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理论

2024-10-07

信息经济学理论(精选8篇)

1.信息经济学理论 篇一

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与人才开发

人才开发工作虽然是系统工程,但着力点主要是两个:人才挑选与激励。一个做到了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组织,将充满活力和竞争力,会更有效地实现组织宗旨或目标。挑选和激励人才,在研究层面就构成了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力资源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员工激励、员工薪酬等理论,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对于新兴的经济学激励理论吸收不多。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吸收经济学的激励理论。如此,一方面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完善,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企业、公共部门的人才开发工作。

经济学激励理论的贡献

在2004年去世的法国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在其巨著(激励理论——委托代理模型)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经济史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由此,他认为在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著述中就已经包含了激励思想。不过,激励理论的产生,更大的推动力来自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理革命”,即现代企业史上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现象。这一现象导致了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企业所有者如何挑选和激励经营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激励理论获得很大发展,并与博弈论、非对称信息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相互影响,汇成了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信息经济学流派。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中,如施蒂格勒、纳什等三位博弈论专家、莫里斯与维克里、斯蒂格里茨、斯彭斯、阿克劳夫等,都在信息经济学也即激励理论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

经济学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逻辑分析起点是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激励理论把信息掌握少的一方称为委托人,反之即代理人。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卖东西的人可能欺骗买东西的人而使买者遭受损失,这将导致市场失灵。经济学在理论上将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归为两类: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在人才挑选和激励层面上,逆向选择意味着选出来的并不是最优秀或合适的人;道德风险表现为选出来的人不努力工作。问题解决的思路是:其一,建立一个好的遴选机制,目的是选出合适的代理人,方法是在代理人之间形成竞争;其二,建立一个好的激励机制,目的是使代理人持续努力并符合委托人的目标,方法是使激励机制满足两个原则:参与约束原则和激励相容约束原则。参与约束原

则,指代理人参与工作所得净收益必须不低于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激励相容约束原则,指代理人让委托人最满意的努力程度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程度。根据激励相容约束原则,如果要代理人积极努力工作,委托人就需要将风险及其收入分解,由代理人分担一部分。简言之,委托代理理论的逻辑就是: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有效的遴选机制、激励机制。当然,严谨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许多模型,通过演绎、推理阐述了几乎所有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了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激励理论中的团队理论,针对的是工作团队中员工偷懒或欺骗、整个团队偷懒以致效率低下等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一方面,团队理论用改进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机制的思路来解决,如将原本由委托人全部承担的赢亏风险部分地分配给代理人,使代理人也享有部分剩余索取权;另一方面,提出用“团体惩罚或激励”的办法打破“预算平衡约束”,以规避团队偷懒。当然,团队理论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解释了为何所有者(委托人)是剩余索取者,以及为何是团体惩罚的实施者。团队理论的最新发展,强调了在团队中培育合作精神对于团队效率的重要性。在团队中形成合作氛围的条件或做法包括:成员之间长时间交往、分散化决策、依赖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鼓励和监督、采用联合绩效报酬体制而不是相对绩效评价体制。

如果说上述主要观点是在委托代理关系最简单的情形——一个委托人和一个代理人的基础上得到的话,那么,激励理论的趋势是分析现实中的复杂委托代理。截至目前,激励理论提出的新观点包括:(1)多代理人或多任务模型。存在多个代理人时,委托人将可能面临代理人之间的串谋问题,如平行串谋、垂直串谋,激励理论由此提出防范串谋原理,如适当的分权机制等;当代理人承担多任务时,不同任务之间相互作用,甚至相互冲突,解决办法是把任务分离或降低对某种任务的激励。(2)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和多委托人问题。不仅代理人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委托人也可能有类似以权谋私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不履行合同等现象,即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当存在多个委托人时,代理人将面临多个“婆婆”,此时,需要解决委托人之间的协调问题。(3)多阶段博弈(动态)的委托—代理模型。委托代理关系常常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的,这导致的积极效果是声誉效应,即代理人为了自己长期收益最大化会积极维护自己的声誉,因此不需要过多的显性激励;导

致的消极后果是棘轮效应,即“鞭打快牛”现象:在以过去的业绩为标准衡量代理人时,如果代理人意识到“努力——业绩高——新的标准——更努力”,那么就不一定努力了。激励理论由此提出,应将相对绩效报酬体系和锦标制度综合起来运用。

总的来说,经济学激励理论深化了对管理(激励)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帮助我们认识到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是委托代理关系的普遍存在,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时下,对我国教育、科技、企业等领域的批评或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比如:为何没能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学术大师?为何优秀的中国企业家群体迟迟未能孵化出来?为何优秀的政治家、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成长缓慢?为解决这些问题,更深入的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等呼之欲出。从理论上看,这些改革的目标就是在各自领域建立一个更好的人才开发机制,尤其是人才挑选和激励机制,这意味着激励理论大有用武之地。

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经营者激励与约束

经济学激励理论的发展历史表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催生了经济学激励理论的产生;两权分离后现代企业治理中不断涌现的问题,推动了激励理论的蓬勃发展。可以这样说,以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治理理论和以委托代理模型、团队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激励理论互为表里。

企业治理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建立有效的经营者选择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因为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后,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面对的问题,一是如何挑选一个合适的经理,二是如何激励经理努力工作。尤其是后者,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目标差异,即所有者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的“长期性”特征与经营者追求合同期内收入最大化的“短期性”特征之间的差异,需要建立一个制度框架以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双赢”。

依托激励理论,在实践中较为有效的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经理选择方式,是通过经理职业化和建立经理市场,形成一个以竞争为基础的经营者选择机制。结果,经理之间的竞争避免了陷入逆向选择问题,而且企业最终面临一个“买方市场”,能够挑选到最好的或比较好的经理。其次是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这由两部分构成:(1)由年薪制、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构成的激励机制;(2)由董事会、监事会等组成的监督机构以及相应的绩效考评、企业营利年报制度等构成的约束机制。由年薪制、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构成的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高薪,这符合参与约束原则,也意味着对经理人力资本的承认。因为作为经理,其人力资本相当可观,不仅投入巨大(如读MBA),而且要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高薪实际上是予以补偿。否则,没人愿意从事经理这一职业。由年薪制、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构成的激励机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使得经理的行为或目标长期化,最终符合所有者的长远利益。如由“基薪+奖金”构成的年薪制:一方面,基薪确保收入较高;另一方面,奖金即风险收入,目的是将经理的收人捆绑在企业的年利润水平上。原因在于,技术上,以年为单位考察企业利润是比较好的时间单位;制度上,通过风险分担,促使经理在追求自身短期目标的同时兼顾所有者的长期目标。而管理层收购(MBO)、股权制、期权制等,或者使经理变成所有者之一,或者使经理具有本应所有者才具有的剩余索取权等,更多地激励经理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当然,光有激励也不行,还得约束。现代公司中,专门监督经理的机构如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的功能是选择和聘用经理,谁做经理,董事会说了算;监事会的功能不仅监督经理而且监督董事,董事聘用经理的权力也受到监督,所以避免了董事与经理合谋。另外,经理的业绩评定、公司营利年报等,都是约束经理的具体制度。

总的来说,这样一套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是有效率的。美国经济相对于其他地区之所以能保持持续的繁荣,一个微观的制度原因就在于这套制度在美国公司制度中发明、运用。当然,问题总在制度之前,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安然等公司的丑闻以及此前股市“泡沫”等也暴露出期权制等的弊端,这为激励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经理激励与约束制度。

结语

如果从微观层面上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历程,改革就是激励与约束制度的重建过程。比如,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人民公社制度,实际上就是给农民提供了一个“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激励与约束;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承包制再到产权改革,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形成对企业职工尤其是企业经理的新的激励与约束;干部人事制度,引入公开招考、竞

争上岗等机制,进步尽管有限,但强化激励和约束并重的思路日渐明朗。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国有企业改革而育,在借鉴激励理论,引进经营者选择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过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如从国企经理选择角度看,目前仍习惯于政府任命的办法,经理职业化和市场化选择程度不高。任命固然便利了作为“委托人”的政府对国企的控制,但导致经营者“官员化”,经营者关注自己官职级别的程度甚于企业(长期)盈利等企业目标。由于经理职业化滞后,所谓经理市场、市场化选择机制,短期内也无法建立起来。再从经理激励与约束角度看,虽在尝试年薪制、MBO、股权制等,但很不规范,约束制度不健全,实际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其中一部分国有资产甚至于被国企经理化为私有。2004年8月,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对国企改革的激烈批评,也是针对这些问题的。

