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

2024-10-12

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10篇)

1.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 篇一

相关专家说,几年前有一家公司刚进入中国时优先录用研究生,后来发现,研究生在工作上并没有显出明显的优势,有的还不如有经验的本科生。因此近几年招聘,该公司把很多职位的应聘学历要求降为本科。这无疑带来了研究生就业前景堪忧。研究生就业的压力很大,确实有很多研究生就业层次与本科生就业范围重合,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人数都很多,无疑导致了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辽宁高学历者供求局势好转

2011年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去年,我省高学历者供求局势已有好转。

据统计,2009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中大学和硕士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求人倍率仅为0.74和0.8,2010年降至0.62和0.43。 2011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中大学和硕士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98和1.02。

(中国大学网考研 )

2.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 篇二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以地方性院校为主的本科院校, 其主要培养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建设一线需要的人才。以我校近两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别分布情况统计为例, 84.2%的毕业生到生产一线企业单位就业, 如表1所示。

表1显示, 近两年我校毕业生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占66.32%, 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已由公有制企业向非公有制企业转变, 这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动向, 也间接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现状。

1. 就业能力不足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曾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复杂, 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 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 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2]”。也就是说,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即社会环境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前者是外因, 后者是内因。我们对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调查 (如表2所示) 中, 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 近89%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在就业观念、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从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基本要求看, 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工作能力、专业能力和求职能力三个基本层次[3]”。其中就业观念问题主要表现在毕业生求职目标不清, 个人期望值过高, 这是属于求职能力问题。而综合素质不高和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则属于基本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问题。由此可见, 就业难主要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2. 就业观念偏差是首要原因。

在进一步的访谈调查中, 用人单位反映了毕业生求职目标不清、个人期望值过高、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岗位认知等是毕业生就业观念偏差的主要表现。现实中, 许多毕业生不明确自己要找什么岗位, 什么岗位适合自己的发展, 以致在招聘会场不知从何下手或者乱投个人简历。不少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把求职意向集中锁定在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锁定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少数收入高的国企, 而一些山区县城和小企业却少有人问津。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把报酬、生活条件和升迁作为向用人单位了解的首选问题。毕业生一方面没有认清自我和就业现实;另一方面目光短浅过于看重眼前利益, 形成了就业市场供需双方较大的落差, 造成了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局面。

3. 学生的综合素质最重要。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条件如表3所示。在所列的9个观测点中, “学生综合素质”位于第一位, 成为基层用人单位招聘时最为看重的条件, 比例高达92.5%。这是因为综合素质是基本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 其中基本工作能力是专业能力的承载平台。而毕业生岗位能力的发挥取决于其基本能力中“最短的一块板”。当今在经济生产一线和社会建设基层, 岗位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趋于综合, 这就要求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并重。所以在生产一线, 综合素质强的技术人才, 更适合岗位要求, 发展潜力也更大。

4. 学生的责任心、团队精神、动手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是关键。

对毕业生最为缺乏的岗位能力, 用人单位给出的选择如表4所示。主要集中在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 属于基本工作能力不足。这表明, 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基层一线需要的基本工作能力, 学校没有重点培养。表4也显示, 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岗位认知、专业基础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还不能适应实际岗位的需求, 这些缺陷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5. 抗挫折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稳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比例大大提高, 有调查显示这部分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较差, 跳槽频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影响毕业生职业稳定的因素除了传统的薪酬问题外, 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是重要原因, 如表5所示。在进一步的访谈中, 用人单位反映, 不少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不强, 自我调适能力差, 在工作中受到挫折往往选择以跳槽的方式来逃避。当然, 在当今个人的职业发展中, 对一个工作岗位“从一而终”的情况已不多见。但不是因为“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变换工作岗位, 则确属因为毕业生素质上的缺陷。

综合上述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与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就业 (择业) 观和基本工作能力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层一线工作岗位对应用型院校的毕业生的上述能力有着更高的期望与要求。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其办学定位必须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 实施素质教育, 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2008年5月召开的亚欧教育部长会议对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议题有如下概括性结论:“学生在大学期间所获取的知识与能力并不一定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因此, 大学应该对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 改革课程以适应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大学应该对培养的毕业生具备软实力和开设能够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课程等需求及时作出反应[4]”。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加强基层一线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满足基层一线的人才需求, 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的办学特征和人才培养的类型特色, 也是这类院校的生命线。但这一理念目前尚未被广泛理解和认同, 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仍沿用学术型大学的办学模式, 走精英化人才培养道路, 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 重科研轻教学, 重理论轻实践。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上侧重于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 基本沿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仅重视架构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忽视学生的社会化和基本工作技能的培养, 就业教育不足, 实效性较差。

2. 不重视打造关键能力。

目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设计。虽然也按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 在课程体系内安排了人文课程, 课外开展素质拓展活动, 但目标空泛, 针对性不强, 学生参与面不够, 实效性不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共性因素和岗位的具体要求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 缺乏有针对性地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基层一线岗位能力的具体素质要求制定培养方案。毕业生基本工作技能欠缺, 动手能力不强。基层一线的技术岗位需要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需要团队协作精神, 而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则注重自我、养尊处优、动手能力先天不足, 缺乏做事的锻炼、责任心不强, 这与基层一线岗位需求形成较大落差。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高校内部未能就人才培养的特色、学生的关键能力的打造形成合力。教学和学生工作体系, 学校和院系均没有形成共识及合力, 教师间没有形成共识及合力, 教育资源没有有效整合, 导致教育效率低、效果差。而且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的不断扩充, 有基层实践经历的教师比例不断下降, 许多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大量补充到教学一线。这部分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青年教师虽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但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实践能力薄弱, 直接导致学生对经济社会建设基层实际的体验降低, 应用能力的训练减少, 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下降。

3. 就业指导及服务尚未完全到位。

目前高校学生就业教育和服务工作主要依托学生管理部门 (就业指导中心) 。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就业指导脱节, 没有形成完整的涵盖全过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许多院校仅在第四年才开始做求职指导及就业政策宣讲。“全员就业”、“全程就业”的环境和氛围尚未形成, 更谈不上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作为就业主体, 学生的成才意识和就业意识未被激活, 参与就业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不够, 积极性不足。许多学生在个人成长成才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在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完善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许多新升格的本科院校, 缺乏就业指导专家, 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 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就业工作不够。就业指导还停留在政策解说、信息发布、就业技巧指导与就业咨询等环节,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职业素质训练等重要环节还很薄弱[5]。

