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乡土文化案例

2024-07-02

课堂乡土文化案例(精选9篇)

1.课堂乡土文化案例 篇一

多年来在从事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常为学生对本学科不感兴趣,教学成绩不理想而痛苦。在教育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传统的历史教学,以历史知识的传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记忆,教学过程过于知识化、专业化,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成绩也不可能理想,更不用说能力的培养了。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呢?在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感兴趣。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支流,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材料。而且,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相融合、相连接,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

一、乡土历史资源是中学历史课本有益的补充,是生动的直观教材

多年来的历史教学,普遍反映出了一个现象,就是大多数的中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并不怎么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课本的历史距离现代比较遥远,学习之后并没有多大用处,因而感觉上历史课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喜欢历史课程,可以在教学某一历史课时,结合当地的历史情况,穿插一些本地的相关历史,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整个历史学科的兴趣。当学生对于历史学科慢慢的有了感情之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就随之提升,也提高了课堂的学习以及教学效率。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有感于学校周边的丰富历史的文化资源,我在教学当中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穿插一些有关家乡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沿革等,从而以一种家乡历史文化情怀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其自身的历史知识。如讲授秦朝的建立时,我不仅向学生交代了秦朝建立的背景、时间以及过程,更强调了我市市名的由来。又如,讲到秦朝的暴政时,除课文中的事例,我又着重强调了孟姜女哭长城,因为我市不仅有长城的源头——山海关,还有姜女庙以及秦皇求仙入海处,并且不少学生都去过,所以,学生们的兴致很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相关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再如,在讲到国民党新军阀进行中原大战,张学良入关支持蒋介石时,我告诉学生张学良是从我市九门口入关,还曾经住在老乡家。通过这样的介绍,提高了学生对家乡历史地位的认识。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时,我补充了:1.抗战时期,日本加紧对我国的经济掠夺,我们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所以成为日本掠夺的重点区,日军前后共在本地开凿六个井口,剥削本地居民为其挖煤。我指导学生分组调查了几个井口,采访当地老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2.解放战争时期,董存瑞所在部队取得隆化战斗的胜利后,又在我们这里组织争夺上庄坨据点的战斗。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几百名战士长眠于这块热土,为了记住为我们带来和平的英烈,当地政府修建了几处烈士陵园,我们学校院内就有一处,可以让学生去参观,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以乡土历史资源为中心内容的活动课,是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

作为一座具有丰富历史资源的文化名城,秦皇岛丰富的人文景观,为实施乡土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与资源。

依据我校“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校本课程计划,我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利用“春游”“秋游”“野炊”等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和名人故居。学生对这些是不陌生的,但是对这些相关的历史知识头脑当中却缺乏应有的完整性,甚至是有一些模糊不清或者错误的印象。因而,为学生组织的相应参观或者是专题讲座对于丰富学生头脑当中对其的印象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不仅可以破除他们头脑中对当地的名胜古迹或者历史文物的错误认识,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增加其知识,拓宽其眼界。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家乡历史大家谈”活动,分组设计“家乡历史名胜一日游”旅游计划。这不仅推动了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得到了交流、提高。

地方的历史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随着历史地理的变迁、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其内容也随之越来越丰富多彩。因而,其教育教学的形式也随之灵活多样。学生在学习自己家乡的地方历史时,不仅感到熟悉,也感觉到新鲜和陌生。熟悉的是在这里生长了很久,陌生的是却对自己家乡的历史还有这么多的不懂,因而在新鲜、好奇的驱动下,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比如,在参观了长城和孟姜女庙后,有的学生就在日记当中留下了体验活动的体会:这些文物古迹向我们展示的是一部丰实的秦朝历史画卷,是一部生动的教材。通过参观我对秦朝有了“全”“新”的认识,秦朝之所以短命是秦朝暴政的必然结果。

三、乡土资源的科学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历史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社会发展史、革命传统以及爱国主义的教育。家乡历史上的感人事迹,以及名人名事,为教育学生的革命主义情怀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其中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以及科学精神都是我们当今每一名学生应该所熟知以及学习的。学生登上山海关长城,真正领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朗诵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感受家乡海天相接的壮观。与此同时,也减轻降低了学生因为升学考试而带来的心理负担以及压力,为营造一片寓教于乐的氛围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在这种氛围当中学习,不仅享受了学习的乐趣,也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由于受到历史课程当中乡土历史教学的重大影响,以至于秦皇岛以及周边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课外活动是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与参观、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外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总结反思的整个活动过程,这对训练学生的创新才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家乡历史大家谈”活动中,学生已就“文物保护”“环境治理”“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们感受到历史与我们息息相关,历史与我们近在咫尺,学生们增长了知识和见识,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2.乡土文化 篇二

摘要:本文分析了乡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乡土文化在职高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予以分析,为其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乡土文化、职高政治、教学

乡土文化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总和的一种意识形态。乡土文化中不仅民族智慧和民族情感,又兼又人文性、知识性和伦理性。新大纲中指出“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人文性教育的要求,通过教学中的乡土文化熏染,培养学生对家乡上虞和的热爱,唤起国家的政治自豪感。乡土文化实际也是职高政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

一、乡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1)上虞传统文化的继承

我国拥有悠久历史的农耕文明的国家,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之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虞是中华孝德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孝贤辈出。乡土文化与职高政治教学的有机结合,实际是对上虞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继承,对上虞传统的语言文化、乡土的亲和感,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和价值。

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的同时,接触自然、历史、艺术等等方面,有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政治素养。发扬乡土文化中优秀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发展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实现塑造学生正确世界观和传承发扬传统乡土文化的双赢。

(2)职高教育现状的需要 现阶段,大多数职高学生是由中学毕业后上职高。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双差生,成绩和品行较差。政治课堂教学往往单一地依赖于教材,忽略乡土文化,偏离实际,学生久而久之会有厌学、叛逆情绪。政治科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将上虞乡土文化中孝德文化渗透到教育中,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让学生带有家乡文化中灵气与“地气”,对家乡产生的热爱之情和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3)塑造学生世界观、提高实践能力的契机

学生生活在“德孝“的文化之乡,通过乡土文化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利用乡土对学生“近、熟、亲”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自身周围的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生通过政治课堂教学对家乡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使学生培养关注家乡、周围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进一步政治教学目标中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和采访,加强学校、学生和社会环境的接触,开拓了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在调查、采访中,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这些实践经验都是书本、教材中的理论获取不到的。

二、在职高政治教学中运用乡土文化(1)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 乡土文化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在平时的政治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家乡文化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课堂将更富有亲切感和趣味性。在传授政治知识和素养的同时,有意识地、有目的和乡土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学活动中。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和好奇心往往是求知欲的开始。在课堂教学前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如古迹来历或古老歌谣讲起,能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对政治和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展课堂小活动,如讲述上虞的的轶事、古迹,或者让学生唱一首上虞民歌等等。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在快乐中了解的乡土文化,表达思想感情,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2)开展乡土文化课外活动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人们也慢慢认识到课外活动实际也是文化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教师引领学生去探究、发现乡土文化的精华,既是新课改的精神,又对构建开放性政治课堂教学和开放式课堂的探索。职高学生精力充沛,对外界的一事一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这类走出校园的课外活动。在快乐中开阔视野,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自然和谐,激发对家乡的热爱,继承和弘扬家乡文化。

“中国孝德文化之乡”落户上虞,教师可以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用自身行动行孝,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和父母长辈谈心,崇尚孝德,践行孝道。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上虞历史名胜古迹,了解“孝德”的历史传说,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获得课堂和书本外的生活知识或采访调查乡土自然生态环境,或研究上虞的饮食文化等等。让同学们亲身感悟和体验乡土文化的灿烂辉煌,写出心得体会。此外,在课外活动结束后,教师还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手抄报、歌舞表演、调查结论分析、演讲等方式来分享和交流自己对家乡历史、政治的认识。

