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材料题

2024-07-14

马克思主义材料题(精选8篇)

1.马克思主义材料题 篇一

材料分析题(在分析材料基础上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材料范围内自己选取内容、角度和拟定题目,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有自己的见解、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性强、字迹清楚。本题50分)

材料: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马克思主义材料题 篇二

一、读:解题的基础

怎样阅读材料, 才能又快又准确呢?我认为应该“先读设问, 后读材料”。因为经过长期训练的学生只要心理镇定, 单看设问对材料所指就已略知一二, 并能在头脑中锁定某一特定的历史空间或事件进行思考, 从而大大增强了答题的信心, 减轻迷茫心理。所以, 先读题目设问,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一) 一般情况下, 应读两遍。

首先是粗读, 了解大意。尤其要注意先看两头, 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 往往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 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 给学生某种暗示和引导,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学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是细读, 读懂、读透材料, 带着设问有重点的阅读, 理解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挖掘有效信息, 搁置无效信息, 并确定材料与教材及相关知识的联系。

(二) 阅读材料时, 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

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 只有读懂题干中设问问什么, 才能领会答什么, 才能使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规范的高考历史材料题, 其题干设问一般有四个成分:第一, 提示语, 它告诉你答题方式, 是根据材料答, 还是结合所学知识答;第二, 主干语, 它告诉你解答所涉及的主要历史问题;第三, 限制语, 它限制了回答问题的时空范围;第四, 答案语, 它告诉你具体答什么, 是原因、内容、影响, 还是认识。审题是考试的重要环节, 如果审题失误, 解题思路与命题意图南辕北辙, 答案一定错误百出。弄清了题干的“四语”, 有助于准确了解题目的要求, 有助于提高答题的针对性。以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第40题的题干为例:“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提示语) 指出我国 (限制语) 制定“统购统销”政策 (主干语) 的历史背景 (答案语) 。”

二、找:解题的关键

(一) 材料阅读后, 要找出材料围绕的中心点。

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 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 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二)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 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 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 挂靠准了, 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三) 找出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 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 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因为“论从史出”, 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 即抓住材料的本质。材料解析题的设问, 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 所以, 读材料时要带着设问去读, 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 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 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时, 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另外, 阅读材料时, 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 (正文) 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 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 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 这开头和结尾两句, 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 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 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三、答:解题的最终落脚点

组织编写答案是得高分至关重要的一步。怎样组织编写答案, 认真作答, 使阅卷老师不扣你的分呢?根据前面所获取的材料信息以及确定的答题范围与重点来行文作答, 请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一) 注意按问作答。

根据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不多答不少答。看清设问指向, 要求根据某个材料回答的, 就不要把其他材料内容也答进来。

(二) 注意设问分值。

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 分值大, 回答详尽一点;分值小, 回答简要一些。

(三) 注意审准设问。

在好多设问中, 往往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 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 “不得照抄材料原句”, “综合材料……得出结论”等。这些限制词语要给予充分注意, 以防“画蛇添足”, 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四)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实事求是。

一方面不要拘泥于课本;另方面要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按照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五) 答案要做到要点化、系统化。

要点化指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 在组织答案时, 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 文综历史科一般1个要点2—4分;其次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考生在审完问题后, 要根据分数迅速对题目写几个答案要点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注意答案的完整性, 包含宏观方面的知识结构完整和微观方面的知识点的准确完整, 也就是“面要宽、点要全”。

系统化指组织答案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 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 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例如:2006高考文综Ⅰ第37题 (历史) 第 (2) 问“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答案就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答案, 这样往往可以避免答案的重复和遗漏现象。此外, 有关评价题常常要一分为二;问及作用和影响时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六) 语言要做到简洁化、专业化。

简洁化指组织答案时, 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 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卷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 总是答得太多。然而, 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 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更何况, 言多必失, 答得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 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专业化指组织答案时, 语言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术语作答。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语言简洁的作用。

(七) 书写要做到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段落化指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 往往有几大问, 在组织答案时要把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 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 快速阅卷。

序号化指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 每一问都有1—4个答案要点, 在组织答案时须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 以便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

