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的条件(精选11篇)
1.自主招生的条件 篇一
南航自主招生条件
学校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是中央部属高校,创建于1952年,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全国7所工信部直属高校之一,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学校作为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等学府,是我国航空航天民航领域重要的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一五”期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办学水平提升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称号。
自主招生专业及报考条件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高考科类
笔试科目
航空宇航学院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理科
物理或航空航天技术
能源与动力学院
飞行器动力工程
理科
物理或航空航天技术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
理科
物理
生物医学工程
理科
物理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
理科
物理
机电学院
机械工程
理科
物理
工业设计
理科
物理
飞行器制造工程
理科
物理或航空航天技术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科
化学
应用化学
理科
化学
核工程类
理科
物理
民航(飞行)学院
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
理科
物理
航天学院
信息工程(航天信息应用)
理科
物理
空间科学与技术
理科
物理
理学院
应用物理学
理科
物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科
数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工程
理科
数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科
数学
信息安全
理科
数学
物联网工程
理科
数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文理兼招
数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
文科
语文
外国语学院
英语(民航业务、国际贸易)
文科
英语
日语
文科
英语
艺术学院
广播电视学
文科
语文
[南航自主招生条件2017]
2.自主招生的条件 篇二
一、自主招生考试录取政策现状及改革初衷
自2003年教育部选择了22所高校正式开展自主招生以来, 截至2014年, 已有90所高校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自主招生的考试录取方式也几经变化, 执行过程中益处与弊端都不断展现出来。其优点在于不仅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 也利于弥补高考不足, 改革人才选拔模式, 提供多样化的选拔途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弊端也日趋明显。总结起来, 在本次新政策出来之前, 自主招生的问题焦点多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考试规模及教育公平公正问题
教育部对高校自主招生规模依据文件规定应不超过高校当年总招生人数的5%。然而, 实际执行过程中, 尤其是自主招生最热的近几年, 有相当一部分高校通过不同形式的各种计划和政策, 采取迂回方式, 超过了该比例。[1]越好的高校, 自主招生加分录取的比例越高。据阳光高考网站提供的数据统计得知, 这个比例在2011年达到了顶峰, 当年获得自主招生预录取加分资格人数, 清华大学有1405人, 北京大学有1650人, 而每年这两所学校录取的总人数平均约3300人/校, 即使除去高考后未能通过的学生, 每年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渠道进入这两所高校的学生, 也都接近总录取人数的30%规模。如果再加上两校每年平均500~600人/校的保送生人数, 以及每校100人左右的艺术和体育特长生, 实际真正纯高考渠道的招生计划只占总招生人数的50%都不到。并且, 现在的自主招生模式中, 笔试考试、面试的形式、内容等都让农村等偏远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无法站在和发达地区学生相同的起跑线上, 形成事实上的教育与录取不公平现象。农村学生难以像城市学生那样获得自主招生的丰富资讯, 缺少参加自主招生的特长培训、参加各种竞赛的条件, 以及对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经济投入等也是有较大阻碍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 《意见》提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 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其中, 对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地区的招生政策有一定的倾斜, 已经在2014年自主招生政策中有所提前体现。各大高校推出的“自强计划” (清华大学等“华约”6校) 、“腾飞计划” (复旦大学) 、“师表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对农村户籍人数占自招总人数比例20%等都是有所侧重。而自主招生的规模人数也确实在逐年控制下调之中。
(二) 对生源选拔理念和定位的矛盾问题
自主招生政策设立之初的本意, 应该是希望根据高校的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 给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 打破单一的高考分数论, 给具有特殊学科专长和发展潜力的“专才”“偏才”“怪才”等学生以读好大学的机会, 并给予多元化评价、多样化选拔的招生录取渠道, 最终从招生源头实现创新人才的选拔。[2]然而,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近年来的自主招生定位却越来越跑偏了。形成了事实上的、把自主招生作为提前争取优秀生源的途径, 最终还是成为了以“高分生”“特优生”为结果的变相“小高考”。2012年之前, 自主招生考试的科目涵盖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五大学科, 其形式和内容都与高考无异。对此, 《意见》再次强调“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其实, 这个内容自2013年起已经开始推行, 大部分学校和联盟的考试科目缩减为两门, 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备考负担, 也给单科特长生有了更大的机会。
(三) 自主招生考试形式及考试联盟问题
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 考试形式就是指挥棒。高校将自主招生考试作为选拔优秀生源的重要途径, 各校也不得不在这个平台下暗自角力竞争。[3]2011年可谓是自主招生的巅峰之年, 四大考试联盟应运而生, 把针对自主招生的考试形式的讨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联合考试的优势, 在于共享考试成绩, 减少学生的考试成本。联盟内部高校之间资源共享, 生源分层定位互补, 有助于增强与其他联盟学校的竞争力。考试统一命题也增加了权威性和稳定性。但另一方面, 联合考试逐渐演变成联盟之间的抱团竞争, 争抢优质生源的途径。甚至通过与其他联盟安排在同一天考试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利。再加上不同联盟的考试内容与风格的差别, 让想要报考跨联盟、多学校的学生负担进一步加重了。联合考试发展的变形, 让人们感叹其类似于“小高考”的强势定位, 不利于个性化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获取录取优势。因此, 《意见》明确指出“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 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通过这些举措, 把自主招生的考试形式拉回到了选拔学科特长及创新人才的方向上来。
(四) 招生制度及腐败问题
经过11年的时间, 自主招生制度在给予高校较大的招生选拔权力的同时, 也提供了滋生腐败的土壤。2013年, 在自主招生中披露的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主任腐败案件, 就是典型的代表。在缺少健全的招生制度、自主招生定位和理念又相对模糊的情况下, 势必会给少数人觊觎的机会。《意见》对此提出了要“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要求高校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 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 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同时, 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 建立招生问责制。这些都将对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进行督导, 将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制度化, 确保自主招生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
二、改革措施的可能性实施方式
通过对自主招生过往问题的回顾和《意见》中对应的新政策分析, 我们认为, 新一轮的自主招生考试及招生制度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能会有以下展现方式。
(一) 自主招生规模继续缩减, 加大信息公开透明度
随着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平公开的进一步推进, 自主招生的总体招生人数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的下降趋势。保送生的范围和人数也会进一步限制, 加上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取消, 高考招生计划指标人数将稳步增长。高校将通过对保送生、自主招生的政策、人数、要求和范围的提前公示, 加大信息公开透明力度。
