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读2课后答案(共6篇)
1.泛读2课后答案 篇一
1.简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第一,允许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粮食,每年粮食税额在春耕前公布,这就用粮食税制度代替了余粮征集制;第二,部分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允许私人中小型企业存在,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这就在工业方面改变了实行全部国有化的政策;第三,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商合法经营,这是实行粮食税之后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必然趋势;第四,对分散的小农经济,用渐进的、为广大农民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合作社形式把他们逐步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改革。3.简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答: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内建成,这就是能够用自身的力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克服国内工农矛盾,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依靠工农联盟,依靠内部积累,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下,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这是一国可以做到的。而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获得最终胜利,是指解决国家的外部矛盾,也就是免除外国武装干涉,从而免除资本主义制度复辟的安全保障问题,这需要几个国家无产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如果没有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或至少几个先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社会主义在某一国家内的最终胜利是不可能的。3.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答:苏联解体是多方面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又有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其中经济基础和内因是主要原因。1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影响; 2同美国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 3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严重弊端,苏联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比列失调的经济结构和粗放与赶超型的发展战略,最终造成经济每况愈下。
4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高度集权、党政不分、机关臃肿、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监督机制名存实亡,日益脱离群众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国家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1)改革是所有社会制度巩固、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都是经过多次改革来实现的。改革,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建成后,在不改变原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对于那些尚不完善、尚不健全的地方,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具体体制所进行的调整、改良、变革和完善。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解决其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和方法。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是,是苏俄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是苏维埃政权获得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2.论述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答:第一,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在苏维埃政权基础上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第二,在革命战争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和文化工作上来,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1.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1这种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进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人队伍出现了新的变化;上层建筑层面的发展变化;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等方面。
2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在其根本制度所许可的限度内,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做了一些较大幅度的调节、改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2)新科技革命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他所创造的生产力为社会矛盾的缓和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斗争,也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改弦更张”的一个原因。(4)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支撑作用。
3当代资本主义虽然有这些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
1)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是以私人资本为基础,以国家所有和其他经济形式为补充的经济结构;2)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存在和扩大;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还是要维护资本家的利益,4)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没有变,西方国家利用科技、军事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操纵有关经济组织、抢占市场、转嫁危机、掠夺和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趋势仍然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与发展过程长期性的统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3.应当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答: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确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保证了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三,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斯大林模式的推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有很多弊端和过失。
第一,它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造成了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的状态;它导致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压制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活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它导致了党和国家机关的严重官僚主义,;它导致了个人崇拜、个人专断、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健全,长期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历史局面。第二,当变不变,固步自封,拒绝改革,逐步走向僵化。
第三,苏维埃模式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几乎所有后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搬用过苏联的一整套理论和模式,产生了许多负面作用。
总之,我们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必须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要看到它只是社会主义的雏形,是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幼年的形态,在体制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甚至弊端,应予改革以适应经济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并失去民心;
5民族政策失误和民族矛盾激化;
6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促使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决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导因,即近因。
4.论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教训。
答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一断发展、进步的过程,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
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应该时刻注意克服“左”、“右”两种错误,特别要注意防止左的倾向
间,人民内部和各劳动阶级之间,从总体上看,不存在产生对抗性矛盾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人民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状况,真正当家作主,并使其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和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发展是社会中绝大多成员的根本利益,因而极大地增强了改革的作用,扩大改革的范围,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通过自觉的、不断的、有计划的、有秩序的改革来解决其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持续发展和完善。
(3)改革是新旧体制转换与完善的必经途径,不发达国家更难以一蹴而就建成理想的社会主义,更要不断通过改革来探索实行社会主义之路。
(4)改革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进行历史性竞争的需要。当前,社会主义面临着现代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处在历史性竞争之中。竞争与竞赛不同,竞赛充其量是谁先谁后的问题,而竞争则有你死我活的性质。竞争既在军事领域,更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固守传统拒不进行改革,实现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转变,就难以同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有力的竞争。
2.泛读2课后答案 篇二
第四版
【课后习题答案】
--囮裑為檤
第2章 8086的指令系统
〔习题2.1〕已知DS=2000H、BX=0100H、SI=0002H,存储单元[20100H]~[20103H]依次存放12 34 56 78H,[21200H]~[21203H]依次存放2A 4C B7 65H,说明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完后AX寄存器的内容。
(1)mov ax,1200h(2)mov ax,bx(3)mov ax,[1200h](4)mov ax,[bx](5)mov ax,[bx+1100h](6)mov ax,[bx+si](7)mov ax,[bx][si+1100h] 〔解答〕(1)AX=1200H(2)AX=0100H(3)AX=4C2AH;偏移地址=bx=0100h(4)AX=3412H;偏移地址=bx=0100h(5)AX=4C2AH;偏移地址=bx+1100h=1200h(6)AX=7856H;偏移地址=bx+si=0100h+0002h=0102h(7)AX=65B7H;偏移地址=bx+si+1100h=0100h+0002h+1100h=1202h
〔习题2.2〕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
(1)mov cx,dl(2)mov ip,ax(3)mov es,1234h(4)mov es,ds(5)mov al,300(6)mov [sp],ax(7)mov ax,bx+di
(8)mov 20h,ah 〔解答〕
(1)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2)IP指令指针禁止用户访问(3)立即数不允许传给段寄存器(4)段寄存器之间不允许传送(5)两操作数类型不匹配(6)目的操作数应为[ SI ](7)源操作数应为 [BX+DI](8)立即数不能作目的操作数
〔习题2.3〕已知数字0 ~ 9对应的格雷码依次为:18H、34H、05H、06H、09H、0AH、0CH、11H、12H、14H,它存在于以table为首地址(设为200H)的连续区域中。请为如下程序段的每条指令加上注释,说明每条指令的功能和执行结果。
lea bx,table mov al,8 xlat 〔解答〕
lea bx,table ;获取table的首地址,BX=200H mov al,8 ;传送欲转换的数字,AL=8 xlat ;转换为格雷码,AL=12H P35
〔习题2.4〕什么是堆栈,它的工作原则是什么,它的基本操作有哪两个,对应哪两种指令?
〔解答〕
堆栈是一种按“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存储区域,位于堆栈段中,使用SS段寄存器记录其段地址;它的工作原则是先进后出;堆栈的两种基本操作是压栈和出栈,对应的指令是PUSH和POP。
〔习题2.5〕已知SS = 2200H、SP = 00B0H,画图说明执行下面指令序列时,堆栈区和SP的内容如何变化?
mov ax,8057h push ax mov ax,0f79h
push ax
pop bx pop [bx] 〔解答〕
mov ax,8057h push ax mov ax,0f79h push ax pop bx;bx=0f79h pop [bx];DS:[0f79h]=8057h
〔习题2.6〕给出下列各条指令执行后AL值,以及CF、ZF、SF、OF和PF的状态:
mov al,89h add al,al add al,9dh cmp al,0bch sub al,al dec al inc al
〔解答〕
mov al,89h;AL=89h CF ZF SF OF PF add al,al;AL=12h 1 0 0 1 1;1000 1001 +1000 1001 10001 0010
add al,9dh;0001 0010 + 1001 1101 1010 1111
cmp al,0bch;1010 1111-1011 1100 * 0100 0011
sub al,al
dec al;0000 0000456
xor ax,ax ;AX=0000H 0 1 0 0 1 not ax ;AX=FFFFH 0 1 0 0 1 test ax,0f0f0h ;AX=FFFFH 0 0 1 0 1 注意:MOV和NOT指令不影响标志位;其他逻辑指令使CF=OF=0,根据结果影响其他标志位。
〔习题2.12〕假设例题2.34的程序段中,AX = 08H,BX = 10H,请说明每条指令执行后的结果和各个标志位的状态。
〔解答〕
指令;执行结果
CF OF SF ZF PF mov si,ax;SI=AX=0008H-
;考虑进位
xor ah,ah mov bx,ax mov cl,3 shl ax,cl add ax,bx;shl bx,1 add ax,bx(2)数字0~9的ASCII码是:30h~39h 非压缩BCD码的0~9是:00h~09h 方法一:
and al,0fh;实现ASCII到非压缩BCD码的转换
or al,30h;实现非压缩BCD码到ASCII的转换 方法二:
xor al,30h ;求反D5D4位,其他不变
;即高4位为3,则变为0;高4位为0,则变为3(3)mov cl,4 again: shr dx,1;实现逻辑右移
;采用“sar dx,1”,则实现算术右移 rcr ax,1 dec cl
jnz again
〔习题2.14〕已知AL = F7H(表示有符号数-9),分别编写用SAR和IDIV指令实现的除以2的程序段,并说明各自执行后,所得的商是什么?
〔解答〕(1)用sar编写
mov al,0f7h;-9送AL 1111 1001 sar al,1;结果:AL=1111 1100B=0FBH 即-5(2)用idiv编写
mov al,0f7h;-9送al cbw;字节符号扩展位字
mov bl,2;注意除数不可为立即数
idiv bl;结果:商为al=fch(-4);余数:ah=ffh(-1)结论:符号数的除法用idiv 准确。
〔习题2.15〕指令指针IP是通用寄存器还是专用寄存器?有指令能够直接它赋值吗?哪类指令的执行会改变它的值?
〔解答〕
指令指针IP不是通用寄存器,不可直接赋值,属于专用寄存器。有且仅有循环、转移、子程序调用和返回、中断类等指令可以改变它的值。
〔习题2.16〕控制转移类指令中有哪三种寻址方式?
〔解答〕
控制转移类指令的寻址方式:相对寻址、直接寻址方式和间接寻址方式(又可以分成寄存器和存储器间接寻址)。
〔习题2.17〕什么是短转移short jump、近转移near jump和远转移far jump?什么是段内转移和段间转移?8086有哪些指令可以实现段间转移?
〔解答〕
短转移:指段内-128~127之间的转移,位移量用一个字节表示近转移:指段内±32K之间的转移,位移量用一个字表示 远转移:指段间1MB范围的转移
段内转移:指在同一个代码段内的转移,可以是短转移或者近转移 段间转移:指转移到另外一个代码段,就是远转移
8086/8088CPU的JMP、CALL和INT n指令可以实现段间转移
〔习题2.18〕8086的条件转移指令的转移范围有多大?实际编程时,你如何处理超出范围的条件转移?
〔解答〕
8086的条件转移的转移范围:在当前指令地址的 +127~-128之内。
如条件转移的转移范围超出此范围,可在此范围内安排一条无条件转移,再转移到范围外的目标地址。
〔习题2.19〕假设DS=2000H,BX=1256H,SI=528FH,位移量TABLE=20A1H,[232F7H]=3280H,[264E5H]=2450H,试问执行下列段内间接寻址的转移指令后,转移的有效地址是什么?
