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024-06-09

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精选13篇)

1.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篇一

经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是他在品质、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功能。这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特殊的管理方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2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

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

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

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

△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

2.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篇二

记忆是过往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时间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1]。

记忆按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方式不同,以及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知识时, 知识可以转入短时记忆。而短时记忆的知识经过复述,只要定时复习,就可以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在教学中,教师遵循记忆和遗忘的规律,科学引导学生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减少遗忘。

二、记忆方法

记忆要有明确的目的、浓厚的兴趣及高度的注意力,要遵循规律,及时复习,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更有科学的方法。所谓“劈柴不照纹 ,累死劈柴人”,恰当的记忆方法可以让地理基础知识的记忆事半功倍。

1.理解和记忆相统一 。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正确、深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会更快捷、更准确、更深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熟练的记忆可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暂时未能理解的知识,可以先要求学生记忆,然后在不断重复记忆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

2.知 识树记忆法 。

及时整理所学知识,将知识归类存储,形成知识树,记忆更准确,便于知识的提取应用。如每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以提纲形式印发复习资料,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学生再根据框架把所学知识填充进去。

3.特征联想记忆法 。

许多学生都觉得地图难以记忆,比如中国的行政区划图。其实仔细观察中国政区图不难发现各省市政区的轮廓, 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很相似。如:黑龙江省像天鹅,云南省像开屏的孔雀,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飞翔的老鹰,辽宁省像个大逗号,山东省像攥起右手伸开拇指的拳头,山西省江西省像平行四边形,海南省像菠萝,广东省像大象鼻子,青海省像兔子, 甘肃像狗骨头,陕西省像跪佣,湖南像男人头,江西像高髻的女人头……

4.对 比记忆法 。

由于知识点很多,许多知识点还十分类似,很容易记混, 这时就可以用对比记忆法。例如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同是以畜牧业为主,同样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很多特征也具有相似性,将二者列表进行对比记忆,一定会事半功倍。

5.及时复习 ,经常回忆 。

及时复习, 不断进行尝试回忆, 可使记忆的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记忆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根据遗忘规律,一般记住后,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4]。

三、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

地理是一门非常贴近生活的学科。通过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自然现象、经常或不经常发生的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引入 新知识,绝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好办法。而一些较抽象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不妨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眼球。

例如讲解板块构造,如果以某次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地震引入(如日本3.11地震),则一定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如在讲解地震的基础上引入板块构造,自然过渡, 然后引导学生读六大板块示意图, 在消亡边界附近去寻找印度尼西亚、青藏高原、亚洲东部岛弧链、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阿特拉斯山脉等地,讨论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这些高原、岛弧、山脉的成因。也可以给出红海、大西洋扩张数据和地中海、太平洋的缩小现象,让学生据六大板块示意图分析其成因。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答案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这样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得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原理,记忆就会更深刻。

2.及 时复习 ,加深记忆 。

复习的及时性是加深记忆的必要条件。所谓及时复习,是在学习结束时就开始复习, 并在每次遗忘之前及时地重复背诵记忆。而很多学生对学习时间的安排很随意,没有科学性可言,复习往往是放在考试前夕,到复习的时候知识已经遗忘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指导,科学地布置背诵内容并及时地检查背诵情况。

每堂新课结束,教师应该及时地小结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 并明确指出需要背诵记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在下一堂课开始之前,可以通过齐读、提问、画图,或者在学案中以复习题的形式等对上堂课内容进行复习检查。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必要的,通过习题或者是课后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新学知识,不过作业宜精不宜多,并且每次作业涉及的知识点应有一定的重复率,引导学生及时地复习之前的知识。每个单元结束时印发复习资料,罗列出必须背诵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通过默写等方法检测学生背诵情况。

3.及 时检测 ,减少遗忘 。

在学习过程中, 对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地背诵后仍然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可以使学习的知识记忆更深刻。而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控力较弱,及时检测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过渡学习,促进对知识的记忆。可以通过随堂检测、周测、单元检测等形式及时检测学生的记忆情况,题目可以形式多样,但题量不宜过大, 重在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以加深记忆。

摘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记忆。本文就记忆与遗忘的特征、记忆方法及地理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的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的措施进行分析。

3.高中自然地理中的物理知识研究 篇三

一、力学

表1 高中自然地理涉及的力学知识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许多力学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若用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帮助解释的话,学生更容易理解。本文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为例,分析高中自然地理中的力学知识。