自主招生的人数减少, 并不意味着学生参与自主招生的机会下降。以前, 占据招生比例较多的自主招生,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是不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加分也可以录取的“特优生”。举例来说, 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北京实际录取的总人数均在360人/校左右。其中, 高考计划名额约200人/校, 剩余的100多人中包括保送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艺术生和自主招生等。而当年清华大学给予北京学生自主招生加分资格人数186人, 北京大学207人。高考后需要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才达到录取分数线的约40~50人, 其余大部分都是高考分数直接就过线的。由此可见, 如果能加大招生指标并合理公开、提前分配, 配合明确的自主招生定位、人数、要求和范围等措施, 才能够真正实现自主招生的特色回归。通过增加常规高考招生计划人数, 让“特优生”返回到正常高考体系之中, 让自主招生真正体现选拔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农村贫困地区优等学生的方向上来。这样对自主招生人数规模的缩减, 应该说定位更加精准清晰了, 这反而有利于这些特殊生源的自主招生和选拔。
(二) 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农村贫困的定位区分明确
通过前述的公开举措, 高校提前将所希望的学生定位公示, 明确自主招生向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农村贫困优秀学生倾斜, 是符合《意见》的改革方向的。
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实现的是高校对之前的学科竞赛保送生范围缩小措施的承接。自2014年起, 五大学科竞赛考试的保送生资格范围从省级联赛一等奖缩小到国家级一等奖, 一下子把保送生资格从6000人缩小到了235人。这个巨大的落差, 让2014年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渠道加大了对学科竞赛获奖学生为代表的学科特长生源的吸纳比例。清华大学的拔尖计划、北京大学的生科院拔尖创新计划等多项具体计划都面向省队或省一等奖学生提供自主招生的渠道。可见, 未来学科竞赛的获奖仍然能够成为自主招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门槛的最重要筛选条件之一。
农村贫困学生的支持计划也会继续扩大规模。这将给特定的老少边穷地区学生带来较多的升学机会。
(三) 考试形式、考试时间改革, 减轻学生负担
取消联盟考试, 自主招生考试时间统一在高考之后, 这两项具体要求, 将会对现有的自主招生考试形式带来重大变化。结合当前高考考试时间和录取安排, 我们可以预见, 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时间将紧跟高考进行。结合《意见》提出的逐步“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 很可能将考试安排在高考分数公布后进行, 即6月底7月初的时间段内。这样的时间安排的优势, 首先, 给学生以真正的二次机会, 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情况决定是否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其次, 不占用前期高考复习的时间, 高考已经结束, 学生能以更加轻松自如的心态应对自主招生考试。第三, 有利于高校通过提前划定自主招生对高考学生分数的具体要求, 减轻学生和高校双方的投入, 提高自主招生的实施效率。
取消联盟考试, 各校自主命题或设计考试形式, 也有利于高校针对各自的需求进行学生选拔。避免自主招生考试陷入“小高考”的怪圈之中, 有利于自主招生回归其本质的定位。
(四) 加强面试, 减少笔试, 增强录取的精准度
由于高考后到录取前的时间间隔较短, 在此期间安排的自主招生考试录取环节不可能设计得太复杂, 主要估计还是以面试为主, 笔试为辅, 甚至可能取消笔试环节。用面试逐步替代笔试, 对提高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质量和精准度应该说利大于弊。只要通过合理的面试、考试机制设计, 如随机抽签分组等现在比较成熟的方法, 规避违规和腐败风险, 即可以发挥出面试的最大价值。
实际上在2014年, 部分高校已经在做类似的试点。清华大学2014年自主招生考试的面试环节, 与以往相比就进行了大幅的调整, 通过“学科专业面试”环节的设计加入, 针对不同学科特长学生的创新潜质进行甄别遴选,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措施就是让大师们参与进来, 而不是靠一张卷子就把学生的创新性评判出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6个专业学科都是大师亲自面试, 如数学学科由菲尔茨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亲自对好苗子进行面试。清华大学各学科专业的专家、教授, 针对面试精心准备了具有学科专业特点的考核形式, 可以说是各显神通, 每个考场几乎各不一样, 力求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考生的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
这样的院系专家教授参与到自主招生的一线选拔中来, 代表的正是自主招生从选拔综合性的“特优生”, 向选拔真正的“特长生”转变。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后要更多地通过面试来考察和展现, 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扎实理解, 对学习和思考方法的真正掌握, 以及独特的学科思维特长, 这样学生在面试时才能应对自如。过去那种只针对应试能力的特长生培养体系将不再推崇。
三、对自主招生政策未来发展的认识
除了以上这些可能马上进行的具体改革措施, 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探讨为实现真正的高校自主招生, 一些内在的、本质的、可能的改革方向。
(一) 加大院系自主招生权力, 弱化学校统一招生
前面谈到的学科院系专家到一线面试的比例提升, 是自主招生专业化的前哨。未来高校的自主招生, 本质上将逐步进化为高校各专业院系的自主招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等有学科专业背景要求的“专才”“偏才”“怪才”的选拔录取。[4]现有的录取模式还是强调高校整体层面的录取, 这样势必会导向“掐尖”等竞争, 只有将招生录取与院系挂钩, 加大院系的自主招生权力, 将自主招生的计划指标提前细分到高校各专业院系中去, 通过一定的机制设计保障公平、公正、公开, 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院系的学科资源, 选拔真正对相应学科有兴趣的人才。
这个方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已经有了一些例子。在2014年的自主招生中, 出现的改革试点学院名额, 就是逐步放开院系自主招生权力的实验。清华大学理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科试验班等项目, 通过提前指定学生的报考院系和专业, 采取学院专业面试为主的形式, 很多都省略了笔试环节, 直接通过面试给予认定自主招生加分的资格。我们认为, 这种模式将可能进一步在高校自主招生的大部分院系中予以推广, 从而实现自主招生对学科特长学生的定点招生要求。
(二) 校长招生特权的责任化与清晰化
高校自主招生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是高校校长的招生特权责任化与清晰化。提到校长特权, 似乎在当前的反腐环境下讳莫如深。在过去的自主招生体系中, 公开的校长特权, 只能在“中学校长推荐制”这个体制中看到。该体制给予了高中校长以推荐特权, 可以向高校提出优秀学生的提名参与自主招生录取。被提名的学生有的可以直接跳过笔试, 只需参加面试即可获得自主招生加分资格。[5]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却演变成高中校内考试、评分、推优简单化、制度化的过程。这种选法实际上已经偏离了校长推荐的本意, 即作为校长认可的有特殊才能、需要推荐给大学的学生, 而不一定是需要全校认可的优秀学生。
在未来的自主招生体系中, 将不仅继续保持和强调高中校长推荐的独立性, 还需要适当给予大学校长优秀学生招生特权的制度。《意见》提到“建立招生问责制, 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 对录取结果负责”。在设置校长责任的同时, 也就可以给予相应的权力。当年, 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因为胡适的推荐, 录取了作文满分、数学0分的罗家伦。后来罗家伦31岁就当上清华大学校长, 同样点招录取了语文、英语极佳, 而数学只考了15分的钱钟书。这段佳话, 就是校长招生录取特权的有力例证。
在公开透明的机制监督下, 给予大学校长保留适量的招生特权, 为天才学生留下了可能, 这是可以大胆迈出的一步。
(三) 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建立双向选择录取的开放机制
通过考试招生体制改革, 把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后进行, 如果实施得力, 可能发展为彻底改变现有招生录取模式的重大机会。《意见》中对于录取模式提出的要求是:“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 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由此可以设想, 当高考出分后填报志愿、平行志愿、高考后自主招生考试三者有机结合时, 可能会真正迎来高校、学生双向选择的录取方式, 让学生的选择权增加, 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多张通知书模式。这无论对于优秀学生或特长学生, 都能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定位来挑选自己心仪的学校。高校也能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 选择自己想要的学生, 最终, 将真正实现招生录取的自由开放, 实现高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特优生”“特强生”“特别生”各类学生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高校特殊招生:学生名单公示[EB/OL]. (2014-4-24) [2014-9-13].http://gaokao.chsi.com.cn/zsgs/mdgs.jsp.
[2]张继明.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走向研究[J].教育与考试, 2007 (5) :7-10.
[3]周继良.试论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学生选择与影响因素[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2) :51-55.
[4]林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研究述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10) :35-37.