(1)JMP BX
(2)JMP TABLE[BX](3)JMP [BX][SI] 〔解答〕
(1)转移的有效地址EA= BX=1256H(2)转移的有效地址EA= [DS:20A1H+1256H]=[232F7]=3280H(3)转移的有效地址EA= [DS:1256H+528FH]=264E5H=2450H
〔习题2.20〕判断下列程序段跳转的条件
(1)xor ax,1e1eh
je equal(2)test al,10000001b
jnz there(3)cmp cx,64h jb there 〔解答〕
(1)AX=1e1eh(异或后为0)(2)AL的D0或D7至少有一位为1(3)CX(无符号数)< 64h
〔习题2.21〕设置CX = 0,则LOOP指令将循环多少次?例如:
mov cx,0 delay: loop delay 〔解答〕 216次。
〔习题2.22〕假设AX和SI存放的是有符号数,DX和DI存放的是无符号数,请用比较指令和条件转移指令实现以下判断:
(1)若DX > DI,转到above执行;(2)若AX > SI,转到greater执行;(3)若CX = 0,转到zero执行;
(4)若AX-SI产生溢出,转到overflow执行;(5)若SI≤AX,转到less_eq执行;
(6)若DI≤DX,转到below_eq执行。〔解答〕
(1)若DX > DI,转到above执行
cmp dx,di ja above ;=jnbe above(2)若AX > SI,转到greater执行
cmp ax,si jg greater ;=jnle greater(3)若CX = 0,转到zero执行
cmp cx,0 jz zero;= jcxz zero
(4)若AX-SI产生溢出,转到overflow执行;
cmp ax,si jo overflow(5)若SI≤AX,转到less_eq执行;
cmp si,ax;cmp ax,si jle less_eq;jge less_eq(6)若DI≤DX,转到below_eq执行。
cmp di,dx;cmp dx,di jbe below_eq;jae below_eq
〔习题2.23〕有一个首地址为array的20个字的数组,说明下列程序段的功能。
mov cx,20 mov ax,0 mov si,ax sum_loop: add ax,array[si] add si,2 loop sum_loop mov total,ax 〔解答〕
将首地址为array得20个字的数组求和,并将结果存入 total 单元中。
2131415
xor ax,ax and ax,0 mov ax,0(3)解答:
and ax,0 xor ax,ax sub ax,ax
〔习题2.26〕参照本习题的示意图,分析调用序列,画出每次调用及返回时的堆栈状态。其中CALL前是该指令所在的逻辑地址;另外,段内直接调用指令的机器代码的字节数为3,段间直接调用指令则为5个字节。
〔解答〕
主程序转子suba时段内调用:断点1为2000h:0400h+3,转子是只将IP压栈。
suba转子subb时段间调用:断点2为2000h:0840h+5, 转子时须将cs段地址和IP压栈 suba转子subc时段内调用:断点3为2000h:0c021h+3,转子是只将IP压栈。注:压栈时先修改sp再压入断点,弹栈时先弹出断点再修改sp。
〔习题2.27〕已知AX、BX存放的是4位压缩BCD表示的十进制数,请说明如下子程序的功能和出口参数。
add al,bl daa xchg al,ah adc al,bh daa xchg al,ah ret 〔解答〕
压缩BCD码加法:AX←AX+BX 出口参数:AX=BCD码和
〔习题2.28〕AAD指令是用于除法指令之前,进行非压缩BCD码调整的。实际上,处理器的调整过程是:AL←AH×10+AL,AH←0。如果指令系统没有AAD指令,请用一个子程序完成这个调整工作。
〔解答〕
shl ah,1;ah=2*a(设原ah=a)mov dl,ah;dl=2*a mov cl,2;设定移位次数
shl ah,cl;ah=8*a add ah,dl;ah=10*a add al,ah;al=10*a+al xor ah,ah;清零ah int 3;返回DOS 注意: 入口:AX中存放有“和”(两非压缩BCD码)出口:AL中 已为调整后的二进制数
〔习题2.29〕解释如下有关中断的概念:
(1)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2)单步中断和断点中断(3)除法错中断和溢出中断(4)中断向量号和中断向量表 〔解答〕
(1)内部中断是由于8086CPU内部执行程序引起的程序中断;外部中断是来自8086CPU之外的原因引起的程序中断;
(2)单步中断是若单步标志TF为1,则在每条指令执行结束后产生的中断;断点中断是供调试程序使用的,它的中断类型号为3通常调试程序时,把程序按程序的任务分成几段,然后,每段设一个段点;
(3)除法错中断是在执行除法指令时,若除数为0或商超过了寄存器所能表达的范围产生的中断;溢出中断是在执行溢出中断指令INTO时,若溢出标志OF为1时产生的中断;
(4)中断向量号是 中断类型号;中断向量表是中断向量号与它所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起始地址的转换表。
〔习题2.30〕试比较INT n和段间CALL指令、IRET和段间RET指令的功能。
〔解答〕
3.泛读2课后答案 篇三
本文由orca123456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目录
第 2章 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2.1.1题 第2.1.2题 第2.1.3题 第2.1.5题 第2.1.6题 第2.1.7题 第2.1.8题 第2.3.1题 第2.3.2题 第2.3.4题 第2.4.1题 第2.4.2题 第
2.5.1题 第2.5.2题 第2.5.3题 第2.6.1题 第2.6.2题 第2.6.3题 第2.6.4题 第2.7.1题 第2.7.2题 第2.7.5题 第2.7.7题 第2.7.8题 第2.7.9题 第2.7.10题 第2.7.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 3 4 4 5 6 6 7 8 8 9 9 第2.1节 电阻串并联接的等效变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3节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 . . . . . . . . . . . . . . . . .
第2.4节 支路电流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第2.5节 结点电压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第2.6节 叠加定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第2.7节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1
List of Figures
1习题2.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习题2.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习题2.1.3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习题
2.1.5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习题2.1.7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习题2.1.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习题2.3.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习题2.3.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习题2.3.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 4 6 7 7 8 9 9
10习题2.4.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11习题2.4.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12习题2.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13习题2.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14习题2.5.3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15习题2.6.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16习题2.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17习题2.6.3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18习题2.6.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19习题2.6.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20习题2.7.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21习题2.7.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22习题2.7.5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23习题2.7.7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24习题2.7.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25习题2.7.9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26习题2.7.10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27习题2.7.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2
2
2.1
2.1.1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阻串并联接的等效变换
在 图1所 示 的 电 路 中 ,E = 6V ,R1 = 6,R2 = 3,R3 = 4,R4 = 3,R5 = 1,试求I3 和I4 . [解 ] 解
图 1:习题2.1.1图 本 题 通 过 电 阻 的 串 联 和 并 联 可 化 为 单 回 路 电 路 计 算 .R1 和R4 并 联 而 后 与R3 串联,得出的等效电阻R1,3,4 和R2 并联,最后与电源及R5 组成单回路电路, 于是得出电源中电流 I= E R2 (R3 + R1 R4 ) R1 + R4 R5 + R1 R4 ) R2 + (R3 + R1 + R4 6 = = 2A 6×3 3 × (4 + ) 6+3 1+ 6×3 ) 3 + (4 + 6+3
而后应用分流公式得出I3 和I4 I3 = 2 × 2A = A 6×3 R1 R4 3 3+4+ R2 + R3 + 6+3 R1 + R4 6 2 4 R1 I3 = × A= A I4 = R1 + R4 6+3 3 9 R2 I= 3
I4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3
2.1.2 有一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图2(a)],通过实验测得:当U = 10V 时,I = 2A;并已知该电阻网络由四个3的电阻构成,试问这四个电阻是如何连接的? [解 ] 解
图 2:习题2.1.2图 按题意,总电阻为 R= U 10 = = 5 I 2
四个3电阻的连接方法如图2(b)所示. 2.1.3 在图3中,R1 = R2 = R3 = R4 = 300,R5 = 600,试求开关S断开和闭和 时a和b之间的等效电阻. [解 ] 解
图 3:习题2.1.3图 当开关S断开时,R1 与R3 串联后与R5 并联,R2 与R4 串联后也与R5 并联,故 4
有 Rab = R5 //(R1 + R3 )//(R2 + R4 ) 1 = 1 1 1 + + 600 300 + 300 300 + 300 = 200 当S闭合时,则有 Rab = [(R1 //R2 ) + (R3 //R4 )]//R5 = 1 1 + R5 1 R1 R2 R3 R4 + R1 + R2 R3 + R4 1 1 1 + 300 × 300 300 × 300 600 + 300 + 300 300 + 300
=
= 200
2.1.5 [图4(a)]所示是一衰减电路,共有四挡.当输入电压U1 = 16V 时,试计算各 挡输出电压U2 . [解 ] 解 a挡: U2a = U1 = 16V b挡: 由末级看,先求等效电阻R [见图4(d)和(c)] R = 同样可得 R = 5 . U1 16 ×5= × 5V = 1.6V 45 + 5 50 (45 + 5) × 5.5 275 = = 5 (45 + 5) + 5.5 55.5
于是由图4(b)可求U2b ,即 U2b = c挡:由图4(c)可求U2c ,即 U2c = d挡:由图4(d)可求U2d ,即 U2d = 0.16 U2c ×5= × 5V = 0.016V 45 + 5 50 5 U2b 1.6 ×5= × 5V = 0.16V 45 + 5 50
图 4:习题2.1.5图 2.1.6 下图所示电路是由电位器组成的分压电路,电位器的电阻RP = 270 ,两 边的串联电阻R1 = 350 ,R2 = 550 .设输入电压U1 = 12V ,试求输出电 压U2 的变化范围. [解 ] 解 当箭头位于RP 最下端时,U2 取最小值 R2 U2min = U1 R1 + R2 + RP 550 × 12 350 + 550 + 270 = 5.64V = 当箭头位于RP 最上端时,U2 取最大值 U2max = = R2 + RP U1 R1 + R2 + RP 550 + 270 × 12 350 + 550 + 270
= 8.41V 由此可得U2 的变化范围是:5.64 8.41V . 2.1.7 试用两个6V 的直流电源,两个1k的电阻和一个10k的电位器连接成调压范 围为5V +5V 的调压电路. 6
[解 ] 解
图 5:习题2.1.7图 所联调压电路如图5所示. I= 当滑动触头移在a点 U = [(10 + 1) × 103 × 1 × 103 6]V = 5V 当滑动触头移在b点 U = (1 × 103 × 1 × 103 6)V = 5V
2.1.8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RP 1 和RP 2 是同轴电位器,试问当活动触点 a,b 移到最 左端,最右端和中间位置时,输出电压Uab 各为多少伏? [解] 解 6 (6) = 1 × 103 A = 1mA (1 + 10 + 1) × 103
图 6:习题2.1.8图 同轴电位器的两个电位器RP 1 和RP 2 的活动触点固定在同一转轴上,转动转 轴时两个活动触点同时左移或右移.当活动触点a,b在最左端时,a点接电源 正极,b点接负极,故Uab = E = +6V ;当活动触点在最右端时,a点接电源负 极,b点接正极,故Uab = E = 6V ;当两个活动触点在中间位置时,a,b两 点电位相等,故Uab = 0. 7
2.3
2.3.1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在图7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解 ] 解
图 7:习题2.3.1图 设流过电阻R1 的电流为I3 I3 = I2 I1 = (2 1)A = 1A (1) 理想电流源1 U1 = R1 I3 = 20 × 1V = 20V P1 = U1 I1 = 20 × 1W = 20W 因为电流从
2 PR1 = R1 I3 = 20 × 12 W = 20W
(取用)
(发出)
(4) 电阻R2
2 PR2 = R2 I2 = 10 × 22 W = 40W
校验功率平衡: 80W = 20W + 20W + 40W 8
图 8:习题2.3.2图 2.3.2 计算图8(a)中的电流I3 . [解 ] 解 计算本题应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最为方便,变换后的电路如图8(b)所 示.由此得 I = I3 = 2.3.4 计算图9中的电压U5 . [解 ] 解 2+1 3 A= A = 1.2A 1 + 0.5 + 1 2.5 1.2 A = 0.6A 2 图 9:习题2.3.4图 R1,2,3 = R1 + R2 R3 6×4 = (0.6 + ) = 3 R2 + R3 6+4 将U1 和R1,2,3 与U4 和R4 都化为电流源,如图9(a)所示. 9
将图9(a)化简为图9(b)所示.其中 IS = IS1 + IS2 = (5 + 10)A = 15A R0 = R1,2,3 R4 3 3 × 0.2 = = R1,2,3 + R4 3 + 0.2 16
I5
U5
3 R0 45 = IS = 16 × 15A = A 3 R0 + R5 19 +1 16 45 = R5 I5 = 1 × V = 2.37V 19
2.4
2.4.1
支路电流法
图10是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电路.已知E1 = 230V ,R01 = 0.5 ,E2 = 226V ,R02 = 0.3 ,负载电阻RL = 5.5 ,试分别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 求各支路电流. [解 ] 解 图 10:习题2.4.1图
10
(1) 用支路电流法 I1 + I2 = IL E1 = R01 I1 + RL IL E2 = R02 I2 + RL IL 将已知数代入并解之,得 I1 = 20A, I2 = 20A, IL = 40A (2) 用结点电压法 E1 E2 230 226 + + R01 R02 0.5 0.3 V = 220V = 1 1 1 1 1 1 + + + + R01 R02 RL 0.5 0.3 5.5 E1 U 230 220 = A = 20A R01 0.5 E2 U 226 220 = A = 20A R02 0.3 220 U = A = 40A RL 5.5
U =
I1 = I2 = IL = 2.4.2
试 用 支 路 电 流 法 和 结 点 电 压 法 求 图11所 示 电 路 中 的 各 支 路 电 流 , 并 求 三 个 电 源 的 输 出 功 率 和 负 载 电 阻RL 取 用 的 功 率 . 两 个 电 压 源 的 内 阻 分 别 为0.8 和0.4 . [解 ] 解
图 11:习题2.4.2图 (1) 用支路电流法计算 本题中有四个支路电流,其中一个是已知的,故列出三个方程即可,即 120 0.8I1 + 0.4I2 116 = 0 120 0.8I1 4I = 0 11 I1 + I2 + 10 I = 0 解之,得 I1 I2 = 9.38A = 8.75A
I = 28.13A (2) 用结点电压法计算
120 116 + + 10 0.4 V = 112.5V Uab = 0.8 1 1 1 + + 0.8 0.4 4 而后按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应用有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可求得 I1 = I2 120 112.5 A = 9.38A 0.8 116 112.5 =
A = 8.75A 0.4 112.5 Uab = A = 28.13A RL 4
I = (3) 计算功率 三个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
P1 = 112.5 × 9.38W = 1055W P2 = 112.5 × 8.75W = 984W P3 = 112.5 × 10W = 1125W P1 + P2 + P3 = (1055 + 984 + 1125)W = 3164W 负载电阻RL 取用的功率为 P = 112.5 × 28.13W = 3164W 两者平衡.