条理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先后顺序条理。如:2007高考文综Ⅰ第40题 (历史) 第 (2) 问“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中的顺序条理就是先“原因”后“影响”。二是次序条理分明。有些答案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回答, 因此, 考生组织答案时要有次序条理, 这样做既可避免重复, 又可避免漏答, 并且卷面整洁, 易得高分。

3.新材料新情境历史材料题答题策略 篇三

一、审——解答的关键

认真审题是解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在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仔细的审读,明确题目的要求。材料解析题和材料选择题一样,都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组成,所不同的是“题干”(设问)放在“题肢”(材料)的后面。一般审题要抓住设问的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答题要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判断等。

3.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如政治、经济、思想等)等。

4.核心词(答题语):原因、措施、特点、影响、意义、趋势、启示、观点等。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挺身而出。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分析】该题的第二个设问包含了答案出处(根据材料)、答题要求(分析)、限定词(唐代扬州经济繁荣)、核心词(原因)四个方面。在考试当中,考生更容易忽略的是第一和第三方面的审题要求,即容易忽视“答案出处”的判定和对“限定词”的审读与思考。因此考生可在审题时用不同的符号对其进行标识,如“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以提醒自己不要忽略相关要求。

【答案】(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林立;城市繁华;扬一益二。(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二、读——解答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材料,是解好题的重要一步。现在高考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在卷面中会呈现大量材料,而文字型材料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出处三部分,在做题过程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和方法,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读材料引言(题引)

文综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心和主题,这体现了命题者的立场和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领会命题意图和考查方向,就如同找到了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2.读材料正文

这是读题的核心部分,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要有粗读、细读、重点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做到“分、概、划”。分,有些材料比较长,而且信息量比较大,要根据材料当中的“;”“。”“……”或根据材料内容,用“‖”符号划分材料段落和层次,这主要有利于一些概括、对比类的问题的理解分析;概,在阅读材料时需要概括出划分的每段或每层材料的中心,找出中心词,为正确理解分析问题做准备;划,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的重要信息,使线索更清晰,以全面把握重点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这三者不是分开孤立进行,而是要同步进行,在粗读后的细读、重点读阶段,要做到边分、边划、边概。

3.读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考试中要高度重视。对于没有文字或文字很少的地图、图片、图表型材料,要做到据史读图、据图说史、以图补文。

【例2】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分析】读材料引言(题引):这题的材料引言是,“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从中我们可领会到命题意图和考查方向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这样有利于我们针对性的对材料正文的阅读以及对材料信息和课本知识的整合。

读材料正文和出处:这两部分的阅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划出(如材料中所示)和概括出上述三则材料的关键信息。第一则为1933年(材料出处)苏联经济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经济制度(材料正文)——国际的正面经验,第二则为1933年(材料出处)中国急需实行计划经济是因为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材料正文)——国内的中国国情,第三则为1934年资本主义世界放任经济政策失败(材料正文)——国际的反面教训。经过阅读归纳概括出材料的关键信息,再结合对应时间相关国家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寻找到答题的信息。

【答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

三、找——解答的核心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寻找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不能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材料题是运用材料论证问题,体现了“论从史出”的原则。因此,要做到一边读材料一边读设问,将设问置于材料中对照,从材料中寻找回答问题的信息。读材料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获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而且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挖掘一些隐含信息。另外不要忽略材料的引言和出处,有时关键信息可能隐含其中,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尤其是提示语为“根据材料回答”的设问,材料本身就蕴含着解题信息,但要注意一点,组织答案时不要简单照抄原材料,要对相关的有效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

2.从材料与课本的联系——找取关联点

现在的高考材料题虽然都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问题,但与教材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一般通过材料和设问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如时间、人物、事件)可以找到与教材的关联点,利用这些关联点的教材内容可以进一步对材料进行解读和理解,获取更多有效信息。

nlc202309041010

【例3】阅读分析材料(如图1),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

【分析】这道驼峰航线题是一道文字图表混合型材料题,属于典型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历史高考题。

