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一年级难数学(精选11篇)
1.沪教版一年级难数学 篇一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倍与一半》的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环节:、概念的情景引入、概念的感知理解、概念的加深理解、概念的拓展理解,以及课堂总结。
我力图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数学是丰富多彩的,用它可以探讨自己生活与经验中熟悉的、有趣的片段,因而喜欢数学。在情景引入时我设计了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去餐厅吃东西的生活场景,揭示新知,既做好学生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双重准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考虑到本节中数的含义是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我从由物体组成的集合出发,如:小笼包组成的集合,小圆片组成的集合,先构造“加倍”的数学模型,解决 “加倍”的策略就是添加同样多的,而解决“一半”的策略则是对半平分。让学生通过师教生学的接受学习,再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探究学习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建构“加倍”和“一半”的数学概念,在认知的同时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并强调形成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各种学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从而掌握概念。既让学生主动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本节课中前半段是具体形象的实物“加倍”,进入后半段中,出现了相对较抽象的数的“加倍”和“一半”。我从引导学生如何审题着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课后的作业穿插在课堂中完成,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起到了及时巩固新知,及时了解教学中的`不足和及时拉差补缺的作用。
为了体现新教材的创新、多彩、实用、开放的特点,我在概念的拓展部分把统一标准量的“加倍”,拓展成不同标准量的“加倍”。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加倍”和 “一半”的概念进行数学应用。再用游戏形式的猜数和为具体的数口编“加倍”和“一半”的题目,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最后的“排椅子”,把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加倍的加倍和一半的一半延伸。环环相扣,水到渠成。给足了学生一个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2.沪教版一年级难数学 篇二
关键词:语文教材,《宽容》,问题,修改建议
语文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语文教材编制的质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以《宽容》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试图说明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修改建议。
一、问题
(一) 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在语文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利于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预习过程中的自我探究意识的培养。因此, 教材编写者应该明确助读系统的概念, 重视助读系统的研究与编制。广义的助读系统是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切知识、提示、图像等材料, 它包括预习提示、插图、知识短文、附录等。为了便于评析, 笔者采用狭义的助读系统概念, “指的是教材帮助学生阅读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切材料, 包括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课文提示、注释、作者介绍, 等等”。[1]
《宽容》一文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第二单元第8课, 其助读部分的预习提示在课文前并没有特别指出, 而在其单元导语“同学, 与美德为伴, 和文明同行, 会使你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受人欢迎的人。本单元的课文将引领你一同去体验被信任的喜悦、感受微笑的神奇力量;明白‘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的道理……请你认真默读这些鲜活的故事, 注意不断加快默读的速度;边读边想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想想作者这些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把你读懂的文章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中我们可以看出编写者的意图, 即简单地让学生读懂这些美德故事并在思想上得到启发, 仅此而已。此外, 选文除去第28页上的插图外再没有其他的助读内容, 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则出现在教材最后的“词语表”部分, 在文章中并无任何注释。可见, 此书在助读系统上过于简单, 虽然助读系统简单明了利于教师的自主发挥, 但是过于简单则不利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 选文系统。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选文要求:“教材选文要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2]这一建议概括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科书选文的基本要求。对于《宽容》一文而言,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课文通俗易懂, 贴近学生生活, 适切学生的心理发展。但是, 笔者认为该文不适合选入教材, 其理由如下。
1. 从“知识和能力”维度看。
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基本均为陈述性知识, 且通俗易懂, 通篇语言平实, 但是缺乏语言特色, 并未达到“文质兼美”的要求, 对于真正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发展的策略性知识及程序性知识却很少涉及, 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
2. 从“过程和方法”维度看。
该文内容简单明了, 不需学生多元解读, 课后练习的设计单一, 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学法指导得甚少。
3.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看。
该文的目标在于让学生懂得宽容他人。仅以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故事为例来教育学生, 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标。而选文应该富于思想内涵和时代特色, 但是该文并不具备, 完全可以在道德教育课上给予学生思想教育, 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及好奇心, 对于学生思想意识提高的引导性不强。
(三) 练习系统。
