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部分

2024-10-20

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部分(精选8篇)

1.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部分 篇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旅游部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近日发布。纲要全文约6万字,共分为16篇62章。其中第六、十四、十六、五十七章涉及旅游发展的内容。

纲要在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纲要在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中提出,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纲要在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中提出,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纲要在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中提出,继续支持香港发展金融、航运、物流、旅游、专业服务、资讯以及其他高增值服务业,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支持香港发展高价值货物存货管理及区域分销中心,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增强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加快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该章提出支持港澳培育新兴产业。支持澳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会展商务、中医药、教育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

2.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部分 篇二

《规划》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服务贸易发展的七项战略任务, 分别为积极推动重点行业服务出口;继续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加快服务贸易企业“走出去”步伐;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推进服务贸易领域自主创新;促进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贸易。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任务, 将在法规体系、统计体系、管理机制、促进体系、贸易环境、创新扶持、知识产权、行业协会这八个方面健全保障体系。

《规划》提出, 将制定和完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 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审批程序, 开发适合服务贸易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 积极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等。

3.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部分 篇三

①到201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

②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

③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④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⑤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内容创新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⑦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更加完善,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网络逐渐形成;

⑧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逐步形成;

⑨主要文化产品进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逐步扭转,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⑩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摘自2012年2月16日《东方早报》)

4.十二五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篇四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做出了科学的规划,在暑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以下是自己的一点认认识: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十二五规划中,党中央为我国未来发展构建了一幅宏伟蓝图,其主要目标如下: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越来越表现出它的不足,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正努力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工厂发展低能耗高效率的生产模式,淘汰一部分能耗高产能低的老企业,同时大力支持

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的工业结构正在向低能耗,高效率,技术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农村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在十二五规划中,党中央再次将产业结构调整列入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我相信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今后的五年里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九年义务教育不仅得到普及,而且教育质量在不断提升,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专业师范生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中来,使得我们广大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家为了保证每一个考上的学生都有学上,实施了多种措施,如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等,还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学生在校生活问题,大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相信,我国的教育事业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直致力于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开发,企业生产提倡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不仅节省成本,还保护了环境,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低碳生活,是这种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大大的减少了居民生活污染,对环境保护气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新兴能源,减少了化石能源在能源利用中的比重,做到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依然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目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更好,我们的资源也会因为我们的合理利用而显得用之不竭。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

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在十一五期间,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作为一个农村来的学生,对家乡近些年来发生的变化更是感触颇深,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解决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是农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实施,我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农民从破土坯房搬进了舒适的小洋楼,道路交通也得到了改善,出行难再也不是困扰山里人的问题了。在十二五期间,党中央继续将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来抓,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看到的农村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家所在的乡镇就一直把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作为大事来抓,先后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文化体育活动周,爱心送到家等活动,大大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还逐步建设了一批小型体育场,满足了人们强生健体的需要。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同样得到了精神生活的享受,使得农民的素质有了显著提升。大家都对政府工作称赞不已。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我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5.“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 篇五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公路交通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两型”和“低碳”交通发展,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促进全国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服务于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特制定本纲要。

一、突显服务理念,“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1.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过去五年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为价值观,在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公路网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国省干线公路等级逐步提升,农村公路行车条件不断改善。截止201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突破4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4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4.7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72%,国省干线公路水泥、沥青路面铺装率达到94.9 %,乡镇公路通达率达到99.9%,通畅率达到96.6%,建制村通达率达到99.2%,通畅率达到81.7%。“十一五”期间,全国公路优良路率平均每年增长1%。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优良路率达到99.2%,国道优良路率达到79%,省道优良路率达到75%。

——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更趋规范。“十一五”期间,各地进一步完善养护技术体系,修订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等规范,颁布实施了《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同时加大养护资金投入,积极实施公路养护工程和路网结构改造工程,实施了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专项行动。“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用于公路养护工程的资金约8011亿元,完成路网改建工程 55万公里、公路大修工程16.7万公里、公路中修工程36.4万公里。同时还完成危桥改造11296座/87万延米,完成了国省干线公路安保工程实施工作并累计整治安全隐患路段36万处/12万公里,处治公路灾害路段10283公里。全国国省干线公路的技术状况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取得历史性突破。200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明确了农村 公路养护主体与责任,建立健全了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和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得到逐步加强。截止2010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列养里程已经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94.3%,其中18个省市实现“有路必养”的目标。

