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问题之我见

2024-08-05

电梯安全问题之我见(共15篇)

1.电梯安全问题之我见 篇一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之我见

朱广吉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食品的质量不过关,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可以说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近年来,关于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几乎成了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个主要话题。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等。2008年9月11日凌晨3时:三鹿作为毒奶粉的始作俑者,被新华网曝光,社会哗然。紧接着上演的含有“三聚氰胺”成份的食品不断曝光,作为中国国产乳制品的带头行业,三鹿事件标志着政府对食品卫生的失控。三鹿事件刚被曝光的时候,卫生部要求严查全部奶粉里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情况。原来以为只有三鹿一家往奶粉里添料呢,一查所有的乳制品厂家都往奶粉里添料,只不过有添的多的添的少的之分,往奶粉里添三聚氰胺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了。于是又出台了一项限制在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的法令,是限制,而不是禁止。)。以后往奶粉里添三聚氰胺要按比例添加,要本着“奶粉里添三聚氰胺”的原则,不能变成“三聚氰胺里添奶粉”,可见实际上我们饮用的乳制品中所谓的百分之几的蛋白质含量中仍含有不少三聚氰胺的成分。然而三聚氰胺这样的工业化学原料原本就是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东西,更何况是婴幼儿食品中。

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和舆论监督企业自我管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就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况,政府显然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这应该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法律制度没有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可以发现这实际上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首先农产品种植和食品加工时操作的不当所造成,滥用农药、化肥,加工过程受污染等。再有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纵观原因种种,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欧美的食品市场,由于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严重问题,政府不得不出面解决,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体制,管理不力是市场混乱的根本原因。

2.电梯安全问题之我见 篇二

1 油田作业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

1.1 不具备专职安全员

当前, 众多井队均未设定专职的安全员, 有的井队即便进行设定也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职代替, 而且这些安全人员本身素质过低, 安全工作没有做到细微之处, 摆放完安全设施后没有天天进行检查, 营房中设置烟雾报警器, 却未及时进行电池的更换, 设有沐浴站, 却未安装以供使用。有的安全人员迫于情面或担心被报复而对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给予默认, 没有真正做好安全监督。还有的安全人员上岗后不知道如何进行安全工作, 不是只抓资料忽略现场, 就是只抓现场不顾及管理资料, 无法把两者较好融合。并且, 基层安全人员直接被基层单位领导所控制, 在安全和生产、安全和单位效益产生冲突时, 较难把安全摆在首位。

1.2 管理不到位且追寻最大化效益

安全工作需依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可是实际工作中, 因为具有管理及执行的差别, 有的井队无法实现安全第一, 则会因此具有隐患, 并持续发生事故。依旧在实际生产中存在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理念, 且未在事故出现后进行严格的治理。

有的井队为了寻求最大化效益, 极力实施节约成本的方式, 以此在投入安全设施方面具有影响, 未及时更新具有安全隐患的设备, 提高了安全事故产生的可能性。

1.3 安全意识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众多基层领导将经济效益摆在前列, 单一追寻时效性, 注重眼前的利益, 忽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数现场人员都欠缺安全意识, 具有侥幸心理, 进行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安全带壁挂钩子、直接在高台扔管钳或榔头等危险物品、在现场不带安全帽、未通过深层次检测则进行使用、安全设施使用率较低等, 这些均因为安全意识不足而造成的。

1.4 欠缺培训系统

油田现场在安全管理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本身具备相应的规律性, 行为都依照相关法规执行, 可是有些负责安全的员工通常并不完全了解规范, 即便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也未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所以, 需在现场建立安全管理方面完善的培训体系。

2 油田作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的对策

2.1 设置专职安全员, 真正发挥监管职能

为了免除出现安全事故, 需要在岗位中设置专职安全员, 真正发挥安全员的监管职能。专职安全员的职责主要有加快落实所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不断分析安全监管和安全管理的职责。加快各种事故隐患的及时更新, 以此降低施工现场出现违规现象。

2.2 加强管理制度,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我国的安全生产法中规定,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创建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将生产环境进一步完善, 保障安全生产。确保企业关键负责人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首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最关键的作用, 是为了可以通过制度的方式保障安全生产中的所有工作得以落实。

2.3 加强油田作业员工安全理念

井队需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关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培训及讲座, 让员工认真学习, 且真正运用在作业操作当中, 依照规定程序及标准, 建立正确的作业操作规范。并且, 井队还需参考其他单位的学习形式, 实现从整体上提高本作业员工的安全理念, 不但需要员工具备必备的操作流程, 还要加强安全隐患意识。透过不同的形式, 对错误行为所酿成的后果, 应当对油田作业员工的安全意识给予提升。只有员工本身的安全意识提升, 才可以在作业中养成正确的作业习惯, 以此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

2.4 企业做好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

企业只有将所有员工的素质提升, 具备真正的本领及技术, 才可以在生产中通过自身的能力, 打下安全的基础, 以免由于技术能力为安全带来危机。企业在决策方面需要具备充分的透明度, 对每一名员工给予充分的尊重, 将其视为企业人力资源的瑰宝, 真正爱护员工、尊重员工, 让员工对企业具有归属感, 让员工真正为企业着想, 参与到企业的决策当中, 让员工说真话、敢说话, 激励员工对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3 结语

综上所述, 油田作为无围墙的工厂, 安全生产具有其特殊性。对石油企业而言, 长期以来安全都成为石油石化系统中尤为薄弱的一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打造健康的工作环境, 创建良好的社会信誉, 才可以更加良好的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做好铺垫。才可以打造出一流的企业。通过以人为本, 完成依法治企、落实责任制, 严格执行管理, 力求求真务实, 继承优良传统, 不断创新, 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为打造出安全型企业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长秋.新形势下的企业安全管理[M].经营与管理.2011. (7) :73-74.

[2]王顺华.加拿大油田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建议[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 (2) :201-204.

3.电梯轿架强度的试验之我见 篇三

【摘 要】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电梯已成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交通运输设备。同时,电梯轿架就成为运输乘客和货物的关键承载部件。本文针对电梯轿架强度的试验中,理论计算难于精确分析轿架强度这一问题,并结合多年参与电梯轿架强度的试验工作积累的一些实践经验,简单的谈了一些如何根据电梯使用工况对电梯轿架进行静载试验,并介绍了开展试验所需设备以及测试项目与结果评价方法,还根据不同载荷工况下轿架应力及变形情况,提出了一些对其用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的解决方法以及设计生产方面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轿架强度;试验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物不断出现,与此同时,电梯也被广泛使用于居民建筑之中,电梯在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因电梯故障而引发的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我国质检总局已将电梯列为重点检查的特种设备,而电梯轿架作为运输乘客和货物的关键部件,其强度试验也是重中之重。

1.电梯轿架强度试验的重要性

电梯轿架是由上横梁、轿底、立柱以及拉杆四边框架组成的,是电梯的主要承载构件。电梯轿架不仅要支撑整个电梯各个构件的重量,而且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还要承受各类工况载荷下的作用力,因而只有电梯轿架具有足够大的机械强度,以承受在电梯正常运行、安全钳动作以及轿厢撞击缓冲器的作用力,才能保证电梯可靠并且稳定的运行。

2.电梯轿架强度试验中的问题

目前,在电梯轿架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常常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来对轿架的强度进行校核,并且对电梯的轿架进行受力分析和约束分析,之后再利用静定结构对轿厢架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了强度计算。此外,还有一些工程师会采用CAE分析方法,来对轿架的强度进行校核。该方法首先建立电梯轿架的三维仿真模型,接着利用非线性隐式有限元方法对电梯的整体结构进行综合的强度仿真分析,再根据电梯轿架的空间静不定结构,分析复杂的受力情况。为了简化计算,在理论计算时,一般将轿架简化成平面支梁模型,采用集中载荷加载或者均布载荷材料力学知识,对电梯轿架静载荷的最大应力进行校核,因不能精确计算整个构件的载荷与应力分布关系,从而造成选取的安全系数过大,并且对各工况的评价不精确。