练习系统, 也叫训练系统、作业系统, 也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体现语文教材价值与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练习系统指的是语文教材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目标而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口头或书面的练习题、思考题和活动方案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部结构, 一般都包含着两条线索和四个系统。所谓两条线索, 一是知识的线索, 二是能力训练的线索。语文学科, 固然不是以系统讲授语文知识为主, 但它毕竟还是有自己必须讲授的知识, 其中包括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 听说读写的规律性知识, 以及各种文体知识、文学知识, 等等。编制语文教科书, 不能不考虑这一条线索。而语文学科的根本宗旨, 又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讲授必要的知识, 其主要目的还在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培养, 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 有一定的过程。这就构成了另一条线索, 即能力训练的线索”。[3]这一段论述所指的虽是中学语文教材的情况, 但其实也适用于小学语文教材。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写, 而且需要实践练习。语文教材中的练习是为了配合教学设计的,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此外, 选文仅是给学生呈现了文本, 其深层次的内涵还需要练习设计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可见, 练习设计在语文教材及教学过程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就《宽容》一文而言, 其练习部分仅以“学习小建议”的形式标注:“初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再读课文, 找出描写‘我’对新护士‘宽容’的词句, 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历, 说说你对‘宽容’的理解。”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练习设计的特征:
1. 语言缺乏亲切感。如“初读、再读”等词语带有命令的色彩, 让学生觉得这是一种任务, 而非循循善诱。
2. 问题缺乏挑战性和新颖性。
此问题再次重复了单元导语部分的部分内容。对于文章所叙述的小故事,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读懂, 所以设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显得多此一举, 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提出, 不必在文本中再次呈现。
3. 提问就事论事, 缺乏拓展延伸。
文章练习部分总共提出三个小问题, 绝大部分是针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仅“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历”一问涉及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问题设计单调, 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均无涉及。
二、编写建议
(一) 选文需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选文是教材编写的关键环节, 选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选文要经典, 经典的文章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质兼美;选文还要富有时代气息, 陈旧的内容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材设计需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材不仅应关注一些直接的成果与经验, 而且应适当增加探究发现知识过程方面的内容;不仅应注重陈述性知识方面的内容, 而且应重视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设计, 以便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三) 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需精心设计, 多元文化相融, 从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出发进行设计。
助读和练习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设计得好坏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 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程度的高低。因此, 教材编写者要十分重视助读系统与练习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阎力钦, 倪文锦.语文教育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88.
[2]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
3.沪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词语表 篇三
第1课:枝头、枝叶、柳条、柳树、交换、绿豆
第2课:友情、流动、纸片、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 第3课:山坡、图片、图画、种子、种植、植树、让座、美丽 第4课:喝水、觉得、得到、暖和、和气、点头、就是、世界 第5课:被子、已经、每天、眼睛、于是、不幸、心愿 第6课:到处、找到、浅绿、淡红、所有、交织、发现、倒下 快乐宫1:好像、大象、唱歌、舒服、舒心、安静
第7课:彩色、白霜、背包、孩子、怀抱、云朵、高兴、聪明、冰天雪地 第8课:井沿、那么、弄错、相信、坐井观天、无边无际
4.沪教版一年级难数学 篇四
教学目标:
1、听清录音里的小朋友出生时是怎么样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
3、学着说一说自己出生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学着说一说自己出生的故事。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一张出生证
2、学生方面的准备: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出生证)当小宝宝呱呱坠地后,护士阿姨就把他的小手印、小脚印留在了他们的出生证上。瞧,这是他的右拇指印、那是他的右足印,多有趣呀!
2、介绍“出生证”。 (除了小手印、小脚印,出生证上还注明了宝宝的出生时间、性别、出生时的身长、体重。) 过渡:有一个小朋友名叫早早,他出生时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先请早早这个小朋友说一说他的出生故事。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第一次听录音,了解大致内容。
2、第二次听录音,明确听的要求。
要求:
1、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
2、“我”出生是怎样的?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听”的能力有所不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播在听录音时,要求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听。这是学生养成良好听说能力的一个基本前提。)
2、交流后板书: 出生时间、性别、出生时的身长、体重、出生时的情况
3、根据板书提示,再听录音,了解早早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出生故事。
(一年级学生反应慢,抓不住语脉和要点。这多数是态度问题,也跟缺少训练、不会听、不知如何抓要点、听不明白、记不住有关,长期如此,就影响了听话的感受能力。因此,本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抓住要点进行听话的训练。)
三、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1、小组学习:(学生拿出自己的出生证)
2、可以交流课前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到的`关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
3、也可以看着自己的出生证,简单介绍出生证上填写的内容。
4、也可以讲讲自己一个特别的地方。
5、学着说一说自己出生的故事。 要求:学着录音机的小朋友介绍自己,注意说清自己的出生时间、性别、出生时的身长、体重、出生时的情况等。
6、学生自由练说。
7、创设情景,学生讲述出生的故事,教师及时评价。
5.沪教版一年级难数学 篇五
本节课是Unit 1 My classroom的第四课时,主要学习的是有关教室设施的单词及句型,而我们自己的教室里就有许多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我可以利用我所在的教室创设情景结合单词教学,让孩子体验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英语单词,加深孩子的记忆。同时我也利用教室这个情景开展任务型课堂活动。
Step1 在常规的“Free Talk”环节中,我与学生用平时最简单的句型进行交流,T:How are you today everybody ?