3.可悲的高考自主招生战 篇三
随着北大招办明确宣布七校联考已扩充为13校之后,“史上最好看”的高考自主招生战正式登台亮相,北大和清华分别联合各大高校组建自主招生集团,同济大学等8所理工科高校也结成联盟,加入到抢夺生源的战局之中。自主招生很多年前就有,但是这次的规模和力度不一样,现在很多人说它构成了教育改革新的希望,或者新的方向。
这很可笑,不但可笑还可悲。这次所谓的改革犯了三个严重的错误,第一,如果以成績来定胜负的话呢,它和高考是一样的,而且等于说一年考四次。本来是一次定终身,叫一刀毙命。现在考四次,变成慢慢凌迟处死。那你有什么必要改?如果还是靠成绩,或者觉得靠成绩不行,那你再搞得更复杂一点,再搞一些奥林匹克数学之类的。
对于这种东西,我一再告诉各位父母,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这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门考试,你还不如让她参加超女什么的,我觉得还有点创造力,最起码还能唱唱歌,奥林匹克数学是什么玩意儿嘛。我们熟知的数学大师陈省身,最后几年他在南开大学,那里很多学生崇拜他,碰到他之后问:
“陈老师,能不能帮我解解这个奥林匹克数学题?”他从来解不了的,为什么?因为那不是数学。
一条路是高考的翻版,另一条路是奥数的翻版,太可悲了!还有别的路吗?还有第三个,就是像美国一样,用别的方法来争取。老教授一高兴拍板,拍什么板呢?因为我觉得这方面你很有天分,所以就录取了,凭感觉的。以前叫招生办负责制,现在叫教授负责制,但教授更不可靠。还有介绍信,还有个人的特殊表现,参加过什么社会活动,比如说你会不会打高尔夫球啦。如果你要考虑这些,那我可以跟你讲,你已经完全违反了教育的基本原则,这是不公正的。
请你想想看,写的介绍信你敢相信吗?在台湾不就发生过一次嘛,说班长可以加分,结果一个班出十几个班长。还有别的才艺竞赛你敢相信吗?比如说钢琴十级。如果这样的话,都可能会造假。而且这个更加助长了这种先天的不平等,因为个人简历丰富、社会阅历丰富的往往是那些家境比较好的,办学力量比较好,师资力量比较好的。我请问你,谁能够把钢琴练到十级?肯定是家境富有的人了。那其他的活动呢,肯定都是家境富有的人更有优势。介绍信谁会给你写得好?你家里有权有势,校长当然给你写好的介绍信,这是一定的。因此如果走到第三步,需要靠非考试成绩之外、非奥数以外的标准来收学生的话,那就是不公平,就这么简单。所以你以为是我们开创一个改革的新路子,错了,这是一个腐败的开始。
为什么我们台湾、香港、大陆的教育制度会衍生出一试定终身?因为到最后你发现这是最公平的,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里面一试定终身是最公平的。这个制度推行下来的结果,抱怨是最少的。如果是一个公平的系统,像美国一样,那就不需要一试定终身。你会跳舞吗,你会唱歌吗,参加社团活动吗,参加社会工作吗,这些都是公平地来评估的,那可不是说你们家有权有势就可以造一个假的证件,这在美国是非常严格的。另外,美国的老师写介绍信,包括我以前在美国当老师给学生写介绍信,都非常注意的。为什么?因为如果学校知道我推荐的学生是很差的,发现我骗了它,我就被列入黑名单了,以后我再写,也没人听我的,没法混了,这个太严重了,所以我写介绍信是非常认真的。这是什么?这是公正的表现。美国的整个系统是公正的,因此他们可以用非考试成绩作为取舍的标准。它系统的公正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公正的选拔体系,还有一个是公正的基础教育,这两个都要公正。但问题在于今天我们所聊的自主招生,可能先天是不公正的,这两个都没有。那这个改革一定会失败,就这么简单。
从普通家长的角度看,他希望通过这种自主考试能够给自己的孩子多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实际上从客观来说,等于是增加了这些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在中国做小孩是最痛苦的事。中国的小孩子在最应该享受生命年华的时候,最应该快乐的时候,把所有时光都用在了书本上,用在了怎么跟老师博弈、猜他的题上,把青春的美好年华都浪费掉了。
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教的是大四的学生,我很喜欢教本科生,不喜欢教研究生,我觉得本科生特别可爱,特别清纯。大四毕业的时候,很多内地来的学生问我:“郎教授,我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够先做一两年事,然后再回内地,你说我要不要听他们的话?”我说你不要听他们的,他们懂什么?他们来香港念过书吗?来美国念过书吗?他们都是一厢情愿。按照一个僵化的体制,把你们不断推进“绞肉机”,这是父母亲干的事。父母亲什么时候尊重过你的意愿?
我们家一个亲戚说他的小孩考上了小语系,要不要念小语系呢?全家亲戚、朋友一起来讨论。我说你讨论什么?这些人从来没念过语言学,你跟他们讨论什么?这太可笑了。爸爸、妈妈、祖父、祖母,连亲戚、阿姨都来讨论,这个事情太可笑了,你们一群不懂的人帮小孩做决定,到最后是什么结果?
这几个巨无霸按照自己的利益搞了一个联考制度,然后你们就非常坚持地把自己的子女送进这个“绞肉机”,完全破坏他应该有的创造力、应该有的童年。这就是我们现在干的事。
我想告诉各位父母,一个小孩子的成功是靠一生的积累,不是找一个亮点,你千万不要说我逼你考上北大、逼你考上清华,然后就是成功的,不是这么简单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长期的积累,所以你要让小孩子对他人生的追求有兴趣,这个最重要,而不是说你叫他做什么,目前我们完全搞反了。
4.武汉大学自主招生报名条件及办法 篇四
全国自主招生已经拉开帷幕,同时自主招生也受到众多家长和考生的关注,也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已经开始备战自主招生了,自主招生是为选拔个性才能突出、综合素质好的拔尖人才,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武汉大学[学校介绍 自主招生 专业介绍 专业分数线 招生办电话]也将在11月底公布自主招生录取方案。为让广大家长和考试更清楚武汉大学相关自主招生情况,中国教育在线高中频道整理了武汉大学自主招生信息或通过武汉大学招生就业信息网(www.aoff.whu.edu.cn)了解相关详情。
5.自主招生的条件 篇五
华约联考在即,智康1对1高考研究中心经过研发发现今年的考试具有如下特点:
1.华约七校统一组织命题,考试方式为笔试。2.考生可报考其中任意一两所。只要获得一所高校的初审就有资格参加AAA测试,但测试的结果只对给予该生初审通过的高校有效。如测试后考生在初审通过的高校均未获得认定,则可以AAA测试成绩和相关材料向第三所高校提出申请。3.复试时间及方式由各高校自行确定,考生如通过了其所报考的两所高校的初审和初试,可分别参加两所高校的复试
报名时间为:2012年12月15日到28日。
报名网址为:http://211.151.240.112/aaa_student/,2013年1月12日前后在报名系统中公布初审结果。
AAA测试时间:2013年3月2日,笔试科目为:必考科目:数学与逻辑,选考科目:物理探究,阅读与表达,二选一
报名方式:校荐为主,自荐为辅,自荐条件都要求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成绩优异的高中生。
下面表格就华约七校的一些重要信息及特殊点做了一个汇总,以便大家有个直观的了解,但是大家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对目标院校的自主招生简章认真研读,看清楚要求和需要递交的材料。
2013年考试科目:“考试科目为2门。其一为《数学与逻辑》,这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二为《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考生可从中任选一门。每门科目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
解读:笔试科目发生大变化。《数学与逻辑》预测就是数学科目,从这个名字上来看,逻辑性的东西应该考的更多一些。《物理探究》预测是物理科目,从名字上来看,应该更注重探究,实验,开放型题目可能会是考查的重点。《阅读与表达》预测是语文和英语学科。去年的经验来看,语文和英语并重,分值相等。
联盟学校
清华大学
接受复读生,自荐信:需要写,字数及手写无要求
笔试科目:按专业选择相应考试科目,具体见招简
复试形式:1.综合面试2.学科专业面试(部分参加)3.体能测试(自愿)A/B志愿接受情况:
备注:体侧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台阶运动试验、立定跳远;成绩
优秀适当给予优惠。
中科大
不接受复读生,自荐信:需要写,字数及手写无要求
笔试科目:数学与逻辑,物理探究
复试形式:面试,以数理化知识为主,要求学生完成题目或报告解题思路 A/B志愿接受情况:分省划定复试线
备注:
上海交大
不接受复读生,自荐信:不需要自荐信
笔试科目:数学必考,剩下两门任选一门
复试形式:1.特色测试2.面试
A/B志愿接受情况:接受B志愿, 复试线为全国划线
备注:
中国人大
接受复读生,自荐信:手写,1500字以内
笔试科目:按学科大类选择相应考试科目,具体见招简
复试形式:1.特色测试,笔试形式,不分文理,以人文社科类试题为主,2.综合面试,面试形式为3对1
A/B志愿接受情况:A志愿优先
