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五》

2024-10-21

语文《百花园五》(共14篇)

1.语文《百花园五》 篇一

语海畅游

1 词语真有趣。

目的:积累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了解相同的单字经过不同的组合,在表达的意思上可能会有所变化。

学习步骤:

①初读练习中词语,初步感受汉语言的的丰富性。

②自己尝试说出几组这样的词语。如:著名——名著;队列——列队;来往——往来……

[可以发给学生纸条,让学生把自己想好的写下来]

③让学生比较读练习中的两组词语,发现不同。(字的位置变化,意思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

④让学生给自己准备的词语归类。

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调整,第二步调整后于第四步结合,课堂效果会有所不同。

2 读一读,想一想。

目的: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发现并掌握对话的四种表现形式,能够正确的加点标点。

学习步骤:

①讲解“对话”的组成——“文中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②让学生用不同符号(直线和曲线)标示出练习中所给例句的“人物语言”和“提示语”。

③读一读标示后的例句,结合“学习小伙伴”的提示,发现规律。

小结:提示语在前——“说”后点冒号;

提示语在中——“说”后点逗号;

提示语在后——“说”后点句号;

没有提示语。

④到课本中找寻有关对话描写,印证规律。

⑤完成一组加标点练习。

⑥针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重点指导。(当段落中出现两个人的对话时,学生不容易区分人物语言的归属,也就不容易判断对话表现方式)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爱的奉献》

目的: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行必要的积累。

学习步骤:

①诵读本单元学过的或课外收集到的诗歌,简单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

②自由练读《爱的奉献》,班内展示。

③听歌曲《爱的奉献》,进一步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班内交流学习感受,试背诵《爱的奉献》。

阅读平台——《尝试》

目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识实际,深入理解短文,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信心,勇于面对困难,不懈努力,终会获得成功

学习步骤:

①解释“尝试”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曾做过怎样的尝试,结果如何。

②结合课后思考题,自由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③通过不同形式交流初读成果。(读出相关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结合相关语句谈理解等均可)

④围绕“短文为什么以‘尝试’为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理解短文。

⑤自由交流阅读后的心得。

能说会道——劝说别人

目的:以“劝说别人”为话题,继续学习与别人进行对话交流时的方式方法,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学习步骤:

①回忆:你和家人在家中有时会做出别人不希望看到或不希望发生的事,周围的人是怎样做的?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有批评、有指责、有劝说、有讲道理等等。

②结合自身经历,说说面对别人的批评、指责、劝说、讲道理,你更愿意接受哪一种形式?说明理由。

③组织读题析题,把握练习要求。

[重点分析第二部分文字中的前两句,明确“劝说别人”需要注意的。]

④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练习前准备:先说说你们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两个人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进行模拟表演,并根据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⑤班内展示,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参与评价,侧重劝说方法的指导,侧重点明“劝说”与批评、讲道理等形式的不同,侧重评价劝说效果]

笔下生辉

习作内容: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别人遇到了困难,你又是怎样伸出援助之手的?每个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写一件别人帮助你的事,或你帮助别人的事。

习作要求:

要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

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目的:继续练习写叙事文,并学习、巩固通过主要内容的描写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学习步骤:

①连接本习作内容,做好选材准备。

先进行同学间自由交流,相互启发。

再认真回忆个人经历,填写选材表格。

自己帮助别人别人帮助自己

学校

家里

社会上

最终选材及理由

②明确习作要求,确定习作材料。

比较分析所选事例,看看哪一件是印象最深的,为什么会有如此深的印象。(填写“最终选材及理由”)

注:以上两个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回忆典型事例,唤起真情实感。”

③树立事件发展过程,确定习作重点。

先引导学生体会“要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再让学生回忆清楚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可以用坐标轴的形式来表现,见后)

进一步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情感的变化,并对应事件发展过程,填入坐标轴。

例如:天黑了,不知名的叔叔送我回家

紧张——焦急恐惧——怀疑…安心——激动(感受)

发生——发展——高潮——尾声(过程)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对应比较,确定自己习作重点内容。

④学生完成习作。

动笔前,可以组织学生把主要部分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指导重点放在“怎样叙述事件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⑤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⑥个人根据评议情况修改自己的习作。

2.语文《百花园五》 篇二

一、启迪感受, 播撒美好情感的种子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拥有较多的文学作品, 文章不是无情物, 艺术的语言、艺术的思维都激荡着强烈的情感, 凝聚着人类情感的缤纷色彩。因此, 建设语文课堂“情感花园”的第一步就是要启迪学生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情”, 在学生的心田中播撒美好情感的种子。

要启迪学生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情”, 教师首先要全面认真准备, 在备课时做到“披文以入情”, 储备充足的感情。为了在上课时带给学生比较深刻的情感体验, 我在备课时便做到了首先动情。课前, 多渠道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 动情体验, 在上课时我很自然地将这种情感流露了出来, 再结合对课文的学习,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师情感的影响。其次, 在储备充足感情的基础上, 上课时教师要“情动而辞发”, 把作品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融到作品创设的意境之中去, 再以情传情。教学时, 教师可以借助情境的创设、背景音乐的渲染等, 启迪、激发学生的情感, 与学生一起去体会课文中令人感动的情节, 陶醉在语言文字意味无穷的情感世界中。

二、师生交流, 萌发美好情感的嫩芽

情感交流是师生间相互理解、信任的纽带, 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切实贯彻情感教育的基础。语文课堂上, 课文中丰富的情感需要师生们共同去体验、分享, 因此师生间默契的情感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1、学会倾听与对视。倾听, 是走进学生心灵的第一步。教师善于倾听, 就能够准确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 并能使学生产生被尊重的自豪。上课时, 我总是耐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回答;下课了, 我并不急于留给学生一个匆匆的背影, 总是在班里逗留一会儿, 听孩子七嘴八舌地向我汇报“新闻”;课后, 我总是主动找学生谈心, 倾听他们的心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在课堂上还要注意与学生对视。如果教师上课时“目中无人”, 又怎么去实现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教师要善于观察, 同时应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 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老师的关怀、理解、信任或批评。然后, 再从学生瞬间的反应中透视出他们心灵的秘密。例如在教学《早》这一课时, 我发现性格内向的小刚同学眼中流露出疑惑不解的目光。在我的鼓励下, 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为什么说“三味”是把书比作蔬菜、五谷、点心?我表扬了他的善思, 并引导全班学生讨论。大家踊跃猜测, 不断有许多精彩之语。学生们议得热烈, 得到了共同探究问题的快乐情感体验。而我注意了与学生的对视, 不仅及时发现了学生的困惑, 及时实现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也使一位内向的孩子获得了被关注的愉悦。

2、用微笑和语言作沟通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情愉快, 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微笑着上课, 便能将好心情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近, 打消了紧张的情绪, 才能尽情地展开思维的翅膀。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尤其要以语言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的语言能做到准确、简练、优美, 富有感染力, 便能有效地将课文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与此同时, 教师要善用表扬鼓励性语言, 带给学生温暖和安全感, 感觉到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是默契的、和谐的, 将更有利于学生愉快的学习与发展。在这“润物细无声”的境界里, 学生心田中那情感的种子已经悄悄萌发, 吐出了一株又一株嫩绿、美丽的新芽……

