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论文(精选8篇)
1.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论文 篇一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困难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困难?中小企业为解决自身融资问题应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行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诚信观念,建立新型银企关系。下面尚普咨询提出解决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几个对策:
1、健全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信用程度。中小企业外源融资要从规范企业制度人手,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到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经营运作规范。在企业分配制度上,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体系。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对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
2、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要以诚信为本,提高自身的资信程度,牢固树立欠债还钱的观念,按时还本付息,把信用当作无形资产来看待。一方面按规定向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杜绝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及欠息行为;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树立诚信品德,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3、实行规模经营,提高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目前中小企业中第三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但第一、二产业发展也较快。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应形成中小企业要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实现规模经营。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注重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竞争力。在新产品开发应用、科技成果转让、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经营领域应突破传统行业限制逐渐从饮食、商品流通、建筑等传统产业向广告、经纪人中介、电子信息、科技等新领域延伸。中小企业应重视自身资本积累,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性,将企业盈利的相当部分用于增加资本金,逐步提高企业资本中自有资金的比例。
4、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困难,需改善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环境尽可能拓宽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方式。同时,提高抵押担保机构信息的优势和抗风险的能力,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风险决策。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论文 篇二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日趋明显。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始终未得到明显改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内源性融资比重过高
内源性融资指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结果所产生的资金, 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受我国中小企业建立及发展特点的影响, 内源性融资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最为重要的融资渠道, 它所具有的自主性、原始性、成本低等特点, 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的立足之本[1]。根据温州2010年中小企业融资调查, 被调查的396家中小企业中, 43%自有资金在80%以上, 25%自有资金在50%~80%之间, 32%自有资金不足50%。由此可见自有资金在大多数中小企业中比重过高。但是, 这种融资方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要, 也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 外源性融资非常困难
外源融资指的是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自身以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 这其中主要包括: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发行股票等。
企业希望向银行贷款, 但却常常面临向银行贷款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一般信用不高, 银行出于降低风险和节约成本的考虑, 往往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或者对贷款做出各种限制, 这就使得中小企业依靠银行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变得十分困难。
中小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门槛过高。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 发行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第一, 最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第二, 最近3年各种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 (人民币) ;或者是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收额累计超过3亿元;第三, 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第四, 最近一会计年度期末无形资产占企业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第五, 最近的一个会计年度期末不存在未弥补的亏损;第六, 企业对国家的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同时满足以上六个条件, 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难度很大。
(三) 中小企业的融资费用较高
企业的融资费用由筹资的费用和利息支出所构成。中小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 一般不会得到优惠的贷款利率, 反而要支付比大中型企业更高的贷款利息, 这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负担。据2011年浙江省的一份中小企业融资调研报告:大型金融机构所给出的综合融资成本是不低于15%, 若是低于这个数目, 就不要谈融资[1]。同时, 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主要采用保证和抵押两种担保方式, 中小企业为寻找保证人和抵押的物品, 往往要付出相对大企业更多的担保费、资产评估费等费用, 否则就不会有人愿意为其提供保证或抵押[2]。较高的融资费用把大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 企业自身原因
1. 企业经营管理不完善。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起点低, 在人事管理、经营模式、财务管理等方面大多不完善, 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首先, 人才结构不合理, 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存在较大的缺口。国家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担的一项调查显示:抽样调查的156家中小企业工作人员中,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共4235人, 占所调查企业全部总工作人员数的9.6%。高素质和高水平人才的缺失导致中小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竞争力不强。其次,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的经营模式或者是合伙的经营模式, 权责不明确, 管理效率低下, 缺乏质量、成本管理理念。再次, 许多中小型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 财务信息质量不高。为了降低风险,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审核比较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 这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型企业融资的难度。
2. 可用担保物少。
现行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通常采取抵押和保证两种担保方式, 而银行通常接受的抵押物是土地和房产。中小企业本来就经济实力不足, 无力缴纳国有土地出让金而无法获得土地使用权证。因此, 即便拥有自建厂房, 也无法作为有效财产来抵押。如果用租赁厂房抵押, 则有物权障碍。如果用机器设备等作抵押物, 因变现困难等原因, 银行一般不接受。
3. 信用低。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起步较低, 规模较小, 资产较少, 并且企业的诚信观念和履约意识不强, 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还款能力差、恶意举债、转嫁风险等不良现象[3]。一些中小企业在经营出现问题后, 不是从自身找原因, 进而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而是千方百计拖欠、逃避银行债务, 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的信心, 对中小企业的投资或贷款变得非常谨慎。