T: who is on duty today ? Do you sweep the floor and clean the window ?
这样就形成一种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语言环境,并通过这种环境帮助他们预习classroom里即将学习的词汇和句型。
Step2 Games 在这个环节里,我主要是以指令游戏为主,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I say and you do 让学生根据我读的单词指出教室里的实物,边说边做边玩,在活动中复习单词。这样轻轻松松的就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充分达到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效果,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Step 3 游戏做完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做”的环节。我说:The classroom is dirty now ,who can sweep the floor ? Who can help me to clean the board ?这个环节的设计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从小就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习惯。
Step 4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我还穿插了一些儿歌和英语歌曲。如:在做打扫教室指令活动后,我播放了一首儿歌《I like my classroom》教学生如何爱护我们的教室,明白劳动是光荣的,这种形式能调节课堂气氛。
Step 5 巩固与创新。在这个环节里我以教室作为情境,让学生自编及表演对话,让他们在教室外交谈“we have a new classroom ”再走进教室交谈“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 ?”,这样就达到了巩固新知的效果,同时也能发掘孩子认识新物并能开口说出的能力。
学生在这节课中表现很活跃,许多从未主动举手的学生在这节课中积极性很高,虽然在发音及句型的运用上出现了很多错误,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突破。正是由于全班学生的参与,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游戏中,我没有真正驾驭好课堂秩序,自己在口语中还出现了语法的错误,可能误导了学生。肢体语言还不是很丰富,语言也不是很有艺术,这些都是我今后急需加强改进的,毕竟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另一方面,游戏要多样化,因为同样的游戏不能玩三。四次,那样学生就会腻的,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开展任务型的课堂英语教学。
创建以活动为主的任务型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在乐中品味英语的.无穷乐趣。外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之中。
6.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篇六
1、5.25小时=( )小时( )分 6平方米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0.42×1.8的积是( )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3、1.4÷0.9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千分位是( )。
4、在○里填上“>”、“<”或“=”
0.65÷0.78○0.65 0.8×1.3○1.3 1.46÷1.1○1.46×1.1 0.7×10○0.7÷0.1
5、测得一段钢丝长0.5米,重0.4千克,另有这样的钢丝100米,重( )千克。
6、把4.83、4.8、4. 、4. 、4.8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 )
7、如果: a×b=0.24, 那么:3a×2b=( )。
8、小马虎计算一个数乘0.58时,错算成乘0.85,导致比正确结果多出了1.6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9、妈妈花a元买了5箱苹果,每箱苹果b千克,妈妈一共买了苹果( )千克。
10、从0.1、5.5、0.75、9.9、0.9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到括号里,使每题都能简便计算。
5.4×4.5+( )×5.4 2.5×1.9-2.5×( ) 7.5×9.9+( )
得 分 二、选择。(每题1分,共8分)
1、大于1.1而小于1.2的两位小数有( )个。
A、9 B、0 C、无数 D、99
2、20.13×20.14=( )
A、40541.28 B、405.4182 C、405.4128 D、40541.82
3、昙花的寿命约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 )左右。
A、0.8分钟 B、5分钟 C、0.08分钟 D、4分钟
4、a÷b=c……7,若a与b同时缩小10倍,则余数是( )。
A、70 B、7 C、0.7 D、0.07
5、下面算式中与36÷2.5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 、0.36÷0.25 B、3.6÷0.25 C 、3.6÷25 D、0.36÷0.25
6、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b,求乙数的式子是( )。
A、(a+b)÷4 B、(a-b)÷4 C、4a-b D、4a+b
7、小强今年a岁,爸爸比他大b岁,再过c年,小强( )岁。
A、a+b B、b+c C、a+c D、a+b+c
8、下列说法正确的话共有( )句。A、1 B、2 C、3 D、4
①一个数乘以小数,积小于这个数。 ②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商不变。
③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④在表示近似数的情况下,8.0比8更精确。
四、判断。(6分)
1、保留三位小数约是0.790。……………………………………( )
2、3.5×0.4÷3.5×0.4的结果是1。 …………………………………( )
3、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
4、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23。……………………( )
5、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就扩大100倍。………………( )
6、如果a÷b﹤1,那么a一定小于b。…………………………………( )
五、计算。(29分)
1、口算:(5分)
0.5×0.8= 3.5÷0.07= 2.4×0.1=0.9÷0.01=
0.24×5= 1.25×0.8= 0.25×(1.6×4)=
0.92-0.52= 9.9×9+9.9=1.2×0.4-0.4×1.1=
2、竖式计算,打“=”号的保留两位小数。(6分)
18.36÷4.5= =0.24×4.98≈ =5.68÷3.6 ≈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
1.6+8.4×1.5÷0.18 6.9×5.4+6.9×5.6-6.9 2.5×32×1.25
4、解方程: (9分)
1.6ⅹ+4ⅹ=8.47(ⅹ-1.2)=2.11.2+1.8-0.5ⅹ=1.4
六、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校图书室新进48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的3倍少75册,图书室新进故事书多少本?