在高一第一章讲述地球的运动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学习的重点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其特征和规律,要求教师必须讲解这两个在高中物理课中的概念。线速度:指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通过的弧长。表示为:线速度υ=弧长s / 时间t;角速度:指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半径转过的角度。表示为:角速度ω=角度φ/ 时间t。明白了这两个概念,下面来分析地球运动的速度规律:

1.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是个固体球,因此,自转时球面上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相同,即各地角速度相同;由于地球上各点都是绕同一个自转轴旋转,纬度不同的地点,对应的自转半径就是当地纬线圈的半径(自转半径=cosφx的赤道半径)。可见纬度越高,自转半径越小,转过的弧长越小。所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地区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2.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对于公转,则还要考虑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一定律),这样就产生了地球公转中的近日点和远日点,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分析如下,由于近日点的日地距离小于远日点的日地距离,而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单位时间内近日点时地球转过的弧长和角度,大于远日点时地球转过的弧长和角度,这样近日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均大于远日点。也就是教材中讲到的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慢。

二、热学

表2 高中自然地理涉及的热学知识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许多热学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若用物理上的热学知识帮助解释的话,学生更容易理解。本文以海陆热力差异为例,分析高中自然地理中的热学知识。实际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不一样,海洋的比热容大些,陆地的比热容小些,根据物理学上的热学公式:Q=CMΔt,所以在北半球夏季陆地升温快些,温度高些,气流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名叫亚洲低压又名印度低压;海洋升温慢些,温度低些,气流下沉,海洋面形成高压,太平洋上名叫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名叫亚速尔高压。在北半球的冬季,陆地降温快些,温度低些,气流下沉,地面形成高压,名叫亚洲高压,又名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海洋降温慢些,温度高些,气流上升,海洋面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名叫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名叫冰岛低压。所以在北半球7月份,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亚欧大陆形成热低压强行切断副热带高压带;在北半球1月份,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强行切断副极地低压带。通过运用物理热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更容易。

4.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篇四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

沙尘暴、乾旱、暴雪

5.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 篇五

1.中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南北跨纬度近50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2.我国的临海: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的太平洋。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这种南北跨度较大的纬度位置,使我国拥有丰富的热量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我国多种农业经济的发展。②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种海陆兼备的位置,使东部沿海地区多优良海湾,便于发展海洋运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东部辽阔的海域,不仅便于发展海洋事业,而且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4.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有甘、陕、云、贵、川五个省区。

5.我国部分省区之最

6.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篇六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2、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

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本章重难点

1、如何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1)所谓整体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有两种表现: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所谓地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由于环境要素不同,分化成不同的地域单位。

①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均匀,形成与纬线大体平行的热量带。

②受大气环流和行星风系、海陆分布、地面起伏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地域单位分别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在地球表面形成有一定宽度的、呈条带状分布的自然带,显示出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各地的地理环境有相似的,而绝没有相同的。

7.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篇七

一、授之以渔, 整合知识

因为区域地理复习面广量大, 加上课时有限,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区域地理复习的一般思路是: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探究区域发展方向。

首先,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等。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是区域地理考查的第一能力, 也是目前学生的薄弱环节, 因此空间定位变成了地理考试的“门槛”, 树立空间意识, 准确空间定位是读图解题的关键。在区域定位中, 经常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经纬线定位法、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定位法 (如我国重要行政区的轮廓、重要河流的轮) 、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法等。虽然近年来,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与深化, 高考中对空间定位能力的要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准确定位可以增加对该区域的认知, 从而为探究区域特征打下基础, 所以最基本的空间定位方法一定要掌握。

其次, 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人文环境特征。在复习区域地理前学生要先掌握区域特征的描述方法, 在分析区域特征及其成因时, 要注意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以推断某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结合气候和地形可以分析该区域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植被类型以及农业类型等;综合考虑自然环境要素, 可以推断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

最后, 探究区域发展方向, 是分析区域特征的最终目的。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区域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扬长避短, 制定区域优势的开发方向和问题的治理措施, 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复习思路如下图:

该复习思路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尤其在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教师应指导学生遵循这个思路在课前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并找出主要的问题和疑惑在课上探究。

二、以点带面, 深入探究

虽然区域地理复习课知识覆盖面广, 但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载体, 复习的关键是要抓住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进行深入探究, 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选取有代表性的“点”在课堂上重点探究, 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学习“南亚—印度”一课时, 通过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检查, 我精选两大问题在课堂上重点探究。

1.南亚气候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 读图甲说出南亚冬夏季季风的风向, 解释其形成原因并分析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对水旱灾害的影响。

(2) 读图甲思考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的降水量有何差异,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印度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 5月份是印度最热的月份, 请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

