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移(精选9篇)
1.知识转移 篇一
目前我国处于是发展中阶段, 企业单独研发水平比较低, 尤为中小企业, 大部分通过技术转移来提高技术研发水平, 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发送方提供制造某种产品、提供某种服务或应用某项工艺的系统知识到技术接收方的选择、获取、消化及吸收的整体过程。大部分学者将技术转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隐性知识不仅作为资源, 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由此可见隐性知识的转移是企业技术转移的核心。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中小企业间隐性知识转移。
二、隐性知识转移含义
王琦雅认为隐性知识是嵌入到个体头脑中的、难以编码及表达的知识, 基于经验而获得。通过人的流动或学徒式等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活动传播而扩散知识。曹勇认为隐性知识转移是与技术转移相关的合作方通过交流有效地促进知识转移的互动过程。黎仁惠具体提出隐性知识是隐藏在技术人员头脑中的经验或诀窍。综上得出隐性知识是隐晦的、难以模仿和转移的。
三、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1. 知识发送方因素
(1) 知识发送方的意愿
知识转移意愿是知识发送方将自己的知识转移到接收方的意愿程度, 知识转移的意愿决定知识转移的程度。王涛认为知识发送方希望知识转移同样能得到相等的回报, 企业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使知识发送方在决定是否转移时存在矛盾的心理。既想通过合作节省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 又不想知识共享、知识转移, 担心自己会无意间泄露核心知识失去具有竞争力的地位。在同等地位间进行知识转移时, 同行业的企业间存在直接竞争, 不同行业间的企业知识转移又缺乏利益刺激, 此外, 知识转移还耗费发送方一定的时间、精力等, 进一步弱化了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为了提升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 知识接受者应尽量选择知识互补的企业, 合作伙伴间的互补性越高, 伙伴间越有意愿进行知识共享和转移, 实现本企业技术多元化的基本目标。
(2) 知识转移的能力
有强烈的转移意愿与转移效果并不一定成正比, 关键原因是知识发送方的转移能力高低决定转移的最终成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转移能力:一是知识发送方能准确定位接收方想要的技术, 二是能将该技术完整准确的表达。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能力取决于发送方掌握的知识及其表达知识的能力。一般来说, 发送方的知识储备量越大, 掌握知识接受者所需的知识可能性越大, 这是转移知识的基础;清晰的表达知识则是实现知识转移的有效手段。知识接受者应首先判断知识源的知识储备是否满足标准, 再根据以往合作经验、其他企业评价等信息来判断知识源传授知识的能力。
2. 知识接受方因素
(1) 接收方的接受意愿
知识接受意愿主要是知识接受方的主观意识, 即知识接收方是否抱有从发送方吸收知识的意图、主动吸收知识的程度。知识接受方作为知识转移的最终影响因素, 如果知识接收方获取外来知识的动机或意识薄弱, 减少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在到知识转移的投资力度, 无形中降低了企业接受新技术的机会, 最终形成粘滞知识。接受意愿属于接受方的主观意愿, 由此可以得出, 强烈的接受意愿可以促进其快速、有效的从知识发送方获的所需知识, 以此扩大自身知识多元化, 缩小与发送方的知识差距。可以从内在动力和外加刺激两方面来提高知识接受意愿, 即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提高组织成员工作目标来推动成员渴望获得新知识, 强化其学习新知识的动机;另一方面, 组织可通过物质奖励等策略进行外加激励组织成员, 如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文化, 落实组织成员获得新知识的具体行为。
(2) 接收方的吸收能力
知识的广度可以理解为企业涉及知识领域的范围, 广阔的知识基础可以帮助它交叉知识的许多领域, 因此能够尝试新路径去探索新的领域。知识的多元化同样可以促使企业产生更新颖的思想, 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自主创新知识的能力。同样的企业吸收新知识与其拥有的知识基础有关, 雄厚的企业知识基础影响其吸收新知识的态度并决定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企业知识基础的广度影响着企业消化和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知识必须通过消化并整合内部知识、新知识融入到现有知识共同起作用, 吸收能力重点是技术的应用, 其与企业的商业化直接联系, 企业要探寻外部知识并获取有用的知识, 最终将其转化到企业内部才能为自己创造价值。吸收能力中的任何一个层面都是相辅相成的, 任何一环未有效发挥, 将影响隐形知识转移的速度和质量, 使隐形知识停留在知识层面, 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转移的真正意义。
3. 信任机制
沟通是促进彼此感情的有力手段, 沟通也加强了彼此的信任。第一, 知识转移双方通过频繁沟通与互动降低彼此知识转移的难度。转移者之间的沟通能使双方在多次互动的过程中增加共同经验, 双方对事物的理解容易趋于一致。知识转移成员拥有相似的合作背景和实践活动是实现知识有效转移的必要条件。因为存在某方面共同的知识基础, 人们才能更顺利地分享知识。第二, 企业是转移隐形知识的意愿取决于吸收隐形知识的对象, 知识发送方一般只会将知识转移给他们信任的人或企业。若转移双方互不信任, 不断怀疑对方的用意, 怀疑对方地能力, 他们完全没有转移知识的意愿。这些技术和方法唯有与知识接受方之间存在高度信任时, 才能真正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因此信任为促进知识转移和吸收创造了必要条件, 间接地降低了知识转移的难度。
四、研究结论
第一, 知识转移双方做好充分的沟通。首先, 沟通可以选择面对面的方式, 这样使得双方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以及明白心理活动, 可以直观的发现隐性知识是否真的被接收方理解、消化。所以他们良好的沟通使隐性知识转移得以成功。其次, 高科技的发展, 使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 尤其是在沟通方面, 即使相隔较远仍然可以及时得到沟通, 这就加速的隐形知识的转移。
第二, 对于接受者来说, 应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加大对知识的投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的隐性知识, 若企业消化隐形知识的能力不强仍然要局限在当前的知识中。所以企业可以采用激励的方式使企业内部员工增强学习的动力, 使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 应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知识转移是一个相互学习与促进的过程, 它需要建立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 知识转移参与方之间的信任水平可以影响彼此间的关系距离。由于隐形知识具有内隐性和专属性, 所以在转移过程中需要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的相互沟通, 使双方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信任, 从而为隐性知识转移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徐静, 叶英平, 王晓彤.产学研合作中的隐形知识转移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 2014.
[2]王琦雅, 郭东强.企业联盟中隐形知识转移效果分析[J].商业经济, 2012.
[3]张国峰.产学研联盟的知识转移机制及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2.
[4]向龙宇.知识联盟中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 2013.
2.组织间的知识转移 篇二
组织知识何以重要?
