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职业见习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2024-12-04

厦门:职业见习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精选4篇)

1.厦门:职业见习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篇一

人事部将研究制定促进非公有制单位和中小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有关政策规定,做好有关社会化服务工作,并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这是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10日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介绍的。

侯建良说,2005年,各级人事部门要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的需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积极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各地都要因地制宜,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人事部将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意见”。

各级人事部门将不断完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侯建良说,各级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的作用,切实做好人才市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服务工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都要设立专门的服务部门或服务窗口,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培训、推荐等服务,提供集体户口办理,党团关系、人事关系接转,人事档案保管,转正定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社会保险金缴纳等全方位的人事代理服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特别是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联系,继续建立一批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创业基地。要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建立人才储备周转制度。要加大对人才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坚决杜绝和查处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侯建良说,各级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做好网站链接、信息交换工作,及时收集、报送有关毕业生需求信息,方便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要进一步完善“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建设,争取在3到5年内使该网逐步成为功能齐全、辐射全国、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站和劳动力市场网站相贯通的人才市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吕诺)

来源:新华社

2.厦门:职业见习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篇二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学院等学院机抽取7所毕业生随研究对象。

1.2 研究的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2 0 0 8~2 0 1 2年国内外有关期刊论文、硕和博论文, 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问卷调查》, 并进行全面的调查, 共发放问卷700份, 回收653份, 回收率93.2%。

1.2.3 访谈法

就当前毕业生社会需求情况、毕业生工作情况等相关问题采用访谈的方法用人单位进行了深入咨询, 广泛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权威性依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 运用Excel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 河北省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调查

2.1 毕业生就业职业结构调查

据调查研究, 我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业特征显示:教师、教练、工人、公务员、俱乐部管理人员占的比例比较大, 除此以外考研、出国的人员也占到一小部分比例。由此可以看出, 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专业层次结构失衡。

2.2 毕业生业就业结构调查研究

调查显示:工人占1 3.1%, 体育管理人员 (含俱乐部人员、体育官员) 占21.2%, 教师占39.1%, 公司职业占8.7%, 自由职业人员占6.6%, 医生占4.9%, 公务员占4.2%, 军人占0.8%, 公安人员占2.1%, 。由此看以看出, 本次调查显示在教师、体育管理的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 但是工人、公司职员、自由职业人员也占一定比例, 这与我国现有的毕业生资源的供应与需求呈现出反比的现象。因此, 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 明确就业动机, 鼓励毕业生投身于具有挑战性的岗位, 培养新时代赋予的社会复合型人才。

2.3 就业地域性差别性强

社会转型期, 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显示出不同的地域差别:就业再二线以上城市的毕业生占到半数以上, 分配在三线城市、地级市及县级城镇的毕业生占到少数, 由此可见, 毕业生的就业地域结构的矛盾也凸显出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与我省的地理位置独特性有一定关系, 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中型城市就业。另外可以加强学生的就业观念指导,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选调计划, 鼓励到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去。

2.4 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基本情况

表1可以看出, 河北省体育学专业毕业生在中小学就业的人数最多, 占毕业生总数的41.3%, 说明高校及中小学校已成为促进就业的主渠道。在体育科研单位与体育运动队工作的人群占到一定的比例, 体育俱乐部的比例成例年上升趋势, 这与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兴起有一定关系。

2.5 在校生就业意向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对大学生从事未来工作职业的意向进行调查:其中45.3%的学生想担任体育老师教书育人。在比例中排在首位;其次是到健身俱乐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群也占到一定比例18.3%, 进行经商的人群占到23.5%, 参加公务员的毕业生占到18.5%, 其次为参军、工人、打工等。由此可见体育类毕业生在实际就业中, 结合专业发展的还是主流, 师范类的当老师, 非师范类的从事体育产业方面职业的学生比例较大。

3 制约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3.1 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足

当今社会大学生受到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制约, 认为只有从事自己本职专业才能在社会的竞争中站立一席之地, 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完成社会的嘱托, 从而忽略了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职业。因此,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的思想观念欠缺, 重专业、轻通识的观念影响大学生选择路径, 绝大多数大学生受到此思想的影响, 限制了就业的开扩性。

3.2 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模式造就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我省高校目前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资源比较落后, 教学的设施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过于闭塞的专业课程体系妨碍了毕业生的整体发展。因此加强整合高校体育资源, 加强课程资源配置, 优化课程设置, 开展创新性教育模式, 整体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增加就业率, 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服务。

3.3 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度给学生就业提出难题

社会转型期, 要求现阶段的大学生能够胜任当前的社会发展, 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 赋予时代和社会给以的任务。在这种条件下, 需要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入到各个岗位工作, 而现阶段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其现状不容乐观, 于此同时新型的体育产业化部门给毕业生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因此毕业生应转化思想观念, 放开包袱迎接新的机遇。

4 关于拓宽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主要对策

4.1 以高校为基础, 拓宽就业渠道、实施教学改革与就业模式

(1) 依托市场, 积极开展本科人才联合培养, 实行“院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 实行“2+2”教学模式, 以企业需求和要求为出发点, 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 着眼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2) 力足拓展办学空间, 努力加强“校内教学基地”建设, 开展高素质人才培养,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 到达以教学、经营为一体的运营模式。

