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自查报告

2024-09-23

落实自查报告(精选8篇)

1.落实自查报告 篇一

整改落实自查报告范文

根据质监站、建管局、监理单位指示,我施工三标段对施工资料进行详细翻阅自查。

一、存在的问题1、2、二、整改措施

针对征求意见和自查出的问题,我们采取“五定”的措施即“定出现的问题、定负责整改的领导、定具体整改的专班、定问题的整改措施、定问题整改的时限”积极进行整改。具体整改情况是:

1、加强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勤政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和规范现有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重新修订《廉政制度》、《机关学习计划》、《考勤制度》、《车辆管理》、《文明办公制度》等,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发生。此项由周杨同志负责,办公室具体落实,已经于11月初完成整改。

2、加强局机关的制度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紧紧抓住企业和单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规范办事程序,改进工作作风,以文明机关的良好形象发挥模范作用。此项整改要求在11月初完成,由周杨同志负责,办公室具体落实。目前,已完成《公示栏》制作,明确了《申办药品零售企业程序》和《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程序图》。

3、开展了法制讲座、案卷评查活动,对药品稽查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要对执法办案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督导整改。此项整改要求在11月初完,成由冯俊才同志负责,法制办具体落实,已于10月21日开展了执法文书检查,共检查案卷32份,整改案卷4份;11月5日,请荆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分局副局长肖心田同志来我局进行了法制讲座。

4、加强与报刊、电视台等媒体的联系,广泛宣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责,及时报道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动态、新举措、新成效;要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深入开展

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此项由冯俊才同志负责,办公室、法制办具体落实,要求在12月初完成,目前已与县电视台共同制订了宣传计划,在《玉沙视点》开辟专栏宣传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工作动态、专项整治情况、打假治劣典型案件曝光等。

5、要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和识别真假药品(保健品)知识咨询服务活动;为进一步强化药品和非药品标识管理,于10月21至22日对全县药品零售企业开展了药品、保健品分区(分柜)管理及分类陈列摆放专项检查;要在容城、朱河、新沟等乡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和真假药品真伪识别展》。此项整改要求在12月底前完成,由何祖国同志负责,综合科具体落实。

6、要根据药械从业人员的不同岗位,分类分期进行餐饮服务、药械法律法规和食品药械专业知识的计划安排培训。此项整改要求在11月底完成,由何祖国同志负责,综合科具体落实,现已完成对药品经营企业质管负责人gsp知识培训,11月16日,组织全县药品生产企业质管负责人进行了gmp知识培训。

通过扎扎实实的整改,目前,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学习,讲奉献”、“比勤政,讲文明”、“比廉洁,讲正气”的良好氛围。

2.落实自查报告 篇二

一、基本情况

自治区在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时, 考虑到我区草原类型多样、不同草原载畜能力差别大等实际情况, 提出并运用了“标准亩”作为补贴的基本单位来实施补奖机制, 最终确定了各盟市的补奖面积及资金。本次调研盟市的补奖政策落实情况如下:

阿拉善盟:补奖草原面积25593.49万亩, 涉及三旗两区的24个苏木镇, 191个嘎查村21401户, 共计62248人。截至2012年4月末, 全盟共发放补奖资金47470.641万元, 全部采用“一卡通”的形式陆续发放到户, 占应补奖资金的93.2%;发放户数21186户, 占总户数的97%。阿左旗尚有部分牧户身份需进一步确认后发放, 其他旗区牧户均已发放完毕。

巴彦淖尔市:2011年, 草原补奖面积7208.78万亩, 补奖总资金29258.67万元;2012年, 草原补奖面积7258.77万亩, 补奖总资金26686.5万元。截至2012年4月末, 全市共发放补奖资金23901.37万元, 占奖补总额的91.58%。只有乌后旗发放率为82.28%, 主要原因是1998年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时遗留问题较多, 旗委、政府仍在组织专人进行集中汇总, 加大遗留问题的排查解决力度, 5月底前全部发放到位。

鄂尔多斯市:2011年, 落实草原补奖面积为10068.7万亩, 涉及9个旗 (区) 、23.64万户、70.97万农牧民, 农牧民人均从生态补奖项目获得补贴675元, 项目做到了全覆盖。补奖资金4.27亿元, 本市配套资金1.28万元, 配套工作经费295万元。目前, 全市除准旗外, 其它旗区均完成了项目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准旗禁牧及草畜平衡补贴到户339.6万元, 完成任务的97%;牧草良种补贴到户100.3万元, 占应到户资金的11%。

包头市:落实草原禁牧面积2415.29万亩, 牧区承包到户草原全覆盖。同时实行了封顶与保底政策, 提高了禁牧补贴标准。2011年自治区下达草原生态补助资金14319.43万元, 全市已发放15162.53万元;2012年自治区下达奖补资金13079万元, 截至2012年4月中旬, 全市已发放3530.86万元。从以上情况看, 补奖机制实施顺利, 补奖资金基本到位。

二、实施效果

自治区对这次补奖工作采取了资金、任务、办法、责任“四到盟市”的具体安排, 要求各盟市根据实际确定本旗县补奖任务和资金。调研组所到盟市、旗 (区) 都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 采取了更加适合本地区的有利措施, 使补奖工作效果明显。

(一) 配套政策更多惠及农牧民

补奖机制实施后, 为确保项目区农牧民生产生活安定有序, 收入水平稳定提高, 部分盟市、旗 (区) 在充分享受国家政策的基础上, 同时制定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如包头市, 2011年生态奖补机制全面实施后, 进一步提高了草牧场补贴, 并通过延伸在住房、生活、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予以补贴, 实行了封顶与保底政策。2011年, 鄂尔多斯市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共配套资金1.28万元, 同时配套工作经费295万元。巴彦淖尔市涉及补奖的旗县加大相关政策衔接力度, 如乌拉特前旗自筹资金784万元, 将所有草畜平衡面积补贴标准由每亩1.185元提高到退牧还草项目禁牧面积的补贴标准, 即每亩4.95元;乌拉特中旗自筹资金3816万元, 将所有草畜平衡面积补贴标准由每亩1.185元提高到奖补机制禁牧面积的补贴标准, 即每亩4.74元。配套政策的延伸及扩展, 不仅使生态补奖工作稳步推进, 而且使牧民得到更多实惠。

(二) 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 彻底转变牧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促进牧民群众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管理向设施集约管理转变, 牧业经济发展由草原畜牧业向设施畜牧业、生态畜牧业转变, 由单一的牧业经济向复合经济转变。农牧区人口从分散居住的草原到相对集中的园区、城镇或其它条件较好的地方, 这种由分散到集中的变化, 使牧户的家庭居住条件因此改变, 交通通讯、文化卫生及生活设施得到改善。这种变化对牧户来讲, 无疑是一次大的思想观念革命, 这些转变的支撑点是国家的扶持、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牧民的积极参与, 可逐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目标。

(三) 多数牧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后, 通过发放禁牧草原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和牧民生产资料补贴资金,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牧民的经济收入, 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水平, 基本实现了在贯彻推行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的同时, 保证牧民的收入不减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目标。项目区禁牧前草原超载过牧, 退化、沙化严重, 牧民生产成本、生活成本都很高。如阿拉善盟以往年景好时, 人均可收入5000-6000元, 年景差时, 收入全部用于购买饲草料还不够。奖补机制的实施, 人均享受补贴8149元, 可谓“旱涝保收”。禁牧区通过劳动力转移转产从事二、三产业增加经济收入, 草畜平衡区通过生态牧场等形式发展畜牧业, 使项目区大多数牧户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达茂旗在享受奖补政策的禁牧中, 又延伸了草场、养老、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生活等9项补贴政策, 使牧民生活有了保障, 实现了草原增绿与牧民增收双赢的局面。再如:杭锦旗锡尼镇赛台嘎查牧民尔定图一家四口人, 经营牧场10000亩, 饲草料基地100亩;建有标准棚圈400平方米, 储草棚200平方米, 牲畜头数340头 (只) , 近年采取草畜平衡、划区轮牧等措施, 既减轻了草场压力又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效益。同时, 不断加强棚圈、饲草料基地、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 再加上补奖政策的到位, 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万元, 过上了富裕的生活。2011年鄂尔多斯市农牧民退牧进城后, 人均年收入达到1.22万元, 高于当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47万元水平。

(四) 生态治理地区的草场得到休养生息, 植被逐步得到恢复, 效果明显,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如阿拉善盟项目实施后, 草原植被覆盖度由过去的5%-8%提高到10%-30%, 牧草产量由禁牧前的20公斤/亩提高到40公斤/亩以上, 贺兰山荒山荒坡及丘陵植被覆盖度由过去的不足12%提高到31.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额济纳旗胡杨林区得到有效保护。

三、主要问题

(一) 草原确权颁证工作亟需完善

1998年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时, 因责任意识淡薄, 对承包草场的面积多少关注度低, 没有认真确认, 个别地区少分、漏分、未分草场的现象普遍存在, 到户草原面积不准确, 草原权证颁发不规范。而且近几年, 有些地区出现将部分草原成片划为林业宜林地, 变为林地的现象, 部分牧户在草原和林业项目上重复享受或项目选择上犹豫不决, 给草牧场确权颁证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也给基础数据统计带来不便, 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困难。目前要按承包草场面积多少发放补奖资金, 从而引发了部分群众对承包草场面积多与少的争议, 因时间跨度长、人员流动较大、矛盾因素复杂, 致使矛盾与纠纷的排查和解决难度较大, 个别地区影响了资金的发放速度。

