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

2024-11-03

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共3篇)

1.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 篇一

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率将成衡量监狱管理的首要标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 崔清新)司法部部长吴爱英17日表示,司法部将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管理工作的首要标准,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

在17日召开的司法部厅局长会议上,吴爱英说,要把教育改造罪犯和劳教人员的质量作为考核监狱劳教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的重要指标,以预防和减少这些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她指出,监狱、劳教所一把手是教育改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司法部准备建立健全教育改造工作激励机制,把工作实绩、教育改造成效与晋升、奖励表彰等结合起来,大力表彰、奖励对教育改造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干警。同时要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基础建设,为教育改造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司法行政系统目前有34万多名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吴爱英指出,要通过优化这支队伍的人员和知识结构来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司法部将调整对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的培训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专门人才,充实到各级监狱、劳教所,努力使这些地方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人才达到一定比例。

为降低罪犯重新违法犯罪率,吴爱英指出,还要加强对罪犯劳教人员的分类教育和个别教育,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罪犯劳教人员在监管场所的“交叉感染”,普及对罪犯劳教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矫治在消除违法犯罪心理、养成健康人格过程中的作用。

“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她说,要会同社会保障、公安、工商、民政等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帮教安置措施,给刑释解教人员提供谋生的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依法从业、创业,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

难和问题,促使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2.论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 篇二

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都为监狱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安宁和稳定、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职能,更需要积极借鉴、吸收这些人类文明的科技成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保证职能的履行。监狱同时又是社会的窗口,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程度,监狱事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必须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同步、与社会文明同步。因此,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监狱领域的广泛应用,把监狱各项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与当代高科技紧密结合,促进监狱事业的不断发展,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新中国的监狱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必将从传统意义上的监狱进入全新的信息化时代。

怎样才能把信息技术和传统的监狱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我们新时期监狱工作者一个新的课题。

一、监狱工作信息化概述

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内容应该由相应的硬、软件组成,主要包括发达的通讯网络、先进完备的数字化多媒体安防监控系统、智能高效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监狱管教信息系统、实用易用的监狱生产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应用子系统等,最终实现监狱工作中各种信息的高度集成。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被优化组合成一个能满足监狱日常工作需要的完整体系。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是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监狱信息化建设就是要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运用到监狱各项工作中去,它是将传统的监狱执法、管理、教育手段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现代化文明监狱的补充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监狱工作信息化的内涵将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实施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监狱各项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和网络化,提高监狱的安全防范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改造质量。因此,监狱工作信息化具备以下特征:

(1)管理智能性。即各种管理和控制设施的智能化,如监管工作中涉及的图象、声音的采集处理、探测报警、门禁系统都应实现智能化控制。

(2)办公高效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办公、通讯、决策等方面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能耗等方面的费用开支。

(3)工作方便性。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采集、处理与交换,能够让需要了解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快速地查阅到许可的信息。

(4)监管安全性。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起来的监狱,能够进一步提高监狱的安全防范能力,确保监狱安全稳定,为监狱做好对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各系统构成根据上述对监狱工作信息化系统含义和特征的描述,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大致上可以由一下几个子系统组成(如图一)。

监狱信息化建设系统框图。(略)

可以看出整个系统实际上是多个子系统的有机集成,即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基础平台,使信息化建设中的各个主要子系统相互连接。具体来讲,就是通过软件实现对硬件的连接控制、信息交换的内容和格式、子系统之间的互控、互联功能、各子系统的扩展方法等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将各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集

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达到资源共享、集中管理的目的。

1、通讯网络系统

通讯网络系统是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需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监范围的100m以上快速以太网(建议1000m),它是监狱工作信息化系统中所有子系统的基础平台,是各种信息快速传递的“高速公路”。它不仅要满足所有子系统数据信息的高效传递,同时要能满足同其他各种功能系统的集成与应用,并能实现同上级管理部门、其他相关业务机关(如当地政府、公、检、法等机关)的数据传输(如音视频、数据等)。

2、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应用软件,而且在社会上的使用也比较广泛。通过这一系统,可以进行文件的收发、工作安排和复命、请示和报告,同时还可以完成通知下达、会议安排、内部邮件收发等任务,从而实现监狱日常办公的自动化、无纸化、网络化,节约办公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3、监狱管教信息系统