1996年,经济学家钱颖一在《激励理论的新发展与中国的金融改革》中曾经指出:“当大家都认为经济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深层次的时候,理论上的分析也应有一个深层次的发展,超越过去的就事论事,上升到一个系统的、深刻的认识。激励理论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研究工具,可以使我们在分析改革上有很大收获。”如是斯言。当前的改革还没有走出深水区,企业、大学、政府等都准备进行更深入的改革,经济学激励理论将会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借鉴。

(本文转摘自《人才开发》2005-2作者:王礼鑫)

2.信息经济学理论 篇二

对产品稀缺理论的挑战

工业社会使人们养成更多占有物质财富的习惯, 一方面, 如果人们不去努力追求物质财富, 今天的生活肯定还是象工业革命以前那样困苦, 但是另一方面, 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 也会形成一个无意义的经济体系。一个人占有过多的物质财富, 就象喝了过量的啤酒还要再喝一样有害健康, 一个国家拼命生产了大量钢铁和煤炭还要扩大产量, 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也要患病。

虽然早就有人提出过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占有更多的物质产品, 而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但是直到20世纪末, 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才使人们真正意识到过去的康壮大道已到尽头。现代经济的病根就在于急功近利、盲目投资生产大量物质产品, 反过来遭受资源耗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双恶化的严重报复。

而发展信息生产力, 可以大量节约资源和能源, 减少社会交易成本, 提高消费理性, 淡化人们的物质占有欲望。如果说工业经济面对的主要矛盾是稀缺性和占有性的矛盾, 而信息经济的基础资源不再稀缺, 消费方式也从占有性转为共享性, 成本曲线与价值实现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共享信息价值与追求超额利润已成为后现代经济的主要矛盾, 这可能是信息产业发展实践向传统理论提出的一个最严重的挑战。

网络精神

对经济个人主义的挑战

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就提出一个悖论:人们在追求私人目标时, 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 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增进社会福利。也就是相信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但市场规律又天然具有一种平衡约束力, 使每个利己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 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后被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20世纪末, 一场经济自由化运动席卷全球, 一些大腕学者还把美国的经济个人主义精神提高到“世界共识”的高度向发展中国家强力推介。

其实帕累托最优状态在整个西方经济实践中并不存在, 现实的市场经济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的, 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形具有“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偶然性”。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格利兹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 市场本身会带来有效而公平的结果, 华盛顿将这些观点奉为神明。其实, 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 原因是它根本就不存在……, 市场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力量, 但是取消一切管制, 市场同样无法运行”。

信息经济活动的增长进一步证明, 完全依靠经济个人主义根本形不成网络生产力, 网络的天然规则就是平等、合作和互动。1994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纳什用数学方法证明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 每个行为主体的利己主义博弈结果肯定是低效率的。它实际上证明了亚当·斯密200年前提出的每个人自私自利就可以实现社会最大福利的假设的不可实现性。2006年, 他又在《三人演化合作博弈研究》中进一步证明, “如果交互的生物体或人类被假定为仅有自私、非合作的动机时, 合作行为的自然演化是完全不可能的。真实的人类行为显然是由一些复杂并且促进彼此之间合作的本能来引导”。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信息的日益透明, 人们在多次交往或者重复博弈后发现, 遵循平等合作规则要比通过欺诈获得少数几次不义之财更有利。一个新的经济学悖论正在形成, 那就是:一个主体的成功, 必须建立在相关主体也能成功的基础之上。

网络诚信

对商业技巧的挑战

常能听到一些学者阐述同一个观点,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是以诚信为前提的经济, 叫做“有恒产者有恒信”, 但是我国社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几乎俯拾皆是。到我国城市的商店走一走, 价格不透明是家常便饭, 几乎所有商家挖空心思制造信息不对称, 利用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不了解实情) 赚取超额利润。广大消费者天天都在受骗, 也许你今天受了骗, 明天换一个位置去欺骗别人。有人还将这种不诚信行为奉为商业机巧, 认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向。其实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都会明码标价、资费趋向简单透明, 只有陷入市场达尔文主义, 才会出现严重的假冒伪劣、价格纷乱, 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

进入电子商务阶段, 诚信缺失是网上交易的大敌, 传统市场经济体系正在失效, 只有借助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也就是社会化监督和网络透明的协同机制才能使人类社会回归理性, 并实现公平交易。

价值最大化

对利润最大化的挑战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一直是传统经济教科书的一条刚性定律。“企业目标就是创造利润”, “办企业就是要为股东赚钱”等口号也被写进我国许多企业家们的施政纲领。在这样的氛围和经营模式中, 企业家最关心的是年度利润指标, 利大大干, 利小小干, 无利不干, 导致企业短视。

从近期的产业实践来看, 往往越是急于获取高额利润, 越是离利润更远。为了赚取更多利润, 经营者很可能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 为了赚取更多利润, 经营者很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上大做文章。结果, 国内外有许多企业由刚成立时的超额利润, 到若干年后走向亏损和破产, 就是因为沿袭传统经济的企业目标, 急功近利而陷入困境。

随着信息日益透明, 现代企业目标也悄然发生变化。在股份制的初期阶段, 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 股东当然要以赚取利润为第一要务;在股份制的中期阶段, 董事会成为实际的最高权利机构, 董事会主要是由一些经营专家组成, 这些经营专家最关心的是品牌业绩和股票升值;股份制企业发展到第三阶段, 股权继续分散, 监事会成为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 监事会的首要责任是约束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在不污染环境, 不危害社会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必须以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目标, 合理利润只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自然结果。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先生最近提出“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经营理念, 很值得提倡。

收益递增

对收益递减的挑战

工业经济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的约束, 单位生产成本总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 同时一个消费者占有实物财富越多, 每增加单位财富对他的使用价值也会下降, 从而形成收益递减效应。

信息经济的主要原料是沙子 (硅) 和信息, 由于较少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约束, 单位服务成本总是随服务量的增加而下降, 同时, 一个人占有的信息越多, 每增加一条信息对他的有用性才越大, 因而形成收益递增效应, 这也就意味着企业边界的模糊甚至消失。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学会利用这种收益递增规律去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而是相反, 继续采用传统市场规则和制度, 进行牛奶撇油, 保护既得利益。

某些小企业则开始利用收益递增规律攫取超额利润, 进行快速扩张。在新经济领域, 垄断可以看作是收益递增规律的逻辑性结果, 但它又是破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产生内部非效率性的罪魁祸首, 因此各国在产业实践中一方面实行政策管制, 一方面培育竞争对手来限制这种垄断的力量, 以实现有效竞争。过于分散的小企业和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 网络时代的最后赢家是松散分布型、具有专业化优势企业集团。

穷人市场

对富人市场的挑战

由于网络经济具备一种正反馈效应, 也就是先期占有网络资源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后进入者则难以立足从中获利。换一个角度, 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大量信息, 再增加一条信息对他产生的价值概率就高, 相反, 一个不掌握任何信息近乎白痴的人, 给他一条重要信息也毫无价值, 也就是利用信息更容易造成新的贫富差距的洗牌。

另一方面, 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 因为优先发展网络产业, 利用信息均富效应, 很快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据联合国组织在拉丁美洲调查, 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高级网络服务在边远贫困地区的价值远比大城市高。

从自然属性看, 工业商品在于内部性和独占性, 信息服务在于外部性和共享性。也就是说, 从总体上讲, 工业经济容易产生两极分化, 信息经济更能促进共同富裕。目前出现数字鸿沟的主要问题在于按照传统市场经济规则使价格与价值脱节, 社会尚缺少为穷人服务也有利可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

上个世纪末, 美国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计划, 一个重要宗旨就是扩展电信普遍服务概念, “要使所有美国人, 不论职业、收入、居住地点、残疾与否, 都能以负担得起的价格享受先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2011年, 奥巴马政府在国家宽带战略中再次强调对承担宽带普遍服务企业的优惠政策。由于美国的示范作用, 许多国家也开始重视电信普遍服务和社会公共责任。

各国重视普遍服务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网络产业的新经济属性。工业产品可以定位于少数人消费的市场, 而网络服务必须定位于大众市场。美国的铱星计划, 新加坡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就是因为脱离大众市场而告失败。所以除了政策、制度环境之外, 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应该积极开拓大众市场, 主动承担为穷人服务的社会责任, 21世纪将是以大众市场为核心的伟大世纪。

网络协同

对自由竞争的挑战

经济自由主义论者认为, 经济学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因为每个人都以不同的社会角色为自身利益最大化参与竞争, 一切经济政策和法律也都是各种力量维护各自利益的结果。在这种理论指导下, 整个社会将变成一个大赌场, 就看谁的赌技高超, 胜者王侯败者寇, 哪里还有什么道德和公理?

