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第七单元教案

2024-07-29

一下第七单元教案(4篇)

1.一下第七单元教案 篇一

1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看课件,认识“井”,“水井 ”有什么作用呢? 2.看插图:这口井和别的井有什么不同? 3.读碑上字。

4.齐读课题,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1)“挖井人”是谁?“吃水人”是谁?(2)为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

(3)认识生字“吃、忘、井”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范读。2.自读。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拼一拼。

三、学习生字词 1.带拼音识字

chī wàng jǐng cūn jiào 吃水 不忘 水井 村子 叫声

máo zhǔ xí xiāng qīn zhàn shì miàn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上面 自读 抽读正音 齐读 赛读 2.去拼音读词语

自读 男女生接力读 开火车 齐读 3.识记生字。

(1)认读生字 小老师教读 自读 齐读 开火车(2)交流识字方法。

4.指导读文(1)自读

(2)分段抽读,相机指导。(3)自由读文,思考

谁“不忘挖井人”?(沙洲坝的村民们。)“挖井人”是谁?

四、指导书写

1.认读“吃、叫、主、江、住、没、以”,并组词。2.重点指导:吃、没、以。

(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特点。

(2)观察教师范写,讲解笔顺,学习新笔画“横折弯”。3.学生练习,提示学生书写姿势。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

2、读题:“挖井人”指谁?谁“不忘挖井人”?

二、朗读感悟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水井图片:这是什么?(这是一口井。)这就是毛主席帮助乡亲们挖的那口井。这口井在哪儿呢? 2.抽读,评议,再抽读。3.①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读童谣: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 ②渗透说话写话的方法:我们说写故事时就要这样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4.小结: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沙洲坝”主人公是毛主席,他是领导革命的。

5.齐读

第二自然段 体会缺水困难和有了井后的好处

1.抽读: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找出句子画上“ ”。2.抽生汇报:全班齐读第一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吃水困难)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很远”是多远?

3.在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过这样一段童谣:连洗手帕的水都没有,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啊!

4.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会遇到哪些困难? 5.能用朗读表现出乡亲们吃水困难吗?(抽读、评议、齐读)

3、6.毛主席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读第二句)

7.有了这口井,沙洲坝的乡亲们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会对毛主席说些什么?

8.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

1.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沙洲坝的人民又是怎样怀念他的呢?

2.抽读第3自然段,思考:(1)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2)看课文插图,石碑上刻着什么? 3.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石碑上说的“不忘挖井人”的人指的是谁?(沙洲坝的乡亲们。)讲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沙洲坝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饮水思源,忘不了是毛主席为他们带来了新生活,于是就在井旁边立 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4.“时刻”什么意思?

乡亲们会在什么时候想念毛主席?

5.引读:当他们看到这口井时,就想起了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当乡亲们喝着那新鲜的井水时,就想起了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当他们在井旁边洗衣服洗菜的时候,就想起了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6.小结:如今,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而美好,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游客到瑞金参观,而且一定要喝上一口井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有了毛主席,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都想念毛主席。)是的,不仅仅是沙洲坝的人民怀念毛主席,全国人民也忘不了毛主席。

7.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把课文齐读一遍。我多想去看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2个生字, 认识偏旁“足字旁”。会写6个字,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背诵《祖国多么广大》。

祖国如此广大,你想到哪里看看?

2.有一个孩子,他住在新疆的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3.齐读课题,识记“想”。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范读。2.自读。

三、学习生字词语。

xiǎng gào su lù jīng 多想 告 诉 小路 北京城

ān mãn guǎng fēicháng zhuàngguān 天安门 广场 非 常

壮 观

1.带拼音读词:自读 抽读正音 齐读 赛读 2.去拼音读词:自读 开火车 男女生接力 3.理解词语:

用“告诉、非常”练习说话。

看课件,欣赏“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指导读好这四个短语。

4.识记生字。

①巩固字音:小老师教 齐读 抽读 ②识记字形。(足字旁的字跟脚有关)

四、、指导写字

1.读准六个生字的音,扩词。

2.教师范写,学生跟笔书空。观察间架结构和占格。3.学生练写。4.评价。

四、送字回文,练读课文。1.自读。

2.分段抽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1.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2.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文中两个孩子想去北京和新疆看天安门和天山的急切心理。培养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词语 开火车 齐读

2、读好长句子 抽读 齐读

二、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两个小朋友想去什么地方看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评议。

2、小朋友想到什么地方,去看什么?

3、这个小朋友是哪里的小朋友?(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

4、他为什么想到北京去看看呢?

看课件欣赏雄伟的天安门和壮观的升旗仪式,教师描述。

指导读好第二句。

5、北京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人?

6、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指导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评议。

2、小朋友想到什么地方,去看什么?

3、这个小朋友是哪里的小朋友?(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

4、他为什么想到新疆去看看呢? 看课件欣赏美丽的天山和洁白的雪莲,教师描述。

指导读好第二句。

5、新疆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人?

6、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指导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四、说话训练

1.文中的两个小朋友听了爸爸妈妈对北京和新疆的介绍,就有了自己的愿望,多想去看看。那你有什么愿望呢?请说出来吧!

2.练习说话:我多想__________。3.把愿望写下来。

五、小结全文,齐读课文。一个接一个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会写“过、各”等七个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重难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这些事当中,哪些是你喜欢做的,哪些是你不喜欢做的?

2、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快乐的事,当然也有不开心的时候。老师今天带你们认识一个有趣的小朋友,他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就是从不开心的事中找到乐趣,把不开心变成开心。

3、齐读课题《一个接一个》。

识记“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范读。2.自读(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看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学习生字词语。

jiē jiào zài zuî mâng gâ zhǒng yàng 接着 睡觉

做 梦 各 种 各 样 huǒ bàn quâ qù zhâ

伙 伴

却 有趣 这么

1.带拼音读词:自读 抽读正音 齐读 赛读 2.去拼音读词:自读 开火车 男女生接力 3.理解词语:

用“各种各样、有趣”练习说话。

伙伴:同学 朋友

接着: 4.识记生字。

①巩固字音:小老师教 齐读 抽读 ②识记字形。(认识单耳旁)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梦、种、样、趣。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

“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字。

四、指导写字

1.读准七个生字的音,扩词。

2.教师范写,学生跟笔书空。观察间架结构和占格。

①“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②“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个折要短小一点,捺要舒展。

3.学生练写。4.评价。

五、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我”有哪些经历? 3.出示填空。月夜,小朋友正玩着__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_______!”早上,小朋友 正做着__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____!”,下课了。小朋友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2.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开火车 齐读

2.自读课文,思考:“我”有哪些经历?

3.出示填空。月夜,小朋友正玩着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早上,小朋友 正做着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下课了。小朋友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

4.哦!这可真是——《一个接一个》(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他是怎么想的。

二、精读内容 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教师指导读好儿化音“一会儿”和带有“唉、啊、呢”的句子。

2.看插图,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玩“踩影子”游戏的?(月夜。)他们玩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插图和第三句话。)3.指导朗读第二和第三行诗。师引读:是呀,正玩得高兴,大人却叫——“快回家睡觉!”(学生接)①指导读出大人焦急的语气,声音要洪亮,语气要上扬,读出“叫” 的感觉。

②师引读:听到大人的叫声,孩子是怎么想的?(学生接第三行诗)【“唉”要读出惋惜的语气,重读“好想”和“再”,读出孩子的惋惜之情。】

4.孩子不高兴了吗?(没有。)他又是怎么想的?“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说明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各种各样”。(教育学生遇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5.带着感情指导读第一小节。学习第二小节。1.指名读。

2.正做着好梦,睡得正香的孩子又听见了什么?