三、自由表现, 绽放情感的百花

学生在感受课文情感并与教师默契交流的同时, 便渴望自由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首先, 教师要给学生抒情的舞台。我本人每节语文课上都留出三五分钟, 让学生轮流上讲台前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或“心灵小语”, 也可朗诵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同时, 还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开诗歌朗诵会、举行演讲比赛等, 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充分释放情感。其次, 教学生用笔写“情”。鼓励学生写日记、随感等, 并启发学生在写作文时大胆地抒发真情实感。同时, 组织学生创作表现丰富情感的诗歌、散文等, 在班级内办“我手写我情”小报等, 并鼓励学生勇敢地向报刊杂志投稿。

学生“情动言出”、“情动成文”, 不仅自由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情感的领悟。学生自己领悟的情感丰富多彩, 自由抒发的情感五彩缤纷。我们欣喜地看到:情感的嫩芽早已萌发, 如今这座“情感花园”已是百花争艳、异彩纷呈……

3.让语文个性化教学“百花齐放”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基础教育当前正在全国各地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开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是语文教育中对于人文性的体现,还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语文课程应当通过以优秀的文化对学生进行感染与熏陶来使学生的和谐发展得以有效地促进,并且使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思想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从而使其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个性得以逐步地形成,而因为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进行加强与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行促进是万不可松懈的重要工作。

一、何谓语文个性化教育

所谓个性,指的是人所具备的稳定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在个体上的统一,而与大众化相对的个性化,通常用来指具有个体化特性的服务与需求,与此同时,个性化的存在本身亦是为创新所提供的一片土壤,社会只有存在创新才能得以进步与发展。因此,个性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将个性化作为教学手段,从而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以满足,并使学生的个体人格得以健康发展的良好教学活动,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主义,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也为学生与教师对于个性化特点的具备提出了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在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下紧贴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喜好以个性化发展为宗旨,对教学方式进行具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予以重视,从而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以有效地激发,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有效的培养,进而使学生乐于学习并且乐于思考,让思维之花得以绽放,使“重理论轻实践”以及“高分低能”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得以有效地避免。

二、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因素

首先是关于教师的主导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主要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之间的个性化,作为教学的参与者,教师应做到在观念上使自身的态度得以端正,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报以尊重态度,将学生的身形个性化发展作为教学宗旨,做好个性化的教学准备,唯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使个性化教学在具体实践中得以紧扣[1]。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善教与有创造性的教,要使自身的独特教学风格得以形成,将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个性化教学得以体现,教师要通过将自身的教学才智进行充分发挥来使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得以实现,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

其次是关于学生的主体因素,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自然也是个性化教学的主体,而小学阶段的教学是使学生得以对文化知识进行学习与使其优秀品格得以良好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于语文学科个性化教学创新进行采用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对于世间的万物都充满了好奇,且天性活泼好动,对自己所不懂的知识会充分地使自己的主体意识得以发挥,而后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与不断地创新,直至对事物的本身得以充分而详尽的了解。

三、如何使语文个性化教学“百花齐放”

(一)使教师的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地提升

首先,教师要对于生活化教学予以重视,语文的教学观念认为生活即是教材,在语文学习中生活的外延与学习的外延是相等的,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与指定教材的教学,现实生活中的各方面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是要使学生对语言文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通过语文教学而参与实践、走进生活进而使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做到贴近生活并融入生活。

(二)使学生的学习策略得以有效地提升

首先,学生应将自身的学习观念进行有效的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教师都有所惧怕,其中一小学生为最,小学生对于教师的惧怕心理使其在对于问题有自己的不同见解之时也不敢多做表达,这样的师生之间所存在的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管制与被管制的不平等关系[2]。因此,在语文的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应将以往的教师高高在上而学生被动接受的不平等师生关系进行彻底的转变,建立平等而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得以充分表达其内心的真实感受,使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得以有效的发展。其次,学生应当将自身的学习手段与学习方法进行合理的改进,使情境学习与自主学习得以有效的促进,应将机械性的学习转变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学生应该针对自身的个性实施个性化的学习,创新是使民族得以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小学生又正值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使其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并使其自主学习与自主选择能力得以培养方可使语文个性化教学“百花齐放”的壮丽景象得以更快的出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不仅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而且还能使其人格的发展与品格的塑造得以健全,因此,若想使语文个性化教学百花齐放,就必须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师教学方式的个性化与学生学习方式,从而也使小学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得以充分的展现。

参考文献

[1]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如密,刘玉静.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

4.语文《百花园五》 篇四

内容简析

语文百花园五一共安排了五项内容,即“语海畅游”(引导学生自学汉字;照样子组词语)、”积少成多”(通过读读背背和我的采集本来练习朗读,进行语言积累)、“阅读平台’(通过阅读平台训练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让学生知道怎样汇款)、“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重视综合知识的整和与运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新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

教学目标

1 .通过杳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

2 .通过词语接龙练习,丰富词汇。

3 .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4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笔l ;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一15 而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和“积少成多”。

一尝试“自学汉字”

1. 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 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把它画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准学会得最快。

3. 你查字典学会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4. 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5.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二练习“照样子组词语”

1. 先说一说“劝、招、终”这三个字可以组些什么词。

2. 自己练习词语接龙,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组词语。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限止)——(止痛)——(痛快)

3. 四人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出的词语最多。

4. 指名说。

5. 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

三指导“读读背背”

1. 自由读,遇到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字典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

2. 同桌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 指名读,检查、正音。

4. 自由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 四人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6. 指名读。

7. 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由读,注意停顿,有感情地读一读。

8. 齐读,然后试着背一背。

四交流“我的采集本”

1.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 同桌互相听读,纠正错音。

3. 指名读,想想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

4. 拿出你的采集本,四人小组互相交换,欣赏欣赏别人采集的好词佳句名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和“能说会逆”。

一走进“阅读平台”

1. 自由读短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

2.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 同桌互相听读短文,纠正对方的错音。

4. 再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 四人小组合作读短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 指名检查读,评读。

7. 听老师范读短文,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8. 默读短文,想想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

9. 你喜欢短文的小作者吗?为什么?

