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标本采集试卷及答案(共3篇)
1.血标本采集试卷及答案 篇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入住儿科需静脉采血的年龄小于4个月的患儿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病理性黄疸32例,婴儿肺炎38例,便血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
1.2方法待患儿吃饱40 min后,将其仰卧于操作台上,暴露手背或足部,找到合适的血管,进行按摩1分钟使血管充盈。消毒皮肤,右手持留置针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20°角进针穿刺,见回血后送软管退针芯,固定好,拧掉肝素帽的那端放入去盖的血标本容器,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滴入,至所需血量后旋紧肝素帽。用抽取5m L盐水的封针液插入肝素帽,将血液推入血管,血标本采集完毕后连接输液器输注药液。采血和输液一次性完成,既能减少患儿的痛苦,又能使家长易于接受。
2结果
80例血标本一次性采集成功75例,血标本不足3例,穿刺失败2例。
3讨论
2.血标本采集试卷及答案 篇二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81-02
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对疾病的诊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结果的偏差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对疾病的正确判断与治疗。临床将无法进行检测或检测后严重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标本统称为不合格标本。据统计,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率达9.4%[1]。现就影响危重患者血标本采集质量的主要因素综述如下。
1 采血部位选择不当
ICU危重患者常常会留置动脉穿刺导管或中心静脉置管,部分护理人员会选择动静脉置管处采血,有研究指出[2],从动静脉置管处采集的血液样本的APTT时间,比肘静脉处的明显延长。周亚敏等[3]研究证明,从指尖部位采集血液检测的血糖值不能准确反映重症患者的真实血糖水平,且患者的水肿程度、乳酸对指尖血糖均有影响。
2 血标本采集时机和保存方式不当
2.1 采集时机 生化标本采集血液时间一般在清晨的早餐前或者进食12小时以后进行抽血[4]。ICU患者中疑为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患者,常需采集血标本做细菌学检测,沈恺妮等[5]指出,不同疾病人群的采集血培养的最佳时机可能不尽相同,对于老年人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若存在感染证据,即使体温正常也应抽取血培养。
2.2 保存方式 血乳酸是检测危重病患者的一个重要指标,覃纲等[6]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存放时间延长,细胞代谢活动明显增强,乳酸检测值明显增高;血培养标本采集后若放于冰箱中冷藏保存,会导致不耐低温的细菌死亡,导致假阴性结果。因此,血标本采集后的保存方式也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采血量和采血顺序的影响
3.1 采血量 精确的标本采集量是保证检验质控的前提,,采集血液的量一般都有严格要求,石忠娟[7]研究表明,采血量过多或过少, PT、APTT的结果都会受到影响;刘玉兰等[8]也指出,凝血试验中对采血量的控制直接影响着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3.2 采血顺序 对于临床常见的双向针一针多管采血时的顺序影响,包海燕指出[9],不同的采血顺序对血流变学检测结果会有不同。而采血的顺序对电解质检验结果的影响大家颇有争议。张伟[10]指出,采血顺序安排不当,可使采血针头黏附化学添加剂混入电解质真空管使血钾检测结果升高。
4 标本溶血、凝血及抗凝剂的选择
4.1 标本溶血与凝血 标本溶血是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干扰因素,使用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导致溶血率达到12%[11]。目前,引起标本溶血、凝血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12-13]:(1)止血带结扎时间过长。 江新泉等[14]研究表明,采血时将止血带压迫时间超过1min,会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红细胞破坏而溶血;(2)采血前消毒液未干就进行穿刺;(3)严重脱水、休克患者,血管弹性差,为求血管充盈拍打血管;(4)采血技术欠佳,采血后血标本连同泡沫一起注入试管;(5)采血时血液直接冲撞真空采血管壁引起血液机械性损伤;(6)采血后剧烈摇晃。(7)护理人员抽血完成后,未将血标本与抗凝剂充分混匀等。
4.2 抗凝剂的选择 危重病人抢救和监护过程中,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许多医院仍是使用注射器抽取稀释肝素钠溶液后作为抗凝剂来采集动脉血标本,郑晓丽等[15]研究指出此种方法所测出的PCO2、Ca+、乳酸等均偏低。另郑东旭[16]研究指出,含不同抗凝剂的采血管选择会对肝功能的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Pretlow L,Johnson S,Russell B,et al.A novel approach to managing hemolyzed speciments[J].Clin Lab Sci,2013,26(3):153-157.