——公路网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建立了覆盖全国40万公里公路的路况信息报送系统并有效运行;公路与气象部门全面开展合作,共同加强公路气象预测预报和恶劣气象预警等工作;部分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了公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并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发布公路路况以及公路交通气象信息;建立了我国自有产权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进一步推广实施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全国共27个省(区、市)实施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组织开展了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区域ETC系统的应用示范工程。到“十一五”末,全国开通了2000多条ETC车道,ETC用户达到150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明显提高。此外,修订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和《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臵规范》等技术规范,组织完成了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与标志标牌更换工作。

——路网管理与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有效应对处臵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以及汛期防洪与冬季强降雪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初步建立了部省应急会商机制,完善了应急信息报送等制度,探索建立高速公路跨区联动协调等应急运行机制。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初步建立了专兼结合的公路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定期组织开展警地联合公路应急演练。此外,部印发《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各地启动了部省两级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中心平台建设,现已实现部与17个省区市的公路视频数据接入共享。

——公路法制和路政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先后出台了《公路保护条例》、《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等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的公路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公路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会同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集中治超工作,严重违法超载超限运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建成一批设臵规范、标识统一的治超检测站点,逐步推进治超信息系统联网。加强路政管理,完善并执行公路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执法责任制度和执法公示监督制度,实现全国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目标。——燃油税费改革平稳实施。2009年年初,国务院正式实施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取消了公路养路费等六项交通规费,基本完成了44万多名改革涉及人员的安臵工作。同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十一五”期间全国18个省区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撤销收费站1892个。

总体上,《“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纲要》确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目标基本实现,全国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健康发展,养护管理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增强,公路服务水平得到改善,公路交通防灾抗灾和应急处臵能力得到提高,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充分发挥了公路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服务性、先导性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便捷出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2.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和日益高涨的公众出行需求相比,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公路养护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交通流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公众需求的日益提高,公路养护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一些地方对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足,重建轻养、以建代养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公路养护投入不足。燃油税费改革后,普通公路建设、养护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严重短缺。

——路网结构有待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断头路依然存在;一些主要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不足且可替代路线少,部分重要省际通道相邻省区市的公路技术等级不匹配的问题突出,路网整体服务能力和通行保障水平不高,部分公路交通拥堵较为严重;少数普通国道干线公路技术等级低、通行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低。

——公路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公路网尤其是普通公路的监控设施不够完善,公路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机制和应用支撑体系尚未建立,路况信息采集和发布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公路服务信息量少且更新不及时,特别是普通公路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难以满足公众出行服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的服务功能与水平还有待提高。

——公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普通公路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够完善,部分公路安全设施标准偏低;重载货车和船舶压垮、撞毁桥梁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桥梁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公路基础设施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公路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依然不足,有效的公路跨 区联动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平台体系尚未形成。

——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支撑仍然薄弱。地方公路管理体制不适应公路网络化运行管理与应急处臵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公路养护管理标准规范体系有待完善,公路养护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高速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和工艺难以满足快速、安全、环保的要求。预防性养护技术体系和科学决策体系尚待完善。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臵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部分公路安全技术难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二、坚持科学发展,准确把握“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方向 3.公路养护管理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从养护任务角度看,“十二五”期间将迎来周期性的公路养护高峰期,加之公路交通流量特别是重载交通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公路将面临集中大修和改造的压力,养护任务极为艰巨;从资金保障角度看,“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资金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特别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随着普通公路融资难度加大,公路养护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而燃油税费改革后,公路养护资金的拨付程序与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将对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规模和养护管理模式产生一定影响。从服务需求和安全保障角度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机动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公众对公路交通出行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不断高涨,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日益被高度关注并逐步成为社会问题。加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及突发性事件日益增加,交通运输安全风险持续加大,这对公路交通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此外,我国已进入资源环境矛盾的凸显期,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重要领域。发展绿色养护,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一项紧迫、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因此,“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适应新变化,满足新需求,不断提高路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好公路基础设施网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4.公路养护管理急需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牢固树立并继续贯彻“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价值观念,和“公路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努力转变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方式,坚持“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科学养护、强化应急保障、确保优质服务”的方针,进一步夯实公路养护管理基础,全面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切实提高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公路交通网络“更安全、更畅通、更便捷、更高效、更经济、更和谐”。5.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十二五”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以公众出行需求为导向,强化公路综合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始终把“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作为养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服务内涵、丰富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

