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精选8篇)
1.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 篇一
附件2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2017
课题选题指南
一、重大招标课题选题指南
(一)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
山东省2030年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及监测研究
山东省学龄人口变动和学校布局调整预测研究(2016—2025年)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研究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整体提升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山东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支持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 山东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山东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二)体育与艺术教育专项重大招标课题 学校体育过程评价体系研究
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
(三)教育招生考试专项重大招标课题 山东省高考改革的考试理论与实践研究
山东省教育考试网上评卷质量监控模型与安全认证技术研究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信息安全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研究
(四)区域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
区域推进中小学思维导图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专项课题选题指南
(一)传统文化教育专项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和人才库建设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机制研究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段衔接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的序列化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潜在课程开发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课程内容、专业课程内容融合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语文、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融合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发展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研究 鲁、台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较研究 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提升研究
社会力量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机制研究 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运作机制研究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整合研究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等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评价体系研究
(二)创新创业教育专项
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创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创新创业教材建设研究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累积与转化模式研究 基于专业门类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
“校、政、企、资”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公益(社会)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和运营机制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影响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设计与发展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案例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生创业项目投融资对接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大学生创造力发展与能力测评体系研究 大学生创业软实力研究 大学生创业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三)教育扶贫专项
革命老区教育针对性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教育精准扶贫案例研究
贫困(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贫困(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结构性浪费治理研究 贫困(欠发达)地区学生学习状况测评研究 贫困(欠发达)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体系研究 贫困(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政府服务创新的贫困(欠发达)地区学师资均衡配置研究 薄弱学校校长领导力提升研究
乡村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整体提升的政策与路径创新研究 教师参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研究 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建设研究 高校教育扶贫工作机制研究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支持体系研究
(四)教育招生考试专项
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面向未来的招生管理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教育考试题库建设的机考系统开发研究 教育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考生身份认证技术与试卷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教育招生考试中的应用研究 网上评卷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改革研究 试卷安全管理综合改革研究
视频监控技术在考试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信号作弊防控技术研究 春季高考制度改革研究
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目标定位、内容和评价方式研究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校招生录取的方式研究 体育生高考招考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 艺考生高考招考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
(五)外语教育教学专项
中西文化课程建设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外语基础、行业、实训一体化教学设计研究 “双师型”和“双师素质型”外语教师的发展策略 在线课程对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机制的应用研究 在线课程在英语教学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英语主干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在线开发与应用研究 不同版本高等学校英语数字化教材比较研究 基于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外语教学协同创新研究 数字化技术在英语考试中的应用研究 ESP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式学习方式(PBL)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慕课/微课在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对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 测试(竞赛)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研究 高职高专英语在线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职业英语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研究 小班化教学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六)体育与艺术教育专项 校园足球夏令营组织管理研究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测试的管理机制研究 学校运动风险防控体制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中小学体育专项化教学模式及管理研究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与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研究 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中小学体育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研究 中小学体育中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研究
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指导意见
山东省中小学校美育兼职教师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审美教育学科渗透研究
大中小学贯通的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高等学校在中小学建立美育基地案例研究 农村中小学校美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的美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艺术教育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七)职业教育有效教学专项
职业教育教学效能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有效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教师发展与职业教育教学效能提升研究
教育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融合研究
数字化学习对职业教育教学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 职业教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教学中慕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教学中微课制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效能提升研究 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效能提升研究
职业教育教学中“做学教合一”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创客理念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职业院校创新教学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研究
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共同体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测评理论与实践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院校分层教学效能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精品课程建设对职业教育教学效能的提升研究
模拟实训课程有效教学的实践创新研究 现代职教体系学段贯通培养教学质量保障研究
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课堂管理效能提升研究
职业院校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途径创新研究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培训的模式案例研究
职业院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课程对接的实效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创新研究
教学工作室在职业教育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效能提升研究
三、重点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选题指南
(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监测研究 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方式创新研究 学校组织变革及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 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研究 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研究 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研究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
山东省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学前教育经费分担机制研究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推进机制研究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
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 高等院校分类发展研究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研究 随迁子女升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随迁子女升学体制机制变革研究
(二)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 山东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山东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山东省教育治理体系的要素、结构、机制的分析研究 山东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研究 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国际比较研究研究
学校依法治校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市县级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革经验和典型案例研究
(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的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 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跟踪研究 山东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涵与路径研究 山东省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综合改革的典型案例研究 省域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研究 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山东省德育工作特色研究 学生德育评价方式和评价机制改进研究 不同学段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大中小学学校德育综合改革研究 学校德育课程整合研究
区域推进学校德育与数学、科学课程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升研究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中小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研究 招生考试改革背景下德育评价改革研究 学校、家庭、社会合作的德育网络体系研究 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制度与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建设研究
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监测与心理辅导介入机制研究 基于家校合作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创新研究 信息化语境下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创新使用研究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案例研究
(五)课程与教学研究 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研究 区域、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学校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与教材开发研究
