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训练提高练习题

2024-08-24

《离骚》训练提高练习题(精选9篇)

1.《离骚》训练提高练习题 篇一

1.D。A项中“阰”的读音是“pí”,上坡的意思;B项中“陬”是平舌音;C项中的“粹”也是平舌音。

2.B。“不淹”是不久留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

3.B。

4.C。A项有歧义,是诉讼费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总共三千余元。B项搭配不当。不能说“时间在进行”,可以删除“申请时间”或删去“进行”。D项成分残缺,“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陈述的是队员,而不是美国队,所以应在“美国队”前加上“队员的”。

5.B。“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匪夷所思”比喻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B项“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句子所谈是虽有一些发射台已搬下山,但对实现净空作用太小,因而使用不当。

6.①“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在这里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②“恐美人之迟暮”中“美人”喻指楚怀王;③“乘骐骥以驰骋兮”中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④“固众芳之所在”中“众芳”喻群贤;⑤“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中“申椒”、“菌桂”、“蕙”、“茝”此四种植物均喻群贤;⑥“何桀、纣之昌被兮”中“昌被”比喻放肆妄行;⑦“恐皇舆之败绩”中“皇舆”喻国家;⑧“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中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以婚姻比喻君臣亲密合作。

7.“恐年岁之不吾与”中“吾与”倒装,是宾语前置句;“忽奔走以先后兮”是状语后置句。

8.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身披香草,身形美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9、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疾恶如仇,鄙视群小: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实现理想,不惧安危: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10、(略)

11.追述世系,说明他与楚国血肉相连;叙写名字,点出他不凡的风度、仪态。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认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12.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又联缀起秋兰作为佩饰。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

13.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上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14.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诗人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已老矣,无所成就。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15.D。“四荒”指辽阔的大地。

16.D。“惩”是挫败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17.①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②雄鹰和凡鸟不能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③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18.①“微言”“大义”;②社会生活。

19.借以提出“善读”的问题。

20.①须从字句外去阅读;②从无字句处读书。

21.①读懂天下无字书并非易事;②总分关系。

22.●写作指津

【构思导引】

屈原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精神永在,魅力长存。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学习这首诗,要把鉴赏《离骚》优美诗句与学习屈原爱国的精神品质结合起来。在朗读时,掌握关键诗句,理解屈原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感,感受、体验屈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感,通过“移情”,引起共鸣,有所感动,并正确评价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学过《离骚》后,你对屈原有怎样的评价呢,用文字说明。

【例文简析】

愤怒出诗人

语文课上,听了一些同学对屈原的.评价,心中有些许感想。

一开始几位同学的评价让我感到有些悲哀,我想起初中时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时语文老师也曾让我们评论,很多同学都认为陶渊明是消极的,因为他选择了隐退。但我疑惑:为什么要以政治的眼光评论他呢?

如今我们又读屈原的《离骚》。我想屈原首先是一个诗人,因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追求完美,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境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这是屈原的风骨,也是屈原所具有的诗人的气质。我觉得屈原不该是个政治家,他所具有的品质使他难以在名利场上立足,他遭谗被贬,所幸的是,愤怒出诗人,他把他的愤慨用笔留给了后人。

屈原是一种精神,每次诵读《离骚》,我就会觉得周身的血液在涌动,我总是很激动,我仿佛能看到屈原临江而立的那一种悲壮。在我们的历史上的确有过很多出色的政治家,他们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前进。但请不要忘了,我们同样需要诗人,没有他们留下的文字,没有他们的那一种精神,历史又如何得以血肉浑然一体?

“天,以诗人为木铎。”

诗,是一个又一个朝代的缩影;诗,让我们感到与先人血脉相连,感觉到文化的代代传承。

我眼中的屈原,他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但他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他站在汩罗江边时,心中不是绝望,是愤慨!天地间竟然难以容下他!

一个时代,最难以容忍的是诗人,他们太尖锐,太坦率,他们是棱角分明的山中之石,是超脱于尘世之上的。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选择了离开,既然无法改变世界,也无法改变自己,所以只能选择离开。

我相信这不是屈原的懦弱,而是一种信念,一种执着。因为,他是诗。

点评 从听到同学们对屈原的评价下笔,引出自己对屈原的独特理解——屈原是精神重于形象的诗人。然后集中谈论他作为一个大诗人的特质和遭遇,分析了其独特性。

2.《离骚》训练提高练习题 篇二

发展伴随着问题:新生专业基础呈现下降趋势,比如普通话发音方面,呈现出大面积的舌面音问题:北方生源体现出尖音缺陷、南方生源体现出舌叶音式发音,以及较多的边鼻音混淆、阴平偏低、上声去转折化等问题。

