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职业装的基本款

2024-09-23

女性职业装的基本款(精选9篇)

1.女性职业装的基本款 篇一

我们知道粥是非常养生的食物,经常吃粥是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学习一下粥的做法才行,粥有很多种做法,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食材搭配起来做成各种各样美味养生的粥。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喝粥不但可以起到保健等作用而且还能起到美容和瘦身等好处呢,下文我们介绍几款秋季女性养生美容粥。

推荐一:绿豆红豆百合粥

原料:绿豆、红豆、百合适量。

做法:将绿豆、红豆及百合洗干净后,用水浸泡约半个小时,然后将粳米洗干净,放入锅内,再放入绿豆、红豆和百合,加入适量的水,熬成粥即可。

功效:人体湿热上升至颜面容易形成斑点,而绿豆、红豆能够清热祛湿,此款粥因此具有清热祛湿、祛斑养颜的功效。

推荐二:橘子山楂粥原料:粳米100克,橘子两个,山楂30克,白糖10克,冷水1500毫升。

做法:橘子剥皮,撕去筋络,逐瓣分开,用竹签去掉橘子核,切成小三角块。山楂洗净后一切为二,去掉种子。粳米洗净,用冷水浸泡一小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锅内加入1000毫升冷水,加入粳米、橘子块,山楂块,用旺火烧开,转小火熬成粥,最后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美容护肤,去斑养颜。

推荐三:红枣菊花粥

原料:红枣5-10枚、黑米100克、菊花15克。

做法: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放入适量红糖。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常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起到保健防病、驻颜美容的作用。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粥的功效和作用,我们知道粥不但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而且还能起到美容养颜等好处呢,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几款秋季女性养生美容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2.女性职业装的基本款 篇二

一、职业隔离产生问题的理论阐释

在现实社会中, 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隔离, 在职业选择上出现性别分化, 追根溯源, 有其主客观原因。理论界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他们分别从市场歧视、统计歧视、性别角色社会化等因素加以诠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尤其是伴随着私营部门的发展, 在利益至上、效益优先的影响下, 行政力量减弱和市场机制作用增强, 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分化特征。政策倡导的男女同工同酬, 在市场的作用下失去了感召力。理性选择理论认为, 职业性别隔离是雇主和受雇佣者各自理性选择的结果, 雇主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 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人力资本积累较多的雇员, 通常为男性, 而女性往往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需要耗费更多照顾家庭的时间, 也“主动”去选择那些人力资本投资较小的职业, 二者的“理性选择”共同造成了职业性别隔离的产生。①也就是说, 那些职业操作相对简单、技术技能要求不那么复杂的工种会成为女性职业的首选, 用工单位在人力资源安排使用方面也会遵循这样的原则。近年来, 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 总存在经媒体爆料用人单位或明或暗地存在性别歧视。2012年7月, 北京巨人教育集团就因员工招聘中的性别原因成为被起诉的首家单位。

统计性歧视理论, 是美国学者菲尔普斯 (Phelps) 在1972年《美国经济评论》中正式提出来的, 他为此还建立起模型用于解释统计性歧视问题。通常, 雇主总是希望雇佣生产率最高的员工。由于信息不对称, 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判断出所有应聘者的优劣, 他们在雇人或安排岗位的时候往往会遵循统计学原则。雇主总会不自觉地认为男性员工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而女性则易受家庭因素的拖累, 退出率高, 所带来的效益不如男性。这种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 并利用这一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所产生的歧视, 就是统计性歧视。虽然这种做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性别歧视, 但事实上却强化了性别之间的隔离———某些岗位职业女性难以进入, 而另外一些职业又集中了大量的女性员工。

有关性别角色社会化问题, 它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事的行为过程。个体在社会影响下, 逐渐掌握社会上人们对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 并以此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 人们对一个人的性别角色有一定的期待和要求, 这样就使个人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 并掌握角色行为。如同在大多数人看来的那样, 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务是理所当然的, 甚至在有些家庭中承当了全部家务;女性似乎更适合担当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等等, 这些都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认知有关。一段时期以来, 由于青壮年农民离开农村之后农村从事生产劳动者出现所谓的“三八”、“六一”、“九九”现象, 其中“三八”就是指农村妇女, 她们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主体, 这种状况在某种意义上也与性别角色社会化有关, 妇女在家负责子女教育、赡养老人, 承担全部农活, 男子进城务工挣钱补贴家用, 一个家庭男主外女主内, 这种现象与我国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二、会计与会计职业的基本特征

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 是管理经济的工具。习惯上, 对从事会计职业的专业人员简称为会计。会计一词, 在不同的视角下, 可以用作不同的称谓, 比如作为会计职业的称谓、作为会计从业人员的简称, 作为会计学的同义语。从职能角度来考察, 会计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单位, 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地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为管理决策和提高效益服务的整个过程。会计的这种职能决定了它的多类型、分布广的特点, 按国民经济活动的行业, 即按照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来划分, 可以分为:农、林、牧、渔业会计;采矿业会计;制造业会计;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会计;建筑业会计;批发和零售业会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会计;住宿和餐饮业会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会计;金融业会计;房地产业会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会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会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会计;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会计;教育会计;卫生和社会工作会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会计;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会计;国际组织会计。此外, 党政军群团等组织也都需要借助会计服务这样一种职能来进行管理控制。

会计作为一个具有很强职业操守的行业, 除了前面述及的广泛性、发展的普遍性之外, 它还具有很强的职业特征:

一是会计职业的社会性。会计承担着一个单位货币资金的确认、记录和报告以及收付存取任务, 这个任务的存在是以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存在为前提的, 我们说会计存在于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行业, 各个行业都有会计服务的身影, 它为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提供服务, 其所反映的就是社会性问题。因此, 会计这一职业以及从事这一职业的从业人员, 就成为社会运行的一个部分———它不仅仅是某个组织的一部分, 更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会计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二是会计职业的专业性。会计的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 无论是进行核算还是监督, 都是对组织活动的经济数据资料的准确计量和真实反映。从事这一职业的从业人员, 需要掌握专门的操作方法和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 有相应的技能要求、教育、培训和资格证书。而作为一项职业, 技能水平是第一位的, 职业能力需要学科能力做支撑, 所以有专门的学科进行专门人才的培养。我国《会计法》第38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 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 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14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遵守职业道德。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指出, 会计职业能力包括:态度、行为技能、广阔的企业视野、功能性技能、技术知识、智力能力, 可归纳为操作和决断能力。这些都是关于会计职业的专业性方面的要求。