(二) 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金融机构为降低风险, 减少坏账率, 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手续要求严格, 甚至可以说是繁琐。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 不但要提供企业和担保主体的有关材料, 而且还要签署贷款合同以及相关的担保合同。如果需要其它企业提供担保的, 还需进一步落实第三方保证、抵押、质押等具体措施及有关手续, 对于需办理公证的还要履行公证手续。所有这些对于融资量少、频率高、需要简单快捷服务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影响了其融资积极性。
(三) 政府职能机构的原因
1. 社会信用评级体系不成熟。
相对于欧美等西方国家, 我国的信用评级起步晚。上世纪初美国就出现了资信评级机构 (穆迪公司) , 而我国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才开始建立信用评级机构[5]。目前, 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初步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但这些系统往往存在着某些弊端, 如信息渠道较单一、覆盖面较窄、操作不完善。金融机构仅仅依靠一些简单的指标如企业大小、企业资金、企业负债率等来衡量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偿债能力, 增加了金融机构放贷给中小企业的风险。
2. 无法落实信用担保。
二十一世纪初, 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措施, 但结果并不理想。中央银行的调查显示, 约76%的被调查企业始终未和任何担保机构建立起信用担保关系。而那些获得信用担保的企业, 担保贷款的金额仅占全部贷款额的6%, 并未发挥担保机构的实质性作用[4]。此外,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不尽完善, 信用制度缺失, 缺乏有效监管, 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无法落实。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要从多方入手, 一方面从中小企业自身出发, 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信用状况, 另一方面政府和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
(一) 企业自身完善
1. 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 完善的会计机构、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真实的财务报表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 要设置完善的会计机构, 并配备合格的专职会计人员, 以保证财务核算真实和完整。其次, 尽快建立规范、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 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 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再次, 中小企业的财务必须透明, 会计数据一定要真实可靠, 并且定期将财务报表交由外部审计机构审计, 从而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使金融机构对企业充满信心。
2. 提高自身信用。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融资支持, 必须增强信用意识, 重塑自身的还贷形象, 改善自身的融资环境, 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譬如, 一定主动配合政府、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的工作, 积极主动向其报送有利于提高自身信用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材料, 增强以上机构对企业自身的了解, 从而杜绝逃废银行债务和挪用贷款等失信行为的发生[6]。
(二) 金融机构建立适合区域特点的信贷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放贷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手段之一, 金融机构要消除对中小企业的不公平态度而且要建立灵活的适合区域的信贷管理办法。由于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不同, 金融机构有必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适合本地区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办法, 进而合理确定贷款的额度, 降低信贷的门槛, 放宽抵押资产的范围, 下放贷款的审批权限, 满足适合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银行要根据区域特点增加金融产品种类, 对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应公平借贷, 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给予足够的信贷支持。
(三)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有效的政府政策一直以来都是最有力的保障。政府要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促进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完善, 健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平台。
1.促进信用评估体系的完善。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促进并监督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形成。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 政府可进一步放宽政策, 保证其能贷到相应的款项。对于信用不好的企业应加大对其监督和整改力度。经过一定时间的完善, 金融机构便可利用此体系衡量贷款企业的信用, 而不需每次再对贷款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 从而减少了评估成本, 降低了坏账风险, 进而加大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2. 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政府应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并加大支持力度。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发》、《乡镇法》等, 但相关配套法律还不完善, 例如, 《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企业担保法》等[7]。进一步完善这些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确保中小企业融资权益, 使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都能够有法可依。
3. 健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政府要加强信用担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提高各种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吸收各种社会资本进入, 壮大担保公司的实力, 在加强监管并防范风险的前提下, 鼓励尽量多的建立小额贷款公司, 支持村镇银行的建立。强化各种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意识,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此外, 对现有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行规范, 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合理分配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风险分配。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中小企业要从自身出发,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信用状况, 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完善监督机制和信用评价体系,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样,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摘要:中小企业是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但是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支持却与其贡献不相称, 融资困难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笔者总结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的内源性融资过高、外源性融资困难、融资费用较高等现状, 从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并针对这三个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担保,信用
参考文献
[1]邢乐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暨南大学学报, 2013, 23 (2) :1-7.
[2]马李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商贸, 2011, 6 (2) :112-113.
[3]张海晏.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财经论坛, 2012, 31 (5) :92-94.
[4]李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2 (1) :47-49.
[5]赵帅.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企业论坛, 2012, 22 (4) :144.
[6]刘淑琴.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32 (8) :158.
[7]张鸣.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以广东省为例[J].经济科苑, 2012, 41 (25) :156-157.
