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小结与反思(14篇)
1.德育小结与反思 篇一
我想我很适合,当一个歌颂者,青春在风中飘着。
轻掩宿舍门,将那些嬉笑打闹隔在细密针脚般的雨帘外。宿舍内却是忙开了。有人蹲在墙角,轻叹一口气,拿着笤帚将飞扬的灰尘聚拢;有人拿一块抹布,轻蘸水,小心擦着窗台,铁架;也有人微踮脚尖,哈出的雾气在窗上弥漫,挥舞着的棉布轻轻碾过,卷走尘埃。
在今天之前还未相遇相识的人,却在为着同一目标努力,谁也不偷懒,默契的合作代替了玩乐之心。许是因为班主任的.一番鼓舞,亦或是教官的期望所激起的涟漪。也许都有,但不管怎样,此刻我们心中都有责任感在歌唱,在升华。“这是我们的宿舍,要将它打草干净!”不算太大的任务,一群人在很用心很用心的将它完成,这是我们每个人重新学到的分工,合作与责任。
是了,责任感领着我们主动提出自己负责的打扫任务,责任感牵着我们平静的协商,责任感支持着我们忍受灰尘,用自己的双手营造出一个干净,整洁的住宿氛围。
我想我很合适,当一个歌颂者,责任在空中升华。
小雨淅淅沥沥,冲刷净喧嚣与尘土,有什么渐渐露出了轮廓,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用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滋润我们的心灵,在心灵深处散发出醇厚古香。并不着急探究它是什么,合作的日子还长呢,军训仍在继续。
2.德育小结与反思 篇二
高考作为最重要的招生考试制度应当集中体现教育理念“。 德育为先”在高考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德育为先”在高考中的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些不同?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因此,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高考改革的社会背景下,探讨高考德育改革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特殊的历史价值。
一、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演变
对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考核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我国自1950 年实行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德育改革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以考核内容为依据,可以将高考德育改革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一) 注重阶级出身、强调政治表现时期( 1949~1976 年)
建国初期,社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急需一大批人才,于是党中央决定从1950 年开始实行高考制度。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政治审查一直都是高校招生重要的一环。从1950 年至1957 年,历年教育部门出台的招生文件都规定从政治表现、 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状况三方面相结合选拔人才。 比如,1954 年高等教育部颁布的《 一九五四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办法》 以及其后的《 一九五四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办法的几项补充规定》 就指出“ 录取新生,应从政治条件、健康条件和考试成绩三方面慎重选择……应就政治条件、 健康条件合格的新生,顺次从考试成绩较高分数,进行录取分配。 ”[1]1957 年的招生文件规定“ 要做到从政治、健康、学业三方面选择录取质量较好的新生入学。 ”[2]
在1957 年之前,政治审查虽然是高校招生的必要环节,但并非每年都颁发相关文件,而且规定也比较简略、粗糙。 然而,受阶级斗争的影响,从1958 年至1965 年,教育部每年都颁发政治审查文件。 不仅如此,关于政治审查的规定更为详细、具体,政治审查在高校招生中愈发重要。[3]1958 年,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引下,反右倾斗争呈现严重扩大化趋向,党中央展开了对高考的批评。 7 月3 日,《 人民日报》 发表社论批评高考没有以政治质量为首要条件录取新生,而是单纯按照学科考试成绩依次录取。[4]在当年教育部颁布的 《 关于做好今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中将政治条件作为高等学校审查录取新生的首要条件,1960 年更是提出了“ 以政治为主的录取原则”。[5]自此,以政治表现作为首要录取依据的高校招生录取标准开始形成, 并在之后的文革中达到顶峰。 不过,即使在政治运动高潮猛涨之时,也出现了政治审查“ 回暖”的迹象。 1962 年中共中央审定了由聂荣臻同志负责起草的 《 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政治审查标准》 , 其中放宽了对考生政治审查的要求,并对一般专业、机密专业、绝密专业分专业性质制定标准,专业机密性越高政治审查越严格,对一般专业政治审查的要求则有所松动, 这可以视为政治审查“ 短暂的春天”。
1966 年文革开始后,教育事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高考被取消,高校招生采取“ 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 坚持政治第一的原则”。[6]在文革形势高涨之际,国务院教科组出台的 《 关于1974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要求在当年的高校招生中“ 把政治表现、路线觉悟放在首位”。[7]“ 张铁生白卷事件”2就是对这一时期高校招生特点最强有力的说明。
( 二) 弱化阶级出身与政治审查时期( 1977~1986 年)
1977 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工作,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工作,高考得以恢复。教育部在《 关于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中清除了文革中的阶级出身论, 并先后于1979、1981 年两次修改政治审查意见,强调“ 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 ”[8]阶级出身论退出高校招生的舞台。 1982 年教育部颁布的《 关于一九八二年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指示》 指出,“ 地区级以上高中阶段表彰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考生达到当地规定的分数线的, 可提上一个分数段投放档案( 其中优秀学生干部,如略低于分数线五分以内的,经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批准,可破格录取) ”,[9]高考开始对政治思想品德表现优异者实行降分录取或破格录取。
( 三) 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取代政治审查时期( 1987~2014 年)
1987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 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文件首次取消了“ 政治审查”的提法,对“ 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实行降分录取。之后,高考德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出现明显的变化,直到2003 年,福建、江苏、江西等省份对见义勇为者予以加分录取。 2014 年,北京、四川、山东等十余省市都出台了见义勇为加分政策。 以山东省为例, 对受市人民政府或省综合治委表彰的见义勇为者高考加10 分,对受省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者加20 分。 然而,高考德育加分自从出现就一直遭受质疑,比如“ 在评价方式上,量化考核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道德品质;在评价过程上‘, 加分’难以操作甚至有可能违背‘ 教育公平’;在评价结果上,很难通过‘ 加分’真正选拔出道德品质高尚的学生。 ”[10]高考德育加分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
( 四) 取消高考德育加分,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期( 2015 年以后)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落实这一部署,2013 年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高考改革也备受瞩目,其中明确提出了“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此背景下,2014 年9 月,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要求“ 减少和规范减分项目”并且“ 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为此,教育部相继出台了4 个配套文件,提出“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2015 年4 月16 日,山东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高考加分政策调整情况, 其中见义勇为加分项目被取消。自此,高考德育加分退出历史舞台。 2015 年4 月24 日,上海市教委颁布了《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试行)》 ,要求学校客观、真实、全面地记录学生在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修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的情况,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这一举措掀开了高考德育改革的新篇章。
二、高考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梳理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演变, 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德育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 一) 在价值取向上,逐渐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受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前所述,这种现象在反右倾扩大化时期以及文革时期表现最为突出,政治审查甚至成为第一录取标准。 文革结束后这种现象有所好转,1987 年伴随着“ 政治审查”在高考招生文件中的消失,高考的意识形态色彩明显弱化。不仅如此, 即使在政治审查写入高校招生文件的不同年代,政治审查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从文革中强调政治出身到八十年代主要依据个人的政治表现, 再到最后取消政治审查的提法,政治审查从有到无、审查标准由严到松, 两方面都呈现出高考逐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价值取向。
( 二) 在考核方式上,由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