三是会计职业的政策性。会计工作是一项精细化的管理工作, 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需要按章办事, 不能偏离财务制度和政策法规。《会计法》第1条指出:为了规范会计行为, 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制定本法。第3条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 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20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 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这些规定既是对会计工作所做的规定也是对从业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要胜任会计工作, 就必须遵章办事、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及制度。

四是会计职业道德管理的双重性。在现实生产活动中, 无论从事何种工作, 都应当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的特殊性, 对从业人员有着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 无论是对会计工作本身还是对会计从业人员都有着严格的规范, 政府制定了各种政策、法律法规、行业管理制度, 确保会计活动及会计从业人员依法依规, 按章办事。但是仅有这样的规定并不能完全保证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相关制度的遵守。因此, 在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上, 既要有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强制力, 又要有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自律, 必须两者有机结合。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在职业生活中廉洁自律, 办事客观公正, 行动遵守准则。严格的道德规范, 严谨的职业操守, 既要忠诚老板, 又要遵守法度, 会计永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 又是重要的参谋助手, 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至关重要。

三、会计职业的女性化倾向及其影响

会计职业的女性化现象由来已久,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会计从业人员的增加, 这一现象越来越明显。据研究, 1982—2000年间, 在12类专业技术类职业中, 性别构成变化最大的职业就包括会计, 会计职业是女性构成比例最大的职业之一, 1982年女性占40.68%, 1990年占59.94%, 2000年占67.39%, 与1982年相比上升26.71%, 仅次于理发员、飞行人员和领航人员以及纺织技术人员的女性比例 (吴愈晓, 吴晓刚.1982~2000:我国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研究[J].社会, 2008 (5) :145) 。另据财政部统计, 1996年国有单位和县以上集团单位共有会计人员464.93万人, 其中女性262.94万人, 占全部会计人员总数的56.55%;全国3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中, 有25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女性会计人员超过男性, 其中北京、吉林、黑龙江女性会计人员所占比例高达76%、70.6%、70.1%;从全国人口比例和国民经济各行业比例来看, 当年全国人口12.11亿, 其中女姓占48.97%, 当年国民经济各行业从业人员中, 女性从业人员占44%。2005年, 全国会计人员1200万人, 其中女性670万人, 占全部会计人员总数的55.83%左右, 当年全国人口13.06亿, 其中女姓占48.47%, 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从业人员中, 女性从业人员占45.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会计行业的女性从业人员比例远远高于各行业中女性的总就业比例, 也高于总人口中的女性比例, 会计职业中女性比例是很高的。截至2010年末, 会计从业人员约1400万人, 目前, 全国获得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远远超过这一数字, 假如会计职业女性仍维持这样的高比例, 那么女性从业者将近千万人,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②

我国会计职业的女性从业者比例如此之高, 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先从女性自身的因素来看, 男女性别的差异决定了在社会劳动分工中的差异, 在体力和创造力方面女性无法跟男性相比, 在现代婚姻家庭中, 男女性别的角色分工, 育儿持家往往是女性的专利, 女性走入职场, 紧接着就面临结婚生育, 不可避免地出现工作的中断。居于这样的客观事实, 在男强女弱的传统观念影响下, 即使女性拥有同男性一样的能力, 也较少进入男性主导的行业同男性竞争。会计这种职业, 工作相对稳定, 创造力要求不高, 准入门槛的技术性要求较低, 自然成为女性的职业首选。而且女性相对于男性更有责任心, 办事细心、耐心、稳重, 所以,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也会倾向于选择女性。其次, 从社会因素来看, 受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 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根深蒂固, 目前, 家务劳动及抚育子女的工作仍然主要落在女性头上, 而家务劳动和子女抚育都需要占用女性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和工作精力也受到制约, 这就导致女性在为企业创造价值方面难以跟男性平等竞争, 职业选择的空间比男性小, 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也与男性不同, 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不是社会对女性的期盼, 那些竞争性强, 技术要求高, 带有创造性及抽象思维, 需要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种往往让位于男性。另外, 用人单位居于成本和效益的考虑, 通常情况下, 男性往往比女性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考虑男性, 特别是生产企业, 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在员工招聘时或明或暗地歧视女性, 甚至拒聘女性, 导致了男女两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地位。③从女性行业分布来看, 农、林、牧、渔、水利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3大行业, 女性就业比例达67.5%的, 属于典型的平均劳动报酬偏低的边缘化部门。再从女性职业构成来看,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占1.0%, 专业技术人员占7.8%,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3.2%, 这称为“白领”阶层, 合计仅占女性从业人员的12.0%。④

职业性别隔离是对男女平等这一宪法原则的背离, 男女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国《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都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的劳动权, 职业性别隔离则强化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 结果是就业歧视、就业待遇歧视、就业服务和就业安全歧视, 削弱了女性经济独立的条件, 不利于妇女地位的提高。会计职业的女性化, 不利于会计事业的发展, 在女性教育投资远低于男性的社会背景下, 女性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男性低, 只好集中在较低层次的岗位, 造成女性会计人才队伍素质的结构缺陷。职业性别隔离对女性甚至整个社会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利, 对男性发展也未必有利, 在社会与文化因素的双重羁绊下, 一些女性为主的行业, 男性就业也要勇气, 社会的偏见, 用人单位的歧见, 如家政服务、保健服务、幼儿教育、图书管理、宾馆饭店等服务业, 也包括会计职业, 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女性。由于职业的性别强化, 高校招生中也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会计专业, 几乎成为女性的首选, 男学生比例很低。

