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谚语(18篇)
1.春天的谚语 篇一
春天节气有关的谚语
春天节气有关的谚语
1、黄河来水快蓄灌,莫待断流浇不成,
2、雨水节气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3、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4、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5、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6、地瓜育苗早打谱,抓紧盘炕和挖坑。
7、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8、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9、养鱼宜用废弃地,烧完砖瓦挖鱼坑,
10、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11、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12、河水井水双配套,水到用时有保证。
13、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湖南省)
14、人就要靠地养,地就要靠粪养。
15、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明天。(江苏省)
16、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广西)
17、雨下黄昏头,明天是个大日头。(陕西)
18、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19、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林省)
20、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广西)
21、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广西)
22、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23、雨水下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湖南省)
24、麦润苗,桑润条。
25、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26、大搞棉花营养钵,适时早播还省种。
27、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28、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29、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省、浙江省)
30、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
31、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32、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33、雨水明,夏至晴。(湖南省)
34、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35、牛驴骡马要加料,春耕春种如虎猛。
36、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37、早上下雨晚担柴,下午下雨打草鞋。(湖南省)
38、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39、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40、果园认真来管理,剪枝刮皮把土松。
41、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42、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
43、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湖南省)
44、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45、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46、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47、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48、雨打夜,落一夜。(浙江省)
49、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50、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江西省)
51、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5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53、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江西省)
54、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江省)
55、夜雨三日雨。(浙江省)
56、“雨水”雨增温度升,华北大地渐解冻。
57、雨水前雷,雨雪霏霏。(江苏省)
58、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59、春雨贵如油。
60、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
61、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62、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63、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江西省)
64、雨水节气南风紧,则*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湖南省)
65、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江西省)
66、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江省)
67、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江西省)
2.春天的谚语 篇二
这句话原本是“无尖不成商”,是经商者要遵守的道德。“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在那个时代,经商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为不够资格当商人。后来由于人们道德素质的下降,削尖脑袋忽悠客户,“无尖不商”慢慢就变成了“无奸不商”。如今的市场,信息渠道畅通,法制日益完善,世界都变成了地球村,企业任何一个欺诈客户、愚弄消费者的行为都会令企业名誉扫地,身败名裂。如此的“无奸不成商”,作为经营企业的你,还敢吗?
2 船小好调头
船小(小企业)在遇到风浪(危险)时,固然比大船(大企业)灵活,掉转风向快,但当大风浪扑过来的时候,小船总难逃覆亡的命运,大船却能劈波斩浪驶向远方。比如,前两年以来,由于国家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加上高通胀带来的税负增加,使得长三角地区出现半停工、停产现状。按理说,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适应性强、反应敏感而“船小好调头”。然而,它们很多都面临生存威胁,其中不少经不起风吹雨打不堪一击被“打翻”。你能说,这不是“船小好调头”惹的祸?
3 同行是冤家
既然处于同一行业,就必然存在着竞争,但竞争可以分为好的竞争与坏的竞争。好的竞争可以督促一个企业制定好的竞争战略,好的竞争战略可以为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或者实现产品差异化提高企业利润。可以肯定的是,市场竞争的高级阶段应该是竞合,大家在竞争中合作共赢。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同行并非是冤家。
4 知足常乐见好就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用这种“智慧和境界”经营企业能行吗?你想,在企业的经营中差不多就收手,适可而止,企业还有发展的机会吗?难怪在中国很多的企业做不大、做不久?
5 各人自扫门前雪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企业是一个共荣辱、共进退的整体,没有孤立的责任,也没有孤立的岗位,每一个人在落实责任过程中都要有一个整体意识,重视流程责任,相互协作,及时补位。试想,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观念如何生存?
6 人少好吃饭
人少好吃饭的前提是饭的总量不变或不断增长,离开这个前提,“人少好吃饭”好比人多好干活一样会流于片面。企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时必须牢记一个真理:对人力成本的不合理节约乃是最大的浪费。一个人在公司里兼做几份工作,并在不同的角色间转换,其工作的失误概率也会同步增加。
7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境地不肯死心。还有一句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也可以说是这个意思,用这种现象比喻某人的行为固执。要知道,“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谚语具有双面性,可也理解成好的积极的、进取的、勇敢的向困难发出挑战,也可以理解成愚昧无知一意孤行。这要看用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在什么场合。你想,用在生意场上还敢这样,明知道自己的决策有误,你还会固执己见而“不到黄河心不死”吗?
