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共13篇)
1.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 篇一
一、复习内容
十堰市中考说明中规定的考试内容。包括四个板块共计划成本29个小点。
二、复习方式
后段时间分两轮复习。
(一)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从三月二十七日到五月十二日。本轮次复习为专题复习,主要以课本为依托,以导引为主线,以练考为辅助的形式展开复习,突出识记,强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过程安排:
1、完成课内考点的疏通,包括古文,古诗词曲,专题及文学常识等。把任务分配到人,全体教师通力协作,具体任务分配是:
吴XX老师:负责七年级上下册课内考点的疏通;
柯XX老师:负责八年级上册课内考点的疏通;
刘XX老师:负责八年级下册课内考点的疏通;
郭XX老师:负责九年级上下册课内考点的疏通;
要求:⑴各位老师要依据考点要求,尽可能的挖掘教材中知识,精益求精,要以活页的形式发给学生;
⑵容量不宜过大,每人所分配的内容以不超过两张活页为宜;
⑶应有超前意识,提前将自己的任务完成。
2、以导引为主线,主要是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突破,对答题方法进行指导,对答题规范进行要求。每个知识点可以在导引之外补充适量题目。
3、作文复习贯穿其中。每周语文晚自习作为作文训练专门时间。
4、本轮复习过程中,应切实落实好备、教、考、复、批等教学常规工作,特别是作文教案,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等。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从五月十六到中考前。本轮复习为综合复习,主要以练考的形式呈现。穿插识记,辅以讲解。
过程安排:
1、对课内要求识记的内容再次强化,进行能力提高;
2、每位老师根据学生实情出两套试题,试题题量、难易度、考点等应完全符合中考要求,必须有答题卡;
3、每位老师根据各班实情,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4、适时做好学生考前心理辅导,给学生减压,让学生能够轻装上阵,考出理想成绩。
2.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 篇二
一、确立复习理论,奠定复习基础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应遵循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结合当前课改精神,改变以往的做法。在总复习的课堂上,教师要准确定位师生的角色。教师只是复习课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复习课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复习活动更应倡导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在复习内容组织上,不要选择过多资料,要注意所选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对学生的开发效用。
二、完善知识体系,全力备考
1.狠抓基础、完善结构、形成体系。近几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一般按“易、中、难”7∶2∶1的比例命题,100分的考题中有90分左右是考查学生对“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在总复习时,教材是最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因此,教师要注意对课本上所有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梳理和串联,让学生将各章节知识熟记于胸,并多用发散思维思索本章知识点能够和其他章节的那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学生在考试时就可以运用相关知识体系解答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使自己的解题能力得到最佳发挥。在“知识准备”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两点:一要查缺补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补缺记录”。让学生准确掌握每个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公式、法则等,使基础更加扎实;二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统计思想等)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配方、换元、消元、待定系数、构建数学模型等)的运用,这些都是中考数学必考的内容。
2.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性、开放性试题的训练。近几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已逐步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这不仅符合课改的要求,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各地中考数学试题的研究,就会发现探索、开放性试题大量涌现。
3.重视对数学应用的训练。近年来,各地数学试题中逐步加强了应用意识的考查,应用题型逐年增加,比例增大,题型多样,其主要特点是:(1)结合教材,联系实际,贴近生活;(2)经常涉及几何、三角、方程、函数、统计、概率等重点知识。因此,在平常教学中或中考复习阶段都要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意对学生进行答题规范性的训练。要让学生会计算、会证明、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尽量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发生。在答题时要注意书面整洁规范、条理清楚。
三、总复习的应对策略
1.培养语言能力。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是对客观世界一系列现象进行抽象和概括的材料,离开了教学语言,思维不可能得以表达清楚。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复习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强调以下三点:(1)教学语言转换(如命题改写);(2)教学模型的构建;(3)教学内容的总结。
2.例题、习题选择要有典型性。由于复习时无具体资料,又因教师水平各不相同,极易导致例题、习题无典型性。好的习题、例题至少具备以下五个特点:(1)易忘、重要、疑难的知识点;(2)基础题性,但易发挥、拓展;(3)能利用多种方法求解;(4)综合性强;(5)注重现实生活应用。复习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精选例题、习题:(1)加强集体备课研讨;(2)加强信息沟通;(3)开展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维心理活动研究,根据学生发展水平配备相应的例题、习题。