那么如何才能平衡这个社会呢, 经济自由主义论者认为一个重要平衡机制就是政府也作为参赌一方, 靠“政策和对策”的互动, 逐步完善一个法制社会。也就是说, 社会可以倡导人们自私自利, 倡导人们去钻法律空子, 这样逐步健全法制。

那么靠这种搏弈互动究竟能不能完善一个法制社会呢?事实证明是不能的。因为法律属于正式约束, 它只适用少量典型的个体纠纷。而大量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必须靠非正式约束 (道德、公理和社会监督氛围) 实现平衡。指望任何纠纷和冲突都诉诸法律, 高昂的交易成本使任何社会都难以运转。

30年来, 中国人到美国留学, 只学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两种东西, 如果美国社会只有科学加弱肉强食这两种精神, 那他早就失衡了。美国社会还有第三种精神就是基督教的道德氛围, 它对美国社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试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 弱势群体, 平民百姓受了委屈谁告得起状?如果我们的理论提倡每个人都去占对方的便宜, 然后再让对方也变得“聪明”起来, 我们的社会将陷入一切人坑人的泥沼。人类对待自然环境已经走过了一条先破坏、后治理的弯路,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中, 人们正在破坏人文环境, 而要修复人文环境, 可能要比修复自然环境更难。

但是信息经济正在创造一个新的平台, 他使得人们各种行为赫然网上。你遵纪守法、有道德、讲诚信, 网络让你不再吃亏;你若是阴一套、阳一套的卑鄙小人, 网络也会让你无处藏身。网络正在编织一个地球村, 使大家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环境中, 快速形成一种你想活就必须也让别人活, 你想活得好就必须也让别人活得好的一种刚性约束机制。

互组织化

对被组织化的挑战

工业社会适合集中化的宝塔结构下被组织理念, 世界幽默大师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电影, 人被困在大机器上就是这种理念的生动体现。

电信促进了工业时代的成熟, 同时又孕育了信息时代的到来。如果说电话网仍然保留了工业经济理念, 比如分级交换, 宝塔结构, 集中控制, 那么以IP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必然走向无级交换, 扁平结构, 分布控制。换句话说, 未来支撑信息社会的是一种开放的、透明网络和高智能的互组织化终端。技术结构决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信息经济正在把人类社会从集中化、被组织阶段推向分布化、互组织阶段。

从世界范围看, 国有大企业曾经在许多国家起到过重要历史作用。20世纪中叶以后, 在国家资本主义影响下, 许多欧洲国家和前苏联都扩大了这种国有经济成分。但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国有企业的特点就是控制论基础上的被组织化经济, 它比较适应大工业时代的生产力。进入80年代, 现代股份制企业比国有企业表现出更具有互组织的活力, 更适应社会化发展方向。

网络产业实践也进一步证明, 小私有企业和国有大企业都不再适合新兴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只有承认社会生产力更适应社会化所有、社会化管理的属性, 我们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的, “生产力的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 但是它包含着解决冲突形式上的手段, 解决冲突的线索, 这种解决只能是在实事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 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而要实现这一点, 只有由社会公开地和直接地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社会管理不适应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

我们必须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 就是经济制度不可能回归个人主义, 也不会重建国家垄断的辉煌。而是沿着“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基础上,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832页) ”的方向, 进入一个与新兴生产力相适应的、崭新的信息社会阶段。

3.信息经济学理论 篇三

关键词:信息经济 价格 分析

一、微观信息经济学

1.微观学派。马尔萨克被称为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发表了《向一门组织与信息的经济学理论方向发展》、《评论信息经济学》以及《信息系统的经济可比性》等一组文章。首次提出信息论中的信息测度方法并不适用于经济信息范畴,强调信息经济是研究如何确定最优信息系统的学科。

2.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从对市场行为的信息条件进行分析开始的,对商品的价格信息和质量信息有较多的分析,对信息的成本、价格、效用等有较多的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一)市场信息的四种形式及其效用分析

(1)市场信息的四种形式。市场信息一般分为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四种基本形式。公共信息是市场运行的基础,而私人信息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同质信息是指那些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结果的经济信息;异质信息是指那些性质上有所差别并将导致不同经济结果的信息。市场信息的第三种形式是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第四种形式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

(2)不对称信息理论。不对称信息是西方信息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微观信息经济学将这种关系称为委托——代理关系,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展开的一场对策,经济环境状态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最优信息经济的实现问题

实现最优信息经济有两种途径:一是信息搜寻,一是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市场调查是信息搜寻的典型方式,搜寻成本与搜寻次数成反比。搜寻的预期收益等于预期成本时的搜寻次数即为最佳搜寻次数。最优信息系统即所得到的效用与所支付的成本差额最大的系统。

(三)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特别是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对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低下的。资源配置与信息结构有关,信息结构有纵向、横向与混合之分。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下,可以通过信息的集中化或分散化来追求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保证高效的传递下,二者对资源的配置效率是等价的。但信息传递的效率通常受私有信息的影响。

(四)信息商品及微观信息市场理论

信息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有保存性、共享性、老化可能性和知识创造性等特征。信息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依据概率对预期收益进行计算的预期价值。信息市场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商品市场中生产、传播、分配信息而形成的信息市场,这实际上是市场信息的流转问题;一是由于信息商品的交换而形成的信息市场。前一种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价格信息。微观信息经济学讨论由市场信息而引起的市场均衡问题。市场信息流转的低效率不利于有效地提高市场效率。后一种问题主要是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它又有有形与无形信息市场之分。

二、宏观信息经济学

1.宏观学派。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又一创始人是马克卢普。他于1962年发表了《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这一重要论著,并提出了知识产业这一概念。尽管当时学术界众有反对声音,但知识产业的现实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使国际社会对此作出积极反映。因此,知识产业理论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里程碑。马克卢普的主要研究导致了信息经济学宏观学派的形成。

2.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信息产业的壮大及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巨大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产业的出现是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产业化结果,不同于传统的农业、非信息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信息产业是一种为产业服务的“产业”,有“第四产业”之称。它按不同标志进行不同的分类。

(1)关于信息产业的定性研究。关于信息产业有两种概念:一种范围较小,认为信息产业只包括信息本身,如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利用等,即通常意义的信息服务业;另一种范围较大,认为不仅包括信息本身,还包括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般规律:其一,信息产业促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激发,二是需求拉动。其二,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软硬比例适度。

(2)关于信息产业的定量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创立的波拉特方法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测算信息产业的方法。波拉特把国民经济中的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然后分别对其价值进行计算。

(二)信息市场及其相关问题

信息市场的出现是信息商品化的结果。信息作为商品,具有传统商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区别于物质商品的特点。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的交换场所或交换关系的总和。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市场容量和市场份额。

(三)信息经济及其发展规律

信息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或工业经济而言的。它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产业为部门构成,以信息活动作用的强化为主要特征。在信息经济中,经济活动对信息活动的依赖达到了空前密切的地步。对信息经济的规模有种种测定方法,其规模要适度,要与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物质产品的现实规模相适应。

(四)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选择和采用主要涉及经济比较和经济评价的问题。这需要运用费用效益分析等技术经济方法。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活化、捷化、智化、优化等作用犹为明显,具有知识与智力密集的特点。这在促进生产增长、导致市场扩大、强化效益提高、引起劳动和就业变化上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五)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需求分析及效益评价

信息系统能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而从基本建设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所产生的间接效益远远大于直接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建立与完善效益尽可能好的信息系统,是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则。

三、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联系及区别

目前,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中,经济学界更多地关注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十分重视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介绍及对各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问题的研究,而对于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乌家培先生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将宏观与微观信息经济学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可能的、值得探索的。

四、总结

信息经济学按照学科层次划分为宏观信息经济学和微观信息经济学,并对二者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做了简要的概括和介绍,同时叙述了信息界学者将二者融合,形成统一的学科结构体系的可能性和所做的尝试。近年来大批学者投入信息经济学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大量的理论及计量方法和模型。

参考文献:

1.查先进.我国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之述评[J].图书与情报,1995,(3).

