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展示汇报

2024-08-05

小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展示汇报(12篇)

1.小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展示汇报 篇一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课,无疑是学生的一方乐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最大限度的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让学生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解放学生的双手,提供学生探索与实验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收获的成果中体验快乐!因此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重视指导实践活动的过程,也同样重视学生的成果展示。学生成果展示多种多样,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只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成果展示:

1、召开综合实践活动的信息发布会。

2、建议校红领巾广播站增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信息报道。

3、学校不定期搞相关主题的系列活动。例如:读书汇报会。

4、资料展示。

开展开展书香润情操读书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当我们的校园里始终弥漫着浓郁的读书氛围,当孩子的心总是被中外名著所深深吸引,当师生共同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与大师对话,与一切高尚的灵魂对话,共同吸取人类文化的精华的时候,这样的校园,就是真正的书香校园,这样成长起来的一代少年,才能既有中国灵魂,又有世界眼光。大力开展书香润情操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爱书、惜书的良好习惯,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

二、活动内容

本学期必读三本书:《课外读本》《爱丽丝漫游奇境》《海底两万里》,少部分同学根据自身情况再选读一至两本。

三、活动方法

1、教给阅读方法

在周四大阅读上,不少学生捧起书很快就投入地读着,陶醉于书的情境之中,但也有不少学生心神不定,东张西望,静不下心来,往往半个没小时过去了,也只草草完成1-2页的差事,凑到他耳边问他今天看了多少,读懂了什么,他只是支支吾吾,言语混乱,几乎讲不出什么,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对这样的学生来说只是一种浪费。针对这种现象,我想首先应该从老师身上多找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缺少老师的正确指导。因此,老师指导学生怎样读一本课外书很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然仅仅鼓励学生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是不够的,还必须逐步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我总告诉学生读书时,你先想想平时上课时老师是怎样教你读懂课文的,如:(1)读完一个自然段想想讲的什么,读完一篇文章想想又讲的什么,那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2)运用阅读符号圈圈点点,写写画画;(3)精读、略读和跳读结合;(4)运用工具书、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把这些方法用到读其他的课外书中去。为了验证一下效果,我先从《课外读本》中的同一篇文章为例,试试大家试读的效果怎样,通过指导总结方法,再让学生读自己身边的书。

2、制定阅读计划

阅读必须要有量的保证,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本学期除了《课外读本》《爱丽丝漫游奇境》《海底两万里》三本必读书外,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选读一到两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阅读还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周一到周五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双休日不少于三个小时。

3、读练结合,学会思考

怎样读书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呢?读练结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写读书笔记和日记是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主要采用两种读书笔记方式,一种摘录式,一种心得式。读书日记每星期收缴检查一次,目的是了解学生读了什么书,理解得怎样。选一些好的读给大家听,使被选读的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可促进学生下次写得更好。

4、及时评价,树立典型

我总是选读书投入的,坐姿端正的学生坐在老师的位置面向大家做示范,并随时提醒其他同学,当你想讲话的时候看看你前面小老师的表现。这样容易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读起书来也比较静心投入。

充分利用学校发放的印章开展语文争章活动,对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阅读、积累、朗读、听写、回答、观察、作业、日记等)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发展,由十位细心的学生保管并负责在语文书上盖章。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自然读书的积极性也随之提升。

根据大家平时的阅读表现,定期性地评出书香学生(两周一次),书香学生必须把自己两个星期来读书的感受和乐趣向大家汇报,自己通过读书增长了那些知识,让大家都来分享阅读的快乐与心得,还讲一讲自己被评为“书香学生”后该怎么办。这样既对自己有一个激励再提高的作用,又对没被评上的学生有一个促进作用,能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兴趣,又能更好地提高读书的效益。学期末,综合评定,并从中选出学校的“读书好好者”、“读书小能手”、“读书大王”、“读书小学士”。

5、家校联系,形成合力

阅读形成习惯,必须重视校外的阅读情况,三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差,更应该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提倡家长和孩子同读一本书,适时地询问并指导孩子的阅读情况,及时鼓励孩子,和孩子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6、开展活动,促进提高

利用周二的实践活动课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读书收获充分展示出来.“语文天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也结合进来。古诗美文连背、成语大比拼、读书汇报、好文章好书推荐、名人名言等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活动会吸引每一个学生,兴趣在活动中增强,能力在活动中提高,个性在活动中提升。

三、展示方案

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不可能一样,教师应该尊重这种差异,所以在设计展示方案时,我将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由高而低分层次制定。

1、说评书、讲故事:从评书故事和书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声情并茂地讲给大家听。

2、编排表演剧:小组合作把共同喜欢的故事情节编排成剧目,自导自演,表达作品的内涵及人物的性格。

3、科普知识竞赛:从<百科全书><我们爱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中选择几十个适中的问题,采用抢答、必答等形式,检测学生的读书情况。也可以也降低难度,办剪报或手抄报。

4、阅读测试考级:除了学校统一的测试外,班级也定期进行,可以把一本书分成几部分进行,化难为易,增强信心。

5、朗诵精彩片断:把自己感兴趣的精彩片断吟诵给大家听,加深理解,增进语感。

6、展览读书笔记:每月展览一次,分上中下三等,期中期末评选最佳摘录能手。

想法不够成熟,只能在读书活动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我相信只要大家都去重视学生读书,我们播下的这棵种子会在孩子生命的田园里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历经艰辛又愉悦的智力劳动过程,最后的活动成果以什么方式来呈现、表达呢?由于展现形式存在多种可能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表演等)作一个小结,同时也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勿必要认真、灵活。

