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理论(8篇)
1.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一
按传统薪酬理论的做法,制订薪酬方案,不外乎先进行市场调查,而后排出职级职等,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本企业的薪酬标准,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所谓的经典做法实际上很难行得通。
我们在制订薪酬方案时,首先会遇到一个诸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当一个薪酬方案的制订者设计方案时,首先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先有方案,还是先有公司?”通俗地讲,一般的公司大致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先拼凑几个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搞成一个公司,然后东冲西撞、毫无章法地经营,其间有可能慢慢成规模并扩充,最后到了“整合”时期,需要管理的章法,便想到了制订薪酬方案;另一类是企业本已是成熟企业,早已有一套完整方案,只是根据具体情形适当地做些区域性的修正。对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薪酬方案的效用是完全不同的,制订者必须灵活掌握,否则,薪酬方案很可能失效。
导致传统薪酬理论“四处碰壁”的可能性有如下三点:
首先是薪资调查的不正确因素,
一般而言,制订企业薪酬方案决不能粗线条地观察市场总体行情,而须根据本企业行业性质、产品、规模、人员结构、支付能力、平衡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市场调查。采集的样本数据要尽可能真实可靠,否则,只会“以讹传讹”。
其次是职级职等的设定有许多因素导致巨大的偏差。例如“长官意志”的影响,有些岗位,管理者认为很重要,职级定得很高,事实却并非如此;有的岗位职级定得较低,但以该职级的薪酬在市场上根本无法录用到合适人才。这种不科学的排序,必然导致薪酬方案的失效。
三是企业已有的薪酬结构很难整合。有些老企业早已“一个萝卜一个坑,各人自有一本账”,忽然间要“科学管理”,众人便难以接受。当然,假如薪酬标准是往上抬,肯定没问题;如是往下调,则必定招致大家的反对,新方案极有可能不了了之。
鉴于上述情况,北京与上海的一些薪酬专家针对国内十余家中外合资企业的“症状”,研究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并已取得大面积的成功。笔者曾参与其中数个项目,其主要内容为“以点带面、分布实施、折衷计数、薪资挤压”,藉此完成整个方案的改造。
薪酬方案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堪称治企之本。仅靠生搬硬套所谓的经典做法,很可能难以奏效。
2.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二
关键词:定位,市场营销,品牌战略
一、定位理论的发展与内涵
定位 (positioning) 一词最早是由广告公司经理杰克·特劳特于1969年6月在美国营销杂志《工业营销 (Industrial Marketing) 》上发表的《定位是人们在如今的仿效市场上所玩的游戏》一文中提出来的。特劳特认为, 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的心智所下的功夫, 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1972年,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为《广告时代 (Advertising Age) 》撰写题为“定位时代”的系列文章时, 宣称定位时代的来临。在随后的研究中, 他们对定位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其观点集中反映在《定位》一书中。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指出:“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该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 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 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 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 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新定位》再次强调, 定位是对大脑的定位, 不是对产品的定位, 市场营销的最终战场是大脑。邓德隆 (2005) 将其概括为:定位就是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 使品牌围成某个类别或者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 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 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
定位理论发展到今天, 已经突破广告领域, 由广告定位发展到营销策略定位再到企业战略定位, 形成一种新的营销理论, 对企业的营销战略和品牌规划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定位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然后总结了定位的理论框架。在定位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 本文对定位理论和传统营销理论进行深入比较, 指出定位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在五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对定位理论框架的总结和定位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的差异比较有利于理清国内理论界和实践者对定位理论的认识, 以推动定位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定位理论的基本框架
定位理论从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出发, 里斯和特劳特指出, 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以及新型媒体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的出现, 使得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在不断增加, 而且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速度更快。但由于生理上的局限性, 大脑不能处理全部的信息。人们会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筛选, 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抵制, 大脑的自我防御机制就会发生作用, 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排除在大脑之外, 即大脑是有限的。在进行信息选择的过程中, 大脑会摒弃那些与大脑里原有观念想抵触的信息, 大脑是不易改变的, 我们将大脑的这种特性称为“大脑的不变性”。承认大脑的有限性就是承认顾客的大脑是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在这种信息爆炸的环境中, 营销者要使传播的信息不被淹没, 只有用定位概念打入顾客大脑, 与市场上的噪音区隔开来, 才能充分利用好与顾客有限的接触机会。承认大脑的不变性就是说顾客的大脑是难以改变, 不要试图去改变消费者的观念, 一个产品或品牌必须在大脑里寻找新的定位, 即所谓心智阶梯才能获得成功。大脑的有限性和不变性说明了为什么要定位, 是定位理论的理论基础, 这是定位区别并超越传统营销理论的根本所在。
因为大脑的有限性, 大脑具有喜欢简单、厌恶复杂的特性。所以, 有效的营销方法就是传播尽可能简单的信息, 即简化传播;因为大脑的不变性, 企图去说服消费者你的产品和服务比竞争对手更好往往会招致失败, 所以, 打造品牌的最佳方法不是为现有市场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优质、更便宜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 而是开创一个新的产品类别, 使你的品牌成为新品类的第一品牌, 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从战术角度讲, 简化传播就是用最能表达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一个“字眼”在潜在顾客心智阶梯中占据品类中第一品牌的位置。只有在消费者的大脑里进行定位, 品牌才能建立更好的认知, 才能取得领先优势, 这就是领先原理。当企业不是第一个进入某一产品类别的市场时, 就需要通过原有品类的分化来创建新的产品类别, 使你的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占据新的心智阶梯。一般而言, 交换是营销的基础, 但选择早于交换发生, 交换是选择的结果。顾客的选择过程就是发生在顾客大脑里品牌竞争的过程。因此, 里斯和特劳特认为, 先有心智地位, 然后市场跟随心智而动, 分化就是通过开创一个新品类, 占据一个有利的心智位置, 进而开创一个新的市场, 在分化中寻找竞争观念, 取得竞争优势, 这就是分化原理。最后, 一个有好的战术为打造品牌取得成功后, 企业必须以该战术为中心, 将其转化为战略, 聚焦经营以保持竞争优势, 获得持续成功。
三、定位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的比较
1、在传统营销理论中, 消费者是营销的客体;在定位理论中, 消费者成为主体
在传统营销理论中, 营销者是主体, 消费者是客体, 主体通过中介即营销活动来影响客体, 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虽然传统营销理论以“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为宗旨, 但整个营销过程中, 消费者被作为被接受者和被改造者的角度来看待的, 营销者和消费者之间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而在定位理论中, 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处于主体地位。营销者和消费者都是营销的主体, 两者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 营销活动的发起者为营销者, 消费者则为营销活动的参与者, 定位最终在消费者的大脑里完成。
2、传统营销理论以顾客为导向, 定位理论以竞争为导向
传统营销理论以顾客需求出发, 科特勒指出, 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是市场营销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营销管理》中对营销的定义表述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 提供出售, 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 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个社会过程。可以看出, 传统营销理论只是将营销看成是“推销产品的艺术”。
里斯和特劳特认为, 营销实质上是经营者对竞争对手争夺消费者心智资源的战争, 市场营销是认知之战, 不是产品之战。因此, 企业的营销策略仅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是不够的, 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竞争对手的行为所决定的。定位理论指出, 营销的本质是战争, 企业应以竞争导向的思维来运筹制胜, 争得生存和发展。消费者的大脑既是战场, 也是消费需求和购买决策的发源地, 市场竞争的现状和未来都集中在此体现。定位以消费者的大脑为中心, 竞争导向和顾客导向是统一的, 它既是营销的起点, 也是营销的终点。
3、传统的营销工具和方法多样化, 定位的方法简单一致
传统的营销理论相信“好产品总有出头之日”, “努力终有回报”的信念,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战略趋于同质化, 战术被重视, 也就是希望通过控制过程达到想要的结果, 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营销的工具和方法。但是这些工具和方法竞争对手也可以利用, 企业采用先进的工具和方法也只能获得极其微小的优势, 并且优势短暂, 无法与竞争对手形成绝对优势。
从研究顾客大脑的特性出发, 定位理论指出, 由于大脑的有限性和不变性, 企业要让品牌进入消费者心智阶梯, 就要传递给消费者能反映品类特性的简单信息, 而不是对产品功能和价值做全面的介绍, 全面即意味着复杂。定位就是删繁就简, 用一个“有力的字眼”, 而不是很多个, 首先进入消费者的大脑, 并始终保持心智阶梯上这个简单的特性。
4、传统营销理论主张品牌延伸, 定位理论提倡聚焦经营
传统营销理论极力推崇品牌延伸, 认为品牌延伸至少具有以下好处:第一, 减少顾客的购买风险知觉;第二, 降低新产品导入市场的成本;第三, 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里斯和特劳特认为, 品牌延伸一个致命的弱点是侵蚀了品牌在顾客和潜在顾客心智中的根本特性或地位。品牌是产品独特性的代表, 只有能充分体现产品独特性的品牌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如果一个品牌名称同时被用在两种或多种商品上, 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位置, 即大脑的焦点就会越分散, 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就会逐渐失去意义, 这一品牌就很难再成为产品类别的代名词了。如果视目标市场的差异于不顾, 在各个细分市场上进行品牌延伸, 不但会造成目标市场的混乱, 而且会使原具有独特属性的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受到极大伤害。由此, 定位理论极力推崇聚焦经营。企业通过让自身业务更加集中, 可以赢利更多更具有优势。品牌延伸获得了短期利润, 但损失了长期效益;聚焦经营损失了短期收益, 但获得了长期增长。从长远考虑, 传统营销理论所认为通过品牌延伸获得的短期好处在长期都将消失。
5、传统营销理论是自上而下的营销思维, 定位理论是自下而上的营销思维
