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相关读书笔记1000X

2024-07-17

马克思相关读书笔记1000X(10篇)

1.马克思相关读书笔记1000X 篇一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马克思传》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更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马克思传》是这本书带我认识了这位伟人不凡的一生。但同时,也把伟人从“神话”中带到了现实,让我感受到马克思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和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依赖恋人家人朋友,需要爱情亲情友情;他也和我们一样有作为人所具有的缺点,受感情限制等等。

第一部分: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特利尔城。当时这个城市大约有15000名居民,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地理位置最为优越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曾经被命名为奥古斯塔-特瑞沃洛姆,一度被称为北部罗马,并曾作为罗马军队最大司令部所在地。马克思(实际上)是在黑门附近长大,„„据说它所拥有的教堂数量比德国任何一个与它大小相当的城市所拥有的都多。马克思不仅有着终生来自特利尔城的莱茵河畔口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历史一贯而专注的热情也正源于年少时的这种环境。不只是这座罗马时代的城市影响了他,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这座城市连同莱茵河畔的其他地区都划归为法国,并且依照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进行管理,因此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都浸润在言论自由和立宪自由氛围中,这种氛围是德国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1814年莱茵地区并入普鲁士后,这里积蓄了巨大的不满。——特利尔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居民大多数是官员、商人和手工业者。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是葡萄果园,而葡萄果园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外部的竞争,情景日见萧条。随之而来的失业和物价上涨导致了赤贫和外出移民的加剧,致使该城市有超过1/4的人口完全依靠公共救济而生活。

因此,毫不奇怪,特利尔是德国最早出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城市之一。该地区的大主教被迫从传道的立场出发对圣西门的思想进行谴责。而城市委员会书记路德维希•伽尔倡导傅立叶学说,坚持不懈地揭露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及因此而产生的对立。

由于来自于法定地被排除在社会整体之外的社会环境中,所以马克思更多倾向于用批判的眼光来观察社会。”

(《马克思传》童年时代 作者:[英]戴维·麦克莱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的一生也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生活环境,性格,情感,事业等等,都影响着他思想的变化。其中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常言时势造英雄,马克思的生活环境给了他思维的种子,从小的耳濡目染,将他变成了一个“自由撰稿人”。他与报纸、刊物结缘,以此为阵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生活的环境让他看得十分透彻,看到了深层次的内容。他对自己所看到的现实进行批判和揭露。导致了后来被多个国家政府驱逐,生活穷困,颠沛流离。有时衣服和家俱都被送去典当,全靠朋友特别是恩格斯的资助和救济。但是他却异常博学、勤奋,充满着革命与战斗的激情。

第二部分:

“在父亲的建议和柏林大学整体氛围的影响下,马克思的浪漫主义时期没有持续很长时间。诗歌,甚至在柏林大学的第一年,也不是他唯一的兴趣。他还广泛阅读了法学著作,并且感到要“专攻哲学”。在柏林大学法律系,爱德华·甘斯代表着进步的黑格尔派的立场。马克思第一学期听了他的讲座。甘斯是受洗的犹太人,自由主义的黑格尔派,他以才华横溢的讲座方式详细阐述了黑格尔历史发展的理性思想,这种讲座就是特别强调意志自由的因素

以及社会问题的重要性。甘斯赞同1830年的法国大革命,提倡英国君主政体,动情于圣西门思想,并且渴望找到一种办法来解决“无产阶级与中产阶级的冲突”。反对派即法的历史学派的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卡尔·冯·萨维尼,马克思也听了他的讲座。法的历史学派宣称,法律的根据是在人们的风俗和传统中,而不是在立法者的理论系统中。这种观点把法律与历史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但是带有必然的反进步的色彩,即在看待过去的时候,强化了历史系统发展的基本原理。当时的普鲁士没有公开的政治讨论,法国大革命的主张和继之而起的反对进步的主张之间的冲突在当时法律系的这种争论中进行着公开较量。

因此,毫不奇怪,马克思想通过他的法律研习进行哲学思考。他认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试图创造出一种法的哲学。他为这一哲学写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导言,在放弃之前整部著作写了300页。在这一形而上学的导言中,他不能克服的一个特别的问题是现实的东西和应有的东西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是唯心主义所固有的;它又成了拙劣的、错误的划分的根源。开头我搞的是我慨然称为法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也就是脱离了任何实际的法和法的任何实际形式的原则、思维、定义,这一切都是按费希特的那一套,只不过我的东西比他的更现代化,内容更空洞而已”。正是现实的东西和应有的东西之间的这种巨大差距,使马克思后来考虑用黑格尔哲学来克服。第二个反对构造的形而上学体系的意见是它“数学的教条化”。马克思认为,康德和费希特的体系当时极大地启发了他的思想,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它们是抽象的体系,像几何学一样,由公理到结论。相反,“在生动的思想世界的具体表现方面,例如,在法、国家、自然界、全部哲学方面,情况就完全不同:在这里,我们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决不应任意分割它们”。接着马克思制定了他的法哲学的详细大纲,其中包含着他论文的第二部分。他对这种划分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它本质上的空洞,正如他所说,像是一张书桌,他后来在它的抽屉里装上了沙子。

当努力探讨实体的私法时,他认识到了他所从事工作的错误:

在实体的私法的结尾部分,我看到了全部体系的虚假,体系的纲目近似康德的纲目,而执行起来却完全不是那样。这又一次使我明白了,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样我就必须怀着我的良知重新投入她的怀抱,并写了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原则的体系,但在这个体系的结尾我又一次不得不承认它和我以前的全部努力都是不恰当的。”

(《马克思传》 学生时代)

任何时候教育都是对人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马克思的一生,教育对他的影响尤为重要,从开始他的父亲及朋友居佩尔牧师在宗教方面对他的影响,其理想 主义的态度,反映到后期形成的共产主义理论。

而后在大学里面对文学诗歌的极度狂热,奠定了他对爱情的态度,也是我所欣赏的,其实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本为矛盾的融合体,我指在爱情当中,好歹,马克思把这两者很好的统一了,最后趋于理性,于是他得到了他心爱的人。这一点,他必须感谢他父亲和爱人对他的不断鞭策。1830年马克思上中学到1837年夏因病去柏林城郊的施特拉劳养病之前,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是马克思思想尚未成型,不同的思想激荡迸发,相互冲撞的过程。

参与马克思思想激荡的有三大因素,一是民族传统。尽管马克思一家是犹太人中的上层分子,但是作为一个被压抑、被歧视社会群体的成员,作为一个不改信仰就会失去职业的犹太法学家的儿子,马克思也继承了这个群体与生俱来的与社会普遍价值观相对立的情绪。二是地域特征。马克思受到了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冯·威斯特华伦的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和浪

漫主义的极大影响。这种来自启蒙时代的思想在整个莱茵地区都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它崇尚个性自由、反对宗教狂热、一直站在专制社会的对立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冯·威斯特华伦的浪漫主义,作为理性主义的一个分支,它塑造了青少年马克思向往自由、批判现实的理想和叛逆的个性性格。三是纯真恋情。马克思对燕妮强烈而炙热的爱,与浪漫主义合而为一,焕发出诗歌的光彩。少年马克思思想上的激荡冲撞,在中学时期和大学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中学时期的马克思属于理性主义,而在大学时期,三种力量聚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于柏格森所谓意志冲撞的状态。很显然,这种思想上的冲撞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除了大学时期的花天酒地、武斗和诗歌,它不会有别的积极的产物。但是冲撞的目的不在于本身,少年马克思的思想冲撞直到遇见了黑格尔才发生转变。

第三部分:

“在案件期间,马克思已经开始写了一篇文章,把案件的主要事实摆在公众面前。这是马克思手稿的典型风格,它已经扩展成了一本小书,题名为《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马克思把共产主义者同盟中的分裂公布于众,并用大量的文稿论述了普鲁士警察所用的手段。因为马克思感到不得不脱离维利希沙佩尔一派的计划和密谋,他解释说他这一派打算“将来成立一个对立的党”,这样他将不参加任何马上进行革命颠覆的同谋中去。瑞士印刷了2000册,越过边境走私到了普鲁士,贮藏在一个小村庄里,但很快被发现,全部被警察没收。这本书还在美国以一种较小的版本出版,但几乎没有流入德国。

随着科伦委员会成员的被捕,同盟在德国不再以有组织的形式存在。有15到20个活跃的伦敦小组1851年定期聚会,刚开始时是在索荷广场,每周二晚举行;接着在该市的法林顿街,每周四举行;最后(1852年间)在索荷广场王冠街的玫瑰王冠旅店,每周三举行。马克思主持聚会,其成员称该小组为“犹太人的聚会”或“马克思团体”。科伦案件结束不久,同盟基于马克思的建议解体,建议称同盟在伦敦和大陆继续存在都“不再合适”。同盟中的维利希这一派不久停止了活动。接下来的10年,马克思没有参加任何政党。

„„然而,马克思越来越离群索居,并有些痛苦,他毫不容情地把他的嘲笑对准他的流亡伙伴。尤其是维利希,成了他极力挖苦的对象,例如他把他描写为“肮脏的、不像样子的和可怜的”就很典型。与此同时,马克思又禁不住抓住有关流亡者活动的每一丝消息,甚至有时候自身陷入他如此鄙夷的密谋中。例如,1850年晚些时候,施拉姆曾给维利希写了一封信,是关于德国革命的奇异的计划,请维利希来负责。他以科伦支部海尔曼•贝克尔的名义签了名。维利希跌入了陷阱,用立刻进行革命的大胆计划回了信。马克思预见到了嘲笑维利希的绝好机会,并试图得到维利希写来的信,但没有成功。马克思的苦楚因维利希与“耶稣基督”金克尔(正如马克思喜欢称呼的那样)的联合而增加了。金克尔曾于1850年底到达伦敦,他以一位年轻的革命作家获得了声望,这种声望因他从普鲁士监狱中不平凡地逃脱进一步提升了。圣约翰树林中有一个富有智慧的德国流亡者团体,金克尔经常去那里,并用一人一几尼的方式进行公众讲演,很快便赚了足够多的钱,以至把一架埃弗洛德豪华钢琴送给妻子作为礼物。接下来是更为宏伟的计划:1851年晚些时候,维利希和金克尔制定了一项“为了促进即将到来的共和革命”的德国革命借贷的计划(这是受了马志尼为欧洲民主主义举办了获得极大成功的“先令基金”的启发),金克尔前往美国做计划宣传。目标是两百万美元,但实际上只借到几千美元。这笔钱在流亡者中引起了更多的纠纷之后,就进入了伦敦威斯敏斯特银行地窖——(数年以后)它帮助成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党。1851年8月团结流亡者的短暂努力并没有获得成功,两个主要的派别:由马克思的宿敌卢格领导的激进共和党人和由金克尔与维利希领导的社会主义者之间的分歧仍然存在。

