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2024-09-28

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共18篇)

1.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一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参加活动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地点:三楼办公室

活动内容:

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审题能力

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平时的作业或单元检测中,大多数的错误在于没有把题目看清或审题能力欠强,解决问题时往往丢三落四,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会凭着日常积累的一些解题的经验,出现思维定势。

二、讨论初步解决的办法

1、专项训练:课堂中,以同一组信息创设不同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课外需要必需的巩固练习,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有效的记忆。

2、在多样的信息情况下,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3、语言规范性:课堂中,尽量做到严谨地提问,使语言的表述更精准更书面化,严禁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和突发奇想性;尤其面对学生在课堂中随着问题的展开,所形成的新的生成(或正确或错误),教师更需要及时把握,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点,展开合理的质问或同伴间的讨论,使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能更深入更到位。

4、课堂讲解语言清晰得当并尽可能使语言陈述的完整,板书书写的示范性和规范性。

5、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去关注信息与问题的联系,能适当的渗透数学的基本数量关系,寻找合理的解题切入点。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地点:会议室

主题:解读吴亚萍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会议内容:

一、解读吴亚萍的《小学数学教学类结构的基本课型》,相关内容如下: 教学类结构:简单地说,指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内在结构和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课型.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涉及数的认识、数运算、规律探索、图形测量、概念形成、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等教学内容。

数运算的教学结构:对数运算教育价值的理解,对数运算教学长段递进式目标设计的理解,注重结构学习的整体性.数运算的总目标:学生要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及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能根据情境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能有序地排列算式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基本的数学敏感。

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二、教师讨论.老师们对吴老师的见解感觉有点高深,理解难度有点大,需要更多的案例来配合理解.数运算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认为:数运算除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运算方法,形成相关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有序、结构性地思考,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数学算式以及运算中的一般规律,从而了解数学发现的方法和基本的思想,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从而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形成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品质。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地点:会议室

主题:解读《数学课程标准》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一、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1、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0年10月15日 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评课《循环小数》 执教:田苹苹 主 持 人:丁孟科 发言记录:

一、做课教师田苹苹介绍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1,是教学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2通过计算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教材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

在探究循环小数特征时,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充分感知数学中的循环现象。教学时我先引出例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试题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后我让学生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并想一想商如何表示?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在学生弄明白了循环小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接着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引出循环小数、循环节、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最后做相关练习,巩固新知识。

二、评课

马书娟:田苹苹老师注重创设情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毛凤云: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算出400÷75这道算式后,给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尽量多给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秦连生:教师的教态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但本节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观察的材料较少,针对循环小数的重点“依次不断重复”这几个关键词语可以再出几道练习题,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

孙芳芳: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这一做法比较好。

章卫红:我认为在练习的设计中对于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可以增加混循环小数的形式,同时也可以增加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区分,使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循环小数。其次由于循环小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循环小数,但在教学中仍忽略了这一点。

娄海兰:对于商是循环小数的竖式计算,有些学生往往不知道该除到哪一步就不用继续再除。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评课《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执教:秦连生 主 持 人:丁孟科 发言记录:

一、做课教师秦连生介绍教学设计:

本课为百分数教学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我主要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供独立思考,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充分体会到百分数认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其次在教学材料的安排上大量的结合具体的生活素材,以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并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学生喜笑颜开,而且还不停地念着“XX是XX的百分之几”?我也沉浸在愉快之中。冷静反思,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以“超级女声”现场直播,和相关资料引入课题,在比一比“谁会是最佳歌手”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了百分数。这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这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也让学生初步感悟了百分数的含义,及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2.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我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节课中,我把学生调查到的数据以“信息发布会”的形式展示,学生是在理解和解释自己及同学调查得来的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3.练习有层次、有拓展、有坡度

除了书上的练一练,我还设计了四个练习:

练习一是按要求填表,表格的内容是按课本上的例题改编的,充分考虑到聋生对语句理解困难的原因,而降低梯度让学生在课堂生成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对百分数的含义的理解。

练习二是选择题,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三是判断题,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面。练习四是出示一段关于世界环保的资料,让学生在感受百分数表示的含义的同时,体验到地球正在受到破坏,我们应该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对学生也是进行了一定的思想教育。

二、评课

田苹苹:从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涉及了新知,自然地经历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马书娟:教师的课前准备做得充分,让学生收集了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例子,课中让他们进行交流,分析这些百分数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感受到数学不枯燥、不抽象,就在他们身边。

薛丹丹:通过百分数与成语的完美链接,创设了一种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自主的而非灌输的、丰富的而非枯燥的“大数学”的课堂学习新境。但还要注意问题的引导。

郭亚芳:这一节课,绝大部分学生对百分数的读法、写法和意义都理解的比较透彻,完成后面的练习也很好。但是在处理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方面还须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的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意义的内涵。

李宝英:我觉得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文香老师运用了:“想看看吗?”“有什么想说的”“同意谁的意见”“小组内商量商量”„„这样朋友交谈时的语言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平等的交流能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学生以放松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胡月生:我觉得学生的激情还不够高涨,课堂气氛还不够热烈。

2.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二

首先, 教研活动必须以人为本, 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 而且要研究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有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毫无疑问, 教研活动正是教师集体经验总结、问题反馈、集思广益的良好平台, 而经常的, 正常的开展教研活动, 老师们就可以互通信息, 加深感情, 建立团队协作精神, 形成合力, 共同把工作做好。同时, 在对外交流的教研活动中, 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可以使整个学校整体得以发展和提高。

但是, 在实际的工作中, 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不能达到提高教师能力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目的, 成了一项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已, 活动流于形式, 教师们也没有积极性。

下面, 根据本人的一点认识, 简单谈谈我们怎样才能让教研活动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以下的想法只进行了几个学期的实践, 可能有不足甚至不合理的地方, 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 边实践边总结, 不断提高和完善。

在教研活动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一、目的不明

活动选定的研讨主题过于空泛, 落不到实处, 没有具体的针对性, 结果是导致参与者要么不是泛泛而谈, 就是无话可谈, 活动自然谈不上有效性。解决办法:李校长和我深入到教学第一线, 每学期进行两次大型的听评课活动, 和教师们一起去观察、调查, 寻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比较普遍的真问题;就问题谈问题, 认真研究, 发现问题的实质, 从而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

二、教师积极性不高, 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

以前, 提到教研活动, 很多老师会说“我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 还搞什么教研啊”、“我们又不是专家, 搞不了啊”等等, 这一方面是教师认识不够, 但最终的根源在于:我们以往的教研活动没有时效性和实用性, 导致老师们“不感兴趣”。解决办法:要让教师对教研活动“感兴趣”, 一是教研活动必须对教师的成长有帮助, 教师感到参加一次活动, 让自己有所收获, 得到提升;二是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只有“有用”“实用”, 才能让教师们及基地参与到教研的整个过程中,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三、对主题的研究不够深入

我们的讨论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一个问题的讨论还在进行中, 就因为某人一句题外话或一个幽默而偏离了讨论的中心, 或者是跳到了下一个主题, 导致研究不够深入, 没有达到“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效果。解决办法:教研活动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学术讨论会, 我们牢牢地把握好研讨的主题, 善于捕捉教师发言中的每一个“闪光点”, 对发言好的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认可, 引导教师们围绕主题不断深入, 层层剥离, 呈现出问题的核心, 并集中大家的智慧, 找到解决的办法。

四、有始无终

也许有的问题并不是大家在一次活动中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对于一时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的问题, 往往就不了了之。

解决办法:对于悬而未决的问题, 每次我都回去及时地通过查资料、与教师交流等多种途径, 尽快找到突破口, 在下一次活动中提出来让大家继续研究, 直到最终形成妥善的解决方案为止。

五、“研”与“教”脱节

我们以往的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 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 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谈不上有效性和实用性。

解决办法:每次的教研活动结束后, 我们都要再一次地走进老师的课堂, 针对上次出现的问题看一看解决了没有, 从而做到边实践、边总结, 再实践再总结, 不断丰富和完善。

总之, 教研活动是一项为教师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必须要“研以致用”, 活动的各个环节要合理安排, 需要教研组织者的精心设计, 力争取取得实效, 才能得到教师们的支持, 也才有生命力。

