉作法, 念祷并焚化《孤魂祭文》。在分水关下的公路旁, 至今还有一座“孤魂庙”遗址, 旁边立有一通石碑。碑正中是“孤魂总祭”四个大字, 右上方有“大清光绪六年春月立”等字, 左侧是关于童松祥等人捐献银两、田亩作掩埋荒郊野骨与祭费之资的积德善举简述。碑体包括碑冠和碑联, 碑联只依稀能辨“神鬼、春秋”四字。又如, 通往童子关的大安源村的水口, 周边荒烟漫草深处, 仍隐约可见许多疑似野坟的石堆土丘, 不远处的小庙旁和溪对岸的桥头边也各有一方“孤魂总祭”石刻。“孤魂总祭”四字直接凿刻于硬冷的磐石上, 笔力刚劲, 入石三分。它们苔痕斑驳, 令人心情如磐。

包括七月半在内对祖先、对鬼神的祭祀, 是华厦民族对生命敬畏, 对历史反思的厚重文化传统。它们的必要传承仍具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从清明节和中元节说起:鬼节与阴阳五行》 (中国佛教研究2009年6月)

7.六年级家乡的风俗学生作文 篇七

阳光从稀疏的树叶照进房间,在房间里留下了斑斑点点的阳光,这就是除夕的开始。

大人们最忙碌的时间,也正是早上。大人们有的贴对联,有的包饺子,有的为年夜饭做准备,每家都会派一名代表去拜年,我们几小孩都会像跟屁虫似的跟着大人,这家收个红包,那家拿点吃的,格外兴奋。

到了下午,我们黏着大人拿钱买鞭炮,钱到手后,我们就浩浩荡荡的去买鞭炮了,鞭炮的种类数不胜数,在货架上奇峰罗列,姿态万千,令人头晕目眩,眼花缭乱,什么刮炮啊,摔炮啊,冲天炮啊等等。等“大队部”到家时,已经接近年夜饭的时间了。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好热闹,大人们敬酒敬饮料,小孩子则狼吞虎咽的吃着饭,生怕比别人慢了半拍。年夜饭过后,辛苦了一天的大人们也该放松一下了。有的在麻将房里搓麻将,有的在厅里看春晚,而我们最兴奋的,无疑是收红包了,太爷爷,外公,二外公,四外公,舅舅,二舅舅,三舅舅,大姨,小姨的红包让人领到手软。领完红包后,我们就在外面放花炮,“砰砰砰”,“哈哈哈”,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悄流逝了。

新年即将到来的最后几分钟,大人们拿出烟花。在最后十秒倒计时,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10,9,8,7……”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着,我们的心情也是一秒一秒的激动了起来,最后倒计时,所有人已经做好了放烟花的准备。“3,2,1,0”,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新一年的到来令所有人兴奋不已。烟花在空中华丽的盛开,像绚丽的花儿一般在空中绽放。烟花完美谢幕,这也算是为去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8.浅析黑龙江冰雪风俗流行 篇八

关键词:旅游资源,冰雪风俗,生态环境,社会和谐,黑龙江省

一、黑龙江冰雪风俗及旅游环境载体资源

1. 冰雪风俗运动及各具特色的综合旅游资源。

冰雪风俗旅游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和陶冶情操。黑龙江风俗旅游活动有旅行、参观、游览、消遣、娱乐、疗养、登山、滑雪、滑冰、狩猎、访古等, 是人们以冰雪风俗环境为存在条件所创造的独特文化情境, 是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市场消费形式。冰雪文化旅游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特殊项目模式, 可满足冰雪旅游者的参观、消遣、娱乐等的需要, 相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及区域经济效益发展。已形成融文化、体育、经贸、旅游和科技为综合体的黑龙江冰雪风俗旅游消费国际大市场流行, 对维护旅游环境载体与保持社会和谐有积极意义。

2. 冬季竞技风俗运动和冰雪赛事环境载体。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以冰雪及滑雪活动为内容的区域性节日风俗。冰博会、雪博会、冰洽会、冬季服装展览会、雪地足球赛、冬泳等一系列地方特色体育文化资源, 经贸活动品位高。用法律程序确定的哈尔滨冰雪节是地方民间的盛大节日, 把冰雪艺术、冰雪游乐、冰雪体育和冰雪笔会等诸多载体资源融合, 构成冰雪文化的鲜明特色和风格。植根于北疆冻土环境的冰灯与雪雕以其想象丰富的造型、鬼斧神工的手法赢得观众的挚爱, 令中外游人倾倒。冰灯与雪雕赛事环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得到国内外的共识和认同, 大大提高哈尔滨及全黑龙江省的知名度。