2.吴建南,石晓虹.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情报科学,1998,(7).

3.刘廷元.西方信息经济科学的四个分支学科概述[J].图书与情报,1992.

4.陶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浅析[J].社科纵横,2004,(8)

4.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文献 篇四

【摘要】林毅夫提出新结构经济学带来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的思想浪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还处于发展阶段,国内的研究尚不多。本文从林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出发,对近年来有关的理论、文献做一梳理,试图理清新结构经济学发展的过程和其主要脉络。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 比较优势 经济增长

二十世纪代结构经济学诞生,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便是对经济结构进行研究的先驱,他最早提出产业结构的理论学说,并且第一次揭示了产业结构的演变阶段,经济中制造业的生产在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低,而资本品工业的生产比重则越来越高,直到最后阶段占据主导地位,此时基本上实现工业化。来自英国的经济学家克拉克(1940)指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移动规律,出现劳动力移动的原因是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差距,他们共同成就了“配第——克拉克定理”。

发展经济学的早期思想旧结构经济学派是二战后的拉美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该学派大都强调结构变化的重要性,将结构变化的缺乏归为市场失灵,建议通过政府的干预来纠正这些市场失灵,其中最主要的战略是进口替代[1]。发展中国家多次对进口替代的尝试都失败了,因为它们的目标产业与国家的比较优势相背离;优先发展产业中的企业在开放的竞争市场中往往不具备自生能力;它们的投资和持续经营更多的是通过依赖政府进行多种与经济规律相违背的保护和补贴来实现的。

林毅夫提出新结构经济学带来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的思想浪潮。在经济界普遍关注世界经济如何稳步复苏,以及国内新一轮增长应注重拉动内需之时,他“不合时宜”地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四年世界银行经历的“毕业论文”[2]。

新结构经济学产生华盛顿共识之后,华盛顿共识是主张发展思想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以及之后由布雷顿森林体系给出的政策改革的结构调整方案,此方案主张鼓励发展中国家政府消除市场扭曲,彻底改革社会计划,避免使用产业政策,使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最小的参与,因而更多体现由市场来发挥作用。华盛顿共识同样未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林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精髓在于:对各国经济增长过程的现代分析。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技术革新和结构变化[3]。经济体在任何时点上的最优产业结构是能够让其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最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最优的产业结构是由该经济的比较优势决定的,而比较优势又是由该时间点的经济要素的禀赋结构来决定。

由于基础设施条件的约束,政府应该发挥作用来提高基础设施条件以便于比较优势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新结构经济学的三大支柱包括:它包含了对一国比较优势的理解,且这种比较优势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在发展的任一阶段市场都可以作为最优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林毅夫同时为实践提出了两轨六步法,依次是选择正确目标,消除约束障碍以利于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吸引全球的投资者,支持成功自我发现的企业壮大规模,用工业园模式解决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的不足,政府向正确的产业提供有限的激励措施。

国内外同样出现了很多新结构经济学的反对论点。国内刘海影提出政府本身不存在于理论的真空中,政府及其代理人拥有自身利益考量。政府不能保证自己对投资项目选择具备经济合理性,政府主导投资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滥用,其资金的来源将挤占民间资金的利益。他还提出,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一个单一的加总值,政府发挥“因势利导作用”往往是发展的障碍而不是动力。他认为制度与政策导致的扭曲和政府导致的宏观管理失败是阻碍欠发达国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刘胜军同样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政府主导往往逃脱不了腐朽,同时,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是目前社会收入分配严重失衡的重要原因。他提出根本的发展动力还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是民营企业追逐利润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刘远举提出:“中国模式”这种政府主导并不擅长创新型超越,政府应该通过建立一个有稳定预期的制度来导向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并不需要新的“强势政府”理论。张夏准与林毅夫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比较优势虽然重要,然而只是一个基线,国家想要产业升级,就需要违背其比较优势。考虑到要素积累过程的性质和技术能力的建设,一个落后的经济几乎不可能在新产业中积累起技术能力,除非违背他的比较优势,并在他拥有“正确的”要素禀赋前进入这个产业。

国外对于新结构经济学的争论点也很多。世界银行凯闻提出,中国式的`经济决策方式需要政府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和适应能力,但是这要求政府有善意有能力且不腐朽。中国社会严重的“信任赤字”可能导致政策的执行与初衷相违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安妮·克鲁格认为新结构经济学的实施较为困难,新结构经济学似乎支持工业和城市偏向,而这个偏向本身在许多国家就是很大的扭曲,并且林毅夫把单个企业或产业卷入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又赋予了它们过大的影响力[4]。哈佛大学的丹尼·罗德里克认为林毅夫推荐的政府政策旨在抵消市场扭曲,然而预期效果则是诱使企业做出背离比较优势的选择,事实上,政府不是总能准确地甄别出市场失灵,也不是总能找到有直接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他基本同意林毅夫的观点,只是在某些细节有争议。哥伦比亚大学的斯蒂格利茨认为市场的局限性比林毅夫认为的更加严重,即使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体本身都既不稳定又不有效。他与林的重大分歧在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方面,他觉得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增加,即技术的革新。宾夕法尼亚大学霍华德·帕克认为,林提出的选择富裕的参照国再甄选出比较优势产业是有问题的,较富裕国家的经济结构有可能是因为扭曲性的政策产生的,成功的政策往往是一个庞大的政策集,需要解决这么多问题可能会超越政府的能力。

综上,反对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大都表现为对政府能力的不信任,对当今腐朽状况下政府作为的堪忧。然而,新结构经济学作为旧结构经济学和华盛顿共识之后的新理论,依然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证实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参考文献

[1]马颖.,论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世界经济》第4期:25-37.

[2]林毅夫.: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林毅夫.2012: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考研 理论经济学领域高校排名 篇五

考研 理论经济学领域高校排名

考研备考已经启程,部分考生还未选定目标院校或专业,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授权发布《学科评估结果》,以下是在理论经济学领域排名前10名的高校,供考生参考: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91 10001 北京大学 87 10486 武汉大学 86 10055 南开大学 84 10246 复旦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81 10384 厦门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79 10183 吉林大学 78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697 西北大学

6.《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 篇六

第一部分 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公司制度

(三)公司治理结构

四、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的调节

(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四)经济波动

(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六、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二)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

(三)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

(四)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七、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三)金融监管

八、对外经济关系

(一)国际经济组织

(二)对外贸易关系

(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四)对外金融关系

九、合同法制度

(一)合同法制度概述

(二)合同的订立和成立

(三)合同的效力

(四)合同的履行

(五)合同的担保

(六)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七)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八)违约责任

(九)合同的管理和合同争议的解决

十、公司法律制度

(一)公司法概述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

(五)公司债务

(六)公司财务会计

(七)公司合并、分立

(八)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

(九)法律责任

十一、证券法律制度

(一)证券和证券法概述

(二)证券市场的主体

(三)证券发行制度

(四)证券上市

(五)证券交易

(六)上市公司收购

(七)证券监管制度

十二、物权法律制度

(一)物权与物权法

(二)所有权

(三)用益物权

(四)担保物权

(五)占有

第二部分

一、管理概述

(一)管理

1、管理的含义

2、管理的作用

3、管理的性质

管理学原理

4、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者

1、管理者的角色

2、管理者的层次

3、管理者的技能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二、计划

(一)计划概述

1、计划的含义

2、计划的类型

3、计划的程序

4、计划的要求

(二)预测

1、预测的作用

2、预测的内容

3、预测的方法

(三)决策

1、决策的类型

2、决策的过程

3、决策方法

三、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1、组织的含义

2、组织的类型

(二)组织的基本概念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部门化

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三)组织的基本原则

1、组织服从战略原则

2、授权和责权一致原则

3、分工与协作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直线职能制

2、事业部制

3、矩阵制

4、网络组织

5、虚拟组织

(五)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原因

2、组织变革的方式

3、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4、组织变革与学习型组织

四、领导与激励

(一)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

2、领导者

3、领导者的素质

(二)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

(三)激励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期望理论

4、强化理论

5、公平理论

(四)激励方法

1、物质利益激励方法

2、精神激励方法

五、控制与协调

(一)控制

1、控制的含义

2、控制的类型

3、控制的过程

4、控制的重点

(二)协调

1、协调的含义

2、协调的作用

3、协调的方法

(三)沟通

1、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2、沟通的方式

3、沟通的障碍

4、沟通的技巧

六、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的制定

1、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2、企业的愿景、宗旨和目标

3、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二)企业总体战略

1、稳定战略

2、发展战略

3、撤退战略

(三)企业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战略

(四)企业战略的实施

1、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2、企业战略与组织文化

3、企业战略的控制与修正

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一)分析问题的方法

1、因果图法 2、5W1H法

3、标杆管理法

(二)分配资源的方法

1、规划论方法

2、网络计划技术

3、价值工程

4、企业资源计划(ERP)

