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社会的认识

2024-10-25

对信息社会的认识(精选10篇)

1.对信息社会的认识 篇一

西南财经大学2010级社会工作

学科导论论文

鲁永泽

2010/11/20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摘要

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学科自1987年恢复重建以来,在教育及其理论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工作提到历史性的高度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说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推进社会工作,体现了整个社会对特定阶段需求的提升,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把握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以推动社会进步、捍卫社会公义为目标,即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本论文主要写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关键词:社会工作认识发展前景

一、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

通过学科导论课,我认识的到了社会工作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理论与方法,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要不断地认识服务对象的问题,评估和选择工作方法的过程,各种目标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持续合作、互动,共同达至的。所以,在服务时候就

要讲究科学,用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秉承专业价值理念,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助人。

二、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内涵:助人自助。满足受助人的需要——怎样识别受助人的需要。助人过程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互动的过程——使服务对象提升自我能力。就是我们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也在提升自我,让我们更好的去满足受助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去服务别人。

三、社会工作也是一个专业

专业指建立在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之上的,某类人专门拥有的职业领域。

从早期的慈善救助活动到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并逐步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模式,实现专业助人的职业。国外的社会工作由于其本身经济发展早,对这个行业的研究也就比较早。并且很多知名大学都有相关课程,也有相关的认证制度。我国的港台地区发展也比较早,像港大和台大都较早的开设了这个专业。像台大62年就开始单独把社会工作划出来,70年开始单独招生,96年就开始招收第一届博士生,其发展很完善。并且台大社会工作学刊自创刊以,一直是社会工作,社会和社会政策学界最 重要的学术发表园地之一社会工作虽然在国外已经有百年历史,但国内起步较晚。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等少数院校恢复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算起,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在我国已经有近20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

真可谓是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所学校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个专业,我国的高校要想做到像国外和港台地区那样,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社会工作还算是一门新兴的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职业化尚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工作的功能没有实质性的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小,社会熟知度和认可度不高。另外,社会工作教育较发达国家落后,教育资源缺乏。总的来说,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是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首先: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大社会工作发展的不平衡,这一问题主要由经济差别与文化习俗引起。其次:专业教育落后,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基于师资与经验,目前还是很落后。并且伴随着经济越来越发展,对社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显然不能满足这个人口大国。再次:职业化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的职业化队伍还没有形成。不仅服务的种类不能满足需求,质量也亟待提高。最后:功能没有实质性的发挥,社会影响力小。由于职业认证的相关缺失,所以造成很多工作不能实质性的发挥。并且社会工作被那些慈善机构的挤压,影响力很小。

五、我对社工前景的看法

我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我今后实现人生价值或者说是谋生手段,我现在不得不思考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现实的说,如果社会工作没有发展前景,我将放弃这个专业,如果社会工作没有发展前景,将没有这么多的人在执着的追求。毋庸置疑,回答是否定的。社会工作对人类的价值,社会工作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所有社会工作研究者、教育者、工作者和学生是坚信不移的。然而,社会工作在中国似乎很冷门。社会普遍对社工的认识存在偏差或不足,认为社工就是义工,或者抗拒社工所提供的服务。目前中国社会现实是“强政府”与“弱社会”,所以我们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有力实施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现在,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投入越来越大,社会工作也将会得到长足发展。所以,社会工作需要在专业教育、社工队伍、专业服务机构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当自身变得成熟、壮大了,才有能力去实现价值,承担更多责任。作为在校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对社会工作的现状和前景有个系统化的认识,这有助于我们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工作功能的实质性发挥,是我们社会工作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有勇气去承担并付出努力。不断深化对专业的认识,同时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我之间能力。吸取他人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虽然社工在中国很冷,但是,我相信,中国社会工作的前途是光明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已走过30个春秋,中国社会出现许多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如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犯罪等问题突出,中国社会面临一次大的转折。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平

等、尊重、民主、诚信的理念,帮助人、关心人,可以起到化解矛盾、密切干群关系、逐步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地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促进安定团结,保证社会发展。这无疑是社工发展的一个巨大机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社会工作事业,是初升的太阳,势不可挡。我会更加努力的了解社工,学习社工,宣传社工,运用社工知识帮助他人,在社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2.对信息社会的认识 篇二

2005年2月,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应当关注贫富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 以及由此带来的可能的社会摩擦或者对抗。中国的贫富差距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 低收入者的日子也比过去好多了, 而高收入者的财富增加得更快。根据联合国的统计, 过去二十年里, 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贫困人口是在中国脱贫的。《中国震撼》一书的作者张维为曾多次说过这样一个观点:你可以开车从北京或上海市中心出发, 往任何方向开, 只要不开到海里去, 不开出国境线, 开20个小时, 你会看到很多的城市和农村, 你把你一路所看到的贫困现象加在一起, 可能会少于你从印度的孟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市中心往城外开2个小时所看到的贫困。在那些国家, 你会看到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绝迹的那种赤贫:几十万人居住的贫民窟, 那种衣衫褴褛无家可归的赤贫。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赤贫人数大幅下降, 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温总理在2010年3月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讲了这样一番话:“社会公平正义, 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认为, 公平正义比阳光还要有光辉。一个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 我们的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都要更多地关注穷人, 关注弱势群体, 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占大多数”。

同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还有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 就是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一概括说明:第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从我国社会现状看是总体和谐的, 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

一是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发生的方方面面的变化是有目共睹。这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造就了一大批富人。“富”到什么程度?且看媒体公开曝光的几张“底片”。2006年, 一手创办步步高电子公司的段永平为了和“股神”巴菲特吃顿饭, 竟豪掷62万美元, 令世人吃惊不小。不过, 与素有“中国私募教父”之称的赵丹阳相比, 段永平不得不甘拜下风。两年后的2008年, 赵丹阳以211万美元的巨资拔得头筹, 获得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殊荣, 在全世界富豪面前风光无限的露了一把脸。当一名即将回国的大款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免税商店一口气买了价值近5万欧元的法国红酒时, 售货员几乎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实。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称:在“金砖四国”中, 中国富豪的数量已超过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三国的总和。富豪人数快速增长当然是好事, 但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则绝对是坏事。中国目前还有多少贫困人口?按中国2009年重新确定的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的标准衡量, 中国目前还有4000多万的贫困人口;如按世界银行人均日收入1.25美元的绝对贫困线标准, 中国则有2.1亿贫困人口。令人忧心忡忡的是近几年贫富之间的裂痕不仅没有弥合, 反而呈扩大撕裂的态势。先看城乡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 已从1985年的1.86:1增至3.31:1。再看行业差距:我国垄断行业职工大约833万人, 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的百分之八, 但其工资和工资外收入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五。这意味着其余百分之九十二的职工拿到的工资却只占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五。至于不同阶层件的差距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 而国企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竟高达128倍。有专家指出, 中国收入最高的百分之十人群和收入最低的百分之十人群的收入差距, 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终于看清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这些年来, 社会财富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快速向权力与资本集中;而作为创造出社会财富的主体———普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却在这场社会财富分配的博奕中几近缺席, 甚至丧失参与权与话语权。拉美国家已有的实践证明, 分配不公与贫富分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社会动荡。近几年我国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与校园血案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离开公平与正义, 社会断无稳定与和谐可言。