从材料内容本身找:材料中的“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告诉我们中国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段时期内有较多的外部物资援助的通道;对于“图1太平洋战争形势图(1942年5月)”,我们根据“据史读图、据图说史、以图补文”的方法,可以得出,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再联系材料中“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驼峰航线”, 我们可产生这样的设问,驼峰航线开辟前,中国曾经有获取物质援助的通道,为什么在1942年中美还要付出巨大代价开辟新的通道?这样我们可以挖掘出材料隐含的一个重要信息:从二战全面爆发到1942年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导致以前的物质援助难以为继,这也是开辟驼峰航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从材料与课本的联系找:联系课本我们可以直接得出中国国防工业薄弱,军用物资匮乏,加上长期战争消耗,急需外部物质援助这些解题信息源。同时根据上面挖掘出的“从二战全面爆发到1942年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导致以前的物质援助难以为继”这一隐含信息,结合“1942年”这一重大时间背景,联系课本我们可以得出“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力援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英美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以及“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牵制日军”等这些具体的解题信息点。

【答案】(1)①中国国防工业薄弱,军用物资匮乏;长期战争消耗,外援更显重要。②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力援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英美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③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牵制日军。(2)略。

四、答——解答的落点

答是解题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终的落点,前面的三个步骤都是为最后的解答做铺垫和准备。这中间除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外,还要注意答题规范,以免出现非智力性因素的失分。

1.答好第一问

现在的高考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一组材料多个设问,很多时候各设问之间环环相扣,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甚至有些题就是以第一问为基础进行展开,例如判断(选择)观点并进行论述类型的题。这种情况下答好第一问就至关重要了,要不然就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按分值答题

高考材料解析题的每个设问后面都会注有相应的分值,高考阅卷是依据“踩点给分”的原则。一般来说,答题时要“面宽点浅”,即答案的要点要全面,但每个要点要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同时要结合每问的分值,分值大的设问,要点要全,内容要详;分值小的设问,要点要精,内容要简。

【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怀疑主义、独立思想,都是没有活动余地的。没有自由工会,没有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充其量只有对宗教的有限的宽容。适应这个体系的某些苏维埃犹太人却发现自己受到较多的宽容,有些人甚至取得了重要岗位。但是多数犹太人仍面临着怀疑和不信任,而且在宗教事务上受到困扰。艺术、文学,甚至科学都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的作品——以及从事它们的人员——在苏维埃文化生活中消失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的根源。(10分)

【分析】本题共有三个小问题,其分值分别为: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6分),严重后果(2分),产生根源(2分)。这样我们可初步分析出第一问的答案应该要点多、内容详,第二、三问的答案应该要点精、内容简。通过仔细阅读材料,我们可完整地归纳出思想文化状况特点的六个要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出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和产生的根源,各一个要点即可。

3.遵循答题思路或模式

根据设问中的“核心词”或“答题语”,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形成基本的答题思路或模式。

原因(背景)类:主观—客观;国内—国际;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

影响(评价)类:分析性质;积极—消极;直接—间接—深远;对内—对外等。

措施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

作用类: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趋势)类:由……到……;越来越……等。

体会(启示)类:材料反映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得出的经验或教训;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比较类:相同点;不同点;原因—内容、措施—结果—意义、影响—性质等。

判断(选择)观点类:判断(选择)观点—阐述理由、论证观点。

【例5】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齐底步《世界经济通史》

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此题属于判断(选择)观点类型的问题,其基本的答题模式为:判断(选择)观点——阐述理由、论证观点。

首先选取其中一种观点,点明自己同意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观点,勿放在论述后或不加选择,一般选择观点也是得分点。

然后对所选择观点进行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比如此题中如果选择“临时性措施”,则应当充分注意到在前面材料中“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属于临时性为克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选择第二种观点则可以“借鉴、应用”材料中“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措施都属于制度性建设。

【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贩、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4.运用相关的史学观点和基本原理

在答题时要运用一些史学观点和基本原理,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等,去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和论证历史问题。

【例6】以上文例3的第二问为例:(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

【分析】解答此问的重点在于运用全球史观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要把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系起来,既要答出驼峰航线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也要答出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这样从中国角度和世界角度综合分析其作用,答案才能完整。

【答案】从物质上支援了中国抗战,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并将日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5.答题行文要规范