教研活动的有效, 光靠学校领导重视支持和教研组长的一己之力还不行。还必须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 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活动的主人, 真正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去, 能从活动中得到启迪和收获, 能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解永良.高效课堂——数学教研永恒的追求——记一次数学主题教研活动[J].中学数学月刊.2010 (06)

3.浅议记录在幼教数学活动中的运用 篇三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数学。数学活动中的记录是指幼儿把自己的发现、测量的过程和结果,用图画、表格、文字、符号等来表示,让人一看就一目了然。

记录对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思考,独立操作、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帮助幼儿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系统规范化。

教师可将记录的方法运用于数学活动中,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记录表,让幼儿在探索中不断感知数概念,真正发挥记录功能。为此,我在数学活动中尝试着引导幼儿运用记录的方法学习数学。

一、形式多样的记录法,让幼儿在探索中感知

“瑞吉欧教育体系”主张:“孩子有100种语言。学龄前儿童能够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图像和媒介来表达,以及与他人沟通彼此的认知。”而记录则是幼儿运用图形、数字、符号等媒介与人沟通的一种有效方法。幼儿通过记录能有效地学习数学教育的内容,记录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形式多样的记录有利于幼儿学习点数、统计、分类等数概念,对不同结果进行比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幼儿喜欢新鲜事物,对图案颜色有特别的兴趣,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领幼儿采用了数字、图形、表格、绘画等灵活多样方式进行记录。

1.数字符号记录式

通过书写数字来表示的一种记录方式。比如:在大班“动物园”活动中,教师出示动物园的挂图引导幼儿先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再用数字记录各种动物的数量;在“五彩项链”活动中,教师出示一串五颜六色的项链,幼儿观察完后用数字记录红、黄、蓝、绿的珠子各有几个;在“图形宝宝”活动中,教师出示用图形拼成的机器人,引导幼儿观察机器人是用几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梯形组成的。幼儿在运用数字符号的记录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观察能力,而且加强了点数的学习,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

2.图形记录式

图形记录式是幼儿观察后运用已掌握的图形来记录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够弥补幼儿不会写字的不足,还能更好地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如:在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测量”中,测量一桶米可以量出几杯米,有的幼儿每次测量一杯就画一个杯子,最后画了五个杯子,表示一桶米用杯子可以量出5杯;还有的幼儿用碗测量,就画三个碗;在“投球”活动中,幼儿分成了四组,每组都提供十个球,每组有一名幼儿来投球,四组幼儿在记录单上分别画一个“圆形、球、三角形、小红旗”,谁的图形数量多,谁就为胜利一方。这种图形式记录法增加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表格记录式

表格记录式是在记录单上设置表格,表格中的内容均用幼儿易懂的图示或符号表示,每格内都有具体的记录要求。它的记录的条理性较强,有助于幼儿明确记录的内容要求,在已有的经验上通过进一步的操作提升对物体及数的感知。在大班数学活动“糖果店”中,我设计了一个四行四列的表格引导幼儿统计花、糖果、笔分别放在几号柜子。幼儿从列中找到了花的标记,在行中找到了红色的标记,发现红花放在7号柜子,就在相应的表格上记录7。在“比较型减法”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三行的表格,让幼儿通过比较第一行的苹果比第二行苹多多少,并一一对应连线进行比较,孩子们马上就列出了减法算式题。我发现在数学活动中运用表格记录式,能追随幼儿整个活动过程,更能体现整个活动的层次性、操作性,幼儿在操作中得到了多层面的发展。

二、多层次的记录功能,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

幼儿通过操作所获得的知识是零碎的、肤浅的。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思维的特点,也决定了幼儿缺乏从大量操作活动中归纳比较完整、正确的数概念的能力。在数学区操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孩子拿到材料后不知道应该如何玩或者进行一些与数学无关的操作的现象,有的幼儿知道了玩法,可玩法也比较单一,如垒高搭房子、数字多米诺等游戏。为充分发挥数学操作材料的作用,提高材料的操作性和多层次性,体现一物多玩的功能,我在实践中尝试提供各种多变的记录表,帮助幼儿进行多层次操作练习。

1.发挥记录表的娱乐功能

大班幼儿喜欢参与一些竞争性、合作性的操作游戏,他们往往会因为一次获胜而再次参与到游戏中。为此我在数学区中经常提供一些娱乐性较强的操作材料和记录表,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成功。例如在“数字翻翻乐”游戏中,我提供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瓶盖,分别为红队、蓝队,瓶盖里标上算式或数字,幼儿在翻瓶盖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加减法的练习,还可将最后等式的结果与同伴比较大小。我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供“爬楼梯”的记录表让幼儿比赛,结果“大”的那队的小人可以向上爬一格,比赛谁先爬到顶峰,谁就是胜利者。孩子们在一次次比赛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不仅直观地感受了记录带来的快乐,而且将原来的加减练习变成了有趣的玩具,提高了对游戏的参与性,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2、发挥记录表的分类功能

在活动中针对幼儿年龄特点不同,引导幼儿对图形、物体进行分类时应采用不同的记录表。引导小班幼儿分类时,可以用实物、玩具、贴画等做记录,也可以选择集体记录的方式。针对中班幼儿,可以让他们多运用表格进行分类记录,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大班幼儿可以逐步增加难度,要求幼儿理解层级分类记录表的作用。例如:教师提供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让幼儿进行分类,在小班教师只要引导幼儿进行单一的按颜色进行分类;在中班引导幼儿不仅可以按颜色进行分类,还可以按形状进行分类;在大班教师可以提供多层的分类,第一层按大小分类、第二层按形状进行分类、第三层按颜色进行分类。孩子们在已有的分类经验基础上,将同一集合的物品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进一步体验了“类”包含的关系。

3、发挥记录表的统计功能

一种操作材料提供不同的记录表,可以使操作材料更富多样性、层次性。而通过发挥记录表的统计功能,可以使幼儿在原有的操作基础上,将知识经验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图形宝宝排队”的操作中,教师提供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幼儿进行按规律排序,在记录表上添上三角形有( )个、圆形有( )个 、长方形有()个。孩子们在边排序中边练习点数,提高了幼儿对画面的观察能力。在操作“神奇的数字宝宝”中,教师提供( )+()=(),括号中的数字可以分成( )和( )的记录表,幼儿不仅可以进行算式加法练习,还可以进行数的分解练习。为此,教师在指导中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制作不同的记录,使操作材料体现其多样化的特点。

三、灵活多变的记录手段,让幼儿在学习中成长

幼儿记录包括个人记录、自主合作记录、集体记录等,各有不同的作用,应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特征、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环节的需要,灵活采用不同的记录,将其有机整合,使记录发挥最大的功效,使幼儿在学习中成长。

个人记录是以个人的学习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合作记录是以几个人共同讨论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许多个人记录或几个小组记录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记录。由个人记录到集体记录的过程,是经过多个个体实验最终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

例如:小班幼儿合作意识较差,适合于集体记录。中班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适用于个别、集体记录。大班的幼儿已经形成了一定合作意识,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分享,可以三种记录手段有机整合。在大班数学活动“小鬼当家”中,为了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尝试以计划书的形式给主人公豆豆安排10元钱怎么花,我把全班幼儿分成了7组,每组5名幼儿,分组给豆豆设计计划书。在设计前要求:参加的项目可以从图中选,但不能超过10元钱;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字、写数字、画图都可以。孩子们在分组记录中,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有的组用①②③来表示项目,用数字来表示每个项目的价钱;有的组用画图表示项目,用数字和三角形表示价格;有的小朋友会写字,就直接用文字表示项目,用数字表示价格。最后我们看到7组幼儿用了7种不同的记录方式,可真是百花齐放,各显神通。通过记录,我们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潜力,还发现幼儿集体合作的智慧。

四、注重互动的记录表设置,让幼儿在生活中提升

1.墙面上的记录表

为了让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我们不仅着眼于在数学活动中学习,还将记录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时刻懂记录、用记录、不忘记录。我将墙面充分利用起来,将记录藏在班级教室的每个墙面、每个角落。变单一为多种,变平面为立体,变视觉刺激为多种刺激。主要是充分利用活动室的墙面和角落,让幼儿通过记录,学会更多学习方法。例如,在大班主题墙上,布置有组成、加减、时间、空间、分类、守恒、排序等方面的数学内容,下方留一块空间,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记录验证;又如在孩子们即将毕业离园时,创设一块“离园倒计时,还剩几天了”的墙面记录表,让每天的值日生倒数离毕业的天数,巩固了孩子们倒数的知识点。