2、果园里桃树是李树的3倍多120棵,李树比桃树少300棵。果园果有桃树和李树各多
少棵?(用方程解答)
3、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1.6千米,25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0.4千米,实际多少
天修完?
4、小明和小强各看一本相同的故事书。小强先看了3天,小明才开始看。小明每天看12
页,小强每天看8页,结果两人同时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5、超市饮料柜台青岛啤酒每瓶3.6元,国庆促销开展“买三送一”的优惠活动,妈妈连买
加送共得到青岛啤酒24瓶。请你算一算,妈妈在这次优惠活动中节省了多少钱?
6、某城市自来水收费实行阶梯水价,收费标准如表所示:
月用水量 不超过12吨部分 超过12吨不超过18吨的部分 超过18吨的部分
收费标准(元/吨) 2.00 2.50 3.00
(1) 某户10月份的用水量为15吨,需要水费多少元?
(2) 某户5月份交水费45元,则所用水为多少吨?
七、规律探索:(共5分)
不计算,运用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7×9=63 1÷7=0.142857142857……
77×9=693 2÷7=0.285714285714……
777×9=6993 3÷7=0.428571428571……
7777×9=69993 4÷7=0.57
…… 5÷7=0.7
777777777×9= 6÷7=
7÷7=
八、智慧屋:(共20分,要书写计算过程)
7.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篇七
1、我们学过的数级包括( )级、( )级、( )级,每一级都有( )个数位。
2、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面积是70O,画线的数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万。
3、两千零八十亿零八百七十万写作( ),把它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
4、3和3之间填上( )个0才会是三千万零三。
5、把302041 31 300214 302410 20301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3分)
6、把下面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的精确到亿位或万位。
19 5001≈( )万 19 0999≈( )万
99 5000 0001≈( )亿 99 0999 9999≈( )亿
7、比最小的七位数小1的数是( )比最大的六位数大1的数是( )。
8、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有( )个端点。过两点能画( )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
9、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就说这两条互相垂直。
10、4×17+4×8=□×(□+□),运用了乘法( )律。
二、判断。(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5分)
1、一条直线长15厘米。 ( )
2、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
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计数单位。 ( )
4、角的边越长,角的度数就越大。 ( )
5、大于90度的角就是钝角 ( )
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观察15度的角,这个角是( )。
A、15度 B、75度 C、20度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3、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是( )。
A、4009000 B、40090000 C、40900000
4、在计算器上用来清除的键是( )。
A. ON B.OFF C.CE D.SET
5、三个数相乘,先把第一个和第三个数相乘,再同第二个数相乘,结果(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四、计算(37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0×27= 25×3×4= 500×60= 240×3=
30×6= 35×2×5= 12×30= 900÷30=
24×5= 19+12+38= 1000-667= 4×12=
2、估算。(4分)
986×52 ≈ 87×69 ≈ 996×51 ≈ 603×42 ≈
3、列竖式计算:(9分)
114×27= 406×25= 150×48=
4、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25×125×4×8 37×108-37×8 318×101
173+428+27 88×29+88 44×25
五、操作题。(6分)
1、画一个135度的角。 (2分)
2、过直线外一点A画直线L的平行线和垂线。(4分)
A • L
六、解决问题。(20分)
1、阳光超市新进205捆手套,每捆6副,每副8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2、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全校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3、小明平均每分打120个字,打了30分钟,他能打完3000字吗?