3.加强知识联系。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站在高处”解题,帮助他们体验数学的逻辑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此可用以下方法解决:(1)让学生阅读教材,以章节为单位,梳理知识的结构图表;(2)结合知识体系进行典型例题讲解;(3)适当加强题组式复习;(4)采用不同方法转化学困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对于稳定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可选择以下方法:1采用因材施教、分层互助的方法进行教学;2加强师生交流,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智力因素的开发;3研究学困生的特长,开展特长教育。(5)优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在应用时突出“变”,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多种方法并轨”,可选择以下三种方法:1单元循环教学法。包括:A.基本原理阶段:B.基本方法阶段;C.解法分析阶段;D.系统总结阶段;E.综合提高阶段。2问题教学法。包括:A.启发设问;B.分析矛盾;C.揭示规律。3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包括:A.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B.教师做画龙点睛式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C.在课堂上做必要的练习,基本做到理解、消化和巩固。
除上述之外,在数学总复习中还有以下四点也不容忽视:1.“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谓“知己”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复习计划和奋斗目标,然后逐步努力实现并尽力稳步提高;2.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教学中要转变“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观念,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多渠道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4.认真分析,领会《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了解数学命题的方向、题型结构,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总复习工作。
3.九年级历史总复习的讲与练 篇三
一、讲什么
初中历史共六本书,历史课程事件多,线索繁,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理清线索,教师要在“讲”与“练”上求得突破。
1、讲概念
对历史概念挖掘要深,概括要全面。如八年级历史中“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概念,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去理解和讲解:①长征的含义是什么?②怎样形成的?③说明了什么?
九年级历史课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可以这样去设计:①“体系”的含义是什么?②在什么条件下建立,实质是什么?③为什么说这一体系解体是必然的?
2、讲联系
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但内部必然存在着联系。例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必然会联系到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等,最后发展为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中总结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3、讲特征
对某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线索的勾勒和本质特征的概括,是搞好复习关键之处,应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基本的框架和特征,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去理解、记忆。
例:中国近代史特征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史实,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史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用史实概括特征。
二、怎样练
1、精选试题高效练
中考备考时间短,复习内容多,所以练要有数,量要适中,练习密度和强度过大,会导致学生心理烦恼、自信心下降,不能让学生成天处于题海之中。
2、总结方法,突破练
对选择题,材料问答题分类研究,指导练习。选择题,重点培养审题意识,采用排除法,时间顺序法等方法,正确答题;对材料问答题,重点培养从客观上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力求答准答全,格式规范;对开放性试题,要联系史实,结合现在,符合历史发展,有创新的思想。
三、讲与练在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
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和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注意多项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横向联系,即将同一时期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联系。
如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政策与欧洲相比,就可以认识到中国落伍的原因。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相联系,进一步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源。
纵向联系,即将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相比较寻找异同,加深理解记忆。
如讲中国近代史化过程:抗战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可清晰地看出中国近代史是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层层深入的过程,也就是:表面—深层—理性的过程。
3、乡土历史和热点相联系
熟悉本省的历史,熟悉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在复习中要善于从新角度解读历史现象,获得新知识。如“藏独”问题与唐时民族交往(文成公主入藏,长安);台湾问题与大陆解放历史形成问题,涉及国共两次合作;和谐社会与孔子的思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4.九年级物理复习总计划 篇四