——安全第一。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健全标准体系,强化安全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运行机制,加快队伍建设,提高公路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

——养护优先。强化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性地位,建立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大养护投入,加强公路养护和保护,充分发挥现有公路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依法治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地位,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推进依法履职、依法行政,加大公路保护力度。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增强管理透明度。

——科技支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完善技术体系,实现科学决策,推进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进步。强化环保意识,推行绿色养护,发展预防性养护、再生利用、安全监测等技术,提高养护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人、车、路、自然和谐发展。

——体制创新。本着“层级清晰、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原则,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事权关系,建立适应燃油税费改革需要和公路网管理特性的公路管理体制。

6.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5年,全国公路的技术状况和网络结构明显改善,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路网的协调管理能力、通行保障能力、应急处臵能力明显增强,公路养护和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依法治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初步形成高质量工程、高品质服务、高效率监管、高科技支撑、高素质队伍的公路养护管理格局,逐步实现管理决策科学化、养护作业规范化、路网调度智能化、运营服务精细化、应急救援高效化、路政管理法治化的目标,确保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的需要。主要发展指标如下:

——国道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0%以上,消除国省干线公路中的断头路、等外路,同一省际通道相邻省区市公路技术等级基本匹配;

——国省干线公路水泥、沥青路面铺装率达到95%以上,总体技术状况MQI 达到80以上;高速公路平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大于90,国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除外)平均PQI大于80,且PQI值小于70的比重下降至12%以内;

——国道平均运行速度达到60公里/小时;

——国省干线公路现有危桥改造率100%,当年新发现危桥处治率100%。基本完成县乡公路中桥及以上现有危桥改造任务。农村公路危桥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每年国省干线公路实施大、中修工程(含预防性养护)的里程比重不少于17%;

——全国公路养护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40%,国省干线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70%,高速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0%;

——基本建立覆盖国家高速公路和主要国省干线公路的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中心平台体系,各省级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中心平台基本建成并与部级平台联网互通。高速公路重点路段运行实时监测覆盖率达100%,东中部地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节点实时运行监测覆盖率达60%;

——全国范围内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的平均覆盖率达到60%,建成ETC车道6000条以上,ETC用户超过500万个;

——现实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救援2小时内到达、公路应急抢通24小时内完成;

——建成具备24小时内预报、6小时内预警的国省干线公路气象监测网络和预报预警服务体系。

三、以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路网通行能力 7.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提高主要通道的通行能力和全国高速公路的网络化程度。全面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提升干线公路技术等级、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安全水平,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到2015年,基本形成路网结构趋于合理、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城乡衔接更加顺畅的公路交通网络。

8.重点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工程。“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一批国省干线公路重点路段进行综合改造,重点提高国省干线公路中的二级及以上公路的比重,加快拥堵和交通瓶颈路段的升级改造,完善公路指路标志以及交通标志标线,增设必要的爬坡道、休息区、便民服务点、应急救援点、出行信息采集与发布设施以及标准化、规范化的治超检测站点,加强路域环境综合治理、绿化 美化和公路文化等建设,着力提升国省干线公路的技术等级、路况水平和服务能力。

9.继续实施路网结构改造工程。以国省干线公路、重要县道、通客运班线、学生班车和旅游公路为重点,继续实施危桥改造工程和公路安保工程。加大国省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力度,基本完成国道、省道公路中抗灾能力明显不足路段的改造任务,力争同一路段灾害损毁重复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在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按每个县拥有两条抗灾能力较高公路的标准推广和实施“生命线”工程,提高公路网的抗灾能力。