监狱管教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等技术,对服刑人员在监狱改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信息,如服刑人员的基本信息、教育改造信息、生活卫生管理信息、家属的探视信息、心理生理健康信息以及对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信息等进行采集、处理和管理,实现对服刑人员改造状况管理的计算机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差错,更加有效地对服刑人员进行管理和教育,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改造质量。系统涵盖了监狱对服刑人员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实时、高效、方便、快捷的特点,更加提高了监狱民警的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同时该系统是其他相关应用子系统的存取数据的数据平台和集成平台。

4、多媒体数字化安防监控系统

多媒体数字化安全防范监控系统(简称安防系统),主要包括电视监控、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周界高压电网报警系统等。

(1)监控报警系统是指在监狱的监舍、周界围墙、禁闭室、活动室等重要部位,以及服刑人员集中劳作场所安装监控、监听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向监控中心提供现场实时信息。同时,这一系统还可以进行录象、录音、报警信号采集、系统联动控制等。目前,一般监狱所采用的监控系统大多是传统的模拟制式,结合使用长延时录象机,缺点是图象质量差,不便于保存,不能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和调用。今后采用先进的数字压缩式监控系统,实现音视频信号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递和硬盘录象,先进的嵌入式技术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实现报警信号采集和系统联动控制,在总控制室和网络平台上可以通过电子地图对报警方位快速显示,从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监狱技防水平。

(2)门禁系统是指对进、出监区的正常通道进行管理、控制人员出入的系统。一般由门禁控制器、读卡器、电子门锁、门禁考勤软件和通讯转换器等几部分组成。配合监控系统的使用,应急指挥中心除了可以监视这些门的状态以外,还可以直接控制这些门的开启和关闭。对监狱会见室等地方,也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对会见室出入口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通过id卡识别、记录前来会见人员的基本情况。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在各个监房安装电动门锁,由各个监区(分监区)值班室和总控制中心管理和控制,并和监控、报警系统连接,实现联动报警。

(3)智能高压分路报警系统是采用星形网络结构和脉冲调制、数据采集等技术,实现防范、报警等功能的周界防范系统。它通过与中央计算机网络平台的连接,可以实现集散式分布多机通讯。系统可对高压电网的剪断、接触等各种警情进行分段报警,发生警情后,可快速显示电网的电压、电流、警情种类、发生地点等数据,还可以根据情况对电网打击力度进行调整,结合使用常规报警的电子地图,对警情信息进行快速传递和处理。

(4)电子巡更系统可以独立组成一个子系统,也可以纳入整个监控系统。其功能和作用是:保证监管部门及夜间巡视人员能够按照巡更程序所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到达指定的巡更地点进行巡逻,同时保护巡更人员的安全。

5、电化教育及有线广播系统

电化教育及有线广播系统是采用数字和模拟信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网络和闭路电视系统传送教学音像信号,从而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及对服刑人员进行的各种教育的电化教育系统。这一系统要求建设一套包括教室、各监区(分监区)会议室或活动室等在内的闭路电视线路,并配置相应的音视频采集设备、数字编辑设备、信号输送设备等。同时这一系统还可以和互联网连接,充分利用网上的社会教育资源,实现远程教育。

6、电子公告系统和狱务公开系统

电子公告系统和狱务公开系统是指在服刑人员集中劳作、生活、学习场所和监内一部分公共场所(如侯见厅、会见大厅、亲情餐厅等),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以电子公告牌或触摸屏等方式,对服刑人员及其亲属进行宣传、教育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以使服刑人员及其亲属通过“一卡通”或其他方式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服刑人员在监狱内的各种情况,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监狱的方针政策、监内新闻等动态信息,消除因信息不畅而造成的信息中断和丢失,促进服刑人员的思想改造。

7、监狱生产管理系统

监狱生产管理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对监狱生产经营方面进行管理的应用系统。其主要功能有:完成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pp等)、生产任务安排及情况反馈、发布产品信息等。具备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实施erp系统、客户管理系统(crm)等应用项目,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集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监狱工作信息化实施的原则

同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实施一样,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有它的既相同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实施原则。具体阐述如下:

1、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思想上的一次极其深刻的革命。我们要切实提高对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看到实施监狱工作信息化不仅仅是对监狱硬件设施的投入、物防技防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我们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监狱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现管理和教育等工作的法治化、信息化,要求监狱民警不仅要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还要摒弃过去那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传统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思想观念、管理方法、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要有质的转变和飞跃。这样,才能适应监狱工作信息化的需要,促进监狱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突出重点、确保安全

监狱的安全与稳定是做好一切监狱工作的前提,实施监狱工作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狱的物防、技防能力,确保监狱安全,提高改造质量。因此,在实施的初级阶段,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对通讯网络系统、监狱管教信息系统和电化教育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造上,建立起对服刑人员进行管理、教育、考核等管理的网络平台,打好监管安全、公正文明执法的基础,为提高监狱的监管安全防范系数和教育改造质量发挥信息化的强大功能和应有的作用。

3、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实施监狱工作信息化,涉及到监狱的整体和监狱布局调整问题、观念问题、人才问题、建设经费问题等,所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从全国范围来看,各个地区监狱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还有许多监狱坐落在相对偏僻的地区,交通不便,通讯落后,对信息化、网络化工作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实施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项目要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监狱布局以及监狱自身的产业结构等相适应。各个监狱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实际效果,逐步改善监管设施基础薄弱、监狱工作信息化水平低下的状况。

4、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长,所用产品和设备更新换代快,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条件要求高。因此,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根据监狱自身实际,制定好监狱工作信息化的远景规划,并要在监狱工作信息化进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尽量使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为将来实现各信息系统的集成打好基础。其次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分清各个项目的轻重缓急,逐项稳步推进,一旦条件成熟,再完成系统的集成。切不可不顾条件的限制,急躁冒进,贪多求快。

四、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意义

结合我们江苏徐州监狱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从下述几个方面谈谈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促进民警思想观念的转变

实施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要求民警必须确立全新的监管工作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接受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在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管教业务等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监狱工作的需要,迎接数字化监狱时代的到来。在这一问题上,监狱领导首先要解放思想,科学决策,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近几年来,我们徐州监狱先后投资七百余万元用于监狱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建成全监范围内的局域网。同时,我们以素质教育为契机,对全监所有民警进行了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95%的民警已经达到了计算机初级应用水平,50余名民警达到了中级水平。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使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开阔了知识视野,拉近了与社会和世界的距离,在思想观念、管理方法、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根本的转变,为监狱信息化建设打下了结实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监狱通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日常办公的自动化、生产经营管理的网络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费用。徐州监狱自2001年7月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来,所有监狱内部的通知、请示、报告、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种信息等都通过网络传递,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各种会议和文件大幅度减少,比以

往同期节约办公费用50%左右。至2003年底,徐州监狱从监管改造到监狱生产管理,全面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目前监狱管教信息系统把民警日常管理行为规范到计算机上来,服刑人员在服刑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及时的被记录到系统中,所有常用的表、簿、册都不复存在,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调出来打印。省局的广域网开通以后,全省的服刑人员数据信息就可以从网上直接报送和汇总了。这将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监狱生产管理系统即erp系统在监狱生产中也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随着各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监狱工作信息化将为我们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传递和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3、有利于保障监管安全

监管安全是监狱的首要任务,在当前监管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只有加大对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监狱物防、技防能力,建立监管安全防范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保证监管秩序的持续稳定。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更能实现“向科技要警力”的目标。近几年来,我们徐州监狱依托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对监管安全防范工作的基础建设投入,先后投资二百余万元,完成了数字监控系统的工程、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功能系统的建设,改造了电网的高压报警系统,实施了监狱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对服刑人员管理、教育的规范化、监禁设施的数字化和考核奖罚的公开化,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考核奖罚的影响。在比较容易产生监管安全隐患的地方,如亲属会见、特优会见等,我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谈话进行监听和实时录音,并通过网络传输到任何需要该信息的地方。亲情电话在先进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自动控制,用计算机程序识别外拨的电话号码,不是服刑人员亲属的电话禁止拨出,减少了民警的工作量,提高管理质量和效果。这些技术的应用在提高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维护监内改造秩序和确保监管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我监连续十五年实现“三无”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有利于提高改造质量