备注:1.自荐只能报考B类,B类专业为物理、化学、中国党史和艺术管理;初审预留20%名额给B类
2.A4标准,装订时将《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申请表》作为材料封面
南京大学
不接受复读生,自荐信:手写,500字以内
笔试科目:理科:数学与逻辑和物理与探究
文科:数学与逻辑和阅读与写作
复试形式:1.特色测试,笔试形式。
A/B志愿接受情况:志愿优先,兼顾地区,A/B志愿分开划线,全国统一划线 备注:报名材料统一使用A4纸,无硬纸、无塑封、无封面、无封底,并按照下列顺序在左侧装订,材料包括
浙江大学
接受复读生,自荐信:手写,1500字以内
笔试科目:按专业科类选择相应考试科目,具体见招简
复试形式:面试,组对组,每组六名老师,六名学生,每组还有一名纪委人员。A/B志愿接受情况:志愿优先,兼顾地区,A/B志愿分开划线,全国统一划线 备注:
西安交大
不接受复读生,自荐信:手写,500-800字
笔试科目:数学与逻辑必考;
理科生考考物理探究,文科生考阅读与写作
复试形式:1.特测试测试,笔试形式
2.小组面试,5人一组,时长60分钟
6.高校自主招生的看法 篇六
一、自主招生适宜人群:竞赛联赛获奖者、平时成绩比较优秀、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可由学校推荐参加大学自主招生。尤其是最适合创新型、有特长的学生。如竹笛9级,钢琴9级等。清华大学就非常看重有桥牌、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特长的学生。有些学生脑袋很好,但是就是考不出高分来,而自主招生考试,要的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的内容多为此类。参加一次,便多一次录取的机会。
二、自主招生考试程序:
1、递交自主招生的申请材料。要按照高校要求,将申请材料准备齐全。除了申请表之外,申请材料还可以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个人陈述、其他申请资料等。获奖证书可以是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个人陈述主要是让高校更加了解你,内容可以包括你参与的一次重要活动、取得的成绩等,或者介绍本人的性格、习惯、优缺点,还可以介绍自己在大学期间的计划等。另外,考生还可以准备1至2封推荐信,内容包括推荐人的姓名、与学生的关系、推荐人联系方式以及对申请者的评价等。如果申请材料过不了关,就参加不了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也就失去了自主招生机会,所以申请材料是十分重要的。需要考生特别注意的是,申请材料一定要真实,如果弄虚作假,不但会被取消录取资格,还有更严厉的惩罚措施。
2、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各高校一般会单独或联合组织(如以北京大学领衔的‘北约’、‘清华大学’领衔的‘华约’以及以天津大学领衔的‘卓越联盟’)。自主招生测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不同于高考,试题灵活,涉及面广,主要看考生平时的积累。如某高校的一道试题是:“神六”发射的过程中,哪些现象能用物理原理解释?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考生能言之成理,都可以得分。
3、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生通过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后,高校会同考生签订协议,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一志愿报考该校,高考分数在该校提档线下20分—30分即可被录取。特别优秀的考生经批准后,还可享受更优惠灵活的政策。因此,无论考生是否通过了高校自主招生测试,都要继续努力学习。往年,有的考生通过自主招生测试后,放松了学习,结果高考成绩达不到高校录取要求。
三、自主招生须要掌握的“三大要点”要点一:考题没有标准答案考题都是各高校自行设计,内容形式五花八门,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发散性与合理性,答题要考虑问题全面深刻。所以,考生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分析和决断能力,关注社会和学科热点问题。要点二:面试表达自然真实特别注意的是,高校考官们最不喜欢学生搞“花架子”。当通过笔试后,参加面试时,考官们看中的不是流畅的语言,而是真实自然的表达,尤其不喜欢张狂的学生。所以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用过于紧张,表现落落大方、从容自然,将自己的素质能力展现出来即可。所以,考生在平时公开场合下,就要注意培养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要点三:体现协作能力面试时,要有自己的独到想法,善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一组面试的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很重要,哪怕有一些争执也不要紧,重要的是体现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注意细节上的礼貌,谈吐、仪态很重要,要注意自己的语态和表情,要在谦虚中表现出自信,在自信中表现出特质。
四、典型案例:过来人谈北大自主招生:面试时不能太强势北大考试注重人文性举例说,北大曾出的作文题是以“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为题,从四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写一篇散文,文章除了要求有诗情画意,还要富有哲理。“,再如,笔试语文科目的一道阅读题,是一首网络歌曲,要求找出歌词韵脚,再找出所有动词中笔画最少的两个动词做校园宣传语等等。面试时不能太“强势”北大自主招生的面试环节一般是5名考生一组,进场后先进行1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抽题作答。过来人说,有名学生发言次数很多,表达能力也非常优秀,但最后的成绩并不理想,“原因可能就是表现欲太强了”,所以提醒考生:“对于面试,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没必要紧张,只要好好展示自己,阐述出自己的独到观点就行了。讲话要简洁有条理,别长篇大论就行。”
五、自主招生试题一般类型首先说明的是,自主招生的笔试或面试题是千奇百怪,所以几乎无法准备,但,再出人意料的,再发散的题目,从中都会找出一定的规律,都蕴含着各自的命题意图。从往年真题来看,面试题目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每一类都指向了某几种具体的素养或能力的考察:第一类可以称为个人性命题。这类题目的典型特点是与考生本人、报考学校及专业息息相关,例如“你个人最喜欢的电脑游戏是什么?为什么?”或“你对我们学校怎么看?”等都是典型命题。这类题目一般出现在面试开始的引入部分,着重于考察考生本人的性格、兴趣和未来的专业规划,以及,报考本校的诚意。在回答类似问题时,千万不能作伪,也不要生硬地拔高,只需要就事论事、诚恳以对。特别是在自荐材料中曾经提到的经历和奖项,更需要事先有所预备。考生要注意的是平和客观地展现自己,既不要过分谦虚也不要自高自大。第二类题目则是时事性命题。所谓时事,既可能是社会新闻、国际事件也可能是科技界的一些最新进展,这类问题最起码的回答前提是考生听说过这些事件并能简要叙述。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可以展示出考生本人的眼界宽窄,体现出考生在高考备战之外更为广泛的涉猎。这与高校近些年强调的交叉学科和宽口径培养理念一脉相承,未来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同样需要学生本人具备这样的视野,具备对各学术领域高精尖信息的收集和了解。在答题中,要避免偏激和情绪宣泄,既不要“愤青”也不要“五毛”,凡事多用较为辨证理性的态度来看待。第三类题目,也就是备战难点,即开放性命题。这类问题最能体现出自主招生面试天马行空的特点,比如复旦千分面试中的“设想20年以后一个典型的早晨”及“如果你遇到了劫匪,你打算如何用智慧把他们制服?当媒体把你的事迹报道出去后,你觉得会产生哪些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等,这一类题目的考查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临场应变能力;2,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思维的条理性和全面性;4,创造力。有些题目本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和应试答题大为不同。因此考生们只需要放平心态,以不变应万变,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即可。在答题时如果一时找不到思路,就迅速以高中学科为纲进行知识检索,通常可以找到应用于题目中的课内知识。在作答时,要注意分类讨论和分层递进的思路。除了以上这三类题型外,有时某些学校也喜欢问一些知识性的问题。这类题型,特别是涉及到高校学科知识的内容在近年来已经有所淡化,但也偶尔会被考到。考生在此很难做得面面俱到,有些知识也确实超出高中生能够理解的范畴。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大方坦承地承认自己不会即可。这比“你的杯子已经满了”或者“半瓶子咣当”要更能赢得高校教授们的好感。