四、结论与讨论

职业性别隔离是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人类是长期进化的自然产物, 生物学意义上的两性差异是先天形成的, 任何智力活动和行为的产生都有其生理基础, 两性差异的某些方面也有直接的遗传上的原因。人的自然属性, 无法也不应该抹杀。问题在于, “性别意识差异”则是男女之间因社会角色规范不同而产生的心理差异, 是人的社会属性, 它随着不同社会形态对于男女角色规范的不同而改变。职业性别隔离正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行为影响下的观念产物, 这种观念是完全可以转变的, 也是应当转变的。在文明社会, 追求男女平等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我国, 男女平等是一项国策, 《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 都赋予女性的权利与男性平等。《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这些规定是明确具体的, 体现了男女之间生存发展的平等权利。但仅有规定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落到实处, 必须在社会意识、政策法规、企业责任、女性自身等不同方面形成合力, 营造男女平等的氛围, 突破职业性别隔离的藩篱。

注释

1李黎明.制度变迁、劳动性别分工与职业性别隔离[J].市场周刊, 2012 (12) :51

2王军.乘势前进奋发作为大力推动“十二五”时期会计人才建设再上新台阶[J].会计研究, 2011 (10) :4-5

3王星辉.我国不公正职业性别隔离分析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3) :24-25

3.刘孜 幸福的基本款 篇三

约好拍片的日子,没想到是个阴霾的午后。天空苦着脸,让人的心情也很难精彩起来。然而当刘孜翩翩出现的时候,你分明看到了一种表情,那就是:幸福。能够传递温暖的幸福。

刘孜属于那种脸上随时都挂着笑的人。很自然,她脸上没妆,却自信得兀自美丽着。也许正是这种存在感,无须任何语言和动作就能让你清晰地感觉到她的存在。我们笑着说那是一种气场,让人绝对无法忽视的那种感觉。

演戏是幸福的

刘孜出生在贵州省的遵义市。爷爷给她起了一个单名“孜”字,是希望她能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孜孜不倦。自此以后,她12 岁离开家到北京舞蹈学院上学,16 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与徐静蕾、刘琳是同学。1997 年,刘孜从电影学院毕业后一直在拍戏,《永远有多远》里是徐帆的“情敌”、《我这一辈子》演张国立的“前妻”、《濠江有情》中是汤镇宗的“恋人”、《曼谷雨季》与许亚军合作、《白领公寓》中又与韩国红星安在旭演对手戏。刘孜说:“我属于随遇而安的那种人,只是自己运气实在是好。”

从早期的《神雕侠侣》、《危情时刻》,到近年的《洪湖赤卫队》、《盗版猫》等作品,十年的演艺经历,已经让刘孜出落成一名纯熟优秀的演员。“演戏对我来说是简单而快乐的事情:说简单是因为细心的经纪人会帮我打理好绝大多数事情,而我只需要专心把戏演好;说快乐嘛,演戏真的是很好玩的事情,可以让你用一段一段的时间领略完全不同的人生。”这无疑也是刘孜的幸福之一。

刘孜扮演过的角色很难找出太多的共同点,她总是乐于挑战新的角色。情感纠葛于四个男人之间的美丽律师,摩登的抽烟“坏”女孩,温婉细腻的评剧演员,可歌可泣的民族女英雄,韦爵爷的可爱老婆,刘孜准确地拿捏这些迥然不同的人物,把性格特质刻画得入木三分。谈起这些角色的时候,刘孜脸上漾着很好看的表情,她说她是做每件事情都会很专注的人,但是从某种情绪里面出来得也很快,所以她从不会是戏痴。

生活是幸福的

“我喜欢每天早上喝一杯咖啡,喜欢小野丽莎的音乐。”说这些的时候,刘孜脸上还是挂着让人羡慕的幸福感觉。

但生活中的刘孜是个很随兴的人,她会因为怀念学校生活的宁静而重新拿起书包回学校攻读研究生;她会因为自己的善良而热衷于各种公益慈善活动;在和老公恋爱之前,她甚至会因为倾慕黄健翔而搬到健翔桥住了一年。她喜欢以率性而直接的方式表达情感,虽然她偶尔也会苦恼于自己的无厘头,但这并不影响她身边的人因为她获得的幸福和快乐。

其实刘孜的生活态度到是十分认真的,比如引起各方关注的因为精装别墅质量问题,刘孜甘当“秋菊”与房地产开发商据理力争,最终诉诸法律手段解决,刘孜在爱憎分明上把天蝎座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说,一直以来对这件事情的努力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心情和个人利益是一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去做一个较真的消费者,去和这些不负责任的欺诈行为斗争到底。

房子和装修是刘孜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也难怪她会对此纠纷事件如此执著。刘孜是朋友圈子里公认的“装修大师”,这一点毋庸置疑。她曾与老公合作出版了一本叫做《家·梦想》的书,内容就是她在几次搬家装修中的体验、心得还有趣事。“老公在各方面都很支持我,如果我们出了什么问题,99% 他都会让着我。”当不经意跑题至此时,刘孜看似满不在乎的语气中渗透着难以掩饰的幸福。

人生是幸福的

虽然刘孜一直在述说自己的幸运,但你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刘孜的那种自信和幸福。

刘孜对于创意设计的钟爱大概就源于一种天性,她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而且从小就喜欢。“小时候不是有数学用的草稿纸嘛,人家都用来做题,而我就在上面画房间的透视图,床放在这儿,椅子放在那儿,外面墙是五颜六色的,屋外有石子小径。结果数学成绩就理所当然的不好。”现在的刘孜,除了演戏、上学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筹划在北京开一家创意生活馆,可以把喜欢创意设计的朋友们聚在一起,看前卫入士的设计作品,喝咖啡,听音乐。