10. 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学的同学献爱心,把你的零用钱汇给他们,你会填写汇款单吗?先用铅笔在书中的汇款单上练习填一填。

11. 同桌互相看看对方填得怎么样,大家讨论讨论应该怎样填。

12. 老师评点。

二学习“能说会道”

1. 自由读引导语。

2. 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

3. 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 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讲得再具体一些;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还可以评议一下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

5. 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1. 读内容,明确写话要求。

2. 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准备一下,再指名说说。

3. 仔细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么。

4. 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幅图的内容。

5. 面向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5.小学课文《语文百花园五》教案 篇五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重视综合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新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门票,引导学生查字典自学汉字。

(2)练习词语接龙,巩固、积累。

(3)读背古诗《游子吟》,体会母爱的伟大。

(4)交流采集本,介绍小知识。

(5)阅读短文,口语交际,进行献爱心教育。

(6)看图写作《放假的第一天》,培养观察、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教给方法,巩固、积累。

(2)读写结合,体会爱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兴趣。

(2)教育学生助人为乐、奉献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2)“笔下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

1、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认真查字典的好习惯。

2、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3、完成读读背背。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学汉字

1、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学生轻声自由读题,明确题意。

3、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动笔把它们圈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谁学会得最快。

4、同桌互相交流:说说用什么方法查字典,理解字意。

5、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6、教师巡视检查。

7、指名反馈。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8、齐读门票内容。

9、说说从门票上读懂了什么?(保护环境、遵守秩序……)

10、教师小结:我们在看报纸、广告、证书、门票、票据等东西的时候,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要查一查,问一问,这样才能看清上面的内容,不会出差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词句,感知内容,渗透了多读多思的学习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交流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和理解词语能力。】

二、照样子组词语

1、出示题中例子。

留:(留心)(心意(意思)(思念)

(1)学生自由读词,说说自己的发现。(词语接龙)

(2)认识词语接龙的规则:前一个词的第二个字与后一个词的第一个字为同一个字。

(3)学生齐读词语,巩固对词语接龙的认识。

2、出示题中的三个汉字“劝、招、终”加以认读,看看你能想出哪些词语。

3、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汉字口头练习词语接龙。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阻止)――(止痛)――(痛快)

4、指名反馈,评议、交流。

5、学生独立动笔填词。

6、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

7、投影出示学生组的词,进行评价。

如:劝:(劝解)(解决)(决心)(心愿)

招:(招手)(手表)(表达)(达到)

终:(终于)(于是)(是否)(否则)

6.三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五答案 篇六

凭票入园。“凭”如果不认识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几 部,再查6画。“园”用音序查字法,可以先查Y,再查音节yuán,组词(公园)。

二、照样子,组词语。

留:(留心)→(心意)→(意思)→(思念)

劝:(劝说)→(说笑)→(笑声)→(声音)

招:(招呼)→(呼吸)→(吸引)→(引人入胜)

终:(终于)→(于是)→(是非)→(非常)

三、根据成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相依为命)2、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郑重其事)3、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小心翼翼)4、形容没有力气,无精打采的样子。(有气无力)

四、形近字组词。

捧(捧着)滴(水滴)抽(抽打)湿(湿润)棒(木棒)摘(采摘)油(石油)温(温暖)墨(墨水)透(透气)挽(挽救)眯(笑眯眯)默(默写)绣(绣花)换(交换)迷(迷人)

五、古诗填空。

(游子)吟作者:(唐 〃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再照样子写一句话。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大西北的白杨树,尽管经历了烈日晒、狂风吹、暴雨打,但是它的树叶仍然那么油绿,枝条仍然那么舒展,树干仍然那么挺拔。

爸爸虽然离开家乡十几年,可是家乡的一切都没有改变,家乡的天仍然是那么蓝,家乡的水仍然是那么清澈,家乡的人仍然是那么淳朴。

七、填空。

1、安徒生,(丹麦)人,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共创作童话

(一百六十余)篇,如(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等,深受全世界广大小读者喜爱。

7.语文《百花园五》 篇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 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 成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综合性学习”的设置, 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 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在新课程改革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 而且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 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 切实解决。

一、综合性学习课程:别有一般风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部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应予大力提倡。”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 首先应当清楚地认识它的特点。

1. 学习目标的多向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同时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三个方面目标的相互渗透,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 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倡导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学习内容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进行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

3. 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的参与, 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4. 学习方式的活动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以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活动中获得, 在活动中提高, 在活动中成长。

5. 学习效果的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逐步提高, 而且有益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6. 学习主体的自主性。

在综合性学习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真正的保证。学习内容的选取, 学习形式的选择, 学习成果的交流方式, 都主要由学生自己决定, 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个性。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及学习主体等各方面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差别, 从传统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为学生开辟又一座绚丽的花园, 让学生欣赏到更丰富也更精彩的语文世界。

二、综合性学习资源:从教材走向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综合性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出, 拓宽了语文课程的视野, 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 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这是符合“大语文”的教育理论, 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不少教师认为教材里的一些“综合性学习”缺乏必要的资源, 因而只能敷衍了事或干脆放弃。实际上, 教材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只是一个供教师参照的方案, 在内容安排上大多是一个话题, 给予教师与学生很大的空间。因此, 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和当地教学资源的情况选择内容和范围。例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材提供的范围非常宽泛,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广泛搜集民俗民风, 可以是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是婚丧嫁娶风俗, 也可以是饮食举止习惯等。在活动内容选取上, 教师不必面面俱到,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中的一项, 甚至只了解当地的一个民俗节日、一首民歌民谣、一种饮食习惯也可以。教师在指导活动的过程中, 应把握住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 活用教材, 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学习的效果出发。

学习资源和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我们身边的生活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教师应自觉、努力地去开发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转变语文课程观, 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教师要具有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的眼力、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 特别是要启发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

1. 挖掘自然资源。

高山流水, 花草树木, 鸟兽虫鱼, 美妙的天籁, 无穷的奥秘……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不仅给我们赏心悦目的风景, 更蕴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无穷无尽的资源。我们要积极引领学生走进自然, 在自然中摄取语文素养。在大自然中, 学生学着观察, 试着感悟, 发现着大自然的神奇, 领略着自然现象的美妙, 会想着把这一切表达出来, 于是他们尝试着说, 尝试着写。在接触自然中他们甚至还会产生许多疑惑, 好奇心驱动他们去询问师长, 去查找资料, 去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如在进行“感受自然”、“寻觅春天的踪迹”、“脚踏一方土”等综合性学习活动时, 我们可因势利导, 带学生到田园或山野中, 那刚钻出来的小草, 树枝上的嫩芽, 星星点点的小花, 湿润的泥土, 微微的和风, 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活动中, 尽情地寻觅春天的踪迹, 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妙。走进自然, 可以让学生结合语文学习的实际, 关注自然, 体悟自然, 在观察中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 砥砺能力。

2. 挖掘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社会, 让学生到不同的地方, 接触不同的人, 体验不同的生活, 在社会生活中摄取语文素养。如在开展“关注我们的社区”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人群集中的社区或村组去, 走上街道、市场采访市民, 或深入农家、田间访问老农。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变化, 了解社会, 参与社会, 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引领学生去探究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 探究家乡变化中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生活观念的变化, 然后对家乡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等。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不仅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生活观念, 促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3. 挖掘人文资源。

人文资源是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布告栏、各种广告等, 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人文资源。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化世界, 在人文资源中摄取语文素养。如在开展“漫游语文世界”、“说不尽的桥”、“莲文化的魅力”等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时, 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熟悉的人文资源, 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具有特色的人文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往往会获得意外的成功。