三、对策建议

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 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 找准办学定位, 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要真正把精力集中在人才培养工作上, 在质量和特色上下功夫。应根据基层一线岗位的实际需要, 以岗位关键素质为基础, 以重点能力为主线, 构建课程体系, 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使之更具针对性。要打破原有课程相对独立的封闭的学科界限, 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 既兼顾知识的衔接, 又保证专业的特色[6]。要构建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学校和企业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培养人才。我校以产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平台, 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研讨修订培养方案, 探讨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这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改变目前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要培养教师现代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 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育人上。必须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津贴分配等方面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保证教师的教学投入, 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改革积极性。要以课堂为载体, 围绕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能力, 安排课堂教学活动, 强化第一课堂对学生关键素质和重点能力的培养。要精简教学内容,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精神。要抓好课程中的实践性环节, 如各种大型作业、社会调查、学生演示等, 培养学生的做事动手能力, 培养责任心和认真的做事态度。专业实习和设计环节是培养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组织管理, 切实提高成效, 并注重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要尽快建立起符合专业特色的深层次、长期性、互利性的校企合作机制, 加强校企联系, 开发社会资源, 建好实习基地。

3.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要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和日常教育管理的作用, 提升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拓展学生第二课堂渠道, 加强各种实践活动, 扩大活动的参与面, 让更多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得到锻炼和成长。大学生的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自发组织、自愿参加的活动, 是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 学校要加大引导扶持力度, 使其健康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强文化建设, 培育优良校风。

4. 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

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精心设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方案, 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 分阶段进行, 以提高实效性。要以就业为线索, 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 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安排教育活动, 使就业教育全程化。要指导学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树立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择业观和发展观, 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加大对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的职业指导培训, 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 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 形成从学校到院系和教研室, 从年级到专业及班级的全方位、相互配合、跟踪反馈的工作体系, 使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内容与专业教学及日常的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丰富就业指导和服务内容。加大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力度, 提升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素质,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指导, 发挥专业教师的社会资本, 推进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提升就业信息的共享性、有效性。健康成长、顺利就业是学生的最根本的利益, 是社会和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基本要求, 应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导向。

摘要: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提出正确的就业观、责任心、团队精神、动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应重点加强的就业能力, 同时分析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就业指导有效性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就业,应用型本科,重点能力

参考文献

[1]阎大伟.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要素[J].青海社会科学, 2007 (06) .

[2]胡良人.培养民族大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

[3]代洪甫.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提高对策[J].人力资源开发, 2009 (01) :30.

[4]亚欧教育部长会议内容摘要与述评.http://www.cqjy.com/xxck/ShowArticle.

[5]荆秋慧.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条件与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

3.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 篇三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导言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2月2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重要一环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更好的改革校企之间产学研合作模式,更好的培养多样化的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价值。某种意义上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应用型职业人才。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接受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的是掌握一技之长,以便更好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激流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并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狭义的讲,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都落实在就业上。

而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既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又促进了高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完善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并使其尽早的将学涯与将要进入的职业生涯连接起来,顺利渡过由学生向职业人的适应期。探索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企业求才难的有效解决途径。

二、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

1.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

经过上百年的改革与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日趋成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西方的产学研合作可追溯到于19世纪末德国的“双元制”教学形式,但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首先出现在美国,作为最早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国家,美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首屈一指,可以说,美国的兴盛是建立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的。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还有包括英、德、日等发达国家。

(1)美国模式

美国产学研合作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理念的变迁而不断演进的,在其演进的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的模式。被尊称为“硅谷之父”的弗雷德里克·特曼首先提出学术界和产业界应当结成合作关系,创立了“硅谷模式”。依靠斯坦福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企业界密切联系,有力地推动了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地区经济发展。除了以这种校方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外,还有以州政府或企业主导组建科技工业园区的模式。企业孵化器也是美国产学研合作的一个重要模式,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大学和研究机构、风险投公司及种子基金等均可以主办。合作范围更广泛的模式是由一个或多个大学与多个企业形成的合作研究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是产学研合作的另外一种重要模式。可以看到,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紧密联系了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解决课题研究、科技研发等诸多问题,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的平台。

(2)英国模式

英国的政府组织对产学研教育是持肯定态度的,1983年英国的一篇研究报告《增进高等教育与工业之间的科研联系》建议,高校和企业间应建立一种新的富有成效的联系,主要还靠高等院校,但工业企业也应主动用自己的行动来配合高校。[1]其中“沃里克模式”和教学公司模式是英国大学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沃里克模式积极主张发展学术, 强调与全球以及地方工商企业,政府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合作,把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开发与企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并积极向外拓展,致力于建立具有企业精神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公司模式则是以政府为主导,组织一系列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参加的科技协作项目,使得高校和企业界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合作渠道。[2]以此刺激高校面向社会实际需要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促进了产业界的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德国模式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个突出成果就是形成了“教育同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从“双元制”教学形式到以政府、高校、企业全员参与的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实现了产学研质的突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E.ON能源研究中心和新材料模拟研究中心。这种模式有效的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为一体,以科研带动教学和生产,科学的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大量的校外科研机构及组织参与进来,通过招聘学生实习等方式,降低了科研成本,也为学生的知识技能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由于这些科研机构大多机制灵活、研究范围广泛、多从事于应用技术的研究,因此在科技的创新和成果应用方面有着高校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上述机构作为大学的合作伙伴,将大学的基础研究同企业的技术需求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经济效益转化。[3]

(4)日本模式

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委托研究、共同研究、接纳受托研究员、合作研究中心、科技城和高新技术园等几种。[4]日本政府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鼓励不同区域和领域的人员在企业和高校间自由流动。高校通过从企业吸纳兼职教师,派遣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企业委派研发人员到高校继续教育,或者聘请教师培训授课等方式强化了产学研之间的密切联系。

2.国内产学研合作模式

我国的产学研结合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合作模式,具体说来,我国目前有以下几种模式:

(1)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用人单位根据其具体的人才需求情况对高校提交订单,由高校按照订单的需求和数量来进行人才培养。高校和企业共同打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不同职位的岗位技能、知识结构等综合需要来确定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高校通过授课和实习实训的形式把企业的人才需求理念传达给学生。

nlc202309011909

(2)校企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由企业和高校结成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建设和培养。这种模式下,高校充实了实训师资和办学经费,企业则得到了未来所需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3)校企互动式。“校企互动式”模式,是高校发挥科研优势,为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提供师资支持,并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同时也使得在校学生得到在企业实习实训的机会。