1851年底,更多的流亡者从德国到来,恰逢协会内部对维利希策略的不满情绪在增

加。他的巴黎支持者的被捕以及拿破仑政变使得他的革命计划的合理性越来越小。这种不满情绪由于马克思通过李卜克内西散播的谣言加剧了,谣言说维利希秘藏了本该属于流亡者的钱财。12月,一些工人在马克思的支持下,形成了大磨坊街协会的反对派,退出该组织,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协会,新章程是由马克思起草的。它的领导人是哥特利布•施泰翰,一位桌匠,曾是汉诺威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人之一。”

(《马克思传》第四部分)

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然而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他的刻苦是有丰富的回报的,这段时间里,马克思积累了非常渊博的知识,他的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他能阅读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把自己深刻的思想传向欧洲各国。马克思著作之丰,充分表现了他的勤奋精神和渊博学识。马克思说他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他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他喜欢的格言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所喜爱德箴言是“怀疑一切”。他认为自己的特点是“目标始终如一”。

马克思为了把最好的研究成果献给工人阶级,他总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反复推敲、修改自己的作品。他曾说:“我还有这样一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曾多次修改手稿。拉法格曾回忆说:“马克思对待著作的责任心,并不下于他对待科学那样严格。他不仅从不引证一件他还未十分确定的事实,而且在他尚未彻底研究好一个问题时,他决不谈论这个问题。他决不出版一本没有经过他仔细加工和认真琢磨过的作品。他不能忍受把未完成的东西公之大众的做法。”严谨治学精神是人类的崇高品质和优良传统,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需要的。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的严谨治学精神,有助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也有助于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同时也有助于严谨治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过去我们总是把这些伟人看成神一样的人物,但是读了他们的传记之后才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他们是多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虽然他们的思想境界离我们很远,但能这样近距离感受到他们的生平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在了解这位平凡的人的不平凡的人生中,让我领悟到他的思想之所以如此的伟大,和他孜孜不倦的研究革命理论是分不开的。虽然从传记中看去马克思有很多缺点,但是马克思依然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他的思想传播甚广,我觉得现代思想家里,应该就属马克思是最受世人推崇了。所以我们要学习马克思的这种学习的精神,从而获得自己的提高。读完这本书后,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知道的东西还是太少了,要想将来知识面广一些,就得多多阅读一样这方面的书籍,学习这些伟人的优点,提高个人的修养,拓宽知识面,从而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

2.马克思1844手稿读书笔记 篇二

——对于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

魏振凯21225096机械设计研究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概念,主要分析了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产品的异化,生产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在对此的方法论解读上,国内的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偏向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一是偏向于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还有一种认为它是前两者的复杂结合体。而在《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劳动的理论时,其人本主义思想倾向又体现得尤其明显。下面就我自身的阅读和理解为基础,来阐述一下对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面对着的情况是“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的东西同他相对立”,即工人生产的产品的异化特征。他从国民经济学的话语系统中提出这一问题,同时又提出了疑问和批判,他认为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当做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也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国民经济学没有给我们提供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的钥匙。”为了解释劳动和资本是如何分离的,马克思从经济事实出发,阐释了为何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却越贫穷。从联系和矛盾对立的角度来看,工人生产的财富是和自身的价值成反比的,所谓“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而通过对这一现象及其本质的挖掘,即可得出劳动产品异化的结论。马克思认为,劳动的现实化在工人这里表现为了非现实化,成为了一种异己的产物,同劳动本身相对立,而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了对象的丧失,以及劳动生产者被这对象所奴役。马克思的论述出发点是与异化相对应的统一和本质存在状态,他认为工人的劳动成果应该是与它们的生产者相统一,属于它们的制造者的,而非论述中所提到的与生产者处于异化状态下的分离与对抗情势。“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马克思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对于工人的这种劳动和收获不平等的状态给予了同情,并以宗教的影响为类比来描述这种状态,“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类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己的就越少。”马克思批评国民经济学家的论述逻辑,“他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东西即两个事物——例如分工和交换——之间的必然的关系,假定为事实、事件。神学家也是这样用原罪来说明罪恶的起源,也就是说,他把他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历史事实。”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将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颠倒了,将需要论证的结果假定为了前提,因此他从事实出发,从他所认为的正确逻辑中来分析现状并进行对未来情况的推测,以弄清“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接下来,马克思探讨了工人生产过程的异化,如他所说,“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国民经济学虽然阐释了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方面,即他们所创造的产品越是丰富、有价值、完美,工人本身就会变得越贫穷、低贱和畸形,同时在创造更新文明的过程中,工人会越来越野蛮、无力和愚钝,但是,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并没有触及到劳动本质的异化,而是以“不考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劳动的本质关系被定义为工人同生产的关系,它所对应的是劳动同它的产品的直接关系。马克思在前文中论述了工人所生产的产品同制造者之间的异化关系,在这一基础上,他推导出生产本身就是能动的外化,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认为“在劳动对象中的异化不过总结了劳动本身的异化、外化”,因为“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那么工人怎么会同自己生产的产品像同某种异己的东西那样对立呢?”在对劳动外化的表现方面阐述上,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认为工人们“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这过度地否定了工人在劳动中的自我价值实现,并且将比较对象建立在了一个不是基于现实,而是理想化的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中。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劳动“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一种手段”,这是劳动的异化性质,从自愿转而为被迫和强制。此种理论成长于人本主义的框架下,然而缺乏历史实践证明,在进行异化的界定以及人本复归的道路上缺乏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然后,马克思提到了人的类本质存在,以及类本质的异化。“人是类存在物”,这是马克思吸取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所得到的结论。对此,马克思认为“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马克思认为异化活动由于使自然界和人本身,人的活动机能和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所以类也同人相异化了,而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使类生活和个人相异化,另一方面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马克思将自由自觉的生产劳动认定为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并以之为理想的生产状态,因此将社会矛盾归结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丧失和复归过程,这也是其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活的手段”,因此,人的类本质在这样的偏离中丧失了原本的自由自主活动的意义,“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而人类社会以来的所有阶段的生产方式都在此异化劳动的范畴中,马克思所认可的无异化的劳动形式只存在于意识中的真空环境,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类的存在历史。