一、展示形式恰如其分

活动主题不同,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也会有差别,同一活动不同的探究者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发现。因此,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既要符合活动的主题,又要能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类型有主题探究、项目与应用设计、参观与考察,社会参与社区服务等。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特点,在展示交流时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项目与应用设计应以展示介绍作品(模型、小制作、小发明、设计图)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辩论为主;如六年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读报剪报》;课堂上展示自己剪贴本,交流自己的收获。参观与考察的展示可以办摄影展、放录相、开讨论会、演讲、调查报告的展示为主;《四季风光》一课,带学生走进风光美丽的四季,并留下大量的照片、录相资料,成为展示课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主题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展示资料集,写体验日记、文艺演出、写建议书、开交流会、办报、现场制作(如炒菜、绣花等)为主;主题探究的展示可以有实验展示,写调查报告,小论坛等形式。如我校三年级的《古诗研究》一课,学生在积累研究的基础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谈对古诗作者、时代背景的认识及古诗研究的收获。同时,展示形式不仅要根据主题特点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实践中,每个学生是各有所长,各有所得的,在展示交流中,最好是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自己的自信。如:《古诗研究》一课中,各组汇报自己所研究的印象深刻的一首古诗时,学生用各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有的认为古诗朗朗上口,就用配乐朗诵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认为诗的意境很美,适合用舞蹈的形式去传达,他们就借助自己的肢体语言去说明。更有的认为诗歌如画,想借助自己的画笔来表达,他们就画一些他们眼中的诗景去展现。总之是扬长避短,各显其能。另外,同一主题,学生的感受是不尽相同,应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一面展示出来。如在“零花钱是怎样花的”调查中,有的学生收获最大的是理解了父母挣钱的艰辛,老师就让他尽情地说一说;有的学生对怎样花的作了一个详尽的调查表,课堂上就能能以详尽的数这来说明问题;有的学生对零花钱花法感兴趣,教师就让他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让他们在活动中一展身手。

案例1:《四季风光》

师:大自然有四个非常可爱的女儿,它可以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太阳变火球,果实挂枝头,一夜变雪白。今天,让我们渡过“词语河”、漫步“古诗亭”、穿过“佳句林”、登上“创作台”,一起来欣赏和展示四季的风光吧!

一、词语河关:

以比赛、开火车等形式说出表示季节的词语。

二、漫步“古诗亭”关。

小组比赛背诵描写四季风光的古诗。

三、穿过“佳句林”关。

展示交流摘抄本,评出“摘抄之星”。

四、登上“创作台”关。

交流观察日记,说说自己眼中的四季。

二、展示内容多角度全方位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成果展示的开放性。成果展示则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形式。对内是指向本组本班,可采取这些形式,如:班级讨论会,辩论赛,制作展,交流会,墙报展,调查报告展,一台节目,论文答辩会等。

对外是指向家长、全校、社会。对家长展示又可分为“亲子展示”和“家长座谈会展示”。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发现、成果主动在家里向家长随意展示,分享快乐和忧伤,融洽感情,得到家长的鼓励和帮助。也可以向社会展示,走进社区、走向街道,使社会进一步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支持综合实践活动。对社会的展示主要是带有宣传和推动的目的,如:“垃圾兄弟的旅程”这一主题,非常适合向社会展示,号召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活动的目的。对社会的展示也主要是为了宣传、号召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并为今后的活动争取社会帮助。如:“垃圾兄弟的旅程”活动的展示,指导教师特意请来环保大队的负责人。学生展示时讲到了垃圾处理的问题,并谈了自己的设想,有的还画了规划图。虽然学生的见解不成熟,但这位主任却是感受很深,她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学生成立“环卫队”、“宣传队”等活动组织,为社会服务。对外展示还可走出校园,到社区选择场地展示,这种展示最好是结合社区的大型活动,开展的可能性才大些。

对外展示有利于赢得其他群体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有利于扩大活动的影响,有利于主题的深入、拓展。

展示形式从另一角度可分为动态和静态,在进行成果展示时,则应注意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是静态的,例如:一篇小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幅绘画作品、一件模型、一些体验日记或报纸等;而有的展示是动态的,例如: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个节目、一场比赛、一次讨论、演示操作过程或谈心得体会。静态展示可以充分发挥墙壁和橱窗的作用,如把报纸摆出来,把小制作放在橱窗里展示出来,举办论文、报告、摄影展。静态展示利用课余时间,可小组也可全班组织。如:研究“垃圾兄弟的旅程 ”这一主题时,有的小组以统计表的形式展示资料;有的小组办摄影展,他们把垃圾的处理及不良现状全拍了下来。展示的方式也可动静结合,例如:在让同伴欣赏他的读报剪报内容时,可以谈谈收集的经过、收获。

案例2《读报剪报》

师:读报提高了大家的阅读能力,增长了知识,剪报的好处也很明显。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读过篇有用的文章,由于没有及时记录下来,用时需要花大量时间寻找。有了剪报本,这一切便可以解决了。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我们是如何做剪报的,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生谈做剪报的方法)

师:看来大家都积累了一套自己做剪报的经验和方法。据老,作以师了解,你们有小组共同做的剪贴本,也有个人做的剪贴本,下面我们就请同学展示并作以介绍。(学生展示剪报并作以解释)

在展示时还应特别注意互相合作。在研究“说名道姓”这一主题时,由于学生家庭条件的差异,老师就将班内有电脑的几个学生平均分配到各组中去,学习上也是每一个小组优、中、差相结合。他们的展示由于动静结合,分工合作,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内对外,动静结合,但成果展示教师指导应适可而止,注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三、展示效果自然真实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成果展示只是把这些体验的结果和他人进行交流,起到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激励探索的作用。有些学生或老师把展示作为整个活动过程的最终目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学生活动的动机主要是由活动本身来激发,而不能靠外在条件的激励,否则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是不会长久的。以展示为目的必将阻碍活动进程,出现搞形式主义,为展示而展示的现象,如:有的小组在操作过程中,觉得自己收集的资料不如其他小组多,指导老师如果对学生这样说:“你们的资料那么少,到时候拿什么展示?”那么就把学生引入了一个误区:一味地追求攀比。如果教师这样引导:大家讨论一下,看看你们还可以从哪方面来研究呢?这样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有的学生为了展示甚至借他人之成果,如:抄袭、请别人帮忙,这些可能会导致了学生做假、懒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亲自参与研究和探索的积极体验以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作品真实展示出来。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真实资料,展示只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为了评比或获奖。