六十多年来, 高考德育改革先后经历了优先录取( 1949~1976) 、降分录取( 1977~2000) 、加分录取( 2001~2014) 、 综合素质评价( 2015~) 几个时期。1956 年高等教育部颁布的 《 全国高等学校1956 年暑期统一招生录取、分配办法》 对优先录取条件、分数做出了规定,“ 对于合乎优先录取条件的考生,如果他们的政治、健康条件合格,学科成绩够最低录取标准,在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或相近( 指总分少20分左右的) 时,就应该优先录取……在录取分配时,不管分级的大小, 按比一般考生每一分级低10 分,将合乎优先录取条件的考生, 逐级在一般考生录取之前先行录取后,再录取一般考生。 ”[11]而在1987 年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中则对“ 政治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实行降分录取。一直到2001 年,高校招生开始对“ 政治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 实行加分录取,这一政策延续到2014 年。不论是优先录取、降分录取还是加分录取,都是量化评价方式,通过分数来影响学生的录取结果。 2014 年,教育部出台《 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以及《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侧重学生日常表现的质性评价开始取代量化评价,高考德育改革迈向新时期。
( 三) 在考核内容上,由单一走向多元
从建国到1976 年, 政治表现为主要考核内容,这一时期的“ 德育”主要指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之后,高考对学生政治表现的要求有所放松,一直到1987年,思想品德进入高考考核的范围。 2014 年,在教育部颁布的 《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其中与德育密切相关的“ 思想品德”部分“ 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 评价内容涵盖政治素养、爱国主义精神、公德意识、公共精神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可以说,改革后的评价内容更加全面、丰富、综合。
三、高考德育改革的反思
高考德育改革为何会出现上述变化, 高考德育改革未来将走向何处? 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反思。
( 一) 社会变革始终是高考德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高考德育改革深受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的影响。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十年文革,政治表现是高考德育考核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开展,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 政治因素在高考中的比重逐渐降低。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开始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社会道德问题不断涌现,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开始蔓延。社会上甚至出现了道德冷漠、道德犬儒主义的现象,“ 道德滑坡论”甚嚣尘上。 而且在这一时期,高考出现了“ 惟分数是举”的现象,社会对高考的批评逐渐增多。 针对这些现象,许多省市相继出台了“ 见义勇为”加分政策,试图以此扭转社会不良风气。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涌现, 改革亟需深化并朝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高考德育改革的方向。由此可见,社会环境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在高考德育改革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实际上,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社会变迁史。
( 二) 高考德育改革逐步回归常识、回归理性
改革就是不断回归常识的过程, 就是回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对于高考德育而言,回归常识就是进一步尊重德育规律。以此观点来看,高考德育改革正走在回归常识的路上。其一,政治教育在德育中逐渐褪色,德育的真实面目更加清晰可见。从注重政治表现到侧重思想品德修养是高考德育改革的一大进步;其二,由注重“ 突出事迹”到强调日常行为表现,由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尊重了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体现了高考德育改革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教育公平成为高考德育改革的不懈追求。 高考德育改革的受益对象从阶级内部成员到政治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最终面向所有学生,受益对象不断扩大,高考德育改革开始回归理性。
( 三) 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是高考德育改革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 高考政策的频繁变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考德育改革尤为明显。 以山东省为例,2014年高考前夕出台了“ 见义勇为”加分政策,而这一政策在2015 年即被取消。频繁的改革反映了这一问题的敏感性, 体现了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 但是,这种“ 朝令夕改”的做法必定会降低高考改革的公信度,在社会上产生消极影响,削弱高考改革的社会基础。因此,在保证高考德育改革科学性的同时追求政策的稳定性应当成为高考德育改革努力的方向。
( 四)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是高考德育改革的有力保障
3.德育小结与反思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 有效教学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德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律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中职德育教学,关系到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择业和就业。但在实际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面对身心都需要引导的中职学生,如何让德育课堂变得更有效,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努力的方向。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中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中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教师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指出:“寻找一种教学的方法,使得教员以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
这些教育理论都是对有关有效教学的论述。有效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取得具体的进步、收获和发展。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教育行为,教是为了学,它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师生的活动是影响有效教学能否在课堂中顺利实施的直接因素。
1.学生厌学情绪
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成绩相对其他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普遍较差。他们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学生的这种特殊知识背景,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在课堂上睡觉,玩网络游戏,看电子小说,随意网页浏览等现象司空见惯。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直接影响了有效教学的实施。
2.学生叛逆心理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美国著名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中职阶段(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中,容易失去对生活的自信心,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空虚”“困惑”和“烦恼”。他们难以正确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成长中的种种具体问题,对纪律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青春叛逆期的中职学生,极容易感情冲动,无视老师的教育教导,影响有效教学目标的达成。
3.有效教学能否在课堂中顺利实施,除了学生的因素,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1)标签化、脸谱化地看待学生。教师以先入为主的心态,给中职学生贴上了标签,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教不教,效果不大。教师对学生心理上的不认可,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学生的存在。如果教学过程中,无视学生的存在,学生也就无视这门课程和老师的存在。德育课堂变为了老师自己的自说自话、自误自乐。自说自话的课堂教学,不如不说,充其量是完成了教学过程,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再做这些无用功,不能让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把学生标签化,脸谱化,是导致课堂无效、形式化的因素之一。
(2)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应摒弃为教而教的传统观念,应为学而教。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鉴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老师往往会由课堂中的导演,转变为课堂中的主角,而把本应是主角的学生逼到了死角,变为可有可无的配角。如此,势必会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只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三、有效教学策略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绝不可以按着马头让它饮水。对于德育课堂而言,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和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愿意自觉到河边饮水,而不是被迫按着马头才饮水。