3. 黑龙江地理条件及冰雪风俗旅游市场资源。

冰雪风俗旅游市场资源受自然条件和气候地域条件的差异制约。黑龙江地区冬季雪期漫长, 最大积雪深度58 cm。山地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60%, 山体坡度平缓, 适于滑雪的选址山峰大约有100座, 为冬季滑雪和冰雪游乐的胜地。有滑雪场50多家, 各类滑雪道70余条, 各档次的索道50余条, 具有冬季体育运动场所设施资源, 承办大型冬季运动会 (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滑雪、冰壶等) 的载体资源, 是冰雪风俗旅游市场消费的硬件条件。目前国内兴起的冰雪风俗旅游激烈竞争中, 黑龙江省的地理环境拥有独特的冰雪风俗资源优势, 是旅游区的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 定位清晰的细分市场, 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 是旅游区诚信经营的载体, 并对将获得的旅游体验的质量以及环境等方面做出了综合保障。

4. 回归大自然的风俗运动与旅游品牌竞争。

冬季以冰雪、森林、草原、大界江、大界湖、特殊地质地貌等生态旅游辅之以都市风光、边境游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风俗游, 围绕滑雪增强体魄、陶冶情操和滑雪风俗旅游这一主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通过冰雪旅游能使游客感受到回归融入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在保留传统的风俗滑雪娱乐表演项目的基础上, 注重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如观赏类活动有单板、双板滑雪、高台、跳台滑雪表演;造雪机造雪表演, 东北大秧歌表演;参与类活动有滑雪、乘坐雪地摩托、乘缆车上山赏林海雪原、山庄全貌, 乘旱地滑道下山;乘马拉雪撬、滑轮胎;滑雪节美食活动和雪域圣诞狂欢之夜焰火篝火音乐晚会;比赛类活动有滑雪俱乐部成员滑雪比赛、外国旅游者滑雪挑战赛;展销类活动有滑雪用品、旅游纪念品展览、雪之情摄影展和冰雪旅游洽谈会;奖励类活动有滑雪幸运者奖励活动等。根据滑雪风俗运动与雪场特点开展别具一格的特色活动内容, 如湖上游览、冰雕、雪城、冬捕、冬钓;乘坐滑道、空中溜索、蹦极等风俗活动。旅游区通过品牌对消费者做出质量、服务、价值等多方面的承诺, 消费者通过对品牌的选择, 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保证。未来风俗旅游业的竞争, 将从风俗地域资源为基础的竞争逐渐转化为不同风俗旅游品牌的竞争。

二、黑龙江民族风俗旅游及人文资源发展潜力与流行

1. 少数民族民情流行与传统冰雪风俗旅游产业。冰雪风

俗旅游产业的兴起, 北国风光、山川林海形成一区一两线旅游线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构成黑龙江特色冰雪风俗旅游业。人文旅游产业资源有丰富多彩的鄂温克、鄂伦春滑雪与狩猎, 达斡尔族的打滑咏溜, 赫哲族的冰爬犁, 锡伯族的蹬冰滑子、撑冰车等。属于民族、地区特色的风俗冰雪旅游产业已成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独立赛事系统, 各项旅游产业活动有一套国际公认的活动规范, 具有高度的精神激励和观赏娱乐的旅游产业功能。

2. 黑龙江省风俗旅游资源组合与流行。

黑龙江省风俗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牡丹江、伊春及大兴安岭地区, 到处可以欣赏林海雪原的壮观景象。林地面积19万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41.9%, 绝大多数为天然林, 是开展森林旅游的好地方。黑龙江省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特色鲜明, 丰富多样。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物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 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 各类景观相辅相成, 互为依托, 体现出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组合性。有机的组合使各类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可游性, 构成群体价值。

3. 冰雪旅游消费体验与特色体育旅游品牌。

冰雪体育旅游过程中享受感官、知识、审美、情感、心理等复合体验。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 才是购买行为和品牌经营的关键。冰雪体育旅游者成为冰雪体育旅游的主体。冰雪体育旅游产业信息化进程, 对食、宿、行、娱、购、游进行组合服务、包装, 形成全球化、立体化的冰雪体育旅游服务网络, 为冰雪体育旅游者带来全新的网络冰雪体育旅游服务。在冰雪体育旅游过程中享受感官、知识、审美、情感、心理等复合体验, 获得多种体验交融为一体。