答题行文要做到“三规范”,即(1)卷面规范: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按照要求、讲究格式。(2)表达规范:语言精炼、运用术语、按问作答、答案三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3)内容规范:要点完整、合乎逻辑、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4.马克思主义材料题 篇四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①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②实践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人类全部生活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③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④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即实践的规律。⑤这一科学命题指明并论述了“物质实践决定观念”,说明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深刻揭露了旧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2.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错误。①社会发展从总的方向、趋势和内容上是上升的、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上上升性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②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和形式则是迂回的、曲折的,不是直线上升的。焉因为社会发展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所以社会发展表现为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前进方式。③社会民展的曲折性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事物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周期性曲折。社会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又回到自身,表现为一个发展周期。如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再到新的无阶级社会,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巷道主义公有制等;另一类是以反复为特点的曲折,在社会发展中,由于新生事物在开始时是弱小的,当旧事物得势时,事物发展就会缓慢、停滞,甚至倒退,从而呈现出曲折性。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着新生事物迟早要中用旧事物,使发展中的曲折性得到克服。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形而上学的“循环论”“直线论”“悲观论”以及“一帆风顺”的幻想都是错误的。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工按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办事。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错误。⑴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偷越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⑵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4.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正确。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根本经济特征,获取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⑴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⑵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⑶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⑷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⑸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其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志决定性作用。5.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错误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 这是在流通领域中完成的。还有就是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卖出商品才能获得存在于商品中的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8.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正确。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发生过许多曲折甚至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原因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但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使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9.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全面地看问题。

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他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⑴普遍联系得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⑵发展观点和青睐观点的对立⑶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在三个方面的对立中,贯穿着一个根本分歧,即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正确。一个完整的认识运动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或者说,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从实践到理论和从理论到实践两个阶段。

11. 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错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客观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一方面,价格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经常与价值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价格变化对供求关系的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又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高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从较长时间看,商品价格虽然涨落不定,但部是环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咱状态,不但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好相反,它正是要求价格同价值相一致的价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12.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错误。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没有一个国家是无产阶级用暴力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得到胜利的。

13.矛盾就是斗争。

错误。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实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首先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矛盾的同一性还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矛盾的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的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体现着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14.因为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所以说理论高于实践。错误。

15.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错误。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提高年稍作价值率。这是因为,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次数增加,导致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增加,而剩余价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带来的,因而加快资本周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在流通中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并不表明流通中会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还是在生产中产生的,但说明流通对资本主义生产有反作用。17.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叫可变资本。正确。“不变资本”的对称。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会增大原有的价值,其增加部分即为剩余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因而马克思把它称为可变资本。18.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

正确。人们的思想理论是要付诸实现的,只要我们在实际中达到了目的,就肯定地证明了我们的认识与存在是一致的。实践是无限发展的,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制造出各种新的仪器,新的认识手段,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眼界,实践还证明了人类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能够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个别中认识普遍,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相对中认识绝对。实践和科学实验无数次地证明了人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 19.在任何情况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都是绝对的。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但不完全统一的”。首先,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个对立是必然的。因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决定物质。就哲学基本问题的 32.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因此,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在宏观上采取了某些调节经济的政策和手段,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它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部的阶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物质准备,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因此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

1.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哲学特刊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并非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可以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我,从而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以及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可物质的缺陷。④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列宁的物质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2.为什么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多次反复的再认识过程?

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造成认识过程摊牌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祔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其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⑵社会注意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联系但有存在根本区别,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两者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6.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历史形态。答: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于物质,主张物质 1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答: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1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答:商品的二要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主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其统一性还表现在:作为商品,必有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他付也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15.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答: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科学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真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运行方式,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16.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⑴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⑵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 和无限发展。

23.简述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答:劳动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24.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对矛盾普通性的简明概述。矛盾普通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紸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25.平均利润率是怎么形成的?

