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与失重教案汇总(精选5篇)
1.超重与失重教案汇总 篇一
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
设计人:刘道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3.培养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超重和失重在本质上并不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发生了变化,而是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拉力的变化,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困难较大.让学生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本质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后面理解航天器中失重现象的基础.
2.超重和失重中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和拉力的计算,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一个方面,也应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
三、教具
演示教具:超重和失重演示装置、弹簧秤、重物、细线、下面扎孔的可乐瓶、录像资料. 学生用具:弹簧秤、钩码、打点计时器用重锤、细线.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看录像片《航天飞机上的失重现象》《失重物体的运动》.
提问:刚才所看到的录像片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什么现象?
这里给我们展示了失重现象,是在航天飞机中发生的.航天飞机在起飞中产生了超重现象,在太空中又产生了失重现象.超重和失重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
十、超重和失重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超重现象.
板书:1.超重现象
实验:介绍装置,架子上有两个滑轮,两边挂有重物.我们取左边的重物加以研究,重物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放手后物体做向上的加速运动,我们再观察弹簧秤示数的变化.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弹簧秤的示数增大,物体对绳的拉力增大.
以上实验可以用更简单的装置来完成,只不过观察时的效果稍差一些.弹簧秤下挂一重物,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当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对绳的拉力大于物重.
学生小实验:细线拉重锤(绣花线、打点计时器用重锤).线系在重锤上,缓慢拉起,再让重锤做向上的加速运动,线断.
分析原因:取物体为研究对象,T-G=ma,T-mg=ma,弹簧秤的拉力为T=mg+ma=m(g+a)
讨论:(1)物体做向上的加速运动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大于物体静止时的拉力,T>mg,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大于物重.
举例:起重机在吊起重物时,有经验的司机都不让物体的加速度过大是什么原因?
(2)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感受:电梯向上起动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静止时的支持力,同样人对电梯的压力也大于物重;电梯下降刹车时也一样.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就会产生以上现象.
提问:在电梯中放一弹簧测力秤,人站在上面.当电梯向上加速度运动时秤的示数怎样变化?(3)整理公式:T=m(g+a)=mg′,g′叫做等效重力加速度,g′>g.站在电梯里的人在电梯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人对电梯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好像是重力加速度g增大了.火箭起飞时有很大的向上的加速度,内部发生的是超重现象.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重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发生超重现象时,物重并没有变化.
板书2.失重现象
实验:重物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放手后物体做向下的加速运动,我们再观察弹簧秤示数的变化.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弹簧秤的示数减少,物体对支持物的拉力减小.
学生实验:观察感受失重现象.弹簧秤下挂一重物,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当物体向下做加速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注意对减速时的示数增大的解释.)
取物体为研究对象,G-T=ma,弹簧秤的拉力为T=mg-ma=m(g-a)
讨论:(1)物体做向下的加速运动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小于物体静止时的拉力,T<mg,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小于物重.
(2)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感受:电梯向下起动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小于静止时的支持力,同样人对电梯的压力也小于物重;电梯上升刹车时也一样.
(3)整理公式:T=m(g-a)=mg′,g′叫做等效重力加速度,g′<g.站在电梯里的人在电梯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人对电梯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好像是重力加速度g减少了.
失重: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拉力)小于物重的现象,叫做失重.当a=g时,T=0,叫做完全失重.
发生失重时,物重并没有变化.
实验:在可乐瓶下面扎一些小孔,装上水后水从小孔喷出.把水瓶抛出,喷水情况会怎样变化?分析瓶抛出后,水怎样喷.让学生先分析可能发生的现象,再观察上抛时的现象,下抛的情况让学生回家去做.解释现象出现的原因,抛出后水处于失重状态,对瓶无压力,水不喷.
板书3.例题
例1 关于电梯的几种运动中,支持力的变化情况如何?
思考题:一个在地面上能举起100千克质量杠铃的运动员在一个加速运动的电梯上能举起多大质量的杠铃?a=g,a=g/2,分向上和向下两种加速情况讨论.
