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城市规划

2024-09-22

滨海县城市规划(精选8篇)

1.滨海县城市规划 篇一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

一到厦门,我的眼球就深深地被蓝蓝的大海吸引住了。沿着长长的环岛路,一棵棵大榕树向一把把绿绿的大伞。走近一看,大榕树树干上挂满了不可计数的“胡须”。走在环岛路上,一阵阵凉爽的海风吹得我心花怒放。我迫不及待地冲向大海,海滩上的沙子软绵绵的,脚踩着痒痒的。阳光照在海滩上像金色的花瓣铺成的金色地毯。海浪不时地拍打着我们的小腿,把我们的疲劳都赶到了九霄云外。我们在沙滩上奔跑,欢呼,捡贝壳,快乐极了!

如果来到厦门不去鼓浪屿,那真是太可惜了。鼓浪屿像一只宁静的金色帆船。那里绿树成荫,没有汽车,耳边不时传了动听悦耳的琴声。原来,岛上的每家每户都有一架钢琴,岛上的人们会在空闲的时间弹奏乐曲,那生活多惬意啊!一幢幢古老的中西结合的建筑物给鼓浪屿增添了不少神秘感,一场木偶戏把我们的思绪拉得更远,让我们了解了厦门这座城市是顽强的先辈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它历经沧桑。郑成功的雕像屹立在海边,是那么雄伟!他好像在我们耳边赞美这座城市,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幸福生活。

我们乘着游轮,迎着海风,蓝蓝的大海和蓝蓝的天空相接成一线,我眺望远方,台湾的金门岛就在我眼前,盼望真有一天踏上金门岛的土地,去看看那里的小朋友。

厦门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那里的海,那里的路。。。。。。是那么的美丽!

2.滨海县城市规划 篇二

关于环境及景观:

“环境”一词从字面上讲,“环”有围合之意、“境”有范围之意。因此,从人的感受角度可以说:物体和空间以及空间中存在的各种能够被人感知或者能够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相结合,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人类的感知)形成相互作用的整体便构成环境。环境相对于人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人的感受而变化,却因人的感受而区分好坏和优劣。人置身于环境之中,通过视觉形成对环境的投影,我们称之为景观,而经过情感的审视便形成我们对环境的总体印象。印象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经过好恶比较便有好坏之分。留下好印象的景观使人们感觉轻松、自在、舒服和愉悦,带给人们精神的享受,反之则带给人们的是恐惧和厌恶。因此,景观有美丑之分。关于意象和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人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形成的一种艺术形象。意为人心,象为表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 “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因此,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讲,我们可以认为意象是“带有人类情感的景观形象和创造感性空间景观的设计手法”。意境统指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一种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是表意的物象,是相对具体的、可以感知的;意境是一种情调境界,它通过形象表达,是抽象的、靠体悟的。

作为现代人类文明的承载地,城市不仅是我们生活(人生存)的家园,更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城市通过各种设施的建设,满足着我们人类的各种活动——居住与工作、通勤与娱乐、学习和运动;同时又通过各种物质空间的创造,形成区别于纯粹自然的人工环境,人们置身其中通过感官形成对各种物质和空间的形态印象,进而形成各种情感体验。从空间到环境到景观再到意象,这些不同的词汇通过人类从感官到情感的渲染,由理性到感性不断地升华,最终变成一组紧密联系的设计词汇。语言学或许能解释这一变化。但我们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也许能够更好的理解“城市景观”和“城市意象”含义的区别:城市物质和空间的形态通过视觉反映到大脑的投影,我们称之为“城市景观”,城市景观是可感知的也是客观存在的;而通过人类的情感判断创造的和体验到的城市景观形象便形成“城市意象”,我们也可以说城市意象是具有人类情感好恶的,是具有主观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观察到的。

2 城市景观对人的心理作用及人对景观美的判断

美和丑是人们对观察对象基于情感体验的好恶判断。美的判断基于人的心理感受,没有人的判断,就没有美与丑。

空间对于人的心理产生着强烈的影响:狭小的空间让人感觉压抑而沉闷、空旷的空间让人感觉孤独和危险、适宜的空间则会让人感觉舒服和安全。而景观因为反映出了空间的环境氛围,又远远丰富于空间。比如景观能反映出空间的高低和大小;也能反映出空间中物体间的关系(远近、疏密和层次);还能反映出空间中物体的颜色和质地甚至空气中的阳光和温度——人在环境中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包括人的活动与表情)都能体现在景观中。因此景观强烈影响着人的情感:喜、怒、哀、乐、爱、恨、愁。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人们对美的判断标准因人而异,不同年龄、民族、文化和时代背景、社会阶层、人身阅历的人对美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对景观美的判断。

3 三亚湾滨海城市景观赏析

1)优良的海湾、美丽的海岸线、丰富的景观。

三亚湾位于三亚市西南,与亚龙湾、大东海、崖洲湾、海棠湾并列三亚五大名湾。三亚湾因三亚河得名,这里的海浪轻柔、海水湛蓝、海岸平缓、沙滩柔软细腻,不仅风景优美,更适合人类休闲,是最早开发的黄金海岸。三亚湾的海岸线平滑而优美,一波三折如一海上滑板健将从崖洲半岛向东一路滑行,在南山和海角天涯打了两个迂回便向东猛进,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弧,到三亚河入海处却又猛然回头,美丽的弧线尽收眼底。这种丰富的平面变化使你在湾中的任何一点都能感受到360°的美丽,并且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视角,会领略到不同的风景。沿着海岸向西观望,海、天、沙、林、山由近及远、由分而合,在“海角天涯”渐成一线,山连海、海连天,隐隐约约、渐成一色;沿着海岸向东观望,成片绿树和金色沙滩并驾齐驱,一起向东南划了个大弧,将目光引向鹿回头半岛,近海远山,好不美哉(见图1,图2)。

2)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几百上千年来,平静而温柔的三亚湾哺育着这里勤劳而善良的人民。在改革开放30年中,城市沿三亚湾海岸线向西发展,沿岸的纵向滨海大道、长长的椰林绿带以及平缓的沙滩坡岸和纵向的道路绿化及分割组团的绿色廊道一起将山与水、海与城和谐地联系起来,使优美的海岸线与三亚这座城市水乳交融,海岸空间与城市空间浑然一体。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交相呼应,成为三亚城市空间的最大亮点。在滨海大道上透过婆娑妩媚的椰树林,能间或看到大海的湛蓝和宽广;在岸北住宅区,可以在家中阳台呼吸对面的海风;站在沙滩或在海上北望,成片的椰林掩映着丰富的建筑轮廓,或高或低、忽断忽连。无论本地的市民还是远来的旅者,都可以从城市中方便地来到海边,在树林下、沙滩上、海水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在这里,人离自然是如此的近,人和自然是那样和谐、亲密(见图3)。

3)天人合一、无我境界。

这儿是一个广阔的空间,数十千米的海岸线可以容纳成千上万的人而不觉得拥挤;这里也有内容丰富而细腻的空间,有天空、有水域、有沙滩、有草坪、有树林、有林荫道、也有林下的桌椅,有城市街道、广场,还有城市的建筑——宾馆、饭店和住宅小区,它为人们提供着多样的活动和不同的需求,不仅吸引着无数的观光者,也深深地吸引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漫步海边,各色的人群连同优美的风景一同进入眼帘,他们或在海边漫步、或在海中游泳、或在岸边驻足,他们有垂钓的老者、有追逐海浪的孩童、有热烈拥抱的情侣,他们有人牵着爱犬、有人骑着单车,有互相交谈者也有独自冥想者;林中有累了歇脚的、有倒走健身的,草地上有躺下睡觉的、有围坐下棋的;马路的人行道上,有人兴奋地赶来、有人不舍地离去。这实在是一种人景同画、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见图4)。

4 三亚湾城市空间塑造成功所在

1)城市空间景观的定位要符合城市整体发展定位。三亚湾的城市空间塑造从功能布局到景观设计无不体现着“热带”和“海滨”的特点,很好的体现了其“打造国际热带海滨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也因此塑造了鲜明的城市形象。而鲜明的城市空间景观和城市周边的其他旅游资源遥相呼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2)在城市空间景观的塑造上体现了人地和谐、天人合一的意境。城市空间景观不同于自然空间景观,它是人造景观或者是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合。三亚市城市空间拓展在经过艰难抉择,终于沿三亚湾向西发展。但在西拓的同时,很好地保护了沿岸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充分利用三亚湾路沿街建筑景观及沿岸绿化带和景观廊道的设置,形成了丰富的天际线,做到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3)在城市空间景观的塑造上体现了以人为本。周到的服务、完善的功能和多样化的场所,为游人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充分满足了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5 结语

空间环境必然形成景观,而景观通过意境表现出景观意象。美好的景观因为体现了美好的意境,从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甚至情感追求。因此,美好的景观必然体现为高品位的景观意象,而要形成高品位的景观意象就一定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摘要:从空间景观及有关概念的界定和分析入手,探讨了城市景观对人的心理作用及人对景观美的判断,以三亚湾滨海城市景观为例,阐述了美好景观空间的特点,从而总结归纳出了该城市空间塑造成功的原因,指出设计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关键词:景观,城市意象,城市空间,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3.滨海文化彰显城市魅力 篇三

青岛是一座山海相间的城市,整个城市依山傍海,与海相伴,与山为邻,构成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堪与韩国名城釜山相媲美。青岛的山与其它地方的山有所不同,它是与海相连的,是海所孕育出的,成为了海的一部分,如崂山、大珠山、小珠山等等,这一特质深刻地影响着青岛城市的空间走向。从空间布局来看,青岛城市明显地表现出依照山海的走势而兴建的特点,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港湾的分布与城市规划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青岛城市空间不像其它内陆城市那样,呈现出由稠密到稀疏的放射状,城市发展犹如摊大饼,向四周延伸扩展,道路也多呈环线状。青岛城市保持着更多的自然气质,去掉了许多人工建造。例如,青岛的许多道路都相对较窄,弯道多,坡陡,而且很多都是单行线,整个城市几乎看不到自行车在行驶,这显然是受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城市更显得与自然和谐统一,加之欧式建筑点缀其中,使得这座城市风情万种。许多外地游客来过青岛后赞美道:“这里真有点像欧洲城市”。人们常形容青岛为“欧陆风情”、“东方瑞士”,说的也就是青岛与众不同的独特风貌。当年康有为更是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八个字来赞美之。

在青岛,海不仅是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的符号。海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人们的心灵深处。青岛的许多知名企业都与海联系在一起,如海尔、海信、海天等;青岛重要节庆活动也往往与海有关,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帆船赛、青岛海洋科技博览会、田横周戈庄祭海节、天后宫庙会、海云庵庙会、金沙滩旅游文化节、徐福东渡祭祀活动等。海已经成为青岛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精神符码。

美国城市学家帕克曾说道:城市,决不仅仅是许多单个人组成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社会设施,如街道、建筑物等的聚合体,更不是各种服务部门和管理机构的简单相加构成的。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由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统一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着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的整体。山海相间的城市特征培育了青岛人独特的地域文化观念,那就是吃苦耐劳和敢为天下先,这正是山海文化的典型特征。它对青岛的城市人口结构、思想观念、衣食住行、行为方式等带来深刻影响。青岛从事涉海职业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城市,青岛的港口贸易、海洋经济、海洋渔业、海洋科技、海上休闲娱乐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知名度。而且,山海文化更重要的在于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青岛人普遍崇尚创新、开放、包容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齐鲁文化中是比较突出的,这一点又被塑造为“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城市精神理念。青岛长期以来之所以能成为山东经济的龙头,成为山东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显然与山海文化联系在一起。