二是劳动关系失衡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 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毋庸讳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问题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我们对投资者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 这种保护迅速提升了资本所有者的地位, 如某县级市就打出这样的标语:谁要是为难投资者谁就是和某市人民过不去。而劳动者的地位却在不同程度地下降, 在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背景下, 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劳动关系已经处于不和谐状态, 劳资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显性化。

三是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 已经从1995年的1.86:1增至3.31:1.“三农”问题的突出, 表明了城乡之间的发展确实处于不协调与不和谐状态, 其妨碍的当然不仅仅是乡村的发展, 而且必然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是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冲突。2004年中央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概念, 这是基于地区发展的失衡或者不和谐而作出的调整努力, 它一方面证明了地区差距的客观存在, 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种差距及其带来的不和谐急切需要调整, 这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

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导致的价值观扭曲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滑坡。如官德、师德的下滑已经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先富起来的群体形象急切需要改善等等。

3.对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评析与认识 篇三

关键词:高等学校社会职能;高等教育功能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这是学术界公认的高等学校三大社会职能(以下统称“三大职能”)。随着世界和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高等学校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向了社会的中心,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更为多样和复杂,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者提出高等学校新的社会职能。然而,这些说法能否作为高等学校的新职能?我们又应该如何判断与认识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笔者尝试从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对新职能提法的评析入手,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请教于同行。

一、厘清两组常常混淆的概念

为了便于分析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新说法,首先必须明晰两组常常混淆的概念,即功能与职能、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

1﹒功能与职能

《辞海》对“功能”的解释是:(1)事功和能力;(2)功效、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件而言;(3)同“结构”相对,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在社会学中,它是指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一个它所属的更为广大的体系来说所具有的被断定的客观结果。职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从上面的概念界定可分析得出,功能是指有机体或事物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功效和作用,是相对系统结构而言,是指系统结构在客观上起作用,具有客观性。职能是组织、机构或事物应尽的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是指组织机构应该达到的作用,具有主观性。所以说,高等学校才有职能,高等教育只有功能。几乎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功能。通俗来说,职能就是“应为”的能力,功能是“实为”的能力,潜能是“尚为”的能力。在性质上,职能本身只有大小之别而无好坏之分,功能则无论对内对外都具有正负之分。

2﹒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

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个基本功能,即主体功能与社会功能。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高等教育活动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各个方面所发挥的效应或作用,主要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依据社会分工所应该承担的作用和能力。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高校应该做什么,二是做到什么程度。

此外,一些学者在论述高等学校社会职能时,有时还提到基本职能与社会职能这两个概念。其实,职能就是针对社会而言的,职能指的就是社会职能,基本职能就是基本的社会职能。高等学校基本的社会职能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社会其他机构所不可替代的。如果没有这一职能,高校就不再是高校,而是科研机构或是服务中心了。不管哪个国家哪个历史时期,这一基本职能是不可改变的。

从概念分析可以看出,高等学校社会职能反映的是高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对高等学校的各种新职能提法进行分析时,就要以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作为逻辑起点,从高等学校具有的作用和社会对高等学校的客观要求的结合点出发,并以高等学校的职能演变历史与现状作为分析的实践基础。

二、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

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这种看法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一般认为,12世纪的中世纪大学与现代大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拉尔诺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中世纪大学主要的任务是培养训练有素的官吏、通晓教义的神职人员、懂得法理的律师和法官、精通医术的医生,办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正统观点的讲授、学习和讨论的教学活动。这些特点决定了中世纪大学的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

中世纪大学产生以后直到19世纪前,高等学校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一直沿袭着既定的模式与方向。到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创立了柏林大学,强调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大学实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好奇心和方法,使他们在科学探索中完成自我发展。柏林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思想和“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学术研究方法的传递与指导,在教学方法上首创了研究班的形式。科学研究正式进入大学,开始了大学现代化的进程。继柏林大学之后,德国其他大学也纷纷将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大学开始具有了第二个社会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

德国大学改革波及其它欧洲国家,也在美国引起较大反响。19世纪中后叶,美国发展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一批与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赠地学院”陆续建立起来。这些赠地学院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高校的办学思想与实践之中,形成了美国高校独特的风格,引起了高等学校第三职能的发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康乃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康乃尔大学提出“适于所有目的”的课程思想,开出众多的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则建立了推广教学中心、实验室为社会服务,成了“州的智囊”,大学成为政治、社会和工业立法以及科学与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实验站。第三职能的出现标志着高校从传统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高校的活动开始越过围墙,遍及社会。当然,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还只是刚刚开始,直接为社会服务真正成为世界上众多国家高等学校的新职能要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从其演变过程可以看出,高等学校三大职能是世界高等教育数百年发展历史的产物。三大职能变化的原因,从内部因素来说,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从培养绅士、律师、医生、牧师的封闭象牙塔,到高校与社会经济发生联系,社会不满足于高校的现状,对其提出新的要求,高校的职能才开始变化。二是高校的内在要求。高校要在高水平上传授知识与训练学生能力,就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发现真理、传授真理和应用真理是密不可分的,三者的紧密结合就是高校的内在逻辑要求。而从外部因素来看,人们承认并在实践中紧紧抓住这三大职能作为高校必不可少的任务,是因为三大职能历经了长期的历史检验,既是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在社会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对高校提出的要求,对高校具有普适性。

