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发展规划(共8篇)
1.农牧业发展规划 篇一
发展节水农业 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农牧业发展离不开水,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海省水资源状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境内河湖众多,水系比较发达,境内水资源总量为629.3亿m3,居全国第15位,人均水资源量1.1万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2倍,被誉为“江河之源”和“中华水塔”。青海省区域间不平衡,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而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3.3%,区域内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33m3,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农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湟水流域的浅山地区基本靠天吃饭,川水地区大部分引水灌溉。其间,部分川水地的春灌水(坐底水)主要靠冰、雪融化形成的径流来维持,苗水、拔节水完全依靠水利工程来解决,四水基本是无水可浇。黄河谷地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两岸地高水低,利用水资源必须“长引高提”,运行成本较高,成为制约农牧业生产的瓶颈。
二、存在的问题
(一)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用水传统,导致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东部地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黄河谷地的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其中有94%的面积是大水漫灌。在城郊设施农业中,采取了一些节水的措施,但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浇地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群众农业用水节约意识不强,对未来的水危机缺乏足够的认识。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等节水措施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二)水资源利用率低。由于青海省水利工程建成时间都比较早,运行时间长,缺乏维修资金,带病运行的多,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足5.24%,与全国平均水平16%相比差距较大,与国际上通常认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程度30%~40%”相差悬殊。农业灌溉渠系配套率低,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为0.448,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大水漫灌,昼灌夜流,供水工程老化失修,跑、冒、滴、漏造成的流失率至少在20%~60%,从而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三)节水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青海省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财政比较困难,国家和省投入农业节水工程的资金不足,农业节水灌溉建设滞后,致使节水农业发展缓慢。
三、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一)节水农业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青海省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本身的需要。发展节水农业可促进农业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转变,是推进耕作技术和田间管理的变革、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节水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发展节水农业,在提高农田基础地力和农田水、土壤水利用率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技术的配套和综合运用,协调配置土、肥、水、光、温等要素,把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减少或减轻旱灾的威胁,形成以提高单位用水效益和投入产出率为目标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可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同时,也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础保障,为效益型农业结构的形成打下基础。
(三)节水农业有利于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发展节水农业,可优化水资源配置,从而使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普遍提高20%以上。与漫灌相比,管道输水灌溉可节水20%~30%,喷灌可节水50%,微(滴)灌可节水70%。其中采用喷灌后,每公顷灌溉定额水由4000多m3降到2000 m3以下,仅此一项就可以实现年节水4亿m3左右,可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和扩大农业灌溉面积,也为工业发展和解决人畜饮水提供了水源。
(四)节水农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前提。开垦荒地、扩大耕地的同时,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衡问题日趋严重。发展节水农业,可有效地节约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湿地、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节水农业的思路
按照中央制定的治水方针和政策,坚持兴利除害、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并举的方针,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农业生产领域内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农业节水抗旱综合能力为重点,力争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5%,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0.50。
(一)湟水流域: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灌溉水,从而维持整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以渠道防渗为主,加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力发展农业灌溉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对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小型灌区进行维修改造,在有条件的地区试验和推广喷、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干旱浅山地区充分利用现有水窖和小型水利设施,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微灌、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补灌农业和低耗水农业,提高单位水的产出率。
(二)黄河干流区:充分利用目前电站水库抬高的水头,将原有提灌工程改为自流引水,加快渠道衬砌,降低运行费用和农业生产用水成本。结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灌区维修改造等工程,在有条件的地区试验和推广喷、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加快开展水权制度改革步伐,推进节约用水试点工作,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柴达木盆地:按照“增产少增地、增地少增水”的原则谋求发展。以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综合保障工程为龙头,以节水型社会为重点,抓节水农业,禁止开荒增地、无序引水、大水漫灌,合理配置水资源,结合本区域引水与生态保护等工程,开展林、草灌溉定额的研究,建立以“水土林草”为中心的灌溉绿洲农业,合理调配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形成现代化的绿洲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四)环湖地区:该区域以保护青海湖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发展牧区水利为切入点,通过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结合草原配套建设和退耕还牧、还草工作,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旅游业。
五、措施和建议
(一)支持灌区节水改造。着力解决灌区工程渠(沟)系建筑物老化、渗漏损失大、计量设施不全、管理手段落后和末级渠系建设等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发挥好灌区节水作用。同时,加大支持干旱山区全膜栽培技术推广,提高保墒节水效能。
(二)支持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模化推广。以适宜灌溉区为重点,选择农业生产急需、发展条件好、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集工程、农艺、农机和管理等措施于一体,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模化推广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建设项目,为当地农牧户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让实用节水技术进村入户。
(三)支持推进浅山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以东部山旱区为重点,大力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人工增雨、集雨利用工程的抗旱减灾作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支持节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农业节水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管护经费,逐步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运行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不断创新节水工程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逐步形成小型农业节水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五)支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渠灌区逐步实现计量到斗门,有条件的地区要计量到田头。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水,逐步推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强化农业水价制定、水费计收与使用的监管。
(六)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尽管国家加大了对青海省的支持力度,但由于青海省经济总量小,财力相对匮乏,水利历史欠账多,加之气候地理条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于东部地区等因素,资金供需矛盾仍很突出,需要国家财政继续加大对青海省节水农业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洪峰
2.农牧业发展规划 篇二
现代农牧业, 是农牧业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 强调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即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 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 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 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这就是现阶段的现代农牧业。近年来, 我区按照中央“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要求, 在一系列惠农惠牧政策的支持下, 加大现代农牧业建设力度, 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和国家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 全区粮食总产达到431.64亿斤, 牧业年度全区牲畜总头数达到1.08亿头 (只) 。我区农牧业已具备年产400亿斤粮食、230万吨肉类、900万吨牛奶、45万吨禽蛋、10万吨绒毛、10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2010年, 全区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7%,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 多元化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农牧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8%, 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3%。农牧民收入从“十一五”初的3000元, 达到2010年的5530元。
但是, 目前我区的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也越来越多:农畜产品供求平衡趋紧、农牧业生产高成本、一产业劳动力不稳定、工农城乡联系更紧密的国情, 农牧业基础比较薄弱、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农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牧民收入水平低“两弱”“两低”的区情, 对我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十二五规划中“三化同步”的要求, 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