2.5
2.5.1
结点电压法
试用结点电压法求图12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解 ] 解 12
图 12:习题2.5.1图
UO O =
Ia = Ib = Ic =
25 100 25 + + 50 50 50 V = 50V 1 1 1 + + 50 50 50 25 50 A = 0.5A 50 100 50 A = 1A 50 25 50 A = 0.5A 50
Ia 和Ic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2.5.2 用结点电压法计算图13所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 [解 ] 解
图 13:习题2.5.2图 13
50 50 + 5 V = 14.3V VA = 10 1 1 1 + + 50 5 20
2.5.3 电路如图14(a)所示,试用结点电压法求电阻RL 上的电压U ,并计算理想电流 源的功率. [解 ] 解
图 14:习题2.5.3图 将与4A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除去(短接)和与16V 理想电压源并联的8电 阻除去(断开),并不影响电阻RL 上的电压U ,这样简化后的电路如图14(b)所 示,由此得 4+ U= 16 4
V = 12.8V 1 1 1 + + 4 4 8 计算理想电流源的功率时,不能除去4电阻,其上电压U4 = 4 × 4V = 16V ,并 由此可得理想电流源上电压US = U4 + U = (16 + 12.8)V = 28.8V .理想电流源 的功率则为 PS = 28.8 × 4W = 115.2W (发出功率)
2.6
2.6.1
叠加定理
在 图15中 ,(1)当 将 开 关S合 在a点 时 , 求 电 流I1 ,I2 和I3 ;(2)当 将 开 关S合 在b点时,利用(1)的结果,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I1 ,I2 和I3 . [解 ] 解 14
图 15:习题2.6.1图 (1) 当将开关S合在a点时,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 130 120 + 2 2 V = 100V U = 1 1 1 + + 2 2 4 130 100 I1 = A = 15A 2 120 100 I2 = A = 10A 2 100 A = 25A I3 = 4 (2) 当将开关S合在b点时,应用叠加原理计算.在图15(b)中是20V 电源单独 作用时的电路,其中各电流为 I1 = I2 = 4 × 6A = 4A 2+4 20 A = 6A 2×4 2+ 2+4 2 × 6A = 2A 2+4
I3 =
130V 和120V 两个电源共同作用(20V 电源除去)时的各电流即为(1)中的 电流,于是得出 I1 = (15 4)A = 11A I2 = (10 + 6)A = 16A I3 = (25 + 2)A = 27A 2.6.2 电路如图16(a)所示,E = 12V ,R1 = R2 = R3 = R4 ,Uab = 10V .若将理想 15
电压源除去后[图16(b)],试问这时Uab 等于多少? [解 ] 解
图 16:习题2.6.2图 将图16(a)分为图16(b)和图16(c)两个叠加的电路,则应有 Uab = Uab + Uab 因 Uab = 故 Uab = (10 3)V = 7V 2.6.3 应用叠加原理计算图17(a)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和各元件(电源和电阻) 两端的电压,并说明功率平衡关系. [解 ] 解 (1) 求各支路电流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图17(b)] I2 = I4 = I3 = E 10 = A = 2A R2 + R4 1+4 R3 1 E = × 12V = 3V R1 + R2 + R3 + R4 4
E 10 = A = 2A R3 5
IE = I2 + I3 = (2 + 2)A = 4A 16
图 17:习题2.6.3图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图17(c)] I2 = I4 = R4 4 IS = × 10A = 8A R2 + R4 1+4 1 R2 IS = × 10A = 2A R2 + R4 1+4
IE = I2 = 8A I3 = 0 两者叠加,得 I2 = I2 I2 = (2 8)A = 6A I3 = I3 + I3 = (2 + 0)A = 2A I4 = I4 + I4 = (2 + 2)A = 4A IE = IE IE = (4 8)A = 4A 可见,电流源是电源,电压源是负载. (2) 求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和功率 电流源电压 US = R1 IS + R4 I4 = (2 × 10 +
4 × 4)V = 36V 各电阻元件上电压可应用欧姆定律求得 电流源功率 PS = US IS = 36 × 10W = 360W 电压源功率 PE = EIE = 10 × 4W = 40W 电阻R1 功率 PR1 = 电阻R2 功率 PR2 = 2 R1 IS 2 R2 I2 2
(发出) (损耗) (损耗)
(取用)
= 2 × 10 W = 200W = 1 × 62 W = 36W 17
3 电阻R3 功率 PR3 = R3 I3 = 5 × 22 W = 20W 2 电阻R4 功率 PR4 = R4 I4 = 4 × 42 W = 64W
(损耗) (损耗)
两者平衡. 2.6.4 图18所示的是R 2RT 形网络,用于电子技术的数模转换中,试用叠加原理 证明输出端的电流I为 I= [解 ] 解 UR (23 + 22 + 21 + 20 ) 3R × 24 图 18:习题2.6.4图
图 19:习题2.6.4图 本题应用叠加原理,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及分流公式进行计算求证.任何一 个电源UR 起作用,其他三个短路时,都可化为图19所示的电路.四个电源从右 到左依次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输出端分别得出电流: UR UR UR UR , , , 3R × 2 3R × 4 3R × 8 3R × 16 所以 I= UR UR UR UR + + + 3R × 21 3R × 22 3R × 23 3R × 24 UR = (23 + 22 + 21 + 20 ) 4 3R × 2 18
2.7
2.7.1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0(a)中1电阻中的电流. [解 ] 解
图 20:习题2.7.1图 将 与10A理 想 电 流 源 串 联 的2电 阻 除 去 ( 短 接 ) , 该 支 路 中 的 电 流 仍 为10A;将与10V 理想电压源并联的.5电阻除去(断开),该两端的电压仍 为10V .因此,除去这两个电阻后不会影响1电阻中的电流I,但电路可得到简 化[图20(b)],计算方便. 应用戴维宁定理对图20(b)的电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即开路电压U0 )和 内阻R0 . 由图20(c)得 U0 = (4 × 10 10)V = 30V 由图20(d)得 R0 = 4 所以1电阻中的电流 I= 2.7.2 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1中2电阻中的电流I. [解 ] 解 19 U0 30 = A = 6A R0 + 1 4+1
图 21:习题2.7.2图 求开路电压Uab0 和等效电阻R0 .
由此得
12 6 Uab0 = Uac + Ucd + Udb = (1 × 2 + 0 + 6 + 3 × )V = 6V 3+6 3×6 R0 = (1 + 1 + ) = 4 3+6 I= 6 A = 1A 2+4
2.7.5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图22(a)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 ] 解
图 22:习题2.7.5图 (1) 用戴维宁定理将图22(a)化为等效电源,如图22(b)所示. 20
(2) 由图22(c)计算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即开路电压U0 U0 = E = (20 150 + 120)V = 10V
(3) 由图22(d)计算等效电源的内阻R0 R0 = 0 (4) 由图22(b)计算电流I I= 2.7.7 在图23中,(1)试求电流I;(2)计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功率,并说明 是取用的还是发出的功率. [解 ] 解 E 10 = A = 1A R0 + 10 10
图 23:习题2.7.7图 (1) 应用戴维宁定理计算电流I Uab0 = (3 × 5 5)V = 10V R0 = 3 10 I = A = 2A 2+3 (2) 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和功率 5 IE = I4 I = ( 2)A = 0.75A 4 IE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相反,流入电压源的
2.7.8 电路如图24(a)所示,试计算电阻RL 上的电流IL ;(1)用戴维宁定理;(2)用诺 顿
定理. [解 ] 解
图 24:习题2.7.8图 (1) 应用戴维宁定理求IL E = Uab0 = U R3 I = (32 8 × 2)V = 16V R0 = R3 = 8 IL = (2) 应用诺顿定理求IL IS = IabS = IL = 2.7.9 电路如图25(a)所示,当R = 4时,I = 2A.求当R = 9时,I等于多少? [解 ] 解 把电路ab以左部分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25(b)所示,则得 I= R0 由图25(c)求出,即 R0 = R2 //R4 = 1 所以 E = (R0 + R)I = (1 + 4) × 2V = 10V 当R = 9时 I= 10 A = 1A 1+9 22 E R0 + R U 32 I = ( 2)A = 2A R3 8 E 16 = A = 0.5A RL + R0 24 + 8
R0 8 × 2A = 0.5A IS = RL + R0 24 + 8
图 25:习题2.7.9图 2.7.10 试求图2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 ] 解
图 26:习题2.7.10图 用戴维宁定理计算. (1) 求ab间的开路电压U0 a点电位Va 可用结点电压法计算 24 48 + 6 V = 8V Va = 6 1 1 1 + + 6 6 6 b点电位 12 24 + 3 V = 2V Vb = 2 1 1 1 + + 2 6 3 U0 = E = Va Vb = [8 (2)]V = 10V (2) 求ab间开路后其间的等效内阻R0 将电压源短路后可见,右边三个6电阻并联,左边2,6,3三个电阻 23
也并联,而后两者串联,即得
1 1 k = (2 + 1)k = 3k R0 = + 1 1 1 1 1 1 + + + + 6 6 6 2 6 3 (3) 求电流I I= 2.7.11 两个相同的有源二端网络N 和N 联结如图27(a)所示,测得U1 = 4V .若联结 如图27(b)所示,则测得I1 = 1A.试求联结如图27(c)所示时电流I1 为多少? [解 ] 解 10 U0 = A = 2 × 103 A = 2mA 3 R0 + R (3 + 2) × 10
图 27:习题2.7.11图 有源二端网络可用等效电源代替,先求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0 (1) 由图27(a)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相当于开路,于是得开路电压 E = U0 = 4V (2) 由图27(b)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相当于短路,于是得短路电流 I1 = IS = 1A 由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可求出等效电源的内阻 R0 = (3) 于是,由图27(c)可求得电流I1 I1 = 4 A = 0.8A 4+1 4 E = = 4 IS 1
24
25
4.泛读2课后答案 篇四
2认错人(改编)
马克•吐温
几年前的一天,我来到萨拉曼卡——纽约附近的一个火车站。我计划在那儿搭乘卧车。站台上都是人,他们涌入长长的卧车,把列车挤得满满的。我问售票处的人能否买两张票,但他厉声回答说:“没票!”然后冲着我的脸关上了窗。这真是对我尊严的莫大打击,然而我又需要这两张车票。我找到一位地方官员,问他能否在卧铺车厢的某个地方找个可怜的小角落;但他猛然打断了我,厉声说道:“没有,找不到。每个角落都挤满了。好了,不要再来烦我了。”说完,他便不理我而走开了。我没料到他会这样对待我,我的尊严处于一种难以描述的状况。我对同伴说:“他们这样对我讲话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我是谁。”可我的同伴却说:“别说这种傻话了。即便他们知道你是谁,你觉得这能帮你在没有空座的火车上搞到座位吗?”说完他也不理我了。这太过分了。我找到刚才那个官员,非常有礼貌地告诉他我叫马克•吐温,我是否能——但他又一次打断了我:“我已经告诉过你不要再来烦我了。”接着又不再理我了。我无助地环顾四周,发现我的同伴目睹了整个经过。我感到的耻辱无法用语言形容。我说:“或许他没有听到我的名字。”但我的同伴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他肯定清楚地听到你的名字了,只不过他不在乎罢了,就是这么回事。”
我不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但就在这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年轻的卧车行李搬运工正在跟列车员窃窃私语,并朝着我点头。那个列车员随即转过身,毕恭毕敬地向我走来。
“我能为您效劳吗,先生?”他说道,“您要在卧车上找个空位吗?”
“呃,当然,”我回答说,“可我问过站台上那个人,他说每个角落都塞满了,还叫我不要烦他。”
“不会吧,先生,我简直不敢相信他说了这样的话。简直无法想象有人竟然这样对您说话,先生!我很抱歉,先生,但您一定是误会他了。我们什么空地方都没了,只剩下那个大的家庭包房,里面有两个铺位和几把扶手椅,但这一切都供您享用。过来,汤姆,把这些箱子搬上车!”
搬运工拿了我们的小提箱,我们则上了车。在豪华包房把我们舒舒服服安顿好以后,汤姆满脸堆笑地说:“哦,您还需要什么吗,先生?”
“呃,这盏灯吊得太高了。能不能在我的床头再给我安一盏灯,好让我看起书来舒服点?” “可以,先生,可以。我会亲自给您安上。您需要什么只管说,我们就是把整条铁路里里外外查个遍也要帮您找到。”说完他便离开了。
我微笑着对同伴说:“咳咳,现在你怎么说?”
我的同伴看起来很羞愧。“唔,”他说,“你是对的。我为刚才在站台上对你说过的那些话感到抱歉。这么看来犯傻的是我,不是你。能跟你一起来我很高兴。假如没有你,我永远也不会搞到车票。但我还是不明白。”就在这时汤姆的笑脸再次出现在门口,接着说了这样一句话:“喔,先生,我一下子就把您给认出来了。接着我就告诉了列车员。”
“是这样吗,小伙子?”我问道,“那我是谁呢?”
“您是纽约市长麦克莱伦先生。”说罢他又离开了。
答案
1.bother, bother
notice
6.recognized
describe
1.cut short
in „ face
around
1.must have seen the tickets for tonight’s play
2.must have been here many times
3.may have gone bad
4.may not have received the present
1.Nancy was glad to have quit her part-time job before her final exams.2.Aren’t you ashamed to have eaten all the fruit in the basket?
3.We are really grateful to have received so much care during our visits here.4.Henry was foolish to have trusted such a liar.9
1.The public noticed that since that local official left, his position had been vacant for a couple of months.2.Seeing the girl looking around helplessly on the platform, the young porter asked politely if she needed any help.3.I recognized your companion the minute he appeared at the door.He looked just as you had described.4.We didn’t bother to find a hotel, for my good friend invited us to stay in her house and put a luxurious car at our disposal.5.While the professor was turning the suitcases inside out to find his glasses, his wife was sitting comfortably in an armchair watching the whole scene.6.I turned my back on her because she expected me to treat her like a queen.10
1.seeing a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2.working for another hour
3.buying a new car
4.going to the cinema
5.having been to New York
6.quitting my job2.at their disposal 6.a couple of3.at the same time4.2.companion 7.vacant3.Shame 8.scene4.officials 9.politely10.5.5.turn your back on 7.turned „ inside out 8.Look
7.speaking it
8.being recognized
9.spending all that money
10.losing my job
但愿
保罗•莫纳汉
我在一家7-11商店里已经工作了两年,自以为很善于处理我们经理所说的“与顾客的关系”了。我坚信,一个友好的微笑和脱口而出的“先生”、“女士”和“谢谢”就足以让我应付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无论是安慰缺乏耐心或难缠的顾客,还是为找错零钱而道歉。但是几天前的那个晚上,一位老妇人却动摇了我的信念: 乖巧的回答并不能消除与他人打交道时遇到的磕磕绊绊。
老妇人一进来,就与我们灯火通明、货架整齐、亮堂堂的店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老妇人似乎每走一步都十分痛苦。她慢慢地推开玻璃门,蹒跚地走向最近的通道。在气温只有华氏40度的晚上,她只穿着一件褪了色的连衣裙和一件薄薄的、淡褐色的、小得连纽扣都扣不起来的羊毛衫,还有一双破旧的黑拖鞋。她那青筋暴突的腿上既没有穿长袜也没有穿短袜。老妇人在店里转了几分钟后,在罐装蔬菜前停了下来。她拿起一罐玉米,盯着标签看。此时,我决意做一个有礼貌的好雇员,便问她是否需要帮助。
对我清晰宏亮的“您要买点什么?”老妇人轻声回答说:
“我要一些吃的。” “太太,您在找玉米吗?”