7.高校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七
一、国家和湖北省制定自主招生的目的和意义
国家制定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要通过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切实选拔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引领社会高考文化,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各试点高校要高度重视,把选拔一流人才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专业要求,建立健全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拓宽人才选拔渠道,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制度措施、经费支持、监督保障落实到位。
湖北省根据国家政策在湖北部分省属高校中进行试点,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江汉大学、三峡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9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要求各高校积极探索建立符合高校自身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创新人才选拔标准,进一步完善本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办法,坚持在高考前对考生进行考核。
二、目前自主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招生的报名门槛设置较高、报名学生作假现象严重
从报考条件和选拔标准来看,院校在总体上多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特殊才能和兴趣爱好,不拘一格选拔“奇才”、“偏才”、“怪才”,但对于选拔对象的综合素质和特殊能力的具体要求不一。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导向的研究型大学,重在选拔某一学术研究领域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生、特长生,而高职院校侧重选拔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两类试点院校自主选拔标准的多元化,决定了其报考条件的差异性。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一般设有较高的报考资格限制和“硬件指标”。如高中阶段数、理、化、语文、英语五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新概念作文大赛或创新英语作文大赛获奖;各种专利或创造发明;文学、艺术、体育等特长;省级重点高中毕业成绩突出;获市级“三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等。高职院校对具有某项技术专长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报考者,给予加分优待;凡有技能证书与报考专业相关者,在录取分数线上优先考虑其填报专业。
通过近几年的考生报名上交的材料情况来看,在同一个市的“市级三好学生”有十几个之多;获省级以上二等奖的学生大部分都查不到相关的获奖信息;在学生专利这块有些学生的父母为了能给自己的小孩提供一个自主招生参考的机会,往往将自己的发明专利在申报时写上小孩的名字,为孩子镀金。此外,在“校长直推”的工作上,许多高中学校为了冲升学率,将平时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成绩写的很高,并且给予学生很高的评语,导致高校无法鉴别其真伪,严重影响资格审查的效率,给高校的资格审查带来诸多不便。
2、自主招生选拔的公平性问题
从实施结果来看,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存在“马太效应”,并且在自主招生工作上无形中扩大了招考对象的社会阶层差距。这是自主招生改革面临的尖锐问题。现行自主招生办法,从报考条件到选拔方式、考试内容,具有明显的城市导向性,不利于农村考生和弱势群体的平等竞争。从报名条件上看,城市考生获得各项奖励和拿到各种获奖证书更加容易,更加容易符合报名条件;而广大农村考生因没有相应的获奖证书而被拒绝在考试范围之外。
考生好不容易获得了考试资格,但是有3 所较为热门的学校采取面试的形式是借用公务员面试的方法,即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面试工作。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由一名主考官和若干考官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大致流程:主考官阅读题目及考生思考环节;考生依次陈述观点环节:考生依次用不超过2 分钟的时间阐述自己的观点;自由讨论环节:考生可自由发言,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整个面试过程中考官不发表任何评论。
根据几年的面试结果发现,城市考生接受的信息量较大,占用的社会资源也更广,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发言主动性、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说服能力、论点的正确性都比农村考生要强许多。针对自主招生话语权偏向城市学生,朱清时曾感言:“如果还这样下去,我担心农村学生会吃亏”;“高考改革是大家期望的。任何改革都要认真考虑农村学生的利益,不能让农村学生吃亏。因为高考是农村学生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手段”。另外,由于农村学生考入重点中学的人数远少于城市学生,普通中学教育资源薄弱,因此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越大,则农村和普通中学学生考入的机会就越少。据统计,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4.1%和15.9%。
3、自主招生的考题越来越 “奇葩”
面包和馒头打擂谁会赢?大象把蚂蚁踩骨折了,如何使蚂蚁康复?母狮子收养了一只小羚羊,你觉得这是为什么?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某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试题目。近年来,各高校自主招生面试“奇葩题”频现,让走进严肃考场的学子们当场“石化”,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吸引了部分考生和家长的注意力,增加了学校的知名度。
高校自主招生,在“奇葩”面纱的笼罩下,俨然成为彰显各高校风格特色的招牌。在某高校的自主招生考题中,让学生发表对“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的见解。复旦大学的考题是《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尽管这些“奇葩题”让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却都有其共性,那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如此题目,究竟是考实力还是考偏了,究竟是哗众取宠还是另辟蹊径?
按照高校专家的说法,自主招生的考查重点在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那些习惯按套路出牌的学生自然答不上来。有人解释说,蚂蚁从10 层楼上掉下来会不会摔死,这题考的是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涉及的知识点全部出自中学物理课本,至于蚂蚁能不能摔死,根本不重要。
雷人的“奇葩题”究竟能检测出什么能力和素质呢?或许有的考生觉得自己发挥得不错,然而答案却很可能不对考官的胃口。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评判的标准又如何,考试的结果又怎么让考生心服口服呢?