“中国的创意设计与西方和日本相比还处于一种萌芽阶段,首先民众对于创意设计的认识通常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阶段。现在国人对于家居用品的定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我要买意大利的家具,德国的水管,价格代表品味,另一种是只要便宜实惠质量好就成。这两种并没有错误,但是却忽视了家居用品其实是主人很私人的一种味道,价值体现,甚至是生活习惯。”刘孜想要做的,除了把美轮美奂的设计作品介绍给大家之外,就是想通过她的创意生活馆,向人们宣扬一种新的生活家居理念,把家居变成人们生活情调的一部分。

然而,刘孜坦言当真正致力于运作这个项目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和令人不快的事情,很多东西甚至会与她的初衷完全相悖。她能看见这是一条路,一条她想要走的路,并且路途会很崎岖,让她无暇顾及风景。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把自己的心情记录下来,就会觉得安心,重获动力并且不会迷失方向。

“创意生活馆会让我觉得自己和原来不一样,比如一个人背起包飞赴意大利谈判,和原来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之前可能会感觉很好玩,但是现在非常明确自己是在工作,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会为之认真地付出努力。”

4.女性职业装的基本款 篇四

上世纪的女权运动在西方社会开展的如火如荼, 尊重女性, 保护女性权益成为时代的需要, 这是历史的必然。在我国, 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实现女性从封建社会的桎梏之中彻底解放出来的伟大构想, 希望实现男女平等和相互尊重。进入二十一世纪, 女性更是全面觉醒, 其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家庭地位都显著提高。中国职业女性的数量越来越多, 不仅体现了妇女的劳动权等基本权力方面得到了保障, 更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社会对于女性就业的需要和尊重, 这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也是女性大解放的一大标志。重庆市女性也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潮流之中, 女性对于自我职业的认知成为塑造新重庆女性的一大突破口, 抓住重庆女性职业认知之中的闪光点, 使之成为全体重庆女性的共同追求和集体形象, 这对于重庆女性的整体形象和素质都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成为她们整体素质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就重庆女性职业认知进行了问卷调查, 以期发现重庆女性具体的职业认知和素质水平, 并提出提升的对策。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研和个案访谈的方式进行, 课题组随机选择了重庆市内5个主城区、3个非主城区和2个县区的女性共1100人, 共收回问卷997份, 经审核, 用SPSS统计软件统计, 最后有效问卷841份, 有效回收率达到84.35%。所调查女性分布广泛, 主要体现在被试女性年龄结构, 地缘结构, 婚姻结构, 民族结构等多方面之上, 兼具社会广度和层级划分,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具体情况如下:年龄结构中18岁以下共46人, 18—49岁共725人, 50岁以上共有70人, 各自比例分别为5.5%、86.2%、19.3%, 调查年龄结构中中青年职业女性占绝大数比例, 能很好反映重庆女性的基本职业认知;地缘结构中主城五区和五个区县的调研比例基本相当, 各自达到一半左右, 这样就很好反映了女性职业特征的地区差异并协调了地区差;婚姻结构中一半以上女性为已婚妇女, 未婚女性大于离异女性, 基本符合重庆市女性婚姻状况的情况;民族状况中汉族女性占到了93%以上, 少数民族女性比例低于7%, 符合重庆民族的基本分布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职业认知是指人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形成的对某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和评价是一种主动或被动认识职业的过程或活动。”本文所指的职业认知是指重庆市女性对于对社会中或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基本认识和评价, 并就重庆女性对于优势职业的认知, 职业自我认知和市民对于女性职业的认知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 重庆女性对于优势职业的认知

被试有540位女性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更能发挥女的优势, 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4.2%, 其次是白领职业和艺术类职业, 分别是514和468位, 占了55%, 领导职业激降到30%以下237人选择, 工人、农民以及其他职业占比都在10%以下, 人数在150位左右, 还不及前三位的职业各自的一半。这些都充分表明重庆女性认为教师, 白领和艺术类职业比农业, 工人和其他适应面小的职业优势更明显, 更愿意从事这类需要更高素质和技能的职业, 而不是传统的重视体力和熟练度的职业。从以上数据很明显可以分析到:

第一, 重庆女性对于基本职业的优劣度认知趋于理性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 女性与生俱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和整个社会的劳动分工, 使得女性更适合较为稳定的、长期的、脑力化、形象化、艺术化的职业。大多数女性选择了教师, 白领和艺术类的职业, 教师职业趋于稳定, 白领职业更趋于规范化, 而艺术类职业更需要感性细腻的情感作为支撑, 这些都反映了重庆女性对于不同职业的认知是基本合理的, 没有太大的变异性。女性整体素质差于男性是不争的事实, 包括智力、能力以及技能上都有一定差距, 所以对于领导、金融和商业类的职业, 女性的优势就少一些, 这是重庆女性普遍的认识, 对于传统职业, 女性自身不小的劣势和差距。

第二, 重庆女性普遍对现代职业加以推崇, 而对传统职业加以摒弃

现代职业是新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职业, 普遍加强了对复杂技能和知识的需求, 在知识能力需求上, 明显高于传统职业。从重庆女性对于从事不同职业的认识中发现大多数女性对于优势职业都选择了更现代的职业, 而抛弃了传统职业, 主要表现在对于传统的农业, 工业和军人等职业的逐步抛弃和疏离, 转向更现代的教师、白领和艺术类职业的追求, 这都反映了传统产业下职业的没落和现代新型职业的崛起。

2. 重庆女性对于自身所从事职业的认知

重庆女性对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的认知, 最能代表她们的职业认知。从图2中可以发现, 重庆女性对于自身从事的职业的认知, 基本上一半以上认为是比较适合自己的, 有20%的认为很适合自己, 比较合适以上评价的累计百分比在70%以上, 表明绝大多数重庆女性还是对于当前职业比较满意。而很不适合的只占到总体的1%左右, 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不太合适的也只有7%左右, 总体比例不高, 以上数据表明重庆女性整体对于自己的职业还是持肯定态度, 并认为基本合适。