三、高等学校新职能的主要说法及其评析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的转变,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高等学校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必将更为多样和复杂,高等学校是否已经产生了除上述公认的三大职能以外的新职能?学界对新职能的各种说法纷纭繁多,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国际合作。陈昌贵教授提出国际合作作为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1],认为国际合作作为第四职能,是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大学在世界各国经济和科技日趋国际化的历史潮流中应当和能够扮演的角色。他认为,把国际合作列为高校第四职能,除了社会和高校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外,主要是要强调对高校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提升,以增强高校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对国际合作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是创造新职业。朱国仁博士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三大职能的趋势走向是“三位一体”,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将产生一种新职能,即创造新职业,认为这种新职能的产生,是高校原有职能变化的结果。[2]他认为,这种新职能的产生是高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靠自身的知识优势,将新知识迅速转化为新产品,从而形成新职业。

三是引领创新文化。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指出,引领创新文化是大学的第四大职能,国家将充分发挥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文化引领作用。他认为大学可通过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并传播先进外来文化、创造并培育时代的新型文化等方式来体现自身的引领创新文化功能。[3]

四是技术创新。方展画教授在《高等学校“第四职能”:技术创新》中指出,开发并强化技术创新职能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技术创新职能将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在技术创新的现实导向下,进行全面的协调和有机的重组。[4]

五是社会阶层的再生产。闫飞龙认为社会阶层的再生产职能对整个社会的分化和重组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与三大职能有密切关系,但它们之间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他指出社会阶层的再生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阶层间的变化,即个体的纵向流动;第二,阶层内的变化,即个体的横向流动;第三,新阶层的生成。[5]

此外,王洪才教授在《论当代高等教育五大职能》中提出了科技孵化器和就业指导的新职能,王伟廉教授提出了文化创造与导向职能、个人的社会升迁职能,眭依凡教授认为改造社会可能是未来大学的新职能,邓耀彩教授提出了社会批判的职能。

林林总总,我国学者对高等学校新职能的不同提法就有十多种,基本上是在认可三大职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或两种新的职能。这充分说明由于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要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们对高等学校的职能难以达成共识。存在这些不同说法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原因是研究角度不同。学者们研究高校社会职能总的来说有几个角度:一是从高校的活动出发,二是对高校的活动对象或工作对象进行概括,三是从高等教育价值观角度概括,四是从个人与文化的角度,五是从高校的功能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上来概括。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必定出现不同的结论。第二个原因是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有的说法是回答高校“应该是怎么样”的问题,有的是回答高校“是什么样”的问题,解决的问题不同自然说法各异。

那么,学者们提出的这些新职能,是否就是高等学校的职能呢?笔者认为,判断高等学校的一项活动结果是不是高校的职能,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紧扣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内涵,分清高等学校社会职能与高等教育功能的区别。如前述及,高等学校社会职能是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依据社会分工所应该承担的作用和能力,包含高等学校的作用及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要求,要回答的是高等学校“应该是怎么样”的问题。而“引领创新文化”、“文化创造与导向”则是高等教育社会功能中的文化功能,“社会阶层的再生产”和“个人的社会升迁”则属于高等教育的主体功能。

第二,选择正确的概括角度。“高校社会职能是有一个客观的概括角度的,这就是高等学校所具有的作用和社会对高等学校的客观要求的结合点。”[6]只有把握住正确的研究角度,才能使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例如从知识——高校的活动对象来进行概括,所得出的只是更具体化的活动(传播知识、应用知识等),而不是其职责,就像农民的活动对象是土地一样,利用土地、改良土地只是农民的具体的活动形式而不是其社会职责,农民的社会职责只能是生产农产品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第三,新职能必须具有独立性。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直接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互相联系,共同构成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但它们有各自独立的内涵,在不同方面发挥着高校的作用,任何两种职能之间并不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对新职能的一些提法,却并不具有独立性。如国际合作中的“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这些活动包含在培养人才中,“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和援助”包含在发展科学中。国际合作只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较为彰显的一种活动方式。社会批判也包含在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中。

第四,新职能必须具有普适性。高等学校社会职能是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这就说明职能必须适合于所有高校,必须是所有高校都能发挥的作用。而由于层次、科类、形式、布局和管理等结构的不同,高等学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有“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高校、有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有高职高专等等,类型众多。一项新职能的提出必须符合所有不同类型的高校,而不能以个别类型高校突出的活动作为所有高校的职能。如创造新职业和技术创新,在重点大学和工科类大学中表现突出,在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却难以完成。

根据这些判断标准,学界提出的各种新说法还不足以成为高等学校的新职能。然而,这种学术上的探讨与争鸣仍有其重要的意义。学者们在对高等学校的现状与作用进行分析后提出的这些说法,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分析高等学校的职能,形成对高校职能的理性认识,特别是各高等学校在强调自身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办学道路的今天,正确认识高校职能,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四、对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认识

1﹒高等学校有三大职能,其中培养人才是最基本的职能,发展科学是重要职能,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延伸职能。三大职能出现的顺序与其重要性是一致的,任何高校在实践中不能颠倒其重要性,特别是要紧紧抓住培养人才这一基本职能,而不能舍本求末。“要保持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社会机构的特点,这个特点不能放弃。”[7]张维迎教授在《大学的逻辑》中提出,现代大学的理念首先是创造知识,第二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并服务社会。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良好的研究者,并做好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平衡工作,就能满足大学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提法是否科学?其适用于北大还是所有高校?北大作为我国高校中的骄者,在发展科学方面的成果可能比别的高校多,但是高校这种存在的实体,首先应具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义务和责任。大学教师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必须通过科研来丰富和支撑教学,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科研能力外,还必须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技巧,善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思考和研究,如果只强调科研而忽视教学,教师就变成了科研人员。北大作为大学,也应该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研究型大学的危机,就是教学被边缘化了。

2﹒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在发挥三大职能时,可以并且应该有所侧重。如“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学校,三种职能的内涵就必须有其特殊性,培养的是高精尖人才,从事的是基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研究,研发高新技术,开展较高水平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让工作,重视发明创造,促进社会的发展。一般院校只能承担其中的两种或一种职能,适合选择教学型道路,培养大量适应社会各层次需要的专业人才,提供一些应用性技术成果,为社会生产一线服务。高职高专学校则应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以及为社会开展相应的社会服务。各类高校要把握好方向,明确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防止不顾实际,盲目攀比。

3﹒高等学校的职能是要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拓展其内涵或增加新的内容,但不能以某个时期某类大学某方面突出的功能简单概括为所有大学的职能,也不能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强化某些可能的职能,这样会出现排挤原有的基本职能的现象。目前各种职能的提法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提出的,这些提法最多处在可能状态,没有普适性,还需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还不能概括为一般意义上的高等学校新的社会职能。

