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角:小人物(9篇)
1.人文视角:小人物 篇一
人文关怀视角下宜昌市社区休闲策划论文
[摘要]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有效引导组织社区休闲对于满足居民日益高涨的休闲需求,拉进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提升社区居民素养,推动社区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目前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对宜昌市社区休闲提出一些框架性的策划建议。社区应重视社区休闲需求识别、休闲教育培训、休闲行为引导、休闲活动策划组织。
[关键词]人文关怀 宜昌市 社区休闲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单元。社区休闲是在社区生活中产生需求并得到满足的休闲活动,
是塑造社区个性、形成社区文化、彰显社区品质的主要动力。社区休闲供给是公共休闲服务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宜昌市共有社区168个,其中西陵区现有社区69个,伍家岗区现有社区51个,夷陵区现有社区9个,高新区现有社区13个,点军区现有社区7个,V亭区现有社区19个。宜昌市目前社区休闲主要是在节假日举行一些节庆活动,针对青少年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暑期班活动、安全教育培训、志愿者活动。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有效引导组织社区休闲对于满足居民日益高涨的休闲需求,拉进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提升社区居民素养,推动社区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但因目前社区本身需要管理、协调、服务的事务非常多,再加上社区工作人员既无行政编制也无事业编制,流动性较大,目前的社区休闲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结合目前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现对宜昌市社区休闲提出一些框架性的策划建议。
一、社区要设立负责休闲的专业机构
“社区休闲服务中心”。社区休闲服务中心的工作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来承担。该中心主要负责社区休闲需求识别、休闲教育培训、休闲行为引导、休闲活动策划组织。
二、休闲需求识别
社区休闲服务中心经常查阅国内外知名社区举办的休闲活动和项目,向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休闲需求调查,以便尽快识别休闲趋势、休闲需求,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有选择地采纳,为后期活动开展打下基础。
三、休闲教育培训
社区可以根据各个年龄段休闲需求的差异,分年龄段请志愿者进行休闲安全教育培训、闲暇时间科学安排培训、各类休闲技能培训等。这些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休闲安全教育培训、闲暇时间科学安排培训均可采用图片展的方式进行;如舞蹈培训可以请社区内舞蹈队成员进行舞蹈示范培训。
四、休闲行为引导
笔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社区有时举行休闲活动,但社区居民特别是大社区或者新社区居民参与热情并不高。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在于居民认为彼此不熟悉,不愿参与;其二在于居民缺乏相应休闲技能。可见社区要想策划的休闲活动有人捧场,形成良性循环,需要进行有效的休闲引导。如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要利用晚饭后散步休息时间多做“破冰”工作,让社区特别是同一小区里的居民彼此熟悉;大力宣传健康易行的休闲活动,提供免费的培训渠道,只有感兴趣的人多了,学会的人多了,比如舞蹈、下棋、陀螺、羽毛球等,才有利于招募志愿者,成立各种小分队,产生一批休闲活动示范者,为后期开展各种休闲活动打下基础。
五、休闲活动策划组织
在前面几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社区休闲服务中心可策划社区休闲活动。社区休闲活动要本着社区居民感兴趣、操作简单、参与简单、时间短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内单位、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可以举行社区露天舞会、社区居民自带水果饼干零食的露天冷餐会、社区7―12岁孩子陀螺比赛、社区18―35岁青年羽毛球比赛、社区象棋擂台赛、社区居民互换书籍阅读会、社区生活小窍门竞答比赛、社区美食品鉴会,等等。相信回归生活本身,尊重居民需求、价值的休闲活动定能吸引很多居民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宋静.城市社区休闲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发展[D].浙江大学,.
[2]李光梓.城市社区休闲刍议[J].学理论,(16).
2.人文视角:小人物 篇二
诺艾拉·夏特雷 (N elle Ch telet) 集作家、学者、外交官于一身, 也曾是位演员, 现为巴黎第五大学大众传播系教授。她的短篇小说集《嘴的故事》于1997年获得法国龚古尔短篇小说奖。该小说集由18个独立的短篇小说组成, 故事均取材于日常生活, 都与“嘴”或者说“食物”有关, 故事短小精炼, 情节简单, 却蕴含深刻内涵。《老妇人的炖肉》是小说集中的第一篇, 讲述了老妇人雷蒙德由于做炖肉失败而最终选择跳楼自杀的悲剧故事。
人物是小说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 它不仅与情节、事件有关, 而且与作品主题密切相连, 人物在小说中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尤其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更是叙事作品成功的重要标志。在作品中, 人物形象塑造与其他叙事作品中众多的人物形象塑造不同, 女主人公雷蒙德的形象更多的是通过叙事者的全知视角下的感官叙事建立起来的, 叙事者展现得更多的是人物心理感受, 可是说这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鉴于以上特点,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作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采用了哪些手段?为什么使用这些手段?它们产生了怎样的效果?作者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本思想?本文首先对主要的人物观进行梳理, 以便更好地廓清我作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之处。之后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展开研究:全知视角及内视角下的感官叙事与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间接塑造。
二、两种主要的“人物观”
人物是小说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 然而不同的理论家和作家却有不同的人物观, 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些人认为人物在小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人物塑造的成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标志。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 在他看来, “任何一个史诗式的主人公, 不仅能够真正地站起来、自如地行动, 而且还同时是作家发自灵魂深处的感情的一个人格化的人物。这样的人物, 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愿望的幻影, 是我们希望的化身。他们使作者模拟的真实性格的真实性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更提高了这些性格的普遍性”。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中国作家莫言, 他认为:“如果说汉语文学的核心问题, 那么我觉得塑造典型人物是十分重要的, 小说的核心是人物, 是作家创造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核心又是他们的思想, 这个思想的核心又是一种作家的不同流俗的思想的反映。” (谭君强, 2008:156) 另一些人如形式主义者和结构主义者认为, 人物只是情节的产物, 它们的地位是功能性的, 将它们视为真实的人物是错误的。在她们看来, 叙事理论对人物的探讨必须避开人物的精神———心理这一层面, 而仅仅涉及人物的功能层面。持类似观点的代表人物还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布莱希特, 他主张把事件过程置于艺术表现的中心, 人物在她看来只是一个符号, 目的在于展示现实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并不一定要有鲜明个性。 (朱立元, 2005:204) 以上两种人物观或者重视人物刻画与塑造, 或者轻视人物塑造, 转而重视行动或事件, 而只把人物看成一个符号, 然而这两种较为极端的人物观并不能囊括所有叙事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取向, 重事件轻人物的作品常见于侦探小说, 这类小说重视情节的铁荡起伏、重视行动。在一些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中, 人物或者说人物性格的描述则占了主导地位。此外, 有一些小说既重视事件、情节, 又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 因此来说, 人物和事件是有机联系的, 二者的重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波动的, 它们的重要性随着作者创作目的的变化而变化。那么, 我们的作品究竟属于哪一类小说呢?它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 是否可以对其进行归类呢?我们将通过接下来的分析回答上述问题。