九年级的物理教学马上就要进入总复习阶段,由于距离中考大约只有15周的时间,学生在校不能进行补课,所以复习时间就显的非常紧张,加上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多数学生的基础掌握较差。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我制订如下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3月14日--5月13日)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虽然复习时间有限,但我必须保证复习的质量,在第一轮复习中重点抓好学生对基础掌握及对知识的理解,根据各知识点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学生后期厌学情绪逐渐加重的特点,把力学、电学放在复习的首位,之后进行声学、光学、热学的复习。复习前先给学生发基础知识试卷,让学生在家记忆,课堂提问,提高复习效率,对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课后辅导。在学生对所有知识点背诵如流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必要的`知识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并掌握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运用基础知识的解题技巧,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
并针对每一单元进行专题练习,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做到逐一指导。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尤其抓好边缘生的基础知识提问,对背不下来的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找他们了解原因,并指导他们记忆,让他们认识到第一轮复习的重要性。
(2)中考题中多数以基础为主,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抓住书本,让学生明确每一个概念产生的原因,明确书中每一幅图的物理意义,掌握书中的每一个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会进行所有的单位换算。
(3)由于时间紧迫,在第一轮复习中不能搞题海战术,要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一道习题都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每堂课都要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每一根神经,教师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6)注重思想教育以及和学生的感情沟通,不让学生由于复习任务重而产生厌学情绪,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让边缘生真正获得收获,学优生得到提高。
二、第二轮进行专题复习(5月16日--6月3日)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第二轮复习就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有针对的进行复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专题:
A、力学作图、计算、实验专题。本专题大约许要5课时。
B、电学作图、计算、实验专题。本专题大约需要5课时。
C、光学作图、实验专题。本专题大约需要3课时。
D、热学实验、计算专题。本专题大约需要3课时。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每个专题的复习都要用代表性,切记面面俱到,造成学生视觉疲惫。
(2)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习题题。严格按考试说明出题,不出繁、难、偏、怪题。力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专题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分析思路,切记让学生死记硬背。
三、第三轮综合复习(6月6日--中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主要进行习题训练,根据中考的考试模式,配备相应的习题,在短时间内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技巧、答题技巧。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每节课的习题量、题型的难度要接近中考并略高于中考的要求,使学生有所学有所获。
(2)习题完成时教师要及时检查及时讲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4)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对于存在的知识疏漏重点联系,提高成绩。
(5)立足一个“透”字。对于典型习题要讲透;要展开;并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彻底得到开发。
(6)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5.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和策略 篇五
中考英语的成功复习对中考英语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使英语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今后工作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特制定九年级英语教学和复习计划。总体目标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好中考总复习工作,抓好优秀生和边缘生,尽量不让学生漏掉,鼓励学生向目标迈进,中考争取稳中有升。总体复习策略
学生们的听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每堂课的听力训练当中。读写能力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按单元复习。通览教材,进行单元知识点扫描。目的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的复习,把好“基础关”;任务是掌握各单元知识结构,全面地复习知识点,完成理解记忆;重点是重视课标要求与教材的基础作用,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面向基础。
2、语法专项复习。钻研考试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语法、词法、句子、时态和话题专项复习。统揽初中教材中的重点语法项目,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初中教材内容。
3、题型专练,模拟演练。按照中考题型进行题型专练,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抓住中考题型变化,确定训练方式,进行查缺补漏。最后进行几次中考模拟演练,演练之后教师要精讲精炼,在讲题上下功夫。
具体复习内容
第一轮:
时间安排:3月20日----4月20日
主要内容:初中教材课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常用句型;熟记对话和课文,理解所学语法内容。
阶段目标:完成理解性记忆内容,熟记课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常用句型;熟练掌握对话和课文内容,所学语法能达到一定的应用程度。