当然,开展课外文化探究活动不仅讲究活动的开放性,也要以当地的环境条件为参考,以实际的客观现实为前提,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从物质文化条件出发,在活动中突出乡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3)研究上虞的特色文化

北大教授钱理群呼吁“认识你的脚下的土地”,正是认识家乡、爱家乡的情感中升华对一个国家的热爱,爱家、爱家乡、爱祖国这是政治教学的目的。上虞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孝德”文化,自虞舜以来,孝德文化代代相传,孝贤人物群星璀璨。上虞有文献史料记载的孝贤名人就有50多位。民间流传“一帝三娥”故事在海内外美誉度都很高。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探究心,引导学生研究家乡历史和文化。上虞的历史名人身上有着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这些伟人贤圣的优秀品质对他们的教育影响也很大。

引导研究上虞的特色文化,用乡土文化培植和熏陶学生的情感,不仅拓宽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注重能激发学生对乡土人文的热爱,了解家乡的大自然和历史,还使学生在研究的上虞文化的同时培养乡土的亲近感和自豪感,联系当今政治经济感受时代变迁,从而能领悟到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无形中加强自我的道德政治素养。

(4)多手段多角度展现乡土文化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信息无疑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方式。乡土文化也不是单一的历史,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括家乡的地理地形、风俗节日、生产生活经验。教育学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我们就生活在乡土

文化中,学生最为熟悉的也是家乡,从学生熟悉的社会环境谈政治理论知识,学生更为容易接受,学到的知识很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现阶段,上虞地区的教学设备水平普遍有多媒体平台,特别是电子教材和多媒体影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平台采用音、影、画全方位的展现,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为乡土文化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很多便利。多媒体平台可以带学生感受远古上虞文化的发源,拉进时空的距离,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会更大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在利用这一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和资源丰富,多角度多层次展现多元的上虞乡土文化风情,打破政治课堂教学沉闷、死板的理论的课堂气氛,创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来,了解家乡、国家的政治文化动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多媒体的课堂展现多彩的乡土文化,分享家乡、社会、国家的最新讯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独立思考,有自己正确的政治信仰。

所谓“文史不分家”,其实每个学科都是紧密相连的,乡土文化与政治课堂教学也是同理。源远流长并一直变化的“乡土大世界”为政治课堂教学提供新鲜和活力。因此,作为职高的教师更应长远地立足乡土文化的政治教学实践中,是德育的形象化,克服空洞的理论传授,带领学生走出教材、校园,走进家乡、社会大课堂,探索新型适合学生的课堂模式和理念。

参考文献

3.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 篇三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普遍内容空泛,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材料贫乏,是学生作文水平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是源于他们没有贴近生活,缺少厚重的文化积淀,不善于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所致。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使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有效地融合起来,是改变这种状况的突破点。

一、乡土文化的内涵及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乡土文化是长期积淀延续下来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地方文明的总和,包括本地区的地域风貌、文物古迹、乡风民俗、民间艺术等。乡土文化是独具优势的课程资源,也是作文教学的优质的源泉。新一轮课改强调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乡土文化博大久远,丰富多彩,学生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对乡土文化更容易亲近和接受。乡土文化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注重乡土文化的浸润,能让学生走向更深广的文化空间,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南通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里江风海韵,风物潇洒,南通是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具有“包容汇通,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拓宽学生选择作文素材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其作文的文化性和审美性;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南通的情感和创新精神。

二、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中学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本土,让学生写熟悉的生活,才能走出困境。依托乡土文化资源,科学地进行作文教学,使二者达到有效融合,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

1.广泛阅读乡土文学作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感悟人生、积累作文材料、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乡土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元素,是用带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写作手法,反应一定地域的民间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的文学作品,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理想载体。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名家的乡土土文学作品,并以写为抓手,以读促写,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开展读写活动。教师可推荐作品给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进行今昔比较,追溯通州从五代移民开始的历史沿革、社会变迁,积累写作素材,写出有思想深度的读后感和书评等。再比如《千年流光》就是一部特殊形式的南通文学作品集,包括王安石的《收盐》、崔润的《捍海堰》、梅兰芳的《回忆南通》、张明的《元宵灯节忆故乡》等作品,是南通千年来文化的具象体现。阅读这部作品,学生能增添文化意趣,培养创新思维,积累写作素材。

2.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写作对象

(1)描绘自然风光

一方山水自有一方风情,山的秀朗,海的湛蓝,花的鲜艳,树的繁茂……家乡处处充满着自然美。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近自然,用耳朵去聆听第一声婉转的燕语,用眼睛去观察第一片飘落的秋叶,从而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揣摩,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寻找大自然的个性特征,挖掘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借助艺术手法,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

(2)状写名胜古迹

南通是历史文化名城,保存了不少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熟悉家乡的名胜古迹,有利于学生乡土文化的积淀。南通有曲溪茂林环抱的全国八小佛教名山狼山,有“春红夏绿波青镜,晓月夜灯弄曲池”的古护城河濠河,有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墓园啬园,还有古色古香的唐闸民居大院……教师平时可选择一些有关本地名胜古迹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在假期里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家乡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蕴。

(3)叙写风俗习惯

南通传统的风俗习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南通有正月十五放烧火的习俗,清朝南通籍诗人李琦写道:“山村好是晚风初,烧火连天锦不如,但祝麻虫能照尽,归来沽酒脍池鱼。”诗中反映了古人丰富的农业知识,以及对传统习俗的爱好。又如南通人崇尚茶文化,喝茶有讲究,敬茶有寓意。旧时南通还有“施茶”的习俗。每当酷暑来临,居民商家门口摆上一只大茶缸,里面放上佩兰、淡竹叶、茶叶,泡上一缸茶水,供过往的行人饮用,以之为善举。这些风俗习惯都是写作的典型素材,教师要结合材料布置相关作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收集、整理民俗习惯,集成选刊,供同学们传阅,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4)记录当今人事

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深入生活,记录当今的人和事,获得第一手写作资料。首先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开掘美。例如,南通有位看车老人,他几年如一日,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都坚持从清洁工人打扫不到的缝隙里捡拾烟头,他俨然构成了街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又如南通市有一支自发组成的自行车队,在反恐斗争中积极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些平凡的人以奉献为荣,不求回报。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材料加以认真思考,写出带有自己独特思考的作文。其次应关注南通的热点话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南通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学生写作也必须跟上家乡前进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研,让学生融入社会,关注民生,感悟家乡的巨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乡土文化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应将二者有效地融合起来。只有立足于学生生活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构建张扬个性、充满创新活力的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

4.呼吸乡土气息,领略历史文化 篇四

——综合性学习复习专题

近几年,综合性学习被纳入徐州市中考的范围,这类试题集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贯通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认真审视徐州语文中考试卷,不难发现,综合性学习试题大多聚焦徐州历史文化,或拟栏目标题,或创作对联,或简介名人,或选择关键词。考查形式多样,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从这个角度入手,同学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一项专题复习。

一、知识储备

徐州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同学们应熟知相关的知识点,做题时才能胸有成竹,应对自如。

例如:徐州的重要地位(自古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两汉文化(共出过11位开国皇帝,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古今名人(彭祖、汉高祖刘邦、项羽、刘向、道教创始人张道陵、音乐家马可、国画大师李可染、白居易、李煜、苏东坡等);相关景点(汉文化景区、徐州博物馆、徐州汉城、戏马台、汉兵马俑、狮子山楚王陵、汉画石艺术馆、龟山汉墓、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九里山前古战场、云龙山、云龙湖、泉山国家森林公园、淮海战役纪念塔、新沂马陵山景区等);特色名产(羊方藏鱼、烙馍、苔干、牛蒡、西楚贡菜、沛县鼋汁狗肉、邳州银杏、小孩酥糖、沙沟香油、草编、剪纸等)„„

二、应试策略

1、对于近年来各地内容丰富、题型繁多的中考综合性学习试题,同学们尽量做到多看少做,重点放在我市的中考试卷上,从而了解题型,把握命题规律。

2、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多角度精心设计试题,力求多变。

3、理顺答题思路:读懂题干,弄清要求,分题完成;读懂材料,明确材料内涵;根据不同题型特点,调动自己的知识能力及相关经验,选用不同技巧;要有创意,此类试题往往没有设置标准答案,为考生提供了展示创意的空间;掌握一定的答题规范。

三、例题点拨

1、叩访名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家乡徐州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她孕育了许许多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让我们先从家乡人开始吧!