(投影)例2:一台升降机的地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它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可以认为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水平放置,左端跟物体相连,右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开始时弹簧的伸长为Δx,弹簧对物体有水平向右的拉力,求:升降机怎样运动时,物体才能被弹簧拉动?
分析:物体开始没有滑动是由于弹簧的拉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这里f=μN,只有减小地面对物体的压力才能减少最大静摩擦力,当f=μN=kΔx时物体开始滑动.
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当物体做向下的加速运动或向上的减速运动时,才能使地面对物体的压力减小,即G-N=ma.
联解两式得:
a=(G-N)/m=(mg-kΔx/μ)/m=g-kΔx/μm
即升降机做a>g-kΔx/μm的向下的匀加速运动或向上的匀减速运动时,物体可以在地面上滑动.(三)小结: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时,物体并没有变化,只是由于物体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使得物体对支持物的作用力发生了变化.这里讨论的问题限于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发生的超重和失重现象,没有讨论航天飞机中的失重现象.请大家思考一下,航天飞机中的物体受不受地球的引力,它上面的失重现象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布置作业:练习(1)(2)(3)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可采用在教师引导下,教师跟学生共同讨论研究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恰当地提出问题,对学生的认识给予正确的评价和解释.
2.课上安排的演示实验要自己制作,弹簧秤的量程要小,最好是0.2千克左右的,刻度要明显利于学生观察.两边重物的质量选择要合适,可使加速过程时间较长、较稳定.
3.两个学生小实验,拉断线的实验要注意器材的选择;用弹簧秤拉钩码的实验要注意现象的正确解释.
2.超重与失重教案汇总 篇二
关键词:超重,失重,学困点,破解方法
超重与失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福建高考考试说明中属于Ⅱ类要求,在各地的高考中也是屡见不鲜可谓重中之重。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有部分老师)总是心存困惑、倍感无助。超重与失重问题成了一个“死扣”,想解却解不开,像“紧箍咒”一般牢牢地捆住学生。怎么办呢?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到底怎样破解超重与失重难题? 本文就此作探讨,与同行共勉。
一、为什么会形成学困点?
鲁科版物理必修(一)中对超重和失重是这样定义的:
当重物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 测力计的读数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物理学中把这种情况称为超重;当物体竖直向下加速运动时,人对座椅的压力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物理学中把这种情况称为失重。
显然,教材中的定义是对具体的物体运动作分析后得出的,本没有任何疑义,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
1.脱离实际 :实际所遇 到的题未必 与课本上 的两个例 子雷同。如,涉及几个物体? 运动是在水平面还是竖直面? 物体受几个力? ……
2.断 章取 义 :只 看 到 “重 物 竖 直 向 上 加 速运 动 ”,没 有注 意到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和物体所处的状态。
此外,大部分教辅书上对超重与失重是这样定义的:
物体对支撑物的压力或绳子的拉力大于重力,称为超重;物体对支撑物的压力或绳子的拉力小于重力,称为失重。
很多教辅书(还有老师)对超重与失重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二级结论”:
“只要物体具有 向上的加速 度 ,就处于超 重状态 ;只要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就处于失重状态”。
于是,就有了第三个问题。
3. 生搬硬套 : 超重与失 重问题本 就不好理 解 , 上述所谓“二级 结论”就顺理 成章地成 了同学们的“救命 稻草”,总是不分青红皂白,照搬照套。
至此,关于超重与失重的学困点就产生了,比如:
什么时候超重,什么时候失重?
“二级结论”靠谱吗?
物体经过竖直面圆周运动最高点时是失重吗?
……
困惑重重,困难重重,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怎样破解学困点?
我认为,要想破解这些学困点,关键在于准确无误地理解超重与失重这两个物理概念及上述二级结论的适用条件。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加以剖析。
1.物体的受力个数问题
课本上的两个例子中,物体(或人)都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或拉力),而且此时的支持力(或拉力)都是竖直向上的。如果物体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那么二级结论能用吗?