指导朗读,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叫你起床的? 3.他先是怎么想的?然后又是怎么想的? 4.指名读第二小节,齐读。学习第三小节。1.指名读。2.你读懂了什么?

3.引导交流:下课的时候,正在快乐地跳房子,又听见了什么? 4.他先是怎么想的?然后又是怎么想的? 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可以怎么样? 5.指名读第三小节,齐读。学习第四小节。

齐读最后一个小节,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三、总结全文

1.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要点:①遇事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②我们要像文中的孩子那样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2.文中的小朋友遇到自己不想做又必须做的事情,能找到新的快乐和开心。希望同学们也这样乐观的生活。这样就能把一个接一个不开心的事变成一个接一个开心的事。

3.想一想你有没有和文中这个孩子相似的经历,先跟同桌说一 说,再讲给同学们听。四个太阳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太、温、颜”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校、金”等七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齐读课题。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

(通过引导让孩子们明白这篇课文中的四个太阳是小朋友画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示范读文,学生听读识字。(注意左手按书,右手指书,小耳朵认真听)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词儿连读 长句子的停顿)

三、认读词语。

tài yáng jiē sîng máng cháng 太 阳 街道 送给 忙着 尝一尝 tián wēnnuǎn gāi yán yīn 香甜 温 暖 应 该 颜色 因 为

1、带拼音识字 ⑴自读词语

⑵抽读正音(你觉得哪个字音不好读,请提醒大家)相机指导读好翘舌音、三拼音前后鼻韵 “ 因为 应该”

⑶齐读 ⑷赛读

2、去拼音读词。⑴自读。⑵男女声接力读 ⑶开火车读词

3、理解词义:

(1)用“伙伴”、“应该”说话

(2)找反义词 温暖—寒冷 甜—苦

(3)温暖的()香甜的()

四、识记生字:

1、熟读 自读 齐读 分组赛读 开火车读

2、交流记字方法

①你觉得哪个字难记?请大家帮助你

②字谜 舌头舔甘蔗—甜 大口框里装个大—因

3、齐读

五、指导读文

1、自练

2、分段抽读评议,相机指导读好长句子

3、自读 思考:我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 4.齐读课文。注意读得流畅准确。

六、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1.出示“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强调书写规则:先进入,后关门。

强调书写要领:“囗”的书写不能顶格,要在四边留有余地,“囗”要写得方正。“因”里面的“大”的捺要变成点。

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强调书写姿势。(2)学生练习写,同桌交流评价。2.出示“阳”字并指导书写。

(1)观察“阳”字,请同学们说一说“阳”字的偏旁。(2)强调书写规则:从左到右。(3)教师范写,要求学生书空练习笔顺。(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之间交流评价。(5)组词练习。3.指导书写“太、阳、校”等7个字。(1)教师范写,要求学生书空练习笔顺。(2)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之间交流评价。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通过感悟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 1.学会“清凉、邀请、温暖、多彩”等几个生词,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2.感悟作者美好心灵,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认读词语

第一组

挂在 街道 成熟 伙伴 尝一尝 香甜

温暖 冻僵 笑脸 应该 因为 季节

(开火车读—齐读)第二组

高山 果园 田野 碧绿 金黄 火红 清凉 香甜 温暖

(指名读,说说你的发现;齐读)

3、指导读长句子。

二、朗读感悟课文。

(一)、过渡: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再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读。读得真认真,谁来说说,文中的小朋友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分别送给了谁?

抽生答,师板书:

绿绿的太阳 夏天

金黄的太阳 秋天 红红的太阳 冬天 彩色的太阳 春天

师:小男孩为什么这么做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细读课文,感悟意境 1.学习第1自然段。

A、抽生读第一段,小朋友为什么要画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 B、出示夏天炎热图片: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大地上,地面都被晒烫了,树木耷拉着脑袋,人们都躲在屋子里,不愿意出来。在这么热的天气里,你有什么愿望?(抽生答)

老师也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大地能是一片绿荫。出示绿太阳图片:当绿绿的太阳照在大地上时,你有什么感觉? C、出示句子: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高山、田野、街道、校园一片清凉。

①、抽生读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②、理解“到处”:每一个地方,所有的地方。句子中除了指高山,田野、街道、校园,还会有哪些地方也一片清凉?

(树林里、公园、河边、果园、工厂等等)

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个句子,读出每个地方都清凉的感觉。

④、抽生读句子。(抽读—赛读—齐读)

D、让我们齐读第一段,用最美的声音把清凉送给大家吧!E、指导背诵。

小结:是啊!一个小小的到处就把世界上每一个地方都很清凉的感觉准确而又恰当的表达了出来。所以我们今后在说话写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词语把意思表达清楚。

2、学习“金黄的太阳” A、谁喜欢金黄的太阳?喜欢的都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为什么要画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

B、我们来到了果园里,你看见了些什么?

①、抽生答(果子熟了)

②、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果园图片

③、有些什么水果呢?引导生把话说完整

④、师:多么诱人的水果啊,难怪金黄的落叶也忙着邀请小伙伴呢!出示句子: “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A、理解“邀请”指有礼貌的请,真心诚意的请

B、落叶会邀请哪些小伙伴?会怎样邀请呢?(抽生答,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有礼貌,童趣)

⑤、赶快邀请你同桌的小伙伴一起读读这句话吧(同桌读)抽生读,评议,齐读

C、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香甜的水果,我们一起来感谢她。齐读。

D、指导背诵。

3、学习“红红的太阳” A、范读第三段,生评议。齐读 为什么要画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

B、引导:寒冷的冬天里,北风呼呼的吹着,大雪纷纷扬扬的下着,树上、房子上、地上都积满了厚厚的雪,如果,这时你站在操场上,会觉得怎样?“冷 ” “冻僵”冷得不能动了,抽生表演

“冷得发抖”抽生表演

C、出示图片:看,一轮红红的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大地上,照在我们的身上,啊,我们感觉怎么样?抽生答 D、出示句子: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指导读出温暖的感觉(自己练习、抽生读、评议,男女生赛读)E、让我们一起把温暖送给大家吧。齐读

F、指导背诵

4、学习“彩色的太阳” A、喜欢彩色太阳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读。理解“彩色”可能有些什么颜色呢?

B、同学们都利用周末到野外去找了春天,老师也去了,而且还把春天带到了教室里,课件展示春光图

①、你看到了哪些春天的景物?

②、你觉得春天怎么样?(美丽、多彩、五颜六色、五彩缤纷)C、春天真是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季节啊,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春天吧,这一次,老师想和大家合作读这一段,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二、三句。

①、先来小声试试。

②、好,现在我们来放声赞美春天。师生合作读 D、能背下来吗?齐背第四段

三、再读全文。

夏天绿绿的太阳让我们感到一片清凉,秋天金黄的太阳让我们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冬天红红的太阳温暖着人间。多美好的愿望啊!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再美美的读一读吧。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重点)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重点)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难点)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的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出示量词词组,学生认读。

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②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

(3)知道什么是量词,并能自己说几组量词词组。预设:一朵花、一块橡皮、一根跳绳„„ 2.展示台。

(1)说一说你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了生字。(电视上、商店里、大街上、课外书上„„)

(2)识记新词语。导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伙伴。(出示音乐、美术、写字等课本的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的本领可不小,他们不仅能教给你们本领,还能教你们识字呢!你们看:

①出示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指名领读。

②说一说这些词语你在哪本书上见过。预设:数学书、美术书„„

③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算”“姿”“尊”这几个字是平舌音;“式”“势”“重”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④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⑤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三、细心观察,巩固识记 1.找一找,连一连。(1)复习背诵字母表。①指名按顺序背诵。②全班按顺序背诵。

(2)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说一说怎样连能又准又快。(按大写或小写字母的顺序先找、再连。)(3)动手连一连,师生评价。(4)找朋友游戏。2.读一读,想一想。(1)出示“日”“寸”,读字组词,简单说一说每个字的意思。(2)给这两个字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3)分别说一说带有“日”和“寸”的字的特点。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1:听到窗外悦耳动听的鸟鸣。预设2:听到夜里沙沙的风雨声。预设3:看到了满地的花瓣。„„„„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读出来。7.背诵古诗。

第2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提示:谜底——太阳)2太阳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文章——《阳光》,学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理解短文(一)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扫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4.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二)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1)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学生练读,教师指导。)(2)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2.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么变化?