“我要一些吃的,”她重复道。“哪种都行。”
“哦,罐头玉米是95美分,”我用最乐于助人的口吻说道。“或者,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们今天有特价面包。”
“我付不出钱,”她说。
有那么一刹那,我真想说:“把玉米拿去吧。”但雇员守则却涌入我的脑海:保持礼貌,但不要让顾客占你便宜,让他们知道是你在控制局面。曾有一刻我甚至认为这是某种考验,老妇人是总部派来考验我的忠诚的。于是,我尽职尽责地回答说:“对不起,太太,我不能免费送您任何东西。”
老妇人的脸似乎“塌陷”得更厉害了(如果有这种可能的话),她双手颤抖着把罐头放回货架,然后从我身旁慢慢地走向门口,破旧而又肮脏的羊毛衫勉强遮住她佝偻的背。
她离开后不久,我便拿着那罐玉米冲出门去,可是老妇人已经无影无踪。在余下的当班时间里,老妇人的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年轻、健康、沾沾自喜,而她却年老多病,身处绝境。我真心希望我当时能表现得像一个人而不是“机器人”,但意识到我们保持自身良好本性的力量是多么的脆弱,又令我感到悲哀。
1.automatic2.apologize3.situation4.sort5.arises
6.impatient7.response8.rushed9.customers10.relations
1.for free2.get the best of3.see through4.in sight5.be dealt with
5.课后作业答案 篇五
一、文体特色
首先,我们要明确《野草》作为鲁迅开创的“独语体”散文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诗之先河。作为兼有诗歌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就表现形式来讲它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特色:
1. 是诗歌的一种,本质上属于诗;
2.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3. 篇幅短小,情感浓重,有诗的意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具有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和音乐
美;
4. 用散文形式写出,不受固定格式束缚,不分行,不押韵,有散文表现力的灵活性、多样
性;
5. 语言隽永,内容浓缩,耐人寻味。
其次,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散文诗,它还具有以下两个很重要的特色:
1.它的抒情性即抒情自我。例如: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也说:“大抵仅仅是随
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又说:“所以这也可以说,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渗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鲁迅把有感而发都说成是“小感触”或“小感想”,其实它是作者的浓重情绪情感借社会人生某一事物而生发出来,抒写了作者在当时探索和战斗的那种特有的思想感情,是个人情绪情感在艺术上的渲泄。他把自己的散文诗看成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这说明作者在当时的特定社会背景下,所处的境遇,带有苦闷、彷徨、沉郁、寂寞的情绪,然而却仍然顽强不屈地生活着抗争着。“不会美丽”是指社会对它的压迫。但它是压不垮的,将顽强地艳放着。
2.它的“散文”定位。鲁迅《野草》中的篇章,既有叙事抒情式的,也有诗剧、寓言故事
和讽刺小品式的,像《过客》、《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狗的驳诘》等。这说明了散文诗应是诗和文(即各种文艺文体)的整合,它可以以文入诗,亦可以诗入文;或以文为诗,或以诗为文,是诗与文交叉、渗透中产生的一种独立的自由的新文体,是一种艺术的新的“格式塔质”。
二、思想内容
首先,《野草》的基本思想内容大致可归纳为:
1.表现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追求,赞扬为此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如《秋夜》描绘了在肃杀的秋夜里,自然界各种生物与暗夜及严寒抗争搏斗的诗的图景,用枣树坚强、挺拔的形象,象征革命者韧性战斗的精神,全篇充溢着一种诗意。其他如《好的故事》、《雪》等也属于这一类。
2.揭露黑暗势力,鞭挞社会丑恶,如《失掉的好地狱》,《狗的驳诘》、《这样的战士》等。
3.表现自我在彷徨与探索中孤独苦闷的情绪和矛盾的心情,如《希望》、《影的告别》、《过客》等篇。
其次,《野草》中还透露着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内容,即鲁迅独特的人生存在体验和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这一生命哲学又包含了三方面内容:
1.韧性战斗的哲学。《野草》里有一篇东西就是《聪明人 傻子和奴才》要开个窗子,不行。最后把墙砸了,行了。非常艰苦,要改变一种东西。鲁迅对中国社会改革的艰难,艰难性了解的深刻,对于“五四”以来的青年,那种抗争的过分乐观、过分急躁的这样一种观察。他用他启蒙者特有的清醒,提出了长期作战的这样一种思想。《野草》开头的第一篇叫《秋夜》,暗示传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哲学。在《秋夜》中两个对立的势力,一个是以“夜空”为代表的;一个是以“枣树”为代表的,两边的势力。那么在两个势力的对峙中来抒发自己的这样一种生命哲学,就是要一种韧性的战斗,执着的韧性的战斗。
2.反抗绝望的一种哲学。例如在《希望》他用一种无可奈何的、缠绵的、悱恻的调子倾诉了自己这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痛苦:“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哪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其中,鲁迅用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发出了抗争绝望的声音,这里的“希望”,实际上正是“反抗绝望”的代名词。
3.向麻木复仇的哲学。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对群众的精神麻木抱有一种激愤批判的情绪和思想。为此,他在《野草》里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把对社会精神现象的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复仇(其二)》用了《新约全书》里耶稣受难的故事,第一篇《复仇》写群众做“戏剧”看客的麻木,第二篇《复仇》不仅写民众一般的麻木,而且写了民众的麻木到了怎样自私残忍的程度,表达的是孤独的先觉者对于社会上麻木庸众的复仇哲学与愤激情绪。
三、创作方法
(一)、运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尤其是象征手法,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种:
1.借助于一些奇突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来完成,如《复仇》中全身裸露和看客永远对峙的青年男女,《颓败线的颤动》中垂老的女人,《这样的战士》中坚执投枪的战士,都不是写实的,而有着怪诞、变形、夸张的特点。
2.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绘,如《秋夜》中枣树、花草、小青虫与星空的对立。《雪》中江南和朔方雪景的对衬,《好的故事》中那倒映在清澈河水中的山阴路上的美景,这些瑰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工笔结合着写意法绘出,带有象征寓意色彩。
3.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的象征性描写,《野草》中有七篇是专写梦境的,如《影的告别》等,造境的奇诡、怪诞前无古人,有一种阴森神秘的气氛。如果纵观《野草》,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是从《秋夜》入梦,至末篇《一觉》清醒,做了一个很长的“秋夜梦”。
4.借助于象征性的寓言故事的创造,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这些寓言幽默泼辣,意味隽永。
(二)、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在思想和艺术上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在艺术上,鲁迅进行了广泛的吸取。包括了:
1.屠格涅夫散文诗启蒙主义的思想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法;
2.望·霭覃《小约翰》亲切优美的象征主义的笔致;
3.爱罗先珂童话饱含稚气和童心的抒情格调以及充满哲理的气息;
4.裴多菲诗歌中反抗虚无思想、坚韧前进的乐观精神;
5.尼采文章在冷峻中洋溢箴言和警句的风格特色等。
6.对外汉语课后答案 篇六
1.题目:系统分析以下偏误句,内容包括:指出偏误点,改正句子,说明相关语法规则,形式分类,尝试解释偏误生成的原因(括号里是造句者的母语)。(1)他把书本放在桌子。(多种语言)
答:偏误点:“在”字结构出错。改:他把书本放在桌子上。
语法规则:“在”前面有动词时,后面又跟着动词,表示在某一地方时,后面要加上补语。形式分类:句子成分的遗漏。原因:英语中没有方位词(2)老师站讲课,我们坐听课。(越南语)
偏误点:“着”字出错。改:老师站着讲课,我们坐着听课。
语法规则:当表状态时,动词后面要加虚词。所以,“站” 和“坐”后面要加“着”。形式分类:句子成分遗漏。生成原因:语内偏误。回避。学习者回避着的使用。(2)那条裙子有点好看。(韩语,英语)
答:偏误点:“有点”用词错误。改:那条裙子比较好看。语法规则:“有点”是修饰单音节形容词,后面不能接双音节。
形式分类:词类误代。生成原因:语际偏误。英语里,有点可以直接修饰形容词,而英语中的形容词没有差别,因此英语学习者就受到母语的影响发生负迁移。(3)昨天我见面他了。(英语)
(4)答:偏误点:“见面”用词错误。改:昨天我见他了。语法规则:“见面”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再接词。
形式分类:词类误代。生成原因:语际偏误。受英语母语的影响,英语中表见面的词是及物动词。(5)她买了二件衣服。(法语)
答:偏误点:数词使用不当。改:她买了两件衣服。
语法 规则:单独用在其他量词前就只能用“两”不能用“二”。
形式分类:词类误带。生成原因:词内偏误。学习者没有分清汉语中 “二”和“两”的区别。(6)答里都种了十二棵树。(日语)
答:偏误点:“都”字使用错误。改:院子里共种了十二棵树。
语法规则:“都”后面一般接统指的词,没有明确的数字概念。而 “共”后面可以接确定的数字。形式分类:词类误带。生成原因:语内偏误。(7)国庆节他再去了很多地方旅游。(英语)
答:偏误点“再”字使用错误。改:国庆节他又去了很多地方旅游。语法规则:“再”表重复后面一般不能直接加动词。
形式分类:词类误带。生成原因:语际偏误。英语中表再次的单词在语法上没有使用差别。(8)除了小王,全班人去了西藏旅游。(英语)
答:偏误点“都”字的使用。改:除了小王,全班人都去了西藏旅游。语法规则:当用“除了”表排除时,后面的主句要加一个连词。
形式分类:句子成分遗漏。生成原因:语际偏误。在英语中,当前面有了表排除的词时,后面不用在加连词。这是学习者的母语发生了负迁移。
(9)她又不是广州人,哪有资格教别人广州话的道理呢?(德语)
答:偏误点:“道理”误加。改:她又不是广州人,哪有资格教别人广州话?
语法规则:句子前面的“哪有资格教别人”就是暗指“道理”,后面不能重复。形式分类:句式杂糅。
1、如果留学生造出来“我来源于印尼”、“非常谢谢老师的帮助”、“我喜欢玫瑰花红色的”之类的错误句子,你该怎么向学生解释?