8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3.母亲的谚语 篇三
母亲还有一个惊人之处是她的记忆力非常好,这一点我至今佩服。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放学后坐在厨房烧柴煮饭,也经常在灶前听到母亲一字不漏地背诵“老三篇”。母亲尽管没文化,也能倒背如流。
母亲一生最大的功劳,是含辛茹苦地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因患食道癌就离开了我们,母亲没有工作,就靠帮别人缝补衣服和在街边卖点开水,换些小钱来买米买面,维持家中生计。母亲一生勤劳,心灵手巧。我们家住在嘉陵江边,在河坝房屋的后面开垦了一片土地,种植了许多蔬菜,基本上能保证一家人的需要。那时,家中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母亲却坚持要孩子都上学读书。母亲经常说,读书能改变命运。
母親对我们家教甚严,在家中,她有什么看不惯孩子的,就会不断地唠叨个不停。而就是母亲的这些唠叨,却包含着她对孩子那种浓浓的、温馨的爱。
母亲经常教导我们要孝敬老人,上学放学要喊人,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许多谚语,或者叫口头禅。比如,为了孩子安全,她经常会说“日要归家,夜要落户”,每天要求孩子回家,不能在外过夜。又比如,她常说“兔子要沿山跑”,是教育孩子要有家庭观念,心中要有父母。她还经常教导我们“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让人一寸,得理一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等做人的道理。
在我长大,外出读书和工作以后,常听到母亲对我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我想这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思念。在我结婚时,母亲说,一个家中“男人是刮刮,女人是屉屉”,意思是说男人要在外面工作赚钱,女人要在家中勤俭持家不能败家。
母亲一生为家庭操劳,为子女操心,没有出过远门,见过世面,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她却传送给子女许多好的家风和传统习惯。
以后,我长大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在外工作。每年总要抽时间回到家中,回到母亲身边,陪伴母亲说说话,唠唠嗑,谈谈现在,摆摆未来,陪着老人度过一段日子。这一是尽尽孝心,二是对孩子言传身教。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直到母亲几年前离开我们。
母亲是善良的,母爱是伟大的。记得老舍说过,“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我觉得这句话说明慈母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根对花一样重要。”
家有老人是个宝。老人活着的时候,儿女们不管自己工作多么忙,常想想家中的老人,常回家看看家中的老人,陪陪老人,不要给人生留下遗憾。
责任编辑:青芒果
4.形容春天的谚语 篇四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它多是口语形式通俗易懂短句或韵语。下面是形容春天谚语,请参考!
形容春天谚语
1、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2、入春以后,气候阴晴冷暖无常。
3、正月展春流。
4、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5、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落雨至清明。
7、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8、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10、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11、一年四季春为首。
12、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13、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14、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15、春到三分暖。
16、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17、表示六畜不安。
18、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9、一年之计在于春。
20、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21、早春晚播田。
22、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23、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24、立春晴,雨水均。
2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26、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27、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28、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29、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30、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31、春雨贵如油。
32、春天后母面
33、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34、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 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35、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36、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37、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38、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39、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40、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41、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4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43、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44、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5、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46、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47、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48、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春天如果刮东风,将是阴雨天气,地上将雨水横流;夏天如果刮东风,将出现严重旱情。
49、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50、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51、立春赶春气
52、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53、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54、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寒冷冻坏。
55、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56、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57、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58、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59、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5.春天的经典谚语 篇五
1、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2、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3、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5、春天后母面
6、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7、春雨贵如油。
8、立春落雨至清明
9、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10、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11、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14、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15、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16、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17、入春以后,气候阴晴冷暖无常。
18、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19、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20、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21、立春晴,雨水均
22、一年之计在于春。
23、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24、早春晚播田
25、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26、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27、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28、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29、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30、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31、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32、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33、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34、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35、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36、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37、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38、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39、立春赶春气
40、春天三日晴。
41、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42、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4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4、正月展春流
45、春到三分暖。
46、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47、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4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49、立春赶春气。
50、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51、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52、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53、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54、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55、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56、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57、表示六畜不安。
58、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59、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60、一年四季春为首。