(1)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阳光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有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动物、人类都需要阳光;阳光会使水蒸发,形成雨,滋润大地,孕育生命;适量的日光浴,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3.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阳光还到了哪里。

(1)(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画想象一下,清晨拉开窗帘见到阳光时你的心情如何?

(2)指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这段。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交流: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重读“大家的”“更宝贵”)

三、总结全篇,感悟内涵

1.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阳光的作用了吧!谁来说一说? 2.是呀,阳光不但能让禾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锦缎,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

3.阳光不仅作用大,而且是无私和宝贵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像阳光一样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该怎样做呢?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我们将举办一次展览,看看谁制作的最好!

2.一下第七单元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 《古对今》 《操场上》 《人之初》4 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 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 《操场上》以图文并 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识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 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

二、学情分析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初步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本单元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懂易记。还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动物知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交替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 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句子、读韵语 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读准字音,突破“音”和“形”的难点,并鼓励学生边读 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发现,引导 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三、教学要求

1.认识 57 个生字和 l 个偏旁,会写 28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诵读儿歌、对子等不同形式的韵 语;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

3.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会读“蜻蜒展 翅、和风细雨”等词语。

4.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认读汉字,运用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为生字组词,以便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时安排

1.动物儿歌 „„„„„„„„„„„„„„„2课时 补充习题:识字5 „„„„„„„„„„„„„„„1课时 2.古对今 „„„„„„„„„„„„„„„2课时 补充习题:识字6 „„„„„„„„„„„„„„„1课时 3.操场上 „„„„„„„„„„„„„„„2课时 补充习题:识字7 „„„„„„„„„„„„„„„1课时 4.古对今 „„„„„„„„„„„„„„„2课时 补充习题:识字8„„„„„„„„„„„„„„„1课时 5.打电话 „„„„„„„„„„„„„„„1课时 6.语文园地五 „„„„„„„„„„„„„„„2课时

5.动物儿歌

主备人:侯欢 修改人:

教学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节奏的地朗读儿歌。

2.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生字。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个儿。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今天,老师请来的几位小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读出名字,课件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1)找朋友。(老师手里拿虫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青、廷、马、义、知、朱”。口令:我是蚂蚁的蚂,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马”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

(2)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课件出示“蜻蜓”的“蜻”——虫字旁遇到“青”,伸出手来交朋友,“蜻、蜻、蜻,蜻蜓的蜻”。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

(1)齐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字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C.读儿歌,学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

(2)齐读第二句。学习“造、食、粮”。(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方法,同桌交流。如“粮”字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字旁加个“良”。B.扩词。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么特点。)

(3)自由读第三句。学习“网”字。(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

2.利用字卡,巩固生字。

(1)小组合作活动:一名学生拿字卡当“小老师”,其他组员抢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读错的情况,由“小老师”更正并教会。

(2)开火车游戏,认读字卡并组词。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读出你的喜爱之情。6.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出示“造、迷、运”。

(1)明确笔顺:走之旁的字要先写里面,后写走之旁。

(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笔顺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3.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接读板书上的内容“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的情景。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教学重点、难点:

学写“间、网”、“池、欢”四个生字。背诵儿歌,积累语言。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激发识字兴趣

1.上课课,我们认识了六个可爱的小动物和它们带来的生字朋友,还记得它们吗?(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2.(将形声字标红)这里面大多数是形声字,知道了形声字的特点就很容易认识、记住它们。不信,你们瞧!

出示:蜈蚣、蛐蛐、蝈蝈、蜜蜂、螃蟹、螳螂 指名认读。

二、读背儿歌,仿说积累

1.新的一天,小动物们又忙碌起来,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各种形式朗读。

问:是谁半空展翅飞?答:蜻蜓半空展翅飞。问:蜻蜓哪里展翅飞?答:蜻蜓半空展翅飞。问:蜻蜓半空干什么?答:蜻蜓半空展翅飞。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自己选择同学对读。2.读着读着,我们不知不觉就能背诵儿歌了。指名看动物名称背诵。没有提示,全班背诵。3.积累词语

儿歌中的小动物活动真有趣!老师这里有一些更有趣的词语。课件出示:蜻蜓展翅 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 蝌蚪游水 蜘蛛结网 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你能找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三、书写生字 出示“间、网“ 观察结构(半包围结构)外框要宽敞、两竖要笔直。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展示反馈纠正。出示“池、欢“ 说字形结构。

引导学生关注竖中线上的笔画。学生描红、仿写,教师指导反馈。

四、布置作业 把儿歌背给家长听。

2.观察或者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材料,用上像“蝴蝶飞舞“或儿歌中的句式说一句话。

6.古对今

主备人:侯欢 修改人:

教学要求: 1.归类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的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读“和风细雨、夕阳”等7个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文,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读准字音,按笔顺书写7个生字。

2.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感受韵文语言的魅力,传承经典。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归类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的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5个生字,认读“和风细雨、夕阳”等7个词语.教学重点、难点:

1.归类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的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3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课文录音,注意小节间的停顿,读出韵律。2.学生自由读,不会读的字看看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

3.分小节指名读,教师适时点播,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今、晨、朝、莺”的词语。4.师生对读。5.全班齐读。

三、词语对读,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并注意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吧!(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酷:①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②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①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②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①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②多音字,还念cháo。(朝代、汉朝、朝南)

杨:①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②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2.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3.齐读韵文

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

1.写字表中“李、香”两个字我们应该注意哪笔?(捺要写舒展)书空、描红、试写、对照。

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4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文,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4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对应认读 1.出事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逐个出示词卡,学生认读,再说出文中与之对应的词语。3.一对一地出示字词,男女生对读。

二、自悟词语,表现旋律 1.指名朗读课文。

2.鼓励学生质疑:在这首对韵歌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启发理解方法:对子前后的内容都是相关联的,可以想象画面,比较理解。4.师生对读,发现韵文中藏着常见的词语:古-今、方-圆、和风-细雨、桃-李、杨-柳、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5.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韵文,先交流朗读方式,再指名同桌展示。(一人一小节、上下句对读、左右词对读、拍手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细、凉、语”(1)观察结构

(2)请学生说左右宽窄、高低(3)请学生说说还有注意什么(4)教师范写,学生临空。2.出示“夕” 说说怎样写才好看

斜中求正。首撇起笔较高,次笔横撇横短撇舒展,且与首撇平衡。3.学生描红、仿写 4.组织展评、纠正。

7.操场上

教学要求:

1.归类认识12个生字,能认读字形,了解构字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个生字,引导发现“足”和足字旁的区别。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律,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个生字。2.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感受韵文语言的魅力,传承经典。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时准备: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操、场、拔”等12个生字,认识“火”字旁。2.正确、流利地读词语读儿歌。3.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生字、朗读词语和儿歌;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欢。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题目

1.教师导学:在汉字王国里,小朋友们认识的汉字朋友更多了!你们还认识这几位老朋友吗?出示学过的字卡。(圆、严、寒、酷、暑、凉、晨)2.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及时评价。3.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4.学生指名读,纠正字音,再齐读黑板上的课文题目。

二、活动激励,学习字词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在操场上都参加过哪些体育运动呢?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本课生词卡片。(跑步、拍皮球、踢足球。)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体育项目,那么,你们认不认识这几个体育活动的名称呢?教师依次出示剩余的词语卡片并做相应的动作提示。(打球、拔河、跳高。)4.学生猜读、跟老师读、指名读本课生词。

5.引问:刚才学习的几种运动中,你最喜欢哪种?谁愿意到前边来演一演? 6.活动:一名学生表演,其他同学猜体育活动名称。预设:跳高、拔河。

7.交流:在同学表演这些运动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 8.学生汇报。预设:“拔河、打球、拍皮球”都是用手的,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用脚的,所以表示动作的三个字的偏旁都是足字旁。

9.启发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提手旁或足字旁的字?