4、一列火车长75米,每秒行驶24米,30秒通过一条隧道,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8.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篇八
1、一包练习本有50本。三年级有同学75人,每人买4本。一共需要买多少包练习本?
2、把一张长36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最大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20个少先队员收了160千克苹果,如果每筐装20千克,还差2个筐。原来有几个筐?
4、一列火车每小时行90千米,小明家和省城相距270千米,小明坐火车到省城需要几小时?
5、一个修路队要修路726米,已经修了126米。剩下的如果每天修60米,还要用多少天?
6、同学们锻炼身体。参加打球的有40人,参加跑步的比参加打球的多280人。参加跑步的是参加打球的多少倍?
7、(1)除数是32,商是7,余数是25,被除数是多少?
(2)被除数是359,商是8,余数是7,除数是多少?
8、一个养禽专业户养鸡980只,养的鸡比鸭的2倍多20只。养鸭多少只?
9、小刚家种了5棵苹果树,今年一共收苹果215千克。有4棵苹果树平均每棵收苹果45千克,另一棵收苹果多少千克?
10、今天是7月5日星期五,9月14日是星期几?
11、一个编筐专业户8天编了248个筐,比原计划每天多编了18个筐,原计划每天编多少个筐?
12、副食商店第一天卖出鸡蛋150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卖出的2倍少75千克。第二天卖出鸡蛋多少千克?
13、学校开运动会。16个班共有384名运动员,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运动员?
14、一个木工组要做1450张课桌。已经做了640张,剩下的要用30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张?
15、学校买来42包练习本,每包20本。每班分84本,能够分给几个班?
16、胜利果园收了118筐苹果,一辆小货车每次运5筐,需要运几次?最后一次运多少筐?
17、小兰在计算除法的时候,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18、同学们大扫除,打扫操场的有36人,是打扫教室的人数的3倍,打扫院子的有27人。参加大扫除的一共有多少人?
19、同学们收核桃,一共收了770克,每20千克装一筐,可以装多少筐,还剩多少千克?
95.用电孵箱孵小鸡一次可孵2880只,一只母鸡一次能孵16只。用电孵箱一次孵小鸡的只数是一只母鸡一次孵的多少倍?
20、小燕子孵出以后,大燕子在26天里给一只小燕子一共喂养910只害虫,平均每天喂多少只?
21、在一条长20千米的公路的一边,一共栽了430棵杨树,450棵柳树。平均每千米栽了多少棵树?
22、同学们要栽2500棵树,如果每个同学栽4棵,大约需要多少同学参加植树劳动?
23、学校运来3920千克煤,计划烧5个月,平均每个月大约烧多少千克?
24、欣华旅馆6月份接待旅客3046人,7月份接待的旅客比6月份的2倍少968人。7月份大约接待旅客多少人?
25、一份文稿1188字,打字员用6分钟打完这份文稿。她每分钟打多少字?
26、一架喷气式飞机4小时飞行360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这架飞机的速度是这辆汽车的几倍?
27、从县城架一条电线到胜利村,长7200米。架了3天以后,离胜利村还有2400米。平均每天架了多少米?每天工作10小时,平均每小时架多少米?
28、(1)被除数是315,除数是45,商是多少?
(2)用25除160,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29、小巧在计算一道减法时,把减数369看成396,算出的结果是700,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30、农机站有435千克柴油,用了5天,平均每天用多少千克?
31、原来有30个同学,又走来15个。这些同学5人排一行,可以排几行?
32、红星小学去年植树140棵,今年植树是去年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植树多少棵?
33、同学们分成两组到菜园摘柿子。第一组摘了14筐,第二组比第一组少摘了2筐,每筐重25千克。第二组摘了多少千克?
34、动物园的一只大象每天吃32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9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大象每天的食量是一只熊猫的多少倍?它比熊猫每天多吃多少食物?
35、同学们栽树。一班要栽58棵,二班要栽67棵。平均栽5行,每行栽多少棵?
36、有一条长200米的马路,在路的两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不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37、组织同学去博物馆参观。三年级去了62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两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38、高年级同学听科学家作报告,中年级有84人参加,高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中年级的3倍。听报告的一共有多少人?
39、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6篇,剩下的作文要多少小时批改完呢?