例1:如图1,质量为M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上, 使其沿斜面加速上滑,怎样分析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关系?
依题意,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能否根据二级结论得出物体“超重”,从而得出N>mg?(实际上,N<mg)
显然,我们在利用二级结论时,一定要考虑:
(1)物体的受力个 数 :通常是受 重力和两 个物体之 间的弹力;
(2)支持力(或拉力)的方向:一般是指竖直向上。
如果除了重力和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以外, 物体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就不要轻易用上述“二级结论”,而是要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
2.物体的运动状态问题
有时物体会同时参与几个运动, 这时我们要先拆解出这几个运动,再单独分析,切忌模棱两可。
例2: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做了神奇的太空单摆实验:给单摆小球施加一个力,小球就做圆周运动(如图2),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小球做圆周运动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小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绳子对它拉力为零
D.小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绳子对它拉力不为零
本题小球参与了两个运动:一是随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二是在绳子的牵引下作圆周运动。对于前者,用“二级结论”容易得出绳子的拉力零;对于后者,物体做圆周运动是需要向心力的,而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这个向心力只能由绳子的拉力提供。
有时物体会分阶段经历几个运动,这时我们不能拆分,而要综合分析。
3.物体的加速度问题
在解决上述受力个数问题和运动状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容易得到下面两个结论。
(1)当物体运 动的加速度a竖直向上 时 ,由N-mg=ma得N=mg+ma,所以无论a多大,物体都是处于超重,即弹力大于重力;
(2)当物体运 动的加速度a竖直向下 时 ,要分以下 几种情况讨论:
1当a=g时,合力等于mg,弹力N=0,出现完全失重现象;
2当a<g时,合力小于mg,弹力的方向一) 定向上 , 由mg-N=ma得N=mg-ma, 物体处于失重,即弹力小于重力N<mg;
3当a>g时,合力大于mg,弹力的方向一定向下,由mg+N=ma得N=ma-mg,弹力的大 小与加速 度a有关 ,大于、小于、等 于重力都有可能,无法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还是失重。
综上所述,解决超重与失重问题,我们可以分三步走:
分析受力→分析运动状态→分析加速度
例3:如图所示,小球m在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的圆形细管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一定处于失重状态
B.小球通过最低点时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C.小球通过最高点时一定受到内管壁a向上的弹力
D.小球通过最高点时一定受到外管壁b向下的弹力
首先,分析受力:小球只受重力和管壁的弹力。
其次,分析运动状态:只有一个运动状态———圆周运动。
再次,分析加速度: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加速度竖直向上符合上述(1)情况,小球一定处于超重;小球经过最高点时,加速度竖直向下,属于上述(2)情况,小球的状态由加速度的大小定,因为题中未告知加速度的大小,所以不能就此判断小球“处于失重 ”,是否失重 、弹力的大 小、弹力的 方向都定 不了 ,AC、D都是错的。
3.《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篇三
【课题】超重与失重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材选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七节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学完力与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旨在让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牛顿运动定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2.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实验活动认识超重与失重的现象,理解超重与失重产生的条件与实质。
3.教材内容安排
本节教材利用称体重和乘电梯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本节课课题,通过对超重与失重概念的理解,学会分析和解释超重与失重现象,然后再进一步了解完全失重的状态。
4.教材特点
(1)教材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由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再引导学生带着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航天技术。
(2)教材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借助已学的牛顿运动规律的知识,分析和解释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
(3)教材重视实践活动,有力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与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相关知识,超重与失重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的兴趣特点
为
高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意识与接受能力较强,对于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及有动手操作的物理课堂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认知困难
学习了重力的概念之后,有的学生可能会望文生义,简单认为超重是重力增加,失重是重力减少,完全失重是重力完全消失,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现象时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不能正确地观察,缜密地推理,由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教材处理】
超重与失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电梯的升降、过山车等等,教材选取在电梯里称体重的模型来对超重与失重现象进行解释,这种方法难于在课堂上演示,不利于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超重和失重。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我通过改装弹簧测力计,制作了简易的超重与失重演示仪,让学生切身地、直观地感受超重与失重现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超重和失重的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和解决超重和失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生活中超重和失重的现象,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分析解释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原因,学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实验和逐步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
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1)实验法
本节课注重以生活中实际问题为先导,以实验为基础,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转化为直观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思维,分析归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和本质,突出学习重点。