3.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论文 篇三
信贷融资是指企业为满足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同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签订协议,借入一定数额的资金,在约定的期限还本付息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信贷融资方面却存在着困境。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缺乏可抵押的担保物、信用等级低、银行贷款损失的风险较高、信息不充分等自身原因,使得一些银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银行贷款门槛过高、银行系统缺乏金融服务的创新、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缺失、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等外在原因,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的对策
首先,中小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强化企业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同时,中小企业要明确产品和市场定位,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其次,中小企业应强化投资管理,约束盲目投资和扩张行为。中小企业在项目投资前应进行认真的市场调查,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节制和约束自己的盲目投资和扩张行为,有效降低投资和经营风险。再次,中小企业应按照国家财会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日常会计记录,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增加财务透明度,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最后,中小企业要树立和强化人才观念,尤其是企业高层领导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扎扎实实抓好企业引入、用人、育人、留人等重要环节,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真正建立起一支高素质懂经营管理技术的人才队伍,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确保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银行信贷融资机制的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体系,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一般了解地方基层,能够利用当地的信息了解本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由此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时,具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两者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第二,降低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改进授权授信方式。银行应结合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实际情况,降低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对中小企业贷款应与大企业有所区别,充分考虑资金结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特征,以成长性、经营能力、企业信用等为主要判断标准,确保产品有市场、有效益、还贷能力强、能扩大就业的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同时,各商业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特点,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方式。简化流程,下放贷款权限。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
第三,创新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产品。不断适应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积极进行贷款融资产品创新。对效益、潜力和信用高的企业,在能够提供足额有效担保的前提下,可对其实行“综合授信”,一次性签订融资合同,循环使用;对100%保证金或存款质押等低风险业务。可直接到基层银行办理;适应中小企业资金分期回流的特点,可开办整贷零偿贷款,通过一次贷款、分期偿还的方式,使中小企业的还款有一定的灵活性。
第四,探索灵活的抵押担保方式。在利用房产、土地、有价证券做抵押品的基础上,放宽抵押资产的范围,积极探索企业采用无形资产、股权、出口退税税单、商业汇票、应收账款、在建工程、土地发包权、人工林地、出租车营运证等多种抵押方式,或以项目本身作抵押,解决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探索新的贷款担保形式,开办联保协议贷款业务,允许自然人、企业法人、核心股东、主要经营责任人提供的以其个人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
第五,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度,建立一套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人员的业绩考评和绩效挂钩体系,以工作量、难度及贷款质量考核评价为主,以贷款的收益总量为辅,在同等的工作环境中,让中小企业信贷人员获得相应的报酬或回报。提高中小企业信贷人员营销意识和服务意识,密切银企沟通,帮助企业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
三、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对策
4.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及解决策略探讨 篇四
(一)企业自身方面
1.完善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完善和改进企业运营机制;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建立科学的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建设企业诚信文化,提升企业信誉;通过股份制改造、出售、兼并、重组、联营、合资等有效途径,不断改革,寻求生存发展之道。
2.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偿债能力。建立以实现经营现金流持续增长为核心的企业目标,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我积累意识,为扩大企业规模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巧妙运用表外融资等多种融资手段降低筹资成本,保证资金链的连续;大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融资与融物相结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3.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升企业信誉。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制定企业信用政策和风险管理策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约束机制,严格审批高风险交易事项;建立客户信用档案,规范客户合约签订操作流程;制定客户信用政策,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回收机制等。
(二)金融机构方面
1.结合资金供给模式,改进金融服务。从理论上讲,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供给模式有四种:第一种完全由国有商业银行供给;第二种完全由中小金融机构来供给;第三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中小金融机构为辅;第四种则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国有商业银行为辅。基于笔者分析,当前现状基本上属于第三种供给模式。而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格局基本不会改变。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明确自己的职责,要根据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及时改革传统的以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一系列制度办法。
2.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改变现有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使用同一标准的状况,制定符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络、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分析、决策咨询服务,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当好民营企业的理财参谋。
3.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地方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和地方性风险投资公司。这种地方性的金融机构拥有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优势,有助于解决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积极发展非国有和中小金融机构,还可以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促进建立银行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
4.完善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信用保证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国外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基金主要有三类:一是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如日本有52个信贷担保公司;二是特定用途的基金,如意大利的“技术创新滚动基金”,用以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是小企业互助资金,如日本的小企业“自有钱柜”,入会企业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从那里得到无息贷款,且不需抵押和担保。我们可以借鉴各国成熟经验,依据《担保法》等国家法律积极大胆地进行试点,根据运作规范、风险分散的原则,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营企业信贷担保制度和信用担保体系。
(三)国家政府方面
1.讲求可持续发展政策,改善融资环境。可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中小型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发展民营企业长期、系统的战略与规划。重新制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对民营企业予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各方面的政策优待。也可设立统一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把分散在各部门、各领域的资金和基金捆绑在一起实行专款专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不断完善金融立法,规范金融活动,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2.完善创业板市场,扶持民族资本。依靠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引导、规范中国的资本市场,尽快完善股市创业板市场、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风险资本市场等,利用综合效应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通过创业板市场,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通过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为达不到进入创业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通过风险资本市场,为处于创业初期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通过建立公正开放、立体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不断健全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体系。
3.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在财税政策上,国家要在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赋税的基础上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优惠力度,改革对独资、合伙企业既征收企业所得税又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做法。其次,进一步取消对民营企业引进人才的限制:第一,进一步打破当前民营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交纳培养费的规定;第二,公安、人事、劳动、民政等部门须协调解决民营企业人员的户口、职称评定、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第三,以效益为标准,平等对待各类企业,将民营企业中的部分高科技企业纳入到国家政策支持的各项计划中去;第四,在经营范围和市场准入上,要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要求,在给外企国民待遇前先给民企国民待遇才是上策。
参考文献:
[1]佟岩,邹立.资金的聚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盛丽.民营企业融资制度创新探讨[J].武汉金融,,(9).
