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研究时的反思(精选7篇)
1.教学心得: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研究时的反思 篇一
《小学语文预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临淄区实验小学 赵秀峰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即预习。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同时,指导预习又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一定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终身收益。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有些教师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实践和研究,但是很多预习都是流于形式,效果自然不敢恭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学生没有时间预习或预习不充分就进入课文学习。这样学生没有对教材文本进行投入,学生不了解、不熟悉所要学习的有关知识内容,缺少学习新知识所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是零起点教学,这必然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被动,缺乏自主探究的信心和能力,教学效率低下。
2、学生不会预习,缺少预习的方法。很多学生只是读读课文,或从身边辅助资料中抄一些段意、句子含义、中心思想等,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反而容易让学生养成不动脑的不良习惯。
3、教师对学生缺少必要的预习指导。首先是教师的要求太笼统,仅仅是一句“晚上回家预习第()课”,没有针对性,缺少必要的指导,让学生不知所措,再者是对预习缺少相应的评价,对预习任务完成不好的学生没有检查和落实的措施,导致部分自觉性差的孩子不预习或预习效果差,更加导致了两极分化现象。最后,很多教师对预习的指导“一刀切”,没有照顾到年级的差异、学生的差异以及课文类型的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正在实施的“一还五环节”课堂模式构建中第一环节确定为“预习反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和疑惑走进课堂。我们认为指导学生做好预习非常重要,提高预习的效率就是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研究目标:
1、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探索适合不同年级的预习能力培养模式。
2、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探索适合不同文体的预习能力培养模式。
3、引导学生学会语文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内容:
1、指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主动预习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提前对所学课文读通顺、认过生字、能对不明白的地方做出批注、能通过工具书或上网查阅等获取相关的课外资料,这样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一至五年级每级部选择两个实验班,分年级、分文体探索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1).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体裁丰富,除了一般的记叙文以外,还有散文、诗歌及科普文章,对于不同文体的课文,预习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文体,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预习方法上也会有所错差别,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难点。
(2).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指导时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每次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以有必做项和选做项。这样即照顾到优秀生的发展,又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
3、设计检查预习反馈表格,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项目,采取家长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或认、或读、或问、或交流、或展示资料等,让评价多元化并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阶段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形成阶段(2008年3月-~2008年12月)。
认真学习和领会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完成对课题的论证与构建;撰写论证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织机构,确定研究策略。召开开题会,收集相关资料,各年级设计反馈表格,建立其它研究档案并正式开题研究实验。
第二阶段:深入实验与研究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按照研究与实验方案,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标,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本阶段的重点是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分年级、分文体建立预习指导的模式。(本阶段具体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预习方法研究:实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类,研究不同课文的预习方法,如精读课文应该怎样预习,语文园地应该怎样预习等。
2、预习内容研究:预习时应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3、预习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应设计哪些作业引导学生具体预习。
4、预习内容检测研究:教师应如何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之后该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5、预习方法指导研究。)请专家指导,交流研究情况,反思前段研究情况,调整研究方法,积累过程性研究材料。课题组规范课题管理,不断总结升华,潜心深化出新,保证课题研究与实验如期结题。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在实验与研究不断深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创立的模式,对课题研究与实验进行全面的总结,撰写研究与实验总报告,进行专家鉴定和课题验收。
四、研究方法:
本实验实践性较强,所以我们打算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资料检索法:从相关书籍或网络上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不断为自己的实验注入新鲜的能量。
2、实验研究法:用理论指导实践,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实践并及时反思调整。
3、个案研究法:观察优秀生成功的经验做法,论证后加以推广;观察后进生在实验中的转变。教师要积累相关的课例材料,并要对所观察学生的情况及时反思、撰写教育随笔,积累相关资料。
4、实验总结法:对实验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不断查找问题,逐步完善所创建的模式,最后形成小学语文预习培养模式和此实验的结题报告。
五、成果形式:
阶段性成果:设计比较适用的各年级预习反馈表格、教师指导预习方面的成功课例及经验随笔。
最终成果:形成小学语文各种文体的预习指导模式、小学语文各学段的预习指导模式,撰写出小学语文预习能力培养研究报告。
六、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1、课题指导:
王景涛(分管教学的副校长)
2、成员分工:
赵秀峰:负责课题开展的管理工作,课题论证及开题报告的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撰写。
郭爱华:具体组织课题的开展,制定阶段计划、撰写阶段总结、汇总教师案例及随笔。
徐德梅:设计相关实验表格、汇总相关实验经验。
高江波、邢红伟、刘玉芳、许金花、谢丽、王芙蓉、郭树珍、徐爱学:收集过程性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七、课题研究的机制保障:
1、研究基础:
我校于2007年开始进行“一还五环节”课堂教学建模活动,其中第一个环节就是“自主预习”,而且在各学科都有所渗透,语文学科还特别开展了以“如何指导学生预习”为主题的校本研讨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研课题的实验工作,积极争取机会让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为实验注入鲜活的信息和灵感。这些都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物质保障:
学校现代化设施配套齐全,教师人手一台计算机,网络畅通,实现网络化平台管理,便于实验材料的整理和交流。
学校课题实验经费充足,能及时按需拨发。
3、实验教师素质:
我们课题的研究人员均为区级教学能手或学校骨干教师,既有年轻人的活力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我们有些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有些多次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和随笔,还多次辅导学生发表习作。这是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队伍。
我们课题组中的多人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有些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并多次获得各级实验先进集体,有些还在实验研究之中,对课题研究我们不仅有热情而且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
2.教学心得: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研究时的反思 篇二
一、起点:立足于学情
以往, 教师在设计预习任务时, 大多是通过自身的经验来判断预习的任务以及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等。客观地说, 这些经验来自于长期教学工作的积累, 也是教学智慧的结晶。但经验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倘若长期依赖经验, 自然会或多或少地忽视教学的主体———学生。因此, 预习设计的起点, 首先应是学生的基本情况, 包括学生的当前状态与潜在可能。
1. 学生的当前状态。
当前状态是指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 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倘若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较薄弱, 而要学习的文本中生字又较多的话, 就可以设计掌握生字生词的预习任务。若是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弱, 同样可以设计针对诵读方面的预习任务。再如,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设计预习任务时, 可以考虑背景资料的搜集范围或者相关材料的拓展程度。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时, 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 设计了不同的预习任务。例如, 要求一个班在课前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 而要求另一个班预习时不仅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还要求有能力的学生阅读原文《故乡》。这便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所做的区分。
2. 学生的潜在可能。
潜在可能指的是学生经过预习或课堂学习后, 可能达到的、超越当前状态的发展可能。这自然也是预习和教学的理想追求。了解学生潜在可能的重要意义, 就在于教师一旦掌握学生的潜能, 二度备课时就不会只关注“结果性目标”的预设, 而是为实现学生的多种发展创设条件、提供平台, 也就会在教学中更为敏锐地发现、捕捉、利用学生的各种潜能, 促进学生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
那么, 这种潜在可能如何获得呢?自然来自于对当前学生状态的了解、判断。对于学生已知的内容, 在教学时就可以避免重复, 可以从新的起点, 引领学生走向新的未知。因此, 在设计预习任务时, 要有一定的坡度, 要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能够达到的不同的任务点。
例如,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桥》一文的预习, 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课文为什么要以“桥”为题?根据预习情况的反馈来看, 大部分学生会从文本的主要内容去思考, 部分学生会从“桥”的寓意出发去思考它的象征意义。那么, 教师在对预案进行调整时, 将原题改成了:课文选择以“桥”为题目, 仅仅只是因为它是全文的主要内容吗?有没有别的用意?可见, 当教师真正了解了学情以后, 预习任务实质上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支架。
二、依据:着眼于文本
文体的特征, 是设计预习任务的重要依据。学者王荣生提出了语文教材选文的四种文本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不同类型的文本, 在设计预习任务时, 自然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体现预习的针对性。
1.“定篇”类教材的预习任务。