一、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畜牧业是我区的重要的基础性产业, 牧民收入的70—80%来自于畜牧业。但是目前我区畜牧业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棚圈、饲草料基地和水利等基础设施不适应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防灾减灾的需要。二是畜牧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畜禽养殖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 吸纳先进技术、抵御风险能力很差。三是缺乏强大的科技支撑及健全的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场基础设施陈旧、老化,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优良畜种供种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主要牲畜品种个体产出水平低。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被动局面, 四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严重。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监管手段薄弱, 市场主体的准入机制尚未建立, 缺乏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在这种情况下, 我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和工作任务是:
首先, “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坚持以草定畜, 因地制宜发展草原畜牧业, 在农区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 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百万头奶牛、百万头肉牛和千万只肉羊高产工程建设, 加强饲草料基地、储草棚、青贮窖等设施建设。”即在牧区、半农半牧区以草定畜, 农区扩大养殖规模。“以草定畜”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区开始实施的一项草原管理措施。是以核定草原的产草量为基础, 以草确定养畜数量, 达到科学合理的载畜量, 实现草与畜之间的动态平衡。实施草畜平衡制度, 可以有效缓解草原退化程度, 达到畜牧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在农区要发挥土地资源、饲草资源、环境和区域优势, 大力引进带动能力强的畜禽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 加快舍饲圈养和标准化规模养殖步伐。“双百千万工程”高产创建工程是自治区2009年提出并开展试点的一项推进牲畜良种化进程的工作。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对百万奶牛、百万肉牛提供良种冻精进行人工授精, 为千万只肉羊基础母羊提供良种公羊和良种冻精开展人工授精。通过此项工程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区优势畜种的个体产出水平, 改善品质, 提高效益。该项工程已正式列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其次, 要“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畜禽良种繁育和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和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资金投入。扩大牧区畜牧良种补贴范围, 在对肉牛和绵羊进行补贴基础上, 将山羊纳入补贴范围。”一要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畜禽良种繁育和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这个体系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支撑。从自治区成立之初, 就一直在自上而下努力构建这三个体系。但随着近年来改革力度加大, 这些体系的公益性投入大幅度减少, 工作人员、设备、手段远远不能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全区16351名防疫员年平均工作量4万头只 (羽) 次以上, 年平均工作时间210天以上, 但年平均收入只有4000元, 工作量太大、经费严重不足, 防疫员队伍极不稳定, 防疫密度和质量难以保证, 公共卫生安全隐患非常大。解决的方法是增加基层防疫站经费。建立健全嘎查村级动物防疫室, 配套疫苗冷链、交通等基本工作条件, 增加防疫员补贴。要加大对畜牧业良繁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 突出其公益性。二要加大防控投入。近年来我区布病、结核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出现严重反弹, 布病在人间发病率呈上升态势, 占全国新发病人数的一半, 位居全国第一。由于国家现行的病畜扑杀补贴标准太低 (1800元/头) , 补贴范围小 (仅限奶牛) , 地方财政承担扑杀补贴压力太大, 致使病畜得不到全部扑杀, 疫点不能及时扑灭。此外, 对布病流调、溯源、诊断、消毒、病畜无害化处理等相关经费缺乏补贴, 地方财力不能全部解决, 严重影响工作开展。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和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资金投入, 是一项非常及时的政策, 必将推动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三要扩大良种补贴。为了扩大畜牧业良种率, 提高牲畜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步伐, 国家和自治区先后实施了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国家畜牧良种补贴是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 对国家指定项目旗县 (市、区) 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奶牛、肉牛养殖场 (小区、户) 以及存栏绵羊能繁母羊30只以上养殖户实施补贴。我区从2006年每年安排2720万元对项目区内肉牛、肉羊予以补贴。2010年自治区开始对牧区种公羊、肉牛冻精和肉牛母牛进行补贴。但牧区特别是边远牧区的主要畜种山羊不在补贴范围内。国家这次特意把山羊列入了牧区畜牧良种的补贴范围, 体现了国家对我区牧区农牧民的极大关怀。
再次, “对牛羊肉、羊绒、羊毛等大宗畜产品实施价格保护政策。”牛羊肉、羊绒、羊毛等畜产品是我区农牧民、特别是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直接关系着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近年来这些畜产品的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直接影响了我区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也影响着畜产品的稳定供应, 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目前价格保护政策主要有最低保护价收购、价格补贴、国家收储等。
最后, “完善牧业机械补贴政策。”提高畜牧业机械化水平, 是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从2010年, 我区实施对牧区牧民购机累加补贴。即自治区33个牧业旗和21个半农半牧旗县的牧业苏木镇以及3个还草工程旗县的项目区苏木镇的牧民, 购买牧业机具, 在国家财政补贴30%的基础上, 自治区财政再补贴20%。同时自治区还对牧区牧民购买18-20马力直齿传动轮式拖拉机、18-24马力皮带传动拖拉机、装载机、太阳能饲养暖棚、储草棚、风光互补设备等急需机具、设备给予销售价30%的补贴。下一步牧机补贴政策要围绕牧区机械化发展重点, 按照草业生产、养殖环节、生产生活装备三大领域, 指导牧区机械化科学发展。结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 禁牧区重点补贴舍饲圈养模式和集中饲养模式, 单一禁牧模式和转产模式不予补贴;草畜平衡区重点补贴集中饲养模式, 转产模式不予补贴。突出扶持大型家庭牧场, 发展机械化现代装备;引导小型牧场与牧户联合, 发展联户、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促进畜牧业规模经营与机械化规模作业相结合, 推动畜牧业现代化。
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现代化就是通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健全农业产业体系, 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其基础是科技进步和体系完备, 其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目前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 实现农业现代化压力很大。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保持现有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压力不断加大;水土流失严重,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低。二是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物质装备水平低, 社会化服务不配套, 基层农牧业推广机构不健全, 专业技术人员少。三是农业劳动者以“5060”人员为主, 素质不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和方向。
首先,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种植业结构。”粮食生产能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和目的, 土地数量和产出能力是基础。为此, 保护耕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目前我区实行的耕地保护制度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建立保护补偿机制, 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同时, 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改造中地产田和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 也是保障和平衡生产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重要方法。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农田水利建设, 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 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建设, 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农牧业高效节水示范, 加大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支持力度。”
其次, 加强科技保障措施。“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 发展现代种业,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提倡保护性耕作, 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要创新推广体制机制, 整合技术资源, 改善乡镇区域站的条件和装备, 提高其服务水平。现代种业就是用现代技术进行育种和生产, 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发展现代种业, 就是要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建设一批优势种子生产基地, 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 健全种子管理体系, 显著提高优良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和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 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 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我区从2005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截至2009年已覆盖全区所有旗 (县、市、区) 和农牧场。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是指具备相应植物保护专业技术和设备的服务组织, 开展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的行为。通过这两种技术手段, 可以显著提高施肥效果、病虫害防控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风险, 是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 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 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 减少风蚀、水蚀, 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这种耕作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的可耕作性, 增加土壤有机质, 锁住土壤水分, 提高水分利用率, 减少土壤侵蚀, 提高水的质量。旱作节水农业是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等技术措施, 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核心, 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 应用节水保墒技术, 采取防旱抗旱措施, 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保障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设施农业和都市观光农业。支持赤峰、通辽、乌兰察布等地区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构成: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二是多功能产业体系, 包括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产业、生物能源产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等。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 包括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可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产品产业体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设施农业是采用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设施、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 改善或创造局部环境, 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储藏保鲜等提供相对可控制的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条件, 以期充分利用土壤、气候和生物潜能, 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 是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 走向现代化工厂化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 2010年设施蔬菜面积129.8万亩, 设施马铃薯179万亩。都市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它是利用农牧业景观资源和生产条件, 发展观光、休闲和旅游的一种新型农牧业生产与经营形态。观光农牧业在我区刚刚起步, 到目前有规模不等的企业1495家。赤峰、通辽、乌兰察布等地区具备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的条件, 气候条件适宜, 光照充足, 日照时间长, 空气相对湿度低, 病虫危害少, 生产区水源、土壤、空气符合国家绿色标准, 具有独特的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条件。适宜发展设施蔬菜的坡地和荒地也较多, 后续发展的空间较大。这几个地区与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距离较近, 劳动力资源丰富, 运输成本较低,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蔬菜集中上市时间与沿海及南方广大地区果类菜生产季节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另外, 这几个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牧民增收渠道窄, 也需要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等高效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需要支持的重点是温室、大棚建设, 绿色、有机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和设施蔬菜种植农业保险等环节。