(2)讲授法
通过教师形象生动、富有引导式的讲解,辅以实验演示、图片等,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对超重与失重概念的理解;同时综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法指导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并自己尝试分析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物理思维。
3.教学媒体设计
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像等,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同时通过自制教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体重计、自制超重与失重演示仪、钩码、纸带、弹簧测力计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壁开一小孔,用不干胶将其封住,内装有色水。
【新课引入,提出问题】
1.游戏表演:神奇的水瓶。
教师与一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矿泉水瓶
2.趣味实验引入,发散学生思维。
教师与学生用纸带拉着钩码向上运动。
教师撕开不干胶,有色水成抛物线流出,让水瓶自由下落。
提出问题:水瓶下落过程中水会不会流下来?会不会流到志愿者的脸上?
提出问题:能不能用一个手把纸带拉断?为什么纸带一开始能承受钩码的重力,而当我们用力向上拉的时候它却断了?而有的同学的纸带却没有断?
学生穿前后贴白纸的塑料雨衣站于水瓶下前方,让水流从其上方流过,流到其背上。
水瓶从学生面前自由下落。
学生动手用纸带拉钩码向上运动,体会趣味物理。
用已有认知和该实验现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生活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为课堂教学埋下伏笔:为什么水瓶下落过程中水没有流下来?为什么有同学的纸带没有断?
【创设情境,理解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
借助课前的实验,逐步分析,让学生层层递进地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
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
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
提出问题:刚才实验中纸带断了说明什么问题?表示的是什么力增大呢?
力。
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学生回答:力变大了。是钩码对纸带的拉
学生思考,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
正确的认识:测力计的示数表示的是钩码对它的拉力。
超重与失重。在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
【分组实验,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感受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钩码,使其上下运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实验,提倡组内交流讨论。
请一组同学分享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超重与失重?它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超重与失重的概念。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共同合作,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能力。
下运动时,读数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弹簧测力计上
【实验演示,分析解释】
1.利用自制超重与失重演示仪,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超重与失重的产生条件。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分析产生超重与失重的情况。
提出问题:在上一个实验过程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解决?
察与思考。
得出结论:发生超重与失重取决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引导学生思考改进方法。
介绍超重与失重演示仪,引导学生注意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总结 无关。
学生回答:指针变化太快,很难及时观察。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产生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为了弥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太快以至于学生不能清晰地观察到超重与失重的受力情况,通过改装弹簧测力计,自制超重与失重的演示仪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超重与失重现象,并学会分析物理现象的本质,得出物理结论。
【学以致用,拓展提升】
1.生活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
状呈绝对球形,冷却后可以成为理想的滚珠。
2、现代技术的应用
在失重条件下,熔化了的金属的液滴,形
物理走向社会。
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学生回想与讨论:生活中超重与失重的应
给学生讲解现代技术中超重与失重的应用。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所包含的物理本质,同时了解我国的航天技术。
4.超重失重说课稿 篇四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六节的内容,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巩固和深化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知识的能力,为高二学习电磁学与力学结合的知识有很大帮助,能更好地解释生活、生产以及航天事业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 知道超重和失重现象
② 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
③ 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有关超重和失重问题。(2)能力目标
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② 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
(1)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2)超重和失重中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拉力的计算。
4、教学难点
(1)在超重和失重的条件下,物体的重力不变。(2)对完全失重概念的理解。
二、教法和学法(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实验法,讲练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上,首先由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入新课。在新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电脑演示电梯的升降,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教学目标层层展开,由浅入深,环节紧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总结,启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2、学法: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领会抓住主要因素,建构物理模型。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三、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
1、由一组图片引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2、根据前面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思想复习和引入超重失重的概念
3、讲解例题。以现实生活中的电梯例子来说明超重失重的原理和解题过程,更能吸引学