德育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如果教师道德素养低,对学生无责任、无爱心,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与尊重,缺乏对学生的研究和思考,缺乏对学生应有的亲和力,只是凭借师道尊严,强硬的对待、管理学生,势必会导致学生不但不服管教,而且极有可能把师生关系搞砸。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平等的与他们对话,相信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爱,愿意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愿意与老师建立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课堂,就不是按着马头让马饮水了,而是马自觉自愿地低头饮水。
2.教师要善于进行反思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说:“教室,是出错的地方。”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师生心灵碰撞的阵地,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活情景,没有现成的公式和模式可以套用,课堂中出现一些“遗憾”也是难免的。也正是因为课堂中这些遗憾的存在,才会更加促使教师不断的思考、反思、追问: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怎样才能避免遗憾的发生?有没有比现在更有效地教学方式?我的教学有效吗?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教学这门课程尽量减少遗憾,趋向高效,彰显课堂的精彩和完美。
3.恰当的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德育课堂中,如果教师仅仅照本宣科,课本上的一些道理学生听起来往往觉得比较抽象、空洞。如果教师在讲课时,经常引用一些鲜活的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的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学习《法律、生活、职业》中“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时,选取一群花季少年迷惘、沉沦、犯罪的视频播放,这些令人扼腕的真实故事,极大的震撼了学生,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学情景中,活生生的案例,比老师枯燥的说教,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更能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
(2)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产生情感的教学方式。德育实践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让学生到生活中感受、体验。如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相关案件的庭审过程;学习《职业生涯发展》求职方法一课,让学生组织模拟招聘会,真切感受真实面试的氛围,通过模拟招聘,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有这样一句英语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体验是多么重要。
研究探索中职德育课堂的有效教学,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增强德育课堂的魅力,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提高德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德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冯磊.中职德育教育有效教学微探.华章,2014,(13).
4.高一新生军训小结与反思 篇四
军训是很苦很累,但也很酷,更多的这是一种体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军训其实就是这一种挑战。在我们经历的几天里,有汗水,有歌声,有抱怨,但欢乐的笑声也不少。
对于军训的体会,有些只能身受不能言传。体会就好比一种味道,只有尝过,才能知道其中的美味,光是听听永远意犹未尽。心目中的军训一般都是充满教官的训斥,紧张的时间,频繁的集合,还有烈日下的暴晒。当我真真正正的体验军训的时候,很多就变了。我们的陈教官灿烂的笑容,以及他一开始和我们说的尊重与被尊重,虽然并不能全懂,但是笑容说明了一切。早上的训练结束,充足的午睡时间和下午训练结束休闲的夜晚,让我们在紧张的训练中寻找到了舒适。也许是运气好,大棚下的训练让我们躲开了特别强烈的阳光,中途一次的瓢泼大雨下的集合让我们更坚定了意志,也为军训生活添上了重要的一笔,下雨天的室内训练,陈教官的宽松,换来了我们集体的歌唱,大课间和李教官及其连的玩乐,总而言之那算是我们最开心的一个上午。这一切都是当亲身经历军训,才能体会这一种苦中作乐,也许发生的事情不一样,当都是自己的经历。
军训的结束宣告着高一生活的到来,而军训的目的,其实就是在到来前,告诉并训练我们服从、坚强、吃苦耐劳以及苦中作乐的精神,为了让我们在高中生活中,更好的将学习、休息、心理,三者进行调节、平衡,让我们能够绰绰有余的应付高中学习。
更深入的说,军训为了是我们未来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很好的年代,父母小心翼翼地带着我们一路成长,有严父地教诲和慈母地爱护,而我们的独立思维、完整性格和稳定人生观念却迟迟难到来。军训的困难,就是磨练坚强地一条道路。
5.不容忽视的课后小结与反思 篇五
作者:何惠丽 来源:灵宝市第三实验小学
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完一节或一个单元内容后的教学情况的反思、研究和总结。我们每上一节课后,总会有所得、所失、所感,把这些得失、感想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教师把教案写得非常详细而实用,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后小结。有的虽有,但也不过寥寥数语,而且还套话、空话连篇。如:“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等等。很多教师认为写课后小结不过是为了应付检查,不愿写甚至不知道怎么写,因而写得既无实用价值,也不是真正的教学感受。
我认为,写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上完一节课后,总有一些成败得失或者自己的感触。但都没有认真地记下来。如果我们能及时地记下疏漏失败之处,写下一得之见,不仅有利于教学实践,也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总结“精彩”之处,积累教学经验
在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在课堂结构、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有的教学设想在师生双边活动中会显出它的“精彩”之处。因此,要善于总结,把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受和教学实例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会使自己的教育理论不断升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如: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通过让学生摆学具,让学生说用加法怎样算,怎么列式,通过让学生试说、试算、讨论,然后让学生说出这是几个几?想不想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计算?这样通过直观操作,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语,说明乘法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运算。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主动参与学习,教学效果显著。课后,我觉得这节课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总结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方法运用得当。于是,就在课后小结中这样写道: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学习,有利于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学生边摆边算,边学边练,口、手、眼、脑并用,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减轻学生负担,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查找“病因、病例”,探索矫正途径
在教学中,每节课都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教材内容处理不妥,有时教学方法运用不当,有时师生活动不够协调等,如果不及时的查漏,就无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每次课后都应该仔细地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多积累“病例”,同时有目的地寻找“治疗”的方法,对于不理想的课认真反思,并从学生中征求意见,找出弥补不足、矫正偏差的有效途径,记下来,使自己在今后上同类课时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讲明了计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在练习中仍然出现加、减不分,计算顺序错误,计算正确率不高的现象。课后,我记下了这样的体会:本节课计算正确率偏低的原因在于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和步骤但老师在讲解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对课堂教学情况估计不足,又忽视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为做题而做题,缺乏积极性和兴趣,今后应加以注意。
三、采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常有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新颖的问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比老师预先设想的方案还要好。对教师来说,这是教学的最佳效果,是教学水平提高的有利机会。在教学中应十分注意学生的问题回答,讨论发言,对有用的内容,经过整理记录下来,可以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经验。
6.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小结与反思剖析 篇六
一、07中考试卷分析:
07年是常州市用北师版教材的第三年,也是最后一年,虽然本届九年级用的是苏科版的教材,教材不一样了,但作为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中考出卷标准中考试卷来说,教材只是知识的一个载体,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认为能认真分析好今年的中考试卷,是我们备课组首先要做好的第一件事。