10.课件出示6个表示体育活动名称的生词:看,它们不带音节帽子了,你还能一眼把它们认出来吗?

11.学生领读、同桌对读,教师评价。1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13.小组交流:这些生字中,哪几个生字最难?你有什么好方法识记它们?把你识字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14.检查反馈:学生开火车认读“拔、拍、踢、跑、打、足”。

三、初读儿歌,识记生字

1.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6个生字,还有一些生字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2.学生在儿歌中找出其他生字,一边找,一边说出它们的字音,然后和同桌交流,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3.教师巡视,重点指导,认识新偏旁“火”。

4.小组合作检查认读情况,1名同学带领组员进行检查,把组员认读有误的字音纠正过来。

5.听音接生字游戏。老师读生字,学生听音,然后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出这个字,并大声说出这个生字。

四、拼图游戏,巩固识字

1.课件出示游戏名称及规则。(拼图识字游戏。有16个奥运小五环,每一个五环后面藏着一个生字宝宝,翻开一个就请同学们认读,16个生字认读完之后,就会出现刚刚这些运动游戏。)2.学生进行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会写“打、拍、跑”等7个生字。2。朗读儿歌,培养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会写生字;朗读儿歌,培养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强化认识 1.导学:上一节课,我们交到了很多生字朋友,看,它们来了,大家跟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拔、拍、踢、跑、打、足、锻、炼”等字。3.教师出示“火字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带有这个偏旁的字。

设计意图:即使再聪明的孩子,学过的东西也需要经常复习巩固,教师通过不断再现生字,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把书本上的东西真正地转化成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诵读儿歌,读通句子

1.课件出示儿歌,引问:你能读吗?试着读一下,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适时点拨个别学生读准翘舌音“场、热、声、身”和平舌音“足”。

3.指名读生字,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读音。4.教师导学: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儿歌,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5.学生两人一组赛读儿歌,比一比谁朗读时不仅声音洪亮,而且能把句子读通顺。6.教师范读,全班听读,试着标出儿歌的节奏。

预设: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7.学生自由练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8.指3名学生朗读,全班听读,根据字音、声调、语速等方面进行评价。9.齐读儿歌。

三、再读儿歌,读出趣味

1.学生回忆自己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心情。(高兴、开心。)2.学生带着欢乐的心情自由练读儿歌。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教师小结:热闹的操场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留下了我们许多欢声笑语。下面请同学们想象你玩耍时的情景,一起读这首儿歌。

5.全班齐读儿歌,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韵文进行表演性的朗读,可以收到“多重记忆”“立体积累”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写生字

1.学生找出生字新朋友,读一读。2.小组合作,学生相互说说怎么记住生字。3.引导学生反馈交流,教师表扬爱动脑筋的小朋友。4.引导学生复习看笔顺的方法,自己尝试书空笔顺。5.师指导书写,引导学生看准每一笔的位置。6.教师范写“跑”,强调左窄右宽。

7.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先描红,然后仿写一个“跑”字。8.学生集体观察书写较好的生字,说说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9.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其他字的书写。10.指导书写其他会写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词语

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书上没有的可以自己补上。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让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玩法。

教学要求:

主备人:侯欢8.人之初

修改人:

1.认识13个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此类文章的朗读要领,练习背诵,积累语言。3.在情境中意会文章的内涵,明白教育对人的重要性,受到经典熏陶,培植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归类识记13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

2.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感受韵文语言的魅力,传承经典。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韵文语言的魅力,传承经典。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三字形》歌曲视频,学生歌唱。

2.了解《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小朋友上学读的课本。3.请会背《三字经》的小朋友背上一段,其他小朋友为他打节拍。4.板书课题,理解“人之初”的含义。

(1)人类的祖先是猿,和动物一样。从他们知道了用树叶、兽皮来制作衣服遮羞保暖的时候开始,就渐渐进化成了人类。所以用“初”字来表示人类刚刚开始的时候。

(2)现在,“初”表示一件事的开始、第一步。

拓展理解:初春、初夏、初秋、初冬、初始、初次见面、初生牛犊„„(3)文中“人之初”表示:人刚刚出生的时候。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

(1)大声、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圈出生字,认一认。3.集中识字。(1)出示生字:之 初 性 善习教 迁 贵 专 幼 玉 器 义 指名学生带领全班读,开火车认读,齐读。(2)变换生字排序。读好4个翘舌音的字。(3)再变换生字排序

指导读好后鼻音和前鼻音的字。(4)去拼音指名认读。

(5)游戏“生字跑得快,我和生字来比赛”:课件中生字快速出现、消失,学生抢答认读。

三、趣味朗读,感知韵律

1.古时候,小朋友来到学堂跟着先生念书,总是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念,读着读着就读会了。我们也来学学古人的样子吧。

教师领读。

2.学古人摇头晃脑,读出韵律。3.男女生对读。

4.出示竹简、扇面等形式的排练,指名朗读,了解古人自上而下、从右往左的书写特点。

四、自主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之、习、玉、以 2.指名书空,明确笔顺。

3.指导:书写独体字,要注意占格居中,左右平衡。

之:上面笔画偏左,捺向右伸展。上收下放,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舒展。习:横折钩在格子居中,点短提长,提略外露。

玉:三横有长短,间距要均匀,竖在中线上,点画不漏掉。义:点偏左,撇高捺低。4,学生练习书写4个独体字。5.反馈,评价,纠正。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按照笔顺正确书写“相、远、近”

2.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感受语言的魅力,传承经典。教学重点、难点:

1.按照笔顺正确书写“相、远、近”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生字复习,回顾导入 1.指名同桌对读。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我国古代的小朋友上学用的课本是《三字经》,从中能学到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二、朗读理解,指导背诵

1.学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1)指名读。(2)引入故事情境。

大树上掉下了一个鸟窝,里面有两个鸟蛋,好久也没人来认领。第二天,这两只鸟一只被鸡妈妈带回了家,一只被山雀妈妈带回了家。几天后,两只小鸟破壳而出了,不久跟着鸡妈妈回家的小鸟学会了蹦跳着在沙地里找虫子,跟着山雀妈妈回家的小鸟,学会了飞行在空中捉虫子,同样的两只鸟,怎么一只会飞一只不会飞呢?

(3)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性”组词:性格、天性„„

师补充:“飞”是鸟类的天性,可是这两只鸟生长在不同的地方,接受不同的学习,它们的习性就变得不同了。

(4)“善”组词:善良、友善„„

人也是一样的,在刚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人的性情、习惯就会发生变化,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在好的环境中就会养成好的性格和习惯,相反就会形成不好的脾气和习惯。

(5)齐读。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1)出示第二句

(2)爸爸妈妈常会对我们说“上课要专心听讲” 专:表示注意力很集中,“专心”就是一心一意。学生组词:专业、专柜、专门等,加深理解。

(3)师小结: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是变坏。怎样才能养成好的品格和习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4)齐读 3.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读

(2)有一句古诗大家一定听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对应的是课文中的哪一句。(3)出示玉石和精美的玉器图。

讲述制作过程中的“切、磋、琢、磨”,帮助学生理解“玉不琢、不成器”。(4)玉不经过雕琢,是不会成为精美的玉器的;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5)熟读成诵

三、学以致用,激励诵读

1.有一个小朋友不爱看书,说自己还小,以后长达了再慢慢看。你怎么用《三字经》的话来劝劝他呢? 2.背诵课文。

3.播放《三字经》歌曲视频,学生跟唱。

4.课后可以继续读一读《三字经》,背一背自己喜欢的部分,从这部经典中吸取更多知识与大家分享。

四、写字指导,巩固运用

1.字谜:“双mu不成林”,猜猜是什么字?