重庆女性基本上从事与女性基本素质相一致的职业, 调查女性的职业结构, 其中, 国企工人有59人, 占到总数的7%, 医护工作者共49人, 占到5.8%, 个体商户和一般公务员比例都达到5%以上, 务工和传媒工作者占比4%作用, 但是科技类工作者占比在0.8%左右, 总数仅10人。可以看到重庆女性对于职业的基本认知, 对于大多数女性适合的行业, 就会有很多就业人员, 不管是农业、工业、商业和政治都是如此, 但是对于科技技能要求高的科技类就业人员就很少了。大多数女性对于自身从事职业的认知都是积极的, 认为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 为其良好的职业行为打下基础。从职业结构还可以看出, 重庆妇女的职业认知相对切合实际, 主要体现在大多女性的职业素质和所从事职业相符合,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较高的职业评价和满意度, 但是也反映出重庆女性职业认知相对保守和创新性不足。

3. 重庆市民对于重庆女性职业的认知

除了重庆女性自己对于自己的职业认知外, 在女性眼中其他人对自己的职业认知和评价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样影响到重庆女性自己的职业认知和职业特质的形成。从图3可以发现, 相比重庆女性自评, 重庆市民对重庆女性职业的评价有一些相似性, 44%左右的比例认为重庆女性职业是比较适合她们的, 近20%的认为是很合适的, 这与自评基本上没有多大差别, 这表明市民中重庆女性所从事的职业基本上适合她们自己。另一方面, 对于女性所从事职业中无所谓的态度也占到了近33%的高比例, 这说明一般人对于重庆女性就业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 而不合适和很不合适的一共不超过3%, 再一次对比重庆女性对于职业的自我认识, 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本文还进行的有关重庆女性职业自评和重庆市民职业他评的相关性检验, 其相关系数为0.507, 反映不同主体对于重庆女性的职业认知趋向一致, 重庆女性对于自己的职业认知和大众的评价趋于一致。

四、重庆女性职业认知的结论与提升对策

在分析了重庆职业女性的基本认知后, 可以看到重庆女性的基本职业认知趋于合理, 切实自身的优势, 包括优势能力和优势素质;但是也有相对保守, 创新性不够。这一认知也是一个不断渐进演化的过程, 是一个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契合的过程。为了不断提升重庆女性的基本职业认知和素质, 必须进行一下三方面的提升, 以期能激励重庆女性积极有效的工作行为。

1. 加强对重庆女性职业认知的积极引导和社会的合理评价

重庆女性的基本职业认知总体上趋于合理, 但社会还是需要不断进行有效引导, 使她们坚持合理积极的职业认知, 强化这些认知的激励作用, 加强女性对职业认知的社会引导, 形成良好的职业认知氛围, 广泛宣传, 广泛学习, 争取把职业认知深入到重庆女性认知中, 促成有效的工作行为。社会的评价对于女性职业认知的树立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社会合理正面的客观评价, 能很好激励重庆女性, 但消极的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必须强化社会的合理积极评价体制机制建设, 关注主流宣传的价值评价和引导, 给予女性就业和不同职业准确的评价, 从而引导重庆女性合理有效的职业认知和行为。

2. 提升重庆女性基本职业素质

重庆女性合理的职业认知, 需要不断提升重庆女性的自我素质, 包括知识、职业素质等, 女性自身的职业素质不仅影响着她们的基本合理的职业认知, 也影响着她们有效的职业行为。这需要社会为女性的职业素质提升提供更多的平台, 逐步重视女性素质提升, 摒除传统观念的影响, 加大对女性的素质培养, 保证女性的基本受教育权, 让更多的女性有机会加入基础、和高等教育和社会职业教育体系中, 为她们素质的提升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和平台。重庆女性自身也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 应该树立和新时期相适应的社会观念, 积极走出家门, 走向社会, 更新自身陈旧的观念, 积极走出来参加社会劳动;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加强技能培训和锻炼, 努力社会工作需要,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使之不断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竞争、高压力的外在环境。

3. 加快重庆经济社会建设, 触发有效的职业认知和职业行为

一定的职业认知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 具体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价值观念相关。重庆经过十几年的直辖发展, 经济社会全面提升,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重庆女性职业认知的不断更新和提升, 但这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为社会处在瞬息万变之中, 加之重庆位于西部, 各方面发展开放度还不及东部地区, 重庆女性职业认知也没有处在最前沿的社会之中, 与东部比重庆女性职业认知还有一些差距。因此需要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建设, 促使女性不断变革和创新职业认知。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有效带动重庆女性积极有效的职业认知和职业行为的不断形成。

五、结语

重庆妇女发展规划提出要为女性的经济权益和就业机会提供社会的帮助, 是重庆妇女事业的发展方向, 要为妇女实现与男性同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力保障, 为妇女地位的提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指导和制度安排。这是我们进行调研的最终目的, 为重庆女性的素质提升和新型职业认知的形成提供现实依据, 努力实现男女平等的和谐局面。

社会就业人员结构, 随着妇女的不断加入而逐步完善, 女性的基本职业认知, 不仅仅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女性个人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基本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现实社会中的妇女除尽母职外, 还要到从事一定社会工作, 改善经济从属关系和对男性的依附性, 争取自身的经济独立地位, 这样男女之间的差距才能缩小, 男女平等才有实现的可能。”不断提升和更新重庆女性的职业认知, 促进重庆女性职业素质提升, 触发积极有效的职业行为。

参考文献

[1]重庆妇女发展规划 (2001—2010年) [EB/OL].http://www.cqwomen.org.cn, 2009-09-02

[2]周睿:重庆女性特质大调查:漂亮、能干、泼辣排前三.华龙网.2009-10-22

[3]晓利:现代优秀职业女性的七大素质[N].四川工人日报, 2000-8-8, 第004版

[4]汪琦 习以功:当代部分先进职业女性综合素质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年8月, 第13卷第48期, 25—28

5.创意时钟基本款 篇五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数人都试图探寻时间的真谛。你想成为一名科学怪咔吗?你想像科学怪咔一样去探寻时间的奥秘吗?你想拥有科学怪咔手中那种创意十足的时钟吗?对于前两个愿望,《Geek》爱莫能助;但是最后一个,找GeekChina·创意汇就对了。不过,看着别人造的东东不叫创意,自己动手,举一反三才叫创意!