具体策略:第一轮复习应以大纲为依据,教材内容为根本,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单元复习。每复习一单元之前,教师布置学生认真记忆书后单词和短语;课上检验,然后让大家
找出本单元的知识点,总结用法,教师再做以适当的补充;这一阶段的复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总结为辅,学生复习为主。注重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指导应注意事项。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要重点讲。同时教师要根据每单元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复习的知识点。最后,再将本单元的知识点赋予下一单元书后的单词和短语中,进行再一次检测。
具体板块安排:按照七至九年级的课本顺序分成几部分。
第二轮
时间安排:4月21日———5月20日
主要内容:词法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动词、句子。掌握动词六种时态的构成及基本用法和被动语态,即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句法包括掌握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构成和基本用法,掌握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并列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阶段目标:熟练地掌握知识要点,使知识形成系统。教师传授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具体策略:这一阶段我将语法分成几大块复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总结为辅,学生复习为主。注重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指导应注意事项,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要重点讲,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复习的语法内容,按中考题型精选练习题,使学生每天复习的知识都能够加以巩固。
具体板块安排: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与副词 冠词动词六种时态被动语态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 句子成分、There be 句型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并列句复合句宾语从句 状语从句 定语从句
第三轮
时间安排:5月21日———中考前
主要内容:题型专练,模拟演练。
阶段目标: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找出发生错误的原因,使其能够及时改正,并记住正确的方法,迅速提高成绩。
具体策略:按照中考题型进行题型专练。教师选取适当的模拟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这一阶段要通过对学生限时测试,使他们把所学的知识上升为综合运用能力,逐步适应中考要求。同时对往年中考试题加以认真研究,教学生答题技巧。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压力,稳定情绪,自如地应对中考,取得好成绩。
具体板块安排:单项选择 阅读理解 综合填空 动词填空 任务型阅读 写作。
6.九年级英语教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篇六
执行人:徐建龙 李雯
一、总体目标
做好中考总复习工作,抓好尖子生,提高临界生,盯住所有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漏掉,鼓励学生向目标迈进,中考争取稳中有升。
二、具体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专研七、八、九年级五本教材,形成固定的知识体系,研究2017年的考试说明,精选近几年的中考题。
2、继续大练基本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4、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挖掘学生的心理资源,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教师,又是家长和朋友。
5、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记笔记、复习、做作业、小结和讨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总体复习思路
1、按单元复习。通览初中教材,进行单元知识点扫描。目的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的复习,把好“基础关”;任务是掌握各单元知识结构,全面地复习知识点,完成理解记忆;重点是重视课标要求与教材的基础作用,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面向基础。
2、语法专项复习。钻研考试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语法、词法、句子、时态和话题专项复习。统揽初中教材中的重点语法项目,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初中教材内容。
3、题型专练,模拟演练。按照中考题型(听力、单项选择、句子翻译、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进行题型专练,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抓住中考题型变化,确定训练方式,进行查缺补漏。最后进行几次中考模拟演练,演练之后教师要精讲精炼,在讲题上下功夫。
四、具体复习内容 第一轮:
时间安排:2月28日----4月27日
主要内容:以复习七、八、九年级英语教材为主,初中教材课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常用句型;熟记对话和课文,理解所学语法内容。
阶段目标:完成理解性记忆内容,熟记课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常用句型;熟练掌握对话和课文内容,所学语法能达到一定的应用程度。
具体思路:第一轮复习应以大纲为依据,教材内容为根本,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单元复习。每复习一单元之前,教师布置学生认真记忆书后单词和短语;课上检验,然后让大家找出本单元的知识点,总结用法,教师再做以适当的补充;这一阶段的复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总结为辅,学生复习为主。注重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指导应注意事项。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要重点讲。同时教师要根据每单元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复习的知识点。最后,再将本单元的知识点赋予下一单元书后的单词和短语中,进行再一次检测。
第二轮:
时间安排:4月28日———5月18日