三、全知视角及内视角下的感官叙事与人物形象塑造
短篇小说《老妇人的炖肉》以全知叙事者的第三人称叙事展开, 采用零聚焦的视角, 即所谓上帝之眼, 叙事者看到了一切, 知道一切。该小说的叙事具有极强的镜头感, 好像读者也在看着这眼前发生的一切:早上, 雷蒙德静静地躺在床上, 心脏很奇怪地紧了一下, 她醒了过来。她睁开双眼, 却比平时要多花几分钟时间才能适应夏季柔和的光线:不好的兆头……像往常一样, 她看着天花板上装饰的蔷薇花图案, 目光渐渐移动到分枝吊灯的吊柱上, 上面排列着昆虫的尸体, 最后她完全苏醒过来, 观看早上第一只苍蝇的临终, 可这并没有让她害怕:不好的兆头……她把头转向窗户, 看着百叶窗的影子戏着窗帘, 可这也没让她露出微笑:不好的兆头……她挪动双腿, 左胯是麻的, 长久以来, 雷蒙德确定自己健康地活着是因为她全身哪儿都不疼, 可是今后她知道, 年老体衰带来的疼痛将是她活着的唯一证据, “我活着是因为我能感觉到身体某处的疼痛”, 今天左胯的疼痛提醒她她还活着。由叙事者的这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到, 叙事者聚焦的是老妇人雷蒙德的眼睛、她的视线, 并且叙事者能感知到老妇人心脏紧缩了一下及她左胯的麻木和疼痛。老妇人的心理也是叙事者能够体验到的, 例如观看早上第一只苍蝇的临终并没有让她害怕。至此, 小说叙事转为内视角, 即人物视角, 叙事者顺着人物的视角看、听, 这时叙事者的视野受到限制, 它只能看到或感知到人物看到或感知到的, 然而这种视角却能拉近叙事者与人物的距离, 更利于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感觉 (Frédéric Calas 2007:75) :门开了, 一阵走路时裙子发出的窸窣声, 一只娴熟温柔的手将一杯茶和两块黄油饼干放到床头柜上。由此我们看到, 老妇人雷蒙德听到了门打开的声音和裙子的窸窣声, 看到了一只手将她的早餐放到了床头柜上, 然而此刻却没有半句言语交流, 只有老人的感知:听、看, 甚至老妇人只看到一只手, 而没看到整个人, 女儿送来早餐看似变成了一个机械的动作, 一切静静地发生, 更加凸显了老人的孤独。接着小说又重拾全知叙事者的叙事:她缓慢地起床, 如此不情愿登上生活的舞台, 焦虑使其瘫痪, 以至于不得不在床边坐了一会儿。她懂了自己为什么焦虑, 今天是周六, 是做炖羊肉的日子, 奇怪的是这是多年来她第一次为做炖羊肉感到焦虑, 想到炖肉甚至让她觉得有点恶心:不好的兆头……她开始吃饼干, 一边嚼着, 一边想着从前的事情, 这时心脏又紧了一下, 这次她害怕了, 她立即找出一瓶药水, 涂抹在太阳穴和手腕上, 直到恢复平静。她走进厨房, 系上围裙, 开始做炖羊肉。不知在哪个环节出了错, 炖羊肉失败了, 全家人坐在桌边默不作声。外孙的目光躲着她, 她的女儿将炖肉从餐桌上撤下, 没有提议下顿再吃, 她的女婿则长时间沉浸在报纸上的排字游戏中。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炖羊肉的味道, 久久不能散去……终于大家都离开了餐桌。在厨房里, 老妇人帮着女儿洗刷餐具, 她多次被女儿安慰, 甚至被温柔地“讽刺”:小小的失败, 没什么大不了的, 老妇人感到全身发冷, 每句安慰的话直刺内心。她回到自己的房间, 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 面无表情, 目光呆滞。此刻, 她还能闻到衣服褶皱里散发的炖羊肉的味道, 她在大脑中急切搜索活下去的理由, 说真的, 她没找到。这段全知叙事依然聚焦在老妇人的内心感受上, “懂了”、“害怕”、“想”、“全身发冷”、“闻到散不去的炖羊肉的味道”、“在大脑中急切搜索”, 这些词都直指人物的内心和感受, 焦虑感占据了人物的内心。而“不好的兆头”这个名词句重复了四次, 它既像叙事者的话语又像人物的内心独白, 更加反映了老妇人焦虑的情绪。
四、人物形象的间接塑造
叙事学家雅各布·卢特区分了两种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 即直接定义和间接呈现。直接定义就是用直接的、概括的方式塑造人物性格, 例如依靠形容词或抽象名词。 (徐强, 2011:84) 上文中叙事者对人物的感官叙事及心理叙事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直接定义法, 虽然叙事者没有直接使用形容词或名词修饰人物, 却直击人物的感受和心理。间接呈现与直接形容相对, 指的是不以直接指示的方式表明人物的性格特点, 而是采用各种手法展示并以具体的表现反映出这些特点。间接表现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 较为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对人物的行动、语言、外貌及对环境的描绘等间接地表现人物性格。 (谭均强, 2008:170) 在我们的作品中, 除了使用直接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官叙事外, 间接呈现也是作者采用的重要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 其中语言和环境两种方式对塑造老妇人的形象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在《老妇人的炖肉》这部作品中, 叙事者对老妇人的外貌没有任何描述, 我们只知道这是一位八十一岁的老人;故事中唯一的行动就是老妇人做炖羊肉, 这与老妇人的性格或形象没有太多关联。接下来我们看看叙事者是如何利用人物语言和环境的描绘两种方式塑造人物的。人物话语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 无论是从人物话语内容上看, 还是从人物的说话方式上看。然而事实上, 从叙事话语上来看, 整篇小说都是叙事者一个人在叙述, 没有小说中常见的人物话语, 如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等, 老妇人雷蒙德大部分时间在看、在想、在感觉, 想从前的事情, 想她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 想炖羊肉失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可以说人物话语缺失是这篇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 反而更凸显了老妇人的孤独、寂寞, 可以说人物话语的缺失产生了一种“无招胜有招”的效果。
对叙事空间或环境的描绘是塑造人物的另一种间接方式。在我们的作品中, 老妇人的房间与女儿女婿的房间形成鲜明对比, 老妇人的房间安静得能听到苍蝇的嗡嗡声, 女儿女婿的房间却十分热闹, 不时传来体育解说员解说比赛的声音, 还有她的孙子吹哨的声音, 这种叙事空间上的安排对老妇人的孤独起到了极强的烘托作用。
五、结语
由上述分析阐释我们发现, 《老妇人的炖肉》这部作品借助感官叙事及心理叙事, 与人物话语缺失及环境烘托等方式相互配合, 重在展现老妇人这一天当中心理变化的过程。首先, 早上醒来, 老妇人心脏的不适引发一系列心理反应, 叙事者对这种心理反应连续四次重复“不好的兆头”这句话, 这种叙事重复产生的累积效果, 一方面能够直接映射老妇人焦虑的情绪, 另一方面为后来老妇人跳楼自杀做了恰当铺垫。而后, 做炖肉失败将老妇人的焦虑情绪推到了极点, 成了小说的核心事件。最后, 餐桌上女儿女婿及外孙的态度则成了催化要素, 更是加剧了老妇人的焦虑情绪。把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置于艺术表现的中心, 突出老妇人孤独焦虑的生存状态, 而忽视她的外部特征及行动或事件, 叙事者的这种选择使得人物符号化。这种人物形象塑造方式上的选择可以说是上文提到的两种极端的人物塑造方式的杂交, 即轻事件, 重人物心理刻画, 然而人物又是符号性的。小说的题目定为《老妇人的炖肉》, 而不是《雷蒙德的炖肉》, 更加强了人物的符号性质, 老妇人雷蒙德的生存状态集中体现了老年人的普遍生存状态, 至此, 叙事者的存在主义动机变得更加明显, 作者欲以此唤起人们对老年人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 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人文关怀。在作者笔下, 食物变成了语言。
参考文献
[1]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到后经典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56.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04.
[3]雅各布·卢特, 著.徐强, 译.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84.
[4]N觟elle Ch telet:Histoires de bouches[M].Paris:Folio, 1997.