基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研究 协同教学和教研创新研究
“选课走班”教学组织策略优化研究 特殊教育个别化教学典型案例研究 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管理研究 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研究
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特殊教育融通课程建设研究 游戏化、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建设研究 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及模式创新研究 普通高中个性化课程建设研究
普通高中大学先修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教普教课程融合贯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体化分段培养的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衔接研究 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国外优质职教课程资源的本土化开发应用研究
中高职校项目教学、实践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
支撑高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发展的课程建设研究 高等院校教学创新的典型案例研究 高等院校学分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六)教育评价与监测研究 山东省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研究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研究 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研究 山东省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小学学校效能评价研究 中小学教师、校长绩效评价研究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控研究
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评价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跟踪监测研究 山东省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机制研究 山东省高等院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山东省高校投入与产出效益研究 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评价标准研究
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高校继续教育质量和社区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研究 山东省学习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七)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教师教育多元化招生选拨机制研究
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建构研究 各级各类教师分层、分类专业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配置标准及动态调整研究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教师合理流动和退出机制研究 全科教师培养体制机制研究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多元化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以学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标准研究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基于康教、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学前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提升研究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管理优化研究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研究
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研究 义务教育学区制背景下的教师资源优化研究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效能研究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 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研究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实证研究
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向流动机制研究 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究 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高等院校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研究
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八)教育信息化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研究 在线教育服务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教育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研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组织结构和课程体系变革研究 教育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库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研究 各级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
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和仿真教学软件开发研究
微课程、空间教学、3G实景课堂、慕课、微课堂等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研究 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研究
(九)继续教育研究
继续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及外部质量监控评价机制建设研究 继续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学段和类型衔接融通的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研究 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研究
市、县、乡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研究 县(市、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 社区教育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路径、策略、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九)民办教育研究
山东省民办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山东省民办教育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研究 民办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 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扶持政策研究 山东省民办学校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建设及使用情况研究
(十)教育对外开放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与评价研究 山东省教育国际化案例研究
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山东省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山东省高校完善留学生教育服务体系研究 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综合改革试验区研究 高校外籍教师选聘、管理和评价机制研究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借鉴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2.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 篇二
一、科学规划留学生教育发展战略的新认识
我校参考国际知名大学和国内重点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下列发展战略规划要点:
1.发展是第一要务。执行教育部“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方针。努力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 提高以研究生为主的学历生的比例, 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国际教育交流项目, 以加快留学生教育发展为主要目标。
2.发展方式靠创新。配合学校总体国际交流合作布局, 学习领会“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创新引领、内涵发展”的重要思路, 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转折。协同各部门共同努力、科学谋划, 形成国际化教育服务与发展机制。
3.发展要统筹兼顾。留学生教育是系统工程, 涉及国家政策法规环境、主管部门宏观规划和政策导向、内部管理制度与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投入、生活平台和服务体系配套等。应统筹兼顾处理好上述关系, 取得重点突破。
二、建立留学生教育发展规模、质量与效益综合目标
为国家科技发展和学校发展服务, 入主流、促发展、增效益。发挥综合学科优势, 立足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面向发达国家及世界;重点发展高层次研究生教育, 形成高端引带效应;适度发展本科生教育、做好学位生预科教育、语言生教育、校际交流生教育, 逐步扩大规模。以统筹、质量、特色、创新推动留学生教育发展。
(一) 质量标准
1. 建立满足留学生需求特性的质量标准
留学生本人及派遣单位是教育投资的主体, 学校应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留学生的需求特性 (知识性、科学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文明性) 是关键。完善质量管理、规范程序、加强过程控制。
2. 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兼具国际化的标准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要以创新为突破。继续推广导师负责制的成功经验, 发挥导师在招生、培养、管理各个环节的核心作用;以学院为培养基地, 改革创新, 逐步与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接轨、形成以我为主, 兼具国际化的标准。
(二) 综合效益
留学生教育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决策, 目标是实现综合效益。
1. 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大学
引进国际教育资源, 接纳世界优秀学子, 吸收国际上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科技发展与人才需求的新信息, 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改革和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师资水平、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思维方式、管理模式、服务标准向国际前沿融合, 增强创新能力。
2. 致力于提升学校国际声誉
培养更多的对华友好专业人才, 对内有益于营造校园国际文化氛围, 提高我校师生的国际化素质;对外有利于促进与各国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深化与扩大学校参与全球教育、科技、文化领域合作的层次与范围。
3. 有利于支持学校的发展
留学生教育具有教育产业的性质。留学生数量的增长将为学校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三) 主要措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破解发展难题。应对金融危机影响, 加强招生宣传力度, 编印新的招生简章、丰富网站内容与功能, 参加国际教育展, 开展国际教育公共关系。
1. 开发项目为主干
扩大接受中国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奖学金生数量;扩大接收外国政府及大学奖学金生数量;重点支持学校国际合作项目, 接收更多校际交流交换学生和国外大学海外学期学生。提升学校承担较大国际合作项目的骨干地位。
2. 培养质量为核心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规范培养程序、突出导师负责制的主导作用。形成针对外籍研究生、本科生的培养机制, 通过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升学校声誉, 增强对留学生的吸引力。
3. 管理与服务为保障
完善各类留学生教育管理,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汇编留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法规、素质教育与管理、服务相结合。建设自上而下的一整套管理服务体系和队伍。
4. 预科教育为辅助
根据教育部“教外来 (2009) 20号文件”要求, 继续做好研究生预科生、本科预科生、语言生、校际交流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拓宽招生渠道, 提升生源质量。
三、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涉外管理
(一) 建立涉外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综合考核办法要求, 建立安全稳定全面管理机制与责任制。在学院一级正式建立留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形成学校主管职能部门—院系—班级—留学生个人的一体化管理机制, 将分布在学院 (系) 的每个留学生纳入管理体系。在学籍、考勤、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做到事事、人人职责明确, 信息完整, 联系畅通。
(二) 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外事无小事”, 外国留学生工作无小事。全校从事留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学习和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不断完善措施, 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三) 加强留管队伍自身建设
留学生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国家政策法规。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工作调研, 不断提高自身和团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学校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维护学校发展利益。
3.科学馆教育活动的规划原则 篇三
科博馆如何规划教育活动
对许多学童而言,每一次参观博物馆的户外学习都是难得的机会并令人期待,博物馆应该重视孩童每一次参观的学习机会,规划出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活动并让孩童留下深刻的参观经验。在探讨规划理念之前,先说明过去2年多来在科博馆发展各种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3个内容,这包括了“学习目标”“概念图”和“给老师/家长/学生的话”。
首先学习活动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任何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希望学习者在参与一次学习经验后,能在行为上有所改变,而学习目标就是事先把这些想要被改变的行为清楚地定义出来。这些目标陈述了学生在参加课程后可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改变。在每一项学习目标下,又可分成不同的指针,例如在知识之下,又可分为理解、应用、分析、整合与评估等。这些指标其实都源自美国教育学者Bloom对学校教育目标的分类。近年来,英国主管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的单位更委托英国莱斯特大学发展出一种名为“通用学习成效(Generic Learning Outcomes)”的量表,提供博物馆界一个定义学习目标的工具。“通用学习成效”除了前面提到的3大目标外,还依博物馆的非制式学习环境的特质,增加了“乐趣、启发、创意”和“活动、行为与进步”两大构面。总而言之,在规划活动时就默认好学习目标对指导者与学习者都有好处,例如学习者在参加该活动时就已经知道自己借由活动可获得哪些新知识和理解,而指导者也可以透过这些客观目标来检视学习过程中和完成后的学习成效,以作为改进规划活动的参考。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我们很难发现正确的路径。
除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外,如何在活动规划过程中将整个学习主题所涉及的概念呈现出来,让学习者能比较有系统地了解和主题相关的知识,对提升学习者的动机和意愿也会有所帮助。这一部分我们使用的工具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oseph Novak教授所提倡的“概念图”(Concept Maps,Novak,1998)。这是一种透过有阶层的图标结构图来表达特定学域的知识架构。每一个概念图是由许多个椭圆饼图示所组成,每一个椭圆图示里会有一个概念的名词,椭圆图示之间再由单向的箭头或线条链接,两两椭圆图示间的箭头会有一个动词或连接词描述两者的关系。整个概念图的组织是由一般性概念(general concept)往下发展到各专一概念(specific concept)。图1是科博馆在发展巧克力特展相关教育活动时所绘制的概念图。