61、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6.描写春天的谚语 篇六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年四季春为首。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三月初,寒死少年家。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惊蛰闻雷米似泥。
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
春雨贵如油。
春天三日晴。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
春分有雨病人稀。
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7.论谚语的精神文化特质 篇七
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诸如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谚语作为记录“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文化载体(2),是在某一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也带上了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是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谚语对民族精神的反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通过文化创造满足人的欲求,影响文化形貌和文化性格的形成,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成各有迥异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相应的精神文化特征。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是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文化,两者的差异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湖密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理想地带,优越的生存环境形成他们内倾型的文化性格。大量谚语反映了农耕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哲学、家园意识等。如“德胜才为君子, 才胜德为小人”、“宁可正而不足, 不可邪而有余”、“善人流芳千古, 恶人遗臭万年”等,表明农耕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人们常常以“德”和“义”作为品评人的标准,同时,汉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也要求通过内省、净化达到“德”的彼岸。如“能忍者自安, 知足者常乐”、“三思有益, 一忍为高”、“没事常思有事时,让人三分不算痴”、“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等表现了汉民族重礼仪、重平和、重仁义、重内省的处世哲学,以及“克己、知足、安份”的心态及“忍耐、内向”的性格特征。农耕文化也非常重视“和谐”的价值观:如家庭生活中“家和万事兴”、“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邻居好,赛金宝”,商业活动中“和气能招万里财”、“和气买卖赚人钱”,集体活动中“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鲜明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方式,很容易使人产生满足感,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反感战争,眷恋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产生出执著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意识等。与尚农、务实的农耕民族文化心态不同,长期的游牧生活养成了游牧民族流动而不僵滞、变化而不呆板的思维特点和尚武、豪放的民族性格。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谚语对他们强健刚猛的人生风范、宽阔壮美的内心世界以及充满活力的主宰世界的气质都有所表现,使人们感受到了游牧民族生命的博大与坚强,具有金戈铁马式的阳刚之美。
其次,谚语所表述的宇宙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汉语谚语这一民间智慧的宝库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谚语中,无论是记录天文时令、节气寒暑、阴阳五行的气象谚,还是描写名山胜水、自然风光、习俗风情的风土谚,或是反映农业生产、种植饲养、收获贮藏的农事谚等,都企图通过阐释自然来观照社会、启迪人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谚语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如“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顺天则存, 逆天则亡”、“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等,天与人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上有的,自然界有的,人间必然有其对应的东西。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进行农业生产,才能达到天遂人愿的结果,以自然规律喻人事规律是社会谚、气象谚和农事谚语取材上的一大特点。赞美祖国佳山秀水、人文风情的风土谚中同样渗透着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意识,杰出的人物、精灵的山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二是天事主宰人事。孔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已根植于下层民众的文化心理深处,并演化出众多的谚语,反映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人活着只有“守命安分,顺时应天”的天命观,这是下层民众遭遇灾难和挫折后的无奈及悲叹。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三是天成为正义的化身。这些谚语中的天,寄托了下层人民对公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及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如“人算不如天算”、“人有善心,天必从之”、“皇天不负好心人”、“天道酬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等。谚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看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相互参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最后,谚语和宗教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领域里,宗教信仰对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主要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儒教和道教是本土宗教,佛教是外来宗教,它们尽管教义不同,但却在中国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表现出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对谚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表现在:对经卷的翻译和宗教词语的引入,提高了汉语的表现力,有些谚语采用了与本民族的信仰有关的宗教词语充当素材表达出新的思想内容;宗教教义和故事传说为谚语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成为新谚语创作源泉之一;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思想直接成为谚语表现的内容。另一方面,谚语对宗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宗教思想的谚语和借用宗教词汇的谚语广泛流传,促进了宗教的播布,加深了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和接受。例如在中国文化史上,从外国输入的佛教对谚语的影响颇大。汉语谚语表达有关行善、造福等观念,不少是选用“佛”“菩萨”充当素材。佛教把主宰地狱死亡的神叫做阎罗王、阎王、阎王爷,汉语谚语用它作为表示凶恶、厉害、狠毒意思的素材。藏族信奉的是喇嘛教,喇嘛是喇嘛教的僧人,藏语则习惯用喇嘛一词充当谚语素材等。
综上所述,谚语是广大民众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一种实践性的总结,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和一种科学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标记”。
摘要:民间谚语作为各民族的口承文化记忆符号, 以十分精炼活泼的口头语的形式, 记录了各地方的风土人情, 汇聚了久远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伦常法度、信仰观念等。谚语中所反映的民俗事象, 构成了不同民族社会形态的独特类型。
关键词:谚语,思想,精神
参考文献
[1]、参见禄永鹏著《论谚语的文化结构系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2]、参见武文著《文化学论纲—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解读》,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 第4—11页。
8.谚语的德育功能探析 篇八
关键词:谚语;文化内涵;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7-0018-04
谚语是经过漫长的人类历史而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以一种短小而固定的语句形式广为流传,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所包含的概念隐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其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能启迪学生体悟人生,陶冶其道德情感;它那洗练睿智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为道德教学带来富有冲击力的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谚语内在所固有的实践品质契合新时期道德教育新模式的要求,可以发展为一种有效的品德教学方法。
一、谚语的定义及其特征
谚语的定义很多。如,“谚,俗语也。”(《礼记·大学》)“谚,俗言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谚,直言也。”(《文心雕龙·书记》)[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2]。一般而言,谚语包含着概念隐喻,且具有特殊的语言形式。概而言之,谚语具备区别于其他语言形式的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和Salt(风趣)。即,谚语的语言形式短小而活泼,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富含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品。
首先,谚语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隐喻,隐喻在谚语与认知过程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3]。隐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技巧,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编译和加工,达成对语言的修饰,用以加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属于修辞格的一种[4]。劳卡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 指出,人在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概念直接源于经验,而大量抽象的、非直接经验的概念需要通过隐喻来理解和表达[5]。例如,“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懒惰,跟“勤”相对[6],属于抽象概念。人们对“懒”的认知需要经由与“懒”相关的一些直接经验获得: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因此,懒人鲜有立刻完成手头任务的习惯。对此,谚语“懒人嘴里明天多”以“嘴里明天多”作为喻体,解释“懒人”这一本体,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更提高了人对“懒”这一概念的理解。
其次,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巨大。高尔基曾说过:“谚语和歌曲都是简短的,然而它们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本书的智慧和深情。”[7]谚语涉及的内容极广,包括社会、历史、生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教人修德养性;“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教人谦虚谨慎;“听话听音,看人看心”教人做事处人。可见,谚语的字数虽少,含义却很深远。