(4) 印度半岛冬半年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偏高, 试分析原因。

前两个问题的设计是围绕南亚降水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展开的, 后两个问题是关于南亚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及冬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比较, 全面考查学生对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掌握。南亚气候的特征及其分析主要涉及必修一的内容, 分析问题时要帮助学生构建气候成因分析的知识网络, 并归纳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 得出如下图的知识结构图:

2.印度的工农业

(1) 读印度的农业分布图, 说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分布原因。

(2) 读印度工业分布图, 找出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并分析其区位条件。

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必修二农业区位分析和工业区位分析, 通过探究能看出农业的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而工业的分布则与矿产资源、技术等密切相关, 而且要强调在进行区位分析时一定要抓住主导区位因素, 不能面面俱到。

三、潜移默化, 提升能力

2016年山东高考文综将使用全国新课标Ⅰ卷, 全国卷的试题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即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也是全国卷的一大亮点, 能够充分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全国新课标Ⅰ卷2015年第36题围绕“美国大盐湖的卤虫产业发展”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 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前三个小题的设计从卤虫的生长环境到卤虫产业发展的条件再到卤虫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要求考生从题干和文字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 调动运用影响产业发展变化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层层递进式深入考查与之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 很巧妙地渗透了地理问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最后一问是开放性题目, 落脚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 考查学生对学科问题的判断表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观。

8.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篇八

【关键词】 地理规律 教学 地理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24-01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地理规律,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地理分布规律;二是地理演变规律。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适当讲解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时就会感到困难,甚至是思路混乱。可如果把基础知识延伸得太多的话,学生一时难以接受,不好消化,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样就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在使用地理规律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地理规律的知识,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

一、地理规律教学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掌握地理规律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许多地理规律都是以或简洁或押韵的话语概括出来的,还有一些自然地理规律的图示等都是比较理想化的。而实际的地理规律扩展开来讲,是很复杂的,特别是各种地理规律的演变,相较而言,都很灵活。就像洋流分布图、板块运动图等都是比较抽象的。在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教师在地理规律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概括性的缩略语:如洋流分布规律的“北顺南逆”、“南顺北逆”;不要过早教给学生所谓的“窍门”,如用“右手法则”、“左手法则”去套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旋转流动规律;更不要让学生死背练习中地理规律的结论。

二、地理规律的教学应重视对地理知识的归纳和整合

一般的地理基础知识都是比较零碎的,而地理规律就是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归纳和整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一定的教学手段,在详细讲解每节课需要的地理规律后,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动手实践,对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采用归纳总结法、图导法、轨迹法、比较法、实验演示观察法等方法进行及时的归纳整合,并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加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把这些整理好的知识清晰地放在脑海里,便于在以后的地理学习中使用以及记忆。

1. 归纳总结法。此种方法较多地用于地理分布规律的整合,因为一般的地理分布规律都有一定的标准,规律性较明显,用此法比较方便明晰。在各种地理规律中,可用归纳总结法的地理分布规律主要有: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等等。

2. 图导法。图导法是用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简图等形式,将丰富的地理知识经过提炼、归并、总结的方法,导出地理规律的本质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该法可让学生对一些繁复、易混淆的地理规律一目了然,容易理解、记忆。如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图(1),世界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规律图(2),经纬度递变规律图、气温垂直分布规律、地壳物质循环规律、海陆间大循环规律、洋流分布规律、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等。

3. 轨迹法。有的地理规律表达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强,并呈明显的层次性、递进性。教学中用箭头将表达该地理规律形成、演变过程和因果关系的知识要点连接起来,这样知识结构就显得条理分明、脉络清晰,并逐层递进,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规律。

4. 比较法。将相近或相反的地理知识用表格的形式加以归

纳对比分析,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地理规律的区别和联系。如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气旋和反气旋的活动、海陆间冬夏气温的变化规律、冷锋和暖锋天气系统等。如图:气旋和反气旋对比表。

5. 实验演示观察法。有些地理演变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会随时间空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情况,这就需要借助实验演示观察法。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获得地理演变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要尽量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实验演示或实际观察。例如,月相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热力环流、物体水平运动偏向等。拿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一定的教具亲自动手演示,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明确太阳直射点在春分、夏至、秋分以及冬至的变化路程,理清思路。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动手实践,积极引导他们做好相关笔记,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让学生把对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便于理解记忆。以此类推,许多抽象复杂的规律都可以用实验演示观察法进行整理,既清晰又方便。

三、在实际应用中巩固和深化地理规律

对地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一定要经过实战训练,才能深刻领会、灵活应用。在训练中要注意逐层推进,一般先是通过简单的模仿练习掌握地理规律;然后是地理规律知识的综合深化训练,达到灵活运用地理规律。