4﹒高等学校社会职能具有局限性。正如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到的:“对高等教育不能指望过多。……它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但它担负不起这种发展的责任;它不能拯救灵魂。它能够有助于纯粹的学术,但它不能保证这些学术成果能为人类增添幸福。它能为评论社会行为提供机会,但它不能保证这种评论的有效性;它不能拯救世界。对它的指望不应当超出它能够被合理地所希望的。”另外,高等学校职能的发挥要受教育系统其他部分,如中等学校教育的制约。高校的职能只是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需求,它要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能协调起来,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在对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特别是对各种新说法进行分析时,一个问题萦绕在笔者的脑海里无法释然,那就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应该是一种实然状态还是应然状态?国际合作、创造新职业、引领创新文化、技术创新……等等说法,是否应该成为引领高校发展的目标?高等学校社会职能是需要历经长期历史检验的一种事后总结,还是应该具有前瞻性,成为指导高等学校向前发展的方向?对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研究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笔者希望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请教于行家。

参考文献:

[1]陈昌贵﹒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2]朱国仁﹒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的职能[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9(2)﹒

[3]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 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

[4]方展画﹒高等教育“第四职能”:技术创新[J]﹒教育研究,2000(11)﹒

[5]闫飞龙﹒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社会阶层的再生产[J]﹒江苏高教,2007(5)﹒

[6]张应强﹒高等学校社会职能及相关问题研究评析[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3)﹒

4.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篇四

正如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和”的表演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和”,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等都主张社会和谐。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有建立大同社会的理想。欧洲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也都在追寻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最前沿的思想,是最具有眼光的决策。构建和谐社会和实施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有持久奋斗的思想准备。当前,我们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针对性地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起,使社会更加和谐。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重视“三

农”问题,免征农业税;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支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坚持“五个统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使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等。

5.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 篇五

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我也开始了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随手翻了一下课桌上的黄色课本,这才发现这门课的与众不同。再上网查一下,更是确定了我心中的疑虑:高校的必修课通常由教育部独立确定,而这门课程则除了教育部外,还由其他三个核心机关即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联合决定。这足以说明这一门课的重要之处。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所以在人力雇用方面有很大的规模,从而也决定了中国劳动纠纷案频发的情况。行政司法部门只有充分保障优势群体的利益,做到尽可能的公平,才能使结果令民众信服,增强政府的威信。

【案例】制衣厂拖欠农民工工资不付,还不服劳动仲裁双倍支付工资的裁决。6月15日,江西省遂川县人民法院宣判了这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制衣厂的诉讼请求。

王新平于2008年2月6日应聘到制衣厂从事机械修理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王新平工资为每月1200元。同年8月25日王新平辞职离开,并要求制衣厂结清在厂工作期间的工资时遭制衣厂拒绝。王新平申请劳动仲裁,经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制衣厂支付王新平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及解除劳动关系和经济补偿金共计7800元。制衣厂不服认为仲裁裁决要求支付王新平双倍工资的裁决有错,向法院起诉要求驳回劳动仲裁委员会关于制衣厂支付王新平双倍工资及经济补偿的仲裁请求。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制衣厂与王新平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之规定,制衣厂应向王新平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且应向王新平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因此,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该劳动仲裁裁决正确合法。法院遂依照有法律规定,作出上述判决。

根据法理学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是合法合理,合法就是合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合理就是合乎理性。只有既合法又合理,反映社会整体价值观和公众利益,才能为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接受。该案中,原告相对于制衣厂是一个弱势群体,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也合法合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本质要求是司法为民。司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正是这些执法人员的执法准则。依法判定事故责任方,依法确定赔偿数额,并不因为责任方的家庭情况而“放过”他,并且他们执法为民,也替责任方考虑,努力做到和解和双方自愿。这正是因为他们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才能把这件事给妥善处理,使双方“冤家宜解不宜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2、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

王国伟 文传 20116225

当家作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4、服务大局是党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5、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保证。

6.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篇六

杜俊

(学号090401106)

【摘 要】: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4]。

【关键词】:“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学生村官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但是中国目前的许多经济问题也均导源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应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1.“三农”问题的由来。建国前后,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耕者有其田的要求,调动了农民群众劳动积极性,然而,集体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破坏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和劳动自主权,在经社教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之后,农民处于贫困状态,“三农”困境基本形成。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出现波动,通货膨胀和政治**相互影响,农民负担加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三农问题再次突出:农民种田亏本,城乡差距加大。

2.三农问题的现状:(1)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2)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3)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是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

3.三农问题的对策:一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对农民进行松绑、减负、扶持。例如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早在2000年就开始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份的部分县市开展农村税费改革了;2009年8月4日人力资源部透露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二是引入市场机制,激活农村市场。三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例如2009年9月15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城乡差距缩小到2.5倍。四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五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2009年7月26日,江苏省已实现自然村100%通宽带,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宽带”的省份,全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六是构建四大系统:维权政治系统;政府支持系统;社会扶持系统;农村自解系统。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月17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09年人民法庭工作的通知》,提出人民法庭要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维护农民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各项权能。把农民依法享有的对承包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权能落实到实处,实施全方位的司法保护。又例如大学生村官,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是传播了新知识,带来了新思想2.是推广了新技术,带来了新方法3.是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7]。七是加快城市化和建设小城镇。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待农民、农业、农村的政策上发生了许多变化。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5955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1637亿元,增

长了37.9%;2009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了7161亿元,同比增长了1206亿元[3]。

在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这是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重大创新。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为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定下了基调。2005年11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一次关于“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综合性的表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未来数年科学发展的首要方略。2005年12月28日到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会议研究了“十一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全面部署了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修改后2006年以中央一号文件下发,这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八个一号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1]。

改革开放33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国的农业、农村发生了许多的明显的变化。

一、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推进城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科学规划建设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民梯度向城镇转移。中心城区实行农村与城市社区完全接轨,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近郊和远郊区以县城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城镇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参照城镇社区的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

二、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33年来,不断探索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特别是2003年以来,把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支撑,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引领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着力推动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努力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三、农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总体要求,积极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四、农村社会事业得到较大进步,农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深入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环境整治、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广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加快建设农村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保等社会公共事业。