(二) 技术保障有待完善

因草原补奖机制、牧草良种补贴系统第一年使用, 尚不稳定。同时, 基础信息中身份证、电话号码难以收集齐全, 牧民丢失经营权证书等现象普遍存在, 系统录入信息量比较大, 工作人员不熟悉, 导致工作进度较慢。

(三) 牧民就业空间狭窄, 就业渠道有待拓宽

禁牧区的牧民劳动力35%仍从事第一产业, 65%的劳动力面临转产转业。由于牧民是一个特殊群体, 受传统游牧生活影响较大, 加之文化层次不高就业面很窄, 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较低。目前, 单纯依靠草场等补贴维持生活的牧民较多, 劳动力闲置现象突出。

(四) 部分牧民禁牧积极性较小, 禁牧管护难度较大

随着草原补奖机制的实施, 对草原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草原监管机构、人员、资金、装备条件、服务水平都难以满足草场大面积禁牧后的管理需求。由于各地区草场不均衡, 部分牧民禁牧积极性不高, 偷牧现象时有发生, 禁牧管护难度较大。同时, 由于管护员管护补贴少, 牧民积极性低, 旗县区在聘用过程中难度较大。另外, 由于无标识, 缺乏必要装备, 已聘用管护员无法完全尽到管护职责。

四、主要建议

(一) 借助国家生态补奖项目的实施, 完善草原权属责任制

对农牧民现在承包的草原全部采用GPS重新定位, 彻底查清草原面积, 建立农牧民基础信息库。进一步完善对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和流转的档案管理, 并由嘎查 (村) 根据此次测量结果与农牧民重新签订《土地草牧场承包合同书》, 由嘎查 (村) 和苏木镇共同向农牧民核发《土地草牧场经营权证》。此项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 建议在开展草原确权颁证工作的旗区, 适当延长补贴资金发放期限。

(二) 健全各项制度

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 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范围,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健全禁牧管护机制, 建立健全市、旗、乡村上下联动的管护网络。地方政府要建立草畜平衡核查机制, 采取草畜平衡公示、牧民自行申报、旗县政府抽查和社会监督举报等多种措施。

(三) 建议放宽政策限度

在补贴资金发放办法等具体工作方面允许当地制定符合实际的具体措施, 使补贴政策延续向牧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补贴、住房、就业等方面延伸, 可使当地更好地落实政策, 切实发挥好项目效益, 满足不同需求。

(四) 统筹解决工作经费

草原补奖机制的落实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费来保障补奖机制的顺利实施。盟市地方财政尽管按比例落实了补奖工作经费, 但因任务重、规模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加之实际到位资金不足, 无法保障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建议将工作及管护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五) 加强草原管护工作力度

建议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草原管护与监测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配备相关设施设备, 完善草原管护与监测体系建设, 提高草原管护、监督执法力度, 确保草原补奖机制区生态持续恢复。

(六) 加强技术支撑

3.落实自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音乐教学;知识和技能目标;音乐素质

一、本课题理解思路

兴趣的提高,才有可能真正地提高音乐素养。其目的是:通过学科教学,利用课堂创设情境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会学乐学,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二、本课题实施的实质问题

“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提高兴趣,在其情绪高涨时适时引导,在其情绪低潮时适时激发。如何改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将它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结合,教师就要在授之以渔的组织、引导的教学体验中,获得有效的教学收益。

三、研究内容

重点:(1)课堂教学中,积极情感及兴趣的培养所在?(2)思维引导与学习迁移如何过渡?

难点:情境创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所具备的心理定式,知识的可接受能力究竟有多大差距。

关键:(1)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合作程度如何?(2)知识和技能目标的确立和完成的效果有多大差距?(3)如何克服消极情感?

针对以上需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开展实践过程的。

如读谱,新课程要求将识谱教学融入音乐实践中,让学生在各种生动、有趣的音乐实践中提高识谱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歌唱活动中培养识谱能力,将唱歌谱和唱歌词结合起来学习乐谱,还可以将乐谱和图谱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又如,面对课本中某首熟悉的歌曲,有时学生会提不起劲地反复练唱,而教师难免也会倦怠。此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发挥了作用,兴趣虽不是一种能力,但却是激发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最大动力。在教学《七子之歌》时,知识和技能目标是能够有感情地、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背唱歌曲。其实很简单,只要唱会唱好就行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一样了,我在此时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一场小型的歌咏比赛,放手让学生准备练习的过程,自己做巡场指导。大部分学生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投入地反复练唱歌曲,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充分地发挥了个人的聪明才智,在表演中不断变化形式,表现出良好的演唱水平。将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其他形式,学生就容易并乐于接受。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将音乐教学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相互促进,以达到体验美、感悟美,全面提高音乐素养的目的,从而展示音乐美。

参考文献:

黄小琴.浅析音乐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J].吉林教育,2010(02).

4.惠民政策落实自查报告 篇四

开展“惠民政策”活动自查自纠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酉阳县教育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推进铜西小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中央和市、县教育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学生手中。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 组织:(学校校长)副组长:(工会小组长)成员:

二、工作目标

一是学校贯彻落实惠民政策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各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充分认识教育惠民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落实惠民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主人翁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正确执行国家、市、县各项教育惠民政策。

二是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或彻底纠正。通过扎实开展活动,切实解决教育惠民政策执行不到位,截留挪用惠民资金,发放惠民资金中弄虚作假、优亲厚友、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其他社会关注、学生家长反映强烈的问题,让教师、学生及家长切实感受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来的成果。

三是学生和家长、社会对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通过扎实开展活动,规范操作程序,推行阳光操作,健全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公平公正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认真受理学生及家

长反映的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和学生家长及学生对教育惠民政策落实的满意度,拉进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的距离。

二、自查活动内容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012年秋期至2013年春期在校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免学杂费、营养午餐、贫困学生元旦春节送温暖等

三、方法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9月1日至9月2日)

学校按照相关要求,启动惠民政策落实活动。学校要周密安排,迅速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县教育惠民政策的有关文件制度。

(二)自查自纠阶段(9月3日至9月4日)

学校对相关教育惠民政策精神进行学习领会的基础上,将基本内容、落实范围、操作程序、政策标准等进行不同层面的公开公示。认真分析检查在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自查,对自查出的突出问题,自觉进行纠正,做到即知即改,边查边改。自查自纠要坚持对事不对人,让各方面有一个主动检查、主动纠正的机会。对自查出的问题不及时纠正、弄虚作假,甚至顶风违纪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学校在9月6日前全面完成了以下重点工作:

1.重点查看各项教育惠民资金发放的时间、对象、标准、范围、方式等是否做到公开公示;是否按规定程序拨付、使用;有无挤占、挪用、套取、截留、抵代扣其他款项等问题。

2.对县级财政、教育部门拨付到学校公用经费认真统计。国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以来,学校财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制度。

3.做好免费教科书的发放数量统计。

4.学校建立永久性公示栏,每学期开学后三周内对学生收费项目、标准进行全面公开公示。

(三)督查完善、整改落实阶段(9月7日至9月10日)XX小学惠民政策活动领导小组对学校开展活动进行督查,学校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进一步梳理归纳,全面整改落实,确保惠民政策落实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同时,强化社会监督,通过公开投诉电话、设立意见箱、接待来信来访等方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抓好群众投诉问题的受理和查处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强学校对活动的领导,切实提高对开展活动的思想认识。确保中央和市、县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举措,是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的具体所在,广大教职员工务必充分认识,高度重视。

(二)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学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责任人,加强沟通协调,及时通报落实情况。按具体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教育惠民政策的群众和学生知晓度;对检查中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

要认真梳理,逐条整改,做到整改目标、任务、措施、方法、责任、要求“六个到位”。

(三)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要通过监督检查,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教育惠民政策管理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推动教育惠民惠生政策落实的措施和办法;落实惠民政策公开公示等制度;完善惠民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建立惠民资金监督检查制度;为惠民政策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5.学校课程落实自查报告 篇五

一、开齐开足课程,教好学科课程。

在县教体局和新生中心教办的正确指导下,我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方案,具体做法是:开学初由学校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人事分工安排方案,落实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学科课程中,我们本着既开齐、开足课时,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原则,加强这些学科的建设,我们成立了学科教研组为教学做好指导、服务。同时,学校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从人员配备、教学设施、活动场地等都给予了政策倾斜,特别是音、体、美等艺术学科,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这方面的工作,确保课程计划的执行。

活动课时段,我校组织开展球类活动和艺术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创造条件,以这些活动项目为龙头,扩大活动项目的开设,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收集、整理、发掘,为我校今后的校本课程的系列化开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严格控制课时量,统一把握教学进度。

我们在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课时量(一、二年级周课时26节、三—六年级周课时30节、七—九年级周课时34节)坚持“不增加课时,不组织补课,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学生教辅资料的征订,不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增加学生课后作业量”的原则,做到执行规定不含糊,同时教导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把握教学进度,做好教学过程的`管理。

三、严格作息时间

1.学校每期除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外,不更改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

2.严格每日作息时间。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义务教育学生不早于8:00。住校生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初中不早于7:00;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21:00。

四、注重环境教育、毒品预防以及安全教育。

我校坚持了每学年分阶段开展环境教育月活动、读书教育月活动、毒品预防宣传月以及安全教育月活动。同时,开设了校园广播网、图书阅览室、橱窗、宣传标牌等。各功能室、各教室的室内宣传布置到位,特别是教室布置及板报的内容与月活动教育结合起来,并纳入班级管理工作考核。因此,我们将学生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形成了生动活泼、和谐共处、开拓进