校园文化也是重要的人文资源, 要利用一切资源和契机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可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方阵地, 可建议学校创立“校刊”和成立“校园之声”广播站, 开辟“校园新闻”、“校园论坛”、“下水作文”、“名作赏析”、“优秀作文”等栏目, 师生竞相发表作品, 共享收获的喜悦。可号召同学们把自己的课外书集中起来, 成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爱好,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结合学校的安全教育, 进行安全知识比赛, 结合文艺会演进行课本剧表演、朗诵竞赛, 结合校本课程进行爱学校、爱家乡的征文比赛, 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我为学校添光彩”的演讲比赛等。要让学生把握语文学习的每一寸天地, 让生活的空间充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气息;让学生抓住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瞬间, 尽情释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热情与活力。

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十分丰富, 关键在于我们要把目光由教材转向生活, 只要我们善于挖掘, 就能创造性地设计出富有特色而且有意义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教师:综合性学习的主导者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虽然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但教师仍然应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在活动中, 教师应该做好这样一些工作:

1. 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语文综合性学习列在每个教学大纲单元的后面, 其话题主要围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而设计, 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小结、延伸和综合运用, 针对性和综合性强。因此, 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课不可有轻视之心, 也不可随意、盲目地应付, 更不可省略不上。否则, 要落实课标中的三个维度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成了纸上谈兵了。

2. 要做好活动的准备。

活动准备是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准备资料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 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搜集资料, 调查访问, 相互讨论, 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这些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通常情况下, 每次综合性学习都要提前一两个星期布置,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自主、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 采用各种方式搜集资料。教师自己也应多搜集资料, 用于补充学生资料中的残缺或空白, 以保证活动正常、有效地进行。

3. 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学生对综合性学习不大了解, 因而缺乏兴趣, 这必然会影响到活动的效果。特别是在升学应试的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很多学生和家长对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往往认识不足。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和家长全面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宗旨、特点及实践的意义, 调动他们的参与欲望, 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 真正达到全员参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4. 要明确活动的具体要求。

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都应该有具体的目的和任务。在活动开始前, 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整个活动的具体要求, 应该怎样活动, 应该完成哪些任务。有些活动的内容学生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教师还要具体说明, 如“到民间采风去”活动, 学生可能就不清楚哪些内容属于“民风民俗”。

5. 要指导活动的方法。

综合性学习, 都是自主性活动, 大多数学生都缺少这样的经验。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活动方法予以具体的指导, 必要时还应该示范。就如“怎样搜集资料”活动, 根据不同的要求应该怎样搜集, 根据同样的要求又有几种不同的搜集方法, 搜集到的资料应该怎样摘记整理等, 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6. 要跟踪活动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活动, 并不是教师提出了要求, 指导了方法, 就可以让学生自由活动, 还必须跟踪活动的全过程。比如开展“感受自然”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师应该尽可能和一些学生在一起, 以便随时了解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7. 要检查、评价和交流活动的成果。

综合性学习也是教学活动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要善于组织学生用适当的方式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 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成功和收获的乐趣。学生在合作、交流中, 一方面可以博采众长, 补己之短,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学会理解和宽容, 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 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胆量,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 要及时指导学生写作。

写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很明确:一是在积累资料、获取成果、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写作, 使学生有素材可选, 有话可说, 作文有了源头活水, 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二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为作文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果教师对写作环节随意或忽略了,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残缺的, 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是语文世界中又一座绚丽的花园。我们要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充分利用好本地、本校的教学资源, 精心组织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是语文世界中又一座绚丽的花园。我们要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充分利用好本地、本校的教学资源, 精心组织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认识特点,利用资源,组织活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峡, 康健, 丛立新, 高洪源.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8.语文《百花园五》 篇八

【教学目标】

1.体会字、词运用的精妙,进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与底蕴。2.通过抓住运用、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3.“成语积累”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这些成语。

4.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体会叶挺将军的视死如归。5.学习“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学重点】

体会字、词运用精妙,进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与底蕴。【教学难点】

围绕自己看过的影视片清楚地说一段话,并进行互评。【教具学具】 1.教具:PPT课件 2.《课课测评》学生用书 【教学方法】引领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字、词运用的精妙。

2.能进一步体会抓住运用、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3.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借助资料学习革命烈士诗《囚歌》,并积累一组颂扬英雄气概和革命成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到百花园去看一看,你们看这里的花朵很有特色,仔细看看,能发现什么?

1.PPT出示“温故知新”带有加点字的四个句子。说说你对加点字的体会。

2.PPT出示“温故知新”的后面四个句子。找一找,你认为哪个字、词用得最精妙?(1)绿:形象写出了春天江南一片生机的景象。(2)惊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句子更生动。

(3)“急”“敲打”这两个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花当人来写。(4)收拾:写出了麻省的机灵,同时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二、学习体会人物的方法。

老师过渡:字、词运用得精妙使文章增色不少,那我们接下来看看如何描写使文章更生动。

1、我们仔细读读P82三位学习小伙伴的话,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

2、交流一下课文的这种写有什么好处。

(读过之后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故事生动、吸引人)

3、我们还能从本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语句吗?可以摘抄1~2句。PPT出示类似的语句如下:

(1)雨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2)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

三、阅读平台——《囚歌》

1、本组课文讲述的是战争时期的故事,向我们描述了很多英雄的事迹,今天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歌再来认识一位革命烈士,他就是《囚歌》的作者叶挺同志。让们来来读读这首诗,看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我们先来自由读读这首诗。

3、能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吗?还有什么问题?

4、老师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5、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6、叶挺同志在反动派面前表现出的精神,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认为哪个成语最准确?(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不屈不挠……)

四、积少成多。

叶挺同志在反动派面前表现出的精神,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认为哪个成语最准确?

(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不屈不挠……)PPT出示“积少成多”的成语。

1.其实有很多成语可以表现革命志士的伟大精神,我们都来看一看。2.自由读读,通过查字典或词典理解成语的意思。3.试着把这此成语背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围绕自己看过的影视片清楚地说一段话,并进行互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囚歌》。

2、你从《囚歌》中体会到叶挺将军的什么品质?

二、口语交际

1.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欣赏了一些精彩的影片,相信同学们在课下也曾看过不少影视作品,大家能不能把自己看过的有关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影片,选择一部自己印象最深的介绍给大家? 2.大家都喜欢看电影、电视,愿意把自己看过的影视片介绍给别人。本次口语交际,让我们从看过的有关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影视片中,选一部印象最深刻的介绍给大家吧!3.活动建议:

(1)要讲清影片的多名称,主要人物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情,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讲的时候,还可以谈谈自己或周围人的感受。(3)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自己也看过,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谈谈自己的感想。

(4)没有看过类似题材影视片的同学,也可以介绍自己知道的革命领袖英雄的感人故事。

4、活动评价:

(1)介绍时是否简明扼要、有重点,所举的故事情节是否清楚、准确,人物的感人事迹是否介绍清楚。

(2)听时,要边听边想,理解故事的内容,在理解对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或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3)交流问题时,要注意使用文明的语言。

5、先来看看活动的建议,了解一下,自己在讲壕和倾听时应注意什么。

6、自己先准备,小组内介绍。

7、小组推荐发言。

8、依据评价标准评出最佳讲解员。【教学反思】

本次“语文百花园”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温故知新”:体会字词运用的精妙、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二是“口语交际”:选一部印象深刻的影视片介绍给大家。