定篇, 是课程标准中规定课程必学的篇目, 其价值不在于训练, 而在于文化。所以, 定篇文本学习的核心体现在“熟知经典、了解欣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便是定篇文本的代表。对于古诗词的预习, 低段可以整体感知为主, 感受作者在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中高年段的学生除了整体感知、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外, 还可以了解作者生平和进一步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 从而深刻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此外, 对有兴趣拓展学习的学生, 还可以设计寻找同一类的诗词进行对比学习。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思乡”为主题, 选取了《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三首古诗词。笔者在设计预习任务时, 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诵, 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主要内容, 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情感的, 并能搜集类似的诗词。
2.“例文”类教材的预习任务。
教材中的游记课文属于“例文”的文本代表。这一类文本对于学生的写作有着较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预习例文时, 除了要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外, 还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方法。
如《颐和园》一文教学前, 笔者在设计预习任务时提出要求: (1) 依次写出作者游览的地点; (2) 看看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地点连接起来的; (3) 每一个游览景点有什么特点, 你最喜欢哪一个, 并思考原因。经过实践的多次检验, 笔者发现, 这些预习任务基本上达到了例文学习的要求, 在课堂学习中, 大部分学生能较快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 在教学中, 笔者将教学的重点调整为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如描写景点风景时的写作顺序、不同景点描写的特点不同以及详略有别等,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样本”类教材的预习任务。
样本是一种范例式的文本, 学生学习了某种范例后, 可以理解同类的文本。正如叶圣陶指出的那样:“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 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 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 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因此, 样本文本的教学重点, 旨在阅读与写作方法的训练和掌握。那么, 在预习时, 除了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之外, 还可以设计一些提示类的、较为开放的预习任务。
例如, 《桃花心木》一文, 考虑到这篇课文采用的是典型的借物喻人的写法, 全文可以据此分成写物和写人两个部分, 而理解写物则是理解写人的前提。笔者在教学前, 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任务: (1) 想一想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2) 他为什么要这样种树, 请从课文中找找原因; (3) 结合生活实际, 说说对作者感悟的理解; (4) 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 看看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用件”类教材的预习任务。
关于用件文本, 它不是语文教材中的“学件”, 它关心的是内容。学生也不是去“学”文, 而是“用”这一篇文章里的东西, 或者借选文所讲的内容, 去从事一些与其相关的学习活动。言下之意, 用件的文本, 目的在于从选文中提取某种事物或知识, 运用它来进行某项研究性学习。这更像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如“有趣的汉字”“经典诗歌”, 以及某些课文后面的课外拓展练习。对这一类文本的预习, 可以侧重于对选文知识点的了解和积累。例如, 对于综合性学习内容的预习,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而对于课后的拓展练习, 因不能以“用件”的角度去教学, 因此, 其拓展练习可以当作预习时的了解, 不必过多涉及。
当然, 纯粹的单一类型文本在教材中并不多见, 大部分选文是多种文本类型的“结合”。实践中, 需要教师结合单元主题与文本自身的特点进行取舍, 既要突出教学重点, 也要避免面面俱到。
三、操作:宜小、宜精、宜多元
以上论述的, 是预习任务设计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而从操作层面上来看, 预习任务在具体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 也要有合理的考量。
1. 切口宜小。
预习是学习的准备, 而预习任务又是预习的“抓手”, 是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途径。未学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 总是陌生的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预习任务的切入点起点过高, 过于庞大, 就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无从下手。这也正是预习低效, 甚至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时, 曾设计过“请用简洁的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预习任务。结果, 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作者走遍天下, 都要把书作为伴侣”。当然, 这也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 但这显然无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主旨 (即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伴侣的原因和方法) 和文本的写作结构, 对于课堂学习的准备更是无从谈起。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该题过于宽泛, 切入点过于宏观, 学生思考时无法借力, 他们只好从文章的只言片语中去胡乱猜想。在后来的教学中, 笔者尝试将其改成了这样两道思考题: (1)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书作为自己的旅行伴侣? (2) 作者读书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方法?果然, 学生在预习时明确了思考的方向, 尽管尚不能全面而精确地把握课文内容, 但是根据预习任务, 他们初步感知了文章的脉络结构, 减少了课堂学习的障碍。
实践证明, 在设计预习任务时, 如果将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解决的问题, 比如针对整体感知方面的预习任务, 进行细化和分解为若干个与文本结构相关的问题, 预习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2. 类型多元化。
所谓类型多元化, 指的是预习任务的类型要多样。一是要符合文本的特点, 二是可以避免雷同, 体现预习的侧重点。笔者常用的题型包括:
(1) 基础型任务。关注文本中的生字生词, 诸如拼音、偏旁、笔顺、释义, 以及多音字、易错字的收集等。不同年段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师可以根据预习结果, 比如, 学生在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来确定这部分教学的重点、难点, 以便于在课堂上集中教授。
(2) 细节型任务。关注文本内容或主旨的细节内容, 旨在理清文本整体脉络, 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做好铺垫。比如, 《窃读记》中作者是如何进行窃读的, 《草船借箭》中每一位人物所做的事情, 《桃花心木》中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等等。这一类预习任务最为常见, 因为理解细节是理解整体的准备, 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在梳理林海音是怎样窃读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作者对读书的渴望之情。在对《草船借箭》中人物事件的梳理中, 理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也初步感知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从种树人奇特的种树方法中, 学生感受到了种树人的用意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3) 背景资料型任务。教材编选经典文本的学习, 往往涉及文本的写作背景、文学常识以及与文本相关知识点的课外说明材料, 这些对于理解文本能起到较好作用。笔者在教学《少年闰土》《临死前的严监生》《伯牙绝弦》之类的经典文本或由经典文本改编的课文时, 常要求学生去了解作者及作者的写作背景。比如, 学生阅读了《故乡》的原文之后, 明白了“我”与闰土之间的友谊非同一般, 也能理解“我”为何会对这段友谊念念不忘。经过课前的思考, 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投入也就更为主动了。对于课外辅助材料的预习, 最为典型的要数《彩色的翅膀》一文, 如对“西瓜为什么需要授粉才会结出果实”这一问题的思考。因为该问题对于理解课文主旨和人物形象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4) 写作方法型任务。这一任务一般用于例文类文本的预习。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有多篇是“借物喻人”的课文, 如《白杨》《落花生》《桃花心木》等。关注写作方法的预习任务一般可以与文本内容的感知结合在一起。因为学生在预习时, 只有先感知内容, 才会关注到作者的表达方法。比如, 《白杨》一文的结尾, 父亲望着窗外的小白杨, 可能会想些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含义?《落花生》中, 花生有什么特点?这与父亲口中的那种人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预习任务, 就是要启发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进一步思考作者的写作方法。
(5) 课外拓展型任务。例如, 在教学古诗时, 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同一主题的不同的诗, 也可以找一找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作品等。
3. 设计差异化。
所谓设计差异化, 其实质在于预习任务的设计在多样性的前提下, 允许学生进行选择, 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具体的做法有:
(1) 先设计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必选任务, 在此基础上, 再设计一些可选任务。如在《草原》一文的预习中, 笔者要求学业程度一般的学生, 找出作者对草原的描写, 但是要求学业程度较好的学生在此基础上, 理解作者那样描写的好处与作用。如果仍学有余力, 可以看看教材选读课文中的《林海》,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 以及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异同。
(2) 教师也有必要为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 设计个别化的预习任务。这样, 预习便有了梯度。既有拓展的深度尝试, 也有了扎实的双基保障。
(3) 允许学生在完成必选任务的前提下, 自行组织设计相关的预习任务。
4. 任务的适度与适量。
预习任务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教师反馈的便利性。因此, 形式上不宜花哨, 表达上也宜明确。例如, 在综合性学习时要求设计手抄报之类, 作为预习任务显然不太实际。
对学生预习任务的批改也要有合理的尺度。因为预习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进行的自主思考, 其预习的结果必然无法达到全面和准确。笔者在批改时, 并不仅仅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 更为主要的是学生思考的角度与方法,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倘若批改过于苛刻, 一味追求“标准答案”, 那么, 一本教参就可以替代预习本身了。
3.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指导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71-01
“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今世界教育科研所关注的课题。新的课改理念也要求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去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可见,学习知识是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形成的,并积极作用于知识的获得而得以完善。所以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机渗透,适时加以指导。怎样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呢,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指导,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现就小学预习方法指导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蠢蠢欲动,才能产出预习的精彩。因而在预习指导时,要丰富预习形式,意趣预习汇报和评价,让预习变得好玩有趣,让预习成为期待。
1、预习组织:灵动多变
小学生,喜欢求新求异。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预习组织时,切忌格式化,一成不变。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文本体裁,因人因时制宜:对于没有预习经验的,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可以把预习移到课堂上来,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初步的预习方法,降低预习难度;当学生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并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时,可以把预习移置课前,以家庭作业或自主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内容简单,学习目标不高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有一定难度,特别有明显问题产生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形式完成;根据学生的预习程度,还可以采用指导、半指导、自主等形式进行,由扶到放,循序渐进,一切视学情而定。