最后, 通过鼓励措施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把马铃薯列入国家良种繁育补贴范围, 逐步扩大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规模, 对种植马铃薯脱毒种薯给予良种补贴。”二是“对粮油生产大县 (旗) 加大奖励性扶持力度。”良种补贴是国家、自治区对广大农民使用优良品种、配套先进栽培技术措施, 实现技术累加效应, 实行财政补贴的一项惠农政策。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从2002年开始实施, 已经由推广项目变成了国家的惠农政策。2009年实现了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全覆盖。同时, 对马铃薯原种扩繁进行补贴, 原种生产补贴的规模为20万亩, 补贴资金2500万元。但马铃薯良种繁育、脱毒种薯种植不在补贴范围, 原种生产补贴的规模也很小。这次国家扩大了我区马铃薯良种的补贴范围和规模, 必将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 促进马铃薯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为把我区打造成全国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商品薯生产基地、专用加工薯生产基地起到积极的作用。对粮油生产大县 (旗) 是国家已经实施的一项奖励性扶持政策, 我们要积极进行争取。
三、深化农牧林业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解放了农村牧区生产力, 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 为我区其他领域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但随着农牧业现代化的日益推进,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体制出现了许多不适应, 也难以与大市场有效对接, 制约着现代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收入提高。而实现规模经营, 是农牧业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首先, 仍然要“稳定农村土地和草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巩固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 核心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要做好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 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
其次, 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规范引导农村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稳妥推进农牧业规模化经营。”“鼓励农牧区集体和个人以土地、草场使用权入股等方式参与当地资源开发建设, 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允许土地经营承包权合理流转,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向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的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集聚, 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了农牧业增产和农牧民增收。在流转中要充分尊重农牧民的主体地位。土地草牧场流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为主、政府政策引导为辅的原则。要充分认识到, 农牧区集体和农牧民对自己的土地、草牧场有经营权和收益权, 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土地、草牧场等财产的收益, 是农牧民的经营自主权。建立资源开发企业与农牧民利益共享机制, 是整顿矿山开发秩序、维护群众利益的迫切需要, 更是实施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战略的内在要求。农牧民以土地、草场使用权入股, 增加财产性收入, 是建立企业与农牧民利益共享机制的有效举措。增加财产性收入, 也是调整收入来源构成的有力措施, 有利于调整农牧民收入来源构成。目前规范引导土地流转, 需要全面落实土地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 以基层经管部门为依托, 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再次, 农垦系统改革是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垦系统具有管理上的区域性特征。国家和自治区经济较大发展后, 推出了一系列惠及“三农”的政策, 农牧场在许多方面享受不到。如目前国家在实施“以工补农”政策, 农垦还在“以农补企”、“以农补社会”。虽然农垦的经营体制有较大的先进性, 但在沉重的社会负担面前, 也显的无能为力。因此,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农垦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管理制度, 将国有农牧场纳入强农惠农政策范围, 逐步实现垦区与地方的资源共享, 支持垦区企业集团和国有农牧场发展。”下一步工作一是理顺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通道, 充分享受惠及“三农”的政策。特别是未由乡镇管理的农牧场, 要实行计划单列, 解决因体制问题造成的政策障碍。二是社会负担由政府承担, 给农牧场彻底减负。在农牧场区域设立农垦管理区, 与国家各职能部门对接, 完善国家在农垦的管理体制。
四、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产业
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是自治区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有利于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 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构建多元化农牧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要“依托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做大做强乳品和羊绒生产加工业, 加快培育肉类、粮油、果蔬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打造一批绿色知名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在农牧区建设原料生产加工基地。”要“加强原产地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持续、高效发展的现代化农牧业 篇三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作为农牧业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年来新、澳两国并不满足作为初级农产品生产和出口重要国家的地位,而是面向全球市场,不断改进各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农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他们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服务机构按经济区合理设置,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同农牧场保持密切联系。农畜产品的加工、储运、销售系统完备。面对市场,商品生产和竞争意识强,周转快、出栏多、商品率高。这些成功的做法,与新、澳两国的农牧业管理体制、政策取向、农牧业科研发展方向和各类服务体系等不断调整、完善是分不开的。
一、不断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是澳、新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少有的农牧业资源大国,7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农牧用地4.9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63%,全国1,800万人口,人均占有农牧用地25公顷。而新西兰国土面积虽不大,但人均农牧业资源在世界上仍位于前列。在2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农牧用地1,440万公顶,约占国土面积的53%,全国380万人口,人均占有农牧用地3.8公顷。同时,澳、新两国又是世界上畜牧业最重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据统计,澳大利亚饲养着1.5亿只羊、2,628万头牛,出口羊毛和牛羊肉70.1万吨和110万吨,羊肉和牛肉的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新西兰近年来羊和牛的饲养量也维持在4610万和870万头左右,尽管牛奶产量仅占世界的1.5%,但奶制品产量却占世界的25%,其中90%用于出口。羊肉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占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贸易自由化,农产品出口市场竞争激烈。澳、新农产品生产和出口都面临新的压力。一方面,澳、新出口的农产品大都集中于传统产业和产品,比如羊毛出口主要是原毛、毛条,产业链不长,加工程度不高,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进口国对进口产品的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加上欧美等国农牧业对出口市场份额的争夺,澳、新农牧业竞争力被削弱。如何有效地应对农牧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澳、新两国农业管理体制、政府职能以及政策都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以改革促发展,导致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农牧业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变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面向市场,尽量减少政府对企业、农场经营的干预。换言之,一切可以由市场运作的行为,政府都交给市场,政府专司市场无法做或做不好的事。按照这种思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对农牧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澳大利亚将初级产业与能源部调整为农渔林业部,划走矿产资源的管理职能,并从卫生部划入仪器管理职能。新成立的农渔林业部统一协调对农牧渔和林业的综合管理,并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情况和促进农产品出口的需要,强化和增加了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以及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职能。新西兰改革后新的农林部的职能集中于农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农场和企业提供各类市场信息服务、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动植物检疫、财务审计等方面。澳、新改革后的农业管理体制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注意形成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避免管理职能的交叉、分散、重叠,从体制上确保提高农业竞争力;二是强化农产品的品质、质量管理意识,注重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效益。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还对一些过去政府赋予特权的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澳大利亚小麦局(AWB)自1939年以来一直是以法定形式垄断澳大利亚小麦的国内外市场的销售,但继20世纪80年代后期澳取消了小麦对国内市场的控制权利,放开国内市场经营后,1999年 7月又将小麦局改革为农民参与经营的股份制公司。政府除了继续保留小麦局对出口小麦的独家代理外,对小麦局的干涉越来越少。而改革后的小麦局与农民的利益也越来越密切,农民从小麦销售中得到的利益比过去小麦局垄断小麦的国内市场时明显增加。澳大利亚羊毛局的改革更为彻底,1991年政府宣布取消羊毛收购和贸易的职能不复存在,目前羊毛局已完全演变为只负责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农民进行成本核算并逐步私营化的公司。
总之,澳大利亚、新西兰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以及农业政策调整的着眼点是彻底的市场化。特别是澳大利亚 1991年取消羊毛最低保护价、新西兰1994年对农民的补贴后,澳、新两国农民已成为发达国家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得到政府任何补贴的农牧民。面向全球市场,即要减少政府对农牧民的干预,又要保护本国农牧业、服务于农牧民,努力保持农牧业、特别是畜牧业的生产和出口优势,争取和扩大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的比重,成为澳、新政府关注的焦点。
二、生产、科研、教学的紧密结合,是加大澳、新农牧业科技含量的源泉