9.语文《百花园五》 篇九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

要求

.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培养认真查字典的好习惯。

2.完成本单元的练习题,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3.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

难点

.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2.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认真查字典的好习惯。

2.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3.完成读读背背,阅读短文。

投影。

一 语海畅游

.自学汉字。

默读自学提示。

明确要求。

朗读“门票”内容,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查字典自学汉字。

同桌交流:说说用什么方法查字典,理解字义。

投影出示生字,集体认读。

2.照样子,组词语。

读例子中组的词语。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练习口头组词。

独立完成练习。

集体订正。投影出示学生组的词,进行评价。

劝:→→→

招:→→→

终:→→→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默读古诗《游子吟》,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自学生字。

了解作者。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其诗感伤遭遇,多寒苦之音。有《孟东野诗集》。

朗读古诗。

①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

②反复诵读,把古诗读流利。

理解古诗的意思。

①自己理解。

②小组进行交流。

练习背诵。

2.我的采集本。

朗读“我的采集本”的内容。

说说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互相交流各自的采集本。

三 阅读平台

.自由读短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3.朗读短文,读准字音,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4.理解短文内容,说说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组织讨论。说说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脚步也显得格外轻快”。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漫画,培养观察能力。

准备漫画图片。

一 能说会道

.默读说话提示。

2.明确说话要求。

把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一件事讲给同学们听。

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

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再说得具体一点儿,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

进行评议。

3.分小组进行说话练习。

4.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二 笔下生辉

.看图作文。

要求:

认真观察四幅图,明确图意。

按图的顺序把故事写下来。

写完以后读一读,看看四幅图的内容是否写完整了。

2.指导看图。

投影出示漫画《放假第一天》。

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看看图中说了一件什么事。

观察每幅图,想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人物关系及所发生的事情。

第一幅图:放假第一天,天还没亮,父亲和一位邻居来到儿子的卧室。

第二幅图:他们将儿子连床一起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图:父亲驾车在公路上行驶。警察叔叔帮助维持秩序。

第四幅图:天亮了,父亲躲在树丛后。儿子睁开眼,看着眼前美丽的景色,高兴极了。

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按图的顺序把故事写下来。注意这四幅图的内容要衔接。

例文:

放假第一天

放假了,儿子从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了。晚饭以后,他带着对假期的美好憧憬甜甜地睡着了。清晨,父亲和一位邻居叔叔蹑手蹑脚地走进了儿子的房间。原来,父亲看到儿子平时学习很紧张,很想让他放松放松,于是决定把儿子带到牧场,在放假第一天给他个惊喜。

他们悄悄地来到儿子的床边,小心翼翼地将儿子和床一起搬了起来,轻轻地抬上了汽车。父亲开着汽车缓缓地走着。街上太乱了,父亲怕吵醒儿子,不时地提醒着周围的人不要大声喧哗。这时,一位警察叔叔赶了过来,问明了情况。他很受感动,急忙疏导交通,请大家不要喧哗。在大家的帮助下,父亲把车开到了郊外的牧场。

10.语文《百花园五》 篇十

“材”即个人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指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学生与生俱来的领悟能力、性格特点和多年来形成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都是独特的,这会导致他们在接受具体知识时存在不同,对某一点知识作深入思考时就可能有更大的差异。

语文教学总体六个板块,知识性的板块就占两个,即基础知识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板块主要是诗词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语言运用部分更大程度上与写作板块有相通之处,主要考查的是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六个板块中,最能体现“材”之不同的教学内容就是写作了。

“法”有异也就是立足于具体学生的个体特点,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完善,有差别、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和指导方法。

现在的教学模式仍不能摆脱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随着人们对教育要求的提高和课改的不断探索和展开,四十五分钟的班级授课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语文学科的横向丰富、纵深有差异、观点不绝对等等相对自由灵活的特点决定了它非常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需要。新《课标》也明确提出了强调教学中的差异性特殊性,教学要符合学生的个别需求。而语文学科中写作部分就必然且应该是最众星闪烁的。那么,语文写作的差异性教学要求势必与当下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进度整齐划一的特点相冲突。在短时期内不能改变班级教学体制的情况下,如何调和这种矛盾冲突,就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课题。基于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和可行性方案。

宏观地看,教学方式可以将全班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整合运用。

解决方案一:详细的文字点评和指导。

每次作文训练,都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升水平的机会。但若是草草批改,简单地给一个分数,或是在作文中划两处波浪线,或是在作文后附上千篇一律的老套点评,那么,训练的意义就寥寥了。现在语文老师的工作量的确很大,但是作文教学中偷工减料,是语文教学最大的损失。如果能坚持给学生详细的文字点评和指导,学生的三年高中学习,必然是一个厚积的过程。这需要老师有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以及把握学生个性化和学生作品个性化的能力。

解决方案二:既全局又具体、有重点的课上分析。

学生的作文批改之后,通常都要上一节作文课,对这次作文练习做一次分析总结。但有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几次作文讲评的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是训练的作文题目不同而已。这也不能对语文老师求全责备。毕竟,某一阶段训练某种文体的写作,某一种文体的写作思想和方法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具体行文时会有千差万别的个体性。那么,我们上作文讲评课,讲某种文体的写法,会不会有重复唠叨之嫌,学生会不会有厌烦和吃不饱的感觉,这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如何避免不良的效果和感觉呢?课上分析要既全局又具体,同时还要在某一节作文讲评课上有重点倾向。

做到“全局”要考虑到两点:文体要求的特点,这种文体下整体的写法,要给学生全局的印象;写作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整理,全局展开,让学生对本次写作练习中的问题有全局的认识。

做到“具体”要考虑到三点:首先具体某次作文的要求,即具体的审题,要让学生真真正正搞明白;其次某一类具体的写作问题,要让学生有认识;更主要的是,要能以具体学生的具体作品为范本—当然是要选出恰当的范例——通过对具体几篇作文进行解剖讲评,让学生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怎么解决有非常具体形象的认识。

做到“有重点”也就是强调了单独一次作文的功能性和几次作文教学的连贯性。

人类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同一时间内学习的内容过多过杂,往往收效甚微。但如果能让课堂这个星空中,几个内容最耀眼,学生就容易很好地领会并有深刻的印象。所以,单独一次作文课,要有重点,有倾向,解决了某一个问题,这堂作文课就是成功的。另外,作文不是一次学会的,方法也不是一次就能掌握的。但如果将一节节课割裂开来,这节课就这个题目讲一个问题,下节课就另一个题目讲另一个问题,如此下去,课与课之间,没有关系,相互独立,那么这种作文教学是缺少高度没有形成思想的教学。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老师有较高较远的前瞻能力,要让几次作文讲评课形成一个有内在关联的体系,同时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个长远的提升空间和过程。这也是了解学生个性后,应该采取的方法:节节有重点,点点有关联。