大多数快餐店都会免费提供一次性叉子与勺子,去吃饭的时候倒是可以顺点出来,不过这也得有个度,一次可别太多。自己用过的一次性餐具可以带出来再利用,无非是回家之后仔细清洗而已。不过快餐店提供的一次性餐具颜色大多是黄色,最后喷漆之后效果不太好,咱们还是建议各位兄弟去沃X玛找找,一次性叉子与勺子各买一包,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银两。

先用圆规在用做钟面的卡纸上画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圆,再用3毫米的钻头在圆心的位置开孔。除此之外,追求完美的兄弟还可以将这个圆等分为12分。至于具体方法咱们就不多说了,有三角板就成,可别一门心思钻到什么用尺规作图三等分任意角这类牛角尖里去。

搞定了前面说的那些,现在就得动用剪刀将用做钟面的圆剪下来。其实干这活儿的时候,要是能有一把爱利华切圆刀,事儿绝对简单许多,只要旋转一圈,就能轻松切割出一个直径为12厘米的圆来。

将钟面切割下来之后,各位兄弟需要将一次性叉子与勺子间隔摆放,再粘接到前面画出的12等分圆的位置上,干这活儿的时候可以用木工夹来加强粘接稳定性。等胶水完全干透,咱们就可以动用黑色自喷漆整体上色了,然后将机芯穿过钟面拧紧螺母装好。最后一定别忘了将时钟翻过来,装上分针、时针与秒针哦……创意是什么,创意就是举一反三,各位兄弟自行发挥。用吸管也好,用砧板也罢,只要寥寥几步,就能造出一款带着设计范儿的时钟来。在这里咱们也不具体说明什么了,各位兄弟DIY经验丰富,想也应该知道用了神马东东,应该怎么干,现在咱们就等着看各位的创意作品了……

6.我只穿基本款 篇六

很多女人总觉得没衣服穿,花在这上头的冤枉钱数不胜数,穿上身,也不见得招人待见。对这一点,我倒是很有心得,我永远只穿基本款的衣服,然后,加入自己的兰心蕙质,巧妙搭配,闪亮出场。我的感觉是,基本款永不过时,永不出错,品位独特。

我的衣橱:白灰黑衬衣各一件,黑色和米色铅笔裤一条,黑色小背心裙一条,灰色休闲小西服、米色宽松外套各一件,灰色披肩一件,吊带背心三件;米色和灰色大衣各一件。好像就这么多了,很多女人衣服几个大衣橱都放不下,我的当家衣服都是数得清的。当然,我说的基本款绝对都是牌子货,以一抵十,大牌穿起来绝对会衬你,这些衣服穿个五年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完全不是问题,不会脱线变色难看打皱,它只会越来越服帖。我从不乱买衣服,永远也不缺衣服穿。

看我的组合吧,衬衣搭铅笔裤,腰上系一根腰带,款款而行,腰带变一变色,或者在领口系一条丝巾;再或者把衬衣敞开穿,配上灰色小吊带,麻色长裤,又是一股浪漫休闲风;秋天来了,休闲西服是百搭,配裤子,配背心裙都行,或者搭一条披肩,女人味可不是装出来的;有活动时,一件吊带背心,外套毛披肩,一个摩登女郎就现身了。冬天嘛,太简单了,外面一件纯色柔软简洁的羊绒一粒扣大衣,就能风情万种了。

“你怎么有那么多的衣服?每天穿得都那么招人眼球?”常常为穿衣烦脑不已的好友罗新问我。罗新超爱漂亮,买衣服花的钱几乎占了一半工资,但她的衣服花样总在变,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正经品相好的衣服没两件,所以,总是没有衣服穿。我因为买的都是上品货,衣服少,但特好搭配。有的女人永远缺衣服穿,永远在买,却永远也买不对,因为她们被时尚花了眼。不知是衣服在穿她,还是她在穿衣服,累得慌啊。

我清晰地记得我去台湾旅行那次,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穿着一件白衬衣,一条米色铅笔裤,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迎面走来,怎么看怎么好看,再配上亲和的笑容,真是得体啊,我都被迷住了,一个五十岁的女人这么好看,穿衣范儿啊。女人的范儿完美无缺地体现在衣服上,她穿的就是基本款,试想出现在你面前的是穿得乱七八糟的,花花绿绿,繁复啰唆,蕾丝层叠的女人,你会不会吓得马上跑掉?优雅意味着放弃,意味着拒绝,你要有态度才会有优雅,我奉劝三十岁以上,又想穿得漂亮得体的女人不要去追什么款式,只要基本款,色彩越纯越少越好。放心,越简洁的女人回头率越高,这是高明穿衣法。

怕单调?聪明的衣架女郎Kate Moss一件小黑西服可以有六种穿法,风情万种,一条豹纹丝巾把僵硬的职业装穿得风情出位,与众不同。女人的衣橱里不是少了一件衣服,你可以用丝巾啊。你会一跃而出。顺便也学一下女王的搭配,简洁款的西装外套,白色T恤,还有最爱的铅笔裤,基本款服饰因为一款豹纹围巾顿时与众不同。她的穿衣方法很多人想模仿,但不得其法,笨啊,基本款就是方法啊。

7.女性职业装的基本款 篇七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女性逐渐走入工作场所并在各行各业担任重要职责, 但是传统“男主外, 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和“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观念, 要求职业女性同时扮演贤妻良母的形象。根据《河北省职业女性在职业与家庭中困境状况问卷调查》统计, 关于是否赞同“男主外, 女主内”的传统观念, 4.7%的女性完全赞同, 52.0%的女性比较赞同, 15.7%的男性完全赞同, 48.0%的男性比较赞同。可见, 这种观念仍是社会的主流思想, 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家庭的重担使女性不能全力以赴地工作, 导致职业女性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职业、家庭双重压力使女性陷入两难的困境。

一、职业女性在职业与家庭中面临的困境

现代社会, 女性仍处于双重标准的社会评价中, 即使鼓励女性外出工作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她们生育和养育孩子的家庭责任, 因此职业女性往往面临更多的困难。