4. 城市冰雪风俗产业优势与人流、物流、资源流、信息流。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老工业基地改造, 构成城市的风俗冰雪产业优势, 带来人流、物流、资源流、信息流, 形成以冰雪为中心的旅游、商贸的产业市场体系。冰雪风俗旅游的发展, 会形成对与之相关的商品需求, 像缆车、雪具、造雪设备、压雪机、雪服、风镜、雪橇乃至度假区的房地产形成的需求, 会给国有企业乃至民营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带来契机。由于冰雪风俗旅游停留时间长, 为餐饮业、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又推动了电力、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三、冰雪体育文化风俗旅游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流行

1. 独具特色的冰雪体育风俗旅游服务。

冰雪体育旅游满足新形势下冰雪体育旅游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滑雪风俗运动目前在国内是消费娱乐活动, 滑雪旅游市场的发育仍需要过程。在滑雪场的数量、质量、设施等方面相有对劣势, 在滑雪费用、冰雪文化风俗等方面又具有优势。推出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体系, 推动滑雪器具、装备的生产, 形成黑龙江省的旅游滑雪风俗形象和品牌。生态冰雪体育旅游风俗的历史不长, 却是旅游业中发展最迅速、增长最快的项目之一。黑龙江省的冰雪体育旅游风俗, 在国际上面临着日本和韩国的激烈竞争。在日本北部山区有100多个滑雪地, 韩国目前拥有12个具有国际水准的滑雪度假村, 每年都有新的滑雪场建成开业。在滑雪场的数量、质量、配套设置服务等方面都居于黑龙江省之上。从体验经济视角出发, 为黑龙江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有别于其他省市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 高山滑雪、冬泳、蹬冰峰等冰雪运动风俗流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生态冰雪风俗的消费, 是在较为充分地满足了自身基本生活物质消费前提下所产生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风俗消费, 主要来源于社会性需要, 是为适应健身、精神、心理和社会交往的要求, 而有目的、有意识形成的。冰雪体育风俗旅游者是在追求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生态冰雪体育风俗旅游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利益, 是指冰雪体育旅游者通过借助各种体育手段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和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而形成的感受。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 冰雪体育风俗旅游项目是包含冰雪体育旅游的食、娱、游、购、行、住、健等, 甚至冰雪体育风俗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当地居民对冰雪体育旅游者态度等多种影响冰雪体育旅游者旅游经历质量的全部要素的一个复合概念。细分市场, 提供不同的体验给相应的顾客在黑龙江冰雪体育风俗旅游市场中存在着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有着不同的人口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特征。顾客了解冰雪风俗的知识, 了解各种冰雪体育器材的知识, 让顾客去实践制作冰灯、雪雕等风俗活动。使顾客把在冰雪体育风俗旅游中的美好记忆得以延续, 在游客感到被重视、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顾客忠诚, 以期获得更长久的利益。

3. 风俗旅游娱乐业与生态经济领域流行。

冰雪体育风俗旅游, 是以获得心理愉悦和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健身娱乐过程, 也是信息的传播、知识获得的过程。生态冰雪体育风俗旅游已为现代社会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就要全力打造服务, 创造出轻松的氛围, 使游客抛掉一切烦恼去体验。为顾客得到新的信息、知识, 让他们有一种新鲜感, 主动地去学习。品牌形象创新就是要打破原有的风俗旅游目的地形象, 注入新的文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内涵, 品牌形象, 挖掘人文自然资源, 凸现黑龙江的地域特色。

黑龙江地大物博, 其风俗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黑龙江风俗旅游是以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特有的北疆文化、异域文化和民族风情为底蕴开发的观光度假、休闲参与型的风俗旅游产品,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消费正在从单纯的观光向观光与度假结合的方向发展, 休闲风俗将逐渐上升为消费主流, 黑龙江的风俗旅游正适应中国旅游业消费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满大庆.趣味黑龙江[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2]张承津.黑龙江旅游市场消费流行与生态和谐的检验[J].商业研究, 2006, (22) .

9.小学生家乡风俗作文 篇九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过完小年春节的脚步声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在 春节里我们的风俗可以装上一箩筐,每年三十的晚上,在 外辛劳工作的叔叔回来了 ,在 外上学的哥哥回来了 ,还有 一年不 见的亲人们不 远千里都回来了 ,都是为了 年三十吃上一顿团圆饭。吃团圆饭时一家人都要到场,长辈们要一一敬酒,晚辈们也应一一回敬,表示长辈对晚辈的期望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敬。除夕看春晚也是必不 可少的节目,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围坐在 电视机前欣赏出色的节目:幽默搞笑的小品。相声逗得我们开怀大笑;悦耳的歌曲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魔术表演让我们鼓掌叫好;辛勤的劳动标兵和可爱的边防战士让我们感动……大家边看电视边期待着敲响新年的钟声。