监狱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犯罪,因此监狱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提高改造质量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施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在利用好传统改造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目前徐州监狱在对服刑人员改造上利用监狱管教信息系统,从狱政管理、刑罚执行、教育改造、生活卫生以及记分考核方面全程信息化管理,同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对服刑人员在其他管理中的深化和延伸,比如在对服刑人员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方面,我们在微机中安装了服刑人员个性分测验(copa-pi)、艾森克个性测验(epq)、卡塔尔(16pf)及明尼苏达(mmpi)等心理测试软件,既可以进行个体测试,也可以进行批量处理。我们还在微机中建立了服刑人员心理档案,通过网络与各分监区共享,为民警开展个别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我们拟将采用网络视频方式利用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力量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5、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提升监狱的文明形象

监狱是社会的一扇窗口,向社会宣传监狱,让社会了解监狱,勇于接受社会监督,建设一个有利于监狱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建设狱务公开系统,可以使服刑人员亲属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监狱的方针政策、监内新闻等动态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而造成的信息中断和丢失,消除服刑人员亲属和社会公众等对监狱产生的误解,从而树立起监狱的良好形象,争取社会各界对监狱工作的支持。我们徐州监狱利用触摸屏、led电

子显示屏等方式,以监狱管教信息系统为主要数据源,在让服刑人员亲属了解法律、监规的同时,实时了解其亲属在监狱中服刑的各方面的情况,从而达到亲属帮教的目的。通过分布在不同部位的电子显示屏,可以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宣传、信息发布等。

6、有利于提高监狱生产管理水平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减少手工绘图带来的差错;利用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利用计算机对服刑人员进行劳动管理,实现考核的细化、量化,确保考核奖罚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服刑人员劳动的积极性;利用互联网发布产品信息,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等,增强监狱企业对生产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监狱经济快速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徐州监狱有深刻的体会。早在1997年以前,徐州监狱就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财务管理等方面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管理,把工程技术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绘图劳动中解放出来,产品及工艺的设计周期缩短了2/3,同时也提高了设计的精确度。其中cad技术应用系统获得了1997年江苏省监狱管理局计算机技术应用一等奖。此后,监狱不断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又实施了capp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目前仅在产品、工艺设计方面就有50余台高性能计算机联网运行。在此基础上,监狱又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生产管理中全面实施应用了erp这样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企业管理工具,它的成功应用,使我们监狱在生产中的物流管理、计划管理、能力平衡、模拟排产等方面实现系统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大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库存,保证交货期,从而提高监狱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监狱经济发展。

五、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近几年来,在上级机关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我们徐州监狱在监狱工作信息化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网络平台已经逐步建立,信息化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集通讯网络系统、监狱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数字化安防系统、电化教育系统以及劳动组织管理系统等为一体的数字化监狱已现雏形。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回顾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历程,我们体会到:

1、没有一个优秀的、思想开放超前监狱领导班子,不会有一个监狱的信息化成就;

2、没有一支努力为监狱工作信息化忘我工作的专业队伍,光靠资金的投入和社会上公司的参与,则不能很好的结合监狱工作的实际,也不能算的上信息化的成功;

3、一个良好的运用环境是信息化成功实施的根本所在,而锲而不舍的应用培训和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是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前提;

4、应用产生需求。所有功能系统都是因具体的应用而实施的。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是花瓶,不是政绩工程,而是源于新时期监狱工作的迫切需要,我要做和要我做所形成的信息化是两个层面上的东西,不可同日而语;

5、适当的财力投入,是实施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一个长效项目,要舍得投入;

3.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 篇三

苏飞举

摘要:“5+1+1”教育改造模式是监狱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首要标准的具体实施,是司法部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改造罪犯的工作措施。严格落实该模式对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发展和提升有重要意义。随着监狱系统规范化管理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在实践“5+1+1”教育改造模式的过程中,对该模式进行了深入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总结出一套确保落实“5+1+1”教育改造模式经验方法。