有效运用概念图可以在学习上产生许多好处。例如教学人员在发展教育活动的各项指示时,可以运用概念图来组织活动的想法,又可在活动过程利用概念图的视觉表现方式协助学习者将新学习的概念与他们的先备知识整合在一起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成效。而从学习评量来看,概念图的绘制可让教学人员了解学习者如何思考连接各种已学过的概念、有系统性地组织他们的想法和看出其中的关系,以及反思自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因此运用概念图来整合信息对教学人员和学习者而言都有相当多好处。事实上,概念图这种扩散式思考(expandthinking)也与近代博物馆教育的理念相符(Gartenhaus,1997)。
博物馆除了精心规划活动的内容外,另一项关键工作是把这些相关的信息有效地传达给老师、家长和学生,协助他们了解活动的规划是否符合学习需求,因此博物馆一方面提供多样的教育活动,但是也帮助老师、家长和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所以科博馆最近所发展的教育活动,都加入了一段“给老师/家长/学生的话”的一段叙述。对老师和家长而言,这段叙述的主要用意是说明活动的概念和目标如何提供学生某一学习主题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老师和家长理解活动主题如何链接到学校的教学纲领(curriculum)。至于给学生的话则说明了活动需要的先备知识和活动的进行方式,如观察、排序、比较、分类和解决问题技能等,以便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
活动规划原则之一:探索式导向学习模式(lnquiry—centered learning)
过去30年间美国科学教育界十分倡导探索式导向学习,并认为这是重要的教育改革。这种学习模式认为科学教育并非把大量的科学事实以被动吸收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比较好的教学策略是强调“过程技能”(Processskills),因为探索活动包括了观察、发问、作预测和对结果的思考,以及计划下一步的探索等。在这种思维下,学生学习科学就是透过实验材料发问和想出办法来回答问题。
常听人说“我看我听但不一定记得;但是我做过便会理解”,所以现在很多科学馆的展示设计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而是大量采用各种交互式或动手做的展示手法,企图透过比较活泼的方式提升学习者的参与感和学习动机。但这种做法真的会提高学习成效吗?曾有学者更以“乐趣肯定是有的,但真的有学到科学吗?”为题对科学馆这种交互式学习模式进行探讨,其结论是比较倾向保守的态度,因为并非所有动手做的活动就是所谓探索式导向学习,1993年出版的美国《科学素养标杆(Benchmarksfor Science Literacy)》就清楚地指出“动手做固然重要,但并不确保是有意义的”。
我自己第一次接触到探索式导向学习是在1986年研究所毕业后留在系里当助教的时候,当时有一位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两栖类生物学家受邀到系里演讲,除了介绍他自己的研究外,更说明当时康奈尔大学生物学系如何将探索式导向学习应用在普通生物学的实验课上。我当时对这种新的教学法十分感兴趣,并在下一个学期的大学一年级普生实验课安排一个以青蛙配对体型大小与生殖成功率为研究的探索式导向学习实验。过程中学生走出实验室,在夜间亲自到学校附近的稻田捕捉正在配对的泽蛙,带回实验室进行各种测量,点算母蛙的排卵数量和最后的孵化率。学生收集各种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解释结果与推论,最后对最初的研究问题进行讨论。以这种方式规划的实验课,学生表现出有较高的参与性,因为传统的实验课,学生觉得早就知道实验的结果,实验只是在验证授课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法而已,因此对实验课的期待不高,也影响了学习动机。这种主动学习模式至今对我而言仍然记忆犹新,因此近年来我也在科博馆内积极推动,在发展各种教育活动时,应融入探索式导向学习的设计理念。
电池与灯泡几乎是每个科学馆最常出现的动手做活动,学习者通常会拿到电池、电线和灯泡,而他们也能很快将电线连到电池上,并让灯泡亮了起来。或许你会怀疑这么简单的材料还可以变出什么新花样,但如果活动设计者有探索式导向学习概念的话,他只要多给学生一个有两个连接点的纸盒,再加上一些提示,例如“纸盒里有可能是哪一种电线?是铜线还是镍铬合金线?”又或是“纸盒的电线是否有接到另一个灯泡上吗?”由于纸盒只有露出两个连接点,学生便要思考透过什么样的操作和获得哪方面的数据,才能利用实验结果回答上面的问题。例如学生先分别用铜线、镍铬合金线连上灯泡(实验)并记录灯泡的亮度(数据),然后再透过纸盒的连接点接上灯泡,并从灯泡的亮度推论出纸盒里的确是一种有较高电阻的材料(至于是镍铬合金线还是接有另一灯泡则再需要下一步实验的确认)(National ScienceResources Center,1997)。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活动设计者能将探索式导向学习融入活动的话,那么他只需要多提供一些思考的问题和增加简单的材料,就能把一个大家都觉得很普通的活动发展成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更深入研究的活动,并能促进学生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科学馆另一项热门活动就是电动车模型制作,在这个活动里,学生会拿到马达、齿轮、电池等相关材料。同样地,这些材料对学生而言挑战性并不高,所以学生很快就可以用这些熟悉的材料,将马达上的齿轮直接与一组固定在轮轴上的齿轮连接在一起,快速地组合出一部很会跑的车子;学生之间或许也会互相比赛,看看谁的车子跑得最快……往往这个活动就在学生的欢乐声中告一段落。在了解探索式导向学习对学生理解科学的重要性后,科博馆的教学人员为这项称为“科学创作”的活动,加入了一些探索的元素。在适当说明速度与扭力的概念和指引后,我们要求学生组装出一部能兼顾速度与扭力的车子。这时候学生就必须思考与互相讨论,很明显学生对整个活动的参与性就提升了许多。此外还可以利用不同直径的齿轮组合出不同的传动结构,再连接到不同大小的轮子上,然后检视车子的速度与扭力表现,并发现这两种表现是不能同时兼顾的。经过不断地组合和测试,每组学生终于完成任务。从第二种鼓励学生探索的活动来看,学生无法预先知道结果,而是与实验材料有了真正的互动,以及试图透过实验(不同大小齿轮与轮子的组合)与收集数据(速度和扭力测试),改进和解决所交付的挑战。在加入探索学习元素后,我们便可以从这些活动让学生理解到科学并不是一堆事实,而是不断地解决问题。
活动规划原则之二:让思考看得见(Making thinking Visible)
当我们讨论探索式导向学习时,我们常常提及“让学生有机会思考”,但到底什么是思考呢?学者就曾指出在众多日常使用的词汇中,“思考”是最常用字排行榜上的第12名。既然这2个字以如此高的频率出现在我们的谈话和文章中,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在思考时,我们真的知道他的脑在做什么吗?这种情形如果出现在教学上,当老师叫学生多思考时,学生又是如何解读老师的意图的呢?同样的,当你问老师他的教学内容是要学生学到哪方面的思考时,大部分的老师往往都无法清楚回答出来。如果我们深信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思考训练上的话,或许我们该认真探讨思考的真实意义了!
自2005年以来,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名为“归零计划”(Project Zero),尝试定义出一系列个别的思考动作,例如仔细观察和描述看见的事物,建构解释与诠释,利用证据来推理,建立连接,考虑不同的角度与观点,抓住重点和形成结论等十多项可以清楚表达出来,学者称之为“看得见的思考”,因为以往谈到思考时,其实我们是看不见别人的脑在做什么的(Ritchart等,2011)。2012年初出版的《博物馆教育期刊》(Journal ofMuseum Education)就有一篇文章探讨博物馆如何应用看得见的思考(Wolberg &Goff,2012)。接下来再以科博馆举办的“小小解说营”教育活动来说明其中一项思考动作的应用。
“小小解说营”是科博馆为国小学童在暑假举办的教育活动,主要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童面对群众说话时的自信与技巧。过程中教学人员给学童有关解说仪态的训练,接着会选择一个常设展示进行解说示范,并提供相关展示内容给学童带回家练习,等第二天再回到展示场在大家面前进行解说,过程就有点像演讲而不是解说,最后教学人员会对学童的表现给予评论。这样的活动安排看似合理,但从看得见的思考的原则来看,我们到底给了学童什么思考动作呢?
鉴于过去不明确的学习目标,今年开始规划这项活动时,我们加入了看得见的思考中“仔细观察和描述看见的事物”这一项思考动作。活动开始时学员一一上台自我介绍,许多学童只说了自己的名字就匆匆跑下来,似乎没有办法组织有系统的内容,不过活动最初就已经安排了心智绘图的训练,好让学童能将想法扩展出去。但活动的焦点还是训练学童的观察与描述。教学人员运用博物馆面向对象学习的原则训练学童,再利用如何描述一张照片的技巧进行讲解,学童第一天带回家的不再是讲稿而是清楚的思考动作。到了第二天学童进行解说时(如果先不讨论仪态,因为学童因个性关系在这方面仍有许多的差异),在解说内容的丰富度与自我介绍时有很明显的进步。例如学童会用方位来描述展示里各种动植物标本的位置,并对形状、颜色和质感有更多的说明。相对于过去的活动只着重在科学现象的陈述,学童的学习是被动式的,但加入了看得看的思考后,学童的学习变得更有参与性和理解性,也有更好的学习成效。
结论
4.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 篇四
各系(部)、处(室)、肇庆校区: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项目申报工作现已启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正确学术导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紧围绕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努力开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为我省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要紧密结合我国、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几项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的主题和主线,以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重点,加强对广东争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排头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文化强省建设、全面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三、重视基础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鼓励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重点加强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国发展道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创新研究等等。基础理论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体现理论创新。
四、重视广东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的发展。加强对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广东地方历史文化和岭南民俗文化的研究,加强广东思想史和广东历史文化名人的专题研究。研究要体现广东特色,着力推出代表我省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五、2011省社科规划项目不设“课题指南”,申报者结合自身研究优势和学术积累自由申报。本次接受申报的2011省社科规划项目类别有: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学科共建项目另行组织申报。
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由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申报。不具备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的项目申请者,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青年项目的申请者及课题组成员,年龄均不能超过39周岁(以申报截止日期为准)。
后期资助项目由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申报,主要资助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中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项目申请者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过相关论文。申报的成果必须是完成80%以上并且尚未出版的中文书稿(学术专著或译著),或完成50%以上并且尚未出版的学术资料汇编和工具书,内容应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并达到本学科领域的先进水平。非学术研究的通俗读物、应用性研究成果、论文集、教材、研究报告、软件及译著等均不在申报之列。博士论文通过后未满三年且未作重大修改,或者存在知识产权争议的,也不能申报。申报的后期资助项目须由学术委员会(教育部和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系[院]学术委员会,其它高校的校[院]学术委员会;中国社科院和中央部委直属研究所[中心]学术委员会,省级社科院[所]学术委员会、省级党校学术委员会等)推荐;也可以由三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后期资助项目的申请者在收到立项通知之前不得提前出版申报成果,否则取消申报和立项资格。省社科规划项目所设二十个学科全面接受申报。
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由地级市社科联组织申报。选题必须是独具地方特色并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方面的课题,或是地方党委政府密切关注、对所在地区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课题。每个市社科联申报项目不能超过两个。
六、2011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数及资助额度:一般项目约150项,青年项目约80项,资助额度分为3、4、5万元三类;后期资助项目、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立项数根据申报情况确定,每项资助4万元。
七、2011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青年项目鼓励以系列论文(论文集)或研究报告作为最终成果进行申报,原则上要求2年内完成。以专著形式申报的一般要求3年内完成。
八、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国家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的负责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央各部委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及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负责人(包括子课题负责人),省社科规划项目(包括省社科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报2011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可作为成员参与。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参与申报两个项目。
九、2011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省社科规划办网址:http://)。项目申请者在填写申请表前请先仔细阅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与评审系统使用说明”。后期资助项目、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不需网上申报。
十、项目申请者需提交书面材料(A4纸打印,左侧装订):
申报一般项目、青年项目需提交《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申请书》一式六份(用申报系统直接打印);申报后期资助项目需提交《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后期资助项目申请书》原件(从省社科规划办网站下载专区下载)、相关材料、申报成果各二份以及成果简介六份,成果和成果简介须隐去申请者单位、姓名等相关信息;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需提交《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申请书》五份(从省社科规划办网站下载专区下载)。
十一、项目申请者须按规定交纳项目评审费,每个项目200元,与书面材料时一并送交科研处。
十二、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三年申报资格,如已获准立项则一律按撤项处理。
十三、申报20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过通讯初评但未获准立项的项目,如本人同意转报,可直接参加2011省社科规划项目的会议复评,项目申请者同样需要登陆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系统填写申请书,并提交申请书一式六份,不用交纳评审费。
十四、申报时间:网上申报时间为2011年8月1日— 9月1日,格式审查时间9月1日——3日,反馈意见请在申报系统上查询,书面材料、评审费送交时间时间为2011年9月5日— 9月6日。
联系人及电话:孟召将 87053966 ***
科研处 2011年7月5日
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系统使用说明
1、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系统在2011年8月1日正式使用,请申报者在8月1日——9月1日登陆广东社科规划网填写申请书。
2、申报者必须注册帐号以后才能填写申请表。注册时请用实名,一旦注册不能修改。帐号和密码要妥善保存,今后每年的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申报以及省社科专家数据库、省社科成果数据库的录入,均使用该帐号。往年已经申请项目、或者已注册进入专家库填写资料的申报者,请用已有账号登陆。
3、注册以后,再用帐号重新登陆,就可以按照提示填写申请表。每填写一页,必须按页面下方的“保存并进入下一步”,才能保存本页内容。如一次填写不完,可先保存本页,然后按右上方的“确认提交”,把已填写的内容提交,下次再用该帐号登陆系统,修改完善。
4、申请者所在工作单位的“单位代码”必须填写准确。若单位代码填写不准确,科研管理部门将不能对项目进行审核。单位代码表可到省社科规划网站下载专区下载。如果单位代码表内没有本单位的代码,请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与我办联系。
5、“课题设计论证”录入时,请不要直接从word文档直接复制粘贴,请先把word文档内容复制到记事本转化为“.txt”格式,再粘贴到申报系统。若有流程图的,必须先转换为jpg格式然后上传,若在word文档直接复制粘贴,则不能在申请表中显示。数据表格可以直接从word文档复制粘贴。