澳大利亚、新西兰具有先进的农业科研系统。澳大利亚的旱作农业、育种、畜产品加工等技术在世界居于领先水平。新西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出口享有盛誉。澳大利亚农业科研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联邦科学与产业研究院落(CSIRO),其中50%的研究所从事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二是联邦农林渔业部及各州农业部附属的科研和推广机构,主要解决本州和区域内农业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问题;三是高等院校的农业科研和教学部门。先进的农业科研和网络健全的推广体系对澳、新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团全体成员在与澳、新两国的相关部门与人士接触交流中都深深感到:科研意识、开发意识、结合意识已渗透到澳、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政府所属的农牧业科研机构除了把握国家农牧业科研的基本方向,确保在基础性理论研究方面的忧势外,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与企业合作,尽快将科研成果商业化,成为科研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每年研究经费7.8亿澳元,其中2/3来自联邦政府,1/3来自合作单位,主要是国内的各类生产、加工以及科技咨询公司和国外用户。例如:粮食储藏技术研究所的经费来源除联邦政府外,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小麦局。研究部门在课题内容的选择以及课题研究过程中,都要与委托单位合作,及时向委托单位通报研究情况,而委托单位也及时将各种要求和信息反馈给研究部门。一面研究、一面开发、一面应用,双方的利益密切结合。为了及时将科研成果商业化,昆虫部甚至将原来的主任办公室都腾出来,成为成果开发应用部门。同时,各研究院所还积极开拓科研成果应用的海外市场,比如粮食储藏技术研究所对向我国推介储藏技术就非常热心,不仅派出研究人员考察我国大部分粮食生产省的储粮技术和储粮设施情况,而且积极培训中国的技术人员,包括中国的动物检疫官员,目的是既为澳大利亚粮食出口到中国服务,又推广其储粮技术成果,以保证科研成果与经济贸易紧密结合。
新西兰十分重视畜牧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这也是新西兰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原因。新西兰有比较完整的科研机构和质量较高的科研队伍,拥有现代化的科研设备和研究手段。政府科工部把畜牧业科研列为重要工作,与农业部门所属的实验室、站一起进行研究推广。各高等院校也根据有关部门需要开展研究工作。科工部设有24个农牧业的研究所,拥有2400多名高质量的研究人员。农渔部在北岛和南岛设有4个农牧业技术研究服务中心;有5500多名科技人员。全国7所大学都设有农牧业系、草原系和园艺系,其中林肯农学院和梅西大学则以畜牧业为主。除国办的以外,各个生产者也在畜禽品种改良,奶制品、肉制品加工等方面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和院校同广大农牧民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提供科技服务。
三、各类农牧民组织和中介组织,是销售农畜产品、开拓市场的动力
澳大利亚、新西兰发达的农牧业除了两国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以及农牧民的高生产率外,来自于各类农牧民组织和中介组织提供的有效服务。这类组织除了充当农牧民利益的代言人外,服务主要集中在为农牧民提供各种生产经营技术,帮助他们进行会计核算,了解农畜产品产销市场行情,与他们签订购销合同等方面。其中,农民联合协会作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大的农民组织,几乎涉及澳、新两国农林牧渔各个产业。也就是说,农业不同的产业几乎都设有农协的行业分会,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澳大利亚农协(NFF)的宗旨就是代表、保护和提高其成员的利益。农协更多地扮演了农民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主要职责是代表农民游说政府,制定有利于从事不同产业农民利益的政策。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与有关人士座谈时,他们大都坦言,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现代科技越来越发展、农民素质越来越高,农民对资本、技术的需求增加,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农民追求利润的意识也愈来愈强烈,传统的合作组织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总之,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为农牧民提供技术、信息咨询、生产资料购进和产品销售服务的组织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比如在澳大利亚为农民服务的组织即有农协、合作社以及小麦局、羊毛局这样的农民组织和中介组织,也有大量的私营性公司。而农民对服务组织的选择具有多元化特征。在产品的销售上,澳、新农民出售凌羊毛,主要是通过拍卖市场进行。例如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州达博市的一个牛羊拍卖交易市场,占地15公顷,由政府出资兴建,年拍卖牛18万头,羊250万只,市场辐射半径400~500公里,基本上解决了市场周边地区农场牛羊销售问题。农户生产的牛奶则主要通过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谷物则主要通过小麦局一类的专营性公司销售。比如,小麦局通过合同向农户购买谷物,农户可以将他们生产的谷物交至小麦局在各地的仓库,也可按合同将谷物直接交给国内的客户。而谷物收购场所由各州的农户合作组织或州政府的公用事业公司经营管理,也有属于私人的储藏设施。此外,众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也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民和企业都有利可图。
农民通过什么方式来购销产品,企业通过什么形式采购产品,完全是市场行为,政府是不干预的。例如澳大利亚的弗莱彻(FLETCHER)肉类加工厂和新西兰的艾旨科(AFFCO)公司,其加工的牛羊除来自于拍卖市场外,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与农民签订合同收购的,弗莱彻肉类加工厂加工的羊70%来自拍卖市场,30%是直接收购农户的,还有少量是通过网上交易进行的(网上交易量不大,主要是农民想眼见为实)。从销售方式的变化趋势看,直接交易在过去10年中上升了10%。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工厂可以获得稳定的货源,农户也能得到较拍卖市场更高的价格。其实,这类企业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或通过签订合同,或通过参股、入股,或通过提供技术咨询,都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实际上是公司带动了千万户农民。这样不仅使企业和公司有稳定的发展基础,而众多的农户也有了发展的保障。农民服务组织的多元化,使农民获得了多元的选择,也得到了多元化的利益补偿。
4.发展现代农牧业 铺就持续增收路 篇四
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按照“强基础、促转型、保增收”的思路,临河区以创建国家现代农牧业示范区、争当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全区农牧业经济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农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89元、增长13.5%。
1.种植业结构更趋合理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临河区广泛收集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供求信息,向农民宣传主要农产品市场行情,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2014年,全区各类农作物总播面积209.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6.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1.7万亩,优质牧草播种面积0.6万亩。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呈现出“五增三减三持平”的格局,即:花葵、玉米、脱水菜、露地蔬菜、葫芦种植面积增加,小麦、油葵、籽瓜种植面积减少,番茄、西瓜、甜瓜种植面积持平。
2.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我区以项目资金为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继续扶持设施农业建设生产规模。截至目前,已落实设施农业面积7754亩,其中:已建成春提早大棚4600亩并全部投入生产;落实温室3154亩,现已开工建设289亩。八一联丰村8800平米的中泰现代农业展厅已投入运营。乌兰图克草莓基地建成182亩温室,配套育苗生产的千亩产业园区投入生产。设施农业建设布局开始由分散零星建设为主转向以集中、规模化为主,建设类型开始由土打简易温室为主转向砖钢结构高标准温室为主。设施农业建设主体开始由农民建设为主快速向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多方参与建设为主转变,初步形成了“农户联建”、“农企联建”和“企业承建、农民承租”等多种运作模式,突破了发展设施农业缺资金、缺土地、缺技术的瓶颈制约。
3.扶贫开发力度加大
今年,我区制定了“三到村三到户”(2014—2017年)扶贫开发规划,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目前,我区已到位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280万元,每个“三到村三到户”项目35万元,区本级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今后四年内还将逐年增加;积极与中国农业银行联系,将2013年4个互助资金项目的资金抵押后自主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项目,已向城关镇远景村27户贫困户发放贷款63万元,每户平均2.3万元。下一步,在此基础上,将对其他3个实施互助资金项目的贫困村同步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
4.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
为切实提高养殖业规模化水平,加快推进畜牧养殖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我区着力加强肉羊繁育体系、饲草料种植加工体系、疫病防控体系、质量可追溯体系四大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养殖业。今年,临河区新建、改扩建养殖场(户)计划总投资2.6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87亿元,开工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户)68个,其中:新建规模化肉羊养殖场20个,改扩建肉羊规模养殖场40个;新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1个,改扩建生猪养殖场3个;改扩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4个。富川现代肉羊养殖园区从育肥基地转变为畜种改良繁育综合基地,实现了成功转型;草原宏宝新开工建设4个大型养殖场,年生产10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正在新建;美洋洋2500吨冷库正在扩建;羊畜产品交易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行,与105个交易商签订了入市协议,实现交易额618万元。
5.农牧业发展规划 篇五
以保障农畜产品供给和确保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为目的,将工作重心放在加强自主创新、服务好三农三牧上,把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研发出了农牧民急需、企业渴望、科技含量高、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同时强化了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争取各类推广项目,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着手,解决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了大量科研示范推广工作。
依托项目,结合自治区“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深入全区10个盟市200多个乡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与科技示范户,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新技术直接到田。重点推广了优质专用玉米、小麦、马铃薯、高油大豆、向日葵、小杂粮等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0%。加强了成熟技术的集成、组装和配套,推广了优势农作物高效规范化生产、旱作节水农业优化配套、保护性耕作丰产高效、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不同区域家畜标准化养殖、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防治等技术,为促进自治区粮食连续十一年增产和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项目管理及合理措施
始终把服务“三农三牧”作为全院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项目为载体,促进成果的快速转化,达到节本增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一)强化项目的针对性,注重项目的实用性
紧密围绕项目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全面把握项目区现有的种植业结构,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理念指导和确定项目课题。同时注重项目的通俗性、实用性。科技推广的对象是千家万户的农牧民,文化水平、科技知识基础 参差不齐,所以我们的科技人员将推广的技术轻简化、本土化、实用化,使更具可操作性。
(二)强化项目的领导和组织管理
加强项目领导和管理,有效地组织有关部门及广大农牧民参与项目的具体实施。成立由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人员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由主持单位的科技人员和当地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协调项目的进展,负责项目各项技术的指导。按照责任到课题组、工作到人的要求,明确工作分工和责任,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参加人,在各自的职责内负责相关工作。
(1)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管理
为了保障项目落实到实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分批分期召开了各类项目实施方案汇报会,组织专家、领导和财务人员,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严格把关。
(2)项目动态跟踪管理
在项目实施期间,成果推广处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中期检查,重点检查项目落实情况。年终对各项目的执行和任务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在检查验收基础上,视任务完成情况安排下一年项目。
项目实施要做好“三区”建设,即核心示范区、生产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核心示范区集中连片,主要进行核心技术展示;生产示范区主要开展成熟技术组装集成示范推广;技术辐射区主要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
项目采取标识化管理,标牌注明实施单位、目标任务及技术要点,方便农牧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民培训
1、每个项目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1~2次,培训会2次以上,采用分级培训方法,对科技推广人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进行培训;编制印刷宣传资料发放给农牧民。技术指导和培训活动要保存影像资料,作为考核验收依据。
2、加强媒体宣传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电台、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及时将我院自主创新成果送到农民田间地头。