五、农村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高,努力培养新农民,形成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突出特征。着力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实施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工程以及农村党支部活动中心、乡镇文化活动中心、乡镇农村书社、村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多渠道开展新型农民的培训。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法制意识逐步增强,爱国守法、勤勉自强、团结合作、孝悌和睦的文明风尚在农村进一步树立,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协调发展。

六、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加强党的领导,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在广大的农村,从来不缺乏具有智慧和魄力的领军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中,逐渐涌现出了六个领军人物:1“余家华现象”破题农业现代化 2张全收:我是“农民工司令”3刘永好 以“惠农劵”破解“三农”融资瓶颈4曹东哲 利用互联网帮农民卖产品 5徐文荣 缔造横店式传奇 6 宁高宁的全产业链思维。正是他们带领着各行各业的农民工兄弟默默地推动着农村社会的发展[3]。从个人出发,我觉得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投身建设,我在大学阶段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多了解国家实事和农村实事,以后走上社会希望能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去,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力,报答那块养我育我的土地。

虽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中央确定的“三农”工作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赵海均六十年中国大变革 世界知识出版社461页

[2] 中国国情读本 新华出版社 148页

[3] 中国国情报告2009~2010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83页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10页

[5] 科学发展观和现代化建设人民出版社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参考红旗出版社

7.对现实主义油画社会功能的再认识 篇七

关键词:现实主义,油画,功能

现实主义油画是油画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油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直至今日, 现实主义油画依然受到画家和观众的喜爱。现实主义油画之所以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主要因为它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社会功能。

反映社会生活功能

现实主义油画通过作品反映画家所处的时代、环境、背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作品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特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反映, 不是纯客观地复制现实, 而是油画家将他所认识的客观现实, 按照美的规律, 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充分传达和表现出来, 是主动的反映现实, 而不是被动的抄袭现实。如;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 这件作品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对人自身的肯定以及对人性的关怀, 通过此作品我们可以对文艺复兴的含义及当时的时代有更深的了解。这是抽象、变形的作品所不能传达的。我们通过伦勃朗的一系列自画像认识到画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状态, 也可看到他艺术风格的演变。我们可以从戈雅的著名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枪杀起义者》中了解当时西班牙马德里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悲壮斗争生活, 从而认识正义, 认识真理。从华多、布歇、弗拉戈那等洛可可代表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绘画作品以描绘宫廷和男女享乐为主要内容。从大卫、安格尔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气息。而浪漫主义画家籍里柯、德拉科洛瓦的作品则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人民沉浸在幻想和痛苦中。米勒的作品又可以使我们了解法国19世纪农村的生活场景和农民的命运, 从《拾穗》、《播种》、《晚钟》、《牧羊女》、《扶锄的农民》等作品中, 我们可以了解法国农民的淳朴性格、他们的劳动生活和精神状态、进而可以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

中国的现实主义油画同样也具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通过借用中国古代故事的题材来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心。再如文革之后的“伤痕美术”, 反映了文革时期那段令人心酸的记忆。上世纪90年代后“新生代”画家刘晓东、喻红等人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思考。21世纪后以忻东旺为代表的油画家们注重对社会下层人物的关注, 反映了社会下层人物的生存状态, 作品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

靳尚谊曾说:“我觉得我们绘画特别是现实主义油画进一步发展的话必须反映出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些形态和人的思想、情感包括他的审美特点, 这一点, 我们如果能体现出来, 就会得到全社会的共鸣, 这不是风格, 艺术必须反映当代最新的东西, 因为艺术家是非常敏感的, 历代艺术家都是走在社会的前面的, 都是反映社会最新的思维、最新出现的状态已不同于过去任何时期的状态, 而画家如何去体现,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由靳尚谊的上述言论我们可以看到, 反映现实生活功能是现实主义油画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作为美术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 同样存在于现实主义油画作品当中。如巴比松画派代表人柯罗的《蒙特芳丹的回忆》, 整个画面非常唯美, 在乡村的湖边, 一个晨雾初散的时刻, 清新的晨风交融着湖面散发的水汽, 被风吹斜着的古树覆盖画面的大部空间, 另一颗枯树曲折向上升华与之呼应, 使画面十分平衡和谐, 树木枝条的顺势造成一种流动感, 从中可以领略到自然的生机, 整个画面色调轻柔, 景物虚实中层次如梦如幻, 观众在欣赏这幅作品中也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再如康斯太勃尔的《干草车》, 画面的色彩令人陶醉, 天空画的很美, 透明滋润, 不同色彩的云朵像天鹅绒似的在天际漂浮滚动, 清澈的河水中映出美丽的天空, 古树与房屋, 更加增添了乡村的恬静, 整个画面充满阳光, 充满农村的生活气息, 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画家王沂东的作品大多描绘沂蒙山区人民的生活, 其人物形象质朴、纯真, 极具感染力。已故著名油画家陈逸飞的江南水乡系列作品, 描绘了江南水乡瑰丽的景色, 意境优美, 令人向往。画家杨飞云笔下的女人体清新、健康, 具有东方女性的古典美。

情感沟通功能

现实主义油画反映现实生活, 并将画家对生活的态度融入其中, 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感情, 使得观众和画家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如哈尔斯的《吉普赛女郎》描绘的是尼德兰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人民安居乐业乐观向上的一种生活态度, 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画家把他对生活的这种态度用具体的形象传达给观众, 作为观众, 在欣赏这幅作品中也可以领会到画家作画的意图和在画中融入的感情, 使画家和观众在心理上有一个交流。我们也可以通过俄罗斯巡回画派的风景画来感受到他们对俄罗斯大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于交流情感这是现实主义油画的一大优势, 相反, 一些所谓的现代抽象艺术, 就不是那么容易被人理解与接受。作品不是反映生活, 画面也完全失去了生活中的物象真实性, 而是把几何图形或者单纯的色彩、线条、符号相结合, 或者把可视的物体分解成支离破碎的形象, 创造出的这些“艺术形象”有时连自己也不能理解。与其说, 这是艺术倒不如说是对艺术的亵渎。画家艾轩曾说:“国内一些名目众多的展览, 观众寥寥无几, 门可罗雀, 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这类作品也因不能与人沟通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不能实现审美的价值而失去观众。没有观众的艺术, 就失去了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2]卢浮宫的古典写实油画至今还吸引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一幅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蒙娜丽莎》, 她那神秘的微笑, 仍打动着现代人的心。