在传统营销理论中,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是战略处于主导地位, 战略支配战术。其思维方式是自上而下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先制订战略, 然后去寻找可以实现战略的战术。战略是企业的经营目标, 一旦制定了就不会改变, 企业只会对战术进行调整, 因此就会普遍出现以下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会导致营销的失败。 (1) 用多个战术去实现一个战略, 使战略开始变得抽象; (2) 战略会使企业扩张到多个不同的市场, 而多元化模式消耗企业大量的资源; (3) 试图去改变市场, 使市场来适应战略; (4) 在竞争激烈的营销环境下, 因不能及时地应付竞争变化, 从而使得战略没有可行性。企业期望市场依自己的意愿发展, 以达成战略目标, 而不是充分利用市场机会。
里斯和特劳特把战略定义为具有一致性的市场营销方向, 而不是目标。战术是企业的竞争观念, 一个战术就是存在于顾客心智中的某个观念, 这个观念就是你的产品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独特的定位。当企业从单一的战术出发将其转变为战略时, 就把自己限定于单一的营销活动之中, 这一过程形成了一个一致性的营销方向。因此, 所谓一致性, 是指以选定的战术为中心, 从这个中心去发展和确定战略。换句话说, 战术是企业的某种竞争优势, 战略是设计来保持这种竞争优势的。企业实施战略的目的就是整合企业所有的资源去扩大这个优势。因此, 定位理论认为, 战略应该是自下而上产生的, 而不是自上而下, 战略应该来自于对实际营销战术的深入理解。深入市场前线去寻找竞争观念, 然后回到总部实施有利于该方向的必要变革, 就是自下而上营销的本质。里斯和特劳特指出, 战略源于战术, 战略应该来自底层, 而不是顶层。战术支配战略, 战略然后驱动战术。战术好比钉子, 战略好比锤子。两者的密切关系是决定营销成功的关键。
四、结语
定位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已近40年, 里斯和特劳特对定位理论不断拓展和深化, 使定位论逐渐形成了严谨、系统、前瞻的理论体系。从定位的理论框架以及定位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的比较分析中, 我们认为, 定位理论突破了传统营销理论的缺陷, 超越传统营销理论并成为一种新的营销理论, 成为打造强势品牌的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定位的重要性, 并利用定位理论来打造品牌并建立竞争优势, 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 王恩冕, 于少尉译.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 李正栓, 贾纪芳译.营销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 左占平, 黄玉杰, 李守民译.营销革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4]杰克.特劳特, 斯蒂夫.瑞维金著, 李正拴, 贾纪芳译.新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5]阿尔.里斯著, 王笑歌, 许茜, 夏菁译.聚焦法则:企业经营的终极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6]阿尔.里斯, 劳拉.里斯著, 火华强译.品牌之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7]邓德隆.2小时品牌素养:面向企业家的《中国品牌竞争力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8]菲利普.科特勒著, 梅清豪译.营销管理 (第11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9]付勇.定位的本质分析[J].商业研究, 2004 (10) :16-20.
[10]侯惪夫.重新认识定位——不同于科特勒的竞争营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11]贾艳瑞, 曾路.定位理论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商业研究, 2002, (1) :15-17.
3.文化工业理论的综述 篇三
关键词:文化工业 阿多诺 法兰克福学派
对于目前国内外文化工业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缺乏高度的意识就视之为邪恶的、轻浮的、或应该加以谴责的,也不能因为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在某种令人迷惑的新乌托邦出现的赞颂意义上就将之视为好现象。现实中这两种特征并存。总而言之,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必须作为一种历史情境而不是在道德上痛恨或简单颂扬的事来考虑。”[1]
一、文化工业理论之孕生
阿多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批判理论的奠基者,被称为法兰克福学派“璀璨的明星”。
1、文化工业产生的社会背景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思想是法西斯主义阴影笼罩下的产物,是他对法西斯主义批判的合理延伸,那么,美国的大众文化对他批判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大众文化造成的精神家园的沦丧使阿多诺不无苦涩地说道:“在美国,我从文化边界的天真中解脱出来,获得了从外部看待文化的能力。这里提供我意识到一个例证:与我而言,尽管所有的社会批评与意识都有经济优势,但是绝对的精神关联物却总是自明的。在美国,我被告知的自明性不再具有任何合法性,与精神相关的东西不会得到明确的尊重,不像中欧和西欧,这种尊重渗透在所谓的受教育阶段那里这种尊重的缺席导致精神朝着批评的自我决定方向发展。”[2]
2、文化工业产生的文化背景
20世纪初的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传播媒介的第二次革命,无线电广播、電视等新兴媒介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由于文化的媒介从印刷(文字)向视觉(意象)的转化,接受心理也随之变化。同时,对于文化消费来说,以前需要通过阅读才能获得的东西,如今却可以通过观看就可以全部解决。于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的位移,构成了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生成的主要文化背景。
二、文化工业理论之评价
(一)、20世纪前期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1、马克思
文化工业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与一些文化部门(如诗歌和艺术)是相对的,其结果是破坏和消解艺术的独创性和审美性马克思辩证地分析了文化工业,既看到了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看到了它对已有文化成果带来的巨大破坏性。这一观点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奠定了有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础。
2.葛兰西
葛兰西通过对资本主义自由社会的特征的考察,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霸权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对于工业化背景下的文化生产给出了一种十分辩证的理解方式,相当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极端倾向来说更为客观,也更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可惜的是,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的主要侧重点在于为其意识形态革命寻求理论支点,特定的时代背景限定了其理论深度的进一步发掘。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1.阿多诺与霍克海默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文化工业的”并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是有着强烈批判和否定意义。概括而言,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两条宗旨在于:其一,文化工业摧毁了真正的艺术,以从文化商品上获取利润为目的;其二,文化工业潜藏着浓厚的意识形态性质,操纵人们的身心,从而使得文化工业成为维护现存统治秩序的“社会水泥”。
2.列菲弗尔与马尔库塞
法国哲学家列菲弗尔认为文化工业对于个性的损害并不是主要的,主要损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正交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一书中发展和推进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但是他更关注当科技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运作方式时,势必造成文化的“单向度”化,并进而过渡为一种野蛮的文化操纵。
(三)法兰克福之后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1.哈贝马斯一直被认为扭转了批判理论的“大拒绝”态度和悲观主义倾向。他的结论是:文化工业“其实是一种整合文化。”[3]
2.后现代著名代表人物鲍德里亚也对文化工业的复制性质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在他的理论中,文化工业的复制性造成了严重后果:“复制取代生产,意义被符号和代码的增值所取代,同一的无穷复制取消了意义的存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空虚的无根的和虚无的后现代世界,一种伦理学的巨大失落”。
三、文化工业的未来走向之渴望
(一)呼唤神圣性
所谓文化的“神圣性”,绝不是指文化具有宗教的性质。这种神圣性更多的体现在前现代的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希伯来文化的宗教精神和罗马文化的法制精神之中。三者整合为一,形成了真正的具有神圣性的文化精神。呼唤文化的神圣性回归,成为当下时代的重要任务。将神圣性与世俗性实现有机的结合是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主体性回归性
主体性是指主体的一种主体势作用,即一定的主体由自己的地位、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势所形成的对课体的一种主动态势和能动状态,是相对于课体的被动性和消极性而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是基于一般性质之上最深刻、最根本的性质,它不仅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能指明主体在主客体关系的支配作用的内在原因。
(三)重塑价值观
我们今天面对文化工业的影响,特别是其对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必须涉入文化工业的发展过程,特别注重对其价值观方面的重塑,引导其发展而不是任其摆布。如果人能够把握文化的神圣性,保持自身的主体性,那么重塑价值观也不会是什么问题。
(四)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在当下的二十一世纪及以后的时间,文化工业唯一可能的发展趋势就是进一步成为整个世界、各个社会文化生产、发展、传播的主要方式。它的发展必将造成一种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但是鉴于文化工业所具有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以及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和能力,在未来的时间里,文化工业必将随着人类思想、知识的不断进步而扬长避短,不断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
文化工业的发展也许会呈现更多的不同趋势,或好或坏,但发展是必然的和不可阻挡的。尽管任何一种预测都会与实际相差甚远,但是,怀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心存一种期待,将会有助于我们人类引导未来文化的发展。问题总会出现,也总会被克服,只要人们心揣美好的梦想,这个使人们喜忧参半的文化工业就会给我们创造一个没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鲁姆逊.关于后现代主义.周宪编译.激进的美学锋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4页。
[2]转引Max Paddison, Adorno’s Aesthetics of Music,New York:Cambridge Press,1993,p.9
4.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论与实践 篇四
作者:刘翠娥
文章出处:论文网发布时间:2009-9-2
2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以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部为例论述了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以人为本,文化先行,具有自己特色的供应精神、供应作风等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将核心文化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促进企业健康良好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理念;理论;以人为本;实践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层是企业文化理念系统,一些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理念,使这些文化理念指导企业的实际工作,变成行为指南,把理念落实到行动中。洛阳LYC公司物资供应部在实践中以文化理念先行的宗旨,创立独特的核心文化理念体系,采取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方式,使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念指导实践,把文化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当中,通过规范制度、指导言行,使物资采购各项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以人为本,文化先行