3、加强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牧业技术数据库,应用专家服务系统,把生产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快速送达农民手上。
4、通过参加农牧业博览会、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农畜产品交易会等,扩大我院在国外、国内的影响,宣传我院的科技成果。
二、转化推广力度加大,示范效果显著
始终把服务“三农三牧”作为全院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和广大农牧民在科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将政府主导,农牧民、企业主体,科研单位支撑三个作用结合一起,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同时整合全院科技力量和资源,结合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自治区财政支持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依托科技示范区辐射带动,建立专家大院,派科技人员入村,送科技入户等途径,加快了自有成果的转化。
三、加快成果转化的一些做法
(一)深入生产调研,在生产中选题立项
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调研,了解情况,准确选择推广示范的成果,快速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将我院已有的单一成果进行集成组装,形成科技含量高、先进适用的综合应用技术进行推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 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多渠道争取成果转化经费
推广项目经费除了来源于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自治区财政支持农业示范推广及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我院还积极争取其他各级各类示范推广项目的支持。通过项目实施,联合当地科研和推广单位共同研发,成果共享,实施地政府按照一定比例配套经费,加大了成果转化推广力度。
(三)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围绕自治区粮食主产区建设,蔬菜种子工程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自治区财政厅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等项目,在全区粮食、蔬菜,畜牧业主产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同时加强项目进展工作检查,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四)开展科技服务,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技术培训工作,组织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宣传,组织相关课题组在示范基地召开现场观摩会,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我院的社会影响力和专家知名度。组织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各类成果展览展示、交流交易等活动,大力宣传、展示我院新品种、新技术。
(五)加强院地合作、院企合作,搭建推广平台
进一步加强院地、院企合作的力度,形成科企联动与互利双赢的格局,积极与企业合作,重视企业的科技需求,引导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加强与地方政府,农民合作社的合作与联系,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力度,扩大农业科技的社会贡献,提升我院的社会影响力。
6.农牧业发展规划 篇六
一、发展目标
——粮食等主要农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到2015年,全区耕地面积保持在1亿亩以上,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达到450亿斤以上。肉、奶、绒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270万吨、1100万吨和8000吨左右。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2015年达到1400亿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50%,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品种的种植比重达到76%,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产业化带动农牧户达到70%。
——农牧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到2015年,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10年的68.3%提高到75%。农村牧区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区农田草牧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00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250万亩。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重点区域布局
(一)河套—土默川平原农牧业主产区 包括磴口县、临河区、五原县、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九原区、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县、达拉特旗、杭锦旗等12个旗县区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和黄河南岸地区。
进一步加大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推广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发展节水型现代农牧业。种植业重点发展以玉米、小麦为主的粮食生产和以向日葵为主的油料生产,积极发展城郊型蔬菜、瓜果产业。养殖业要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发展以奶牛、肉羊为主的农区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
(二)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主产区
包括扎鲁特旗、科左中旗、开鲁县、科左后旗、科尔沁区、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松山区、翁牛特旗、阿鲁克尔沁旗、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巴林右旗、元宝山区等18个旗县的西辽河冲积、洪积平原地区。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重点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种植业重点发展高产、优质、专用玉米和绿色有机杂粮杂豆,大力发展以城郊村、城边村、公路干线沿线村屯为主的设施农业,大力发展以肉牛、奶牛、肉羊、生猪和禽类(肉鸭、羽鹅)为主的畜牧业。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建设绿色产品基地,创建名优农畜产品品牌。
(三)大兴安岭东麓农牧业发展带 包括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突泉县、科右中旗等8个旗县市的嫩江西岸地区。该区域降水充裕,土壤肥沃,是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大兴安岭东麓主要发展高油大豆和优质强筋小麦,大兴安岭东南麓集中发展高油大豆、玉米、马铃薯和特色杂粮杂豆。加强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和人工种草,发展农区畜牧业。在林区以森林生态保护为先,积极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促进林区产业转型。
(四)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畜牧业发展带
包括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正蓝旗、正镶白旗和锡林浩特市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地区。
呼伦贝尔市西部、锡林郭勒盟大部是我区草原牧区的主体,也是世界上典型草原分布最为集中,最为广大的地区。通过科学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原,严格实施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大力发展肉羊、肉牛等绿色草原畜牧业,努力形成草原生态保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稳定增收的科学发展态势。
(五)阴山北麓农牧业发展带
包括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南部、武川县、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卓资县、凉城县、四子王旗南部的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地区。阴山北麓及其山间低山丘陵地区的旱作农业区,因地制宜,加强旱作节水改造,种植特而专、精而美的马铃薯、莜麦、小米等小杂粮。通过专业服务公司、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的培育,提高组织化、市场化水平。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提升科技贡献率,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着力打造和培育品牌,进一步提高品牌效应,提高附加值。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一)健全种养业体系
稳步推进粮食产业发展。依托河套平原及大兴安岭岭北的优质小麦生产优势区域、西辽河流域及沿黄灌区的优质玉米生产优势区域、大兴安岭东南的优质大豆和水稻生产优势区域、中西部丘陵旱作区的优质马铃薯和绿色杂粮杂豆生产优势区域,以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沿黄灌区的33个粮食生产旗县为重点,推进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通过改善基础、提高科技含量、提升防灾能力等措施,不断增强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区稳定1亿亩以上的耕地和8000万亩以上的粮食种植面积,使单产由2010年的523.3斤/亩,提高到540斤/亩以上,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和生产基地。
着力发展畜牧业。充分发挥我区畜牧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积极打造畜牧业绿色品牌,进一步确立畜牧业的主导地位。大力实施百万肉牛、百万奶牛和千万只肉羊高产创建工程,以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为重点,在全区逐步建立优势肉牛、奶牛和肉羊生产基地,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调整畜群品种结构,大力推广生长快、肉质好、饲料利用效率高的肉牛、肉羊等优良品种。坚持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现代化家庭牧场和联户家庭牧场,建设草原畜牧业绿色品牌产业基地;在草畜平衡的前提下,建设基本草牧场,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工程,突出提质增效,以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建设标准化畜群为重点,改良牲畜品种,提高优良畜种比例,推广应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
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围绕自治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按照科学开发利用的思路,各地区依托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草沙产业。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农牧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建立多元化的林草沙产业基地建设体系。结合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项目,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草牧场和耕地使用权流转,建立林草沙产业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使林草沙产业成为自治区经济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依托我区西辽河、嫩江、额尔古纳、黄河等流域丰富的水域和优越的环境条件,重点建设湖泊水库优质水产品增养殖产业带、池塘名特优鱼类养殖产业带、盐碱水域盐湖生物养殖产业带。积极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行动,加大渔业增殖放流力度,建设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池塘现代产业园区和螺旋藻工厂化养殖园区,提升我区渔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到2015年,力争使我区渔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由0.8%提高到1%;水产品年产量达到16万吨,其中,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水产品量达到商品量的70%。
(二)优化农牧业结构
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继续发展优质、高产、安全、生态农产品。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深度开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生产,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巩固和提高粮油、菜薯、饲草饲料等主导产业,打造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优势产业相对集中开发,实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逐步实现县域、地域标准化生产整体推进的目标,促进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区域。优先发展我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优质玉米、高油大豆、强中筋小麦、专用马铃薯等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增加优质饲草种植面积,突出抓好蔬菜、瓜果、中药材、杂粮杂豆、花卉等具有较强区域优势和竞争力的特色种植业发展。
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继续提高畜牧业特别是农区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以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充分利用农区、半农半牧区饲草料丰富的有利条件,促进种养结合,农牧互补,依托自治区肉、奶、绒品牌优势,加快发展奶、肉、绒等特色畜牧业。优化品种,着力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现代畜牧经济发展。围绕推进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引导农民为养而种,为我区畜牧业提供优质牧草和饲料。