最后,马克思就个人的异化扩展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中。劳动产品的异化使它们不属于生产者工人,而它们的拥有者便是人与人之间异化关系的另一对象。“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工人的劳动生产出生产者与生产成果之间的分离,同样地生产出不生产者对生产和产品的支配。这是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的理论上,对于已有社会关系的分析和阐释,即“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雇主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同这个劳动的关系”。而“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所以“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但马克思一方面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制的起源,一方面又认为私有财产“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所以两者是相互依存发展的。

3.马克思靠谱读书笔记 篇三

边阅读,边思考。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但是马克思一生著述太多,卷帙浩繁。有人说如果马克思有什么缺点的话,写得东西太多算是一个缺点。文字多,如何阅读便成为一个问题。地毯式通读当然是全面、也是必要的,并且,一些经典篇目是要反复熟读、精读的。在熟悉经典篇目的基础上,我个人更倾向于专题式阅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阅读效率会高些,大脑也处于活跃状态,有所期待会更容易激发灵感、获取有用信息。当然,阅读与发现问题是互动的循环,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将阅读导向深入,很难说先有阅读还是先发现问题,这似乎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精一点,兼其他。这其实也就是博与专的关系。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具有广博的视野。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这又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目前存在的理解和判断有这样两大类:

第一类是从外延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列宁曾经从这个意义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他们创立的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特征和不同国家国情相结合提出的新理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此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类是从内涵角度,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作出不同的界定。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第二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第三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第四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第五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应该说,五种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界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本质,但是任何一种界定都是对另一种界定的否定,都带有片面性,从而也就难以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我个人比较赞同从整体性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是一个整体,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而且三个组成部分是一块整钢,将任何一个部分割离出去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尽管人们对列宁的这一说法有一些不同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内容的确还包含许多丰富的因素,但总体而言,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

需要指出,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其组成部分与涉及的学科是两个问题,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人们立即就会质疑,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还应该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甚至还包括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如此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了无所不包的知识大杂烩,而且潜含着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被肢解的危险。早在1980年,海尔布隆纳就在其著作中批评说:“从一开始,马克思信徒们的著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马克思的著作加以可悲的分割,对其作出了种种相互抵触的解释。而在最近这些年来,这种分割则日益明显,解释也更加分歧,确实很难找到把整体统一起来的因素。”这是由知识论的致思取向所导致的后果。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对于这个整体的任何知识论的肢解和折衷都是对其整体性的损害。对于这种整体性,晚年恩格斯在一封通信中指出,“马克思的东西都是互相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中单独抽出来”。

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确实存在学科分立、各自为营的现象,专业划分非常明显。我不想过多谈这个问题,这不是今天的主题,但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在本专业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拓宽视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科所涉及的问题都要关注一些,文学、历史、社会学等也要读一些。从生理上而言人是杂食动物,精神上也应如此。我个人做得也很不够,但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钻理论,联现实。我们常常强调研究学问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马克思主义尤其如此。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马克思早就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今天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然要密切联系现实,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4.马克思相关读书笔记1000X 篇四

09级管理科学与工程 占英春

这篇原著是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新看法的萌芽性文件,共十一条,是马克思创建自己哲理理论的重要的文件。这篇著作中有马克思观察世界和思考哲学的新方法和视角。为马克思以后的哲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下面我只把其中几条个人的理解写下

第一条提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啥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即以前的唯物主义只是直观的看待客观世界,不是把人当作活动主体去认识或是实践,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给忽视了。而人的能动性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认为精神决定物质。

第二条,马克思就基本上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也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方法论的萌芽。把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归结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

第三条,把补充了唯物主义中:“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即人在实践的活动中,人改变了客体,主体自身也得到了改变。也就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得到了统一。

第八条中也提到了实践,这是马克思用实践的视角来认识,解释和思考哲学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是马克思后来发展出来的“真理来源于实践”的真理论。

同时在第十一条中马克思已经开始思考哲学的目的不仅是认识世界还有改变世界。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句中即可看出。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的确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的观点和方法,他的理论也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也促进了人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正确的理论反正过来就能促进实践创新和发展。