再次,谚语的语言形式活泼。我国的谚语多为四至七字,部分八字以上的谚语也因其形式活泼,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记住。短小而富有节奏和韵律是谚语的重要特点。谚语讲究声律美,其节奏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入乡随俗”,“情急智生”等四言谚语的节奏一般为“二二”;“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等五言谚语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 “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不论长短,谚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同时,谚语还注意押韵,且押韵的方式多样:有的押平声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的押仄声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有的平仄相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有的押尾韵(“先苦后甜,富足万年”);还有的押头韵(“百年寿限不准有,百年计划不能无”)。[8]短小而富有韵律的特征,使谚语更容易被人记住,正是“空话随风四处飘,谚语入心记得牢”[9]。
最后,谚语具有较高的实践品质。谚语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日常所见,朴实无华。同时,口语化语句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简简单单的话语充分显示出普通老百姓的风趣、机智和敏锐。例如,“三十斤的鱼,四十斤的泡(鳔)”,讽刺味道十足,让喜欢言过其实的人听了不禁脸红;“好马要是三年不骑,会比驴子还笨”,用语朴实,但隐含的真理不得不让人折服;“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中,鹰和鸡的对比可以激发人们追求更高理想的愿望。
二、谚语的德育功能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首先,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低。柯尔伯格指出,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儿童的积极道德建构,即儿童最终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建构道德原则[10]。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这是道德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更多地是由外源性因素推动的,很多学科的发展建立在“引进”的基础上,而这必然带来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土文化挖掘不够。本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教育中缺少民族文化,容易造成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不足,甚至在理解某些道德规范时产生困难。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发展更符合现阶段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内源性的德育教材。谚语因其所具有的隐喻特征、文化内涵、特色语言形式与内在实践品质而能够予以一定的回应。
1.概念隐喻: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
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自我调控是班杜拉道德教育认知观中的重要内容。其中,道德判断指的是关于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辨别;道德行为是以一定的道德判断为思想基础所采取的对待善与恶、是与非的具体行动;道德调控则是人在面对两难道德行为等问题时,通过理性分析与意志努力而对善与恶、是与非作出的道德行为的比较与取舍, 即在是非分明的基础上做到避恶趋善[11]。而皮亚杰指出,7、8岁~11、12岁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初步逻辑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有一定的弹性。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学生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得以解决,但在纯粹口头叙述的情况下,学生就会感到困难[12],道德判断能力更是难以提升。因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谚语的特点有助于这一阶段任务的完成:(1)谚语是具体的。谚语的内容大多源自生活的经验,可以通过观察或实践理解,如:“当你轻视幼苗的时候,请望望那参天大树。”“林中没有不弯的树,天下没有十全的物。”学生学习谚语,实际上是学习一个故事,一个具体的实例。(2)谚语具有隐喻特征。学生而必须依赖他们之前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理解和认识谚语中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真实意图。因此,利用谚语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
nlc202309040812
2.文化内涵:丰富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身、社会和自然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13]。本土文化是扎根本土、深藏民间、最有一方特色的东西,它既包含了历史传统的沉淀,又与生活的变化和发展紧密相连。然而,为了与国际接轨,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曾一度与本土文化渐行渐远,但是,现实又时刻提醒我们本土文化观念存在着合理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例如,国人传统的道德理念是“天人合一”,因其与以“道德教育回归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等观念为主的西方的“天人相分”不同,这一理念曾受到严重的质疑和批判。然而,由于可见的全球性问题,人们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和“天人合一”理念的一致性[14]。这对中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教育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抛弃本土文化也会导致教育变成无根之木,使学习者的情感无所依归。情感体验在学生道德学习中有着独特地位。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如何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古人云:“入情入境者,真体验也。”“情”与“境”是分不开的,要想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首先必须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而入“情”入“境”的前提,是情境必须是我们所熟悉的,即应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因此,道德教育应立足本土文化传统,实现本土文化与西方现代观念的有效结合。谚语中包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育内涵,情境性和本土文化性强,符合道德教育与情境相结合的要求。例如,在教育学生应有广阔的胸怀和宽宏大量的气魄时,教师需要告诉学生气量狭小所带来的弊端。但是,对于何谓量小?量小的弊端何在?学生,尤其是以具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往往难于理解。谚语“壶小易沸,量小易怒”为学生提供了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对“量小”及其负面后果有更为直观的体验。同时,学生接纳了某一品德规范,并不等于德育工作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利用这一规范指导他们的日常行为。谚语短小而富有韵律,符合国人的语用习惯,容易记忆,更容易应用于与学生的日常行为对比,从而提高道德规范对日常行为的指导作用。相比于常用的长篇累牍的道德规范,其优点不言而喻。
3.语言特色:实现品德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班杜拉看来,学生可以通过对他人行动偶然或有意观察,或言语示范改变自身的认知经验和社会学习经验[15]。言语示范更因其方便省时、适用广泛等特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言语示范是重要的道德教学方式之一。但是,怎样的言语示范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学习道德规范,并时刻以这些道德规范指导学生的行为?郭绍虞先生曾指出:谚语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16]。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回忆几位对他影响很大的中学老师时,特别提到体育老师刘伯能。刘老师教学生“立正”,喊完口令后说:“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动,始得立正。”遇到烈日强风或阵雨时,刘老师会说:“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可见,能改变认知经验和社会学习经验的言语示范必须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刘伯能先生所使用的谚语,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不仅如此,谚语教学也让学生学习的形式变得更为丰富。辩论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有的谚语可以成为很好的辩论题目,如:“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痴。”在现在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往往不愿意吃亏,而希望能在别人身上获得更多的好处。这种信息很容易被部分学生接纳。因此,对吃亏所带来的后果,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不同的看法。通过辩论,学生的热情将得到激发,更多地以主动发现者的身份,而非被动的接收者身份获得某一道德规范。
4.实践品质:推动德育新模式的发展
传统道德教育观认为,有道德就是道德主体对社会既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服从,道德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与既定的道德原则、规范一致的道德行为习惯,按标准塑造、照模型浇铸,学生只能在这规矩中去思、去言、去行[17]。然而,班杜拉指出:自我调控能力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道德思维的发展还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都离不开自我控制,缺乏自我调节力会严重影响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升华。班杜拉强调个体的自我主导能力(capacity of self-directed),即个体必须通过生活来加强自我更新,使自身胜任并得以发展[18]。根据这一观点,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能遵从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更需要具备道德主动精神和道德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应该多发展生活化和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模式,实现德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培养真正的道德意志力。谚语源自生活实践,其自身的特点符合新时期德育新模式的要求。如“死要面子活受罪”“常用的钥匙一定是发亮的”等谚语,从学生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促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发现道德规范的存在,帮助学生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形成。
谚语是民间文化的精华,更是道德教育的桥梁。借助谚语,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学习并理解道德规范,并能更好地利用谚语指导自身的行为。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谚语,开展谚语教学,使学生从谚语活泼、精炼的语句中领会深层的道德规范,进而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利用道德规范来指导自身的行为,使道德教育真正行之有效,落于实处。
参考文献
[1]林莉莉.汉语谚语的和谐性概述[J].中学语文.2012(3):99-101.