北方生源的尖音缺陷来源于语言学家黎锦熙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的“女国音”。这是一种社会方言现象,原只存在于受过一定教育、操普通话或北京话的青年女性中[1],但目前其年龄级差(一代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语言变式的使用产生变化,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每一代人都重复同样的变化过程[2])特征已经消失,扩大到儿童至中老年范围,且向男性扩散;南方生源舌面音的舌叶化缺陷主要是由于闽粤方言的影响,尤其是流行歌手发音方式的影响。

很多教师以前只训练音色美化、语音技巧和表达技巧,语音矫正几乎是一个新课题。

可感知但难捕捉的、隐蔽性高、正音难度大的语音问题,其关键不在于发音训练,而在于听辨能力的训练。进行了有效的听辨练习后,很多语音发音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一、新方法与常见方法的差异

辨音练习是相对发音练习而言,体现为在聆听中辨别差别的能力训练。

解决语音面貌问题的完整程序应该是:听辨、发音、记字、说话。首先,应该知道所学的两种音是有差别的。其次,要学习两种不同音的发音,做到尽量准确。第三,要知道哪些字是哪类发音。第四,这些字的准确发音必须在口头表述中准确自然地应用。

教师一般会直接解决发音问题。虽然有些问题不需要四个步骤全部完成,如极少有人听不出平翘舌差别,翘舌音只要从发音练习入手即可,但有些音直接进行发音练习毫无效果:以鼻边音为例,南方人根本不理解n、l是两个音这回事———在他们听来,n和l完全是一样的。在这样的心理认知基础上进行发音练习,学生只是在进行不同部位的肌肉控制,并不知道发出来的音听上去有什么区别,所以对这个练习的功用不以为然,在自主发音时也不会有有错即改的自我监控行为,更不可能达到正确语音在表达中的自动化程度。

二、新方法的原理追索

低龄儿童在语音辨别方面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儿童早期的语音知觉能力发展是从语言普遍性向语言具体性过渡的,一岁以前能很好地区分母语音位和非母语音位,一岁以后普遍语音知觉能力逐渐减弱[3],形成了语音听辨的母语优势,然而听辨的母语优势反而成为学习另一种语言的障碍———失去了对非母语语音的听辨敏感性。

三、新方法的具体实现

要解决听辨原因造成的语音问题,首先要做听辨练习。但这个听辨必须是可以感知的。对分不清鼻边音的南方学生说:n、l的发音不一样,不是我lɑilɑi而是我nɑinɑi(奶奶),学生通常仍然是茫然的。达成可感知需要对训练进行细化。

(一)进行对比练习

不具备听辨敏感意味着音色差别不足以引起注意,因此对比性的听辨练习极其重要,这是听觉感知的基础。

需要辨别的两个音必须同时出现,而且环境单纯。难度越大,其他干扰项必须越少:

比如教师对学生说,“不是我lɑilɑi而是我nɑinɑi”,练习音节过多,干扰大,教师口头表达时,必须简化为“lɑilɑi—nɑinɑi”,如果学生还是没有明显反应,教师就应该强调:仔细听,我的两种发音是不一样的。

只有在简短强烈的对比,而且是反复的对比中,学生才有可能听出差别,建立基本认知。

(二)建立难度递进

听辨难度极大,或某些学生听辨感知不能建立时,教师必须降低练习难度,并由简及难。方法如下:

1.寻找最简对比组

如n、l对比练习中,加注意义的“了———呢”对比对学生来说非常容易分辨:

A.“好不好了?”B.“好不好呢?”

A.“怎么办了?”B.“怎么办呢?”

他们一般能准确地指出A组发音奇怪,B组发音准确,从而接受“le”和“ne”发音有差别,而且是声母音色差别造成差别的事实,建立起n、l音色有差别的基本认知。

基本认知建立后,比组的难度就必须递进到正常程度。

2.推进对比组的难度

难度递进有不同方式:(1)音色难度递进:如“了———呢”对比后进行“留恋———留念”。(2)速度难度递进:教师可根据学生状况调整听辨时的发音速度,以调整难度,并不断加快速度,直到学生能在正常语速中稳定听辨。

3.自身语音他者化

学生听他人问题时分辨能力高,听自己问题辨别力弱。因为他们不具备在发音同时进行自身发音的监控的能力。

只能将其自身语音他者化,才能提高听辨正确率。尤其是比较细微的问题,如舌面音缺陷(尖音或舌叶音)、声调缺陷(如东北、华南学生阴平偏低、华中学生阳平、去声偏平)。

他者化的方式非常简单:录音———回放。

只要一个学生能在听辨练习中识别他人的问题,在听自己的录音时就能够正确识别自己的问题。一手放在耳旁,一手放在嘴边收音的方式,其实就是他者化,能更明确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但这个是实时监听,难度更大,可以作为后期的递进练习。

(三)听辨结果外显化

听辨练习是内心活动,必须将结果外显化。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往往无效:不对的学生可能不回答,还有学生可能对结果有误判。

有效外显化的方式是给学生两个极简选择项,比如问学生:第一个音节还是第二个音节是鼻音?