⑴用徐州古今文化名人的名字完成下联。上联:狗肉、苏烟、煤炭,徐州物产誉神州。下联:

,彭城儿女扬英名。

⑵请选择你最推崇的一位人士作简要介绍。(50字左右)分析: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平时的课外文化积累和语言概括能力。⑴选用三个人名,均用两个字表达,⑵要抓住人物特点,表述简洁、流畅。

示例:⑴彭祖、刘邦、马可。

⑵刘邦开创了汉朝四百年帝业,汉文化对后世影响极大,徐州因而成为汉文化的发祥地。

李可染是当代著名画家,把中国山水画的风气神韵从传统推至现代,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山水图式,其影响早已超越美术界。

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徐州知府率民抗洪,建黄楼、修苏堤,其佳作《放鹤亭记》、《黄楼集》等增强了徐州文化名城的魅力。

马可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学家。参与新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对中国新歌剧的创造和发展作了重要贡献。耳熟能详的作品还有歌剧《小二黑结婚》及《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曲。

2、领略两汉文化

如果你是个有品味的人,一定得看徐州的两汉文化。汉代三绝: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定会让你大饱眼福。

同学们,请调动你的文化储备,向游客简明扼要地介绍这“三绝”吧!分析:利用积累的历史文化知识,把汉代三绝最值得品味之处明确展示。示例:龟山汉墓俨然一座地下宫殿,凝结着汉代工匠的智慧和心血,可谓千古奇观,中华一绝。

“祠堂厚土蕴奇葩,线刻浮雕石绽花。”汉画像石精美的雕刻记载了“农商技艺风俗”,给你知识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

“狮子山藏兵马俑,车辚马啸阵恢宏。”汉兵马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工匠的杰出创作工艺。

3、饱览名胜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作为徐州人,张萌同学十分引以为荣。她想将徐州著名的旅游胜地拍照整理成册,为宣传“魅力徐州”出一份力。请你帮助她:

⑴给整个册子取一个名字,并说明你这样命名的理由。⑵给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封面。(用文字描述)

⑶撰写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概括性地介绍徐州。分析:这类综合题考查的是考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及学科综合运用能力。这类题人人都能做,答案无所谓对错,只有优劣之分。常见失误是答案缺乏语文味、文学味。比如⑴题,取名“我的家乡”,理由是“这些名胜古迹都是徐州的,有别于其他地方”。这样的答案也没有错,但缺乏文学的味道。如果改成“处处乡情处处歌”,满怀喜悦与自豪,那就充满诗意了,不是吗?⑵题的封面设计也是一样,有的同学写:“我设计一个洁白的封面,在上面用红色的笔写上:我的家乡。”或者写:“我在封面画上五彩缤纷的花,可爱的小鸟与蝴蝶,还有太阳、青山、绿水,中间写上我的名字和书名。”第一种答案过于简单,缺乏必要构思,虽然也是一种设计,但得分肯定不高;第二种纯粹描写封面图画,缺乏将封面与内容结合的意识,偏于形、色的外观描述,少了对设计含义的阐述。总之,这样的设计及描述,一定要注意文学性,不管是命名还是封面设计,表达务必扣紧“怎样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题目、封面与册子内容共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等内容。⑶题,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简洁连贯、生动优美,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概要介绍主要名胜古迹。示例:⑶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集中体现了古人的非凡创造力和深邃智慧,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历史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徐州是闻名世界的战争城市,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淮海战役新遗迹。而以云龙山水、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使徐州成为一个独具特色优秀的风景旅游胜地。欢迎您的到来!

4、历数名产

徐州名产众多,请至少列举三种,并选择其中的一种拟一则广告。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综合应用的能力,要照顾到语言和内容两方面。内容完备,主题突出,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可以从对象的名称、特征、功能入手,采用对偶、谐音、双关、比喻、反复、嵌词、化用歌词、套用成语、俗语乃至诗句、押韵等各种手法,使所拟的广告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宣传的目的。

示例:沙沟香油——沙沟香油,香飘九州 邳州银杏——浑身是宝的活化石

沛县狗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5、细说民俗

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办法》规定,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请你参加相关主题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⑴我的体验——徐州在传统节日中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春节贴对联、清明扫墓祭祖等。谈谈你在其他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参加过的民俗活动以及你的感受。

例如:清明节,家人们会聚在一起,扫墓祭祖,踏青游玩。这个日子里,有怀念逝去亲人的感伤,有家人团聚的欢乐,也有享受春光的惬意。

体验感受:

⑵我的观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述理由。

观点A: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观点B: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可以被淘汰,我们也能过过“洋节”。

分析:这类题目一般是设置一种具体的情境,在情境活动中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常常涉及到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其中独特的体验、个性的表达是关键,应力求避免虚假、矫情。⑴了解本地的民俗活动,把具体内容简洁概括,感受真实即可。⑵赞同观点A,理由如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民族节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应该大力保护。赞同观点B,理由如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远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被淘汰也是正常的。适当地过过洋节,体验一下也未必不可。(言之成理即可)

无论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形式怎样变化,它终究还是姓“语”,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是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希望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把握关键,灵活处理,适当创新,真正领略两汉的千古雄风。

认真审视徐州语文中考试卷,不难发现,综合性学习试题大多聚焦徐州历史文化,或拟栏目标题,或创作对联,或简介名人,或选择关键词。考查形式多样,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从这个角度入手,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一项专题复习。

5.课堂乡土文化案例 篇五

——《走进乡土文化》综合实践实施方案

(一)一、活动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主要是当地农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整体状况使学生不如城市孩子那样见多识广,教学设施不如城市学校先进、完善,家长素质与意识远不如城市家长,教师培训也与市区学校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农村学生所处的环境、教师群体的协作氛围、学校与村庄的融洽关系等,恰恰也是市区学校所欠缺的“资源”。动植物是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最丰富,最鲜活,最富有野趣,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最富有教育意义的资源。

因此,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必须走自己的路,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乡土性的优势,避虚就实,扬长避短,让学生了解认识农村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了解农村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性校本资源,成为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益尝试。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在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思路上必须体现一个“农”字,在“热爱农村,认识农村,改造农村”上做文章。在内容上反映一个“新”字,以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作补充。在教学内容中落实一个“用”字,开发区沙河小学:韩颖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三、活动目的

1、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设计、开发、行动、体验乃至创造。

三、实施内容及步骤 ㈠活动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初步认识、了解种子种类及其价值。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让学生走进农村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农、悯农”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我们每个年级开辟了爱农实践基地。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进行劳动体验。

4、让学生体会田间农作物种植的艰辛与喜悦。真正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从而树立珍惜粮食、尊重农民劳动成果的意识,从小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开发区沙河小学:韩颖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㈡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

⑴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 ⑵邀请家长参加活动。

2、实践形式。

⑴采集和查阅资料;⑵调查访问;⑶研究和劳动;⑷小组合作和交流;⑸规划、整理和反思。

㈢活动准备阶段

1、讨论确定研究的内容

因为“农物”这个课题的研究范围比较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主题,积极讨论发言,确定他们要研究的几个内容:走进种子世界、种子与我们的生活、让优良品种在家乡扎根、编写“悯农”诗文。

2、分年级段建立年级乡土文化研究小组: 三、四年级为中年级组:采集组、整理组、调查组、手工组、绘画组、摄影组 五、六年级为高年级组:采集组、整理组、调查组、手工组、绘画组、摄影组