教育功能

现实主义油画具有教育功能, 啷是因为�油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 不仅反映现实, 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做出评价, 由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体验和感受。周恩来也曾多次强调指出, 艺术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应当使自己的作品起到教育人民、教育后代的作用, 要使人民从艺术中“得到鼓舞, 受到激励, 奋发起来”。现实主义油画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 罗工柳的《地道战》等作品, 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艰辛。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艺术化的记录了共和国成立时的那一时刻。在冷军的作品《五角星》当中, 作者利用了一个具有革命象征性的形象并且是一个旧的带有瘢痕的五角星的形象来反映革命, 反映革命历程的艰难和革命事业的坚强, 以它来象征革命斗争所经历的磨难和创伤。裂开后又焊接, 但它还是一个质地坚硬的完整的五角星, 作者通过这样一种鲜明的很具体的形象, 通过对细节刻画, 给人以联想, 对欣赏者也起到了应有的教育作用。

我们从近两届全国美展油画获奖作品可以欣喜的看到, 金奖作品都是现实主义油画作品, 如九届美展中冷军的《五角星》、王宏剑的《阳关三叠》, 十届美展中忻东旺的《早点》, 说明现实主义油画仍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因为不断发展的现实会给现实主义油画提供新的素材和养分以及创作源泉和灵感, 从而给现实主义油画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和空间, 现实主义油画也将继续发扬它的社会功能, 现实主义油画的道路是漫长和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

[1]邵大箴.靳尚谊和当代中国油画[J].美术, 2005 (3) .

8.对信息社会的认识 篇八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二)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形成的主要原因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对诸侯割据局面无力控制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3)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韩非子创造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政治理论,为秦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2.变化过程

3.客观评价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③统一的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阻碍历史发展。②独尊一家,束缚了思想。③封建社会末期,中国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

二、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建设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

2.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二)近代中国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1.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

(1)政治变革由思想到实践

①早期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②康梁改良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践中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2)近代民主建设的里程碑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主张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2.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

四、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框架: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出现曲折:“文革”时期,中国的民主法制被破坏殆尽,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经过艰难探索与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实行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的重大成果之一。宪法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五、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一)新中国外交的阶段性变化及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逐渐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29个国家与会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主要外交成就:一是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二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趋于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三是1972年9月日本与中国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外交进一步完善时期。这一时期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奉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加强睦邻友好政策,同周边国家交流合作推向新水平;二是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采取一系列促进裁军的行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三是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包括东南亚国家联盟、欧洲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等。

(二)建国后中美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原因

六、古代西方的民主与法制

古代西方的民主与法制主要讲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古代希腊形成较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罗马形成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它们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雅典的民主政治经由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经历了民主政治从确立到繁荣及最后走向衰落的过程。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因素有:地理环境:临海、山多地少、矿藏丰富;经济因素: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人文条件:公民共同的价值观,仁人志士的探索。

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意义:增强了雅典人民的公民意识以及责任感;培养了雅典人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希腊在各领域都出现了巨大成就;保障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等原则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局限:雅典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过分强调个人,容易导致人民私欲膨胀,使社会道德沦丧;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少数人的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存在着不小的弊端。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形成: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7世纪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被称为罗马法。罗马法的形成过程包括:起源:国家形成初期,只有习惯法。局限: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工具。发展:《十二铜表法》颁布——公元前5世纪,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万民法——公元3世纪初,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完善:《民法大全》——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颁布,集罗马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的系统化、法典化。

评价:(1)积极作用:①维系帝国: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奴隶制,保护奴隶主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其统治基础;顺应经济的发展,进一

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②影响深远:罗马法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公平、公正、正义等自然法则,提出保护私有财产,倡导如陪审团制度等法治机制,这些规定都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受到欧亚许多近代国家的借鉴。(2)消极影响: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奴隶主阶级的法律,对奴隶是一种残酷的压榨。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史实、基本特征及历史作用

1.重要史实

2.基本特征

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取代以王权为核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①普选制。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②人权自由的原则。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③政党政治。它将竞争机制引进了政治生活。④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资产阶级通过设立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来制约君主或总统滥用行政权力,从而通过立法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

3.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是对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和取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它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节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广泛影响。政治民主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由空想到科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吸收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论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暴力革命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和政党学说,指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则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想到实践:《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第一国际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871年3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活动和所采取的革命措施,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由理论到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到多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逐渐形成社会主义体系。

九、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到多极发展演变趋势及影响

趋势:二战结束后60多年,国际形势动荡复杂。美苏两国从战时同盟变为对手,形成“冷战”态势。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问题,达成若干协议。这些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联看作称霸的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势,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新中国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9.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认识 篇九

2011级国防班于洋学号:2011202638

听过了专业概要,我对本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深刻意识到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下是我对本专业的部分认识: 一.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在国家机关、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及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维护、网络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人才。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党、政、军机关以及各种企业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网络管理中心;计算机网络企业、软件企业;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咨询机构;相关中高等专业教育和科研单位等。

二.本专业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信息管理基础、信息记录技术、信息政策与法规、咨询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政府网站的构建与运作、计算机图形技术、政务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文件管理、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中国政府与行政、项目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机关管理、政务信息加工处理、公文处理与管理、组织行为学、中国政治制度、外国政治制度等。

三.本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四.本专业的重要意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能促进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使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工业,实现各种各样的生产机器操作自动化,使传统工业生产焕发出崭新的活力;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应用,提高了企业制造的生产率、灵活性、敏捷性和柔性。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信息;分析和控制生物物种的遗传基因密码信息,培育优良的生物物种;促进农业生产机械的自动化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促进科技发展和繁荣市场方面有很大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科研工作者快速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从而促进科技快速发展。在繁荣市场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参与市场交易的各方快速方便的交换信息,使买卖双方的交易突破了时空限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兴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可为人类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信息技术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广泛使用的飞机和轮船的定位、定向、导航,车辆调度信息系统,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快捷的交通服务。在教育方面,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使人可以足不出户进行学习;在人类健康保障方面,利用医疗专家系统和信息网络来诊病治病,从而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另外,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型的家用电器也便利了人类的家庭生活。

总而言之,信息管理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系统是有效管理信

息的手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人类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要基础。

五.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自上世纪40年代计算机诞生以来,随着其高速发展及在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因应运而生。我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我们处在一个以信息融合为显著特征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深刻地渗透于社会生活和经营活动中。在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社会各界培养信息化人才的任务更为艰巨和至关重要。