6、申报者在网上提交项目以后,在规定的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以前,均可以登陆申报系统修改申请表内容。在每一个页面修改完成以后,必须点击页面下方的“保存并进入下一步”才能保存本页修改,最后再点击右上方的“确认提交”完成项目申报,不能在修改完本页后就直接点击“确认提交”。
7、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对申报项目进行网上审核,并反馈审核意见。申报者须按照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的时间要求,及时上网查看审核意见。
8、还没有设置账号或者忘记密码的管理单位,请尽快和我办联系。若要增加管理员,请与我办联系。
9、关于申请书电子版下载与打印,申报者与科研管理部门管理员点击项目列表中的“打印机”,即可把申请书下载到本端。
5.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 篇五
蔺燕
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山东省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滨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感受颇深,同时倍感鼓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于我省实施赶超战略、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未来五到十年,是我省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步伐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教育发展任务的繁重,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于是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实的举措来推动教育发展。
教育是事关我省未来的千秋大业,‘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并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本纲要全文贯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彰显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教育要优先,育人为根本。
其次,这是一份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根本要求的规划蓝图。为了‚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对于《滨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坚决纠正违规补课和乱收费等行为。不得将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学生入学和升学的依据,不得依据考试成绩对教师、班级、学生进行排名和奖励。发挥政府、学校、社会和家长的作用,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严格控制教学中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严格规范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建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专项督导制度。
从‚优先发展‛到‚育人为本‛,从‚改革创新‛到‛促进公平‛,再到‚提高质量‛…… 《滨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教
育的战略地位,根本要求、发展动力、基本政策和核心任务,无不针对着我省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以及未来改革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描绘了我省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
6.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篇六
一、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是个体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基本生存能力,也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培养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我国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中小学领导、教师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和积极探索研究的课题。
信息素养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包括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的能力。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目前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措施。
由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建设上。事实上,只有农村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拥有一定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才可能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同时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此重视对培养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始终是我国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方面。现在可以这样说,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两大渠道。国家教育部11月《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说明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普及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基础教育课程。辽宁省教育厅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我们省已在县城以上中小学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一些农村学校都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二十多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在课程目标和理念、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写、教学设备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和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绩。当然,在发展的道路上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农村,设备配置不到位,普及程度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让农村中小学生全员接受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些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师资配备不均衡。农村老教师的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有的设备闲置,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更谈不上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
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贯彻实施到学校教育当中去, ,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提出并组织起草编写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提出了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列入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开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陆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教育部师范司制定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重点是要提升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设计能力,期望通过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辽宁省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展开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对于在职教师已进行了信息技术一、二级培训、同时还开设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各市进行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农远工程教师的培训等,都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展不同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农远工程的实施,把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信息化方式,从城市传输到农村、从发达地区传输到落后的地区,能够解除广大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的新课程教育资源匮乏的燃眉之急,以资源共享促教育均衡发展。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得教育信息化设备第一次真正的走进了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校,走近了我们每一位教师。这就为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在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也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而取得了较大进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不断出现新突破。在这种大环境下,城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有了一定的进展;在农村虽然教育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但人们也已然认识到影响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信息素养问题,特别是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更是农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中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因为只有农村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拥有能适应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力量,才可能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合格人才,促进教育和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差距。为此,教育部明确提出:要重视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能力的培养。因此,了解、分析城市、农村地区教师、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其特点,探究其深层次影响因素,结合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策略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价值体现。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对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全面的理解以及分析来讨论中小学生信息素
养的时代特征。同时通过对辽宁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的调查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了解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分析,从分析中寻找和了解问题,从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城市、农村不同地区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深层次影响因素。
2.探讨目前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有效途径以及实施策略,为更好地培养不同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一定的依据。
3.如何培养教师信息素养,使教师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建设研究,提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建设的标准和实施建议。
5.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当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也是实施新课程,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研究的重点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与教学效果和在课程改革中所起的作用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的影响。
6.通过研究探索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量化评价方法,为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改善策略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进而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缩小贫困地区与经济较发达地区差距并最终实现城乡全面发展做出一点有益的探索。
(二)课题研究内容
1.信息素养的基本问题研究
(1)信息素养的概念
国外的有关界定、我国的界定、信息素养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区分(信息素
养与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信息素养与媒体素养等。)
(2)信息素养的流派(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信息与微电子教育、多媒体文化、超媒体文化与网络文化、信息素养等)
(3)信息素养的特点(信息素养的普遍性、信息素养的操作性、信息素养的发展性)
2.目前我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关问题研究
(1)中小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2)不同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
(3)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硬件环境建设(包括机房设备、网络建设等),软件环境建设(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等)。
(4)领导重视程度,具体措施研究。
3.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
(1)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内容
信息意识情感、信息知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的数据统计、调查的结果及分析、中小学教师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程度、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中小学教师对于培养信息素养的看法、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不足之处。
(3)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及途径
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措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应具备标准;加强中小学教师在职期间培训,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创造条件。
4.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关问题研究
(1)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比较研究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研究。
(3)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研究。
(4)信息技术课程学业水平评价研究
5.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研究。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效果研究。
(3)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所起的作用研究。
6.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与培养策略研究
(1)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研究。
(2)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从调查实际分析出发,并与教育理论密切结合,提出关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量化评价方法。