㈣活动实施阶段

开发区沙河小学:韩颖 第一阶段 制定活动计划(2011年3月1日——22日)采用调查、访问、收集整理的形式,到农村去,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可以自己动手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第二阶段 采集和认识(2011年3月23日——4月23日)第三阶段 调查和整理(2011年4月24——5月10日)第四阶段 种植和培育(2011年5月11日——7月12日)第五阶段 查阅各种资料,按照“农物简介、农物风情、悯农诗文、农物故事,”四个板块编写校本教材《悯农》。(2011年7月13日——8月31日)

五、保障措施

1.成立创学校特色领导小组,给活动以强有力的保障。2.切实加强对特色建设的领导。

组织年级组积极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和推进“乡土文化”特色的发展。做好此项工作的宣传和发动工作,让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了解学校特色建设的具体领域和重要意义,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参与学校特色建设,不断扩大特色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特色、全员办特色的良好氛围。

3.建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过程中,将注重建设能体现“乡土文化”特色目标的校园文化环境。

开发区沙河小学:韩颖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有采集、整理、汇报、田间实践、成果或作品展示、评比等。

1、档案袋评定

档案袋评定就是收集学生从某项任务开始到任务这段时间内的典 型作品,以这些作品作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1)反映基本过程的内容。如:有关课题研究及相关的计划、研究工作(活动)记录、调查问卷、反映过程的照片、研究事记等。(2)反映基本成果的内容。如:阶段性总结、个人心得体验等(3)反映最佳成果的内容。如:小组或个人研究的成果、研究论文等。小组或个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最佳问题解答方案、最好的实验记录、小组中写的最好的计划或总结材料等。

2、协商评价

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法,最终由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结果,分年级组给出每个学生的学分与等级。

(1)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主要根据自己所在年级评价重点的不同,对自己做出中肯的评价。

(2)小组互评

开发区沙河小学:韩颖 参加小组互评的同学真是客观的对小组中其他的同学给予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结合各年级评价重点来进行。

(3)教师评价

按照要求与项目,结合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结果,给学生做出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要以及激励评价为主。

6.课堂乡土文化案例 篇六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的全面开展,课程资源日益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高度重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合理有效的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必将对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农村学校新课程的实施与改进,进而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可能。与乡土课程资源日益重要性相矛盾的是:我国农村地区空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乡土资源,却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追根溯源,在于广大农村学校和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没有清晰的概念和认识,对自身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认识模糊不清,导致乡土课程资源的浪费和闲置。鉴于此,加强农村地区乡土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强化农村学校和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他们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和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乡土课程资源,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乡土资源, 课程资源, 新课程,开发探究

目 录

摘要„„„„„„„„„„„„„„„„„„„„„„„„„„„„„„„

1一、绪论„„„„„„„„„„„„„„„„„„„„„„„„„„„„„3

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的意义、途径、策略和实施原则„„„„„3

(一)课程资源开发探究的意义„„„„„„„„„„„„„„„„„„„3

1、学校特色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4

2、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需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3、农村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需要„„„„„„„„„„„„„„„„4

(二)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途径与策略„„„„„„„„„„„„4

1、学科课程的实施„„„„„„„„„„„„„„„„„„„„„„„4

2、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5

3、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5

4、校园文化建设„„„„„„„„„„„„„„„„„„„„„„„ 6

(三)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的实施原则„„„„„„„„„„„„„„7

一、绪 论

一提到教育,很多人会立刻想到“落后”两字,即硬件教学设施匮乏、师资队伍薄弱、财政投入过少,生源质量不高等等不利因素。显然,这是一种以城市学校的建设标准看待学校的视角,将学校置于一种被动、弱势的地位,置于一种“被怜悯”的地位。这种观察问题的角度固然有其正确性,但城市学校与学校建设不应该套用一个标准,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学校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应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应有之路。事实上,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城乡同质化倾向,人们理想化地认为,只有学校达到城市学校的建设标准才是教育的公平,只有学校“赶上”城市学校的硬件配置才是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这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忽视教育的独特存在,忽视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忽视学校如何走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无疑是研究教育的偏颇。必须看到,中小学有其特殊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取之不尽的地方人文、社会资源,还有教师、学生身上潜在的民风、民情、民俗优势。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以文化为载体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使教育向民间、向地方开放,促进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建设,无疑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的意义、途径、策略和实施原则

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实践意义,即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理清不同类型农村课程资源的内容,挖掘其教育内涵,探讨相应的利用模式,激发出学校校长、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形成“一校一模式”的个性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地方中小学的特色化发展。在当前条件下,立足教育现实,挖掘乡土文化的教育价值,对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表现为:

(一)、学校特色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教育地发展必须立足教育的实际,特别是本土蕴藏着丰富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使教育立足民间文化、立足地方特色、立足教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激发出学校校长、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

(二)、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需要

厘清不同学校所在本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挖掘其教育内涵和教育价值,探讨相应的利用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激发学生文化意识的主体自觉,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才能实现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全面提高。

5、开展综合实践,拓展学习视野 就是将学科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中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在运用中深化知识,在活动中历练才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6、巧用生活工具,丰富学具教具

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像树枝、木板、草绳、竹枝条等可以再利用,这些多余的闲置的物品都可以用来制作学科教学中所需要的学具或教具。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要求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打破了学生活动寓于教材、教室、学校的空间限制,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面向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实际,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为充分发挥利用各地本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保证。

学校可根据地域的不同,更好的把乡土文化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农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个性化的精神感受和田园式的视野,去研究世界、感受世界,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以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把本土化的课程资源与学习探索实践整合为一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立足语文学习的需要,可以开展收集谚语农谚、纠正常见错别字、整理楹联春联等活动;结合学校运动会, 组织“运动会上找数学” 的活动;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 组织开展 “算算我家的日常开支”的活动等等。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农村小学周围有着肥沃的土地、成片的农田、多

②以育人功能为导向

校本教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要从本校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提升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课程类别、选择教材内容。

③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校本教材的内容组织和编写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力避直线式、逻辑式陈述,把校本课程变成学科课程,变成学生死记硬背的“死书”。

2、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建设

校本活动课程类似于我们熟悉的兴趣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组织实施。这些活动参加范围可大可小,内容灵活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完全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目标。

(四)校园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以一种隐性课程的方式出现,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经过多年的培育、沉淀和积累,形成各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学校的校园内文化建设要走自身的特色化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符合农村儿童的实际,适应农村儿童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贯彻下列原则和要求:

1、地方性原则

每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不同,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表现出其独特性。农村山水是他们生活的环境,花鸟虫鱼草随时可见,所以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所处地域环境,彰显自己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各自弘扬优势、挖掘潜力、发挥创造性,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性原则

育人是学校环境建设的目的所在。校园文化以一种隐性课程的方式出现,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3、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依靠学生的力量,尽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校园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成长与成才,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才得以体现。

4、先进性原则

社会在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会随之变化,并体现出发展性、动态性特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在内容上要坚持时代旋律,体现发展主体;在形式上要开拓创新,培育时代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不断地创造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内容和方法,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地给已有的校园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和精神。

5、人文性

(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

新课程实施以后,人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是耳熟能详。但针对学校的本土文化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哪些资源具有现实的教育价值、应该选择哪些资源、如何利用所选资源等等,都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深化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站在现代课程论、教学论研究的新思想、新方法之上看待、审视我们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同时,理论不可能给予所有现实问题以现成答案。特别是教育发展到今天,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对教育培养目标不断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新思维,任何教育问题都不可能有统一的解决模式和不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造,以创新的教育实现教育的创新,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