现代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信息管理与利用的时空在缩小,信息对现代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提高,这些都使得信息管理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通过信息管理可以把“人——信息——技术——社会”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人类活动来说形成良性循环。信息是一种资源,各种信息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之间在某种条件下存在一定的联系,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避免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建立所追求的不是其中的某一信息构成的单个功能,而是多个信息组成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整体功能优化管理。

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每当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知识结构就会提出新的要求。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由于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所获得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多。然而,如何从错综复杂的数据中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重要的信息,这就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大显神威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专业之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是当今时代的特点。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来说,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呢? 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主管(CIO)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3.信息系统分析师

4.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

5.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师

6.信息系统维护和支持工程师

7.信息系统实施咨询师

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员

从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和就业走向来看,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需求还是很大的。由于信息资源的基础作用,各行各业都需要信息管理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对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大学学习期间,在认真学习管理类课程外,要加强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同时要注重课程实践和相应的实习环节,在实践实习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具有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企业管理与业务流程运作的基本知识

(2)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3)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4)掌握两门程序开发语言C++,JAVA.(5)掌握主流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开发技术(6)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能力(7)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研究方向除了在原有领域继续开展研究外,加强了对电子商务、知识管理、数据挖掘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研究。本专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的进一步拓展为本专业研究生选取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深刻意识到了本专业未来一定会在军队中有巨大发展,因此我决定一定要把本专业学好,除了以上部分的要求外,我还有另外一些计划。以下是我未来四年的学习计划:

大一时期:努力掌握好基础知识,注意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管理学的知识点掌握清楚,将它们融会贯通,同时要要注意将微积分应用的所学专业中,并学好英语,为明年的分级考试做好准备。同时要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关本专业的书籍。

大二时期:继续努力,通过英语分级考试,掌握C++等基础技能,同时注意对编程专用英语的总结,以完善自我。并为明年的英语六级考试做好准备;同时也要加强计算机技术,为以后的计算机分级考试做好准备。

大三时期:仍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尽全力学好所学知识,并寻找机会,给自己创造一些实习的经验,使自己对自身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本专业的应用有更为详细的计划。同时要考一下计算机等级证书。

大四时期:首先要完成论文,并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对本专业再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争取在毕业之前有更大的进步。

10.对信息社会的认识 篇十

中国房地产问题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主要是结构问题。——李伟

房地产调控问题虽然如媒体所说的那样“八年七调”,但自去年“两会”以来,房地产调控仍是当前最为集中的热点问题。我认为,中国房地产问题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主要是结构问题。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需要重点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问题,二是地方财权和事权的问题。这是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走过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所走过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在住宅建设方面,如果要求中国用几年的时间就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二百多年还未走完的历程,这是很不现实的。这就是我要讲的住房结构问题。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其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把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作为住宅建设的重要内容,并规定所占比例。新加坡在二十世纪60年代建国时就规定,90%的建设住房为政府廉租住房。上世纪90年代我陪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同志到新加坡考察时发现,尽管当时新加坡的廉租住房需求已下降,但他们仍在执行这项规定,直到上世纪末,这一规定才被取消,因为那时绝大部分新加坡公民都已得到政府租屋。英国在二十世纪40年代到1959年保持了70%的社会保障房、廉租房建设比例,1960—1979年期间保持了60%的建设比例,直到目前还保持着约20%的建设比例。香港现在则保持着50%的廉租房建设比例。美国现在每年建设350万套保障性住房,并规定只有收入低于17万美元的家庭才有资格购买社会保障性用房。奥巴马有一个很得力的非洲裔议员朋友,去年下台了,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购买了不该买的两套社会保障性用房。

而中国则过早地把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的比例要求取消了。前几年,我们的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占建设住宅的实际比例约为3%—5%,这个比例太低了。1998年党中央提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点,要建设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体的中国房地产体系,比例是70%—80%;但后来发了一个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文件,使情况发生变化,地方上当年就出现土地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2002年全国土地财政收入约为2400亿元,2003年涨到5400亿元,涨幅高达125%,到2009年为16000亿元,去年为27000亿元。因此,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热情高涨,但另一方面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比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极不相适应的局面。举例说明,比如现在的高档奢侈品,一个包可以卖到十几万元,一件衬衫可以卖到3000—4000元,还有高档天价皮鞋、服装等等,老百姓对此没有多少意见,正是因为有几十元的包、一二十元的衬衫、不到100元的皮鞋、几十元的外衣……,他们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其中,衣食住更重要、更迫切。如果按照其收入水平,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经济适用房或租得起廉租房,那作为高档的商品化住宅卖到天价也无妨,老百姓还会有现在这种程度的不满吗?但是现在解决住房结构问题确实很难,最大的难点就是,上面提到2010年的土地批租收入达27000亿元,如果房价降到与我国人均GDP4000美元相适应的水平,将会使土地批租收入大幅度下降,地方政府建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的资金缺口将大增,这对我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关于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问题。现在许多项目都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这使本就不宽裕的地方财政不堪重负。我认为,房地产调控问题将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短期内很难解决。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应该对这个问题做更深入更长久的研究。我国的房地产价格确实已经形成泡沫了,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一致。据美国房地产协会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中价房平均是177900美元,按美国每套住房约180到200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约为5700元人民币,由此对比,我们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是显而易见的。是泡沫早晚会破,美国房地产2008年的溃市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房地产近50%的暴跌都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房地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说是首要功能,应是住房功能,而不是投资功能。尤其是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尽快扭转从房地产产业获取巨额利润的市场扭曲状况。第二个方面:中国城市化问题

人口盲目急剧膨胀将带来很大、很长远的问题,怎么解决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李伟

我非常赞同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提法:中国城市化速度与质量严重不平衡。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47.5%,但实际上城市户籍人口的比重则相对较低。我这里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7%,一个是36%,均与城市化率相差10%还多。“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相较之前提高了4个百分点,“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城市化率目标是51.5%,又提高了4个百分点,我的观点是可能发展太快了。数量叠加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人口1000万基础上增加500万和在人口2000万基础上增加500万,给社会管理、城市承受及产业所带来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城市化有不平衡性,最突出的是城市出现量化结构问题和城市贫困群体多元化问题,包括农民工、流动人口、退休职工、农二代等,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速度。教育部近期的一个报告说,幼儿园的入学率50%都不到。