活动成果的展示由学生自己决定呈现方式,应该是学生内心对活动的感受的一种真实反映,是一种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切忌教师把成人化的语言强加给学生。更不允许一遍又一遍地精心排练。教师在展示中千万不要过多的干预、预设。让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做我事。如果学生不太会展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展示,把大至的思路或方法说给他听,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摸索。

案例:3《读报剪报》

师:有时候,你正在津津有味地读报,别人会问:“什么事,看得那么入迷?”为了让听者一下就了解新闻内容,你得一句话概括出新闻内容,而且要精炼、准确,下面呢,我想听一听咱们大家阶段所整理出的一句话新闻。(生开始交流)

师:同学们整理的一句话新闻还真准确、精炼,但“眼见为实”,下面,老师要当场考一考大家浏览文章、提炼新闻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一位代表参加比赛,在30秒钟阅读一篇文章,概括正确的加10分。(每组开始摩拳擦掌参与比赛)

另外,活动成果的展示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决定。低年级的同学适合一些表演性的、故事性的展现方式;如三年级的《古诗研究》,学生汇报时用了舞蹈、朗诵、背诵等形式。而高年级的同学则可用一些讨论会、制作展、交流会等一些形式表现。如五年级的《说名道姓》,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以课件、交流会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六年级的《读报剪报》,学生将剪报本进行全班的交流,并以讨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四、展示结果要立足发展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没有交流就没有课堂,模式的展开过程是学生艰辛又愉悦的智力劳动过程,劳动理应得到回报,实践课的展示过程正是一种丰厚的回报,而这种回报如果展示成功了,则更能激发再学习再探究的主动性和热情,最终通过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地自主探究,培养良好的动手动脑习惯,敏锐的发现意识,务实的探究态度,有力地解决能力,大胆地批判精神,可以说展示就是激发,就是升华。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主体是小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小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但不要很在乎小学生的“作品”、“成果”的质量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一节展示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学生到底搜集了多少资料,表演得有多么逼真,讨论得有多么热烈。而在于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不是定量的结果,哪怕收获是点滴的,教师也应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给学生进一步投入的信心和勇气。在“古诗研究”这一活动中,教师曾一度陷入困境,可能是受“研究”二字的困扰,活动开始,老师一味地让各小组深陷诗海中,找含义,抄古诗,时间一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便觉得索然寡味。经教研,老师觉得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欣赏和积累古诗更合适一些,于是,老师转变了观念,让学生去潜心研究一个作者及他的一两首古诗,做到理解深刻,学会多角度欣赏古诗。展示课上,学生有的背古诗,有的说作者,有的说古诗的精词妙句,更有的朗诵,表演,从多角度诠释自己的理解。总之,只要参与,老师就及时肯定学生的收获。学生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而且给自己今后的进一步研究的指明了方向,那么接下来的研究就更加兴趣盎然了,更不会忙而无绪了。同时,这样的活动也给了老师更大的启发,他们相信,这样的欣赏研究从三年级起步,持续到高年级直至走向社会,对孩子的语文素养及鉴赏力、审美观来说,都将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和洗礼。因此,展示课作为综合实践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评价也应重点放在评价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评价标准应是“自我参照”标准,而不是“科学参照”标准、“社会成员参照”标准,即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小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展示汇报 篇二

1.小组展示教学现状

在历史课堂上, 我们积极开展小组展示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 目的是希望学生自己总结、自己阐述对于课本内容的认知与体会。 小组教学在我校历史教学中已开展仅两个月, 前期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但后期学生普遍出现积极性不高、不参与讨论、抄袭他人成果等现象。 时间长了, 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就会出现厌倦和疲倦。 总体来说, 小组教学的实施效果还是有目共睹的, 但其现在正处于瓶颈期。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大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切实张开嘴, 在课堂上展示自我。

2.小组展示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

2.1培养榜样学生

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在小组展示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 我们可以培养一定的具有展示欲望的学生, 通过先动带动后动的形式调动落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可以对这些具有展示欲望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与培养, 使其成为学生中的榜样人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可以通过榜样的引导与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落实展示要求

小组展示的成果需要一定的展示价值与意义, 不能光说一些无关痛痒、毫无意义的废话。 学生要在充分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提升, 把自己小组体会到的东西在全体学生面前展示。 学生在展示小组成果时要面对全体学生, 声音洪亮, 举止礼貌, 行为落落大方。 我们要求小组的展示成果要有鲜明的观点与内容, 语言言简意赅, 不拖泥带水, 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3消除畏难情绪

我们对校内未参与小组展示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咨询, 询问其不参与小组展示的原因。 通过大量学生的回答, 我们发现, 不好意思与害怕出错成为阻碍学生进行课堂小组展示的主要心理障碍。 学生表示害怕自己阐述的内容不正确, 会受到老师的责骂与同学的嘲笑。 除此之外, 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害羞, 不好意思, 所以不参与课堂小组展示。 为了有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广大历史老师要进行必要的宣传与讲解, 向学生表明参与课堂小组展示的重要意义在于训练其自我总结与表达能力, 即使说错了也没有任何关系。 老师们需要的就是错误, 只有通过错误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及时解决, 切实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2.4丰富展示方式

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使其广泛参与到小组展示活动中, 我们要丰富小组展示方式。 传统的展示方式无非是口语上的讲述, 缺乏一定的特色与趣味。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我们加入PPT、网络视频、动画等新型展示方式, 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除此之外, 我们可以通过小品、情景剧、快板、顺口溜等形式进行小组展示。 这些新方式的引入只有一个目标———调动学生的参与展示积极性。

2.5加大监管力度

为了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小组展示活动中, 我们要建立严格的监察管理体制。 每一次展示完成后都要安排相应的下一个展示小组, 如果下一小组未能按照要求进行展示, 我们就要进行严格惩罚。 小组课堂展示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无法正常运行是严重的教学事故, 我们要严格追查, 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学生。 建立监管制度的目的不在于惩罚学生而在于适当警戒, 警告其要积极参与课堂展示活动。