除山海文化之外,青岛还是一座具有悠久人文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五六千年前,青岛的土著居民东夷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灿烂的岳石文化,它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一道见证了齐鲁大地最早的远古文明。先秦时期,齐桓公、齐景公等均曾来此;秦汉时期,秦始皇、汉武帝又数次登临;秦汉以后,法显、李白、苏东坡、丘处机、顾炎武、蒲松龄等历代文化巨匠,也曾留迹于此。琅琊台、即墨故城、三里河、齐长城、天柱山魏碑、崂山道观等物质文化遗存,构成了青岛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与人文传统。

作为一座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只有一百余年的建置史,却拥有着同类城市不可比拟的欧陆文化与中华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人文气质。城中那密密匝匝的绿树之间随处可见的西方古典建筑群,那些别具特色的欧式别墅,疏疏朗朗地掩映在绿树蓝天之中。再看那威严的天主教堂擎起沉重的十字架,教堂钟声则让人恍若置身异域他乡,与山海风情相映成趣。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更是成为大批文人墨客流连于此的地方。康有为、闻一多、沈从文、王统照、老舍、郁达夫、萧红、萧军、梁实秋、洪深等相继来到青岛,创作了一大批文坛巨作,为青岛留下了丰厚的文学遗产。

青岛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滨海大都市,正在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的形象,加快青岛走向世界的步伐,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青岛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日渐明晰,围绕着这一定位,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未来发展中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轴向辐射、海底贯通、凌海架桥的大青岛战略,以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框架,打造环胶州湾地区核心圈层,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新一轮文化建设中,按照青岛“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青岛正在加紧建设“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塑造新的城市文化特质。“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将为现代化的青岛增添许多新的人文元素,促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将进一步丰富青岛城市的文化内涵,增加青岛的魅力和吸引力。青岛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它是中国第一把小提琴的诞生地,从青岛不仅走出了吕思清、王亮、李传韵这样享誉国际的小提琴家,而且涌现出大量的国内知名演艺明星,构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可谓群星灿烂,人杰地灵,人文荟萃。

2008年的青岛将迎来奥帆赛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必将为青岛注入更多的奥运文化元素。奥帆赛将成为青岛通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借助于“奥运文化”,使得青岛的城市文化特征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在未来发展中,青岛应围绕“滨海”二字做好文章,把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东西方文化、奥运文化等融为一体,深入发掘青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突出滨海文化特色与内涵,引领未来青岛城市文化发展。

4.滨海县城市规划 篇四

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南开大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总则...........................................................................1 发展思路、方向及目标.........................................2 总体布局...................................................................4 产业布局...................................................................7 组团布局.................................................................24 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引............................................25 布局调整重点........................................................29 支撑体系.................................................................30 保障措施.................................................................3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一)落实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要求,加快建设高端产业的聚集区和科技创新的领航区,形成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充分发挥区域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结合滨海新区自身特点,分解落实《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

(三)深化和落实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四)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五)统筹各功能区产业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公共资源,走出一条具有滨海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第二条 规划的基本依据

(一)《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二)《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9)

(三)《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四)《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五)《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

(六)《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七)《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八)《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九)《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第三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滨海新区行政区全部用地,以及东丽区和津南区的部分区域、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开发区逸仙科学工业园等滨海新区行政区范围外的产业规划区域。

第四条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0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

第二章

发展思路、方向及目标

第五条 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对滨海新区发

展的战略定位和要求。

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演化规律,以产业链为纽带,完善产业体系,加快滨海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加快从制造业高地向技术创新集成地转化,率先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

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及要素市场建设的合作,依托产业发展走廊,延伸产业链条和服务网络,促进建立辐射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按照产业集群化、土地集约化的原则,以产业布局规划为引导,促进功能区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合理、高效、可持续的产业空间布局。

第六条 发展方向

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发展壮大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

做强做优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着力向高端提升;做大做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改造提升石油和化工、现代冶金、轻工纺织产业,存量调结构,增量上水平,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逐步形成以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和低碳化、集约化为特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研发转化为核心、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深度配套,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

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科技、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

第七条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0亿元以上,占全区生产总值的60%左右;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4%以上。

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和国内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自主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第三章

总体布局

第八条 布局原则

(一)坚持产业集群化、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二)坚持土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协同发展。

(四)坚持远近结合、统筹发展。

(五)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

第九条 布局策略

(一)核心强化:按“双城双港”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核心区向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化都市方向发展,成为功能完善的宜居城区。

(二)区域协同:促进各功能区协同、协调发展,形成工业与服务业相融合,产业特色鲜明、高度关联的工业组团。

(三)功能提升:由“滨海制造”向“滨海创造”转化,强化研发转化和科技、教育、信息服务等功能。

第十条 总体布局

按照以轴带为产业布局脉络,以组团为产业整合载体,形成以“中服务、西高新、北生态、南重化”为特征的“一核心、两轴带、三组团”的工业总体空间布局。

“一核心”:提升滨海新区核心城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使核心城区成为辐射各组团的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带”:重点构建两大产业轴带,即沿京津塘走廊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和沿海岸线形成的临海产业发展带。

“三组团”:通过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三大工业组团:西部打造战略性新兴工业组团,实现创新、高端发展;北部打造生态工业组团,实现集约、绿色发展;南部打造重装、化工、轻纺及现代制造业工业组团,实现规模、循环发展。

第十一条 发展载体

依托功能区和工业园区,围绕航空航天、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含汽车、现代冶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节能环保八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八大具有国际国内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形成16个产业集聚区和12个产业集群。到2020年,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工业用地产出率提高到100亿元/平方公里。

八大产业基地主要包括:

1.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主要包括空港经济区、开发区西区和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组成的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

2.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主要包括南港工业区石油和化工产业集聚区;大港石油和化工产业集群。

3.装备制造(含汽车、现代冶金)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临港经济区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开发区汽车产业集聚区和南港工业区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区;南港工业区以石化设备为特色的重装产业集群、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4.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要包括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和滨海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5.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主要包括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

集聚区和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集群。

6.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主要包括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轻纺经济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区新能源产业集群(风电、核电装备)、中新天津生态城新能源应用示范产业集群和开发区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

7.轻工纺织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临港经济区粮油产业集聚区、轻纺经济区轻工纺织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中心渔港水产品加工集群。

8.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等联动组成的北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

第四章

产业布局

第十二条 产业布局原则

以“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为指导,统筹功能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遵循产业内在规律,实施集群战略,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刚性和柔性相结合,优化工业布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

第十三条 航空航天产业(1)发展目标

建设世界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4%左右,地均产出达到75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28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7%左右,地均产出达到93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航空领域:大飞机产业,围绕空客A320总装项目,大力引进A320系列飞机的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机载设备等配套厂商和二次配套承包商,积极跟进承接空客后续机型,利用产业的聚集优势吸引其他零部件生产商、机载设备、机场空管设备等生产商,形成空客系列机体、部件、发动机的系列维修能力和货机改装能力,成为亚洲第一的总装制造和维修基地;以中航直升机总部与研发基地建设为契机,推进航空产业总部经济建设,发展我国自主研发民用直升机组装,形成轻、中、大和重型直升机系列化发展的新产品谱系,呈现出“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基本态势;努力发展无人机特种飞行器项目,建设具备“彩虹”系列无人机批量生产能力,成为集研发、测试、批量生产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无人机产业基地;做强做大航空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复合材料研发、民机设计与适航认证以及整机航线租赁业务,有步骤地发展航空维修产业,形成一条从发动机维修、零部件维修、机体维修到提供远程技术支持服务的产业链。

航天领域:重点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积极引入配套厂商和二次配套承包商,基本形成冷拔管、先进复合材料、电控设备、大型模具、特种车辆、振动检测设备等产业群;大力发展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的设计制造;着力发展卫星广播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惯导设备、红外与激光导航、加固计算机、太空育种等航天技术及卫星应用产业。

(3)空间布局

借助国家政策支持,依托空客A320总装线、中航直升机和大推力运载火箭项目,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依托空港经济区、开发区西区和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建设,空港经济区发展以大型民机、直升机生产为核心的航空制造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开发区西区和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发展航天产业。

第十四条 石油和化工产业(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世界级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4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9%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2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29%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35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以规模化、集约化、低碳化、一体化为方向,构建高水平“油头化身轻纺尾”的产业体系,构筑原油加工——基础化工原料——化学中间体——精细化工、海洋化工与石油化工新材料产品产业链。重点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和储备力度,力争达到年石油开采4000万吨、储备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原油炼制能力达到3500万吨;扩大上游原料加工规模,积极推进中俄东方1300万吨炼油、中卡韩13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达到3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建成百万吨级PTA、百万吨级PVC、百万吨级聚乙烯、百万吨级聚丙烯等一批超百万的石化上游产品。努力构建“四大产业”,一是加大高档石化产品开发力度,延伸开发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的大石化产业链;二是完善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能量综合利用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乙烯、丙烯、C1、异氰酸酯及有机硅产业等30条产品链;三是建立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产业体系;四是围绕龙头产品加速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下游产品延伸,形成高端石化产品集群。

(3)空间布局

按照世界级大型化工区规划建设理念,以中石化、中石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依托,以大港现有石化产业区为基础,结合南港工业区的石油化工区建设,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

南港工业区石油和化工集聚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是未来石化产业基地的核心区,也是南港工业区的主要产业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石油储备、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新区新增石化项目全部向南港工业区聚集。

大港石油和化工产业集群依托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发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发展高档精细化工、橡塑制品,逐步调整搬迁现有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

其他功能区禁止发展上述化工产业。

第十五条 装备制造产业(含汽车、现代冶金)(1)发展目标

全力打造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化装备部件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北方高端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国家级高档金属制品基地。

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8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37%左右,其中装备制造达到3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60亿元/平方公里;汽车产业达到2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90亿元/平方公里;现代冶金达到2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

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3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31%左右,其中装备制造达到5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汽车产业达到4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10亿元/平方公里;

现代冶金产值规模达到30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大型石油和石化装备、轨道交通设备、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造修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工程机械、风电成套、水电成套、核电成套、超高压输变电成套、港口机械十大成套装备,围绕大型、重型、精密装备需求,大力发展带动力大、技术含量高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关键基础零部件,重点培育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系统、风电设备变频控制系统、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

汽车产业:依托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中高档整车生产企业,加快发展商用车、专用车、特种车和中高档大客车,进一步拓宽整车的生产领域和规模;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电池、电机、电控”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开发水平,重点支持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大对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箱、子午线轮胎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底盘、车身、标准件等通用性零部件的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整体的附加价值,开拓出口零部件和维修用零部件市场;积极发展汽车展示销售、维修养护、汽车金融、汽车物流、汽车贸易、汽车游乐等领域。

现代冶金: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以无缝钢管、高档板材和高档金属制品为代表的深加工、附加值高和市场短缺的产品。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节能减排和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品和工艺的更新升级,无缝钢管产品技术保持国际领先水平,重点高档金属制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空间布局