(4)产学合作式。“产学合作式”模式,通过校办企业或者企业直接进驻高校,将生产经营环节直观的呈现在师生眼前,学生得到观摩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5)嵌入式。“嵌入式”模式,以高校师生为依托,嵌入企业研发、生产、运营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借助专业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进行科学研究,提高企业的生产工艺、革新管理体系,同时可以培养在企业中实习实训学生的企业认同感,择优选择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和实际就业的一体化。

(6)科技园和孵化器模式。科技园和孵化器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方式,一般由政府、企业或者高校主导建立,通过项目孵化、企业孵化和人才孵化等手段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5]

3.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新建院校,科研实力总体不高,对企业吸引力不足,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有限,短时间内难以的结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次,政府主导性不够,高校、企业合作的动力不足,协同开发作用不彰。再者,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够完善,各方权利义务不明晰,利益协调机制难以建立。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

三、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路径选择

可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对接、理论与实践对接、毕业生与企业岗位对接等都需要构建一个在人才培养目标、就业模式、市场需求导向等多个方面有着共同诉求的产学研教育模式,以保证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的科学整合和利用,最大程度確保校企双方的共赢。

1.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建设

纵观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政府是整个产学研过程中的主导者,推动者产学研的有序开展,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机制、法律和政策的改革创新,协调了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并界定其相关的权利义务,并充分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能,制定制度化的配套措施,以此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职业人才。从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看,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模式,在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在给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等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制度层面来说,高校仍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方面,而企业并没有太多承担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以企业或科研机构为基础的新体制。

2.创新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处于产学研教育重要一环的高校而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目标可以说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的高素质职业人才。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必须要正确处理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让企业、科研机构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多的融入研发、生产、管理过程中,使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得到锻炼,边理论学习边实习实践。以订单式培养为代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正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高校和企业良性互动。只有适应时代需要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职业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优化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

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合理配置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各种资源,促进产学研的全方位合作,将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使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适应行业规范,适合市场需求。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始终围绕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紧跟市场需求,优化专业配置,凝练专业特色,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培养出符合岗位需要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其次,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师资队伍的建设。既要吸收企业和科研机构中业务水平高、授课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直接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思维、新技能等最新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 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指导学生学习;[6]又要从现有的师资队伍中选拔出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参与到生产管理的一线去,尽快提高实践技能,打造出一支能文能武的师资队伍。

再者,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现代教学模式,加大实践环节的学习,将课堂延伸到生产经营的一线去,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增强其感性认识,培养其对创新创造的兴趣,从而真正达到“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英]肯·约翰(Ken Jones).产学合作:英国经验[J].上海教育研究,1991,(4):13-16.

[2]刘力.产学研合作的沃里克模式和教学公司模式——英国的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5(10):39-43.

[3]杨晶.德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2(16).

[4]黎海波.日本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成果,2008(13) : 15-18.

[5]钟玮.地方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功能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 .

[6]柳云飞, 吴学松, 黄 洋, 张远凤.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9) :73-77.

基金项目:2013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2013〕-JKGHD-0334;许昌学院教研重点项目: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编号02013035。

4.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 篇四

我省两场重量级大型招聘会“江苏省暨南京市届本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江苏省2013届毕业研究生暨高校师资专场供需洽谈会” 分别于20日、21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两场招聘会的强烈对比让记者感受颇深:20日的本科生专场上,仅招聘30位销售人员的国美电器,在一个小时内收到了近千份求职简历,这还仅仅是当日场景的一隅。相形之下,21日的研究生专场颇为冷清,中午12点左右,求职的毕业生就已陆续散去,展位前也鲜有前天的火爆场景。两场对比鲜明的招聘会,是否反映出学历与就业率之间的微妙关系呢?

本科生:要求务实 求职范围广

“现在的90后要求很直接的。”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梁钊斌笑着说。从他们医院招聘的.情况来说,本科生关心最多的是收入和岗位情况,而研究生则会关心科研和实验条件,以及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记者发现,本科生的求职范围广泛,并且大多愿意进入一线工作。“我不想考研,我做好了到一线锻炼的准备。”在徐州矿务集团的应聘队伍中,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小朱告诉记者说,班上有28名学生,有一半都在考研,“读研后,可以找到直接跳过一线的工作”。他却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参加考研。在招聘会上,他投了3、4家工程类的企业。“企业工作地点是不定的,可能工地在哪儿,你就要去哪儿。”面试官将实际情况告知了小朱,他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

本科生们的求职意向五花八门,并且很多人应聘的岗位与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在准备投递国美电器销售代表职位的长队上,记者了解到,这里可谓是各种专业学生的大集合,既有市场营销、新闻传播等文科专业,也有电气化、土木工程等理工科专业。

研究生:看重前景 求职意向专一

“月收入在3000-4000元之间就可以接受。”南京农业大学农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小温报出的薪酬期望让记者有些意外,这与应聘的本科生相差无几。小温解释道,自己并不在乎刚入职工资的高低,最在意的是能不能从事自己的对口专业,以及公司可以给予他的成长空间。

记者了解到,应聘学生调低收入期望,与今年的就业形势有很大关系。“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好,先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才是关键。” 南京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李高燕说。班上20几个人,目前只有4个同学工作定了下来,去年师兄师姐们在这个时候已有超过一半签了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业经济学的硕士生小王说,从9月开学到现在,投出去的简历竟然没有一份有回应,来学校招聘的企业也明显缩编,这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紧张。

尽管研究生们放低了一些要求,但他们的求职意向却依然坚定和专一。在现场,记者看到启东人才办的广告牌上写的“按月补助”“一次性奖励”等优厚的待遇着实吸引人眼球。“这对我没什么吸引力,没有与我专业相关的工作,何况我也不愿意离开南京。”南京林业大学的一名硕士生说。

江苏连续3年学历与就业率倒挂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已经连续3年出现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以研究生与本科生为例,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率分别为84.72%和90.78%;分别为86.62%和90.30%;分别为84.46%和88%。