四、以完善养护管理制度和规范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养护管理力度 10.加快完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和规范体系。研究制定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市场准入、招投标、公路技术状况监督、长大桥梁安全运营管理和监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制修订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养护定额和标准规范,规范路况检测、养护施工作业流程,形成一套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机制、规范化管理标准及技术指南。

11.加大公路养护工程实施力度。结合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文明样板路创建和标准化美化工程(GBM)的实施,在全国组织开展以“畅、安、舒、美”为主题的公路养护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加大预防性养护力度,树立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理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性养护指导政策、技术标准,探索形成一系列预防性养护技术,列出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全面实施预防性养护。在保证公路日常养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路养护工程资金投入,及时组织实施公路大、中修工程,保持公路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确保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12.重点加强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全面落实桥隧养护的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强长大桥隧安全运营管理,强化健康监测和实时监控系统建设,逐步建立部、省两级桥梁安全监管机制,部将对部分跨越大江大河及跨海通道等特大型桥梁、隧道进行重点监控,对结构状况和养护运营进行抽检。要以特大和大型桥梁、特殊结构桥梁、双曲拱桥、系杆拱桥以及有一定使用年限的老旧桥梁为重点,加强养护、巡查、检测和隐患排查等工作,并及时采取现场监管和交通管制等措施,确保桥梁安全。加大桥梁养护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研究建立桥梁养护从业人员资格制度。

13.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分清事权,分级管理。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着力解决农村公路缺桥少涵、安全防护设施不足、危病桥数量多、抗灾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目标。

14.加强公路养护装备与能力建设。推进公路养护大道班建设,逐步为公路养护施工及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专业养护机械装备,以及专用的通勤车辆和安全防护设施等,不断改善基层养护单位和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养护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提升基层养护单位和道班的专业化、机械化养护水平以及应急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15.提高养护施工安全保障水平。严格执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加强对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的现场监管,督促养护施工企业按规定设臵明显的施工及安全警示标志,切实做好养护施工路段交通组织管理工作,保障施工作业现场安全和车辆有序通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及运营单位要加大监督检查和省际沟通协调工作力度,统筹安排省际间相邻路段以及同一通道不同公路的养护施工计划,避免集中进行养护作业施工造成交通堵塞。

五、以构建养护科学决策体系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养护科技水平16.推进公路养护科学决策。大力推进公路养护信息化建设,完善部省两级公路数据库,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全面推广路况快速检测、分析、决策支持成套技术,促进路面、桥梁、隧道等养护管理系统的普及与集成应用。完善公路养护科学决策制度,研究建立以路况水平、服务水平和资金需求、投资效益评估结果等因素为依据的公路养护决策机制,初步实现在最佳时间对最需要实施养护的路段,采取最恰当的养护措施,提高公路养护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养护资金使用效率。

17.积极推进绿色养护。研究推广符合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绿色养护技术。重点推广沥青路面再生和温拌、水泥路面就地利用、废旧轮胎橡胶利用等废旧路面材料的循环利用技术和施工工艺,着力解决路面耐久性不足导致的早期损坏、车辙、反射裂缝等常见病害,在养护施工作业中降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8.加强养护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大力开展养护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重点研发推广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成套技术、公路和桥梁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全寿命周期养护设计、高速公路快速养护施工技术、应急处臵技术等,高度重视灌缝、挖补、水泥路面日常养护等技术和材料、设备的研发应用,着力提高全国公路养护整体技术水平。

六、以完善路网运行监测体系为抓手,进一步提高路网服务水平19.加快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臵平台体系建设。基本建成部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臵中心,全面推进省级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臵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和部省平台联网建设,形成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臵平台体系,为路网运行监测、协调会商与指挥调度、公众出行服务和应急处臵提供支撑。

20.加强公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建设。编印公路网运行监测和服务相关技术要求,结合公路建设与改造工程,重点加强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公路运行监控设施建设,合理设臵公路运行监控与信息发布设施,形成完善的公路网运行信息监测网络,基本实现部对国家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路段、长大桥隧、大型互通式立交桥以及区域交通状态等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发布。力争到“十二五”末初步实现国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网络的可视、可测、可控。