9.沪教版一年级难数学 篇九
综合训练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99
2.6个十4个一组成的数是().
3.十位和个位都是8的两位数是().
4.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从大到小填在括号里.
()>()>()>()>()>()
5.100的百位上是(),表示()个百。
6.和6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7.9元=()角
30角=()元.
8.一个数十位上的数字比8大,个位上的数字比1小,这个数是().
二、判断正误.正确画“√”,错误画“×”。
1.班里有女同学29人,30张桌子,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
2.汽车房停着20辆汽车,9辆小车,还剩多少辆车?
()
3.全班有57个同学,交了40本写字本,还差几本没有交?
()
4.小英剪了25颗五角星,小平剪了20颗五角星,小平比小英多剪几颗五角星?
()
三、计算.
①3+14=
②47-7=
③86-5=
④50+9=
⑤75+6=
⑥96-60=
⑦89-19=
⑧15+15=
⑨43+0=
⑩43-0=
⑾67-62=
⑿20+80=
⒀21-11-10=
⒁51+0+9=
四、看图填空。
正方体有()个,长方体有()个,圆柱体有()个,球体有()个.五、比较大小.36□37
50□49+2
70+6□60-7
48□84
32□28+4
90-6□80+6
91□19
64+9□74
83+17□17+83
六、列式计算。
1.减数是25,被减数是41,差是多少?
2.两个加数都是25,和是多少?
七、应用题。
1.公园里有杨树23棵,柳树40棵,再栽多少棵杨树就和柳树同样多?
答:再栽()棵杨树就和柳树同样多。
2.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卖出27筐,还剩13筐,运来多少筐?
答:运来()筐。
3.小红家养了18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24只,母鸡有多少只?
答:母鸡有()只。
4.汽车场上有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25辆,大汽车有10辆,小汽车有多少辆?
答:小汽车有()辆。
八、把条件和合适的问题用线连起来,再计算。
还剩多少本?
学校图书室有故事
书67本,科技书20本.1.算式:
学校图书室有故事
书67本,借出20本.2.共有多少本?
算式:
科技书比故事书少多少本?
10.五年级数学沪教版知识点 篇十
(1)可以通过对称轴的一边从而画出另一边;
(2)可以通过画对称轴得出的两个图形全等。
因数:整数B能整除整数A,A叫作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在自然数的范围内例:在算式6÷2=3中,2、3就是6的因数。
自然数的因数(举例):
6的因数有:1和6,2和3.
10的因数有:1和10,2和5.
15的因数有:1和15,3和5.
25的因数有:1和25,5.
因数的分类: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我们将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倍数:对于整数m,能被n整除(n/m),那么m就是n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也就是说一个数的倍数的集合为无限集。注意:不能把一个数单独叫做倍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
完全数:完全数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约数)的和(即因子函数),恰好等于它本身。
偶数: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奇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奇数偶数的性质:
关于奇数和偶数,有下面的性质:
(1)奇数不会同时是偶数;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2)奇数跟奇数和是偶数;偶数跟奇数的和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
(3)两个奇(偶)数的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是奇数;
(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数均为合数;
(5)相邻偶数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
(6)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
(7)偶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
①旋转中心;
②旋转方向;
③旋转角度。
11.沪教版五年级数学总结 篇十一
第二单元小数乘除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特值法代入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 ×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 ×c 】 重点强调 除法:除法性质:a ÷b ÷c=a÷(b×c)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
限小数。第三单元平均数
15、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和÷个数)平均数处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是所有数都要参加计算——包括0.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在省略乘号的时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17、a ×a 可以写作a ·a 或a 2,a 2读作a 的平方。2a表示a+a 化简求值
18、表示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的作用:能够表示一种等量关系。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20、数量关系式:
(1)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3)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5)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6)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7)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8)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9)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检验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4、公式: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变式: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2)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4)三角形:面积=底×高÷2 变式:底=面积×2÷高; 高=面积×2÷底 S=ah÷2(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变式: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字母公式: S=(a+b)h ÷2
25、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
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大于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画高
2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7、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剪拼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 整理与提高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0 5
0
0 1
前2位表示省
第3位表
第4位
最后2位
(直辖市、自治区)
示邮区
表示县(市)
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码: 18位3
0 5 1
7 8 0 3 0 1
0 0 1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沪教版一年级难数学】推荐阅读: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0-15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09-04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09-26
沪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题01-02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古诗09-22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期末10-13
沪教版一年级辅导材料09-30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7-23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08-25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