3.电梯轿架强度试验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选取的安全系数过大以及对各工况的评价不精确的问题,在对电梯轿架进行试验分析时,应当采用试验方法,利用测试仪器及物料应变仪、吊装设备、数字示波器、应变片、重块、手提电脑、试验工装等,分析其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及变形情况。

3.1编制静载试验应力测试图

进行静载试验时,首先在电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只需测量轿架一侧的应力,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对载荷工况进行应力测试,从而得到轿架强度,其次结合理论分析,再考虑试验是否存在干涉等问题,最后确定轿架的应力测试点位置,并且做好现场操作及数据的记录工作。

3.2测试仪器的安装与调零

组装测试仪器时,在不损害应变片及接线的条件下,将各部件组装成试验机,并且将贴有应变片的部件与轿架安装于同一侧,以便于测量。此外,为了修正轿架重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必须在测试前对测试仪器进行调零操作。之后,在不施加外力作用下的条件下,将轿架安装于墩台座上。

3.3试验测量

由于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乘客站立的位置是随机的,因此电梯正常运行时存在不同载重的均载或是偏载的状况。因此,在试验测量这一环节中,必须根据电梯使用要求充分考虑各种条件下的正常以及异常工况,并分别用疲劳与短期载荷进行评价。静载试验项目包括均布载荷和偏载两项。

3.4测试结果分析

由电阻应变测量法分析以及试验结果可得:

①由于轿架的上轿底及以上的重量全部通过防振橡胶传递到轿底架,导致应力过于集中,常常使轿底架边梁防振橡胶处、后梁连接以及上轿底边框与防振橡胶连接部处于危险临界点,因此,可以通过对轿底架以及上轿底防振橡胶部位进行二重框架组合的局部加强,以满足设计要求。

②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理论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因承载以及受力位置的不同,各构件包括同一构件之间的应力在分配上,常常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从而造成构件安全余量过大。因此,可以根据试验测试结果,对电梯轿架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可通过加强筋或者改变材料型号的方法,来增加局部截面系数,从而对应力值较大的构件进行加强;同时,还可以在保障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小应力值较低的构件的材料型号,并且进行结构轻量化优化设计,以降低轿架自身重量对整个点电梯的影响,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

③理论计算得到的理论数据与试验数据的应力趋势基本一致,但数据关联性不明显。

④对电梯轿架薄弱部位进行加强使轿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4.针对问题应当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在电梯轿架生产与加工的过程中,采用大量的板材折弯以及型材制造,并且用螺栓连接取代焊接构件连接。

(2)构件连接处、构件开孔处以及板材折弯圆角处非常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因此,在生产装配电梯时,应当采用扭矩扳手对螺栓件进行紧固,也可以采用抗剪螺栓或销钉等方法加以紧固,从而防止因滑动而导致连接破坏现象的发生。

(3)当发生安全钳或缓冲器动作时,轿架的主要部件必须保证没有断裂和明显异常变形,以避免轿架导轨的脱落,从而保证电梯的正常使用运行。

(4)因曲面加工特性,对于板材折弯部件以及圆角处,在生产加工时折弯与圆角不宜过小,以避免应力集中。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轿架具有空间静不定结构特性,在简化成平面模型计算时,常造成分析误差相对较大,对各工况的评价不精确的结果。试验方法的采用可以较精确得到载荷与应力以及变形的分布关系,从而为电梯轿架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肖永恒.电梯轿架强度的试验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2012,5(3):47-48.

[2]张文欣.ANSYS在电梯轿厢强度计算上的应用方法[J].中国科技财富,2011,8(18):122-124.

[3]芮延年,刘开强.一种超大吨位电梯轿厢架有限元分析[J].机械工程师,2008,16(4):53-55.

4.核电安全之我见 篇四

核电安全之我见

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整个消费群体对能源的需求与消耗已经很高,然而在化石燃料短缺,资源环境破坏及其严重的今天,全世界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又将何去何从。

火力发电站利用煤和石油发电,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发电,而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产生电能的新型发电站核电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产蒸 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

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一种叫“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气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在发达国家,核电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核电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能源。我国的核工业已也已有40多年发展历史,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并有多年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的队伍。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我国目前已经能够设计、建造和运行自己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是由我国自己研究设计建造的。

核电站的出现和成功使用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可是另一个问题也被随之摆上了桌面,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能源,其安全性必须是重中之重。

核电站等核设施,由于技术和责任等原因,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致使人员受到超过规定限值照射的事件,称为核泄漏事故,简称核事故。各种核设施发生事故的原因及后果有较大的差别,最典型的是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露事故就是其中很好的范例。

1986年4月26日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

自那时起,核电站运营使用时的安全问题,就被一再提及和重视。人们都会对新兴的核电站提出质疑,是否还会再出现像切尔诺贝利一样的重大事故。

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已得到越来越大的保障。因为核电站的安全性已经从很多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首先,核反应堆的类型不同。现在的核电站和核潜艇采用的几乎都是固有安全性能很好的压水型反应堆;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安全性较差的石墨水冷堆,这种堆用石墨作慢化剂,用普通纯水作冷却水。其最大的缺点是当堆内断水或温度升高时,容易失控引起事故的发生,而不像压水堆那样可以自动调节过高的温度或功率,直至紧急停堆,使反应堆稳定在安全状态。

第二,核反应堆的屏蔽程度不同。核电站和核潜艇都有几道屏障阻隔放射性的泄漏,当这几道屏障都破损才可能危及人员,其中最后一道屏障是有较高承压能力的耐压安全壳(核电站)或反应堆舱(核潜艇),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设计上就没有考虑耐压安全壳,不具备最后一道屏障,使事故后放射性物质直接进入大气环境。

第三,核反应堆停堆的及时性不同。核电站和核潜艇的反应堆出现紧急情况时,所有的控制棒靠加速弹簧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快速下插到堆芯里,实施自动紧急停堆,终止核反应,从根本上切断反应堆失控的源头;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出现事故之前,正在做一项试验,为了不愿让试验中断,他们冒险切断了与试验有关的一组事故停堆保护信号。当出现事故前兆时,值班主任只是命令操纵员人为插入所有的控制棒停堆,但有的控制棒恰恰在关键时刻受阻,不能完全插到底部,只好人为切断电源靠控制棒重力下落,由于操作上的一再耽搁,加上控制棒的设计质量问题,控制棒的下落速度远远跟不上核反应堆的失控速度。

第四,造成二次事故的条件不同。现在的核电站和核潜艇反应堆结构中的易燃物少;而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当反应堆遭破坏后,引入的大量空气为石墨助燃,造成严重火灾这样的二次事故。

第五,安全管理和人员素质不同。现在的核电站和核潜艇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越来越高,这是避免重大事故的主观条件;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时,苏联正处于动荡瓦解时期,各种管理松懈,核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严重的人为因素。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操作人员竟然没有进行过事故处理的培训,没有确切的事故处理规程;事故之前的试验是在汽轮机上进行的,目的是要确定在断电期间汽轮发电机在切断蒸汽供应的情况下,利用转子动能维持机组本身用电的可能性。但该项试验大纲质量粗糙低劣,没有重视到试验中的安全问题,并在试验中屡屡违反操作规程,为事故的产生和发展留下了祸根。

核电站是未来世界告诉发展的能源趋势所在,其安全性的提高,对每个国家乃至每个人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说,核电的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息。