3.太空探索的人文视角 篇三
中国在2003年、2005年分别成功发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太空热”,一些航天大国正积极准备重返月球和在不远的将来登陆火星。今年以来,“神舟七号”的发射也尤为引人注目……人类在太空探索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同科学技术,特别是空间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但太空探索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未来的影响却远远超越科学技术的范围。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人类在其童年时代就梦想挣脱地球的束缚飞向茫茫的宇宙。人类的这种恋天的情结和执迷太空探索的动机和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些说法:一是受好奇心的驱使。太空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未知领域,对人类的求知欲有强大的吸引力。二是能最大限度地表现人的勇敢精神。
的确,在太空探索中挑战生命极限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给人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我们并不否认这些心理和精神因素在人类太空探索中的激励作用,但我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和目的植根于人类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的本性之中,而这一本性归根结底又是由人类不断增长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决定的。
原始人类在采集经济时代是靠大自然的恩赐生存的,他们往往集居在自然条件较好、有足够的野果可以果腹的地方。当他们把这一地方的野果采尽,就转移到新的地方。同样,在农耕时代人类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要不断地迁移、拓荒。资本主义在早期为了寻找原料和市场通过航海完成了地理大发现,从此人类的足迹从陆地到海洋,遍及全球,形成了现代世界的版图。
人类不断拓展生存空间的趋势现在仍在继续之中,不过同以前相比面临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关头。如果说以前人类可以通过迁移和地理大发现解决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现在则无地可去,因为整个地球和生物圈都纳入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已开发殆尽。看来,人类要再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只有开发太空和宇宙了。
20世纪后半叶,人类社会在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威胁下,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人类在反思以往社会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发现,我们虽然创造了现代文明,但把社会引入了不可持续的死胡同。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科技革命虽然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却加快了资源消耗的速度,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耗尽的时日离我们越来越近。当前世界油价飙升凸显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我们并不否认当前的高油价有某些人为的因素,但最根本的是石油由于储量日益减少而变成了一种稀缺的资源。我们都知道,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阿拉伯和中东的廉价石油。如今廉价石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靠什么维持世界经济,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解决资源匮乏不外两个方面:一是节约,放弃高消费、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开源,寻找获取资源的新渠道。从长远来看,开发地外天体和太空具有诱人的前景。
开发太空不仅能解决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还可以通过建立太空工厂、太空移民解决环境、人口和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永续生存问题。从宇宙演化的角度看,地球和所在的太阳系都有其产生和消亡的历史。既然现代科学告诫我们,总有地球资源完全耗尽,地球变得根本不适于人类居住的那一天或迟、或早地到来,人类作为一个智慧物种,就应未雨绸缪,做好应变的准备。俄罗斯宇航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要想永生,就得飞离地球。
太空探索对社会的影响
人类探索太空的活动使社会和宇宙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宇宙因素通过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进入社会,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不妨把太空探索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称为社会的宇宙化。当今的社会宇宙化是全面而深刻的,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面貌。
首先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宇宙化。太空探索扩大了科学研究的空间,在传统的基础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空间科学群,即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化学、空间地质、空间生命科学和微重力科学等分支学科。空间科学是利用航天器研究发生在太空和从太空观察到的各种自然现象。空间科学进一步扩大了人类的视野,给人类带来了从传统科学得不到的新知识、新观念,为人类认识宇宙的奥秘开辟了新的道路。
科学实验的宇宙化是指利用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太空实验室等航天器在微重力、超洁净、无污染的环境里进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实验。围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航天器,由于惯性离心力与地球引力平衡产生的微重力条件使科学家得以观察和研究被地球引力效应掩盖的现象和过程。此外,利用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等综合环境因素还可进行太空育种。经过太空飞行的农作物的种子,其生理和遗传性状发生变异,能选育出产量高、营养成份大、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的优良品种。宇航员们还在空间站与航天飞机上提取出在地面很难提取的哺乳动物的特殊细胞和蛋白质,从而为太空制药开辟了道路。
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宇宙化为生产的宇宙化创造了条件。生产宇宙化是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宇宙过程和现象,以及同开发宇宙有关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生产的宇宙化目前受相关技术的限制成本高昂,尚处于探索阶段,但空间技术带动通信、交通、气象、资源探测、甚至旅游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日益凸显出来。
以太空探索为目的的航天业不仅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本身由于商业化而成为充满商机的“宇宙产业”。据国际宇航组织推测,21世纪初是全球人造卫星需求的高峰期,全球市场每年将有220颗人造卫星和40~80枚大型火箭,价值1000亿美元的需求量。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从事代行发射国际商业卫星的业务,已从中获取相当的经济效益。
宇宙因素随着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在收听的天气预报,收看的卫星电视节目,使用的手机和各种交通工具上的卫星位系统都是由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传送的。如果没有太空探索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很难想像现代人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
太空探索和宇宙观的深化
宇宙观是研究人类、地球和宇宙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和宇宙的命运的学问。宇宙观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随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特别是对宇宙的科学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变化。这非常突出地表现在宇宙观中两个“中心论”,即“地球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的演变上。
地球位于宇宙中心的思想最早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后经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精密加工转换成一套系统的地心说的天文学理论,即地球为球形,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围绕地球转动。这一学说虽与科学事实和天文观测不符,但因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和世界的宗教教义,在天文学中统治长达15个世纪之久。
16世纪中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对地心说提出质疑,认为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转动。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后来伽利略的天文观测一起最终破除了地心说,地球就从居于宇宙中心的特殊天体降为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