结论

当前,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更是主要地对农村生活文化的尊重,中国几千年自发传承的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文化资源,终于能以她鲜活的姿态、郁郁葱葱的内容,走进地方教材与课堂,爬上黑板,跳进农村孩子们那映满青山绿水的眸子里,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充满智慧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7.课堂乡土文化案例 篇七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广大乡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也关乎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为避免盲目追求速度以及经济效益所造成的乡村建设性破坏,以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环境的共生性发展关系为切入点,运用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景观生态学、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理论,探索乡土文化在当代乡村建设中所承载的重要文化价值。其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乡村建设应以尊重传统文化根基为己任,通过“传承、保护”,“创新、新建”,“挖掘、改造”三种形式,在遵循保持、创新地域乡土建筑原则,延续、传承乡土文化资源原则,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导向多样性等原则下进行村落建设与改造,为当代乡村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空间环境保障。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土文化;文化保护;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F3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3-0069-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在会议中明确提出创建“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是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土文化气息浓郁的乡村聚落环境。2013年,为指导和规范“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同年确立了1 100个乡村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2014年,农业部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2015年,由国家质检总局等9家单位联合起草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公布,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评定标准作出了具体规范,内容包括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等9个部分。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其传统文化的根基建立在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各地区因自然、地理等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乡村作为承载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也呈现出形式多样的聚落空间环境。在乡村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其核心价值,无论何种方式的“美丽乡村”建设,都应建立在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之上,这将对提升我国乡村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土文化属性、特征

乡土文化是客观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是传播制度、传统的知识系统,是承载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即担负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又维系着乡村、宗族,社会经济与文化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能够充分反映某一地区百姓的日常生产活动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是人类在特定区域内历史、人文、生产劳动力、意识形态的见证[2],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其主要涵盖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形式,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形态[3]。物质文化形态具有典型可识别性特征,它包括了乡土建筑、乡土景观、历史遗迹、农耕器具等有形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形态则主要包含了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村落营造理念等无形文化形式。

二、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及其环境

我国土地资源辽阔、民族众多,广大乡村存留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种建立在千百年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以村落为载体、自然形成的独特的村落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乡土文化根植于广大乡村,具有原生、本土、地域等典型特征,这些文化理念及形式是当地先民在生产生活经验、审美、道德、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并在百姓中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虽然乡土文化具有物质与非物质不同的属性特征,但两种文化形式并非完全独立并存,而是在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下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例如乡土建筑、传统聚落环境即是乡土文化意识的物质表征,同时它们又承载着对其他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种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共生性关系,在我国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中无处不在,是构成乡土文化的内在核心。

从中国人居环境的最基本形式来看,源出巢居的干栏式、源出穴居的窑洞式、源出庐居的帐幕式,都体现了先民在不同地域环境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乡土文化观念的继承与延续。如我国黄土高原多数地区百姓居住的窑洞,其主要材料黄土具有冬暖夏凉、保温隔热等优势特点,根据不同建造工艺可划分为土窑、接口窑、地坑窑、砖窑、泥墼拱窑等,在形态上有下沉式、靠崖式、独立式、混合式等,其选址、布局、结构、选材、形式等特征,充分反映了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能源,注重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土文化观念。

其次,村落环境作为物质载体还承载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手工艺、民间习俗等的产生与演变,都与村落建筑环境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影响。以陕西长安北张村传统造纸工艺为例,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浸、蒸、碾、制浆、捞纸、压纸等流程,制作环节多在建筑空间环境中完成,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村落布局与建筑形制也因造纸工艺而发生改变。又如,我国南北地区巨大的饮食习惯差异,也同样对建筑空间环境提出了不同要求,两者共同构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饮食文化。

三、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意义与价值

党和国家指出:强富美是中国三农的目标,即“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再次升级,是在提高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针对当下农村建设中“联排别墅”“千村一面”[4],乡土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等问题所提出的有效解决途径,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到乡村的“根”,民族的“魂”。

当代乡村建设既要改善和提高乡村生产、生活环境与质量,还要保留乡土文化的发展根基,保持乡村历史沿革、乡村文化和地域特色,使广大群众有家园的认同[5],并为乡土文化在新历史时期创造可持续传承、延续、发展的生存土壤。同时乡土文化也是构建当代乡村文化的重要核心,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以城市化为特征的现代化不断推进,乡土社会及其礼仪规范逐渐被贴上了“落后”“愚昧”等标签,致使乡村社会逐渐失范,不和谐现象等问题凸显。人们越发认识到本源文化的缺失对民族、地区、国家在文化可识别性方面所造成的危机。在保护传统文化过程中,也将教育问题纳入其中进行探讨[6],希望不同类型文化形式在为人类带来观赏、体验的同时,达到更为深层次的教育意义。进而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增进社会稳定,避免一体化所带来的文化冲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化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意识形态。这种文化观念成为反映某一民族、地区、国家,在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因素。礼仪文化作为乡土社会的基本内核,包括了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善恶标准等事项,是民众之间的处世规则与相守之道。它们的传衍往往通过某种表演与口传形式,在村落中的戏楼或特定空间进行,或通过建筑装饰等艺术形式予以弘扬、警示,体现于村落、建筑布局等多个方面。这些乡土文化表达形式不仅具有其自身的文化遗产属性特征,同时又是构成乡村和谐发展的力量与源泉。它们由人的行为和所创造的生产物等构成,代表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心态以及风俗习惯,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历史与环境,将群体所选择或做出的某种行为方式予以肯定的标准行为模式,是维系社会生产生活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当代乡村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乡土文化具有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重属性,以及相互关联性、惟一性、可识别性等特点。其根植于农村生产、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民俗文化活动、乡土建筑、农业生产景观等,都是地区文化符号的表达与承载形式。以我国乡土建筑为例,按照地域可划分为华北、东北、西北、江南、西南、闽粤等建筑形式,它们因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地域环境等不同,在建筑形式、造型、选址、选材、装饰、工艺等诸多方面特色各异,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乡土建筑营造理念,呈现出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村落结构布局与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为广大乡村百姓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幸福家园,包括了对物质性生产生活空间的建设,对非物质性乡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7]。这些独有的乡土文化要素,是“美丽乡村”建设中最能深刻体现乡土文化特色的物质与精神载体,是保持、体现村落乡土特色与风貌[8]的重要核心,是新时期乡村形象、内涵建设的基础所在,是唤起民众对本源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生产、生活环境综合质量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村作为承载百姓生产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因受其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水平不发达等问题制约,致使乡村功能未能得到同步更新、发展,已不能够完全满足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面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冲击,乡村百姓开始将标准向城市化生活看齐,意识形态受到了来自城市化进程的巨大冲击,致使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对家园的认同感开始发生扭曲。在乡村的盲目建设与改造中,乡村固有的布局与结构被打乱,村容、村貌、农田风光、乡土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传统民居被拆除等现象频繁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与建筑特色的乡村环境,这种做法虽使村落基础设施等得以改善,但其构成要素、功能特点与乡村生活却缺乏紧密联系。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提升生产、生活环境综合质量,应以尊重乡村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统习俗等为根本,不能完全等同于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应在借鉴、传承传统村落优秀选址、布局、营造理念的基础上,合理解决乡村住宅、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低等问题。将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使乡土文化与理念融入当代乡村建设与改造之中,为百姓营造具有较好乡土文化氛围与较高生活质量的乡村生产、生活空间。

(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乡土文化不仅与当代乡村文化、村容村貌等方面建设紧密相关,也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从传统意义来看,乡村产业结构以农业生产为主导,随着城乡发展,乡村的生态功能、空间优势、文化传统与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乡村已不仅仅是农业的生产之地,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9]。乡村的农田、水渠、建筑、美食、民俗风情等都充满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对于生活在紧张和繁忙的城市中的人而言,乡村无疑是人们追求田园风光、体验农耕文化的理想目的地。

保持与传承乡土文化,不但有利于增强乡村自身特色与生态建设,还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旅游、观光、体验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优化乡村传统产业经济结构,进一步提升乡村经济收入水平提供了多种途径。