2、预习方式:因文设预
单调乏味繁杂的预习作业应当被摒弃,预习应因文设预,不同的文章预习方式也应有变化:常规预习法,可以让书上“星星点点”,也可以在作业本上“抄抄写写”;作业预习法,可以以“导学单”“预习单”“导学案”面容出现,也可以直奔中心,试做《作业本》《同步练习》上的基础性作业;设计预习法,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材料设计一份练习题、小试卷,也可以创编一份卡通型学习小报;当预习遭遇《开国大典》时,会场方位图会使学生兴致盎然;当预习恰逢《草船借箭》《将相和》时,人物关系图会使预习徒增意趣;自学小诗,不妨给小诗配上画;拿到说明文的,可以试着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把课文换一种说明;每一册的综合性学习,可以布置学生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甚至上街“诊学”……这样的预习方式,既贴近孩子的心理,吸引孩子的兴趣,又能使孩子对所学充满期待,催化预习效果的高质落实。
二、进行方法指导
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为预习活动构建模式,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预习一篇课文,一般来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概貌。从头至尾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能大概的掌握课文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如在预习《草原》时,学生能初步了解到课文讲的是“我”到陈巴尔虎旗访问,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款待。通读时,还要求学生看课文后的思考题,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读就显得不盲目。2、学习生字新词。自学认字表,写字表中的生字,掌握读音。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运用字典自学生字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含义。3、参照教师给出的预习要求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课堂上及时质疑,及时得到释疑。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应多加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此外,对一些历史性,政治性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的预习中,也作类似的要求: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文章中前两个故事写谁的事?为什么用“负荆请罪”作题目?同学们通过认真默读和思考,了解到前两个故事虽是写蔺相如的职位反而比廉颇高,所以文章必须这样安排。由此可见,二个小故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联系。
三、培养自读能力
叶老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可见,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要求,培养其自读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1、读通课文
“预习”中经常提出: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他们注意随手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而后整体感知,才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带着问题读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启迪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预习”中有这样的问题:“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样了?”带着问题,学生边读边思,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也就理解了。
3、精妙处多读
文章写得精彩的段落、章节,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比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第一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文笔优美,意境开阔。“预习”中提出:“预习课文,想想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预习时,这一段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想像草原的美景图,直至成诵。
4、总结评价
课堂上,对于在预习过程中阅读表现积极、声情并茂者,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其读书的积极性,使“预习”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4.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 篇四
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然后利用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当“一字多意”、“一词多意”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字词应当选哪一种。
(二)搜集资料
1、关于作者
新课标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之手,预习时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了解。这可以比较好的帮助同学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
2、关于背景
新课标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作为高年级的同学,应当有能力了解一些课文的历史背景,如:《金色的鱼钩》《负荆请罪》《将相和》《詹天佑》《草船借箭》等感受经典,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数据、光碟、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有一个了解,才会在课堂上更易理解老师的讲授。
(三)理清脉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知识已有一定积淀,读了课文后需要进行一些思考,可以从这几方面: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3、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哪几段?