2.玩具上的记录表

通过在玩具上设置记录表,能增加玩具的趣味性,让幼儿有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到操作中来。例如,在“高楼大厦”玩具中增加记录表,并标明“小狗住1101、小猫住1001、小兔住302”。幼儿马上能根据记录表上的要求帮助小动物们找家。又如在“今天是几月几号”操作玩具中,幼儿可以根据转盘上指针指到的日期,从记录表中寻找出来并画上圆圈。

3.纸张上的记录表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记录表。纸张是我们随手就可以拿到的,纸张上的记录表,既方便简单又易于设计。例如我创设了“我是今天的统计员”,这是值日生每日早操前的一项报告与记录活动,目的是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幼儿对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的认识、运用、迁移。这项活动的做法是由值日生在早操前记录好当天本班小朋友们的出勤人数,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同时在天气卡上指出今天的天气。幼儿在记录班出勤人数的时候,发现某个小朋友没有来幼儿园,就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这项活动使幼儿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格。

4.架子上的记录表

在架子上贴上记录表有利于幼儿对架子上的玩具进行分类、归位和整理,便于幼儿的取放。例如在数学区的架子上设计记录表并贴上每筐材料的图案,幼儿在取放玩具时就会根据一一对应的要求把玩具归位放好。通过在架子上贴上记录表,还从小培养了幼儿分类整理的意识。

4.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篇四

时间: 地点:办公室

主题:研讨《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人员:全体教师 内容:

: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以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一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动力,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他们做一百个题目还不如教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困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要针对性在布置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课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学困生回答基础性的旧知识,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学生在课堂上一般是不太爱举手的,教师应主动叫他们回答问题,并通过表扬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的状态。积极为学困生创造思维的条件。

:课堂上安排适当的一段时间让学生议论重点、难点,同一小组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这样既有利于学困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的思维,又有利于他们听取优生的看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拓思维视野。

:课堂练习题安排成阶梯式,既不妨碍优生的拔尖,又兼顾了学困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通过一些基础题,使他们有成功感,进而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经常接近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听取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老师授课的意见,这样做教师既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又能与他们沟通,使他们毫无顾忌地发展自己的思维。

:其实,培养学困生纵向、横向比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引导学困生学完一单元、一章后自己小结内容。并把这一部分内容与前一部分内容、整章内容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应用上述方法,不仅使学困生逐步爱学数学,会学数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办公室

主题: 怎样共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人员:全体教师 内容: 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共分五个方面:

一、寻找无效教学症结----数学学习的七种失衡。

1、效率层面:教学中向有限的时间要效率。

2、管理方面:管理好课堂,想法让学生集中精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观念层面:教师与学生地位失衡。

4、思维层面:教学约位流于形式,而没有针对学生。

5、策略层面:在控制与开放之间往往难把握。

6、方法层面:方法单一,教法陈旧,只注重讲而没有重视让学生多练习,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全身心的投入、充分利用时间、及时矫出现的问题正、认真分析每一次的考试成绩、经常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三、建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1、目标的有效性:目标要明确,不能空洞;目标要适度;目标要适量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要考虑教什么,更应该下功夫考虑怎么教。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努力使60%的学生达到90%的目标,使全部学生达到60%以上的目标。2.任务定位准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定。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办公室

主题: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员:全体教师 内容:

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适当的评价、能做到活动操作整理有条有理、作业认真、书写整洁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教研组主要工作安排:

一、学习教材特点,增加实验意识。

教师进行集中,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纵观全书,吃透教材,做好教材分析。

二、重视课堂教学,活跃研究气氛。

课堂内外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创设多种语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能落实实验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新理念,应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体验学习的快乐。做到每星期写教学随记一篇,每学期每人准备一个教学困惑和反思本,认真反思,至少做好一个个案研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探讨研究,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抓好常规教育,培养学习习惯。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适当的评价、发言有序响亮、活动操作整理有条有理、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地点:办公室

主题: 今天,教师应该怎样上课?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一、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融呢?经过大家的研究决定,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哭声(不是感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对某些知识是必需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学习缺乏激情。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课堂教学中的“三声”,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时的教学定能迸发出成功的火花!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办公室

主题: 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一、发言: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不够用,有时安排的一节课内容甚至需要两节课才能上完。教师教得太辛苦了,学生学的也很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创建出有效、高质的数学课堂?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交流:

:我认为,简约化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过程简洁、思路清晰的,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

:以前我总是认为备课时写上教学目标仅仅是个形式,因而拟定的目标往往不切实际、空话连篇。通过此次学习我明白了,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规划课堂教学全程的起点,也是反思教学效果的基准。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简洁明了、实实在在、易于达成、便于反馈”。

:我想说的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学生出现偏差、走入误区时,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认识肤浅时,要“开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思路卡壳时,要“辅导”。我们认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应当力求简要到位:指导得精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指导的内容要具有提示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你们的想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也为我们如何纠正孩子们作出的错误的高。如今我们学校也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简约教学并不拒绝电脑等多媒体的介入,但使用任何媒体都应该从实用和实效出发,有时传统媒体的作用恰恰是电脑所无法取代的。:“话不在多,到位就行”!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简练深刻:问题语言要导向明确、过渡语言要自然流畅、评价语言要扼要坦诚„„说白了,字字句句都要给学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觉。

小结:听了大家的讨论,我们感到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教研活动。希望大家能将这次活动的心得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办公室

主题: 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人员:全体教师 内容:

备课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事先策划;是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的根本保证,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精心备课时要做到:

1、备课必须备教材,又备学生。教师既要钻研大纲,通读教材,领会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对教学体系,基本内容要熟练掌握。教师又要充分了解班里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然后才能充分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认真设计出“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的教案。

2、备课必须备教法,又备学法。

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基础上,再以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确实要全面考虑,恰当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素质的。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办公室

主题: 要向40分钟要效率 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要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精心设计,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

1、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并且动而不乱。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恰当的启发点拨,真正起到主导作用,要始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课堂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目的明确,计划周全。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少而精,绝不能搞花架子。

3、课堂上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学。“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

4、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掌握当堂所学知识,力求既满足优生的求知,又照顾后进生的进度,决不搞课内损失课外补。

5、要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课堂作业了,教师可以通过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也可以通过提问或学生板做,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止。

6、要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时间概念,上到哪里是哪里。若没有完成原本应一堂课完成的内容,就延长一节课时间或教学时数,把完整内容分割开完成,这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降低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艺术性。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负增效,教师应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结构,优化课堂结构。

做到了上面课堂教学的几点,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学生的心理和课业负担减轻,对学习感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能力明显增强了。因此,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办公室

主题: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人员: 全体教师 内容:

在以前,教师搞“题海战术”的很多。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不管有用无用,是否重复,总之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现在要减负,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布置作业要注意几点。

第一,作业要有针对性。是否需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什么样的作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第二,作业要有多样性。作业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

第三,作业要有层次性。作业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这样,既可以保证优生“吃饱”,又可以保证后进生“吃得了”。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2年12月7日 地点: 办公室

主题: 认真批改作业和及时评讲、辅导 人员: 全体教师 内容: 认真批改作业和及时评讲、辅导是减负增效的重要环节。

5.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7 篇五

时间:第十三周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一、何会李梅明老师执教数学广角。

二、主持人郭栋生讲话

大家结合李老师上的这节课,谈谈自己教学中的经验,以期共同进步。

三、教师们讨论发言

郭信利:我认为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很重要。内容生动,富有趣味性的引入,会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动力亦在不断地增强。

刘红旗: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同时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领悟数学的价值。

李海鱼:何老师上的这节课很淳朴,教学流程比较清晰,这样不仅让学生弄懂老师现在引导我们在学习什么,也让听课老师检测你在教这部分知识时表现的怎样。所以我们在上课时也要注意教学流程是否清晰。

温菊钗:我认为老师们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你的问题也就不会提的过难,或是你的教学语言学生不易理解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话,你就会关注学生的已有基础,学生的兴趣在哪?你的课学生也就会更喜欢了。