四、乡土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传承与创新

“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丰富、任务复杂,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乡村建设不仅要满足百姓生产生活需求,还应将乡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从目前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乡村在建设中通常将重点更多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忽略了乡土文化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所承载的物质与精神价值。部分新建村落在乡村建设中进行一味的样式模仿,导致了“建设性”破坏的频繁发生。另外,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利用、开发过程中,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的“开发性”破坏也屡见不鲜,致使乡土文化的典型性特征不断消亡,承载形式与生存空间正在逐步发生变异。

针对我国目前乡村整体生存、发展现状,基于乡土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可通过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三种形式完成。

(一)传承、保护型

传承、保护型主要针对具有典型乡土建筑遗存的古村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的逐步发展,古村落生存状况日益恶化,建筑风貌被损,农田受到污染、水系被填埋、植被被砍伐等现象频繁出现,不仅改变了乡村原有的整体空间形态,也造成村落景观生态格局的破坏,一些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形式也因生存空间的变异而逐步消亡。其次,乡村建设中通过拆除、合并村落与城镇聚集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做法,也造成乡村面貌和空间形态等遭到破坏。古村落是某一地域环境下历史发展进程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呈现,集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为一体,包含了村落布局、建筑形式、空间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古村落保护不等同于历史建筑、文物建筑的静态保护,应体现自身的活态化特征与价值,这也使古村落保护在实践操作层面具有很大难度,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设施改造、乡土建筑及其环境修复、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是此类建设保护的重点与难点。

浙江温州永嘉县岩头镇苍坡村是这类形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苍坡村现有486户居民,占地146亩,村落始建于公元955年,现存建筑为1178年修建,距今天已有800多年历史,2013年入选我国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建筑布局上,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文房四宝”之意向元素进行布局,展现出浓郁的耕读文化气息。苍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对村落风貌进行整治,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修复年久失修的民居。其次,提升改造乡村基础配套设施,结合乡土文化资源保护大力发展古村落旅游观光,有效带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基于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并非个案,在我国广大乡村具有典型保护价值的村落数不胜数,在具体操作中应遵循以保护性修缮为根本,对原有乡村聚落环境进行整体性活态化保护,内容包括了街巷形态与格局、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乡土建筑等,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村庄道路、水系、基础配套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乡村整体文化形象,对古村落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开发。

(二)创新、新建型

近年来,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灾害频发或基础设施过于落后的乡村地区,国家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另辟新地进行重新建设,为乡村居民创建更加适宜安居生活的家园。

以重庆渝北区为例,该地区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广大乡村不同程度受到出行难、就医难、吃水难和养老难等问题困扰,给当地百姓在生产生活、致富创业等方面带来很大影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地方各级政府通过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计划6年时间建成100个特色农民聚居区,在满足完善住房、交通、卫生、垃圾处理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及其面貌达到全面提升。在各聚集区的建设中,村落选址充分考虑基础功能与产业导向等因素,在村落风貌、布局设计中将乡土文化融入整体设计之中,其建筑样式、色彩、肌理等都在原有形式上得到了创新。在民居、乡村景观等设计方面,注重传统乡土文化传承,尊重传统生活习性,较好地保持了渝北地区的乡土风貌特色。其次,将产业导向与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相衔接,在村民享受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使搬迁居民住得下、留得住。

新建型村落在“美丽乡村”工程建设中应将传承、创新有机融为一体,根据地缘优势探索乡土文化、绿色生态等相结合的乡村发展道路。在建设规划中应依托乡村产业导向进行村落规划设计,最大程度保持移民原住地建筑风貌与室内结构布局,并依托乡土文化特色对居住区公共文化设施等进行规划、建设。

(三)挖掘、改造型

挖掘、改造型建设模式,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最为复杂与多见的一种形式。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等问题而提出,指通过对乡村内部与外环境进行建筑更新、综合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村落整体形象,有效改善乡村人居生活环境。

陕西丹凤县竹林关村则是这类改造形式的典型,在历史发展中这里曾是重要的水旱码头、商贸古镇,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竹林关村以创建“秦岭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延续历史文脉,重塑商贸古镇,打造宜居乡村为切入点,展开一系列建设。在对村落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村落环境进行整治,将原有乡土民居与商铺进行保护与修复,对村民自建房进行统一立面改造,对主要路段进行商贸古道步行街开发利用。将乡土元素与符号结合整体村落历史风貌进行表现。其次,实施水资源开发,修建拦水坝,使干枯河道形成静态水面。依托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创建桃花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州河北采摘园。有效改善了当地百姓的居住生存现状,并为未来乡村旅游观光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造型“美丽乡村”建设量大而且面广,既要将乡土文化予以传承延续,又要将现实难题予以化解,在实践操作中具有很大操作难度。在建设中应充分挖掘地域乡土文化本质与内涵,结合被改造村落现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设计,将村落规划布局、民居形态、乡土景观、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整体考虑。

五、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原则

乡土文化因地域不同而特色鲜明,并具有延续、不断发展的可持续性。“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在乡村保留传统乡土文化的本旨与内涵,还需通过合理的传承方式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连续的文化脉络,并在新时期换发光彩。

“美丽乡村”建设应以乡土文化为切入点展开各项工作,应避免盲目追求样式、风格而使乡土文化生存空间缺失,建设前期应进行充分的科学研判,从而形成针对保持乡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及其改造方法,为乡土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土壤。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保持、创新地域乡土建筑原则。针对具有保护价值的村落,应以整体性保护为根本,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村落结构与聚落空间环境等要素;在“挖掘、改造型”“传承、新建型”“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村落的历史沿革,继承、创新乡土村落环境的布局、结构、样式、色彩、材质等构成要素。

2.延续、传承乡土文化资源原则。以村落为载体,对优秀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利用,尽可能避免因过度建设、开发所带来的破坏。

3.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乡村周边自然景观环境与农业生产性景观进行合理保护与利用,有效整治违规采石、挖沙,乱砍滥建行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防止生态环境遭受建设性破坏。

4.公众参与原则。“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公众行为,乡村建设应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结合,为百姓营造舒适宜人、具有归属感的乡村环境。

5.产业导向多样性原则。探索“生态―观光―人文―体验”为一体的乡土文化保护、利用模式,利用古村落、科技农业、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景观、绿色生态资源等要素[10],形成集人文、生态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方向。

六、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也关乎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将乡土文化保护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所在,旨在以传承乡土文化为切入点,改善目前乡村建设中“千村一面”“建设性破坏”等现象,并以此拓展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为百姓营造具有精神归属感的宜居家园。这种建设思路与观点,将对我国城乡建设、乡土文化保护等领域,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操作方面具有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8.课堂乡土文化案例 篇八

让历史课堂充满乡土气息-论乡土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乡土史作为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乡土史资源离学生生活较近,相对于教材,又显得较为亲切,容易被学生感受和触摸.历史教师应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资源,攫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的直觉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历史课堂充满乡土气息.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乡土史资源 乡土教育 历史教学

9.课堂乡土文化案例 篇九

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谢荷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我市中小学校,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本次基础教育改革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努力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努力以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占教学总量的80%—85%,地方学校教学占教学总量的15%—20%。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也就是说,各地、各校可以编写地方的音乐乡土教材和本校音乐补充教材,供教学使用。

闽西乡土音乐文化在我省乃至我国的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闽西客家十番音乐,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新罗区民间音乐目前已有四大种类被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分别是:久负盛名、家喻户晓的采茶灯歌舞;独具特色的静板音乐;舒展悠扬的龙岩山歌;还有隆重盛大的适中盂兰盆节。龙岩新罗区的《采茶灯》歌舞、客家山歌《韭菜开花一管子心》、《风吹竹叶》等长期以来被编入国家中小学音乐教材。而闽西还拥有大量优秀的、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还未被学习和了解,甚至面临失传。为此,探索我市民间乡土音乐文化进入课堂的有效途径,开拓新课程教学内容,把优秀的闽西民间音乐艺术引进课题,丰富课堂教学,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了解本乡土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文化,成为必要,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发扬闽西乡土音乐艺术文化成为我们课题实验的宗旨。