4、自主招生考生的培养效果不明显
为进一步做好自主招生工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笔者对其中一所高校中通过自主招生进校的学生经过跟踪培养,现将基本数据统计如表1—3 所示。
通过表格不难看出,自主招生进校的考生中,超过70%的考生都是在正常录取线下的考生,这部分考生的分数离学校的校线大约都在40 分左右,虽然是享受了自主招生的政策,但是不难看出其学科基础底子薄、知识不扎实的问题。我们通过统计,发现自主招生学生在毕业时的学生考研率平均水平只有11%左右,远低于同期学校毕业生18.6%的考研率,而且四级通过率和学位授予率均低于学校平均水平。但是通过自主招生考生的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率又高出学校的平均水平。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在学生的考研、国家英语四级、毕业率、学位授予率、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获奖率方面比正常录取的学生没有太大的优势,而在就业这块比率比正常录取考生的比例高更多的原因是家庭社会资源更广,就业靠家庭安排的比率更高。因此,单从培养学生这块来说,自主招生的意义不大。
三、对策与建议
1、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扩大自主招生选才面
自主招生选才范围从目前情况来看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束缚。基础教育发展是人才培养之“源”,高校招生是人才之“流”,源深则流清,源宽则流畅,源广则流长。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从源头上拓展高校自主招生选才之路,是自主招生改革的战略性举措。在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扩大、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资源悬殊的条件下,高校尤其是名校自主选拔的范围必然有限,由此损害了招生选拔的公平与效率。为了维护教育公平,提高自主招生选拔效率,应大力促进城乡之间、边远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继教育规划纲要之后,再次强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学校依法自主招生、逐步推行普通高校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等方针政策,提示我们应更加关注自主招生政策的深远影响。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各级教育机构正在逐年加大对弱势群体及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倾斜与教育援助,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旨在对因教育资源、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因素造成的竞争起点不公平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纠偏。如在针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考生的优惠政策中,北大将在中学资格审核、学生考核等环节中适当照顾农村偏远地区生源;清华、上海交大等6 所高校共同实施的“自强计划”则规定,将实施范围由以往的300多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增加至832 个,同时增加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不在以上区域的全部乡镇农村中学也首次纳入“自强计划”候选人推荐考察行列。笔者所在的湖北地区高校也在自主招生的政策中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地区或中学、向农村地区中学倾斜。
2、自主招生的测试题应该科学化、人性化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试点高校和有关中学,“明晰试点定位、提高选拔质量、鼓励探索创新、加强规范指导”,不断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着力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自主招生制度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实行多元评价。自主招生命题并没有固定的考试大纲,固然要讲究思维创新、灵活应对,但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上。自主的招生命题范围大致应界定为学科知识类、逻辑推理类、时事热点类和生活常识类等题型;而所考查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也大致包括考生的知识面、思维缜密性和灵活性、记忆力、兴趣的广泛度等。
3、自主招生应加强舆论引导
考试测量与人才选拔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应遵循人才选拔的科学规范,注重实效,注重教育公平性;不应盲目赶时髦,做“形象工程”。与此同时,自主招生还需要逐步取消一些条件限制。如地区条件限制、高中生源条件限制、分数条件限制、特长项目的限制、获奖条件限制等,以惠及尽可能多的地区与学生。只有经过若干阶段的发展,自主招生的测试方法、测试内容、专家选聘、审核程序、评价录取、监督机制等方面才能更加完善。全面总结中外考试评价经验,坚持正确的教育发展导向,素质教育才会有更广阔、更富创造力的发展空间。
摘要:自主招生是高校适应自主办学和素质教育要求而实施的重要变革,受高校、政府、社会舆论推动。这项改革增强了招考的选择性与适应性,但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本文以一所院校为例,分析自主招生的教育公平成效,对自主招生入学学生的培养成果进行了对比,剖析了目前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
8.公平语境下的自主招生 篇八
自主招生选拔能否做到公平?会不会加剧招生中的腐败?在全国推开的可能性有多大?质疑声随着关注的目光接踵而来。
质疑之声直指公平
社会与家长担心和质疑的焦点是,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所要求的学生材料以及面试弹性很大,容易滋生腐败和不公平。
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我爸认识很多复旦老师,甚至招生办公室的主任。我参加完笔试通过之后,他就告诉我:你的任务完成了。意思是剩下的事情由他来操作。还有我爸一个朋友,他女儿也是高三,也参加这次考试。笔试之后第一天就往我家里来电话。当时我爸不在家,是我接的电话。他当时就问我,你爸有没有给你托托人找找关系啊?”一位参加复旦“自主选拔录取”的高三女生说。
“我听了我爸的话很生气,跟他说,不要你们做任何事情。如果是因为你走后门而我被录取的话,那我会觉得耻辱。自主招生这是第一次,如果在最初就有走后门的事情发生的话,那就太不公平了。”说这话时她的眼睛里发出很倔强的光芒,当中还透着自信。
事实上在选拔的过程中,无论是校方还是参与筛选面试的教授和老师们都尽力确保这一过程的公平和公正。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郑方贤举了一个例子,“在4月2日的一场面试中,一位教授主动提出要回避,因为他面试的这个考生的家长事先跟他打过招呼了。我们的教授是十分减实的,事实上如果他不主动提出回避,我们也无从知晓。因此我们还是要相信这些老师的诚信和对于此次考试的重视。”
此次复旦和交大采取了两种不同的选拔程序。对于复旦的申请资格测试,也遭到了一些质疑,很多人认为这是增加考生负担,“又增加了一次考试”,而且由于测试内容涉及10个科目,对一些“偏才”来说显然门槛过高。虽然复旦的自主选拔录取方案中说明,只要具备“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各科学业成绩优异”、“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方面成绩优异”、“其他方面具备特殊超常才能的学生”这几个条件之一的学生都可以报名,但除了“各科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外,另外几类学生能否通过资格测试成了一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认为,在中国大学普遍没有独立性、行政权力干预大学普遍存在的情况下,高校自主招生可能反倒会加剧高考招生中存在的腐败现象。
程序公平先行
对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如何保证公平,也有专家站在另外的层面给予了解读。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张晓鹏教授说:“何谓‘公平’?不同的人可能看法不同。我们的一些观念应当有所更新。对于美国部分一流大学的招生标准,也许有人认为根据这些标准招生不如用统一的‘高考’成绩划线录取‘公平’,但也有人认为其实它们更公平。”
他进一步说,首先法学上讲“程序公平”优于“实质公平”,因为前者比后者客观,更具可操作性。美国一流大学的招生标准明确,有关招生政策通过各种途径使考生和整个社会周知,首先体现了“程序公平”。这次复旦等高校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也都十分透明,便于社会监督,首先从程序上保证了公平。
其次,从“实质公平”来看,单一或相同的招生标准并不等于公平。例如,统一的标准化考试对一部分考生可能是公平的,但对另一部分考生则可能是不公平的,更不要说用它难以选拔具有创新潜力的考生了。例如自去年开始美国新的SAT加大了语言方面的权重,对于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移民学生和外国学生可能就不太公平。
其实,自主招生与公平录取并无必然矛盾,统一高考也并不一定能保证绝对的公平。国内某省某年的数学考卷有较大纰漏,直到院士们指出来了,有关方面还是遮遮掩掩,这对考生公平吗?美国的一次SAT考试,用机器批分495000份考卷竟然有4000份出了问题,这对一部分考生自然也不公平。斯坦福等美国名牌大学特别申明,他们在看考生的各类学业成绩时并不是仅看一个死分数,还要看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这一分数的,如果一个考生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较差,而能取得较好的分数,在大体相当的分数下他们肯定优先录取这个考生,这样的自主招生难道不更公平吗?
高校自主招生,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赋予了考生自主选校的权利。美国的不少学生,往往同时拿到几所学校的录取通知,这样考生可以根据各方面的情况比较选择,对于考生来说因而也能达到更大的公平。
“对于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公平问题,我们必须破除一些固有的思维误区,从全面衡量考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重新思考,这不仅有助于大学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有利于中小学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也是真正维护全体社会成员在受教育方面的公平权利。”张晓鹏说。
全国推广的可能性有多大
“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5%,居全国之首,而且还是教育部综合改革试验地,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高,诚信意识深入人心,外地生源加入试点行列必将奔波往返于上海与原籍之间,这将大大增加考试成本。”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曾如此说。他也表示上海试点一旦成功,复旦也将考虑按此种方法在全国招生,目前哈佛、耶鲁大学的招生人员,一直都在世界各地穿梭招生。
“此次高校自主招生试点选择在交大和复旦,是有客观原因的。一是因为上海的基础比其他地区要好,我们两所学校都地处上海,对上海的高中比较了解,跟他们的联系相对来说也比较多;而且我们在上海的招生量比较大,因此不会影响正常的高考招生。在更大范围内自主招生,目前看来还没有可行性。”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罗哲表示,他对高校自主招生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还有所顾虑。
“目前在上海推开的条件比较成熟,如上海信息比较通畅,而其他地区的学生目前暂时难以实现,但是可能有其他学校很快会加入到自主选拔录取中来,到时学校所在地的学生可能也有机会。”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郑方贤表示。
一位考生家长表示了他的担心,他说,如果中国的高校都加入到自主招生的队伍里来,会造成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从而导致进一步的教育资源不均衡。这就需要政府和教育部做到宏观上的调整和把握。比如此次复旦和交大两所大学选取的面试时间是同一时间,很多同学两所学校都报名了,但只能选取一所参加面试。
9.自主招生的条件 篇九
来源:互联网
2013自主招生正式启动!为了帮助2013届的高三考生与家长更好的为高校自主招生进行准备,在此特此整理了湖南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自主招生推荐信,希望为考生们提供服务,供考生和家长们参考。
湖南大学的各位领导、导师们:
您们好!