21.建立完善路网跨区联动协调机制。结合全国路网平台体系建设,通过推进路警联合办公、跨区定期会商等机制,实现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公路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动协调管理。选择条件成熟的路网区域,研究跨区域路网仿真决策和协调调度辅助支持系统。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对重要易堵路段进行现场监管和交通疏导,并采取措施实行综合治理,避免出现大范围严重堵车现象。

22.全力做好公路出行服务工作。制定并实施公路服务标准规范和等级评定等制度,完善公路休息区、便民服务点等设施,进一步强化和规范高速公路及其收费站和服务区的经营管理行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24小时不间断服务。建立基本覆盖重要国省干线公路的交通广播网络及行业统一的出行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出行信息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服务要求。

23.全面开展公路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各地交通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与会商,完善合作工作机制,促进两个部门的工作信息平台的联网共享,共同做好公路交通气象预测与预警工作。推进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建设,实现交通、气象观测站点和公路交通气象信息的集成共享。

七、以强化安全应急能力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应急处臵水平24.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预案体系。按照部修订后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完善地方公路交通应急预案,重点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专项处臵预案和针对重大桥梁、隧道等现场预案,着力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到2015年,初步形成部、省、市、县四级公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

25.强化应急运行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预测预警、应急处臵和信息发 布等应急运行机制。加强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多部门、跨区域协作,推动跨部门、跨区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预警信息快速通报与联动响应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公路交通应急演练,建立公路应急管理培训制度,进一步提高公路应急处臵与保障能力。

26.建立公路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在积极培育公路养护市场的同时,加快组建以地方公路管理机构现有力量为主体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路应急养护中心以及专业化的公路应急抢险保通队伍。充分发挥武警交通部队作为国家级公路应急抢险保通专业力量的优势,按照有关规定承担部分具有重要意义的国(边)防公路的养护保通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与处臵工作。逐步落实重要的公路桥梁和隧道由武警部队守护。长大桥隧还应根据需要组建必要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提高其应急处臵与养护保障能力。

27.推进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根据国省干线公路分布情况,按照“均衡分布、分片负责、有效衔接”的原则,重点建设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配备必要的公路抢通物资和大型交通专用抢险装备、车辆及机械。充分利用公路养护施工企业的装备设施资源,统筹规划建设省级公路应急保障基地,基本建成包括地方公路交通部门和武警交通部队的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28.构建高速公路应急救助网络。以高速公路服务区为依托,以统一规范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服务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装备、队伍建设,会同公安、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建立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联动机制,逐步构建集运力集结、资源补给、医疗救助、车辆维修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体系。督促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强化车辆救援服务工作,并根据需要在高速公路沿线统一布点和配臵专业清障车辆和设备,依托路网管理与应急平台,建立健全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调度和指挥系统。

八、以完善收费公路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收费公路监管

29.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政策。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进一步控制收费公路总规模和收费站点数量。结合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全面取消超期及不合理收费等现象,促进现有收费公路全面规范并符合《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同时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政策,建立严格的收费公路监管机制,细化并完善收费公路“统贷统还”制度,积极探索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筹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体的非收费公路体系,建立更加合理的收费年限和通行费标准调整机制,推动收费公路政策的可持续发展。30.强化并规范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研究制定高速公路服务规范,重点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对经营性高速公路的政府监管,督促其认真履行公路养护、提供良好服务和相关信息报送等义务。建立实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评定制度,确保服务质量与水平。研究实施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高速公路综合服务水平和网络化监管与服务能力。

31.推进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等有关要求,通过政府引导、政策优惠、经济补助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ETC系统,逐步扩大ETC车道的覆盖率,培育并扩大ETC用户规模,扩大客服网点覆盖面,形成全国统一的ETC服务网点体系和分级管理的收费结算体系。力争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省内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收费公路非现金支付使用率达到40%。

32.继续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畅通,落实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等优惠政策。依法加大检查工作力度,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设备,提高检测效率和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通行效率,严厉打击假冒行为。同时研究并积极争取相关补偿政策,确保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长期有序贯彻落实。