5.管理提升之我见(安全) 篇五

针对前期的管理,安全环保部对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管理不足和可改进提高的部分进行了统计。主要的可改进空间有:现场管理方式、日常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目标管理在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等。

在管理提升活动持续的个月时间来看,安全环保部着重就可改进提升的管理进行了管理方法定置化和实施。

在管理方式上:安全环保部总结了前期安全管理中的一些不足,在部门内要求转变管理方式,多奖多罚,要求现场管理过程中严格注意语言沟通。通过方式转变,现场安全指令的执行率有了提高,作业队对安全隐患的整改积极性有所增加,生产员工对日常安全要求也更乐于接受。

日常管理的精细化:首先,安全环保部积极采用“施工作业安全行为观察卡”这一小工具,对日常现场监督中发现的违章行为进行细化分析,确定违章根源,从源头入手,切实杜绝员工现场违章源头;现场安全精细化管理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区域划分管理上,安全部针对现场每一施工区域,全面分析该区域内存在的安全缺陷和隐患,并逐一定制控制措施,力求消除安全隐患和管理类缺陷;第三,安全环保部内部进行了现场管理任务分解,每一项任务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达标要求,责任人对目标任务进行持续跟踪,大大的提高了现场安全隐患和缺陷的整改效率。关于目标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安全环保部将这个管理方法与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在日常安全管理精细化的过程和任务分解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个单项责任都有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再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安全环保部以周为单位进行现场目标制定(包括安全教育、现场检查、现场形象建设等),每个目标周期末进行目标完成情况总结,发现不足,提出再改进措施。

6.班组安全建设之我见 篇六

班组长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直接执行者,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关键,要搞好安全工作,杜绝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必须抓好班组这个最基层、最基础的安全单元。如何开展好班组安全建设呢,笔者同各分厂生产一线班组长进行过多次交流和探讨,就班组安全建设方面提几点合理化建议与班组们一起分享。

一、班组安全建设存在的现状 1.班组长自身不重视班组安全建设

班组长是企业中最基层的管理者,起到“兵头将尾”的作用,班组长本身工作比较繁多,既要处理好上级的关系,还要管好班组员工,除了日常的生产工作安排外,还要进行现场管理等事务上的工作,班组长嘴上告诫员工一定要重视安全,工作中严禁违章作业,其实自身就忽视了班组安全建设。

2.班组安全活动较为单一

班组在安全建设方面创新性不够,有些班组认识到了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性,能够积极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形式,但是安全活动较为单一,大部分都是进行班组安全培训、案例分析,久而久之,员工对这些活动就会产生厌烦感,从而影响班组安全建设的效果。

3.安全建设缺乏持久性

一部分班组在安全建设方面没有计划性和目标性,在安全建设方面“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是纯碎听从上级安排,部门领导一旦要求本月创建安全班组,班组便使劲抓起安全工作,这个月过去后下个月安全工作便又松了下来。碰到这个月如果出了事故,班组安全工作就紧了起来,如果好几个月都没有违章行为,安全工作便又松了下来,安全建设工作缺乏持久性。

4.班组成员安全素质偏差

班组成员安全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不具备较系统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辨别危险控制事故的能力。没有掌握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甚至连对岗位安全技术规程和作业标准都未达到应知应会要求,同时事故预测预防,自我防护,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意识也很差,导致班组安全建设工作难于推动。

二、班组安全建设的途径 1.加强对班组长安全教育

班组长自身安全意识影响到整个班组安全工作,班组长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推动整个班组安全工作,要切实加强对班组长的安全教育,一是公司学院定期组织班组长学习安全知识,提高班组长理论安全知识;二是各分厂开展班组安全评比活动,刺激班组长对班组安全工作推动的能动性;三是各分厂每月组织班组长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开阔班组长视野。

2.制定合理的安全考核机制

推动安全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考核机制。一是建立的安全考核制度要有认同度。班组长在建立安全制度上就不能独断,要组织班组全体人员讨论,征集全体班组员工的意见,经过全体员工的同意后,方可实施,这样建立的安全制度才有有效性。二是安全考核制度要切中要害,要让制度发挥出最大的工效,不能无关痛痒,班组可以建立联保、互保制度,一人违章联保互保人都要受到处罚,发挥全体员工要安全的主动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

班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也可以提高班组安全管理,班组内部可以定期举办一次安全演讲比赛,开展安全知识竞答,或者张贴一些安全知识漫画等形式来丰富班组安全活动,进而激发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热情,当然安全活动的举办要适度,要在不影响班组员工休息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安全活动就会让员工极度厌烦,结果适得其反。

4.加强班组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就要严格落实班前会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文明生产。同时要制定各岗位、各工种安全工作程序和标准,实行风险超前预控,实现安全操作标准化,更要抓好隐患排查,落实治理责任,加强现场监督检查,防止“三违”现象,实现班组安全月度、季度和目标达标。班组长可以不定期组织班组员工到现场进行危险源辨识,加深员工对危险源认知程度,从而为现场安全作业提供保障。

5.配好用好班组安全员

安全员是班组安全管理核心角色,而我公司各分厂配置班组安全员的不多,安全员要做到由员工推选,选配熟悉安全操作又能掌握生产技能的员工来担任,给班组安全员创造好工作条件,保证他们有从事安全管理时间和必要的工作手段,还要从思想上关怀他们,生产工作上支持他们,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

6.提高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重视安全文化能极大地促进安全管理,而安全管理的水平又决定着安全文化的开展是否具有成效。首先,班组管理的目标,是如何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搞好安全生产这个系统工程,这也是营建安全文化工作目的所在。其次,优秀的班组安全文化,可以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文化建设,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

7.健全制度提高安全技能

制度不是万能的,且现场的环境复杂多变,在作业的具体细节上,制度就不能完全面面俱到了,这是班组安全员的素质显得十分重要。受限于个人见识和能力,很多基层安全员和专业安全员缺乏对现场危险点和隐患的识别能力,以及对事故的预判和应急能力,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恶化。加强班组安全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班组安全员事故应对能力。编写和完善各岗位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责任制,确保工作的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将班组员工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纳入到可控安全范围之内。

8.严格考核促使员工自律

班组全体员工要明确责任和制度的内容,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检查结果,对落实情况较好的要给予名誉或物资奖励,而对违反规章制度和落实不到位的要根据实际情况作以相应惩罚。以名誉和利益的得失督促员工自我约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有效保障员工安全。

总之,班组是构成公司的最小细胞,是公司机构的基础单位,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班组安全生产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加强班组安全生产建设,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实现班组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是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能为我们生产经营活动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7.幼儿安全教育之我见 篇七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自我保护

在一次家长会上, 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说:“我不奢望孩子学到多少知识, 只要求孩子的安全有保障!”或许这位母亲的话略有偏激, 但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安全与否的关注。其实不仅仅是家长, 幼儿的安全是所有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所有幼儿园所, 乃至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关心幼儿安全的不应仅仅是成人, 还有幼儿自己, 要让幼儿知道危险的存在, 培养较强的安全意识。那么, 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呢?经过实践验证, 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集中教育, 正面引导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这孩子一点记性也没有, 不让他爬高, 会摔的, 就是记不住, 这不, 摔了吧!”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孩子。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 对他们仅仅进行说教行不通, 因为孩子听后很快就忘, 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 将安全知识作为活动主题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鉴于幼儿时期的认知具有直观行动和具体形象的特点, 集中教育活动可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进行。如:向幼儿展示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音像资料;请消防员给幼儿讲解火的危害及防火救火知识;开讨论会;教师综合讲解等。让幼儿在多种感官作用下, 吸取安全知识, 留下深刻印象。同时, 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益采取正面引导。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位小朋友要求上厕所, 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跟着说:“我也要上厕所!”他们也许不是真想去厕所, 也未必故意捣乱, 而只是模仿别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这是老师对其中一位坐得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那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受表扬的小朋友学习, 会坐得更好, 而不再要求上厕所了。安全教育也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 (如:有个孩子不听话玩火引起火灾;另一个孩子碰倒开水瓶烫伤手等) , 难免孩子去模仿。但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 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 避免盲目模仿。