A音节的J声母有问题还是B音节的J声母有问题?

回答以后,教师即可判断学生对错、正确和错误答案的大致数量、比例,并依据结果决定需要继续训练还是本次训练达到了效果,可以进入到下一个教学阶段。简化选择项是为了缩短回答时间,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练习数量,保证当堂效果可控。

小结: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要提高专业技能,对自己语音方式的错误或缺陷有明确认知是必须的基础。就语音方面而言,发现错误、纠正发音,此后需要跟进的是记字。比如,n、l有问题的学生在听辨和发音练习完成之后,更需要背记n、l声母的各个汉字,并最终落实在自由表达中。此外,在表达各方面错误和缺陷的认知训练很重要,比如气息、眼神、肢体、表达逻辑性等等,利用视频音频手段进行难度递增、他者化的练习,既可行,又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胡明扬.北京话“女国音”调查(1987)[J].语文建设,1988(1):1-5.

[2]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48.

3.用高质量的练习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篇三

关键词选好练习做好练习评好练习

在一大片减负的声浪中,作业好像已经成为一种“累赘”。但在实际教学中,任何学科都离不开作业与练习。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师能够及时检查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是最基本的方法。学习数学不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就难以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练是教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诊断学困生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加以准确定位,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修改教学方案,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供高质量的练习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课堂练习,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好练习

教师在课堂中所设计的练习题应针对本节课,不管是课前的准备练习还是课后的巩固练习,都必须紧扣新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地练习。不少教师在练习设计上存在随意性:有的盲目增大练习量,泛泛地简单重复练习,致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与减负背道而驰;有的教师只注意练习内容的少而精,同样达不到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许多教师对练习的认识总是站在教师教的方面——把练习作为一种教的手段加以研究,而忽视了练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练习的“少而精”,是老师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练习,每节课安排不同习题,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所以这些练习应该包含:(1)基本练习,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这一层次应类似例解,难度不大,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独立解决。(2)提高练习,主要是强化掌握基础知识。这一层次应是新旧知识混合,有一定的难度,灵活性强。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比较轻松解决。(3)拓展练习,主要是发散学生思维。这一层次为难度较大、思考性较强的题目。只要求个别学生会理解,课堂不详细解答,目的在于训练优等生。这样设计课堂练习,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设计课堂应层次分明,富有弹性。

二、做好练习

选好练习题后,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盲目地去练。精练就是要以少胜多,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讲完一道题,再对题目变变样子,增减一些已知条件,改变一下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练习过程中要鼓励学困生,引导他们发现隐含条件。对基础好的同学可要求一题多解。另外,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拆成几个小问题,逐一解决,这样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也可以形成学生解题的一般思路。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因此,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一遍地讲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探索的精神。

三、评好练习

习题解后的评析,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所以对学生的练习一定要给予反馈,优秀的给予肯定,错误的要批评指正,讲解并不一定按部就班逐一来过,可以分类讲解,可以归纳总结,可以由学生讲解简易习题,学生讨论等等形式可以多样化。

自由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虑,让每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畅所欲言。学生不仅仅充当听众、观众的角色,而是要更多地充当“活动者…参与者”的角色,让课堂真正焕发出以学生为主体的风采,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只有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提问、会提问才能说明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才是高效的课堂。良好的学习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这样可使学生解题经验集少成多,开阔视野,少走弯路,提高解题速度。

4.《离骚》巩固练习 篇四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 太息:叹息

B.謇朝谇而夕替 替:换

C.固时俗之工巧兮 固:已经

D.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忽然

2.对下列各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偭规矩而改错——违背规矩而任意去纠正错误。

B.悔相道之不察兮——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

C.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重的。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3.下列各句,与“不吾知其亦已矣”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 ]

A.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方。

4.下列有关《楚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是西汉刘向编订的,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B.“楚辞”是一种新诗体,与汉赋截然不同,前者是诗歌,而后者是押韵的散文。

C.楚国的地方音乐对“楚辞”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D.《楚辞》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5.对《离骚》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

B.本诗也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C.本诗还表现了诗人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俊洁的人格。

D.当然,本诗在表现激情的同时,更多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感伤。

6.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A.诗的开头,点出江南青山绿水的特色,颔联将长江的壮丽景色,点染成一幅绝妙的富有动感的图画。

B.颈联写残夜未尽,海日便喷薄而出,旧年未去,江春就翩然而至,用语新奇,令人拍案叫绝。

C.全诗结构严密,布局流畅,语言精妙,形象生动,音节铿锵,令人回味无穷。

D.全诗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气高昂,颇有豪迈之风。

7.对李白的《赠汪伦》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A.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舟待发,而送行者踏歌而送。“忽闻”表明这踏歌相送对诗人来说实出意外,而就诗来说,也是绝巧的意外之笔,使诗承首句铺叙之后陡起一笔。