刘晓燕:这节课上得较成功,教师做到了学生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郭晓静:听了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课程设计合理,条理清晰,课堂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索,从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6.注重校本资源抓好数学教研 篇六

一、更新观念组织教研

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当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 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的时候, 得到的却是两种思想。”这充分说明交流对更新观念的重要性, 只有在与别人的不断交流中, 方能吸取到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 取长补短用于教学实践中。例如请优秀老师讲课, 组织老师多参加一些专业培训, 让他们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拓宽教师的知识面, 并且每次学习后都在组内作专题讲座, 扩大受益面。同时, 学校开展校际交流, 通过交流促进了教研的深入, 锻炼了教师队伍, 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通过集体备课、研课, 针对教师在实施新课标中遇到的问题, 研究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并以新课改为契机, 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课改探索中, 全体数学老师积极参与, 热情配合, 研究出很多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实施教研

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实施好课堂教学的关键。老师要明白,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自己是引路人, 施肥者。学生就好像自己培育的花一样, 是有个体差异的, 老师应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 因材施教, 让学生在老师的赏识教学中学习,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一个学生积极学习、老师努力施教的学习共同体。

为此, 我们提出“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一研究主题, 引导数学教师关注课堂, 并在课堂上积极捕捉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以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

1.以自我管理为主环节, 落实课 题研究各个环节

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在召开研讨会前, 主持人精心组织, 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或观看视频聆听名师的教导;或就重难点问题, 组织成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加强应 用性课题研究

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教学, 主阵地就是课堂, 主人公当然就是学生。学校各项课题研究紧紧抓住教学中心, 积极探索课程改革,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 实质就是师生互动, 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 共同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善于把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非预设的生成加以利用, 还要善于挖掘、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研究错误的成因, 督促学生及时加以改正, 把数学问题抑制在萌芽状态, 让数学课堂教学不留遗憾, 创造教学的新亮点, 加速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步伐。

三、探索教学促进教研

教研工作就是探索教学规律, 探索教学方法, 用好的教学模式来指导教学, 促进教学。教研活动多种多样, 主要方法是听课, 让老师当学生, 听别的老师授课,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学校组织的一系列的听、说、评课活动, 最受益的是青年教师。他们能从中学到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使他们快速成长, 教学水平得以更上一个台阶。

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重在时效。因而在听课前要有充分准备, 听课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 重视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这样的听评课, 才能起到教学研究的效果。

在活动中, 我们进行了上课和评课, 虽然我们的课不是尽善尽美, 但这些都是真实的课堂教学。同一节课,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授课方法, 在分析他人的课之后, 改进自己的课, 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只有真实的课堂教学,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校本教研, 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四、提高素质推动教研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教学质量, 影响着学校的声誉。社会上学校纷纷抢生源的同时, 暗地里也在猎取优秀教师加盟自己的学校, 大家都明白, 同样一盘菜在不同的厨师手中烧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 教学也一样。因此,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 优化自己的教学风格, 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 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更要成为长流水。我们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 使自己的这桶水不断更新, 使它成为营养丰富的活水、长流水, 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学生, 滋润着学生。

好的教研成果往往在改革创新中形成。在良好的教研氛围中, 我校教研组成员大刀阔斧, 改掉传统单一的教研方式, 大胆尝试分散自学与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新颖模式, 在教学中广泛实践。为确保教学质量, 学校对教师的学习和摘记实行登记、检查制度, 要求教师每周摘录的学习笔记不少于300字, 每周撰写教后感不少于两篇, 每学期撰写论文不少于一篇, 每学期要上一堂优质课, 每学期要写一篇优秀教案。

只有具有高水平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 才能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作用。因此, 我们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 了解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 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思想有多远, 教师才能走多远。

7.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七

随着现在课改不断推进深入,现代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农村小学教师面对现在的教学工作感到力不从心、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怎样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更高效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理念引领塑能力,提升素质正能量。

1、多读理论书籍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曾说:“你再忙,也要留给自己一定空间多读一本书”。教师要博览群书,以读书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内涵,只有自己拥有一碗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潜心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方法。

2、“走出去,请进来”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标的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新一轮课程改革又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挑战。教师要在机遇和挑战中成长起来就要把“让年轻教师走出去,再把名师专家请进来”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我校积极派遣教师观摩省数学优质课、市级教坛新秀老课新上课堂展示,参加各类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等。还与深圳春蕾小学结为“姊妹学校”,分期分批组织老师到深圳春蕾小学走进课堂跟班学习,零距离接触名校名师,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方法,感悟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了解和把握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春蕾小学每年派出4位骨干教师在我校扎根一线支教,零距离的走进课堂,及时且有针对性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走出去,请进来”使我校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更新了教育观念,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同时使我校骨干教师快速成长起来,通过她们的带动,我校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1)教师精神层面的用情、课堂上的用心、教研上的用新。首先,全体数学教师能够自制数学课件熟练地利用多媒体平台驾驭课堂教学,做到事倍功半提高上课的效率;其次,我校实行推门听课,教师可随意走进教室听课。刚开始大部分老师都手忙脚乱带有排斥感,经过几次数学课专题教研交流大家的想法,打开教师心结。现在上课不管何时何地老师们自信淡定,更希望同事们来参与、多交流、共分享。再次,数学教师的公开课、常态课教学质量提升很快,课堂开放了、课堂精彩了、山里的孩子活跃了。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

(2)教育教学成果多点开花,取得跨越式的进步。近年来,数学教学成绩快速提升。2010年之前,我校数学科教学成绩处于全区下游水平;2010后,我校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攀升,在全区质量检查中屡创新高,现在已经稳居全区各校前列。同时,老师们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2014年4月申报的数学课题《农村小学教研制度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现已立项,正有条不紊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打造优质数学团队。

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1、积极推进校本教研。把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组织。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研究方式、学习研究时间等方面予以落实。

2、继续开展个人课堂教学的反思。提倡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必须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反思,写出书面报告。

3、加大听课、评课力度,建立评课诊断性意见的制度。听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便利的有效方法,通过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评课更能及时找出解決问题的办法。

三、加强数学课堂实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们上课的情况无非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与学都达到预期效果;其二,则是另一种场面,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一堂课下来老师学生都辛苦,教与学都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上好一堂数学课.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向导。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切实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了校内教研工作,每周安排一名教师上教研课,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依据教学设计有效地监控教学进程,维持、反馈、调整教学行为。教师对教学的监控能力越灵活,教育机智掌握越好,就越能提供给学生最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功的机会,教学效率就越高。所以,我们组织教师看优秀的教学录像,听取点评;教研组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监控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注重对年轻教师的栽培。

年轻教师有活力,年轻教师有空间,年轻教师更需要我们关爱。学校的教研活动应当积极培养青年教师,以老带新,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大胆创新。帮助青年教师扎实练好教学基本功,例如:不提供教案及教学用书进行第一次备课,然后由数学组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第二次备课。为年轻教师搭建平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有关数学比赛活动,例如撰写优秀论文、优秀案例、优秀教学反思、优秀说课稿等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五、运用校园网络,搭建教师交流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已成为新时期教研的一个新的阵地。学校教研工作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校园网资源共享打破时空界限,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获取前沿教科研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交流平台,探索网络教研新模式,加强教师的互助协作与交流互动。进一步加大网络教研力度,让信息时代的便捷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8.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八

会议时间:2015-5-21下午2:00 会议地点:绿峨小学办公室

会议内容:讨论低段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老师 讨论过程:

一、组长讲话

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低段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训练,理解知识,锻炼思维。今天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为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成共识,相互推广教学方法。

二、教师意见

教师1:

①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a.对观察内容的指导。比如,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b.对观察顺序的指导。如,横着看,从左往右看,或者从右往左看;竖着看,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从中心向周围扩展等。

②激活学生原有认知,逐步引入新知。如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1)”中教学“小白兔采蘑菇”时,先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数学信息:2只小白兔,每只采到3朵蘑菇,共采到多少蘑菇?再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2只小兔共采到6朵蘑菇,那么蘑菇数是小白兔的几倍?由此顺势进入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和探究。

教师2:

①在培养学生科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a.要有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b.鼓励学生不懂就问,不会就想。