总之,地理规律的教学,不论是地理分布规律还是地理演变规律,不仅仅要采用适当多样的教学方法,可由果析因,或由因析果;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器材,如通过地质模型分析火山地震带、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三维立体动态图来分析洋流运动、大气环流等。这样就能打破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法,把地理规律的分布演变等规律更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突破实践和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更加清楚透彻地了解所学内容,并通过教师积极引导进行实战训练而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

9.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 篇九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

1、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面系统地梳理教材的知识体系;

(2)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3)侧重知识的形成原因、分布、发展、变化规律;

(4)注重学科内各部分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

(5)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应用。

2、地理基础知识的主要学习方法:

(1)理解记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其核心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采用查图、填绘地图记忆、模糊记忆、特征记忆、味记忆、比较记忆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高考考试说明对记忆层次的基本要求不仅包括“知道→记住→想起来(再认、再现)”,而且包括“观察、描述现象,了解规律”。描述是指对“记住了”的地理现象用文字做出准确、完整的再现和表达。描述能力除静态描述外,还应注重动态描述和综合描述能力的培养。

(2)分类归纳:对地理基础知识进行分类和归纳整理,是全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

不断对知识进行重新归纳和整合,可以使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提高知识迁移和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要特别注重:①对地理概念的区分和相互联系的归纳和总结;②对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归纳和整理。

举例:

(3)巩固落实:基础知识的巩固落实是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考试题不是对教材中地理知识的简单复述或再现,而是重点检查考生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之后,分析、说明或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规律,最终目的是要学会运用书本知识的原理和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高三地理三大复习方法

复习高三地理的方法一

1、复习应选择一本栏目设计新颖的参考资料。不要盲目地追求参考书的数量,因为每本参考书的编写都是依据教材,形成一个独立的高三地理体系,如果参考书过多,反而会使知识失去系统性。

2、复习要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加强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对概念、原理等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高三地理知识网络图。复习时不仅要依靠老师的引导,更要自我消化,围绕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适当的课时练习进行巩固,分阶段进行单元综合检测。

复习高三地理的方法二

1、在很多高三同学中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搬来各种各样的教辅书猛做习题。我认为,地理学科的学习不能一味扎入题海,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意思就是,在你高三地理相对薄弱了环节,你可以采取一定的题海战术,做出“手感”来。当然,也不能盲目的使用。做完题目,对完答案,错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找老师询问,参考答案有时只能“参考”,不一定完全正确。

复习高三地理的方法三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做高三地理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高考地理答题规范

选择题的答题规范和技巧

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2、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

3、在解连锁题时,往往第一题的解题最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第一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简答题答题步骤和要求

1、认真审题审图

认真审题审图可防止答偏题,审文字题时要特别注意条件、中心词、关键的修饰语。审图时要注意看清图中所有信息,因为图中有可能就隐藏了应答出的知识点。

2、全面思考要回答的问题

地理事物或现象无论其成因或是影响、对策都多个方面的因素起作用,认真思考答题的各个方面,分出主次,并切记一定要将最重要的知识点写在最前面,抓住关键词,是答好简答题的保障。

如题中要求分析原因的,就既要考虑自然原因,又要考虑人为原因;如题中要求分析对策的,则要对症下药。如要求对条件进行评价的,则注意既要讲有利条件,也要讲不利条件。

3、答题用地理专业术语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字迹工整。

要回答好高考地理简答题,除了遵循以上答题规范外,根据目前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还应遵循以下技巧:

一是防止漏答,答题尽量少而精,但如果没有把握,可以适当多答。

二是要掌握详细和模糊的技巧。

10.初中会考地理知识点汇总世界地理 篇十

世界地理

第一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 1.陆地(29%)

(1)大陆、大洲、半岛、岛屿(2)七大洲:名称与分布;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地形特征 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非洲:以高原为主 欧洲:以平原、山地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极洲:冰岛大陆,世界海拔最高大洲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二)海洋(占71%)

1.洋、海、海峡 2.四大洋名称分布:太平洋(面积最大)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三)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山地—海拔较高,地表起伏大,坡度陡;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丘陵:海拔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盆地:周高中低

2.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 大陆坡、海沟、海岭、洋盆3.地形的变化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结果(1)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表现形式:风、流水、冰川、海浪等,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二、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一)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世界人种(1)白色人种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2)黄种人主要分布亚洲东部(3)黑种人:主要分布非洲、大洋洲、美国

2.世界语言和宗教(1)世界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2)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二)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布