B.诗的后两句说“汪伦送我情”犹如千尺潭水,化抽象的情谊为具体的形象,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C.“汪伦送我情”到底有多深,诗人留下了大片空白,任人驰骋想象。

D.全诗画面有动有静,跳跃转换,灵动自然。

参考答案

5.离骚课后习题及答案 篇五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谣诼(zhuó) 离骚(sāo) 岌(jí)岌可危 B、方圜(yuán) 蛾(é)眉 朝谇(suì)而夕替

C、攘(rǎng)诟 兰皋(gāo) 相(xiàng)道 D、溘(kè)死 芰(jī)荷 鸷(zhì)鸟

1、D(“芰荷”的“芰”应为“jì”)

2、下列句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D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3、D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溜应识九歌心”这幅对联说的是 4、C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5、填空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5)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________构成。它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10).《楚辞》是由__________(朝代)代__________(姓名)所辑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名为“楚辞”。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我后悔选道路没有看对,久久地伫立着我想返回。

②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到朝庭去做官受到责难,回江湖重整我旧时衣衫。

③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佩带上好服饰多彩缤纷,香喷喷那气味真是好闻。

④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怨我那神圣王实在荒唐,他始终不能把民情体谅。

⑤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是雄鹰是凡鸟不能同群,都这样自古代直到如今。

⑥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

7、作者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即后悔当初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想要返回去。作者是真悔吗?这一节在行文中起什么作用?

7、“悔相道之不察兮”具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作者的反省: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去呢? 这一节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8、承着前面反省的思路,作者开始从哪些方面来检查自己?结果如何?

8、作者从进退、制衣、佩饰三个方面检查、反省。通过自省,作者愈加坚持自己的崇高品质,坚定自己的追求:“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9、“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 “芰荷”“芙蓉喻指什么?

9、喻指诗人高洁的德行。

10、反省之后,诗人为何还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悔自己的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离骚 (公开课优秀教案)

2.离骚 译文

3.《离骚》导学案

4.离骚教案

5.语文必修二离骚重难点

6.《离骚》备课参考

7.离骚的主题思想

8.《离骚》跟踪训练

9.《离骚》学习目标与教学设计

6.基于高三数学习题训练的思考 篇六

所谓“点拨性”训练,是指教师按照解答或分析某个数学问题的途径,有目的地进行点拨,让学生的思路在教师的点拨下展开,并顺利地解决问题.

例1已知实数a,b,c满足a + b + c = 0,a2+ b2+ c2=1,求a的最大值.

教师课堂教学讲解时按常规的解题思路,可得下解:

因为a + b + c = 0,所以c = - ( a + b) . 又a2+ b2+ c2=1,所以a2+ b2+[- ( a + b) ]2= 1.

整理得: 2b2+ 2ab + 2a2- 1 = 0,所以由关于b的一元二次方程的Δ≥0,即4a2- 8( 2a2- 1) ≥0.

化简得. 解得

“放手性”训练,指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充分地多方位进行包括正确的、错误的; 清晰的、含糊的; 复杂的、简捷的解题思路的猜想和探讨.

对于上题,若放手让学生讨论可能通过下种解法:

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出于“完成高三复习任务”的需要,总是按照自己所准备的解题思路诱使学生“就范”,复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变,也不能变. 所以教学在充分“放”的基础上要抓住契机有目的地“收”,使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更为出色. 如果我们只一味的“收”、不舍得“放”,长此以往,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个性,导致学生的解题思路狭窄,影响创造力的提高. 如果只“放”不“收”,教师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将一些盲目的解题思维“拨乱反正”; 不去进行比较,将几种解题思维进行优劣评估; 不去归纳小结,将学生的思维进行质的提炼,势必会使高三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表层、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对高考的复习是极其不利的. 当然要使“放”、“收”结合得体,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复习课前充分的准备,并且有一定的引导能力和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各种手段. 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能稳操胜券.

2.“ 直观性”训练

通过直观获得的知识是生动的,最容易使学生接受且最容易巩固,因而“直观性”训练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训练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面. 这是教师在高三一轮复习时常用的教学方法. 然而高三数学复习的很多知识抽象性比较强,有的难以“直观化”. 这就需要教师要将“抽象性”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 笔者认为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形象思维只是抽象思维的一种辅助手段,抽象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一种高级思维形式. 所以,高三数学复习中要把“直观性”训练和“抽象性”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例2曲线c1:和曲线c2: y有公共点.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如果仅从抽象的数学知识方面思维,容易得出以下错误的解答:

但是,尽管运用了图像直观法,纠正了结果,可还没有让学生彻底地解决这一错误的原因,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从“充分性、必要性”这一抽象的逻辑思维中寻找答案. 最终要让学生明白: 用Δ法判断2个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与用Δ法判断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区别,前者要注意,在联立方程组化成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后,方程有解仅是方程组有解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还要结合图像来解.