过去20年来的研究表明,企业能够通过企业内外的知识转移来利用其它企业的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创新能力。然而,知识转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在实践中,很难获得成功。即使在企业内部,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这样相对简单的知识转移,也有很多因素影响转移有效性和转移结果。因为涉及边界、文化和转移过程等多个方面,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更为复杂。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组织学习和组织知识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可以同时互为伙伴、竞争者、供应商和客户。日益增长的知识分享有助于组织的绩效和创新。如果企业能够理解知识转移过程和影响转移过程的变量,企业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一言以蔽之,企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管理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的需求。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框架
图中的框架是建立在动态知识转移的基础上的,包括四类要素:知识贡献企业和知识接受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交流的知识的本质,组织间关系的动态性。
首先,知识贡献企业和知识接受企业之间存在一个对称程度的问题,原因有两个:通过联盟和顾客/供应商网络,双方的角色和关系发生了变化,知识的转移可能是双向的;其次,最好的老师通常是最好的学生。两种情形下的关键要素是吸收能力,即认识到新知识的价值,并加以吸收和使用的能力。接受企业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它过去的经验、文化和知识保持能力。一旦知识从外部资源进入组织内部,企业就需要依靠自身组织内知识转移的能力来传播知识,使得知识能够被吸收和利用,这个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同时,知识贡献企业也需要吸收能力来鉴定转移给接受企业的知识的潜在价值。如果要把信息以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接受企业的话,贡献企业需要组织内部转移能力。吸收能力和组织内部转移能力相互影响,一个善于吸收外部知识的组织也应该善于在自己的边界内传播知识。
此外,接受企业必须有获取知识的动机,贡献企业必须有值得贡献的知识。接受者的学习意图是知识转移程度的主要决定因素,贡献者的传授动机也同样重要。事实上,二者相互影响,缺少传授的动机可能会降低学习的热情,反之亦然。
组织间的知识转移至少涉及两个组织,我们需要理解这些组织之间的相互动态关系。其中有四个主要的因素:权力关系、信任和风险、结构和机制、社会关系。贡献企业和接受企业通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前者处于相对优势的位置。接受方获得知识的速度是影响其相对讨价还价能力的主要因素,而学习会改变二者的依赖关系。当接受方发现,很难再从贡献企业那里学到什么时,合作的基础就会恶化。
贡献企业经常感知到无意识的知识转移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其竞争优势受到侵蚀。这种危险是真实存在的,接受者可能面临的风险是,它接受的知识没有价值或者质量不高。资源的可信性是一个相关因素,这与组织间的信任有关。信任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感,使得知识转移更加容易。
组织之间关系的结构是指知识转移发生的情境,和该情境下知识转移的机制。在知识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之前,组织经常不得不建立某种形式的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形式有多种,从非资产性联盟(如许可)到资产性联盟(如合资),联盟形式影响组织互动的方式和知识转移的方式。
研究表明,如果不考虑组织间关系的结构,同一组织内部或不同组织之间,不同成员之间的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是相隔遥远的不同地方之间知识交流的更佳渠道。这些关系可能也会有助于减轻组织之间存在的民族文化差异或企业文化差异。
最后,知识转移的本质,如隐性的程度、模糊性、复杂性等都会影响知识转移。知识的模糊性直接、消极地影响知识转移,而且,模糊性更多地和隐性知识而不是显性知识相关。
需要关注的问题
(1)贡献企业和接受企业的特征、知识本身和企业之间的界限如何影响转移过程?
尽管支持或抑制学习过程的变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什么样的界限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最大呢?哪些特征最能有效提高组织间的知识转移?研究认为,组织特征(如组织规模和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知识转移。
学习意图对知识转移非常关键。敢于承担风险的公司更愿意把显性知识转移给接受企业。空间是企业间学习的一个障碍,除非企业投资来克服它。从知识自身的本质来看,企业间的合作中,技术的、市场的和管理的知识相对重要。
吸收能力、动机或学习意图、权力、风险承担和地理位置是影响转移过程的主要特征。而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吸收能力的影响变量(组织层面的),知识的本质如何影响转移过程。
(2)何以证明学习已经发生?
知识转移的测量可以使用知识的变革、创新水平或接受企业的绩效表现等。问题是企业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是隐性的,难以测量。通过测量绩效变化来评估知识转移的话,很难控制那些跟知识转移不相关的因素。要确定知识转移是否发生,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
有文章已经提出了一些新的测量知识的方法。如要求受访者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如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对知识的特征进行描述。如果知识是有价值的,接受企业就愿意吸收。在接受企业看来,那些拥有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替代的知识的贡献企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知识有隐性和显性之分。知识的模糊性对于知识的转移起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3)在知识转移的哪个阶段使用什么样的机制?
知识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的机制有很多种。例如,对员工进行培训、有计划的社会化活动、熟练人才的转移等。多个企业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支持组织之间和个体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互动的机制越多,多种类型的知识的转移就越可能发生。
知识转移的两种机制是知识清晰化和知识编码化。知识清晰化包括会议或企业间的审查,而知识编码化包括契约、文件、审查过程或决策支持系统。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知识转移过程的不同阶段。
(4)合作和竞争之间的紧张关系如何影响知识转移的动力?
企业间的知识转移经常发生在战略联盟的背景下。传统认为,战略联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这种观点正在受到学习竞赛概念的挑战。认为自己处在学习竞赛中的企业比起那些不这么认为的企业来说,二者可能在知识转移和获得的过程中表现有所不同。相对隐性知识来说,显性知识的转移更加危险,因为后者更容易被复制。
“合作”的问题并没有被广泛提及,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在关注和管理合作和竞争之间的平衡。
(5)哪种类型的结构能够为知识转移提供更加有效的平台?
结构代表了一种鼓励或妨碍知识转移的情境。通常的结构形式是战略联盟和网络,包括研发的合并、特许、共同生产的协议、许可、合资等。这些关系的发展能够影响知识转移的数量和价值,知识转移是建立在交换的集中性和便利性基础上的。
由于网络中的关系和企业所处位置的中心性不同,组织内的知识转移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有很大的不同。企业的层级结构影响企业间规则建立的方式以及知识的“清晰化”和“编码化”发生的地方。未来可以探讨不同形式的层级结构是如何影响知识转移的。
(6)知识来源企业和知识接受企业之间的文化不同是否阻碍知识转移?
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知识经常嵌入在企业内部,得到企业文化的支持。但当它转移到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中去时,它的意义就可能被扭曲,从而失去有效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不同使得问题更加复杂。文化距离阻碍知识转移,尤其是组织内的知识转移。也有研究表明,组织内的知识转移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没有显著不同。
(7)在不同的分析层次上,知识转移过程如何展开?