装备制造:依托中船重工造修船、中海油海工装备、太重大型重型设备、铁道部和北车集团大功率机车综合维修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专业化产业集群,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

临港经济区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先进交通运输设备、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成套设备、重型数控机床、锅炉和动力设备、核电风电设备、大型工程机械、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港口机械和以动力、传动、控制和基础制造装备为代表的关键设备,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装备配套产品,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区域竞争力的重装设备产业基地。

3个专业化产业集群分别为南港工业区以石化设备为特色的重装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石油钻采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等总成式、整机型的大型专用成套设备,建设世界一流的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减速机、变速器、发动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液压件及控制系统、基础部

件等关键部件,精密测试仪器、发电及输配电设备、电梯、机床等轻型装备。

新引进装备制造项目原则上向上述集聚区和集群集中,其他区域限制发展。

汽车产业:依托现有基础,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开发区汽车产业集聚区,其中东区重点发展中高级轿车及新能源汽车,西区重点发展轿车、客车、卡车等车辆。

现代冶金:优化现有冶金产业布局,逐步向南港工业区调整聚集,建设南港工业区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其它区域限制冶金产业发展。第十六条 电子信息产业(1)发展目标

建设国家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通信设备产业基地和国家重要的软件出口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4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7 %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5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3%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4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巩固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三大优势领域,壮大

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集成电路、嵌入式电子、软件四大潜力领域,培育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光电子、OLED显示器件等六大战略性新兴领域。重点扶持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物联网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终端及核心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大力扶持3G互联网和内容服务产业发展;加快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建设,以系统应用为重点,打造覆盖分布式存储、云平台管理软件、中间件、云终端、云安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及终端、数码影音设备等高端电子产品配套所需的片式和新型元件;重点发展新型消费电子产品,推动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络相关设备研发和应用升级,积极发展IPTV网络电视及多媒体移动终端等3C技术产品;重点发展整机产品、国内优势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的集成电路和通用芯片产品;重点发展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产品,着力培育工业及行业应用软件、内容服务、动漫游戏、信息安全等潜力领域。

(3)空间布局

集成优势、突出特色,规划建设3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3个产业集聚区为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包括开发区东区、西区和微电子工业区,以移动通信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生产和研发、软件及信息服务、高性能服务器及网络设

备制造为主攻方向,壮大现有基础,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综合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通信、物联网、光电、航空电子和软件及信息服务;滨海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高性能服务器研发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物联网应用等。

1个产业集群为中新天津生态城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第十七条 生物医药产业(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8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3%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2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6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4%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3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以发展现代生物制药、新型化学制药和现代中药产业为重点,巩固化学制药优势,加大传统医药高新技术改造力度,形成 “创新—孵化—中试—生产”生物医药产业链。生物制药,重点发展生物工程药,检测基因生物芯片、生物酶制剂、各类疫苗和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加快产业化步伐。新型化学制药,重点加快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发展,巩固“三素一酸”(激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的优势,建设治疗心脑血管、糖尿病及肿瘤等大病种药物生产基地,提高制剂水平,加快新药研制速度。现代中药,重

点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化建设步伐,依托生产制造和研发优势,着力开发中药新药和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加快透皮吸收、靶向或定位释药等新型制剂的开发,开展现代中药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中兽药研发,保持中药现代化全国领先地位。发展壮大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药研发,推进中药领域的产学研联合。大力发展高端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诊断试剂、检测仪器、介入治疗、微创外科器械等医疗设备及器械的研发和制造。

(3)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2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

依托国家的支持,以部市共建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为核心,规划建设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其中华苑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滨海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产业化;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其中东区重点为产业研发,西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

1个产业集群为空港经济区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原则上向上述集聚区和集群集中,禁止发展高污染项目。

第十八条 新能源新材料(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风电成套设备制造基地、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光伏产业基地和绿色电池之都;国内重要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22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0%左右,其中新能源产值规模达到18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新材料产值规模达到4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50亿元/平方公里。

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34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8%左右,其中新能源产值规模达到28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新材料产值规模达到6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7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风电领域:重点发展2.5兆瓦以上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和3.5兆瓦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及叶片、控制系统、发电机、变流器装置、齿轮箱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制造;积极研究探索大型并网电机组短时储能技术;推进检测、认证、技术交易、产品设计和风力发电场建设、运营、维护等专业化服务;搭建海上风机试验场,为国内外风电整机和零部件企业提供设备运转检测和试验平台;鼓励企业开发海外风电市场。

绿色二次电池领域:重点发展超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及液流电池及关键

电池材料;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应用的移动高功率动力电池电源以及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智能电网、备用电源灯应用的固定大容量储能电池;支持发展原材料及零部件,绿色二次电池,产品应用及技术服务等产业链环节。

太阳能光伏领域:重点发展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支持发展薄膜电池、聚光电池、BIPV系统集成;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应用,支持低压并网屋顶电站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工程咨询及设计、安装及维护、光伏系统集成设备产业化;吸引、培养太阳能光伏电池配套设备生产商,积极引进逆变器生产商。

LED领域:重点发展新型衬底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功率型芯片、白光LED封装产品、LED照明产品及系统。

新材料:依托滨海新区产业优势,积极发展特种功能材料技术和材料共性技术,发展特种塑料、特种高分子材料等绿色化工新材料;硅基材料、发光二极管材料、光电子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锂电池中的正负极材料、非晶硅薄膜、砷化镓等新能源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轻质且高强高韧、耐老化、耐腐蚀的航空航天专用材料;仿生材料、活性材料、可降解和吸收生物材料以及组织和器官修复与替代等生物医药材料;以及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纺织新材料等。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防水密封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

(3)空间布局

新能源: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大企业大项目的落户,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产业集群,规划用地面积28平方公里。

1个产业集聚区为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3个产业集群分别为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区新能源产业集群(风电、核电装备)、中新天津生态城新能源应用示范产业集群。

新材料: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用地面积8平方公里。

轻纺经济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绿色化工和纺织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

1个产业集群为开发区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第十九条

轻工纺织产业

(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粮油加工产业基地,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轻纺经济园区。

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21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9%左右,其中食品粮油产值规模达到1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50亿元/平方公里;纺织产业产值规模达到4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50亿元/平方公里。

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3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7%左右,其中食品粮油产值规模达到20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70亿元/平方公里;纺织产业产值规模达到7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7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粮油加工领域:扩大油脂加工原料种类,在大豆油加工的基础上,鼓励发展棕榈油、橄榄油产品,适度发展菜籽油等其他小品种油;延伸粮油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形成精炼、小包装油、特种油脂和油脂化工等整个油脂加工及废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模式。

食品饮料领域:继续引进传统食品饮料行业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绿色食品、食品生物工程、葡萄酒酿造,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的生物食品产业基地。

纺织领域:重点发展产业用布(含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高性能纺织复合材料、高性能树脂复合材料;以“品牌化”促进服装业发展,着力打造自主品牌,发展特色产品,提升设计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包装领域:重点发展商业印刷、环保型纸餐具、纸制文具、各种功能瓦楞纸箱等产品;着力发展陶瓷、生物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型包装材料;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包装印刷机械的研发、制造和产业化。

日用化学领域:重点发展工程涂料、日用洗化、生物制剂、植物、生物活性提取物、天然植物添加剂等新原料。

塑料领域:依托新区快速发展的石油海洋化工原料产业链,大力发展农用塑料、塑料包装、医用塑料、氟塑料,积极进入工程塑料、塑木复合,废旧塑料回收改性等领域。

(3)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3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

临港经济区粮油产业集聚区打造粮油加工全产业链;轻纺经济区轻工纺织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高端纺织、轻工产品等;开发区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加工。

1个产业集群分别为中心渔港水产品加工集群。第二十条

节能环保产业

(1)发展目标

建成世界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国家重要的环保高技术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3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左右,地均产出达到3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左右,地均产出达到4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深入推进石化、电水盐联产、现代冶金、汽车制造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在节能方面,一是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智能电网中的输配电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二是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三是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在环保产业方面,一是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监测设备等;二是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三是发展环保服务,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

(3)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规划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等联动组成北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系统集成、研发及示范应用,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等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关产业。

第五章

组团布局

第二十一条 核心区产业布局

包括开发区东区、中心商务区、东疆港区(含保税港区)、天津港保税区、塘沽海洋高新区。

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低污染、低耗能、低耗水、地均产出高的都市型工业;电子信息、汽车、轻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和进出口加工制造业。

第二十二条 西部战略性新兴工业组团

包括空港经济区、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开发区西区。重点发展航空制造及其关联产业、航天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轻型装备制造,着力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提升,形成产业规模。

第二十三条 北部生态工业组团

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北疆电厂循环经济产业区等。

重点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游艇制造和维修以及软件等相关都市型工业,发展热电联产、海水淡化等循环经济产业。

第二十四条 南部重装、化工、轻纺及现代制造业拓展工业组团

包括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轻纺经济区、大港石化产业园区、南港新兴产业区(中华民营经济园)等。

重点发展重型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石油和化工、轻工纺织、新材料、粮油加工、海洋科技、节能环保以及基于开发区现有制造业优势的产业拓展等。

第六章

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引

第二十五条 开发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轻型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天产业、食品加工。

规划建设开发区汽车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4个产业集聚区;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3个产业集群。

第二十六条 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轻型装备制造。规划建设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2个产业集聚区和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集群、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个产业集群。

第二十七条 滨海高新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航天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3个产业集聚区。

第二十八条 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充分发挥临港优势,重点发展重型装备制造和粮油加工产业。现有石化产业不再新引进项目,就现有项目重点进行产业链优化及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并促进石化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发展。

规划建设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粮油产业集聚区2个产业集聚区和新能源产业集群(风电、核电装备)。

远期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开发要与轻纺经济区统筹联动,利用港口岸线优势承接临港工业特点的轻工纺织项目,为轻纺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供支撑。

第二十九条 南港工业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石油和化工、现代冶金、重型装备制造;鼓励发展与石化、现代冶金配套的节能环保产业。

规划建设石油和化工产业集聚区、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区2个产业集聚区和重装产业集群。

第三十条

南港新兴产业区(中华民营经济园)

作为开发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拓展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产业。

规划建设现代加工制造产业集群。第三十一条 轻纺经济区产业发展指引

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石化合成材料为原料基础,重点发展高端纺织、轻工建材、新材料以及相应的商贸物流。

规划建设轻工纺织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2个产业集聚区。

第三十二条 中新天津生态城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软件及信息服务、新能源产业;适度发展组装型高科技制造业。

与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等联动组成北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新能源应用示范产业集群2个产业集群。

第三十三条 开发区现代产业区产业发展指引

与开发区总体产业规划和新区北部生态旅游定位相协调,在重点产业选择上与中新天津生态城产业协同发展,优势互补,重点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高端机械制造和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十四条 中心渔港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水产品冷链加工,适度发展游艇加工组装与维修产业。

规划建设水产品加工集群。

第三十五条 滨海旅游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旅游用品产业、游艇加工、组装、检测与维修产业。第三十六条 天津港保税区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海洋运输、现代物流、保税仓储、分拨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现有现代冶金、粮油产业保持现有产业规模,不再扩大。