解决方案三:面批。

可能大部分老师都有同感:课下的工作量远远大于课上,课下用的精力是课堂时间远远不能比的。其中作文教学部分,耗费时间和精力,最有伸缩性。这就需要老师有强烈的责任心,真正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为学生无怨无悔地付出,进行面批。因为学生通常有一个特点:作文中的某个问题,你不点到他的头上,他仍浑然不觉。这就需要我们面批,让学生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该如何完善提高。面批不仅需要敬业,也对老师的业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能否因材施教,面批体现最明显。有的学生可能是性格使然,作文中思想偏于消极;有的学生可能是读书太少,作文中没有字句琢磨的意识;有的学生审题流于字面,不能纵深;有的学生语言逻辑性差,等等等等。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孔子弟子三千,答疑解惑因人而异。我们新一代的语文老师更要秉承并发展这种教育思想,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写作特点,给予恰当的指导。

以上是宏观的解决策略。微观来说,作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写作习惯和问题加以不同角度和侧重点的指导。这与上面提出的解决方案看似不同,精髓却是统一的,即对症下药。

有的学生工于辞藻,但思维层面仍比较肤浅,我便在具体点评后写上一句“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学生肯定能读懂这句话,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之后,他们也会努力去做,期望有朝一日语言渗透智慧,文章绽放光芒。但是,他们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与他们天生的气质禀赋、思维方式有关,也与他们多年以来的生活内容、交友状况、业余爱好甚至家庭环境等有关。所有这些影响学生写作思维的因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写作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并有效地将提高的思维能力体现在写作中呢?这就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学习逻辑性强的文章,比如经典中的经典,鲁迅的杂文。真真正正地嚼透两三篇经典文章胜过走马观花地浏览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文章。在咀嚼的过程中,感受大师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论述的逻辑等等。许多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教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并且怎么去解决问题。

有的学生思考能力较为老道,但语言朴素得枯燥无味,便对他强调“言之无文,则行而不远”。但说到这里,还远远不够。学生也有美好的希望,希望自己的文章华彩横溢,可是他们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这时老师要给予最解渴的指导:多读、多积累、多仿写。

还有的学生,分析能力很强,但文章读完之后,总会给人一种不饱满的感觉。这种单薄有时是因为缺少确凿的事实依据作有力的支撑。老师就应该跟学生强调例证的重要和使用时注意的问题。某一段某一处该用什么样的例证,为什么,都讲给学生,让他们有东西可抓。还有些学生喜欢用例证,但都是些老古董,老生常谈的例子就没有价值了。道理学生也都懂,但驾驭不好。这时老师可以做个示范,就当下的热门人物选择合乎话题的谈一谈,学生就会明白,用例新颖的好处。这样示范之后,也给学生最生动的建议:关注生活、思考现象,剖析人事,并运用于作文中。

11.语文《百花园五》 篇十一

⑴理解“只有……才……”等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并能够准确地运用。

⑵交流并掌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⑶阅读短文《鞋匠的儿子》。

⑷学习电话留言的技能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敢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⑸写自己和熟悉的人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将文章内容写具体,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能够正确地使用关联词语,能够采用联系上下文、多想想为什么等方式理解句子的含义。

2.难点: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使事情更加具体、生动。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温故知新部分。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与运用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指名读一读,引导学生注意加点的词语。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加点词语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4.集体反馈。5.指名任选一组关联词语说一句话。

6.动笔写一句话。

7.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一句话,集体评议。

8.再读文中的句子,加深对这三个关联词语的表达效果的感悟。

二、拓展与交流

1.教师: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怎样才能深入、正确地理解这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呢?我们先来听听丫丫和宁宁是怎么说的。

2.分别指名读一读丫丫和宁宁说的话。

3.指名反馈:你从丫丫和宁宁说的话中了解了哪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一是多想想为什么;二是联系上下文)

4.教师引导学生再读丫丫和宁宁说的话,从他们列举的具体例子中,真正懂得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去理解句子的意思。

5.教师小结:同学们,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既可以用多想想为什么的方法,也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你们还知道其他的方法吗?

6.指名反馈。

(先理解句子中关键词语的意思,然后再结合句子的具体语言环境进一步地理解。)

三、阅读平台

㈠认识林肯,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板书林肯这个名字。

2.教师你们谁能来介绍一下林肯。

3.教师: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父亲却是个鞋匠。(板书短文题目:鞋匠的儿子)

㈡读文,感受参议员们对鞋匠的蔑视、嘲讽。

1.教师:在参议员们看来,鞋匠又是个怎样的业?请你自读课文,读完后告诉大家。

2.指名反馈。(卑微)

3.指名说说“卑微”是什么意思。(是指地位低下而渺小)

4.教师小结:为此,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并有不少的参议员傲慢地嘲笑林肯是鞋匠的儿子。那么,林肯是怎样回击这些的蔑视和嘲讽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笔划出他当时说的话。

㈢品句,感悟林肯的高风亮节。

1.指名反馈,教师出示语句。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2.小组交流对这句话的感悟。

3.集体反馈。

4.教师小结:一个“一定”,两个“永远”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林肯对父亲的尊重和爱戴以及深切的怀念。正是这份真挚的情感,使参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5.教师:林肯还说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6.教师:读了这两段话,你觉得林肯是个怎样的人?(谦逊)

㈣总结全文,启迪学生。

1.教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作昔通过参议员前后对林肯态度的变化,塑造出一个具备高风亮节的总统形象。

2.教师:你们从这位总统的身上收获了什么呢?(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紧扣主题,各抒己见。)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收集林肯的资料。2.把这个故事讲给人家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创设情景,学会电话留言或发手机短信的技巧。

教具准备:电话、手机。

教学过程

一、展现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事先组织两位同学模拟打电话,要找的人却不在家的情境。(结果:打电话的人愣了一下,就把电话挂了。)

2.教师:同学们,在现代社会中打电话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通讯方式。但有时候电话通了,你想通话的那个人却不在;有时候对方又是录音电话,这就需要你留言,这个时候,我们该怎样说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给对方留言。

二、组织阅读活动建议,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活动建议部分。

2.指名反馈要求,教师总结。

⑴确定打电话的具体内容。⑵设置电话留言的情景。⑶自由组合,模拟进行电话留言活动。

3.教师:活动建议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情境呢?(学生结合活动建议内容说一说)

三、组织活动

1.教师:我们班有四个小组,正好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情境,我们就按小组来分配任务。

第一组:第一种情境。第二组:第二种情境。

第三组:第三种情境。第四组:第四种情境。

2.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分工合作,再现情境。

3.各小组上台表演。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指导。

⑴有礼貌。⑵语言尽量简洁。

⑶要把事情交代清楚。(如谁的留言,什么事情,或者还可以留下自已的联系电话等)

6.第二轮的情境再现。(各小组根据同学的建议进行整改)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打电话,当对方的因素而无法接通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电话录音留言、手机短信或交代其家人等办法及时转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1.借用父母的手机,发一条短信向老师祝贺五一快乐。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⑴如果你有紧急的事情要和班主任联系,但是你把班主任的电话号码弄丢了,你会怎么办?