②要养成学生认真审题和计算的习惯。

a.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启发学生做到:“题目多读几遍,从中找出关键。”

b.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

C.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一题求多解,单位莫乱放。

教师3:

①给予空间——让学生体验“问数学”。

a.在教学中可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

如:鸡有24只,鸭有8只,鹅有4只,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学生解答后,可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学生交流方法:鸡的只数是鹅的几倍?鸭的只数是鹅的几倍?再问:你还能提出其他 方法计算的问题吗? b.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教师4:

①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前后”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座位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再调换同学的位置,让学生再说一说。②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如:学了“统计”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调查每个同学喜欢的课外活动项目,并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教师5:

①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可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商店搞促销,一个文具盒原价18元,促销降价1/9,现在一个文具盒多少钱? ②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

三、活动总结

9.数学组教研记录 篇九

地点:会议室

主题:期中考试分析

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

资料:

本次讨论资料是对期中考试的分析。

马冲:这次题比较简单,及格率百分之百,九十分以上的占绝大数,最低分八十多分,今后我应继续坚持前进。

刘辉:这次提的类型全了,及格率百分之百,一百分的是五人,应对这些我应继续努力超过一年级。

罗芳霞:这次考试成绩比较梦想,对于个别期望生要严格要求,多进行辅导。

张妮:本次考试成绩不够梦想,对于期望生,我今后应多加班加点,赶上超过其他班级。

孙娟:虽然本次考试在联区统考中,取得了必须的名次但我认为,期望生的学习好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何会平:本班学生多,这次题全类型多,难度不大,但还有一个不及格,针对期望生的转化,我认为,只要使自我的课上的趣味,目标明确学生还是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要认真备课备学生。

10.数学校本教研的有效策划 篇十

镜头速写

教研组长口头或书面通知:×月×日(星期×)×时,在×教室进行校本教研活动。于是,到了那天,老师们便来到指定地点。有的提前到,有的踩点到,有的姗姗来迟。遇上理论专业学习,可以认真笔记或窃窃私语。碰上观课,可以认真,也可以清闲;没有研究主题,也没有具体任务。课后,组长召集进行评课,说说优点,谈谈缺点,提提建议。爱说的多说几句,不爱说的可以不说。执教者也从没指望这次活动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多少提升。有时,听课的人提了不少意见,可是执教者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即便偶有“触动”,但等这事过后,也就慢慢淡忘了……

对于上述场景,教师们一定不会觉得陌生。每所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一定量的校本教研活动。每位教师以不同的心态参与教研。期望值不同,体验不强烈,得到的效果也迥然不同。

现象透析

分析当下的校本教研活动,之所以出现低效、无效甚至“伪教研”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研无主题——空洞 校本教研一旦缺少鲜明的主题,那么执教者便会即兴选择教研内容。参与教师完全跟着感觉走,没有预定的关注重点,想到什么说什么。大家漫无边际地发言,七嘴八舌地议论;对问题纠结过多,而建设性意见少之又少;研讨内容杂乱,各定各调,各吹各号。于是出现了“面子教研”的现象。

蜻蜓点水走形式——肤浅 不论哪种类型的教研,如果参与教师把他当作任务看待,形式上走过场,缺乏研究热情,没有研究精神,那么对自身专业发展和教研质量的提高,就没有丝毫的作用。如果不善于深入思考和分析,不谙研究的门道,必然会降低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教研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年龄跨度显距离——失衡 现行的教研组基本以学科为单位组建,其成员年龄跨度往往较大。年龄抹杀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成了他们“把一本老经念好”的理由。他们原本是非常渴望成功的,如今却被递增的年龄推到了成长边缘。希望他们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却也略显无奈。

浅尝辄止无跟进——低效 “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形象写照。教研活动后,许多教师缺少自主跟进,对研讨中出现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往往停留在意识层面,很少能持续落到实处。这样点到即止、断崖式的教研活动,极大地削弱了教学研究的功能和成效。

策略探寻

基于对传统校本教研活动这些弊端的认识,总结以往校本教研中教师所关注的焦点,结合本校的教学实情,笔者尝试改进教研模式:以确立单一目标主题为研究方向,采用课例研讨为突破口,借助系列化可操作活动,构建起以下数学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如图)。

这是一个循环渐进式的过程,与传统校本教研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思教师之需,生成教研主题 问题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也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起点。问题的设计要与教学实践直接联系,其来源应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最棘手的、最迫切需要改进的内容。这些问题要有潜在价值,能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行为,而且要可行,难易程度适中。开学初,笔者召集校内高段数学教师展开讨论:在教学中印象最深刻的教学问题是什么?感到最困惑的是什么?讨论中反响最强烈的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在四块知识领域的学习中出现的差错越来越多;新课程背景下“差错”问题成为教师最感困惑和纠结的地方。如何减少差错或避免差错,大家希望在这一领域展开探讨,找到一些原因来改进教学。于是,“关注差错提升教学有效性”便生成为该学期数学校本教研的重点。

谋教师之虑,充分预设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的教研活动只有预在先,教师在研究时才会有所思,才会生成精彩。在策划“关注差错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一系列活动时,笔者都提前一周开始筹谋。例如,在开展差错案例剖析活动前,先与各年级组的数学教师沟通,搜索关于差错案例的文本。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推荐典型案例,以便在活动时间里剖析。活动前一天,与推荐案例的各年级组教师碰面,了解具体内容,以便活动时设计节点进行问题追寻,调控节奏。当遇上非本校级的教研,则在两周前就开始策划预案。从课例研究教师的预定,到过程的跟踪和活动的总结,要通盘考虑所有细节。一般课例研究,都要依据活动目标,配合学校教学进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要求执教者放大主题,缩小切口;倡导发挥教研骨干的集体智慧进行研课、磨课,尽量体现课例的示范性与引领性。在活动前半周发布网络通告,告知活动主题和任务。

供教师之要,追寻有效教研模式 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紧抓“课堂”这个阵地。调查表明,教师更欢迎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他们希望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的角度来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课例,从而内化吸收,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笔者尝试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联校教研课例,由各校的优秀教师设计并执教,并在校内进行了试教、研讨;另一种是利用网络选择符合教研主题的优秀视频课例。在课例研究活动方式上,笔者积极倡导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范式。同课异构,能充分利用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资源,通过比较、带动、反思与重建,让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

解教师迷惘,专业成长无界限 在课改实践中,培养年轻骨干教师成为排头兵的同时,对其他教师的提高也不容停滞。不同年龄的教师,都应该是课改的主角。观察发现,新教师非常渴望受到关注,但教学实力尚需提升;青年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希望有展示的机会;中年教师对职称和荣誉开始丧失激情,教学疲软的状态急需改进;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因曾经辉煌过而变得有些力不从心;骨干教师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已有或多或少的积累,面临如何再提高的困惑“高原现象”较为严重。为调动各类教师的研究热情,不妨借鉴“因材施教”理念,以教龄、专业发展程度为参照物,将教研组成员列入强基工程(新教师)、砥柱工程(中青年教师)、秋实工程(老年教师)、名师工程(骨干教师)。通过年龄分层,以老带新的“捆绑式”合作,同龄协作互助共研,从而调动所有教师的研究热情,让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感受到不一样精彩。endprint

记录教研成果,反刍专业成长 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后,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如果不用文字梳理,那些感悟与冲动也就稍纵即逝。笔者利用活动决策之便,帮每一位成员设计了活页式的《教研手册》。每一次活动都设计一组活页,活页内容按照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性质制作;为方便记录,在活页右侧还开辟了一列“点子”栏。例如:课例观摩,除了记录组织教师的活动外,也要记录学生的活动,并及时对两者进行“三言两语”的点评;教师在观摩过程中有了发现和思考,想到了新的解决思路、可操作性的行为等,必须及时记录。又如,聆听讲座,除了记录讲座要点外,还必须书写听后感言,甚至可以尝试听后的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来讲,会从哪几个方面阐述”等。《教研手册》真实记录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以及各自的所思、所想、所为,体现了个人研究的点滴进步,助推了专业发展。