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可以在企业层面上进行分析,也可以在其他层面上分析,如个体层面和网络层面。个体是组织知识和组织学习的载体。能够转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并使其适应新的情境。贡献企业和接受企业之间人际互动会影响知识转移的结果。在网络层面上,企业相对于其他网络成员的结构位置可能会影响它从网络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3.知识转移 篇三
编者按 根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和安排,为深入掌握区情,解决问题,推进工作,2007年,自治区党委各常委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这是自治区党委常委多年来的第一次集中专题调研,是自治区党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从今日起,广西日报将陆续刊发自治区各常委的调研报告。今天,首先刊发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从历史上考察,迄今为止世界上完成过三次产业中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第二次是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第三次发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包括电子工业在内,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
东部产业转移的这些趋势和特点,对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区是后发展地区,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尽快壮大我区工业,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一定基础。2004年以来,我区与东部地区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845个,占全区签订项目总数的72%;项目资金3838.85亿元,东部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444.94亿元,占全区到位资金总额的73.14%,项目实施率达89.8%。特别是通过“百企入桂”引进的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深层原因和转移方式等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因而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力度不大。二是引进区外资金规模小,增长速度慢。引进企业和项目层次不高,龙头企业不多,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聚。三是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连接周边省市特别是通往广东的几条高速公路至今基本没有连通,全区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成为制约东部产业向我区大规模转移的瓶颈。四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2006年,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就业人口的3.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2个百分点,其中高级技能人才比重为0.12%,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五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我区产业集聚、企业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过程中,尚未形成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集聚效益不明显,通过市场作用形成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格局还没有出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六是企业经营的综合环境有待优化。我区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上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都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进入企业和项目关卡较多,优惠政策难兑现,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低下,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工业用电价格和服务性收费价格偏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成效很好,东部地区转移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这些都对我们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至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还应当注意到,当前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着一个有利机遇。今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新一轮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实行加工出口贸易新政策。这一政策调整最大的特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这项调整政策的实施,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区外企业向监管区内转移。因此,要树立抢抓机遇的强烈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凤入巢”,引进产业,推动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选准我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点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
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目前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和成本方面较有优势,而在投资环境及研发配套能力、体制配套条件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我区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东部等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区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我区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价格看,我区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看,我区工业用地比较便宜。这些都对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二是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我区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北部湾港口群将广西和世界市场融为一体。广西东面与产业转移地的粤港澳相连,运输相对便利,在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西面毗邻西南地区,直接连接广阔的大西南市场;南面与越南接壤,直接连接东盟市场。同时我区还有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区域合作平台。这些区位条件使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我们要进一步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使我区不仅成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重要基地,实现“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成为我国东部转移产业立足广西、走向西南和东南亚的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三是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过去我区引进了一些企业,但由于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难以生存、成长、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仅是投资者的需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制糖、有色金属、冶金、电力、汽车、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我区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区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四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我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亚热带农林产品资源丰富多样。这几年,我区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我区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如氧化铝、电解铝等初级产品产值约占铝工业产值的75%,而铝材加工产值只占25%;制糖工业约77%的产值由初级产品白砂糖创造;我区蚕茧产量全国第一,但加工率不到40%。因此,各地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我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新产业到我区发展,如引进富士康集团除进行铝材深加工外,还带来了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新型材料等产业。
五是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六是要从随意性的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捡到篮里就是菜”,不管项目好与坏;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有些属于国家政策淘汰落后的项目仍在上马,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我区“一轴两廊”的“干”字形工业布局,科学合理布局产业转移项目。在接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还要讲求质量,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向我区转移,不能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不能牺牲环境,破坏资源,只图一时发展,损害长远利益。要统筹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基地。
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目前我区共有41个重点园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开发区。要首先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着力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项目能不能尽快落户的关键因素。要根据各类园区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重点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我区创造条件。
二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确保园区管理机构权责分明,服务到位。各园区管理机构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体制。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要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同时,各地、各工业园区要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联系与合作,吸引他们来我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本地暂无条件或不适宜承接的转移产业,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转移到其他具备吸纳条件的外地园区落户,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三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新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要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要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化招商活动。要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要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努力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当前,我区在投资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一是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实施“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打通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以港口码头为重点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通连接东部的多条高速公路,加强沿海、内河港口建设,拓展江海联运,全方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网络对接,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完善的通道。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加快能源建设,千方百计降低电价,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廉价、安全的能源保障。
二是加大政策创新力度。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对于企业的员工培训,可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办法,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对园区企业实行集中排污治污,降低企业成本等。在费用方面,对进入我区的外地项目,审批过程所发生的地方性行政收费可考虑实行适当放宽的优惠政策。专门的产业转移园区,可以实行“封闭运行、独立运作”的“无费区”管理。此外,还可考虑设立产业转移基金,制定园区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
三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有规定实行核准外,均实行备案制。对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公司设立审批,工商、税务、海关登记,用地申请,报建等环节实行全程代理制,开辟“快速通道”。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做好服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努力做到“山清水秀地干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使之成为企业信心工程。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抓好人才教育培养。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产业人才。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大专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新兴产业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五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到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同时,要推进电子政务,构筑政务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政策和规划的透明度。
六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招商不能怕人家赚钱,更不能“关门打狗”。要让投资者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权益上有保障。要用感情和服务吸引客商、留住客商,凝聚“人气”,使客商在广西能安心发展,成功兴业,形成“搞好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4.知识转移 篇四
考核评价试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简称《决定》),切实推进我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特制订本考评办法。
一、考评对象
(一)珠江三角洲地级以上市政府
(二)山区及东西两翼地级市政府
(三)经省批准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
二、考评原则
科学全面,客观公正。
三、考评内容
(一)产业转移工作
1、对珠江三角洲地级以上市政府(1)组织领导
①实行领导负责制,建立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评制度,逐级落实目标管理,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②将产业转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③落实负责产业转移工作部门,有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掌握当地劳动密集型产业状况,组织引导企业转移。
(2)政策措施
5.社保转移问答 篇五
问:如何办理社会保险省内转出手续?
答:先将杭州市缴纳的社会保险停保后,按以下流程办理:
1、养老保险转移:
由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出具养老保险基金转移联系函,凭此联系函(原件)(包括开户银行、帐号、社保经办机构公章)、身份证、杭州《养老保险手册》(无手册的,建议带一张一寸照片进行补办)至原杭州参保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出手续。
2、医疗保险转移:
在新就业地参保后,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新就业地医保经办机构填写《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即可。
若无接收单位的,由本人或原单位持参保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杭州市医保局(中河中路248号)填写《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办理转移手续。
问:原来的保险在青岛,现在到杭州来工作,想把保险转移过来,怎么办理。
答:您需先在杭州市区参保缴费后,按以下流程办理:
1、养老保险转移:将原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交与杭州市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即可。备注:外地户籍人员男性满50周岁、女性满40周岁的,应在原参保地继续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2、医疗保险转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杭州市医保局(中河中路248号)填写《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即可。
问:我和几个同事一开始在萧山的公司上班,五险属于萧山区的,后来到杭州一家个体户工作,如果个体户老板在没有注册公司的前提下,怎么给我们集体缴纳五险一金,我们的保险怎么续交?要是个体老板交不了,我们自己能怎么续交。
答:杭州市区(不含萧山区、余杭区)登记的个体工商户雇主及其雇工可以以用人单位形式参保登记缴纳社会保险。个体工商户向营业执照登记地的区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参保登记。属新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时提交有效期内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组织机构代码证(代码证不能办理的无需提供),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还需提供营业执照有效期内,办理参保手续之月前12个月内任一月份的营业税或增值税完税凭证,属免税的需提供税务部门出具的免税证明。个体工商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后应及时与杭州银行签订社会保险费委托扣款协议,确定雇主的个人银行结算户做为社会保险费缴费帐户。个体工商户以单位形式申请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应同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新增个体工商户雇工招用人员参保时,除填报《杭州市社会保险新增参保职工申报表》外,还应提供经劳动保障部门盖章确认的《杭州市招用人员录用备案证明书》及《杭州市招用人员录用备案名册》(该备案手续在杭州市专业技能人员交流中心、杭州市人力资源交流一中心或各区就业管理服务处办理)。
问:我是在海宁的工厂参的保,后来辞职自己交,目前已有六年了,现在想在杭州发展,请问可不可以转到杭州。
答:您需先在杭州市区参保缴费后,按以下流程办理:
1、养老保险转移:持本人身份证及户口簿的原件和复印件至杭州参保所在社保经办机构开具转入联系函,凭该联系函到转出地
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移。
2、医疗保险转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杭州市医保局(中河中路248号)填写《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即可。
问:我是在2009年10月份从原单位离职,之后养老保险一直未交,我想问一下现在如果在新的公司补交,需要哪方面的的要求?