那么,我先把我个人对本张试卷的分析说一说: 1.注重双基但同时更突出能力考查:
从考查要求来看,对各知识点的要求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都比较基本,这也符合中考说明的要求。试卷从1-23(除8、15、17)都是平时讲过练过的题目,成绩在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同学都不会觉得有太大的困难,这些题目的分值达到了75分;
试卷更加突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即“双基”在新情景下的灵活运用。试题的题型比较丰富,既有常规的计算证明题,应用题,又有新颖的、贴近新课标的操作题,阅读理解题,如24题、25题和26题.2.渗透对数学思想的考查要求。本卷中突出了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如第8题,是考查学生通过对自变量和变量的一组对应值的表格,来分析它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性质,还有第16题,是通过观察二次函数的图象求出字母系数的值,还有就是压轴题第28题,反比例函数的多解问题。
3.更加注重试卷的选拔功能,今年中考我们学校数学高分不多主要失分是在最后两题,特别是最后第二题,是一道利用函数关系式解几何图形问题,此类问题学生并不陌生,但是问题是本题的解法单一,思路不大路,造成许多学生在解这道题时浪费了很多时间,同时,也失去了解最后一题的宝贵时间,造成少解和漏解。
4.今年的中考阅卷有几个细节问题还是要注意一下的:解答题没有要求直接写出答案的要有解答过程,最起码要写出主要步骤,不能不写,否则只有结论分;解应用题时要把解设中未知数的意义和方程中的要统一,否则要扣一半分;另
7.德育小结与反思 篇七
关键词:小学,德育,体验,实践,研究
“我听,我忘;我看,我记;我做,我学。”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德育教学这种以感化心灵的教育课程,则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改变说教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德育感悟,从心灵最深处得到成长。“体验式教育”所突显的是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悟,帮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从而体现德育的优质功能和效果。
一、德育体验式教育之方式探究
1. 依托文化遗产,传承文化素养
依托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体验式德育教学,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其对本土文化的情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笔者以兴趣小组为载体,深入开展文化传承实践活动。为了让活动不是毫无目的地走马观花,笔者提早布置活动计划,要求学生在活动前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人文遗迹,做到对要去参观的地方心中有数。活动时引导学生们有的放矢,分工合作。小组成员拍照的拍照,记录的记录,忙着收集资料;回来时,有的撰写调查报告,有的撰写活动感言,效果显而易见。
比如,在“北管音乐进校园”实践活动中,笔者引导活动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分工协作,深入乡村、剧团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拜访北管音乐工作者,了解现阶段北管音乐发展现状,写好访问日记和调查报告。学生们有的请教音乐老师,有的邀请专家现场表演,有的进行模仿秀比赛。学生们进一步亲近地方传统戏曲,将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使命感注入精神世界。
2. 结合地域资源,树立规范观念
教师可以充分与当地地域资源相结合,通过各方联系,在正能量的熏陶中全面形成行为规范。其一,以“爱国教育”为主题,寻找当地革命根据地,带领学生参观,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讲解,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其二,以“环保”为主题,带领学生前往当地公园或污水处理厂等地参观,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环保宣传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意识到环保的意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其三,可以带领学生搭建小型的生态农场,让学生自主进行果蔬种植,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获,以培养学生勤奋劳动的观念。
通过不同的德育教育活动,可实现德育教育与地域资源的结合,在不同的德育活动中不仅了解社会,同时也灌输了相应的德育知识,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养。
3. 进行公益活动,培育公民公德
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局限在课堂,在课外也一样能够有所收获。例如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与同社区的同学组成爱心伙伴,帮助做一些打扫卫生,维持交通秩序、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基层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在体验中认知社会,实践中回报社会。
还可以组织开展“为树木整衣裳”的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社区、亲近校园,以小组为单位修剪树木花草。学生参与其中,不但能够进一步认识树木的品种,还能够激发学生“花草树木”是我们生活小伙伴的想法,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同时组织学生设计人性化的标语,在校园、社区合理位置放置,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些活动将传统德育教育中单板的说教转化为实践,促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进一步提高了德育的有效性。
4. 融入历史脉络,培养爱乡情怀
学校可以与学生家长相结合,通过社区等各方面的帮助,组织“寻找同姓宗亲”的活动,在班级中建立同姓氏名人小组,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家和爱乡情怀。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向家长进行询问,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包括其中经历过的迁徙,后来分散的情况等。在了解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调查家族分支中的各个名人,对其生平事迹进行全面的调查与掌握。或者学生经过调查,发现自己家族中并没有名人,那么可以搜集自古至今同姓氏的名人,将其生平事迹进行收集与整理。学生在调查与整理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我国一些名人事迹,同时也提高了民族自豪感。在课堂上学生将所调查的同姓名人进行展示,在其展示的过程中也能够对学生自身形成深刻的影响。
通过组织“寻找同姓宗亲”可以收获一定的体验,也可以组织其他类似的探究历史的活动,例如“了解传统节日”“村名的由来”等,学生在进行调查的同时,能够对其发展来源、存在意义等进行了解,由此提高爱乡情怀和民族自信。
5. 组织当家活动,提高独立能力
社会上“娇生惯养”现象比较突出,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组织“小当家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可以以周为单位,设置“每周班长”,采取轮流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在负责管理的那一周,要负者组织升旗、出操、课上纪律、值日等班级中的日常活动。学生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班级管理的不容易,从而真正意识到要从我做起,维护班级秩序;在进行自我管理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独立性。
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家庭管理,跟家长交换一日管理身份,定期选择一天跟着家长买菜、做家务,在实践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难处,同时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成长。
二、德育体验式教育之实践反思
1. 突显知行合一的持续发展
体验式德育要立足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养成适合未来社会合格公民所具有的完整、健康、独立的人格。在思想品德构成的要素中,知和行是最基本的要素,对学生进行体验式思想品德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受到深远影响,发展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2. 强调德育主体的真实体验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要突出学生个体在德育过程中独立的体验、感悟和自我的内化;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适合学生的体验式活动。体验是最真实的、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探索体验性德育课程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情感的体验,是形成道德认识并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基础。
3. 强化地域资源的开发利用
体验式德育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创造适合社会的德育,使德育生活化,让德育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学校德育工作讲究实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德育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紧紧抓住当地特点,充分开掘利用当地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师生共同立足这块热土上耕耘播种,学生会有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非比寻常。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是贯彻新课程改革,加强德育教育力度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教学体验获得感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体验式德育要根据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鲜活内容。教师要善于借力使力,结合周边的活动进行实践,也要善于创新形式,创造性开展活动进行体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惊铎.生态体验德育的实践形态[J].教育研究,2010(12).