引领教师行动,连环滚动与跟进 开展教研活动,要注重激发教师的后续行为,让活动“细水长流”;一条可行的措施就是,坚持对某一主题进行多方位的、滚动的、持续的研究。例如,策划一个学期的“关注差错提升教学有效性”主题教研活动。开学初,分析上期教研中发现的问题,而后聚焦生成主题(关注差错);搜集案例分析(浅谈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聆听视频讲座(课堂因差错而美丽)提升理论;课例研讨付诸实践(课堂动态学生差错处理);小课题研究推进(错例自我分析和反思研究);总结反思找出问题(数学信息与数学知识无缝链接),螺旋上升到下一个循环。历时一学期的单循环教研活动中,向教师传达了一个理念——教研需要连环跟进。在“行为跟进”过程中,从目标——行动——反思——改善——新目标——再反思之间循序渐进,教研活动就会产生许多生长点,防止了无效的重复教研。

引教师畅言,线上线下齐涌动 使用网络教研平台,可以让大家的思想不断碰撞,经验共享,能力不断提升。从2013年开始,笔者所在的绍兴市马山镇中心小学成为国培计划试点学校之一。学校人员可以免费使用中国教师研修网架设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笔者创建了一个数学协作组,让全镇数学教师都加入。每次教研活动,笔者都会提前发布通告或具体方案。在每次活动后,笔者都会发起专题交流活动。所有组内成员均可在专题活动的留言板里发表意见或分享经验。参与网络评论,给教师增添了许多乐趣,不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还能与素未谋面的同仁进行交流。网络教研融入常规校本教研,使空间与时间的距离不复存在,让沟通变得更加快捷和简单。每一次的网上留言,学科话题的选择,观点的讨论争鸣,都是教研组成员成长的基石,使教师充分体会开放、民主、互动、协作等所带来的成长喜悦,获得最大限度的“研修”、最大程度的“共赢”。

延伸思考

教研质与量的再思考 在常规教研中,我们往往安排了大量的教研活动。有时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一个接另一个,研究大都浮于表面。其实,教研活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研究所需或教学实际难题,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真正获得经验,或引发大家的思考,激发参与研究的热情。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总会提出量的要求。那么,该如何把握量与质的关系呢?权衡两者,在理想状态下达到平衡,还是一个大问题。

新生事物可以尝尝鲜 视频案例研究伴随着新课程而来。回顾几年前,文本案例也才起步。视频案例虽然真实、直观,但操作费时费事,又需技术支撑,因此,往往被边缘化。如今条件越来越成熟,视频案例研究越来越受青睐。视频案例,可以真实记录教师课前教学方案的执行情况,全面捕获课堂上转瞬即逝的事件与机会,并对整个教学行为进行“麻雀解剖”,从而构建了丰富的、分层的、可供教师直接观察与研究反思的环境。这种形式的研究如能推广,那教研工作必将呈现出一番新气象。

活用“草根式”教研理念 “草根式”教研是提高一线教师实而有效的方法。他以师生一次次“原生态”呈现为载体,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智慧,让集体中的所有成员在相互探讨、交流过程中均有所获,从而实现共同成长。“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解决即成果”。当教师们激发了研究热情,那么在他们眼里:一堂成功或失败的课可以成为研究课题,一次教育事故可以成为研究对象。让“草根式”研究成为数学教师的自觉能动行为,不需要固定时间和组织,从案例入手,从问题起步,善于寻找常见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开展研究、总结与推广。

11.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十一

一、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数学校本教研受到了农村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从上到下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从人员、物资、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投入, 有效促进了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但在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时, 忽视数学教师成长的需要, 忽视教师的能动性, 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认识不到位, 参与意识不强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由于知识水平、专业知识匮乏、教学观念陈旧等原因, 对于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认为学校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是搞花架子, 自己只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常规教学, 能考出好的分数就行, 学校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是年轻教师、骨干教师的事情, 自己只要参与、听听课, 听听别人的发言就行, 缺乏主动思考、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2.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 教师缺乏积极性

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往往限于上上课, 评评课, 写写教学反思, 撰写论文等形式单一的常规教研活动, 缺乏研究的专题化、缺乏研究的深度, 无法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毫无作用。 长期单一、 乏味的校本教研活动, 让教师麻木参与, 根本引发不了教师思维的碰撞, 激发不了教师主动去思考、消化教研的成果。

3.校本教研功利性强, 缺乏实效性

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 从学校领导层来看, 往往重视的是应付上级的检查, 缺乏对数学教研活动的精心设计、引导。从数学教师层面来看, 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或评定职称的需要, 听一听, 写一写应付检查, 完成任务而已, 没有体现教师把开展校本教研作为自己发展的需要, 对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毫无作用, 校本教研形同虚设。

4.校本教研缺乏专业引领, 导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往往是推荐一个数学老师上课, 然后再一起评课, 缺乏骨干教师、教研员的专业引领, 导致同水平的往返重复, 教师的专业素质长期处于同一水平, 无法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质量的对策

农村小学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要立足学校实际, 解决数学教师教学实践中自身遇到的问题, 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质量, 笔者认为应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学习, 提高数学教师对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认识

学校要采取开展校本培训、外出学习、专家引领等方式组织数学教师仔细研读 《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理论以及校本教研理论,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有利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给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教师肯定与奖励, 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效克服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开展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激发教师参与热情

学校在设计教研活动时, 要广泛调研, 充分发扬民主, 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 需要得到哪方面的帮助, 然后确定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形式。 最后组织开展主题学习、上研究课、教研沙龙、教学大讲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从而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趣味性, 有效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3.校本教研主题化, 有效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

学校教研管理团队要经常深入班级以及教师开展听课、 座谈等, 充分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深入进行分析、梳理, 确定研究主题, 然后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究,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如, 在管理中我们发现, 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时, 存在“ 重算法, 轻算理, 学生计算能力低”的问题, 就相应地开展计算教学专题研究, 采取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主题讲座, 进行理论引导, 骨干教师上示范课, 典型引路, 全员上公开课, 聘请教研员点评引领等形式, 形成主题研究系列, 切实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形成某一个教学问题的教学模式, 解决校本教研活动质量不高的问题。

4.专家引领, 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瓶颈

校本教研虽然立足校本研究, 但要真正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 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离不开数学教研专家的引领。学校要采取“ 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一方面要大量派教师外出听课、学习, 一方面要聘请数学教研员到学校开展主题讲座、专题座谈、上示范课, 指导数学校本教研活动, 开阔教师眼界,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提高学校数学校本教研质量。

学校开展数学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要靠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校本教研。因此, 农村小学应把提高数学校本教研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 不断完善数学校本教研管理机制, 为校本教研发展拓展空间。

摘要:开展数学校本教研是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和策略。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存在教师认识不到位、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缺乏专业引领等突出问题, 严重制约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学习、丰富校本教研形式、校本教研主题化、强化专家引领等策略, 以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教研,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2.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十二

作课教师:徐楠

作课时间:2015.5.6

地点:一年级教室

参加人:校长、全体数学教师

评课记录:

李国富:

1.重点计算方法可让学生互说,加强记忆,后巩固练习;

2.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3.练习改正过,对于错点要统计。

任西京:

1.整十数的组成开新课前先训练,为后面作铺垫;

2.训练要全面,可把全部算式列出;

3.算理: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的算理要加强。

宋肖磊:

算法可减少,挑重点讲

马紫满:

统计对错要清晰

冷海霞:

加强计数器认识

杨向阳:

1.训练题少

2.重点统计错误学生

3.纠错要在课堂上完成张佩武:

1.应用题可让学生自提问题;

2.突出重点算理

3.训练容量小,可加大训练力度;

张利军:

13.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1.93 篇十三

(一)活动主题:东孔壁小学数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活动时间:2011年9月19日

活动地点:教导处

活动记录:

一、祁主任做上学期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一)全校总体情况

1、各年级不集合及低分人数情况和上学期的情况进行纵向比较。

2、公布及格率为100%的班级和老师名单、不及格人数明显减少(增加)的班级及教师。

3、横向比较:各年级最高平均分、最低平均分、相差值。

4、平均分和上个学期比有所提升的年级。

(二)试卷卷面情况

1、卷面数学干净、没有大面积的涂改,但书写整体有待提高。

2、抓好学生的计算

3、详细分析

(1)看图数数

(2)64+765+7哪道题该多做一些?

