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主体金融需求调研报告

2024-08-27

涉农主体金融需求调研报告(精选4篇)

1.涉农主体金融需求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2010***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

奖励情况自查报告

********:

按照《关于对2010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开展自查的通知》(财金**号)文件要求,我们对照《***省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10]**号)及《关于***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11]**号)有关规定,对奖励资金的分担比例、政策资金的落实情况、政策执行效果进行了自查,并根据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关于***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11]***号)有关规定,我们对县域金融机构及时下发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数据上报通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的统计口径,通过对县域内各金融企业2010发放涉农贷款增量部分的摸底调查,中国农业银行***支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支行、建设银行***支行……,等***家金融企业符合涉农贷款统计口径,最终有****家金融企业获得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

2010年,我***涉农贷款发放额为*****万元,涉农贷款平均余额为****万元。通过财金字[2011]***号文件申报符合条件的可予奖励贷款增量为*****万元,申报奖励资金为***万元。经上级部门批复后,获得中央、省级、市级奖励资金****万元。

二、政策落实情况

***单位于2011年**月**日收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万元([2011]***号)。奖励资金到达预算账户后,严格按照中央省级**%,市县级各按**%的比例,依据 [2011]**号文件拨付予农业银行***支行中央省级奖励资金***万元、市级配套资金****万元,共计***万元,依据 [2012]**号文件拨付县级配套资金***万元,依据 [2011]**号文件拨付予***邮政储蓄银行中央省级奖励资金**万元、市级配套资金***万元,共计***万元,依据*** [2012]**号文件拨付县级配套资金***万元。

在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政策落实工作中,***单位高度重视,积极与人行、银监局等部门沟通配合,严把各项数据审核关,确保涉农贷款增量数据真实、准确。一是严格审核涉农贷款计算口径;二是认真计算涉农贷款增量金额;三是严把年末不良贷款率的审核。在申报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这项惠农工作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促进“银农”充分合作,达到互惠共赢,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为“三农”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实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是国家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展现国家的惠农政策。

2、强化对金融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财政资金的管理。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金融企业的涉农贷款健康投放,做到有利于金融企业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3、严格按照《***省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执行,每季度,对各金融企业涉农贷款情况进行监督,掌握各金融企业贷款方向。

三、政策执行效果及建议

通过实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政策,加快了对农村金融网点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加大了对涉农贷款市场的开发宣传营销力度,提高了县域金融企业涉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极大鼓励了***金融企业对“三农”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了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

由于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是第一年实施,对此项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入,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与金融机构的交流,提出如下建议:

1、针对不同金融机构制定有区别的奖励政策。如适当考虑农村信用社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鼓励,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贷款投放的主力军,却由于历史包袱重、涉农贷款基数大、增量小等原因无法享受定向费用补贴及增量补贴,可否在相关政策上对农村信用社予以一定的倾斜,以扶持其健康发展。

2、创新审核方式,利用软件提高效率。建议通过开发审核软件、在线审核等方式,将财政涉农金融奖补资金的审核工作在 各级财政部门之间实现有效对接,实时监控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投放、回收情况,避免为获取奖补资金而随意修改数据,减少重复工作,节约审核成本,提高审核效率。

3、进一步细化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审核办法。可否考虑以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文的形式,要求各人民银行、银监局在当地财政初审时即对各相关金融机构的有关数据进行审核或出具意见。

***单位

二0一二年***月***日

2.涉农主体金融需求调研报告 篇二

关键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政策需求

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 经营主体规模化。近年来, 开鲁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规模较大, 主要有玉米、红干椒、果树等种植、养殖合作社, 同时出现了土地流转合作社和劳务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社。以黑龙坝镇为例, 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大棚葡萄小区, 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生产服务队。

(二) 生产方式机械化。在粮食作物种植、林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大型农机具正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 拓展市场品牌化。开鲁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商标的红干椒、果品、葡萄、蔬菜等, 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证书”。

(四) 组织管理规范化。通过培训、引导、监督等手段, 推进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创建。我们的红干椒和水果合作社应采取“一分散六统一”的经营模式, 即“分散种植、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采取科学管理, 合作社会运营良好, 入社农户收入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五) 融资渠道多元化。农业、林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现在看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内部融资, 包括资金融资和土地、机具、林权折价等形式的实物入股。二是金融贷款, 主要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和资金互助社等获得。

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 农民认知程度不够。部分农民群众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性质认识不清, 以为加入组织就是简单的“归大堆”, 甚至认为是回到“大集体”时代, 从而怕失去生产经营自主权。少数基层干部对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认识不高, 缺乏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发展思路不清晰。基层政府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在指导、扶持和服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方面不够有力。