答: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该单位应缴未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可以让该单位办理补缴手续。补缴申请可由参保单位提出,参保单位包括本人曾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的参保单位和本人现所在参保单位。与参保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人员,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或个人办理补缴手续时应向社保经办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杭州市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申请表》,并提供劳动合同原件或财务发放工资原始凭证。与参保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人员,另需提供离开参保单位的劳动关系处理原始凭证。部省、市属参保单位由市社保局业务大厅企业保险窗口受理、区属参保单位由所在区社险办受理。
问:如何办理社会保险省内转入手续?
答:在杭州市区参保缴费后,按以下流程办理:
1、养老保险转移:
持本人身份证及户口簿的原件和复印件至杭州参保所在社保经办机构开具转入联系函,凭该联系函到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移。
2、医疗保险转移:
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杭州市医保局(中河中路248号)填写《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即可。
问:如何办理社会保险跨省转出手续?
答:将杭州市缴纳的社会保险停保后,按以下流程办理:
1、养老保险转移:
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至杭州市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并将此凭证交与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即可。
2、医疗保险转移
在新就业地参保后,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新就业地医保经办机构填写《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即可。
若无接收单位的,由本人或原单位持参保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杭州市医保局(中河中路248号)填写《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办理转移手续。
问:如何办理社会保险跨省转入手续?
答:在杭州市区参保缴费后,按以下流程办理:
1、养老保险转移:
将原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交与杭州市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即可。
备注:外地户籍人员男性满50周岁、女性满40周岁的,应在原参保地继续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2、医疗保险转移
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杭州市医保局(中河中路248号)填写《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即可。
6.国外知识转移研究的若干问题 篇六
关键词: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转移情境,转移过程
近年来,关于组织的知识在竞争战略中的作用在理论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Penrose、 Barney、 Wernerfelt等提出“资源为基础”的公司观点,该观点把企业描述为具有粘性的难以被模仿的资源的集合。它着重强调了通过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和配置实现企业的利益。进入20世纪90年代,Teece、Pisano和Shuen等又提出“动态能力”的观点,它更加关注对于支撑这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的重要性,该观点集中研究了公司已有特殊资源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探索新资源。随后,Grant、Baden-Fuller、 以及Conner 和Prahalad等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公司观点,它把组织的知识看作是组织的一项关键性的竞争性资产,并强调了组织整合隐性知识的能力[3,4]。
伴随着“知识为基础”公司观点的提出,Huber和Argot等学者对于组织学习开始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即组织如何生产、保留以及转移知识[5,6]。他们从对知识和学习关注的过程中学会的最重要的课程就是,仅仅拥有那些存在于组织的某个角落具有潜在价值的知识并不意味着组织的其他部分也能受益于这些知识。Von Hippel和Szulanski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转移而不是知识流动,通常都是粘性的、难以完成的。
1 知识转移过程
目前在学界被广泛讨论的就是Szulanski的知识转移过程四阶段论。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开始(initiation)、实施(implementation)、扩张(ramp-up)和整合(integration)。而Shannon和Weaver提出了构成知识转移的五要素,分别是知识源(source)、渠道(channel)、发送(message)、接收者(recipient)和情境(context)[2]。借助于这四个阶段和这五个基本要素,Szulanski提出了知识转移的粘性理论。所谓粘性理论就是指组织的知识都是隐藏在组织的某个地方,它们依附于组织的人员、技术、甚至组织文化当中,因此就具有了粘性,换句话说,就是难以移动性。 实践证明,一个新的知识转移的初步实施涉及两个连续的步骤[2]。Pisano称第一个阶段为实践前的学习阶段,Argote称这一阶段为计划阶段或者是在一个假设的环境中进行试验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叫做“干中学”,主要是通过解决那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问题来不断提高转移的效率,使以后的转移变得更加的顺畅。
2 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
按照Shannon和Weaver提出的构成知识转移要素观点和Szulanski的知识转移过程观点,知识转移的成功的关键影响主要有:
(1)知识源:指知识本身的模糊性、难以表述性。Zander发现知识的暗默性对转移的顺畅性有重要影响。Szulanski通过研究企业最佳实践的转移,以及这个过程当中的遇到的困难,发现知识的难以表达性也增加了知识转移的困难。
(2)接收者:接收者的吸收能力和网络位置深刻影响着知识转移的成功。Gupta 和Govindarajan 认为接收者的吸收能力是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的决定因素; Wenpin Tsai 更是用案例证明了吸收能力对于组织绩效和创新的深远影响,他进一步的指出,组织的吸收能力通常指的是组织单元的研发投入,这一概念本质上描述了它的学习能力[8]。Minbaeva 和 Pedersen等主张吸收能力应该被概念化为员工的能力和动机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预测知识转移在接收者端的发生[5]。
(3)组织变量:组织战略、组织规模、社会网络结构、学习型组织文化水平、组织距离、网络位置、组织文化、组织结构、政策指令等都影响着转移的流畅性。McEvily和 Zaheer 发现组织社会网络的非冗余性能够准确的预测组织获取知识的能力。Darr和 Kurtzberg 通过研究快餐店发现组织战略的相似性对于知识转移也有影响。Jiun-Shiu Chen 和 Lovvorn 发现学习型组织文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知识转移[4]。Truax 和 Gerry 发现对于那些在行动和实践方面遵守共同的组织规范或者准则的单元来说,知识转移也很容易达成[8]。Bresman, Birkinshaw 和Nobel 研究发现有效的控制组织规模能够促进知识转移[8]。Wenpin Tsai 通过实证研究认为组织内部的网络位置的中央性对于知识转移也有显著影响。
(4)调节变量:知识源和接收者之间、外部环境同知识源或者外部刺激同接受者之间的调节变量也能影响知识的转移。地理距离、文化差异、信任、承诺、认同程度、动机、时间的流逝、社会关系等都和知识转移有实证或理论上的关联。Hansen 发现当知识并不复杂,而且能够被编码时,弱关系(weak ties不同单元间偶然的、有距离的关系)能够刺激各单位寻找知识并减少计划完成时间。相反,当知识不能被编码,强关系(strong ties)允许各单元之间不断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7]。Jiun-Shiu Chen 和 Lovvorn 通过对跨国企业内部知识转移速度的研究,提出子公司间地理距离、文化差异的加大都能提高知识转移的难度。此外,他们还发现:(a)接收者对于知识源的信任级别越高,知识转移的速度也就越快;(b)子公司对于母公司的承诺越高,知识转移的速度就会越快;(c)子公司对母公司的认同程度越高,知识转移的速度就会越快[4]。Bresman, Birkinshaw 和Nobel发现在国际并购的早期,知识的转移是单向的,由并购方流向被并购方,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并购的后期,双向的、高质量的知识转移就开始在他们双方之间相互的流动。 Osterloh 和 Frey 研究了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他们发现,如果团队成员的暗默知识对于一个组织的产出是十分关键的时候,市场要素(外部刺激)的使用就可能阻挡知识的转移。当在团队里或者团队间进行暗默知识转移的时候,转移的价格以及命令对于动机来说都是十分不适合的[10]。Levin指出对于能力的信任(对被信任者能力的信仰),可以引起更多有用知识的接收。知识源做出战略性建议和影响被信赖者想法的能力,往往使信任者有更多的可能去听,去吸收,接着按照知识源的建议去行动[11]。
3 知识转移速度和方向
3.1 知识转移的速度
D‘Aveni, Ensign,Liberman 和Montgomery 认为组织的知识转移速度有能力成为组织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Jiun-Shiu Chen 和 Lovvorn指出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快速进行知识转移的能力是十分关键的,对于开发现在的知识或者新的知识来发展组织能力来说,拥有这种能力的跨国公司能够领先于他的竞争者,并获得更多的利益。
Jiun-Shiu Chen 和 Lovvorn提出了一个框架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MNEs如何才能在他的不同单元之间加快知识转移的速度。他们指出MNEs应该通过加快社会资本的发展的方式来构建和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促进组织的知识转移的快速化和成功,并且最终使组织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受益[4]。