7.听音练习中增减音程的训练 篇七

增减音程的训练是听音练习的基础, 音程又分为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既有一定的关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和声音程是以旋律音程为基础, 旋律音程是指先后弹奏的两个音, 这两个音是不规则的, 音响效果显示是先后顺序的, 按照它的行进方向可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三种;而和声音程是两个单音同时发出呈现立体效果的, 音响效果的不一样是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学生进行听音训练并不是盲目的, 而是遵循一定的方法。笔者总结的听音练习中增减音程的训练方法有增减音程够唱法、增减音程模唱法、增减音程听记训练法, 下面将分别对这几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一、听音练习中增减音程构唱法

构唱增减音程是指在已知确定音的前提下, 独立唱出所对应的不确定音, 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形成的旋律音程。其具体操作为:首先在钢琴上弹奏出一个确定音, 这个确定音包括有根音和冠音, 然后根据根音或者是冠音向上或者向下来实现音程构唱。举个例子来说, 可以先选定一个音为支点, 然后以这个音为根音或者是冠音想象下一个音的音高并哼唱出来, 并在弹奏时进行对比, 有错误就及时改正。构唱并不一定需要指导, 学生还可以进行自我练习, 在构唱时不能心急, 要从易到难, 一步一步地进行。例如, 先构唱度数小的音程, 再在此基础上, 进行跨度大的音程的构唱;再或者先构唱自然音程, 然后在自然音程中进行不一样的变换可以构唱变化音程。构唱必须是准确迅速的,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感受到音程之间存在的距离, 从而形成牢固的音高概念。

二、听音练习中增减音程模唱法

模唱音程主要有二度、三度、纯四、纯五等等, 在模唱过程中首先唱出音符, 将音程之间的距离熟记于心, 并且运用耳朵与大脑, 准确掌握音准。在发音平稳以及音准正确的基础上, 再加上钢琴的固定音高的优势, 学生很容易记住音准概念。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掌握了音准概念后, 为了开始独立的音程模唱, 就要逐渐减少对钢琴固定音高的依赖, 只是在个别音准有问题时使用钢琴。学生在进行增减音程模唱的练习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进行练习。

(一) 旋律音程的模唱

与旋律音程中练习中的方法类似, 让学生从简单方面入手, 仔细聆听并用“啊”来哼唱出钢琴上弹出的旋律音程, 在哼唱过程中, 要求学生把握音高的准确性, 接着唱出唱名, 同样的要求学生把握音高的准确性。

(二) 和声音程的模唱

和声音程的模唱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找根音, 学生需要仔细聆听钢琴上弹出的和声音程, 并将寻找到的根音用“啊”来代替哼唱出来, 之后与标准音进行对比, 唱出唱名;第二步是找冠音, 其方法与找根音方法是一样的, 第三步是在钢琴上弹出和声音程, 此时第一步和第二步会派上用场, 学生需要分别用“啊”将根音和冠音唱出来, 并同样参照标准音, 唱出唱名。

三、听音练习中增减音程听记训练法

音乐学者是运用自己的听觉来感受音乐艺术的, 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它是随时间流逝的一种表象。音乐在实现的过程中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持续也不断消失, 在听音训练中掌握钢琴上弹奏出的无法长时间停留的旋律和节奏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音乐学者需要进行大量的有效的听觉训练, 并在此同时, 加深对音乐的记忆。音程听记训练是听音练习中增减音程训练的重要环节。音程听记训练分为旋律音程训练和和声音程训练。下面笔者会对旋律音程训练法与和声训练法作简要介绍。

(一) 旋律音程训练法

刚开始进行听音训练时, 音乐学习者可以先不唱出唱名, 将注意力放在音高的音准练习上。在音高唱准的基础上, 逐步将唱名唱出, 替代先前的哼唱。旋律音程是由两个单音呈现出来的, 对初级学者而言比较好掌握, 这时的练习多表现为旋律音程的听记训练, 在这样的训练中, 初级学者应该在脑海中刻画音高的概念及对音高的认识, 并结合音程构唱及相关的音乐知识逐步进行和声音程的听记训练。

(二) 和声音程训练法

和声音程与旋律音程相比较而言, 其难度有所增加, 和声音程要求音乐学者有更强的内心听觉能力, 不再属于听音训练的初级领域, 而是上升到中级难度领域。和声音程听辨训练有很多方法, 笔者简要介绍以下几种:

1. 以根音或者是冠音为基准。

首先可以通过根音找冠音, 一组和声音程, 在寻找根音时哼唱出准确音高并以标准音作参考, 确定唱名, 在找准根音后, 再来判断冠音的音高。同理, 运用冠音找根音也是一样的方法, 音乐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练习方式。

2. 通过首调唱名法进行听记练习。

很多音乐学习者在首调概念认识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而对固定调概念的认识不深, 首调唱名法就是根据音乐学习者的这个特点来设计的。这个方法需要与根音找冠音方法相结合来推断出选定音程的实际音高。

3. 通过余音判断音程。

余音就是声音在音响中要消失前的声音。和声音程呈现出来的是两个单音一起发出的音响效果, 在开始有声音时无法分辨出来, 可是音响的音量会逐渐变小, 两个单音就会显现出来且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独立, 这时就可以准确的听记和声音程。这种方法应用广泛, 且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 在音与音的关系中, 增减音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也是音乐学者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所需要掌握的重点。要想快速准确的听辨增减音程, 一定要往多声部思维发展, 熟悉并掌握各类音程的特点与色彩, 还需要循序渐渐、稳扎稳打的不断练习;要想提高音乐记忆的水平以及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必须拥有良好的音乐专业素质、较强的记忆力、对音乐独特的思维能力以及对音乐深刻的认识。这一切的实现不仅要求音乐学习者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还要求音乐学习者能脚踏实地的勤奋练习并具有坚强的毅力。熟知音乐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增减音程构唱和听记技能, 对听音学习有重要意义, 对音乐专业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云红.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善传统视唱练耳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教学, 2003 (8) .

[2]孙斌.论视唱练耳教学中“音程”的听辨训练[J].南昌高专学报, 2009 (1) .

8.浅谈歌唱训练中的发声练习 篇八

1 发声练习的目的

发声练习是用于训练声音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练习。实际上就是把构成歌曲旋律最简单的动机或乐句提炼出来配以单纯的母音或音节, 或者用音阶或琶音似的乐句配上母音或音节, 在适当的音域内作上行和下行移动反复练唱, 已达到呼吸、发声、共鸣协调配合, 练就纯净而具有音乐性的声音。发声练习的方法和步骤都是为了达到有意识地锻炼呼吸器官, 运用气息发声, 逐步做到用横膈膜控制呼吸, 形成正确而稳定的喉头。

2 如何进行发声练习

2.1 发声练习中积极主动的重要性。

从大量的心理实验和分析证明, 愉快时人的思维较为活跃, 感知也较为敏锐;反之, 则会反应迟钝, 注意力分散, 因此, 要培养想学爱学的学习兴趣, 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在发声练习中声音中“闪光”的东西, 逐步克服发声上的问题和不足。只有当歌唱者本身有了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心理, 对学习才会像机器内部有了发动机那样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 不仅主动积极配合教师, 取得很好的练声效果, 还会促使其更多的潜在素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

2.2 联想比喻的作用

在发声练习中, 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 通过对一些具体形象的联想将发声的原理和机能中各种比较抽象和不易理解的概念变得清晰可辨, 而采用联想比喻的方法, 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 比如, 用“打哈欠”的感觉来试着打开喉咙, 用运动员作投掷动作时的“抛物线”状态, 来体会高音的唱法。

2.3 如何模仿教师的演唱示范

教师正确的演唱示范, 可以唤起我们的歌唱欲望, 激发我们的学唱热情, 培养我们对声音和方法的精粗或优劣的辨别能力。在练声发生困难时, 教师适当的演唱示范, 能给我们实际的感性认识, 使我们能在正确的示范中, 找到自己发声上的差距和需为之努力的目标, 可以通过听各种演唱的录音, 看各种声音节目的录像等, 来训练自己的听辨能力, 准确记住自己最好的声音, 并逐步达到运用自如, 得心应手的程度。同时, 还应注意避免只依靠模仿教师示范的发声方法, 应在综合视觉和听觉的同时, 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 学会独立思考, 举一反三, 具备善于总结和变通的能力。

3 发声练习的一些方法

3.1 做好发声练习的起音

发声练习的内容很多, 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 但我们应重视基础训练, 正确的起音便是发声基础之基础, 发声的起音方法正确与否, 将直接关系到声音的发展, 正确的起音方法必须要有深稳的吸气, 松驰地打开喉咙, 并预先考虑好声音的共鸣位置, 所有的动作不但要协调一致, 而且要在瞬间完成, 喉咙打开是起音正确的一个重要前提, 起音时, 还应注意用气的均匀, 如果吸气过猛, 会过度地冲击声带, 致使喉结上提而发出紧逼僵硬的声音, 甚至还会出现声音偏高的现象, 但气息过弱, 声带闭合不积极, 声音轻弱, 还会偏低。所以, 发声练习时, 不要一开始就急于追求音量、音域, 更不能片面追求音高。