(三)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
培育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市场化引领和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继续打造“绿色牌”、“草原牌”,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生产型企业向复合经营型企业转变。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实施联合、兼并、重组,大范围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优势龙头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继续巩固壮大乳、肉、绒、粮油、蔬菜加工等现有龙头企业,不断引进和培育新的龙头企业,加快马铃薯、皮、毛等大宗农畜产品深加工。2015年力争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00亿元,完成增加值1456亿元,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层次和水平。
建设农牧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成本优势,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现代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引导优势农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逐步形成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和基地。建设一批规模大、集中连片的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初具规模和水平的专业苏木乡镇、专业嘎查村,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继续抓好现代农牧业示范工程,稳步扩大示范点范围,加快推进玉米、马铃薯、奶牛、肉牛、肉羊、生猪等优势产业带建设。结合我区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新建200个各具特色、与龙头企业联系紧密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设施种植业。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同步推进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开发,加快扩大设施种植业的规模,提高设施种植业经营水平和质量效益。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周边大城市对接,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推进绿色蔬菜副食品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设施蔬菜、设施瓜果、设施食用菌三大产业。其中主要以设施蔬菜为主,积极推进结构调整,突出区域特色和规模优势,优化整合各种资源,重点打造东部设施蔬菜外向型基地、中东部环京设施基地、中西部环城设施基地、西部出口设施基地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四大设施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区设施蔬菜面积由2010年的130万亩增长到300万亩左右。
设施养殖业。以推进标准化圈舍建设、改造和老旧池塘改造为重点,着力引导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突出抓好养殖场畜禽水产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技术和环保措施等关键环节。提高养殖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逐步从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庭院模式向规模养殖的园区模式转变。调整优化乳制品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强化生产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奶业长效管理机制和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全面推进肉羊、肉牛、生猪和禽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2015年全区1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奶牛比重达到60%以上,全区规模养殖场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平均单产水平提高到6吨以上。
休闲农牧业。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区草原文化、民族特色和绿色农牧业等丰富资源,加快发展休闲农牧业。通过开展示范旗县、示范点等活动,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使休闲农牧业成为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的新型产业。
(四)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
加强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进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嫩江—辽河流域、河套—土默川平原等重点农耕区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农业开发、水利工程等工程项目,突出农田林网建设;在阴山北麓等农牧交错带积极推进旱作农业示范工程,突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促进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黄土丘陵区、大兴安岭东麓黑土区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突出水土保持林建设,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草原牧区以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生态为核心,坚持保护和建设相结合,继续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三项制度。水土条件好的地区继续推行轮牧补贴试点并逐步推广;生态退化比较严重区域有计划地实施阶段禁牧休牧;生态极度恶化地区继续组织实施异地扶贫移民、边境生态移民和移民扩镇等项目,进一步提升草原生态功能,保障草原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举、防汛抗旱并重,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加强黄河、嫩江、辽河等大江大河治理,积极推进锡林郭勒盟供水工程、引绰济辽和三座店引调水工程等大中型水资源配置与调蓄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牧业。一是嫩江和海拉尔河流域。重点开发利用地表水,适度开发地下水,因地制宜采取渠道防渗、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对现有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新建一批大中小型灌区。二是黄河流域。黄河干流区重点进行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节水措施以渠道衬砌为主,节约的灌溉水量,不再扩大灌溉面积,主要用于工业和城市及生态用水,调整用水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黄河支流区可适度开发,对现有中小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在沟谷平原地区适度发展分散的小型灌区,节水措施以喷滴灌为主。三是内陆河流域。重点进行节水改造,适度发展分散的小型灌区,节水措施以滴灌、喷灌为主。四是辽河流域。地表水灌区及地下水超采区限制发展。灌区以节水改造配套为主,节约的灌溉水量主要补给河道;地下水超采区以滴灌、喷灌为主,节约的水量不再扩大灌溉面积,主要用于回补地下水。其他地区可适度发展,节水措施以滴灌、喷灌为主,节约水量可适当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基础设施特别是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薄弱,是我区农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大力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及配套能力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较大的突破。重点是进一步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资金,在条件好的地区率先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集中连片推进农牧业水、电、路和农牧业机械、牧业棚圈、信息化平台等一体化配套建设。
(五)全面推动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牧区市场体系建设、农牧业安全体系建设、农牧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四、重点建设工程
(一)新增百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节水灌溉为根本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服务和防灾减灾等综合措施,转变耕作和生产方式,到2016年实现新增1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建设内容有:
平原灌区节水改造。主要是对现有543.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内不能保灌的农田,采取渠道防渗衬砌、喷灌、管灌等措施,进行节水改造与配套建设,提高粮食单产,节约水资源,实现22.03亿斤粮食增产任务。主要包括田间工程建设547.1万亩、小型水利工程41995处及机电井19202眼等。工程总投资64.3亿元。
旱改水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在有农田灌溉用水开发潜力的地区增加农田保灌面积288.7万亩,实现增产粮食16.5亿斤。主要包括水源工程建设33916处、喷灌设备12821台套、田间工程110017处等。工程总投资48.3亿元。
大型水库下游灌区建设。通过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发挥水利枢纽的灌溉效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保证率。工程可新增灌区面积100万亩,实现增产粮食8亿斤。建设内容有输水工程43792处和田间工程57689处。工程总投资23.2亿元。
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建设。主要通过培肥地力、平整土地、测土施肥、植物保护等措施改造中低产田293.7万亩,使旱作农田地力提高1个等级,耕地土壤有机质提高0.1个百分点,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3-5ppm,水资源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粮食平均单产每亩提高150斤为目标,实现旱作基本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建设内容有地力培肥277.7万亩、平整土地210.5万亩和修建田间路 4818公里。工程总投资12.9亿元。
农业环境保护。在东部四盟市500万亩旱作坡耕地、严重风蚀沙化耕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林灌草植被。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减轻风沙、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以确保粮食增产目标的如期实现。其中,呼伦贝尔市落实200万亩,兴安盟、通辽和赤峰市各落实10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种苗费用补助40元/亩,工程总共需要投入2亿元。充分发挥渔业的水质改良和环境修复功能,在重要江河湖库实施生物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实施面积500万亩,需投入5000万元。两项工程总投入2.5亿元。
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业生产服务保障水平为宗旨,实施以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安全监理能力建设为主的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工程。工程总投资3亿元,新增机具及仪器装备1419台套,修建机库棚、培训与监理业务场所62700平方米,建设示范型农机专业合作社330个。
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主要建设内容有:7个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1个工程创新中心;20个区域性高产创建示范区和33个县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1个自治区耕地质量监测中心(国家分中心),5个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33个旗县级土肥测试中心,190个有机肥资源集中无害化处理站和368750 个户用农家肥发酵池;玉米良种繁育基地23个,大豆良种繁育基地7个,农作物种子质量监测标准33个,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12个,品种展示站13个;盟市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9个,旗县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33个,乡镇监控点165个。工程总投资74718万元。
农业防灾减灾气象保障。重点建设监测网络系统、综合防御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人工影响天气系统。通过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气象保障能力。工程总投资7574万元。
(二)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
到2020年,完成现有大中型灌区地表水节水改造配套建设面积1220万亩,现有井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建设面积960万亩,新发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牧区饲草地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00万亩,建立较为完善的水源工程体系、节水灌溉工程保障体系和灌溉管理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保障体系。总投资358.43亿元。“十二五”期间,完成50%的工程建设。
大中型灌区农田节水改造配套。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为中心,优化配置水资源,全区现有大中型灌区建设农田节水改造配套面积1220万亩。其中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11处,总面积900万亩,包括黄河流域的河套、大黑河、南岸、磴口、麻地壕、民族团结,辽河流域上游赤峰市的山湾子、甸子、海日苏、英金河,嫩江流域兴安盟察尔森灌区等。大中型灌区地表水部分节水工程措施以渠道防渗为主,并结合灌区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和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求,部分采用先进的喷灌和滴灌高效节水措施。