5.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 篇五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于1857年8月下旬,它是马克思为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又陈《资本论》的初稿)而撰写的一篇导言。《导言》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直到19才在他的遗稿中被发现。19考茨基把这一手稿用德文发表在《新时代》杂志上。

一、写作背景

1857年爆发了席卷欧美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当时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现在发疯似的通宵总结我们的经济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导言》的写作目的:一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实质;二是为了批判当时国民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还有巴师夏、凯里等庸俗经济学。他们一方面把物质生产看作是与社会性质无关的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下的生产;另一方面有割裂了生产与分配等关系,把分配说成是随心所欲的事情。马克思在《导言》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错误观点,认为物质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性质(生产关系)下的生产,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是物质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是这四个环节的起点,并以生产为出发点论述了生产与消费、分配与交换的一般关系。《导言》对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还作了专题论述。

二、内容提要

这是一篇没有写完的导言,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1、生产;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3、政治经济学方法;4、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的关系。这里节选前三部分:

(一)生产

这一节的中心是批判了国民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成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的错误观点,论述了物质生产社会性质,主要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对象和本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生产

政治经济学研究物质生产,就必须研究物质生产的社会性质(生产关系),研究生产交换中的个人,就不能脱离社会性质来谈个人。而斯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虽然也把物质生产作为研究出发点,但是,他们不顾生产的社会性质,而把生产理解为单个的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的生产。这种“鼓励的个人”是一种虚构,其旨趣无非是企图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说成是自然的永恒的生产。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特殊生产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脱离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而空谈“生产一般”,其目的是要证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谐永存。但是,“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它不研究一个个特殊生产部门。政治经济学要研究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活动着的物质生产,从而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本题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即现代资产阶段的生产

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市我们研究的本题。生产的一般规定是存在的。政治经济学如果停留在这些抽象要素,那就不可能理解人和一个现实的历史生产阶段。政治经济学可以作为合理抽象的生产一般,但这不是主要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本题是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

(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这一节考察了社会生产的内部结构,分析了社会生产各个方方面的相互关系,研究了生产的现实运动及规律。

引论。社会生产是一个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生产制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产品);分配依照社会规律决定个人分配这些产品的比例;交换依照个人需要的对象和奴役,供个人享受而满足个人的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重点,非配合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社会生产就是这样在总体性中活动着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而资产阶级经济学“正规的三段论法”: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全体由此结合一起。马克思指出了这种分法的肤浅性,并具体分析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产与消费

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把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割裂和等同都是错误的。首先,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直接也是消费:一方面表现为劳动力的消费;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消费。消费也直接地表现为生产:一方面在消费生活的消费品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恢复体力,即通过消费生产出劳动;另一方面,在消费生产资料的同时生产出行产品。其次生产和消费相互依存、互为中介、互为手段。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为就没有对象。消费也是生产的中介,消费为生产提供目的、需要和内在对象;消费为产品创造主体,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所以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最后,生产和消费相互生产,互相创造对方。两者的每一方由于自己的实现才创造对方;每一方把自己当作方创造出来。消费生产着 、创造生产,生产生产出消费。

尽管如此,把生产和消费等同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如平庸的经济学家萨伊等。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而消费只是表现为生产的要素

2、生产和分配

马克思批判“三位一体”分配理论,阐明了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的原理。

“三位一体”说的实际观点是,土地带来地租,劳动带来工资,资本带来利息和利润。换言之,资本就是利息和利润的源泉,资本决定了一切分配形式/

首先,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不是利息和利润的源泉的观点。

马克思批判了分配优于 生产的理论,阐述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分配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和生产产品的分配。铲平的分配显然只是分配的结果。在这里,要具体分析的颚是生产要素(生产条件),如生产工具的分配,社会成员和生查资料在生产过程的起始阶段首先按照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行分配,即什么素质的社会成员安置在什么样的生产部门干什么,什么样的生产资料为社会成员的哪些人所占有等等。以这种生产条件和前提的分配就形成了生产要素的结合形式。所以说,它决定生产的结构。人们只有在这种生产结构中才能生产出可分配的产品。可见生产要素的分配不是先于生产的分配,而是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属于生产本身内部的问题。这种生产要素的分配在本身分配不断地改变,也不断改变着产品的分配。

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读书笔记 篇六

斯密《国富论》的主要论题就是强调以人的能力、聪明和实用主义来增加财富或财产,把发挥人的能力和智慧看成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再他看来,劳动价值论的主要作用是按照人的生产能力来确定财富的来源,他这种思想,是在批判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所主张的按照土地肥力或财富存储来确定财富来源的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斯密把财富创造的主要途径归为生产劳动。斯密借助劳动价值论向人们说明,他们的经济命运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而不是由国家资源禀赋的命运或对黄金白银的控制来确定的。在对商品价格决定的讨论中,斯密把商品价值表述为可以在市场上支配的劳动,并假定商品可以顺利卖出,可以按照现行工资雇佣劳动,支配的劳动不仅随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量而变化,而且随着工资的变动而变动。斯密试图把商品的价格解释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的总额,即人们获得的工资、利润和租金的总额。

李嘉图的研究生涯源于对《国富论》的研读和批评。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他指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少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须的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并不是每个生产者在生产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而是必要劳动量,但他认为是生产者在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他认为:“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出发点: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又由劳动时间来决定;只有直接劳动才创造新价值,而间接劳动只是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必要劳动,是指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然而,李嘉图体系存在两大难题:①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②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李嘉图认为,在一个给定的经济时期,劳动可以各个产业之间进行分配,并为产出和以工资、租金、利润要求价值的权利确定约束。当某种收入范畴提高,在所分配的劳动不变时,必使其他两种收入降低。