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基本的发现之一,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端。哥白尼的日心说虽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受当时科学水平和思维方式的限制仍致力于寻找宇宙的中心,并误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天文观测表明,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000亿颗之多,且位于银河系旋臂之一的外边界。太阳既不是银河系的中心,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在现代宇宙膨胀模型看来,宇宙在大爆炸以后是一个不断膨胀的球面体,在这样一个处于动态的球面上寻找一个中心点无疑是徒劳的。
以地心说为代表的天文学中地球中心论在大量的天文观测和科学事实面前再也找不到支持者了,但地球中心论的影响还存在。例如在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环境问题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道《增长的极限》。该报道指出决定和限制全球发展的是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污染5个基本变量;这5个变量的增长是有极限的,而这个极限又是由有限的地球空间和资源决定的。很明显,《增长的极限》只看到有限的地球资源,忽略了太空中蕴藏的各种丰富的资源。如果从开发太空的角度看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可以突破地球的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球中心论的影响至今还存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某些领域,例如在太空探索中我们往往以地球为参照物,用仅适用于地球的某些特殊规律来解释其它天体和宇宙现象。一些外国学者对根据地球上的生命发展模式探寻地外生命提出质疑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例子。
地球中心论的思想在人们中间之所以这样根深蒂固,在于人类与地球的特殊关系:我们源于地球,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靠地球为生,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只有当太空探索和宇宙开发达到一定的程度和规模,人类对地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时,地球中心论的思想才能逐渐得到以克服。
太空探索和航天技术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从地球、生物圈扩展到太空和宇宙。在宇宙范围内,人类中心论是表征地球上的人类文明与其它星球上的地外文明之间关系的概念。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回答是否存在地外智慧生物和地外文明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个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些人,大多是天文学家,认为存在地外文明,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用各种射电望远镜向宇宙发射和接收来自宇宙的各种无线电信号以搜寻地外文明。虽然至今仍未找到有关地外文明存在的信息和证据,但他们仍坚信,既然地球上的生命是按照一定物理过程自然演化的结果,而且这种物理过程对整个宇宙都是适用的,那么在地球发生的事情在别处也能发生。
另一些人,大多是生物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和智慧生物是一个超自然的奇迹,是在极偶然和极不可能的情况下产生的,不可能在宇宙中重现。在肯定或否定地外文明都没有充分科学证据的情况下,我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信其有,那么人类寻找地外文明的决心就成为太空探索和科学发现的一个强大动力。如果信其无,就等于承认生命和智慧纯属奇迹和偶然,无法同宗教划清界线。其实,肯定和否定地外文明的两种观点并存对太空探索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双方在寻找各自证据的过程中都可能有重要的发现和意外的收获。
4.人文视角:小人物 篇四
《藤野先生》一文, 鲁迅写于事后20年, 以回忆方式再现当年日本老师感动自己的短暂往事。读此文时会发现, 字里行间都浸满着一种无比珍贵的师生情谊。在当时那份特殊心境的感染下, 读者会觉得藤野先生在鲁迅先生的眼中不只是一个曾经的形象, 而是一位站在身后并保持鲜活姿态的异国朋友。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 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这位衣着极朴素的老师在文字里向我们无声地走来。
“大约是星期六”, 你可以想象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 鲁迅很幸福地得到单独交流的机会。尽管拿来研究的时间还不够用, 但藤野先生实在放不下心, 所以, 希望看到鲁迅的课堂笔记。当鲁迅再看到自己的笔记一一被订正好后, 内心的不安与感激在多年后已经化成一种深厚的感情持久保留下来。
“……指着, 向我和蔼的说道”, 课堂上学生们开始体会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每丝关爱与尊重:“很高兴地, 仍用了极为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现在总算放心了, 没有这回事。’”“很高兴地”这个词组, 看出可爱的藤野先生对鲁迅内心顾虑的担心全然消失, 从侧面上更体现了先生对鲁迅的时刻关心和负重的忧虑。
“惜别”, 这二字大概是藤野先生唯一有意想留给鲁迅一点纪念了。殊不知, 在那位曾经一时任性的鲁迅眼里, 他留下了更多、更美、更持久的东西。“叮嘱……照了寄给他”, 这索要的相片, 也大概是藤野先生唯一有意希望鲁迅回报给他一点的东西。
二.学生口气的鲁迅
“到别处去看看, 如何呢?”承接着上段中“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口气, 鲁迅用学生的视角去寻找那风尘多年的往事。“可以抄一点。”平淡的语气, 注定从此开始彼此的感情交织到将来终会升华。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 有时也很任性”一句中看出,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情感在回忆刚开始时, 就带上浓郁的怀念味儿, 随着在时间的重述中, 不断地还原着那时那刻自己的细腻感受。
“但不知怎地, 我还时时记起他。”学生对老师, 有一种说不清楚却又很自然的联想感。
“在我所认为……最使我感激, 给我鼓励……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与其说鲁迅觉得藤野先生是自己的好老师, 不如说自己永远都是藤野先生的好学生。所以, 自“收藏着的”讲义, “不幸”遗失之后, 唯有“每当夜间疲倦, 正想偷懒时, 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恐怕只有这样的“面面相语”, 才真正让鲁迅先生不能忘却恩师的教诲。
三.结合两种时态的叙述
精心细读鲁迅的散文之作, 会发现, 他喜欢惯用两种时态。“过去式”的他与“现在式”的他并用。凡“过去式”中的他, 言语直白, 语调稚嫩, 但是见真切;凡“现在式”中的他, 言语深情, 语调硬朗, 但见深切。《藤野先生》一文, “过去式”的叙述所涉从开篇到末尾第四节; “现在式”的叙述所涉为最后三节。然而, 这样分明的叙述时段, 情感的深浅自然也分明了许多。从带着“怨气”、“火 气”的脾气 到“冲动” “嘲讽”的敏感性再到经历岁月后的理性, 在文字的回忆中逐渐清晰起来。类似《阿长与山海经》一样, 正是由“过去式”到“现代式”情感的“拨乱反正”, 才使文章的情感魅力大增, 从而让我们看到作者精神成熟的轨迹。所以, 阅读其散文作品, 这样的视角是不能忽略的。
四.是什么让鲁迅如此深情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文中的鲁迅, 以清国“差生”身份反复提涉“弱国”人们的麻木和强者的嚣张。在这尖锐的矛盾中, 鲁迅不仅没有看到绝望, 反而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启发。
细读文章, 就会联想到, 在某种意义上藤野先生的举动与行为, 看起来就像普通教师对差生的重视并给差生以前所未有的感动, 实质上也是藤野先生能对“差生中国”寄予自己的个人重视与美好希望, 因而给无比敏感的鲁迅深深震撼。
这一点, 便是真正触动鲁迅先生对于自己民族的决意醒觉和改造, 不希望“速成班的清国留学生”、“精通时事的人”以及“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永远麻木下去。这可贵的“教 诲”让鲁迅看到自己民族再生的希望, 在那特殊的国运下, 因而深深让他为之铭记。至于那带有辱没性质的漏泄事件与电影事件确切地说只是促使改变他“意见”的导火线。
5.审美文化视角下的人文徽州 篇五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建筑技艺、伦理观念、审美追求方面都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本书共分为七章:在文化背景分析方面,作者透过图腾之美、生命之美、人文之美,追寻区域内的审美踪迹;通过移民气息、移民选择的分与合、移民地理中水与火的分析,探讨移民审美选择影响下徽州审美文化产生、发展和定格因素;进而深入分析宗教对徽州人审美哲学形成的影响。就创美主体和文化实物方面,作者通过对徽匠、徽商、文人三个不同层面所呈现出的独特审美个性,解读村落审美、建筑审美、风俗审美,探寻支撑这些美的符号、美的载体的共同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本书主要围绕以上两个部分、多个层面展开,虚实结合、相映生辉。那么,徽州为何能创造出如此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灿烂的文化艺术成果,它们背后蕴含着的审美理念是如何形成的?为此,本书作者深入阐释了作为审美文化的创美主体——徽匠、徽商和徽州文人,他们所呈现出的对人性,对美的理解和对艺术的独立追求。作者说:“‘贾而好儒是徽商的重要特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求,体现在建筑技艺上,就是把儒家思想,把自己的文化积累和生活情趣,渗透到每一个建筑细节之中,赋予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以鲜活的外观造型和相应的审美形象。”揭示了徽风儒韵的人文内涵。
在《审美徽州》第五章“村落审美”与第六章“建筑审美”文本中,作者从徽州村落所呈现的生态、情态、形态审美魅力,从民居、祠堂、牌坊三个典型建筑文本所展现的徽州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精准地捕捉着背后蕴藏的传统儒学的灵魂。从村落布局中的“风水之术”中,作者指出:“徽州风水一开始就与人的原始信仰、审美心理、地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用现代科学的观点解释了“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这一“风水宝地”的审美模式:“住宅前面不宜压抑局促,视野开阔可望远,景色优美耐看,以山水审美为理论依托,村落建设大胆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恋、向往和相通。”从而便于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村落布局中的“风水之术”、聚族而居和形态意象所体现的明清徽州的传统文化精神。方静先生关于徽州三雕审美特点的论述中,雕饰图形的好儒态势、雕梁画栋的寓意都显示了儒学审美,装饰审美和吉祥审美的审美特色。