⑵得到班主任的电话后,你打老师家里的电话可占线,打她的手机又无法接通,你会怎么办?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习作,写自己和熟悉的人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

教学准备

习作范文:《难忘的一件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在日常牛活中,你们经常和谁接触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同学、老师……)

2.教师小结:亲人、朋友、同学、老师都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人。

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和这些熟悉的人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

二、交流,拓展思维

1.教师启发:在和这些人交往的过程中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这些事或让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或让你感到幸福,或让你感到难忘……哪件事情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呢?

2.学生和同学自由交流。

3.指名集体反馈。

4.教师小结:从大家的介绍中,老师发现这些故事里面不仅掺杂着大家的喜、怒、哀、乐,还记载着你们成长的足迹。

三、指导,写好习作

1.教师:怎样写好这篇习作呢?我们来读读这篇优秀习作。

教师读范文

2.指名反馈:你觉得这篇习作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反馈,教师适当引导。总结归纳)

⑴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具体的叙述。

⑵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在这一事件过程中的心理感受。

⑶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刻画得细致、生动。

3.教师:通过这篇习作的赏析,相信同学们一定受到了不少的启发。你们准备写什么呢?(指名说一说)

4.指导学生列一下简单的习作提纲。

5.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集体反馈、评议。

四、依纲,自由创作

五、讲评,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1.欣赏佳句。

2.习作欣赏。

12.百花园五 篇十二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四十三校三年级教研组组长:陈锦慧组员:王川玲贾文静赵丽梅渠丽华

一、整体设计意图

本单元从词、句、段、篇来分层训练学生。

(一)词

本单元着重训练形近字组词,并从中进行扩词训练,一字多词,使学生积累更多词汇,为句的训练做铺垫。如谅:原谅、谅解、体谅„„ 凉:凉爽、凉快、凉水„„并能用任意词进行造句,从而达到由词到句的自然过渡。

(二)句

近义词的区别使用是学生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本单元着重训练近义词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如:改正,改善,改变。三个词中意思相近,但使用却大不相同,它们有自己的搭配,如:改变面貌,改善生活,改正错误。

(三)段

本单元六个成语,其词义与友爱、情谊有关。通过工具书理解成语的意思之后,让学生用其中二个成语连成一段话,进行段的训练。

(四)篇

阅读平台《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从篇章中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学会书信的基本写法,而且怎样表达出真情实感。

二、大环节设计意图

《百花园五》共分为两课时,包括作文,第一课时安排四个栏目的语文实践活动,比较形近字,选词填空目的在于正确书写,运用词语,积累成语,除了让学生会写,还要注意运用,可适当加一些练习。而阅读平台则是为本单元作文设计的。教学时引导学生读后再悟,弄清短文的课后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文教学时要先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能说会道”汇报后,再去习作。

三、《百花园五》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gxiãyànwùcâ yànxiǎngshòu

()()()()

lǚtúyuánliàngyánwù

()()()

yǔ zhòng bù tóngxìng gāo cǎi liâ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达“√”

几乎(jǐjī)一束(sùshù)

乐趣(qǔqù)打磨(mómò)

乘坐(châng chãng)血脉(xiěxuě)

(三)比一比,再组词

嘲()隐()疏()允()腊()项()

潮()稳()蔬()充()蜡()顶()

(四)照样子,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

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

笑眯眯____________________

迷迷糊糊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1、空姐()把水端到那位乘客跟前。

2、早上,正当我()想再睡会儿时,突然被一阵()声音吸引了过去。

3、这位()老师()说道:“我愿你是我的女儿!”

四、常规备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形近字组词、选词填空学习与积累,熟练掌握汉语知识。

2、通过“读读背背”中表示“深情”的成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意。、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书信的格式以及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关心。、通过“爱心小组在行动”活动,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阅读平台和语文大课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板书课本中的形近字。

2、认真读以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自己做练习。

4、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二、“读读背背”

1、出示文中表示“深情”的成语。

2、全班齐读。熟读成诵。

3、展示“我的采集本”中的自己收集的关于“深情”的成语。

4、全班互相评价,看谁收集的成语最好。

三、阅读平台。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

2、作者在这封信里告诉我们什么?

3、自读短文想一想,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4、你喜欢巴金爷爷和他写的信吗?

5、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

语文大课堂——爱心小组在进行

一、复习,导入新课

背诵上节课学的表示“深情”的成语,二、语文大课堂——爱心小组在行动

1、教师读题目的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学生自己制定的方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推选出发言代表。

4、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得清楚,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三、写一封感谢信

(一)说题目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得到过许多名人的关爱。想一想,™是怎样关爱,帮助你的。你从中得到哪些温暖与启迪?再给他们写一封感谢信,表达感谢之情。

(二)习作指导

本次是一次应用文,格式要正确。

1、第一行正中写“感谢信”。

2、另起一行顶格写称呼(╳╳╳:或╳╳╳您好:,还可“亲爱的╳╳╳:”)。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4、结尾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祝你”再另起一行写“身体健康”等祝福的话

5.署名写在全文结束后下一行的右下角。

四、范文

感谢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当我呼唤您的时候,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每天为我端上可口饭菜的是您,为我检查作业的是您,为我铺床叠被的是您,为我排忧解难的还是您„„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天气。我突发高烧,是您冒着空中飞雪,背着我一步一滑地来到医院。回家的时候我说冷,是你毫不犹豫的脱下衣服给我穿,我感动地说:“妈妈,你冷不冷。”而你却果断地回答:“不冷。“趴在你背上的的我分明感到,你说话有些打颤。是呀,怎么会不冷呢?你鸭绒袄中只穿了一件毛衣呀!现在,袄在我身上,温暖了我,却让妈妈您„„我想起《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支歌。因为有了妈妈,我们才像块宝。而妈妈为我们这些宝贝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奉献着她伟大的母爱!

最后,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永远爱您!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孩子:╳╳╳

13.百花园五作文:二十年后再相会 篇十三

“主人,起床喽!”我发明的保姆机器人“肯达拉”叫我起床了。我刷牙洗脸后,回到客厅,“肯达拉”已为我做好了早餐。正当我享用着早餐时,电话响了,电话视频中出现了小学同学黄舒的脸。“* *,今天我们502班的同学都到新回龙酒店聚会,你快来吧!”“好的!”

我坐上了私人快速飞机,十多秒就到了新回龙酒店门口。我下了飞机,进了酒店,走进了新型电梯,对着声控按钮说了层数,一眨眼我就到了四百二十楼。眼前虽然都是老同学,但现在看起来却是许多陌生的面孔。是啊!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家的变化真不小!“今天我请客,大家要吃什么点什么!”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士说。原来小学时的“大话王”骆浩已成了新回龙酒店的老板了呀。真厉害!