马克思把价值看成表现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的生产者和占有着之间的社会关心的特殊范畴。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本意图不是价格形成的动态学,而是确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本质是什么,价格如何反映存在于这种经济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他的理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理论,而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是一种价格形成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可以分两个层次,在表面层次上,我们看到的是商品流通,这个领域是以自由和自愿选择为特征的领域。马克思理论的第二个层次的分析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结论资本主义生产本质。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剩余价值即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不能没有流通领域。马克思从社会财富的元素-商品开始进行分析,把价值定义为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的抽象劳动。他认为价值是价格的本质,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以劳动力商品为基础,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理论。

现在国内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都是在本质上坚持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即把劳动价值论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经济关系的本质概括。

有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来源于劳动者的活劳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反对劳动价值论或认为劳动价值论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经济现象的观点,都是集中地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这一核心观点。

有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在于以商品生产社会中的价值决定为特征,强调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的劳动。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种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把劳动看成唯一标准。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抽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通过自然的,自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运行的,这个规律就是价值规律。有些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运用到社会中主要是分析社会生产关系,并不是为实际定价确定的一个标准。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简单商品交换中,因为他们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分析是以物物交换的简单的商品生产为背景的。但是马克思只是以物物交换为分析和逻辑的起点,这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抽象分析的传统是一样的。

有学者认为物化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不过这种观点只是资本创造价值的翻版。已经不在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基本内涵。

也有学者致力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结合,他们认为,劳动价值论可以说明供给上面的问题,而边际效用价值论可以说明需求方面的问题。从具体的经济活动和市场运作的分析层面来看,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意义。

真正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到底是一种批判的理论,它批判的价值所在应该是发展,一旦批判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工具就失去了意义。

西班牙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曼德尔曾经指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东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以一种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用这种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态度,严重地妨碍了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在内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人们往往满足于用一些《资本论》摘要来重复马克思的教导,而这些摘要越来越和现实脱节。马克思主义者们没有能力把马克思在前一个世纪完成的著作适用于20世纪后半页。”

理论是在人们对自己实践活动的对象进行反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之所以要对自己实践活动的对象进行反复认识, 之所以要创立理论, 其直接目的固然是为了正确地揭示自己的实践活动的对象的特点、本质和运动规律, 但归根到底是为了能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的最主要内容, 是深入而详尽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的。然而, 自马克思经济思想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中, 国内外经济理论工作者几乎毫无例外地仅仅从经济关系即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的视角切入, 整理、概括、总结、提供马克思的经济思想。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成果, 被局限于经济关系方面, 被局限于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表述, 被局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不合理性、历史局限性、暂时性和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不可避免性的阐明。这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并不相适合, 表现出一系列错位。说实在的, 在我国, 绝大多数经济理论工作者确实赞成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 多年来他们用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但迄今为止, 摆在他们面前那些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的基本原理, 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在总体上错位, 致使马克思的经济思想难以发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有的指导作用, 从而使他们陷入一种困惑状态之中。于是,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求助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机械搬运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政策。当然,近些年来, 在我国之所以出现照搬照抄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迄今为止经济理论工作者所能提供的马克思的经济思想, 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错位, 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方面的思想, 并不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全部, 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马克思毕生进行经济理论研究的最主要贡献, 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科学、详尽、深入地解剖。但是, 在马克思看来, 资本主义生产决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产, 同时也是人类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是物质资料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生产的统一。马克思在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 不仅在研究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方面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 而且在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方面也取得了极为巨大的成就。前者表现为深入而周详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不合理性、固有矛盾和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规律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等等。后者则表现为撇开任何历史规定形式的人类一般物质资料生产、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一般原理、一般趋向、一般规律,等等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数量上决不少于从经济关系方面的研究成就。马克思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成就, 大体上可以分为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研究成就两大部分。

从宏观经济来讲, 马克思的理论成就有: 关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各自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思想; 关于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自有的特点、呈现的趋势、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发、保护、合理使用这些资源的思想; 关于上述各种资源储备的必要性、来源、数量规定性的思想; 关于市场、市场各种机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的思想;关于资源的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关于社会补偿产品、社会必要产品和社会剩余产品及其各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思想; 关于社会再生产中的众多比例关系及其各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思想; 关于对外贸易的必然性、作用以及影响对外贸易的因素、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关于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多种作用的思想; 关于社会经济管理的必然性、职能、体制、手段的思想, 等等。在微观经济方面, 马克思的理论成就有: 关于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质量上、数量上、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优化、高效率结合及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思想; 关于企业资本循环和周转及它们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思想; 关于企业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及其转换的必然性和必要条件的思想; 关于协作、分工及各自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的思想; 关于企业管理的职能、必要性、方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思想; 关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利润、利润率对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增加利润、提高利润的条件、途径和方法的思想, 等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发展的空间很大,值得国内经济学者深入研究,对于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7.马克思相关读书笔记1000X 篇七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 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