二、随机教育、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 还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 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曾经有一次与幼儿外出远足, 发现幼儿对路边花坛中种植的月季花特别感兴趣, 围在花的周围唧唧喳喳地讨论, 有的幼儿还去摸摸花瓣和叶片。我忽然想起月季花茎和叶上都有刺, 便随机对幼儿进行了有关预防植物有刺、有毒, 应小心不要轻易接触的安全教育。在几天后的一次观察活动中, 带幼儿观察冬青。我用手捏住一片叶子请幼儿观察, 忽听一名幼儿说:“不要乱动, 它会不会有刺呀?”瞧, 孩子已经把上次随机教授的安全知识记在脑中了。

安全教育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 自我保护意识差, 每次活动前、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在幼儿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 应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 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 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三、运用有效的“危险后果”教育法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旅游者租了一辆马车, 行至盘山路时, 旅游者对马车夫说:“您让马向路里边走走, 马车要跌到山谷里去了。”马车夫说:“马是很聪明的, 它也知道跌下去的后果。”我对马车夫的话感触很深。

作为成人, 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 阅历浅, 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们时避开一切反面事物, 生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家长, 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复叮嘱, 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 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 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 使之不受任何伤害。老师也是如此, 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就非常担心。但是, 简单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够重视, 而且反复叮嘱还会引起孩子的厌恶。此外, 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 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 什么都想去尝试, 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

以上这些都是很消极的做法, 我们应适时适当地将“危险后果”告诉幼儿, 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幼儿, 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当然, 让幼儿了解的危险后果应有选择, 注意适可而止, 更不能吓唬幼儿, 造成负面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让幼儿真正学会如何去思考和分析事物, 如何去面对这个大千世界。

四、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如今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大人看这一个宝贝, 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里怕冻着, 将孩子裹在层层爱的保护罩中。却不知这种爱是溺爱, 这种保护要么使幼儿更加胆小, 不敢探索;要么更加好奇, 从而盲目模仿。父母和老师保护孩子, 不能保护一生一世, 所以按现代教育观念, 应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世界, 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1. 适当的磨砺

孩子受保护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 因为他们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突发的难以预料的事很多,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 平常总是被“锁”在“保险箱”里的孩子就会束手无策。

2012年冬天的早晨, 刚刚下过雪, 路上的雪水都冻成了冰。一家三口在路边走着, 女儿要去滑冰, 年轻的妈妈不同意, 一个哭着非要去, 一个呵斥着执意不让, 在路边又哭又喊地拉扯起来。这时年轻的爸爸抱过孩子, 把她放在冰上, 女儿马上高兴地笑着跑, 一下子摔了个四脚朝天, 爬起来再跑又连着摔了好几个跟头。年轻的妈妈埋怨起来, 可是再看那个小女孩, 不但没有哭, 还依旧爬起来, 张开双臂慢慢地试探着滑, 再也不跑了, 也就再也没有摔倒。其实, 这个小女孩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已经经受了一次磨砺, 学会了保护自己。

在幼儿园里孩子因滑倒而摔伤的例子随处可见, 其实这些孩子在摔倒时, 只要用手撑一下地, 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得多。因此, 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小小的磨砺机会, 让孩子在磨砺中长大, 在磨砺中积累必要的生活经验, 这样在遇到必须独自面对的问题时, 他们才能避免受到伤害。

2. 合理引导

现代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除了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 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实战训练”。例如:幼儿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 可以开展一些自救演习。像学习拨打119, 学习简单应急措施 (用床单塞门缝, 用湿毛巾捂嘴巴) 等。

四、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 同时游戏也是幼儿喜欢的活动, 还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在各种不同的游戏活动中自然融入安全教育的内容, 在有趣、愉快的游戏中尝试解决各种问题, 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得力所能及的防灾、避害和逃生、自救的方法及保护自己的经验, 而且可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 获得成功和信心。因此, 通过各种游戏进行安全行为的练习, 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的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幼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在扮演各种角色, 幼儿通过角色扮演, 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幼儿教师要充分挖掘角色游戏中蕴含的安全行为方面的表现及安全教育因素, 尤其是发挥其安全教育的作用。比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 老师一方面要创设自由、宽松、温馨的游戏氛围, 让幼儿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 一方面可有意识地引申出“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游戏情节;组织开展“红绿灯”游戏, 让幼儿掌握“红灯停, 绿灯行”、“行人要走在人行道上或斑马线上”、“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等有关规则。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吸收了丰富的安全知识, 更重要的是, 他们通过游戏性质的角色表演, 获得了深刻的自我保护意识, 得到了自我保护行为的锻炼。

2.体育游戏

生活中的意外事故防不胜防。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动作的协调性及手臂、大腿肌肉的力量, 影响着幼儿安全自护。教师和家长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体育游戏活动来提高孩子动作的灵敏性及反应能力。例如:可以通过“揪尾巴”、“老狼老狼几点了”等有趣的游戏, 增强幼儿躲闪、呼喊等快速反应能力;使幼儿面临相应的危险事情时, 因为经过训练而有行为和心理的准备, 增加自救逃生的可能性。

3. 创设情境游戏

通过情境游戏活动, 培养幼儿从小具有灾难自救的意识, 并能想出一定的办法解决遇到的有关灾难自救方面的问题, 进一步提高幼儿战胜灾难的勇气、信心和智慧。师幼共同创设一种模拟意外或灾难的特定情境, 让幼儿设想、体验身临其境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它具有仿真性、情景性和角色性的特征。例如:创设一个“火场逃生”的场景:某处发生火灾了, 旁边有水、毛巾、被子、衣服、门、窗等多种物品, 幼儿当场进行保护自己的逃生演练。

五、渗透于一日生活中

《纲要》指出: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 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 才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

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 知道应该怎样做, 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 避免出现幼儿的伤害事件。如:入园———不带小刀、扣子等危险物品进园;进餐———安静进餐、细嚼慢咽, 不说笑 (以免呛着) ;睡眠———正确睡姿, 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 不含着东西睡觉;行走———行走时抬头挺胸, 手前后自然摆动, 学会靠右行走, 不猛跑 (以免碰撞、摔倒) ;游戏等活动———遵守游戏规则和集体纪律;专题或渗透性的安全教育活动———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离园———有序活动, 静待家长, 安全返家等。幼儿年龄小, 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 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天就能奏效的。因此, 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方法外, 还要经常提醒, 不断强化, 逐步形成幼儿的自觉行为, 从而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由于意外事故的残忍性, 在教育过程中无法将事件真实再现, 只能用言语描述, 很难引起孩子的重视。例如告诫幼儿“不能独自去游泳, 可能会溺水”, 幼儿是很难理解和重视的。因此, 教师和家长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抓住契机, 让幼儿引以为戒。如针对孩子不遵守规则而发生摔伤事件, 当孩子对摔伤的后果有清晰认识时,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思考:还有哪些情况会出现事故, 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 应该怎样预防, 等等。

8.局域网安全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局域网 安全防治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41-01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网络版应用软件推广应用,计算机网络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实现数据集中、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已逐步成为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而伴随而来的病毒侵略也在局域网内横行,为了确保网络安全高效运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转是基本前提,因此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及病毒防治工作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局域网安全现状