(1)相:板书古文字,原本的意思是指古人爬上高高的树侦察放哨,后来写成相。(2)书写要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目”字中横画间距相等。2.学写“远、近”。

(1)回忆偏旁为“走之”的书写笔顺。(2)将“走之”与“之”对比,掌握书写要领。3.学生书写《习字册》,教师巡视、反馈。

口语交际:打电话

主备人: 侯欢 修改人:

教学要求: 1.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2.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打电话,知道给别人打电话时,要先说说自己是谁。2.在打电话过程中,没听清楚时知道对方重复。

3.巩固“大声说、认真听”、“使用礼貌用语”等交际习惯。教学准备:

1.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师)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学生)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 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谜语,你们想听吗? 一个东西生得巧,十个数字身上装,有耳朵,有尾巴,没鼻子,没眼睛。(打生活常见物)生:手机、电话机„„

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确实是电话机,小朋友真厉害。)

师: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对方的信息。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出示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采用谜语引入课文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情景再现,学打电话

师:同学们你们听,“铃铃铃„„”,小明家的电话铃响了,他赶紧去接电话。噢!原来是好朋友芳芳,约他出去玩„„(多媒体演示小明接到芳芳电话的情景。)

师:你们觉得芳芳的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芳芳在打电话时没有礼貌,她没说“你好”。

师:是的,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电话接通要主动说你好!电话结束时要说再见,尽可能地使用礼貌用语。

生:芳芳在电话里没说让小明什么时候去哪儿去玩儿。小明怎么去呀?

师:你听得真认真。芳芳没把时间、地点说清楚。打电话除了要有礼貌,还要说清你是谁,你找谁,什么事。师:那请你再看看课文插图,有位叫李中的同学给张阳打电话,(出示课文情境图。)结果是张阳妈妈接的电话。(播放电话录音。)(通过电话录音的示范,明确打电话的方法。)

师:录音里的电话内容怎么样?

生:电话接通时李中问好了,还说了谢谢。很有礼貌。生:李中说了找谁,还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表达得很清楚。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听一次。(再次播放。)

师:打电话的方法,我们可以总结成一首儿歌,方便我们掌握。(多媒体出示:打电话,先拨号;问声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说再见,有礼貌。)

设计意图:一样的通话内容,不一样的通话对象,尝试着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又总结出了打电话的方法。在朗朗上口的儿歌诵读中,掌握打电话的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设置场景,学打各类电话 1.生生互动,学习拨打邀请电话。场景一

师:在刚才的场景中,李中想给张阳打电话约他一起出去踢足球。现在请同桌两人合作试着来打打这个电话。

师:哪一对合作伙伴愿意来试一试?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对好朋友电话打得怎么样? 生1:喂,你好!我是李中。生2:李中你好!我是张阳。

生1:明天是星期天,我们一起去踢球,怎么样? 生2:好啊!

生1:那我们就明天上午8点在胜利公园的足球场见。生2:好的,不见不散!生1:一言为定,再见!

师:对照我们刚才学的打电话方法,说说他们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生:李中在打电话时先问好,又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符合要求。生:他们在电话里把事情说清楚了,还约好了时间和见面的地点。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仔细。如果张阳有别的事想拒绝李中的邀请,该怎么说呢?(两名学生上前表演。)

生3:喂,你好!我是李中。生4:你好,我是张阳。

生3:星期天你有时间吗?我想约你一起去踢足球。

生4:真是不好意思,周末我要随爸爸妈妈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奶奶。生3:哦,那好吧,祝你奶奶早日康复!我再约别的同学。生4:谢谢,再见!

师:虽然张阳拒绝了李中的邀请,但李中很满意。因为张阳非常有礼貌。2.师生互动,学生拨打请假电话。场景二

(课件演示丽丽生病的情境。)

师:同学们,丽丽因为发烧不能上学,要向老师请假。可丽丽不会打电话,你们能帮帮她吗?

生1:能。

师:现在丽丽就是咱们班同学,她该怎样给班主任打电话,电话里该说什么呢? 生1:说自己得病了。生2:说要请多长时间的假。生3:问问老师同不同意给假。

师:现在我就是你们的老师,谁来打这个请假电话?(师生表演通话。)师:喂,你好!

生:你好!我是丽丽,是李老师吗?

师:丽丽,你好,我就是李老师。你找我有事吗?

生:李老师,我发烧了,想跟你请半天假,下午再去上课,行吗? 师:当然可以!那谁在家陪你啊? 生:我的妈妈在家陪我。

师:那你在家要注意多休息,别忘了按时吃药啊!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师:再见!

师:这个丽丽电话打得不错,很有礼貌,把跟老师请假的原因及请多长时间的假说得很清楚。老师提醒大家,当和长辈或老师打电话时最好用“您”。这样更能表示对老师或长辈的尊敬。

师:接下来,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当丽丽,谁再来打打这个请假的电话?(师生表演通话。)

师:我们帮丽丽把电话打得很好,老师相信同学们在生病或有事情时也能把电话打得清楚明白。请同学们都记住你们老师的电话号码。当你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时候,可以随时给老师打电话。

3.创设火灾情境,拨打急救电话。场景三

师:刚才我们试着打了邀请电话、请假电话,我们都能够做到说话有礼貌,把事情讲清楚。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的电话,打起来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出示:110、119、120。)

师:你们知道这3个电话号码吗?什么时候打这些电话呢? 生:119是救火的电话,110是抓坏人的,120是救人的。师:119是消防队,110是报警服务台,120是急救中心。师:这3个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发生了紧急情况时,我们才能拨打。而且拨打这样的电话是要有方法的。

师:看,出什么事了?(播放动画课件。)生:着火了。师:拨哪个电话? 生:快打119。

四、联系实际,在游戏中交际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打电话,而且喜欢上了打电话。别急,我们接下来就选择你喜欢的题目来和同桌练习打电话。

多媒体出示:1.忘了作业,打电话给好朋友询问。2.爸爸出差了,打电话给爸爸。3.奶奶身体不好,打电话问候奶奶。4.有位叔叔打电话给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师: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进行表演。(学生练习表演,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评价。)师:下面请两位同学来表演,其他同学边看边填写手中的评价表格。

生1:我们要表演第四个场景,我来当打电话的叔叔,我的同桌来接我的电话。生2:喂,你好!请问你找谁?

生1:你好,小朋友,请问这是王主任家吗?能帮我叫你爸爸来听电话吗?

生2:叔叔,不好意思,我爸爸不在家。请您留下您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等爸爸回来我转告他给您回电话。

生1:好的,我姓李,我的电话是„„谢谢你,小朋友。再见!生2:叔叔再见!

师:两位同学的电话打完了,你能说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吗?

五、总结延伸,走进生活

师总结: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的语言,给亲人、朋友打个电话,送去一句真挚的问候,一份春天般的温暖。你们愿意吗?

语文园地五

主备人: 侯欢 修改人:

教学要求: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5.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2.字卡。(学生)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出示喜羊羊图片)导言: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来了,它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它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泡泡语:你能看图背诵这首儿歌吗?)