第三十七条 天津东疆港区(含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指引 适度发展低能耗、环保型、轻结构为特点的出口加工业。第三十八条 塘沽、汉沽、大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指引 街镇工业园区要整合资源、集成优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与新区主导产业联动,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园区功能和发展水平。

(1)塘沽工业园区包括塘沽海洋高新区、胡家园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生产性服务业。

(2)汉沽工业园区包括茶淀工业区、滨海物流加工区、营城工业区、大田镇工业区、杨家泊镇工业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农产品、水产品深加工及都市型工业。

(3)大港工业园区包括大港石化产业园区、中塘工业区、太平工业区、古林工业园区、大港经济开发区、小王庄镇工业园区等,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金属制品、汽车配件及新型建材等。

第三十九条 无瑕街、葛沽镇产业发展指引

该区域的现代冶金产业向高端提升,适时向南港工业区聚集。

第七章

布局调整重点

第四十条

近远期建设与调整重点

以“十大战役”为平台,推进增量集中调整提升,存量整合优化。

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功能区,促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向西部组团集中;以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绿色现代工业产业向北部宜居旅游片区集中;重型装备制造业向临港经济区和南港工业区集中,石油和化工产业向南港工业区集中;生产性服务业向核心城区集中。

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产业发展,核心城区严格控制占地大、附加值低、能耗高的工业产业项目发展;临港经济区限制发展石油和化工产业;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限制发展冶金业;开发区现代产业区禁止发展污染性产业。

适时调整、搬迁重点化工、冶金企业,核心城区、大港城区及北部组团的天化、大沽化等化工企业适时向南港工业区聚集;塘沽海洋高新区现有能耗高、水耗大的工业产业,适时调整升级;海河下游现代冶金工业区适时整合迁往南港工业区;海河下游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适时迁往临港经济区和南港工业区。

第八章

支撑体系

第四十一条 土地支撑

到2020年,工业用地面积规划为400平方公里,新增工业用地将主要来源于临港经济区和南港工业区围海造地及功能开发区、示范园区的新规划用地和拓展用地,工业用地产出率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

完善土地供应和管理机制,合理确定用地指标,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严格建设用地控制标准,鼓励兴建多层厂房,综合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加大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四十二条 交通支撑

依托主要工业区、商品集散地,充分发挥新区海、陆、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优势,重点发展高速公路、快速路、普通公路、铁路和海港、空港等综合物流交通网络,服务各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承担仓储、集散中转、生产配送等职能,增强对新区产业带动、聚集和辐射作用,支撑新区工业快速发展。紧邻铁路运输通道,至少依托一个专业化的物流园区,形成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提升产业的区位优势,强化产业关联,增强对区域经济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

港口:结合“双港区”建设,规划以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物流园区、南港工业区物流园区为主的海港物流集聚区,作为联通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

节点,建成北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南港10万吨级航道、临港10万吨级航道,建设集装箱码头和各类大型专业化码头,改造和新建泊位100个以上,以满足临港产业和其他产业对海港物流的需求。

航空:加快发展空港物流集聚区,实施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提升机场吞吐能力,完善货运和服务设施,增强产业依托和专业化物流服务,支撑航空航天等临空产业聚集发展。

铁路:加快建设津秦专线、京津城际延长线,与津沪、津保、津秦等高速铁路组成辐射华北、华东、东北等区域的铁路网络,提高新区产业服务辐射范围;加快完善京山、津蓟、黄万、津霸、津蒲等普通铁路联通周边腹地,对工业能源材料运输及与销售市场的联通提供支撑,扩大产业辐射腹地的范围。

公路:加快建设和改造京津唐、唐津高速、津石等工程,形成连接衔接海、空两港,服务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产业发展聚集需要的交通骨架,支撑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交通需求。加快规划建设海滨大道、京港、塘承和南港高速等工程,形成和衔接南部港区、北部港区和环渤海高速公路,服务石油化工、现代冶金、机械装备制造、环保等产业发展聚集需要的路网骨架,支撑临海产业发展带交通需求。

第四十三条 能源支撑

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强化节

能管理,新区工业单位能耗持续下降。随着新区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步伐的加快,低能耗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将会大幅提高;“十二五”期间,新区将会加速建设与滨海新区工业发展相匹配的能源供应系统,创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到“十二五”末,新区工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8.5%左右;2020年工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30%左右。

电力:挖掘电厂潜力,采取“以大代小”等途径,实现增产不增污和增产减污,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建设北疆电厂二期、北塘热电厂、南疆热电厂、大港电厂二站、华能燃气热电厂、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建中心渔港、沙井子二期和海上等风力发电场和电网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建成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带动其他区域智能电网工程建设。逐步调整和规范高压走廊,建成与新区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坚强电网,满足工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燃气:增加燃气供应能力,建设内陆向新区的输气管道,引进鄂尔多斯市等煤质天然气气源。完善新区燃气管网布局,建成覆盖全区、环状供气、统一调度的燃气输配系统,建设天津港30亿立方米LNG接收站和大港10亿立方米地下储气库,提高能源储备和应急能力,保障生产用气。

供热:发展热电联产,建设南疆热电一期、北塘热电一期等

热电厂,扩大华能IGCC规模,新建一批热力管网,为新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热源。

管道:发挥港口和产业关联优势,结合原油储备、天然气输送、第二套大炼油和130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发展管道运输,形成较为发达的管道运输系统,降低运输成本。

第四十四条 水资源支撑

供水方面:建设南水北调市内配套新区段工程,改造北塘水库为水源水库。新建南部地区水厂,扩建汉沽水厂,逐步整合其他水厂,完善输配水管网布局。大力实施海水直用和海水淡化,扩大新泉、北疆等海水淡化规模,新建南港海水淡化厂,到“十二五”末,新区日产淡化水达到70万立方米左右。加快中水回用,加大水处理应用技术推广,建设中心渔港、北塘、轻纺经济区等再生水厂,提高水重复利用率,通过雨水综合利用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水供应。

排水方面:重点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区、临港经济区、空港经济区等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的收水排水市政管网,配套建设相应再生水厂,实现排水系统对建成区的全覆盖。

第四十五条 环境承载力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大现状燃煤锅炉改造并网,严格控制新上燃煤锅炉设施,增大燃烧清洁燃料比例,开发利用新能源,外引电力、燃气等清洁能

源。重点推进冶金、石化等行业脱硫、脱硝、除尘,建设大气、地表水环境自动检测站点,特别要加强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监测,严格控制工业废气超标排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四十六条 发挥项目支撑带动作用

一是完善重大项目服务协调机制。按照“三个一批”(投产达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要求,推进专业化招商,进一步加快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按照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前期项目和招商项目等类别,实行精细化分类推进机制,推进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实施。

二是形成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的工作机制。对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聚的项目要优先支持,在项目申报、环境评估、土地供应、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第四十七条 推动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一是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积极探索各功能区共享共赢的政策机制,统筹规划建设新区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及固体废物处理、交通运输、信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的集约和高效利用,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34

切实达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提高新区整体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

二是加强产业布局的统筹协调。根据我市和新区工业总体布局,积极争取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支持,打造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功能区。促进滨海新区各功能区之间产业优化布局和产业集聚;加强滨海新区与天津市其他区县之间的项目协调,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增强产业间协调配套能力,促进产业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协同发展。

第四十八条 提高工业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强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对国家重大产业化专项、科技重大专项给予地方配套。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落实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建立和完善产学研联合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

三是制定和实施新区知识产权战略。建立重大经济活动和项目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以国内首家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为依托,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第四十九条 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支持配套产业发展。以大企业大集团的品牌优势、资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为依托,吸引民营资本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上下游配套企业,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配套环境。建立和完善服务外包示范区,引导和支持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营销策划、融资担保、商务代办、法律服务、信息中心等研发和服务机构聚集发展。

三是建立配套服务平台。引导建立行业协会,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技术产业联盟,提升科技对企业、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创造支持产业发展的配套教育环境。做强做精传统和特色专业,加快发展新兴专业,建设服务于新区产业发展的专业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或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鼓励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职业教育联盟建设,完善汽车、电子、机电等行业职业教育联盟,创建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云计算等行业职业教育联盟,形成集生产、教学、培训、科研为一体的教企合作示范基地。

五是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加大支持力度,做好整体规划,综合平衡新区区域、行业间信息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骨干传输网和宽带无线网络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产业

信息化项目示范推广,统一全区信息化建设的标准,积极推进物联网示范工程和企业信息化项目。

第五十条

强化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产业规划引导,编制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精确制导的产业政策。用活用足相关扶持政策,对工业重大项目、重大技术攻关、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工业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完善重点产业项目信息库,定期发布工业投资导向目录,实施动态管理,为产业招商和产业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争取新区战略新兴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重点,建立上下联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扶持机制,合力共建有聚合性的新兴技术研发平台。

二是制定用地效能评估办法,出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针对不同类型工业企业建立企业效益评估和淘汰预警机制,支持各功能区盘活闲置用地,激活低效用地,用活存量用地,逐步淘汰生产技术和工艺落后、效益低下、不符合滨海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用地效能的提高。

三是制定实施品牌培育政策,研究制定工业中长期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和培育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大对品牌企业培育和名牌创建工作的财税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品牌产品的保护力度,形成工业自主品牌的有效推进和保护机制。加快制定企业创品牌奖励政策,加大品牌产品推销宣传力度,规

范和完善名牌产品的认定和评价标准,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5.滨海县城市规划 篇五

关键词:临港新城 滨海城市 旅游资源 发展现状

引言:美国的滨海城市新奥尔良城是河口冲积平原城市,其北靠庞恰特雷息湖,南依密西西比河,东临大海,城市周围有大量自然湿地。依托这样的环境,新奥尔良市成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城市,也成了美国仅此于纽约的第二大港城。和新奥尔良城有着相似的地理区位的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是不是也能成为上海的支柱,让上海成为国际知名的大都市。上海力争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以及航运中心,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运枢纽港的上海临港新城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协调,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型新兴滨海城市,成为上海新的后花园。

一、滨海之城——上海临港新城

1.滨海:为靠近海边、沿海的意思。滨海地区通常为沿海城市的一部分。

2.上海临港新城简介:

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最前端,距上海市中心城区75公里。总面积为三百多平方公里,其中由填海而成的陆域占45%,由近一百平方公里的临港新城和近二百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组成。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毗邻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以及第一个国家级保税港。在主城区还挖掘了目前世界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滴水湖。滴水湖呈圆形,直径2.66公里,总面积5.5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7米,湖上规划有三岛,每个岛都有不同的主题。

3.蓄势待发——政策支持:

2003年6月5日,上海市政府决定成立上海临港新城建设领导小组,自此,临港新城的规划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最近几年海上旅游的兴起更是加快了新城的建设步伐。

2009年4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区长姜梁阐释了浦东打造“7+1”生产力布局的构想。“7”分别代表了上海临港产业区板块、临港主城区板块、国际旅游度假区板块、上海综合保税区板块、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板块、张江高科技园区板块和金桥出口加工区板块。这个布局中,临港新城占了4个。而在2010年3月上海就已初步确定三个区域为低碳示范区,其中临港新城占到一席。