1)这里“来源”用法出错,应该用“来自”,我来自于印尼。因为:来源:
1、事物所从来的地方;事物的根源:经济~ 2事物)起源;发生(后面跟“于”);神化的内容也是~与生活的。来自于:通常指一事物或人物的出处。比如说我来自于上海;这个观点来自于什么书之类
2)这里应该改成:非常感谢老师的帮助。因为:“非常”程度副词修饰可以修饰动词,感谢 一般是作为一个动词,一个人感谢另一个,而“谢谢”一般口语化一些,一般作为一种表达感谢的口语化方式。3)汉语中形容词(红色的)修饰名词(玫瑰花)时,形容词放在名词的前面,这里应 该改成: 我喜欢红色的玫瑰。
3.试分析以下同义词、近义词的异同,谈谈如何对非母语者教这些词语:(1)天气;气候
范围不同:
1、天气一般指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气候是指长时间的气象特征。
2、天气一般是小范围内天气变化,而气候则是大的范围。(2)祝;祝贺
语体色彩不同:1.祝较口语化,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福。~寿。~捷。~辞 2.祝贺是动词,表示庆贺,如:我祝贺他成功地画出了他的精神状态(3)突然;忽然
① “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但两者词性不同,“突然”是形容词,除了 做状语以外,还能作定语、谓语、补语。“忽然”是副词,只能做状语。
② “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例如: 1. 我正要出去,忽然(突然)下起了一阵大雨。
③
一、突然+(的)+名词。例如: 1. 情况发生了突然的变化。
二、“很”(程度副词)+突然:突然+“极了”或“得很”。例如: 1. 事情的发生很(太、非常、十分)突然。事情的发生突然极了(得很)。
三、动词+得+(„„)突然。例如: 1.他的病来得有点儿突然。
④ “突然”是表示情况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突如其来,令人觉得很意外,一时无法应付。例如: 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在转弯的地方突然冲出一只狗来,把我吓了一跳。“突然”也当形容词用,如: 这件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⑤ “忽然”有表示事情很快地发生或变化的意思。但比起“突然”,令人意外的程度比较小。二者在做句子状语时,意思基本一样。(4)一连;连连
1)在语用功能上,“连连”与“一连”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句类选择上,“连连”的唯一性和“一连”的多样性对立;在语体色彩上,“一连”比“连连”具有更浓厚的口语色彩。2)“一连”是有界的,必须和数量短语、“了”等有界成分共现;“连连”多数情况下是无界的,很少和数 量短语共现,常和“着”共现。3)发现“连连”与“一连”最主要的句法区别在于“连连”可以做谓语,而“一连”没有这种用法;语义上的差别在于“连连”表示的主要是一种频度,并且它本身有“量”的含义,而“一连”主要表示的是一种持续度。
4)在语义特征上,“连连”与“一连”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两者的共性在于广义上的连续性。语义特征上的个性体现为反复性与延续性、瞬间性与持久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在语义指向上,“连连”是后指单项副词,只能指向其后的谓语动词或者动词短语。而“一连”是后指多项副词,既可以指向谓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也可以指向数量结构(5)红;通红
① “红”可以形容一个事物表面的颜色。例如:苹果是红的。
② “通红”则一般形容脸或是事物从里到外看上去都是红色。例如: 她的脸被热通红。
(6)又;再;还(hái)
1)“又” 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今天~下雨了。(通常只表示“某一次”相同的动作或
事情)还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高~大。(“再”没有这个用法)2)“再”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次。~衰三竭。(可以表示“多次”的重复)◎ 表示更,更加:~勇敢一点。(可以表示程度。“又”通常只表示次数)◎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想好了~写。(“又”一般只表示相同的动作或事情发生)总的来说,“又” 更倾向于相同和并列 “再”更倾向于承接和递进。
3)副词“还”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重复或状态的持续。例如“明夭我还来”;“夜深了,他还在学习”。副词“再”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重复或状态的持续。例如“你再说一遍”,“别着急,再等一会儿”。以上说明,“还”和“再”用于表示行为、动作的重复或状态的持续上有相同之处。① 带时量补语和动量补语的动词前一般用“再”不用“还”。例女口:我们再休息一会儿,就出发。
② 重叠动词前,一般用“再”不用“还”。例如:这个问题我再考虑考虑,明天答复他们。③ 在祈使句中,一般用“再”不用“还”。例如: 不爱回来,就再出去,这儿不短你这块料
4.分析以下偏误,说明错在哪里?如何改正?相关的语法规则是什么?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什么?(1)我在海游泳。
答:偏误点:“方位词”漏用。改:我在海里游泳。
语法规则:在名词的后面加上方位词,构成方位短语可以表示空间关系。形式分类:句子成分的遗漏。生成原因:语际偏误。受英语母语的影响,英语中没有方位短语表空间关系。(2)你把饭吃。
答:偏误点:“把”字句使用出错。改:你把饭吃了。
语法规则:把字句谓语动词最显著的特点是对宾语(受事者)具有“处理”作用。“在”前面有动词时,后面又跟着名词时,表示在某一地方时,后面要加上补语。原因:一般来说,把字句的处理功能不能仅仅由一个谓语动词来实现。也就是动词要使宾语产生性质、状态、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我刚刚完作业。
答:偏误点:“完”使用错误。改:我刚刚做完作业。
语法规则:“完”是充当结果补语的动词,完的前面缺少谓语动词。形式分类:句子成分的遗漏。生成原因:受英语母语的影响,英语中基本上没有补语。(4)他做了两钟头作业。
答:偏误点:量词使用出错。改:他做了两个钟头作业。
语法规则:现代汉语的数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中间要加上一个量词。形式分类:句子成分的遗漏。原因:汉语里有丰富的量,在西方语言里,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汉语有丰富的量词特别是个体量词,不同的名词往往要配用不同的个体量词。(5)现在进行会议。
答:偏误点:“进行”使用出错。改:现在进行讨论会议。
语法规则:„进行‟是形式动词,都是黏宾动词,也就是说这一类动词后面是一定要带上宾语的,后面的宾语必须是双音节及物动词,后者是以双音节及物动词为核心的短语。
形式分类:词类误代。原因:语际偏误。受英语母语的影响,英语中只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没有形式动词。
(6)他昨天身体不好,不来上课。
答:偏误点:“不”使用出错。改:他昨天身体不好,没来上课。语法规则:不,用于主观意愿,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没,用于客观叙述,限于指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不,可用在所有助动词前,没/没有只限于:能够、要、敢、肯等少数几个。形式分类:词类误代。原因:英语中表否定副词用法简单。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别 偏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从语言要素看,可以分为语音偏误、汉字偏误、语法偏误等。
1.语音偏误 语音偏误主要指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产生的偏误。如英语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在发音的时候容易把 r 声母误为 l,舌尖后音 zh、ch、sh、r 对他们来说也是难点,会否误为舌尖前音、舌叶音或舌面音,舌面音 j、q、x 可能被否误为舌尖前音等,鼻韵音对他们来说也是难点。而韩国和日本的学生们发 F 的时候有很大的困难,因为韩语和日语中都没有唇齿音 f,他们会发成双唇音或介于 h 和 f 之间的音。对日本学生来说,z、c、s、zh、ch、sh、r、j、q、x 的发音都很不容易学习和掌握。留学生还很难掌握汉语的声调,尤其是阳平和上声两个调。
2.汉字偏误 外国留学生在汉字方面的偏误主要表现在汉字的书写和认读上。在汉字书写方面,主要针对笔画的规范和变异、形符偏误和部件偏误,要求按正字法区分错字、非字、假字和别字。外国留学生在书写上的偏误表现形式很多,如在部件方面,会出现部件改换,如吧“顺”的右边写作“见”,把“舒”的右边写成“子”或“了”;部件的增加和减损,如把“迎”中的“卬”写成“留”的上部;部件的变形与变位,如把 “笑”字的竹字头写成相似的“kk”等。在汉字认读上,留学生注音时容易出现三类偏误:直接注声旁,如“轨”注音为 “jiu”,“腔”注音为“kong”等;类比错误,即按照同声旁的熟字来给生字注音,如把“波”注音为“po”,把“跌”注音为“铁”等;形似字混淆,如把“洒”读成 “酒”,把“玻”读成“坡”等。
3.语法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致可以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类。词法是词语的使用,包括各种此类的使用,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也包括各种短语、固定结构的使用。句法包括各种句子的形式和用法。词法偏误:主要表现在词类的使用上。如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混乱使用,汉语离合动词的偏误使用等。比如,留学生会出现“我见面了他”,“他结婚了一个女人” 等偏误。此外,对量词的使用也是重难点,留学生很难理解汉语中的量词,比如“一个人”,留学生学了“个”后,就会出现“一个房子”“一个猫”“一个狗”等偏误。连词、助词和虚词、叠词等也是研究的重点。句法偏误:主要表现在句子的使用上。如“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偏误分析。留学生往往会产生各种偏误,有的在形式上违反句法规则,被称为显性异常。如“他把饭吃”,“他把杯子破了”等;有的句子在形式上没有错误,但是在上下文或语境里是有问题的,被称为隐形异常。如“我不比他矮”单独使用时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他一米七,我一米八,我不比他矮”就是偏误了。句法偏误还表现在语序上。留学生会出现“我很多的衣服买了”、“他很好做的作业”等语序偏误。此外,留学生还会出现语用上的偏误和理解偏误等,对留学生的学习、交际产生较大影响。这类偏误与各名族各国不同的文化差异、价值观念和习俗等关系较大,因此要重视文化的教育。
三、偏误原因分析
(一)偏误产生的外部原因 1.母语负迁移(语际偏误)母语的第二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母语负迁移是导致偏误产生的重要原因。如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容易出现“我见面了他”、“我约会了他”等偏误,原因是在英语中“见面 meet”是及物动词,可以说“I meet her”.英语中表达动词一般不重复,而汉语一般可以重复,所以学生会出现“看书报纸”(read books and newspapers)等偏误。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偏误在初学阶段表现较明显,对交际的影响也比较大。
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语内迁移)又称“目的语规则泛化偏误”、“发展性偏误”。如汉语学习者初学时往往会把第三声发的类似第二声,因为他们先学第二声的调值,再学第三声,受第二声的影响把第三声 214 也发的像第二声的 35。又比如在汉字偏误的分析中,声旁和形旁的影响等,也是由于类推等产生的语内偏误。
3.教学误导(训练偏误)指因为教科书、词典等编写不恰当或者教师讲解不好导致学生理解错误产生的偏误。如,有些教材说相连的两个数次可以表示概数,留学生因此产生偏误“他的孩子十五十六岁”。又比如“都”是表示“全、全部”的意思,于是留学生往往会出现“我们班都有 20 个人”“我们学校都有 5 个食堂”等偏误的句子。另外,文化因素的负迁移、学习环境的影响等都会造成偏误,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浅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偏误的类型及原因
顾名思义, 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 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 1.某些意义上比较“ 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 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在我们的资料中有遗漏偏误的复句结构有: 不管⋯,[都] ⋯(注:[ ]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 下同。)宁可⋯ , [也] ⋯ 另如: 结构: 除了⋯ 以外, [ 都]⋯ 除了⋯ 以外, [也] 表示强调: 一点儿[也」不⋯ 疑问代词活用: 谁[都/也] ⋯
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意义比较“虚”。卜丁是关联词语, 处于句首的那些, 地位突出, 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二般(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一例)不会漏掉。
与学生的母语对比, 这些词语(除“ 而且”外)都是不出现的。就复句结构说,虽然也有对应的成对词语, 但是在英语的复合句中只能出现其中之一,两个都用是典型的偏误。至于“ beside ” ,“ except ” , “ not in the least ⋯, “ anyone/no one ”这些与“ 除了⋯ 以外, 都⋯ ” , “ 除了⋯ 以外, 也⋯ ” , “ 一点儿也不⋯ ”等相对应的词语,使用时根本没有与“ 都” , “ 也”等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 而造成遗漏偏误。
再如外国学生在使用某些动词一结果补语词组时, 常常遗漏一个成分(动词或结果补语), 如:(1)记[住] 听[到] 听[见] 看[见] 跑[到] 寄[给](2)[听] 完(了)[看]完(了)[做]完(了)[学]完(了)在汉语中, 这样的动补词组的两个成分,在语义上一般都是一主一次, 次要成分往往是比较“ 虚”的。以上第一组是前为主, 后次;第二组是前为次,后为主。外国学生的偏误恰恰是遗漏了次要成分。这不是偶然的。从思维过程说,他们常常只想到主要成分,而没有想到次要成分。再就是在学习这些词组之前,他们往往已经学了前边的动词, 在他们还不熟悉或者还没有掌握这种新的结构形式的时候, 还不能自觉地把两个成分联系起来,或者还不能从意义上把已经学过的动词和新学的动补词组区别开来, 因而造成遗漏。母语的干扰也是造成这种遗漏偏误原因之一。上面第二组中各词组的意思在英语中可以用一个词“to finish ”(完)表示。虽然我们可以把这一组中的四个词组分别译为“to finish listening” ,“ to finish reading/watching ” , “ to finish doing ” , “ to finish studying ” , 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并不常这样说。这种情况造成了对学习汉语这一类动补词组的干扰。·同类词语中用法特殊者容易被遗漏。如“天、星期、月、年”是一个表示时段的时间名词系列, 其中“ 天、星期、年” 被认为具有量词性, 直接跟数词: “ 一天、一(个)星期、一年”;“ 月”是这个系列中的特殊者,在与数词连用时, 中间一定要像普通名词一样用量词,说“一个月、两个月” , 量词“个” 不能省略。但是外国学生不知道“月”在这个系列中的特殊性, 说出* “我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中文三[ ]月”这样的带有遗漏偏误的句子。
按照一般规则,容词作定语时, 都可以直接修饰(有时后边要加“的”)中心语,但“多”作定语时前边必须加“ 很”。正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这一特殊情况, 所以才出现遗漏“ 很” 的偏误, 说出诸如“ 我们学校有[ ] 多学生”这样的句子。3.需要重复的成分容易被遗漏。
如:(1)* 打球[打]了三个钟头(2)*看小说[看]累了
(3)* 他有照相机, 也[有]录音机。(4)* 李老师教文学, 也[教]历史。前两句话在结构上需要重复动词;后两句因为“也”是副词, 只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这里应该重复“ 有”和“教”。造成这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的影响。前两例是因为英语中没有汉语这样的形式而造成遗漏。后两例的偏误是学生把英语的“also”的用法套用在“也”上造成的。4.附加成分, 如词尾、结构助词等, 容易被遗漏, 如:(1)*他们打[得]很好。(2)* 他们看[的]木偶戏非常有意思。(3)* 上星期日下午玛丽看[了]三个钟头小说。