(3) 高校推进“个性化”培养创新实践, 加强学生的个性培养, 带动学生的学习性和创造性, 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推行“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就业率,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

(4) 全面的改革高校的教学模式, 改善课程资源配置, 优化课程设置, 全面提升就业质量, 为培育全面型人才服务。

(5) 高校积极推行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服务,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提高就业率, 拓展就业空间。

4.2 以社会为依托, 为拓展就业渠道加强保障服务

(1) 社会合理进行高校毕业生的优化配置, 逐步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援助体系, 积极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为拓展就业渠道奠定良好的服务体系。

(2) 社会政府和高校相结合, 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同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拓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岗位就业, 鼓励和奖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 以期对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

(3) 以人为根本, 完善自身综合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 结合社会需求, 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 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 如何提高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是我省体育院校和体育专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课题通过河北省高校体育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现状调查与分析, 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以拓宽河北省高校整体的就业渠道, 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思路, 以求提高我省高校的就业率,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体育人才。

关键词:就业,就业现状,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王素霞.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哈增红.河北省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厦门:职业见习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篇三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拓宽 就业渠道

按照以“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就业服务、创业培训等就业工作机制,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择业、创业等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推荐和校园双选会等一系列服务形式,使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

一、大力开展就业指导

部分毕业生就业时往往出现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为了使毕业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择业心理和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以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从大一开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到贯穿三年的就业指导课,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提高毕业生的理论与实际动手能力的结合,同时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专家、企业界资深人士来校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讲授当前的国家、地方的法规、政策、企业的用人要求、求职策略、行业发展前景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便于主动拓宽就业门路。

二、拓展就业岗位,大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一)加大信息收集和发布力度

利用单位资源信息库和就业信息网站力度,加大信息收集和发布的力度。在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就业市场上,信息量充足与及时准确发布对于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是不言而喻的。每年就业工作开始前夕,应提前做好毕业生资源信息分布及专业介绍,利用学校的用人单位资源信息库,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等途径向用人单位发布学生信息,对于收到的招聘信息,通过单位性质、营业执照、招聘人员验证等方式确定信息准确性后通过就业信息网、学校和系部的宣传栏予以发布,使学生充分了解单位的具体情况,提高其就业的积极性及就业信息的利用率。就业工作人员应该在压力面前不等不靠,主动出击,“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拓展就业市场,联系新的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拓展更多、更好的优质岗位。

(二)为毕业生开展校园内招聘会

大型校园双选招聘会和招聘专场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为毕业生开展校园内招聘会。与社会上举办的招聘会相比,校园招聘会针对性较强,用工层次明确,通过学校的严格把关,招聘企业相对符合毕业生对企业的要求,毕业生也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参加校园招聘会的企业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与毕业生的沟通和了解,更利于用工企业与毕业生之间达成协议。加大对困难毕业生的帮助,重点帮扶贫困毕业生,对这些困难毕业生开展“零距离就业行动计划”,一对一帮扶,重点开展经济补贴、心理疏导、岗位推荐等工作。

(三)指导毕业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应改变老思路培养适合当前市场的就业人员,转变大学生毕业就是到社会上寻求工作岗位的就业观念,树立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自己创业,是十分必要的。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使高职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就会得以拓宽,从而解决就业问题。 转贴于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大力推进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创业教育一是要充分认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二是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实现。三是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掀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热潮。

(四)加强校企联合,实现校企双赢

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通过校企合作,很多学校把握了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了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了校企合作新型的培养模式,大大改善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五)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就业培训面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求职者,旨在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高求职面试技巧及就业能力。加重就业砝码,掌握实践技能,无疑是最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保障。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就业市场的严酷现实,已经使众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在毕业前熟练掌握一门实用性技能是他们就业的法宝。因此,通过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实际造作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几率。

三、结束语

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就业工作人员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就业工作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参考文献】

[1]刘涛.以创业教育开拓大学生就业渠道.教育与职业,2008,36(12) .

4.厦门:职业见习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篇四

——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家政服务培训红红火火

2月28日的青海,乍暖还寒,凉风袭人,而在湟中县徐家寨村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活动室里,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常,百姓们身穿“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标志的红色制服,手拿家政公司的招聘合同,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家政服务培训班结业典礼及现场招聘会在这里隆重举行,205名农村妇女经过10天的家政服务技能培训,顺利结业,100余名农村妇女和家政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

据了解,省女子职校依次在城中区总寨镇的莫家沟、清河村、湟中县徐家寨村等4个贫困村为当地589名农村留守妇女开展了9期家政服务业培训,已有300余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了50%以上。西宁市有规模的家政公司纷纷到家政服务培训班结业现场招聘用工人员,大家一致认为,随着省女子职校学校家政服务培训班的深入开展,真正解决了家政公司的用工荒,必将从根本上改变西宁市家政服务员的素质低和员工短缺问题。

今年以来,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在省商务局和省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对我省的省情和家政公司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针对目前西宁市家政服务刚刚起步,从业人员急缺的

上一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论文下一篇:英语作文:写给父母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