在“十二五规划”中,上海市政府会加快促进产城融合和港、城、区、镇联动发展,在临港新城主城区这片热地之上,将重点发展航运贸易、文化创意、会展旅游、科研教育、健康休闲、生态居住等产业和功能,着力打造低碳、生态、智能、宜居的新城,让其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临港产业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基地,成为绿色之城、健康之城、智慧之城、创意之城。

可以预见,临港新城将会成为新的国际性滨海城市。

4.临港新城的规划

临港新城规划分为四大城市片区:中心区(主城区)是以滴水湖为中心的新城,集中体现滨海都市魅力和活力、展示新世纪城市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环境质

量的标志性地区;主产业区是上海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主体部门;综合区是以城市生态建设和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是上海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临港新城的生态绿化规划中,约20平方公里的临港新城森林,作为“中央生态核”;沿泐马河和大治河布局的森林通廓,作为新城的保护壳;滨江沿海形成滨海森林通廊,作为森林景观带;新城主城区和综合区海岸线外侧的滩涂,宜作为湿地资源,以切实加以保护。整个临港新城三分之一为森林绿化区,总体绿化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

总体规划临港新城城区内主要水域用地达10.8%,绿化覆盖率超过 40%及三环分设的空间布局, 以5.56平方公里的城市景观淡水湖“滴水湖”作为城市地标,加之240多种野生鸟类迁徙的南汇东滩湿地,构成临港新城得天独厚,生态宜居的生态资源新城,这里不仅有产业,更被赋予低碳、宜居的重要城市建设定位要求。

5.经济发展

按照浦东新区“7+1”发展规划,临港新城的临港产业区能吸引来自全球的品牌企业和制造业精英,而临港新城主城区将为临港产业区提供主要的生活空间,并且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吸引广大旅游者的游览,同时主城区提供的会展业也会吸引国内外企业在此进行会议、展览,引导人气向主城区流动。据规划,临港新城的预期居住人数达80万人。

二、当前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

1.临港新城的当前旅游资源:

1.1.生物景观:

2008年1~ 12月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上海临港新城东滩湿地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8种,其中旅鸟有63种,冬候鸟58种,夏侯鸟19种,留鸟18种,迁徙鸟类占有绝对优势。繁殖鸟有37种,该区域东洋界区系特色明显。记录到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 种,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4种,上海市鸟类新纪录2种。记录中的鸟类以水鸟占主导地位,充分体现了新城东滩的鸟类资源特点,良好的湿地环境为鸻鹬类春秋迁徙过境、雁鸭类冬季越冬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春之雁、夏之鸥、秋之雀、冬之鹭,还有其他各种珍稀鸟类飞扬在临港新城的上空,让新城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不过由于开发建设和滥杀,一些鸟类濒临灭绝。

东海浮游甲藻类有122种,东海区是我国主要浅海鱼场区,生活有 700 多种鱼类,主要大种类有带鱼、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鲳、鳓、真鲷、海鳗等。

在世纪塘路西侧有300~500米宽的芦苇,加上200~400米宽的海三棱草。海塘内一些小块淡水沼泽地上也长有芦苇。不过由于用地建设及新围农田,一些地区被用来种植棉花和三麦,大量的芦苇荡等以不复存在。目前在从滴水湖前往南汇嘴观海公园的中间区域正在开垦一条公路,这将会对湿地造成一定的破坏。

上海临港新城自开建以来,从外地移植了不少花草树木,但是和市中心的相比,新城的树木长势不佳、草坪退化严重,有关部门表示,这是因为新城土壤及空气中盐碱含量过高的原因。在新城绿化区域中,除了学校及其他部门有相关人员管理的地方长势好些外。很多草坪已经退化、枯死,罗汉松、蜀桧、香樟等树木长势较弱,叶片稀少。不过,目前已经有针对盐碱地试种了一些中山杉、金冠柏、珊瑚朴、美国皂荚、海滨木槿等。

1.2.天象气候:

日月星辰:在滴水湖湖畔,坐在长椅上静静等待日出或是日落的到来或是看

月夜,虽说没有大海上的气势磅礴,但是静谧安宁的环境能使人们感觉安详;在南汇嘴观海公园,可以入住假日酒店,清晨站在阳台上,品茗等待那忽然跃起的红日。

虹霞云风:新城空气湿度大,雨霁初晴,天际边时常架起一轮七彩之桥,此现象时常在滩涂地区出现,横跨在芦苇荡上;新城云雨天乌云密布,整个城都笼罩在灰色天际下;晴天蓝天之中红日天空,干净纯粹;风始终不断,站在东海之边,发随风舞。

海市蜃楼:此现象不常见,但相对于其他地区可算频繁。偶尔阴天游走在世纪塘路,东海那边忽然呈现一幅气势磅礴的另类画面。

雨雪雾雹:新城的植物、建筑都是新的,呈现出的是干净的画面,遇上雨雪雾雹等天气,新城整个都笼罩在其之下,美轮美奂,四季景象各有不同。

1.3.地文景观:

滩涂、平原农作物、芦苇荡、海岸线。

1.4.水域景观:

临港新城滴水湖景区:是国内最大人工湖,直径2.66公里、总面积达5.56平方公里的。湖中有3个总面积为0.48平方公里的小岛。北岛占地约23.5万平方米,将是一个水世界、绿洲、游戏隧道、蓝鲸表演艺术中心、开心港口、海洋文化馆等组成的水上综合娱乐主题场所。西岛占地约6万平方米的功能定位为商务和旅行住宿与办公,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标志性的两幢高星级酒店,如皇冠假日酒店。而占地约14万平方米的南岛则为水上休闲娱乐岛,规划建设游艇俱乐部、度假村、会所、游艇港湾等设施,并形成具有举办大型国际水上运动赛事能力和健身娱乐的水上运动休闲中心。目前这三个岛都处于初期建设阶段。

临港新城东海沿岸带:依靠着世纪塘路的东海部分,可以从世纪塘路下到东海岸边,感受涨潮退潮的变化,也可以看见浪拍石岸的汹涌。涨潮时,海水淹没防护草,泱泱大海,天与海连成一片。

陆地河流:滴水湖周边有7条放射状的河流与之相连,以赤橙黄绿青蓝紫开头,同时考虑到南汇当地有将河称为“港”的习俗,将7条河流分别命名为赤风港、橙和港、黄日港、绿丽港、青祥港、蓝云港和紫飞港。环绕滴水湖的3条环状河流,由内向外分别命名为春涟河、夏涟河、秋涟河。这些河流随着东海的涨落潮,也不断的变化着,岸边的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让这些河流更加多彩。上海海事大学的智慧湖偶有白天鹅游于湖中,更是为湖泊与河流添加了动感之美。

1.5.遗址遗迹:

耶稣堂、泥城革命史迹馆、净心庵、书院文化长廊、中国航海博物馆。还有惠南、周浦、大团、新场四大南汇古镇。这些古镇中还遗存着千年银杏、百年牡丹、青铜古钟、石拱石桥、古镇残墙、古寺庙、古牌坊等许多珍贵文物。

1.6.景观建筑:

东海大桥、中国航海博物馆、南汇嘴观海公园、上海临港新城展示中心、极地海洋世界、上海海事大学灯塔、上海鲜花港、鹤园、上海野生动物园、滨海森林公园、风电科普馆、芦潮港码头及一些具有特色的酒店与农家乐。东方好莱坞影视基地正在规划当中。

1.7.人文活动:

上海桃花节:在桃花盛开之时,滨海世外桃源、南汇桃花村、新场桃园、大团桃园都热闹非常。

上海鲜花港花卉展:一年四季一季一展。

上海野生动物园动物运动会、音乐烟花节、躺在床上看日出、野炊烧烤、垂钓、自行车比赛、湿地观鸟、滨海高尔夫、住农家吃农家做农活、品海鲜、摘水果、游艇码头和各类水上乐园项目等。

1.8.旅游商品:

花卉、游船、风筝、烧烤、瓜果蔬菜、海鲜、蘑菇等。

2.生态保护情况:

在规划建设中,临港新城以生态保护的原则进行开发,所以从整体来看,临港新城的生态保护能得到游客的认可。但是不免有些地方会破坏生态,如南汇湿地地区,一些滩涂被用作建筑用地、交通线路和农作田地。

3.基础服务设施现状:

3.1住宿:

临港新城目前有四星级酒店二家,一个是东湖临港大酒店,另一家是上海临港豪生大酒店。在建的滴水湖南岛五星级酒店于2011年内开业;三星级酒店有的锦江之星、智选假日酒店,龙湾大酒店等10多家酒店;经济型酒店主要分布在各大镇上,从总体分布上来看,以主城区为主的地区经济型酒店太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2餐饮、购物:

随着临港新城的快速发展,在各高校、城镇附近的餐饮及购物设施较为完善,如古棕路的农工商,而在湿地和滴水湖及其他产业区餐饮欲购物供应不足。

3.3道路交通:

临港新城距离龙阳路地铁站50km,距离浦东机场25km,距洋山深水港30km; S2高速公路、S1501郊环线、南芦公路、两港大道和东大公路直达临港新城主城区,从东海大桥可以直达洋山深水港;铁路南站每天有数班客运列车直达铁路芦潮港中心站;公交线路更是密如蛛网。但是由于费时过多,依旧影响游客的出游欲望。不过目前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正在建设中,作为建成后国内时速最快的地铁线路,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设计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120公里/小时,届时临港到龙阳路站只需30分钟左右。

3.4其他:

在文教卫生方面,临港新城已经拥有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中学东校和上海临港科技学校等多所大中专院校;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分院已在建设之中。在产业方面,已有上海汽车、卡特彼勒、普洛斯、西门子、卡尔玛、中船、中远、上海电气、沪东重机、三一重工等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入驻,目前国家级的大飞机项目及其配套的航空产业园也已经启动。限价商品房项目开工建设,上海浦东国际高新科技文化产业园区、上海极地海洋世界、滴水湖会展中心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上海大宗物流、上海国盛集团创意投资有限公司等入驻,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落户。

4.绿化美化:

据2005年数据统计,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成陆约209平方公里,现状用地中建设用地占13.6%,坑底、水域等占57.9%,滩涂占28.5 3月底,对于临港新城主城区而言,整个主城区拥有40%的绿化覆盖率和5.56平方公里的城市景观淡水湖“滴水湖”;广袤的南汇东滩湿地,来往迁徙的野生鸟类多达240多种;大面积的森林绿地与河流,过滤空气净化粉尘,使得主城区形成了开放式的城市公园,生态资源可谓得天独厚。

5.社区共管情况:

政府建设了一批商品房,并且建立了适当的补偿政策制度和社区发展基金。但是因为住房及办公、学校都是新建而成,新城当前人居离80万人口距离很大,所以社区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6.组织机构:

虽然成立了上海临港新城建设领导小组、新城管理委员会、申港街道办事处等机构对临港进行管理,但是在基层人员建设方面不全面。如导游、接待、服务、卫生等人员。

7.外部合作:

临港新城引进了大量的世界著名企业,但是临港新区旅游发展部门和其他区域旅游合作上做得不足。如要将外滩黄浦江与滴水湖或临港片区的东海海域的游船相通,还要受到各个部门地阻挡。

8.形象策划与宣传促销情况:

据临港新城人民政府办公室透露,政府用各种媒体和书面宣传临港旅游,但是收获颇微。如果要办一个大型活动,由于交通不便等问题,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所以,在资金方面,政府不能完全承担。