本课题通过对我省城市、农村中小学生在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剖析,探索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和培养策略,提出关于城市、农
村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量化评价方法,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高度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提供依据。
三、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实验课题必须符合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指导精神,遵循课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目标,推动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发展。
2.科学性原则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以教育信息化的思想、
方法来加强对实验课题的管理。首先,各实验点校在实验课题的立项上,要从本单位的信息技术教育实际入手,以信息技术教育学科为主,进行科学论证,保证课题的科学性;其次,实验课题的组织管理、实施要科学化,要加强过程监控、实验数据和文档资料的管理。
3.组织性原则
课题要统一组织,加强管理。各实验学校要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课题组的所有成员要有全局观念,认清所从事的实验工作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所处的位置,顾全大局,圆满、顺利地完成实验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把课题分为几个子课题进行研究。每一子课题都要有一名课题负责人,组织安排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进程,制定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同时要注重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实验研究的各子课题间相对是独立的,相互又是融合的,统一在总课题下。所以要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统帅各子课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以我省的基础教育为基地,在已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调研、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再与不同地区进行交流对比,确定课题的研究重点和切入点,制定研究方案,进行专题的研究。在研究的开始和进程中,各市子课题组可以建立广泛的联系,相互沟通,探讨研究,争取做到成果互补,资源共享。在研究手段上,我们要充分利用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网站(www.lnedu.net)开辟一个本课题的专题栏目,与各地研究人员进行讨论,交流;还要建立QQ群(QQ号:223680083)加强联系。
1.根据不同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和问题的调查问卷、师生座谈、个别访谈和课堂教学观察等研究中获取的信息来了解全省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情况。
2.通过对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理性的分析,能够从繁复的现象中寻找和了解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分析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深层次影响因素、形成改善策略提供思路。
3.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有其自身特点,信息素养之不足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加以改善,关键在于寻找更有效的措施。
4.评价作为一种行为导向,其科学性、有效性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不同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可以探索更有效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量化评价方法。
5.通过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可以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另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研究法、调查法(测试、问卷、访问、座谈)、文献法,实验法、比较法等,其中以实验、调查、应用研究为重点。
四、实验的组织和实施管理
(一)实验的组织
总课题组是由有关行政领导、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和信息技术教研员等组成;
实验点校的课题组应由学校领导、信息技术教育负责人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组成。
课题顾问: 袁 跃 张国林 李兆君 肖连富 白春章
课题主持人: 叶金霞 吴晓阳
课题组成员: 高国军 王建群 张 晖 闫铁莹 董德宝
袁 利 寻海东 田 露 王 双 孟繁海
赵书阳 张 杨 刘明娟 王英杰 林 玲
鲁 东 董 玲 刘 巍 王春梅 刘兰芳
李来鹏
(二)实验的实施管理
本课题由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信息技术教育研训部承担组织实施管理。
1.各实验点校均可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独立开展实验工作,实验点校间可互相参加会议和活动,也可参加全国同类的会议和活动。
2.各实验点校要在课题组的指导和协调下,互相学习,协作攻关,成果共享。
3.各实验点校要更换课题负责人,应征得本人同意并向总课题组提出书面申请。
4.总课题组要对实验点校课题进行检查指导,建立管理档案、加强资料管理,组织成果汇报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评选优秀成果。
5.各实验点校课题主持要按阶段写阶段实验报告报送总课题组,连续两次不报者,视为放弃实验处理。
6.总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各实验点校课题的研究成果,发表时除注明总课题组成员外,同时应标注有关的各实验点校成员。各实验点校研究成果出版时,要征求总课题组意见,并统一标注总课题组名称和课题组成员。
五、实验的实施步骤
本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较大范围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其它研究方法,力求详尽了解辽宁省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基本状况。通过对全省中小学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水平等方面问卷调查和深入细致的访谈工作,获取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以市为单位统计分析各地区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影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深层次因素;对省内不同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对影响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各外部因子和内部因子做相关分析;同时根据得出的结论,撰写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对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题做归因分析并尝试建构有较强针对性的适合不同地区中小学生特点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分析应用策略并尝试在实践中检验其实际效果,最后写出研究报告。
具体时间安排:
1.20xx年3月下旬召开课题开题会,总课题组安排实验工作及研究任务,并布置签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协议书。
2.20xx年4月,实验点校根据总课题组的课题实验方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组建课题组,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明确研究任务,填写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协议书,上报总课题组。
3.20xx年4月—20xx年3月进行第一阶段实验。在此阶段,总课题组要调研、了解情况,进行指导。20xx年4月份,各实验点校上报第一阶段实验总结报告,总课题组组织召开阶段成果汇报会,总结经验,积累资料,评选阶段优秀成果,推广典型,准备和布置下一阶段实验任务。
4.20xx年4月—20xx年3月,在总结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实验。各实验点校分别对承担的子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信息技术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20xx年3月各实验点校上报第二阶段实验总结报告,课题组组织评选阶段优秀成果。
7.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 篇七
强国必先强教, 强国必先优教。当前, 我国教育发展正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甚至已提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2010年7月13日,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集中阐述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同月,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规划纲要》, 这是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2011年2月21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第26次集体学习, 胡锦涛同志做了题为“优先发展教育, 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报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强调了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 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继去年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之后关于教育工作的又一篇重要讲话,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为落实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2011年五一前后中央机关部门将集中开展“形势与任务”宣讲教育的专题活动。2月24日, 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等6部门联合举办了“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第二讲, 邀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做了题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报告会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主持。在京的党政军机关和中央企业干部、高校师生约750人参加了学习。
笔者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代表参加了这次报告会并认真学习了袁贵仁部长的讲话。袁贵仁部长的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讲述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二是阐明了我国教育发展中亟须努力解决的八个突出问题;三是提出了加快我国教育发展的推进思路。笔者将围绕此次会议内容并结合自身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来谈思考与体会, 以期与各位教育同仁分享。
二、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
袁贵仁部长在报告中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集中到一点, 就是推动我国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 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
新中国成立时, 我国还是一个文盲和半文盲占多数的国家。1949年, 我国80%的人口是文盲, 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是20%和6%, 高中教育入学率是1.5%, 高等教育入学率是0.3%, 当时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到2010年, 文盲率下降到3.5%以下, 小学净入学率是99.7%,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是100.1%,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2.6%, 整体上超过了中上收入国家的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26.5%, 高校学生在校总规模是3 150万, 是1949年的265倍, 这个规模已经居于世界首位, 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多了1 000万人。我们用6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近100年的教育普及之路, 用9年时间完成了西方许多国家用几十年时间实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
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在100位左右, 但平均国民受教育年限 (15岁以上国民的受教育年限) 却排在50到60位之间, 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教育发展是较快的。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关注, 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说, 中国教育的发展是继1957年前苏联卫星上天之后发放的第二颗“卫星”。
2. 现代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极大地拓宽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渠道
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出国留学和来华教育等层次多样、类别完备的教育体系。截至目前,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1 300万和3 500多万, 分别占据了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数的半壁江山。2010年, 全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2万所, 在校生人数为3 393万人, 占中小学生人数的6.9%, 达本专科生的21.4%。1978年到2009年, 我国出国留学162万人, 来华留学164万人, 还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32所孔子学院和369所孔子课堂。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3. 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
近几年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 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 建立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体系。目前, 国家每年资助近1.8亿名学生, 资助经费从2003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10多亿元。在义务教育阶段, 所有学生免除了学杂费, 全国所有农村和一半城市的学生免除了教科书费用, 农村生活困难的寄宿学生还能得到生活费用补助。在高中教育阶段, 国家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 资助学生1 200万人;设立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 资助学生的比例达到了20%;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把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纳入到免学费范围。在高等教育阶段, 实行了奖、贷、助、补、减和勤工俭学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去年, 学生得到的资助从每生每年的2 000元提高到了3 000元。
4.《规划纲要》的颁布开启了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2010年7月13日到14日, 我国召开了新时期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同月, 正式颁布了《规划纲要》。在教育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 刘延东国务委员作了总结, 阐明了“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既是今天也是明天”的战略思想, 提出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化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