二、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对象、方法、时间

㈠研究目标: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和实验学校实际的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途径。

1、培养学生了解、学习、热爱闽西本土音乐文化,开拓音乐课程资源,弘扬传承、普及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为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让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

2、在了解欣赏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发挥师生的创造潜能,开展创造性的学习、表演活动。加强学生对本土音乐实践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

3、促进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的热爱、学习和理解,提高音 乐教师对本土音乐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㈡研究对象与内容:

本课题由市普教室和龙岩七中、永定三中、上杭城东小学、长汀二中共同承担。市普教室总负责,进行实验的策划、方案的设计、过程的调控、理论的指导等,龙岩七中、永定三中、上杭城东小学、长汀二中负责具体实施。

1、本课题实验学校为龙岩七中、永定三中七、八年级部分班级学生,上杭城东小学四年级以上部分班级学生,长汀二中高

一、高二部分班级学生。

2、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⑴让学生观赏听赏、学习了解、感受体验闽西本土优秀音乐文化艺术——龙岩山歌、采茶歌舞、客家山歌、竹板歌、童谣等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作品,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

⑵进行音乐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自信心和享受成功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

⑶激发教师对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塑造学习型的音乐教师,探索本土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㈢研究方法:

1、本课题实验采取多个子课题整体推进的方法,通过加强音乐素质教育管理,转变音乐教学观念,规范音乐教学行为,改变音乐教学行为和渗透音乐心理教育,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整体优化。实验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结合采用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统计法、对比等方法,各子课题均制定具体教学方法,确定实验班和相应的对照班,在综合分析、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结果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本课题设立4个子课题:龙岩七中子课题、永定三中子课题、上杭城东小学子课题、长汀二中子课题。㈣课题研究时间

2005年3月—2008年12月。

2005年3月—2005年7月为实验研究的准备阶段; 2005年9月—2008年10月为实施阶段; 2008年10—2008年12月为总结阶段。

三、课题实施过程

㈠组建课题实验机构,确定实验方案

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市普教室主任罗养贤,市普教室副主任赖文军、谢尔辉,市普教室教科室主任黄仁辉为课题总指导;龙岩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郑发祥为课题总顾问,龙岩市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赖国强、副理事长杨振华为课题顾问;成立了由市普教室音乐学科教研员谢荷香为课题组长,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马继红为常务副组长 的课题实验机构。各子课题分别由龙岩七中、永定三中、上杭城东小学、长汀二中分管领导和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永定县教师进修学校、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长汀县教育局音乐教育干部担任子课题实验组组长。各子课题也成立了相应的实验机构,制定了工作职责,明确了各自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2、经过充分的酝酿准备和调查研讨,制定了总课题的实验方案,并分别制定了子课题的实验方案。

㈡明确课题意义,强化多方联动,创建自我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平台。

1、明确课题意义,确定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市普教室领导在会上做了课题实验的动员报告,并如何做好课题实验提出指导性意见。市音乐教研员组织大家学习音乐新课程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讨论“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实施方案,布置课题研究具体工作,特别明确了课题研究对抢救保护、传承发扬闽西乡土音乐艺术文化,丰富新课程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的重大深远意义。确定了四个子课题实验校的研究方向:龙岩七中以龙岩山歌、采茶歌舞等民间音乐形式为主要研究方向;永定三中以永定客家山歌、竹板歌等民间音乐形式为主要研究方向;上杭城东小学以上杭客家山歌等民间音乐形式为主要研究方向;长汀 二中以长汀客家山歌、十番锣鼓等民间音乐形式为主要研究方向。

2、多方联动,收集资料,“走出去、请进来”开展采风学习活动。

四个子课题点分别开展寻访家乡的民间音乐文化采风活动,发动老师、学生、家长等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的民间音乐音像、歌谱、文字材料。走访百岁民间老人、收集了珍贵的文字、音响资料。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时间向文艺团体的老师学习,如:龙岩山歌剧团郭金香老师,永定山歌大王李天生等学习民间艺术技艺,了解民间音乐艺术的发源。提高教师的民间艺术素质。2007年5月,我们还组织各子课题点部分成员到上海、浙江两地学习观摩,开拓教师的视野,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在课题实验开展的几年间,省级教研活动、市级教研活动都单独给出名额,让课题组成员优先参加学习活动。在“走出去”学习的同时,他们把优秀民间艺人,文艺团体的老师请进校园,师生共同学习民间音乐艺术,直观的口手相授,心手相连的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3、构建专业引领的平台 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在课题教研活动中,课题组分别聘请了课题总顾问龙岩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郑发祥,聘请了课题指导市普教室主任罗养贤,市普教室副主任赖文军、谢尔辉,市普教室教科室主任黄仁辉等为课题组成员开设专题讲座,就如何做好课题做 专门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构建专业引领的平台,为课题研究提供专业的支持,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㈢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状况,选择教学内容

四个子课题分别跨越三个年龄段学生,龙岩七中、永定三中为七、八、九年级学生,上杭城东小学为四、五、六年级学生、长汀二中为高中学生,为此,课题的开展依据了三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四个子课题点首先分别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活动,摸清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艺术了解的程度,摸透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学习的态度,摸准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喜好的形式、内容,让学生做好学习上的心理准备。每个子课题点根据课题研究实验的方向,并依据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计划,选择与新课程教材相融和的恰当的教学内容,使《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实验的开展成为新课程教学的补充,使新课程教学更加丰富和完美,使课题实验与新课程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㈣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推进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探索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途径

1、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推进新课程教学的发展,推动课题的正常开展

我们课题实验是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探索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为此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时时以新理念为准则。我们强调教师的民主平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上要求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上要求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和实践练习的学习策略,使本土音乐艺术的学习逐步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件趣事,由此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更加爱上音乐课。

2、课题以子课题校教研组活动为中心,注重常规课堂教学的研究开展

各子课题校依据自己实验班的教学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子课题组长的带领下,做好每个实验阶段教学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注重每个课时教学的研究:对教学内容容量的把握,教学课型的定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探讨,教学案例设计等都做细致的研究,把课题实验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实处,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由此探索本土音乐进课堂常态的、适合本土学生教学实际的、具有时效性的教学途径。

3、开展课题专题教学教研活动,共同研究、探索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途径,推动课题实验的良性发展。

三年来,总课题组组织开展了六次大型的课题现场教学教研活动。(2005年12月龙岩七中、2006年4月长汀二中、2006年10月龙岩七中、2007年5月上杭城东小学、2007年 12月永定三中、2008年4月长汀二中)龙岩七中的黄曼英、章哲老师,长汀二中的李春蓉、刘月舟、刘丽老师,上杭城东小学的谢飚英老师,永定三中的张洪、郑晓玲老师分别在教研活动中承担公开课教学。每次子课题教研活动,都凝聚着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智慧与心血,任课的老师更是十分认真的对待公开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地研究设计教学案例,努力为课题教学活动提供一节优秀的、有特色的、有价值的研究课,每次的课题公开教学活动,成为课题活动中的重点和亮点,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实践和反思,积极探索着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课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推进了课题研究实验的良性发展。

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进课题实验更加有效的开展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学习,四个子课题实验校还积极开展课外的实践学习活动,组织兴趣小组,排演乡土音乐节目,如山歌表演唱、山歌联唱、采茶歌舞、器乐合奏等学生喜爱的节目,在课堂上,课间活动中,学校的晚会上,社区的活动中,市、县(市、区)的文艺汇演活动中参加表演和比赛,使课堂教学成果得以延伸和巩固。为学生提供发挥才能、表演展示的平台。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课题实验的开展,课题实验的意义得以升华。

㈤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推进学校音乐文化艺术的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及办学特色。