取的教育氛围。

五、强化体育锻炼,确保阳光活动。

我们深知阳光体育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了师生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体魄,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的做法:①每个学习日确保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②每天上午有统一的全校性大课间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统一安排活动内容。

六、存在问题。

1、目前,学校开设了书法、阅读、国学、环保等校本课程。但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还不够。

2、老年教师多,信息化建设推进难度较大。

3、缺少专业的实验管理员,导致学生实验的开展存在困难。

七、整改措施

1、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师资培训工作。

2、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区培训、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3、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培训,加强信息化教育建设。

6.整改落实工作自查报告改 篇六

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商务委员会委员会

(2015年5月)

根据《大兴区—开发区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京兴开群办发„2015‟2号)要求,按照区委有关部署,区商务委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情况

商务委始终把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及全委工作始终。通过班子会、全体会、“业务知识大讲堂”和党支部学习会等形式,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通过学习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委党员干部感到,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涵盖广泛,内容丰富,集中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大家表示,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上来,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策部署,真正做到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同步。

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委组织安排全委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12次,交流研讨4次。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市委书记郭金龙的讲话《坚持群众路线,永不脱离群众》和李长友书记的《恪守为民务实清廉,再创新区发展辉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课报告》,观看《焦裕禄》、《四风之害》、《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祭》、《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教育片,实地走进孔庙国子监教育基地,主要领导和党委副书记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机关作风建设等不同层面讲了3次党课,以科室为单位结合本职工作开展自学等方式,达到了学习主体、内容与形式的全覆盖,形成了“三入、四步、五进”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的精神实质灌输到党员干部的头脑中,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使每个层面上的同志都能落实学习效果。

在学习焦裕禄精神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我们趁热打铁,针对委里年轻同志较多的情况,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之际,开展“送温暖服务特困家庭”青年团员与帮扶村困难户结对帮扶活动。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团员青年为采育镇大黑垡村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农村特困户送去了面粉、食用油等慰问品及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捐助的数百件衣物。通过亲身走访,很多年轻同志被这些孤寡老人、残疾人、农村特困户的生存现状所触动,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深层次的认识,纷纷表示要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积极性,要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自己的工 作岗位中为人民群众做好服务,做出贡献。

二、整改方案落实情况

商务委认真制定《领导班子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措施、牵头领导、承办科室和完成时限。坚持主要领导牵头抓总,以身作则,主管领导积极带头,紧扣时间节点,抓好分管领域的具体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商务委领导班子列出的14项立行立改任务、2项近期整改任务已全部按时完成,2项中长期整改任务正在有序推进,具体情况如下:

(一)立行立改任务完成情况。

1.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整改落实情况。

一是高质量地召开了民主生活会,7名班子成员共查摆“四风”问题105条,其中形式主义方面29条,官僚主义方面32条,享乐主义方面22条,奢靡之风22条。同时,指导我委机关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从相互帮助、互促提升的目的出发,切实帮助每名党员干部深刻剖析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根源,明确了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班子成员本着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紧紧围绕“四风”问题,开展了积极健康、真诚坦荡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家相互指出了工作中、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相互间共提出批评意见112条,改变了以往开民主生活会评功摆好庸俗化的倾向,取得了“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效果。

二是建立完善工作督查机制,明确主管领导和督查人员,对全委重点工作进行汇总、梳理、细化,编制了绩效管理任务 计划书节点分解表,对11项工作进展进行了重点督查,确保了全年各项任务指标全部圆满完成。

三是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班子成员发挥带头作用,坚决抵制和纠正社会上的不良言论、不良行为,在全体会上明确提出了不在微信、网站上发表不良言论的要求,为全委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

2.认真贯彻执行改进作风有关规定整改落实情况。深刻认识改进作风的重要意义,彻底去除等待、观望等错误思想认识,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十五条意见及区委十二条规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结合工作实际,只组织有关单位、企业召开工作部署会,连续2年没有召开全区性商务工作会,会议数量大幅减少。会上不搞一言堂、不念报告,重点放在工作实际和工作要求上,切实提高会议决策效率。精简简报资料,并提前做好有关审查备案工作,按要求报送有关区领导。

3.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整改落实情况。

一是完善商务委党委工作规则,制定出台《大兴区商务委员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凡属班子职责范围内的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决定,提高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例如,在研提2015年为民办实事内容上,由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共同研讨,最终确定为民办实事工作具体内容,切实落实了集体决策讨论制度。

二是坚持落实“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在班子会、全体会 等会议,鼓励班子成员积极发言和讨论,建立起民主会议氛围。

三是完善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在无特殊情况下,每周召开1次班子会,加强坦诚沟通,增强团结协作,共同研究解决商务工作。

4.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整改落实情况。

一是在作决策、作部署时,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将更多地商务工作打造成为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民心工程,切实纠正对上不对下、唯项目、唯指标的功利心态。例如,在推进2014年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上,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到礼贤、观音寺等10余个镇街走访调研,主动了解群众在便民商业服务方面的需求,坚持以群众需求较为迫切、意见较为集中的问题为重点,深入推进便民商业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正确处理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坚持从长远出发,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全市首家专业外贸大数据分析平台,帮助企业利用大数据服务低成本、高效率地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区内30家企业成为外贸数据分析平台的签约用户,正在应用平台进行对海外市场的数据分析。完善消费市场运行监测平台,确保节假日商品供应充足稳定。

三是做好企业服务,整合全区100多家商业企业资源,推出推进“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开展,既让消费者可以享受实惠购物、方便购物,又提升了企业销售业绩,繁荣了消费市场。跟踪服务宜家购物中心商业项目,确保在2014年的顺利开业运营。

5.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整改落实情况。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走访镇街、企业等已累计超过20次,积极发挥职能,做好行业指导,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宜家购物中心、绿地缤纷城先后送来了锦旗。坚持做好调研工作,为提升商务发展实力,提高对经济发展贡献,就全区总部经济发展情况、特点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撰写形成了《关于我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调研报告》。坚持轻车从简,合理安排调研路线,不在有关单位、企业用餐。

6.狠抓工作落实整改落实情况。

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督促检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完成区委区政府督查工作部署。办公室牵头负责对承办的各项折子、实事等主要商务工作,制定台账和任务分解表,每月至少督查1次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全年各项商务工作保质保量落实。

7.完善对干部的关心关爱机制整改落实情况。

班子成员每月坚持利用工作时间、值班时间等与2位以上党员干部进行谈话交心。组织召开年轻干部谈心交流活动,38名年轻干部逐一发言,谈对岗位的认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生活需求等,并对领导班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针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主要领导认真研究,积极解决:在学习方面,开展了全体会、业务知识大讲堂、科务会等多层面、针对性强的学习,以科长领学、轮岗体验、老同志经验示范等方式,提高年轻干部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了实用性;在沟通交流方面,主要领导通过参加科务会、青年定期座谈等方式,增进了解,增 强团结。

8.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和建设整改落实情况。

严格考勤制度和工作督查制度,由办公室牵头进行不定期检查,加大干部日常管理力度,加强对干部“慵、懒、散、拖”行为整治力度,落实工作日志制度,全体干部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充分记录每周、每月的工作计划和每天的工作进展情况。增强年轻干部锻炼机会,已选派2名干部到区委有关部门进行学习,切实提高了年轻干部综合能力。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完成2名干部岗位轮转,提高了业务能力。

9.切实改进学风、加强学习整改落实情况。

机关党支部牵头组织全委每个季度组织一次全体干部进行理论学习,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定期请专家授课或外出参观学习。其次以科室为单位,每月累计集中学习和自学时间不少于3天。

10.坚持勤俭节约,杜绝迎来送往、收送土特产等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的管理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不擅自扩大公务接待范围,不将非公务活动纳入公务接待范围。严格落实公务定点接待制度,规范执行有关公务接待程序。严格遵照执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接待活动一律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加强科室监督管理,严禁科室人员在镇街、企业、社区调研时接受礼品、特产等行为。

11.严格公务用车管理整改落实情况。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制定出台《大兴区商务委员会机关车辆管理规定》,加强公车管理。严格执行费用报销审批程序,对车辆燃油、维修保养、过路费、停车费等费用严格审核把关。

12.规范参加各类节庆会展活动整改落实情况。

一是要求各科室、各部门要按照“全面整治、分级负责、从严审核、统一规范”的原则,在规定时限内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整治任务。要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取消主题重复、立项随意、效果欠佳,且党政机关参与程度较深、财政负担较重的节庆、论坛、展会活动;对继续举办的活动按照节俭办活动的准则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开支;严格禁止其他违反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活动。2014年在“西瓜节、北京市京交会等活动中区商务委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按照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不搞华而不实的噱头,不攀比,在这些活动的总支出上同比2013年共节省20余万元活动费用。

商务委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今后原则上不再新举办各类节庆、论坛、展会活动;确因工作需要举办的,要严格按程序报批。继续举办的活动将通过新闻媒体、大兴区商务委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在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区商务委通过进一步构建控制和规范节庆、论坛、展会活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努力从制度上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止节庆、论坛、展会活动过多过滥现象的发生。

三是营造整治氛围。区商务委通过积极发挥宣传职能作用,多方式开展节庆活动的管理宣传,大力宣传节庆活动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大违规举办节庆、论坛、展会活动的曝光力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大力营造整治节庆活动的氛围。