目前,广域网络已有了相对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防火墙、漏洞扫描、防病毒、IDS等网关级别、网络边界方面的防御,重要的安全设施大致集中于机房或网络入口处,在这些设备的严密监控下,来自网络外部的安全威胁大大减小。相反局域网内部的计算机客户端的安全威胁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威胁较大。未经授权的网络设备或用户就可能通过到局域网的网络设备自动进入网络,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也为病毒在网络内滋生蔓延创造了条件,造成局域网病毒爆发,导致网络瘫痪,从而影响了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

二、局域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

(一)加强人员的网络安全培训

安全是个过程,它是一个汇集了硬件、软件、网络、人员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关系和接口的系统。从行业和组织的业务角度看,主要涉及管理、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要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注重把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层次上,而进行这种具体操作的是人,人正是网络安全中最薄弱的环节,然而这个环节的加固又是见效最快的。所以必须加强对使用网络的人员的管理,注意管理方式和实现方法。从而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增强内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内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以便更有利地打击不法分子。

(二)局域网安全控制策略

安全管理保护网络用户资源与设备以及网络管理系统本身不被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目前网络管理工作量最大的部分是客户端安全部分,对网络的安全运行威胁最大的也同样是客户端安全管理。只有解决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才可以排除网络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内部网络终端安全管理主要从终端状态、行为、事件三个方面进行防御。利用现有的安全管理软件加强对以上三个方面的管理是当前解决局域网安全的关键所在。

1、采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通常安装在单独的计算机上,与网络的其余部分隔开,它使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资源免遭非法使用者的侵入,执行安全管制措施,记录所有可疑事件。它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实行控制策略的系统,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

2、封存所有空闲的IP地址,启动IP地址绑定,采用上网计算机IP地址与MCA地址唯一对应,网络没有空闲IP地址的策略。由于采用了无空闲IP地址策略,可以有效防止IP地址引起的网络中断和移动计算机随意上内部局域网络造成病毒传播和数据泄密。

3、启用杀毒软件强制安装策略,监测所有运行在局域网络上的计算机,对没有安装杀毒软件的计算机采用警告和阻断的方式强制使用人安装杀毒软件。

(三)病毒防治

病毒的侵入必将对系统资源构成威胁,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整个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防止病毒的侵入要比发现和消除病毒更重要。防毒的重点是控制病毒的传染。防毒的关键是对病毒行为的判断,如何有效辨别病毒行为与正常程序行为是防毒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防病毒体系是建立在每个局域网的防病毒系统上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病毒策略:

1、增加安全意识。 杜绝病毒,主观能动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病毒的蔓延,经常是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对病毒的传播方式不够了解,病毒传播的渠道有很多种,可通过网络、物理介质等。查杀病毒,首先要知道病毒到底是什么,它的危害是怎么样的,知道了病毒危害性,提高了安全意识,杜绝毒瘤的战役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平时,企业要从加强安全意识着手,对日常工作中隐藏的病毒危害增加警觉性,如安装一种大众认可的网络版杀毒软件,定时更新病毒定义,对来历不明的文件运行前进行查杀,每周查杀一次病毒,减少共享文件夹的数量,文件共享的时候尽量控制权限和增加密码等,都可以很好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

2、小心邮件。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信箱成了人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媒介。它方便快捷在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无意之中成为了病毒的帮凶。有数据显示,如今有超过90%的病毒通过邮件进行传播。尽管这些病毒的传播原理很简单,但这块决非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应该教育用户和企业,让它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如果所有的Windows用户都关闭了VB脚本功能,像库尔尼科娃这样的病毒就不可能传播。只要用户随时小心警惕,不要打开值得怀疑的邮件,就可把病毒拒绝在外。

3、小心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之前进行病毒的扫描和查杀,也可把病毒拒绝在外。

4、挑选网络版杀毒软件。选择一个功力高深的网络版病毒“杀手”就至关重要了。一般而言,查杀是否彻底,界面是否友好、方便,能否实现远程控制、集中管理是决定一个网络杀毒软件的三大要素。

三、结束语

局域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探索。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形式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网络安全建设已不再像单台计算安全防护那样简单。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的防护体系,要具备完善的管理系统来设置和维护对安全的防护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斌.计算机网络安全于防御[J].2006.04

9.加强安全红线意识之我见 篇九

“红线”是“临界”要求,是禁区界限,也是我们生产及一切工作所要坚守的底线。纵观不同的矿难事故,都包含着相同的悲痛;都蕴藏着相同的违章作业和无知;都积聚着相同的对红线意识的淡薄;都涵盖着相同的对危险的漠视。要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就必须坚守安全红线这条最后的生命线。

必须明确责任主体,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强化技术装备、严格安全监管、严肃责任追究,切实提高我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坚决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我们必须深化认识、严格履行职责。要看到,只有生产环境安全了,生产才能正常继续下去,才有可能持续创造价值和利润。多年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但也存在因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付出过大的代价,有的地方甚至为此付出人的生命代价。

一是强化安全管理

每一个领导必须心怀对生命的敬畏。对待安全要明确“九功不抵一过”,安全一旦出了事,以往再大的功劳也无法与之相抵。因此,一是强化红线意识。“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观念,是推动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始终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生命第一”、“安全就是效益”、“安全隐患零容忍”、“事故皆可预防”、“安全发展人人有责”等意识,凝聚共识,形成推动

安全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绝不能重产量提升,轻安全意识,全面打造要产量,要发展,更要安全这个天。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落实管单位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推动各方履职尽责。

四是强化隐患排查。

安全可以抓好,事故能够避免,关键在超前预防,要把问题当成事故来分析,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把苗头当成事故来处理,做到人人、事事、处处预控全覆盖。开展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大检查,不留死角和盲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观念, 下大力气化解排查出的各类隐患,依照本单位自查自纠、机关相关部门监督整改的工作模式,努力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是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凝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共识。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事故警示教育、应急预案演练等活动,依托安全生产月活动平台,在我矿广场,联合楼大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红线意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抓好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严格持证上岗,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各级管理人员不能做“好好先生”,要敢于碰硬、敢于动真格、敢于得罪人,要务实有为,有效监督各项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违章作业等问题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纠正,直至杜绝违章作业行为。

安全规章制度是我们的保命法则,我们的所有生产工作行为都必须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我们必须要扎扎实实地遵守和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规定要求,守住我们的保命“底线”!要站在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的高度,捍卫我们的保命法则,绝不逾越“红线”!

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克服麻痹松懈心理。“从零起步”对现场管理“零容忍”,对隐患事故零情面,确保我矿各项工作平稳运行,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10.安全管理之我见(何鹏) 篇十

2007年以来,我们作业一公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干部队伍的“壮大”,企业的安全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的农民工人来人去,广济工补充到企业队伍中,人员流动大;作业一、三公司的整合,两种管理模式的“碰撞”,也带来了诸多“不安全”的因素,这些都给我们公司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在日常安全管理上表现为“三大顽症”:

1、组织纪律观念不强。我们看到某些工作岗位的职工不规范戴安全 帽(或不系帽带)的现象,平时的安全检查,对这些行为也给予指出,甚至罚款,但一段时间后,这部分人还是“旧病复发”。这部分人并不是不知道如何规范戴帽,更不是不知道规范戴帽的安全性,而是心里存有侥幸、麻痹大意、图方便的思想。

2、工作作风华而不实。有些小队干部作风飘浮,对上级的决会议精 神、工作要求,只管传达,很少抓落实,对公司依赖性较强,发挥自身能动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上级安全部门查出的问题,你公司提出具体整改方案后我才去做;公司下发各类预案,小队也不编制小队的相应预案;从来不主动组织班组长进行岗位安全检查和整改,形成了“等、靠、要”的习惯。