主要内容:词法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动词、句子。掌握动词六种时态的构成及基本用法和被动语态,即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句法包括掌握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构成和基本用法,掌握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并列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阶段目标:熟练的掌握知识要点,使知识形成系统。教师传授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具体思路:这一阶段我将语法分成几大块复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总结为辅,学生复习为主。注重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指导应注意事项。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要重点讲,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复习的语法内容,按中考题型精选练习题,使学生每天复习的知识都能够加以巩固
第三轮:
时间安排:5月19日——中考前 主要内容:题型专练,模拟演练。
阶段目标: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找出发生错误的原因,使其能够及时改正,并记住正确的方法,迅速提高成绩。
7.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 篇七
1. They have organized games and the staff dress up as clowns. 他们组织游戏,工作人员装扮成小丑。
点拨:dress up意为“穿上盛装;装扮;打扮”。例如:
She dressed up for the ball. 她穿上盛装去参加舞会。
2. Peter, lend me your pen. 彼德,把你的钢笔借给我。
点拨:lend意为“借(出)”,后面可接双宾语,也可与介词to连用。borrow作“借”讲时,表示的是“借入”,后面不可接双宾语,一般与介词from连用。例如:
You cant lend it to others. 你不能把它借给别人。
You can borrow some books from the school library. 你可以从学校图书馆里借几本书。
3. For instance, they can help you to compare two different products so that you can buy the one you really need. 例如,它们能够帮助你比较两件不同的产品,以便你能够买你真正需要的那一件。
点拨:句中的so that引导的是目的状语从句。so that引导目的状语从句时,从句中常用情态动词can, could, may, might等。例如:
I took a taxi so that I could get there earlier. 我乘坐出租车,为的是早点到那里。
Speak clearly so that they may understand you. 说清楚些,以便他们能听懂你的话。
4. At times an ad can lead you to buy something you dont need at all. 有时候,广告能够让你去买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点拨:at times意为“有时、偶尔”,与sometimes意思相近。例如:
At times she was late for school. 有时她上学迟到。
5. Here are some things theyve learned from scientific studies. 这儿是一些他们从科学的学习中学到的东西。
点拨:learn from意为“向……学习、从……学习……”。例如:
You can learn English from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你们可以从杂志和报纸中学习英语。
6. Many ads are aimed specially at teenagers. 很多广告是特别针对年轻人的。
aim at的意思是“针对;致力于;旨在;瞄准”等。例如:
点拨:This programme is aimed at young people. 这个节目是针对年轻人的。
7. Have you packed the beach yet? 你把行李收拾好了吗?
点拨:Ive already put it in the garage. 我已经把它放进车库了。
I havent cleaned out the refrigerator yet. 我还没有把冰箱清理干净。
already与yet都与现在完成时连用,但already(已经)一般用在肯定句中,yet(到目前为止;至这/那时“一般用在疑问句或否定句中。
8. ... and so far has brought thousands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to China to look for their families roots. ……到目前为止,已经带动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学生来寻找他们的家族根源。
点拨:so far意为“到目前为止”,是一个固定词组,一般与现在完成时连用。例如:
So far, I have received three letters. 到目前为止,我已收到了三封信。
9. Thanks to In Search of Roots, I am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my Chinese roots, and who I am. 多亏了“寻根”,我才开始明白我的中国根以及我是谁。
点拨:thanks to意为“多亏了……;幸亏”, 用来说明原因。例如:
Thanks to your help, I worked out the math problem. 多亏了你的帮助,我才算出这道数学题。
10. Im looking forward to finding out more about my roots during my time here.我期望能找到有关我的根的更多的事情。
点拨:look forward to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盼望;期待”,to为介词,后面可跟名词、代词、动词-ing形式,不可跟动词原形。例如: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我期盼着与你见面。
11. The walls are made from old glass bottles that are glued together. 墙是用粘合在一起的旧玻璃瓶子制成的。
点拨:be made from表示“由……制成”,指制成品中看不出原材料;be made of表示“由……制成”,指制成品中能看出原材料。例如:
Paper is made from wood. 纸是用木材造的。
That house is made of stones. 那座房子是用石头建造的。
巩固练习
()1. He often borrows things __________ others, but he doesnt lend anything __________ anybody. (2008福建莆田)
A. to; from B. from; toC. from; for
()2. —What would some students like to do after finishing their education?
—They would like to start to work __________ they neednt depend on their parents completely.