给“压岁钱”也是其 中之一。听爷爷说从前人间有 一个野兽叫“岁”每到一年 中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作怪,专门来吃小孩子闹得人心惶惶。后来有 一户人家的孩子,睡觉的时候长辈给的钱放在 枕头底下,到了 深夜可怕的野兽“岁”出来了 ,跑到那户人家里,看到那细皮嫩肉的孩子顿时直流口水,邪恶的爪子伸了 出去,就在 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枕头底下的钱发出了 闪闪的金光。“岁”像触电了 一样“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人们知道制服“岁”的办法了 便一一效仿。到了 后来给“压岁钱”不 只是为了 赶跑可怕的“岁”,更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福。

春节还有 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象征着“喜庆团圆”,饺子要煮的多务必有 余。一旦煮烂饺子,就不 可说破了 要改说赚了 。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 期望人丁兴盛。吃饺子充满了 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有 包硬币 枣 栗子等。吃到枣就意味着新一年能早起干活,勤劳致富;迟到栗子就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硬币就意味着能发财。不 管吃到其 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的祝贺。假如小孩子吃到了 钱,家长更是兴奋,除了 奖励以外,还要赏钱表示祝贺。

10.小学生家乡风俗作文 篇十

文昌人之所以喜欢送灯,是因为在文昌方言中“灯”和“丁”同谐音,送灯便寓意着给他人送去“人丁兴旺,福气高照”的美好祝愿,也是为了寄托希望子孙后代能平安成长的美好愿望。加之所用的灯具外表五彩缤纷,灯身上印有“福”“寿”“囍”等吉利的字眼,更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送灯一般会选在公期或是正月十五这天进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规定,但确定下来后一般都不会变。主持送灯活动的家庭被称之为“灯头”,“灯头”根据村里排定的顺序轮流担任。一般“灯头”家里有几位男丁,则制作几架大灯,并挂立在大门外。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晚上,人们会提前把自家烹煮的文昌鸡,放在供桌上,摆放得条理有序,意在祈求祖先们保佑后辈子孙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一切准备就绪,送灯的队伍会排成长龙,敲锣打鼓地沿村游行,一路走到灯主家。

一到灯主家,又迎来了一个“重头戏”。戏班的演员们奏起着美妙的音乐,从盅、盘、筷、匙为道具,巧妙地利用盅、盘、筷、匙展开特色十足的舞蹈。再加上撞击盅、盘、匙声的节奏,搭配着民间小曲,三人翩翩起舞,不禁使观众们为之喝彩,沉醉其中。

等戏班演员跳完了盅盘舞后,又迎来了一个“重头戏”。戏班演员念起对灯主一家的祝福,伴着节奏或唱或念祝主人家五谷丰登、添丁发财的贺词。色彩艳丽的戏服,诙谐风趣的表演,现场伴奏的器乐,恰到好处的配合,都能引得围观者的一片喝彩。看着演员们熟练且美妙的动作,再看看演员们脸上那古灵精怪的妆容,在场的每个人笑容满面,到处洋溢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11.风俗画多元价值的再认识 篇十一

一、风俗画的艺术特性定位

首先我们要搞清一个概念, 就是风俗画不像国画、油画、版画那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系统, 以创作材料及技法来区分的画种, 而是一种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 它可以以任何一种绘画形式来表现。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 最原始的绘画作品多以描绘先民的生活形态为主, 如打猎、祭祀等活动, 这就已经具备风俗画的基本特征了。可以说, 人类绘画艺术的起始形式就是风俗画!而且在绘画艺术的发展中, 几乎每一个画种的发展都是具有明显的风俗画的基因, 因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风俗画是典型的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这个结论就决定了风俗画是贯穿多种绘画形式的轴心线, 是绘画的母体形式之一。

在中国, 完全意义上的风俗画出现在汉代, 当时绘画材质稀少, 风俗画多以画像砖画像石的形式大量出现, 题材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宴饮、骑射、巡游、农耕、杂技等。到了宋代, 风俗画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时期, 宫廷画家李嵩、张择端等人把眼光转向普通民众, 创作了诸如《货郎图》、《婴戏图》、《清明上河图》等诸多风俗画, 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堪称风俗画的巅峰之作。《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 长525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 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共绘各色人物814个, 牲畜73匹, 车、轿二十多辆, 大小船只29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 这种全景式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到了近现代, 陈师曾、丰子恺等人把风俗画以更新的手法和更为宽泛的内容推向又一个高峰, 他们的京味风俗画艺术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另外张大千、吴湖帆、李可染、齐白石等艺术大师均不同程度地涉足了风俗画的创作。