此外,Hedberg 和Hamel 都指出组织内部先前存在的知识的制度化程度越高,就需要越多的努力来实现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去制度化。另一方面,去制度化和忘掉先前知识的过程直到新知识被第一次使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后才有可能开始。因此,Szulanski认为这些发现表明,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可能存在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知识转移的太快,这些变化就不能被完全的实施,但是,移动太慢,这些新的实践就有可能制度化,从而很难去取代它们[2]。
3.2 知识转移的方向
组织内部各单元由于存在着事实上的知识差距,知识转移会自发或者被动的在组织的不同单元之间进行交换。同时,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单个组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和其他的组织之间也必然会存在着知识差距,获取知识的欲望就会迫使知识的流动能够跨过传统的组织边界,并因此得以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交换。其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Hedlund、Bartlett和Ghoshal认为国际公司间的知识转移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通过外国市场,他们可以接触到新的思想和刺激,这些都可以连续不断的被用于其他的国家。最后,从历史来看,先前员工的知识也会影响到继任者的知识结构,这样的知识转移被称为知识的代际转移。总体来说,知识转移的既有横向又有纵向。
(1)横向知识转移。
(a)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Mansfield Romeo研究了知识转移的时间选择,指出从产品的引进到分公司技术转移,知识转移的速度会大大加快。Teece研究了转移的成本问题,发现经验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b)联盟和合资公司的知识转移。Kogut是第一个明确主张合资企业能够被组织的学习命令所鼓舞。他指出合资企业是为了转移那些隐藏在组织内部的且通过授权许可或者市场交易的不容易被描绘或者打包的知识。Westney,Hamel以及Inkpen同样指出通过联盟或者合资经营,可以获得学习。(c)相互独立公司间的知识转移。直到知识转移的模式被广泛讨论,独立公司间的知识转移才慢慢的被开始研究。管理者当然不希望有用的知识转移到其他的公司里去,但是,通过一定程度的模仿,工程再造,人员流动和商业情报,独立公司间却也存在着知识的转移。Mansifield 发现做出发展新产品或者过程的决定会在12-18个月内就被竞争对手知道。Levin研究了模仿的成本,指出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来说,大的创新能够引起更高的成本。Zander发现一个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的困难水平可能在他的模仿者那里就不会是那么高的困难水平。(d)并购中的知识转移。Lindgren和Shrivastava关心经过并购整合后期的价值创造。Haspeslagh和Jemison关注知识转移怎样创造整体价值,却没有关注促进转移的因素。Capron认为对于知识转移对并购过程中价值创造的重要影响是有共识的,但对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也没有足够的研究。Bresman, Birkinshaw 和Nobel发现并购完成的早期,知识的转移是单方向的,由并购方流向被并购方,而在并购完成的后期,则是双向的,即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相互的高频和高水平的知识流动。
(2)纵向知识转移。
Rajshree Agarwal和 Raj Echambadi研究了从原先公司那里继承的知识的作用,并把它作为竞争优势的持续源泉[13]。通过检验知识的继承和形成、发展,以及一个未来的拆分公司的生存机会,这个拆分公司是被定义为先前员工未来的创业活动,它是有现在企业的以前的员工建立的,并且和母公司在相同的行业内进行竞争,而且和产业的任何现存者没有任何股权关系,他们提出知识继承的战略管理观点,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新企业的起源有可能解释他们在能力和绩效上的不一致性。他们还发现,母公司的知识水平在拆分公司创业活动形成知识能够积极的影响拆分公司的创业活动的知识水平。从绩效方面来说,拆分公司能够比那些依靠其他形式进入行业的竞争者有更高的生存机会,这也证明起源于现有公司的拆分公司有更强的动力和能力。
4 结论
7.知识转移 篇七
关键词IT项目 知识管理 知识转移 障碍因素
在项目日益普及化的今天,IT项目是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组织活动最重要的形式,越来越多的IT企业主要通过一个个项目目标的实现完成组织目标。
项目一次性和独特性特点,使得项目本身充满风险,项目的失败率是非常高的。美国Standish集团1994年对8400余个项目的调研表明:只有16%的项目实现了其项目目标,50%的项目需要补救,34%的项目彻底失败。IT项目的成功率更低,据20世纪90年代美国软件工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大约只有10%的项目能够在预定的费用和进度下交付。因此,如何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是IT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项目管理是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在项目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将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国内外一些研究与实践也表明,在项目管理活动中加强其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项目管理整体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方式。然而,总体而言,目前IT企业项目知识管理状况不尽人意,就项目知识转移而言存在诸多问题,影响项目知识价值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
一、IT项目知识转移概述
知识转移既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知识转移的主要涵义是:(1)知识转移是一个活动过程,包括知识主体双方——知识转让者和知识接收者;知识客体——转让的知识内容及形式;知识转让的方式——显性知识的交接或隐性知识的传授。(2)知识转移强调知识的有用性,即转让者让渡给接收者的知识应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接收者能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通过获得的知识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改善管理等;不同于知识共享的无偿性,知识转移过程中转让者也应获得相应回报。
项目是解决革新和跨学科任务问题,因而项目被认为是集中学习的组织形式,项目的开发过程就是项目知识的形成过程。IT项目中产生的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很多现象来描述:
在项目分析和需求设计过程中被识别和记录的与业务进程及属性有关的知识和洞察力;
公司新开发的软件或软件升级版本研制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知识和开发经验,如对被注释的运行代码、软件尖端的设置内容、项目研发过程说明文档、可重复使用的模板和对软件的评估内容等;
项目管理计划与实践成果内容比照形成的知识。如预定目标的完成状况说明,项目计划总体情况说明,包括按计划实施的内容和出现变更的内容;
项目活动过程中与外部伙伴(供应商、客户、转包者、研发伙伴)的合作知识和经验,以及关于合作企业的详细信息;
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总结回顾和评价。即IT项目完成过程中主要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开发小技巧;等等。
毋庸置疑,IT项目的成功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已有项目显性知识和项目成员开发经验等隐性知识的联合运用。因此,项目知识和经验是未来项目的重要知识资源,如果能有效转移给企业未来项目,可避免企业在后续项目中“轮子重造”和错误重犯,节省项目开发时间和资源,提高后续项目的成功率。所以现有项目知识和经验能否有效转移,对后续项目的成功开发非常关键。
项目知识能否有效转移,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项目知识内容能否运用于未来项目;二是转移的方式与途径是否通畅有效;三是知识接收者对转移知识接受能力。可以看出,项目知识转移最便捷的方式,是项目团队成员把项目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和经验直接运用于未来项目(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连续转移)。然而,项目是一种临时性活动,项目组织是一种临时型组织,项目任务完成后项目组织就被遣散,原有项目组织把项目知识和经验直接带入后续项目的机会很小,因此,企业需要承担起知识转移的任务:项目组织将项目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及时形成项目文档(转化为显性知识)或标识出成果责任人(不能转化为显性知识的经验技巧),在项目组织遣散前及时移交给企业,后续项目开发时由企业负责提供知识复用。IT项目知识转移过程如图1所示:
IT项目知识转移涉及知识转让者让渡其知识使用价值,作用是促进后续项目组织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为体现知识的等价性或有偿性,知识转让者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需要获得相应回报,且这种回报企业要从程序上或制度上确立下来,如预留部分项目资金用于办理知识移交手续;建立奖励制度用于知识转移促进后续项目成功等等。这样,知识转让者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将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并形成可移交的项目知识文档,从而在源头上确保转移知识的有用性和系统性。因此,知识转移是实现知识价值非常关键的一步。
事实上,IT企业项目知识转移现状不尽人意。姑且不论转移的方式途径和接收者的接受水平,就知识内容而言,IT企业很少能从项目中系统识别、管理和转移有价值的项目知识,方便项目组织之外的企业成员能在今后的项目任务中查询和运用。很多项目开发完成后,企业组织仅保留一份用户手册,很多对后续项目开发有指导意义的知识未能得到有效保存,致使所转移的内容没有很多利用价值。另外,IT企业很少组织开展项目总结评估活动,绝大多数IT企业不能从项目总结评估中学习,造成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教训未能有效传承。
为什么项目知识转移这种能提高项目成功率的有效方式未能让IT企业充分重视?其根源是很多IT企业尚未能有效克服项目知识转移的障碍。IT企业项目知识转移障碍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又有主观上的原因。