三、总结

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是上海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项目,依托洋山深水港、浦东国际机场和东海,临港新城致力于建设成低碳、生态、智能、宜居的新城,成为绿色之城、健康之城、智慧之城、创意之城。但是此项目属于长期规划项目,目前建设属于中期,除了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已建或在建外,其他娱乐设施微乎其微。临港新城的首要阻碍是交通问题,除了应该尽快完善陆地交通外,还应该开拓海洋和内河、湖泊等水上交通,让临港新城在完善交通设施的同时,能增添一份旅游活动。在当前旅游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轻品质;重开发、轻保护等问题。目前临港新城还没有地方处于单纯依托门票的经营模式,但是随着新城的发展,此类问题不得不防。在规划建设和旅游发展中,应该坚持宣传和运用生态旅游的原则。要促进临港新城的海上和陆上旅游,旅游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国际化。这样,才能跟随政府建设新城的步伐,让临港新城有序、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南汇东滩湿地鸟类资源调查》郭文利1, 袁晓1 , 裴恩乐1 , 夏述忠1, 严晶晶1, 王天厚2四川动物2010年第29卷第5期

2、《东海浮游植物数量分布与优势种》罗民波,陆健健,王云龙,沈新强,晁敏 生态学报ACTA ECOLOGICA SINICAVo1.27,No.12Dec.20073、《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庄晨辉,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

4、《园林景观——上海临港新城绿化陷盐碱之困,设计有所预防仍难应付高盐碱土质》龙云,中国花卉报,2007年12月17日

5、《基于ECOPATH与RAPFISH东海区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研究》李睿,学位论文库,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6、《临港新城已完成2010年前建设用地规划》戴颖敏,新民网上海时政,2008年11月18日

7、《上海市浦东新区过敏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8、《上海临港新城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张玮,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浦东南汇城大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公示》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11年9月20日

10、《临港新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57564.htm11、《后世博经济时代 上海临港新城规划方案出炉》,雅虎每日经济新闻,2010年7月20日

12、《临港新城中心区规划15万人口,成后世博投资热土》,新浪新闻中心,新闻房产,2011年6月9日

13、《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上海临港新城管委2005年11月1日

14、《临港新城总体桂怀已经市政府原则同意》,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04年4月21日

15、《吴文学就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答记者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焦点新闻,2011年12月15日

16、《上海确定三大低碳示范区 临港新城板块解读》搜房网新闻中心

17、《一湖三环带 恢弘蓝图规划利好凸显》新民晚报,2010年6月11日

18、《临港产业区发展现状》上海招商网

19、《基于“十二五’’规划视角的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现状、问题及构想》何建民,上海40043320、《滴水湖“未来之城”正在崛起 浦东临港新城建设迅速推进》陈桂兰,文汇报,2010年

21、《临港新城旅游攻略》无名,服务信息,2011年5月

22、《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公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第5期,2011年

23、《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公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第4期,2011年

24、《上海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的生态学思考》城市规划,城市运营网,2009年11月12日

25、《上海临港新城10条路将以各国名树国花命名》东方早报,新浪国内新闻,2005年8月25日

26、《临港新城一个充满活力的发展之城》每日经济新闻,2010年3月26日

6.滨海县城市规划 篇六

文︱王晓华(北京晓月旅游咨询有限公司 010-64013207)

一、唐山湾三岛旅游区概况

唐山湾三岛旅游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马头营镇境内,总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由祥云岛、菩提岛、月坨岛三个岛屿及部分陆地组成,其中海岛总面积32.25平方公里,陆域面积40.75平方公里。

2009年,为加快唐山湾“四点一带”建设步伐,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正式成立唐山湾三岛旅游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按照世界一流滨海型旅游目的地的高起点,进行三岛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二、唐山湾三岛旅游区的综合分析

(一)、资源分析

1、自然资源:

1)菩提岛的自然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岛上共有维管植物157种;其中蕨类植物2种,被子植物155种,分属落叶阔叶林、灌丛、草丛和灌草丛、滨海盐生植被、滨海沙生植被、沼生植被、栽培植被七个群落。有菩提树、酸枣王、木丝棉、古榆、黄精、白苇、荻草等北方地区稀有植物。其中,黄河以北几近绝迹的木丝棉和南蛇藤最为珍贵。

2)菩提岛的陆上、滩涂、海域共发现鸟类19目,56科,408种,其中候鸟379种,留鸟29种。有国家一二级鸟类68种,其中黑嘴鸥、半蹼鹬、白鹳、黑鹳、短尾信天翁等是世界上存量极少的鸟类。

3)神龙潭现位于祥云岛东侧,人入水不沉,且从水面到潭底水温逐渐升高,是神秘的自然景观,具有一定的特色。

4)金沙岛是海包岛,岛拥湖,湖抱岛。岛外沙滩与岛中湖形成内外双重海岛浴场,岛外清风叠浪,观大海之汹涌澎湃,岛内碧水如镜,享泛舟嬉水之乐趣,特色突出。5)沙滩:打网岗岛、月陀岛的沙滩,砂质细腻优良,品位高。特别是月陀岛栈桥连接的外海沙滩,随潮水涨落而变化,极具特色。

6)海水:三岛的海水能见度低,海上挖沙船对海洋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

2、历史文化资源: 1)地方艺术品位高:发源于乐亭的评戏、皮影、乐亭大鼓等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

2)3)宗教文化积淀深厚:有龙兴寺、潮音寺、朝阳庵遗址等佛教文化古迹。传说、故事众多:有李世民驻跸海岛、法本佛事传奇、四面佛的传说、灵珠公主的传说、唐王与海蟹、法海归隐处、石磨出盐、扳倒井的故事、镇河大帅与野牛等众多传说故事。

(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环境

从区位上看:三岛旅游区距北京230公里,天津155公里,唐山7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区域内三横、三纵、三点、一线的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旅游可进入性高。但旅游区内部交通系统、路标等细节方面存在缺陷。

从市场环境上看:京津唐为首的环渤海地区是国内三个最大游客出发地之一,仅京津唐三个城市就有3500万的人口总量(北京1800万、天津1000万、唐山700万),旅游的市场前景广阔。

(三)、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旅游区经过80年代开发建设以来,目前已初具规模。2008年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年增长率30%。

2)旅游六要素不完善:目前三岛旅游区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与国内及国际一流滨海旅游度假区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3)旅游产品单一:旅游项目未经过专业机构的策划和规划包装,产品的档次不高,针对性不强。基本上还停留在看海景、吹海风、洗海澡、吃海鲜的海洋旅游发展初级阶段。与目前旅游业以休闲度假为发展方向,以互动娱乐为产品设计潮流的发展趋势明显不符。

4)产品设计方面理念落后:目前,三岛旅游区基本上没有运用先进的旅游规划、策划理论进行产品设计和项目打造。目前先进的“情景规划、体验设计”理论;旅游策划的“三条线理论”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未在具体项目设计中体现。

5)对历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使之产品化、有形化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发源于乐亭的评戏、皮影、乐亭大鼓;龙兴寺、潮音寺、朝阳庵遗址等佛教文化古迹,李世民驻跸海岛、法本佛事传奇、三岛由来的传说等传说故 事都未形成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

6)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由于三岛旅游区位于温带地区,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较大,应开发大量不受季节影响的旅游产品。

三、三岛旅游发展的宏观思路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我们认为三岛旅游未来发展的开发运作模式是:首先,通过打网岗岛、月陀岛、菩提岛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设施建设吸引大量国内游客,通过3-5年后使三岛旅游人数超过五百万人次,成为知名度和人气很高的国内一流的滨海度假型旅游目的地。第二,在三岛旅游人气达到一定水平时,参照山东威海、日照等地的发展模式,运用经营城市理念,将三岛旅游开发区的北侧陆地部分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著名的生态养老胜地和第二居所投资置业的热点地区。第三,以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氛围、完备的旅游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迷人的海岛风光、新奇的旅游项目,吸引大量境外游客来此度假、定居(推出针对韩国、日本退休老人的养老配套计划)。

四、明确发展目标

三岛旅游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经过3-5年的努力,将三岛旅游开发区打造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集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商务会展、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的滨海型旅游目的地。近期,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风情海滩、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村、超五星酒店、世界一流的高尔夫球会、世界一流游艇俱乐部等精品旅游项目,在旅游大环境塑造等方面下大力气,打响三岛旅游的品牌,并将三岛旅游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

五、重点项目设置思路框架

为了实现将唐山湾三岛旅游区打造成世界一流滨海型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我们首先应了解目前世界上一流滨海型旅游区的发展状况,从而找出我们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1、世界一流海滨型旅游度假区的概要分析

目前公认的世界一流海滨型旅游度假区主要有印尼的巴厘岛、泰国的普吉岛和芭提亚、阿联酋的迪拜、墨西哥坎昆、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法国蓝色海岸、美国的夏威夷、地中海、爱琴海等。概括起来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 一流的生态资源:洁净的沙滩,清澈湛蓝的海水,优美的棕榈树、椰树等自然风光构成一流的自然景观环境,是目前世界一流海滨型旅游目的地的共同特点之一。目前的唐山湾三岛旅游区的自然景观方面与世界一流旅游海滨型目的地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未来应把景观绿化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一流的旅游度假设施:目前世界一流海滨型旅游度假区,都拥有香格里拉、凯宾斯基、喜来登、瑞吉、凯悦、洲际和希尔顿酒店等世界一流的酒店和大量充满异域风情的酒吧、餐馆、夜总会、主题公园等配套娱乐设施。目前三岛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度假设施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平有明显差距,应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世界级酒店、度假村和餐饮娱乐机构进入旅游区。

 一流的文化旅游项目:以印尼巴厘岛为例:巴厘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亦是印尼民族舞蹈中一枝鲜艳的奇葩。巴厘的雕刻(木雕、石雕)、绘画和手工业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遐迩闻名。因此,该岛又有“艺术之岛”之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巴厘岛文化相结合是巴厘岛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重要因素之一。三岛旅游度假区的文化资源方面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不逊色,但如何将历史文化包装成旅游产品是未来度假区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2、以世界一流水准打造三岛旅游目的地

目前,三岛旅游区的初步设想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水、沙滩休闲;世界一流民俗风情文化园;世界一流的情侣岛;世界一流的养生、养老基地;世界一流的游艇、别墅、高尔夫球会。

1)针对如何打造以上五个世界一流,我们的构想:  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水、沙滩休闲

按照我们对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一流旅游区的分析,三岛旅游区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按照目前流行的沙滩旅游方式,将沙滩划分为大众沙滩、高端商务休闲专用沙滩和VIP专享沙滩三个层次。同时,强化沙滩的环境保护。

-加强对海水资源的保护,划定网箱养殖区域,控制养殖规模。禁止海上抽沙等都破坏海洋生态资源的活动。

-创造优美的海岸景观环境:通过海岸大量种植耐盐碱的红枫、龙柏、美人梅、连翘、迎春、紫荆、紫薇、栾树、丁香、法国冬青、澳洲进口耐寒草皮等树木花卉和草种,将三岛的海岸线变成三季有花、四季长绿的花园式沿海景观带。