1.世界的国家(1)世界18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2)面积不等,前6位: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3)人口不等 最多中国,其次是印度(4)政治制度不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

2.国界和领土 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

3.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 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13个地区

4.重要国际组组: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

一、东亚

(一)概述

1.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2.国家: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

3.地形特征: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半岛、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大河向东注入太平洋

4.气候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类型: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2)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 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3)东西部气候差异:东部气候海洋性明显,向西大陆性增强。

5.人口和居民:人口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 居民:大多数为黄色人种 民族6.经济:东西部差异显著,东部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西部气候干旱,牧业为主

(二)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及领土组成: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周围小岛组成(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占3/4,平原狭小。(3)气候:以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4)资源:森林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贫乏

2.发达的经济(1)条件:有利→丰富劳力资源,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国外进口(2)经济特征:外向型经济(3)地位: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部门齐全(4)对外贸易:主要贸易对象:美国,其次为亚洲和西欧 最大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3.太平洋沿岸的工业 四大工业区: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层、北九州

4.渔业发达,农业单产高

二、东南亚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主要国家:内陆国—老挝,面积最大国—印度尼西亚

3.重要地理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通道,东方“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

4.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5.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二)居民和经济

1.居民:绝大部分属黄色人种 分布:多分布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2)宗教:佛教、伊斯兰教(3)华人、华侨最集中地区

2.经济:(1)主要农产和矿产 农产品:水稻、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矿产资源:锡、石油最为著名(2)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 加工工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快

(三)新加坡

1.城市岛国 马来半岛南面,领土由新加坡和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处马六甲海峡东口,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上 华人占34 2.新兴工业国:(1)利用优越地理位置、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和航运业(2)出口加工工业发展迅速(3)利用本国优势发展旅游业3.花园城市 注意:环保和美化城市

三、南亚

(一)概述

1.历史和宗教 人类文明中心之一,佛教、印度教发源地

2.位置和范围(1)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亚洲部分,包括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上的许多岛屿(2)主要国家:内陆山国:尼泊尔、锡金、不丹;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3.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南坡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向西部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源于喜马拉雅山区,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

5.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西南季风与农业生产:西南季风早晚强弱造成旱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二)印度

1.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国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农业:亚洲耕地面积最大国家,主要农产品:水稻、小麦、棉花、茶、黄麻等3.工业:矿产: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工业:电力、钢铁、机械较发达,核能、电子航空、航天发展较快4.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人口最多城市加尔各答,最大港口:孟买

四、中亚

(一)位置:范围

1.位置:地处内陆,距海较远,“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

2.范围:包括五个国家,与我国相邻的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二)自然环境

1.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主要平原为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2.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

3.河流湖泊河流多内流河,内流河有阿姆河、锡尔河、外流河→额尔齐斯河湖泊多为内流湖,有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

作用:这些河流为中亚的工、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水源

(三)经济

1.农业:分布:西部、北部灌溉农业为主,中部、南部畜牧业为主

主要农产品:棉花仅次于中国、美国、畜牧业→细毛羊、羔皮羊为主

2.工业:采矿业、加工工业、冶金、军事工业较发达

五、西亚和北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重要的交通位置:两洋(大西洋、印度洋)

三洲(亚、欧、非)五海(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之地

2.地形: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3.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4.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地下石油资源丰富

(二)居民和经济

1.居民:白色人种为主 民族、语言:阿拉伯人为主,通用阿拉伯语

宗教: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发祥地

2.世界石油库和磷矿库: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成特、伊拉克。北非盛产石油及磷矿石,摩洛哥磷矿石产量占世界3/4

3.畜牧业和灌溉农业(1)畜牧业较发达,以游牧为主(2)灌溉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绿洲农业代表植物:枣椰(3)地中海沿岸水果产区

(三)埃及

1.位置:非洲东北部,及亚洲境内西奈半岛

2.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灌溉水源

3.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4.经济:重要的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 主要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汇、旅游业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环境

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非大裂谷,最高山峰:气力马扎罗山;刚果盆地及成因

2.河流、湖泊:水力资源最丰富河流—刚果河 最深湖—坦噶尼喀湖

3.气候特点:炎热多雨,以热带草原、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4.矿产:南非黄金产量第一,几内亚铝土,赞比亚铜矿、尼日利亚石油

(二)居民和经济

1.黑种人的故乡 黑色人种为主 2.政治版图变化 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粮食增长率,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不合理开发导致环境恶化。(2)解决问题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七、欧洲西部