5.中小企业运行特点及困难范文 篇五
运行特点
2010年饶良镇中小企业共有200多家,其中模以上企业5家,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我镇经济总量的70%以上,吸引了
三、应对措施
1、在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民营经济是全县经济发展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思想观念落后仍然是制约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对比江浙沪粤等发达地区,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关键的是思想解放程度和重视力度上的差距。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始终是发展的先导,思想解放一步,发展就向前一步;思想超前一步,发展就领先一步,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能带来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的大进步。为此,必须明确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的理念,将其作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来抓。只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这个大前提下,很多影响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才会逐步解决。这是治本的关键,也只有牢固树立了这种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在社会资源有限、信贷资金、资本市场份额、投资机会、土地等资源不能均等分配的情况下,不把公有和民营作为资源配置孰先孰后、孰多孰少、孰可孰不可的标准。
2、在工作重点上,强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的政策和环境。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我县中小企业展的热度不够、氛围不浓,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发展的环境不优,政策的吸引力不强。环境和政策的好坏是一个地方能不能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优化发展环境,不仅体现在提高部门服务水平,杜绝三乱现象等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从深层次上、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上准确把握环境的内涵,从而构筑全方位的环境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社会的、政府的,资源配置是企业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横向的流动方式,目标是效益最大化,只受环境的影响,不受政府的约
束,哪里适合生存发展就去哪里。在资源配置流动的过程中,资源的各个要素(资金、人才、技术、管理者等)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需要的是各自不同的环境。因此,政策环境、法律环境、舆论环境、经营环境和服务环境构成了环境的基本内容。可以说,人人、事事、物物、时时皆环境。为此,我们应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思想,对照发达地区,找出我县在环境方面存在的种种差距,从各个层面制定好相应的对策,并抓好落实,避免实践中虚多实少、有口号无行动、有政策无落实等问题发生,真正下决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全力构造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环境平台。在政策和环境的制定与取向上,应突出把握好”放宽、保护、扶持、整合、创新”的工作方针,特别是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真正做到思想放开、政策放宽、管理放手、服务放活,通过在”放”字上做文章,最大限度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实现民营经济超常规发展。
3、在发展方向上,坚持以传统产业的整合、改造和创新为突破口,全力构筑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格局。蚕桑是我县传统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传统的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传统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雷同,恶性竞争,产业扩张力不强,形不成规模优势,严重制约发展。为此,要把创新传统产业,形成规模优势作为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有计划地在全县选择一些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各产业中牵头组建一两个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给予政策、项目、资金、科技扶持,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使之成为传统产业的”领头羊”,充分发挥其产业关联度高、资源聚集功能和产业拉动能力强的优势,形成高端带动、中间跟进、底部抬高的良性发展趋势。
6.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办法 篇六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的管理(以下简称“帮扶资金”),发挥以人为本的扶贫帮困作用,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领导及组织机构
(一)成立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二)企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对上报的困难职工救助申请进行复审,经董事长审核批准后执行,根据企业困难职工实际以及帮扶资金情况,量入为出,采取多种形式,为企业困难职工提供直接、方便的帮助和服务。
第三条帮扶资金来源和使用原则
(一)帮扶资金由财务部统筹安排。
(二)帮扶资金用于帮助解决企业困难职工家庭的困难,帮扶重点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困难职工。
第四条帮扶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一)帮扶资金由财务部统一管理,专帐核算。
(二)帮扶资金的使用
1.救助范围:企业的困难职工因老、弱、病、残、子女就学、家属生活困难及遭受意外灾害等造成家庭困难的职工家庭。
2.救助标准:
① 对企业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职工家庭,出现生活困难的,可给予每年两次,每次500元救助。
② 对企业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职工家庭,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住院或本人长期患慢性疾病而出现生活特别困难的,可给予每年两次,每次2000元救助。
③ 对企业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职工家庭,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患癌症或其他绝症,而出现家庭生活重大困难的,可给予5000元一次性救助。
④ 对企业中遭受意外灾害等造成家庭困难的职工家庭,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予救助。
3.每位困难职工家庭原则上一年只能享受一个项目的救助。
第五条帮扶资金的申请和审批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职工本人向综合部提出申请;
(二)综合部初核,审核汇总(附《职工申请表》及《汇总表》),于每年12月初报领导小组;
(三)领导小组复核后,企业进行公示;
(四)企业公示完毕,由财务部于每年春节和中秋节下拨帮扶资金,综合部执行。
第六条企业对下拨的帮扶资金接受财务审计和监督。发放情况应及时汇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第七条本办法由综合部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困难职工帮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实 施 说 明
一、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资金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要体现“拾遗补缺,救急救难”的原则。
二、凡申请救助的企业困难职工,都应提供家庭户口簿上“常住人口成员卡”复印件,特困职工还应提供职工低保证复印件;因患癌症、绝症及重大疾病的企业困难职工,必须提供县级以上医院疾病诊断书复印件。
三、癌症、绝症及重大疾病种类见附页。
四、《企业困难职工救助申请表》及《企业困难职工申请救助汇总表》中的“申请救助类别”是指救助标准中的①-④条:
①条是“单纯性生活困难救助类别”,②条是“重大疾病、慢性病救助类别”,③条是“癌症、绝症救助类别”,④条是“遭受意外灾害类别”。
即使有些困难职工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救助类别,但按《暂行办法》规定,每年只能申请一种救助类别。
重大疾病种类
1、心脏瓣膜置换术
2、早老性痴呆(阿耳茨海默氏病)
3、血管成型术
4、冠状动脉搭桥术
5、细菌性脑膜炎
6、良性脑瘤
7、心肌病
8、主动脉手术
9、失聪(丧失听力)
10、脑炎
11、失明
12、肢体缺失
13、丧失语言能力
14、多发性硬化
15、严重头部创伤
16、运动神经疾病
17、帕金森氏病
18、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9、暴发性肝炎20、急性心肌梗死
21、中风
22、再生障碍性贫血
23、癌症
24、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25、昏迷
26、重要器官移植手术
27、瘫痪
28、慢性肝病终末期
29、大面积烧伤30、末期肺部疾病
31、经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
癌症、绝症种类
1、肝癌
2、大肠癌
3、恶性淋巴瘤
4、肺癌
5、宫颈癌
6、急性白血病
7、卵巢癌
8、乳腺癌
9、食管、喷门癌
11、甲状腺癌1213、睾丸癌1415、外阴癌1617、皮肤癌