13.严禁公务之名旅游整改落实情况。

严格执行《北京市关于严禁借公务之名旅游的规定》、《大兴区关于开展借公务之名旅游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强化对全委党员干部的监督机制,坚决杜绝借公务之名或其他名义旅游问题。严格执行《区委、开发区工委关于进一步明确出京出国(境)工作的纪律规定》,按照规范确定外出人数、时间、行程及经费,严禁“照顾性”、“福利性”出京出国(境)。严格执行《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北京市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从源头上控制公款旅游违规行为。

14.坚持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加强对商业发展形势的研究分析,适时通过机关全体会、科室汇报会等形式,统一全委党员干部对商业发展情况的认知,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二是进一步明确考评细则、考评标准、考评流程,充分调动机关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研究制定了商务委机关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机关工作人员党风、党纪制度等。以季度为周期,按照每日工作记实,每月末工作小结、领导考核评鉴的方式进行。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科长对照本月工作计划,将科员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数量、质量进行小结,填写《月工作记实 表》,上报主管主任审核后交党政办公室保存。

三是班子成员牵头抓好分管工作的落实,对承办的各项折子、实事等工作亲自抓、主动管,起到表率示范作用,更好地引领全委机关党员干部积极主动作为。例如,在推动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工作上,主管领导积极协调沟通统计部门,及时掌握各商户销售情况,确保数据实现应统尽统,实现区域餐饮、零售等业态协同发展。

(二)近期整改任务完成情况。

1.加强联系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整改落实情况。

一是深入推进“两规范一提高”工作,将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政处罚权利清单、相关业务办理流程在区商务委网站公示,按照实际需要及时更新,做好事项办理指导说明,让群众办事更加快捷方便。扎实规范商务行业执法行为和政务服务,确保举报投诉处理率和当事人满意率达到较高水平。

二是加强便民惠民服务,全年共发展提升2家早餐配送中心、3家主食厨房、3家规范化菜市场、4家蔬菜配送中心、5个家政服务网点、11家商旅结合餐饮服务单位、22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30家农村连锁便利店、31家便民早餐店、40个社区蔬菜网点,进一步服务和改善民生消费需求。

三是开展2014年“大兴消费季”系列活动,建立网络促消费宣传平台,将区内各类商业业态促销活动梳理打包,集中通过宣传平台,以移动微信终端、网络社区论坛、固定实体门店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开展。发放 “惠民一卡通”,让持卡消费者可以享受实惠购物、方便购物。推出“惠民美食节”、“汽车节”、“购物节”、“家具家电节”四大主题活动,带动我区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增幅位列全市首位。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整改落实情况。

一是深入抓好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重点组织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理论著作,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完善商务委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集中辅导、交流研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全年集体学习12次,集中研讨4次,学习《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政治理论书籍。

三是维护党内生活的制度性和严肃性,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经常开展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学习教育,引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班子成员之间每月谈心不少于1次。

(三)中长期整改任务完成情况。

1.坚持科学发展、加强长远谋划整改落实情况。

一是处理好统筹发展问题,注重城乡商业一体化发展,将发展提升10家农村连锁便利店列入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商业发展水平,满足群众生活消费需求。二是深入思考谋划全区商务发展战略定位,积极做好大兴区“十三五”商业规划编制工作,现已与发改、规划等部门积极沟通,整理搜集各类有关调研材料,并召开了关于做好“十三五”商业发展规划调研工作部署会,目前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三是做好便民商业服务体系发展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内容、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品质,在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大兴区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发展规划》初稿,商务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研究讨论了我区发展社区便民商业的整体思路、工作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提出了下一步需要重点修改完善的内容,目前该项规划正在修改完善中,年内将正式完成。

2.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切实抓好商务委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抓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二是坚持廉政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多种形式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学习活动,主要领导每年讲1次廉政党课。在节庆假日等重要日期,通过短信、会议部署等形式及时进行廉政警示提醒。

三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围绕商业流通项目、优惠政策制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推进初始动议、决策留痕、过程监审、结果查究机制,加强对科室权力运行监督制约,防止腐 败行为的发生。

三、专项整治进展情况

根据北京市已经完成、需要继续巩固深化整治成效专项整治任务中第36项“切实清理整顿节庆、论坛、展会活动”和大兴区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一览表第5项“整治节庆、论坛、展会过多问题”的相关要求,商务委班子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切实整治、解决节庆、论坛、展会活动中存在的党政机关参与程度较高、财政出资比例较大、相互攀比、追求奢华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有效开展整治节庆、论坛、展会活动过多过滥专项行动,把活动数量和财政支出大幅度精减下来。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营造整治氛围。积极发挥宣传职能作用,通过发放通知、网络登载、发送短信等方式,在机关和商务行业大力宣传节庆活动管理的相关规定,大力营造整治节庆活动的氛围。

二是全面排查梳理。对有关节庆、论坛、展会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普查,认真梳理、统计各部门节庆、论坛、展会活动数量和规模,形成台账。坚决取消主题重复、立项随意、效果欠佳,且参与程度较深、财政负担较重的节庆、论坛、展会活动,对继续举办的活动按照节俭办活动的准则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开支,同时严格禁止其他违反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活动。

三是强化制度管理。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市委15条意见、区委和开发区工委12条规定精神的基础上,新出台了《大兴区商务委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实 施办法》、《大兴区商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的意见》、《大兴区商务委财务审批制度》、《大兴区商务委党风、党纪制度》,对举办节庆活动审批及流程管理、活动资金支出管理、相关人员履职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规范,切实加强对节庆、论坛、展会活动的管理。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各整治环节的督导检查,对未按程序报批、活动巧立名目、违反勤俭节约规定、为个人谋取不当利益、督导工作走过场等行为和负责人依纪严肃处理。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作用,通过张贴公告、在商务委门户网站发布等方式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商务委通过专项整治,取得了实际成效,按照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最大限度压缩活动数量,取消无实际意义和财政开支大的活动的要求,通过进一步细化活动方案和经费预算,简化活动程序,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活动成本,使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在“西瓜节”和“春华秋实”活动中,取消了农超对接活动,节省了场地租赁费、摊位费和补贴费用,取消了组织来京参会的外省市商家到乡镇参观的环节,节省了租用车辆费用;在北京市京交会活动中,不再组织企业参展,开展宣传推介活动,节省组织参会费用;不再举办全区商务行业总结表彰大会,节省会务、奖状奖牌等费用。2014年,各项活动的总支出同比2013年共节省20余万元。

四、制度建设情况

为了更好地巩固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按照体现群众意愿、体现改进作风、体现提高效率、体现工作规律的要求,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作为工作重点,在前段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完善已有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推进制度公开,加大制度执行力度。由商务委党政办公室根据制度建设的总体情况,统筹确定各项制度建设任务的具体进度安排和完成时限。目前,已完成值守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值守应急记录工作制度等15项制度制定,完成机关工作制度、商务委机关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等13项制度修订完善,建立商务委关于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党支部工作制度等8项新的制度。

商务委把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坚决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各项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

五、强化正风肃纪情况

区商务委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市委和区委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坚决拥护中 央、市委和区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十五条意见及区委十二条规定精神。没有出现违纪违规、“四风”等问题。

六、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一是组织支部加强学习。认真学学习党章,系统、全面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深刻理解其实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究解决工作难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折不扣的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以自己遵守纪律的自觉行动来维护党的形象。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积极参加机关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解决个人在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社会杂音、灰色言语等,做到坚决抵制、及时纠正,同时,自己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引导机关广大党员自觉抵制不良言行。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党员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强化作风检查。建立完善《商务委关于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党支部工作制度》,加大党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力度,健全管理监督体系,对不思进取、作风不实的党员,采谈话提醒等方式,在一些苗头性问题上不够较真碰硬,进一步提高对党员队伍的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经常下基层及时了解掌握群众诉求,形成联系群众长效机制,与群众关系更加密切。筑牢群众观念,进一步强化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企业的意识。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1个月,坚持深入到企业,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意见。

7.落实自查报告 篇七

强国必先强教, 强国必先优教。当前, 我国教育发展正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甚至已提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2010年7月13日,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集中阐述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同月,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规划纲要》, 这是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2011年2月21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第26次集体学习, 胡锦涛同志做了题为“优先发展教育, 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报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强调了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 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继去年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之后关于教育工作的又一篇重要讲话,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为落实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2011年五一前后中央机关部门将集中开展“形势与任务”宣讲教育的专题活动。2月24日, 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等6部门联合举办了“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第二讲, 邀请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做了题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报告会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主持。在京的党政军机关和中央企业干部、高校师生约750人参加了学习。

笔者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代表参加了这次报告会并认真学习了袁贵仁部长的讲话。袁贵仁部长的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讲述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二是阐明了我国教育发展中亟须努力解决的八个突出问题;三是提出了加快我国教育发展的推进思路。笔者将围绕此次会议内容并结合自身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来谈思考与体会, 以期与各位教育同仁分享。

二、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

袁贵仁部长在报告中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集中到一点, 就是推动我国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 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

新中国成立时, 我国还是一个文盲和半文盲占多数的国家。1949年, 我国80%的人口是文盲, 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是20%和6%, 高中教育入学率是1.5%, 高等教育入学率是0.3%, 当时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到2010年, 文盲率下降到3.5%以下, 小学净入学率是99.7%,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是100.1%,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2.6%, 整体上超过了中上收入国家的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26.5%, 高校学生在校总规模是3 150万, 是1949年的265倍, 这个规模已经居于世界首位, 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多了1 000万人。我们用6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近100年的教育普及之路, 用9年时间完成了西方许多国家用几十年时间实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