3、违章查处力度不够。

① 无所作为。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又缺少办法、缺少创意、难以作为。

防止员工在操作中只凭“经验”或麻痹大意违章作业

归根到底,就是“安全”在员工心中的地位不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安全基本知识和技术,不能及时发现身边的事故隐患。行为还表现在,工作时不自觉佩戴好劳保用品、机器设备带病运转、设备传动部分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检修设备时不挂警示牌、出现“三违”现象等等。这些“三违”现象的出现,致使事故频频发生。

我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只要采取“三大良方”,对症下药就可根治“三大顽症”。

1、安全教育是增强员工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⑴、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要分层次进行:

①对安全知识不知者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②对知而无能者进行安全技能教育;

③对既知又能而不为者,进行安全态度教育。

⑵、对现场施工人员要进行划分,管理者(基层队干部)、技术管理人员、一般施工人员、新工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分别明确其受教育内容。

在做好基层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抓好职工的全员安全教育,做到有计划、全方位、系统地教育,包括新入厂职工、临工、民工的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教育,复工、换工种安全教育工作,全员安全继续教育等。因为,工人是接触机器和环境的最基本分子,若没有他们在安全方面自觉遵章守纪,即使企业领导怎么重视安全,安全管理人员怎么管理,事故也照样会发生。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企业干部不具有安全思想意识,不重视安全就处理不好安全与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的关系;企业干部不懂得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就不能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就不能提出和采取有效预防事故的措施,就会因发生事故给国家、社会、企业自身带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损失,给工人及家属带来痛苦。因此对干部的安全教育是必要的,同时也是“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安全管理原则的要求。

⑶、施工过程中,相关的事故案例教育是必备良药。通过实际事故案例分析和介绍,了解事故发生的条件、过程和现实后果,认识事故发生规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治同类事故的反复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2、安全奖惩是让员工主动履行安全职责,做好质量安全标准化的重要保障。

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可采取“罚个人、奖集体”模式。具体做法:班组级:处罚个人违章违纪的,奖励表现突出的班组;小队级:处罚盯岗干部 “不履职、不作为”的,奖励表现突出的小队班子。表扬遵章守纪者,处理违章违纪者。

让员工主动履行岗位安全职责,积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清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怎么做,使员工在安全工作方面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实现公司与施工作业人员双赢的局面,加强员工团队合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员工是否重视安全, 首先要看企业领导是否重视安全。如果领导认为纯粹以罚能代管、以包能代管,不用抓安全的基础工作,则员工就绝不会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形成了“要我安全”的风气。相反,如果领导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主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

意识到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安全工作的“本”,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的氛围,员工就会被潜移默化,全体员工就会自觉参与安全工作。职工通过年复一年的一系列安全教育和活动,安全素质就能慢慢提高,就能自觉在安全方面遵章守纪,形成“我要安全”的局面。

3、安全纪律是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执行力的重要基础。随着公司的整合,作业队伍更多了,管理也更复杂了,怎样才能在保持以往成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安全工作做好,在不断总结和学习过程中,设立了领导问责制与领导承包制。做好事情的关键是领导,尤其是小队干部是我们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对那些“不作为、不履职”者用安全纪律来处理。如,公司规定值班干部上盯岗的直接下岗,今年就有两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尝到苦果。把安全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从思想上时刻重视,组织上充实加强,制度上有所规定,工作上抓得切实经常。只要这样,就一定会取得安全生产主动权,收到好的效果。

注重把握重点要害部位、岗位危险点源,坚决打击“习惯性违章”,一贯坚持对事不对人,对违反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的人决不讲情面,在安全生产上也始终坚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对那些屡教不改者,也给予了经济处罚,其目的就是树立安全生产的严肃性,不能把安全当儿戏。

11.“没问题”之我见 篇十一

其次,我们看似“没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是不能善问问题。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善于设计问题,也肯去提问学生,可是不善于问问题。究其原因,就是他们抓不住教学的核心问题。而是东一问,西一问,就好像干活,你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结果是打不到正经地方,费劲不讨好。我们教学也是一样的。你这样做,让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其结果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生也就没有什么问题可问了。其实,如何做到善问呢?我国古人早就在《学记》上有论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之。”由此可见,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也只有“善问”,他们才能体验到又问所带来的交流之乐,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和能力的纽带。是的,“善问”是一种艺术,她为学生的学习树立了榜样。

再次,我们看似“没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是不能“善待学生问”的问题。我们试想一下,当学生兴高采烈地提出问题,如果你却来一句“哪有这么多问题”;当学生提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你又来一句“没有什么为什么,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当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你却来一个置若罔闻,不理不睬;当学生好不容易提出自己的见解,你却生硬地叫他们去“看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如果总是拿这种态度对待学生的问,请问他们的问的积极性还有吗?其实,如何善待问者,《学记》中说:“善待問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一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待问者则反之。”善待“问”,是对学生问的最大鼓励,也是对学生的希望和信任,它更是表明了一种态度,为学生的提问提供了心理安全的可能。由此可见,没问题就是有问题,关键在于能不能正确地对待问题。发现不了问题,表明能力水平有问题;不能善问问题,表明履行职责有问题,不能善待问题,则表明思想意识上有问题。

总之,学生会问,才会有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因此,做一个能发现问题,一个能“善问”和“善待问”的教师,是社会、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2.档案安全管理之我见 篇十二

1. 增强档案安全意识。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头等大事, 也是各项工作的基石。在档案安全工作上的任何纰漏, 都会给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各单位档案工作者, 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档案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 深刻认识档案安全的重要性, 把思想统一到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来, 切实把档案安全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把安全责任落实在行动上, 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 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 确保档案的安全。只有从思想上树立安全意识 (包括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防范意识、法制意识) , 才能把它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抓出成效。

2. 完善档案安全管理机制。

坚持档案安全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以主管领导为核心的安全监督网络, 设立安全检查小组, 各个库房设专人负责,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档案安全管理网络, 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监管有力、抓细抓实。切实加强内部管理, 严格执行档案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 把档案安全要求贯穿于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等各项环节, 确保消除“死角”、不留隐患。定期对《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和移交制度》、《档案室岗位职责》、《档案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落实整改。加大馆 (室) 藏档案的保管, 确保各类档案由档案人员统一集中管理, 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实现涉密档案专人保管、查阅和集中归档。

3.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是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单位在设置档案库房时, 一定要考虑档案长期保管的抗震、防火和防水等要求。档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要高于当地普通公用建筑的设防烈度。档案库房一定要采用防火材料, 并安装防火自动报警装置。对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水泵、用电线路、馆库设备、设施等运行情况应定期检查, 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 要定期对长期不利用的档案进行检查, 以防细菌、害虫的损害,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档案库房要配置抽湿机、温湿度仪、防盗门、气体灭火器和监控等设备。设立专门的档案利用室、办公室, 实现档案室、阅览室、办公室“三分开”。有条件的档案馆, 可以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建立独立馆舍。在装具上, 笔者认为, 五节铁柜等箱装装具能起到很好的屏障保护作用, 当遇到危险时既能起到保护作用, 又便于搬运和转移, 所以, 各馆 (室) 在安装密集架时应当保留五节铁柜装具。

4. 防患于未然。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是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针。要预防各种突发灾害、突发社会事件对档案造成的可能破坏, 各级档案馆 (室) 都要建立健全档案应急工作体系, 做好应急预案, 落实应急准备, 开展应急演练, 确保在突发和极端情况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档案损失。对突发灾害、事件造成档案损失的, 一定要尽快对破损档案采取抢救和保护措施, 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同时, 采取复制和征集等办法, 用复制件等填补已损毁档案造成的空白, 降低损失程度。

5. 注重电子档案安全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工作, 电子文件数量也随之越来越多。由于目前电子档案的管理经验不足, 大量的电子文件存在损坏或丢失的风险。为确保电子文件不受损失, 各级档案部门应积极推进电子档案安全设施的建设, 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 努力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 要加强对电子文件从生产形成到归档保存再到检索利用全过程的监管。