面对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轴承行业,为赶超对手,领跑行业,该公司物资供应部首先想到的是公司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企业文化正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为此,从构建文化核心理念体系入手,发挥员工的智慧,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企业文化理念征集活动,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每个人都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提出自己所认为的文化理念。对所征集的100余条理念经过初选,复选,然后进行浓缩,提炼出24条内容丰富,符合实际,通俗易记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并逐条进行了释义,形成了符合本部门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如:“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供应精神;“条件反射对待生产,以小保大促进全局”的供应作风;“对内服务生产,对外挖掘利润”的价值理念;“管得严,理才顺”的管理理念;“省下的就是赚下的”的理财理念;“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安全理念等。建设企业文化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文化先行”的企业宗旨,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通过职工的参与,把企业文化的根深植于群众中,既形成了企业文化的自身特色,又使企业文化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融合进了职工的心中,为企业文化实现理论与
实践的结合奠定了基础。以人为本,文化入心
为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变成行为指南,该部门将其制作成桌牌或标牌,并安放、悬挂在工作现场和楼道。使员工们随处可见,随时可记,时时都得到提醒。该部门还精心编制了《企业文化设计》指导书,按照“文化导入”、“文化主题”、“配套措施”、“支持系统”等部分系统设计,人手一份,使大家认真学习掌握该部的文化理念;还通过宣传栏和简讯等形式对其理念进行大力宣传,并组织员工学习讨论;使广大职工逐步接受、信奉该部的企业精神和服务理念等。在此基础上,该部不失时机将其文化理念导入经营实践中,以理念指导工作,以制度规范行为,用理论更好地去指导实践。在企业报《洛阳轴承》上举办的“物资供应杯”企业文化征文比赛,广大员工积极投稿,把他们对文化理念的感悟,工作中的体会,服务生产的感触,与客户打交道的感受诉诸笔端,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加深对本部价值理念的理解。企业文化的入心一直是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的难题,物质供应部采取以人为本的宗旨,紧紧围绕职工来系统地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论文网 LunWenNetCom]3 以人为本,狠抓落实
“管得严,理才顺”的管理理念是物资供应部最早、最直接得到落实的文化理念。根据此理念,相继制定了《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物资供应系统考核试行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物资供应部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而且制度实施总是要求先从领导做起,部领导以身作则,只有率先垂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没有凌驾于制度之上的特权。同样,该部对员工中违犯规定的处罚、好人好事的奖励兑现、交办的工作也要求当天应有结果,职工们把这称做“日不落工作原则”。通过建章立制,以制度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从而克服了企业文化实践的随意性。
根据“省下的就是赚下的”这一理财观念,物资供应部创新了采购模式,分设了业务管理小组、合同管理小组、监督管理小组和综合管理小组4个既相对独立运作、又逐级负责的业务制衡组织。采购订货各小组都有“杀价”的权利,对外销售各小组都有“抬价”的义务。引入招标竞价机制后,铜灰也从过去的4 278多元一吨卖到了24 000多元一吨,仅此一项每月就可为公司增加10多万元的收入。2005年,共组织了十多次较大规模的对外招标销售, 销售回款2 553 万元, 回款率达100% ,竞价招标销售为公司增值800万元,增值幅度达45.7%。
“只有生产顺心、供应才能安心”是物资供应部的服务理念,也是该部存在的价值体现。根据这个理念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想一线所想,急一线所急”。为了保证生产,该部员工深入生产现场,了解和掌握生产第一手资料,形成了快速反应的工作作风。曾于10个小时内铁路公司组织调剂鼓风机轴承10 套;2小时内解决能源保障部丙烷管道泄漏所需的相关配件;3天内完成重大型重点设备大型立车欧陆590直流调速装置修理改造项目⋯⋯每年都召开生产单位座谈会,发放客户意见调查表,征求
意见,以改正不足,保证生产需求。
“警钟长鸣、丧钟不响”是其廉政理念。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企业物资采购部门成了反腐倡廉的焦点部门。物资供应部担负着LYC公司80%的采购任务。为了给采购人员时刻敲响警钟,使他们时刻绷紧“廉政弦”,物资供应部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廉政建设体系,开展经常性的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他们组织骨干员工到监狱参观;与供应厂商签订了《廉政承诺书》;让重要岗位人员家属作出“亲情廉政承诺”;2009年5月,他们又设立了镜鉴室。在镜鉴室里,既有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誓词,也有领导干部的廉政承诺,同时还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案例警示,时刻提醒干部员工清正廉洁、勤勉工作。
在这些文化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一年时间内,物资供应部各项管理制度逐步规范,管理体系逐步健全,人们按照严格的业务流程,规范的管理体系开展工作,有条不紊,有序进行。在企业文化建设进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又按照企业文化地位、功效、传承、推进、案例、认知、实践等7部分编印了广大职工直接参与的《企业文化白皮书》,使广大职工更加信奉和依赖企业文化,围绕着文化理念去工作、去实践。
物资供应部在建立企业文化理念与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视企业职工为建设企业文化理念与实践的主体,从而增强了企业文化与职工的亲和力,使企业文化能迅速地内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同时,积极寻求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紧紧围绕经营实践,使理念与制度、组织、教育、主题活动、职工、经营活动等达到几乎完美的结合,使文化理念由简单的标语和口号变成指导工作和行动的准则,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提高了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凝聚力,有力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各项管理工作的提升。结束语
理论源自于实践,没有实践的根基,只能筑起空中楼阁。理论又指导实践,对实践有着各个层面的影响作用。理论与实践互相依托,密不可分,相依相辅。在实际工作中,只有运用好这两个工具,才能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部正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了独特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并用于指导实际工作,使企业文化理念由“无形”到“有形”,实现了文化理念“虚”与“实”的转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最终达到职工的价值取向同企业的战略发展及远景价值结合起来,靠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实现“不管而自理”和“取向一致”,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其巨大的效力,促进了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
5.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篇五
(2009-07-29 11:16:39)
一、文化及校园文化的界定
(一)语义学层面的“文化”涵义界定
要界定校园文化,首先要探析一下文化的内涵。我们认为,汉语中“文化”一词,在字面上就对文化概念作了高度的概括,“文”的内涵,包容着如下一些意思: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技术、学问、仪表、礼节、观念、思想等。文化的“化”,有表层和深层两种意思,表层指事物的普及、流传、广为流行、蔚然成风等,深层指事物对人的感化、教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辞海》对广义文化的定义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和”。这里“创造”一词,就意味着“文”的内涵,因为“创造”离不开对科学、艺术、思想等的运用;定义中的“财富”,就意味着“化”,因为只有对事物的进步性、发展性、先进性的性质有了感悟,以及由此生发出珍爱、自豪、激奋的情怀,这才会把事物称作财富。
“文化”,在英语里写作culture,原意为种植、耕作,含有通过劳作获得成果之意,到16世纪在逐渐演变为培育、有教养等意义。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在著名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广义的文化概念,在认识、研究、促进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等方面有其“总和”意义。然而,由于在人类千千万万的财富中,不同事物的文化含义有大有小,为了对那些文化成分多、作用大的事物有足够的认识,人们便把这些事物冠以“文化”名衔,这就有了狭义的文化概念,它具有相对的程度分辨意义。广义的文化好比是大河,狭义的文化好比是沟渠,是万千涓涓细流汇成了浩淼的文化长河,这是两者的依存关系;广义的文化概念的作用好比是将流水区别于沙土,狭义文化概念的作用是将溪流区别于那些虽有水分却不成为“流”的事物。这是两者各自所起的作用;两者都意味着“水”(犹如“文”),又都意味着“流”(犹如“化”),这是两者内涵的一脉相承之处。
狭义文化以作用方式可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教化性文化事物,如思想教育、品德修养、政治宣传、文化学习等,本身就是文化的积淀物、凝结物,又直接以教化人为目的;二是熏陶性文化事物,如文学欣赏、艺术表演等,主要目的是对艺术魅力的领略,而往往伴随着对精神品格的熏陶;三是感悟性文化事物,如喝酒、品茗、种花、体育比赛等,这类事物被称作文化常让人困惑,其内涵有待于人的感悟。文化底蕴深的人感悟就多,反之则少。
(二)语义学层面的“校园文化”涵义界定 和“文化”概念一样,校园文化的概念也是比较复杂的,若顾名思义,凡是校园里的文化活动,无论是课外的还是课内的,无论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无论是自发的还是学校组织的,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
我们可以根据“文”和“化”的内涵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鉴别。从“文”的角度讲,学校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以教育为本,中学生又是富有文化底蕴的人,这样,这里发生的事、他们所做的事则往往带有“文”的含义,然而典型的校园文化更应从“化”的角度来考察。从“化”的角度讲,须有如下情形之一,校园中的活动方可界定为校园文化活动:
一、以群众团体的面貌出现的。中学里出现这样那样的社团,本身就是社团的普及,形成社团文化,在一个社团里面,众多社员有共同的爱好,并在活动中磨合出一种共同的理念,这就充分地具备了“化”的特性。
二、大学生的某些行为、观念普遍相似或届届相传。即便没有组织性的活动,表现为个体的行为,由于能给人们以整体的印象、全局的风貌,它也带有了“化”的特性。
三、某些精神、思想凝聚或载乘于某种制度或物体上。如校训,它的“化”首先表现在浓缩了业已存在多年的学风,又表现在用此去勉励、感化更多的学生,表层深层都有了“化”。
以上三种“化”的方式存在于校园中多个领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个个分支,具体如下:
1.校园设施文化:如文化广场、漂亮建筑、洁净道路、优美雕像、美丽绿化、海报墙、宣传窗、告示牌、校史陈列室、奖品陈列室、设施先进的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以及张贴在外的标语、图片、公开信等。
2.校园道德文化:如参加党校学习、听先进事迹报告、为民服务队、援助希望工程、庆贺香港回归、社会热点讨论、校庆、爱心接力棒工程、勤工助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像消费习惯等现象,由于较多地反映一个人的道德观念,所以也列此类。
3.校园制度文化:如综合测评制、学生守则、文明规范、组织章程以及各类活动、各类场合的规章制度等等。
4、校园文学文化:如文学社、演讲会、辩论赛、诗歌朗诵会、席慕容热、金庸热、电影包场、电视剧欣赏、热衷于美文、出黑板报、自印刊物、撰制春联、校报校广播发表文稿、毕业留言、寄赠贺卡等等。
5.校园艺术文化:如迎新晚会、毕业晚会、音乐会、卡拉OK赛、画展、书法展、摄影展、健美操、手工艺制作、公关礼仪、美化寝室布置、时装表演等等。6.校园娱乐文化:如舞会、旅游、棋牌协会、钓鱼协会、登山、溜冰、划船、游艺等等。
7.校园体育文化:如篮球队、足球队、武术队、气功协会、拔河比赛、运动会、收看体育比赛、评点体育赛事、外出切磋技艺等等。8.校园学术文化:如各类科研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听学术报告、作社会调查、外语热、计算机热、社交能力热、西方哲学热、某某兴趣小组、英语角等等。