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在100位左右, 但平均国民受教育年限 (15岁以上国民的受教育年限) 却排在50到60位之间, 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教育发展是较快的。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关注, 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说, 中国教育的发展是继1957年前苏联卫星上天之后发放的第二颗“卫星”。

2. 现代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极大地拓宽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渠道

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出国留学和来华教育等层次多样、类别完备的教育体系。截至目前,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1 300万和3 500多万, 分别占据了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数的半壁江山。2010年, 全国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2万所, 在校生人数为3 393万人, 占中小学生人数的6.9%, 达本专科生的21.4%。1978年到2009年, 我国出国留学162万人, 来华留学164万人, 还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32所孔子学院和369所孔子课堂。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3. 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

近几年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 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 建立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体系。目前, 国家每年资助近1.8亿名学生, 资助经费从2003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10多亿元。在义务教育阶段, 所有学生免除了学杂费, 全国所有农村和一半城市的学生免除了教科书费用, 农村生活困难的寄宿学生还能得到生活费用补助。在高中教育阶段, 国家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 资助学生1 200万人;设立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 资助学生的比例达到了20%;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把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纳入到免学费范围。在高等教育阶段, 实行了奖、贷、助、补、减和勤工俭学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去年, 学生得到的资助从每生每年的2 000元提高到了3 000元。

4.《规划纲要》的颁布开启了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2010年7月13日到14日, 我国召开了新时期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同月, 正式颁布了《规划纲要》。在教育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 刘延东国务委员作了总结, 阐明了“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既是今天也是明天”的战略思想, 提出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化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

展开来说, 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普及:到2020年,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一、二、三年分别达到95%, 80%, 7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 毛入学率达到90%。二是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到2020年, 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基本实现均衡化, 缩小教育差距,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努力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校经济困难而辍学。三是要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整体提升各级各类优质资源的总量, 更好地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不仅要让人们有学上, 还要上好学。四是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到2020年, 20~59岁的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由2009年的9.5年提高到11.2年, 接近高中毕业教育水平;在职从业者的受教育年限将达到高中水平;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将从2009年的12.4年提高到13.5年, 接近大专水平;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数将比2009年翻一番, 接近2亿人;从业工作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也将从目前的20%提到50%, 规模从1.66亿人次增加到3.5亿人次。总之, 要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 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五是要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到2020年, 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体制机制, 办具有中国特色、达世界水平的教育。

自《规划纲要》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 改革试点全面启动, 发展举措陆续出台, 贯彻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整个社会形成了关心、理解、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我国教育发展中亟须努力解决的八个问题

袁贵仁部长强调, 尽管我们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 但应该清醒地看到, 我们是教育大国, 还不是教育强国, 与国际上教育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许多差距,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不完全适应, 和新时期人们的期待也还不完全符合。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当前要按照中央要求和《规划纲要》部署, 围绕教育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他对于“教育改革发展中面对的八个问题该‘怎么看’”“解决这些问题该‘怎么干’”以及“已经干了什么”“还将干什么”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

1. 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着力破解“入园难”问题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以来, 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0年, 三年入园率达到了56.6%, 比2000年提高了17.9%。但就目前状况来看, 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薄弱环节。这个问题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是供给不足。过去几年, 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我国教育工作主要把重点放在了普及9年义务教育上, 加上企事业改革停办了一些幼儿园, 这就使得学前教育资源出现了供给不足的状况。二是需求增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 尤其是对于让其接受优质教育更加重视, 对学前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空前提高。

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学前教育的发展。2010年11月, 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并召开了专题会议, 要求各省、区、市以县为单位, 编制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这是《规划纲要》颁布以后第一个以国务院名义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文件, 它以启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 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地解决学前教育问题。首先就是要用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如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减免税费, 鼓励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办学;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去年,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投入5亿元, 在中西部十个省区进行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 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其次就是要用多种途径加强教师建设。目前我国在园学生达3 000万人, 教师130万人。未来3年, 学生毛入学率将达到79%, 新增1 400万学前儿童学生, 因此还需要新增大批幼儿教师。从幼儿教师的来源来看, 应办好中等师范学校、中等幼儿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学前专业;建立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扩大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探索初中毕业生5年制专业模式, 即选拔一些优秀初中生进行5年的专业培养, 让其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此外, 还有一个途径: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少, 教师和校舍充裕, 经过选拔培训合格后, 一批义务教育教师可转为幼儿教师。从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来看, 3年内要在全国范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进行培训, 5年内各地分层次地对园长和教师全面培训。从落实幼儿教师待遇来说, 要落实工资保障, 完善评审机制, 切实维护好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第三, 要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学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需要政府和家庭共同承担。建立政府投入、举办者投资和家庭合理负担的机制是当务之急。今后,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做到投入有比例、预算有科目、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第四, 要采用多种措施加强幼儿园管理, 要规范办学、分类治理、改善无证办学问题, 提高、保证质量。2011年, 将出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 强调要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配置保安人员, 严防事故发生。此外, 将制定学前教育收费管理办法, 加强收费管理, 抑制过高收费, 治理乱收费现象。

2.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 各地各校在“减负”上也做了许多的尝试和探索, 但这个问题依然是困扰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不仅损害学生身体健康, 影响学生的发展, 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都有不利的影响。社会就业的竞争压力、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学效果的现实、教育教学欠科学的培养现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文化因素等等共同造成了这一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减负”工作步履艰难。

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首先, 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任务, 调整教材内容, 设置课程的合理难度, 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此外, 政府不得给学校下放升学指标, 不能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其次, 在2011年要研究制定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 发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 新选定、修订的教材计划于2012年秋季开始使用。在教育教学中, 要严格按照课程方案, 不额外增加课时和课程难度, 提高课程效率, 减少作业,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能作为义务教育升学入学的依据。再次, 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方法, 尊重子女的健康情绪, 加强和孩子的沟通。总之, “减负”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给学生了解社会、思考问题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其能够学习和探索自身感兴趣的领域。

3.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着力化解“择校热”, 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 国家积极促进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尤其是“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相关统计表明, 近年来, 各地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累计投入达4 000多亿元, 为农村家庭平均减少了770元到110元的教育负担。可以说, 义务教育已经做到了让每一个适龄儿童不花钱就有学上, 但还不能保证人人都能“上好学”。优质教育不足、配置不均衡、管理不规范等因素致使诸如“择校热”之类的问题依然凸显, 而化解的根本措施, 就在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的基本制度, 具有普及性、免费性、强制性和统一性, 这正是义务教育和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今后10年要依然坚持施行九年义务教育。从现今的实际状况来看, 做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不在于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而是寻求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才是当前推进义务教育的关键。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明确路径, 率先在县区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2011年, 要制定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导意见, 出台义务教育均衡考核和评估办法, 重点推动以省区为单位的义务教育均衡工作, 确定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的路线图, 将以备忘录的形式规定相应任务, 督促各地落实均衡发展的责任。二是明确举措, 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包括教师、校舍、图书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 因此, 推进县域内教师的合理交流, 执行把优质高中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 并通过集团化办学、结力帮扶等模式, 扩大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覆盖面等都能有效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进程。但需要注意的是, 教育均衡的目的不是削峰填谷, 而是要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以缩小差距。三是抓住难点, 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机制。一方面, 要根据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状况调整学校布局, 确保布局的合理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在确保提高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同时还要防止撤并学校所带来的“上学难”问题。另一方面, 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通过“远程教学”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改善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去年, 中央财政投资了8.3亿元用于农村薄弱学校的改善;教师政策也继续向农村倾斜;持续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边缘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此外, 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那就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这个问题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还将十分突出。目前, 全国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进城随迁务工生子女有1 167万人, 留守儿童有2 272万人, 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都急需得到关注。2006年3月, 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决议, 提出要以流入地和公办学校为主, 予以解决。近3年来, 中央财政投入了近62亿元用以让农民工子女能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同时还鼓励、支持各地颁发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入学升学考试的办法。而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除了要完善寄宿条件和相关制度, 还需要与妇联等部门配合协作,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爱护体系和动态监测体系, 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进一步增强吸引力

发展职业教育, 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途径, 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紧张的关键环节。近年来,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4 262万毕业生受到了企业和各行业的欢迎。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职业教育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职业教育缺乏统筹、办学和市场衔接不紧密、知识结构不健全、社会上还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等,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局面。

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非常重视。2011年, 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1年) 》, 召开了全国职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 指出要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 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关键在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毕业生就业率高、待遇高、发展好既是教育质量获得社会承认的表现, 也是增强其吸引力的核心要素。要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基层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建立了2 300多所职业教育实习基地, 2 680多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100所示范性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2010年, 教育部又确定了28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性单位。今后, 还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健全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 改善办学条件。还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定岗实习, 提高学生就业创新能力。其次, 还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学生就业创新能力。2010年, 教育部牵头促成15个行业、139家企业、166所职业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并成立了全国中等职业教学改革创新委员会, 组织了43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今后, 还会加快《职业教育法》的修订进度, 并出台促进校企联合发展的有关政策, 吸引社会参与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估, 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企业、职业、行业是最有发言权的, 促使它们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努力实现职教专业与企业产业岗位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极力推进学历证书与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是保证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有40%的学生获得了双证书, 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对于即将就业的学生, 先培训后就业, 建立就业准入制度。第二, 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为鼓励更多青少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国家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设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 目前, 对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每生的资助为1 500元, 90%的学生能够得到补助。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付学费, 这包括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和急需人才专业的学生, 去年又将这个免费范围扩大到了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此项举措惠及444万学生, 占在校生人数的20%。去年底, 总书记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了要扩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免费范围,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和资助管理工作的指示。第三, 要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近年以来, 我国探索了高职招收中职和5年制职业教育的模式, 经验教训值得借鉴。在今后一个时期, 职业学校要明细规范办学层次, 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途径, 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第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目前, 按中央要求, 教育部和天津等地区合作建立了6个县区职业教育发展基地。政府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 充分调动行业积极性, 提高技能性人才的地位和待遇, 尤其要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术人才进行宣传和表彰, 以形成政府主导, 行业办学, “行行出状元”的良好氛围。