(2008山东青岛)
A. as soon as B. so that
C. before D. while
()3. Its rather cold in most of south China __________ in spring. (2008江苏无锡)
A. on time B. at a time
C. at times D. all the time
()4. Many teachers believe that children learn __________ life,not just from their textbooks. (2007四川乐山)
A. ofB. fromC. for D. with
()5. __________ the governments efforts, our life is becoming better and better. (2008福建漳州)
A. Instead ofB. In memory of
C. According toD. Thanks to
6.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每空限填一词。(2008四川攀枝花)
孩子们为庆祝儿童节穿上了盛装。
The little boys and girls have __________ __________ for the Childrens Day.
7. 许多广告是明确针对青少年的。(aim)(2008山东枣庄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His mother has already called the police for help. (改为否定句)
His mother __________ called the police for help __________. (2008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9. They have already cleaned the classroom.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 they cleaned the classroom _________? (2008新疆乌鲁木齐)
10. 到目前为止,这些士兵已经救了一百多人。
__________ __________, these soldiers have saved more than one hundred people. (2008广东湛江)
11. 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2008福建莆田)
It is reported that thousands of peopl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___ (come) to Beijing to watch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12. 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及所给汉语提示,写出空缺处单词、固定短语或固定搭配的正确形式。(2008河北省)
Do you know this table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由……制成) bamboo?
8.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 篇八
首先,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分析、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
其次,复习课,要精心设计环节,让复习课重放光辉。其实,复习课也是一件艺术品,可以雕琢成精品,注重课堂细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复习课既有效又有趣。原来,我的教学设计是粗线条的,经过反复研讨、实践,体会到要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巩固知识,那就需要上课的形式多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少不了开场白的巧妙自然,每一个步骤环环相扣,过渡的自然承接,结束语的余味袅袅,另外,包括设计问题,要突出重点,所提的问题要有引导作用,学生要有话可说,从而让学生回归课堂的主动地位上,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课堂才会活跃。
第三,一节课上得好,还得看老师的教学语言。借助准确生动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过去我的课堂评价语言较为单一,或以笼统的“很好!”、“好的!”“答得不错!”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回答,这样廉价的表扬,缺乏针对性与激励性。经过指点,明白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来的亮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予以肯定与赞赏,可以让学生在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时就会产生积极表现自我的欲望,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说,生动准确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我想起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灵活、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评价语言,营造一个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9.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 篇九
1、通过复习使学生将小学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牢固掌握。
2、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知识,具备基本的解答阅读题的能力,并在复习中有所提高。
3、能够掌握写人记事文章的基本特点,做到语句通顺,有中心,有真情实感。会写想象中的事物。
学情分析:六年级两个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较好地进行语文学习。一班学生整体语文水平均衡,学生的阅读、习作能力大都能够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二班学生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好学生整体语文能力较强,但是学困生欠债较多,基础和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均有很大差距。
内容时间要点
汉语拼音6月8日(一课时)声韵母、整体认读、字母表、隔音符号,选音汉字6月9、10日
(二课时)同音字辨析、形近字、查字典、纠正错别字
词语复习(一)6月11、12日
(二课时)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积累与运用、辨析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
成语归类积累6月15日(一课时)分类复习:
1、从内容分:描写人物、景物、思乡、爱国、友情、成语故事等。
2、从形式分:含比喻、拟人,AABC,ACBC,ABACDDDDD
3、造句
诗词归类复习6月16日(一课时)把小学部分应该掌握的诗词进行归类整理。
句子总复习6月17日、18日(二课时)句子类型、改变句式、缩句扩句练习,写具体,各种修辞方法。
6月19日(一课时)句子整合训练
6月22日(一课时)修改病句
6月23日(一课时)关联词语
日积月累6月24日(一课时)本学期和上学期日积月累的内容
总复习阅读6月25日(一课时)学会理解句子的方法,提取信息的方法。梳理阅读基本题型。
6月26日(一课时)画重点词句、主要内容
6月29日(一课时)课内阅读、读后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口语交际6月30日(一课时)掌握画重点词句的方法认真倾听、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度
习作复习7月1日(一课时)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10.二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计划 篇十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期末复习计划