“据调查,研究生对月收入的期望值约为5000元,而本科生为2690元。”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介绍,高学历的毕业生期望值更高,他们又往往强调对口的工作,要求提高了,自然会影响到就业情况。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社会经验相对丰富的研究生,考虑问题更加谨慎和细致,但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求职的态度。

“每个岗位都只招一个,肯定没戏,不投了。”“学校既要是211,又要是985,太苛刻了。”在昨日的研究生专场上,记者多次听到这样的声音。据悉,研究生专场招聘展位共有450家,提供岗位1.9万个,当天有1万人进场应聘。在这么多岗位中,各类企业占75%,政府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各占25%。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稳定的收入和工作环境确实有吸引力,不少毕业生在此类展位前徘徊。当记者上前询问时,他们却大多表示,这种单位录用希望渺茫。

5.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浅谈 篇五

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大学生就业,几乎是每年此时的热门话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或者只有网络那句老话“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才能描述这种情况。而事实上,除了727万这个规模之外,今年的毕业生面临的挑战还包括连续几年饱和的市场以及往届“剩”下的师兄师姐们。

所以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发布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该机构认定的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下降7.3%。这意味着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与去年相比还会加剧。

上述报告显示,100家企业计划招聘2014届本科应届毕业生45577人,面向大学本科以上应届生的招聘职位主要为技术(产品)研发和销售。这100家企业是该机构从中国30万家活跃雇主中评选出的,这些企业平均拥有雇员18700名。因此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有关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这是由于多数行业在2010至2012年期间招募的大学毕业生规模较大,加上全球经济依然不景气,诸如IT、机械和汽车等行业的招聘遇冷。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2013年大学实习生的招聘高过2012年17.2%,显示出企业仍有旺盛的人才需求。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新劳动法对企业用工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有的企业贪图“降低成本”,故意使用实习生,成本低廉而且不用支付“三险一金”等,实习到期,再换一批。

据报道,2月中旬结束的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与往年的节节攀升不同,报名人数大幅下降。2014年浙江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注册报名人数为27.34万人。比去年36.34万人直降9万。招录人数比去年小幅减少。不过今年浙江省首次放开了考生的户籍和生源限制,允许外省籍全日制普通高校201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这部分考生有一万多人。

无独有偶,江苏招录公务员报名首日也遇冷,据了解,第一天全省仅18550人报名,725人缴费成功。提交报名人数比去年首日减了约一半,缴费成功人数更是不到去年的四成,出现如此大的落差,近年来还是首次。那是不是近来公务员频频诉苦令考公务员热降温呢?

2012年底以来中央连下禁令,整顿风气,“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这些旨在重塑公务员形象的规定确实带来变化。各地甚至国家部委的公务员“吐槽”工资低、升职难等帖子成为网络热点。这些公务员根据切身经历所写的帖子使众多找工作的大学生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虽然现在说公务员考试降温证据还不是非常充分,至少2014就业市场的这些苗头改变了以往一边倒地热捧公务员的状况。2013年11月,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在北京曾评论中国大学生挤着考公务员的现象,他说,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浪费。

他希望看到聪明的年轻人对妈妈说:妈,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开公司去了。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乎千家万户。今年以来,作为推进创业就业工程的重要内容,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颇高的政策措施,数以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从中受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并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措施,有“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以及“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自治区党委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也提出,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

好政策的出台,贵在落实。而我们也要相信政府,能够积极地落实好这些惠广大大学毕业生的好政策。

就业是关系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政府能充分认识到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分析研判,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增加就业的良性互动、促进就业政策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促进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协调发展、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制度、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就能做好就业这一民生之本的工作。

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积极实施大学生科研活动训练计划,全国每年都办“挑战杯”系列竞赛活动,这为我们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能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实用器材的性能与使用技巧,使其科学思维得到系统的训练; 在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艰辛与汗水,也有许多成功的喜悦,经过实践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坚定人的信心,激发为科技献身和不断提高技能的热情。

认真做好毕业实践实习毕业实践环节包括去实习单位搜索资料 调查研究和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等环节,是大学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并且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一次总检验和总体训练。一方面可以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工作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得到加强。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组成分,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它具有凝聚作用、引导作用和作用,它让大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和理解,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

并完善自己。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做活动的组织者,又可以做活动的参与者,这些对提高我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合作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来,校园内的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许多同学根据自己的爱 好与特长,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积极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它对我们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6.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 篇六

一、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系统因素分析

1、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

根据系统的调查分析和文献资料研究, 本文认为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自身的现状有绝对的联系, 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文明程度不高。许多招聘企业反映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的文明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如不懂得基本的礼仪礼貌, 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 缺乏自律, 不懂得尊重他人, 缺乏公德意识, 不讲诚信, 缺少反思精神等。企业用人的关键是:大学生不仅要有知识, 还要会做事, 更重要的是会做人。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 是大学生做人的基本条件, 也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

(2)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许多大学毕业生都倾向于选择发达城市找工作, 首选到外资企业或者规模大的国有企业就业。

(3) 大学生应用能力与企业实际要求之间存在断层, 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现阶段人才市场上, 一方面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稀缺;另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难, 这种矛盾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生产出的“产品”缺乏特色和竞争力, 造成“积压”。

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系统因素分析

如图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模型”所示, 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本身的素质, 高校的培养模式及企业的人才需求三个方面, 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构成影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主要因素。该模型处于系统的增强回路之中, 一个良性的系统状态是“高校依据社会、企业的需要定位自身的培养模式, 并以此模式培养在校大学生, 大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实践最终顺利就业, 为企业为社会建设发挥个人优势, 并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获得自我成就感”, 这个系统是一个完全动态的系统, 社会、企业、高校、大学生都是开放的组织, 彼此交换信息, 动态的调整自身以适应其它部分的变化。

二、缓和就业矛盾的根本办法在于创新高校培养模式

许多文章和杂志都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归咎于国家扩大大学招生的政策, 而这仅仅是抓住了问题的表面, 而没有分析深层次的原因。

根据本文对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可以看出要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变高校大学生的培养模式, 使大学生的教育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要保持一致。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长期的社会调研, 本文认为高校要改变学生的培养模式, 其主要的创新之处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理念的重新定位

现阶段在人才市场上, 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就在于:高校旨在培养理论型人才,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教学都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 而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 但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 而且要能够熟练的应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即具备实践能力, 两者之间存在差距。

本文认为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色将本校学生的培养方向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的主要职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 所以高校应该结合社会组织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学生的培养模式。