5. 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引导各类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高端保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输送了3 420万毕业生, 超过了过去20年的总和。五年来, 就国家最高三大科技奖的获得者而言, 50%以上的科技奖获者集中在高校;2010年, 国家科技奖授奖项目超过70%由高校获得。毋庸置疑, 高等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但是, 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校办学特色尚不鲜明, 高校自主办学还有待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需要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第一, 要着力优化教育培养结构, 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到2020年,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将达到40%, 高等职业教育, 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继续教育、专业硕士、民办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将得到大力发展。加强各类人才培养, 尤其是紧缺人才、新生学科、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高校的发展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 要改善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在肯定我国的经验和成就, 弘扬我国优良传统的同时, 也需要注意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当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和紧迫之时, 教育部和高校开始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比如:2010年选择了16所高校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基地;联合20多个部门、7个行业协会在64所高校内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 将来还可能启动“卓越医生计划”“卓越律师人才计划”等;在大学内设立相关试点学院, 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实验等等。第三, 要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质量的分类标准。首先, 探索各门各类学校的办学模式, 对办学层次予以准确定位, 鼓励、支持各类高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办好特色。自2006年起, 在实施“985”和“211工程”的基础上, 中央财政提供了19亿元重点支持学科发展;2010年, 中央又投入5亿元, 加大特色学科投入, 对非“211”大学予以倾斜;2011年, 中央将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其次, 加强教育管理, 做好质量保障工作。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课程教学开发、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指导, 着力推动科教与社会经济结合, 探索高校之间、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最后, 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要强调政府评估并确保政府评估发挥导向功能, 要合理制定评估内容, 指导高校开展基本数据库建设并定期发布教育教学质量报告。第四, 加强科学管理,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公办学校要坚持完善大学校长负责制, 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民办学校要积极探索加强党组织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大学章程建设, 实行民主决策、管理, 探索社会各方面的合作, 努力提高学校员工的积极性。

6. 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 完善考试招生制度,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考招生制度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从1952年确立高考招生制度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 高考为社会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为能使高考更好地发挥其人才选拔及教育导向功能, 高考招生制度也在探索中不断进步, 如:调整了考试内容, 更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进行分类考试, 采用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人才选拔机制;改革招生录取方式, 全面实现远程录取, 使得高校录取更加规范和高效;实行分省命题, 彰显素质教育理念, 促进高考与基层教育改革的紧密结合;加强高考招生管理, 实施高考招生阳光工程, 保证考生入学考试公平。

我国高考制度虽在不断完善, 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如“独木桥”问题、一考定终生问题、与素质教育的衔接问题、公平公正问题等等。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高考并非中国特色。美国的SAT、AC T考试被美国3 000多所招生机构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俄罗斯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实行大学入学统一考试;韩国曾在“需不需要高考”的问题上有过长达40年为数7次的大争论, 但从1995年开始依然实施大学入学能力考试。在我国大众心目中, 高考制度是必须要坚持的, 但也必须深化改革, 努力解决各种诟病。针对“独木桥”问题, 应着力完善升学途径, 为学生成才提供各种选择机会。改革应涉及改善自学考试、成人考试;办好开放大学;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探索不同类型学校的衔接, 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等等。针对一考定终生的问题, 应努力改变现状, 完善综合考评制度, 让学生的才能和日常表现也成为其是否被高校录取的参考, 而不是仅看一次考试。同时, 要推进录取模式改革,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录取方式, 比如说, 可以采取自主录取的方式, 由学校专家委员会确定最终录取的名单, 还可以采用保送、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方式。此外, 还要探索一些学科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 比如外语。针对高考与素质教育的衔接问题, 要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改革, 完善考试试题库, 保证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逐步实现依据不同人才标准来选拔不同素质的人才的构想。

其实, 高考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 不应简单地把两者直接对立起来。高考依然是检测和评价学生质量、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手段。素质教育也不是要不要考试的问题, 而是要解决考什么和如何考的问题。高考应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机联系, 努力促进素质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高考中的公平问题应通过完善高考名额分配的方式来解决, 如通过省际对口支援, 缩小不同省份的差距, 利用东部和高等教育资源发达城市对口支援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地区来实现。还要进一步规范高考加分政策。2010年11月,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 对中学生学科奥赛和科技竞赛高考奖励项目进行了政策调整, 并着力抓好督查落实工作。此外, 还要落实健全高考信息公开制度和诚信体系, 加强考风考纪建设, 保证高校招生能受到政府、考生和社会的有效监督。鉴于高考涉及面广, 敏感性高, 今年国家将成立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 用以研究考试改革方案, 指导高考改革的有序进行。

7.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 要整体提高教师素质

目前我国有1 700多万名教师, 他们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具体表现为: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短缺、普通高等教育领军人才匮乏、师德建设有待加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 努力健全师德考核和奖惩制度, 把师德作为考核和奖励的首要指标。通过大力宣传全国教育教学中的优秀典型,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此外, 要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良好社会道德和学术风气的形成, 克服学术浮躁现象, 严肃查处不端行为。据悉, 今年将进一步出台加强学术不端行为惩治的实施方案。

第二, 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解决农村教师短缺的问题, 国家在2006年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聘岗位计划”, 到2010年共招聘教师20万人。2007年, 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生教学试点, 共招收了4.5万名学生, 2011年, 首批毕业的1万名学生即将走向教师岗位。为了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 近年来, 高校大力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达573人, 占全国千人计划引进总数的65%。为了加强教师培训, 中央财政投入了5.5亿元用以组织和实施对110万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 参训学员的满意率达90%以上。笔者认为,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需要结合免费师范生试点教育的经验, 完善政策, 扩大实施范围;此外, 要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师培训, 继续加大“国培”力度, 以农村教育为重点, 对1 000多万教师进行培训。

第三, 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对于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从教的教师要给予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去年中央财政投入5.5亿元用以改善农村条件, 着力推动中西部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落实农村教师岗位津贴补偿制度, 就是为了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

第四, 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努力实施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 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制度,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8. 加大政府教育投入, 科学配置、加强监管, 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教育投入是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保障。《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关于教育投入, 当前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落实政策, 凑好钱。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 为了实现4%的目标, 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七项重大政策措施。要确保到2012年达到4%的目标, 关键是要把各级政府的政策落到实处, 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行业的机会。今后, 完善落实相关政策,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出资办学是工作的重点。

二是科学配置, 用好钱。首先是补短板, 财政投入要重点、优先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区域和领域;其次是促公平, 要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解决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入学问题, 完善政府资助体系, 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教育的公平发展;最后是提高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拔尖专门人才, 吸引优秀教师,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是完善制度, 管好钱。首先, 完善经费分配制度, 可以通过成立国家大学拨款委员会来对学校开销进行科学预算和管理;其次, 完善高校财会制度, 推行高校总会计师政策, 直属高校总会计师由教育部集体委配, 以此促进财务管理的专业化;最后, 要完善经费监管体制, 成立国家教育经费监管中心, 加强重大项目的审计和考评, 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严肃查处腐败行为。

四、加快教育发展的推进思路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明确工作思路, 才能实现整体优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很难急于求成, 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 几乎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联系, 又和基本国情密切相关。办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 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必须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教育科学发展、解决改革发展中教育现实问题的基本思路, 袁贵仁部长就此提出了如下几点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解决突出问题的推进思路。

1. 以素质教育为主题,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 但也还存在着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比如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赏析等,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等理念, 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体系,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提高富国家、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并养成勇于创新和探索的实践能力。

2.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 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资源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不仅是公平问题, 也是影响教育质量总体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在落实《规划纲要》的过程中, 要进一步将本届政府确立的十大发展项目细化、实化、具体化, 制定实施方案, 分解项目任务, 落实项目资金。无论是已经实施的工程项目还是今年即将启动的工程, 都应将维护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作为目标, 在此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以重点改革为突破, 不断完善教育体制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重大动力, 只有深化改革、不断创新, 才能为教育提供不竭动力和制度保障。为能使牵涉各方利益的教育改革有序推进, 应从三个层面进行系统设计:重大改革要从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由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部署;各地各校可根据自身实际, 根据《规划纲要》要求, 自行组织试点, 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总结推广。目前, 覆盖全国各级各类、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已经全面启动, 希望这些改革试验的实施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把改革引向深入。