造成这种遗漏偏误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这些附加成分都是学生母语中所没有的, 在他们还没有掌握的时候, 往往采取初学外语的人经常采取的策略—简单化。再者, 就例(1)来说, 也有母语影响的间题。英语中, 一般用状语表达汉语的状态补语(对外汉语教材中通常称作“程度补语”)的意思。学生实际上是把想好了的一个英语句子(They played wonderfully.)逐词翻译成汉语。.汉语中是复合成分, 英语中是单纯成分时, 常常受母语影响出现遗漏偏误。例如:(1)* 从他[那儿/家/左边/身上⋯ ](2)*往嘴[里/边⋯ ](3)*在河[里/上/边/对岸⋯] 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 偏误都出在介词“ 从、往、在” 的宾语上。“从、往、在” 的宾语必须是表示处所的名词、代词或方位词, 一般名词和代词(即不表示处所或方位的)必须加上表示处所的名词、代词或方位词, 才能作“从、往、在⋯ 的宾语。英语中与“ 从、往、在” 相对应的“ from , towards , at(in, on⋯)”对宾语没有这个限制,只有表示人所在地方的时候, 才用“ his , Tom’s ” 之类的形式。把英语介词的用法用在汉语上, 就出现遗漏偏误。实际上, 这种偏误还发生在“ 到、来、去” 等动词的宾语上, 道理一样。6.表达中需要, 但还没有学到,或学到了还没有掌握时, 会出现遗漏。我们的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具有健全的、完全的思维, 他们要用学到的有限汉语去表达复杂的思想, 就必然会遇到一些表达不出来的东西, 这时候就会形成遗漏偏误。例如:(1)* 左边(的)[ 那〕张床是我的。假如要说“那张床是我的。”学生是不会漏掉“那”的,可是又加上了“左边”,形式就复杂起来了, 初学者表达起来就困难了。而漏掉“那”,也可以从母语方面找原因。“左边那张床”在英文是“the bed on the left ”,学生已经正确地把“on the left”,译作定语, 放在“床”的前边, 而且他知道“床”的前边还应该有量词, 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the”,因而出现了偏误。(2)*你不[要] 做那件事。
这里学生想说的是“Don’t do that ,”我们一般把“don’t”译作“别”,可是在没出“别”的时候,学生已经有表达“别”的意思的需要了。但他们只学过“不”,而全教材中又没有把“Don’t”跟“不要”对应起来, 学生只好用“不”代替“不要”,造成遗漏。
二误加偏误
比起遗漏偏误来, 误加偏误的情况比较单纯, 多发生在这样一些语法形式上: 在这些语法形式中,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 必须使用某个成分, 但当这些形式发生了某种变化时, 又一定不能使用这个成分。这时,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就常常由于不了解这种条件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 因而出现偏误。
这里所说“ 通常情况”下的语法形式, 往往是比较简单的常用形式,也是学生最先学到的形式。比如,形容词谓语句一般是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最早学习的几种句式之一。关于形容词谓语句有一条规则: 在肯定形式中, 谓语形容词前要用一个意义弱化的“很” ,如果不用“ 很” , 则句子有比较的意味。这一条规则也适用于形容词作状态补语的情况。但是,如果作谓语或状语的形容词前边受其他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 就不能再用“ 很”;形容词谓语后边带状态补语时,它前边的“ 很” 也不能再出现。教学中比较强调弱化的“ 很” 的使用,而在学到其他程度副词修饰谓语或状态补语(由形容词充任)的时候, 却没有同时说明这时应该去掉“很” , 引起学生的误会,以为“很”总是跟着形容词的, 于是便出现了其他副词状态与“很”并用,或者状态补语与“很”并用的偏误。例如:(1)* 她非常[很]高兴。
(注: [ ]中的成分是误加的,下同。)(2)* 你[很]非常好。
(3)* 啊,你的房间多么[很]干净啊!(4)*这本小说多么[很]有意思啊!(5)*小明[很]高兴得直流眼泪。(6)*老大娘[很]感动得直哭。(7)*她变得越来越[很]爱生气。
“ 了”是一个带有语法标志性质的词尾, 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标志,使用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但也有一定要用或一定不能用的情况。外国学生常常把它看成一个完全的语法标志, 并且把它与英语中的某个语法范畴等同起来。这样, 在某些情况下就会造成误加偏误。例如:(1)*从前我每星期都看[了] 一个电影。
(2)* 5 0 年代每到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举行[了] 游行。(3)*我是一个星期以前来[了]的北京。(4)*我们是在国贸大厦看见[了] 谢利的。(5)*我们是跟老师一起去[了] 颐和园的。
例(1)(2)都是表示过去发生的经常性行为, 例(3)一(5)是用“是⋯ 的”结构强调动作/ 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的句子, 动词后边都一定不能用“ 了” ,学生在这里用“ 了” , 一是不了解“了”的性质和用法, 过度泛化了“了”的使用规则, 二是把英语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套用在“了”上, 造成了偏误假如要说“那张床是我的。”学生是不会漏掉“那”的,可是又加上了“左边”,形式就复杂起来了, 初学者表达起来就困难了。而漏掉“那”,也可以从母语方面找原因。“左边那张床”在英文是“the bed on the left ”,学生已经正确地把“on the left”,译作定语, 放在“床”的前边, 而且他知道“床”的前边还应该有量词, 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the”,因而出现了偏误。(2)*你不[要] 做那件事。
这里学生想说的是“Don’t do that ,”我们一般把“don’t”译作“别”,可是在没出“别”的时候,学生已经有表达“别”的意思的需要了。但他们只学过“不”,而全教材中又没有把“Don’t”跟“不要”对应起来, 学生只好用“不”代替“不要”,造成遗漏。(1)*他唱[好极了]。(2)*今天下雨[很大]。
再如, 该用可能补语的地方,学生多用能愿动词代替, 也是因为英语中没有与可能补语对应的形式,而有与能愿动词对应的助动词。如:(1)*老先生耳朵不好, 你说的话他都[不能]听见。(2)*这个故事我没听懂,所以我[不能]说上来。3.句式的误代: 由于句式选择的错误而发生的误代偏误也为数不少。在基础阶段, 这种偏误常常表现为在该使用某种句式时没有使用,而用已经熟悉的, 通常也是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的句式代替。与此相反的情况是, 在不该使用某个句式时却使用了。两种情况的结果都是造出本族人不能接受的句子。我们可以“把”字句的使用为例:(1)*可以扔石头到海里去。(2)* 请你带这本字典给小李。
(3)* 他放一封信在桌子上。(4)* 老师让我们翻译这篇文章成中文。
这几个例子中, “扔到、带给、放在、翻译成”等都是不能分开的, 都是必须用“把”字句的句子。学生之所以应该用“ 把”而没有用, 可以从母语干扰方面找到原因。例(1)一(4)都是逐字从英文翻译过来的:(1)You can throw the stones into the sea.(2)Please take this dictionary to Xiao Li.(3)He put a letter on the desk.(4)The teacher asked us to translate this article into Chinese.下面是几个一定不能用“把”字句的句子:(5)* 我把那么重的箱子搬不动。(6)*我把中文学得很努力。(7)* 大家把那些话听见了。(8)*我看见他把教室进去了。
这几句话选错了句式, 完全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把”字句的使用条件,对他们所知道的不完全的“把”字句的使用规则进行过度泛化造成的。
四错序偏误
错序偏误指的是由于句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成分放错了位置造成的偏误。1.单个成分的错序: l)状语的错序: 汉语中, 状语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中间, 只有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可以放在句首。外国学生的问题是常常把一般状语也放在句首(主语前),把时间和地点状语放在句尾。例如:(1)* 你们去颐和园?[也]我。(2)* [常常]我们去旅行。
(3)*我们每天开始上课[八点]。(4)* 我不吃饭[在学校的食堂]了。这主要是母语干扰造成的。在英语中,副词状语一般有三个位置: 句首、句尾、谓语前,介词短语作状语(包括表示时间和地点的)有两个位置: 句首和句尾。学生的偏误恰恰是把英语跟汉语不同的地方用到了汉语上。我们还应该特别提一下“ 把”字短语的问题。“ 把”字斌语实际上也是介词短语, 在“ 把”字句中, “ 把” 字短语的作用如同状语, 应该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有的学生按照教学中对“ 把”字的解释,能够正确地把“ 把”字放在宾语的前边, 却忘了应该把这样形成的“ 把’, 字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前边, 因而出现偏误。
如:(1)* 我洗干净了[把衣服]。(2)* 请拿开[把桌子上的东西]。
在汉语的复句结构中, 第二分句中的关联词语, 有的是连词,有的是副词, 比如下面这几个复句结构中第二分句的关联词语, 就都是副词:(„),更„(„),还⋯
(„),也„(既然/ 要是/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外国学生不了解关联词语的这种区别, 把以上这些副词性的关联词语也当做连词使用, 于是就出现了诸如“ 更他⋯ ”、“ 也我⋯ ”、“ 就我⋯ ”、“ 才我⋯ ”、“ 都我们⋯ ”之类的错序偏误。这类偏误的发生,一方面与母语的干扰有关, 一方面也与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 没有作相应的说明有关。
2)定语的错序: 定语的错序表现为定语后置(即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而且多发生在结构较为复杂的定语。比如介词短语作定语、动词短语作定语等。例如:(1)* 情况[关于那个工厂(的)](2)*生活[在中国(的)](3)* 好机会[ 学习中文(的)](4)* 那本书[ 我买(的)] 出现定语后置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干扰。在英语中这些定语都是后置的。但以上几例中,有的用了“ 的” , 有的没有用“ 的” ,这又说明学生掌握汉语定语在程度上是有差别的。3)“ 把”字的错序: “把”是介词, 却常常被学生当做副词使用:(1)* 老师[把]打开了教室的窗户。(2)*请你们[把] 拿出你们的本子。2.成分组合的错序: 汉语中几个成分结合在一起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按照汉语规则把成分组合起来, 就成为错序偏误。这种偏误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词组内部成分的错序,一类是并列成分的错序。现分别举例如下: 1)词组内部成分的错序: 在我们的资料中, 这一类偏误只出在数量词组、时间词组和表示称谓的同位词组上, 例如把“十楼”说成*“楼十”, 把“去年九月” 说成“九月去年”等。这些都是在最初阶段发生的偏误,显然是直接从英语的“Building 10”,“September last year” 等翻译过来的。
2)并列成分的错序: 汉语中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并列时,顺序是比较固定的。多重定语的顺序是: 表示领属关系的名词/代词一指示代词一数量词组一表示修饰关系的形容词/名词+(中心语)这个序列中还应该加上作定语的动词短语和介宾短语。它们的位置或者在指示代词之前, 或者在数量词组之后。在实际话语中, 很少有一个中心语同时受所有这五项定语的修饰, 但两项或三项并列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因而我们所见多为两项域三项定语并列时的错序偏误, 如:(1)*一个我朋友(2)*一个中国有意义的地方(3)* 很多他借来的书(4)*新一本关于中国的书
这一类偏误跟母语的影响关系不大,而跟学习的顺序有关。检查对外汉语教材, 我们发现,几类定语出现的顺序, 基本上就是上面给出的排列顺序。但由于每增加一类定语我们没有注意同时指出它所在的位置, 所以,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出几重定语的顺序, 就可能会把后来学到的定语简单地加到已经学了的定语前边, 或者插在已学的“ 定一中”词组中间。跟多重定语一样, 多重状语也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否则就是错序。例如:(1)* 在北京昨天„ 一一昨天在北京„(2)* 都就„ —就都⋯(3)*都也„ —也都⋯
(4)* 对朋友又„ —又对朋友„(5)*给他及时„ —及时给他⋯ 例(l)是母语影响造成的偏误。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并列时,汉语是时间在前, 英语是地点在前。(2)(3)两例是两个副词的连用, 应该是表示关联作用的(就、也)在前, 表示范围的(都)在后。这里偏误的产生, 一是由于“ 都” 的意义比较“ 实” , “ 就”等的意义比较“ 虚” ,学生先想到的总是“ 实” 的,后想到的总是“ 虚”的。这是思维特点造成的。二是由于母语的影响, 主要是“都”与英语的“all”意义有交叉,词性、用法不尽相同(见王还, 1983)。例(4)(5)都是表示地点、对象等作状语的介宾短语与副词状语的安排顺序问题。这与母语的影响没有关系,而是汉语知识不足造成的。一般来说, 学习状语的顺序是, 副词状语在前, 介宾短语状语在后。在学习介宾短语之前,副词状语与中心语组成的结构已在学生的头脑里比较固定,在学习介宾短语作状语时, 按照汉语规则,他们把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前边却不知道应该插在副词状语和谓语之间。
★ 外国学生常说“„„”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
(1)我明天见面他。(2)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3)请等等我一下。(4)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运动。(5)她是漂亮。(6)发音和听力很有意思和比较容易。
(7)我想我要再回来北京。(8)一看见他,就我高兴极了。
外国学生常说“我明天见面他。”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
答:(1)正确表达:我明天跟他见面。(1分)(2)偏误原因: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之后不能加宾语。所以采用介词“跟+名词”的结构将其作为状语。主要受到母语负迁移。“见面”对应的英语翻译为“meet”,而“meet”是一个及物动词,所以容易让学生产生偏误。(2分)
(4)教学策略:说明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的同时,增加“跟/与„„见面”的结构,并通过大量例句进行操练。(2分)外国学生常说“他回来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
答:(1)正确表达: a.他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在写作业。b.他回学校来的时候,我在写作业。(1分)2)偏误原因: “学校”与“来”的位置不对,不了解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关系。(2分)
(3)教学对策:教师在说明趋向补语与处所宾语搭配时,处所宾语要放在趋向补语“来/去”前。例如,“上山来,下山去,进教室来,回日本去,过这边来”等。也可以不用趋向补语,用结果补语表达,如“回到学校,上到山上,进到教室里”等。(2分)
★ 外国学生常说“请等等我一下”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
答:(1)正确表达:a.“请等我一下” b.“请等等我”(1分)
(2)偏误原因:“等等”是动词重叠形式,动词重叠以后已经能够表示会儿”等组合。
这种偏误主要来源于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学习者将“时间短或次数少”,因此不能再和动量词“一下”以及时量词如“一动词后面可以跟动量或时量补语的规则不恰当地泛化了。(2分)
(3)教学对策:教师在讲授动词重叠形式时可采用对比法,将动词非重叠形式后面加动量或时量补语的情况与重叠形式对应起来,进行一下对比。这样学习者很容易领悟到两者在使用中存在的差别。(2分)★ 外国学生常说“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运动”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
答:(1)正确表达:汉斯每天下午都喜欢运动运动。(1分)
(2)偏误原因:是由汉语动词重叠知识泛化造成的偏误。汉语动词重叠有单音节双音节之分.单音节动词重叠为AA式,如笑笑、说说等;双音节动词重叠为ABAB式,如“考虑考虑”、“研究研究”。外国学生把这个结构不适当的泛化就说成了“运运动”。(2分)
(3)教学对策:教学中采用比较法、归纳法,重点讲解单音节AA式和双音节ABAB动词重叠形式的不同,以避免学生混淆使用。(2分)
★ 外国学生常说“她是漂亮。”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答:(1)正确表达:她很漂亮。(1分)
(2)偏误原因:汉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谓语,而且形容词往往不单独做谓语,经常在之前加程度副词,比如:很、比较、非常等。如果没有强调程度高,此时的“很”,是成句的需要,要轻读。这是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she is beautiful.”