井灌区节水改造配套。总面积960万亩,主要包括辽河流域的赤峰、通辽等地区,其中大型灌区中的井渠结合面积185万亩,中小型灌区中的井渠结合面积266万亩,纯井灌区面积509万亩。井灌区节水工程措施全部采用先进的喷灌和滴灌高效节水措施。
新建灌溉农田。在全区现有旱作耕地上新发展农田灌溉面积1000万亩。其中:现有中小型灌区通过节水改造扩大农田灌溉面积283万亩,新建各类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17万亩。新建设灌溉水源工程有呼伦贝尔市的晓奇水库、扎罗木德水库两个枢纽工程,呼伦贝尔市的哈尼嘎、库如奇、阿木牛、新北和扎墩水库,兴安盟的乌布林和耿家屯水库,通辽市的颜家水库,赤峰市的虎珀沟和大头山水库和2009处小型扬水站、1.34万眼机井。
牧区饲草地节水灌溉。到2015年,在现有饲草地节水改造面积280万亩的基础上,发展渠道衬砌防渗、滴灌和喷灌为主的牧区饲草地节水灌溉面积360万亩,达到640万亩,其中阴山以南地区重点采取滴灌和喷灌,减少蒸发量。项目建设中与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实现人工饲草场稳产、高产和优质。
(三)农村土地整治工程
国家级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根据国家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作的安排,2010-2012年,在我区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和通辽市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规模为30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为40.4万亩。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农村土地整治。为配合国家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的开展,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2010-2012年,自治区开展本级农村土地整治重点项目,推动自治区土地整治全面实施。工程范围涉及赤峰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三个盟市,建设总规模为150.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为4.5万亩。
(四)设施蔬菜建设工程
面对我区设施蔬菜发展规模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菜农缺乏技术和经验等问题,为了实现我区蔬菜基本自给、增加调出的目标,依托我区区位、生态、气候、土地等优势,启动实施设施蔬菜建设工程,构建自治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区新增设施基地面积157.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85.1万亩,大中棚72.2万亩。日光温室每亩投资8万元,塑料大棚每亩投资1.5万元,规划总投资789.1亿元。财政引导性资金采取每亩日光温室补贴1万元,大中棚补贴0.3万元,总投资106.76亿元。
蔬菜育苗中心建设。2010-2015年,在全区选择设施蔬菜优势产区建设12个蔬菜育苗中心,每个育苗中心建设净面积不低于2万平方米,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以上的专业化育苗基地,每个育苗中心财政补贴投资200万元,各级财政补贴资金每年投入400万元,总投资2400万元。
创建新品种、新技术蔬菜标准园。2015年为止,在每个设施蔬菜优势产区建设1个新品种,新技术蔬菜标准园。每个标准园财政补贴资金50万元,各级财政补贴资金每年投入1650万元。项目总投资2900万元。
产业协会建设。在产业集中度高的盟市、旗县,建立功能完备、带动力强的58个蔬菜产业协会。每个协会财政补贴资金50万元,总投资2900万元。2015年为止各级财政补贴资金每年投入1550万元。
(五)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
以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及抗旱保墒能力为目标,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主要依托力量,在我区风蚀沙化严重的农牧交错带和优势农作物产业带的43个旗县区、7个农垦牧场,建设高标准保护性示范区178万亩,新增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4824台、仪器设备2400台,建设机库棚及维修间19.83万平方米,修建机耕道2236千米。工程总投资3.34亿元。
(六)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工程
奶牛、肉牛、肉羊、生猪和禽等养殖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配套饲草料地建设,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08]106号)精神,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保障我区乳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2013年,建设2000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总投资80亿元,各级政府投资8亿元。通过建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优质荷斯坦奶牛数量稳定在200万头,使奶牛年单产由目前的平均5吨提高到6吨以上。养殖场(小区)生产的优质生鲜奶占到区内乳业加工企业产能的60%以上。到2015年,进一步提高养殖场奶牛集中度,使优质鲜奶占到区内乳业加工企业产能的70%以上。
肉牛、肉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各地参照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根据肉类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和市场需求,结合养殖场(小区)的新建与提升改造,在农区建设年出栏500头以上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000个,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5000个;在牧区建设存栏80头以上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00个,存栏300只以上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0000个。2015年,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出栏的肉牛、肉羊、生猪分别占到全区30%、30%和50%。
双十万标准化池塘健康养殖建设项目。全区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10万亩,新增水产品生产能力1万吨,需资金5亿元。在沿黄与西辽河流域实施宜渔盐碱地渔业开发,新建池塘10万亩,新增水产品生产能力5万吨,需资金15亿元。两个项目共需资金20亿元。通过池塘改造和宜渔盐碱地渔业开发,提高国土资源利用率,提升全区水产健康养殖水平,促进现代化渔业发展。(七)草牧场建设及畜牧业示范工程
加大对天然草原保护及草牧场建设的投资力度,规划总投资311.19亿元。重点实施:
退牧还草。继续加大天然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巩固建设成果,延长禁牧休牧补贴周期。建设总规模为17300万亩,其中禁牧9515万亩,休牧7785万亩,补播改良6920万亩,人工饲草料地540万亩,棚圈270万平方米,储草棚100万平方米,监理体系34处。
风沙源治理。继续巩固和加大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建设围栏封育10037万亩,划区轮牧2290.24万亩,人工种草4393.33万亩,饲料地261万亩,新建棚圈3451万平方米,青贮窖1118.58万立方米,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6.12万台套。
禁牧休牧轮牧。启动实施阶段性禁牧工程。对退化严重的草原实行禁牧,依靠草原自身的修复能力恢复草原植被,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草原保护建设途径。为加快对退化草原的治理,自治区计划对2亿亩退化草原实行阶段性禁牧。主要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在草原牧区开展季节性休牧。开展划区轮牧工程。通过科学的计算,实行以草定畜,把草原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进行轮回放牧。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划区轮牧草场可提高草原生产力25—30%;实现草场均衡利用;家畜增重20%左右;同时减少家畜疾病传播,最终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自治区计划对5000万亩草原实行划区轮牧。畜牧业现代化示范。根据现代畜牧业建设的总目标,加强畜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建设,推进自治区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现代畜牧业示范工程规划总投资2.5亿元,重点建设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现代畜牧业示范项目,建立多种形式的示范基地,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草原资源遥感监测及生物灾害体系建设。建设自治区级草原遥感监测中心1个,地面固定监测点50个,有效获取各类型草原生态系统长期、连续、高质量的监测数据,进而全面评估草原生产力、草畜平衡、草原退化等情况,评价国家、自治区重大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效果。建设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站27个、草原生物灾害防治物资储备库5个、有害生物防治专业化服务队5个,提升应急防治能力,使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更加专业、规范、高效。
(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工程
发展草产业。利用我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耕地资源丰富,水土热资源丰厚,有大量的弃耕地和撂荒地,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优势,发展牧草良种基地和人工草地。牧草良种是草业发展的核心,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草种原种田和原种扩繁田,是加快草种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我区适应优良草品种短缺,提高人工草地质量效益的迫切需要。人工草地是草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以中介组织为纽带,以大型牧草加工企业为龙头,实现优质牧草产业化经营,可以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为实现家畜的北部牧区以繁殖,转移到南部农区进行舍饲育肥提供保障,实现南北资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7.农牧业发展规划 篇七
一、西藏特色农牧业的发展特点
(一) 西藏特色农牧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西藏属于高原农业地域, 草场面积辽阔, 各类草场面积总达82051900公顷, 牧草品质好, 营养价值高, 这为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提高了优越的条件。西藏农牧资源丰富, 特色农牧产品种类繁多, 农业主要以青稞、藏药材、油菜籽、无公害蔬菜以及珍贵林下资源为特色农产品, 畜牧业主要以绒山羊、牦牛、绵羊、以及藏猪藏鸡为特色畜产品。而且, 以特色农牧资源为原料加工而出的农牧产品, 绿色健康无污染, 营养价值高, 且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随着科技的应用, 加工业的发展, 农牧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有所提高, 种类也在不断增多, 凭借独具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二) 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日益兴起。
在西藏原有的传统生产方法、生产模式下, 农牧产品结构、种类单一, 随着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发展, 农畜产品种养植以及加工都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劲。在“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发展”思路的指导下, 在国家和区政府的鼓励扶持下, 大批农牧业相关产品的加工业不断兴办, 且初具规模, 不但提高了传统农牧产品的品种、质量, 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尤其是部分以青稞、藏药材、藏鸡、藏猪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已被扶持成为西藏农牧业的龙头企业, 并分别在藏东南、藏北、藏南地区初步建立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带, 对整个特色农牧业乃至第一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三) 政府对特色农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5年来, 西藏共整合资金10.8亿元, 扶持发展了173个特色农牧业项目, 使农牧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农牧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而且农牧民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就业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西藏第五次工作座谈会指出, 要继续保持中央对西藏特殊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推进农牧业综合开发。为了支持农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政府承诺凡是从事特色优势产业包括农牧业在内的企业要进行技术改造, 如果缺乏资金, 其项目经申报又符合相关规定, 将会给予大力扶持。如2008年西藏自治区财政安排农牧业特色发展资金3.2亿元, 支持饲草奶牛基地、绵羊培育基地、优质绒山羊基地、藏猪藏鸡基地等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 同时安排农业现代化专项资金6000万元, 支持青稞、牦牛产业的发展。
(四) 特色农牧业的综合效益显著。
特色农牧业的发展使西藏农牧业经济总量提高, 农牧业结构得到调整, 农牧产品加工业得到发展并形成了一定规模, 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农牧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人均收入增加。据自治区农牧厅统计, 特色农牧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为当地农牧民增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使西藏项目区农牧民人均年增收660多元。如藏南地区的藏鸡养殖基地, 3800多户农牧民通过特色藏鸡的养殖, 每户年增收高达一万多元;青藏铁路沿线的养殖户, 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 通过加工销售牛羊肉、酸奶等特色畜产品, 年户均增收也已超过万元。