(三)界定校园文化的原则
界定校园文化,必须按照以下两个原则进行:其一,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的基本性质和功能与社会文化具有共性。其二,校园文化是社会社区中的一个特区——学校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因此,它同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基于这两个特征所构成的原则,让我们先考察一下目前比较流行的几中校园文化观。
(四)几种主要的校园文化观
目前,有以下一些比较流行的校园文化观:文化氛围说、意识形态说、物质精神综合说、文化要素复合说、文化指令说、启蒙说、精英说、活动说、精神体系说、自创产物说、文化潮流说、艺术教育及艺术活动说、社会控制体系说等等。以上种种校园文化观都从某一角度或某些方面揭示了校园文化的部分内涵,拓宽了对校园文化认识的视野。总而言之,上述校园文化观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园生活的多种内容,既有物质的,也有制度和精神的;从事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在校学生,另外还有教师、干部、工人等;活动范围涉及教学、科研、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闲暇生活等;主要体现于一所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劳等方面要求的综合校风。其二,校园文化即指学校内的学生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组织社团活动。
(五)我们的校园文化观
一个社会的文化类似于一个包含三个层次的同心圆。最外层是器物质,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中间层是制度层,包括人际关系及其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最内层是价值观念和观念指导下的人们的行为规范,是文化之魂。三个层次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价值观念是一个文化核心,集中体现了一个文化的特色。人们是依据社会文化的结构分类,将校园文化纵向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浅层面文化:校园物质文化;第二个层面是中层面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第三个层面是深层面文化:校园精神文化。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学校科学管理的一种方式。它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都发挥作用和影响。具体说,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价值取向、群众意识信念体系、行为方式、道德情操、校园精神以及学校环境氛围、规章制度等诸多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实体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校园文化赋予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包括育人为本的校风、敬业为乐的教风、成才为志的学风等,其核心是以爱党、爱国、爱校为主旋律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启迪促进、规范约束、心理构建、群体凝聚及社会辐射等功能。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校园文化反映着一个学校师生的精神理念、思想面貌。它起着陶冶师生情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德育实效,激励师生努力学习和工作的重大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可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德育模式。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为达“以化天下”之目的,学校必须大力提倡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兴校,人文培德,以文养性,在校园文化的摇篮里,丰厚历史的沉淀,唤醒纷繁的未来。
二、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体现国家和广大师生利益的一致性。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制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所以,一旦形成人们的意识,就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导向作力量。特别是培养目标、校训、校风,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它引导着广大青年学生成才的道路和方向。
(二)示范作用。
校园文化的示范作用是指校园文化的主体中的优秀人物对其他人的示范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影响。此外,散见于校园中的书画墨迹、雕塑、纪念碑亭、历史名人塑像等人文景观,也都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示范作用。
(三)规范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文化,它把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约束规范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学校的独特节日(如校庆)、典礼、仪式等,以学校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行为规范的方式熏染着学生。
(四)筛选作用。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在它影响下形成的集体心理定势,对一切外来信息、社会影响有筛选的作用。这种筛选作用源于校园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它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但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表现出较大的坚定性和独立性。
(五)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像一种无形的模具,引导着人才的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激发每一位师生员工巨大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六)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和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从而对青年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青年学生的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上。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仅表现在师生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也表现为社会的瞩目和认可。
(七)塑造作用。
校园文化是青年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浸染其中的青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个性与潜能。这自然也同时拓宽了知识面,调整了知识结构,更重要的还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包括控制情感的理智态度,承受失败的责任能力等等。这些根本上促使青年学生逐渐摆脱依附感,确立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心态。所以,校园文化使青年学生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把校风传统转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完成世界观的形成和人格的初步成熟。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形成,对弘扬办学理念、培育校园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能激发和凝聚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二)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校园文化活动能否顺利正常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首先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如成立由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执勤队、校园文明监督岗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常规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公物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师生操行考核评定制度等等。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同教学科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第三,教师群体作为制度建设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建设者,其素质的高低及工作作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心中有爱、目中有人”,弘扬“敬业、奉献”精神,二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时俱进,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构建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人际关系三部分。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校园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过错,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还要敢于承认错误,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其次,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同学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提倡同学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建立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第三,作为教师,应当杜绝“居功自傲、文人相轻”的不良思想,从事业出发,互相理解,求大同,讲究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更充分地使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形成学校精神
从基础开始,挖掘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突出学校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一是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需要。三是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挖掘特色,结合特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传统即是历史赋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任何文化的建设无不是从尊重历史缘由开始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学校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承优良传统,审视利弊,展望未来。②确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各类高校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不一,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在立足于这种特殊要求基础上,才能有利利于学生成才。③挖掘特色,既要以现有校园文化状态为基础,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
总之,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从如何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出发,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优良环境。使每个学生生活于其中,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诸方面都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实现对学生时代性格的塑造。通过努力,培养出有着崇高的理想、高度的创造力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1、校园的选择和规划,要从学校特点出发,有利于育人。校园要象“园”,总的要求是:宽敞、清新、优美,富有生机和美感。学校的总体设计要布局合理,既能满足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又不互相干扰;既规整统一,又错落有致;既有主体基调,又有小品点缀。所有这些又要和谐协调地统一于整体。教学建筑群应该相对集中;课间休息和课余活动场所,要依附并渗透于教学建筑群;体育场地和多功能活动室需适当远离课堂区,以避免干扰;办公楼可位于学校建筑中心,既便于管理,又可为学生生活区和教学活动区的屏障。各单元之间既互为联系,又相互独立,以致功能分明、主次相映。不同的建筑物,应该根据功能不同而造型有异,就造型的意境而言,图书馆宜雅致、幽静,实验室宜严整、凝重,办公楼宜朴实、亲切,宿舍楼宜疏朗、恬静。但是,以上建筑特色是就一般而言,因为它们毕竟是整个校园的局部,必须顾及大环境的一体化,也就是说,要服从整体意境和风格。只有这样,才可能造成整体与局部间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严整而又生动的关系,整个校园的建筑群才有可能形成交响乐般的节奏和旋律。这种整体规划要求,必须贯彻在校园建设的始终。