(3)80+120×380—40×2

(4)画图的策略

(5)5+7=(),我是这样算的。

二、布置本学期教研安排

1、大主题:“读懂教材”,着重研究“数与代数”领域的“数的认识”

2、月份具体安排(校本教研)

3、集体备课

三、科研网站建设要求

1、教研动态

2、科研成果

3、课题研究

4、“送教下乡”、“获奖”、“专题发言”等情况通过

14.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十四

一、学习引领

(一) 理论学习提升素养。

理论学习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支撑,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学科教学新理念及由此引起的课堂教学方式、学习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 数学学科以及相关的知识, 科技创新的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都需要学习。可以有计划、有选择的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基础》、《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学习型学校的专业专业发展—合作活动和策略》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等。通过问题设置, 理论学习形式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理论学习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二) 专家引领拓宽视野。

专家引领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 没有专业引领的实践是低效的实践。专家引领可以把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 使校本教研向纵深推进。可聘请市区教科所专家、教研员等来校指导学校校本教研工作, 请他们走进课堂, 了解学校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训和理论指导,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对校本教研进行诊疗、定向, 提升教研品质。教师们也积极参加市、区级组织的各种数学活动, 以期获得专家指导的机会。

二、同伴互助与个人反思相结合

(一) 加强同伴互助, 实行教师间优势互补。

开展研讨课活动。每学期可在每个年级确定1—2名教师上研讨课, 再加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课, 保证成员组内听课每期不少于10节, 青年教师与其指导教师每月互听课不少于4节。教研组引领教师紧紧围绕年级组分专题开展说、讲、评研讨活动。上研讨课的教师可在前一周的教研活动时介绍本堂课的整体设想、学生情况、想要解决的问题、准备采用的教学手段及依据的课改理念等;上课后要自评设想达成情况和效果。听课教师在听课时既要看授课教师的表演效果, 也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通过学生的变化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的变化等。评课时, 要求年级组长作好记录, 每位听课教师必须发言。通过研讨, 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深度会谈,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实实在在地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展案例展评活动。要求各年级组各选派一名教师, 围绕一个小专题选取一课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设计, 利用集体备课时间, 集组内教师的智慧于一身, 进行赛课。

(二) 引领教师反思, 将文本理论和专家理念内化为个体的理论素养。

三、科研课题研讨

随着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的落实, “校本教研”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立足本校实际, 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来帮助教师解决课改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提高教师的素养和业务水平,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推动教师从合格型向专家型、学者型转化。学校数学教研组应不间断地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教研活动每间隔几周就对课题进行专门的研讨, 研讨内容应涉及到:课程功能的研究—从数学学科本位到注重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的研究—从注重书本知识到关注学生生活经验;课程实施的研究—从单一接受式学习, 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能力培养。具体操作上, 首先确立研究课题, 研究方向, 制定研究计划, 确定研究对象;分工合作搜集能反映所研究问题的材料;整理和分析搜集到的材料、数据等, 从中概括出科学的结论, 再通过教学实践加以检验、修正, 不断完善, 如此循环往复。在此基础上, 参研人员认真实践, 不断反思, 积极撰写教学案例, 教学后记或反思日记, 科研论文。近几年间, 我组教师依托科研课题, 撰写的科研论文、教学案例分获市区级奖数篇, 多名教师参加市区优质课竞赛和说课比赛分别获市区一、二等奖, 极大地提高了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力和交流分享意识。

15.高中数学教师的教研风格刍议 篇十五

[关键词]教研风格 教学三要素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020

受我国数学教育的数学方法论流派、数学流派、数学教育理论体系流派等主要流派的启迪,笔者认为,不同的教育流派有着不同的教育风格(包含育人风格、教学风格、教研风格等),就教研风格而言,我国内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中数学教师有哪些主要教研风格呢?

一、数学学习材料研究

1982~1983学年我在“二年制”乡镇普通高中教文科毕业班数学,高考后县教研室统计出我班数学的平均分、上线率、高分率都要超过了“三年制”重点高中的任何一个文科毕业班.教研员来调查普通“二年制”胜过重点“三年制”的奥秘,既不听课又不找学生座谈,直接问我使用了什么复习资料?我当时如实汇报:把华中师大一附中主办的《中学生数学报》、湖北省天门中学高三数学复习资料综合起来选材,用铁笔在钢板上刻蜡纸,油印成课时资料分发给学生训练并及时批改和讲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数学教研较弱,高中数学教师最本能、最本色的教研就是对学习材料的研究.这种研究要向下盯住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向上盯住数学的学习目标(尤其是高考目标),注重对本单元内容的全方位梳理,在不留知识漏点的基础上强化重点、突破疑点,这样便于把刻板的统一教材转化成学生异于学和练的活材料.后来我才知道,教学的三要素是“学生、教材、教师”,匠心研究学习材料与当今主张开发“校本教材”是一脉相承的.

二、数学解题方法研究

我们30多位省内外数学教师组建了一个学术交流QQ群,一位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设A(2,0)、B(0,3),动点D在线段AB上,若在圆x2+y2=r2上存在两点E、F,使得E是线段DF的中点,求正数r的取值范围.”几番切磋后,最优化的解答是——

上述这种在QQ群里自发研讨的过程,反映了教师急需数学解题方法的教研意愿.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和解题能力两个方面,其中解题能力则要依赖长期不懈的阅读、研究、积累来提高.平时研究一题多解法、一法解多题,能便于学生解题省时.

三、数学教学艺术乃至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剪辑网站上两位高中数学名师的介绍——

甲:40多岁,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有100多人获全国高中联赛一等奖,2人获国际奥林匹克金牌,所教的近三届高三学生因数学竞赛获奖而大部分被保送进著名大学,被评为市管专家、全国优秀教师.

乙:近40岁,先后荣获县优质课一等奖,市说课、上课、论坛三赛一等奖、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大赛高中数学一等奖,在省内外多次上观摩课,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省高层次教师培养对象.

对比发现,前者“花少果实”乃至“结无花果”,后者“花多果虚”乃至“开无果花”.幸运的是教育主流环境都悦纳这两类教师,前者有套路出实绩、后者有演艺争名气.

数学教学艺术(俗称“课堂表演”)研究大约源于1990年,兴盛于2000年至今,几乎所有的比赛课必“演”、职评课必“演”、汇报课必“演”,让人看不到真实的课堂教学现.然而,数学课程的符号和概念有别于文科课程的语言特点,只有让学生经过琢磨的数学课堂教学才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品质.

其实,数学教学模式(俗称“教学套路”)研究的兴起和兴盛都稍早于数学教学艺术的研究.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从教学实践经验中所筛选和提炼出来的比较典型、稳定的教学程序,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至少包含对学生预习、课堂教学、学生探究、教师讲评等方面的研究.教师应该继续保持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团队协作精神,优势地开展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让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都得到进步.

高中数学教师一般都兼容上述三种主要教研风格,但各人总会因历练和个性的差异而侧重于某种教研风格.品味起来,可以把数学解题方法研究、数学学习材料研究、数学教学模式(包含教学艺术)研究这三种主要教研风格分别集结到数学方法论流派、教育数学流派、数学教育理论体系流派的大旗下.