(三)系统管理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

2、目标管理

3、平衡记分卡

4、供应链管理

第三部分 国民经济管理

一、概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二、市场管理

(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三、产业管理

(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二)产业组织管理

(三)产业发展规划

四、区域经济管理

(一)区域经济布局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五、资源管理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二)科技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

(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国有资产管理

(一)国有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四)国有资产的评估与重组

(五)国有资产的监督

七、国民经济的监督调控

(一)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二)国民经济衡量与监测

(三)国民经济预警

(四)国民经济调控

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7.信息经济学理论 篇七

一、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概述

1. 汽车整车物流的概念

汽车物流是指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以及售后配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实体流动过程。汽车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 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汽车物流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管理, 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汽车物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汽车整车物流是指以整车作为物流服务标的物, 从汽车在生产制造厂完成组装下线开始, 直到送至最终用户手中为止的一系列仓储、包装、运输、维护和其他各种增值服务过程, 即汽车整车在物流各个环节的实体流动。它是汽车产业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汽车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汽车整车物流模式分类

一是自营整车物流模式。自营汽车整车物流模式是随着汽车销售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发展起来的, 是一种封闭性很强的企业内部物流模式。汽车生产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源能力, 并结合自身的特点, 建立适合于自己的整车物流体系, 负责本企业内部的汽车整车物流。在这样的模式下, 汽车生产企业既是制造汽车的生产商, 又是汽车整车运输的运营商。这种整车物流模式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物流运作水平的要求都很高, 才能发挥自营整车物流模式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整车物流体系, 既牺牲了物流的规模效应, 也造成了社会物流资源的浪费。

二是第三方物流模式。随着第三方物流行业的逐渐发展, 以及汽车整车物流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进入汽车整车物流市场;同时由于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汽车生产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汽车制造这个核心业务, 把原本属于自营的整车物流业务, 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当然, 汽车生产企业在将整车物流活动外包的同时, 也通过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对汽车整车物流活动的全程进行很好的控制。

三是过渡型整车物流模式。过渡型整车物流模式是介于自营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之间的一种。汽车生车企业在原有的物流部门的基础上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经营自主权以及自负盈亏的子物流公司, 负责母公司的整车物流活动。如果在满足了母公司汽车整车物流需求后还有富足的话, 可以承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的整车物流业务。国内许多大型汽车集团便利用自己积累的丰富的物流资源以及先进的物流运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 负责集团内的汽车整车物流业务, 从而形成了这种过渡型的整车物流模式。

二、交易成本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本节主要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原因。首先介绍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然后分析企业整车物流交易成本与整车物流模式选择的关系。最后提出交易成本理论在解释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局限性和不足。

1. 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 所以对于制度的选择也同交易成本的大小有关。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交易, 交易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转移。如果产品或服务的产权界定清晰, 交易的参与者都是完全理性和相互信任的, 交易就能够顺利地进行, 交易的参与者各得所需;但是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 参与者是有限理性和具有机会主义行为的, 交易就不能顺利的达成, 这就需要一定的额外费用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这笔额外的费用就是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降低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顺利进行的理论。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首先我们需要对交易的属性有清楚的认识, 因为不同的交易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是不同的, 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交易成本经济学运用三个维度来区分不同的交易属性, 它们分别是:资产专用性、交易的频率和不确定性。认识到交易的属性之后我们就可以为交易设计一种特有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也可以称为制度) , 这一治理结构和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以上就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下面我们将详细地阐述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前者是指人是有理性的, 不过只是在有限的程度下理性。后者是指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的进行算计, 以至于损害别人的利益。正式由于这两个假设才带来了合同签订的交易成本。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 我们需要通过制度的设计, 即签订合适的合同来有效地节省交易成本, 而交易成本的大小和类型又与交易的属性有关, 交易成本经济学运用交易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三个维度来确定交易的属性, 而后根据不同的交易属性来设计合适的治理结构, 签订合适的合同来减少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交易的三个维度中, 资产专用性最为重要。资产专用性是指保证交易完成需要的专用投资, 这与一般性投资相对应。运用专用性投资从技术上可以有效节省成本, 但有此形成的专用性资产在合同不能如约履行时改变用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即沉没成本。而若采用一般性投资, 成本会较高, 但不存在专用性资产的损失。采取哪种投资是需要交易双方认真考虑的问题。

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纵向一体化的解释。威廉姆森认为之所以会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资产的专用性。如果资产不存在专用性, 通过市场合同来联结生产的各个连续阶段, 是可以大大节约成本的。但是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 交易在市场上进行的费用将会不断增加, 这就促使交易在组织内部进行以减少交易费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纵向一体化。

令B (k) 代表内部组织的官僚主义成本, M (k) 代表相应的市场治理成本, 其中k是资产专用性的指数。假定B (0) >M (0) 。但还要进一步假定, 在每个k点都有M′>B′。这第二个假定就反映了市场的适应性不如内部组织更有效。我们令△G=B (k) -M (k) , 就得到上图所表示的那种关系。由此可知, 当资产专用性不强时, 最好是通过市场采购方式来获得供给, 因为对于控制生产成本来说, 这样既能发挥市场的激励作用, 又能避免内部组织中官僚主义的无能。但如果资产专用性提高.这种条件使得双方要互相高度依赖;这样在强激励机制的作用下, 原来针对一系列干扰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现在已不那么容易进行了。这种情况用上图来表示.就是在kˉ点, 价值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一点, 无论是通过企业还是通过市场来组织生产都是无差异的。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得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用来解释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 在下一节, 我们将运用该理论分析汽车行业物流模式选择的现象。

2. 市场低交易成本优势引起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 物流外包将承包方置于更多的规则与监督之下, 是介于市场与企业等级制之间的一种中间合约或者说是一种中间治理模式, 与市场相比, 虽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高激励但是有利于与物流承包方的合作, 与等级制相比, 物流外包牺牲了高级的协作但有利于更大的激励强度。

一般来说, 物流外包更接近一种市场合作模式, 签订更接近市场合约的契约。所以可以简化分析, 只对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进行比较。如果物流自营成本比物流外包成本低, 那么企业将选择物流自营;如果物流自营成本比物流外包成本高, 那么企业将选择物流外包, 同时, 自营成本与外包成本相等的规模即是企业的边界。

关键在于, 整车物流合同的交易成本到底有多大?如何衡量物流交易成本。按照威廉姆森的逻辑, 资产专用性是一体化治理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一体化治理必须要求资产具有专用性, 而仅仅只具备资产专用性一个条件则不能导出一体化治理。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方面的高强度才使得一体化治理显得非常必要。

按照这样的分析逻辑, 首先确定分析单位是整车物流契约。整车物流契约的双方为汽车整车物流供需方, 分析的关键是为完成整车物流需要的资产的性质即资产的专有性强弱、交易的频率和不确定性高低。

资产的专有性强弱往往与资产的沉没成本有关, 沉没成本越大意味着资产专有性越强。沉没成本是指一项资产一旦不再用于本来的用途, 其用于其他用途的可能性, 或者说其再出售的市场价值的贬值程度。并且, 这里的资产专指物质资产, 人力资本专用性整体上没有被威廉姆森纳入考虑范围。对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来说, 有两项资产比较重要:运输工具和仓储基地。运输工具主要包括汽车、火车和轮船等。汽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再出售价值由于存在改装后用于其他用途的较大可能性, 加上其灵活的可移动性质, 一般不会明显贬值, 或者说沉没成本一般较小, 而火车由于其巨大的规模经济而形成垄断或寡头垄断格局, 对于中铁快运来说, 运输业务是作为其相关多元化的一个选择;而对于大部分其他运输公司来说, 与铁路企业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这样资产投入的专用性更差。仓储基地一般来说其占地面积比较大, 而仓储建筑相对土地规模的投入比较小但具有一定的专有性。但仓储基地也可用于其他产品物流运输, 并且, 如果土地价值相对于建筑价值较高的情况下, 那么仅仅再出售土地的价值就使得仓储基地的沉没成本大大降低。总的说来, 对于整车物流契约来说, 其交易的资产专用性强弱在整体上是较小的。而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中, 资产专用性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资产专用性较小的事实使得汽车整车物流模式应该是物流外包。