2、培养方式的创新

为了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采用多种培养方式, 采用“3+1”, 即学校学习3年, 再到企业实习学习1年, 在校学习的科目内容由校方与企业方商讨研究给出, 目的是培养特定企业需求的人才;还可采用“2+2”的培养方式。另外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 利用多个平台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培养内容的创新

第一, 课程体系的再造。现阶段许多高校课程设置共性强, 没有针对性, 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差异性、多样性要求。高校应开展调研, 对社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并依据调查结果确立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成。

第二, 实行模块式的教学。将整个大学学习内容归纳分块, 形成多个教学模块, 目的在于全方位的规范教学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初步认为可以将大学生教学分成“基础理论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实践能力拓展模块;文明养成教育模块;职业道德教育模块”等教学模块, 并对各个模块之间的相关关系及模块内部组成课程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 合理地进行教学排序, 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

第三, 综合使用多种授课方法。以“一课多人”, “一人多课”的授课方式为突破口, 根据课程的特点, 合理、科学地组织课程教学。

4、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高校教师资源的持续投资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培养新机制重点在于:推动教师自身发展和自我提升, 投资教师资本, 这也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而实际情况是如图2高校“成长上限”环路模型及图3高校“舍本逐末”环路模型所示: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成长上限, 而主要问题在于高校面对不断扩大的招生, 投资的重点放在宿舍、教学楼、实验设备等硬件上, 而忽视了对于教师能力提升方面的投资, 软件资源长期匮乏就导致了教学任务的繁重和教学效果的低下。结果就是培养的学生能力不足, 市场竞争力低下, 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断层。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高校应该合理分配软硬件投资资金, 促进高校资源的良性增长, 通过多种方式, 如持续业务培训, 鼓励教师承担企业、政府等组织的研究课题, 提高高校教师的效能, 建立一支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最终目的在于以推动教师的发展来带动大学生教育要素的改善。

在可以预测的未来几十年, 公共教育事业将面临空前的挑战, 如何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关系到高校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 已经有部分高校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并就此进行探索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高校存在的使命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在实践的过程中, 充分的考虑社会的需要是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而培养模式的创新与研究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课题, 培养模式需要依据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及其他重要的因素进行调整和不断的完善。高校只有正确的对大学生培养进行定位, 才能良性的为社会、为国家、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人才, 从而也从本质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摘要:本文尝试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去探索造成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困境的原因, 通过对就业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本文认为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其关键在于改变现阶段高校培养学生的模式, 通过创新期望找出一个能破除困境的途径和方法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企业人才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潘世墨等.高等学校教学运行模式及配套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 厦门大学.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上海三联书店, 1998.

7.普通本科院校女生就业调查研究 篇七

一 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 就业质量不高,尤其是签约率不高

整个外语系238名女毕业生,除了20名读研深造,暂缓就业压力外,其余签约的很少,不足30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扩招,其供给总量增大,而符合女大学毕业生期望的就业岗位需求则增幅较少。女大学毕业生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应当不是难事,问题在于这个工作岗位工资低、不稳定,甚至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许多毕业生宁愿暂时失业也不愿降低门槛屈就。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突出问题。

2 根本原因是专业基础不牢,课程设计无特色

据统计认为,专业基础差是我们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据跟踪毕业生就业反馈的意见,说“学校开设的课涉及范围很广,但许多都是泛泛而谈,浅尝则止。许多课程形同虚设,有些老师照本宣科。希望学校结合就业实际抓住一两个切入点,形成学校自己的课程特色。”

专业水平是就业的基础,专业基础不扎实,是不好就业的硬伤。我们英语本科专业236名女生,132人通过英语专业四级,30人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这些过级女生的过级成绩基本是60分出头,只有几位同学达到70分以上,而985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四级和八级过级率都在90%以上,且大部分过级同学的成绩都达到优良等级。以湖南大学2014届英语毕业生为例,125人专业八级过级率为75.8%,分数大都集中在60~70分之间,也有几个80多分的。

3 针对就业的实习实践基地严重不足

实习基地严重不足不仅是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通病,也是我国普通本科,特别是刚升格的基础差、底子薄的普通本科院校的通病。由于资金及观念等原因,我们系除了每届组织学生去桂林阳朔进行口语实践实习外,几乎没有任何供学生实践的基地。一部分自觉性高的同学会认真对待假期的社会实践,对今后的就业积累一定的经验,就业相对不成问题。但暑假实践许多同学并不是都有自觉意识,临毕业了发现自己除了不太好的专业知识外,没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实习单位自己联系,实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实习基地的配置刻不容缓。

4 传统就业观念与周围现实环境仍然影响严重

“期望值普遍过高”是造成当前这些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来校招聘的单位中销售类过多,与学生专业匹配的单位太少,学生不愿意参加本校组织的招聘会,但却总是请假去参加外校的招聘会。即使找到工作,也是“这山望到那山高”,觉得会有更好的工作在后面等着我,随时准备走人。

现实社会是一个物质化倾向比较严重的社会环境。处于现实大环境下的女大学生都比较现实,缺乏吃苦奉献精神,大多不愿意去边远偏僻地区就业。某班某宿舍4位普通同学都分别考上了今年的特岗教师,结果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农村中小学任教,最后选择在城市做文员或与民办学校签约。问及原因,其中一位回答:“能不去农村,尽量不去农村。”这是一位从湖南某偏僻农村走出来的女大学生的心声,也是其家长及周围亲朋好友对其的影响。

5 学校管理机制责任划分不清导致就业指导不力

教学、学生管理与学生就业的矛盾。部分已签好就业协议的学生需要去上班,但是每天教务处要查课,学生处与宿舍管理员每天查寝,导致学生疲于应付。还有论文答辩与就业的冲突,论文答辩时间在次年上半年,学生怕路途往返麻烦,答辩之前不愿去太远的单位,特别是去外省城市就业。

就业工作管理机制不科学,权责不清,导致就业指导不力。就业指导课偏重于理论讲解,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同时,指导形式单一,没有根据学生需求来规划。特别缺乏专业的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一对一的就业指导。由于职责不清,就业指导就成了辅导员老师的就业统计。