[2]何远清.活动德育: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J].教育导刊,2009(09).
8.德育小结与反思 篇八
关键词:德育; 教育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70-0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加强学生思想与道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然而,目前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着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培养,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功能。那么如何才能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发挥其德育的优势作用呢?结合我几年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反思。
一、注重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
要发挥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德育功能,首先要帮助学生认清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意义,了解品德与社会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生的必学课程。教师在上品德与社会课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对他们的爱,让他们知道老师都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个人要想对国家对社会有用,除了要掌握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品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深入浅出地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这样,学生对学习品德与社会教学就会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自己去学习。
二、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挖掘教育意义,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依据
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时政说明,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教学时,教师不应仅仅只停留在这些材料的表面上,而应通过这些材料,挖掘出它的更大的教育意义,激发学生的道德践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
三、引导学生把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学知识扩展到生活中,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并使之内化,用所学知识去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把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学知识扩展到生活中,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引导可以表现一种启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当学生迷失方向时,教师不要轻易告诉他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时,教师可以激发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四、积极开展品德与社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达到德育教育目标的保障
培养学生锻炼学生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多实践,因为虽然说学校教育一般意义上仍是以灌输理论为主,然而不等于说学生能脱离实践而生活,也就是说,学生生活的基本方式仍然是实践。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作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识。积极开展品德与社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达到德育教育目标的保障,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比较深入、比较直接地体验现实社会的合理性,对学生主人翁态度和责任感的形成意义深远。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通过兢兢业业做事,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基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崔玲.浅谈新时期的德育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0,(14)
[2]聂培英.学校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剖析[J].文教资料,2010,(21)
[3]张文亮.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0,(12)
[4]王国志.浅谈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内容和途径[J].教育革新,2008,(03)
[5]刘翠华.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J].学苑教育,2010,(16)
[6]杨高辉.中学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德育教育[J].学生之友(版)(下),2010,(05)
[7]解云通.浅谈小学德育教育[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7)
[8]闫晓宇,赵华朋.学校德育教育的现实性问题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9]张小玲.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0,(34)
9.德育小结与反思 篇九
本节课的内容是一节复习课,教学重点是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熟练、准确的解方程。学生对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都已经很熟悉,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对算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即要明白要这样算,还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如去分母为什么不能漏乘,为什么要添括号。让学生理解数学演算过程的严密性。
二、教法学法
1、本节是一节复习课,也可作为习题课,所以以练习为主,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通过复习让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通过对算理的思考养成周密思考的习惯,通过解题后对结果的检查与验证养成检验与反思的习惯。在教学中,一方面加强训练,锻炼学生的自我解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纠错”题型的练习和学生的相互学习、剖析逐步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三、不足之处
1、本节课进行十分顺畅,学生对算法、算理回答起来头头是道,也知道该注意什么,但总是有些学生“明知故犯”,所谓的失误率还不够低。
2、这节课算得太多,容易形成学生的疲劳,增加失误率,如何让学生愿意算,乐于算,还需要想一些办法。
四、注意事项
10.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篇十
一、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愿景和使命
德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目标、内容与结构、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变革。结合项目学校的实际,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项目学校是国家南沙新区的广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竞赛,创建了学校科技教育特色。
本研究在已有的科技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开展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通过科技课堂渗透德育教育,以及拓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德育教育活动,走出一条“文化引领、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之路。
在德育校本课程改革实践中,关注提升德育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营造“崇德、博学、求实、创新”的高品质文化氛围,力求达成把学校建设成为“求知探究之园、科普学习之园、师生成长之园”的意愿,并引导全体学生在德育教学活动及科技特色教育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为南沙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增添新的内涵。
二、项目学校课程委员会的运行制度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是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创新。它明确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权与责,其最有意义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课程管理的重心下移,赋予学校部分课程决策权。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学校必须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
项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课程委员会,由教导处成员和德育处成员组成。德育课程委员会内设德育课程管理小组、德育课程开发小组、德育课程实施小组,三个小组职责明确,既有具体分工负责,又有共同协作义务。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参加新课改的积极性,我们还吸收一批自愿报名的中青年教师加入德育课程委员会,壮大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核心骨干队伍。学校制定了《德育课程改革实施细则》,要求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德育课程改革与实施。
三、项目学校课程方案
制定项目学校德育课程方案坚持以下原则:一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二要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三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德育三级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一是教学时间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每期分别20周,假期(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1~2周。各学期20周教学时间安排:各年级每期上课18周,复习考试1周,综合实践活动1周;二是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为38课时,每课时上课40分钟。