北京的人口规模按2000年的规划到2020年是1800万,但2009年就已达到1972万,加上流动人口1000万,已达3000万。据报道,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300多万,一年增加300多万,再加上流动人口至少还有1000万。这些世界级的超大都市,无不产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如北京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672万吨,日均1.84万吨,但北京的日处理能力只有1.27万吨。大批的垃圾都是送到郊区去填埋,按照现在这个填埋速度,四到五年,北京大部分填埋场将填满,所以到2020年,北京至少需要3200亩的垃圾填埋场,相当于6个晋祠这么大的土地庄园,这还是仅仅用于生活垃圾填埋,据报道每年还产生1000多万吨的建筑垃圾,处理它们占用土地更多。其它还有水资源,中国是个最缺水的国家,现在北京每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26亿立方米,但水资源每年消耗36亿立方米。仅2000—2007年,地下水超采达56亿立方米。

所以,人口盲目急剧膨胀将带来很大、很长远的问题,怎么解决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比如如何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如果一个城市既要建经济中心,又要建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等五六个中心,什么人都要到这儿来,当然人口不好控制。我的基本观点是,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应与我们现阶段的管理能力、资源水平相适应,不能太快。特别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个很大问题,大拆大建现象严重,对社会资源浪费极大,欧洲国家的建筑使用寿命是70年到80年,我们的使用寿命只有25年到30年,这在我国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报道甚至将这种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发展称为“灾难”。

第三个方面:控制通货膨胀问题

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加,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李伟

控制通胀是仅次于房地产调控的热点问题,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加,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大家知道,现在通胀有三种,输入性通胀、成本推动性通胀和流动性通胀。

我认为,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对通胀的控制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甚至不是一年、两年能见效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形成通胀的内在要素也很难有大的变化。比如目前输入性通胀的成因,一方面是资源类大宗产品的输入价格

高,另一方面是美国所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认为后者的直接影响不是太大,主要影响是前一个因素。我对输入性通胀问题的认识是,与其说是输入性不如说最终根源是吸入性;表面上是输入性,实际上是吸入性。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需求。大量的需求,必然要推高国际市场的价格,以至于买什么涨什么。去年一年我们花了1万多亿元的代价进口石油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5%左右;铁矿石进口了6.18亿吨,对外依存度2009年达到了62%。这几天,中东、北非问题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三天时间石油价格从103美元涨到114.23美元,而我们之前刚刚调高了成品油价格,现在涨了这么多,又面临是否调价的问题,可马上调价会进一步增加我们的通胀预期,不调又不符合经济规律。所以,大家认识到,中国的通胀问题源自于极大的高速发展需求,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成本因素的通胀,主要是工资成本上涨。对此我的观点是,人工成本的上涨是必然的、必需的,而且是迫切的。拿2005年和2009年举例,两年最低工资和平均工资的比值,国际上有个相对标准,即40%—60%;我们2005年社会最低工资的高档占平均工资的31.6%,最低档占平均工资的29%;2009年高档占26%,最低档占20%。这充分说明不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分配收入差距的拉大已经十分严重了,因此人工成本的上涨是个必然趋势。流动性方面,这么多年这么大的流动性投入,说到底通胀问题就是货币现象。综上所述,我认为近两三年通胀问题将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政策咨询研究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个方面:社会管理创新问题

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问题。——李伟

对这个问题我的认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现阶段把广义的社会管理提高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层面是非常必要的,其重大意义不亚于“十五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难度也不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小。我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也很明确:我们发展的目标不会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原则也不会变。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问题。伊朗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白色革命”值得研究,尤其是东欧剧变,那时它们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差,人均GDP都达到1万美元以上,我们所讲的政治、体制优势他们也存在,但这种优势可以转化。这次中东所发生的变化有很多方面原因,但共同点就是贫富差距拉大、政府腐败严重。这些社会问题在我们的发展阶段内也存在,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这些问题。

第一是法制建设问题。要以依法治国的理念强化社会管理,依据中央文件的提法,我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内涵和最终追求的目标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但我认为在管理的基础目标上是相通的。一个管理好的国家必然是法治有序的国家,任何一个国家公民都必须遵纪守法。法治建设是第一位的,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不一样,主要问题不是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而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

第二是政策设计问题。我们以政策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特点十分突出,这点我国和西方国家不一样。我们许多社会群体的很多利益问题,比如知识分子、退伍军人、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等都是由政策来协调的。如果政策设计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许多连锁效应,如政策“打架”引起的群访等。因此,制定合理、可行、有效的政策是我国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第三是党和政府及其各级领导的公信力问题。一个国家机器的管理效能,公信力是第一位的。现在不少地方党组织、政府机构负责人说话在社会上缺乏公信力,似乎只有党中央是可信的。老百姓逆反心理严重,尤其是当社会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讲的话打折扣,以讹传讹却很有市场。

第四是管理事情的能力和效果问题,这是个突出问题。

第五是社会的思想教育、社会的公德水平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提出要转变“信仰危机”的状况,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近年来,更令人担忧的是出现了社会的诚

信危机。

第六是国家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应该思考社会管理的观念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并随之转变。

第七是对特殊群体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对城市和农村空巢家庭、流浪儿、鳏寡孤独等的管理,如对鳏寡孤独的救助问题在我国明朝时就列入了法律,如果不予救助则以监守自盗论处。对于特殊群体,我们必须要关注。与其用财政资金去做那些有GDP、无效率的投资,还不如用来解决此类社会问题。

第八是对国外各种敌对势力的防范和应对问题。

国研中心与各地政策研究机构的关系问题

大家讨论中提到的最突出问题,也是这几年老生常谈的问题,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各地政策研究机构的关系问题。大家提得比较多的是明确一个指导关系并加强指导合作,作为地方机构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与中央机构建立起能够被认可的关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其他部委不同,我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指导”这个词,一是“三定”方案中没有依据;二是如果定为指导关系则会产生很多相伴而来的问题,诸如双方责任、权利、义务如何确定等,且定为指导关系也并非各地的一致意见。但是我认为即使不用“指导”这个词,在我们多年工作交流的基础上,只要在六个字上做文章,也完全可以达到大家所期望的效果,这六个字就是交流、沟通、合作。

交流包括工作交流、各种情况的通报和经验交流等,可通过会议或互访等形式实现;沟通就是针对当前政策研究中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进行沟通和探讨;合作的范围就更大,目前我们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如课题合作、调研报告共享等。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看图写话妇女节下一篇:《荷叶圆圆》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