展开来说, 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普及:到2020年,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一、二、三年分别达到95%, 80%, 7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 毛入学率达到90%。二是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到2020年, 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基本实现均衡化, 缩小教育差距,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努力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校经济困难而辍学。三是要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整体提升各级各类优质资源的总量, 更好地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不仅要让人们有学上, 还要上好学。四是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到2020年, 20~59岁的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由2009年的9.5年提高到11.2年, 接近高中毕业教育水平;在职从业者的受教育年限将达到高中水平;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将从2009年的12.4年提高到13.5年, 接近大专水平;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数将比2009年翻一番, 接近2亿人;从业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也将从目前的20%提到50%, 规模从1.66亿人次增加到3.5亿人次。总之, 要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 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五是要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到2020年, 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 办具有中国特色、达世界水平的教育。
自《规划纲要》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 改革试点全面启动, 发展举措陆续出台, 贯彻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整个社会形成了关心、理解、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我国教育发展中亟须努力解决的八个问题
袁贵仁部长强调, 尽管我们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 但应该清醒地看到, 我们是教育大国, 还不是教育强国, 与国际上教育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许多差距,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不完全适应, 和新时期人们的期待也还不完全符合。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当前要按照中央要求和《规划纲要》部署, 围绕教育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他对于“教育改革发展中面对的八个问题该‘怎么看’”“解决这些问题该‘怎么干’”以及“已经干了什么”“还将干什么”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
1. 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着力破解“入园难”问题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以来, 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0年, 三年入园率达到了56.6%, 比2000年提高了17.9%。但就目前状况来看, 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薄弱环节。这个问题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是供给不足。过去几年, 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我国教育工作主要把重点放在了普及9年义务教育上, 加上企事业改革停办了一些幼儿园, 这就使得学前教育资源出现了供给不足的状况。二是需求增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 尤其是对于让其接受优质教育更加重视, 对学前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空前提高。
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学前教育的发展。2010年11月, 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并召开了专题会议, 要求各省、区、市以县为单位, 编制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这是《规划纲要》颁布以后第一个以国务院名义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文件, 它以启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 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地解决学前教育问题。首先就是要用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如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减免税费, 鼓励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办学;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去年,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投入5亿元, 在中西部十个省区进行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 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其次就是要用多种途径加强教师建设。目前我国在园学生达3 000万人, 教师130万人。未来3年, 学生毛入学率将达到79%, 新增1 400万学前儿童学生, 因此还需要新增大批幼儿教师。从幼儿教师的来源来看, 应办好中等师范学校、中等幼儿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学前专业;建立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扩大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探索初中毕业生5年制专业模式, 即选拔一些优秀初中生进行5年的专业培养, 让其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此外, 还有一个途径: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少, 教师和校舍充裕, 经过选拔培训合格后, 一批义务教育教师可转为幼儿教师。从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来看, 3年内要在全国范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进行培训, 5年内各地分层次地对园长和教师全面培训。从落实幼儿教师待遇来说, 要落实工资保障, 完善评审机制, 切实维护好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第三, 要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学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需要政府和家庭共同承担。建立政府投入、举办者投资和家庭合理负担的机制是当务之急。今后,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做到投入有比例、预算有科目、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第四, 要采用多种措施加强幼儿园管理, 要规范办学、分类治理、改善无证办学问题, 提高、保证质量。2011年, 将出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 强调要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配置保安人员, 严防事故发生。此外, 将制定学前教育收费管理办法, 加强收费管理, 抑制过高收费, 治理乱收费现象。
2.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 各地各校在“减负”上也做了许多的尝试和探索, 但这个问题依然是困扰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不仅损害学生身体健康, 影响学生的发展, 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都有不利的影响。社会就业的竞争压力、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学效果的现实、教育教学欠科学的培养现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文化因素等等共同造成了这一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减负”工作步履艰难。
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首先, 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任务, 调整教材内容, 设置课程的合理难度, 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此外, 政府不得给学校下放升学指标, 不能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其次, 在2011年要研究制定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 发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 新选定、修订的教材计划于2012年秋季开始使用。在教育教学中, 要严格按照课程方案, 不额外增加课时和课程难度, 提高课程效率, 减少作业,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能作为义务教育升学入学的依据。再次, 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方法, 尊重子女的健康情绪, 加强和孩子的沟通。总之, “减负”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给学生了解社会、思考问题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其能够学习和探索自身感兴趣的领域。
3.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着力化解“择校热”, 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 国家积极促进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尤其是“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相关统计表明, 近年来, 各地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累计投入达4 000多亿元, 为农村家庭平均减少了770元到110元的教育负担。可以说, 义务教育已经做到了让每一个适龄儿童不花钱就有学上, 但还不能保证人人都能“上好学”。优质教育不足、配置不均衡、管理不规范等因素致使诸如“择校热”之类的问题依然凸显, 而化解的根本措施, 就在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的基本制度, 具有普及性、免费性、强制性和统一性, 这正是义务教育和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今后10年要依然坚持施行九年义务教育。从现今的实际状况来看, 做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不在于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而是寻求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才是当前推进义务教育的关键。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明确路径, 率先在县区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2011年, 要制定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导意见, 出台义务教育均衡考核和评估办法, 重点推动以省区为单位的义务教育均衡工作, 确定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的路线图, 将以备忘录的形式规定相应任务, 督促各地落实均衡发展的责任。二是明确举措, 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包括教师、校舍、图书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 因此, 推进县域内教师的合理交流, 执行把优质高中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 并通过集团化办学、结力帮扶等模式, 扩大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覆盖面等都能有效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进程。但需要注意的是, 教育均衡的目的不是削峰填谷, 而是要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以缩小差距。三是抓住难点, 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机制。一方面, 要根据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状况调整学校布局, 确保布局的合理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在确保提高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同时还要防止撤并学校所带来的“上学难”问题。另一方面, 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通过“远程教学”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改善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去年, 中央财政投资了8.3亿元用于农村薄弱学校的改善;教师政策也继续向农村倾斜;持续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边缘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此外, 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那就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这个问题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还将十分突出。目前, 全国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进城随迁务工生子女有1 167万人, 留守儿童有2 272万人, 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都急需得到关注。2006年3月, 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决议, 提出要以流入地和公办学校为主, 予以解决。近3年来, 中央财政投入了近62亿元用以让农民工子女能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同时还鼓励、支持各地颁发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入学升学考试的办法。而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除了要完善寄宿条件和相关制度, 还需要与妇联等部门配合协作,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爱护体系和动态监测体系, 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进一步增强吸引力
发展职业教育, 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途径, 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紧张的关键环节。近年来,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4 262万毕业生受到了企业和各行业的欢迎。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职业教育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职业教育缺乏统筹、办学和市场衔接不紧密、知识结构不健全、社会上还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等,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局面。