◆复习总目标
一、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字,并能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二、字词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450个汉字, 会写《生字表(二)》中的350个汉字。复习笔画,笔顺。
2、掌握部首查字法。
3、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会说反义词、会辨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和扩词。
4、能正确地搭配词语,正确使用量词。
5、注意积累词语和成语。在阅读中养成抄写好词佳句的习惯。
三、句子
1、正确认读句子,并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句子。
2、能判断句子是否完整,并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用学过的的词语造句。
4、会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
五、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4、能排列错乱的语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5、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六、写话
1、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能写清图画上的内容。
2、在写话中能运用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七、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以及自己的想法。
◆复习重点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450个汉字。掌握《生字表(二)》中的350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理解文章的内容。
◆ 复习难点
1、能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音、鼻音生字的读音。
2、能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3、指导学生能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组词扩词,从而达到积累语汇的目的。
4、注意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5、学习句子的变换练习。(如把字句改被字句,被字句改把字句)6、能排列错乱的语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复习时间表,协调复习的进度。
元月15日~ 元月18日分组复习
11.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篇十一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31人,在上期末的考试(参考人数32人)中,平均分103.75分;优生3人,优生率9.4%;及格30人,及格率93.8%。学生最高分125分,最低分83分。综上分析,我班学生语文成绩整体较差。
在学生总成绩的前15名中,xxx、xxx、xxx、xxx、xxx等人的语文成绩差,离升学标准有较大差距,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同学的语文成绩还要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通过努力争取超过升学的标准。
上期试卷分析:第一题,语言积累与运用(48分),人平34.5分,主要失分点为课文及其有关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思考题等;第二题,文言文阅读(15分),人平10.25分,主要失分点是文言句子的翻译、课文内容的理解、知识的迁移比较;第三题,现代文阅读(32分),人平14.5分,主要失分在文章内容的理解、句意的理解、文意或中心的把握、写作特色的归纳等;第四题,表达交流(55分),人平44.5分,主要失分在书写、字数和语言的表达。
根据学生考试试卷、平时的作业情况和上课的情况分析,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书写不规范、工整;基础薄弱,积累少,掌握不牢;分析理解能力弱,分析不全面,理解误差大,甚至偏离方向;表达不流畅、不简明、不全面,遣词造句的能力弱(用词用句不准确),中心不明确。
学生在解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欠缺解题方法,表现在解题的思路不清晰(不知道从哪些知识角度入手分析、理解、回答;在什么地方寻找到答案),视野不开阔,答题不全面;对题意的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匆匆做题;答题格式欠规范,要点(重点)不清晰;时间的分配不合理;阅读的速度慢等。
二、本期拟采取的措施
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包括近几年),分析历年中考试题,找到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积极收集中考的信息,认真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复习工作会,为复习找到方向。
2、安排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先分类复习(1-10周),再综合复习(11-15周)。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3、重点解决学生存在的主要知识问题,精讲多练,及时查漏补缺。
4、复习讲解重在知识的巩固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系统性,解题做到有思路、有方法。
5、做好“两诊、两摸”的测评、分析工作,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调整复习的重点和复习的方法。
6、继续坚持每节课前学生背诵1-2首诗词的做法。
7、抽出部分课堂时间读一些优美的文章,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练习、点评,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8、加强与同组教师的合作,多向他们学习、交流复习的方法、体会。
9、利用课外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特别关注有升学潜力的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对他们多进行单独的辅导。
10、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的思想、精力集中到学习中。
三、奋斗目标
12.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计划 篇十二
1、通过复习旨在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二、复习目标
1、掌握本册230个生字,其中160个生字会读、会写,70个生字会认。
2、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背诵、默写指定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
4、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
5、能写内容具体、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会写读后感和缩写文章。
三、复习重点
1、体会句子蕴涵的思想感情。
2、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四、复习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
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复习时间
第18周复习1——8单元。
第19周综合归类复习。
六、归类复习要点
词的复习、反义词生词四字词。
句子的复习扩句、缩句按要求改写句子复句修改病句。
积累运用和古诗文的复习。
阅读的复习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作文的复习八篇习作重点。