生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物理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板书
超重和失重
1、超重概念
2、失重概念
3、产生条件:
A、当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时,产生超重。(F>G)B、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产生失重。(F C、当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时,产生完全失重。 (F=0) 4、实质:A、重力不变。 B、只是拉力或压力与重力大小的比较。 五、布置作业 (二)超重和失重》说课稿 东北师大附中 付桐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超重和失重这一节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一个典型实例,是规律在实践中的运用。由于超重和失重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因此学习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的教材中,超重和失重是以知识内容呈现的,而在新教材中是以例题的形式呈现的,这反映了新教材的新的基本知识观。新旧教材在本节处理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本节在旧教材中是独立的一节,而在新教材中是作为第七节牛顿运动定律应用 (二)的第二部分呈现的。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仍然把超重和失重作为独立的一节来设计,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教材以人在升降机中的真实物理情况为例,向学生示范了如何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去分析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变化情况。使学生了解超重和失重,掌握超重和失重的条件。通过这种实际运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牛顿运动定律,了解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授课班级是东北师大附中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学生有较好的理科学习素质。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并进行了牛顿运动定律应用 (一)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分析动力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另外,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在对物理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建模能力,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什么是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2.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 2.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利用杨利伟在太空拍摄的视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理解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掌握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不是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而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是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 5.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总结超重和失重的基本规律。 (2)数字化实验与本节课的有机整合。(学生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不清楚,对软件操作不熟悉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6.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创设情景-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知识拓展-实际应用”,实验教学法 7.教与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设计:电脑,实物投影仪,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重物,橡皮筋,钻孔水瓶 学习资源的设计:课堂探究学案;课后自助作业(分为必做,选做,活动建议三部分);教师上课及备课用到的电子资料(通过网络提供)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教材在本节的设计是以例题形式呈现的,利用多媒体视频将教材中的例题变成教师乘电梯感受超失重现象的生活实例,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让学生感觉学习起点低,同时很好的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了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首席参与者的理念。) 播放教师在电梯里做实验的视频,提出探究问题引入新课.板书: 超重和失重 (二)新课讲授 1.导入新课1.观察现象,记录观察结果.学生活动:观察电梯实验视频,记录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及电梯运动状态.教师活动:提问学生读出体重计示数,板书记录体重计示数,并引导学生分析体重计示数含义.学生活动:继续观察电梯实验视频,观察并记录电梯运动过程中的不同运动状态及相应体重计示数,并比较与真实体重的区别.2.分析记录数据 教师活动:结合体重计示数与体重的关系,得出超重及失重的概念.(板书:超重及失重的概念)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数据表格,并分析表格中数据规律.学生活动:完成表格,分析规律,提出可能规律.3.归纳总结规律(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为学生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电梯一例中得到的超失重规律.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总结规律,互相质疑,互相评价.4.知识拓展 教师活动:在超失重的规律总结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完全失重的特点.(板书:完全失重及其特点)学生活动:分析得出完全失重的动力学特点,并尝试举出生活中的实例.5.学以致用 DIS实验: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蹦极”实验.6.课堂小活动 想挑战吗:水瓶下落实验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从感知现象开始,认知分析,理解归纳,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提升,最后联系生活回归生活,整体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本堂课给予了学生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可以多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感受和思考。本堂课师生互动效果很好,基本实现了知情意行统一的和谐课堂,师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课堂。 在本堂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循序渐进,步步登高 2.改变学习方式 3.努力践行探究式教学法 4.重视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 5.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6.增强实践意识,提供原始材料 信息技术在本堂课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关于信息技术在本节课的应用,我有如下体会: 【超重与失重教案汇总】推荐阅读: 物理教案-第七节 超重和失重10-115.超重与失重教案汇总 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