4、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段意的概括根据文章的写法有这样几种:
a、摘抄法。相关段落如果在写法上采用的是“段首概括”法、“总——分——总”、“总——分”、“分——总”的方式,就可以采用这种概括方式。
b、取主舍次法。一段中有几层意思,对最重要的一层作为概括段落大意的重点。
c、综合法。就是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概括。
d、合并法。如《桂林山水》
(四)做批注 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品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读含义深刻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从中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使用好处,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标点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探索能力会逐步提高。
(五)做好读书笔记
5.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篇五
1、查。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查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
2、读。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用嘴读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注意:对长的课文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对后进生也要求多读几遍。
3、思。通过朗读,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
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书面写下来。
4、勤动笔。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写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二)精心设计训练
预习时往往涉及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应当围绕预习重点,精心设计训练,引导学生提出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从而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预习训练相结合,以有利于突破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达到有效的预习效果。
1、抓住教材特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订,是将同类体裁或题材的课文归为一个单元,各单元的训练重点各有侧重。所以,预习目标的设定还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使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比如,对于写人的文章,学生预习时要重点明白写的是谁,写出了他的什么特点;对于记事的文章,学生预习时要明确写了什么事,能否口头复述事情的梗概;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学生预习时就要知道写的什么景、什么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景物之间有些什么关系等。
2、课文批注。有些课文的“预习”就有如下要求,“把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如有感想就在旁边写一写”,或是“把你最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并在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等,因此,在预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时候对课文进行批注。比如:这是一个关键句,概括了全文的主旨,批上几个字;这里写得精彩,划上圈圈,还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那里读有心得,可以写上几点体会,等等。
(三)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感受、基础和理解理解程度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科学合理地设计预习作业。对程度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只要他们能借助字典会读生字并能读熟课文,标出不理解的语句,教师就给予肯定或表扬。对程度好的学生,应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这种依据学生基础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预习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也能获得一定的成功感。
(四)进行有效检查
6.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篇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教学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预习在先, 教师的教学在后, 也就是先学后教。教师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预习的反馈情况展开教学活动。这样, 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模式, 将学生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 教师教的轻松, 学生学的愉快,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课前预习的作用
古人曰:“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提高学生对课前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中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前预习, 就像农民种田前准备化肥、粮种, 工人做工前准备工具、材料, 战斗指挥员开战前准备武器弹药、现场勘查一样, 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课前预习不但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培养学习的兴趣, 而且还能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能让他们从预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学生通过预习, 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 (大脑) , 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 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 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不相吻合, 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 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 困惑没法解决, 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 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 增进阅读的效果, 有很高的价值。”由此可见, 课前预习的作用是多么地重要。
二、课前预习的方法
课前预习要讲究一定的科学方法, 否则, 就很难达到预习的目的, 落实不了“语文教学以学定教”的新课标要求。“预习原很通行, 但要取得实效, 方法必须切实, 考察必须认真。”
1.读文法。俗话说:朗读便于记忆, 默读便于思索。初读课文时, 让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 完成以下要求:了解课文大概意思, 标注自然段序号, 整体感知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及重要的词语、句子、多音字等;熟读生字、多音字及圈画的词语。完成了以上要求, 再读课文时, 就让学生大声朗读, 直至熟读成诵, 达到“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刘成章《安塞腰鼓》这篇优秀散文时,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和黄土高原后生的粗犷、豪迈、奔放, 课前预习中, 我放手让学生大声朗诵, 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天下第一鼓”的独特艺术魅力, 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批注法。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 会遇到需要动笔的地方, 如:给不理解的词语释义, 读不准的字注音, 认为重要的好词佳句画上线, 写上自己的评价, 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等, 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预习的效果。
3.查找法。预习课文时, 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靠他们自己的知识积累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时就可以让他们利用现有的学习工具、上网或到书店查找解决问题的材料。如在教学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情景, 让他们在预习时去查资料, 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 从而体会到诗人在饱尝多年战乱之苦, 终于有一天“剑外忽传收蓟北”时喜极而泣的感受。
4.摘录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语文知识贵在平时的积累。预习过程中, 学生遇到好词佳句随手摘录下来。这样, 长年累月地积累, 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又为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课前预习的内容设置