方静先生对徽州审美文化不仅有着独到的学术见解,还有着深刻的人性解读,他在作为立体审美艺术的牌坊中说到:“从审美角度看,悲剧是把人生最崇高最富有诗意的因素集中起来,反映在不幸的人生形式之中。大量出现的贞节牌坊,带有浓郁的悲剧审美色彩,这种‘悲比日常生活中的‘悲有着更为高级的心理感受,通过引发同情,触发共鸣,激发内心‘悲壮的道德力量,产生一种崇高感和愉悦感。”他认为:“贞节牌坊的悲剧审美效果,具有三个层次:一是故事引发人的心理共鸣,由情节情节悲剧而上升为人格崇高效果;二是石雕由外在冷酷线条块状刺激而使内心情绪变化,由外在冷酷线条块状刺激而使内心情绪变化,使热血沸腾;三是历史视觉激发的力量效果,在时空比对中对道德差异的遗憾引发对心灵的震撼。”正是因为他对于徽州建筑艺术深度理解,又善于将知性情感熔铸于审美客体的把握之中,才转化为精妙、透辟、深刻而理性的学术见解,读来让人动情,引人深思。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因为地域风俗习惯的差异性,造就了不同特色的区域文化。作者通过“村歌社鼓”中“乡音”、“游艺”、“嬉戏”,“山风吃俗”中“型色之美”、“本味之美”、“菜名之美”, 列举了“抬轿游街”、“祁门目连戏”等民俗活动,揭示了古代山越人的审美遗风,“它们扎根于社会实践,以歌曲、游艺、嬉戏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传承至今,是浓缩在语言和肢体动作中的“活”文化,对我们了解徽州人的人生、婚姻、生活、教育、是非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带有一种对徽州审美文化导读性质的著作,虽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著作,但对于读者认知传统徽州文化却有重要的审美导向意义和学术探源价值。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40多位徽学专家、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以及收藏家、评论家等等进行采访,收集大量鲜活的徽州审美信息,同时努力搜罗文献资料,从而对徽州审美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地描述、分析和论证。对徽州那些极富特色的地域符号和文化现象放到审美视觉下做全方位的研究,进而将徽州审美文化的演变轨迹以及背后所支撑的徽州人共同的审美理念和情趣,从而使一个全新、鲜活而有内蕴的人文徽州,审美而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本人是徽州人,自幼就对徽州文化耳濡目染,大学毕业后又在徽州工作,深得徽州灵气之滋养。在他的《审美徽州》写作前,已经有《魅力绩溪》、《徽州民谣》、《解读徽州》、《发现绩溪》等系列专著的出版,作者涉及徽州文化的视野之广阔和成果之丰硕,着实让人仰羡。正是因为作者搜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将美学方法引入徽学,对徽州丰富的文化遗存进行了多方位的系统考察与研究,丰富和提升了徽学研究的美学层次,开拓了徽学研究的视野,也是研究我国区域审美文化的一个良好范例,因此,也可以说《审美徽州》的出版,填补了徽学审美研究的空白,对完善加强我国地域审美文化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事实上,对于渴望了解和认识徽州的读者来说,方静先生的《审美徽州》等著作无疑是一扇灵气往来的“窗子”。
作者简介:
6.人文视角:小人物 篇六
该剧已于2011年初在江苏、浙江、北京、吉林、辽宁等众多地面台播出,还将于8月在山东、安徽、上海等卫视上星播出。这样的鸿篇巨制在制作与拍摄中产生了诸多故事,本刊探访部分主创,深度解密新版《水浒传》的台前幕后。
鞠觉亮(导演)
新《水浒传》与时俱进
掌舵新版《水浒传》的是香港著名古装剧导演鞠觉亮。他曾参与过老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拍摄,执导过《封神榜》、《霍元甲》、《侠骨丹心》等作品,虽然古装是他熟悉的领域,但翻拍四大名著毕竟是头一遭,压力也小不了。 “翻拍的压力确实大,刚开始接手,有很多顾虑,要克服不少问题。但如果这样,戏就太难拍了。于是,我换了思路,把经典的担子扔下,只把新水浒当作是一个好剧本去拍,把以往优秀的东西延续,补充曾经留下的遗憾与不足,这就是我要做的。这样一来,拍摄就能够很有序的进行下去。”
对于广受好评的央视96版《水浒传》,鞠觉亮赞赏有加,但他同时认为每个时代有各自不同的审美观,96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人们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和观点,因而新版《水浒传》也要符合这种时代特色,剧集中加入了新的元素与内容,把这些变化表现出来。
新版本更加贴近原著,篇幅加大到86集,空间大了,前作中没有交待清楚的内容现在都可以一一呈现给大家,让观众看得更明白。例如原著中仅有三回内容的潘金莲,在新版中篇幅加大到五集, 一些长镜头的运用,丰富对人物内心的解读。潘金莲最终含笑而死,也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在鞠觉亮看来,改编的内容要更人性化,赋予了更多人文的情怀。同时也让人物更丰满、立体。
此外,新版水浒用大笔墨诠释了情义,男人与男人之间“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情谊以及夫妻之间可以为之同生共死的感情,但以往对水浒的解读经常忽视这一点,“我们会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拍出来,兄弟与兄弟,丈夫与妻子,个人与国家,都是要表达的重点。”
新版《水浒传》的打斗场面有所增加,但与过去“干净利落脆”的风格不同,打戏的时间拉长了,配上了舒缓的音乐,演员还有摆POSE之嫌。 “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场面更有节奏,有气势。有文、有武、有静止、有活跃,是武打场景的调剂。也许观众看惯了以往短、平、快式的武打及节奏感强的音乐,我这样的处理方式希望观众在观赏的同时可以有思考,理解人物的情感,同时带来更唯美的感觉。”
回顾央视版《水浒》,战争戏仿佛是一笔带过的。鞠觉亮却要力求突破,用大手笔完成,用他的话说,“我们要让观众知道水浒里不仅有三五个人的单打独斗,还有规模惊人的大场面,而且涵盖攻城、野战、水战等各种战争形式。”其中在拍摄“连环马”一场戏时,剧组一次性动用了300名群众演员和200多匹马。在拍摄两败高俅的水战时,更花费了1600万按中国古代战舰的式样打造了15艘木制战舰,并额外改造了100多艘机帆船,场面震憾。
选角煞费周折
新版《水浒传》汇聚了张涵予、胡东、李宗翰、杜淳、甘婷婷、吕良伟、景岗山等实力派演员与新人加盟。其中扮演林冲的胡东和扮演潘金莲的甘婷婷都出乎大多数观众的意料,引起不小争论。
由胡东来饰演林冲,鞠觉亮原本是排斥的,“我看过他的一些戏,感觉与林冲还是有差距。但与他交流后感觉他很用心,是非常想演好这个角色的。于是开始让他提前练习骑马、练枪,感觉得到他自己也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但他的态度始终非常好,这点很感动我。”
林冲是一个非常多层次和性格的人物,而且他是真正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正是这种悲剧性让他被观众接受。他是那个年代难得的儒将,能刚能柔,对敌人强硬,对妻子温柔。“胡东刚进组时我感觉他的眼神太硬,开始时的林冲眼神里应该是内敛的,淡淡哀怨的,要先有柔情才能说明他后面的狠与爆发是有原因的,是被逼无奈的。后来胡东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他的表现让所有人惊艳。”
甘婷婷出演潘金莲是这部戏的又一意外,为了这个角色鞠导同样花费了很多心思。“对于这个角色,一开始很多人倾向于由范冰冰出演,先不谈她的档期问题,的确范冰冰够妩媚,如果真的由她出演,想必对观众而言算不上惊喜。甘婷婷的外形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潘金莲有所区别,所以我们找了一个最不像潘金莲的人饰演,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感受。她平常是端庄的,但随着她的成长与转变,可以看到她也有妩媚的一面。甘婷婷的领悟力非常强,很有潜质也很放得开,角色诠释得很到位。”
让人深感意外的是,水浒灵魂人物宋江的确定过程是最困难的。
宋江是全剧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核心人物的饰演者,他既要有知名度又要具备出色的表演功力。为此制片方与鞠觉亮环顾了国内所有小生及中生代演员,寻找了很久,最终才定下由张涵予出演宋江。“之所以定下张涵予,是感觉他演戏有他独到的味道,而且年龄也合适,他给人感觉也很稳,有大哥的气势,而且演戏功力毋庸置疑。”
新版《水浒传》中武松的身形太过单薄,林娘子的扮相不佳、过于成熟以及西门庆正经有余、邪气不足,也是遭受“板砖”较多的角色。对此,导演同样解释了选择他们出演的原因。“陈龙是位很稳当的演员,演技更关键。能打不一定代表非要很壮,演员不是空架子,身形与戏哪个重要?我更愿意找一个戏更好的演员。选择袁咏仪饰演林娘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她的知名度。二是她的个子比较高,由于胡东也高。他们的身高比较相配。林娘子是贤良淑德的女子,她要够端庄,袁咏仪自身有其独特的气质,她比较符合我们想要的这些特点。而关于杜淳饰演的西门庆,坏人不一定都要很邪,演员演戏不要被模式化。杜淳希望尝试多元化的角色,也给观众一个新鲜的看点。他做得很不错。”
温豪杰(编剧)
尊重原著 适度改编
为了这部新版《水浒传》,温豪杰的剧本创作了一年时间,力求人物塑造符合现代意识,要经得起现代人的审视,展现主要人物内心深处的世界。创作过程中,温豪杰本着完全尊重原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展现原著文学性的同时兼顾作品好看。
调整原著结构,英雄不再气短
纵观新版《水浒传》,会发现不少突破原著的内容。原本该在二十回后才出场的宋江居然第一集就出场了,大有提前进入角色之感。而且,宋江的形象不再是英雄气短式的人物,而是彻彻底底的豪杰。剧中还出现了不少温情的场景,如林冲与林娘子的惜别与思念。赋予女性角色更大篇幅是整剧又一看点。她们不仅貌美,遭遇也更加让人同情,潘金莲、阎惜娇不再是令人唾弃的形象,反而凭添了些许怜悯。以上内容是编剧大胆突破原著故事结构,在遵循原著的基础上展开了一些内容,以求让人物更立体、生动。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英雄的人物与作品,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一些正面的东西,宋江是水浒的主心骨,认可了宋江也等于认可了一百单八将。因此我摒弃了宋江身上不好的东西,使宋江更具备领袖气质和英雄本色。他表里如一,绝不搞阴谋。对人是光明磊落,而不是以往拿别人的银子到处赠人的小恩小惠。在没有做领袖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伸展自己的抱负,更改当时的不平。做了头领之后,他敢担当,大智大勇,大忠大信。使诸位好汉们见到宋江纳头便拜,才更有道理。”
而关于宋江对招安的态度,原著中很多人看不明白,不理解宋江为什么要付出如此大代价招安。在剧本创作中,温豪杰对此的改编也是下了一番心思,“我更注重对宋江心态的描写,解释了他并非为功名利禄,是为兄弟们有个好的结局,当然这也是综合了他的志向、抱负、性格等很复杂的因素的结果。并且附加了家国的大背景,突出当时的内忧外患,宋江体会到国家正需要这些人,他要带领众兄弟一起为国所用。突出领袖人物的大恩大惠,大忠大义气。这样更能衬托出最后结局的悲壮,自然就烘托出这个人的魅力。”