4. 以转变职能为核心, 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建立服务型政府, 克服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是当前教育行政改革应有的题中之意。具体应做到:第一, 重大项目出台前要反复论证, 保证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当前, 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由各方面、各领域、高层次的专家所组成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 今后, 凡是教育领域内的重大举措都要经过咨询委员会的咨询论证。第二, 制定和完善各级各类质量标准, 整合教育评价机制, 探索科学高效的督查体制。要将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情况、政府的管理情况等向社会公开, 接受全体公民的监督。第三, 转变管理方式, 简政放权。切实扩大省级政府和学校的自主权, 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 在教育上加强党性教育, 以党风带动学风、促行风、正学风, 不断提高教育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五、总结

学习袁贵仁部长“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与任务”的报告让笔者收获颇丰。袁部长的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言辞恳切、求真务实, 不仅让我们对教育改革进程有了更深的认识, 还让我们对当前的形势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在肯定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并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政府加快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为我们以后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教育问题, 国之大计。《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至今, 已有半年多的时间, 政府为各级各类各个层次的教育都设立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试点, 实施或拟出台了一批中长期教育计划和相关办法、方案和意见, 同时还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和解决教育问题, 这不仅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教育问题的重视, 也表明了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改革创新的决心。

在我国, 对教育问题的议论历来不绝于耳, 在众说纷纭中, 就连《规划纲要》也面临着一些质疑。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正是众人对教育问题的批评和质疑促使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对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和时代的共同需要, 是我们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 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历史选择。

8.落实自查报告 篇八

7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省检察院关于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审议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客观、全面、中肯,既充分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很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法律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切实落实审议意见,省检察院先后召开了党组会、院务会、全省市院检察长座谈会以及全省反贪、侦查监督等业务会议,结合之前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梳理剖析,研究提出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部门,全面扎实推进整改工作。经过努力,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

省检察院深入领会审议意见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强化法律监督、更好地服务大局作为落实审议意见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结合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两院”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着力抓了三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正确的法律监督观。针对审议意见中“有的干警法律监督意识不强、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等问题,省检察院认识到,检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检察机关来说,首要任务就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强化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价值追求,必须正确把握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始终把推动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强化法律监督上,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好检察职能作用;坚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有机统一是检察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开展各项法律监督工作中,必须始终做到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相协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引导全体检察干警切实增强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推动法律监督工作健康、深入发展。

(二)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强化法律监督的目标要求。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贯彻中央、省委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新要求的同时,着重围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举办专题研讨班,强调要更加自觉地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稳妥地处理与改革发展稳定密切相关的案件,更加有效地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妨害经济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强调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人民检察院的基本职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切实办好每一件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件;强调要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不断探索强化法律监督的新途径、新亮点,推动检察工作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十七大召开后,省检察院又及时下发通知,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各地着力在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检察改革等四个方面下工夫、见成效,不断推动法律监督与时俱进。

(三)着眼大局,努力提高法律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省检察院着眼于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制定下发《进一步加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着重加强和改进八项工作,即加强对涉及民生案件的办理;积极稳妥地推进轻微刑事案件和解试点;依法办理外来人员犯罪案件;改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工作;完善被害人权益保障制度;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力度;坚持不懈地抓好涉检信访;全面开展法律监督说理。省委赵洪祝书记等领导对此作出批示予以肯定。为增强操作性,省检察院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根据执法实践,明确对亲友、邻里、同学、同事之间因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因生活无着而初次盗窃的案件,因生活无着而初次诈骗的案件等14类轻微犯罪案件在双方当事人和解后可以作出不捕、不诉决定的指导性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之中。

二、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推进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

对审议意见指出的“有的监督立案重点不突出,社会效果不好;不重视监督纠正侦查活动中的程序违法情况;不重视监督附加刑,对预缴罚金等违法问题监督不力;刑事、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少,抗准率低”等问题,省检察院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监督实体法执行与监督程序法执行并重、突出监督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增强监督实效的总体工作思路,并从解决审议意见指出的突出问题人手,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了整改。

(一)加大力度,提高刑事立案监督效果。一是着重提高监督案件的重刑率。进一步明确重点,着力监督社会危害性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黑恶势力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案件,尤其是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坚持依法慎重监督未成年人犯罪、轻微犯罪中的初犯、偶犯及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监督撤案工作着重监督纠正违法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等违法立案、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二是努力提高监督案件的成案率。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跟踪监督、备案审查、捕诉衔接、量化考核等立案监督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上,会同省公安厅对2003年以来全省立案监督的案件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久侦未结案件的督办,对其中16件性质严重的案件由省检察院和省公安厅共同挂牌督办,切实提高监督案件的结案率,降低在逃率。三是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的落实。紧紧抓住贯彻吴仪同志关于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指示精神这一契机,积极配合省整规办开展调研,建立全省层面的两执法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违法或不当行为。现正在论证开发相应软件。四是健全群众控告反馈制度。更加注重化解矛盾纠纷,明确对群众控告举报的监督线索必须认真排查,署名控告的必须及时将办理结果回复控告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必须做好沟通说服工作。经过努力,7至9月(下同),全省共监督立案276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7.8%;已判决的144人均作有罪判决,内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6人,重刑率达25%,其中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3人,死缓1人。

(二)进一步加强侦查活动监督。一方面,重视从实体上加强监督,结合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落实,先后下发落实《审查逮捕案件质量标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的意见,指导全省检察机关更好地把握逮捕、起诉和不起诉的条件,更好地监督纠正漏罪漏犯,依法保障权

益。共依法决定追捕201人,同比增加60.8%;追诉161人,同比增加11.8%;不捕1209人,同比增加29.2%;不诉260人,同比增加75.7%。另一方面,重视监督纠正侦查活动中的程序违法行为。针对前一段逮捕工作专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捕后随意变更强制措施、违法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执法不文明等问题,加强重点监督,共提出各类违法行为书面纠正意见107件(次),同比增加62.1%。同时,积极探索对刑事拘留、侦查羁押延长等方面的监督新机制。刑事拘留监督试点重点对刑拘是否超范围、有无违法延长期限等内容进行监督,省检察院将在试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推广。对侦查羁押期限延长案件的审批工作,省检察院正与省公安厅协商制定规范。

(三)着力加大刑事抗诉力度。一是在全省检察机关实行抗诉工作月通报制度、抗诉案件备案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诉讼监督与指控犯罪并重的工作导向,同时对抗诉案件不正常撤案现象予以监督。二是加强工作指导。组织开展全省优秀刑事抗诉案件评选,将其中优秀案例汇编成册发各级院,指导实践。组织全省公诉骨干观摩杭外市院支持抗诉的洪菊芳故意伤害二审抗诉案件,对该案出庭抗诉工作进行集中讨论、点评,促进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三是加强对预缴罚金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明确对预缴罚金等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监督一起,预缴罚金后判处刑罚在法院自由裁量权范围之内的,要以检察建议的形式予以监督,超出自由裁量权的,要依法提出抗诉,同时要主动向各地人大、政法委汇报,加大解决此类突出问题的力度。江山市法院审判一起盗窃团伙案件时,对犯罪情节恶劣但已预缴罚金的徐梦雷、吴绍亮、毛良明等三人判处缓刑,对犯罪情节轻微但未预缴罚金的何建群判处实刑。江山市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现衢州市中级法院已分别改判徐梦雷等三人实刑,何建群缓刑。这一期间,全省共提出刑事抗诉57件,同比增加58.3%,法院已审结26件,已改判11件,发回重审5件,合计占61.5%。

(四)切实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全省联网办理、强化抗诉说理等工作机制,保障办案效率、力度、质量走在良性运行的轨道。目前,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基本无积案,抗诉数和抗准率均创历史新高。7至9月,共抗诉390件,同比增长164%;再审改判纠错330件,改判纠错率达90.9%。突出办理关系和谐、民生的案件。嘉兴市检察院抗诉的俞树荣等283人申诉的保险合同纠纷案,关系到原桐乡胜利丝厂职工俞树荣等283位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嘉兴市院经深入查证与协调,终使该案得到再审调解、执行和解,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全部得到采纳。深入推进民事督促起诉工作。针对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省检察院在几年来探索的基础上,制定《浙江省检察机关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的规定(试行)》,加强和规范民事督促起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162件,挽回直接国有资产损失约4亿元,其中青田、浦江检察院分别督促催缴土地出让金1.4亿余元、1.1亿余元。省委赵洪祝书记等领导先后批示予以肯定。

三、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加曩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监督

按照审议意见中“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依法文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执行讯问全程同步录像制度”、“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作用,切实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等要求,坚持查处、制度、监督多管齐下,促进执法办案的规范。

(一)认真查处执法不规范行为。针对审议中提出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自侦案件规范执法检查活动,要求全省检察机关对照办案工作区是否规范、初查阶段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自由等10个方面的内容,以及落实省检察院关于戒具使用、在看守所提审还押、讯问同步录像、安全办案四个方面纪律规定的情况,逐件检查、逐项检查。省检察院成立工作组到部分市检察院和基层检察院督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责任倒查,严肃责令整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湖州吴兴区检察院办理沈毓明受贿案件不依法文明的情况,在会同湖州市院查明事实后,责令吴兴区检察院提交检讨和整改报告,跟踪督促其落实整改措施,现吴兴区检察院已对该案经办干警沈坤林作行政记过处分。结合检查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省检察院选择、编写了两个规范办案的正面典型案例和张鲁健受贿案等三个办案不规范导致被动的反面典型案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印发全省检察机关以作通报和警示,引起了思想震动。