二、IT项目知识转移障碍的客观因素
IT项目知识转移障碍客观方面的原因,归因于项目自身特征。IT项目的知识集约性和项目组织形式的临时性等特点,造成项目中容易产生大量知识但又不易于进行系统管理;亟需运用已有项目知识和经验却又无法有效转移知识和经验为后续项目所用的客观状况。
1.项目一次性特点使知识积累与传承存在先天不足
项目被定义为一次临时性活动,需要运用有限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为保证项目在计划内达到预定目标,项目管理注重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资源。虽然大多数软件开发要求采用特殊的工作补丁,以获取相应知识和经验,然而由于时间和经费预算的限制,这些步骤在项目计划里很少建立和定义,即项目计划里很少留存时间和资源用于项目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临时性项目组织由于过于强调项目成果的一次性,项目组织成员因而很少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致使项目组织在项目知识的积累和传承方面关注不够,项目开发中产生的很多有用知识未能沉淀下来形成可移交的项目文档给企业组织,导致项目知识未能得到有效传承。
2.项目临时性特点容易导致知识分散,形成知识碎片
尽管IT项目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和经验非常多,但是项目组织和项目团队的运用客观上导致项目知识分散,形成知识碎片。项目组织作为一种临时性组织,大部分项目在软件移交后项目任务就算完成。项目结束后,项目团队成员或分散于公司的各个部门,或者很快进入到下一个项目中。项目成员没有机会系统修改和记录项目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和经验,而最多将知识和经验保留作为他们的个人知识,而不能有效传递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给企业,致使知识和经验的保存与转移因错过了时机而被忽略。企业如果没有系统保存这些对后续项目有用的项目知识,将冒着一些有用知识和经验随着项目结束而丢失的风险。
三、IT项目知识转移障碍的主观因素
项目的一次性和临时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有效的项目知识转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企业承担组织责任。IT企业应认识到项目知识集约型和临时性的客观状况,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项目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移。然而很多IT企业目前在此方面仍关注不够,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及项目管理方式不能满足IT项目知识有效转移的需要。
1.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不能满足项目知识转移的需要
IT企业的常规组织结构一般是按职能设置的,如市场部、开发部、销售部、服务部、后勤部等。这些常设机构形成的知识,无论是文件、档案、能干员工或者隐藏在工作进程中的知识,都容易被获取、存储和转移。如知识被请求快速提供和直接获得帮助的最简单的情形:“谁知道关于ABC的材料?”“去问市场部的同事。”“谁知道日常计划系统?”“开发部的同事知道。”“东部分厂有文件。”“执行部知道。”“工作程序中必定有一些信息。”
然而,这些解决方式不再适合在项目和项目组织背景下产生的知识和经验。项目组织被定义为有特定目的、详细任务和时间和预算限制的临时性组织。项目结束后,项目组织就解散不复存在。当一个项目完成后,不像常设机构有知识存储的集合点,一般情况下没有机构或资料库集中存储项目知识提供利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一个特定项目被存储的资料地点都不知道,更难查明哪些员工在近期完工的项目中工作过,谁对特定的任务负责,这些员工现在企业的哪个部门等等。因此,项目知识随着项目组织的解散而分散在各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失。
2.企业现有的项目管理方式不能满足项目知识转移的需要
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注重计划、组织和控制项目活动以达到预定目标,重点在单个项目的有效性和高效上,对如何积累项目知识提高后续项目的成功率上做得不够,致使项目知识未能得到有效传承。列举两个例子来描述现有项目管理方式不当引起项目知识丢失的细节。
比如公司以项目的形式研发一个新的应用系统,该系统以一项非常新的技术为基础。项目开发期间团队成员与某大学研究所取得联系。项目团队与该研究所进行了大量合作,交流合作通道非常畅通,这种合作对项目的完成是非常有价值的。然而,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下,除了一些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用户操作指南、最终程序设计等项目文档得到保存外,项目结束后,关于这次接触、成功的研究合作,接触伙伴,交流通道等知识,以及有关外部的合作伙伴、人员、专家,他们的技术设备,交流方式和相似细节都丢失了。且一起工作的经验、响应时间、工作质量等知识隐藏在项目团队相关成员的头脑中,没有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评估和确认。
又如公司开发了一个软件新版本,该版本与老版本的开发内容有很大不同,因此企业有必要掌握这个新版本的开发工具手册。这个工具手册时仅显示一些新特色是不够的,如果显示一些项目开发小技巧的话,就非常有价值。在软件研发工作期间,如果项目成员用日志或模板来记录如何处理软件开发疑点和难点,这样,与软件开发有关的一些知识和经验就得到沉淀,这些小经验和技巧对其他项目非常有用。但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沉淀这些知识和经验,项目文档没有包含这种非常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一般情况下,文档的典型目标群体与未来项目成员不同,软件开发项目文档记录的内容重视用户和管理者的需要,如软件操作指导、手册、插图等,却没有记录项目团队成员的开发过程及开发技巧。除非一个熟悉项目软件开发的团队成员恰好又成为下一个项目的成员,带来必要的技能处理技巧,从而实现一些项目知识的有效转移,否则这些知识和经验消失在解散的项目组织中。目前移交的项目文档很少包含对以后项目开发有价值的知识,未来项目团队成员不能从已有项目文档中得到任何好处。
事实上,知识价值的实现有一定的时滞性,即与项目知识产生是不同步的,项目知识价值在后续项目中才能体现。显然,随着开展项目数目的增加,各种问题也逐步增多,项目知识和经验在企业多项目管理中更加重要。然而,企业现有的项目管理方式不能满足项目知识获取与转移,致使项目活动进程中不断出现知识丢失和重复生产的恶性循环之中。
3.企业缺乏一种开放和建设性的氛围来表达和分析错误和教训,造成一些重要项目知识缺失
IT企业如果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不断的项目知识学习和项目经验教训总结,这不仅仅是为了某个项目,更是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一些失败和错误的程序设计和分析非常有价值,因为成功的项目仅仅能证明运用的方法恰巧满足那次特定任务,而失败的项目能发现更多的不确定和不可行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学习可帮助后续项目少走弯路。事后经验和教训总结如同一个失败的球队在回放那场比赛,将让人感到很不自在,但如果球队能注意到自己的错误,下次比赛时将会表现更好。然而,大多数IT企业很重视创新项目的投资,对项目评估和项目学习方面关注不够,组织缺乏一种表达和记录个人经验和教训的氛围和环境。这种状况下,很多职员因担心负面影响揭开伤疤而逃避承认错误,致使这些非常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丢失,从而不能有效转移给企业组织。
四、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励的今天, IT企业如果能通过知识管理方法和技巧项目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后续项目中,无疑能降低项目风险,提高开发效率,提供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给未知领域,这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无疑有积极作用。通过对IT企业项目知识转移的主客观因素分析,促使企业充分认识IT项目组织的知识开发优势、临时性项目组织知识积累的客观劣势,并运用全新的管理方法发挥项目组织的优势,规避劣势,使项目知识转移首先在内容上保障其转移效果。这是企业项目知识有效转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一步。
参考文献
[1] 左美云. 知识转移与企业信息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财政转移支付 篇八
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中文名
财政转移支付 外文名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基 础
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 主 旨
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目录 形式
转移支付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向转移的混合。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由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构成。
财力性转移支付是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财力性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需按规定用途使用。
专项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2009年起,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简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两类。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是中央对地方的财力补助,不指定用途,地方可自主安排支出;而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服务于中央的特定政策目标,地方政府应当按照中央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为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设立均衡性转移支付,包含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不规定具体用途,由接受补助的省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1] 原则