首先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书。
我叫xxx,是来自XXX中学的一名高三的理科生,即将面临高考,我希望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在湖南大学学习的梦想。一直以来,湖南大学对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湖南大学历经沧桑,饱经风雨,为祖国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基地。特别是,她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开始试点实行自主招生的三所高校之一,她爱惜人才、有责任感,不拘一格选人才。这一点很吸引我。我非常渴望能在2011年7月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贵校的一名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进入高中以来,我不断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勤学善思。英语、理化是我的强势科目,英语成绩特别优异。我参加了今年的全国中学生英语创新大赛,并有幸进入复赛,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和最后的大奖擦肩而过,但参加竞赛的这种过程使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除了学习成绩优秀以外,我还有多方面的特长,我参加了学校的乐队,业余时间我喜欢拉二胡,学习二胡,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升华了我对音乐的见解,在二胡的世界中,有奔腾豪放的《赛马》,有坚定有力,追溯光明的《光明行》,也有悲愤哀怨的《江河水》,我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初中时博兴县的才艺表演大赛中获得优秀节目奖。
我不仅爱好计算机,在业余时间,我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了一级B证,而且经常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增强毅力。除此之外,我热情、开朗,乐于助人,阳光、向上,所以高中以来,我年年被评为为“三好学生”。
但是,这些成绩只能代表我的过去,梦在心中,路在脚下,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湖南大学,我希望湖南大学能敞开怀抱,给我提供一个大发展的平台,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能接受我的申请,衷心的感谢!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10.自主招生的条件 篇十
自:互联网
2013自主招生正式启动!为了帮助2013届的高三考生与家长更好的为高校自主招生进行准备,特此整理了中山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自荐信范文,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自主招生推荐信,希望为考生们提供服务,供考生和家长们参考。
尊敬的中山大学招生办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来信。我知道,一封短信无法全面地展示自我,但我仍然会坚持实事求是,尽量言简意赅。
我的名字是XYZ,即将从XXX中学毕业,也即将开始我四年的大学生涯。而中山大学,即是我理想中的学校。
诗意地成长
母系氏族的温和与男权王朝的严苛。我的家庭是一个民主与专制并存的“矛盾世家”。也是这样的矛盾,造就了我“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的严谨态度,培养了我敏锐而不失批判的思维。在泉州五中求学,我孜孜不倦地从百年名校的精格中吸取营养,在“追求卓越”的氛围中涵养自己的个性。我的成绩名列班级前茅。
然而,我的世界远不止一座城市、一个学校的大小。喜欢长途旅行,喜欢“看天下”的社会时评,喜欢TVB的刑醒类电视剧,喜欢夜深时寻找内心乌托邦式的和谐。我放眼整个中国的现实,在现实之下,又独自思索着“互异的平行世界”中人类的姿态。有时候,我会淡定不惊地抛出一句“不寻求幸福,不逃避幸福,只是向前航行”的座右铭。
开朗的性格似乎不与我深沉的思想相合。我喜欢书法,喜欢游泳,喜欢交友,喜欢聊天。我稳重却不难相处,内敛却不失活力。我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我对艺术有独特的喜好,偶尔我会写一篇长诗,我会和朋友谈人生,谈理想,谈自己脆弱真实的心理,谈社会制度的病态。
家庭、学校、朋友,我就是这样诗意地栖居在世界的一隅,然后,透过望远镜关注着世界的一丝发现和改变。
中山与我三年前,游渡珠江,在炫亮的河道中,我发现了两层牌楼,“国立中山大学”映入眼帘。这就是我与中山大学的第一次际遇了。表叔是中山大学的校友,便说到“中山大学手创遗泽余芳”,更是激起我的兴趣。二游中山时,我去了向往已久的中山大学,印象最深的就是孙中山、鲁迅、达尔文以及十八先贤的铜像。之后,寒暑假时我又去了几次,每次都能感觉到她蒸蒸日上的蓬勃。
珠三角的活力,羊城的温情,自由的学习氛围,包容的名校气质,我心向往之。我坚信,在这里,我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才华,释放自己的潜力,完成自己对未来的规划。
此外,我对中大的管理学院有相当浓厚的兴趣,更是有阅读管理类书籍的习惯,而且在班级长期担任班委的历练中,我也培养了具备较强的组织、应变和管理才能。
早已在心中打定主意,我将会用行动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大学。也希望您能给予我一次尝试的机会,我相信,我将会这所在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大学里,用最开阔的视角纵观国际,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延续并发扬勃发的中山精神最后,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中山大学,中坚之力,山高水长!此致
敬礼
11.对自主招生政策的内容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自主招生 政策内容分析 建议
自主招生政策自2003年实施以来,已有13年历程,自主招生政策属于政策科学的研究范畴。政策科学“是一种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他使用各种研究和论证方法,产生并转换政策相关信息,以便政治组织解决政治问题”[1]。自主招生政策虽然一直备受争议,分析研究的学者众多,但针对自主招生政策的内容,运用政策内容科学分析方法研究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对象及措施的很少,本文从根本上探究此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使自主招生政策进一步完善。
一.自主招生政策的提出
1992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制度改革要坚持的三项原则:有助于中学实施教育,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根据这一指导思想,2003年正式提出了自主招生政策。十几年来教育界对自主招生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透明度,实施的效果及 实施中的问题等方面。实施过程中提出“选拔标准和方式不合理,地区公平问题、城乡公平问题。[2]”实施效果上有学者提出“自主录取生源质量高于统招录取,促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3]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上郑若玲教授提出:“自主招生在公平、诚信、自主考试的科学性、成本与效益、应试倾向等方面受到质疑。[4]”
从以上学者们对自主招生政策的研究来看大都侧重对政策的实施过程、效果上进行分析,而疏于对自主招生政策内容本身是否科学、合理、全面的分析。对政策内容本身的分析是基础、是根本,只有究其“根”方可得其“法”,以解决自主招生面临的具体问题。
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文本及其规范内容的考察
(一)自主招生政策的主要文本
通过搜集检阅,关于自主招生政策的文本主要为国家发布的一些文件。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3﹞2号)中提出在22所重点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拉开自主招生政策序幕;2004年教育部增加了西安交通大学等6所学校;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次把录取结果和高考成绩脱离;2013年12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加强考务和录取过程管理,强化信息公开和监督检查;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委明确规定:取消奥赛生保送资格。但是全国奥赛获奖者通过自主招生有机会降至一本线上清华、省级奥赛获奖凭一本分数进入西安交大等;2014年11月,根据国务院考试招生改革整体精神,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试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并作出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考核内容倾向于考查考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招生考核实行四级信息公开制度,严查各类违规行为等规定。
(二)自主招生政策规范的主要内容
从涉及自主招生政策规范来看,以上的相关政策规定主要是围绕谁来实施、为什么实施、怎样实施来对自主招生政策进行规范的。
1.谁来实施自主招生政策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由高校自行组织,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推行至今,参加自主招生的院校有90多所,总括起来主要有三大类高校组织实施。第一类是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如“四大联盟”分别是“北约”、“华约”、“卓越”和“京都”名校联盟,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都是联盟成员。此类高校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高考,虽然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但以高考成绩为主要录取标准。第二类是单独试点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院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些针对上海等地考生单独试点的自主招生学校,其录取改革最大的突破是组织的水平测试和面试就能决定录取与否,考生的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第三类为本省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院校,考生参加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可直接被录取。高职自主招生的考试,由试点高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自主决定考试具体方案,组织对考生进行文化课和综合素质测评。