课题实验研究的开展,从更深意义上说,推进了学校音乐文化艺术的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层次,使学生素质得到健康地全面地发展,学校的发展更具特色和艺术内涵。如龙岩七中的子课题实验也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的主题之一。

四、课题研究成果与分析 ㈠学校的面貌有较大的变化

1、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首先是通过学习本土音乐的技艺、收集本土音乐的音像 乐谱、积累了本土音乐的知识,提高了本土音乐的素质;二是为了把优秀的本土音乐引进课堂,教师对本土音乐形式和内容的选择甄别,无形中提高了对本土音乐的鉴赏力;三是通过对本土音乐进课堂方法和途径的积累探索,提高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能力;四是三年多来课题实验的各种磨练,音乐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主要体现在:多位课题组成员在全国、省、市、区级的音乐教学比赛中获奖。上杭城东小学谢飚英老师在参加2008年全国首届新课程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龙岩七中的章哲老师在福建省首届中学音乐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在市第六届中学音乐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上杭中都中学孔凡菊老师在市第六届中学音乐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龙岩七中李烨翔老师在市第七届中学音乐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三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共撰写了《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专题论文35 篇,其中黄曼英老师的论文《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获福建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二等奖;章哲老师撰写的论文《山歌越唱越有味》获全国第四届教育创新与实践论坛征文三等奖,并收入汇编。案例《民间音乐之花在校园盛开》获龙岩市第六届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一等奖;李烨翔老师的论文《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初探》获龙岩市教育学会论文评选 一等奖。

2、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根据各子课题校实验的结果证明:《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实验的开展:

⑴弘扬传承了本土音乐文化,树立了学生热爱家乡音乐文化的自豪感

课题实验开展前,大部分学生对本土音乐漠然无知、接触甚少、甚至认为是“土老冒”的东西,喜欢本土音乐的学生少之又少、会唱、会演本土音乐的学生更是寥落星宸。课题实验开展后学生们对本土音乐文化所持的态度有了大幅度的转变,他们意识到本土音乐文化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之瑰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他们开始为能够接触、了解、学习、创造并拥有这样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深感自豪。如:龙岩七中课题实验开展后调查,有87.45%的学生希望把龙岩山歌传承下去。又如:长汀二中实验校对400多名学生的“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问卷调查表明,98%的学生认同“音乐伴我成长,家乡的音调难以忘怀”。由此课题实验的开展,树立了学生热爱家乡音乐文化的自豪感,弘扬、传承了本土音乐文化。

⑵增长了知识、学习了技艺、培养了兴趣

如:龙岩七中课题实验开展后调查:会唱龙岩山歌的学生已经从之前的35.09%飞跃到了96.2%。同时,有96.36%的学生们会向周围的人宣传龙岩山歌。长汀二中课题实验后调查:89%的学生喜欢本土音乐;72%的学生能写出三至五种以上汀州民间艺术形式;78%的学生能完整演唱三至五首以上长汀山歌;实验证明课题实验开展后学生增长了本土音乐文化的知识、学习了本土音乐基本技艺,学生对乡土音乐的兴趣得到了培养,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由此为学生终身 学习本土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⑶加强课外实践,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课题实验的开展,也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色彩。各子课题组在把乡土音乐引进课堂的同时,课外还组织山歌、舞蹈、器乐等兴趣小组,不仅使课内教学学习得以延伸,而且加强了课外实践活动,乡土音乐技艺得到锻炼和强化,如:永定三中每天20分钟的课间文艺广场活动,为学生乡土音乐学习实践,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和展示的平台,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上杭城东小学学生的课外乡土音乐实践活动,县广播电台专门录制了一期广播节目,进行播放,并送省电台参赛,获得省二等奖。又如龙岩七中创作的山歌表演《民间音乐之花在校园盛开》,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本土音乐综合素质,此节目还荣获2005年龙岩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和福建省第二届校园艺术节二等奖。学生在各种实践表演中,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学习兴趣得到巩固,表现力得到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得到很好的树立。

3、推进了学校音乐文化艺术的建设,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及办学特色。

课题实验的开展,活跃了学校音乐文化,无论是课堂教学、课间活动,还是课外实践活动,都丰富了内容、增加了形式、增添了特色,从整体上推进了学校音乐文化艺术的建设,学校艺术内涵更加丰厚,民族品位更加淳厚,办学特色更加独特。整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得到很大的提升。如:龙岩七中课题实验的开展后,学校音乐文化艺术活动更加丰富,因此2006年获得福建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㈡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1、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乡土音乐内容的渗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立体生动、丰富多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

2、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丰富的乡土音乐教学内容,必定带来更多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喜闻乐见,更加爱上音乐课;

3、课堂教学的策略更加灵活:围绕乡土音乐内容而制定的因地制宜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充满时效,学生学习更加轻松快乐;

4、学生学习更加热情主动:学习自己家乡的、身边的音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习便捷、具有亲切感,由此学习更热情主动;

5、课堂教学更具特色和生命力:乡土音乐的融入,使课题教学独具特色,而只有特色的事物永远充满生命力。㈢初步探索出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积累了收集资料的经验;

2、积累了整理甄别资料的经验;

3、积累探索出收集资料法、主动探究法、模仿练习法、聆听欣赏法、感受体验法、观察发现法、对比总结法、实践表演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把乡土音乐顺利地引进课堂;

4、积累了课题研究的经验:了解了课题研究的一系列程序和步骤,学会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依照实际情况以及实验中不断生发的问题,调整实验方法、协调矛盾、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使课题实验按既定的方案顺利前行。

5、提高了课题研究能力及教学实践能力

教师提高了教学研究的能力,加强了问题意识,反思的意识,特别体现在教学的综合处理能力,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课后的反思总结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加强。㈣初步建立了校本音乐教材

三年来,我们四个子课题校的师生各收集民族民间音乐曲调百余首,收集歌(乐)曲一本、收集音像带若干,我们总课题精选了一些最优秀的乐曲,汇编成一本优秀乡土音乐教材,这些校本音乐教材都是我们今后推广和开展乡土音乐教育、教学非常宝贵的资料。

㈤辐射、影响、推动着新课程教学的发展

课题的开展,影响和辐射了我市中小学校乡土音乐进课堂音乐教学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开展。我们在各种市、区级教研活动中,宣传并号召开展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活动,实际上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活动不仅在我们四个子课题校开展,而且在我市中小学较大范围内得到开展,这种意识理念已逐渐深入音乐教师心中,并付诸在教学实践上,许多学校纷纷主动开展乡土音乐进课堂的教学活动,如龙岩一中、上杭一中、永定一中、长汀一中、武平实验中学、龙岩市松涛小学等学校都积极开展学校课题研究活动,成效显著。在我市近几年的教研活动中,乡土音乐教学题材的课,异彩纷呈。我市在福建省首届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现场教学比赛中,上杭一中邱国花老师教授的《客家山歌》一课,龙岩市松涛小学曾峰老师教授的《采茶扑蝶》一课,分别获得一等奖,曾峰老师教授的《采茶扑蝶》一课,还被选送参加2008年全国首届新课程优秀课例评选活动荣获二等奖,这些乡土音乐教学题材的课,新颖且富有特色,皆获得一致好评。由此 《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开展所带来的成效以及价值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具有适切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将推动着我市音乐新课程教学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五、课题研究之反思

1、课题实验的开展得到了市、县(区)、校各级领导的极大关心、支持和重视,但还是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活动的开展有局限性;

2、音乐教师本土音乐技艺的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对本土音乐作品素材的收集、甄别、整理是一项长期的宏大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4、在本土音乐教学上,还应从作品的形式内容上作更细致的学习研究和理解,才能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5、课题实验的深远意义已不言而喻,而广泛的持久地开展下去更是任重道远,需要多方的合力。我们将期待着、努力着!

省级课题、市级重点课题 《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课题组

上一篇:中班社会《小螃蟹找工作》下一篇:酒店端午策划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