预习要有目的性, 更要有内容。中高年级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设置导学导练题库。题库内容大概包括音、字、词、句、段、篇、习作迁移等。学生按照这几方面的要求, 在读文、批注、查找等预习方法的指导下去预习, 为教师有效落实“语文教学以学定教”的新课标要求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课前预习的反馈
预习不能流于形式。在讲究预习方法的同时, 还应注重预习效果的反馈。美国一著名专家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 才能发生兴趣。”预习反馈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采取组长检查、同位互查、教师抽查等方法检验预习效果, 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自觉性,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7.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 篇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
学生课前阅读作为一种良好的修养和习惯,需要坚持不懈来养成。常言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好习惯需要下真功夫。
一、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
(一)常规预习
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
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不必老师布置。老师只要作一些检查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就可以了。
(二)重点预习
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除常规预习外,老師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讲《梅花魂》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①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②说说梅花的品格?“魂”是什么意思?③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④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⑤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⑥“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⑦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预习的开始,布置的问题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让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
二、课前预习的其它方式
(一)以教师指导为主的预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的意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以至一生。笔者感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是教师自己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重点篇目的课文进行认真地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题。其次是注重课堂上的检测与落实,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不良习惯,做到“掷地有声”,落实到位。
(二)以小组形式为主的预习
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指导形式的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这时就要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根据习得的方法,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组织力”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
(三)以学生个体为主的预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同学合作预习是个体预习的基础,学生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对预习也摸出了门道,在课堂上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渐渐地把预习作为一种兴趣、一种需要而习以为常。这样就可以在教师预习题的提示下能较为自觉的预习,进入自为阶段。
(四)以创造性为主的预习
在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设置问题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指导,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笔者就鼓励学生根据课文自主的设计预习的题目,实现由教师设置题目到学生自主设置题目的转变,其间教师的点拨、指导、鼓励尤为重要,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开始学生“仿照设置问题”,势必存在一些偏颇、谬误,此时,就不能任由学生机械的模仿,作为教师该出手就出手,及时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点拨,使他们发挥思维创造力,达到预习的效果。
(五)诵读预习法
是学生了解课文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采取默读、朗读、猜读、单人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方式来读课文。农村的家庭,一般都是村庄聚集,同一年级的学生较多,教师可以把他们编成一个学习小组,便于合作交流学习。他们可以共同解决一些小问题,比如不认识的字,不会组的词。我在上五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一文时,就要求学生这样去读课文,学生自己先读流利,再三两个分角色读或者表演读。在检查读时他们都读得比较好,学生在表演读时心灵也受到了老班长的精神的震撼。
(六)对作者的预习
作者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年代,其时代背景会在他的文章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了解了作者,会方便于了解他作品传达的信息,所蕴含的情感,体验作者的审美情趣。比如杜甫,要知道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的作品关注现实、关注人民的疾苦。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就容易得多,了解了杜甫的生平,风格,再来读《春望》这首诗,感情基调就出来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
三、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指导原则
(一)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措施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
(二)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而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则要“精思化”、“求异化”
所谓“具体化”,不是指翻书式的预习,而是指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所谓“精思化”,是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预习时,可把自己的想法、怀疑一一提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听课时,通过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思维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应集中追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动静结合的原则、环节完整原则、连续性原则等
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课前预习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语文逐渐的产生了兴趣,对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能够积极的、严肃认真的去完成。把预习做好了,教师上课变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还可以把多的时间用在拓展知识上,在40分钟内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学心得: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研究时的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心得体会09-17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心得10-24
尝试预习教学心得08-10
化学研究性心得体会教学反思10-02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心得07-22
《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的学习心得及教学反思12-18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心得08-21
感悟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08-16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心得体会07-2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心得总结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