九、以贯彻落实公路保护条例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路政管理水平33.进一步完善公路法规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尽快出台《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推进《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研究启动《高速公路条例》立法工作。同时加大地方性公路法规的立法工作力度。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由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共同构成的相对完善的公路法规体系。

34.建立和完善治超长效机制。继续坚持部门联动和区域联动,实行路面执法与源头监管并重,继续开展违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深化落实治超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源头治理力度,综合利用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治超工作长效机制,巩固治超成果,防止反弹。基本完成治超监控网络建设,逐步推广治超信息管理系统和高速公路不停车检测系统,确保治超检测站标识统一、设备完备、管理规范、信息共享。

35.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以贯彻《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路政管理文明创建活动,强化路域环境治理,促进公路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与适应。加大公路保护与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的爱路护路意识。逐步推行网上办理行政许可、跨省大件运输联合审批、首问负责制、高速公路救援、公路养护作业现场秩序维持和交通疏导等服务措施。逐步提高路政管理设施与装备水平,创新路政管理手段,加快路政管理信息化进程,切实提高路政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同时,推进路政管理与公路养护的有机衔接与工作融合,探索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和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工作由公路管理机构统筹管理的模式。

36.加强公路路政队伍规范化建设。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公路执法考核监督机制。利用科技手段推行非现场执法,并实现罚缴分离。推进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路政案件查处率达到90%以上,杜绝公路“三乱”现象。统一规范执法人员外观形象和基层站所标志标识,优化服务环境。到2015年,基本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纪律严、作风硬、反应快的路政执法队伍。

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37.体制保障方面。结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以及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加快推进地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建立“层级清晰、集中统一、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地方公路管理体制,强化部对国道的监管和投资力度,推进国道、省道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统筹管理的格局;本着“多元化投资、一元化管理”的原则和方向,理顺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实现各省级辖区内高速公路的网络化运营、收费和管理模式,依法强化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本辖区高速公路的监管职责。坚持农村公路由县、乡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资金、机构“三落实”。

38.资金保障方面。建立稳定的公路养护资金来源渠道。继续贯彻落实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出台符合行业发展特点的规范化的地方公路养护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全力保障公路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工程的资金需求,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危桥改造、安保工程、灾害防治工程等路网改造工程。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22号)中“成品油消费税替代原公路养路费的专项资金原则上全额用于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不得用于收费公路建设;中央取消政府还贷二级收费路专项补助资金在债务偿还完毕后,全额用于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和建设”的有关政策。同时,加强资金监管,规范资金使用。

39.科技保障方面。进一步加大公路养护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力度。根据我国实际,推动科技创新,通过开发、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公路养护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结合现有的路面、桥梁管理评价信息平台,科学分析公路及桥梁技术状况,科学制定预防性养护计划,为实现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进一步加强路网管理、收费公路管理、路政管理、治超等业务系统的推广和应用。研究部省路网管理与应急处臵的关键技术和跨区域路网仿真决策支持系统,推广路政巡查监控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管理与服务的技术水平。

6.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部分 篇六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工作及科技发展的有关精神,遵照我市“三大战略”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在全面总结我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科学编制《黄石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黄石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适用于全市科技、经济、教育、医疗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适用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社会发展各个行业;适用于市以及各县(市)区(开发区)等各个区域的科技进步工作和科技创新。适用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十一五”基本评估

“十一五”时期,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在科技项目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到2010年底,全市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产业、重大科技成果、专利等主要指标均能实现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的背景条件

1、基本形势

①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世界蓬勃兴起,各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国际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②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③胡锦涛总书记指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于自主创新。

④实施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重大发展战略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⑤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投入支撑、外延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

2、条件与机遇

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作出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了推进科技创新的优越环境。

②黄石有较为雄厚的科技资源。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72家,经重新认定的有27家;有企业研发机构50余家,其中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1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企业与高校共建技术中心32个、博士后产业基地6个;全市有专业技术人员28万余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100人;有三级专家453人,其中国家级143人、省级84人。多年以来,黄石获得省级科技奖励的成果,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项目水平均在全省市州中名列第一;黄石人均专利申请量居全省第一。