就业统计的政策顶层设计与大学生就业实际情况有出入。省招生就业部门的就业统计的时间过早,现在竟然出现了每月一报。其实许多同学考了教师资格证,在毕业时间也就是6月才能进行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最后环节——教学试讲,有近100位同学在6月下旬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相对于这些同学,就业统计要推后才比较现实。实际上,学生毕业后一两年的就业统计是比较恰当的。

二 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我们如何应对

1 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调整其就业期望值

一个人的就业价值观对其就业行为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在高度物质文明的今天更需要指引人生前进道路的价值观教育。正确的职业理想能够指引女大学毕业生找到自己和社会的契合点,达到个人职业与社会需要的和谐统一,为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女大学生加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育精神很有时代与现实意义。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人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教育女大学生淡泊名利、乐于助人。家庭因素的不合理干预也是影响就业的一个不利因素。许多中国传统家庭里的家长充当了过多的保护者和干预者的角色,以爱的名义从子女填报志愿、入学到就业,都要干涉。

要以生为本,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和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从而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地方或中、小企业等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工作。

2 进行课程改革是根本,针对女生开设具有女性优势的特色课程

大学生就业难除了有其共性外,还有个性特征。不同高校、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具有特殊性,因而也就决定了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视角的差异性。

大学是由一个个专业组成的,专业是由一门门课程组成的。大学就是一个课程超市。课程也最能反应一所大学的专业特色。学生最根本的核心就业能力是由所学课程体现出来的。endprint

大学和女大学生都要主动适应当今就业形势的变化。当今传统服务业正处于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等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时期。知识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等开始成为发展的热点和新增长点。外语系作为具有英语、英语教育、商务英语三个普通本科专业,可以在信息服务业、教育培训、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外包、翻译、空中乘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应反思课程建设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办学方针,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出发,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实力。

3 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有一技之长

现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除对应聘者的专业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等有基本要求以外,对于其沟通能力、工作适应、创新思考等非智力能力因素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就业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大学生本人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自觉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培养现代职业道德与素养。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假期主动走出校园,寻找兼职,熟悉社会需求,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学院应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切实将职业指导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加大相关经费与设备的投入。其次,学校通过在企业内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训练基地,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平台。普通高校应积极利用已有的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主动为学生联系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兼职工作,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生活,了解熟悉行业岗位,拓宽社会视野。同时,实习基地应对实习学生建立相应的实习考核评价机制。

4 辅导员职业指导的专业化、个性化要提上日程

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来源多元化,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法律、伦理学、市场营销等多种不同专业。要实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还需要一定的指导培训。他们工作在学生管理第一线,熟悉了解学生,对学生就业的大致方向会比较熟悉。由他们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有利于发挥其与学生交流频繁、受学生高度信赖的独特优势。俗话说,术业有专攻。由于辅导员们的教育背景、工作年限、个人阅历等原因,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职业指导可能需要经过专门职业规划方面的培训。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院不仅要尽快建立起一种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本院情况的有效辅导员职业指导工作模式。同时切实健全保障体系,政策保障能最大限度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5 职业规划教育从大一开始,学院全员人人有责

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大学生活的全程指导。要求就业指导应贯穿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渗透到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职业规划并不是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老师的事情。大部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方向缺乏联系,专业课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针对自己将来就业方向自觉学习,积累职业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方向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大学教师要学会讲授自己的东西,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及将来的岗位特点,整合、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

非专业老师也可以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对其进行指导,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方向就会有差异。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体现出来。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自我学习、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这是个人职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撑。非专业老师可以从职业意识、职业理念、职业规划、职业实践等角度对学生进行职业引领。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认知都会造成职业定位的偏差,这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让每个女大学生都对自己的潜能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清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

8.本科生就业地区调查报告 篇八

每年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考生和家长都很关心毕业时的就业去向,肖老师整理编辑了《201x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调查报告》,就各区域毕业生情况与各区域实际就业毕业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供考生和家长们参考。

一、《201x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调查报告》区域划分

全国共划分八个区域如下: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

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中原区域经济体:河南、湖北、湖南;

泛东北区域经济体:黑龙江、吉林、辽宁;

西南区域经济体: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西部生态经济区:西藏、新疆。

二、全国201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316人。

三、按区域毕业生人数分布情况如下:

(一)、各区域201x届本科毕业生人数为:泛长三角州区域经济体672170人;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665821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380010人;中原区域经济体506486人;泛东北区域经济体366657人;西南区域经济体355437人;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216297人;西部生态经济区36838人。

(二)、各区域201x届毕业生分布率为:泛长三角州区域经济体占21.01 %;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占20.81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占11.88 %;中原区域经济体占15.83 %;泛东北区域经济体占11.46 %;西南区域经济体占11.11 %;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占6.76 %;西部生态经济区占1.15%。

四、按区域实际就业毕业生人数分布情况如下:

(一)、各区域201x届实际就业毕业生人数为:泛长三角州区域经济体892721人;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707137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604746人;中原区域经济体329571人;泛东北区域经济体134388人;西南区域经济体342370人;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159986人;西部生态经济区28797人。

(二)、各区域201x届实际就业毕业生分布率为:泛长三角州区域经济体占27.90%;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占22.10%;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占18.90%;中原区域经济体占10.30%;泛东北区域经济体占4.20%;西南区域经济体占10.70%;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占5.00%;西部生态经济区占0.90%。

五、按区域实际就业毕业生人数与本区域毕业生人数相比增减的人数:泛长三角州区域经济体增加220551人;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增加41316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增加224736人;中原区域经济体减少176915人;泛东北区域经济体减少232269人;西南区域经济体减少13067人;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减少56311人;西部生态经济区减少8041人。

六、按区域实际就业毕业生人数与本区域毕业生人数相比增减比率:泛长三角州区域经济体增加32.81%;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增加6.21%;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增加59.14%;中原区域经济体减少34.93%;泛东北区域经济体减少63.35%;西南区域经济体减少3.68%;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减少26.03%;西部生态经济区减少21.83%。

9.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 篇九

【关键词】社会保障;人才培养;就业能力

一、引言

随着我国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从1999年教育部增设了该专业以来,目前我国已有142所高等本科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但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数量规模的扩张,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职业规划以及就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导致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据2005年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关于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毕业生无法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工作。为改善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提升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社会保障领域的供求均衡,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因此,本论文立足于比较中日两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系统分析中日两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差异性,并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职业规划等方面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总结日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笔者将通过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学术论文及报告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增强我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就业率,更有利于本专业的长足发展和特色的形成。