2、根据校园的总体规划,要切实地抓校园绿化。绿化对校园的美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走进一所树木葱茏、芳草遍地、花红柳绿的校园,必然会感到生意盎然,赏心悦目。当然,校园的绿化并不是随意种花、植草、栽树,而是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和不同区域的功能,结合环境特点,遵循形式美的规律。按照规划的意图栽植,从而使校园成为人化的自然。校园的绿化还要考虑到植物在四季里的枯荣盛衰,要妥善安排四时花草树木,落叶树与常青树相邻,春花与秋花相间。这样,可使校园终年常绿,四时锦绣。比如教室、礼堂、图书馆等教学区,适宜栽种树姿美丽的树种;宿舍区、运动场、主干道,可以选培生长快、遮阴好、树冠整齐、冬季落叶的树种。校园的绿化,还应注意草坪绿化,如果草坪面积占校园空地的三分之二,则校园环境会变得清新幽静。占地宽敞的学校还可培植小面积的人工林、挖掘鱼池和整修花圃,如果再恰当地建筑一些古色古香的亭、台、轩、榭、假山,配栽修竹丛丛,开辟回廊曲径,这样更给人以古朴清幽的美感。校园里还可以搞一些雕塑。这是常设性布置。雕塑的内容,可以是人文纪念性的,以提供师生敬仰,如名人塑像;也可以是为了强化和丰富空间的,以满足师生多样化心理和视觉美感,如纯粹装饰性的雕塑。雕塑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注意在风格、色调、尺度等方面与整体建筑及其环境的和谐统一。
3、教室的合理布置和环境卫生,对美化校园关系也很大。教室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因此,教室的布置装饰也要讲究。一般说来,教室的墙壁和天花板最好是白色,课桌椅的颜色以木质色为好。教室的光线也要注意适中,过亮则烦,过暗则闷。教室的布置,要简洁、高雅,富有激励性,给人以清新、热烈的感觉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各种栏目、园地、壁报、语录、字画等不可太多,内容要恰当,形式要美。据此可以在左右墙上分挂两幅长形字画,用以明志;在正墙的黑板上壁可贴简洁的口号或奖状,用以励志;后墙上辟学习、生活园地,用以交流。开展环境卫生活动,也是美化校园环境的措施之一。环境卫生活动,贵在经常,持之以恒。一般情况下,在学生中应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活动,定期集体性的检查、评比,在开展集体卫生活动的同时,还要抓个人卫生。这也是学校美育不可忽视的内容。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使学校既成为校园,又成为花园和乐园。高品位的物理环境,对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优美的物理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它能在丰富人们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使人们身心获得松弛、安宁和愉悦,还能起到净化心灵、升华道德、激励向上的作用。19世纪法国美学家库申说过:“美感是一种特别的情操,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
2、“合格+特长”的育人特色
(四)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建设高品位育人环境
环境文化体现学校的统一精神、群体意识、理想追求和领导者的管理风格。田东中学把创设一个绿化、净化、美化、知识化和教育化融于一体的物质环境作为校园建设的目标管理方向。学校聘请了专家、行家对学校绿色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按照“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的建设原则,把校园分为三个活动区、一个教学区和一个生活区,依照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设计相应的景观。构建了由树木、绿篱、花卉、草坪、假山、喷泉、凉亭、花廊、石凳、石径为一体的“花园式”校园;营造了由名人画像、绿色环保宣传窗(橱)、绿色画廊、环保教育警示语和创建“绿色学校”宣传条幅、彩喷等组成的“创绿”氛围。尤其是通向学校大门的长达100米的绿色文化长廊、学校主干道旁长达50余米的宣传橱窗和环绕运动场的绿色山体,以及体育活动区与红色跑道、蓝色球场相映生辉的绿色草坪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小天井设计精巧,鲜花绿树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各楼层的花槽姹紫嫣红,层层叠翠,犹如空中花园;教学楼四周的小花园花木葱茏,绿草如茵,一片生机昂然;教学楼前矗立的“奋斗·图强”的主题雕塑气势宏伟、意蕴深长,整个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独特、一流的优美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的情趣。
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把学校形象传播给社会公众的显性视觉对象,它是体现一间学校是否高品位的外在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该校校园环境建设所追求的,正是要让所有能说话的东西都能体现其内涵和个性,给学生以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向上的激励,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质。因此,他们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不仅是使校园的环境更加秀丽,而且是把学校的育人理念、人文关怀渗透到校园整体环境中,构件人文化的生态校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使学校师生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注重优化学校环境,发挥环境的审美、约束和导向功能。走进校园,满眼翠绿,整洁、宁静、优雅的环境规范了学生的言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我们在户外设置了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学习园地、科普画廊、师长寄语、同学互勉等,在室内布置了名人警句和美术书法作品,还安装了“悄悄话信箱”、“建议箱”、“捐款箱”、“测高器”、“跳摸板”和“小舞台”。整个校园犹如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宫殿,散发出浓郁的文化芬芳。他们力求“让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赋予教育功能”。优美的环境塑造了学生健康的心灵,促进了学生健康的成长。
(五)大力开展课外活动,热情鼓励和积极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学校为了塑造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时代新人,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大力鼓励和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校现有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20多个,学生几乎全员参与,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品位 校园文化教育应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学生兴趣的特点,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发挥其个性品质,完善其人格,培养其才干。因而,他们建设校园文化,力求创新,以期提升学校整体品位。
1、让学生自主自律做主人。学校管理千头万绪,学生管理琐碎繁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他们成立学生自律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老师可以从繁杂的事务中相对地解放出来,管理中“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既可以解放老师,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自主能力。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2、让每一片叶子都沐浴太阳的光辉。把后进生转化作为工作重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爱,让每一片叶子都沐浴太阳的光辉,让 “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新时代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应提出:“转化好一个后进生,等于培养出一个高材生”。使优等生成材是“本分”,使后进生成材是“本事”。将后进生转化纳入量化考评的指标,将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资源上对后进生进行了倾斜,要求教师每周留出专门的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打牢知识基础,掌握学习技巧,养成学习习惯;要求教师在日常交往中注意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多传达爱的讯息和成功的期盼.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真正意义的健康不仅是要身体健康,还要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更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认识和合作精神。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除了体质强壮外,还应当表现为乐于学习和工作,能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认识自己,能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身心健康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该校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标准,还开办了心理咨询室,配有专业心理学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七)提高创造精神和活动品位
6.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六
关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人都捕拿注意到,90年代中国大陆几乎所有批判大众文化的著作或文章,都一无例外地引证了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尤其是阿多诺的《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见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与《电视与大众文化模式》(载《外国美学》第9辑,商务印书馆,1992年)。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出版的大陆学者撰写的关于大众文化或较多涉及大众文化的研究著作(如陈刚的《大众文化的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肖鹰的《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作家出版社1996年;黄会林(主编)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王德胜的《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姚文放的《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等),没有一部不是大量引用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尤其是《启蒙辩证法》中论“文化工业”的部分。然而不可否定、也不无遗憾的是,在引用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分析中国90年代大众文化的著述中,其方法不同程度地属于“搬用法”,即在将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描述-评价框架运用到中国的大众文化批评时,没有对这个框架在中国的适用性与有效性进行认真的质疑与反省。它们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打有“外国制造”的印记。可以说,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知识-话语型”。这些批评文字一般都要重复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家对于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特征的一些描述,如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标准化、模式化、伪个性、反艺术、批量化、平面化等;同时在价值取向上也重复着法兰克福的结论:形象的复制导致对现实的非真实认知;梦幻性特征强化人们的妥协与逃避;批量生产导致审美能力的退化等。这些描述与评价与其说是来自对于中国本土大众文化现实的认真解读,不如说是来自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启示”--而这个理论本来是针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大众文化的。正是因为有了法兰克福理论,中国大众文化的诸多“负面性”才变得如此“显而易见”(这方面的代表性论文可以参见尹鸿的《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金元浦的《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姚文放的《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2期;张汝伦的《论大众文化》,《复旦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等。在这里,我批评性地提到了这么多著述,丝毫不意味着否定这些作者的学术成就。值得关注的倒是:这么有学术造诣的学者不约而同地存在简单搬用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评理论的倾向,这恰好说明这种“搬用”几乎已经成为中国学者的“学术无意识”,惟其如此才更值得我们认真反省(这种反省首先是针对我本人的,因为我也曾经发表过简单地套用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分析中国大众文化的文章,参见我的《大众文化批判》,《文艺争鸣》1993年第6期)。