四、努力改进教学内容
学校德育课程规划必然选择好课程,但“好课程”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的,课程的发展没有终点,总处在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换言之,课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就是更好”。当前,在实施德育新课程的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这只不过是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发展中的出现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地区的差异和各种相关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因此,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得到解决,在研究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和发展中去解决,这是学校课程规划的一项工作任务。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课程规划就成为必然选择——学校课程规划就是在学校层面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持续改善的重要举措。
德育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对现行教材的灵活使用制定了教学内容改进方案,主要措施有以下方面:①根据“德育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在德育课程中注入时代的主题,如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国际化公民意识教育等;②坚持“科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渗透”,在科学课程中注入德育思想教育,如科学家的哲学观、科学实验的诚信、科学德育素养的培养等;③强化德育实践环节,保证学生每学期至少10个课时参加学校“义工活动”的体验式学习;④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以“教、学、做”一体化为重点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如与周边社区、养老院、医院、儿童中心合作建立德育培养中心;⑤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为主线,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德育模块化课程体系。
五、改进课程评价方案
项目学校在德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十分重视评价的功能与作用,课程评价是可以体现学校愿景和评价人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课程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关注“校本课程实践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关注课程评价的功能与方式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课程要素,根据课程评价的理论,项目学校制定了课程评价表,见表1。
在评价过程中,注意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导师)评价的方式,从“学生学习目标到达程度”、“教师对课程的不断完善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价。关注过程评价,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多元评价”;关注教师的效能评价,通过评价提升师生的能力与发展水平。
六、课程实施的反思与提升
项目学校的区域德育教育定位,将农村学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特别是德育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发展和实践,是值得各地农村学校借鉴的发展经验,对城市学校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是项目学校发展中,尤其是在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可推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模式。
诚然,在德育新课程校本化、个性化的有效性实施过程中,区域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充分开发与有效运用,使它成为项目学校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项目学校对德育教育的区域资源开发,目前主要在“史地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理化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生物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等几个方面。而且有较大的局限性,从南沙区科技现代化产业的大规模迅速发展的势头来看,为德育特色教育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多的领域、更为丰富的资源。因此,要进一步充实与提高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质量。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显示,课程改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形成高品质的课程文化,培养学生“成人”、“成事”、“成才”,对于项目学校来说,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一定特长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除了要进一步开发国家核心学科(语、数、英、政、科)的延伸学习“拓展类校本课程”,还要拓展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学业发展与身心成长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项目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是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程校本化的实践,更新了德育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改进了德育教与学的方法,落实了德育教育管理与发展性评价,促进了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形成了“自主探究、品质课堂”和“自主、灵动、思辨”的课内外学习氛围,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参考文献:
[1]冯春鸿.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5).
[2]王红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7).
[3]张文峰.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6).
[4]陈立贵.新时期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J].文教资料,,(1).
[5]赵锋.立足中学德育课程平台,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J].科技创新导报,,(19).
[6]曾秀瑄.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4,(11).
11.农村留守儿童德育之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品德教育;关心;理解
我所在的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东郊的保合少中心小学,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小学,保合少镇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方向30公里处,属于城市的郊区。
学校里共有六个班,每个班大约三十人左右,这些孩子来自保合少镇的各个村子,据了解这些学生中差不多有一半都是留守儿童,在我的班上就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背景都很
复杂。
有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着父母中的一方生活。班里有一个小女孩父母离婚了,她的妈妈又陆续给她找了两个新爸爸,她的妈妈带着她和第一个新爸爸过了两年后又跟着第二个城里的新爸爸走了,随后她便转学到了城里,可是过了两个月,这个小女孩又回到了我的班级,我问她为什么又回来了,她支支吾吾地说她在城里想她的舅舅,是她的舅舅让她回来的。我听了之后一头雾水,心想怎么会因为想舅舅呢?因为我当时不了解她家里的情况,但她躲闪的眼神让我明白了似乎她不想让我再问下去。
还有一次阳光体育大课间我组织学生们玩丢手绢,丢着丢着,有个学生手里举着一元钱站起来说:“老师,我捡到一元钱。”我接过来问同学们:“这是谁的钱?看看自己的口袋,谁的一元钱丢了?”还没等我说完,一个小女孩慌忙地站起来举手说:“老师,是我的!”我就把钱给了她。放学了,我刚走出教室,有一个小男孩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后,弱弱地跟我说:“老师,那一元钱是我的,我奶奶中午给我,让我放学回家时买作业本的。”我看见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委屈,便问他:“你说的是真的,没有撒谎?”他坚定地点头,眼泪汪汪地说:“我没有撒谎,要不您给我奶奶打电话。”这种情形之下,我便从自己兜里掏出一元钱给了他,让他先拿去买作业本,然后在我的引导下,那个女孩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说了实话。
我班里还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的妈妈过世了,他每天和他的姐姐坐“校车”来上学,十一月份的时候,天气渐渐变冷了,有一次做课间操,我看见那个小男孩脚上穿的两只鞋子前面都裂开了,而且还是一双单鞋,别的孩子都已经穿上棉鞋了,我心想,这孩子的家里人怎么回事啊,鞋都破成这样了怎么没人管呢?于是我上前问他:“平时放学都谁管你写作业啊?”他说:“我姐姐。”我又问他:“你家大人都谁在家啊?”他说:“我爸爸。”我说:“那你妈妈呢?”他看也没看我就回答说也在家。这时候旁边的一个小男孩大声地笑着说:“他妈妈死了!”这句话像针一样扎了我的心一下,我马上意识到我可能伤害到那个小男孩了,于是,我走到那个大声说话的孩子面前蹲下来对他说:“孩子,就算是他妈妈真的去世了,你也不能说出来,知道吗?他的妈妈没有了,他没有了妈妈的疼爱,多可怜啊!你看看他的鞋子,你这样大声说他会伤心的,这是我们三个的秘密,以后我们谁也不说出去,好吗?”那个孩子看看我点了点头。
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其实是很强大的,但也是极其脆弱的,他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家庭出身,但是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可以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参考文献:
《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09.