关键词:罪犯 “5+1+1”教育改造模式 落实

Abstract: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pattern is change and the method innovation of the present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pattern,which is decided by the contemporary jail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level,the scale and construction dynamics.Unde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jail cultural construction,the creative cultural patterns,including subject culture transformation,Government by law culture safeguard mechanism,can it develop effectively.2009年11月17日,司法部下发了《关于加强监狱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其中规定“监狱应当坚持每周5天劳动教育、1天课堂教育、1天休息。罪犯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40小时。”从而形成了旨在提高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质量的“5+1+1”教育改造模式,“5+1+1”模式突破了制约监狱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阻碍,有效的提高了罪犯教育改造质量。这一新模式在推动监狱工作规范化,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同时,也要求我们结合现实条件,掌握一套符合监狱工作实际,适应现代教育改造的方法,确保该教育改造模式的真正落实。

一、强化三个认识,确保“5+1+1”模式贯彻执行。

吴爱英部长曾强调,要“把罪犯劳教人员教育改造工作作为监狱劳教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做好监狱劳教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一定要贯彻到监狱劳教工作的各个方面”①。“5+1+1”教育改造模式,作为司法部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的罪犯改造工作措施,是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凸显教育改造工作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因此监狱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主体,必须强化三点认识,坚决贯彻执行“5+1+1”教育改造模式。

1、是强化对教育改造中心地位的认识。要贯彻执行“5+1+1”教育改造模式,首先必须要求广大监狱民警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造工作是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活动,使教育改造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入人心,形成全狱上下高度重视教育改造工作的政治氛围,特别是通过召开教育改造专题研讨会等宣传形式,使广大监狱民警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教育改造工作要给予高度重视,意识到必须把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来抓。通过强化教育改造中心地位的认识,让广大民警深刻领会实施“5+1+1”教育改造模式对于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意义,进而改变普遍存在的重劳动生产轻教育改造的思维惯性,使“5+1+1”教育改造模式真正成为落实“首要标准”、贯彻党的监狱工作方针的现实举措。

2、强化对现代教育改造理念的认识。推行“5+1+1”教育改造模式,是现代教育改造理念的根本要求,是“三课教育”向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提升教育改造质量的有效途径。“5+1+1”新型教育改造模式,就是在制度上、机制上保证改造对象每周5天劳动教育、1天课堂学习教育、1天休息的教育改造新模式,改变了以往教育时间不固定以及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标准等落后状况。因此,在新时期,面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广大监狱民警必须强化现代教育改造理念,充分接受“5+1+1”教育改造模式,及时更新工作理念,转变思维方式。使广大民警积极贯彻落实“5+1+1”教育改造模式,把握好管理和执行这个重点,严格落实、认真执行、统一行动,对教育学习要和原来的生产劳动一样重视和严格,避免因管教、生产不协调而导致的不稳定因素产生。同时,建立现代教育改造工作考评机制,将教育改造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3、强化对科学教育改造方式的认识。随着“5+1+1”教育改造模式的运行,使得罪犯有了相对以往更多的娱乐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有更多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机会。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随着教育改造模式的转型,罪犯群体性活动开始增 ① 吴爱英.在全国监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司法.2009.11.20

多,无所事事,无事生非的可能性也在加大,因此,必须运用科学的教育改造方法来保障教育改造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保障监狱安全稳定。要突出教育改造工作的矫正作用,加强个别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利用收听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强化、稳定和巩固罪犯改造成果,促进罪犯“社会化”人格的逐步形成。同时要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健全罪犯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对罪犯实施心理矫治,进行心理干预,促进罪犯消除心理疾患。另一方面就是要坚持狱内教育和狱外教育相结合,大力引进社会帮教力量,学习现代教育改造方法。

二、着力于三个方面,确保“5+1+1”模式顺利实施。

“5+1+1”教育改造模式是在全国监狱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改造工作成为监狱工作中心任务的要求下提出的,因此确保该模式在监狱工作中被不打折扣的执行,是践行首要标准的必然要求。要推行“5+1+1”教育改造模式,必须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着力于加强教育改造的教学队伍,提升教育改造水平。一方面,在加大民警业务技能培训教育、强化罪犯“三课”教育的同时,积极引进法律、教育、心理矫正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合理调控警力,挖掘教育教学队伍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开发狱外资源,发挥社会力量帮教的重要作用。充分重视利用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参与罪犯教育,弥补监狱民警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通过邀请专家、教授举办报告会或讲座活动,播放中外优秀的教育纪录片等,不断提高罪犯形势、政策和前途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贯彻落实“首要标准”、促使罪犯出狱后更好地融入社会、避免重新犯罪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着力于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育的内容,保证教育改造落到实处。相关业务科室要做到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一方面,要保证教育改造落到实处,三课教育依然要做为教育内容的重点,必须认真组织开展好组织好罪犯政治课、文化课和技术课的学习。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践行首要标准,增强刑释人员的就业和谋生能力,就必须把罪犯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摆在突出位置。为此,采取创新教育模式的方法,积极拓展思路,通过设立开放式车间、课堂,试验田的方式,大力开辟缝纫、手工制作、农业种植技术、汽车维修技术等实用学科为教学教学内容的科学教育培训模式。对文化层次不同的罪犯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将扫盲教育,学历教育,岗位技能教育有机组合,合理配置课程,充分重视传统文化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作用。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把教育改造落到实处。