二、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于1999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院校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经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教育体系,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每年约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近6000人。尽管社会保障的学科体系和人才供给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现阶段我国的各级政府、社会经办机构、社区管理等各部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缺口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与此同时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就业岗位,使该专业成了学生想爱却爱不起来的专业。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专业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具体原因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课程体系设计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该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偏重理论课程,其所占的比率高达85%左右,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过低。第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在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没有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第三,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不合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难于脱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缺乏系统全面的教材,使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取得效果。第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过于滞后,高仿真的实训课程难以实施,影响实践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第五,缺乏校企合作,使一些针对具体岗位的技能训练难以进行。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不足,严重影响了就业。

三、日本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一)从第一志愿入学率把关人才入口

据日本学者对日本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2014年的新生中,90%以上的学生均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另外,对该专业老师进行的访问调查显示,近5年来该专业的录取以第一志愿入学的比例均在80%以上,并且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认同度非常高,都是在充分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岗位等情况后,选择的专业。因此在学习专业内容和相关实践时,没有排斥和不接受的心理,大部分学生都是以积极的心态吸取知识和技能。

(二)管理机构健全

日本政府为统筹全国社会福祉专业的发展,成立了诸多相关管理规划部门和科研机构。1994年日本成立了“日本福祉教育、志愿者学习学会”,1999年教育部在高中教育中成立了福祉科,从2003年起,负责高中社会福祉的教育内容。2001年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下设了“推进以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福祉教育、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委员会”这些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成立,促进了福祉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三)教育内容完整、教育机构健全

日本福祉教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新教育运动”,当时出现了福祉教育的雏形。到了战后1949年以后,关于福祉教育进行了正式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福祉教育实现了快速成长和发展。目前的福祉教育,横向上和纵向上都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纵向上,日本的福祉教育从家庭的幼儿教育一致延伸到实行终身教育机制的老年教育;横向上,包括负责专业教育的学校,还有负责一般福祉教育的市民公馆、企业、社会福祉协议会、民间组织等。日本福祉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还包括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高中的福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社会福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所学课程包括社会福祉基础、护理福祉基础、交流技术、生活支援技术、护理过程、护理综合演习、护理学习、身心的理解、福祉信息活用。

大学开设的福祉课程一般分为护理福祉和社会福祉两类。社会福祉课程和护理福祉课程均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教育三个模块构成。综合教育模块包括基础教育、健康教育、交流沟通科目、教养科目四个部门;专业教育部分包括护理福祉士养成演习Ⅰ、Ⅱ两门课程。

(四)专门培训机构的设立

日本政府为了使社会福祉专业的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更快适应福祉类工作岗位,同时也为了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特建立了实践环节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社会福祉专业毕业生为对象的短期培养机构,另一种是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为培养对象的普通培训机构。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了最低培训时间和内容。

虽然内蒙古有美丽的大草原,另无数游客流连忘返,但是草原旅游内容较为单一,形式较为简单。“内蒙古各大草原虽别具一格,但大多数的设计重点都放在草原风光上,很多区域内景观景点的建设高度相似,地域之间的差异较小,使得大量景点在接待设施建设、旅游活动组织和规模上严重雷同,出现了景区间的恶性竞争。”诸如草原风光、篝火晚会、民族婚礼等,缺乏地方文化特色。

(三)有形文化少,无形文化多

虽然包头市保留了一些文化历史遗存,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连年战乱等原因,无形文化居多。如包头市的阿善遗址、九原区的麻池古城、达茂旗的康熙营盘等古迹仅剩残垣断壁,厚重的历史文化需要后人继续研究开发。

(四)精品游牧文化旅游线路和品牌较少,景区建设问题多

包头市游牧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缺乏精品旅游线路和知名品牌。比如达茂旗是包头市唯一的一个牧业旗,希拉穆仁草原是该旗最负盛名的旅游产品,但是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景区设施不完善、配套旅游线路少等原因,极大地影响了草原旅游业的发展。

(五)旅游从业人员成分复杂,缺乏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包头市绝大多数旅游景点不在市区,较为分散地分布在各旗县境内,很多旅游从业人员是原来的农牧民,部分景区还被承包给个人,管理较为混乱。发展草原旅游业,要求引进高素质的人才。

四、蒙古族游牧文化与草原旅游融合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游牧文化是蒙古民族的血脉,也是发展草原旅游业的灵魂。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指出,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游牧文化要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起来。

(一)继承和发扬游牧文化,把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日益边缘化的游牧文化发展形势,客观上要求我们大力发展草原旅游业,让草原更加美丽,让游牧文化更加繁荣。把生态、游猎、民俗文化融入到旅游当中来,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亲自穿着民族服装,吃着蒙餐,住着蒙古包,听着蒙古族音乐,更进一步领会游牧文化的精华所在。

(二)旅游内容多样化,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草原旅游不但要注重自然景色,还要重视文化宣传。近年来,达茂旗举行多届中国游牧文化节,很多旅游项目值得借鉴,如传统的“男儿三艺”、“哈撒儿”杯呼麦大赛、额尔登敖包那达慕、红格尔敖包祭祀、普会寺金刚法会、“敖包相会”希拉穆仁传统婚礼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活动。

(三)重塑无形文化,保护和发展有形文化

通过对游牧文化的研究,景区场馆的建设,历史书籍的抢救,文化的宣传,进一步重塑无形文化。“有限的草原有形文化,受到空前的破坏,造成今天可利用的有形文化资源严重匮乏,因而对草原旅游业的开发带来极大的难度。”还要保护好现存的文物古迹,如修建草原民族文化宫、敖伦苏木古城生态博物馆、敕勒川博物馆等。

(四)加强文化景观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知名品牌

依托游牧文化,建设一批文化景观,如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希拉穆仁镇特色景观、吉穆斯泰、满都拉口岸等。打造若干精品旅游线路,如包头市赛罕塔拉公园、南海、美岱召、九峰山等知名旅游线路。同时应该积极发展区域之间的旅游,如呼和浩特的大昭寺、席力图召、五塔寺,包头的希拉穆仁草原、梅力更、石门风景区,鄂尔多斯的响沙湾、成吉思汗陵园等。

(五)重视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旅游文化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最终动力”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重视旅游从业人才的培训,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特别是旅游文化创意人才,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还应该解决游牧文化传承和民族艺术后继无人的问题,培养民族文化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民间艺术继承人,命名一批民间艺术大师和传承人。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包头市蒙古族游牧文化和旅游融合 研究,课题编号: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QY2015-1-2-5)。

参考文献

[1]杨娇.内蒙古原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4).