虽然较弱的资产专用性使得物流外包模式选择有了相对明确的结论。但是, 对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的分析可使得分析更加完整。汽车整车物流契约的交易频率居于中等水平, 比一般日常用品和消费品的交易频率低, 但比其他生产资料型机械的交易频率高。不确定性反映出交易的无规律性强弱。如果不确定性越高, 那么临时需要整车物流服务的需求越大, 接着可能有无法获得服务的风险或者面临服务供给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比如类似于丰田的汽车召回需求越大, 那么一体化的整车物流显得更加具有优势。但是, 从总体上看, 汽车整车物流的不确定性是相对较小的, 汽车产品受市场突发事件的影响较小进而使得大部分汽车整车物流服务具有可预见性。从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来说, 市场整车物流契约不会带来较高的交易成本, 所以汽车企业的整车物流应该选择物流外包的模式。

3. 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选择的局限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框架内, 整车物流契约的治理应该更多地交给市场。但是目前我国汽车物流企业中的合资企业多选择汽车自营而非汽车外包, 将汽车企业的物流并到企业内部进行, 这与交易成本理论所分析的明显不同, 这也显示了交易成本理论对于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解释力的不足, 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下面我们将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局限性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更多地用来解释企业的垂直边界, 对企业的水平边界则基本不能解释。水平边界指的是企业扩大水平规模比如说扩大产品生产, 企业的水平扩张也能达到非常大的规模。就垂直边界的解释而言, 因为资产专用性是用其强弱而不是具体的可度量指标来“定性”分析企业的边界, 那么这种分析由于实际分析的可操作性较弱而使得其有效性大大降低, 资产专用性的相对模糊性使得企业的垂直边界可能是非常大的。科斯一方面认为企业在整个社会来看是可以识别的, 人们自然想到了其对企业内部权威调节而非价格调节的论述, 科斯不同意张五常的“广泛”契约论而导致的企业无边界。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作为芝加哥自由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人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对企业内部权威调节的论述上, 从另一个角度推崇市场的力量。

企业在整个社会可基本被人们识别的特质和企业的契约解释导致的大边界甚至无边界冲突的解决需要新的工具。一般的说法是, 对于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一般会置于企业的内部, 而非重要的资源则会通过市场获得。这样就使得资源能力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演进而非均衡的观点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三、资源能力理论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企业资源能力理论则反对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的边界及企业的成长, 其认为企业的成长需要以现有资源和能力为基础, 企业需要重点发展其具有核心资源和能力的业务环节, 然后利用相同或相关能力的不断重复利用所产生的规模经济, 向相关多元领域进行扩张。汽车生产企业如果其汽车生产核心能力达到一定高度, 那么其将选择相关度高的领域扩张, 并以此形成新的核心资源和能力。

1. 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企业成长

(1)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1984年, Wernerfelt发表《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一文, 标志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就是具有不同用途的一系列资源的集合,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外部的环境因素虽然能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因为很多资源是可以通过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购买得到的, 而隐藏在企业资源后面的企业开发、保护、配置资源的能力是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 这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深层来源。这样,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就由具体的资源转变为了抽象的能力,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也就发展到了企业的能力基础理论。

随着对企业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人们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究竟又是什么决定了企业开发、保护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呢?即隐藏在能力后面的又是什么呢?通过研究表明, 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企业拥有的众多资源中的知识, 特别是隐形知识。Barney (1991) 认为当企业资源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等效替代性这四个特征时, 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Grant (1991) 则提出了要利用外部资源的观点。Grant认为, 企业不仅要关注现有资源和能力的配置情况, 而且由于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和拥有企业所需的资源, 资源的稀缺性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发展与外部的关系, 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Penrose (1959) 的《企业成长理论》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 内部资源与外部机会的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的发展。强调生产性资源尤其是管理性资源的重要作用。内部管理性资源的性质和利用率限制了企业在任一时点上发展的方向和范围。Neil Kay将彭罗斯的以资源为基础的成长逻辑应用于跨国公司的分析, 使得人们对资源观的理解更加具体。Kay将企业的资源划分为市场资源、生产资源、R&D资源和国家资源四大类, 每一类里面又包括若干个具体资源。他把公司的扩张分为四个方向:专业化、多样化、出口和跨国公司。这四个成长方向与企业现有资源间的联系越来越弱, 专业化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全部资源, 多样化能共享的资源相对较少, 出口与完全国内出售共享的资源包括生产、R&D资源和国家资源, 一旦建立跨国公司, 其能与前三者共享的资源则只剩下R&D资源。依据对现有资源利用的依次减弱, 企业应选择从专业化到多样化到出口再到跨国公司的成长道路。

(2) 核心能力理论

1990年, Prahalad&Hamel在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 在《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 标志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就是“企业组织中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技术流的积累性学识”。他们把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 其中, 花朵、果实、树叶、树干和主枝是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而给企业的产品提供水分、养料和支撑的就是根系统—核心能力。该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够提高进入多个产品市场的可能性以及能够向终端产品附加实用价值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新产品发展的源泉, 企业只有具备了核心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的领先地位。

在Prahalad&Hamel的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 演进经济学家Prescott和Visscher提出了附属能力这个概念, 并认为附属能力是跟核心能力相对应的。他们认为企业所有的能力是由核心能力和附属能力共同组成的, 其中核心能力是与特定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具有异质性和不可竞争性, 即核心能力不能在市场上交易, 也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与之相反, 附属能力具有同质性和可竞争性, 既可以被对手模仿, 又可以在市场上购买。

(3) 核心资源、附属能力与企业边界

Maltz (1994) 指出, 企业通过专注于具有核心能力的产品生产和服务, 将非核心业务, 如物流活动通过合同的形式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不仅可以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 同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也可以提高物流的质量。Barneey (1999) 在《企业能力如何影响边界决策》认为,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 并且决定了企业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而当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不能胜任某些业务时, 企业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委托给外部组织。

Langlois&Robertson认为, 既然企业的核心能力不能被模仿且无法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得, 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那么企业的边界就大部分地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而附属能力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学习、积累两种途径来获得, 则企业的边界也部分地取决于在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和在市场上通过合约形式来购买附属能力的相对成本。[31]如下图所示, 以横轴表示企业的生产活动, 以纵轴表示成本, ΔC表示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的成本减去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得附属能力的成本。

首先, 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大部分的企业边界, 即OQ。当ΔC小于零时, 企业自己形成附属能力具有成本优势, 此时企业会选择将特定生产活动内部化。随着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多, ΔC也会慢慢地上升;当ΔC等于零时, 企业就会停止特定生产活动的内部化, 企业的边界得以确定在P点, PQ就是企业的附属能力所决定的企业活动。综合企业的核心能力和附属能力所决定的企业边界, 所以OP左边的生产活动就会在企业内部完成, 而OP右边的生产活动就会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

在短期,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不变的, 所以在短期内OQ是不会变化的。但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如下图, 一方面, 随着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提升, 企业的核心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和扩张, 核心能力决定的企业边界由OQ延伸到OQ1, 同时企业的边界也由OP扩张到OP1。另一方面, 核心能力由于具有“核心刚性”, 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导致企业核心能力的丧失, 或者当市场上其他企业通过资源和能力的不断学习和积累, 也获得了相似的核心能力, 此时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就变成了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获得的附属能力, 那么企业真正拥有的核心能力就会缩减, 其决定的边界也会缩减至OQ2, 由此导致的企业边界也会缩至OP2。

总之, 企业的边界主要是取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大小, 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和市场交易获得附属能力的相对成本也部分地决定了企业的边界。企业的核心能力越强越大, 其自身决定的企业边界也就越宽广;同时企业自己形成附属能力就有成本优势, 被内部化的活动就越多, 企业的边界也就越大。在企业边界的决定过程中, 企业的核心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附属能力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发挥着辅助性作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变化决定了企业边界的演进。