再次是着力于完善教育形式,注重教育改造实效。完善教育形式,一方面坚持以集体化课堂教育为主,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灵活有趣,易于服刑人员接受的教育形式。在监区,教育形式仍然要以集中式的课堂教育为主,辅以个别教育。在整个监狱,要开展好“引进来”工程,建立思想、法制、文化、技术等狱内教育基地,广泛开展社会教育进监狱活动,举办法律专题讲座,传统文化讲座,亲情帮教等大型教育活动。大力推进监区文化是建设。以党的十七大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监区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广泛组织、动员各种力量,吸纳各种精神文化营养。积极利用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开展监区文化活动,逐步建立一批有社会志愿者参加的监区文化活动辅导员队伍。同时,注重融入和吸纳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把区域文化与监区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监狱品牌文化。通过一系列举措,着力于完善教育形式,确保教育改造取得实效。

三、把握三个关键,确保“5+1+1”模式健康持久运行。大力推行5+1+1”教育改造模式,确保该模式健康持久运行,就必须把握三个关键。

1、确保“5+1+1”教育改造模式贯彻落实,制度规范是关键。监狱应当制定规范、具体、可行的教育教学制度。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时间,再到警力保障必须保证有一切行动规范有序。首先是教育内容要规范。监狱要统一规定教育日的五项必选项目,即行为规范习惯养成训练、内务卫生评比训练、监组队列训练、监区(分监区)周讲评教育和月度评议。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确保教育日的各项活动不走样、不变形、不受阻。其次是教育时间要保证。各基层监区在周内可任选一天作为教育日,并保证教育时段固定。同时要规范出工请示制度,保证集中教育不留死角。对于确需出工劳动的,必须请示监狱领导,得到批准后再行出工,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就所缺教育内容进行补课。再次是警力配备保障。教育日内,监区(分监区)必须保证60%的警力按时到岗到位,认真组织课堂化授课教育,认真组织罪犯开展各种类型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确保监管安全和稳定,坚决杜绝出现“教育日”变“放羊日”、罪犯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2、确保“5+1+1”教育改造模式贯彻落实,考核机制是关键。陈训秋副部长曾强调“制定全面、系统、合理的考核指标是构建民警绩效考评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为了推进“5+1+1”教育改造模式的实施,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严格检查,并纳入到日常的业务考核之中;另一方面要制定绩效考核与个人利益所得挂钩制度,对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成绩优异的民警,评选出教育模范标 ②② 陈训秋.在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视察时的讲话.中国监狱.2010.4.26

兵、年终评选各类先进个人、职务晋升时优先考虑,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在评选先进单位时优先考虑等,最终形成由能干事,肯干事的人有干劲多干事的良性工作格局,保证“5+1+1”教育改造模式持久运行。

3、确保“5+1+1”教育改造模式贯彻落实,夯实经费保障是关键。建立监狱教育经费财政动态保障机制,保障“5+1+1”教育改造模式稳定运行。同时加大教育改造工作软、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专项资金,大力解决教育设施和场地问题,不断完善工作管理机制,进而有效提升教育改造水平。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监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卫者,要全面落实“首要标准”,将教育改造工作摆在监狱工作的第一位。必须大力推行“5+1+1”教育改造模式,使教育改造落在实处,进一步提高改造质量,推动监狱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法宪 当代西方监狱学 法律出版社 2005

2、黄成宏 教育改造在监狱工作的应用 中国监狱学刊 2011.1

上一篇:装修管理下一篇:一百本人生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