(一)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欧州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范围:北欧、中欧、西欧、南欧 2.轮廓: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多内海、海湾和边缘海 3.地形:平原、山地为主,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4.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冰川作用明显。5.气候特征:冬温夏凉,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温带大陆、地中海气候 6.江湖(1)河流特征: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无长河(2)主要河流:多瑙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河流)、莱茵河(3)湖泊 湖泊较多,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冰川作用为主。

(二)国家和居民

1.国家30多个,面积不大。2.居民:以白人为主,人口呈“十”字形分布,人口自然增长最低 3.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地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发达的族游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城市:巴黎、伦敦、罗马、维也纳、雅典

(三)英国:“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1.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部门:纺织、造船、钢铁、汽车、飞机、电子、石油加工工业区:伦敦周围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

2.首都伦敦 英国政治、金融、工业、贸易、交通中心,英最大港口

(四)法国

1.自然地理环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以丘陵、平原为主,东部、南部为山地、高原。主要河流:塞纳河

2.工农业都发达的经济(1)农业:有利条件:农业类型:混合农业、牧业、园艺业;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高;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2)工业: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工业区。

3.首都巴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国最大城市

(五)德国

1.位置:欧洲陆上“十”字路口

2.地形与农业: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北部北德平原,中部山地、谷地、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森林草地广布

3.发达的工业:(1)特征: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2)部门: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3)发展条件:有利:煤炭丰富,水陆运输便利,科技力量雄厚。不利:资源(石油、铁等)主要靠进口,工业产品约一半依赖国际市场(4)分布:莱茵-鲁尔区、南部慕尼黑周围.4.城市:柏林—首都 最大城市 汉堡:最大港口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

八、欧洲的东部的北亚

(一)范围和国家

1.范围: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欧洲部分。北亚: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2.国家分布:3.独联体 总部设在明斯克

(二)俄罗斯

1.自然概况(1)地形:较平坦,以高原、平原为主,组成: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2)气候特征: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 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3)河湖:河流: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湖泊: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4)资源:石油、天然气、煤、森林、水能、铁矿、有色金属等。

2.经济概况(1)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两大工业区,新发展的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2)农业:不稳定,谷物需进口,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为主要农业带

3.城市与交通(1)交通以铁路为主: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2)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 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

九、北美

(一)概述

1.位置范围:位于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包括加拿大、美国及格陵兰岛 2.地形:西部高山区、东部高原山地区、中部平原区 3.河湖(1)河流: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2)湖泊:五大湖—世界最大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 4.气候(1)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地形对在天气的影响,冬季形成风雪、寒潮天气,夏季普遍暖热 5.居民:外来移民大汇集

(二)美国

1.国土组成:本土48个州,1个特区,两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2.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1)本土都在温带,阿拉斯加属寒带亚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2)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海运便利(3)平原广阔:平原占全国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耕地10%(4)河湖纵横分布: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提供灌溉、航运、发电之便(5)资源丰富:矿产、森林、草原丰富。3.农业特点: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地区生产专门化4.工业分布与城市(1)工业概况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现代化程度高、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 出口多—工农业发达,进口多—消费极大。进口大于出口(2)工业分布①东北部地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工业中心:纽约、芝加哥、匹兹堡、底特律。②南部地区“阳光地带”,工业中心:休斯敦,工业部门:石油、宇航、飞机、电子③西部地区 矿产丰富、环境优美、知识密集,工业中心:旧金山,洛杉矶 工业部门:宇航、电子、飞机

十、拉丁美洲

(一)政区和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33个国家

2.地形(1)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南部最大岛屿—火地岛(2)大陆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世界最长山脉),东北平原、高原相间分布。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3.气候: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

4.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河流 巴拿马运河

5.自然资源:矿产—石油、银、铁、铜,水力:巴西高原上的河流 植物:热带雨林区树种丰富。动物:大食蚁兽,巨嘴鸟。水产:秘鲁渔场

(二)居民和经济

1.人种:种族复杂、混血人种为主 2.语言之多通用西班牙语,巴亚通用葡萄牙语 3.人口:分布不均: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人品稠密增长率仅次于非洲 4.民族经济:(1)矿业:智利的铜、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2)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钢铁、汽车工业,阿根廷牛肉加工工业(3)农业: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等。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三)巴西

1.位置与面积(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2)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3)面积:拉美面积最大国2.居民:人口分布不均,白种人占一半多通用葡萄牙语,多信仰天主教

2.自然条件:(1)地形: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2)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3)河流:亚马孙河(4)资源:热带雨林丰富、矿产、水能丰富。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计划》

4.经济:发展快(1)农业: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首位(2)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 分布: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5.首都—巴西利亚