[2]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局.2008:1537.
[3]冯宗祥,周燕,杨公建.中英谚语中概念隐喻的人之特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10,38(6):150-153.
[4]陈栩茜,张积家.时间隐喻在汉语时间量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1,43(8):863-877.
[5]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局.2008:812.
[7]贾韡莉.英语谚语美感类型透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6):59-60.
[8]范瑞婷.谚语的韵辙美[J].运城学院学报.1991(2):51-54.
[9]郭真.赞美谚语的谚语[J].新少年.2002 (Z1).
[10]客洪刚.科尔伯格德育理论特点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05-108.
[11]冯文全,徐东.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9):126.
[12]王慧萍,孙宏伟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10:53-54.
[13]申家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德育的影响机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69-70.
[14]徐瑞芳.文化传统:德育现代化的内源性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3):61-63.
[15][美]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郭占基,周国韬译.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39.
[16]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17]彭进清.立足于学生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培养的德育措施[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3(3):105-107.
责任编辑 徐向阳
9.关于春天节气的谚语 篇九
2、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3、反了春,冻断筋。
4、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5、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6、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7、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8、天变人不变,种田难增产。
9、看天看地种庄稼。
10、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11、春打六九头,农民不用愁。
12、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13、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14、立春节气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5、腊月立春时节春水早,正月立春时节春水迟。
16、惊蛰地气通。
17、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18、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19、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20、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21、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22、惊蜇闻雷米如泥。
23、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24、立春时节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25、春分无雨到清明。
26、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27、走亲访友拜年,莫忘讨论种田。
28、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29、惊蜇点瓜,不开空花。
10.春天的谚语和含义 篇十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11.《圣经》中的一些谚语熟语 篇十一
关键词:俄语谚语熟语 圣经 基督教(东正教) 文化 探源 运用
俄罗斯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有着厚重的宗教传统。古罗斯人一直崇拜多神教。没有宗教基础,社会就像建筑在沙滩上一样,而如果从西方社会意识的宏伟建筑中抽去它的基石,它就站立不住了,这点上俄罗斯也有着与西方类似的价值观念体系。由于俄罗斯独特的地域特征,东西方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相互角力,文化的一个主要源头,就是从拜占庭传入的基督教文化。在基督教(东正教)刚刚传入时俄罗斯民族还没有属于自己文字,出于宣传基督教圣经的需要,这才创立了文字,因此俄罗斯文字的诞生和应用功能,是与基督教的传入紧密相连的,它使得文字以及与文字密切相关的文化及文化产品成了传输宗教思想的辅助工具。
俄语熟语是组成与结构都相对固定的组合,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与词等值,是语言词汇组成的一部分。语言学中以熟语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科学叫作熟语学。熟语的组成词不允许随便用意义相近的词更换。
俄语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可以简练、形象地说明事物,表达思想,使语言用得丰富多彩,生动有力。因此,在交际中人们经常使用它。它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以及意义上的整体性。
源自《圣经》的俄语熟语在现代使用时虽然还在形式上和语法结构上保持着古老的状态,但其原有的宗教色彩大部分早已经退去。而且通常带有讽刺的意味。自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将基督教(东正教)定位国教,《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广泛地流传开。俄语熟语中有许多就是从那时开始从《圣经》中的某些经典章节中“脱颖而出”并对以后的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像《旧约》《圣经》中《创世纪》《出埃及记》等“摩西五书”以及《新约》《圣经》中的“福音四书”等,其中产生的熟语多而且经典。但这些熟语中最初的意思里带有许多维护剥削阶级利益,利用其中关于服从、驯顺的说教来麻痹、欺骗劳动人民的内容。这也使得这些熟语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但其内容中所带有的因果联系同时又使得它们富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加上多年来意义的发展,也饱含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智慧在其中,因此,可以称得上是俄语语言中的精华部分。
这些源自《圣经》中的俄语熟语,其在《圣经》中的出处大都反映基督教(东正教)的宗教思想,比如反映神创论即认为上帝是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的缔造者和主宰。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人必须绝对地服从上帝。反映这一思想的熟语有:Жить - Богу служить.(人生在世,听命上帝。)В малом Бог, и в великом Бог. (上帝无处不在。)Кто добро творит, того бог благословит.(善有善报。)等等。
还有的是反映天堂地狱情况的。按照东正教的教义人死后的灵魂的归宿地是凄惨万分的地狱和幸福无比的天堂。灵魂进入天堂者,永享自由、幸福,灵魂进入地狱者永受磨难。俄语中有关天堂地狱的熟语有:И рад бы в рай, да грехи не пускают.(想进天堂,然而罪孽太深而进不去。);С милым рай и в шалаше.(跟爱的人在一起,住窝棚也是天堂。);等等。
再有是讲的魔鬼与撒旦:魔鬼是一个宗教形象,有角有尾的人形怪物,是邪恶的化身。人们对魔鬼的态度也很复杂。一方面,他是邪恶的力量,恶人,迷惑人心。像是:В тихом омуте черти водятся.(平静的漩涡里有鬼,渊深水静。);Не было печали, так черти накачали.(没有伤心的事,是给鬼迷住了。)
另一方面,人们认为魔鬼又不那么可怕,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例如:
Не так страшен черт, как его малюют.(鬼不像人们描述的那样可怕。事实并非如此之甚。)撒旦(сатана)也是宗教形象之一,恶魔的代言人拥有邪恶神奇的力量,地狱的控制者。经常与爱情连在一起,比如:Полюбится сатана пуще ясного сокола.(爱上撒旦就比爱上什么漂亮男子都爱得更厉害。);Муж и жена - одна сатана.(丈夫和妻子是一个撒旦,夫妻的愿望和意向是一致的。)等。
人类文化都是以宗教为开端的,且以宗教为中心;人的思想知识以及各种学术无不是源于宗教。没有宗教就没有文化。而源自《圣经》中的俄语熟语也正体现了这一点,从上述例证中,不难看出,这些源自《圣经》中的俄语熟语可以广泛运用在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和文学。
源自《圣经》中的俄语熟语汇集了一千多年以来俄罗斯人民在基督教(东正教)影响下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俄语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髓。俄罗斯民族的思想意识以及文化价值取向从中都有所体现。《圣经》中的俄语熟语这一课题值得我们学习俄语者深入研究,只有這样才能深入了解所学语言,融入所学语言文化中,从而达到真正了解所学语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基督教两会.《圣经》.南京: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0年.
[2] 张福生.《圣经故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
[3] 施正康、朱贵平.《圣经事典》.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
[4] 陈浩.《宗教文化导论》.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气象谚语同农业生产的关系 篇十二
气象谚语是传授气象、天气变化的谚语, 反映了风云雷电、寒暑燥湿等气候变化的规律。从气象谚语的来源来看,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从日月星观察天气的变化
日月星是天空中最常可以看见的天体, 它们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 因此劳动人民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的口诀。
(1) 讲日的, 如:日没胭脂红, 无雨必有风;太阳披蓑衣, 明天雨凄凄;日头出得早, 天气难得靠。
(2) 讲月亮的, 如:月晕主风, 日晕主雨;月亮打黄伞, 三天晴不到晚;月如悬弓, 少雨多风;月如仰瓦, 不求自下。
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月亮的观察, 可以适时地了解天气的变化, 有利于农民的生产劳动。
(3) 讲星星的, 如:星光闪闪如动摇, 大雨下得没处逃;
星星眨眼, 离雨不远;天河明, 雨将行;星星稠, 雨点流。
我们可以知道, 有了这样的谚语对人们的社会活动有了一定的帮助。农民耕种最常用的观测天气的方法便是通过对日、月、星的观测, 这是农民最常见的天体。因此, 他们总结了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大量的谚语为农业生产服务。
二、从霞光、虹、晕观测天气
霞是日光照在云彩上所产生的现象, 霞指的是染上日光的云朵。虹、晕等都是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它们对反映天气的变化有着独到的作用。
(1) 根据霞光来预报天气的谚语
元代娄元礼的《田家五行志》就有很多关于这样的谚语, 如“朝霞暮霞, 无水煎茶”“日暮返照, 晒得猫儿叫”还有许多关于霞的谚语, 如:火烧霞, 烧不起, 三日内有雨;早霞红丢丢, 晌午雨浏浏, 晚霞红丢丢, 早晨大日头;早间霞, 夜间雨;傍晚霞, 早晨露。
广大劳动人民总结出了“朝霞主雨, 晚霞主晴”的规律, 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到了农业生产之中。
(2) 根据虹来预报天气
虹出现在太阳相对的一面, 有:东虹日头, 西虹雨;东虹风, 西虹风, 南面有虹要下雨, 这些谚语是说东虹是晴的预兆, 阴是雨的预兆。
(3) 根据晕来预报天气
自古以来, 人民都用晕来预测天气, 于是产生了有关于晕的天气谚语, 如:日月戴帽, 雨将到;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日晕长江水, 月晕草头风;日晕必下三天雨, 月晕必吹一天风。
这些谚语的产生进一步扩大了谚语的来源, 使得谚语的范围更加宽泛, 内容更加丰富, 劳动人民可以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以此来保证农业的丰收,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三、从云的变化观测天气
云的变化快, 形式多样, 一定形态的云往往代表一定的天气情况, 如“鱼鳞天, 不雨也风颠”说的鱼鳞状的云, 是风雨的前兆;“瓦块云, 晒死人”则说的就又是另外形态的云;“黄瓜云, 淋煞人;茄子云, 晒煞人”, “黄瓜云”说的是卷云的一种, 为雨将要来临的先兆。通过云来看天气的晴雨也是农民常用的一种方法, 山东农民根据云的飘动, 创造了这样的谚语, 如“云行东, 一阵风;云行南, 雨连连;云行西, 披蓑衣;云行北, 一阵黑”。现今社会的气象观测, 虽然早已经现代化了, 但是这些天气谚语, 对指导农业生产, 仍然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可以让谚语更好地为我们的农业生产服务, 充分地体现谚语的社会价值。
四、从动植物的种种迹象观测天气变化
正所谓“世间万物皆能测天”, 劳动人民还创造了大批利用动物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惯等来观天测象的气象谚语, 这类谚语总结了风雨湿干、寒暖交替气候变化在动物身上的规律性的反映,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某些动植物对天气的变化十分灵敏, 广大劳动人民在这个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有许许多多的关于这个方面的测天谚语。
(1) 从动物这一方面来看, 有:朝莺叫晴, 暮莺叫雨;青蛙哑叫, 雷雨前兆;小燕前寒食叼米, 过寒食叼水;久雨听鸟声, 不久转天晴, 这些谚语都说明了动物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 人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作出总结, 得出了宝贵的谚语。
(2) 从植物方面来看, 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植物, 因而有:水底起青苔, 卒逢大雨来;水面生青靛, 天公又作变;朝出晒杀, 没出濯杀。
13.春天的节气相关古诗谚语 篇十三
(立春)月夜(唐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春晴 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
立春寒,一春暖
立春北风雨水多 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
田园乐(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家童还未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雨水明,夏至晴。(湘)
惊蛰
绝句二首(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惊蛰至,雷声起。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春分
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第一种: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勾起我的思乡之情吗?
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有雨是丰年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风夏至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清明
有约(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谷雨
题都城南庄(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就在这长安南庄的门中,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分外的艳丽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旧,笑对着这和煦春风!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过了谷雨种花生。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谷雨下秧,大致无妨。苞米下种谷雨天。
谷雨天,忙种烟。
地蛋要长大,刀口要朝下。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14.小学二年级春天的谚语 篇十四