而西方盛行一时的写实性宗教绘画其本质就是宗教层面上的风俗画, 完全意义上的风俗画则出现于中世纪的尼德兰地区, 昆丁·马西斯是其代表人物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大师的绘画作品相当一部分也具有风俗画的主要特征, 只不过所表现的社会、思想层面不同而已。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风俗画是人类最原始的生活形态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形式之一, 是贯穿整个绘画发展历程的主要思想基因, 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一种直观的艺术表现。

二、风俗画的艺术审美价值

在过去对于风俗画的认识中, 有一种失之偏颇的看法, 即认为风俗画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生活形态的画面性记录, 如果单纯地从艺术的角度来看, 风俗画似乎没有太高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 绘画作品的艺术质量并不取决于画的是什么, 而在于怎么画, 也就是齐白石先生所说的“物象皆同, 唯手法不同”。手法之高低则取决于画家的艺术修养、对技法的驾驭能力以及对于物象的理解与感知程度, 即所谓“知物性而生笔性, 笔性活则物象亦活”。白石先生的作品是公认的艺术之上品, 然而画里却充满了民俗意味。先生一般不画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或美女仕宦, 而是把笔深入普通的民众生活之中, 算盘柴耙、萝卜白菜、虾蟹鱼蛙、贩夫走卒等, 这些常见的物象经白石先生之笔, 便充满了诗意, 充满了情感, 充溢着白石先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 是传统文人艺术思想与民俗主题文化结合的典范。

陈师曾先生是近代文人画的代表人物, 极力主张把文人画推为中国画的最高层次, 其作品也是雅致寓情, 富于传统的文人意趣。但陈先生同时又堪称近代风俗画第一大家, 以意笔勾描充满漫画意味的手法, 创作了大量的表现底层人物生活状态的作品, 对于后人的影响很大。陈先生画作集文人情感与风俗意趣于一体, 以大雅大俗之态彰显其艺术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风俗画本身的艺术品味和艺术价值。

黄胄先生是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 曾一度被公认为中国写意人物画的领军人物。新疆风情 (风俗) 的人物画是其艺术风格的代表性内容。刘文西先生是黄土画派的代表人物, 陕北民众的生活形态是他终身创作的源泉, 充满着立体性的生活气息, 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均属上乘, 但支撑这些价值的主要力量, 即其民俗元素之中存在的民众之精神。

由此可见, 无论什么画种的现实主义作品, 多多少少都具有风俗画的元素, 这些作品本身的艺术审美价值, 也就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风俗画的艺术审美价值。所谓风俗画思想肤浅、技法简陋的观点, 实在是一种肤浅之见。

三、风俗画的社会人文价值

什么是人文价值?人文即人性文化, 人文价值就是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

风俗画自出现伊始, 便注定其核心元素只能是人, 其次为与人有关的具象元素及抽象的思想元素, 于是人文价值便理所当然地成为风俗画所要体现的价值之一, 也可以说人文价值是风俗画的核心价值。

风俗画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认知不同时期社会整体形态的价值。

风俗画以描绘一切现实人物的生活场景与日常生活情感为主, 也就是说反映了以人为主的社会形态, 这为人们了解不同时间、不同层面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窗口。我们知道, 风俗画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 其表现手法却并没有受到新派艺术形式的影响, 一直都是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主, 内容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之上根据作者的艺术思想适当地被赋予了一些形式感, 这就使得风俗画所表现的东西具有很强的记录性。与记传文字相比, 风俗画更具有鲜活感和情绪感, 是社会群体认识不同时期社会形态的有效途径。

(二) 认知各阶层具体生活形态的价值。

风俗画表现的内容客观真实, 这与中国传统绘画中长期存在的重臆造而轻写实的风气大有不同。所谓“俗”必然是闻有味、观有物、出有处的客观存在。风俗画中无论是对上层社会的聚宴祭祀、巡游打猎, 还是对基层百姓的商贾农耕活动, 均是具体的描绘, 这给今人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境况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信息。如《清明上河图》里大到桥梁建筑结构, 小到人物服饰用具, 皆有具象表现。虽隔千年, 但其喧哗繁荣的生活气息仍扑面而来, 不仅为艺术经典之作, 同时也为今人研究宋代的建筑、桥梁、城市规划等提供了具体的物象参照。陈师曾、丰子恺等先生的京味风俗画所绘之人物用具, 皆可视为一种历史的生活符号。现代的风俗画家马海芳、谢友苏的风俗画更是普通民众生活的传神写照。