2.6加大奖赏力度

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 我们通过加大奖赏力度进行刺激与激励。 通过设立一个评审委员会, 对一定时期内参与小组展示的学生进行评审, 按照评选的结果分发奖品, 以此激励那些不参与展示的学生。 评定的内容要以实际讲述价值为基础, 同时考虑趣味性与时效性。 通过加大奖赏力度不仅可以调动未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可以使获得奖励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组课堂展示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不仅需要老师的全面谋划, 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以上介绍了六个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希望可以对小组展示活动的正常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出一定贡献。

摘要:课堂展示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历史是一门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研究的学科, 其包括文学、军事、政治、人文等各个领域知识。历史作为一门人文主义学科, 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与必要的因果联系思维, 将历史事件相联系, 形成一定的脉络与结构。要想学好历史这门学科, 学生就要敢于在课堂上叙述历史、评讲历史, 充分表达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本文侧重探讨如何在小组展示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关键词:小组展示,积极性,调动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梅兰.浅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0) .

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篇三

关键词:小组学习引导

小组学习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优势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实施小组学习过程中,却出现了小组人员不均衡,任务分配责任不清晰,学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不主动,甚至不知道该干什么。因此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正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把合作落到实处?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是我们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

1 成立小组

1.1 正确划分小组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为原则,进行以下三种形式划分:

1.1.1 规定性划分: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进行分组。

1.1.2 随机性划分: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

1.1.3 自由性划分: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1.2 依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差异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

1.3 分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1.4 小组的人数,我们建议4-6人为宜。

2 任务布置

在布置小组学习任务时,一定要让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但又要有所侧重,鼓励学生在集体研究共同问题的基础上,选取小组成员体会最深、最感兴趣的议题作为学习对象。同时,每个组员都要有明确的个人职责,分工合作。如果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有的小组成员就会怀着投机心理学习,出现在小组内“搭车”现象。这种现象必须坚决杜绝。

在任务难度上要具有挑战性,但是要求难度也不能过高。以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为佳。另外任务应具有真实性,教师应该选择与实践相关、与现实相关、与个人相关的任务。

3 小组学习期间

在小组学习期间你应该时刻注意以下两点,也就是小组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小组学习过程监督的引导。

3.1 小组学习过程

根据给定的任务和给定的完成任务的时限以及所有可利用的资源和信息,你可以有针对性的考虑,观察和决定以下方面,使小组学习的目标一致化:

3.1.1 首先确定小组的共同目标。尤其是学习任务,任务的规定完成时间以及学习者的兴趣。

3.1.2 确定重要的学习步骤。

3.1.3 制定一份时间预算和一份时间计划,还有随时检查有没有按计划执行。

3.1.4 小组分工确定谁能负责哪部分和到什么时候必须完成分工。

3.1.5 确定阶段性计划,什么可以自己单独处理,什么需要在小组处理。

3.1.6 在小组讨论或者有谁做演讲的时候,你应该把最重要的记录下来。

3.1.7 小组需要每次会议结束的时候都应该调节下面的问题:

①有人报告中间结果吗?

②有没有措施,通过它能让任务按计划进行?

③谁必须在下一次碰面会之前完成他的工作?

④什么时候和什么地点举行下次碰面会?接下来该干什么?

3.2 小组学习过程监督

小组学习要随时检查以下两方面:

3.2.1 随时检查,你是否对中间阶段结果满意?

3.2.2 通过下面的问题也可以检查学习过程:

①方法经受住考验了吗?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了吗?我们遵守时间计划了吗?出现了内容上的难点了吗?

②意见分歧出现在哪里?怎样避免意见分歧?

③有人领导这个组吗?与其他小组成员相比较我在小组里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④在以后的行动中我们必须要改变什么?怎样消除困难?

4 小组之间合作

你将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经历以下的情景:你必须在一个小组中掌握知识。紧接着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得到属于另外一个小组的知识要领(就是所谓的拼图法)或者你所在的小组必须描述整个一个班级的学习资料。为了这个小组学习请你注意以下几点:

4.1 第一为你的工作制作一个粗的时间计划:单独学习,一起看材料,共同准备工作,单独准备工作。

4.2 第二单独学习相关资料,明确重点,并且自问,你哪些地方不理解。

4.3 第三合理分工:如果每一个小组成员必须给另外的小组做报告,所有的小组成员都需要为此做准备;如果只是希望一个人小组成员站在全班前面做报告,那么就应该确定一个小组发言人;如果可以有两个或者是全组人都做报告,那么你应该在以后的工作进程里确定谁该做哪些部分的报告。

4.4 在小组讨论中你熟读材料,检查一下是否所有都掌握重点了。添加需要的信息(比如:找例子,找原因),借助于想法草图。

4.5 在讨论中你要搞清楚原来不理解的地方。你要借助于更多的信息来源和帮助。

4.6 你自问一下,你打算给另外小组或者全班描述什么和你打算怎样做:什么是重要的(主要想法,辅助单元),在说明时怎么样依次进行,什么是需要我做演讲的,什么是要做图解,什么要书面解释的,我需要做一份ppt,一份工作表,在演讲中和演讲后检查一下,在座的同学是否有不明白的。

4.7 运用重点词描述你打算怎样做。

4.8 再检查一遍是不是所有的小组成员都明白自己的任务。

4.9 你最后还有些时间可以自己准备演讲。

5 小组学习之后的思考

5.1 在下一次小组学习之前,请你和你的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小组目标、工作步骤、时间计划、角色分工。请你和其他的小组进行比较。

5.2 请你牢记最后小组学习流程的质量。并请你对下述问题进行回答:

①是否有注意学习方法吗?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②我们是如何处理不同的意见的?

③对于小组学习成果是否每个小组成员做了相似的贡献?

④我们是否想优化以后的小组学习?

5.3 请你考虑一下,以前有什么成果经验可以借鉴,有什么失败教训可以吸取?原因是什么?对以后的小组学习有何启示?

5.4 请你思考,在您以往单独完成工作中,哪些更适合小组学习?