答: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这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和竞争干什么作用的必然结果。26.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答:真理与谬误相比较面存在,相斗争而发展。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双是相互联系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8.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答:商品的价值规律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动波动。

作用: 答: 表现。⑵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8.依据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原理,阐述社会主义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答: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 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6.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答: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度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志替代,尚需要长期的过程。但必须明确尽管这个过程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三、辨析说明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因为:

一、存在这个概念只能作为思维的对立,用以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物质具有含义。如果离开思维的关系,则存在的只能表示某种事物和现象是存在的,并不能说明存在的本质。

二、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不能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存在,国在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于存在并没有说明是事物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因而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

三、“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不仅无法揭示世界统一性的实质,然而还充分地表现出一种唯心主义倾向,因此,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3.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一系列危机。答:正确。包括三方面:一是应该承认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确实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二是应该指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身,而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导致的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三是必须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进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转变发展观念,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4.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答:错误。劳动力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可以成不商品,答:错误。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价值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四、简答题

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裨与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选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2.简述如何全面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其意义是什么?

答: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理论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3.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答: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答: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10.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六、论述题

1.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答:⑴质变与量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都是事物量变状态的表现。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质的突破。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静止的破坏,都是事物质变状态的表现。⑵量变与质量的辨证关系: 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 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和垄断组织力量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只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的一个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

13.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此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错误;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表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4.有用就是真理。

错误;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确的认识,将有用和真理等同起来,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15.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劳动身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1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错误;(混淆真理性的认识和一般认识)任何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7.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5.马克思主义材料题 篇五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答案要点]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二是阶级根源,保守、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是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答案要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新”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答案要点]的,的客观原型。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答案要点]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案要点]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10.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世界的改造。

2.[答案要点]

相互影响、“一切以时间、地”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但又不唯条件,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和系统论一样,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功能上看,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8.

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1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生作用,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值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既然利润是预付资本的增加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于是在竞争过程中,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家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这样,商品就不能按价值进行销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又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政权总是操纵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力有没有资格限制或其他2.

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答案要点]

6.马克思主义材料题 篇六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

一、历史必然性: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或: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或: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 1 / 20 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 2 / 20 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P26-

27、P29)或: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或: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见下题)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 3 / 20 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 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或: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 4 / 20 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

或: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共同性.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一、概念: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或: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

1、按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 5 / 20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2、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道路,实行按劳分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是由矛盾普遍性原理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起点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自己的国情,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3、依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二是抽象地承认普遍性,看不到矛盾特殊性,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无视我国具体国情,否定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

4、我国党和国家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及现实状况,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先后实行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大政方针,就是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 理制定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又兼顾了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所证明,所以是极其正确的 第二章

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6)

答:

1、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 所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 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

3、以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 识的绝对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

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

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 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 识提供了可能。

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 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54-56)

/ 20

3、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P72-73)

答:

1、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对真理的把握和真理的发展水平。人类所发现或创造出来的每一种新事物,都具有合于人类需要的某种价值。但价值具有主体性,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2、人类的一切新发现或新创造,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扩大,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资人类利用的价值来看,就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当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约,成为人类不同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夺的对象或进行各种斗争的武器时,就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对整个人类造成伤害,又似乎使人类变得更加愚蠢起来。

3、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统一时,由此产生的新发现或新事物就会成为人类社会进步“智慧生命”的力量;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违背时,人的生命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历史前进的“愚钝的物质力量”。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新事物价值的追求与评价,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在实现真理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人生的价值。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P58)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答案不行,慎用!)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6-67)

答:

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 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另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争论由来已久,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没能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认识史上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真理就是判断主观认识

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人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具备把人的认识同客观实在加以对照的能力,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有实践。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7 / 20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主观与客观的“交错点”,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主观认识同

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人们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因此,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则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某些逻辑证明的结论,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判定它的真理性。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8 / 20 第三章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火药、指南针 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 化。

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

4、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 建成了小康社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 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3.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答: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 9 / 20 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 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答: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 10 / 20 大等,就会引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答: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

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11 / 20 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或:2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2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联系: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是社会上所有同类“私人企业”(资本主义条件下只有私人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的价值均值(“均”不是平均的意思,姑且用这个词).“私人劳动”是具体的劳动,比如可以是某公司某条流水线的劳动,社会劳动则是抽象劳动,是全部生产同类产品的公司的相关劳动;可以看出这两组关系中,后者都是对前者的描述;正因为有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劳动,所以才有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说,我这个产品是这样生产出来的,里面有小张等人的劳动,有这些材料,花费了这么多时间,所以能用;很多同样的产品进入市场,形成了价格,价值在其中得到体现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第一问:个别劳动时间是有差别的,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如果让有差别的个别劳动时间来衡量,那么同样的商品就有不同的衡量标准,那么其价值量可能就有很多个,这不是乱套了。