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非常重视。2011年, 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1年) 》, 召开了全国职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 指出要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 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关键在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毕业生就业率高、待遇高、发展好既是教育质量获得社会承认的表现, 也是增强其吸引力的核心要素。要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基层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建立了2 300多所职业教育实习基地, 2 680多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100所示范性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2010年, 教育部又确定了28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性单位。今后, 还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健全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 改善办学条件。还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定岗实习, 提高学生就业创新能力。其次, 还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学生就业创新能力。2010年, 教育部牵头促成15个行业、139家企业、166所职业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并成立了全国中等职业教学改革创新委员会, 组织了43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今后, 还会加快《职业教育法》的修订进度, 并出台促进校企联合发展的有关政策, 吸引社会参与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估, 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企业、职业、行业是最有发言权的, 促使它们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努力实现职教专业与企业产业岗位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极力推进学历证书与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是保证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有40%的学生获得了双证书, 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对于即将就业的学生, 先培训后就业, 建立就业准入制度。第二, 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为鼓励更多青少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国家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设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 目前, 对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每生的资助为1 500元, 90%的学生能够得到补助。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付学费, 这包括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和急需人才专业的学生, 去年又将这个免费范围扩大到了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此项举措惠及444万学生, 占在校生人数的20%。去年底, 总书记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了要扩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免费范围,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和资助管理工作的指示。第三, 要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近年以来, 我国探索了高职招收中职和5年制职业教育的模式, 经验教训值得借鉴。在今后一个时期, 职业学校要明细规范办学层次, 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途径, 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第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目前, 按中央要求, 教育部和天津等地区合作建立了6个县区职业教育发展基地。政府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 充分调动行业积极性, 提高技能性人才的地位和待遇, 尤其要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术人才进行宣传和表彰, 以形成政府主导, 行业办学, “行行出状元”的良好氛围。
5. 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引导各类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高端保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输送了3 420万毕业生, 超过了过去20年的总和。五年来, 就国家最高三大科技奖的获得者而言, 50%以上的科技奖获者集中在高校;2010年, 国家科技奖授奖项目超过70%由高校获得。毋庸置疑, 高等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但是, 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校办学特色尚不鲜明, 高校自主办学还有待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需要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第一, 要着力优化教育培养结构, 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到2020年,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将达到40%, 高等职业教育, 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继续教育、专业硕士、民办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将得到大力发展。加强各类人才培养, 尤其是紧缺人才、新生学科、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高校的发展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 要改善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在肯定我国的经验和成就, 弘扬我国优良传统的同时, 也需要注意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当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和紧迫之时, 教育部和高校开始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比如:2010年选择了16所高校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基地;联合20多个部门、7个行业协会在64所高校内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 将来还可能启动“卓越医生计划”“卓越律师人才计划”等;在大学内设立相关试点学院, 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实验等等。第三, 要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质量的分类标准。首先, 探索各门各类学校的办学模式, 对办学层次予以准确定位, 鼓励、支持各类高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办好特色。自2006年起, 在实施“985”和“211工程”的基础上, 中央财政提供了19亿元重点支持学科发展;2010年, 中央又投入5亿元, 加大特色学科投入, 对非“211”大学予以倾斜;2011年, 中央将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其次, 加强教育管理, 做好质量保障工作。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课程教学开发、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指导, 着力推动科教与社会经济结合, 探索高校之间、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最后, 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要强调政府评估并确保政府评估发挥导向功能, 要合理制定评估内容, 指导高校开展基本数据库建设并定期发布教育教学质量报告。第四, 加强科学管理,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公办学校要坚持完善大学校长负责制, 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民办学校要积极探索加强党组织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大学章程建设, 实行民主决策、管理, 探索社会各方面的合作, 努力提高学校员工的积极性。
6. 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 完善考试招生制度,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考招生制度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从1952年确立高考招生制度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 高考为社会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为能使高考更好地发挥其人才选拔及教育导向功能, 高考招生制度也在探索中不断进步, 如:调整了考试内容, 更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进行分类考试, 采用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人才选拔机制;改革招生录取方式, 全面实现远程录取, 使得高校录取更加规范和高效;实行分省命题, 彰显素质教育理念, 促进高考与基层教育改革的紧密结合;加强高考招生管理, 实施高考招生阳光工程, 保证考生入学考试公平。
我国高考制度虽在不断完善, 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如“独木桥”问题、一考定终生问题、与素质教育的衔接问题、公平公正问题等等。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高考并非中国特色。美国的SAT、AC T考试被美国3 000多所招生机构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俄罗斯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实行大学入学统一考试;韩国曾在“需不需要高考”的问题上有过长达40年为数7次的大争论, 但从1995年开始依然实施大学入学能力考试。在我国大众心目中, 高考制度是必须要坚持的, 但也必须深化改革, 努力解决各种诟病。针对“独木桥”问题, 应着力完善升学途径, 为学生成才提供各种选择机会。改革应涉及改善自学考试、成人考试;办好开放大学;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探索不同类型学校的衔接, 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等等。针对一考定终生的问题, 应努力改变现状, 完善综合考评制度, 让学生的才能和日常表现也成为其是否被高校录取的参考, 而不是仅看一次考试。同时, 要推进录取模式改革,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录取方式, 比如说, 可以采取自主录取的方式, 由学校专家委员会确定最终录取的名单, 还可以采用保送、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方式。此外, 还要探索一些学科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 比如外语。针对高考与素质教育的衔接问题, 要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改革, 完善考试试题库, 保证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逐步实现依据不同人才标准来选拔不同素质的人才的构想。
其实, 高考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 不应简单地把两者直接对立起来。高考依然是检测和评价学生质量、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手段。素质教育也不是要不要考试的问题, 而是要解决考什么和如何考的问题。高考应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机联系, 努力促进素质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高考中的公平问题应通过完善高考名额分配的方式来解决, 如通过省际对口支援, 缩小不同省份的差距, 利用东部和高等教育资源发达城市对口支援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地区来实现。还要进一步规范高考加分政策。2010年11月,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 对中学生学科奥赛和科技竞赛高考奖励项目进行了政策调整, 并着力抓好督查落实工作。此外, 还要落实健全高考信息公开制度和诚信体系, 加强考风考纪建设, 保证高校招生能受到政府、考生和社会的有效监督。鉴于高考涉及面广, 敏感性高, 今年国家将成立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 用以研究考试改革方案, 指导高考改革的有序进行。
7.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 要整体提高教师素质
目前我国有1 700多万名教师, 他们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具体表现为: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短缺、普通高等教育领军人才匮乏、师德建设有待加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 努力健全师德考核和奖惩制度, 把师德作为考核和奖励的首要指标。通过大力宣传全国教育教学中的优秀典型,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此外, 要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良好社会道德和学术风气的形成, 克服学术浮躁现象, 严肃查处不端行为。据悉, 今年将进一步出台加强学术不端行为惩治的实施方案。
第二, 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解决农村教师短缺的问题, 国家在2006年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聘岗位计划”, 到2010年共招聘教师20万人。2007年, 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生教学试点, 共招收了4.5万名学生, 2011年, 首批毕业的1万名学生即将走向教师岗位。为了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 近年来, 高校大力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达573人, 占全国千人计划引进总数的65%。为了加强教师培训, 中央财政投入了5.5亿元用以组织和实施对110万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 参训学员的满意率达90%以上。笔者认为,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需要结合免费师范生试点教育的经验, 完善政策, 扩大实施范围;此外, 要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师培训, 继续加大“国培”力度, 以农村教育为重点, 对1 000多万教师进行培训。
第三, 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对于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从教的教师要给予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去年中央财政投入5.5亿元用以改善农村条件, 着力推动中西部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落实农村教师岗位津贴补偿制度, 就是为了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
第四, 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努力实施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 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制度,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8. 加大政府教育投入, 科学配置、加强监管, 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教育投入是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保障。《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关于教育投入, 当前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落实政策, 凑好钱。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 为了实现4%的目标, 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七项重大政策措施。要确保到2012年达到4%的目标, 关键是要把各级政府的政策落到实处, 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行业的机会。今后, 完善落实相关政策,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出资办学是工作的重点。
二是科学配置, 用好钱。首先是补短板, 财政投入要重点、优先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区域和领域;其次是促公平, 要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解决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入学问题, 完善政府资助体系, 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教育的公平发展;最后是提高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拔尖专门人才, 吸引优秀教师,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是完善制度, 管好钱。首先, 完善经费分配制度, 可以通过成立国家大学拨款委员会来对学校开销进行科学预算和管理;其次, 完善高校财会制度, 推行高校总会计师政策, 直属高校总会计师由教育部集体委配, 以此促进财务管理的专业化;最后, 要完善经费监管体制, 成立国家教育经费监管中心, 加强重大项目的审计和考评, 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严肃查处腐败行为。
四、加快教育发展的推进思路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明确工作思路, 才能实现整体优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很难急于求成, 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 几乎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联系, 又和基本国情密切相关。办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 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必须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教育科学发展、解决改革发展中教育现实问题的基本思路, 袁贵仁部长就此提出了如下几点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解决突出问题的推进思路。