界的解释不同。马克思主义改造旧哲学仅在于提示了世界是什么更重要的在于说明了世界应当是什么,使哲学成为改变世界的工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自然唯物主义,它把世界理解为意识和自然的二维结构,反对把一切都归为精神,所以不得不反过来把一切归为自然,归于直观和客体,把自然界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或始基,其根源在于使哪种物质成为始基。如果说也看到了人,那人只不过是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态罢了。自然唯物主义所研究的世界是无活力、无生气、无主体的世界,普列汉诺夫说这是一种悲惨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说,“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实在人乃是理性的尺度”,认为“思惟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进步,但从本质上讲,费尔巴哈并未前进,因为其“人是生物学的人,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虽然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在咫尺,但毕竟有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自己的本质特征,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面了现实世界的基本关系,可以说实践以缩影的形式映现着现实世界,蕴含了现实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如果劳动是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那么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

三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着重从劳动实践出发考察认识的发生,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其决定作用。

认识的本质:主题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的反映。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人是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由实践的本性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2、由认识的特性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另有理论、假说等,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从现象上看超脱了对象,但从实质内容上看则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了对象。感性认识解决的是现象问题,理性认识解决的是本质问题。

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规律和规律的认识。

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

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一个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既要符合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又要符合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实现价值选择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的具体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辩证思维(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述的思维过程和发展的辩证法,是基本的,科学的思维和认识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的中介。

8.城市生态理论相关论文读书笔记 篇八

一、论文题目和出处

读的论文题目为《芬兰生态城市》,出自2009年第3期《江苏城市规划》;《打造“深绿型”生态城市》;《浅谈生态城市理论》出自2007年12期《广东农业科学》;《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思想源流》,出自《长沙大学学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对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出自《山西建筑》2009年3月第九期;《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城市理论的内涵相关性》,出自《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6月第3期;《生态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的方向与趋势》,出自《规划建筑》2010年7月;《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二、论文研究主题内容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城市化也必然带来新的城市问题与

环境问题, 激化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要阻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必须改变以往的发展和思维模式,生态城市的概念就是基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几篇论文中《浅谈生态城市理论》、《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思想渊源》、《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等都着重介绍生态城市的概念,论述了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举例说明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分析当前城市规划中的不足,举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做法。而《生态理论述评》、《生态城市源流》以及《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就我国的生态城市理论和建设与国外的理论实践都进行了说明和比较。通过《芬兰生态城市》对芬兰生态城市Vuores的介绍,了解了生态城市的结构,同时举出了芬兰生态城市的生态构成要素,让我们对国外生态城市有个大体的了解。《打造”深绿型”生态城市》则通过吸取瑞典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概括出国内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指标战略规划,提出“共生城”的想法。《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城市理论的内涵相关性》则比其他论文更细致的剖析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城市理论发展与实践的关系,另两篇研究生态城市结构与空间理论,把视角放在了生态城市的空间趋势。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假设

论文的研究方法大多都是通过对生态城市理论或是空间等方面进行现状描述或概念理解,再通过过去和现阶段出现的问题的提出,用规划的视角提出解决的办法,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最后做出总结。论文《芬兰生态城市》则是对整个生态芬兰城市的描述,特点概括。《打造“深绿型”生态城市》也是通过对瑞典经验的借鉴,引出对唐山曹妃甸生态城市建设亮点的介绍。

四、论文的研究结论

思考》、《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城市理论的内《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综述》研究结论大体上都是说明了无论是国内外都有较完善的生态城市理论,国外生态城市理论更注重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环境和社会问题结合紧密,一般能很好解决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国内的则整体性强,理论跟系统。《浅谈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源流》结论,生态城市现在越来越热,要向建设好生态城市,则要首先了解生态城市理论,知道管理和规划中的不足。《对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问题的涵相关性》告诉我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关于城市空间的两篇论文,《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认为城市空间发展,不是人工环境不断侵占自然生态空间的过程,而是与自然演进协同。《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的方向与趋势》,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重要性。《打造“深绿型”生态城市》认为中国生态建设的两大挑战:协同整合和规范创新。同时生态城市建设也要相关规范部门配合。

五、给我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生态城市的提出,使生态城市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直到现在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的重要地位,无论是生态规划还是理论实践方面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飞跃发展。现在国内真正实质性的生态城市还是很少,就理论方面而言,理论还是比较健全的,我国的生态理论很系统完整性强,但是对于创新实践与国外还是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就拿芬兰生态城市和唐山曹妃甸生态城市而言,唐山曹妃甸生态城吸取了瑞典的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再来进行规划。所以我国现在的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脱节,还需要一段时的发展,在吸取国外经验的同时要根据自国情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

研究生态城市,城市空间与生态是很有关系的,因而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要加强源于自然生态视角方面,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通过生态视角分析,对城市生态研究的量化分析,对建设生态城市都会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是基于生态视角对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还是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都会发觉生态关系以及城市的空间发展关系。工业革命以后带来的各种问题得以解决,人们开始不停的研究空间结构理论为的就是使得趋于生态城市的发展,但是随着不断的发展也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例如和谐社会与生态城市如何相互协调,如何建设并规划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等都需要学术界和规划人更多的思考。

9.马克思相关读书笔记1000X 篇九

暑假社会实践及读书笔记的相关要求

1、社会实践报告每人每篇不少于2000字,有相关证明材料(照片或视频资料)或公章,后附附件5活动日志。附件1实践报告封皮加在首页。关于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内容请参考附件6(2014年寒假社会实践通知)。