3.2 要注意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

发声训练具有循序渐进的阶段性, 每个阶段都应按教学进程的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作用的练习。发声练习的进度和练声曲的安排要尽量做到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一般可以先从三度音程作下行的音阶开始训练, 逐步增至五度或八度, 有上行也有下行的, 要把每个母音唱到下个母音的开始, 而所有的音都应在一个呼吸支点上, 位置要统一。当然, 要打好基础, 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或总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发声练习的水平上, 而是为了更好的向前发展, 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合理及时安排选择好练声曲。一些基础的练习要长期一直坚持练、中等或难度大的, 可根据自己的具体发展情况分阶段合理选择安排。

4 歌唱发声器官与运动

4.1 发声器官

喉头与声带是歌唱发声的主要器官。喉头在颈前部的中央, 声带在喉头里面。

声带左右并列, 是两条韧性很强的韧带。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 对空气没有产生任何阻力。发声时, 两片声带自然闭合, 对空气产生阻力。气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部, 在呼吸肌肉的作用下, 气息从肺部通过呼吸道呼出, 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时促使声带振动, 声带在各部位肌肉和喉头软骨的配合下产生作用, 产生基本声音, 然后通过喉咙、口咽、鼻腔等共鸣腔体的调整, 形成特定的声音状态。

4.2 发声器官的运动

人在不发声的时候, 声带处于分开状态, 中间有空隙;说话和发声时, 声带向内靠拢, 但不完全关闭;发声区比较低的时候, 声带闭合也是不完全的, 中间稍有空隙;只有在发强烈的声音时, 声带闭合是紧张的。在声带紧张闭合的发声状态下, 再加上气息运用得当即能产生良好的“基音”。所以, 歌唱发声是以说话发声为基础, 但是必须以声带闭合紧张的发声状态与适合的气息推动力量为基础, 才能具备良好的歌唱“基音”, 然后进入各共鸣腔体, 进入歌唱发声状态。

4.3 歌唱的真假声发声状态

唱低声区时, 声带闭合不是很紧张, 张力较小, 声带较长、较厚, 气流通过声门时引起声带的全部振动, 此时声带运动处于重机能状态, 它以真声发声为主要状态。此时如果要想达到真假混合, 应该用上气息的推动力, 发声音量不能大, 但是音色一定要结实, 用上一些哼鸣的感觉, 这样才能达到低音区歌唱发生的需要。

唱中音区时, 声带闭合靠拢, 张力加大, 声带变薄、变短, 气流通过声门时, 引起声带的局部振动。这是歌唱运用最多, 也是最重要的歌唱声区。在这个声区内真假声比例是因人而异的。男声和女声也是不一样的。男声以真声为主, 而女声以假声为主。

唱高声区时, 声带紧闭, 张力更大, 声带变的更短, 气流通过声门时只引起声带的边缘振动, 此时的声带处于轻机能状态。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 虽然真声与假声是两种不同的发声状态, 但在发声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密不可分的。

5 结论

发声练习是歌唱训练的基础, 是演唱歌曲前的准备, 可以起到活动全身肌肉和发声器官使其达到最佳状态的作用, 要做好发声练习, 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 有目的, 有计划的练习, 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 做好发声练习是歌唱训练的基础, 是达到完美演唱声乐作品的重要环节。

摘要:发声练习在歌唱训练中, 是培养歌唱者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内容之一, 目的主要是使歌唱者经过一定的辅导, 纠正其发声方法上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不良习惯, 通过发声练习, 获得纯净、圆润、明亮、统一的音色, 达到强弱控制自如和获得宽广的音域, 并运用到歌唱中去。

关键词:歌唱训练,发声练习,呼吸器官

参考文献

[1]罗依琪.声乐艺术与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1]罗依琪.声乐艺术与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2]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中国民族声乐教材 (1-3)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2]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中国民族声乐教材 (1-3)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9.浅析合唱训练中的准备练习作用 篇九

古人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在歌唱中, 正确的发声、良好的共鸣以及歌曲思想感情的表达都是和呼吸密切相关的。因此, 在合唱训练之前, 必须掌握好气息的运用。如果气息不够, 较长的乐句就不能唱好, 缺少气息的支持, 头的负担就会过重, 高音很难唱上去, 中音区也会感到吃力;如果气息控制得不好, 声音的大小、强弱就不能变化自如。因此, 在合唱前, 做好呼吸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合唱发声练习的目的, 主要是训练正常的呼吸方法 (腹壁肌肉、膈肌的积极活动与控制气息能力的培养) , 学习掌握好正确的发声方法;取得良好的混合共鸣;使嗓音能持久地进行演唱, 还要训练歌唱的咬字、吐字, 使唇、牙、舌等部位敏捷有力, 轻松自然, 纠正含混的字音, 做到“字声结合”、“字正腔圆”。通过这些练习, 更好地唱好每首歌曲。使歌曲的“情”通过歌唱的“声”表达出来。