(三) 有助于健康民俗文化的传承。

我们不能说所有的风俗画内容都是健康积极的, 但大多数风俗画所描绘的内容都是人民朴实的生活形态, 而且往往不带有政治思想的倾向。这也正符合普通民众追求淡然平安的中庸心理。他们在风俗画里找到了一种共鸣, 找到了回忆, 找到了前辈甚至是自身的影子, 这使得他们有了满足感与存在感, 有了一种平淡而健康的生活指向。这种指向可以通过积累, 逐渐形成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力量, 形成一种巩固的、符合人性的社会人文思想。就大多数老百姓而言, 受所谓高端艺术作品影响的机会并不多, 但风俗画以年画、墙绘以及民间装饰画等朴实的形式融入他们质朴的生活, 使得这种人文思想显得亲切而有效。

艺术的审美价值、宽泛的人文价值是支撑风俗画存在与发展的支柱。这种价值具有可持续性和不可替代性, 即便在传媒形式丰富多彩、传播形式高度信息化的今天, 风俗画依然有着无可争议的多元价值, 这种价值并不会随着形式的变化而消失, 因为它的价值所在也就是人性的价值所在。

摘要:风俗画是一种普及性、大众性的绘画艺术形式, 但是长期以来, 风俗画的价值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和尊重。主流绘画圈子里的一些人对于风俗画持有偏颇的看法。风俗画是影响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社会生活形态的客观表现, 具有很强的艺术特性与很高的审美价值, 同时具有多重的人文价值。

12.小学生家乡风俗作文 篇十二

我没来几天,清扫老屋,整理房间,摆弄桌椅都一一到位了,但显得有些没意思。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哗,散落在山间的农户显得格外的安静,刚开始还找不到过年的气氛。

“冬冬嚓,冬冬嚓……”我隐隐约约听到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循着声音找去,在如牛背的山脊上,十几号人着装各异,吹的吹,打的打,但更让我感觉到特别的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三个人——一个似船夫的老大爷,拿着一把木桨,头扎花巾,不时在做着划船状;中间的一个人手提莲花船置身其中,身穿花袄,浓妆,怪吓人的,随着前面的划桨人“随波荡漾”;最后一个人就更“搞笑”了,黑袄、头卡、白脸,手持蒲伞,最让人有趣的是耳朵间的那朵独鲜花,嘴角那颗大黑痣,关键的是随着“冬冬嚓”扭起了秧歌,再加上后面跟着一群又敲又打的老乡,好不热闹啊!我一边看着一边跟着大部队走着,穿过小桥,走进东村,来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锣鼓声、鞭炮声,小孩子们嬉笑声,不时升上一阵阵青烟,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一天下来,我也不知道我跑了多少个村,也不知道来回看了多少遍,就是觉得看不过瘾。回来的路上还不时哼哼“彩莲船哪,哟哟,两头尖哪,呀嗬嗨,妹坐中间,呀儿哟,帅哥牵哪,划着。哟哟,呀嗬嗨”。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告诉我这个叫“采莲船”,是我们湖北传统的民俗舞蹈。传说中观音娘娘坐船筹款修桥铺路,后人为了纪念观音娘娘的善举,就通过采莲船表演来表示赞颂,在春节期间,撑起采莲船为每家每户拜年、送上祝福。

13.小学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十三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端午节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当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泡好了;美丽的五彩绳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来到了我们身边。

端午节首先要说的当然是香喷喷的粽子了。我们这里的粽子体积很大,种类多,馅儿料很足。咸味粽子有蛋黄、牛肉等;甜味粽子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蜜枣、八宝等。每年端午节妈妈做粽子时,我就安安静静地坐在旁边看着妈妈做。妈妈说我:“真是一个馋嘴虫!”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还要泡制雄黄酒。妈妈把雄黄酒点在我和弟弟的耳朵上,可以防蚊虫叮咬。爸爸还会喝上一两盅,说是强身健体。端午节的风俗还真是与众不同。

端午节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风俗:戴香囊、系五彩绳。每年端午节前的两个星期,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香囊和五彩绳的小商贩。这些香囊不仅漂亮、清香四溢,戴在身上还可以防蚊虫叮咬,真是一举多得。不过香囊主要是小朋友们佩戴,大人们则在手上系一条简单又别致的五彩绳。五彩绳是用五种颜色的绳子编在一起做成的,系到手腕或者脚踝上,像一道道彩虹,分外漂亮!一直到农历五月底才可以摘除。听大人们说,这样可以辟邪袪灾。

14.小学生家乡风俗作文 篇十四

一、清末江苏女子教育的发展

清末, 全国女学勃兴。江苏各地不同程度创办了蒙养院、女子小学、中学与高等师范学堂及女子师范学校与实业学校等, 较早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女子教育体系, 并在兴办近代女学过程中创下了许多个“第一”。