(一) 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制约依然存在

以封建伦理纲常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形成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男主外, 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模式使“男人以社会为主, 女人以家庭为主”成为一种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和性别角色意识。几千年来, 女性的社会价值都是通过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实现的。

(二) 社会角色定位对女性双重标准的要求依然存在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把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 让女性走向社会的同时, 也增加了女性的负担, 即要求女性“贤妻良母”, 又要求“自立自强”, 而对男性的评价往往侧重于社会角色这一个标准。如果女性这两个标准有一个没有达到社会期望的要求, 都会遭受社会舆论的谴责。社会要求女性在职场中要和男性一样工作和竞争, 家庭要求女性照顾子女、照顾老人, 洗衣做饭收拾屋子等。数不清的琐碎家庭事务大多落在女性的肩上, 而男性却可以心无旁骛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 法律对女性的保障难以实质落实

虽然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婚姻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 在实施过程中, 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保障措施, 没有设置有效的保障机构, 立法也仅仅停留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因此, 女性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比比皆是。现实中法律对女性的保护往往存在鞭长莫及的情况, 一旦婚姻家庭失败解体, 女性的损失往往更大。这也是女性把更多精力放在家庭竭力维系婚姻的原因所在。

二、职业女性在职业与家庭中面临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 困境产生的历史原因

我国传统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对男女两性进行了性别角色定位, 在对待女性问题上形成了一套歧视和压制女性的观念和理论, 要求女性要成为贤妻良母, 主要任务是相夫教子。因此, “夫贵妻荣”“母以子贵”的思想难以去除。现代女性尽管追求独立, 但潜意识里女性仍然是通过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从而获得自己的社会价值。这种意识使她们失去或放弃了应有的直接面对社会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二) 困境产生的社会原因

父母从孩子出生起, 就根据孩子的性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比如, 要求男孩坚强、勇敢、志在四方, 要求女孩温柔、善良、会照顾人。父母从小无形中给孩子进行了性别定位。

儿童社会化过程中, 学校教育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教育中借助教师、教材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了性别不平等的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采取了男女有别的教育方式, 对男女学生的期望存在差异, 认为男孩聪明、贪玩, 进步空间大, 认为女生踏实、肯学, 进步空间小, 进一步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另外, 通过对我国和外国多个国家的教科书进行调查, 教科书中的男性角色丰富多彩, 几乎所有的领袖、英雄、大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大艺术家都为男性所独揽, 而女性从事的职业种类少、范围局限, 涉及的女性角色也多是孝敬长辈、照顾孩子、收拾家务等温柔贤惠的形象。以上的种种会产生“累积效应”, 会使女性认同性别歧视者的价值观, 将来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步履迟疑。

大众传媒是社会舆论的载体, 它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 对现代生活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今充斥着社会的广告大都是以女性为主的广告形象, 这些内容向人们传播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信息, 还折射出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定位。广告中的女性过分注重女性外表的美丽, 过分强调女性外在的性感, 从而忽略女性坚强奋斗的身影, 很难找到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 看不见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 对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具有重大的负面影响。

(三) 困境产生的女性自身原因

女性在传统的社会观念及性别文化的长期影响下, 产生了很多制约自身发展的心理。首先是依赖心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女性常常会感到压力, 从而产生一种替代心理, 对自身发展的期望值降低, 让丈夫和子女的成就替代自己的价值。其次是牺牲心理。传统观念中女性以奉献与牺牲为美, 女性为了丈夫、孩子可以放弃事业, 放弃追求乃至一切。这种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女性的“牺牲精神”, 并将其视为传统“美德”。但正是这种牺牲精神成为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绊脚石, 弱化了女性事业追求和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另外还有畏难心理。女性对于外部世界具有挑战性、冒险性、竞争性的工作缺乏适应性, 面对新任务常常谨慎从事或表现出畏难情绪, 不敢断然接受或争取。畏难情绪严重影响了女性挑战新工作和追求创新的勇气。

综上所述, 由于历史、家庭、女性自身等原因, 导致现代职业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面临双重角色的挤压, 心理上承受着双重角色冲突带来的压力。那么, 对于女性家庭和事业是否真的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吗?女性是否必须放弃其中之一?

单纯选择家庭, 女性只有放弃自身理想的追求, 把全部人生的希望倾注于丈夫、孩子身上, 试图在丈夫事业有成的背后得到一丝安慰。由于不参加工作, 所有的家庭经济负担和生存压力都转嫁到男性身上, 女性依附于男性而生存, 女性的家庭地位势必降低, 难以平等相待。再加上现代社会诱惑巨大, 婚姻家庭极不稳定, 家庭破裂的现象比比皆是。一旦家庭出现危机, 家庭女性往往会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

如果单纯选择职业, 要么成为“剩女”, 要么婚姻失败。社会舆论的压力女性很难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即使像吴仪、朴锦慧这样的伟大女性, 提及独身的原因, 也是不无遗憾和无奈。可见, 对于女性来说, 仅仅事业有成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如果一个女性为了事业放弃孩子、家庭不管, 最后导致婚姻失败, 更不会得到社会舆论的同情和认可。

从矛盾冲突中我们看到了女性的两难选择, 而男性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 也不会面临两难选择, 他们可以专心于自己的事业, 而家庭自然有女性为其分担。但是, 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绝大多数女性不愿意顺服于这样的现实, 不愿意在贤妻良母与职业女性之间做选择, 她们希望还是有第三种选择, 那就是担负双重责任, 希望事业家庭能够两全。那么, 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女性实现两全的希望呢?