(一) 缓吸缓呼练习。要求:吸气平稳而深入, 稳住以后再以慢速均匀、平稳地发声、注意气息的控制, 力度的变化。

(二) 连音练习。要求:呼吸深沉、平稳而自然, 声音连贯圆润, 平稳流畅。声音上下要统一, 位置保持不变, 高音区注意体会头声的感觉。韵母转换时要正确。

(三) 非连音练习。要求:呼吸自然有气息支托, 声音结实饱满, 明亮有力。练习时喉头放松, 舌部轻松自如。

(四) 顿音练习。要求:吸气深入, 运用腹肌和横膈膜灵活地控制发音, 声音灵活、短促、轻巧而富有弹性, 集中感强。

(五) 带词练习。要求:音调准确, 字声结合, 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字头咬准要有劲, 字腹引长不变形, 字尾归韵要分明。

其次, 音色也是需要重要关注的。音色要相互靠拢, 让声部与声部之间产生一种共振、相融的音色里, 也就是共性和协音色, 千万不能互相干扰, 只突出自己而不顾整体, 这是与“合”原则相违背的。因此, 当音乐需要突出主旋律时, 其他声部要学会若唱和躲开来突出主要声部, 这样才能体现出合唱艺术的质量。

再有, 节奏也是很重要的。演唱自己的声部以其他的声部为依据, 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 能听到其他声部的进行, 利用其他声部来找自己声部的旋律线, 及与其他声部的相互配合, 同时还要听清伴奏的进行, 因为伴奏也是整体的一部分, 跟着伴奏走, 才能真正达到“合”。

二、合唱训练准备练习的作用

(一) 有利于促使合唱队员注意力集中

合唱既追求“合”, 也追求“和”, 它又是一种以人声结合的音乐形式, 因此演唱者更需要懂得如何使自己的声音在集体声音中起着最有效地作用, 这就需要做好合唱训练的准备练习。还有, 合唱的协调也是促进合唱队员注意力集中的重点内容。为了达到合唱的协调, 这就要求演唱者在训练的时候, 要集中精神挺好领近队员的声音, 不能单纯地顾及自己的演唱而忽略整个合唱的音响效果, 因为在合唱中, 整个合唱的效果好, 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在顾及整个合唱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尽可能使自己的声音在整个集体中起到作用, 不能拖整体的后腿, 而要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 有利于帮助合唱队做好身体和声音上的准备

歌唱是一种离不开器官在发挥作用的艺术, 而合唱训练的准备练习就可以将歌唱所需要的器官激活并调动起来, 让它们有一定的准备活动, 这与体育训练中的热身运动, 是相同性质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腰部、肩部、脖子以及面部肌肉等做一定的准备运动, 让这些器官充分调动起来。

再有, 准备练习还可以帮助合唱队做好声音上的准备, 其实也就是“开声”, 这时演唱队员就需要唱几首练声曲, 以此将嗓子活动起来。还有, 在合唱中, 咬字和吐字也是很重要的, 这也是需要做好准备练习的。对于合唱队员来说, 咬字和吐字都是很重要的, 这也是一种习惯。吐字要有力, 而吐字要清晰。

(三) 有利于帮助队员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

呼吸是声音的发动力, 也就是声音的源泉。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发声好坏的重要关键, 所以在合唱训练中, 做好准备练习, 对合唱队员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在合唱曲中, 常见有特长的乐句, 如宗教去曲, 那些长连句, 必须要有良好的呼吸训练的人才能胜任。因此, 呼吸的准备练习是很重要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合唱训练中的准备练习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它能够激活合唱队员的器官, 能够帮助合唱队员做好身体、声音以及呼吸等方面的准备。只有做好了准备练习, 才能够使合唱队员在合唱的时候做到协调、均衡、谐和等, 才能够完成每一次的合唱训练。

摘要:合唱, 是声乐表演中常见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强调“合”, 也强调“和”。要想产生理想的合唱音响, 其准备练习是很重要的。本文首先分析合唱训练包括哪些准备练习, 随后重点分析合唱训练中的准备练习作用, 希望能给读者清晰明了地展现出合唱训练中准备练习的作用, 而且能够让训练者和教师更加重视合唱的准备练习。

关键词:合唱训练,准备练习,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彦丽.论准备练习在合唱训练中的作用.滁州学院学报, 2008.

[2]张晓玲.试论发声练习在合唱训练中的作用.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9.

[3]李颖.浅谈哼鸣练习在合唱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大舞台, 2011.

[4]刘心畅.合唱准备练习探究.湖南师范大学, 2011.

上一篇:福建乡村旅游开发的冷思考下一篇:情人节送男友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