(二)完善规范执法的刚性制度。在对关于讯问全程同步录像、扣押冻结款物处理等方面已有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实行责任追究制的同时,省检察院纪检监察、反贪局、反渎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依法办案十项规定》,对办案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十个环节予以刚性约束,明确在评选先进检察院、精品案件、优秀侦查员、优秀反贪(渎)局和记功时,凡有违反该十条规定情况的即予以一票否决,并详细列明了违反十条规定的不同情节及所应给予的批评直至开除的处分程度。这十条规定是:l、立案前不得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或限制其人身自由。严禁对证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2、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严禁以连续传唤、拘传等形式违法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证人。3、严禁刑讯逼供或者变相体罚犯罪嫌疑人。4、严禁打人、骂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证人等采取其它不文明的讯(询)问行为。5、提讯犯罪嫌疑人应严格执行还押制度,并保证被提讯人有必要的回监休息时间。不准把检察院讯问室或看守所检察讯问室当成羁押室,严禁以长时间连续审讯等方式变相体罚犯罪嫌疑人。6、严格戒具使用管理,严禁滥用警械故意伤害犯罪嫌疑人。7、初查期间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查对象的财产。严禁查封、扣押、冻结证人财产。8、取保候审保证金依法由公安机关执收,没收保证金应由公安机关决定并执收。不得以检察机关名义收取或者没收保证金。9、自侦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进行全过程、不间断的录音录像。10、自侦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申请的,应当依法及时安排律师会见或者审查决定是否批准律师会见。不得以侦查过程需要保密等为由故意剥夺律师的会见权,不得故意拖延安排律师会见。目前,这一规定已提交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研究讨论。

(三)加强对规范执法的内外部监督。在内部,继续落实下级检察院对职务犯罪案件撤案、不起诉报上一级检察院批准,立案、逮捕报上一级检察院备案的“双报批、双报备”制度,强化上级院对下级院的监督;建立办案流程监督管理机制,规定自侦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移送起诉等各环节,下一环节的办案人员要对上一环节办案情况进行监督,应该发现问题而未发现的要承担连带责任,强化职责部门之间的监督。如省院公诉一处针对上半年全省反贪办案不起诉案件数超过一定界限的情况,即提醒反贪局分析此一现象及原因,反贪局及时采取措施改变了局面。在外部,在依法接受人大、公安、法院等的

监督和制约的同时,重点是深入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近期,人民监督员面临换届,省检察院引导全省检察机关积极依靠各地人大常委会选任人民监督员,倾向性选择非领导岗位上的人员来担任人民监督员,使人民监督员更具代表性,更有精力来履行这一职责。目前,全省大部分检察院已完成人民监督员换届工作,一些地方选任人民监督员从发动单位推荐、群众自荐到组织考察、审议任命,都由人大常委会主导,积极推进体制外选任和管理人民监督员,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更具刚性。针对审议中提出的“确保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进入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的意见,省检察院组织召开全省人民监督员工作会议,要求着重从保障知情权人手解决这一问题,明确:对决定逮捕的每一件自侦案件,侦查部门案件承办人必须在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讯问时,告知其不服逮捕决定的可以要求重新审查;监所检察人员要及时询问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告知这一权利。下一阶段,省检察院要抓好对上述程序落实情况的督查。为保障律师诉讼权利,同时使检察执法更好地接受外部监督,省检察院认真抓了去年制定的《关于保障刑事诉讼当事人及辩护人权利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同时,对省司法厅牵头、公检法司四家协商制定中的《关于规范有律师参加的刑事诉讼活动的若干意见》从检察视角提出建议,并已会签。待这一制度正式实施后,全省检察机关将全力抓好落实。

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按照审议意见中“进一步加强检察干部业务学习培训和民事行政检察等方面的人才引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重视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破解工作难题”、“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对下级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和业务工作的检查指导,提高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要求,省检察院切实肩负起提高全省法律监督能力方面的领导责任,理清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带头破解,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认真抓好中央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的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两院”工作的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按照司法机关的属性和特点,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解决制约法律监督工作的瓶颈性问题至关重要。对此,省检察院加强与省有关部门及一些市、县党委的沟通协调,自上而下推进落实,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省73个市、县(市、区)已明确副检察长任职满一定年限可确定为同级党政部门正职职级;近半数市、县(市、区)已规定检察院可按照同级党政部门副职的规格和条件设置2名左右专职检委会委员;多数市、县(市、区)明确反贪局长、反渎局长高配,不少检察院的非领导职数比例得到了调整;部分市、县(市、区)已确定检法两家可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的人员中招录检察人员;省检察院与省财政厅共同下发基层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确保县(市)院3万元、城区院3.5万元的人均年公用经费最低保障标准,等等。为促进上述政策在全省全面到位,我们还积极向省委建言,请省委对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情况进行督查,省委已决定由省委办公厅牵头于近期对省“两院”、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等7个部门和11个市党委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二)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一是强化干部的业务素质养成。共组织18期两千余人次的全省性集中业务培训,以及“十佳民行办案人”、“十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十佳反贪精品案件评选”等5个全省性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各市检察院也分别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业务尖子和办案能手评选,以赛促训,在全省检察机关形成重业务、比业务的良好氛围。以培训和竞赛为新基点,调整充实反贪、反渎等业务线的二级、三级人才库,在业务、综合工作中,均重视对人才的全省一体化使用,形成了较好的人才激励、发现、管理、使用的机制。二是全面推行法律监督说理。增强法律监督工作的说理性,是增强法律监督工作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必要举措,也是锤炼队伍业务素质的必要途径。在前两年推行民事行政抗诉书说理工作得到良好成效的基础上,省检察院把说理工作范围予以扩大,要求当前重点抓好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刑事抗诉书的说理,试行不起诉案件、职务犯罪线索初查不立案的说理,明确了各项工作说理的范围、内容、程序、方式方法和文书格式要求,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扎实推进。三是加强对下级院业务工作的指导。省检察院针对办案中遇到的类案执法尺度方面的突出问题,如职务犯罪案件初查阶段证据问题、办理集资诈骗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推行刑事和解不捕不诉制度问题等,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指导性意见,即将下发指导各级院办案实践。加强对请示、汇报案件及其反馈程序、时限的规范,要求省检察院各业务处室严格执行《关于办案时限的若干规定》、《关于办理请示案件的规定》,对下级院不按规定程序请示、汇报的,不予反馈;对下级院规范的请示、汇报,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及时有效的指导,发现拖延不决、敷衍塞责的,要严厉批评教育,造成下级院办案被动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侦查监督等处室还结合部门特点对反馈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同时,加强了对重点案件的督办和实地指导。省检察院反贪局共对两批18件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并通过加强实地指导,先后帮助金华、衢州、温州等地突破了一批案件。反渎局由分管检察长带领,到全省反渎工作相对较弱的17个单位进行了调研督导,帮助分析原因、分析线索,扭转了反渎工作被动局面。

(三)着手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模式和体系。今年底,全省5年基层院建设目标任务将基本完成。省检察院党组研究决定,将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工作与谋划新一轮基层院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强化基层院建设与各项具体检察工作的结合度。为此,陈云龙检察长亲自带队到兄弟省市院和部分市院、基层院调研,几经论证,明确了新一轮基层检察院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考评模式上,将原来的5年达标制考评改为年度竞优式考评,以此使各级院始终保持创优动力;将原来的业务线单项考评改为全部工作的综合化考评,各项工作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得分,以此强化各级院党组统筹抓工作的力度;将原来的全省一个标准考评改为分类考评,基层院根据一定标准分为A、B、C三类院,分别确定竞优标准,以此努力使办案客观情况处于不同层次的单位争先创优的机会均等;将原来的只考评基层院改为省院、市院、基层院共同考评,强化对市级检察院的指挥和引导。在考评内容上,淡化了业务工作的预期性指标,强化了质量、效率和自身发展的指标,突出了“规范”、“素质”、“质量”、“创新”等内容,真正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检察工作的考评体系。为使这一机制更好地发挥其指挥功能、导向功能、竞比功能和测量功能,省检察院在全省抽调人员成立工作组制定考评具体细则,努力使之符合工作实际、符合基层实际。草案出来后,将在广泛征求各市院、基层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基层院建设大会予以专门部署实施,推动我省基层检察院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扎实推进检察基础工作。省检察院始终把推进检察基础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整体上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党组议事日程,在认真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中明确的队伍、保障方面政策的同时,以科技强检为方向,着重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以信息机制建设为主导,加强业务基础性工作。全省检察机关积极开展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库、预防犯罪信息库、立案监督线索信息库等数据库建设,省检察院着手组织从省、市两个层面建立互通共享的技术平台,努力使相关数据得到有序的收集和利用。着力推动行政执法检察机关备案制度和网络共享机制的建立,解决法律监督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这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省不少地方已建立起工商、质检等部门执法信息向检察机关的备案机制,检察数据库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一些地方已实现行政执法、司法信息网络共享。另一方面,以检察业务软件的开发应用为主导,着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在组织人员编印《浙江检察工作规范》,梳理、论证各项工作流程和标准的基础上,一手抓规范的学习,一手抓全省统一的相关软件的开发,努力通过信息技术固化流程和标准,促使按章行事。目前,民事行政抗诉全省联网办案系统运行良好;侦查监督、公诉办案软件已完成流程规范、技术论证并进入开发,不久将进入试点应用;考评软件已提上议事日程。11月下旬,省检察院还将召开全省科技强检工作会议,明确今后几年全省科技强检工作的思路、目标和具体要求,扎实推进这项工作。

省检察院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距离,其中有的整改措施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有的还有待进一步落实。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检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法律监督职责,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正义,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erp财务管理创新之处下一篇:《管子》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