2. 资源可获得性、企业能力和企业成长方向

这一节分析为资源角度的企业成长方向提出一个一般分析范式, 认为企业生产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和企业现有能力一起制约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对企业成长方向而言, 资源可获得性与企业现有能力是相互补充的, 新领域的资源可获得性较小, 但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强, 企业可以向此领域扩张;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弱, 但新领域的资源可获得性较大, 企业也可以向此领域扩张。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往往面临资源获得领域的强烈竞争, 企业现有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往新领域扩张的成败。因为企业现有技术能力决定着企业新领域中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强弱, 而管理能力很大程度影响着企业新领域中产品和服务成本的高低。

资源的可获得性强弱与资源本身的稀缺程度和对资源的竞争使用程度相关。一方面, 资源本身稀缺程度影响资源的可获得性, 资源越丰富, 资源的可获得性越强。比如在中国, 低学历和中等学历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那么这样的资源的可获得性强, 进而自然有许多企业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资源的领域。另一方面, 在资源本身丰富程度一定的情况下, 对资源的竞争使用程度越强, 资源的可获得性则越小。因为既然竞争性用途的广泛存在, 那么资源的流向将遵循市场法则, 资源的激烈竞争使得资源的可获利性越小。

企业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资源角度来说, 企业的技术能力一般反映在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上, 进入企业的资源与企业生产的产品之间已经发生的明显的差异, 企业的技术能力决定产品的差异性;企业的管理能力一般反映出原材料、中间产品和人员等企业资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协调程度, 企业的管理能力可以视作企业内部成本的降低, 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产品的成本高低。

对于企业成长方向, 企业所需资源可获得性强弱与企业现有能力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一方面, 即使面临着资源的强烈竞争, 但如果企业利用现有能力进行相关生产, 那么相似的技术能力同样可以使得高成本的资源产生高稀缺和高价值的产品, 类似的管理能力同样可以使得高成本资源在企业内部顺利快速协调和低成本转移, 最终很大程度控制了企业最终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 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差, 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都不强, 现有产品稀缺性和低成本性都得不到满足, 那么并非意味着企业不能进入其他领域。一旦企业发现了新领域, 发现该领域的资源可以低成本获得, 因为一领域资源的低成本意味着低竞争, 因为高竞争必然带来稀缺资源的高价格或者说高租金。那么企业可以依赖这样的机遇而进入该领域而不需要过强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但是, 较长时间的获利必须期望对资源有更多的独占权利, 一旦资源放开竞争, 那么已经获得的资源将流向更有效率的生产, 坐享其成的时期如此短暂。

横向一体化中, 如果每个资源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 那意味着企业往任何领域的扩张得到的资源都是市场成本的, 在这样的领域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要求资源在企业内部经过合理快速的协调和技术上高质量加工以形成低成本和差异化产品。这样说来, 从横向扩张来说, 企业的最优扩张路径应该是从专业化到相关多元化再到非相关多元化的发展过程。相关多元化可以利用企业现有技术和管理能力以获得差异化和低成本产品, 当管理能力较高, 向非相关多元化扩张时就至少可以获得低成本优势, 而差异化优势可以借助低成本优势支持下慢慢培养。从中可以看出, 如果企业在专业扩张领域就获得了较高的管理技巧, 建立了规范的公司制结构, 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层, 那么依赖其进入非相关领域以至少可获得低成本优势下得以发展。但是, 管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较长时间,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他们还需要借助相关的扩张阶段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

纵向一体化中, 如果市场的竞争程度较低, 那么企业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 以可以在自身能力皆较弱的情况下优先占有资源, 但企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些资源获得充分的市场承认, 提高这些资源的租金。因为, 竞争者的加入可使得优先进入所带来的利益极快消失。如果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那么企业至少需要付出市价以获得资源, 接下来当然需要较强的企业能力对这些高成本的资源进行转移和加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 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一体化环节会有所发展, 如果再考虑这个环节是近似于“乱战”时代, 那么企业对这个领域的投资可能是明智的。

3. 以资源为基础的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选择

汽车企业整车物流自营是企业纵向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其需要以企业在汽车制造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能力为前提。以资源为基础的汽车企业成长过程一般是物流外包再物流自营的过程, 其中的分水岭是公司汽车制造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充分的市场专业化扩张。

按照前文提出的分析范式, 资源可获得性和企业能力对于企业成长方向的选择是互补的。那么我们可以对某汽车国企在汽车制造刚起步的情况下就去从事汽车物流工作可以获得长期赢利抱有希望。因为我们可以注意到, 对国企的竞争一般是不充分的, 其获得垄断性资源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其可怜的管理能力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竞争。但是, 我们却不能对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在没有形成汽车制造核心能力的情况下能出色完成汽车物流工作抱有信心。因为其较少的资金对培养汽车制造和管理能力尚且不足, 如果抽出来在物流领域过多的涉足那么极有可能会因为糟糕的管理和竞争者的入侵而损失惨重。

所以,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要求汽车企业首先集中精力进行专业化生产, 如果不能获得垄断性资源的情况下, 那么就应该在汽车制造领域培养起较强的汽车制造和管理能力, 汽车制造的目标是汽车技术至少在国内范围内领先, 而管理则是建设经理式管理结构, 对大量的进出资源进行快速准确的协调。在这个时期, 企业应该将汽车整车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进行。即使对于汽车领域来说, 汽车销售是整个领域的重要环节, 但是除了采取一体化和紧密合作而建立起销售部门比如说4S店之处, 对于整车物流这部分的确不应该投入过多的精力。

如果一旦建立在汽车制造领域树立了明显的领先地位, 那么企业可以向相关多元化扩张和一体化扩张。一体化扩张之所以与相关多化扩张安排在近似同等可供选择的方向, 是因为一体化扩张与多元化扩张相比, 企业对这个领域一般比较熟悉, 很难想象汽车制造厂商在厂商和4S店之间长期来往而对整车物流的一般技巧和成本一窍不通。

汽车企业在相关多元化扩张领域是有限的。按照本文的分析逻辑, 原因应该是相关领域的高强度竞争和现有企业能力特别是技术能力可用于相关领域的程度, 几乎在所有汽车领域比如说轿车、卡车和工程机械领域都基本上寡头垄断格局, 这样的市场中的资源市价不一定是高成本的, 但会由于寡头厂商的策略行为而在短时间内形成不利于新进厂商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 轿车和卡车的生产线的相似性是有限的, 这也使得企业利用现有技术发展相关多元产品将极可能无法获得差异化产品。

所以, 汽车企业可以选择整车物流环节的纵向一体化, 特别是在物流领域竞争较弱的情况下。物流领域较弱的竞争意味着企业在进入之初不需要较强的管理和技巧就可以赢利, 而较强的竞争意味着企业要携带着高质量的管理技巧进入这个领域。当然, 最稳妥的做法是即使面对竞争较弱的市场和较大的资源可获得性, 企业需要拥有高质量物流管理技巧以应付自由进入的物流竞争市场。

8.解读莫里斯.多布经济学理论 篇八

关键词:莫里斯·多布;经济学理论;经济危机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039—03

在一年多前,以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为中心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波动。时至今日,金融危机的阴影已渐渐散去,经济复苏的苗头已日趋明显,全球贸易量亦开始了新一轮的上升。然而,在当下“后危机”时期,保持适度的谨慎和必要的反省仍是不可或缺的。

立足现实,回眸历史,此时重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著作,仍能从这些经典中,感受到先贤们的智慧和深刻。其中,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之一的莫里斯·多布,更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深入研究,梳理出了其较为全面的诱因。

一、莫里斯·多布及其主要著作和经济学理论观点

莫里斯·多布于1900年出生在英国伦敦郊区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918年投身英国劳工运动,并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919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经济学,1922年获得剑桥大学文学士学位,在年底时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英国共产党,后来一直是该党的主要理论家之一。1924年以《论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和理论》的学位论文,获得伦敦经济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剑桥大学并长期任教。 1976年8月17日在剑桥逝世。

莫里斯·多布和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巴兰是二次世界大战前仅有的两位在西方主要大学里从事教育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可以说他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在英国的扩展,起到了“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式的推动和贡献。