-创造建筑和人文的沙滩文化:通过建设具有很强民族特色的海岸酒吧街、造型奇特的海景别墅群、风情度假酒店等沿海建筑塑造特色鲜明极具海洋风情的天际轮廓线,作为海滨 和沙滩休闲的人文背景。通过设计极具当地文化特色海岛休闲服装、沙滩戏水娱乐项目、沙雕艺术区、滑沙运动区、沙滩排球场等项目结合海滩比基尼公主选美,沙滩啤酒节、沙滩篝火晚会、沙滩露天电影等活动创造具有乐亭地方特点的沙滩文化。

 打造世界一流的民俗风情文化园

我们的设想是以乐亭民俗文化为核心,以展示唐山市所辖的遵化市、迁安市、滦县、滦南县、迁西县、玉田县等6区6县和2个代管市的民俗文化风情为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唐山民俗文化风情园,成为唐山市的文化展示窗口和文化精品工程。整个文化园区按照不同区县分为15个单独的区域,统一规划,由各区县单独建造,成为世界一流民俗文化主题园。

乐亭区片的规划设想为:

-设置展示乐亭皮影艺术发展演化的皮影文化展示区,同时游客可以在表演区欣赏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皮影演出,体验乐亭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设置乐亭大鼓演绎区,介绍乐亭大鼓的起源和发展,由本地最著名的大鼓演员表演《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传统的乐亭大鼓曲目。使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地道的乐亭大鼓艺术。

-设置评剧演绎区,展示评剧艺术在乐亭的起源与在国内的发展及著名评剧名家的生平事迹,配合大型液晶显示屏循环播放多位著名评剧艺术家的精彩演出片断。

-设置乐亭庙会展演区:将我们乐亭庙会民俗文化中踩高跷、变魔术、舞龙狮、唱评戏、扭秧歌、练杂技等娱乐活动展示在国内外游客面前。

-设置乐亭“老呔帮”博物馆:展示乐亭的“乐商”文化。自清中叶,乐亭人开始“闯关东”经商,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时期,形成了名扬东北的“老呔帮”。世称“京东第一家”的汀流河刘家“合”字号买卖遍及东北各地;靠木材生意起家的小黑坨张家,发迹后成为乐亭四大富户之一;何新庄的武百祥在哈尔滨创办的同记商场、大罗新、大同百货商店等,驰名东北,名闻海外。

-设置钱庄文化展示区:展示乐亭的钱庄文化,恢复宝福堂、中德堂、静心堂和顺升堂等老字号。

-当铺文化展示区:展示乐亭当地特色的典当业发展历程。恢复 顺成当、顺成截当”、万顺当、广发合当、典源当等老字号。

-民间手工艺坊:设置木雕、铁艺、编制、剪纸、陶艺等具有乐亭地方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作坊,供游客参观的同时,可以动手制作,也可以购买自己中意的手工艺品。

-乐亭民俗博物馆:展现地域文化,复原百姓生活场景。其它个区县,仿照乐亭文化展示区的模式,将各自最具代表性、最具民俗特色的项目引入进来,形成唐山民俗文化走向世界的展示窗口。

 打造世界一流的情侣岛

 在目前月陀岛荷兰风情的基础上,对海滩、沿海景观、岛上建筑重新规划和提升,形成浓郁的浪漫氛围,同时策划经典的旅游项目。例如,策划爱情湾项目。 世界一流的养生、养老基地

打造以龙兴寺和潮音寺、朝阳庵为佛教文化基础的禅文化系列养生产品体系。项目包括禅文化养生苑、素斋堂、禅文化演绎苑、中药浴养生保健、茶道养生等系列养生产品。

建设具有万人规模,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滨海花园式大型养老社区。以优美的生态环境、新鲜的海洋空气、洁净的沙滩、完善的养老配套设施、低廉的生活成本,吸引京津唐地区,乃至韩国、日本地区的退休老人来此养老定居。

 世界一流的游艇、别墅、高尔夫球会

在游艇俱乐部建设方面,我们瞄准世界一流的游艇俱乐部,进行码头、世界顶级会所和海景别墅群的建设。按照世界顶级的“私人领海”(PrivatSea)游艇俱乐部模式,打造世界顶级游艇俱乐部。同时,引进世界顶级的游艇制造商意大利Riva、荷兰FEADSHIP、英国Sunseeker和南卡罗林纳、美国Beneteau,在三岛度假区制造世界上顶级的私人游艇。引进世界一流的航海培训学校,为游艇俱乐部培训专业水手。

世界级海景别墅群的建造,应邀请多位世界上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每人设计一栋海景别墅。每栋别墅都将是一座建筑艺术珍品,每一栋都代表着不同艺术观点,成为京津唐地区乃至世界建筑学专业人士和学生的景点设计案例和观摩圣地,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不可估量。

参照观澜高尔夫球会的建设标准,三岛高尔夫球会应邀请世界顶尖高尔夫球场设计师,规划6个以上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具有108洞以上的球场规模,成为新的世界最大的高尔夫球会。经过几年的努力将三岛国际高尔夫球会打造成为世界一流、规模最大的海景高尔夫球会。

2)创造更多的世界一流

除了以上的这五个世界一流外,三岛旅游区还需要创造更多的世界一流。 世界一流的旅游景观环境:目前三岛旅游区7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生态效果除 6 菩提岛外都不能达到世界一流海滨型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因此大面积、高水平的人工景观绿化工作是三岛旅游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大量种植耐盐碱树木花卉和草种的同时,借助景观节点的设计,从旅游区入口的景观达到开始,通过铁质皮影雕塑、出土青铜器的放大复制等景观节点将唐山文化融入人工景观绿化之中,展示乐亭乃至唐山数千年文化积淀,并形成体系,融入到新规划建设的每一个街区,形成浓郁的大旅游文化氛围。 世界一流环保型旅游区:

地下井水通过景观河道后流入农业示范区,灌溉农作物;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形成的中水通过专用系统浇灌花卉、树木;充分体现节水理念,所有市政道路两侧的路灯使用太阳能路灯,月陀岛在海面上建设海上风力发电场,在增加海上浪漫风情的同时为月陀岛提供电力供应;旅游区内所有新建建筑一律采用环保建材、节能建材。总之,运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将三岛旅游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生态旅游区、环保旅游区。

 世界一流的新农村建设样板示范区:

结合项目建设的居民拆迁工作,新建生态人居示范村,除从事渔业生产和旅游区内服务岗位外的其它剩余劳动力投入到与新农村建设配套的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项目中,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分派每家2栋占地0.7亩生态农业大棚,种植蔬菜供游客采摘。新农村项目一方面改善了拆迁村民的居住环境,一方面有开创了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工作互动的产业新格局,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开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 世界一流的旅游创意项目:

创新旅游项目是未来三岛旅游区在旅游淡季能否吸引游客,使三岛旅游度假区成为四季型旅游度假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我们创意出大量的旅游创新产品。例如,海上皇宫酒店项目。

 世界一流的民俗文化旅游线路:

地方民俗文化是三岛旅游区成为世界一流海滨型旅游区应必备的条件之一。因此,我们专门设计出将民俗文化串连起来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

线路以民俗文化风情园为起点,向游客介绍乐亭民俗风情为代表的唐山地方民俗文化;之后游客到灵龟广场参观忠义救主的巨石灵龟;之后去龙兴寺听老人们将当年唐王东征与修建龙兴寺的故事,参观传说被薛仁贵扳倒的古井;之后游客从新建的游艇码头出发到达月陀岛,在五彩凤凰广场听三圣母救灵珠公主的故事和嫦娥与羿在此相会的传 说;之后游客登船离岛到达菩提岛景区在金簪广场听三圣母为救灵珠公主将金簪插入土内,后来演化成岛上菩提林的传说;最后游客回到北侧陆地综合服务区,在海之魂艺术中心,通过观看4D虚拟技术展示的三岛历史专题片,以声光电技术配合舞蹈、皮影、乐亭大鼓、评剧等地方民俗表演形式展现三岛旅游区的千年历史画卷。

六、科学划分功能分区

综合考虑三岛旅游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我们将三岛旅游区划分为四个区域:生态佛教文化旅游区(菩提岛);浪漫风情旅游区(月陀岛);时尚休闲度假区(打网岗岛);生态城镇综合服务区(三岛北侧陆地部分)。

七、创意规划旅游项目

1)生态佛教文化旅游区(菩提岛):

项目包括: 1号旅游专用码头、金簪广场、菩提景观大道、潮音寺、朝阳庵复建工程、佛教养生苑、菩提岛佛学院、禅宗艺术演义苑、素斋堂、四大金刚亭、海滨景观栈道、飞禽公园、野外观鸟点等。

2)浪漫风情旅游区(月陀岛)

项目包括: 2号旅游专用码头、五彩凤凰广场、荷兰风情园、风情海滩、爱情湾、潜水俱乐部、马术俱乐部、高尔夫球场、超五星级酒店等。

3)时尚休闲度假区(打网岗岛)

时尚休闲度假区分为:大众时尚游乐区和商务休闲娱乐区两部分:

大众时尚游乐区项目包括:3号旅游专用码头、大众海滩、美食一条街、旅游商品购物街、4星级酒店、温泉度假村、筑波游泳场、湿地景观游赏区、亚热带植物园等。

商务休闲娱乐区项目包括:七星级酒店(金沙岛)、国际会议中心(金沙岛)、贵宾专用码头、贵宾专属海滩、国际顶级高尔夫俱乐部、日本别府温泉度假村等。

4)生态城市综合服务区(三岛北侧陆地部分)

项目包括: 4号旅游专用码头、旅游集散中心、渔港风情小镇、民俗文化风情园、生态人居示范工程、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区、海景别墅区、海洋公园、海洋艺术中心、滑雪场、冰雕艺术区等。

八、结束语

7.滨海县城市规划 篇七

本文针对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和地理特点,并结合其中的两个典型区域(响螺湾中心商务区和于家堡中心商务区)的建设定位,对负荷预测和变电站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

1 负荷预测方法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按照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电力负荷预测和空间电力负荷预测。系统电力负荷预测属于战略预测,它决定了未来城市对电力的需求量和未来城市电网的供电容量,对城市供电电源点的确定和发电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空间电力负荷预测是对负荷分布的地理位置、时间和数量进行的预测,它是高压变电站选址定容的基础,其准确性决定了城市电网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1.1 系统电力负荷预测

系统电力负荷预测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目前常用的预测模型主要有时间序列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每类预测模型下又包含多种计算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包含移动平均、线性回归、多项式、指数平滑、S曲线估计等;灰色系统模型包含包络模型、等维信息等。

系统电力负荷预测依据规划区历史年的总电量、总负荷水平,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出规划目标年和远景年的负荷水平。由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定位较高,历史年的数据将难以准确反映未来负荷、电量的发展情况,尤其对于其中一些准新区,现状电网规模小,应用系统电力负荷将很难准确预测远景年的负荷水平。

1.2 空间电力负荷预测

空间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的基础,也是目前配电网规划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空间负荷预测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学者H. Lee Willis 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空间负荷预测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国外尤其是美国应用最成功的方法是用地仿真法[1],这种方法是通过预测规划年城市土地的利用情况来进行相应的空间负荷预测。国内主要通过负荷密度指标的预测[2]未进行空间负荷预测。空间负荷预测的步骤主要包括4个部分。