7.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篇七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激烈的企业竞争, 使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 影响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比较多, 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将为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活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政府都非常支持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 也就相应的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与大中型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的情况主要是:
1.1 融资的费用比较高
筹资费用和利息支出构成了企业的融资费用, 中小企业在贷款时, 一般得不到优惠的贷款利率, 甚至要支付比国有大中型企业向银行借款更高的利息, 这无疑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主要采取抵押和担保两种方式, 中小企业为了寻找担保方和抵押的物品, 要付出比大企业更多的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费用, 否则就没人愿意为其担保或抵押。所以为了发展, 中小企业不得不从民间借高利贷。这些都严重地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负担, 使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1.2 融资规模小
占绝对数量的中小企业成立的时间都很短, 规模也比较小、基础很差、底子薄以及其自有的资本也比较少。中小企业不能满足其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这些都是由于它自身积累的薄弱形成的。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低, 经营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大, 银行根本不敢向它们发放贷款, 惟恐到期收不回来。
1.3 融资渠道较少, 融资秩序较混乱
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自己筹集、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府扶持资金。中小企业在各种融资来源和融资方式的选择过程中, 一方面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对融资有不同要求;另一方面, 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对融资的要求也不相同。
1.4 信用歧视
政府比较偏重于大企业, 要求银行各部门要重点支持大企业, 保证大企业的贷款问题, 然而却对中小企业不重视, 一般在保证大企业贷款没问题的基础上才予以考虑中小企业, 这样就对中小企业造成了严重地信用歧视, 银行在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上不能平等对待, 不重视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需求。
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2.1 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2.1.1 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的途径很多,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 银行存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顾虑。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通常比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 而且也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对中小企业融资非常不利。
2.1.2 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一般都比较小, 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也不健全, 加上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规范、财务信息公开性和真实性比较差等原因, 没有与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及时的进行交流, 这就造成了企业与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间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使得银行很难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2.1.3 中小企业诚信度低, 信用观念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有些企业主在竞争中导致处于劣势地位。一个企业想要快速发展, 想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 就必须让银行看到自己的诚信所在。但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诚信上都做得不大到位, 例如有的企业申请贷款时想尽办法说服银行, 保证能够如期归还银行贷款, 但是只要贷款到了自己的账户, 他们又害怕以后很难再次贷到款项, 所以就宁肯多付逾期贷款的利息也不愿意到期归还贷款。
2.2 政府职能机构的原因
2.2.1 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来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比如由财政对中小企业实行的创业资助, 建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项目实行税收优惠等。国家一直都没有出台相关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现行的各种优惠政策往往更适用于大型企业, 使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上融资成为不可能, 中小企业主也就逐渐地打消了发展创业的积极性。
2.2.2 中小企业无法落实信用担保
由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往往被银行拒绝贷款, 因为贷款前企业无法真正把担保落到实处。通常的担保机构主要由地方财政部门和银行等组成的信用担保机构为主, 这种机构的资金来源比较有限, 绝大多数是地方政府的预算, 因为他们追求的是社会效益, 所以很不符合担保的高风险这一特性。
2.2.3 社会信用体系不成熟
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主要是国家缺少对信用体系的硬性监督。在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 逃废债务、拖欠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 对社会经济秩序和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处在建设初期, 虽然部分大城市已经初步建立了信用体系, 如北京、深圳等地已将企业贷款和担保的情况实行了计算机联网查询。但三这些系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如信息渠道单一、覆盖面窄和操作不完善等等, 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2.3 金融服务体系的原因
2.3.1 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一定偏见
借款人往往对信息存在一定的优势, 贷款人很难准确搜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 鉴别这些信息的真假需要花去大量的成本。为了使贷款的风险降低, 银行必须大规模搜集有关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方面的信息, 使银行的贷款成本和监督成本都大大的提高了。
2.3.2 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不适合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 我国的金融体制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革, 商业银行开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银行作出的相应决策主要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商业银行的贷款一般是面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型企业, 而且双方已经形成了长期合作的关系。金额小、时间紧和频繁贷款是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 银行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对中小企业进行评估和调查。
2.3.3 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自身积累
中小企业发展主要是依靠其自身的积累, 这种融资结构太单一, 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应该利用多种筹资方式, 不断地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达到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 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价值目标。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3.1 中小企业要注重自身的提高
3.1.1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选择最佳的融资机会
中小企业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融资渠道.既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 同时也可以降低融资的成本, 从而提高融资的效率。中小企业要重视自身资本积累, 减小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 将企业赢利的一部分用于增加资本金, 逐步提高企业资本中自有资金所占的比例。