12.关于我国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反思 篇十二
我们应该先有勇气反思, 并在反思中探寻新的德育路向。
一、对我国德育理论的反思
个体道德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或发生发展的机制等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 围绕这个问题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学说及观点。我国的道德学习理论基本采用的仍是获得理论。获得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行为获得的主导作用, 主要代表是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斯金纳特别强调强化的作用, 认为有机体处在某种情境之中自发产生多种行为, 如果某种行为得到强化, 这种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因此要想让儿童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就必须注重当这种行为发生时对其后果进行及时的强化。道德行为的获得亦如此。在他看来, 人们之所以做出道德的行为, 是因为这是与人生活的群体奉行的道德规则一致的行为得到偶然强化的结果。作为一名坚定的环境决定论者, 斯金纳认为内部心理过程不过是环境产生行为过程中的副产品, 不能用于解释行为, 从而把环境的作用绝对化, 忽视了行为者作为具有主观意识的人的主观能动性。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强调环境对行为的作用, 但是与斯金纳不同的是他看到了人的认知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班杜拉认为学习是环境、认知、行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以观察学习为核心的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多数人的学习都发生在社会环境中, 通过对他人的观察, 人们获得知识、规则、技能、策略、信念和态度, 并特别强调与观察学习紧密相关的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另外, 他还非常重视自律行为的形成, 强调自我认知和调节的作用, 以及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但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建立在设计严密的研究基础上的, 尽管他已经表明, 实验室中的榜样行为能够改变儿童的道德思维, 但我们还不能确定这种榜样作用与现实生活中儿童道德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
获得理论曾经一度在心理学界引起轰动, 我们不可否认, 尤其是行为主义理论, 直到现在还在发挥着它的效力。正如席勒所说:“那永远作为昨天的过去, 它会不断重现, 到明天还会发生影响, 因为它今天已经有了影响。”但是像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优点在于它的极端一样, 缺点也在于它的极端。“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 偏激和极端有时会比综合、辩证获得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成果, 但决不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
二、对我国德育现状的反思
(一) 德育目标定位的偏移
首先, 我国的传统德育是以大、中、小学为阶段进行的, 但是, 在德育目标上存在着倒置的弊端。
小学阶段, 德育的目标是定位在如何使小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方面。就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而言, 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 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 更不用说如何去做了。中学阶段, 德育目标则确立在如何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如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 但由于高考这柄“达摩克利斯剑”的作用, 中学生在这一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种德育目标只能是“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大学阶段, 是青年世界观的成熟时期, 德育的重点却放在了对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方面。这种德育目标的倒置现象, 违背了德育规律, 必然导致德育低效。
其次, 道德教育的目标过于理想化。
用理想主义的目光看待道德教育的一切, 认为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也能够达到理想的境地, 从而表现为对生活现实的脱离, 变成不切实际的空想。它要培养的是那种通体为善的毫无瑕疵的人格, 譬如“圣人”和“完人”, 而不顾及这样人格的实现是否可能和必要。
最后, 我国道德教育过于强调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即社会中心目的论, 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 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 道德教育的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 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他们看来,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品德, 道德教育就要向受教育者灌输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个体对品德发展的需要, 在这里毫无地位可言。虽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 因为任何社会都希望现存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在下一代身上得到延续, 使个体通过道德教育完成其社会化过程而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 其延续和发展是不可能的, 而且道德教育也是具有这种功能的, 但是我们也该看到, 这种目的观过于强调道德教育的外在价值 (工具价值) , 却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内在价值 (本位价值) ;由于过分强调社会至上, 群体至上, 却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压抑了人们的独立自主精神的形成, 因而走的是一条偏狭的道路。
(二) 德育内容的泛化
我国道德教育理论中有许多让人“看不明白”的地方, 最让人眼花缭乱的是概念。为了突出德育的全方位特征, 有学者提出了“大教育”概念;为了包容不断出现的德育需要, 有学者提出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添加到本已肿胀的德育概念中去。品德结构概念更是五花八门, 先后出现了“四项意识说”、“基本维度说”、“三维结构说”、“三环结构说”、“螺旋结构说”、“四要素说”等。客观地说, 概念分析对于基本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但如果仅此而已则是远远不够的。德育究竟是什么?在我国概括来说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二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四是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四种理解都是广义的理解, 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 这是第五种理解。在现行的中小学德育学科教育中, 小学阶段主要进行的是思想品德课教育;中学阶段称为思想政治课:初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 初二进行法制教育, 初三学习社会发展简史, 高一为社会主义经济学, 高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三为政治学。由于各地区及各个学校的具体安排不同, 会出现教学内容各异的现象, 但全国情况大体如此。
应该说, 任何理论如果要发展, 必然绕不过基础研究。而所谓基础研究, 不应该仅仅是概念演绎。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别国的道德教育理论, 不断充实我国的道德教育研究。
(三) 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困惑
在德育实施的途径上, 我们过分重视思想品德课 (小学) 、思想政治课 (中学) 的教学, 甚至有人认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德育”。这种认识的偏颇性, 直接导致德育途径的减少, 降低了德育的效果。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对道德学习环境的创设这一方面关注得太少, 相比西方国家, 我们不太注重为学习者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宽松的合作学习的氛围。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注重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作用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认识到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要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 既要创设一种课堂教学的显性情境, 还要优化所有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隐性资源, 为学生创造一种课堂之外的浓郁氛围, 只有环境本身是有意义的, 学生才能进行有意义的道德学习。同时也引发我们对道德教育研究本身的思考。
在德育方法上, 我们以说服教育法为中心, 而说服教育法的实质是一种强制灌输教育, 它试图在社会急剧变化和多种价值并存冲突的环境下向学生成功地传授一种固定的、单一的道德价值并努力保证学生不折不扣地服从这种价值。
可见, 我们传统的德育不是以人, 特别是受教育者为主体的, 它所传授的是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它忽视了学生是道德修养的主体, 容易引起学生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 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实施中, 不管是过程、内容还是方法, 都背离了人的生命的自由发展。正因为如此, 本来应当是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 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 德育低效就成为必然。
新世纪德育的路向到底在哪里?我们不敢说已经找到了答案, 但至少可以说我们已经处在寻找答案的途中。
摘要:我国的道德学习理论基本采用的是获得理论, 该理论有一定的优点, 但缺点很明显,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对我国德育现状进行了反思, 认为我国德育存在目标定位偏移、内容泛化、实施途径和方法有困惑等问题。
关键词:德育理论,反思,德育现状
参考文献
[1]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10.