此外, 应提升档案人员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有计划地培训, 认真学习档案安全知识, 使每个工作人员重点掌握档案安全的基本常识, 及时了解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的最新动态, 更新补充档案保护方面的最新知识, 努力提高预防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把好档案管理源头关、进出库关及人防、机防和技防关, 在档案鉴定、档案数字化、档案公布、档案上网、档案宣传等工作上, 层层把好档案内容审查的安全关, 筑起档案利用安全的屏障。

总之, 档案安全无小事。档案安全事关重大, 事关全局, 事关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我们要牢记杨冬权局长的话, 加强档案安全工作, “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从思想上、行动上确保档案安全, 从而构筑一个确保档案安全的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彤.档案安全工作中不容的九个隐患.中国档案报, 2010.6

13.安全生产法之我见 篇十三

12月1日—7日是《安全生产法》宣传周,通过一周的《安全生产法》学习和各项活动的参与。使我深刻了解《安全生产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的相关内容。结合我专业日常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个人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票证管理

票证管理是各项检修作业的重中之重,由于未办理票证出现的的违章行为在身边已是屡见不鲜。为什么要办理相应的票证相信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说是为了“安全”。我们专业主要涉及最多的票证就是:检修作业票和登高作业票,票证的安全措施是我们每个检修人员的安全保障。票证的内容是指引我们检修的预控措施,所以程序的简化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好做法,有新意。但生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不可挽回的损失,即使再加多几个“不放过”也为时晚矣。《安全生产法》体现了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要强化“超前意识”、“预防为主”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只有有效地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达到最高的境界。安全管理工作的“超前意识”,强调把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监督上来。

二、“五型班组建设” “五型”班组建设中我具体想说一下安全活动,每月一次的安全活动,在我看了很有必要。活动要求分厂领导、班组内成员全部参加,为什么要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我认为安全活动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总结,发挥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的作用,通过面对面的形式,提高全班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大家知道安全不是某一位班长或者安全员的事情,是我们本身就应该有安全防范意识,遵章守法。捆绑在自身的利益当中。在贯彻 “安全第一”工作中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综合管理”的内涵。同时,也要形成建立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这是安全管理工作事前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安全文化”追求的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安全管理理念,从而促使所有人员表现出较高的重视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自己的职业价值中去,从而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为自己工作的行动指南。

三、安全责任状考核

安全责任状考核,是事故“超前防范”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公司的“安全责任状考核标准”起到了一个监督和防范的作用。因此,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应包含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健全“责任”的监控系统,提高“防患”意识,坚决杜绝“三违”。养成工作严谨、执行制度认真、工作程序规范的良好工作流程。总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提高自防和互防能力,从而建立起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切实的把公司、分厂所有安全制度和要求落到实处。不要有侥幸心理和敷衍的态度,把日常专业内部的维修、维护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隐患全部消灭掉,才是此次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的主要目的!

仪表专业

14.香港问题之我见 篇十四

------香港问题之我见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是香港的呼唤,这是孩子对母亲的呼唤!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中,香港,作为七子之一,通过歌曲的传唱将回归的心声洒向神州大地。

香港,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840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闭关锁国的“天朝上国”遭到迎头棒喝,战争失败,英国政府通过武力的方式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56年,英国通过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北 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南部割让出去,1898年,英国又与晚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它一系列租约,将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租借出去,租期99年。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又开始了内战,中华民国政府无力向英国政府取回公道。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新界租约问题,英国政府曾多次要求续约,但遭到中国政府的拒绝,因为中国的立场是,香港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等时机成熟时,通过和平协商,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步骤,收回香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国力收回香港,于是,关于香港问题的和平谈判提上了日程,经过中英双方两年二十二轮慎重和耐心的谈判,终于解决了这个历史问题,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分别在《中英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按照《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到那时,中国将执行一国两制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香港历经坎坷,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的那一刻,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全国人民都在欢呼,激烈跳动的心脏宣扬着心中的无限喜悦。是的,领土问题决不妥协,孩子终将回到母亲的怀抱。

之后的香港,沐浴在“一国两制”和煦春风之下,迎来一个有一个的机遇,得到不断的发展。充足的自治权利,宽裕的社会环境,丰富的历史经验成为香港繁荣富裕的雄厚资本。然而,就是这样的令世人所看好的香港,竟然因为“抗议示威”的“占中”世间而再一次和世人见面。

“占中”即“占领中环”,全称“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称“和平占中”或“占中”。“占中”于2013年3月27日发起,至2014年9月28日正式启动。

近年来,“占领”运动在各国都有出现,已经成为一种街头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部分公众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表达政治诉求的主要手段,表现出更强的对抗性。这类“占领”活动在社会对抗情绪严重的国家经常会导致流血冲突和社会动荡,而这种通过激烈对抗表达诉求的行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法的,警方都有权依法处置。

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而存在,在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动荡事件。纵观历史,香港在每次民主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动荡。香港民主三波带来了动荡三波。第一波动荡就是1967年反英抗议运动转为要求结束殖民统治,引发了香港社会的动荡。第二波动荡是在90年代,1992年以后,香港在回归之前彭定康采取比较激进政治改革,这个改革是违背了联合声明、基本法和中英两国达成的协议,所以这样就引起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之间激烈的对抗,香港社会出现了一个大分裂,大动荡。

不过,这一波动荡和以往两次不同,这一次的动荡里,我对香港的伤害会更大一些。因为从香港第二波民主运动以来大约30多年的历史中,香港社会的主要争论都在政治问题,涉及到香港回归、基本法制度,政改争议、政权交接等,中国政府和港英政府的主要精力也都在政治问题上,然而这一次的问题却有所不同。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越来愈多的变化。然而,所有的官员队伍,都是保守的,都希望社会毫无变化地稳定下去,这样他们才不会受到挑战。所以,最希望香港能够“急冻”在回归前的那一刻,保持旧有社会心态与治理模式的人,应该是港澳办、中联办的官员们。他们自然也喜欢维持“行政吸纳政治”的“政商联盟”统治。否则,新的冲击所带来的变化,不止会令香港出现不可预知的状况,也会影响他们自身在大陆官场中的升迁。面对二零一七年的政改模式,治港官员们选择零风险方案,一点都不意外。但这构成了当下“占领中环”运动的直接原因。

这次的“占中”跟以往的示威游行是不一样的,它是用违法的手段来追求他们所谓的诉求,是以牺牲其他市民合法权利为前提的。不理会他人的损失是很自私的行为,但他们却以为别人才自私,这种抗争只会带来反效果,会让民主的目标更加远离。虽然“占中”刚开始时,有一些市民会因为青年学生打头阵给予同情,但是“占中”的本质是违法的,持续的时间一长,就会很大的干扰到香港市民的生活秩序,尤其对经济会造成重大损失。

香港“占中”活动的效果是直接破坏“一国两制”政策,这就动摇了香港特区的法制根本,动摇了香港的社会制度的依存根本,动摇了香港人民的安身立命的民生根本。这样的政治骚动,不仅影响不了内地,在香港也会沦落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惨况。

由于“占中”的不合理性,诸多香港市民和主流媒体已经开始抱怨和公开反对,吐露了希望尽快结束“占中”的诉求。调查显示,大部分市民对罢课及“占中”等活动抱反对态度,被访者也认为教育界和家长应当明确反对中学生参与这类活动。比如港大校长马斐森呼吁参与“占中”的师生尽快离开示威现场。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向全体师生发公开信,深切期望师生冷静下来,立即撤离现场。更有不少市民和团体就“占中”影响生活和生意、耽误紧急医疗救治等提出投诉,或公开斥责。香港总商会、民主建港联盟、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等社团组织也呼吁全港市民抵制“占中”,谴责策动暴力和“占中”的幕后黑手,防止暴力事件重演,认为这不但罔顾自身及公众安全、破坏社会秩序,亦无助推进香港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此次“占中”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团结,是对国家政权的挑战,是对党的不信任,是对权力的巧取豪夺,是违背了历史潮流,违背了人民意愿的行为,是对国家统一的破坏,对国家长足发展的阻碍。一个好端端的香港,被政治野心家闹得臭不可闻