3.1.2 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
中小企业需要设置完善的会计机构, 并且配备符合条件的专职会计人员, 以保证会计核算能够真实和完整。中小企业必须做到财务透明, 会计数据真实可靠, 要定期将财务报表交给外部审计机构审计, 从而形成良好的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使金融机构对企业充满信心。
3.1.3 树立中小企业信用观念
中小企业要形成良好的信誉, 从自身做起注重对中校企业的诚信教育, 这样可以具备参与竞争的实力。企业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 在外树立好自己的形象, 使金融机构能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信息, 从而使得银行批准企业贷款。为了中小企业将来能够更好的发展, 建立起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3.1.4 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要逐渐建立越来越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要从外边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2 政府方面的作用
3.2.1 政府要制定出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中小企业急需要政府制定出关于融资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要引起重视, 制定出各种政策来保护中小企业。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 来保证中小企业健康的发展下去。
3.2.2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应该加快对于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这样中小企业得到了需要的资金, 而且银行的风险也降低了。政府应重点扶持一批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的担保机构, 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3.3 金融机构的支持
3.3.1 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
需要运用市场的手段来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 使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银行要找安全可靠的企业去放款。不管是国有性质还是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 只要企业存在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符合贷款的基本条件, 银行就应该向企业放款。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在不断提高, 国有商业银行也应该逐渐转变意识,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贷款支持。
3.3.2 改革银行体系
要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 扩大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的规模, 中小商业银行也非常愿意将资金贷给中小企业。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 制定出有贷款相关的优惠政策。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由政府创立、参保或保证,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 在特定的业务范围内, 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
总之,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中小企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己经成为当务之急。所以要从国家和企业两方面去寻找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使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东.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 2009, (1) .
[2]李国义, 王贺.完善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职能的研究[J].商业经济, 2010, (l) .
[3]李扬.发展小企业融资需要有新思维[J].新金融, 2008, (1) .
8.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论文 篇八
关键词:农业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
中图分类号: F323.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541-03
目前我国数量最多、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中小企业。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来源,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农业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数量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地位举足轻重。但是,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农业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弱质性,资金需求呈现 “急、少、频、快”的特点,融资问题严峻。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发展,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亟待解决。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被我国学者认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良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新概念,更是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向高潮。本研究对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以解决其融资桎梏进行探讨,旨在为解决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1 农业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1.1 融资渠道单一
当前我国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分为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1]。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中小企业融资中,内源融资所获得的金额超过融资总额的50%[2]。我国的农业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利润分配中大多遵循 “重消费、轻积累”的原则,致使农业中小企业内源融资不足。目前我国县域经济金融创新体系尚未建设,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匮乏。中小企业板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对于众多的农业中小企业来说,仍然存在入市门槛过高的问题。因此,我国农业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渠道主要为银行贷款,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贷款规模较小、成本偏高。
1.2 融资风险偏大,融资成本较高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存在弱质性,造成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存在较大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经营覆盖风险原则选择贷款接收方,对农业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的放贷限制。另一方面,农业中小企业单笔融资金额较少,但是需求较为频繁,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贷款需求存在“急、少、频、快”的特点。传统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前需要耗费大量支出对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进行调查,放贷后仍需加大监督预防道德风险,提高了贷款发放成本。
1.3 可抵押资产匮乏,缺少第二还款方
当前信贷体系中,抵押、质押贷款方式因其能有效规避金融风险而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青睐。但是农业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农业企业的果园、猪场等资产大都不符合银行要求。同时,农业中小企业的土地、厂房设施部分通过租赁途径取得,企业没有产权,不能进行抵押。因此,现有担保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成功率。目前我国农业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发展略为缓慢,农业企业担保机构、资信评级机构等匮乏,担保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
1.4 传统金融行业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农业中小企业由于其经营内容的特殊性,大多设在农村,传统金融机构不容易获得其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另一方面,该类企业大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务信息、风险控制情况等具有非公开性,信息不对称促使银行担忧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的产生,从而放弃对农业中小企业发放贷款[3]。