总之,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小组学习,知道该如何进行思考,如何互帮互学;其次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之后进行反思,这一点往往被忽视,而恰恰正是通过反思才能使学生对小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大卫·W·约翰逊、罗杰·T·约翰逊、爱迪斯·约翰逊·贺路伯、 粟芳.《合作性学习ABC》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07出版).

[2]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07出版).

[3]伍新春,管琳,张大均,吕达.《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01出版).

4.小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展示汇报 篇四

新课程倡导了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帮扶学习。马局长说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通过实践“导、学、展、解、达”五步教学模式,我校教师一致认为小组合作模式是实现五步教学模式的基础,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

为了能有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12月16日晚办公时,我校组织开展了“如何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研讨会。

研讨会上,各位老师分别从小组分组和建设、小组长培训、小组评价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小组合作学习对班级建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交流、探究,如:如何创设小组间的竞争机制、教师该如何定位、如何做好指导。

最后,赵校长作了总结:小组合作学习要不断创新,探索,明确责任,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切实赋予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5.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篇五

-----教学心得西旺小学张涛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置身于学生之中,参与讨论、研究,师生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交流。“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其它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品德意志,从而提高自我。由于有公平竞争机制作前提,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会更融洽。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尚在尝试与探索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教师要给与合理及时的指导。如: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有可能脱离课题闲聊,教师首先要坐下来倾听,然后帮助学生走上正轨,千万不能一发现问题就大声训斥,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走后,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能力强的学生或活泼好动的学生,有可能支配能力差的学生或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可以有意将这些学生分开,而且在活动的时候,多给能力差的学生和沉默寡言的学生表现的机会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指导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细心观察,耐心指导。

6.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篇六

听人发言要专心,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听人发言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说话要有礼貌。

02说明

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谈看法要有根据,能说清理由;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尽可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03求助

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可向同学请教,要让别人明白你不懂不会的地方;态度要虚心有礼;接受帮助后应肯定对方对你的帮助并表示感谢。

04反思

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勇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认识,肯定与自己不同或相反的正确看法。

05自控

服从安排,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小组讨论时,有次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服从组内大多数人的意见,个人意见可保留。

06帮助

关心同学,及时了解同学的困难;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帮助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07支持

对别人的正确意见或高明见解以点头、微笑、鼓掌表示赞赏。

08说服

在仔细观察分析别人的发言或操作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意见;肯定对方意见正确的一面,再批评错误的一面;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09建议

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看法及理由或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10协调

关注每一个小组组员的活动和讨论的气氛,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当组员思想开小差、违反纪律、讨论偏离中心议题或组员讨论态度不当时,应予以阻止;或努力找出不一致的地方做出必要的让步,达成一致性意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并根据各人特点分配任务,努力完成任务,能综合说明同学讨论时提出的意见并对意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员的合作技能逐步提高,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7.小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展示汇报 篇七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激励性评价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是由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既要老师参与课堂随机导播,又要使学生深入课堂自主学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又面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以新的要求,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全新的思想,为学生构建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积极实践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和谐民主、轻松愉快的自主探究中交流学习经验,探讨学习方法、强化互助意识。

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也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许多同学趁小组合作学习之机,浑水摸鱼、装模作样、滥竽充数、各行其事。这就要求老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以素质教育思想为主旨,交流合作为方式,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创建合理而切实可行的师导生学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将自主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一、激趣引题 巧设疑问

学习知识,兴趣是关键。老师有趣的导入和有目的的设疑,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铺垫,学生听了老师生动的点播和有趣的疑问,产生浓厚的兴趣,明确了学习目的,就会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把学、思、疑、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小组合作学习指明了方向,使学生以无限的乐趣和强大的动力进入学习状态。

二、解疑导拨 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中有疑,疑中再学,学中感悟,悟中解疑。一般的问题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参与探究,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开阔思路、透彻分析,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的答案。例如:在学习如何判断闰年时,我先让学生自己了解判断的方法,学生通过交流探究得出惊人的答案:“一般的年份如果是4的倍数,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若是整百的年份,取掉两个如果是4的倍数,那么这一年也是闰年。”还有学生补充说:“判断闰年时,我们先看年份个位上的数字,如果个位上是1、3、5、7、9,我们就知道它是平年,因为这些年份肯定不是4的倍数,如果个位上是0、2、4、6、8,我们再判断它是4的倍数,如果不是4的倍这一年就是平年,如果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由此看出合作探究学习是开拓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途经。

三、总结实践 激励评价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学习结果的巩固总结,又是对合作交流实绩的抽查检验。可采用个别汇报,集体总结、老师强调等方法进行,让学生共同品尝合作学习成果、分享学有所获的快乐。并对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给以激励性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助长学生探究实践的勇气,为拓展学生的思维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和积极参与互助学习的意识。

8.小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展示汇报 篇八

关键词:英语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一、合作学习小组分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通讯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具体分组方法:

1、全班59个同学,分15个小组,每组4人。

2、每组都有一名各方面意志坚强,具有影响力的同学作为核心。

3、每组都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

4、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尽量做到合理搭配。

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每次的调查报告和篇章教学中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兴致盎然投入这节课的练习,一改往日上练习课无精打采的面貌。“异质分组”是有意识地扩大组内差别,不仅便于同一组内实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且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不但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二、合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1)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般围绕预习课文来进行,包括查阅字典、思考问题、提出质疑。在布置预习内容时,我会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在七上第三单元出现了大量的家庭成员的称呼词,如果把这些单词都安排在课堂内来教学,势必花去大量的时间。布置预习,有的学生自制力较差,难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因此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学,一起听磁带预习单词,互相制约,互竞互赛。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间的单词朗读比赛。对于表现好的个人和小组给予记“优”,参与累计分数。这种小组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整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相对较少。大部分教学要将班级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针对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我在备课时做了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真实性和探究性,问题也有一定的开放性,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设计好哪些内容需要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在教学this ismy sister这一单元时,为熟练掌握基本句型,在基本认知句型之后进行句子或对话的拼接比赛,即把写在纸上的句子或对话剪成碎片后分给各个小组去重新拼成正确的句子或对话。但须注意对话不能剪得太碎,否则难度太大。在熟练掌握基本句型后,用提前布置学生带来的几张照片,照片可以是家人的、朋友的、同学的、老师的或名人的等等。课堂上先让学生进行组内活动,拿出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朋友、同学等,其他学生记录、填表。然后,进行采访活动:各组派出记者到其他组去采访,记者先把其他组学生的照片收齐,然后拿着照片采访。最后汇报采访结果,请记者介绍所采访的同学的家庭或朋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都在本单元的重点语言结构进行交际,有助于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活动结束后评选出优秀记者和小组,并记录评价结果。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间的互动,辅助弱者,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如举行组际间的会话比赛、问题抢答赛等,并同样根据学生表现给出评价,累计分数,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3)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