一年四季春为首。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三月初,寒死少年家。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惊蛰闻雷米似泥。
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
春雨贵如油。
春天三日晴。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
春分有雨病人稀。
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早春晚播田。
行下春风望夏雨。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
春雨贵如油。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15.探索英语谚语翻译的综合因素 篇十五
何谓谚语呢?谚语是一种民间自主创造、广为流传、简洁明了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 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谚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言中的内容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而形成的具有固定格式, 寓意深刻的民间用语。
学习英语不可能不接触谚语, 但是英语谚语是长期的文化和生活的沉淀, 特别是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大大增加了我们学习和理解的难度。谚语的翻译对于我们理解谚语本身的意思及其涵盖的民族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且这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本人尝试从影响谚语翻译的因素入手, 通过比较, 对谚语的翻译做一些探索。
二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
谚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华,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制约了今天的谚语翻译, 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把握翻译的要领与文化内涵, 通过英语语言国的生存环境、天气气候、历史原因、宗教信仰等全方位考虑, 正确理解谚语自身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1. 生存环境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环境息息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 气候适宜。英吉利海峡是欧洲不少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一入口, 这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从而也造就了英国繁荣的航海业和渔业, 雄霸世界几个世纪。因此留下了很多与航海业和渔业有关的谚语。
例如: (1)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起风时就要扬起风帆出海。 (喻除虫如除草, 一定要趁早。) (2) 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大鱼吃小鱼。 (喻弱肉强食, 自然淘汰。)
2. 天气气候
英伦三岛远离欧洲大陆, 地处大西洋之中, 属于海洋性气候, 湿气终年都比较大, 容易形成雾。英国以多雾著称, 首都伦敦更是被称为“雾都”, 可见雾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的位置。英国虽然气候温和, 但天气多变, 在一天当中也常常忽雨忽晴, 经常会看到在晴朗的早上有人带着雨伞出门, 所以英国人常说:“国外有气候, 在英国只有天气。”多变的天气也为人们提供了经常性的话题, 在英国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欢谈论天气。
正因如此, 在英语中, 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也比比皆是。
例如: (1) April weather, rain and shine both together.一边日出一边雨, 晴雨无常四月天。 (2) All the months in the year curse a fair February.二月天气好, 全年气候糟。
3. 历史原因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众所周知, 古英语和中古英语, 就其语言的结构和运用来说都与现代的英语有很大的区别, 而这些变化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随着时代的变化, 旧的语言不断消亡, 新的语言不断更新。今天我们再回头看去, 谚语的发展与变化就如同历史的不断发展进步, 能清楚地反映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就需要考虑其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 才能正确理解谚语的含义。
公元前43年凯撒大帝征服英伦三岛, 罗马人统治不列颠人, 同时也将当时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传入, 公元410年罗马帝国自英国撤离, 罗马的占领和统治达400年之久, 罗马文化对英国的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今天的英语语言中, 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 在谚语中就有这样的表达。
例如: (1)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喻冰冻三日, 非一日之寒。) (2) while Rome is burning.大难临头依然寻欢作乐。 (喻对大事漠不关心。)
这两条谚语反映了语言文化的长期同化作用, 反映出罗马帝国对英语发展的深刻影响。
4.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 更是一种文化。它作为一种精神风俗, 是极其复杂的,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英国人的宗教信仰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基督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信仰人数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英国国教为基督教新教, 虽然英国人口中也有许多天主教徒, 但众所周知的基督教分支追随者——基督教新教徒却占据了英国大部分人口。因此, 英语谚语中带有基督教色彩的不在少数。
例如:If man proposes evil, God disposes of it.上帝会阻止想要为恶的人 (喻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或尽人事, 听天命。)
在西方国家, 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 因而上帝god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
例如: (1) God helps them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帮助自己的人。 (喻自助者, 天助之。) (2) Pay to Caesar what belongs to Caesar and God what belongs to God让上帝的归上帝, 让恺撒的归恺撒。 (喻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或做好自己的事。)
在英语谚语翻译中,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因素值得认真思索外, 翻译者还要考虑古代的寓言和神话、文学、艺术、体育等因素同样也会影响我们对英语谚语的翻译和理解。
三结束语
英语谚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可贵的财富, 是英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翻译时需要我们全面考虑以上种种因素, 巧妙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 这样我们就能准确表达谚语, 就能全面地理解谚语的深刻含义。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
16.英语谚语的汉语完美对译 篇十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The glow of the setting sun is splendid. Pity is that the dusk fast approaching.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Achievement is founded on deligence and wasted upon recklessness.