本来,援用某种西方理论来分析中国问题是无可非议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现代的中国学者即使在分析、清理甚至提出中国 “本土”问题时,想要完全排除西方理论已经没有可能(且不说是否必要)。但是简单地谴责西方的学术“霸权”是无济于事的(哪怕是出于反霸权的目的),重要的是必须意识到:西方的任何一种学术话语与分析范型,都不是存在于真空中,都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因而无不与中国的本土问题/本土经验存在程度不同的错位与脱节。如果不经转换地机械套用,必将导致为了(西方)理论而牺牲(中国)经验的结果。我并不否认中国的经验或现实本身也不可能是完全中国的,但它更不可能是完全西方的。遗憾的是,当今大陆多数从事大众文化批判的学者在援用法兰克福批判理论的时候,恰好忘记了中国问题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论前提:西方的研究范式与中国的本土经验必须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由于中国的大众文化批判没能充分考虑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因而也就极大地忽视了在当代西方历史语境中产生的文化批判理论(包括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在学理范型、问题意识、价值取向等方面与中国社会文化现实的错位与脱节。从方法论的?庖迳纤担桓霾徽那疤崾牵何颐怯Φ贝又泄氖导饰侍獬龇⒋戳⒒蛞煤鲜实睦砺郏皇谴永砺郏ú还苁嵌嗝词摈值牡贝鞣嚼砺郏┏龇⒅圃旎蚩浯笾泄乃?quot;问题“(据我所知,在参与大众文化讨论的学者中,只有徐贲先生比较清醒、自觉地意识到了法兰克福文化工业理论的偏颇与不足,因而在运用这个理论分析中国问题时显得比较谨慎。参见他的《评当前大众文化批评的审美主义倾向》、《影视观众理论与大众文化批评》等文。分别载《文艺理论研究》(上海)1995年第5期和《文艺争鸣》(长春)1996年第3期。稍感遗憾的是,徐文以介绍西方的大众文化研究走向为主,只是偶尔才提及中国的文化批评)。
二
中国的大众文化批评之所以自觉不自觉地简单搬用法兰克福批评理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整个思想体系及其产生的语境缺乏系统的了解,从而不能把他们的大众文化批评纳入整个批判理论及其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思考。作为一种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根本理论宗旨是批判现代形态的极权主义。解剖与批判极权主义,呼唤个体人的解放,始终是法兰克福诸将终生的目标。而作为批判理论的组成部分,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理论出发点与宗旨始终是批判极权主义文化控制与意识形态。或者说,法兰克福诸将之所怨刈⒋笾谖幕校且蛭前汛笾谖幕驳弊魇且恢旨ㄖ饕宓囊馐缎翁?-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商品拜物教。
这个理论当然不乏深刻犀利之处。但是既然任何理论都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因此必然也带有其有效性限度。从根本上看,国内大众文化批评在运用西方批判理论时存在的问题就是由语境抽离导致的抽象化。由于把一种理论与它产生的语境加以分离,这种理论就成为抽象的、非历史的理论,一种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它似乎可以不加改造地运用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大众文化,包括中国的大众文化。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遮蔽中国大众文化以及它所扎根其中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因而,要分析法兰克福批判理论是否以及如何运用于中国大众文化,首要的工作就是把它加以语境化与历史化。
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集中关注是在该派成员迁居美国之后,而它的主要参照与批评对象是当时(40年代)恰好处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美国大众文化。但如上所述,法兰克福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其整个社会批判理论的一部分,而这种社会批判理论在其初期的形成过程中是以纳粹德国的法西斯主义为主要经验资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法兰克福学派只看到了各种极权主义的共同性而对于它们之间的差别关注不够。依据马尔库塞《极权主义国家中的反自由主义斗争》(1934年)的观点,所有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均包含三个基本因素:
1、普救主义,强调整体对于个体的绝对优先性,把社会总体化;
2、自然主义,即把种性、血统、祖国以及种族或集团的领袖(如希特勒与斯大林)偶像化;
3、政治存在主义,把政治变成存在的本质关系,从而使个体牺牲于总体国家的统治下。可见,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以”整体“或”总体“(它可以是国家、民族、阶级或某种
”主义“)取消个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上述意义上的极权主义不限于法西斯主义,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与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同样是一种”极权主义“。我们可以认为,在总体化、一体化、消灭个性自由的意义?希饷唇惨膊晃薜览怼5欠ㄎ魉怪饕澹ɑ蚬易时局饕澹⑺勾罅种饕澹朊拦笾谖幕募ㄖ饕灞暇勾嬖谥匾畋稹F渲凶钗饕牟畋鹪谟谏缁嶂贫然蛎褡骞业慕ü剐问讲煌佣贾露杂谝熘饰幕ǚ醇ǖ牡挚剐晕幕┑娜萑坛潭鹊牟钜臁7ɡ伎烁Q稍诘笔蓖菩泄易时局饕逵敕ㄎ魉怪饕宓牡鹿媪倜鸲ブ郑诖笾谖幕?quot;泛滥成灾”的美国却得以生存下去,而且他们批判大众文化的研究项目还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这一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本身就相当说明问题。如果我们把法西斯主义、期大林的极权主义与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把苏联“社会主义”文艺的一体化权力与美国大众文化的一体化权力相提并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忽视两者的区别,使貌似深刻的批判趋于抽象与无效。我以为,法兰克福学派在这方面存在巨大的理论盲点。它本身就存在非语境化的问题。众所周的,它们只是虚假、抽象的“存在”概念的影子,它们唯一的社会内容是对无法一致?母鲂缘那恐菩砸煌郴晕薹ǖ骱偷拿茏刺谋砻嫔系牡骱汀R虼硕宰芴逍缘呐行酝甘泳褪且沂境龈鎏逑喽杂谧芴宓姆磁亚蹦埽沂境錾缁崂分杏篮愕姆穸ㄐ浴⒎至押屯呓狻?quot;(均请参见杨小滨:《否定的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38页)在黑格尔的“绝对”中,没有真正的自由的立足之地。尤其是,哲学上的总体性思想如果施加于社会建构的工程,就必然会导致以某种“集体”、“人民”、“国家”或“主义”名义的专制,甚至发展为法西斯主义的口号:“个人是无,人民是一切。”而这个口号实际上不只是德国法西斯的专利,而是所有极权主义的共同口号。中国知识分子记忆犹新的文革时期的极权主义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被利用的口号上,没有一个现代的极权主义统治者会仅仅依靠武力维持他的统治,他一定会有一个堂而皇之的意识形态合法化手段,这就是某种“总体性”的诉求。文革专制主义的合法性依据也是这样一个“总体性”诉求,一种虚假的自由与解放的承诺。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绝不会建立在这样一个总体性上。所以阿多诺说得好:“解放了的人类将不会是一个总体。”(杨小滨:《否定的美学》第139页)阿多诺的这些思想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的理论(虽然一个是以西方的资本主义为批判对象,一个是以前苏联模式的计划体制为批判对象),它们都是我们反思文革式极权主义的很好的武器。四
如果说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总体化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用来分析与解剖文革时期的文化专制是十分有效与犀利的武器;那么,用它来批评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中国“大众文化”反而显得牵强。如上所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在很多方面具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极权主义的特点,它的文化也具有空前的总体化(剥夺个人自由)效果(人人学唱样板戏、人人读红宝书、人人跳忠字舞、人人穿绿军装等等)。但是这种总体化意识形态的基础绝对不是商品经济或商品拜物教。恰恰相反,“商品”与“商品经济”是那个时代反复批判、臭不可闻的字眼。保证那种意识形态产生效果的是当时的极左的“社会主义”体制(计划经济、“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等)。
从80年代开始的中国社会的世俗化与商业化以及它的文化伴生物--大众文化,正好出现于て诘乃枷虢烙胍馐缎翁惶寤被淮蚱浦薄@返乜矗率瞪鲜亲魑杂谡庵忠馐缎翁惶寤被呐杏敕穸α砍鱿值摹H绻底钤绲摹⑾执幕ひ狄庖迳系闹泄笾谖幕ǘ皇歉锩?quot;群众文化“)是80年代初期从港台传入的邓丽君的流行歌曲(比如著名的《何日君再来》),那么,如果像法兰克福学派那样把它们一律理解为肯定性的、完全缺乏反抗性的统治性文化或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就显然缺乏历史的眼光(语境抽离)。恰恰相反,这些”流行歌曲“是作为对于极”左“时期一花独放、一统天下的”革命文艺“、”革命歌曲“的反拨与否定出现的。如果对于文革时期的”革命文艺“的极度单调、僵化、单一没有切身的体验,我们就无法理解挂在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口上的”美酒加咖啡“、”何日君再来“所具有的颠覆与反叛意义。正如有些青年批评家所敏锐地观察到的,80年代初期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都是对于极左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它们之间存在历史性的”合谋“,它们都属于”人学“纲领、属于反文革的叙事,突出个性解放与人道主义等主题。”邓丽君那种有点感伤的歌曲,恰恰与从国家话语里把个人分离出来的作用是一致的,这跟当时整个知识分子的要求是一致的“,”整个流行歌曲,它表现的就是个性,个人对自我内心情感的体验,它确实具有某种思想解放的味道。“(陈晓明语,参见《文化控制与文化大众》,《钟山》1994年第2期)这样的观察比之于简单否定流行歌曲更具有历史的眼光。
一旦回到中国的语境,我们即会发现,如果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商业社会作为商品拜物教形式的大众文化,那么第一,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进行的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实践。改革开放在相当程度上纠正了这一实践,但选择的依然不是资本主义道路;其次,中国的商品经济只有很短的历史,商品逻辑与植根其上的大众文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面侵入与绝对控制即使在今天也不是现实。
这里的关键是要把握以商业化为核心的社会变迁在中西方所处的历史阶段的错位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文化功能的差异。因为,商业化无疑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土壤。以电子传媒为载体的现代大众文化在西方与中国所面临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它的相应的功能都存在极大差别。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西方的现代启蒙思想(或启蒙现代性)以及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在电子传媒与大众文化出现之前就已经确立或基本完成。在西方,启蒙话语与社会现代化过程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出现现代电子传媒。象电视之类现代电子传媒是在现代化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时才出现的。所以西方现代观念(如民主、自由、人权等等)似乎已经不十分需要现代传媒的支持,它在早在现代传媒出现前很久就已经深入人心并且落实于相关的