[2]隆海芬,王林,陈丽.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部分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N].大家健康,2014,8(24):65-66.
[3]周亚敏,朱国超,余燕子,等. ICU患者不同采血方法血糖值差异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90-493.
[4]马丽,胡艳萍.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0):2019-2020.
[5]沈恺妮,蔡倩倩,焦洋等.抽取血培养的最佳时机[J].协和医学杂志,2015,6(1):61-65.
[6]覃刚,李佳燕,韦柳青,等.血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危重病患者血乳酸值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111-114.
[7]石忠娟.浅析标本采血量对出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186-187.
[8]刘玉兰,关晔玮.检测凝血四项对临产孕妇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80):237.
[9]包海燕.不同采血顺序、送检时间及袖带压力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6):801-802.
[10]张伟. 采血顺序安排不当引起血钾升高1 例报告[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4):4741.
[11]黄玲,翟佳,孙新爱.4种急诊静脉采血方法与标本溶血的对比研究[J].医药前沿,2013,2:135-136.
[12]钱佳,郭利琴,姚春华,等.止血带的不同放松时机对血标本溶血及采血量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1):57-58.
[13]王晓阳,谢爱敏.引起血标本溶血的常见原因及改进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407.
[14]江新泉,姚黎晖,齐东翠,等.止血带压迫时间对受者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30):109-110.
[15]郑晓丽,赵会芳,宋萌,等.肝素锂、肝素钠抗凝采血器采集动脉血的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检测结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38):103-104.
3.血标本采集试卷及答案 篇三
在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通过抽血化验来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发现患者现存的问题。由于抽血化验的红细胞丢失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引起不同程度贫血的原因之一,因此准确适量抽取血标本尤为重要[1]。本中心在上机前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以下简称注射器)的传统抽血方法:每次抽血前需要计算所需采血量,再通过注射器转移血标本到采血试管,操作过程中将遇到估计抽血量不准确、操作过程中血液外溅引起血源性污染等问题。血透室大批量的抽血,给护士增加精神压力的同时,在分装血标本的过程中又容易污染血液,影响检验结果[2]。目前,本中心改用动静脉内瘘血样采集器(说明书见图1图2,以下简称采集器)进行采血,使采血变得更简便、更安全、护士对采血满意度更高。具体操作如下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血透室3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遵医嘱共采集血液标本85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方法,实验组使用采集器采血方法。对照组男10例女6例,年龄32~87岁,平均(53.83±9.56)岁,内瘘患者13例,长期置管患者3例;实验组男12例,女4例,年龄在38~82岁,平均(55.83±9.26)岁,内瘘患者12例,长期置管患者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管通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采集器采血的方法
(1)备齐上机和采血用物,认真查对,向患者解释采血的目的、方法。(2)协助患者取舒适且便于操作的卧位。(3)采血前评估患者血管通路:内瘘的评估包括视诊(内瘘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硬结等)、触诊(摸清内瘘血管走向和搏动、震颤强度)、听诊(用听诊器沿内瘘血管听诊杂音大小、清晰度、音调等);置管患者评估包括视诊(置管出口处及周围有无红肿渗液、导管有无破损、止血夹是否夹闭、置管侧肢体有无肿胀)、问诊(询问患者置管处有无疼痛、皮肤有无瘙痒等不适)。(4)内瘘患者:PVP碘消毒穿刺部位2次,范围8-10cm,一次性16G血透穿刺针空针穿刺,穿刺成功后排尽穿刺针PVC导管内的空气,连接采集器的锥形连接管,将采集器的管塞穿刺针刺入负压采血试管(多支试管的采血顺序按照2003年美国(CLSI)标准推荐的采血管顺序:1)血培养管;2)血凝管;3)血清管;4)肝素管;5)EDTA管;6)糖酵解抑制剂管)。采血结束后将试管180°颠倒(标本颠倒次数按照国际标准详见表1)使血标本和试管内物质充分混匀。再分离采集器和PVC导管,准备上机。(5)置管患者:先酒精后PVP碘消毒血透置管出口处、周围皮肤及导管连接部位,酒精消毒动静脉端口,注射器抽取封管液混合血10ml弃去,再连接采集器的锥形连接管,将采集器的管赛穿刺针刺入负压采血试管。采血结束后将试管180°颠倒使血标本和试管内物质充分混匀。最后分离采集器和血透导管,准备上机。