16.小学数学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1 篇十六

[活动主题]:制定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教研组名称]:小学数学组

[活动时间]:2013年3月6日

[地点]:文楼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各年级

[主持人]:李艇

[活动流程]:

主持人:各位老师,我们现在讨论一下本学期的教

研计划,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发言。

耿广仲:我们大家要认真上好常规课,开展优质课展示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钱敏:每位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形成反思的习惯。

靳继留: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赵体文: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李学峰:对学习中的难点开展讨论,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7.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十七

数学组教研活动

博尔通古牧场寄宿制学校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7年9月12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常规工作检查及总结、解读《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内容:

一、常规工作检查及总结

首先检查开学初的各种教学工作计划及教案、学生作业等。对认真完成的教师进行表扬,对没有及时完成的提出限期整改。

二、如何做到精心备课

备课要确定好教学目标,除了“双基”以外,还要注重:(1)每节课都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目标。(2)每一节课都要重视数学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教学目标。在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跳出“双基”目标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备课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一般来说,重点内容的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比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最直接的基础,又是解答应用题组成判断的重要概念。无疑,它在全册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册教材中的重点。

在确定重点以后,又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我认为:其一,就课堂教学的总体而言,讲解上抓重点,作业上练重点,时间上保重点。其二,就数学知识而言,一般中有重点,重点中有关键。讲解时要善于抓住重点中起决定和支配作用的关键,讲时以此切入,以此引路,重点内容就可相对突出。其三,就课堂教学的节奏而言,讲解重点内容时教师的语调要放慢些,教学节奏宜缓。在这种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余地的教学节奏下,学生才可能听清重点,想明白重点、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有的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差距等等。这种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来确定,才能达到有效备课的最佳效果。

18.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篇十八

学生学业水平监测是教育教学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基于实证的教学研究与探索提高学业质量方法的重要手段。建立学业质量监测、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是对教学过程和质量进行决策、指导、管理、调控的基础性建设工程。因此,为了科学评价小学学业质量状况,提高教研工作的适切性和实效性,引导学校转变评价方式,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2012年6月对该市四所直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数学学业水平测试。本研究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获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连云港市四所市直小学的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为连云港师专一附小、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三附小和新海实验中学小学部,从中随机抽取了12个班级(每所学校三个班级)的627名学生参加测试。测试共发放试卷627份,回收有效问卷62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研究工具

此次测试由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命题、抽样、监考、测试、阅卷、登分、统计、分析与反馈。该测试试题主要从内容领域和能力维度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从内容领域来看,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内容,每个内容所占分值与三年级各领域所占课时数大致匹配;从能力维度来看,主要从“知识技能”(了解基本数学事实及使用基本技能)、“理解概念”(对数学对象及其联系的理解)、“运用规则”(利用已掌握的数学对象解决常规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选择或创造方法解决非常规问题)四个能力维度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质量水平。

三、结果分析

1. 主要成效。

(1)学生数学学业质量整体情况较为理想。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627名学生中,得分为满分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1.60%;得分为90~99分的有331人,占总人数的52.79%;得分为80~89分的有235人,占总人数的37.48%;得分为70~79分的为37人,占总人数的5.90%;得分为60~69分的有12人,占总人数的1.91%;得分为60以下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0.3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得分超过了平均水平,表明测试对象的数学学业整体质量较为理想。数学是容易产生分化的学科,特别是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数学学业成绩分化有提前和扩大的趋势,而直属小学数学学业成绩分化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说明这四所学校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中能够补缺补漏,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

(2)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较为扎实。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其他数学能力进一步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平台。从答题情况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知识内容的得分率达到89.38%,基本技能的得分率达到91.26%。反映出教师的日常教学重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基础知识与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双基”的教学和练习比较到位,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校际间学生数学学业质量的差距不大。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而教育质量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重要内容。在统计结果中,从数学平均分来看,四所学校的数学平均分分别为90.12分、88.68分、86.49分和90.35分;从合格率来看,四所学校的合格率分别为100%、99.36%、99.36%和100%;从优秀率(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来看,四所学校的优秀率分别为61.73%、53.84%、41.40%和60.53%;从满分率来看,四所学校的满分率分别为1.85%、1.92%、1.27%和1.32%。可以看出,这四所学校的学生在数学学业质量上,相差不大,呈均衡发展的态势。

(4)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较好。从答题情况看,学生书写认真,卷面整洁,涂改现象比较少,字迹较为工整,呈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对画图技能进行的考核中,绝大部分学生使用了画图工具,呈现出的图形比较准确、规范,反应出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这说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

2. 存在的问题。

(1)不同的认知领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次测试显示,学生在基础知识部分的得分率为89.12%,基本技能部分的得分率为91.18%,明显高于综合运用部分84.06%的得分率,表明在日常数学教学中,需要真正把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不能总是停留在模仿型解题的水平上,要有变式,要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下解决问题。从学生答题情况看,附有情境与任务的开放性试题71.68%的正确率远远低于封闭性试题89.66%的正确率,涉及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和体现过程性内容(探索规律)的得分率也偏低。

(2)学生在不同能力维度上呈现出不同水平。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在不同能力维度上的学业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知识技能”“理解概念”、“运用规则”和“解决问题”四个能力维度上,由于能力和思维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合格率、优秀率和得分率同时呈现出递减的态势。特别是在需要较高思维能力参与的“解决问题”方面,其合格率、优分率和得分率分别为87.75%、40.12%和79.26%,分别低于整体合格率、优分率和得分率11.93、14.26和9.65个百分点。

(3)过失性丢分不同程度存在。此次学业水平测试中,过失性丢分在每所学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学生总体过失性丢分约占整个失分情况的25%,这是个较大的比例。分析学生过失性丢分的原因,不乏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试题漏掉未写、竖式计算中横式得数没写、口算题中看错运算符号、没有看清题目要求、解决问题中所给的数字在解答时抄错、题目解答错误等等。

(4)学生解题思路机械单一。第17题初步渗透了优化统筹的思想,旨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多元的方式表达看法和结果,其结果不是一个定值,而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结果都是正确的,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正确率只有59.25%。从解题情况看,学生解题思路单一,不少学生不习惯于用多元的方式表达数学观点和结果,更多地局限于套用公式,计算结果,用数字表达观点。其实数学语言不仅仅是符号语言,还包括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就本题而言,用解释、排序、图示、连线等方式来表达结果也是非常方便易行的。表明学生运用多种数学语言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5)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不足。第9题、第23题体现了“做数学”的探索过程,学生的总体得分率仅为74.18%和79.06%,明显低于总体88.91%的得分率,表明学生“做”的意识、水平和经验有待提高。答题情况反映出学生对面积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加之面积与周长概念的混淆,学生的错误率较高,这与平时教学对过程关注不够有关。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做”中积累起来的,在面积教学中,手脑分离,过分强调记忆什么是面积,学生未充分经历“做”面积的过程,“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摸一摸”“猜一猜”等操作活动的缺失,致使“面积”的概念未能通过“活动经验”内化为素养,更多停留在记忆的层面。

四、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市四所市直小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很值得广大教师参考借鉴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的改进。笔者认为,教师可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

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

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得较好,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应对情境、内容呈现方式、叙述语言结构等发生变化的适应程度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重视通过直观和实际操作,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地感受、理解、表达和应用。

2. 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知识应用。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需要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并充实到教学中去,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尝试运用以下措施:第一,在教学设计中,精选与时事、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应用知识。第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开展力所能及的数学实践活动。第三,指导学生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四,将数学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组织学生成立课外探究小组,布置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基础数学学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第一,要培养学生定时高效的习惯,不断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和速度。第二,教学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是解决过失性丢分的最有效的方法。要指导审题的方法,要强化答题的规范,要求学生掌握解决类型题的分析方法和策略。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训练,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是减少学生过失性丢分的有效途径。进行专题训练时,要精选训练题,注重梯度和变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及时归纳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好精心指导工作;要摆脱题海战术的束缚,通过渗透,尽量让学生达到对数学思想和方法内化的境界,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的思维无疑具有独创性的品质。

4. 发挥学业水平测试数据的作用。

数学学业水平测试数据为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了依据。要立足实证数据,充分发挥学业水平测试的作用。一是转变教学质量观和评价观。学业水平测试的根本目的不是排名,而是促进教师诊断教学和改进教学,关注特定群体在数学学业水平上的表现。二是为多元教学分析提供支点和可能,教师不仅获得测试数据,还可以开展多元的教学诊断。一旦找准了原因,明确了改进方向和补救措施,质量提升将成为必然。

5. 引导教师关注学业评价的新变化。

当前,学业水平测试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特别是借鉴全省四次学业水平测试的做法和经验,要将评价研究作为教学研究和校本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提高学校数学学科抽测试卷(题)命制的质量和水平,提高科学分析试卷的水平,提高科学运用测试结果的水平。学校要跟踪班级数学学业成绩,建立学业质量常模,将此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的评价来导引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含金量。

对学生的数学学业质量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经验与问题,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提高教育决策的水平;有利于教研部门超越个人经验,结合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从而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数学学业质量。勿庸置疑,建立区域性学生数学学业质量分析与指导系统是提高数学教学工作质量和效能的工作平台,是区域教育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规范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引导学生、教师、社会树立正确教育质量观的客观要求。

上一篇:PPT制作--毕业论文答辩演讲稿下一篇: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