(二) 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大部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松散合作”为主, 合作组织主要向会员提供技术、信息和营销服务, 产权关系比较松散。有的合作社发起人办社定位不明确, 组建合作社初衷不是为了发展生产, 而是为了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和项目。一些合作社虽然制定了章程, 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 但内部分工不明, 运作管理随意性大, 管理水平低下。

(三) 带动辐射能力较差。部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成员数量少, 业务范围窄, 多数都只停留在信息、技术服务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 而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有的虽然注册了商标, 但市场的知名度不高, 品牌获利能力不强。部分合作组织市场开拓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 而且只局限在本乡本土范围内, 达不到规模化、组织化的要求。

(四) 投资融资能力有限。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各级财政支持有限, 承担较高的市场风险和运营成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农民利益连接松散, 对成员的约束力弱, 成员只愿共享利益, 不愿投入更多资金。受信用担保等因素影响, 银行信贷支持力度不大。民间投资受短期获利动机制约, 投资来源也非常有限, 客观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

(五) 土地集中程度不高。虽然土地流转开展有了一定的成效, 但目前全县仍以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经营为主, 一方面造成了农户的买难卖难、实行机械化难和采用新技术难, 另一方面也使龙头企业难以延伸和发展。土地细碎化现象和土地流转的计划性和规模性之间又存在着尖锐矛盾, 加剧了土地流转的难度, 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新要求。

三、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有关农业、林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法规条例及有关知识, 特别是要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大力宣传, 积极推广。鼓励外来及回乡老板群体积极投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 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推进、大规模发展, 在转型发展中寻找新突破。要着力培育、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服务, 要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加强品牌化建设,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序地、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二) 理顺内部管理。要按照现代企业经理人的标准选拔和培训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领头人, 提高他们专业生产、社会公关和组织经营的能力, 以便更好地去开拓市场并创新发展。要培训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财务人员, 规范财务管理, 提高财务运作水平, 降低财务运行成本和风险。要加强对加入成员的培训, 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更好开展生产经营。要明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农户的权责关系, 把双方各种利害关系以契约合同形式固定下来, 切实保护好各方利益。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切实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 加大扶持和补贴力度。积极探索财政性投入形成资产民用、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 对于中央、自治区以及市级安排的农业、林业生产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能力建设等方面项目 (例如:修路、打井、上电) , 可优先安排符合实施条件的经营主体承担。扶持经营主体自办农、林产品加工企业, 建设用地优先安排, 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认真落实已出台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对经营主体从事农、林、牧、渔等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四) 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证、农业政策性补贴、大型农机具、设施温棚等抵押、质押担保方式, 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 拓宽融资渠道, 创新融资方式, 针对供应链上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融资需求, 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贷、种植贷、农机贷、农信通、粮贸贷、养殖贷等金融产品。

(五) 规范土地流转。加快建立县乡两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 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信息登记发布、土地产权评估、合同签订签证、法律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

(六) 鼓励引进外资和向外发展。积极引导农业、林业经营主体抓住机遇, 加快木材加工、果品、酿酒葡萄、枸杞、苗木基地的发展, 积极帮助经营主体引进来、走出去, 对相关产业要予以资金补助。

(七) 支持产业链条拓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大企业, 进行农产品和林产品深加工, 例如:麦新镇和黑龙坝镇的果品生产基地, 黑龙坝镇建华镇开鲁镇的大棚葡萄基地, 建华镇机械林场的酿酒葡萄基地, 幸福镇的枸杞种植基地。进一步拉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支持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种植、建设生产基地、创建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投资新建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 加快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的产业链经营机制。

(八) 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 支持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采取保底收购、利润返还等形式, 让农户在分享生产受益的同时, 更多分享价格销售增值效益。对建立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农产品保底收购、农户贷款担保利益联结紧密、与农户建立稳定农产品购销合同、辐射带动力强的经营主体, 给予重点扶持。

3.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篇三

《 农民日报 》(2014年05月20日

03 版)

毛世平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基于我国农业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的背景,本课题着力于企业开展涉农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过分依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这不符合科技创新主体的一般规律。不同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和壮大不仅受到科研体制的约束,也会受到产业发展阶段不同的影响。伴随着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向占据主体地位的逐步演变。

从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来看,企业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中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明显不同;传统农业阶段,企业尚未出现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现代农业阶段,企业与非政府组织加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明显。

从不同农业产业领域与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情况来看,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总体呈现出逐渐加强的趋势;不同农业产业领域中,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同,其中以农副食品加工行业最弱。

发达国家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分析

(1)在创新主体方面,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都占很大比例,企业始终居于创新主体的地位。