在温豪杰看来,原著中感人的东西不多,要想感人就必须要有情感。但新版水浒不是要刻意渲染感情,而是通过情感的表达显示这些草莽英雄的内心世界,提示他们不被理解的无奈。而剧中加大女性角色内容的同时,不能影响到男人剧的大风格。对于潘金莲是必须要尊重原著不能给予翻案,否则武松就做不了英雄了。对她的诠释只是多了一些现代人的视角,解释了她最终从良家妇女转变成淫妇的原因,更多了一些人文情怀在其中。
而阎惜娇的出场则是为展现宋江大情大意所做的做铺陈,原著中宋江娶阎婆惜,有点趁人之危的嫌疑,新作中加以改进。他为亡妻守孝,表现他不肯为色舍义。是阎惜娇做错了事,铸成大错和惨剧,从而改变了宋江在原著中某些非好汉形象。使他的英雄气概更为完美。
去其糟粕丰富人物性格
温豪杰总结了《水浒传》里的四大糟粕,比如暴力文学、市井文学中少儿不宜的内容、封建迷信以及对妇女的不尊重。面对这些内容则要进行彻底修正,然后合情合理地变成好看而且积极的情节。“比如众所周知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三拳即打死了镇关西,我们就先突出镇关西实在该死,而鲁智深因自卫和失手。而武松杀人,是因为要杀的人得不到惩罚,而且要害他自己,他是不得已而为之。不仅如此,原著中一些英雄好汉动不动就杀人的内容也都得以改进,既保证内容上流畅,又滤掉了血腥暴力情节。
此外,原著中对妇女同样不够尊重,剧中女性人物要么如阎婆惜、潘金莲都是淫妇;要么如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一样是悍妇,似乎只有一个林娘子是好的,还死在封建节义下。对于这些人物我们要一一保留,但同样要改进与修正。新作中我们把母夜叉孙二娘变成了漂亮的女人,原本善良的她被害得不人不鬼,为了排解过去的屈辱,她报仇,但却力量有限。偶然的误会,人们传说她卖人肉包子,她发现这能让人怕她,使她开店少受骚扰,于是她就认可了这个谣言,其实并非如此,这样的设计更能引人同情 。”
整部剧中,这样调整与修改的内容并不少见,编剧希望以此树立更为正面的梁山好汉形象,表达他们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以及兄弟间深情厚谊。
对于新剧遭受的批评与职责,温豪杰表示他都会关注,对于有些出现的问题还会尽可能调整。“拍摄新版水浒,我遇到了一个最为团结、最为投入的团队,上至老板,下至制片部门的人员都会热烈讨论剧本,每个人都十分认真与投入。现在戏已经在地面台播出了,老板还在修改,戏中出现的问题,老板也在想办法弥补,用补拍或其它方式,要在上星时调整过来。原本新水浒拍了100多集,最后剪到87集,广电总局已经获批,但为了剧集更精致,最终剪到86集,这在影视圈绝无仅有,要知道每剪掉一集就意味着损失几百万啊,这是何等的气魄啊。有了这种劲头和认真做事的态度,我对最终上星的新版《水浒传》充满信心。”
甘婷婷(演员)
拒绝脸谱化的潘金莲
影视圈:接到这个角色后,你为这个人物做了哪些准备?
甘婷婷:我把原著的相关章节读了不下三十遍,也参考了各种关于潘金莲的评点,各种版本有关潘金莲角色的光盘都找来看,我把这些资料提供的线索,与自己的构想结合起来,再与编剧沟通,构成我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影视圈:新版电视剧中对潘金莲的解读运用了现代人的视角,更深入挖掘了她的内心,你觉得这样的改编怎样?
甘婷婷:我比较认同新版中对人物的改编。剧本中为潘金莲为什么杀夫做了注解,让她的转变变得合情合理,使这个人物更丰满了,区别于以往对她表面化、脸谱化了的表现。潘金莲原本是个普通的民妇,西门庆唤起了她作为女人心底的欲望。所以潘金莲应该是一个外表看上去很靓丽清纯,但骨子里却有着不安因子的女子,而且她有心计,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有伏笔的。
影视圈:你是如何在剧中体现她的这种心计的?
甘婷婷:我认为潘金莲烫手那场戏最有代表性。当时她听到武大要给武二说亲,心中一惊,手被锅子烫了一片。原剧本中她被烫后,武大帮她包扎,她的情绪却始终沉浸在武二要说亲的这件事中。我认为这样诠释并不合理。这样太反常了,不会引起武大怀疑吗?一个对武二有意的女子,怎能如此明白地把心事写在脸上呢?于是我和导演商量,把剧情改成被烫后她没有声张,压抑住内心的涟漪,捏住了伤口,与往常一样送武大出门,就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然后她再坐下来好好思量,由此引出醉诱武二郎一出戏。
影视圈:在表演过程中,哪场戏最令你难忘?
甘婷婷:潘金莲两场洗澡的戏最让我难忘。两次洗澡分别表现了潘金莲不同时候的内心变化。第一场洗澡时,是她见到武二后的激动,一边洗澡一边抚摸自己,内心充满遐想。而第二次洗澡,则是被武松羞辱后,内心充满愤懑。此时的她心中的不安分已被唤起,心中充满渴望,所以当她遇到西门庆时,这种不安分便得到了响应。开始展露风情的一面。
7.人文视角:小人物 篇七
一、人文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一) 人文和人文精神
“人文”之“人”应是一种古道的风范, 宽厚的胸襟, “人文”之“文”则是文明、文化、文艺。总而言之, 人文体现人性和文化。人文实质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 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 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文在高层面, 它关乎国家的公平, 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文化可以立国”的高度体现。在朴素的层面, 它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就是团结友爱、邻里和睦, 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以人为本。人文环境好, 会影响人们对科学的重视, 自然科技也就会提升, 人们的素质提高了, 自然会开始接受一些新兴事物, 所以, 人文是一种品质, 一种社会高尚的品质, 一种人性胜利的品质。
人文精神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即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精神的实质, 不是“能力”, 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 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 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 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缺乏人文素养, 失落人文精神, 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二) 大学与人文
朱熹说:“大学者, 大人之学也”, ②“大人”之“大”在于它能实现人所固定的普遍内在价值。大学与人文恰似人的身体与灵魂, 不可分割。大学以追求真理、传承文化为首要任务, 自其伊始便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内涵。古希腊, 大学的博雅教育以培养“有教养的人”、“高贵的人”为目标, 中世纪大学以文法、逻辑学、修辞学、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学等“七艺”为主要内容, 以培养“全能的人”为目标, 形成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古今中外, 大学从来不曾离得开“人文”二字, 古代的高等教育着意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完善, 人文教育始终是教育的主体内容。这种理念为现代大学所继承并发扬光大, 现在的通识教育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 意欲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广博, 人格高尚, 具有反思与批判精神的人, 成为一个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 终以完成改造社会的使命。总之, 人文于大学而言是一种氛围, 感染、塑造着身处其中的每位成员的思想、信念和品德, 赋予他们大学独有的精神;同时, 师生们丰富的创造力和优良品质又逐渐延展、渗透, 终使大学形成稳定而鲜明的文化品格, 且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传递而生生不息。
(三) 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了发展的人文特征, 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价值:首先, 科学发展观与人文精神的理念相合, 避免“重物轻人”, 维护人的主体性、价值和尊严, 追求人的价值全面实现, 以造福人类为终极目的, 既是从发展求和谐, 又是人文精神之旨归。第二, 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 蕴涵着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保护好生态环境, 要求正确处理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正是以人文精神内在地规定着发展的目的本质。第三,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全人类的自主权, 以此体现人文精神。第四, 发挥人的创造性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要求, 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创造性才能获得的前提,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创造性是科学发展观应有的本质内涵。
二、大学人文是科学发展观之精神根基
(一) 创新既是大学的职能, 又是大学的使命