(3)教学对策:教形容词时,强化“很+形容词”的结构,进行反复操练(2分)
★ 外国学生常说“发音和听力很有意思和比较容易”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
答:(1)正确表达:发音和听力很有意思,也比较容易。(1分)
(2)偏误原因: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在英语中“and”可以连接句子,因此学生在说有连词的句子时受了母语的影响,加了“和”。汉语中,“和”一般常用于连接体词性的名词、代词及其短语,在连接充当谓语的动词和形容词方面是很受限制。(2分)
(3)教学对策:教师在教“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个词连接名词、代词,在连接充当谓语形容词和动词方面是很受限制的,通过对比分析强调目的语和学生母语的一些词在用法上的差别。(2分)★ 外国学生常说“我想我要再回来北京”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答:(1)正确表达:我想我要再回北京来。(1分)
(2)偏误原因:趋向补语“来、去”的后面不能接处所宾语,如果有处所宾语,应该用在动词之后,“来、去”之前。然而在很多语言中,比如英语中,没有“来、去”的趋向意义,因此,留学生无法理解作为一个独立单位的“来、去”的特殊用法,于是将它与前面的动词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单位来使用,于是出现了偏误,这是由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造成的偏误。(2分)(3)教学对策:在趋向补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并强化学习者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使学习者理解“来、去”所表示的趋向意义,掌握趋向补语“来、去”与宾语之间的位置变化。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归纳法、对比法,并通过练习来强化这一认识。(2分)★ 外国学生常说“一看见他,就我高兴极了”这样的句子。请你先改为正确句子,并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再举例说明应采取哪些教学对策。(5分)答:(1)正确表达:一看见他,我就高兴极了。(1分)
(2)偏误原因:副词“就”的位置不对,不清楚副词与主语的位置关系。
(3)教学对策:说明在汉语中副词的意义一般都比较多,副词的教学重点在于其与主语的位置关系,即副词多在主语后边。例如,“明天要是下雨,她们就不去公园。”“这个电影不错,他又看了一遍。”(2分
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还有不少偏误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产生的。下面结合例句作具体分析说明:
1、母语负迁移。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常常是依赖母语知识,同一母语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
错误。韩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被修饰语”,受母语的影响,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出现像这样的语法偏误。如:
例1 我书包里词典有。例2 我买了新书两本。例3 我见到了Mary等去年见的朋友很多。
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留学生的语序意识增强,偏误发生的机率变得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非英语母语的留学生,除了受母语的影响,由于先接触和学习了英语、有时课堂也以英语为中介语,因此,也常发生因受英语影响的偏误。如:
例4 我要练习跟你。(英语为I want to practice with you。)
例5 我想见面你。(I want to meet you.Meet在英语中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做不及物动词,但是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加宾语“我”。)例19 今天比昨天很冷。(在英语的比较句中表示差别的形容词要变成比较级,而不能以词语的原型出现。如“这个比那个大很多”翻译成“This one is much bigger than the other”,受此类影响出现了例句中的偏误。)
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这种现象也称为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fion)或者过度泛化。如:
例6 我的汉语会话是不好,他们听不懂.。(学习者在最初的学习中,会了解到“是”用来表示判断、说明陈述对象的情况。但是如果判读、说明部分含有“不”、“没”则不需要用“是”。)
例7 大概有十个学生们去济南。(“们”的基本用法是“用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但是,如果代词或是名词前有具体的数词修饰限制时,则不能再用“们”。此处属于“们”的泛化。,但是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加宾语“我”。)
例7 大概有十个学生们去济南。(“们”的基本用法是“用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但是,如果代词或是名词前有具体的数词修饰限制时,则不能再用“们”。此处属于“们”的泛化。
5、学习环境的影响。外部因素也是偏误产生的原因之一。这里所说的学习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指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和引导、甚至不正确的示范,教材的科学性不强或编排不当,课堂训练的偏差等。例9“学生都善良,还有很好学生。”和例10“我们班的男人、女人都很好学生”。学生除了对“很+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认识不足以及对“是”的掌握不好外,也受到了学习环境的影响:教师常说“好,很好”、“你们都是好学生”不加区别。学生们又想给自己很高的评价,办板报时一般没有严格的要求和指导,于是就出现了板报上的偏误。另外,学习环境中,对待上述所说的各种偏误的态度,也是外部环境对偏误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方面。
(一)偏误成因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偏误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通常归纳为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主要指教师和教材)等五个主要方面。例如:(1)*什么你要买?
例(1)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偏误。在用汉语表达疑问时,学习者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将要表达的内容按照英语的语序讲出来,于是产生偏误。(2)*那个天我们没有去公园。
例(2)误加了量词“个”。学习者因不了解“天”前不能加量词这一特殊规则,误将汉语中名词前要加量词的规则泛化。
(3)*„„。那就是我想说的话。例(3)误用了代词“那”。汉语中代词“这”表示近指,“那”表示远指,用于总结,即回指时,把刚刚提及的内容看作“近”的情况,用“这”指代。而英语中表示近指和远指的是 “this”和“that”,在相同情况下,把前面提过的内容看作过去的“远”的情况,用“that”指代。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用汉语表达时,常常受母语思维的影响,误用“那”替代“这”。(4)*昨天晚上我喝了很多茶不能睡。
例(4)学习者回避使用动补短语,误用“不能睡”这一形式替代 “睡不着”。(5)*今天学校在进行运动会。
例(5)偏误在于混淆了“举行”和“进行”的用法。“进行”是谓宾动词,后面不能接名词。但是它的这一用法无论在教材,还是词典中都没有说明。教材中对“进行”的解释是“be in progress”,对“举行”的解释是“be in progress,to carry on,to conduct.”。而《现代汉语词典》对“进行”的解释是“从事(某种活动)”,对“举行”的解释是“进行(集会、比赛等)”。所以,学生在使用中容易出现误用偏误。
在实际中,偏误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影响偏误的五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时还同时起作用;另一方面,这五个方面的划分也还不甚科学,分类标准不统一,概念有所交叉。因此分析偏误的成因,并不是要生搬硬套上述五个方面,而是要以这五个方面为参照,研究偏误产生的具体的思维心理过程,并在差异中求共性,探求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二)偏误的阶段性特点
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偏误也有不同的特点。1.对比性偏误和非对比性偏误。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因受母语的负迁移作用而产生的偏误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来解释说明,我们称这类偏误为对比性偏误。但是很多情况下产生的偏误无法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来证实,这类偏误我们称之为非对比性偏误。对比性偏误多发生在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厉害的初级阶段,而非对比性偏误多发生在学习的中、高级阶段,此时学习者受母语的影响减弱,受目的语的影响增强。例如:(1)*昨天看的电影没有好看。(不)(2)*他气得没有话说。(说不出话来)
例(1)是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的偏误。当说明人或事物过去的性质或状态时,日语中必须使用表示过去的助动词。受母语的影响,学习者在该用否定词“不”的地方误用了 “没有”。属于对比性偏误。例(2)是由于用简单形式替代了复杂形式而引起的偏误,属于非对比性偏误。
2.单句偏误和超单句偏误。单句偏误是指发生在句子内部的偏误,主要表现为与词语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以及由词语充当句子成分的偏误。这类偏误主要发生在初级阶段。例如:(1)*我们已经^等了两个小时在火车站。(2)*院子(里)有几棵树。
超单句偏误是指发生在句子之间的偏误,如句子之间的连接形式和照应代词的偏误,以及受语境、语用的限定而出现的偏误。这类偏误主要出现在中、高级阶段。例如3)*她穿的那件衣服很好看,[于是]大家都很喜欢。
(4)*第一轮,他(田中)迎战韩国的学生,他(韩国学生)的技术好是好,但是不如田中的技术好。偏误的产生具有阶段性,也具有反复性、顽固性。所以各个阶段所犯的错误不是截然分开的,如果学习者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并将正确形式巩固下来,就会堆积偏误,严重影响向目的语靠近的进程。
三、语法偏误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进行偏误分析之前,首先要确立标准,口语具有多变性,因此应以普通话的标准书面语作为检验的标准,然后再依次进行选材、分类描述和分析解释。
(一)偏误用例的选取
我们可以选取同一学习阶段的用例,反映学习者某一阶段的语言能力。比如在学习了“怎么„„呢?”这一反问句形式之后,我们从同一班级的不同学习者的作业中收集到以下句子:(1)*我借了钱,怎么(不)还给人家呢?
(2)*你中午吃得那么多,现在怎么[不]会饿呢?