体制。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大众文化的出现更带有后现代的因素,它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现代西方思想,尤其是已经经典化的西方现代思想;而在中国以及其他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情况就很不相同。对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稍有记忆的人不难体会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与电视等大众传媒同步走向社会民众,尤其非知识阶层的。正如徐贲说的:”在中国,启蒙运动从来没有能像媒介文化(引注:即现代大众文化)那么深入广泛地把与传统生活不同的生活要求和可能开启给民众。群众媒介文化正在广大的庶民中进行着五四运动以后仅在少数知识分子中完成的现代思想冲击。在这个意义上,群众媒介文化在千千万万与高级文化无缘的人群中,起着启蒙作用。“(参见徐贲:《文化批评向何处去》,第172-173页)当然,中国的电子传媒并不都是在传播现代的启蒙思想,其中当然也夹杂着封建主义、极权主义或后现代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意识。但无疑,把中国的电子传媒的作用与功能单一化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它发挥的至少不只是消解现代性的”后现代“消极作用(如今日大众文化批判者所认为的)。这是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也是中国大众文化的特殊性。更准确地说,当今中国的现代传媒发挥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多面功能,对之要作细致具体的分析(包括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传播现代启蒙思想、限制它发挥启蒙功能的原因是什么等)。把大众传媒与后现代文化混为一谈,或者认为它与现代自由民主思想绝对对立,或者断言它仅仅导致了单质化的控制性文化空间,扼杀了真正的公共领域,都是一种极为简单化的判断(实际上,西方的大众文化也是历史地变化的,以一种不变的、绝对的、本质主义的观点看待大众文化本来就是一种非历史的态度。如上所说,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经验为基础的,这种特殊经验一方面是指他们对于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群众文化的经验,另一方面是他们在30、40年代到美国以后对特定时期美国大众文化的经验。而30、40年代的美国正好处于特殊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其时的文化企业能够从生产、发行到展示连成一体,成为真正的文化垄断企业。阿多诺所批判的文化工业的典型--好莱坞体制--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垄断企业(某几个大的电影厂拥有自己的制片厂、房产与影院)。但是四十年代末开始的反垄断法改变了美国的电影生产-放映-发行体制,规定制片厂不能拥有影院产地、不能垄断放映,从而沉重打击了制片厂对于电影市场的控制)。由于历史与社会文化的错位,商业化与大众文化在中国语境中的特定意义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家不可能理解的(当然也不能要求他们理解)。即使是今天的中国社会,从总体上说尚处于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政治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化过程之中,离西方式的后现代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还十分遥远(而且我们切不可把中国少数大城市中少数人的生活看作是中国的全部)。商业化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众文化则是它的必然伴生现象。如果没有80年代文化界与知识界对于准宗教化的政治文化、个人迷信的神圣光环的充分解除,改革开放的历史成果(包括大众文化的出现)是不可思议的。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大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紧密关联。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商品经济的出现以及它的逐渐发展壮
7.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七
竞赛是竞技体育训练活动的杠杆, 赛制则是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赛制变化是促进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动因。20世纪90年代初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国际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和职业化得到快速发展, 传统赛会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职业联赛制广泛开展, 比赛遍布于整个赛季, 比赛密度大幅度增加。在全球范围内, 自行车、高尔夫、网球、足球、拳击、赛车等职业赛事如火如荼。在市场经济极为成熟的美国, 以四大职业联盟 (NBA、NFL、NLM、MLB) 为代表的职业体育发展迅速, 其中NBA篮球冠亚军球队打完季前赛、常规赛和季后赛, 其比赛总场次即为113~118场。随着国际竞技体育赛制的改革, 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完善, 我国以球类为代表的大多数项目由传统的赛会制变为现行的主客场联赛制, 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足球、篮球、排球和乒乓球职业联赛为主体、以各类商业性比赛为补充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1]。
职业联赛的多赛制现象成为当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显著特征之一, 比赛的数量、密度、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导致原有的训练和比赛周期安排随之发生急剧改变, 训练周期理论也从传统分期训练理论一枝独秀, 到板块周期训练理论与之并存。周期训练理论是研究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并依此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理论[2]。训练周期理论运用了人体在生物和社会活动方面具有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该理论被广泛地作用于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基础。随着竞技体育训练实践的发展, 周期训练从分期理论发展到板块理论, 不断丰富完善。
1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
1 . 1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兴起
早在20世纪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之际, 各国运动训练专家就对运动训练周期问题给予了关注[3]。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起, 随着二战的结束, 国际赛事恢复正常, 有关周期训练的研究在前苏联广泛开展, 朴素的年度周期训练理念被人们普遍接受[4]。自20世纪初莫乐菲与托夫提出“阶段训练分期”思想, 经过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拉乌尔和毕卡拉“ 全年训练分期”思想的发展, 至1964年Matveyev基于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目备战奥运会与世锦赛训练实践的系统研究[5], 出版了《运动训练的分期问题》, 标志着分期训练理论的形成。前苏联及俄罗斯一直关注周期训练的研究, 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并拥有丰富的运动训练经验, 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取得过骄人成绩, 竞技水平保持在世界前列。普拉托诺夫研究显示, 前苏联国家队运动员在重大赛事中展示出赛季最好成绩的比例高达55%~70%, 同一指标高于西方国家运动员3~4倍[6]。
1 . 2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
多年来, 分期训练理论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和教练员的认同, 成为指导周期训练安排的典范。其理论核心内容在于以下所述。
第一, 竞技状态及其评价标准。根据Matveyev的研究, 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竞技完善的每一个新阶段, 通过相应的训练所获得的有益于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程度状态。其中, 竞赛条件下运动员所展示出来的运动成绩, 是竞技状态评价的核心与最终指标。
第二, 竞技状态发展时相及年度周期的划分。分期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周期训练理论认为, 运动训练分期的自然基础是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发展由获得阶段、保持阶段、暂时消失阶段3个交替变化的阶段组成, 由此训练的周期也相应地划分为准备期、比赛期与过渡期, 如表1所示, 每个时期赋予了相应的阶段目标与训练安排。同时, Matveyev通过统计分析450多份田径、举重、游泳等体能类为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训练安排与运动成绩变化, 确定了高水平运动员年度竞技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并提出年度周期的单周期、双周期和三周期模式类型。
第三, 各时期训练安排特点。大周期的基本模式确定后, Matveyev进一步阐述了大周期各时期的训练安排特点 (见表1) 。准备期:进一步分为一般训练阶段、专门训练阶段两个大阶段, 一般训练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一般训练, 训练负荷安排以渐进地增长训练量和强度进行, 但主要是增加训练量;专门训练阶段, 训练负荷安排训练量达到最大, 并且有选择性地提高训练强度。比赛期:主要是完整的比赛练习, 专项训练安排在增加训练强度的同时, 相对减少或保持训练量。过渡期:负荷安排低训练量、高强度, 全面促进形成参赛竞技状态模式。
1 . 3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竞技状态的形成以超量恢复为生物学基础, 这一理论通过建立负荷与恢复之间的关系, 以刺激-恢复后肌糖原系统的变化为依据而提出, 核心在于后一小周期训练的开始恰好处于前一周期机体超量恢复的最高点[7], 如图1所示, 通过3个小周期的训练叠加效应, 使机体的心血管系统及能源供应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 从而促进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形成。有研究认为, 长跑运动员可以用超量恢复说明其训练的规律, 即训练过程分为疲劳、恢复与超量恢复3个部分, 这种模式可应用在一次训练课、小周期或中周期训练中[8]。
周期训练层级的划分为训练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教练员可以根据比赛日程和季节的变化, 选择周期的顺序、内容和持续时间, 确定各周期具体的训练方式方法, 以决定运动竞技能力的高峰期以及该高峰期的持续时间。早期的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将一年作为一个大周期, 特别适合于具有季节性的项目, 如滑雪、滑冰和赛艇等项目。后来, 训练周期也作了改进, 针对一年双赛或三赛项目, 年周期内出现两个或3个大周期, 每个大周期再根据专项训练目标进一步划分为3个小周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 马特维耶夫本人也对这一理论不断完善, 提出应补充考虑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训练个性化问题, 以弥补一般性理论的不足[9]。
2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
2 . 1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
近年来世界竞技体育多赛制的巨大变化, 使得传统的分期训练理论已不能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诸如:一些运动和技术能力的同步发展带来的限制;无法提供竞技状态的多次高峰, 即在多次比赛中获得成功;基础和专项准备时间过长等[10]。在这种背景下, 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新的周期训练理论——板块周期训练。“板块”一词最早出现在Verhoshansky (1985) 的专著《训练过程的程序化和安排》中, 用来指集中使用某一单方向负荷的阶段, 1999年Verhoshansky专门撰文对传统分期训练理论进行批驳[11]。20世纪90年代以Verhoshansky为代表, 近年则以Issurin[12]为代表, 在批判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缺陷的同时, 对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内涵进行了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2 . 2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
板块训练是指一种具有高度专项化集中式训练负荷的周期化训练模式, 由几个训练因素集合成一种具有专项功能和彼此紧密联系的单元[13]。板块周期训练理论与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板块强调按序列依次发展运动员的各种运动能力, 并认为多种具有高度指向性的训练负荷不能同时进行, 单方向的集中训练负荷可以有效避免同步发展多种能力时能力间的相互干扰, 使训练更加集中、更加专项化和更具有可控性, 运动员需要的各种能力因而得到依次发展, 而不像传统周期那样要求同步发展。
基于上述训练理念, 板块周期理论划分了小周期、中周期、训练阶段, 并设计了不同训练板块的基本目标与要素。小周期包括若干训练课, 并持续若干天 (一般一周) 的训练周期[14] (见表2) , 中周期包括一系列小周期的中等规模的训练周期[15], 这种中周期-板块的中等规模的训练周期是板块理论的最突出体现, 这种训练计划使训练更加集中、更加专项化和更加可控。
3种板块对训练分别发挥3种不同的作用:积累板块主要用于运动员积累基本的运动和技术能力;转换板块用于将运动员的运动潜力转变为专项比赛能力;实现板块实现运动员的比赛准备并促使达到预期参赛效果。积累板块和转换板块的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周, 实现板块的持续时间为2个周, 这3个板块被组合为以比赛结束为标志的一个独立的训练阶段, 一系列的训练阶段又构成了年度大周期, 如表3所示。