众所周知, 从标志着现代意义大学出现的意大利的博洛尼亚 (Bolona) 大学创办以来的900多年中, 大学的职能、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于办学职能的理念也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几经变迁。一般来说, 在中世纪的时候大学是一种探讨学术的师生团体, 是以教学和专业利益为核心的行会组织, 搞的是与世隔绝的精英、完人教育, 并不重视社会的发展需求。到后来随着新兴产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大学才逐步成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19世纪以科学技术和生产相结合为标志的产业革命, 直接推进了大学与社会的结合。应运而生的德国洪堡博士提出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曾成为19世纪初所有欧美大学的理论主宰。上世纪一二十年代,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又提出大学要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从此, 现代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理论逐步形成。自20世纪中下叶开始,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 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背景下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当前我们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对大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紧迫的任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 培养和造就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一方面使得这一使命更加富有挑战性和机遇性, 另一方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我们从新的角度理解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质量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 无论是基础性研究的突破, 还是高新技术的产生, 都由一批人才来推动, 尤其是创新人才。大学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 更需要将人的创新力量诱导出来。科学中国, 还要求大学在履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职责的同时, 审视只注重专才培养的传统教育, 更多地考虑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并瞄准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开放意识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大学科研促成知识创新, 而且大学的科研也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力量。古往今来, 多少的新思想来自大学教授的日夜冥思, 多少的新技术源自大学的实验室。世界各国的大学科研曾获得无数成果, 对促进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过举足轻重的贡献。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 都和大学都有很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 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基础, 而科研成果转化又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一, 这正是大学在科研中大有可为之处。正如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 “创新是近代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能。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③
(二) 大学人文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基础
大学人文使大学具有创新的底蕴。在新的历吏时期, 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大学能够完成, 使命的根本, 就在于它本身是以不断反思与创新为已任的组织, 而这一特性的精神底蕴, 是大学的人文精神。人文赋予大学活的灵魂, 赋予大学创新能力和精神的生命力。大学、人文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 人才培养孕育于大学人文。人才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创新型人才则更要具备一种求新、求异思维, 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远不止于教授某种技能, 而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养成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等许多方面。它须以宽广的知识作背景, 在此前提下促成学生联想与综合, 产生新的思想, 形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现存事物的超越的潜在能力。开发这种潜能很大程度上就在于, 使学生在习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 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中, 时时受到浓郁的人文环境的熏陶。大学人文以其人文教育的形式, 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研究, 以及环境的潜移默化, 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格, 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发展文化品味。这样, 学生在习得之时, 不仅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且诸多知识将逐渐内化为自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一种精神动力, 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进而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结合, 形成创新精神。人文教育不仅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也是创新素质养成的主要途径。
第二, 科技创新奠基于大学人文。人类的创新行为其实都离不开人文支撑, 作为源头的原始性创新即有赖于大学人文。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不同的层面。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创新包括原始创新为源头, 原始性创新, 是自主创新的基础, 是最根本的创新, 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 它依赖于大学, 依赖于大学的人文。在目前的大学科研中, 价值观有偏于实用化的倾向, 过于强调学以致用, 过于强调研究的短期产出, 这无疑影响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真正价值的发挥。当前, 大学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大学只有经过长期孕育形成丰富的人文积淀才能守住自己独特的高贵品质, 一旦形成并深深地扎根大学之中, 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为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大学人文具有的学术自由, 又是科技创新所必需的制度环境。
第三, 制度创新渊源于大学人文。科学技术的创新, 目的是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加优厚和便利的条件, 但历史上技术创新的实践却曾带来不少负面效应, 特别在注重物质财富创造的工业社会, 种种不均衡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事实证明, 缺乏人文精神的经济发展, 即便是暂时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残缺的发展。制度创新在于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因此, 如何才有助于这样的制度建设?这需要人文, 尤其需要大学来解答。人文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级关怀, 是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 人文精神的基本规定就是理性与至善精神、正义与人道精神、仁爱与崇高精神以及自由与解放精神, 其最实质的是关爱人生、伦理至善。可见, 可持续、和谐的制度建设、本身具有深刻而丰富的人文内涵, 人文是制度创新的本要求。当今社会, 大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诞生地, 它教育及其营造的人文氛围不断辐射, 或显或隐地响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情趣, 它采用当代最先进的知识、方法, 促使人们具备现代社会所需求要的人文素养, 推进与重建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四, 文化进步扎根于大学人文。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而发展的直接依靠在于科技进步, 这是创新型国家的涵义所决定了的。科学、技术、人文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科技的人文价值, 都使科技进步事实上扎根于大学人文。从历史渊源上看, 科学与人文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 因为科学不仅仅是一种世俗的生存智慧, 更是一种自由的学问。希腊人的人文理想是“自由”, 而科学就是一种追求自由的学问, 它摆脱了实际的需要, 仅“为追求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从价值论角度看, 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方面基于经验的目的, 体现出其技术向度, 另一方面也基于形而上的目的, 体现其人文向度, 指的是科学代表人类心灵对自由的追求。从科学的本质看, 它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文化。由此, 科学是以人为中心的, 是人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物, 使之人文化的过程。正是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活动, 科学才有了意义和价值。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联系在于“人”, 人的智慧显然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如若忘却了人, 科学技术将成为无的之矢, 进而成为无缰之野马。总之, 大学因人类历史中所积淀的人文思想, 形成有别于其他机构的基本特征, 是科学发现产生灵感、技术进步赖以萌芽的土壤, 国家的文化进步便扎根于此。
总之, 大学是国家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中心。在科技进步中, 在制度创新中, 创新的灵感和智慧来源于大学, 大学的活力又源于人文。人文, 是中国大学必须培养的基本底蕴。要使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有源之水, 使得国家制度走向和谐发展, 大学就要作为重要的策源地, 以其人文底蕴而所具备的科学敏锐, 探索精神、宽阔视野, 为创新提供知识上的、精神上的支撑。由此可见, 大学人文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
[2]朱熹大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1.