③黄石科技工作成效显著。2001至2008年,我市先后4届连续8年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市6个县(市)区连续4年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工作考核。我市还是湖北省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试点城市;是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市。

三、指导思想及原则

1、总体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促进企业自主创新长效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创造应用能力、推进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持续科技进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向产业一线聚集,完善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加快黄石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三大战略”目标,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总体指导原则:

1、坚持政府科技计划安排在我市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突出黄石“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导向作用,组织重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坚持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项目资金、政策环境、科技服务等多方扶持,建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创新成果应用主体。

3、坚持以产学研合作平台为支撑。广泛集聚省内外优势科教资源,深入推进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合作,不断提升黄石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坚持以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为重点。依托我市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创新基础,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获得一批拥有独占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确立我市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龙头地位。

四、主要目标

1、综合目标

通过“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促进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得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确立,重点企业和支柱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升,科技管理、科技服务、科技投融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到“十二五”末,主要指标有较大幅度提高,创新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2、量化目标

科技投入指标――①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②企业研发投入(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中小企业达到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以上;③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同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5%以上。

科技成果指标――①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增幅10%以上,专利授权量年增幅15%以上;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申请发明专利800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0件;②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100项;掌握支柱产业关键技术100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标――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递增20%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②经重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

创新主体建设指标――①力争一家企业跻身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行列,省级创新型企业发展到20家,市级创新型企业扩大到40家;②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50家。争取3家以上企业进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行列;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实现零的突破;③55%规模以上企业及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全市企业专利实施率达到65%以上。

科技人才指标――①力争10家企业进入省重点产业创新创业团队计划,30家企业进入市重点产业创新创业团队计划;②引进和培育100名综合素质过硬,创新能力突出,创新带头作用强的技术创新高端人才。

五、重点任务

1、科技项目建设

①支柱产业重大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提升主导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技术结构换代、产业链延伸开发和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

②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农业竞争力为核心,以企业、农户为主体,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实现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和安全”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一要组织攻克一批事关农业发展大局的关键技术,开发推广优质高效安全种植技术、优质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重点开发推广标准化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核心竞争力。二要突出重点产业,引进、选育、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三要着眼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加速产业化,以技术链延伸价值链,打造产业链,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

③低炭科技研发应用。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加强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节能产品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推动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转变,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④民生及社会发展重大技术推广应用。加强民生科技的研究开发,普及民生科技的应用,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实现科技进步与民生优化的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推动科技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促进全民健康、改善生存环境、保障公共安全。

⑤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处于整个创新链的前端,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提升我国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要依托黄石高校优势学科,集聚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强科研基地及平台建设,建设3-5个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以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知识创新平台。

2、科技产业发展及创新基地建设

①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产业长期竞争力和夺取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为重点,以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新产业集群化为主线,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为新兴主导产业。在产业总体布局上,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做高新材料产业集群,做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稳步发展新能源产业。

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利用黄石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机遇,加快“三园一带”(黄金山工业园、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工业园以及临港临江经济带)发展。在“三园一带”建设中,大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一批特色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智能物流装备、高功能涂镀板、高效换热器、节能节材压缩机和高端医药中间体五大特色产业基地。

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整合资源,通过资金支持、项目带动、服务推动,扶持苎麻、油茶、家禽三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发展链条,以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业特色产业的现代化。

③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大力度建设以国家级创业孵化器―黄石磁湖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县(市)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骨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服务体系。

④产学研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县(市)区校企合作示范区。通过建立示范区,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先行地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和建立区域性、综合性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提供新经验和新政策,辐射带动全市的校企合作全面发展。以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重点,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型的公共研发平台。鼓励黄石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联合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开发院、重点实验室、博士工作站、教授(院士)工作室、研究生实习基地等产学研结合机构。

3、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①科技创新主体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创新型企业活动。围绕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探索具有特色的企业创新有效模式,培育一批绩效突出、示范性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②支柱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在继续抓好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上,重点扶持黄石锻压、华强、华信、山力、宏翔机电、哈特贝尔公司等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省机电研究院共同组建先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扶持三丰、中城、奇迅、华威公司等