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前,我国做了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后才从西方引进了转移支付的概念。我国中央财政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中的支出分析框架,政府转移支付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对外提供商品和劳务、向跨国组织交纳会费;二是国内的转移支付,既有政府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住房补贴等,又有政府对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还有政府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一般我们称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预算收入。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分类就是分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现况
我国仍实行的不是很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尚未明确划分,财政支出的划分与事权是紧密联系的,难以确定标准的收支概念;二是我国的中央财政仍十分困难,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持;三是既得利益调整的力度过大,困难很大;四是由于体制、经济结构、自然环境和人口状况等因素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发展能力存在极大差别,致使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地区均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五是基础性数据统计、收集有很大难度。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双向的资金往来关系,不仅包括上级对下级的拨款,而且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缴款。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1.体制补助或上解 2.税收返还 3.专项拨款 现状
目前我国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包括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及体制补助四种方式。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又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方式。按照转移支付形式的性质划分,转移支付又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这几部分是1994 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维护既得利益,是旧体制的延续,不具有均等化功能。
(2)一般性转移支付,是在支付过程中按规范和均等化的原则进行,这是国际上通常称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
(3)专项转移支付,服务于中央宏观政策目标,用于增加农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扶贫等方面的专项拨款,这些重点项目主要用于中西部地区。但其核定并不规范,加之往往被层层截留和被挤占、挪用,其性质属于非均等化转移支付。
9.知识转移 篇九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知识转移;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9-0072-03
根据知识经典分类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形态。显性知识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数学公式等表达,用纸质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的结构化知识,例如原理、方法、工艺等;隐性知识是指深植于人脑中的,内部的,尚未被表述的知识[1]。在1977年,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首次提出知识转移的概念。之后,各国学者掀起学习与研究知识转移的浪潮,并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avenport和Prusak认为,知识转移是将知识传递给潜在的接受者,并由接受者加以吸收利用的过程。Nonaka的SECI模型和Szulanski交流学说的基础上,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进行的探讨[2]。与国外比较,国内的知识转移研究领域相对集中,主要涉及企业内和企业间以及图书馆知识转移,但很少见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方面的知识转移研究成果,尤其实证研究欠缺。1 图书馆知识转移
1.1 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是指知识接受方依托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发送方所拥有的知识,知识传输和知识吸收相互统一过程[3]。知识主体包括个人、组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组织所具备的知识构成了知识载体。知识在个人间、个人与组织间、组织与组织间流动,实现知识溢出。目的在于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化为知识接受方的知识之后,提升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储量,进而缩短知识鸿沟,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知识具有默会性、专用性、复杂性和有用性的特性[4],这些特性均与知识转移难度成正比,均将对知识转移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知识主体中知识转移,需要考虑到知识的特性,采取相应地针对性的措施,规避知识转移的迟缓、或失败,以期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
1.2 图书馆知识转移
现阶段,图书馆界研究知识转移方兴未艾,逐渐渗透到图书馆实践中。图书馆知识转移是知识服务领域中运行的一种高效服务方式,借助各种先进技术或路径,组织分析图书馆内外知识源,促使由知识发送方到知识接受方之间知识输出与知识接受的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由于知识主体自身所具备知识存在差异,造成知识呈现正向流动,由高到低,由多至少,相互补充,实现知识共享、共知。知识接受方与发送方可以在图书馆组织、馆员、读者三者之间选择,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图书馆组织吸收读者的利用图书馆形成的信息反馈,即新的知识,汇集到图书馆知识库中,其中图书馆组织即是知识接收方,相应地读者转化为知识发送方。图书馆咨询服务中知识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咨询馆员所拥有的知识和知识库。事实上,由于图书馆传统思想作怪,图书馆咨询工作更重视显性知识,忽视了隐性知识存在,尤其咨询馆员隐性知识很少被引起重视,因此图书馆咨询中知识转移的知识源很大一部分被咨询馆员所掌握,大量的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存储在咨询馆员头脑中。一是难以表达的技能;其二是心智模型;其三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四是组织惯例。咨询馆员隐性知识可以划分为3类:(1)图书馆工作实践中馆员所积累的知识(工作经验、技能和诀窍);(2)馆员的知识结构,具有深厚学科背景知识、在与读者交流过程中对于所属学科知识发展、研究的一种合理的判断;(3)在与读者联系、交流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及途径。至于知识库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主要包括网络信息资源、馆藏纸质文献、电子资源以及由咨询馆员汇总的常见问题解答,这些显性知识读者均可以通过知识库自助检索获取各自所需。
本文界定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主要是指读者与咨询馆员之间的各自所拥有知识的互动,而非馆员间、馆员与图书馆组织间、读者与图书馆组织间发生的知识交互。以此,本文尝试将知识转移的理念引入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之中,结合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的实践,构建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模式,以期提高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工作的绩效。
2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模式构建
2.1 传统参考咨询服务
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是以图书馆馆藏为中心,依托馆藏目录和各种检索工具书指导读者利用馆藏,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从事学习、研究工作的一种任务。传统参考咨询括书目参考工作与解答咨询工作两个方面[5]。或根据咨询提问内容分为事实咨询、指导性咨询和专题性咨询3种类型。其服务对象特定一般局限于本馆读者,很少有馆外读者来馆咨询。服务水平往往受咨询馆员和读者的学识、经验、情绪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以传统参考咨询为中介知识转移是一种交流行为,在转移知识的过程中融入了读者利用知识,进行知识转化,还依赖于读者的认知特性,如经验、目标、信仰、期望、行为方式和价值观[6]。(1)培训。培训是实现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移的常用方式。常见方式有专题培训讲座,新生入馆教育、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等,是读者通过有关学习培训获得的显性知识变成自我知识的一部分来增强他们的隐性知识。(2)同化。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读者或咨询馆员通过咨询台呈现的读者须知手册、咨询规则、咨询馆员岗位职责等显性知识,经过同化作用可形成个人自觉的行动指南,如熟练的工作技能和诀窍、一致的心智模式等,从而实现显性知识向个体隐性知识的转移。个人层次上的知识同化与积聚可再经社会化与其他人实现共享,开始新一轮的知识转化过程。(3)互动。传统参考咨询的服务方式通常是以读者到馆咨询提问为主要形式,利于读者与咨询馆员充分互动交流,读者以通过观察、试验、模仿、交流、研讨等多种行动来实现知识转移。