9.小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展示汇报 篇九

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稿

在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最有效学习方式,它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有些合作小组只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2、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

3、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没有中心;

4、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

导致这种低效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小组合作教学本身,而在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挤占当堂训练的时间,现就我们组讨论的结果说一些设想:

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

首先,在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然后均衡地把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要做到:

(1)组内所有成员搭配要合理。

(2)班级中各任课老师要合作,要统一要求,从而促进小组的合作能力的提高。

(3)每个小组要选定一个组长,组内讨论,都不想说时,由组长先说;都想说时,由组员先说。

(4)对小组的合作能力教师要及时表扬与鼓励。做到多表扬,少批评。

二、教师合理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

教师设计合作的问题非常关键。因为问题太难,学生解决不了;问题太容易,学生一学便会,就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根据学情,设计要适度,以小组成员通过努力,能够解决为宜。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使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讨论的价值,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参加合作。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规则

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开始学生不会分工,就要教给他们怎样分工;开始学生不会交流记录,就要教给他们怎样交流记录;开始学生不善于控制,就要提醒他们学会控制。学生经过几次的反复训练,就会发现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风气就形成了。

四、教师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督导

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意识是有限度的,作为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开展教学,特别在需要小组合作时才进行合作,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多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及尝试成功的快乐。

五、教师要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 教师应对合作小组和个人进行评分评奖,激励学生再接再励。评价可分层次进行。①学生的自我评价。②小组成员相互评价。

③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评价。④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⑤教师对小组或个人的评价。另外什么时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认为以下两点非常重要:

一、必须选准合作学习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教师必须及时、恰当地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1、在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时组织合作学习。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并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学生热情高涨,个别的回答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

2、在大部分学生思维受阻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一个问题问出来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懵了,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想出来。这时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另一方面就需要小组合作交流。

3、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学生意见不一时,组织小组合作,让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当然在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需要与人分享时,也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二、必须保证合作学习时间

小学生年幼,进行操作、思考问题的时间一般要比成年人长,且合作之后还要组织语言进行汇报,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学习内容,充分预设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所需的时间,给足学生发言、补充、更正甚至于辩论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相互补充的机会。

10.小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展示汇报 篇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教材的实施,对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的教学理念摒弃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课”方式,而变为注重学生的体验和经历。体验生活中的知识、生活中的科学,体验成功与失败,在体验中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由于我们学校每班的人数多(60?70人),教师要想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过程的确难以面面俱到。经过一段的实际教学以后,我们感到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何使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能很快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呢?我认为教师在进行分组学习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常观察。

刚入学的孩子,可以说是在性格、家庭环境、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着较大的区别。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已经能算一些简单的除法,20以内的加减法更不在话下,有时还能冒出

一、两句英语。而一些学生却连基本的数数还不够流畅。这些情况,在老师通过初步的了解,与孩子进行简短的交流以后,应该做为一个依据,为后面有目的的分组做准备。同时,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是不会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进步,教师也要通过时时的观察,随时改变分组形式,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进步。

2、勤记录。

由于分组教学,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对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促进。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感受也是多样的,其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采的。分组交流时,有的孩子总是自己想,不愿表达;有的孩子总是处于“优势”,别人都要听他的;有的孩子总是动个不停,影响别人„„那么,教师应该把最初的观察所得,以及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情况,进行简单的记录,为学生建立基本档案(或和成长记录袋结合),在进行一段学习之后,教师要对照原有的记录,对学生分组情况进行反思,进行改进。

3、善调整。

在低年级,由于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那么,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就可以根据事先的观察、记录所得,尽量把不同性格、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分在一起,也就是异支分组。让爱说的和不爱说的在一组,知道多的和知道少的分在一组。先让不爱说的,知道少的先说,其他学生做补充;也可以给每个学生设定学号,今天“几号”为主要发言人,“几号”补充,其余任意:也可以给组内每个成员规定“角色”,如“组长”主持全组的讨论,“时间控制员”控制每人说的时间,“噪音控制员”控制讨论不受干扰:组内形成互补,组员互相理解,互相促进。教师在此是一个观察者、参与者,及时发现不合理因素,适时调整,避免出现“死角”。对于特别优异者,也可以进行组外交换,便于带动全班尽快熟悉这种学习方式。

4、巧设计。

合作学习,并非是把一个组的学生简单的聚合在一起。教师在创设出和谐、平等的氛围以后,还要提供可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要能调动全组的智慧,才能得以解决。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新世纪”第一册的数学教材中,设计有许多这样的练习。例如:“P93页,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小组合作,可以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拼摆出楼房、机器人、坦克„„。”“P43页,统计全班男、女人数,说明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小组合作,一人数一个组,会又快又好。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计。如,复习时的“算式接龙”,大家都说得 1 数是7或6的算式,看哪一组说的多。“统计”一课,在进行小课题展示时,可先组内交流,再选代表,全班交流,哪一组获胜,全组都有奖励。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事可干(即任务的分配与选择),教师再设计一些评价工具,有效的加以利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感到,新的教学方式,使得原有象“抱背做直”、“看黑板”、“认真听讲”„„这样的“规矩、纪律”难以进入课堂。“除旧”还要“布新”,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培养新的常规,才能使分组交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1、听。