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里,著作等身。早期的有《政治经济学与资本主义》(1937),在该著作中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理论、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等问题,且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指出,经济研究不能仅只是看到市场的浅表,更应该将隐身于市场浅表层之后的人与人间深层的、基本的社会关系,纳入研究视野当中。并且企图通过理论衔接,来消融、缝合马克思和李嘉图之间的理论分歧,试图形成一套条理扎实的马克思—李嘉图主义经济体系,使马克思和李嘉图的中心思想,主要理论,分析方法以及预想蓝图在重建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得以充分体现。这显示了莫里斯·多布对马克思一些经济理论的透彻认识和坚决支持。为当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极大且富有成果的努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莫里斯·多布致力于经济学研究,1946年出版《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研究》一书。该书探讨了导致封建制度危机及瓦解的封建生产的“运动规律”,驳斥了那种认为不断发展的交换和贸易的外在力量才是其原因的论点。该理论的分析坐标界定在,对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内在因素的强调上。正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莫里斯·多布认为,封建主义的崩溃必须溯源于它本身内部的一些基因。封建主义衰弱最初是起因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缺乏效率,加之伴随着统治阶级对收入的需求日益增长。久而久之,随着这种境况的发展,就必然导致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封建主义衰弱、“原始积累”发展、“自由的”劳动者集团壮大,进而强制性的剩余榨取就有了可能性,接着资本主义也就产生了。这部著作,亦决定了其他学者在后来发表的著作中所提出的问题。

莫里斯·多布之著作除了上述外,主要的还有《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1955),当中收入了莫里斯·多布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西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的论战中,表达其既反对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具有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观点,也反对 “市场社会主义”观点的一系列论文。《论经济增长和计划》(1960),在文中提出了经济计划和重工业的发展在改变不发达国家经济现状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计划若干问题》(1970),其间探讨了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以及生产资料的生产与消耗资料的生产之间的适当平衡的问题。《亚当·斯密以来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1973),是莫里斯·多布的最后一本著作。该书以经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为切入点,去探寻李嘉图、马克思和斯拉法等人的价值和分配理论。尝试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重新去考察经济思想史上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演化过程及其实质。以及耗费五年时间协助斯拉法出版了11卷本的《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1951—1955),使得莫里斯·多布可以有机会、有途径去纠正其他经济学家对李嘉图理论的一些普遍的误解,从而将李嘉图理论,以一种较为客观的面貌、持续地运用到自己的经济思想体系当中。

二、莫里斯·多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莫里斯·多布毕生从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最突出的命题,毫无疑问是劳动价值论。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思考和诠释,同样具有极强的理论穿透力和现实指引力。

在莫里斯·多布看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过程和性质的分析,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运用于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而当我们着眼于宏观经济层面来观察,也定会发现莫里斯·多布对经济危机理论亦是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其理论大厦之框架主要包含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消费不足、结构不成比例、利润率下降。

1.消费不足。20世纪30年代中期,源于当时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推崇和呼吁,影响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以致他们习惯于把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解释成“消费不足”的理论。而莫里斯·多布则是从一开始,就不赞成这种过于简单地将“大众消费不足”界定为引起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他主张对经济危机和“消费不足”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作出更为严格的分析和区分。对此,莫里斯·多布首先肯定性的表达了,马克思从来没有认为,“消费不足”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但同时,也指出马克思亦从来没有认为,对利润的实现具有重要杠杆作用的消费,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因素。

莫里斯·多布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指望消费能同劳动生产率一样按比例的增长……劳动生产率和消费之间的冲突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个方面,是在这个制度的周期性崩溃中表现出来的矛盾的一个因素。然而,它仅仅是危机的一个方面;马克思明确地认为,生产领域中的矛盾才是……这一问题的本质。” [1] 另外,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基于资本品部类的资本品更换周期和自主的技术进步,也是会为消费品部类产品的需求滞后提供了强大的“抵消效应”。因此,离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这一主要方面的因素,一味强调消费因素的重要性,过于强调“消费不足”在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存在根本性偏差的。

2.结构不成比例。对于资本积累,莫里斯·多布经过认真、严密的分析后,清晰地指出,资本主义无计划的生产和交换的特征,表明任何使经济不稳定的因素都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深处”。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是为了社会利益。同样,资本家天性中的趋利本能,亦促使他们在对其剩余价值资本化的选择上利字当先,更多的倾斜于回报较高的领域。那么,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状态下,进行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势必会呈现出无政府状态,其后果就是导致社会的产业结构不成比例。

莫里斯·多布更是通过对《资本论》的研究和考证,延续了马克思的相关论点,即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发生危机是须有一些必要条件做基本的保障性支撑,可是要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极其不可能的。进而,莫里斯·多布认为,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3.利润率下降。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是通过其对总利润量(利润总和)的影响,进而导致普遍的危机——即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会逐渐削弱投资的刺激,而随着资本积累的下降,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负效应就逐渐的开始超过正效应,直到在某一阶段利润总和出现停滞。那么,危机也就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了,虽然,表现形式要受具体制度和社会因素的制约。但其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由均衡走向均衡被破坏,经济波动,最后走向危机的驱动力量。

而在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关系问题上,莫里斯·多布不止是简单的维护了马克思的观点,“去尽力运用马克思本人对‘抵消因素’的分析,包括资本要素的跌价、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口廉价的原材料。”[2]更是把这种理念,放置到观察资本主义“一般运动”的内在机能之高度,阐释了关于资本有机构成是否存在一个上升趋势而使剩余价值率上升、利润率下降的问题。对三者之间在经济效果上的影响与作用关系,其提出了两个看法:第一,剩余价值率的上升存在着一个由工作日长度所决定的上限问题;第二,不能机械的由马克思的范畴,来固执的推定是否会发生利润率的下降(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

三、莫里斯·多布经济危机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危机的辐射已呈现出跨越和触动所有社会形态的趋向。即危机的发生地与波及地,并不是简单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都是整个危机链条的组成部分。况且,现在很多时候,经济危机已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现象,而是被看作市场经济的“生理现象”。自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中国,也是存在着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那么在应对、化解其过程之中,所采取的任何一套经济政策的背后,必然都会一些共通的经济理论作支撑。在此历史背景之下,审视莫里斯·多布的经济危机理论,从中我们仍可获得,抵御、消退“经济危机病菌”的能量。

1.调整产业结构。在感慨和赞赏三十多年来,中国着力推进的市场化、全球化和现代化改革所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改革所付出的代价。是否能以逐渐“规范化”的改革模式来取代现有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改革[3],在经济一体化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更具现实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国家根据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国际竞争等因素,不断优化生产要素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过程。那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根据新的情况及时和正确地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就会受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束缚,产业结构就会阻碍经济增长。相反,若能根据新的情况,及时和正确地调(下转170页)(上接40页)整产业结构,就会释放出经济增长的潜能和空间,进而通过改善资源配置去克服不利的因素。

对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之前的低水平的循环中跳出来,走向高水平的平衡。通过这一调整后,会使我们的经济提升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健康基础之上,大大的增强我们应对经济波动的免疫力。

2.扩大内需。在出口、投资、内需这三股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韧动力中,内需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越来越突出。基于此,我们刺激内需的政策要以更为基础的、普遍的消费需求为重点。唯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更有保障、更安全地在既定轨道上良好运营。

而消费需求的扩大,是要以综合的政策和渠道,全方面多层次的予以辅助。第一,充分就业。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更是以扩大内需为手段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环节。只有确保劳动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内需才能真正被激活。第二,社会保障。中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因而要降低储蓄率,扩大内需,必须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城乡一体化。只有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才能使中国的“内需框架”更大更坚强。

3.优化政府经济职能。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可是,市场经济本身并非是万能的,它潜伏着先天缺陷、存在着失灵区域。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要恰当引入政府监管。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应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维护市场信用和秩序,为市场活动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第二,提供公共产品并通过转移支付实施第二次分配,改善社会公平。第三,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平抑经济波动,防止通胀和通缩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由此可以看出,在尊重和遵从市场机制的基础要素和基本原则之平台上,用好那只悬在市场上空的政府监管之“看得见的手”,才能使中国通向更成熟、更规范,更富有创新精神的市场体制之路。

参考文献:

[1]莫里斯·多布.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英文版[M].纽约:国际出版社,1937:120-121.

[2]袁东明.莫里斯·多布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J].经济学动态,2003,(3):21.

上一篇:乡镇医院各种应急预案及程序下一篇:2024医院护士优质服务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