第二问:一般来说,商品生产者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即个别商品生产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则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就比较/多,价值量就大;但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减少,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减少。一般来说,在相同条件下,即一定的社会背景技术条件下,同种商品的价值量是一样的,差别在于人类劳动。

4、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 12 / 20 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来研究的,因而揭示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这是资本的特殊性.而从辨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资本也不例外。事实上,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考察了“资本一般”问题。他指出:“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2页。)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这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性”,即资本共性,可以概括为: 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二者结合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6 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资本的不同职能形式的循环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够实现价值増殖,而运动是有条件的,即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与继起性。首先,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应该各占多大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技术水平和购销状况。只有这样,当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时,又有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使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其次,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不论哪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各自循环的哪一个阶段上停顿下来,都会使产业资本循环发生中断。例如,当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时,就会出现商品积压,而货币资本短缺,就无法再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就不能继续进行。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上述两个条件,即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各种职能形式就不能相继转换,所以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同样,如果各种职能形式不能相继进行转化,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也将被破坏,所以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7.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它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当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现象达到顶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时,就要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可见,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它的深刻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 13 / 20 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实质只能是一种十分有限的、具有欺骗性的、虚伪的、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

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特点是: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所以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我们对待资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所谓政治制度,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社会契约的具体模式,是统治阶级管理被统治阶级的一种管理模式!

资本主义也是应运而生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的资产阶级,然后产生的资本主义!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只不过,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产生后产生的,更为先进,这会主义也比资本主义先进,不过,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是一种超前的社会制度,应用上是史无前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某些方面也是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比如说:市场经济!所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制度是符合现在的历史发展规律性的,不应排斥!但他最终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应该学习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先进的东西!第五章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答: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 14 / 20 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答: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机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6、有人说,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适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答: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自由发挥)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20

8、[参考答案]这种观点值得商榷。(1)要从考察生产力的状况,来分析公有制和私有制生产关系的问题。无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的生产关系都是要建立在它所适应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原始的和未来的公有制社会生产关系是分别建立在生产力极低和极大提高的基础上的必然结果;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相对提高,但又不能达到“各取所需”的水平的必经阶段。(2)要从考察生产关系的内容,来分析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能否产生社会主义成分的问题。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有、公有或共有的生产资料部分该如何界定?反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私营、私有生产资料该如何来界定?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里,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和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相对、兼容、战胜都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3)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公有制成分存在和生长,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行向社会主义转变;反之亦然,社会主义也不会蜕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虽然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是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必须要靠物质条件充分的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政权,才能彻底实现。(4)资本主义也可以有公有制成分,社会主义也可以有私有制成分,这只是阶段上的手段。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比重,最重要是人民的力量和其掌握的政权选择和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趋向的选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等等。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10、[参考答案](1)战后各国,特别是西欧国家的社会经济遭受重要创伤。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新兴的一种生产关系出现,使它集中了更大量的资本,并凭借国家的强制力对战后的经济恢复发展起了一种推动作用。与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社会的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而战后新兴的一些工业,如核工业、宇航工业、徽电子工业等,都有长足的发展,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期的到达奠定了基础。(2)尽管如此,从历史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物质条件,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 16 / 20 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须明确: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4)因此,说资本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的观点是错误的。只看到资本主义的发展,看不到资本主义存在的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认识不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极端片面的;只想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认识不到历史发展的长期性、曲折性和条件性,也是很幼稚的。第六章

1、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因为:

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

3、生产力是发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所以,考茨基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畸形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答: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遭受的巨大挫折。

2、它发生的原因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二是这些国家的改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四个坚持。加上长期经济体制僵化,民主集中制受到损害,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思想僵化保守,党的执政能力下降,党群关系恶化,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造成的结果。