2 . 3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最关键、最基础是训练负荷的集中原理, 即只有高度集中的训练负荷才能产生有效的刺激, 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竞技能力的提高。其理论基石:一是高度集中的训练要求将同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概率降至最低。二是当所需训练的运动专门能力超过同步训练的数量时, 序列式训练成为唯一可行的路径。三是专门化的中周期-板块分别对训练发挥3种不同的作用[16]。与以往传统的周期训练相比, 板块周期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训练总量大幅减少, 降低了运动员过度训练发生的概率。二是多高峰的训练安排, 使运动员可以在整个赛季多场比赛中表现出高水平竞技状态, 更多地获取优胜。三是每个中周期需要评估的运动能力数量大幅减少, 使训练过程的监控更加有效。四是根据不同训练的主导方式, 营养饮食方案以及身体恢复计划可以得到适时地调整。五是由多阶段构成的年度训练计划, 可以促进重大比赛适时出现最佳竞技状态。板块周期理论与方法, 已经发展为针对高水平运动队频繁参加赛事具有指导作用的一般原则。
3 两种周期训练理论分野与整合
3 . 1 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分歧
当前, 竞技训练理论界围绕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学术争论颇多。从发展的角度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缺憾与不足。一些学者认为, Matveyev的周期训练理论过分强调一般训练, 忽视了专项竞赛的需求, 这就使得训练过程从形式到负荷安排都脱离了竞赛对专项竞技能力的根本要求。从生理学的角度讲, 高水平运动员若长期给予非针对性的一般训练安排, 机体的生理负荷就难以达到或接近专项能力适应水平, 长期下去必然导致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下降, 运动成绩的下滑。又由于赛事准备期时间长, 中间缺乏高水平的竞技比赛, 机体得不到有效的强度刺激, 以致进入比赛期后机体对突然的高强度竞赛负荷刺激无法适应, 容易促发运动伤病。从实践发展的角度看, 由于竞技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的快速发展, 竞技比赛密度大幅增加, 高水平运动员只能依靠赛事间隙进行调整、恢复或针对性训练, 而不再像过去全年单项赛“大周期”训练那样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随着竞技体育赛事活动的深刻变化,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那些在赛季任何时间或整个赛季都要具备高水平竞技状态的运动项目。与传统周期训练模式相比, 板块周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但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 板块周期理论也存在某种缺位。一是当前的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还不够细致完整, 还没有体现出准确性、多元化、多维度结构的思维特征与安排方式。二是板块周期的训练结构缺乏完全的准备期。如果准备期基础训练不够完整, 机体的能量储备就会有所缺失, 至比赛期就会出现体能缺乏、动力不足的现象, 影响到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板块周期结构安排明显具有针对性的局部设计, 而不是总体版图, 因而缺乏全面综合发展的理念, 如果长年按此安排进行训练, 极易导致大强度造成的伤病而得不偿失。
3 . 2 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整合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是当时训练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其中训练安排理念与方法至今仍对训练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既要认识到该理论的历史作用, 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推进其发展,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从运动训练实践应用的角度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具有一定互补性, 各自有其适应范围与应用领域, 在指导不同训练对象、不同竞技项目的运动训练实践中寻求整合路径。
从所针对的训练对象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是包括多年、全年及半年型的大周期以及中周期和小周期的理论, 其针对的训练对象既包括处于基础训练阶段、训练提高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 也包括处于最佳竞技阶段与竞技保持阶段的高水平运动员, 而板块训练理论所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适应于处于最佳竞技或竞技保持阶段的高水平运动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所适用的训练对象范围更广。从所针对的竞技项目来看, 现代竞赛体制的改变并没有覆盖所有的竞技项目, 对于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来说, 多赛制与传统的赛会制相比明显发生了变革, 每年竞赛数量大幅增加, 但对于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赛艇、皮划艇等项目来说, 还是以成功参加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每年的两大赛 (世锦赛、世界杯;全国锦标赛、冠军赛) 为主要目标。前者的训练安排以板块周期为主, 最大特点是依据高水平运动员的适应规律, 强调以板块形式依次集中发展少数专项能力, 使运动负荷及其机体内部发生高度精确性反应。后者的训练安排以传统周期训练为主, 其优势在于突出了训练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总的来说,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应用于不同的训练对象与竞技项目, 并在训练组织的整体性规律和竞技状态的适时调控中实现应用整合。
4 结语
8.传统文化的理论 篇八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随着人类活动的深入发展,文化也随之产生。文化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一种关于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共同体。同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被超越和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每个文明都有其应该被保留和继承的文化精髓。而思想文化则是伴随文化产生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一种思想文化一旦被受到了认可,其就可以凭借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这里的人的言行举止。思想文化同样能够塑造民族个性,就像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其被中华民族儿女代代相传,融合了儒家、墨家、法家等百家的思想精髓,深刻的影响着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与文明传承。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现实意义
(1)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如今,国际范围内国与国的竞争显得尤为的剧烈,而在日新月异的国家发展新格局中,文化将作为一种全新的软实力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将思想文化这一软实力搭配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成为了新时代的综合国力高低的评价方式。在这个阶段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向学生讲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内容,例如“爱国主义、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等内容对于帮助学生自觉形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是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延绵发展的重要凝聚力。而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虽然这段文化到了近代受到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但是这段文化的传承却也一直生生不息的延续到现代,并成为了世界大国,在世界的发展舞台上始终占据着巨大的作用。
三、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的必要性
(1)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处于高校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均已经达到成熟的状态。因此在这个阶段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使得学生凭借其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2)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指引方向。首先,借助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可以及时对学生的思想动向做出相应的引导,并且让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并将比较中出现的不一致的地方予以剔除。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但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大力的推广,还能够使得思想政治课程突破原有的教学限制而变得更加的多元化。
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的基本对策
(1)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所具体包含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而从深层次来看,这些课程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是未来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发展。但是,目前的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上,有些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不紧凑,且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度也较低。(2)改变社会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重视感,避免功利教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变得日趋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学习的时候都变得异常的功利。对于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是仅仅以“有用或者是没用”来做标准。(3)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教学的实践性。现如今,很多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在进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将原本可以很生动活泼的课程变成了枯燥的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方式是必须要避免的。因为,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是其也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其这些特点,例如,在课余时间内组织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艺、棋艺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深刻的领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契合点,还能够将原本枯燥无趣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灵活,这才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喜欢的一种教学和学习的方式。
结束语: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相互的结合后,既能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也能够使学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其二者的结合要保持高度的重视,并将其二者的融合更好的推广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理论】推荐阅读:
传统薪酬理论的困惑的论文12-08
传统文化的知识06-09
传统文化的特点10-23
传统文化的教育11-10
春节文化传统的作文08-18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06-19
我们的传统文化作文08-06
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09-03
传统文化的源头作文10-04
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