2、读书笔记:每读了一本书(小说、诗歌大全等文学著作,不能是电影、电视剧、一篇文章或新闻等)后,写一篇读书笔记,也可以是感悟。信纸手写,每篇不少于1000字(每篇大概在3-4页信纸),每学年不少于5篇,要求有书名、作者、出版社、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写在首页。

详细内容见附件3: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读书笔记格式

附件4:读书笔记封皮

特别注意:不论是社会实践报告还是读书笔记,一律不准抄袭!开学后,学院有专门部门负责查抄袭,查到的话给予其本人全院通报,给团支书同样通报处分。获得处分的同学将记入综合考评成绩,失去参评各种奖评项目的资格!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

10.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心得笔记 篇十

作者指出,马克思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伟大的发现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二个。正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第一次使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以前,全人类都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由少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推动的,是他们主宰了人类社会。马克思则持不同见解:“人类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其它活动。”所以,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是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其中生产力是决定因素。因此,人们吃、喝、住、穿的情况如何就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但离开了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生活,来谈社会生产力发展就成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GDP的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辨证发展。联系去年十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主要精神之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评价:“从这幅蓝图来看,全会之前呼声很高的保障和发展民生问题成为公报中的最大亮点。而公报涉及问题之全面,也是此前历次筹划五年规划大计的五中全会所未见的。”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前提下,具体结合中国实情,在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实践过程中,重力转变发展生产方式,不断完善、改进、调整工作步骤的成熟体现。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心愿与期待。

社会历史领域复杂纷繁,扑朔迷离,各个民族、国家、制度和各种宗教、思想、学说,林林种种,五光十色。从中探寻客观规律所必需的重复性和常规性现象是何等困难。而正是马克思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基础领域处,划分出经济领地。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决定了其余一切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这样,人类历史便显示出了重复性和常规性。为此,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运用这个规律性的认识,来实际分析最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剩余价值的发现,找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中特殊的运动规律。

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之所以能够被无偿占有,其根源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一端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一端是雇佣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而外,一无所有。于是就出现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由此派生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的不断扩张和消费的相对萎缩之间的矛盾等等,解决这些矛盾的唯一出路便是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就是“两个必然”别无他途。

列宁曾经指出:“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现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这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的内在联系。如硬要把二者割裂开来,那么,只有想把二者割裂开来的人,表面上还承认唯物史现,似乎他们否定的只是剩余价值学说,其实,在他们否定剩余价值学说的同时,把唯物史观也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联系现实社会某些地区、某些原为马列理论信徒并已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与某些专家一起合唱:什么“共产主义渺茫论”、“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言论颇有市场,原因也就十分清楚了。因为他们从否定剩余价值学说开始,已把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理想早已搬到脑后了。

作者还从革命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贡献进行具体评价。在评价理论贡献时,详述两大发现,略述马克思对其他学科的关注,这种详略安排极符合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的身份。在评价革命实践贡献时,又详述马克思参加革命斗争的主要事实,略述甚至忽略马克思参加革命斗争取得的成绩,因为这样写才符合历史真实,而且事实胜于雄辩,从中读者可以感到马克思不仅是思想的巨人,更是战斗的巨人。

作者还指出: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并不单单因为他的两大发现对于世界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亲自参加革命斗争实践去传播他的两大发现。并试图去改变世界。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恩格斯要强调的就是:“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作者接着又说:“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既是对马克思大公无私的高度评价,又是恩格斯对马克思沉痛追悼的委婉表达,是的,这样一个以全人类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的最大公无私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悼念吗?

联想到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为中国人民、为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留下了一笔最优秀、最丰厚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蜜切相结合的理论财富,更留下他一生为民请命,解放人民,依赖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伟大实践。他说:“我这一辈子惟有主义之争,其他的什么都可以放弃。”毛泽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不仅重“有字之书”,更倾“无字之书”,这是他不同于古代乃至今天文人最光辉的方面。他是在伟大的革命、建设实践中的社会实践家,他一生独特的全展出平民情怀和公仆作风,他把眼光放到未来,放到他无限信赖的人民身上,所以人民无限信仰他,无限敬重他,无限怀念他。

而在毛泽东老人家过世后,社会现实上有些人,不仅对毛泽东犯的错误无限放大,而且对其正确的经验也进行不断的抹黑、诽谤和诋毁,采用拿着放大镜甚至显微镜的可恶手段来观察毛泽东的失误,明目胀胆地掀起反毛泽东思想的恶浪,举起反左实右的狼皮,大斯散布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殖民文化及愚昧迷信、伪科学、拜金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思潮,这些实际上反过来进一步证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也不允许我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一味大干推动经济私有化、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烂货、他们采取颠倒历史、颠倒黑白、断章取义的手段欺骗善良的人民。不仅要阻碍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前进步伐,而且,要颠复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突出,集中、危险。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是一切反动派的本质决定的。这是一场思想意识上严重博斗,一切善良、正直、想真正对得起中华民族祖宗的人们应该明白:捍卫毛泽东思想,捍卫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历史上巨大贡献地位,就是捍卫中国共产党,捍卫社会主义中国,捍卫广大劳苦大众自已!为了后一代的子孙真正幸福,让我们高唱起国歌和国际歌吧:一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是最后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全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文原文: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上一篇:晨起西楼,晨起西楼许浑,晨起西楼的意思,晨起西楼赏析下一篇:觅春初一的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