3、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深刻地教育了各国人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不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社会主义也巩固不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必将矢志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一定能走出低谷,经过曲折而迎来新的伟大复兴,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 20 3.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他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只能。随着专政只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革命实现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矛盾特别精锐,出现很好的革命形势,以及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使这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

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但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了,某个阶段,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我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有了先进性,党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失去了先进性,党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一)加强先进性建设,是关系我们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所谓先进性建设,不是某个专项建设,而是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建设体现出来的,是带有综合性的根本建设。

(二)加强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应对复杂形势、完成历史 18 / 20 使命的现实选择。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赋予先进性新的内涵,总是对保持先进性提出新的要求。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顺应时代,走在时代前列,则国家兴旺;看不到世界发展大势,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规律。第七章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第二,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出发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还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形态特别是经济结构时,采用了典型分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第三,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的历史的必然性?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证明。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包含着人的努力奋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过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自觉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离不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⒊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4.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 20 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的掌握,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7.浅谈初中历史材料题教学 篇七

一、精心挑选材料

历史材料浩如烟海, 如何选好材料成为材料题教学的首要问题。我认为必须要依据以下原则:

1.从学生角度看, 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历史是现实的过去, 现实是历史的延伸, 从学生的身边找历史, 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 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 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历史教学也就越能自然开展,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学科角度看, 要贴近教材, 注重探究,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材料的选择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还要从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 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 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 增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这要求材料的选择要从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 选择贴近教材的材料, 同时又高于教材, 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主。

二、精心用好材料

选好历史材料后, 又该如何用好材料?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读材料, 读懂材料, 是材料题教学的第一步。对于初中生而言, 有很多史料离开教师的解读, 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经常会有许多难认难读的字词, 有时还有典故, 而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 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比如, 华东师大版初一历史教科书第三课《中华民族的祖先》引用了毛泽东的《祭黄帝陵文》:“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胄衍祀绵, 岳峨河浩。聪明睿知, 光被遐荒。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这篇祭文需要教师的翻译和解读。又如, 《南方经济的发展》引用了“永嘉世, 天下灾。但江南, 皆康平。永嘉世, 九州空。余吴土, 盛且丰。永嘉世, 九州荒。余广州, 平且康。”也需要教师帮学生解读。

2.适当补充, 拓展思路。适当补充史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科书受篇幅的限制, 有些史料未能完整地摘引, 而在史料教学时需要作适当的补充;二是指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 也要适当补充相关史料。

“围绕某个历史专题, 历史在史料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补充, 多角度为学生展示历史问题复杂的一面,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他们逐渐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比如, 华东师大版初三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结束后, 教师可以补充《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内容, 并比较这三部文件。

材料一:《权利法案》

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独立宣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 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 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

材料三:《人权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通过比较这三段材料, 可以得出《权利法案》主要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从而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了理论和法律基础。《独立宣言》一是宣布独立, 二是表达天赋人权的观念, 帮助学生分析《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 同时它也是人类的第一部“人权宣言”。而《人权宣言》主要着眼于维护私人财产, 从而得出它最能体现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 是“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8.高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 篇八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分析中可以发现,材料分析题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甚至连客观选择题也趋于材料解析,而学生的学习弱点正在于此,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对这类题目无法把握,不知道如何答题。针对上述情况,现把我自己工作以来在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步骤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做好历史材料题可分为四步: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联系课本相关内容、组织规范语言答题。

1. 审题抓关键词。拿到材料首先看设问,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何关联,即找准问题的关键词所在。

2. 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读材料时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

例:中外国内生产总值对照表 (单位:万元)

请回答:表格中的信息说明了什么問题?

解析:先看提示性文字——中外国内生产总值对照表,可得知是中外GDP对比。对于表格题,方法是“横着看来竖着看”,横着看是国家对比,竖着看是时间对比,可得出结论:中国1820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几乎是欧美的总和,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近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3. 联系课本相关内容。将材料与课本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建立答题的大方向。

4. 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考试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写了满满的答案,却不得分或得分不高。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犯了答题忌讳。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搬材料不分析;二忌不顾材料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历史语言的表述,措辞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

上一篇:设备案例题库下一篇:外出务工交通补贴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