刚入学的孩子,一人张口,众人七嘴八舌,分不出个东南西北。只顾自个儿说,自个儿玩,根本不管老师说什么,哪里还谈得上听其他小朋友的,更无法交流。因此,我认为,如何让学生“认真倾听”是一个关键。只有他听到了老师的话,小朋友的话,大家的话,他个人才能有所想,有所感悟,有所判断。形成自己的思想。刚上课,有的老师用幼儿曲的铃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再改为手势控制,最终,我们是要让小组内自主控制。别人发言,只能鼓励,不能打断、干涉。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自我控制,也使学生知道了互相尊重。

2、说。

不同的孩子,由于性格不同,差异特别大。刚入学,彼此陌生,无从交流。这样,就要让学生先敢说,再会说。教师可以给出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己互相熟悉熟悉。这时,让他们大声说,随意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不加控制。也可以,上讲台来说,每个说完的小朋友都要给以掌声,表示鼓励,培养自信,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根据组内角色的不同,分配任务,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互相配合,互相评价,这些评价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能逐渐培养学生会说。

3、感悟。

这里的感悟,指的是一节课中,要给学生留几分钟“感悟’的过程。因为,体验和感悟是认知过程中的两种生活形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内化后的内心反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看书,看有关资料,或自己动手做一做,画一画与刚才学习有关的内容。最初,学生可能是无目的的去看、去拼摆,只对一些图、动画、颜色等感兴趣,还不能领悟其中的数学知识。所以,最初的这个环节,要尊重他们的兴趣所在,随意看,随意表达。日子长了,学的内容多了,再提出要求。

11.小组展示 篇十一

一组织危机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定义:影响组织的利益、形象、乃至生存的突发性或灾难性的事故或事件 特点:普遍性、突发性、严重性

分类:经营危机、管理危机、法律危机、素质危机、关系危机

二危机传播管理内涵

定义:分析预测危机的可能发生,及时制定出危机针对性转播措施,有条不紊的化解危机,进而重新修复信誉和公共关系。重心在于传播,公共关系意义上的危机管理主要是组织的危机传播管理。

三组织危机传播管理案例

成功案例:强生公司泰诺药片中毒事件

1982 年9 月,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有人服用含氰化物的泰诺药片 中毒死亡的严重事故,一开始死亡人数只有3人,后来却传说全美各地死亡人数高达250人,一时间,强生公司被推到风口浪尖,其影响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美国公众一片哗然。失败案例:比利时和法国可口可乐中毒事件

1999 年6 月9 日,比利时120人(其中有40 人是学生)在饮用可口可乐之后发生中毒,呕吐、头昏眼花及头痛,法国也有80 人出现同样 症状。已经拥有113 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重大危机。

四危机类型

都是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上面两个事件同属于管理危机(包括人、财、物管理的失误、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环境污染)。

五 危机传播管理过程

1、强生:

1982 年9 月,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有人服用含氰化物的泰诺药片中毒死亡的严重事故;

第一时间,强生公司立即抽调大批人马对所有药片进行检验,确定了问题药品数量和死亡人数。;

然后斥巨资在最短时间内向各大药店收回了所有的数百万瓶这种药,并花50万美元向有关的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报;

确定是人为投毒事件;

看准了政府正在制定新的药品安全法,要求药品生产企业采用“无污染包装”的机会,立即率先响应新规定。

2、可口可乐:

1999 年6 月9 日,比利时120 人(其中有40 人是学生)在饮用可口 可乐之后发生中毒,呕吐、头昏眼花及头痛,法国也有80人出现同样 症状;

可口可乐公司立即着手调查中毒原因、中毒人数,同时部分收回某 些品牌的可口可乐产品,包括可口可乐、芬达和雪碧。

一周后中毒原因基本查清,比利时的中毒事件是在安特卫普的工厂发现包装瓶内有二氧 化碳,法国的中毒事件是因为敦克尔克工厂的杀真菌剂洒在了储藏室的木托盘上而造成的污染;

总部摄入负责,认定是口味问题,未启动危机管理方案,只是在公司网站上粘贴了一份相关报道,报道中充斥着没人看得懂的专业词汇,未有任何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出面表示对此事及中毒者的关切;

比利时和法国政府还坚持要求可口可乐公司收回所有产品,事发之后10天,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伊维斯特从美国赶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记者招待会,并随后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

可口可乐公司同意收回部分产品,拒绝收回全部产品。

1999 年底公司宣布利润减少31%;

危机发生时没能借助媒体取得大众的信任,公司不得不花巨资做危机后的广告宣传和行销活动;

竞争对手抓住这一机会填补了可口可乐此时货架的空白,并向可 口可乐公司49%的市场份额挑战;

可口可乐公司总损失达到1.3 亿万美元,几乎是最初预计的两倍;

全球共裁员5200 人;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伊维斯特被迫辞职(新CEO 对公司进行重组时不再延用总公司负责制,而将“全球思维,本地执行”的座右铭纳入企业管理理念);

可口可乐公司主要的宣传活动目的都是要“重振公司声誉”。

六危机传播管理对比

一、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程序

1、为安抚群众,缓和对抗。

强生: 承认事故并发表声明致歉,停产自查并且召回全部类样药品,扩大宣传,谨防民众不知情中毒,缓和了毒药对民众的生活影响与恐慌,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事件免遭扩大化。

可口可乐:及时作出调查,但真实情况未传达到决策者,发表声明,但是过于生涩的词汇使民众认为可口可乐公司是搪塞不尊重消费者。并且不同意召回全部产品,激化了矛盾。

2、联络媒体,主导舆论

强生:在几个重要的报纸上发表道歉与事件透明报道,揪出真凶。

可口可乐:在事件闹大后,才由总裁出面召开新文发布会,并且没有做出有效的承诺,舆论哗然。

3、多方沟通,迅速化解方面

强生: 发函给医院、医生,共同解决遗留问题。

可口可乐:强调事实,拒不承认错误。

4、有效行动,转危为机

强生:停产问题产品,在新规制定后首先跟进,抢占市场份额,以新面孔展示。可口可乐:应对迟缓,在巨大的经济损失后更换新的管理理念。

二、危机公关传播管理原则:

1、“3T”原则

(以我为主提供情况)(尽快提供情况)(提供全部情况)

前两点两者做的都还可以,基本是在时间发生的第一时间自己做出回应,但是可口可乐的管理机制问题导致小事变大事。

2、公众为上原则

强生公司先回收问题药品,使公众免受威胁与恐慌,但是可口可乐没有在乎公众的情绪,使问题激化。

3、维护信誉原则(核心)

都诚实的通报了事件真相,但是可口可乐在承诺了要积极应对之后没有召回全部产品使得可口可乐有了言行不一的印象。

危机发生后,管理者应将精力集中到信誉形象管理上来,危机管理者要么去努力维护企业的形象及信誉,要么不得不承受企业形象受损的痛苦。企业维护信誉原则主要是要做到:一方面,把维护企业信誉作为危机管理的核心。企业的信誉是危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信誉和顾客信任是企业立足社会的基石,失去顾客信任会给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危及企业生命。所以所有的危机管理行为都围绕着挽救、维护或再塑企业信誉和社会形象这个核心进行;另一方面,把信誉危机管理提升到企业管理的战略高度。任何危机处理不当都会演变为企业信誉危机,并威胁企业生存,因此要把信誉危机管理上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把信誉危机管理列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环节,从战略的高度将信誉危机管理的原则、制度、流程、组织和自愿列入企业战略管理的体系当中,实施战略性信誉危机管理。

七危机公关传播管理批判分析

前兆期、加剧期、处理期、毒可乐事件危机公关传播管理的缺点:

1、加剧期和处理期内新闻发布会召开了、承诺解决问题了,但是解决不彻底,没有大品牌的大气;管理上不本地执行,使得信息在企业机体不流畅,从而产生了大问题。

毒可乐事件危机公关传播管理优点:

1、可口可乐公司第一反应调查产品,是正确的。

2、不惜代价挽回企业形象是正确的。

八案例启示

危机处理是考验企业文化的重要时刻,企业必须承担起对会公民的责任。当企业遇到各种各样甚至是毁灭性的危机时,积极地开展公关活动是摆脱危机的有力武器,他不但可以使企业脱离险境,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公众支持。而最好的公关决策总是同企业的正确经营实践以及对公众利益认真负责的精神联系在一起的。

九 成功的可口可乐公关危机传播管理方案

一、强化本土管理系统,尊重媒体,善用媒体

二、召回问题产品作出赔偿

三、抓住时机推出产品

上述公司对公众安抚措施

强生公司:当芝加哥地区有六人因为服用泰诺死亡后,强生公司马上成立了以董事长为首,包括负责公关的副总裁在内的七人委员会,危机之处每天开两次会,对事件进行讨论决策。在该委员会的正确决策下,公司召回全部价值近1亿美元的泰诺止痛胶囊,并要求坚决在5天内完成药品召回;花费50万美元通知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停止使用泰诺止痛胶囊,这一决策收到舆论广泛赞扬;与新闻媒介密切合作,以坦诚态度对待新闻界,无论好坏,迅速传播真实消息;敞开公司大门,积极配合公众和医药管理部门的调查,5天内对全面召回的胶囊进行抽检,向公众公布结果。当后来证明这次事件是人为破坏后,公司重新设计了泰诺止痛胶囊重返市场计划,举行大规模卫星转播的记者招待会,感谢新闻界的公正对待;推出防止污染的止痛胶囊新包装,现场播放生产流程。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公司一举扭转了局面,反而树立了更好的形象,一年时间内就恢复了其领先地位,取得公众信任。强生公司的行为,可以被认为是企业在伦理观引导下采取建设性沟通政策的典范。

可口可乐公司:

历经各种质量指控案例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处理这种指控时,态度非常坚决。两公司的印度区总裁当天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矢口否认产品含超标农药问题,并且斥责这次曝光背后有其政治阴谋。

12.小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展示汇报 篇十二

阳平镇中心小学

赵芳芳

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是我们教师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结合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认识。一.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至六人一小组。这样,缩小了小组际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现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

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向心力、有凝聚力、能共同促进呢?在实践教学中,我曾经尝试过,让学生自己组合,目的是使成员彼此间在熟悉的前提下,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我发现,小组成员间确实是很有默契,活动也有共同目标,但组间活动效果差别大,有的组在短短时间内就已高效完成任务,而有的组却丝毫不为所动,无从下手。其中原因就在于学生的组合往往是优生与优生走在一起;调皮的与好玩的走在一起;学习基础较差的走在一起。如此一来,小组的合作就难于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贯串教学始终(1)复习中创设情境

复习中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氛围,一方面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复习中去,通过对旧知识的唤醒,为新知的学习作知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创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新知的学习状态中,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2)新授中启发心智

新授中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重点。多项交往的组合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3)练习中提高效率

“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的教学形式。其实,这里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从而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老师就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

三、拓展合作学习形式

如何采用合作学习活动形式,要依据教学内容、问题解决的不同而各有侧重。1.适时进行多样化交流。

适时交流,给予了不同能力的学生展示自己发现的机会,每个人还将会得到来自不角角度、不同层面的信息。交流时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能包容多种答案,应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一方面交流不会“冷场”,另一方面要遵守“有相同意见可不重复”之规则。交流中有述说、有补充、有倾听、有启发,使有效合作得以实现。

2.灵活运用多种合作形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问题解决,积极运用“做数学,活动中学数学,合作学习也是教学目标之一”等先进理念,可以丰富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

四、适时引放、充盈“合作”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摆正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发挥“主体”作用。而如何摆正其中关系,做到“收”、“放”自如。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真实地坦陈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让个体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学生才会“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重视合作学习评价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识和力量。因此,恰当、有效地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起学生参与合作的愿望。

1.课堂评价。“你的想法真了不起”,“这个小组办法多,合作好”。许多教师能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闪光点、成功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定期评价。

在两周或一个单元教学后,进行“个人与小组”评价活动。先上组内评价个人,后组间互评,最后教师综合评价。

上一篇:大学英语函电句子翻译剖析范文下一篇:企业品牌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