(2)在创新模式方面,美国是产学研结合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法国是链条式环保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英国是政府引导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德国是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但这些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都分为农业科研机构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两大部分,创新主体分为政府、学校、农业协会和农业企业四种类型。

(3)在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方面,财政投资与补贴、税收优惠、自主创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企业投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1)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畜禽良种项目中,企业承担的农业项目盈利能力和固定资产形成能力最强,科技创新的经济效果较为显著;在促农增收、农民培训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比较突出。但目前我国企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托的科技平台层级较低,国家级科技平台数量较少,仅占科技平台总数量的17.73%。43.16%的项目承担企业尚没有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企业科技成果不突出,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获得过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

(2)我国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设立研发机构的涉农企业科技活动仍然偏少。

2000~2010年,设立科技机构的涉农企业占全部企业的平均比例为20.05%;2010年涉农企业中设立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涉农企业的比例为20.10%,比全部企业的平均比例低7%(27.60%)。开展科技活动的涉农企业数占涉农企业数比例呈下降趋势,该比例从2000年的33%下降到了2010年19.34%,2000~2010年该比例的平均值为28.79%。

(3)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科技创新的能力远低于其他行业。

涉农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仪器和设备原值占全部企业研发机构的机构仪器和设备原值比例(7.1%)远远低于涉农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比例(16.34%)。涉农企业研发机构人员占全部企业研发机构人员的比例为6.67%、涉农企业研发机构人员中的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占全部企业机构博士和硕士人员的比例为5.01%。较差的基础条件导致涉农企业新产品工业价值、新产品营业收入分别占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非常低,在2008年以前均处于10%以下的水平,直到2009年刚超过10%,2010年涉农企业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工业产值和营业收入中新产品收入的比例最高水平也分别比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低5.79%和5.19%。

(4)我国企业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创新产出水平不高。

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自筹经费占有主导地位,企业自筹经费占经费筹集总额比例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82.62%增加到2007年的88.17%。政府资金只占很少的比例,2007年仅为1.86%。涉农企业科技人员的配置比例一直明显低于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且其技术开发机构的科技人员数量近年来没有明显的增加。涉农企业的发明专利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例远远低于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仅为18%。

(5)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主要依赖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创新,企业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的情况较少。

在涉农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研究机构支出与对高校支出之比约为1:1,均占总R&D经费外部支出的35%左右,而企业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经费支出不到30%。这说明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时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同等依赖,需高度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科技创新。因此,目前我国农业创新的主体仍然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只居于次要地位。

从行业比较上看,在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中,涉农企业依托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创新更为明显。

(6)在创新模式上,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引用为主。

目前,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主要有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四种类型。2000~2010年,涉农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总额和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总额占到了创新经费总支出的90%以上,而用于消化吸收和用于购买国内技术的经费支出占创新经费总支出的比例不到10%。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主要是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

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

课题组通过选取1994~2010年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数据,构建混合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发现:

(1)涉农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涉农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能力就越强,科技创新成果越多。

(2)涉农企业经费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涉农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越强,科技创新成果越多。

(3)在创新模式上,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更能促进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消化吸收经费比例与企业农业科技创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涉农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比例越大,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能力越强。

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1)涉农企业应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涉农企业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并将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2)支持涉农企业加快培育开展科技创新的研发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涉农企业积极组织技术研发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技术,为市场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加强涉农企业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目前,涉农企业应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合办、合作等形式开展协同创新,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来源,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的竞争力。随着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不断深入,为涉农企业更快成为独立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积蓄力量。

(4)加大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政府部门和涉农企业建立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强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管理骨干;通过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等方式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产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和积极倡导涉农企业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

(5)政府营造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良好宏观环境。为尽快使涉农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应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扶持、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4.涉农主体金融需求调研报告 篇四

一、调查对象:

赵德宁中国工商银行**分行**支行行长

刘佶中国工商银行**分行**支行信贷股股长

二、调查时间:2005年1月1日至3月1日

三、调查内容:

1、新闻传媒行业在我行办理金融业务情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我行营销中的问题

四、调查体会

进对新闻传媒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建议总行制订明确的新闻传媒业金融服务管理意见,为基层指明营销方向

二、建议加强对新闻传媒业的研究与行业风险的预警分析,为基层行分析客户、营销客户提供依据。

三、建议加强对新兴行业营销知识的培训,强化对新兴行业的营销力度。

我市共有**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家新闻传媒企业在我行建立了业务关系,它们在我行办理的金融业务情况如下:

一、两户企业在我行办理金融业务情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日报报业集团

**日报报业集团系由原**日报社改制组建,由**日报、晚报、晨报、新女报、华龙网等八报一网组成的国有独资事业法人单位,于2001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行政隶属市委宣传部,其经营组织结构健全,内部管理较为规范,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层管理人员均由**市政府直接任命、管理,学历均在大专以上。

该集团的主要媒体《**日报》系我市唯一机关党报,多来来深受市府市委高度重视,长期享受工商、税收等政策扶持,具有较强的行业垄断地位和经营优势,旗下的**晚报发行量居全市第一,属我国为数不多的广告收入上亿元的报纸之一,**日报报业集团收编新5报后,进一步壮大了经营实力,通过报纸的不同定位,从多角度,多层次进一步扩大报业市场占有份额,逐渐形成规模效益和集约经营,现有八报在我市报业市场占比例达70以上,在我们新闻传媒行业具有独特的竞争实力。

该集团与我行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基本帐户及其他主要结算帐户均一直在我行开立,建立信贷关系10已年有余,属市分行牵头营销客户,截止2004年6月末,在我行各项贷款余额为20800万元,1999-2001年被我行评定为AA级客户,从未发生过逾期欠息情况,信誉状况良好。

目前我国报业体系改革的现状是,全国仅成立26家报业集团,西南地区仅有三家,以后将不再设立新的报业集团,根据2001年中宣部17号文件,加入WTO后,我国仍不允许外国媒体办报,故该行业受入世冲击较小,行业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行业风险小。

据了解,**日报报业集团近五年发展规划为:以报业为主体的营业收入每年按10的速度递增,利润按5的速度递增,通过招商将**野生动物园,较场口报业大厦用地及凤天路、樵坪新闻中心等土地进行综全开发,力争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综合实力最强的报业集团,根据集团的规划以及近年来报纸印刷高档化及厚纸化的发展趋势,该集团预计未来2-3年将会从德国引进大型印报设备1-2台,需投入设备款6000-12000万元,预计将向我行申请5200-10400万元的贷款,据该集团财务负责人称,该集团今后引进德国印刷设备将向我行申请外汇项目贷款,并进行货币互换的掉期交易以规避欧元的汇率风险。

2、**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大型商业连锁企业,主营图书,音像制品批发零售,面向**市各区县收店和全国各主要城市,市场占有率较高,市场竞争力强劲,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截止去年12月末,**新华书店集团资产总额113633万元,负债总额86554万元,资产负债率76.17,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0339万元,利润总额为2581万元,分别较同期增加10170万元和1723万元,在我行日均存款为4446万元,流动资金余额为10100万元,较去年增加2500万元。

目前,**新华书店集团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拟实行资产授权经营,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方案已于2004年4月29日经市政府审批通过,具体操作方式为:集团将于年内成立新的龙头公司,各区县新华书店的资产和负债将纳入新公司统一管理,同时集团股份制改造完成后,加上外来年战略投资者入股,预计公司的总资产将增加到20亿元左右,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资产负债率也将下降到50左右,股份制改造完成后,在恰当的时候,公司将上市,因此这两项重大举措,将对公司的发展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根据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公司在今明两年拟建“新闻出版智能大厦”项目,后年拟建“**书城”二期工程,在垫江的宾馆也于今年3月完工,同时公司还在南坪、垫江等地买下几块土地,作为储备。预计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将拥有**市中心地带位于解放碑的“**书城”两座大厦,“新闻出版智能大厦”等三处核心资产,同时拥有位于解放碑、渝北、垫江等地的三个宾馆,还拥有几百亩

土地,及“新华多媒体”“新图多媒体”两家经营效益非常好的控股公司,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上市后,将筹集到大量资金,为公司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一个综合实力非常强的大型集团公司,鉴于公司在目前需对各区县书店的贷款进行集中,及以后公司的发展需要流动资金和新建项目上需要资金投入,而多家银行都对其积极争取,因此,我行应对该公司在信贷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希望总行对该公司基本面的重大改变引起高度重视,上下联动,加大投入力度,占据更多同业份额,以在将来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二、我行营销中的问题

(一)缺少明确的政策支行,营销方向不明

虽然**日报报[本文来源于好范文-,找范文请到]业集团和**新华书店集团都是我行的优质客户,但是由于总行尚未有明确的政策界定,我行目前还是把这类客户作为一般的工商企业对待,在授信、评级、信贷审查等方面都等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未考虑到新闻传媒业的特殊经营地位与经营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其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需求,导致客户忠诚度与综合回报下降。

(二)受行业政策与企业体制因素制约,金融服务面临较多障碍

上一篇:形容女人能力的词语下一篇:能激励大学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