15.电力安全管理之我见 篇十五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化,监督

前言

任何机体或组织都要生存和发展, 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安全。安全上出了问题, 就意味着生存危机, 发展更无从谈起。电力行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 原因有三:一是电力生产较复杂;二是电力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 国脉之所系;三是电力行业处于垄断地位, 责任重大。安全大检查、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和反事故技术措施、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双达标、创一流等措施的实行, 极大地遏制了生产不安全行为。

但是, 每隔一段时间, 人员责任性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还会发生, 甚至有增无减, 预防事故的发生、开创电力工业持续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仍然任重道远。

电力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就指出:“我们相信, 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 通过我们的努力, 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 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据此, 本文试图探讨问题存在的症结, 寻求解决的办法。

1 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

每当事故发生, 我们在事故通报、事故处理意见中看到的基本上是这样的文字:“各单位务必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对作业人员、运行人员的教育和监督, 增强责任心, 杜绝误操作事故, 发扬严、细、实的工作作风, 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反违章力度不够, 对现场的违章行为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稽查手段, 致使违章现象屡禁不止。”、“规章制度没有落实, 对职工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抓得不细、不实, 反映出领导的安全意识不强。”、“事故暴露出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安全意识淡薄;反映出安全监护不到位, 反违章活动流于形式, 未认真开展”等等。

从中不难看出, 对于事故的原因, 认为:第一是管理不严, 制度未落实, 第二是, 监督不力, 稽查不到位;第三是, 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 业务素质不高, 有章不循。针对原因, 采用的对策就是; (1) 加强管理, 做到严、细、实; (2) 加强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3) 加强监督, 制止违章。

应该说, 电力系统的各级领导对安全是非常重视的, 领导最担心的就是安全出问题。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特别强调“管理”, 认为安全管理缺陷是根本性的事故隐患, 领导是搞管理的, 领导最怕的评语是管理能力差。安全出差错, 就是管理水平不高。因此, 领导抓安全是不遗余力的, 该开的安全生产会都开, 该搞的安全大检查都搞, 该投入的都投入, 能想到的办法全都使用了。

但人员责任性事故还是屡屡发生, 有些事故是明显不该发生的, 诸如跑错位置、强行开锁、不按规程操作等习惯性违章, 其实就是心里少了安全意识。那么, 究竟为什么总是缺乏安全意识呢?为什么管理层的安全紧迫感和巨大压力总是传递不下去, 深入不到职工的内心呢?究其原囚, 就看责任人要负的责任重不重。没有责任, 当然不必用心;责任不大, 可以抱侥幸之心;责任重大, 不得不用心。现行的规章制度, 唯一涉及到具体人员责任的只有安全生产责任制, 它以《安全生产责任书》来具体体现, 其核心内容是安全风险金, 附加一些离岗、待岗若干月的条款。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不折不扣地落实了, 但未能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 因为它大不了扣点钱, 并不危及人们的饭碗。如果不用心就会丢掉饭碗, 谁还敢漫不经心、盲目蛮干呢?那些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只要当事人稍加留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现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双达标、创一流、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等都只能对设备和环境起到作用, 只能增加管理者的压力, 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职工的行为。正如《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所言:“在实践巾我们发现, 安全性评价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方面成效显著, 而在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虽有一定的作用, 但不尽人意, 还要进行新的探索。”电力部门不能有效制约“人的不安全行为”, 除了认识上存在问题外, 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国有垄断企业、终身制、铁饭碗, 这些都使得企业在用人上难以灵活机动。因此, 在安全问题上, 不加大处罚力度, 不打破铁饭碗.不废除终身制, 压力就不可能一传到底, 就不可能杜绝违章现象, “明显不该发生”的事故也不可能消除。同时, 不解决具体人员责任感的问题, 创一流、双达标、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在安全上的投入与收效将是不相称的。但是, 这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明确的责任划分和令人信服的仲裁机制。

2 安全生产的监督

习惯性违章、人员责任性事故一旦发生, 就必然涉及到监督问题。安全与生产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生产必须安全, 生产体系和安全体系由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构成, 是一套人马, 两块牌子。“安全体系”也叫“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或“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对应于决策层的是局安全生产委员会, 办事机构设在安全部;对应于管理层的是职能部室和工 (区) 所的安全领导小组;对应于执行层的是生产班组的班委会;这三层就是“安全生产三级管理网”。有了安全管理, 自然要有安全监督, 于是就有了安全监察体系, 即“三级安全监察网”, 具体的组织机构为: (1) 局设安全部, 其人员即是安全监察人员, 安全部以搞安全管理工作为主, 现场监督为辅, 以不定期抽查为主要监督方式 (2) 工 (区) 所配一名专 (兼) 职安全员, 主要职责是除了一些重点工程上加强现场监察外, 其它工程可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办法, 并抽出较多精力从事必要的安全管理工作。 (3) 班组 (变电所) 设兼职安全员, 班组安全员主要侧重现场监察。从中可以看出, 安全监督人员同时就是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班组, 安全监督人员是安全管理人员, 也是生产人员。这就是我们目前的安全监督状况, 即自己监督自己。

对于自我监督的不可靠性, 管理层也是有所警觉的, 这就是“达标”、“创一流”、“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等活动不断开展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些活动全是上面定出标准、细则, 下面执行.再由上面来检查、验收。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 从整体上看, 它是管理。但对具体发、供电单位来说, 则是监督。可是这样的监督, 成本非常高, 收效却非常有限。

所以, 关于监督, 需要机制创新, 要在电力系统之外设立独立的第三方行使监督权。在新机制尚未形成之前, 作为过渡, 由系统内上级部门委派安全监督员常驻发、供电单位或许是可行的。

3 安全工作法制化

由谁来监督监督者呢?这就需要法。法可以通过事后的惩处, 起到事前的防范, 是最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监督方的权限与责任、监督内容与监督方法要由法律来界定。事故发生后, 监督方也要受到调查, 失职就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因为要负法律责任, 监督者在监督过程中会最大限度地排除干扰和顾虑, 依法监督, 大胆监督。

电力行业的标准、规范也要法定化, 具体的“规程”、“制度”、“工作条例”要符合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和规范, 它将作为企业人员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如此, 电力安全生产便纳入了国家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企业的各级负责人、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直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 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的电力安全生产, “规程”、“制度”、“工作条例”成了最适用、最有效的管理手段, 无需再搞其他办法。“规程”、“制度”、“工作条例”也因此获得相对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更便于企业人员自觉遵守, 企业自然就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法制化管理, 既能解决安全问题, 同时又能节约成本, 提高效益, 解决发展的问题。

4 结束语

电力安全有规律可循, 只要措施得当, 问题就能解决。如果某项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消除, 就说明老办法已行不通, 需要进行机制创新了。以上分析了现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缺陷, 解释了人员责任性事故难以避免的原因, 并针对安全工作压力传递不到位和监督缺失, 提出废除终身制、安全管理法制化和第三方依法监督的新型管理模式。有了简单明确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安全行为准则, 有了独立的第三方依法监督, 习惯性违章可以杜绝, 人员责任性事故不难排除。

参考文献

[1]王雨涵.电力安全管理科学的演变.电力安全技术.2005-08-25.

上一篇:行政周工作汇报表下一篇:初二下学期的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