十一、大洋洲

(一)概述

1.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角及太平洋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2.面积:陆地总面积900多万平方千米,世界最小一洲3.居民:大部分欧洲白人后裔。3.成因不同的三类岛屿: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

(二)澳大利亚

1.大洋洲最大国家(1)大洋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人口密度很小国家(2)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一些小岛(33)位置:印度洋、大西洋之间(4)居民:英国人后裔为主,通用英语。

2.三大地形:东部大分水岭,西部:低矮高原,约占全国面积一半,中部:平原3.特有动物:种类:有古老而独特的袋鼠、鸸鹋、鸭嘴兽。成因:与大陆长期分离进化慢。4.人口分布: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4.经济发达 特点: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迅速发展,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出口产品:煤、铁、羊毛、小麦等。

5.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 最大港口、工业中心—悉尼 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十二、南极洲

1.位置: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几乎全在南极圈内,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

2.地形:海拔最高,平均海拔2350米,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一洲冰层最厚“冰雪高原” 3.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成因:纬度高,海拔高,冰层反射

4.资源:淡水资源:冰体占世界90%以上矿产资源:煤、铁储量最丰富

生物资源:企鹅、磷虾、海豹、鲸等

11.地理知识“胡说八道” 篇十一

2一天,我和小强分别到南极点和赤道去科学考察,就在这时,地球自转出故障停了下来,那么小强将以最快的速度飞离地球,而我则成为地球上唯一幸免下来的人。因为我在极点,没有速度。

3东北的害虫活得累啊,强忍熬过漫长的零下几十度的冬季,好容易剩下那么几条,就是为了来年能吃上一口庄稼叶子,我们能忍心把它消灭吗?所以,东北很容易建成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

4小强的父亲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哈密瓜,所以回大陆投资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疆,把工厂建在了沙漠旁边。(个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5小强的叔叔在海外发了财,回家乡投资建了一家电解铜厂。没想到一开工,他的家乡就陷入一片黑暗:原来这个工厂把镇上的电全消耗掉了。(动力指向型工业应靠近动力基地)

6小强的舅舅开了一个工厂,专门为波音飞机公司生产飞机发电机外罩后半叶左下方第三排第四个螺丝钉,结果这个工厂养活了村里的30多个人,他舅舅还发了大财。(工业的分散化和专业化)

7小强的爷爷看到今年西瓜卖到了3元一斤,一口气把100亩冬瓜地全改种西瓜,没想到第二年西瓜3毛钱一斤而冬瓜3元一斤。(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8小强坐在第二排第三个,这是他的地理位置,在他前后左右都是年级前100名的同学,他很快从年级500名进到了250名,这就是区位的影响。

考试•高考文科 互动 2012年第2期

 上联:一切作如是观,有即非有。下联:众人皆大欢喜,闻所未闻。

亲爱的同学,尊敬的老师:

您的春节过得怎么样,和亲人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吧?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那么重要。

它意味着辞旧迎新,更重要的是,这是全家团圆的节日。

每个春节都有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精彩。

今年,您的春节呢?

您可以给我们来信,分享您在春节的所感所想,把您的喜闻乐见告诉我们。

我们会和您共同珍藏,

这份关于春节的记忆,

它独特并且唯一。

12.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篇十二

一、教会学生读图

1. 要看图的标题。地图标题一般都会注明地图的属性, 这是掌握地图知识的前提。教师要先指导学生找准地图, 让学生及时知晓不同地图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当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地图, 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

2. 要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利与注记) 。这是学生看懂地图的最基本条件。

3. 要学会看地图内容。教师可以紧扣地图主题, 提出相关问题, 指导学生主动结合地图的标题、图例有效思考, 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教师再适当归纳、总结, 需要时, 再适时板书, 阐述地理知识间的关系,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例如, 在探究“东南亚”这一章节, 先组织学生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 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张地形图, 这节教学目标需要学生掌握的是“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 为此, 要先让学生看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图例, 让学生知道不同的颜色则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 分组讨论, 探究“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与范围, 然后结合内容, 回答教师的问题。当明确学习目标时, 学生们也会主动参与进来, 很快总结出“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这一特点。这样的教学比起一味讲解效果要理想的多。

二、搭建理想地图, 提升地图意识

理想地图:地图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的保持与再现, 这也是学习地图的高境界。例如, “世界政区图”在学生的头脑中构成的表象, 就算地图不在眼前, 一说到某一地区时, 则可以迅速根据理想地图进行思维定位。但是, 理想地图的形成与积累是需要一段时间, 为此, 在教学时, 就需要教师经常将相关联的各种图示展示出来, 组织学生在地图上分析问题、寻找规律, 结合地图对相关的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另外, 也要适当加强地图训练, 比如《地理填充图册》, 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使得一些地理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反复出现, 留下深刻印象。