业精于勤,荒于嬉。
If you live with a lame person, you will learn to limp.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The soldier faces the powder while the beauty powders the face.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A sparrow cannot understand the ambition of a swan.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must begin with a single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The moon may be bright or dim, she may wax or wane.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The poor starve while the rich feast.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Misfortune might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The same knife cuts bread and fingers.
Old habits die hard.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Tomorrow never comes.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There is no one but makes errors.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aiting mind.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Opportunity knocks only once.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
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
Losers are always in the wrong.
胜者为王,败者寇。
Bitter pills may have wholesome effects.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As we sow, so shall we reap.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君子之交淡如水。
The pot calls the kettles black.
五十步笑百步。
The same knife cuts bread and fingers.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Late fruit keeps well.
大器晚成。
Many families have skeletons in the closet.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Chance favors only the prepared mind.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
三个和尚没水喝。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17.关于春天的俗语谚语有哪些 篇十七
2、发现缺苗抓紧补,偏心施肥快点促。
3、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4、春分无雨划耕田。
5、地瓜要长好,必须育苗早。
6、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7、夏至雨点值千金。
8、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9、春分西风多阴雨。
10、有苗七成收,无苗没盼头。
11、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12、地要灌水,水要适中。
13、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14、种地不及时,囤里缺粮食。
15、阴土换阳土,一亩顶二亩。
16、麦不封垄,松耪不停。
17、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18、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19、惊蛰地气通。
20、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
21、羊患热痢体发烧,干渴便脓不停尿。
22、若与瘠地打交道,定要虚度人一生。
23、立春节气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24、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25、走亲访友拜年,莫忘讨论种田。
26、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27、留好种子田,年年夺丰产。
28、惊蛰断凌丝。
29、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18.春天的谚语有哪些 篇十八
篇一:关于春天的谚语
关于春天的谚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谚语,今天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春天的谚语以供大家观赏。
1、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2、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4、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5、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6、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7、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8、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9、一年四季春为首。
10、立春赶春气。
11、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2、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3、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篇二:关于春天的谚语、俗语
春的谚语,诗句,俗语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游,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2.春雨贵如油
3.春打六九头
4.七九河开”
5.未吃端午粽,棉被不要送
6.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7.春无三日晴
8.春寒多雨
9.春天多雨气
10.一场春雨一场暖
春雨贵似油,夏雨遍地流。春打雷,雨跟随 一场春风一场暖,一场秋风一场寒 立春阳气转,谷雨鸟来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春雾晴,夏雾热 春灭一条虫,秋增万粒粮 春争日,夏争时 春分麦动根,一刻值千金 打春一百,磨镰割麦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游,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3.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 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 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 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3.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 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 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 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春雨贵如油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春无三日晴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立春赶春气
早春晚播田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19篇二:关于春的谚语
关于春的谚语
关于春天的俗语、谚语: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4春雨贵如油
5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6春无三日晴
7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8立春赶春气
9早春晚播田
10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11春打六九头
12一年之计在于春
13春天很短,而且是经常下雨。于是就有人说“春天春天,时时发癫”
春 谚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雨水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春分
25、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26、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27、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28、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清明
29、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33、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34、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
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35、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36、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春天如果刮东风,将是阴雨天气,地上将雨水横流;夏天如果刮东风,将出现严重的旱情。篇三:与春有关的俗语 谚语和诗句与春有关的俗语 谚语和诗句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2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5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6春雨贵如油 7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8春无三日晴 9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10立春赶春气 11早春晚播田
12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3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14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15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16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18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19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20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雨水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20、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2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2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3、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4、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篇三:关于春天的谚语
关于春天的谚语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春天的谚语】推荐阅读:
春天的农用谚语有哪些10-06
经典的小学二年级春天谚语06-22
人的谚语06-13
春分的谚语08-02
谚语的英文09-25
毅力的谚语10-10
生肖的谚语10-11
狗的谚语11-03
克服困难的谚语06-24
谷雨节气的谚语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