8.人文视角:小人物 篇八
一、网络外部性与人文环境的交互影响
20世纪末互联网络飞速发展, 诸多企业花费巨额资金建设互联网资源, 力图通过加强客户关系、提升内部效率等方式给企业带来收益。因此, 网络成为企业一个重要的资产, 而且网络基础设施具有投资巨大、周期长等特点。但是, 网络一旦投入使用就会产生外部性。外部性根据其产生的领域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生产的外部性是指由经济主体的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性, 消费的外部性是指由经济主体的消费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性。外部性根据其影响效果又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一些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使其他一些经济主体受益而又无法向后者收费的现象, 负外部性就是一些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使其他一些经济主体受损而又无法向后者补偿的现象。
网络外部性与人文环境之间存在交互影响, 生产者凭借网络强大的传播力量对产品进行宣传、销售等, 提高了自己的收益, 但有时这种收益的获取是以对人文环境的外部效应为代价的。例如, 由于网络消费外部性的存在, 致使网络游戏的消费容易刺激参与者, 尤其是青少年的“过度参与”, 以至于可能超过参与者正常的生理极限, 进而产生社会性的网瘾问题;同时,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特点, 使得参与者更愿意“体验”在真实世界体验不到或者不敢体验之事等, 从而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障碍、社会角色的错位等人文环境被污染的各种问题, 存在严重的外部负效应。但网络游戏生产商并不会由此产生损失, 甚至会提高游戏厂商的收益。
目前, 针对网络外部性产生的人文环境问题, 主要通过法律、法规等的建立来进行约束, 同时, 因为这些外部负效应具有不可预见性, 所以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都是以巨额人文环境损失的实际发生为代价, 存在滞后性, 并且需要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时间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去改善网络人文环境。因此, 有必要将网络外部性对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视为绿色资产和绿色负债, 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 作为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此实现对企业行为的自我约束, 达到保护和提升网络人文环境的目的。
二、网络绿色资产与网络绿色负债的确认
国内外研究学者对绿色资产和绿色负债已经给出了相对明确的定义。绿色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 能以货币计量、预期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绿色资源。绿色资产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 绿色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第二, 绿色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所谓控制是指特定主体可能不拥有绿色资源的所有权, 但能够对其行使使用权。
第三, 绿色资产都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中获得的。
第四, 绿色资产具有稀缺性。绿色负债是指将企业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加以确认, 即将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确认为环保负债额。
但是这些定义中所指的环境仅限于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属于物质世界, 而网络绿色资产和网络绿色负债是专门针对网络人文环境而言的, 这种环境属于虚拟世界。仿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模式, 可以通过将网络对人文环境的影响计入资产和负债来对网络绿色资产和网路绿色负债加以确认。其中, 当企业通过网络投资、使用等对人文环境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时, 这种投入计入网络绿色资产。同时, 将网络对人文环境产生的负的外部效应计入网络绿色负债。具体的核算内容, 可以通过网络人文环境所受影响的内容、程度、性质 (故意、非故意认定) 来进行细分, 以帮助外部投资者更详细的了解企业网络投资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三、网络绿色资产与网络绿色负债的计量方法
环境成本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绿色会计领域中, 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 为管理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支出, 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要求而发生的其它成本。环境成本分为环境控制成本和环境故障成本, 其中, 环境控制成本是指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而产生的成本, 该项成本越高, 表明企业主动履行环保责任的程度较高;而环境故障成本是指当企业没有主动履行环保责任时, 则会发生的诸如罚款等各种损失, 这些损失归为环境故障成本。
将环境成本引入网络人文环境的保护, 则相应的环境都是指网络人文环境, 而不再是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模型如下所示, C=αC1+βC2
C——网络人文环境成本;
C1——网络人文环境控制成本;
C2——网络人文环境故障成本;
α、β——系数, 取值 (0, 1) , α+β=1, 系数的大小可以调整企业对网络人文环境的保护行为。当降低系数α的取值, 加大系数β的取值时,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必然会提高人文环境保护意识。
如果企业的网络人文环境控制成本较高, 则企业履行的网络环保责任程度较高, 相应的网络人文环境故障成本就会较低。这样, 假设两个企业的网络人文环境成本相等, 而网络人文环境控制成本和网络人文环境保障成本不一样时给企业带来的网络绿色负债也不一样。
例如:两个企业A、B, 网络环境成本相同, 均为10万元, 其中:A企业C1=8万元, C2=2万元;B企业C1=3万元, C2=7万元;取α=0.2, β=0.8, 则:
A企业绿色负债为=0.2×8+0.8×2=3.2
B企业绿色负债为=0.2×3+0.8×7=7.2
根据网络人文环境所受影响的程度、性质、内容的不同, 给系数设定不同的取值范围, 来调整约束企业行为的力度。例如, 如果企业网络投资行为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性质是故意的, 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又不能对其行为进行法律上的约束, 此时, 可以将系数β值扩大到系数α的N倍, 其中N=10, 100或更高, 而不再限于0~1的取值范围。由此, 通过绿色资产、绿色负债的确认、计量可以影响企业行为的成本和收益, 继而实现企业行为的自我约束, 减少网络对人文环境的危害影响。
四、结论
绿色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是环境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往研究仅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而忽略了人文环境;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应用, 为人文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 基于网络的外部性对人文环境特殊影响的背景下, 重新审视绿色资产和绿色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是提高企业人文环境保护责任的关键。引入环境成本的计算方法, 通过设置模型系数, 可以提升企业对网络人文环境保护的主动性, 调整约束企业行为的力度, 实现对网络绿色资产和网络绿色负债的计量。
参考文献
[1]牛文元:《加快绿色GDP核算体系建设》, 《绿色视野》2005年第3期。
[2]许家林:《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 《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3]张思纯、李海萍:《环境成本管理:绿色资产与绿色负债的计量方法探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4]刘晓东:《论网络游戏的外部性及其监管》,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5]许家林、王昌锐:《论环境会计核算中的环境资产确认问题》, 《会计研究》2006年第1期。
9.人文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篇九
【关键词】人文视角 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51-01
大学生人文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教育方式要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调整。人文视角,就是将大学生不再单纯看为被教育对象,而是一个有个性与特点的活体对象,通过他们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易于学生接受。
一、人文视角的内涵
人文视角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人文关怀是目前社会上经常见到的一个词汇,它是人性化的视角。人文关怀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和谐的氛围当中实现人的全方面发展。在教育的同时对受教育者提供足够的尊重,并且对每个人的价值和人格进行肯定,为人的社会行为提供更加美好的环境。人文关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二、将人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好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传递政治功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政治观点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在形式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模式化说教,对于学生的精神需求不了解。而且,在教育过程中,不太区分个体差异而是将所有的学生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不太理想。而在人文视角下,教育不再过分强调政治内容,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人文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具有亲和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显著。
2.能充发挥大学生潜能
思想政治教育和一般的数理化教学不同,它是一个与人交流的学科,不是单纯说教,其中本身就蕴含着人文的思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简单的理念灌输,而融入人文视角以后,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育本身,更加重注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不相同,人文视角就是不去绑附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找到自我也能学到知识。
3.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近年来,高校的学生中有一些存在着严重心理问题,主要被偏激、抑郁、厌世等悲观情绪困扰,造成心理问题。甚至有一些学生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式,甚至导致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在人文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便会更容易发现这些问题学生,并且通过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个体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可以摆脱负面情绪,从而减少校园不和谐现象出现,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人文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教育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在人文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不能求快,要放慢速度,这样才能充分显现教育的成果。因为学生固有的思想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得让学生慢慢消化。将人文放进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教师首先可以跟学生沟通聊天,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然后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且,在教育当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留给学生吸收消化所学知识的时间。教育一定不能过于急躁,多次教育学生,学生思想都没改变也不能气馁,要选择合适方法、方式继续引导。
2.思想政治教育要多和生活联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能通过生活检验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在人文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时间与书本上的内容,除了这些理论知识更应该将教育融入生活当中,充分发挥人文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课堂结束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停止,还应该融入生活当中。比如教师可以专门设置微信群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同时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困难告诉教师,得到教师的辅导。再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多种有意思的活动,像心理健康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情景剧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受到教育与启发。另外也可以多举办一些团活动竞赛,比如道德题目类的辩论赛、某校最美团员等。
3.充分利用校园内宣传设施
人文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条线似的教育方式,而是呈伞状分布。除了课上和一些活动外,我们还要将校园内的宣传栏用上。宣传栏大都分布在主要干道,比较醒目,学生路过大部分都会去看一看。因此,教师也要抓好这个教育阵地。教师可以将一些思想政治的内容通过小故事、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们在观看的时候不仅享受到了优美的文字,而且还能从文字当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而且,这种教育方式不是被动的,而是学生主动为之,学生更易于接受,效果也更好。对于特别优秀的故事,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拍成微电影,进行全校园内播放。同时参与者对故事内容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受到更深层次的教育。
4.创建有深厚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师思想水平高低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要有人文的内容,首先教师本身得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一个只懂理论的教师是完不成人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任务的。因此,在注重教育方式的同时,我们一定不能忘了教育的源头,也就是教师。为了在人文视角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在选择教师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关。教师不仅要学历达标,人文素养更要达标,从而确保每一个教师都是高水平的。
参考文献:
[1]吕治国,张晓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关怀教育体系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2]陈思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价值内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16-18.
【人文视角:小人物】推荐阅读:
母亲的视角作文07-13
连贯:语篇分析理论视角10-05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06-25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期末考试07-20
中国煤炭:来自行业领导者的视角11-09
女性视角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的论文07-15
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分析11-04
低碳经济视角下产业选择与对策论文11-05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06-19
从现代实践哲学的视角看杜威道德哲学理论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