动静脉内瘘血样采集器说明如图1、图2所示。
操作示意图如图3所示。
1.2.2观察指标
抽血所需时间、血源性污染率、护士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的采血方法所需的时间比较(表2)
对照组在采集内瘘患者的血标本所需时间5±0.45分,在置管患者所需时间5±0.85分。实验组在采集内瘘患者的血标本所需时间3±0.32分,在置管患者所需时间3±0.65分,实验组采血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2.2不同的采血方法的血源性污染率(表3)
对照组的血液标本血源性污染率21.8%,实验组的血液标本血源性污染率8.6%。实验组的血液标本血源性污染率低于对照组(X2=10.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护士对不同采血方法的满意率对比(表4)
血透护士对对照组采血方法的满意度为78%,对实验组采血方法的满意度为95%,护士对实验组采血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6.35,P=0.01)。
3讨论
3.1采血量的准确性对照组采血用注射器采血时,由于抽出血的总量是采血前估算的且总量已定,在往多管采血试管内注入时难免会有误差,因此分装时容易造成试管内血容量不足或过量的问题。而实验组用采集器直接刺入采血试管,依靠采血试管内预设的负压来达到采血标准量,特别是需抗凝的血液标本流入试管内可按不同的比率立即抗凝,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血源性污染对照组采用注射器采血,在卸注射器、血标本分装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血标本被污染或血液溅出,这样会污染操作台及护士的手,增加血源性污染的风险,同时会影响患者的情绪[3]。而实验组采用采集器采血,是直接将血液送进负压试管中,由于采血器一端的橡胶套会包裹住针头,这样在多试管采血更换的过程中,既防止血液外漏,又起到减少护士因直接接触血液而受到感染的风险[4]。
3.3血标本质量采集器采血避免了使用注射器采血时的凝血及血标本破坏。由于血液在注射器内停留时间太长,特别是需抗凝的血液标本,极易引起血液不全或完全凝固,而采集器就能有效避免。同时,由于护理人员个体差异,在使用注射器操作时的力度、习惯等差异常导致血样本在注向试管时常导致溶血发生[5]。并且使用采集器采血可边采血边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防止血标本发生凝血、溶血现象[6]。
3.4采血效率采集器采血省略了注射器回抽血液、卸注射器、血标本分装的过程,而直接将血液注入真空采血管内,因此其所需时间显著少于注射器采血。并且使用采集器可一次连续采集多管血样而注射器采血则受注射器容量的限制。
3.5护士满意率血透护士对采集器采血的满意率是95%,对注射器采血的满意率78%,由此可见血透护士对采集器采血比注射器采血更满意。
4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采集器抽取血透患者透前多试管血标本所需采血时,可以利用试管内预设的负压来达到采血标准量,使采血更精确,有效避免因红细胞丢失引起患者不同程度贫血;采集器抽血所需时间更短、血源性污染率更低,促使护士对采血满意度的提高,因此,使用采集器比注射器采血更占优势。动静脉内瘘血样采集器已于2016年1月27日成功申请为新型实用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520748146.4。采集器在抽取血透患者透前多试管血标本中占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二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02.
[2]唐丽平,吴美玲,等.真空采血针在批量采血中的使用[J].中国校医,2013,27(01):67-70.
[3]朱瑞清,余艳霞,等.两种不同采血方法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2007,07(22):1231-1232.
[4]何红英,张向阳.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药,医学专业,2011,12(13):244.
[5]Ko YK.Group cohesion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 nurses in a special unit and a general unit in Korea[J].J Nurs Manag,2011,19(5):601-610.
【血标本采集试卷及答案】推荐阅读:
实验四 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及制作12-09
网络信息采集试题及答案09-01
手术室标本管理及送检制度09-30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信息采集及换证的通知10-21
远程数据采集及应用在光伏发电中的应用08-29
检验科标本保存制度12-08
标本兼治 规范执法工作执法工作08-28
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工作方案标本10-31
2023生物标本设计制作大赛策划书10-16
信息采集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