1) 收集空间信息。这是空间负荷预测的基础,是负荷预测准确性的保证。在收集到信息的基础上对整个规划区域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若干中区和小区,为以后的分区负荷预测打下基础。

2) 土地使用决策。这是空间负荷预测的重要环节,能否准确合理分析各小区的用地性质和发展方向,对负荷预测的结果影响很大。

3) 负荷密度预测。根据区域划分的结果和各小区土地使用的分析结果,对各个小区进行负荷密度预测。这是空间负荷预测的核心,负荷密度预测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着空间负荷预测的精确程度。

4) 空间负荷预测。在已知各小区的面积和负荷密度的基础上,将两者相乘,便可得到空间负荷密度的最终结果。

空间电力负荷预测的思路,适合于滨海新区典型区域的负荷预测。

2 滨海新区典型区域的负荷预测

2.1 典型区域的基本情况

1) 响螺湾中心商务区(下称CBD)是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的标志性区域,也是天津滨海新区大规模建设启动的第一个项目。主要为兄弟省市驻天津滨海新区办事机构、中央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总部、科技研发中心提供建设用地,主要建高档写字楼,根据规划将建30座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其中燕赵大厦规划100层,高度378 m。

2) 于家堡中心商务区(CBD)是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的核心地区,其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滨水CBD,辐射中国北方地区,支持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远景是要取得相当于香港、新加坡、上海小陆家嘴CBD在国际上的地位。

2.2 典型区域的负荷预测

响螺湾CBD和于家堡CBD两个区域的共同特点主要是:①都是在国家政策带动下,在新的区域进行规划建设,负荷情况没有历史数据可供参考;②地区容积率较大,且预期负荷密度指标较大,可供参考的同类地区不多;③规划部门提供了较为详细的用地规划,并给出了各地块的容积率和建筑面积。

由于响螺湾CBD和于家堡CBD的发展定位较高,在研究过程中,参考北京、上海、广州和国外类似商务区的负荷密度指标进行了分类负荷指标的确定及总负荷的统计,并与类似区域的负荷密度指标进行比较,以便验证负荷预测结果的合理性。响螺湾CBD和于家堡CBD的负荷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类似区域负荷预测结果的比较如表2所示。

最终确定响螺湾CBD负荷预测采用中容积率方案,即远景年负荷密度约为131.71 MW/km2;于家堡CBD负荷预测采用高容积率方案,即远景年负荷密度约为128.94 MW/km2。

2.3 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

根据天津电网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类似地区的供电经验,确定对响螺湾CBD和于家堡CBD的点负荷用户采用35 kV电压等级直接供电,对其余用户采用10 kV电压等级供电。经负荷预测,响螺湾CBD的35 kV负荷为242.36 MW,10 kV负荷为109.31 MW;于家堡CBD的35 kV负荷为330.39 MW,10 kV负荷为162.44 MW。

3 滨海新区典型区域的变电站规划

3.1 供电方式

根据上述两个典型区域负荷预测结果,均需建设220 kV变电站,为规划区提供电源支持。220 kV变电站采用220/110/35 kV的变压层次,为110 kV变电站提供电源,同时通过35 kV线路为区域内的点负荷供电。110 kV变电站采用110/10 kV的变压层次,为公用负荷供电。

在规划区内建设的220 kV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以减少110 kV和35 kV线路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节省高压线路的路径资源。

3.2 电力电量平衡

根据各电压等级负荷预测结果进行电力平衡时,需按照各电压等级容载比规定的要求,估算出各电压等级需要的变电容量。通过研究,选取220 kV和110 kV容载比均为1.8~2.1时,响螺湾CBD和于家堡CBD电力平衡结果如表3所示。

3.3 变电站规划

根据220 kV和110 kV的电力电量平衡结果,进行两个典型区域的变电站规划,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见,响螺湾CBD和于家堡CBD均规划建设1座220 kV变电站,不足的220 kV容量由规划区外220 kV变电站提供。两个典型区域均规划建设3座110 kV变电站,以保证负荷发展的要求。

3 结语

响螺湾CBD和于家堡CBD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标志性区域,发展定位高、规划面积较小、负荷密度很高。本次研究将空间负荷预测方法应用于两个区域进行负荷预测,并结合北京、上海类似地区的负荷密度指标,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变电站进行规划。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天津滨海新区的电网规划建设,也可供国内类似地区的电网规划参考。

参考文献

[1]M.W.Sweeney.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J].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Vol.70,No.4,1998,424-427.

[2]余贻鑫,张弘鹏,张崇见,等.空间电力负荷预测小区用地分析的模糊推理新方法[J].天津:天津大学学报,2002,35(2):135-139.

8.滨海县城市规划 篇八

【关键词】滨海城市道路 氯盐渍土 路基处理

滨海地区道路建设多位于软弱的吹填围垦地基之上,盐渍土分布广泛,一般公路盐渍土路基常采用提高路基、路基换填等措施,保证路床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不受盐分、水分的影响。作为城市道路,从减少周围土地开发成本的角度考虑,一般路基均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特殊的工程环境和路基填料,使得滨海地区城市道路盐渍土路基处理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1、盐渍土的判别及分布

盐渍土在我国分布面积较广,新疆、青海等省分布较多,山东、江苏等省也有分布。

按地理分布区域,我国盐渍土,可分为两个大区,三个亚区;

其中,沿海盐渍土区的特点如下:

包括山东、江苏等沿海地区,盐渍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海水浸渍或海岸退移形成的。盐渍化类型主要是氯盐渍土,一般含盐量在5%以下。该地区气候比较湿润,地下水位较高,水对这些地区的盐渍土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2、盐渍土路基的主要病害

1)溶蚀

主要是氯盐渍土,其次是硫酸盐渍土,受水对土中盐分溶解,可形成雨沟、洞穴,甚至湿陷、塌陷等路基病害。

2)盐胀

硫酸盐渍土盐胀作用强烈。在冷季,土基内的盐胀,可使路面不平、鼓仓、开裂,是盐渍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最突出的病害;路基边坡及路肩,在昼夜温度变化引起的盐胀反复作用下,变得疏松,多孔,易遭风蚀,并易陷车。

3)冻胀

氯盐渍土,当含盐量在一定范围时,由于冰点降低、水份聚流时间加长,可加重冻胀。但含盐量更多时,由于冰点降低多,路基将不冻结或减少冻结,从而不产生冻胀或只产生轻冻胀。硫酸盐渍土对冻胀影响不如氯盐渍土显著。

4)翻浆

氯盐渍土,当含盐量在一定范围时,不仅可加重冻胀,也可加重翻浆,这是因为氯盐渍土不仅聚冰多,而且液、塑限低,蒸发缓慢。当含盐量更多时,也因不冻结或减少冻结而不翻浆或减轻翻浆。硫酸盐渍土在翻浆方面不如氯盐渍土显著。

3、一般公路盐渍土路基处理措施

公路上,常用的盐渍土路基处理方式有:

1)提高路基

提高路基以减少进入路基上部的水分和盐分,因为施工简便,是最常用的措施。但高度不足时效果多不显著,需要很大的高度才有较好的效果。

2)路基换填

在土质不良地段以及老路路床土质含盐量超过规定要求、路床过湿、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或标高受限的低填浅挖段采用。

3)设置隔断层

在路基内设置隔断层,防止水份和盐分进入路基上部。如果只是隔断毛细水,可用粗粒渗水材料修筑;如果同时要求隔断毛细水和气态水,则可用沥青、土工布等不透水材料修筑。

4)改善排水条件

主要是排除地面積水和降低、阻截地下水。地下水应采取隔断、疏干、降低等措施以达到不影响路基稳定的目的。

4、案例分析

4.1工程概况

某滨海工业区市政配套工程,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东海,含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园区内30cm深度土壤含盐量16.35g/kg,属中盐渍土,60cm深度土壤含盐量8.91g/kg,属弱盐渍土。土中氯离子含量为3511.45mg/kg,水中氯离子与硫酸离子的比值为3:1,盐渍土类型为氯盐渍土。

4.2盐渍土病害分析

根据中国自然区划,工业区位于Ⅳ1长江下游平原湿润区,一月平均温度大于0℃,平均最大冻深小于10cm。考虑到时间短,影响小,因此,本项目氯盐渍土一般不考虑冻胀和翻浆的影响,应着重解决水进入路基后,土中盐分溶解,形成湿陷、塌陷等病害的影响。

4.3处理方式分析

本项目为滨海城市道路中,沿线土方匮乏,道路处于潮湿和过湿状态。

由于沿线砂砾类材料运距较大,因此换填时厚度应尽量减少,另外,考虑经济性,应尽量对原状填料进行利用。

4.4原状土作为填料的利用分析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盐渍土作为路堤填料的可用性,应视不同公路等级和路堤填筑部位以及当地气候特征,水文条件。

城市道路规范中尚无相关规定,因此,本项目中,主干路中一级公路的标高执行,次干路参照二级公路标准执行,支路参照三、四级公路标准执行。即对于城市主干路,弱(氯)盐渍土只能作为路床以下的路基填料,对于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弱(氯)盐渍土可作为路床填料。

4.5盐渍土改良方式

常用的盐渍土的改良方式有浸水预溶法、化学处治法和掺加固剂等。

1)浸水预溶法

通过水浸地基,把上部地基中易溶盐溶解渗流到较深层的土中,在上部土中的易溶盐溶解过程中,土体结构在土自重作用下破坏,原来的一部分孔隙被填充,这样上部土的空隙减小而发生自重溶陷,这叫“预溶陷”。

2)化学处治法

现有化学处治方法一般是针对硫酸盐的,化学治理是通过掺加化学药品,将土中易溶硫酸盐转化为较难溶解的硫酸盐,从而消除产生土体膨胀的主要因素,达到治理目的。化学处治应特别考虑其成本、安全和是否有毒性,否则会影响其实用性和推广。

3)掺加固剂

在原状土中掺加固剂,加固剂的类型有水泥、石灰及粉煤灰等。

本项目中,地下水埋深较浅,高水位一般在原地面以下50cm处,原状土含水量本身较大,因此,不宜采用浸水预溶法,而化学处治法目前还不成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性,因此,推荐采用掺加固剂进行对盐渍土进行改良。

原状土中,砂性成份相对较大,故采用水泥作为加固剂。

4.6推荐路基处理方式

综合分析,本项目采用的路基处理方式如下:

1)零填及挖方段

下部40cm路床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吹填砂填筑,上部40cm采用砂砾填筑,砂砾中间铺设一层复合土工布;

2)填方段

地基处理后,填筑40cm砂砾,砂砾中间铺设一层复合土工布,其上填筑方式,根据道路等级选取如下:

主干路,采用3%水泥改良原状土回填,路床上部40cm采用4%水泥改良。

次干路、支路,采用原状土填筑,其中,路床上部采用4%水泥改良。

项目中采用的原状土均需为弱盐渍土。

5、结论

1)滨海城市道路不宜通过抬高路基,来改善盐渍土对路基的影响;

2)滨海氯盐渍土一般不考虑冻胀和翻浆的影响,应着重解决水进入路基后,土中盐分溶解,形成湿陷、塌陷等病害的影响;

3)掺加固剂是符合城市道路实情的一种盐渍土改良方式;

上一篇:最新情况说明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