6.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汉字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吃、叫、吹、咬”。(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并表演。

(3)导学: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相应出示生字“提、拔、捉、拍”。(1)导言: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提水、拔萝卜、捉小鸡、拍球图片)(2)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生字“跑、跳、踢、踩”。(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大家来看看都有谁呢?(生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3)足字旁的字多数和脚部动作有关,学生举例子。(跺脚、跳跃等)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喜羊羊在汉字王国玩得特别愉快,它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课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图片,并注明这两个词语,突出“青”和“清”两个字。)

(1)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读音相同,意思不同。“青”表示绿色,而“清”表示清澈和清楚。(2)课件出示:“远处有()山,近处有()泉。”学生试填,并说明理由。(3)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用“青”和“清”组哪些词,并用词语造句。

2.课件出示:“在”和“再”。引导学生说出哪个是“再见”的 “再”,并说明理由。预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再见”这个词,“再”表示又一次的意思。

3.教师引言:“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外面„„ 4.课件出示选字填空:放学了,大家()教室门口和老师说()见。(1)指导学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说明理由。(2)课件出示选字组词练习:()家、正()、()学校、()次、()来。学生讨论怎样填写,并用填写的词语造句。

5.完成教材64页的翻字典游戏“比比谁最快”。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2.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2.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

教学过程:

一、诵读歇后语,日积月累

1.导言:喜羊羊今天给我们带来几幅图画谜语呢,谁能猜出每幅画的谜底?(1)课件出示图片:小葱拌豆腐。

导学:大家看看这盘菜的颜色,用一个词来形容。

预设:又青又白、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教师给出一清(青)二白。

(2)课件出示: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十五个吊桶打水图片。师生交流共同猜谜语。2.引学:刚才我们猜的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像谜底。

(1)请你读一读教材中的歇后语,对照图片体会其中的含义。(2)同桌对读歇后语,一人读前一部分,一人读后一部分。(3)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学生齐说后一部分。3.拓展其他歇后语。

(1)课件出示几个课外歇后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2)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读成诵。

4.小结:歇后语的种类有很多,有谐音类、喻事类、喻物类、故事类等,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

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一个晴朗的日子,乌鸦找到了一片肉站在大树上,正准备回家喂宝宝,却遇到了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课件出示:短文插图)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件配图播放故事)2.学生初步了解短文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3.指导朗读短文,把短文读得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狐狸几次对乌鸦说话?乌鸦有什么表现?画出狐狸的话读一读,想想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乌鸦为什么上当受骗,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3.第七单元音乐教案 篇三

本单元抓住小朋友盼望自己快快长大的心理,根据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认识程度,以“„小鬼‟当家”为主题,围绕“当家”,让学生充分体验,激发独立自主意识和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教学中要注意将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紧密结合,在音乐教学中感受不同风格和情绪的音乐作品,并享受音乐创造的成功与快乐。教学目标:

1.关注生活中的声音,通过欣赏《过年我当家》情景剧表演“小鬼‟当家”等音乐教学,探索性地发现和创造性地运用“生活中的声音”,有情感、有想像力地用音乐表现生活情景,增强自主意识和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2.音乐欣赏教学中能理解歌曲的内容和基本情绪,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有节奏地诵读歌词,能随音乐做出自然的表情与体态反应。

3.能够积极自信地参与歌表演、律动、声势、打击乐器演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教学,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4.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地背唱《亚克西巴郎》,学会用简单的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我当老师》,随音乐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5.认识简单的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组成的节奏谱,在音乐教学中自主地进行巧妙的组合与运用。

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地背唱《亚克西巴郎》,学会用简单的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我当老师》,随音乐进行简单的歌表演。教学难点:

认识简单的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组成的节奏谱,在音乐教学中自主地进行巧妙的组合与运用。

教学疑点: 能够积极自信地参与歌表演、律动、声势、打击乐器演奏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教学,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的情绪,要求用动作来表示。2.能与同学共同分享收获的快乐。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作品欢快地情绪。

教学难点:学会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内容。教学疑点:学会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内容。教学准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都还是小孩子,但小孩子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今天,妈妈不在家,想象一下我们一个人在家能干些什么事呢?

生答:(自由回答: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自己做饭……)2.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了你们这么乖的孩子,现在我要奖励大家听首歌!听听他们再干嘛呢?

三、新授

(播放《钉扣子》,初听,要求静静聆听。)师:哪位小朋友来回答老师刚刚的问题?(学生回答)

师:你能说出你听这首的心情吗?(学生各抒己见)

师:谁来为这首歌起个名字呢?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有目的地进行选择。)

师:小朋友们一定见过自己的家人为你们钉扣子吧,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学学呢?(再次播放《钉扣子》,复听,要求用动作表现心情)老师边做示范动作边轻轻哼唱,学生模仿老师来做。师:小朋友,告诉老师你们开心吗?(学生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比赛——看看谁扣扣子扣得最快!

(老师组织,可以集体比,也可以分组比或个人之间比,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织游戏,游戏结束进行评比。)

一起随音乐边轻轻唱边做钉扣子的动作。学生随着响板的伴奏(一拍一下),诵读歌词。细 细的 线儿,穿 针 门儿,我 来 学 着 钉 扣 子儿。上 一 针儿,下 一 针儿,三钉 两 钉 来 了 劲儿,来 呀 来 呀 钉 扣 子儿,来 呀 来 呀 钉 扣 子儿,一 针 针,一 线 线,钉好 扣 子儿 喜 滋 滋儿。随音乐轻声哼唱,并律动。分小组进行练习。读 ——→动、听——→读

四、分享。

师:你还会唱哪些劳动歌曲呢?(生:《劳动最光荣》 生:《洗手绢》

生:《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劳动歌曲的碟片,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分享呀?(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课前提出的要求进行此环节的教学,让同学之间建立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友谊,可以请个别同学边演边唱,也可以组合表演)最后,大家一起唱着劳动歌曲,开始实地练习

五、课堂小结

在《钉扣子》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我当老师》,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2.能力目标:学生能较准确地把握“×— | ×— ”和 “×× ×× | × — ”以及“×× ×× | ×× ×× ”几种节奏,并能用在家听到的声音编个小故事。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学唱、欣赏歌(乐)曲中感受、体验、表现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演唱后四分休止和后八分休止。

教学疑点:“×× ×××和××× ××”这两种节奏容易混淆,必须通过听辩模仿,使学生能读准、唱准。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1.音乐律动:学生随着歌曲《钉扣子》的音乐律动。2.读读、唱唱这首歌曲

3.导入新歌,学唱歌曲《我当老师》

二、新课导入 1.谜语导入: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老鼠见了四处逃。是什么动物?(猫)2. 出示猫咪图片。

3. 继续猜谜,依次出示狗,马,羊等小动物图片。

[设计意图:简单形象的谜语,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较容易,学生对下面的学习充满信心。]

三、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多媒体课件引入新授歌曲《我当老师》,让学生听听老师教小动物什么本领? 2.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该句歌词一起读一读。(有节奏的读一读)3.歌曲学唱

① 欣赏歌《我当老师》

师:这首歌在唱什么呢?能用歌曲中的话来告诉我吗?

(学生回忆歌词,回答问题)

师:你能边说边用动作来表现吗?

(学生回答并表演)

老师总结并示范(边朗读歌词边表演)

②再次欣赏《我当老师》,师生共同表演。

师:我们跟着音乐边说边做,好吗?(用动作帮助学生记歌词)

③教师弹琴,学生轻轻地哼唱歌词

(反复进行数遍,对较难唱的地方重点指导)

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我当老师》

师:老师觉得大家都成了一个个小老师,那我们就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吧!(边唱边表演《我当老师》)

4.我的创造(用你在家听到的声音编个故事)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

师:今天,我们歌曲中的小老师还请我们小朋友到他家去做客呢!瞧!他的家到了。(展示画面)

师:这个家好漂亮哦!里面都有什么呀?