1.5 农业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农业中小企业尚处在资产规模小、管理理念落后、缺乏长远战略、制度建设缺失阶段,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近年来,虽然中小企业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运营模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难以摆脱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生产的模式,市场竞争力、财务管理能力仍然得不到传统金融机构的认可[4]。
2 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分析
互联网金融是新型金融模式,其推出的产品依托于互联网,开创低成本、传播快的融资新途径,在挑战传统金融业地位的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众多的融资选择。目前我国适合农业中小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模式
阿里巴巴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是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模式最成功的标杆。鉴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主要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交易,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商可以获得企业经营、信用、资金等信息。随后,阿里金融等电商平台通过使用网络数据模型与在线视频资信调查2种方式,交叉审核其电子商务平台上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满足其融资需求。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使用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融资过程具有全程网络化、信息透明、贷款灵活等特点。
2.2 点对点融资模式
点对点融资即大众普遍了解的P2P(peer to peer) 网络信贷模式,该模式对现有银行体系进行了有益补充与完善,避免了传统金融体系在选择贷款受益方时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的问题。点对点融资模式与民间借贷的信贷原理相同,资金需求者在P2P网络平台发放融资需求,资金供给者在对企业与其融资要求进行筛选后,采用竞标的方式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使用權。与民间借贷不同的是,该网络信贷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速度快、信息相对充足、匹配成本低等优势,使得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可以在更加公开、更加透明的平台上实现快速交易,并消除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据统计,我国P2P 网贷平台在2013年年底已经成立超过350 家,成交金额大于600 亿元[5]。
nlc202309010034
2.3 大众筹资模式
众筹是指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公共募集资金的融资模式,是一种较新的创业投资代表,其资金来源不再局限于银行、基金等传统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成为主要的来源,具有注重创意、进入门槛低、操作简便等特征。与其他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不同的是,企业在平台上公布的是募集资金所投向的项目或者产品,并阐明具体的不局限于还款付息的回报方式,也会采用非资金的物质作为资金提供者的回报。在2015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发布会暨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启动会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平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接下来工作三大聚焦领域之一。报告指出,政府会继续促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众筹、众创等新模式的发展,进一步探索和学习互联网金融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为产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帮助。由此可见,众筹模式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为农业中小企业通过该模式进行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
3 互联网金融服务农业中小企业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3.1 互联网金融服务农业中小企业的优势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模式弥补了传统商业信用体系的缺陷。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农业中小企业方面有如下几点优势。
3.1.1 互联网金融为农业中小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融资平台 通过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互联网金融为农业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平等的、低门槛、便捷的融资平台。在该网络平台上,农业中小企业只需完成注册便可以平等地获取所需的发展资金。注册成功后,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在线提出融资申请。阿里金融就是针对淘宝平台等小企业展开融资服务,基于客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累计的信用数据,向这些小微企业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解决了大量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动问题[5]。
3.1.2 互联网金融能够运用渠道优势,有效整合社会闲散资源 从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借助融资平台从传统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渠道汇聚了资金,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再从点对点融资模式来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职责是审核每一笔贷款申请,在对申请者的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等方面考察后再进行贷款发放。对于众筹模式来说,资金拥有者亦是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的网络平台对自身较为感兴趣的项目与创意进行投资,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收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进行统一配置,当事人双方不需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可以实现借贷交易,只要求双方都能够进入互联网并接受对方提供的利率、使用期限等条件,就可以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配对[6]。
3.1.3 互联网金融能有效降低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首先,互联网自身具有低成本的优势,金融产品可以直接在网络融资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交易,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并节约传统金融行业营业网点的投入与运营成本,只需少量人工便可以完成信息的识别、匹配与交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双方的成本;其次,互联网金融突破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融资申请,其申请可以面向全国各地的资金提供者,支付方式便捷,大大提高了业务的处理速度和申请成功性,减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效提高了资金的配置效率。
3.1.4 互联网金融能够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能力对农业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 相比传统的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判断与监督。首先,大数据可以解决传统金融行业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获得中小企业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的数据,提供给资金供给者使用;其次,云计算能力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大数据进行随时随地的分析与监控,使信息传递及时、准确,能有效监控企业的风险。阿里小贷、人人贷等多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就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按贷款发放的不同环节进行风险控制,根据企业在交易平台上积累的信用数据,对企业在贷款前、贷款中以及放贷后的信用进行评级,从而有效控制了贷款风险。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农业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产生的时间较短、相关规范性文件匮乏等原因,并不能完美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扎根于县镇区域的农业中小企业来说,互联网金融在破解其融资困境过程中仍会面临以下问题。