三、巧用地理简图

地理简图, 顾名思义, 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的简图图形。根据教学需要, 要能用最简单的笔画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且准确地绘制出教学所需要的示意图或者是简图, 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边讲边画, 这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沉闷单调的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便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探究的问题上来。

例如, 在探究“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时, 就可以采用简图:“全国主要铁路干线”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 一边讲一边在黑板的左上角用圆圈绘制出铁路干线的交汇点, 再用直线条连接成为铁路干线;把全国铁路枢纽中心“北京”用粉色笔标注出来, 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出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再用直线相连, 讲明该线路的名称;讲述一条干线知识时, 就画一条, 画完南北铁路干线, 再将东西铁路干线找出来;最后, 师生再一起回忆、熟悉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结合铁路干线, 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结合农民工的流向思考从本地区出发到北京、上海等最便利的线路。学生们的探讨积极性很高, 简图的实用价值也得到充分发挥, 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是独一无二的。

四、运用地图教学时需注意的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 结合地图教学时, 一定要把具体的地理知识融入到地图当中, 再借助地图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 同时, 还要注意不同的地图类型区别, 有助于师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所侧重, 不至于主次颠倒。另外, 在结合地图教学时, 教师也不要一味枯燥地讲解知识点,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切实做到在地图上概括问题, 适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有效思考、总结, 然后再精心设计分层分明的问题,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逐渐提高他们使用地图的能力, 充分发挥出地图作为重要工具的价值。提出来的问题也要和教材有机融合, 这样的教学既有广度, 也有深度, 便于学生在有效理解知识的同时, 还能知晓知识之间固有的联系与规律性。

地图对探究地理知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地理教学中, 常借助地图教学, 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 还能有效发展、锻炼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另外, 在地理教学中, 也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 这也是素质教育在地理学科中的具体体现, 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

摘要:地图被称为学习地理知识的“百科全书”, 是探究知识的重要载体, 也是探究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科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 在教授知识时, 借助地图能增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 还能强化知识的趣味性, 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掌握知识、巩固记忆。本文围绕“教会学生读图、搭建理想地图, 提升地图意识、巧用地理简图”展开, 在地图教学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对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意识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素娟.初中地理教学学生主体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庞泓.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设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13.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自救与互救 篇十三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强调自救)

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家庭防震避震方案:⑴明确疏散通道和避难地点;⑵加固并合理布局家具;⑶清楚室外环境条件,户外逃生切忌逃向有倒塌危险的区域;⑷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⑸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⑹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尤其是外伤包扎,切记逃跑、遁藏时注意保护好头部;⑺身上夹带急救卡片,方便输血和善后;⑻适时进行家庭应急练习。 日本避难袋包括:干面包、水、医药用品、军用手套、哨子、剃须刀片、地图、指南针、急救卡等。

2.震中——避震

(1)自救 黄金12秒除掉反应时间,大概只剩7-9秒。平房或一楼建议“跑”,楼房建议“躲”。

(2)室内避震要点:A跳楼不为上策,非伤即亡;B室内“伏而待定”(明-嘉靖 1556华县地震 秦可大《地震记》“率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C选择三角空间,开间小的地方,厨房有燃气管道,建议躲藏卫生间,但注意勿靠近玻璃;D保护好头眼口鼻;E远离所有外墙,楼梯间,尤其是电梯。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迅速远离高层建筑、墙院和桥梁。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3.震后自救与互救

(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

(2)互救 黄金24小时 ⑴先就近、后救远;⑵先易后难,先轻后重;⑶先救“生”、后救“人”,先暴露掩埋者头部,迅速清除口鼻尘土;⑷搜救时注意一切声音与动静,把握任何生命迹象;⑸勿盲目开挖废墟,了解工程力学,掌握就生技能,提前做好营救演练,培训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强调互救)

1.防洪准备 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

2.洪水应急

措施: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②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的电杆及电线;④保护财产(离开住处时,最好把房门关好)。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1.风灾自救的重点:①窗户留出一些缝隙,平衡建筑物内外压力;②隐蔽于低洼处或防空壕(美国多龙卷,家庭多设有地下室);③船只尽快靠岸,切勿靠近窗户。

2.滑坡、泥石流①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②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③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④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⑤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3.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遇沙暴,出门带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N95型)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自然灾害分布、成因与防御

要点精讲

上一篇:民事授权委托书范文样本下一篇:我爱祖国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