(一)字的复习
本册共有160个需要掌握的生字。在这些生字中有些是学生在写时容易出错的,有些是学生与同音及形近的字相混淆的。针对这三种情况,将这些字分为三类让学生加强训练,以巩固学生对这些字的正确书写及运用。
1、错字:
2、同音字:
3、形近字:
4、选择字意
一个字的意义不止一项,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学生往往把握不准。在复习中,将常见字进行整理,是一项重要的练习内容。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二)词的复习
1、近义词。
2、反义词。
3、四字词。
天水相接目不转睛波光粼粼连绵不断平淡无奇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妙龄少女絮絮低语迥。
(三)句子的复习
尽管最近几年淡化了对句子的训练,但是并不等于不训练。句子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期末复习过程中,我们同样也要重视句子的训练。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的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字句”与“被”字句之间的转换
一个陈述句同时可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如:“白雪覆盖了大地。”可以分别改成:
“把”字句:白雪把大地覆盖了。
“被”字句:大地被白雪覆盖了。
2、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陈述句直接陈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调比较平稳。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更加肯定,语调更高。
3、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变换
把某人说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如: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
把某人说的话通过第三人称转述出来,叫间接转述。
(四)积累运用,古诗文的积累运用
1、对联名言警句格言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语言。
2、成语通过读背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3、古诗对于积累运用中的古诗,大致了解意思,达到熟读成诵即可。
4、能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13.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 篇十三
苏礼准
一、指导思想:
根据今年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要求和精神,结合本校毕业班的学识基础,参照毕业达标指导复习知识框架,总结去年中考试卷特点,复习内容既体现课本的基础知识,又突出时政热点;复习科学有序,精讲精练,紧扣知识点,突出典型例题讲解,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迎接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对本学科学习不够重视,存在认为政治是开卷考试、到了考试再翻书的错误思想,忽视平时的积累和自我训练,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堪忧,表现在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的监督。学生在解题中经常出现的偏差和失误有:材料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全面导致审题不清;基础知识与基本观点掌握不牢固导致答案不严谨、不完善;书面表达能力欠缺导致叙述不科学、不准确等,须加强指导和强化训练,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目标要求
1.要紧扣新课程标准这个中心,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教育性与时代性,复习指导的实施要充分体现课改精神和课改方向。
2.以学生为本,复习备考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复习过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3.加强课本知识系统教学,争取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整理疏导,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进而构成立体知识系统。
4.做好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在复习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分层布置作业,争取合格率和优秀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复习安排
1.第一轮复习(第一周----第七周晋江市第一轮质检)
第一轮复习,形象的说,这一轮复习叫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能灵活运用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轮复习要“过三关”。⑴记忆关。必须做到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使其系统化。⑵过基本方法关。⑶过基本技能关。复习目标要明确,讲练做到有的放矢。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2.第二轮复习(第八周---第十二周泉州市质检)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专题复习”。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即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取时政热点问题,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3.第三轮复习(十三周---十七周中考)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意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五、复习计划
1.第一至二周:七年级上下册考试内容复习及检测。2.第三至四周:八年级上下册考试内容复习及检测。3.第五至七周:九年级(全册)考试内容复习及检测。4.第七周:4月15日-17日晋江市第一轮质检
5.第八至十周:收集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并结合课本知识点进行专题复习。6.第十一至十二周:综合训练和提高应试能力。7.第十二周:泉州市质检
8.第十三周:讲评泉州质检试卷,补缺补漏。9.第十四周:晋江市第二轮质检(酌情而定)
10.第十五周至十六周:收集信息,整理材料;复习内容回归课本,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策略和临考注意事项。11.第十七周:迎接中考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推荐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07-28
六年级语文毕业总复习计划02-06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08-24
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09-29
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计划12-31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12-05
六年级上语文总复习08-01
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01-25
小学五年级语文总复习02-05
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总复习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