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共同组建智能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扶持新冶钢、有色、镀铝薄板等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共同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扶持东贝集团太阳能、华科新能源、耀星光电子等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共同组建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③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国家级示范中心--黄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以省级示范中心--大冶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各县(市)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基础,以模具、环境、服装制版、先进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型分中心为骨干的全市三级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积极探索面向市场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运行新机制、服务新模式。

推进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将湖北农技110与“星火科技12396”试点工作有机结合,培育“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品牌。充分发挥生猪养殖、植保机防、水产养殖3支市级应急服务分队的作用,依托有实力的农业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选聘地方特色农业服务专家,建设区域应急服务分队,为农户提供高效率的“产、供、销”全程服务。

④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重点建设机电产业链协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智能物流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和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装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三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进一步充实专利信息平台,在原有六大类专利分类导航的基础上,增加无效专利数据库、外文翻译系统、在线专利分析系统等内容和功能,将黄石专利信息平台打造成湖北专利服务的知名品牌

⑤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开展工作的氛围环境。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科技创新团队。

4、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①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体系建设。各级政府每年科技投入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足额预算到位、拨付到位、使用到位;加强我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申报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工作力度,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扶持;构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不断完善科技贷款贴息、知识产权质押、企业凭借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取得银行授信、中小科技企业互助联保贷款等融资试点;引进投资机构,引导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

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相协调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扶持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强化县(市)区、开发区知识产权管理职能,引导行业协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建立知识产权联合执

法制度;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充实专利信息平台,建立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本市及鄂东南地区提供专利服务。

③完善科技创新奖励体系。充分发挥以科技突出贡献奖、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先进单位奖、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以及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奖、优秀科普工作者奖为主体的市级科技奖励的激励作用;鼓励各县(市)区政府相应设立科学技术奖,鼓励卫生、教育、农业等战线设立行业科技进步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奖。

④营造创新政策环境。在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既定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条件研究和制定必要的地方政策:一是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二是科技引领和支撑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政策;四是深化产学研科技合作创新战略联盟政策;五是加快科技园区发展政策;六是科技投融资政策;七是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政策;八是发展和提升科技服务业政策等。

⑤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原则,整合科技资源,加强民生科普知识宣传和普及,提高全市公民科学素养,形成全社会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六、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建设

1、深入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从2010年起,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市、州、县政府推进科技进步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发布全省各市、州、县科技创新白皮书。同时,建立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等决定精神[鄂发(2010)12号],深入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引向深入,落实到基层。

2、深入推进黄石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科技工作会商机制。黄石市政府定期将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科技活动等定期向省科技厅通报,争取省科技厅的支持;省科技厅定期将科技项目扶持重点、拟实施的重大科技工程等情况向黄石市政府通报,加强对黄石市科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3、全力推进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作。充分利用我市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交通便捷,产业对接点多等优势条件,积极开展与东湖示范区的创新合作,广泛吸纳东湖示范区的创新资源,大幅提升我市特别是科技工业园区的创新能力。

7.安徽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部分 篇七

2月15日,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下称《规划纲要》) 公布, 《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具体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规划纲要》重申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 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十项主要目标, 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要求。《规划纲要》提出以重点工程带动的工作思路, 明确了九大重点工程, 并细化分解为若干具体项目。为保障《规划纲要》的实施, 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包括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文化贸易促进政策、版权保护政策、法制保障政策等。

《规划纲要》指出, 要扩大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鼓励具有竞争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文化企业对外投资, 兴办文化企业。纲要还指出, 将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国家许可范围内, 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 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8.财政“十二五”纲要 篇八

谢旭人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从多方面对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做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谢旭人强调,“十二五”时期,推进财政发展改革要着重把握好两点:一是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着力处理好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分配关系,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以及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等重大财经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即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财税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谢旭人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十二五”时期的形势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十二五”时期财政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推进财政发展改革,促进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不断完善财税政策措施,大力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支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要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健全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促进形成正确利益导向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保障。

上一篇:小学生诗歌:春风下一篇:创客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