例(1)少用了否定词“不”,例(2)多用了否定词“不”。可见,学生对“否定句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这一规则还没有熟练掌握,必须反复操练。也可以选取不同学习阶段的用例,历史地动态地反映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比如一个学习者在不同阶段造的两个句子:(3)*上课快迟到了,我(要)快点儿走。
(4)*又过了几天,我们班的一个韩国同学来我的房间,告诉我明天她也(要)回国了。例(3)是她上初级班时写的,遗漏了助动词“要”,例(4)是她上中级班时写的,仍然遗漏了助动词“要”,由此可知,这一偏误在她的学习中已经具有“化石化”倾向,必须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无论是纵向选材还是横向选材,在实际操作中,都要注意区分失误和偏误。例如:(5)*闯红灯是一种违反交通规则而且具有危险性(的行为)。
例(5)是句式套用造成的宾语中心语的遗失,这是母语为汉语的人因疏忽也会出现的“成分残缺”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不应选为偏误分析的材料。
(二)偏误用例的分类描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是纷繁复杂的,对这些偏误进行整理归类是描述的重要环节。根据分析的需要,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从分析学习者认知过程的角度分为遗漏、误代、错序等。例如:(1)*即使你们不同意,我(也)要买这本书。(遗漏)
(2)*尽管采用了最好的技术,我们仍然不能修(修不好)这台机器。(误代)(3)*我好几次遇到过(遇到过好几次)令人吃惊的情况。(错序)也可基于各级语法单位和句子成分,将偏误分为不同的语法项。例如:
(4)明天早上八点我们出发学校(从学校出发)。(不带宾语的动词使用不当)(5)我不太知道中国(了解中国)。(带一个宾语的动词使用不当)
(6)他借给图书馆(借图书馆)一本书。(双宾语动词使用不当)
(7)他在朋友的帮助下进行研究人口问题(研究人口问题/进行人口问题的研究)。2)*从明天(开始),我要努力学习汉语。
例(1)和例(2)均来源于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例(1)遗漏的是方所短语中的方位词“里”,原因在于汉语中普通名词和方位词组合起来,才能表示处所,而该句对应的英语句子“A snake fell into the vat.”中,没有和“里”相对应的词语。例(2)遗漏的是与介词相照应的动词“开始”,因为在英语中介词“from”后没有类似于“开始”的词语。
4、遗漏特殊句型或句式中的成分
(1)*我看(见)他了。(2)*我被他们抬了(起来)。(3)*排队的人很多,厅里面(很)热闹。
例(1)遗漏的是动词谓语句中的结果补语,比较相应的英语句子“I saw him.”可以看出“saw”这一个单词已经涵盖了汉语“看见”这一动补短语表达的语义。例(2)遗漏的是“被”字句中的补语。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常会遗漏动词后面的补语成分,是因为韩语被动句中的动词性成分能够以简单形式出现。例(3)遗漏的是作状语的程度副词“很”。在汉语中性质形容词本身就带有比较的意味,单独充当谓语时受条件的限制,一般只能用于对举的情况,如“这边安静,那边热闹”,否则前面要加其他修饰成分,如表示程度的副词。而学习者受母语影响常常遗忘汉语性质形容词的这种特殊性,因此产生偏误。
除了受母语干扰以外,产生遗漏偏误的因素还有很多。有因目的语规则泛化造成的偏误,偏误常发生在一类语法项目的特殊规则上。例如:
(1)*生了这种病以后,他的身体一(个)月比一(个)月差。(2)*我们一起聊天(聊)了很长时间。
例(1)遗漏了量词“个”,因为在“天、星期(周)、月、年”这个表示时间的序列中,“天”、“星期(周)”和“年”都被认为具有量词性,可以直接和数词组合,如“一天”、“三星期(周)”和“五年”,而“月”却是例外,它一定要加量词,才能和数词组合。学生常因不知道或遗忘这一特例,而遗漏量词。例(2)遗漏了动词“聊”,汉语中动词后面可以带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或状态延续的时间,但是“聊天”属于离合词,必须重复出现动词“聊”才能带时量补语,而学生常常忘记这一规则,遗漏需重复的部分。还有因简化而产生的遗漏。比如运用语气词是汉语特有的表达语气的方法,但是每个语气词所表达的各种语法意义在句法结构上并没有明确的形式依据,这就给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减少麻烦,学习者常常采取简化的策略。举例如下:
(3)*我去年(是)趁暑假去中国旅游的。(4)*天气越来越热(了)。
例(3)是强调句型,遗漏了与“的”相对应的“是”。因为汉语中“的”也可以单独放在句末加强肯定语气,所以学习者常遗漏强调句式“是„„的”中的“是”。例(4)遗漏了“了”。该句表示情况发生了变化,句末应该加“了”,可“了”是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学习者害怕出错就采取了简化的策略,消极地省去了语气词“了”,结果产生遗漏偏误。
(二)误加
误加,也称多余,是指在不应该使用某一词语或某种句法成分时使用了该词语或成分。单句中的误加主要受目的语规则泛化的影响和母语的干扰,表现为误加有特殊意义的语素;误加意义比较虚的词;误加特殊句型、句式的标志性成分等。
1、误加语素
(1)*我们班有十五个学生[们]。
(2)*高三时,我终于在市高中生外语比赛中得了[第]一等奖。汉语中常把词尾“们”附加在名词后,表示复数,但是名词前面不能再加表示确指的量词。例(1)名词“学生”已经有了确定的数量词“十五”,因此后面不应再加“们”。这是学者因规则泛化而产生的误加。同样,例(2)误加 “第”也是规则泛化造成的偏误。汉语可在数词或数量词组前加“第”,表示次序,但是表示等级序列时,不能加“第”。
2、误加意义比较虚的词 以“了”和“的”为例。“了”和“的”是汉语学习的两个难点,用与不用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比如,“了”通常分为两个,一个是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时态助词“了”(一般统称为“了1”),一个是出现在句末的语气词“了”(一般统称为“了2”)。学生在使用时会出现以下偏误:
(1)*我昨天不在[了]家。
(2)*时间过得很快[了],我到上海已经3个多月了。
(3)*听说你要来了,我真的很高兴[了]。(4)*我们每次见面都吵架[了]。
例(1)中的动词“在”不是动作动词,不具有完成义,不能加“了”。例(2)的前一分句带有程度补语,用来说明事情发展的状态,并非强调完成,也不能加“了”。例(3)和例(4)中的“了” 位于句末,同时也在形容词的后面,兼有“了1”和“了2”的性质。例(3)中的“高兴”不具有变化的意思,不能加“了”,例(4)中有表示经常性的状语“每天”、“每次”,说明是经常性的情况,也不能加“了”。之所以产生这些偏误,一方面是因为母语有时态变化的学习者常常将“了”和母语中表示过去、完成的语法范畴对应起来,另一方面是因为汉语有关“了”的规则很多,且不成体系,学习者难以完全掌握。又如“的”。“的”的用法有:在定中短语中作定语的标志;构成“的”字结构;用于陈述句末加强肯定语气等。每种用法都体现了汉语的特性,而且规则很多,学生常常混淆。常见的错误有:(5)*在那儿我认识了几个中国[的]学生。(6)*我是美国人[的]。(7)*感谢你们的热情[的]帮助。
例(5)“中国”和“学生”之间不是领属性关系,不应用“的”。例(6)是把谓语动词“是”混作“是„„的”强调结构中的“是”,应该去掉“的”。例(7)是多重定语中多加了“的”,多重定语中的“的”,哪些该加,哪些不该加,教材和工具书中缺少具体的规则,因此学习者常发生误加偏误。
3、误加句型、句式标志性的成分
汉语中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分无标记和有标记两类。它们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比如当句中的施受关系明确,施事不必或不便出现时,常常使用无标记被动句。可学生由于将汉语中的被动句与母语中的被动句相对照,常常误加被动的标记“被”字。例如:(1)*字典[被]送给小王了。例(1)中“字典”和“小王”显然都是动词“送”的受事,而施事没有出现,这时不应加“被”。
汉语中的充当谓语的动补短语有三种类型:不能用“得”的,必须用“得”的,用“得(不)”与不用“得(不)”构成平行格式的。数量补语、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不用“得”;程度补语和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都要加“得”;程度补语的否定形式也加“得”,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不加“得”。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这些规则之前,常泛化“得”的使用范围。例如:
(2)*那件事我做[得]不了。(3)*我能把那篇文章翻译[得]完。
例(2)混用了可能补语的否定形式和程度补语的否定形式,误加“得”,例(3)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表明怎样处置,或处置的结果,而“翻译得完”是表示可能性的,因此应该使用结果补语的基本式,去
4、误加特定句法环境中不应出现的成分
5、(4)*这辆车又[很]好又[很]便宜。
(5)*他被派到北京[做]调查名胜古迹去了。(6)*他[从来]一次也没说过谎。
一般情况下,汉语的性质形容词充当谓语时前面要加程度副词。可是例(4)使用并列结构“又„„又”,表示两种情况的并存,“又”连接的形容词前不能加程度副词。因此学习者常因泛化前面的规则而出现偏误。例(5)是一个被动态的连动句式。动词“做”的误加是因为学习者套用了“做调查”和“调查名胜古迹”这两个动词短语。例(6)表示强调的副词“从来”和“一(次)+也/都+没/不”格式同时出现,在语义上显得重复、混乱,应去掉其中一个。
(三)误代
误代,也称误用,是指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用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而造成的偏误。这两个或几个形式在意义、用法或者形式上有所关联,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混淆。
1、词语的误代
词语误代的原因是对语素、词或短语的用法理解得不充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构词语素部分相同,意义相同或相近,用法不同。例如(1)这两个作法同。(2)我没有够的钱买车。例(1)用“同”误代了“相同”。“同”是语素,不是词,不能单独使用,“相同”才是词,可以单独使用。例(2)用“够”误代了“足够”。“够”这个形容词只能作谓语,不能作定语,而“足够”可以。(2)构词语素部分相同,意义不同,用法不同。例如:(1)*为什么有人做怎么(这么)愚蠢的事情呢?
(2)*佐藤明天回国,关于(至于)田中,我就不知道了。
例(1)用“怎么”误代了“这么”。“怎么”多用于疑问句,表示询问方式、原因等,“这么”才能放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例(2)中用“关于”误代了“至于”。“关于”表示引进事物或行为的关系者,用于一个话题;对于引进事物或对象的关系者“至于”表示提起另外一个话题,用于两个相关联的话题之间。
(3)构词语素不同,用法相同,意义相反。例如:
(1)*他让我来(去)他那儿。
(2)*电影已经开始五分钟了,他就(才)来。
例(1)用“来”误代了“去”。“来”表示从别处到说话人所在地,“去”表示从说话人所在地到别处去。此例中目的地“他那儿”是远离说话人的地方,应用动词“去”。例(2)用“就”误代了“才”。“就”和“才”都是副词,在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同,“就”在动作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认为动作发生得早,“才”在动作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认为动作发生得晚。句子的意思是说他看电影来晚了,所以应该用“才”。(4)构词语素不同,位置相同,意义不同
比如句末语气词的误代。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主要有六个:啊、吗、的、呢、了、吧,虽然数量少,但不易掌握。因为它们所表达的各种语法意义常由语境和语用因素决定,在句法结构上缺少形式依据。例如:
(1)*你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汉语吗(呢/的)?
(2)*他要过几天才来了(呢)。
例(1)用“吗” 误代了“呢”,因为在带有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末,可以用表示深究的“呢”和加强语气的“的”,不能用表示疑问的“吗”,例(2)用“了”误代了“呢”,因为此句表示将来的情况,不能用“了”,而且句子中有副词“才”,往往要加“呢”表示对比强调。
2、短语的误代
短语误代的原因主要是学习者不能充分掌握不同短语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和使用规则。例如:(1)*现在我交了十个以上(十几个)中国朋友。
(2)*在韩国好不容易(很不容易)吃到羊肉串。
例(1)用“十个以上”误代了“十几个”。“十个以上”用来表示数目的最低限度为十,而此句表达的意思是数目在十和十九之间不确定,所以应该用表示概数的数量短语“十几个”。例(2)用“好不容易”误代了“很不容易”。“好不容易”用于动词前表示完成某事非常不容易,应该用于表示已然的句子,此句说明的是未然的情况,因此不能用“好不容易”。(3)*一件衣服(有件衣服)被他撕破了。
(4)*生活中,谁有干涉别人的资格呢?特别是恋爱,局外人别(不应该)干涉。例(3)和例(4)是因忽视语用意义对形式的限制而引起的偏误。例(3)是“被”字句,主语应该是有定的,因此主语不能为数量短语,例(4)是对一般事理的推断,应该用助动词“应该”的否定形式“不应该”,却误用为副词“别”。(5)*我们今天很高兴地玩。(玩得很高兴)(6)*我吃完后一下子就睡得着(睡着了)。
(7)*尽管采用了最好的技术,我们仍然不能修这台机器。(修不好)
例(5)是“状语+动词”的短语形式误代了“动词+补语”的短语形式。英语中状语可前可
后,放在动词后时与汉语的补语位置相对应,如与例(5)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We played very happily”,因此学习者常将补语误用为状语。例(6)将结果补语误用为可能补语。“一下子”表示动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或状态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就”表示动作或情况很快发生,因此在“一下子就”后面的应该为结果补语。例(7)是用助动词的否定形式误代了可能补语,这一偏误与学习者的回避策略有关。
3、句式的误代
主要表现在以下情况:
(1)回避难点,简化结构,用简单句式替代复杂句式。例如:
(1)*他生气,他走了。(他生气地走了。)
(2)*举办奥运会可以有很多工作,很多失业的人可以得到工作。(举办奥运会可以使很多失业的人得到工作。)
例(1)误用两个简短的句子代替了带有状语的动词谓语句。例(2)误用两个简短的句子代替了兼语句。(2)对句式的理解不充分造成偏误。例如:
(1)*雨越来越下得大了。(雨越下越大了。)(2)*中国足球的实力比日本不强。(中国足球的实力没有日本强。)
(3)*他放书在床上。(他把书放在床上。)
(4)*我把博物馆去过好几次了。(我博物馆去过好几次了。)
(5)*那件事被我忘了。(那件事我忘了。)
例(1)用“越来越”句式误代了“越A越B”句式。例(2)用比较句的肯定形式误代了比
较句的否定形式。例(3)和例(4)是“把”字句和一般主谓句之间的误代。例(5)用“被”字句误代了主谓谓语句。
(四)错序(带动宾的动词使用不当)错序,又称错位,是指句中的词语或成分位置不当。语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也是汉语与其他语言有较大差异之处,因此学习者的错序偏误非常普遍。常常出现在以下情况:
1、短语内部成分的错序。例如:
(1)*下楼(楼下)两个外国人住。(2)*前头房子(房子前头)有一棵树。
例(1)来源于母语为韩语的学习者。汉语里表示楼房的上下层时,“上”和“下”用在“楼”的后面,如果用在楼的前面,就变成动词性短语“上楼”和“下楼”了。而韩语正好相反,表示“上”和“下”的词语要用在表示“楼”的词语后。例(2)是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产生的偏误,短语是逐字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2、并列成分的错序。首先是多重定语的错序。例如:
(1)*上海是一个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上海是中国的一个最现代化的城市。)(2)*我那件前天买的长的红色的裙子丢了。(我前天买的那件红色长裙子丢了。)(3)*每次坐火车,我都会跟不认识的很多人聊天。(我都会跟很多不认识的人聊 天)
例(1)误将表示领属关系的名词“中国”放在了数量短语“一个”之后。例(2)名词“裙子”前的定语分为限定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两类,两类的语序非常混乱。正常的语序应该为限定性定语(主谓短语作定语)+描写性定语(指示代词+数量短语+颜色+式样)。例(3)误将“很多”放在动词短语“不认识”的后面。这一类偏物偏误跟母语的影响关系不大,而跟学习的过程有关。在学习中,学习者只了解几类定语出现的一般顺序,但是在使用时常因不能确定定语的性质而出错。还有多重状语的错序。例如:
(1)*在公园我昨天不小心摔了一跤。(我昨天在公园不小心摔了一跤。)(2)*请把你的证件快给我们看一下。(请快把你的证件给我们看一下。)
(3)*他每个休息日和朋友一起都去吃韩国菜。(他每个休息日都和朋友一起去吃韩国菜。)(4)*我们都也不知道他在哪儿。(我们也都不知道他在哪儿。)
例(1)是时间状语而地点状语并用时的错位。例(2)是形容词与两个介词结构并用时的错 位。例(3)是副词与介词结构并用时的错位。例(4)是两个副词并用时的错位。多重状语的错序有时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比较:
(5)客人对这儿的饭菜十分不...满意,纷纷要求老板退钱。
(6)客人对这儿的饭菜不十分...满意,向老板提了很多意见。(7)他每天都不....上课,我今天一定碰不到他。
【泛读2课后答案】推荐阅读:
大学英语泛读试题及答案09-22
英语泛读一讲义教案08-04
读书笔记19——(泛读)《羊脂球》08-28
泛读第三册课文翻译09-03
大学英语泛读期末考试试题09-01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07-06
新概念英语2课后习题10-20
新概念英语2课后练习11-18
课后案例参考答案08-26
1课后习题 答案 整理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