二、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西藏偏远农牧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农牧产品流通较困难。
第一, 中央和地方资金注入和财政转移支付, 一直主要投向西藏各主要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没有着重倾斜于广大农牧区和偏远地区, 农牧区运输、通讯相对落后, 较高的运输成本导致了特色农牧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区外水平, 价格在区外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第二, 西藏农牧区与外界缺乏产品交换的平台, 大量特色农牧产品很难进入流通市场, 农牧民无法参与商品交换, 农牧民之间粮食交易受阻, 特色农牧产品无法成为商品。第三, 除传统意义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外, 包括信息网络平台、金融市场和中介机构等现代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 不利于特色农牧品的对外宣传和国内外市场的进入。
(二) 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农牧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首先, 农牧民因受传统观念影响, 不愿意改变传统种植生产观念, 从事特色农牧产品种养的积极性不高, 不具有主动进入市场、参与交易和竞争的意识, 严重制约了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如很多农牧民还有很强的“惜牲”观念, 把牲畜的数量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 但突遇自然灾害时, 农牧民的经济利益会严重受损;其次, 西藏农牧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靠传统方法种养, 不注重良种的引进和种植技术的改进, 因此生产出的产品不能适应特色农牧业生产的要求。
(三) 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资金相对短缺。
第一, 西藏地处高原, 自然条件恶劣, 产业竞争相对弱势, 对区外和境外以及民间资本不具有吸引力。第二, 西藏原有经济基础薄弱, 自治区、地方财政收入低, 一直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近年来引进的区外资金和民间资本绝大多数是投入第二、三产业中回收期短、盈利相对较大的项目, 而对特色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的投入却很少。第三, 原本有限的财政资金却投入分散, 西藏农牧产品种类繁多, 但不都能成为具有发展后劲和发展前景的特色农牧产业, 财政不能重点针对特色农牧业资源, 给予优先发展, 则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四) 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研发人才相对匮乏。
现从种植生产、研发加工两个环节分析:首先, 除少数已建立起“农产品研发基地”的农牧区, 很多偏远农牧区未能普及先进的科学种养技术, 特色畜禽、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改良、引进、繁殖缺少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其次, 特色农牧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工艺是发展特色农牧业的核心问题, 现有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企业研发能力薄弱, 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单靠财政投入难以壮大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改善企业研发能力。第三, 深加工企业研发队伍力量薄弱, 缺少优秀的发展特色农牧业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以及高级技术工人, 相对于政府行政管理人才的优惠政策, 国家对企业引进科技研发人才的相关政策倾斜力度不大。
三、现行西藏特色农牧业的优惠财税政策
西藏特色农牧业现已初具规模, 已形成藏西北绒山羊、藏中奶牛、藏中北草地型绵羊等八个产业带, 无公害蔬菜、优质粮油、优质青稞等一批商品基地。西藏特色农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央、地方财政政策的支持, 政府通过税收减免、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发行债券等财税工具大力扶持特色农牧产品的种养、加工, 使高原特色农牧业逐步壮大发展。
(一) 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业的财政政策。
国家给予西藏特色农牧业财政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 自治区结合党中央给西藏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提出了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的专项资金, 改善基础设施, 优化招商引资投资环境。其二, 增加资金直接注入和扩大转移支付, 用于对特色农牧业的投入性支持和补贴性支持:一方面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生产支出、科技研发支出以及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另一方面给予对农牧民直接收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业贷款利息补贴, 激发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其三, 政府还通过信贷优惠、投资抵免、费用扣除, 投资补贴、设立投资基金、发行中长期建设债券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投资去向。
(二) 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关于发展特色农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西藏除了执行国家统一税收以外, 还有一些比较灵活税收政策, 主要体现在轻税、减税和降低税率等方面。一方面是内地的一些农牧业税在西藏还没有开征:如在技术转让和科技研发方面免征营业税;在农牧区进行特色农牧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在一定年限内免征其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营的, 在投资回收期内, 对经营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 缴纳的增值税。另一方面是西藏农牧业的税率相对于全国平均利率低两个百分点左右。
上述关于特色农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拓宽了特色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改善了自治区的招商引资环境, 扩大了农牧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但国家的政策在改善现代意义的基础设施、扩大农牧产品流通市场、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改变农牧民的传统观念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业的财税政策改革路径
(一) 着重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 建立特色农牧产品交易平台。
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第一, 加大政策和资金向广大农牧区和边远地区的倾斜力度, 如重点增加对农牧区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生产支出, 改善农牧区的农田水利、交通运输设施。第二, 由政府出资, 在各个农牧区的连接地带, 建立大型的农贸批发交易市场, 一方面解决农牧民产品交易的困难, 另一方面方便大宗农牧产品进入加工企业, 在经营过程中, 免除农牧民在市场进行批发、零售取得收入的一切税费, 适当降低外来采购商各种经营所得税的税率。第三, 适当增加对现代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如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这个平台扩大特色农牧产品的对外宣传, 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
(二) 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 加大农牧区科技投入。
具体措施有:第一, 政府应加大对农牧民的教育培训投入, 增设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和现代农牧市场的讲座, 改善其“惜牲”的传统观念, 增强其将产品参与市场交易的意识。第二, 实行“区别性补贴政策”, 从事特色农牧产品种养的农牧民所获的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化肥补贴、涉农商业保险保费补贴要高于种养传统农作物和牲畜的农户, 以鼓励其从事特色农产品种养。第三, 加大农牧区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 加大对特色畜禽、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改良、引进、繁殖的投入, 委派科技人员深入农牧区推广科学种养技术, 并蹲点对农牧民进行指导。
(三)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特色农牧业投入。
第一, 继续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 改善西藏整体投资环境, 通过特色农牧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对外宣传, 扩大高原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 吸引外资进藏投资。第二,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吸收中介组织、企业和银行建立组建股份化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 如高原特色农作物种植专项基金、藏药生产专项基金、藏牛羊养殖专项基金等;增加、细化农牧业贷款贴息项目, 如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经营贷款贴息、农牧民小额贷款贴息吸引信贷资金。允许自治区、地方政府发行“特色农牧业建设债券”, 以政府信用为依据, 由地方政府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第三, 由于特色农产品发展资金有限, 在对特色农牧业项目的投入和使用之前, 应充分做好市场调查、评估, 保证有重点地选择竞争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畜产品给予投入。
(四) 提高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 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首先, 增加无条件转移支付对特色农牧业科技研发的投入, 由政府扶持鼓励企业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引进和研发农牧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包装工艺, 如青稞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藏药系列保健品等。其次, 利用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兴建特色农产品初级加工、深加工企业。例如, 不但要暂免征收国有特色农牧产品的初加工企业的所得税, 对于联营、股份制特色农牧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企业在其投资回收期和赢利前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进行农牧产品深加工的企业, 不仅暂免征企业所得税, 允许深加工后的高附加值特色农牧产品享受等同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三, 对于特色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 鼓励其引进高级技工和研发人才, 对于进藏的从事特色农牧产品研发的高科技人员发给迁移补贴费、住房补贴费, 进藏前两年并给予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 其后允许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高于各类地区普通企业从业人员的扣除限额。
总之, 西藏特色农牧业的建设和发展必需有一定实力的财力做保证, 所以在现行财税政策的基础上, 需要继续保持对特色农牧业特殊优惠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力度, 扶持西藏特色农牧业的稳定、壮大。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西藏特色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指出近年来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政府财税政策的扶持, 并列举出现行的农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特色农牧业,财税政策,特色农牧产品
参考文献
[1].杨琼, 王水菊.比较优势理论下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研究[J].总裁, 2008, 3:61~62
[2].杨西平.比较优势视角下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 2009, 4
[3].铁卫, 胡克刚.发挥西部比较优势经济的财税政策思考[J].财会论坛, 2003, 6:16~18
8.农牧业发展规划 篇八
为此,农牧系统将坚持“一条路子”,贯穿“一条主线”。就是要坚持集约化、有机化、品牌化方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农业与牧业循环、规模经营与品牌效益兼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加快轉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生态农牧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牧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向品牌经营要利润。
同时,将着力打造“四个百亿元”产业,全面统筹各区域农牧林渔优势资源和综合条件,以稳定粮食产量、增加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菜篮子”水平、促进农牧民增收为主要目标,重点打造畜禽养殖、粮油种植、果蔬和枸杞沙棘等“四个百亿元”产业。建设国家级春油菜和马铃薯制繁种基地,大力发展藏羊、牦牛、中藏药材、蔬菜、冷水鱼、饲草料等特色优势产业,注重品种改良、高原特有稀有畜种保护,扶持清真食品,建成若干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示范园区。
【农牧业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引领品牌农牧产业发展08-13
春季农牧业情况汇报07-27
全市农牧业工作会议讲话09-07
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农牧业信息07-11
科技特派员助力农牧业现代化10-13
国际农牧大会致辞07-26
农牧工作计划09-13
通辽市农牧业局审批办2014年工作总结2015年工作安排11-03
县农牧局年度工作总结07-29
农牧民基本情况调查表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