3.2.1 农业中小企业探索新兴互联网融资工具的能力较弱 一方面相比较城市企业,农业中小企业处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县镇,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程度远远低于城市企业,企业负责人接触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的渠道和信息较少。另一方面,农業中小企业的业主文化素质一般不高,企业经营过程中家族特色明显,缺乏接受新型金融工具的创新意识和使用能力,对互联网金融新型的融资方式可能会产生排斥心理,更偏向于传统的银行融资模式或者民间的借贷行为。
3.2.2 互联网金融提供的资金受限,资金来源不稳定 例如P2P、众筹这2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其平台资金来源主要是民间资本、个体投资者等持有少量资本的主体,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相对较少。对于阿里金融这样较为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来说,也面临着资金来源的限制,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截至2014年2月,阿里金融累计投放贷款已经超过1 700亿元,在源源不断增长的客户资金需求下,阿里金融急需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
3.2.3 农业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客户信息缺乏共享平台 相比较传统的金融行业来说,当前我国互联网客户信用体系的构建尚处在空白阶段。阿里金融通过其电子商务平台累积的小微企业交易信息,采用大数据、云计算,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控制其信贷风险。但是对于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如何采用计算机技术将数以亿万次的农业中小企业交易信息反馈至构建的信用体系中,进而综合分析其信用等级是亟需解决的难题,需要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信息收集技术,强化客户信息之间的共享。
nlc202309010034
4 对策
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的产业升级,不仅能促进传统金融行业进行理念、服务等创新,更能够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自我累积效果差、传统金融机构贷款门槛过高以及民间借贷利息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获得贷款。因此,互联网金融被视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办法[7-8]。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中小企业共享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成果,有效缓解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这一难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4.1 政府应该在规划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首先,政府需要出台有关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规范发展的法律规范,使得政策体系适应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金融,做好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的引导者,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有序、健康发展;其次,应尽快制定符合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规范,统一信贷标准。从当前的信用评级体系来看,主要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缺乏适合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再次,不断提高农村区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计算机,进一步推动县城、乡镇网络覆盖;最后,基层政府应推动农业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加强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激励农业中小企业学习并使用互联网金融知识,改善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4.2 建立农业企业区域性合作机构,为区域内的农业中小企业提供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农业企业互联网金融参与度
首先,由于农业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短、小、急、频”的特点,单个企业所需融资数量较小、次数较多,通过合作性机构,可以集合区域内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进行集合融资,增加融资金额、减少融资次数,减少中小企业和互联网融资平台的工作量。其次,建立合作性金融机构有助于构建区域内农业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以区域为单元构建企业的信用体系,企业之间相互监督、加强自律,改进农业中小企业当前的信用体系;最后,区域合作性机构可以发挥信息共享作用。我国农业中小企业分布区域广,主要设立在农村区域,其经营、交易、财务等信息较为隐秘。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农业中小企业可以学习、了解互联网金融知识与技术。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将本区域企业的经营状况、融资需求等信息建成数据库提供给互联网金融企业,缓解信息不对称现状。
4.3 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加强对农业中小企业的研究
农业中小企业作为融资难的典型代表,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开拓市场的良好领域。首先,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加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最大程度地利用传统金融行业的信用评级资源,传统金融体系也可以将互联网平台收集到的企业信用信息纳入自身的考评系统中去,从而实现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金融行业之间信息共享;其次,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成立以研究农业企业融资需求为方向的行业协会,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并共同防范农业企业的信用危机,发挥协会的协同效应,实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共同发展。
4.4 农业中小企业应该抓住当前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首先,农业中小企业业主要从观念上接受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事物,主动接纳并学习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与勇气;其次,农业中小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让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判断各农业中小企业的信贷能力,从而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詹春龙,刘秀鹏,李雅丽.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构建研究[J]. 知识经济,2012(13):88,102.
[2]周月书,杨 军.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因素分析——来自江苏吴江和常熟的问卷调查[J]. 中国农村经济,2009(7):77-85.
[3]崔光華,叶旭廷.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4):20-23.
[4]李文启. 互联网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J]. 中州学刊,2014,212(8):51-54.
[5]王天捷,张贻珵. 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 中国市场,2013,760(45):134-136.
[6]赖诚成.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互联网金融新模式[J]. 中国商贸,2014(15):130-132.
[7]徐细雄,林丁健.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4(6):144-148.
[8]安宝洋. 互联网金融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创新[J]. 财经科学,2014,319(10):1-8.葛兆建,王 凯,葛汉勤. 外向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544-546.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论文】推荐阅读: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论文07-07
论中小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06-17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07-14
中小企业融资参考文献07-18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08-28
中小企业投融资培训10-02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10-25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情况调查报告08-28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08-10
国外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及其启示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