(学生观察后回答)

(2)节奏练习

师:请大家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① 听辨模仿

钟: 当 - | 当 - |

电话机: 丁零 丁零 | 零 - |

② 综合创造

师:除了这些,你在家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学生回答)

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用在家中听到过的声音编个小故事。

(学生创编,老师给予指导帮助)

5.小结

师:小朋友,你们编的小故事真好听,但还有很多小朋友编的故事我们来不及听了,那请你们下次再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在歌曲《我当老师》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动效音乐《过年我当家》,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生活中可以发出声响的物品,鼓励他们自主探索与研究,发现这些物品通过不同的敲击方式,敲击不同的部位,所产生的声音效果也是不同的。

2.大胆尝试用厨房餐具敲出不同的节奏,感受不同餐具的音色不同,体验创编的乐趣。3.情景表演《小鬼当家》,看图谱练习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乐器”、节奏和敲击方法来表现,如扫地、擦桌子等。

教学难点:利用各种生活用品,对各种声效进行组合,奏出美妙的音乐。教学疑点:利用各种生活用品,对各种声效进行组合,奏出美妙的音乐。教学准备:

1.学生经验准备:在家帮助父母做过饭,认识各种生活用品,知道其用途。2.老师准备:视频《锅碗瓢盆交响曲》,厨房用具共18件:碗,盘子,锅,盆子,锅盖、勺子、桶、油壶、筷子。图谱。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引入生活用品。1.学生随音乐律动进教室。2.猜谜语,引出厨房用具——锅

上不怕水,下不怕火,农家厨房,都有一个。出示锅,提问,锅可以用来干什么?还可以干什么?

二、基本部分。1.学生欣赏视频《《过年我当家》,认识各种生活用品和生活用品,激发兴趣。提问:他们手里都拿着什么东西在表演呢? 逐一出示各种用具,学生说出它的名字和用途。2.学生探索使生活用品发出好听音乐的方法。

A:学生自由敲打生活用品,感受不同生活用品的声音不同。

师:下面,请小朋友选一件物品,一件用来敲打的工具,坐到自己的椅子上试一试,想办法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B: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敲击的方法。

学生尝试后,请个别学生上台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要有节奏地敲。每说一种节奏,请全体学生学打一次节奏。3.情景表演《小鬼当家》

师:小朋友们,相信大家平日都参加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下面请把你熟悉的一个劳动过程用节奏表达出来,并通过节奏反映出你对此项劳动的态度。小组可以互相讨论一下,把创作的节奏拍出来或加上词读出来,比一比哪位同学创作的形象生动、有新意。你在生活中发现哪些有节奏的声音?一起来做一做,演一演。1.小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各展示创作的节奏并进行情景表演。3.教师给予适当评价与鼓励。

三、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创作的劳动节奏很有新意,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希望以后看到你们有更新的创意。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欢乐的情绪。

2.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说说新疆的地理位置,唱唱熟悉的新疆歌曲,跳跳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随音乐走出× × ︱ ××× 的节奏。让学生了解新疆,激发学习热情。

3.能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体验新疆歌曲的欢乐情绪。教学难点:随音乐走出× × ︱ ××× 的节奏。教学疑点:随音乐走出× × ︱ ××× 的节奏。教学准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新疆,了解美丽景色:

1.欣赏视频:新疆美丽的景色,特色的风土人情。

2.新疆是一个美丽又神秘的地方,它有美丽的景色,有许多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新疆。

3.你还记得我们原来学过的哪些新疆歌曲呢?(学生回忆《娃哈哈》等)

⑶师:我们汉族要赞扬一个人说“好”,新疆人会说:“ 亚克西”,听新疆的好娃娃——巴郎在做什么?

二、新授歌曲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亚克西,巴郎》,歌曲唱得是小巴郎快乐的一天。那么小巴郎快乐的一天是怎样的呢?

(2)出示四幅图,学生观察,逐图说说图片的内容。

第一幅小巴郎伸懒腰起床 生做一做伸懒腰的动作。

第二幅小巴郎叠被子 生做一做叠被子的动作。

第三幅小巴郎洗袜子 生做一做洗袜子的动作。

第四幅小巴郎刷牙 生做一做刷牙的动作

出示X X X-︱X X X-︱的节奏,并用这个节奏师读歌词,生用X X X-︱X X X-︱伴奏。

(3).小朋友们,在唱歌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小音符们什么时候靠的特别的近啊?有哪几个地方啊?(由学生指出节奏紧凑的地方:X X和 X X X)

师:是的。X X(教师再左或者右边举起手拍有力的按节奏拍手掌,双脚与肩同宽)X X X(双手拇指叉腰,同时耸肩,后一拍同前面的动作一样有力的拍手)(4)学习歌词

A、老师说一句,生说一句。

师:你们说说小巴郎是个怎样的孩子呢?(生讨论)老师也来赞扬小巴郎一下,B、请小朋友听一听老师的鼓声加在哪幅图上的?(生听后说加在1和3幅图)

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打击乐器,女生串铃,男生响板。请女生串铃加在第二幅图,男生响板加在第四幅图上。

C、师生用打击乐器边说歌词,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4)学习歌曲

A、师范唱歌曲。

B、师弹琴唱,生学习。

C、师:歌曲一共四句,就像我们四幅画一样,唱一唱,画一画这四句的旋律线,找一找相同的句子。

D、唱一唱相同的句子和不同的句子。

E、师生接唱歌曲。

F、师:这首歌是很欢快的,老师有这么多的颜色,你们选哪种颜色最能适合歌曲呢?(生讨论)

G、分组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第一组用刷牙的节奏,第二组用洗衣的节奏,第三组用串铃,第四组用舞蹈动作表演。

3.歌表演

A、编创以“X X X X”为节奏的声势动作(如脚、腿、手等),进行固定音型的伴奏。B、围成一个圆,请几位同学站在圈内边唱边做声势动作,再请两位同学站在圈外进行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同学边唱边按

× × ︱ ×××的节奏走步,并做简单的新疆舞动作。4.课堂总结,下课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当老师》、《亚克西巴郎》,能用心聆听《钉扣子》等童声独唱歌曲,并能用自己喜爱的表达形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2.在音乐教学的体验中,使学生能感悟到“我能行”、“我会做”、“有爱心的自己”。教学重点:学会用轻松、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难点:背唱几首歌曲、音乐知识的掌握。教学疑点:背唱几首歌曲、音乐知识的掌握。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

一、复习《亚克西巴郎》 1.学生有表情地范读歌词;

2.教师跟伴奏音乐范唱歌曲,边唱边做表演;

3.请学生跟范唱CD完整演唱两遍歌曲,边演唱可以加上动作表演。

4.小小演唱擂台赛

(1)师:同学们用很短的时间学会了这首歌曲,不过老师想听听个别小朋友的演唱,是不是每个人都唱得很好了?!现在进入“小小演唱擂台赛”时间,请各小组推选1~2名小朋友上前来表演唱卡拉OK,请音乐组长为他们分别打分,老师作参谋。

(2)学生按要求竞争上前表演。

(3)师生配合公布擂台赛的结果(以激励为主)。

(4)教师点评,纠正演唱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或少到位的乐句。

二、复习《我当老师》

1.我们跟着音乐边说边做,好吗?(用动作帮助学生记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轻轻地哼唱歌词(反复进行数遍,对较难唱的地方重点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我当老师》

四、成长的足迹

1.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合作表演《亚克西巴郎》。诵读:

每天 早晨我 早早 起,叠好 我的 小花 被。念: 2/4 × × ︱ ×× × 刷 刷 刷刷 刷 × × ︱ ×× × 叠 叠 叠叠 叠 奏

串铃、铃鼓、响板、双响筒、三角铁等 演

把你想到的组合方式填在□中,并演一演。□——→□——→□——→□ □ □

2.试着自制打击乐器,结合声势动作表演《小鬼当家》

4.四下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 篇四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教学要求:

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辩论、寻常、解答、信奉、容许、违背、曾经、拖住、解释、教授、宣布、固执、胆大妄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4.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读题。简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

伽利略 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静力天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二、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学生找出生字词。

2、学习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理解词语: 信奉:信仰敬奉。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胆大妄为:形容一个人胆量大,胡作非为。

磅:英制质量单位,1磅合0.453 6千克。

4、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积累。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文内容,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层:(1)写了伽利略在读书的时候就经常提出一些不寻常的问题。第二层:(2-3)写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关天两个铁球落地的妯点产生疑问。第三层:(4-6)写伽利略在比萨城斜塔上用试验证明自己的结论是对的。

三、理解课文中句子,学习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1、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伽利略在经过严密的推理和反复试验后证明自己是对的,才向学生宣布结果,并要在比萨城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主要目的是打破当时科学界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思想,让人们形成科学的态度。

2、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事实胜于雄辩。伽利略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使人们转变了观念: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小结: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

四、概括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五、课外拓展。

收集你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介绍给同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与训练。教学过程:

一、学生独立练习。《家庭作业》练习题。

二、解答学生作业练习中的疑难。

1、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改为陈述句)(2)他向学生宣布了实验的结果。(改为“把”字句)(3)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缩句)

2、伽利略认为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的一个1磅重的铁球拴在一起,从高处落下,就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是两种什么结果?

三、小组交流:

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喜欢提问

伽利略 质疑权威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试验证明

教学反思:

26* 全神贯注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全神贯注”的意思。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再联系实际说说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体会。

2、学生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2、读一读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

3、说说自己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体会?

这句话是茨威格对这件事的感触。他亲眼目睹了罗丹对艺术的执著和浑然忘我的工作态度,深受启发,进而明白了人类的一切工作要想做好,都应该像罗丹一样全神贯注。在学校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但要想把工作做好,获得成功,还要靠这种持之以恒,不懈追求的精神。所以茨威格说比许多年在学校学到的还要多。

四、积累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个人或小组分段诵读。

二、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文中指罗丹在修改女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如痴如醉、浑然忘我的工作状态和执著精神。

端详:仔细地看。文中指在茨威格拍手叫好,认为是杰作的情况下,罗丹仍对自己的作品仔细地观察,找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仪态端庄:一个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端正庄重。文中指罗丹塑的女像令人欣赏。径自:自作主张,直接行动。文中指罗丹在修改完塑像后,完全忘记了茨威格的存在,更加表现出了他工作的全神贯注。

三、找出描写罗丹认真工作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从“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到第4自然段,作者细致刻画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再现了罗丹从开始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到精益求精、反复推敲修改方案;从长时间专注投入地工作到终于满意、忘记客人的存在,充分表现了罗丹如痴如醉的工作状态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在对人物的描写中,作者善用比喻和联想,如,“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写出了罗丹修改作品时的情绪变化,对工作逐渐痴迷,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四、练习作业。完成《家庭作业》练题。

板书设计:

全神贯注

修改女像 忘了朋友 朋友感悟 做事要全神贯注

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要求: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栏杆、罢了、境界、绣花、厂徽、聋哑人、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衩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鱼能游到了纸上吗?为什么?

二、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画出生字词。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课文分层次。

3、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感人?

三、汇报交流。

1、读一读生字词。说说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泉白如玉:泉水像玉石一样晶莹清澈。这也是玉泉得名的原因。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苟,苟且,马虎。融为一体:融合在一起。文中用这个词突出表现了青年人观鱼、画鱼时的忘我。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工笔: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特点是用笔工整细致,与“写意”相对。

速写: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现场以简练的手法,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动态描写出来的绘画。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课文描写一位聋哑青年星期天到玉泉画鱼的事情。课文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写“我”在玉泉的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二部分:(5-8)写出了鱼缸边挤满了人,都来看青年人一丝不苟地画鱼。

第三部分:(9-14)写“我”从与聋哑青年的纸上交谈中,得知他爱画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四、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思考:哪些句子写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读一读:

栏杆、罢了、境界、绣花、厂徽、聋哑人、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

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

2、体会理解句子:

①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当时青年人的忘我状态。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了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都是鱼,好像和金鱼融合在了一起,才把鱼画活了。

②鱼游到了纸上。

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描写,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这是对聋哑青年所作的画的最高赞赏,赞其画技高超,画的鱼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而之所以画得像活的一样,正是他专注认真、坚持不懈的结果。

3、了解课文写作方法:

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4、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和动作,表现了他爱鱼成癖,观鱼似醉,画鱼如生,表达了“我”对他勤奋执著的赞美之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抄写下来。

四、完成《家庭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27 鱼游到纸上

认识爱画鱼的青年(1-4)

众人看青年画鱼(5-8)

与青年纸上交谈(9-14)

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课文以“父亲的花园”为题,写了父亲什么事?表现了父亲什么?

二、阅读课文。

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在父亲开垦花园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三、交流汇报。

1、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

2、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3)写了新修公路把“我”家菜园占了,父亲克服种种困难开辟了一块菜地。第二部分:(4-5)写暴雨冲毁菜园,父亲没能 气馁,又重新建了菜园。第二部分:(6-11)写父亲精心照管的菜园给我们带来了丰硕的收获。

四、积累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父亲的艰辛与勤劳。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二、交流讨论,体会父亲的艰辛与勤劳: 在父亲开垦花园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1)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写父亲这样一天天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三四分黄土地,可见父亲的辛苦与勤劳。(2)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 ——父亲为了护田,不顾暴雨淋湿,冲出家门。这种执着精神令人佩服。(3)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脚板也磨起了泡。

——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挑上山去,为了填土,父亲累得双肩红肿,双脚起泡,靠这种顽强的精神开辟了一块菜园。

(4)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父亲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不仅了解,而且热爱,用“难为”和“拼了命”,说出了这块菜地的贫瘠与荒凉,所以父亲才不顾眼前利益,决定把这一季豌豆翻进土里,育肥土地。

三、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

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

四、积累与训练。完成《家庭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28 父亲的菜园

新开菜园—暴雨冲毁菜园—重建菜园—料理菜园—收获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教学要求:

1、发现身边具有执着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2、交流并写一写自己身边敬佩的人。提高口语、书面表达能力。

3、进行“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训练。教学重难点:习作指导。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发现并说说身边具有执着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习。教学过程:

一、读题。

回忆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这些课文都写了一些具有什么优秀品质的人? 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伽利略 全神贯注、工作认真——罗丹 勤奋专注、画技高超——残疾青年 艰辛努力、执着勤劳——父亲

二、思考:

我们的身边最令你敬佩的人是谁?他为什么值得你敬佩?选择一两件事来说说,表达的敬佩之情。

三、小组交流:

小组同学,互相说出自己想说的人的事。

四、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分别发言。

2、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是否表达出敬佩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习作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明确题意:

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二、指导习作:

1、回顾口语交际课的内容:

谁说的人物令人肃然起敬,是怎样说的,指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写什么和怎样写。

2、明确习作要求:

第一,要通过具体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第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第三,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第四,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三、学生习作草稿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修改习作。教学过程:

一、习作交流:

找出几个学生习作,在全班交流,找出习作中的优缺点,指导学生修改。

二、学生自己找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让同学给自己提出修改意见。

三、自己认真修改习作。

四、誊写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训练。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3、翻阅类似的课文找出类似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想想课外的读物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它的意思。

4、开展读的竞赛,熟记这些成语。

三、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练习造句。

上一篇:中学一级述职下一篇:倾听内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