2.为什么实施自主招生政策
从相关的教育政策来看,实施自主招生政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个:一是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大众化,高校地自主权也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招生不断改革,高校更看重创新人才培养和综合能力素质教育,不同层级的高校通过一张考卷选拔人才,难以符合自己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的人才;二是高校招生工作在政府统一管理下完成,不能自主决定选拔人才的标准,而是遵循国家教育部门的指令,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成为必然选择。在这种背景下,自2003年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并不断探索自主招生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为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有更多选择适合自己大学的机会,自主招生政策在质疑声中边发展边完善。
3.怎样实施自主招生政策
首先是要科学、周密制定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报经教育部核准备案后方可向社会公布;其次控制人数,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最后核定考试内容,且在自主招生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全程录像监控,参照高考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考生报名申请和笔试答卷材料,并在考核结束后交本校纪检监察部门备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自主招生高校要完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严禁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变相招收艺术体育类专业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各种方式吸引生源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
三.自主招生政策内容的问题分析及其建议
1.自主招生政策内容分析的标准
按照我国教育法律相关内容标准及高考考试相关文件的要求对自主招生政策规范性进行分析。一个完整的教育政策规范包括目标、对象和措施三个要素。教育政策目标是教育政策要达到的目的;教育政策对象是教育政策问题所涉及的主体,即解决谁的问题和由谁解决问题,包括哪些人和组织;教育政策措施就是指要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解决教育政策问题、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由此,在我国高考异常高复杂化、牵涉范围甚广的状况下,自主招生作为高考的一部分,必须要个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坚持高考权威性、严肃性、公平性、合理性,体现教育政策完整性特征。
2.自主招生政策内容的问题分析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原本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但却演变成争抢优秀生源的大战。高校出台这样变味的自主招生政策,不但会造成高校间的恶性竞争,而且会给高中教学、学生家长增添繁重的学业和经济负担。不少考生为报名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常常缺课,四处报辅导班,以应对招生高校的笔试和面试。这些学生为了迎考,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总体看来自主招生政策存在选拔缺乏科学性、监控体系不透明、应试倾严重三方面问题。
其一,选拔缺乏科学性。考试招生是一项对科学性要求极强的工作,在考试的制度设计、招生目标和标准设定、综合招考选拔指标体系制定、命题和面试等环节都需要科学性指导。目前,关于自主招生科学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考试内容上,重复考试文化课,如:考生要既要参加自主考试的文化课又要高考统一的文化课考试,另外考核内容注重艺术特长,对城市学生有利生源不够敞开,造成地域不公平;二是自主招生院校尚未形成综合选拔体系,致使试题的测试目标、测试的整体性、测试功能受到质疑,如试题之间的关联度不高,测试的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够清晰;三是没有专业化招考队伍,招生院校没有承担报名、资格审查、命题、面试等专业的队伍,更没有像高考那样专业的监考、评考人员,一切工作流程清晰、公开透明。
其二,监控体系不透明。自主招生作为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被“委以重任”,另一方面也饱受诟病,争议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没有相应文件规定自主招生实施的标准,也没有系统、全面的评估组织和评估活动;曾是改变高考“大一统”局面的破冰之举,但由于监控体系不透明,却备受争议,偏离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政策目标。
其三,应试倾向严重。由于自主招生可避开了万人争抢“独木桥”的高考,而被许多家长和学生当作通往高校的一条捷径,因此不惜一切时间和精力备考,如让孩子上自主招生相关的培训班,甚至有家长在中小学教阶段就培养孩子特长,如练钢琴、书法,上奥数班等,为自主招考做准备。这样培养出来的高中生即使通过自主招生竟如高校也不是高校最初想要选拔的“原生态”创新人才。
如何在保证自主招生实施过程公平前提下科学规划自主招生考核内容,严厉监管考核过程,防止自主招生应试化是自主招生改革的难题。
3.对自主招生政策内容的建议
自主招生原本是高考的补充,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人才选拔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这一政策的“物质准备不足”导致一系列问题产生。可见一个政策的制定需要有充分的理念、组织、制度等完善的体系来保障政策的实施。由此政府需要对自主招生政策本身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严格的监管体系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首先,从教育法律方面来看,自主招生作为一个政策已经在实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法律传文件进行规范,违反这一法律应该受到什么处罚必须明确规定。其次,从教育政策方面看,一个政策不能总游离自己的目标,而应该相对稳定。政策目标是为解决问题而设定的,自主招生政策备受质疑恐怕就是偏离自身目标导致的,因此全面清晰、规范自主招生政策内容尤为重要。因此解决自主招生政策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以文件形式明确自主招生考试流程,统一考试时间,建立常态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考试要求及标准,实行教育部、省招办、试点学校、推荐学校四级公开制;高校要着眼长远建立完善严格的规范制度,使之成为高校自主招生长期遵循的可靠保障[5];学生及家长需要全力支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社会组织需要发挥监督作用。最后,从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上看“自主”并不是“自由”,学校时刻不能游离自己的目标——招收符合自己培养需求的创新人才,有力补充高考不足。改变自主招生“边走边改”的状态,明确自主招生政策标准,制定利于高校选拔创新人才的招生政策,自主招生改革要实现公平和稳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新改革:
考核内容科学化。自主招生学科上发生变化,更多的倾向于基础学科考试,扩大招生专业和学生特长范围,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的8各专业也开始自主招生,对考生的发明创造或参加科技类、人文社科类竞赛(全国)取得的成绩均有相关要求;对报考专业要求和本人兴趣特长、科研创作密切相关,如清华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学生可不受文理科限制进行专业申请,但每人最多选报2个与本人特长相关的专业。
为公平“加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属于精英教育阶段,因此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自主招生政策的实施应充分关注传统高校招生制度下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而不是以新的教育不公平代替旧的不公平,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不公平。[6]自主招生新变革需要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自主招生中;统一通过阳光高考平台报名,变“学校推荐”为学生推荐。
开辟“新窗口”。在招考模式上创新改革,如“三位一体”招考模式,按照考生的会考、高中阶段的综合评价和高考三项成绩的综合分择优录取学生,此招考模式更全面考察学生,更有利于高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而对于考生来说,增加进入高校的机会,当高考成绩不够理想时,还可以考平时较高的综合能力和会考取胜,“三位一体”不仅改变 ‘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还增加考生进入高校成功率,同时学生平时就注重全方面学习,利于全面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棉涛.教育政策分析——理论与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冯大光.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改革建议[J].创新教育,2015(12):1.
[3]李木洲.高考改革的历史反思——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140-141.
[4]郑若玲.自主招生改革将何去何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7):2
[5]张文静.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行十年的回顾和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9):39.
[6]刘光余.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30.
【自主招生的条件】推荐阅读:
中职自主招生条件11-07
各高校自主招生条件10-10
自主招生自我推荐信的08-25
对2015自主招生的备考建议09-26
北大自主招生面试08-20
自主招生三大联盟11-10
中国知名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的10-16
自主招生个人陈述信06-13
高校自主招生哪家好06-24
大学自主招生面试问题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