[2]汪风炎等.德化的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10.
[3]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10.
[4]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2.
[5]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2.
[6]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8.
13.德育年终总结:教师德育工作小结 篇十三
【编辑寄语】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德育年终总结:教师德育工作小结的文章,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1985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1987年自考大专毕业,1991年函授本科毕业,现任珙县民族职中副校长。先在珙县原洛表区民胜乡初中任教,1994年调入珙县民族职中工作至今。20多年来从来没有离开过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长期担任过初中、高中的班主任,长期任教过初中语文、数学、政治、生理卫生和高中语文等学科,长期担任过学校团委书记和语文教研组长。1995年—2006年担任学校中层干部,任过政教处副主任(主持政教处工作)、办公室主任,其中1998年—2006年还担任副校级干部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2006年秋起担任学校副校长。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学校领导,我主要是参与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和开展,一直做着育人教书的工作。
二、德育工作汇报
我们学校校长是一把手,我现在是的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我的责任和担子都是很重的,从学校领导分工来看,我管的事情很多,管理教育、教学、教研是我的工作主体,德育(教育)工作是我的核心工作,我努力地和各位行政领导一起、和各位教职
工一起来重抓德育工作。下面做些简要的汇报:
1、思想认识上我是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教育大计,德育为本。我认为学校的一切教育都以转变学生的思想和培养良好品行为根本。德育工作要放在首位,对眼前的这些未成年人学生来讲,培养他们良好考试吧的思想品德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什么样的学生,解决他(她)的思想问题最关键,教育引导他(她)提高认识,提高觉悟,要放在第一。然后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养成优良的品德。老师首先就是对学生“传道”,作好和完成“传道”这个第一的任务。
2、我大力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团结和调动教职工们来一起抓好德育工作。我在学校教职工当中,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当中,时时强调育人首位,教学生做人最重要,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来开展,围绕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开展。对于青少年学生,我们说“德育不好,可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可能是次品;体育不好,可能是废品。”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要抓好德育,努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因为“危险品”是最不好的,将来可能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要让老师们牢固树立“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观念,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认真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全体教职工形成共识是首要的,都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齐抓共管,亲密配合,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3、我们一直成立有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是
校长,我是副组长,成员为中层干部和工会、团队领导及各班班主任老师,常务机构是政教处。德育工作组织机构时时研讨和开展德育工作,抓好对全校学生的日常常规管理,将工作细化,制定有学生常规管理细则,认真的检查落实学生“守则”和“规范”,对学生的纪律表现和卫生情况天天检查,及时反馈,做到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将德育工作规范化并且常抓不懈,这就有利于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4、利用各种机会、各种途径,组织开展很多有益的活动,积极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如:
(1)利用升旗活动、学生校会、周会、年级学生会等等学生聚会的机会,集中给学生讲解,加强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集中教育学生,从而导之以行。
(2)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每年“五.一”“五.四”“国庆节”“12.9纪念日”“元旦”等大型纪念日都认真组织开展活动,每期都结合活动举行新团员宣誓、满18岁学生成人宣誓等,我经常代表学校给学生们讲话,对他们进行教育,让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
14.德育小结 篇十四
一、德育有特色,校园文化氛围逐步完善。
1、德育网络完善。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教育网络,充分调动了家长的作用。
2、学生个人习惯良好。学校以德育为首,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
3、树立了文明校园形象,道德文明礼貌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丰富多彩的少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每周升旗,坚持国旗下讲话,培养了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爱集体的思想;班级阵地规范,教室美化,名人名言的张贴、四周的布置简洁、大方、合理,板报内容健康新颖,育人氛围积极向上。
二、凸显德育为先,强化班级德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1.从日常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学校开展 “讲文明,讲礼貌,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各班利用班会、晨会等形式,引导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日常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文明守纪、积极进取,争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同时,各班结合纪念日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活动、自主性班队活动的开展,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把日常行为规范训练落到实处。
2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各科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坚持正面教育,有机渗透德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主渠道的功能,展示教师良好的课堂道德形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特别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康卫生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向不文明陋习宣战。
三、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教育效果。1.以少先队组织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和平台,利用学校德育阵地的一切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明理修德、懂得求真、学会做人。在这期间各班队开展了 “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活动,“学习雷锋好榜样”系列活动,“感恩母亲——我为妈妈献贺卡”实践活动,参观了瑶岗渡江战役纪念馆,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争当环保志愿者,打扫学校周边街道、社区小巷、清除死角、洁美环境。同时,通过开展“中国好人榜网上投票”、“向雷锋学习,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以及生命安全、环境保护等主题教育讲座,进一步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2014年,我校少先大队被评为 “安徽省优秀少先队集体”。2013年,黄品迪同学被评为合肥市“十佳少先队员”,并当选为合肥市少工委委员;2014年,李跃君、郭创同学被评为合肥市优秀少先队员。王晓靖老师被评为合肥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2.以少年宫活动为平台,提升教育效果。
乡村少年宫自2011年8月成立,学校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秉承“把少年宫建设成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社会满意的文化中心”的宗旨,以“体艺2+1”特长为培养目标,以“文明、进步、多元、和谐”为主线,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更多关注留守未成年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实现全体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成为我校又一德育阵地。三年来,我校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尤其是农村孩子的实际,开设了绘画、书法、舞蹈、音乐、手工制作、科技活动、信息技术、乒乓球、武术、象棋、篮球、足球以及田径等13个项目,共计3000多人次参加了少年宫活动,近80%的留守儿童参加少年宫活动。
【德育小结与反思】推荐阅读:
三月份德育工作小结06-30
大华小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小结07-10
申中乡中心学校四月份德育工作小结10-17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反思10-07
后勤与德育07-27
音乐与德育08-12
德育小故事:凳子的故事与小学德育教育07-24
学校德育评价与诊断10-21
学校德育现状分析与思考08-01
精彩课堂与德育教育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