1. 以素质教育为主题,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 但也还存在着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比如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赏析等,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等理念, 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体系,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提高富国家、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并养成勇于创新和探索的实践能力。
2.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 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资源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不仅是公平问题, 也是影响教育质量总体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在落实《规划纲要》的过程中, 要进一步将本届政府确立的十大发展项目细化、实化、具体化, 制定实施方案, 分解项目任务, 落实项目资金。无论是已经实施的工程项目还是今年即将启动的工程, 都应将维护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作为目标, 在此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以重点改革为突破, 不断完善教育体制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重大动力, 只有深化改革、不断创新, 才能为教育提供不竭动力和制度保障。为能使牵涉各方利益的教育改革有序推进, 应从三个层面进行系统设计:重大改革要从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由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部署;各地各校可根据自身实际, 根据《规划纲要》要求, 自行组织试点, 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总结推广。目前, 覆盖全国各级各类、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已经全面启动, 希望这些改革试验的实施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把改革引向深入。
4. 以转变职能为核心, 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建立服务型政府, 克服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是当前教育行政改革应有的题中之意。具体应做到:第一, 重大项目出台前要反复论证, 保证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当前, 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由各方面、各领域、高层次的专家所组成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 今后, 凡是教育领域内的重大举措都要经过咨询委员会的咨询论证。第二, 制定和完善各级各类质量标准, 整合教育评价机制, 探索科学高效的督查体制。要将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情况、政府的管理情况等向社会公开, 接受全体公民的监督。第三, 转变管理方式, 简政放权。切实扩大省级政府和学校的自主权, 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 在教育上加强党性教育, 以党风带动学风、促行风、正学风, 不断提高教育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五、总结
学习袁贵仁部长“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与任务”的报告让笔者收获颇丰。袁部长的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言辞恳切、求真务实, 不仅让我们对教育改革进程有了更深的认识, 还让我们对当前的形势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在肯定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并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政府加快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为我们以后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教育问题, 国之大计。《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至今, 已有半年多的时间, 政府为各级各类各个层次的教育都设立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试点, 实施或拟出台了一批中长期教育计划和相关办法、方案和意见, 同时还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和解决教育问题, 这不仅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教育问题的重视, 也表明了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改革创新的决心。
在我国, 对教育问题的议论历来不绝于耳, 在众说纷纭中, 就连《规划纲要》也面临着一些质疑。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正是众人对教育问题的批评和质疑促使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对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和时代的共同需要, 是我们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 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历史选择。
8.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 篇八
科学求真敢于“破冰”破解教育发展难题
科学求真,机遇与挑战并存
要推动许昌教育科学发展,就必须将求客观规律之真进行到底。求真,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关键,更是人民满意学校创建的基调。
在高建国局长看来,当前许昌市教育事业正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许昌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三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即“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形成学习型社会、率先进入人力资源强市行列”。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陆续启动、职业教育攻坚项目的强力实施,一幅反映许昌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然而,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教育资源整合和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有待加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及教育现代化水平,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教育领导方式、学校管理方式及课堂教学观念需要转变等一系列问题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遵循规律,求教育规律之真,务科学发展之实。
未雨绸缪敢于“破冰”
要搞好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必须强化教育系统的创先争优意识;要形成创建人民满意学校的长效机制,必须提升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执行力,用高建国局长的话就是:未雨绸缪,敢于“破冰”。
2009年,市教育局发出了建设“学习型机关、效能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即“四型机关”的号召,在全市教育系统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启动“四型机关”创建活动。同时,各级各类学校以执行力提升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适合学校特点的创建活动。
通过开展“四型机关”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解决了全市教育系统干部和教职工在学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沉不下去、学不进去、作风浮漂、虚假浮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推诿扯皮、华而不实等一系列问题,为许昌市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学求实因校制宜搞创建“百花齐放”
要推动许昌教育科学发展,使“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工作上新台阶,必须求科学发展之实。求实,是创建“人民满意学校”的前提,更是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的保证。
校校参与,全员创建。“人民满意学校创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评比活动,它是一套完整的评价激励机制,我们就是要通过建立机制,激发所有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高建国局长的一番话点出了创建活动的实质。只有校校参与、人人参与,才能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只有年年评估、年年提升,才能真正做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名教师。
瞄准目标,奋力争创。“办学管理规范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许昌市人民满意学校(许昌名校)”是“人民满意学校”创建的三个层级。各中小学校可以直接争创“办学管理规范学校”;被评为许昌市级 “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的,可申报“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具备许昌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的学校可申报“许昌市名校”。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从本校实际出发,认清位置,找准差距,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创建目标,通过达标升级,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水平,从“办学管理规范学校”到“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再到“人民满意学校”,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
因校制宜,明确目标。许昌各县区都制定了创建工作规划,将创建任务进行分解,与乡镇、学校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做到宣传到位、动员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市直各学校对照綜合评估体系标准,重新理清思路,分别制定创建总目标和每年要完成的子目标,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每个职能部门、每个教育教学岗位以及每个年级和班级,将创建目标细化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完善制度,强化机制,狠抓落实。
全员参与,“百花齐放”。活动启动以来,各县市区相继制定了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许昌县在2008年《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创建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激励机制,奖励政策与校长任免、评优表先、物质奖励三挂钩,对每年荣获“办学管理规范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许昌市人民满意学校(许昌名校)”称号的学校,县教体局在评优表先上给予倾斜,并分别给予物质奖励,对“人民满意学校”创建过程中,成绩特别突出的乡镇中心学校给予2万元的物质奖励,对创建活动不力、行动迟缓的学校校长实行处罚,调动各学校及广大教职工全员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科学创新率先发展示范带动
要推动许昌教育科学发展,要使人民满意的学校真正成为一面旗帜、一种引领、一套机制、一个品牌,必须科学创新。创新,为品牌学校发展提供了活力,也是教师和学生成长、成功的不竭动力。
创建“人民满意学校”是引领许昌教育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一面旗帜,是激励各级各类学校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一个平台,是指导学校挖掘潜力、提升内力、增强实力的一套标准体系,是许昌教育树立形象、塑造品牌、唱响中原的必由之路。创建凝聚合力,激发活力,提升创造力。通过长期不懈地创建,努力打造一批响当当的名校、名校长和名教师,持续实施名校提升工程,使之走出许昌、走出河南、走向全国;注重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优质校、品牌校、名校,越来越多的校长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校长,越来越多的教师成长为优师、名师,使许昌成为名校众多、名师云集的教育高地。
2010年初,许昌市教育局下发“1号文件”,正式启动“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工作。作为全市教育系统的一号工程,两年来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从局长、校长到一线教职工,都以空前的热情、务实的行动投身到创建之中,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全面规范,素质教育得以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使许昌教育的总体面貌焕然一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工作在带动外延发展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发展,如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高效课堂的探索模式,实施大课间活动,多种形式进行“三项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和新三项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因此,“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为素质教育开启另一扇窗口,真正实现了高建国局长所倡导的:“让成功的教育使学生终生受益,让学生对成功的教育记忆终生”。
把教育办在百姓的心坎上
自2009年以来,许昌市教育局通过开展“四型机关”创建活动,形成了良好的作风,提升了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为“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如今,“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已成为许昌教育的一个品牌,在全省独树一帜。
把教育办在百姓的心坎上,“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工作使许昌教育强势发展。2011年评选表彰第二届“人民满意学校”5所,“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办学管理规范校”70所,名校长、名教师46名;实施名校带动,成功实现许昌市二中与许昌市九中“以强带弱”联合办学,迈出了铁东教育拉动铁西的第一步;许昌实验学前教育集团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坚持改革促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稳步扩张;继襄城之后,长葛成功创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
把教育办在百姓的心坎上,在改善民生方面求真务实。2011年,许昌教育局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3.74亿元,保障面达100%;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59万名,1.75万名中职生享受到了国家助学金,3976人免除学费,共落实资金4017万元;坚持“两为主、四统一、应入尽入”原则,妥善安置29007名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
把教育办在百姓的心坎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1年,许昌教育局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项目157个,资金12067.28万元。其中:特殊教育项目4个,资金1420万元;明德项目6个,资金270万元,居全省第一;学前教育试点工程9个,资金1115万元。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推荐阅读: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办法07-0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9-13
山东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10-31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08-11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摘要09-02
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11-20
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08-22
山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10-01
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