早在1897年冬, 梁启超与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发起创办了上海经正女学,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学校。该校中西文兼学, 采用班级授课制, 学堂组织全由女子担任, 打破了单一的男子教育形式, 为近代国人创办女子教育之滥觞。1904年, 无锡人侯鸿鉴创办私立竟志女学, 分师范、中学二科, 是为当时中国创办最早的女子中学校之一。当时女学教育相对发达的浙江省在1912年才出现女子中学教育[1], 其他省份则更晚。同年, 为适应江南丝织业的发展需求, 泗泾人史家修募集款项于上海西门外斜桥设立女子蚕桑学堂, 以扩充女子职业, 挽回我国利权为宗旨, 分预科、本科及选科, 招收十五至三十五岁身体健康的女子入学, 授以国文、数学, 以及载桑、养蚕、制种、缫丝之法, 以培养实业人才和专家, 是为我国自办女子专科职业教育之始。江苏女子医务教育的起步也很早。1904年,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绅商李平书与广东番禺著名西医张竹君女士因悯中国女界疾病之苦、生产之危, 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创办了上海女子中西医学校, 招收女学生四十名, 延请名师, 分授中西医学及各学科。张竹君担任校长, 并亲授西医课程, 李平书则亲自讲授中医课。同时在校侧开办附属女病医院, 作为学生实习之场所。这是国人在上海创立的最早的女子医学校, 也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医学校之一。另外, 江苏的女子体育、艺术教育均走在时代的前列, 创办于上海的中国女子体操学校和女子美术学校, 亦为中国女子体育、艺术教育之嚆矢。

正是在这种开全国风气之先的近代女子教育影响下, 江苏产生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女性知识群体, 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女性观, 改造着落后、保守的社会习俗及传统的伦理观念, 在近代社会的变革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正如时人所议:“据此进化机关实在女子, 盖女子者, 教育之起点, 社会之元素, 风俗之主人也。”[2]

二、婚姻自由风尚的扩展

中国传统社会, “为女子者, 每逢论婚, 辄羞缩不言, 一任父母所命”。[2]因此, 婚姻关系往往“不成于人而成于物, 不因于感情而因于势力, 男女之当事者, 非为其自身而嫁娶, 乃为他人而嫁娶, 非为其人生幸福而缔缘, 乃为其门阀地位而缔缘”。[3]女子接受近代教育之后, 这种状况开始出现变化。由女学发展而衍生出的一些女子报刊与女性团体都把主张婚姻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大力宣传。如丁初我主编的《女子世界》登载的《女子家庭革命说》, 陈志群主编的《神州女报》刊登的《女子家庭革命论》等报刊, 都对传统婚姻家庭的弊端陋俗进行了大胆揭露, 主张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家庭革命等。这些思想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辛亥时期人们婚姻观念的转变, “其论婚也, 选择则归之父母, 而可否仍决于一己, 男女相悦, 即可请命于父母以成其事。日后如何治家营业, 如何教育儿女, 和舟共济, 不相牵制”。[2]

新知识女性不仅在言论上宣传主张新的婚姻家庭观念, 而且在行动上摒弃旧的婚俗观念, 树立了女子新形象。常州才女陈衡哲不愿听从父母安排的婚姻, 在大姑母的支持下决意抗婚, 寄居于苏州农村的大姑母家。两代女性的抗争使陈衡哲的父亲最终收回成命。抗婚的胜利实现了陈衡哲婚姻自由的愿望, 并为其开拓了锦绣前程, 1914年清华学堂招收第一批官费女留学生, 她在大姑母的鼓励下积极赴京应考, 成为我国早期留美女学生之一。[4]无锡的杨荫榆也由其父母做主定亲。婚后, 她才惊愕地发现其夫是一位低能儿, 愤怒中返回娘家。后在兄长支持下, 进入女子学校读书成材, 并数度出国留学, 回国后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伴随婚姻家庭观念的变革, 作为婚姻外在形式的繁文缛节的婚礼旧俗也逐渐为人遗弃, 出现了“文明结婚”、“新式婚礼”。清末报刊常有关于举行新式婚礼的报道, 如《申报》、《民立报》、《女学报》就时常报道自主结婚的婚例, 以宣传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的思想。如江阴女学生吴丽玉与王君某举行结婚典礼, 参用新式, 摒除旧俗, 为江阴地区空前之举, 极一时来宾之盛, 婚后, 夫妻还一同游学日本。江苏金山人华吟梅, 少时受新思想的影响, 胸怀振兴华夏、提倡女权之志。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入上海天足学校就学, 假日回家, 常宣传读书、放足, 后组建天足分会, 任浦南天足分会部长。宣统二年 (1910年) , 她与庞镜如在上海西园举行文明婚礼, 开乡里新风尚。曾就读于吴县甪直镇甫里小学女生部的殷小菊, 与其丈夫严良才是甪直镇第一对自由恋爱而结婚的新式青年, 他们的婚礼由郭沫若亲自主婚, 在当时的甪直地区轰动一时。[5]“五四”之后, 自由结婚、文明结婚之风日渐流行, 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所谓的“古有迎亲之礼, 晚近不用者多。比年以来, 盛行新式结婚仪式。倡于都会商埠, 而内地亦浸行之”[6]的说法正是这种现实的反映。