2.2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知识转移实现的主要知识转移渠道之一。现阶段,读者与咨询馆员交互通常发生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其知识转移是指咨询馆员组织、挖掘馆内外知识源,以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为知识传输介质,充分利用实时型咨询(E-mail咨询、表单咨询、FAQ、BBS等)、非实时型咨询(在线咨询、QQ咨询等)以及W2.0环境下威客、博客、微博等方式,以读者需求为驱动,通过信息咨询服务过程的互动性与差异化,达成知识共享和知识增值,进而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总和[7]。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咨询馆员的知识影响读者的过程。信息咨询服务中由于存在知识缺口,形成知识需求,势必造成知识溢出,由咨询馆员与读者相互之间流动。例如读者提出咨询问题,咨询馆员解答咨询问题,咨询馆员的知识输送给读者,呈现正向的促进作用,读者获取知识的认知、理解与吸收,形成读者的新知识。反之亦然。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以读者需求目标为驱动,优化整合读者与咨询馆员各自所拥有的知识,促使图书馆内外知识资源日益完善。读者目标驱动依托转移的知识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参考源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提供源源不断更新的知识(如及时更新各种数据库、新书采购等)和可靠的保证。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动机转化为知识转移行动主要取决于读者主观上对知识转移的难度、转移后的收益等的做出合理的判断。读者认为某一知识单元价值较高,主观意愿乐意接受这一知识单元,着手开始下一步知识转移行动即利用图书馆查询有效的知识源,通过若干知识转移渠道,向咨询馆员发出咨询请求,完成由咨询馆员至读者一个知识转移的过程。受知识特性的影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移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使用方法,咨询馆员与读者均需要通过一定知识转移渠道(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完成一系列知识传输和知识接受复杂过程。例如显性知识知识传递。只要存在交流与沟通,易于在咨询馆员与读者之间正式地、系统地传递与分享。充分运用自然语言或其它通用沟通方式加以陈述或表达,读者、咨询馆员与图书馆内外知识源交互,并结合读者自身的知识需求目标向咨询馆员发送转移请求,咨询馆员接到转移请求后,依托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图书馆内外知识源中遴选最适合读者需求的知识,以不同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如E-mail咨询、表单咨询、在线咨询等)作为知识转移媒介,咨询馆员与读者完成咨询问题发送与接收,满足读者的知识需要。显性知识亦然。例如许多图书馆网站上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一般采用电子表格咨询和E-mail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咨询服务。
2.3 综合信息咨询服务
综合咨询服务融入了传统、数字咨询服务以及自助服务、个性化服务等,使得咨询服务正呈现出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跃升的趋势。咨询馆员从事的工作不再是对读者一般性知识解答服务,而是深层次知识服务,其中知识转移尤其显得重要。(1)个性化咨询服务。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是一种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方式,读者可以借助个性化信息技术提供的一套工具,根据所需的设定,提供和推荐相关信息,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个性化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定制技术、信息推送技术、信息的Web挖掘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嵌入个性化系统如MyLibrary、Active learning个性化工具、个性化信息环境(Person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PIE)、Aler-ting system等[8]。(2)知识增值咨询服务。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依赖搜索引擎寻找知识和答案,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业已超越了读者查阅文献、索取知识的功能,朝着传播知识、交流思想和放松身心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以数据挖掘、知识管理为特征,提高知识的组织与加工水平。包括重视开发二三次文献、提供浓缩化的数字知识产品、注重咨询服务的质量内涵等,充分实现知识转移的知识增值,以吸引利用图书馆,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知识需求。(3)学科服务。学科服务的服务宗旨,即是为了在图书馆与各学科读者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掌握教学科研工作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帮助广大师生读者充分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图书馆组建了学科工作组,为各学科读者设置了学科馆员,对口负责本学科师生的信息服务工作。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学科资源建设、学科联络、学科信息服务、学科信息导航等。
2.4 图书馆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模式构建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是在图书馆传统、数字及综合咨询服务的理念和新技术软件诸多特定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新型读者服务方式,整合馆内外知识库,实现知识共享、创新,满足读者知识需求的活动。咨询馆员通过图书馆咨询台、网站等知识转移媒介,以传统、数字及综合咨询服务所属各类服务方式(当面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BBS、E-mail咨询、表单咨询、在线咨询等)、Web2.0技术和Ajax技术(博客、播客、移动博客、微博、RSS、TAG、SNS、Folksonomy等)交流工具得以知识显性化,成为知识提供方,而读者作为知识接收方,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均能够通过这些交流工具得到解决。同时读者也可以根据咨询馆员的解答内容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进行自我展示,又成为知识提供方。如此一来,咨询馆员与读者既可能是知识接收方,也可能是知识提供方,二者可以相互转换,但是,知识提供方仍以馆员为主。综上所述,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即是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疑问时,向咨询馆员提出咨询问题,咨询馆员及时准确地解决问题,读者完成咨询问题之后可以再解答的效果反馈给咨询馆员,咨询馆员或读者也可以自助通过知识库寻求新知识。其中咨询馆员是知识提供方,读者为知识接收方,完成一个咨询馆员——知识转移媒介——读者——咨询馆员,反之亦然,咨询馆员与读者交互,形成一个知识转移的回路;或者读者与咨询馆员利用知识库可以独立开展自助服务或个性化服务,也能够形成一个知识转移的回路。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模式图
3 结 语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实现对读者而言其接受知识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并且其接受过程还受检索工具和检索技巧的限制[9],与咨询馆员整体素质息息相关。如果咨询馆员未能熟练使用Web2.0技术,很有可能无法在最短、最快、最方便的时间内完成读者所咨询的问题。第一,图书馆必须重视咨询馆员教育培训,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第二,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不仅需要图书馆自身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还需要咨询工作的服务创新。因此,图书馆也应该加强对咨询工作的政策、资金、人员以及技术支持,保证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顺利实现。第三,图书馆也应考虑到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环境、读者和咨询馆员的特征,采取针对 性激励的措施,诱发知识主体(咨询馆员和读者)爆发力,促进信息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绩效。
参考文献
[1]邓灵斌.企业隐性知识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规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36-138.
[2]郭春侠,马费成,储节旺.国内外知识转移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466-470.
[3]张莉,齐中英,田也壮.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转移过程研究[J].情报科学,2005,(11):1606-1609.
[4]陈芳.管理咨询服务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4):460-462.
[5]郭建峰.从传统参考咨询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情报,2005,(4):2-4.
[6]盛小平.信息共享空间中的知识流与知识转移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6-20.
[7]欧阳霞,沙勇忠.我国三大类型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比较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5,(3):123-125.
[8]程娟.基于博客的知识转移与一般知识转移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8,(4):586-590.
[9]田敏.网络环境下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和途径分析[J].情报杂志,2010,(9):133-136.
【知识转移】推荐阅读:
社保转移委托书模版07-17
党员转移申请书范文08-02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功能08-15
危险废物转移申请书10-27
深圳社保查询及转移问题10-29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暂行办法06-23
成都养老保险转移的流程07-05
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工作总结09-16
劳动力转移工作规划09-2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