[2]白音查干.草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1).

10.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 篇十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本研究属于现况研究, 横断面调查, 采取配额抽样方式, 2014年9月至12月对某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 2011、2012、2013、2014级分别抽取199、199、200、197名学生, 其中女生589名, 男生211名, 年龄17~23 (19±2.5) 岁。均为金融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 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自愿参与本研究。

(二)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 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发放和访谈。问卷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个人情况、金融学专业就业价值取向和对金融学专业态度评价等, 共20个有序变量条目, 采用Liken 5级评分。由研究者及各年级辅导员经过统一培训学生会干事作为资料收集员, 明确研究目的和收集资料注意事项, 在规定时间内按年级和班级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96份, 有效回收率为99.5%

(三)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录入, 建立数据库,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率和χ2检验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 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 不同年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对金融学专业就业价值取向认识 (见表) 1

(二) 不同年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对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态度评价 (见表2)

三、讨论

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功利化等一系列特点, 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引导, 有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和就业方向, 在就业时能够充分理性的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 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对金融学专业就业价值取向认识

表1显示, 在本次调查学生中, 40.73%学生就业意向为银行业, 25.00%为证券业, 13.57%为保险业, 2.89%为信托业, 还有17.81%学生就业意向为其他行业如公务员、IT行业、制造业和自主创业等。有85.68%学生在考虑择业因素时首先考虑经济收入;64.07%学生比较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60.05%学生会考虑家庭因素和父母影响;40.95%学生认为对就业形势的了解十分重要;37.94%学生会关注就业政策, 如国家对于不同行业毕业生的政策, 选调生、村官等国家组织部门培养大学生的政策等;仅有29.02%学生在择业时考虑用人单位的要求, 多数同学表示并不清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另有10.05%同学考虑毕业后考公务员就业, 还有6.03%学生考虑自主创业。

金融学本科生大多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 金融行业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相关行业知识背景, 且对专业知识水平有较高要求。多数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愿意前往银行业工作, 银行业一向被认为是高福利、低风险、社会地位高的行业, 即传统上的“铁饭碗”, 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普遍对银行业了解较多, 平时学费的缴纳、个人财产的理财、家庭财产的处置等都与银行业息息相关, 而其他金融从业方向则与普通学生稍显遥远, 如保险业、证券业等。仅有2.89%学生选择信托业, 其原因是对信托业缺乏足够的信息了解, 有85.05%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信托业或不了解, 而掌握一些信托业基本信息的学生对信托业的制度或待遇不满意, 因此不会选择信托业作为从业方向。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金融体系的尚未完善和学校对于学生从业方向教育的薄弱。

在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择业因素方面, 多数学生认为薪酬待遇是比较重要因素, 部分学生受到社会、家庭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把收入看作是择业的第一标准, 从而将自己的择业范围只局限于高收入的行业。在这样的心态下工作, 即使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 社会地位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也会遭遇一定的挫折。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现实, 只能从侧面入手, 加强思想宣传教育, 纠正“拜金主义”等不正之风。64.07%同学在择业时会考虑就业地点。60.05%学生择业时比较看重家庭的看法或受到父母影响, 学生在就业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有40.95%学生就业时关注就业形势, 37.94%学生就业时考虑就业政策, 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时的信息会比较充分。有29.02%学生择业时会考虑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 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 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有10.05%同学考虑考公务员。另有6.03%的同学考虑自主创业, 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大部分在上学期间做过兼职或开店的工作经历。

(二) 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对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评价

表2显示, 2011级、2012级、2013级和2014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中分别有57.79%、65.83%、75.00%和82.23%的学生对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2014级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前景评价显著高于其他年级 (P<0.05) 。2014级学生刚进入大学生活, 对于自己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并不十分了解, 对自己专业的就业价值期望较高。2013级学生告别了大学一年级懵懂的生活, 开始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就业情况, 对于部分金融学专业就业困境有了一定了解, 因此部分学生认为就业前景并不乐观。2012级、2011级学生通过进入银行、金融机构及企业等单位实习后, 亲身感受到金融行业从业者的高风险、高劳动强度、高标准等情况, 使得就业前景评价进一步降低。还有部分学生持无所谓态度, 应及时给予引导和教育。

四、建议与分析

(一) 树立现代金融学教育理念和就业价值观

现代教育理念的首要体现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金融学专业作为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的专业更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贯穿于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始终, 以毕业生的质量和发展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 制定分段策略, 整合教育载体, 分布落实责任等。当前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择业心态渐渐趋于理性化、实际化。加强对于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价值观的培养, 使金融学专业学生对自我、对金融学专业有正确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金融从业者。在当前就业形势下,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 加快就业制度和人事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当代大部分学生择业时以经济利益为导向, 以就业地区为保障, 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要改变这样的观念, 一方面应依靠学校的教育引导, 通过老师引导、系列讲座、经验之谈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从基层做起、从底层做起的理念, 降低学生的收入期望值,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以冷静的思维进行择业, 强化自主择业意识, 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 打破传统意义上“铁饭碗”的理念。

(二) 强化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对个体负责的自我意识和自觉程度, 是一种自我约束价值取向, 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范畴, 责任意识和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紧密相关。“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确立, 让每个毕业生拥有依据自身条件和自我意志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培育, 培育大学生能够承担、负责任的精神态度, 在进行就业价值选择时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应掌握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准确定位自身优势,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和发展期, 社会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正确引导金融学本科生树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 减少金融人才的流失, 应引起高等教育机构和金融从业者的重视。

摘要:文章采用自设问卷对某金融学专业796名学生进行调查, 探讨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择业观念与就业价值取向, 为本科生就业提供参考依据。得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差别大 (P<0.05) ;有85.68%学生在考虑择业因素时首先考虑经济收入;64.07%学生比较倾向到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城市就业;60.05%学生会考虑家庭因素影响;40.95%学生认为对就业形势了解十分重要;37.94%学生在就业时会考虑就业政策。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不断变化, 应加强对本科生就业观的正确引导和就业指导。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崔铭, 张艳琼.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10) .

上一篇:教职工禁烟承诺书下一篇:希望之星小学英语演讲比赛即兴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