“婚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特定文化环境中女性的价值定位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动”。[7]20世纪初, 女子追求婚姻自主, 奋起抗争旧的家庭观念和礼俗, 使中国传统婚姻风俗遭受了第一次巨大冲击, 而这与清末女子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女智日开基本上是同步的。

三、缠足、溺婴陋习的式微

女学的兴起, 新知识的传播, 使受过教育的女学生自觉戒除陋习, 传统的缠足、溺婴等社会风气式微, 社会风俗进一步更新。

早在清康乾年间, 袁枚、俞正燮等人就力倡放足, 但未产生实际效果。1907年, 清政府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明确规定“女子缠足最为残害肢体, 有乖体育之道, 各学堂务一律禁除, 力矫弊习”、“务劝令逐渐解除, 一洗积习”。[8]一时间, 江苏女子学校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明文规定不收缠足的学生, 如已缠足的则必须放足方可入学。加之, 由近代女学发展而产生的《女学报》也大量刊文频频发出不缠足的呼声, 女子逐渐有了不缠足的倾向, 部分觉悟女性还勇敢地作出了表率。1904年12月31日的《警钟日报》曾报道江苏省埭溪发蒙学堂女学生蔡爱花在其具有新思想的兄长蔡缘农的鼓励下勇敢放足的事迹, 据说埭溪发蒙学堂为她开了一个放足纪念会, 蔡缘农还特地作《放足歌》为贺。各地女学堂成为推行天足运动的最佳场所, 愈是女学发达的地区, 天足运动的推行愈为快速。民国初年, 不缠足的女子已到处可见, 尤其城市中已有一批女性不再缠足。

近代女学的发展不仅大大推进了禁缠足运动, 而且将体育运动逐渐引进了女子学堂, 江苏的女子学校大都开设有体育课。据1910年10月22日《时报》报道, 常州武阳公立女学与私立丰园女学在白云渡育志小学外操场联合举行运动会, 女学生表演了普通体操、球戏、应用体操、竞争游戏等;1911年4月9日, 上海爱国女学举行春季运动会, 各地女学纷纷前往参观, 女学生表演了哑铃、徒手操、体操等十九项运动项目。不仅如此, 江苏还创办了一些专门的女子体育学校, 如1905年汤剑娥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子体操学校 (后改为中国女子体育专门学校) , 陆礼华创办了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等, 造就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女子体育骨干, 促进了女子体育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 女子体育的发展, 使缠足陋习最终被社会群体所广泛唾弃, 从而解除了近代女性身体上的束缚。

溺婴陋习, 在我国历史上早已有之。近代以来, 因“妇女不习操作, 嫁娶又费厚奁”, 故“民间生女, 或因抚养维艰, 或因风俗浮靡难以遣嫁, 往往有淹毙情事”。[9]溺女之风盛行, 直接导致男女性比例严重失衡, 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近代女子教育兴起后, 女子在学校中学得一技之长, 走向社会, 可以自谋职业, 社会视女子为累赘的观念逐渐松动。加上女权思想的传播, 女子社会地位的提高, 社会上反对溺女呼声日渐高涨, 民间溺女的状况有所改变, 这可以从各地男女比例的变化对比中略见一斑。如:1881年男女比例指数, 松江131.1、奉贤114.7、青浦126.7、金山142.2、川沙125.2、南汇105.6;到1930年, 上述地区男女比例指数则依次为107.5、103.1、109.9、109.9、103.1、103.1。[10]

概而言之, 清末江苏女学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不胜枚举。可以说, 正是江苏近代女子学校教育促使女性精神进入新的层次, 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新的价值观念, 以及新的选择和追求, 并成为反对旧俗陋习的先觉者, 从而推动了江苏近代社会的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 (上册)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495.

[2]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 (1840—1918年) [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1991:210-317.

[3]李大钊.李大钊文集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455.

[4]乔以钢.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3:157.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吴县文史资料·第7辑[M].江苏省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刊印, 1990:69.

[6]林吉玲.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105.

[7]罗敏.女性与中国近代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48.

[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802-812.

[9]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年十一月条[M].北京:中华书局, 1958.

上一篇:医药毕业的实习报告下一篇:托福作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