正在我感叹之时,一位年轻的女士走了进来。咦!那张熟悉的脸,他是„„“二十年不见,大家不认识老师了吗?”什么?黄老师还这么年轻,二十年过去了呀!“呵呵,惊讶了吧!问吴菲吧!”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吴菲。只见吴菲拿出一小瓶黄色的东西,说:“我现在在全世界最先进的研究所(灵丹妙药)里工作,这是我们最近研究的新品种——年轻药水,让人喝了容颜永驻,它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十分受人欢迎!”说罢,在场的同学都鼓起掌来。

我也站起来,把我的最新小发明“时光跑步机”“保姆机器

人”“折叠房子”分别送给了三位老师。

这时,一位衣着时髦的女士走了进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当年的作文高手吴咏怡。黄老师向大家介绍:“吴咏怡现在是一名知名的作家,她的作品十分畅销,新书一上架就被抢购光了!”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百灵”骆婓当了歌星,人气可火了。多嘴的吴佳英也当了翻译家,好学的吴延群当了大学教授,文静的吴艺清成了空姐,好动的吴迪则当了篮球教练„„真是各尽其才。

黄老师欣慰地说:“二十年前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现在你们都成了祖国的栋梁,老师也为你们感到自豪啊„„”

是啊,二十年就像弹指一挥间,再过二十年,我们又会变得怎样呢?我期待着二十年后再相会!

二十年后再相会

时间飞得真快,眨眼间同学们各奔东西20年了。今天,梦想就要成真了,我们全班同学将在母校玉桃园小学聚会,想到就要和那么多同学见面了,是多么兴奋呀!我在家里精心的打扮了一番,镜子前的我,身着华丽的晚礼服,显得楚楚动人,淡妆过后的脸上泛起了阵阵红晕,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来到学校,我发现,学校里绿树更多了,鲜花更密了,小草更绿了。我还记得,这棵树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还是小树苗呢。现在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了。不知不觉我走到了五二班的教室,看看表发现时间已经到了,怎麽我竟然第一个到,我有些沮丧,难道其他的同学不来了吗?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走廊上发出“咚咚咚”地奔跑声音,只看见吴水红穿着运动服、运动鞋,像猎豹一样飞奔过来。她已经是一位国家运动员了,小时侯就跑步跑得飞快,起跑时就像弹簧把她弹出去似的,经常令人目瞪口呆。现在,她已经在32届奥运会上打破了世界记录,让我们骄傲不已。她激动地对我说:“后面有很多人来了。”果然,很快,其他同学都来到了教室里,这时吴奕芳、吴秀平、吴美娥„„她们都分别介绍了自己现在的工作,吴奕芳,一个以前很想当医生的女孩,现在竟然是一位大明星了,没有人不知道她。吴秀平、吴美娥,小时候酷爱穿漂亮衣服的女孩现在已经是两位服装设计师了,她们设计的衣服现在已经是世界名牌,所有人都很喜欢穿她们设计的衣服。看到这么多同学都到了,我和大家紧紧地相互

拥抱在一起。

不一会儿,全班鸦雀无声,原来是“压轴型”人物――我们一眼就认出是我们五年级的语文老师黄老师来了。黄老师虽然人有些老了,但学识丝毫不亚于当年。刘老师一开口说话,那声音激起了我心中一股热流,眼里噙满了泪花„„他亲切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都长大了,让我来想一想你们的名字。你是„„”大家欢声笑语,快乐极了,师恩难忘,很多同学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转眼间,一天过去了,大家依依不舍的又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去,这二十年里,有多少故事发生在我们身上啊,聊不完的话题,倾不尽的情谊,但愿我们二十年后继续相会,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二十年后再相会

光阴荏苒,转眼间就到了2031年,这20年里,我经过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了一位医学专家。今天是我和老同学相聚的日子。我们相约到月球的“友谊餐厅”聚会。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月球,找到了餐厅。走进餐厅,看见多年没见的同学又重逢在一起,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达。突然,不知是谁用双手重重地拍了我的肩膀。一个剪着短发,戴着墨镜,嘴角微微翘起,穿一套黑色的西服的小伙子走了过来,他摘下墨镜后我才知道你是我以前最要好的朋友:吴城焕,他现在已是个出了名的侦探了。还是老班长吴咏怡聪明地说:“现在我们说说大家现在都干啥?”说完,坐在我旁边的杨巧珍争先说道:“现在我在演艺界当音乐家,我曾经带着我心爱的小提琴参加过国际级的比赛,获得了第一名,为我国争了光。”我说;“恭喜你,我也当上科学家后发明了一种能吸收废弃然后转换成新鲜空气的车,而且速度还很快。” 我刚说完,黄志坚嘴快,抢先说:“我现在是一位科学家,我制作了一种净化水源的药水,使所有脏水得到净化,让所有人喝上清水,所有河流变得清澈无比。”他刚说完,吴坤平插嘴说道:“我现在是人人皆知的演员,我最近正在拍电视剧,不久,你们就能在电视上看到我了。”“哇!真厉害呀!”大家都称赞不已。大家继续议论着,都沉浸在激动、快乐之中。

14.五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四教案 篇十四

1.学会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说明方法。

4.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激光笔 火柴 气球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激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会发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性文章,认识一种新型的、人造的光——激光。

板书课题《奇异的激光》,齐读课题。

2.检查生字词。

指导“凸”字的书写,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二、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激光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把握文章段落特点。

三、研读感悟、渗透方法

1.自由朗读“最亮的光”。

思考:激光到底有多亮?作者是怎样把它的亮度说清楚的呢?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仔细想一想。

⑴.品味句子: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

朗读感受激光亮度。

讨论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

⑵.比太阳还亮100亿倍到底是多亮呢?

研读作者接下来举例说明的句子。

学生读文。

朗读感悟,品味文字

① 刺眼、目眩、失明。

② 暂时——永久

明确写法,感知激光亮度。点拨分号的用法。

⑶.了解激光方向性强的特点。

⑷.了解激光的运用。

播放视频,激发探索激光奥秘的兴趣。

⑸.回顾学法。

明确激光方向性强的特点,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激光的亮度和用途。

四、自主合作、交流汇报

提示学法

1、默读课文。

2、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3、小组讨论,交流。

4、朗读感悟,准备汇报。

奇异的激光特点运用的说明方法用途

最亮的光方向性强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军事上

最快的刀

最准的尺

小组汇报

“最快的刀”介绍了激光的什么用途?

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的。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汇报,教师因势利导。反复朗读,加深体验。

五、感知“奇异”,升华情感

1.教师小结。

这种光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就是——奇异的激光

2.激光演示,激发探索精神,感知“奇异”。

六、提示下节课学习任务

下节课继续讨论激光是“最准的尺”部分,交流自读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巩固新知

听写新词,积累词语

二、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读“最准的尺”,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三、回归整体、升华认识。

1.学习最后一部分激光的多种用途,感知激光的奇异。

2.简介被誉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激光产业及优势。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四、迁移运用、形成能力。

1.完成课后练习题,讨论分号的用法。

2.以“激光的自述”为题,向大家介绍激光。

嗨!大家好,知道我是谁吗?……

3.推荐阅读美籍华裔科学家沈致远先生的《科学是美丽的》《科学是大众的》这两部书。

4.收集有关激光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20 奇异的激光

特点 说明方法 用途

最亮的光 方 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军事上

最快的刀 向 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工业 医学上

最准的尺 性

上一篇:写勇敢的作文600字下一篇:航空兼职教员的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