三、职业女性在职业与家庭中面临困境的解决对策

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女性面临的生活与职场的双重压力, 需要从社会、家庭、女性自身三个方面实现。

(一) 倡导社会性别公正, 优化女性生存环境

社会性别公正是职业女性在社会中受到公正对待的基础, 是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在现实生活中, 男女两性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要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必须全面优化男女平等的外部条件。

1.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提出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主流, 就是将性别平等的理念纳入社会主流决策层面, 并贯串决策的全过程。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性别意识, 是推动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进程的有力支持。尤其要强调女性是参与发展的主体, 把赋权于女性作为实现性别平等的中心, 发动女性参与决策, 提高女性的权利。社会性别问题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行动。当然, 更离不开男性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与身体力行的参与。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有利于充分认识女性对社会的贡献与价值。给予两性选择与发展的自由和空间, 使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平等、全面、充分地参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这样可以形成社会性别公正的良好环境, 促进女性成才发展。

2. 以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引领舆论方向

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 就是在思想上摒弃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腐朽思想、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 除旧布新, 在全社会形成性别平等的新风尚。一方面要克服性别偏见, 反对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和损害, 尤其是将女性“商品化”“物化”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要防止以“歌颂”的名义强化女性贤妻良母的家庭角色定位, 以“美丽”的名义损害女性身心健康, 以“关爱”的名义弱化女性社会意识。而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则通过女性内在的自我意识, 使女性以自强不息的奋斗获得平等地位。用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引领正确的舆论方向, 有助于女性在性别平等的良好文化氛围中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 把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繁重的家务劳动是羁绊女性的重要原因, 让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 需要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家务劳动社会化指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生存、维系家庭诸功能所必需的各项家务劳动, 逐步转化为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的过程, 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消费品的商品社会化和家庭服务的劳动社会化。目前, 在中国, 居民平均每人的家务消费仅占个人消费支出的4%左右, 远远不及发达国家。调查发现, 15.0%的女性承担着全部家务劳动, 42.2%的女性承担着大部分家务劳动, 这势必影响了女性在职场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充分意识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在政策上应予以倾斜, 加大鼓励和扶持家政服务业的力度。政府及相关机构正确引导建立家政服务的行业协会, 协助政府制定行业标准和家政服务业管理办法。在税收、工商登记、经营管理上给予政策优惠, 对规模较大、运作较好的家政服务机构给予重点扶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使家政行业经营更加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

通过大力发展家务服务业, 如家庭保姆、清洁业、搬运工、修理业等, 为家庭提供日常的生活服务, 将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根本上减轻妇女从事家务劳动的强度, 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提升工作能力, 有充沛的精力参与职场的竞争, 从而使职业女性获得与男性相同的的社会、经济地位。

四、提高女性自身素质

除了优化女性生存的外部环境, 改变女性内在意识也十分关键。

(一) 自立自强的意识

女性的社会角色除了女儿、妻子和母亲等这些性别角色外, 最主要的还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体, 要有独立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现代女性要争取自身的进一步解放, 必须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的“四自”精神。自尊, 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维护自己的尊严, 克服自轻自贱的传统意识;自信, 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 坚定自己的信念, 相信自己的实力, 去除妄自菲薄的思想;自立, 就是树立独立意识, 克服依赖思想, 有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勇气;自强, 就是顽强拼搏, 奋发进取, 摈弃女性天生卑弱的理念。女性只有和男性一样去拼、去搏, 去承受失败和痛苦, 才能实现梦想蜕变成一个大写的人。

(二) 独立生存的技能

女性要想拥有社会地位, 必须具备立身处世的一技之长。女性除了要照顾家庭之外, 还要参与社会工作。女性只有走进职场、走上社会, 才能经济独立, 才会学到真知灼见, 从而开阔眼界,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促进女性自身成长。现代社会日新月异, 女性必须具备独立生存的技能, 才能“我的人生我做主”, 才能做与橡树并肩而立的木棉, 而不做攀援的凌霄花;要与男性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才能取得与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 成为让人瞩目的新时代独立女性。

(三) 与人沟通的本领

具备良好的沟通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本领, 不论是与家人、与同事还是与朋友, 及时、准确的沟通能够建立起牢固的、永久的人际关系, 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减少误解。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 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沟通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保证:与家人沟通, 能使你享受天伦之乐;与恋人沟通, 能使你品尝到爱情的甘甜;在孤独时, 沟通会使你得到安慰;在忧愁时, 沟通会使你得到快乐。

擅长人际沟通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当今社会, 女性如果不善于人际沟通, 将无法与人合作, 也会失去许多机会。我们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 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才能获得成功。

(四) 创新的意识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女性同样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思维。创新不是男性的专利, 女性不能做创新的旁观者。

创新是女性的灵魂, 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女性在社会上取得更佳表现和更好发展的基础。女性只有不断学习, 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 才能发现、提高、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才会产生知识创新或技术创新, 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最大化地实现自我价值。这方面, 居里夫人、屠呦呦为女性做了表率。就一般女性而言, 女性依赖性强, 独立性差, 遇事求稳妥、乐于安于现状, 但是, 就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时代, 如果还保守女性传统的思维和观念, 一定会被这个时代淘汰。因此, 女性一定要解放思想、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才能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才能具备和男性同等的竞争实力。

社会的进步使女性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 女性应该勇于肩负起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责任。“有为才有位”, 女性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在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今女性要摆脱家庭与职业的困扰, 也许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二者一定都能做好, 让女性在人生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大放异彩, 从而赢得社会对女性的肯定与尊重。

参考文献

[1]李晨希.春天的梦想――哈工大学子的中国梦[J].青年与社会:中, 2014 (1) .

[2]张文香.保障妇女权益的立法评述[C].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

[3]张敏.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女性发展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8.女性职业装的基本款 篇八

女性参与社会发展早已成为世界潮流, 由于我国对妇女劳动就业的高度重视, 中国女性在职比例一直居世界前列。1949年新中国从法律上保障了女性在社会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等权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 女性走出家门谋求社会职业, 在各行各业展现出“半边天”的风采。

然而, 是选择传统的贤妻良母角色还是独立的社会成员角色?长期以来中国职业女性在角色定位上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就是家庭与社会双重角色的冲突。社会高速发展, 变化多端, 竞争激烈, 现代职业女性在获得了就业权利及相应社会地位同时却倍感压力沉重, 事业成功与家庭付出发生冲突, 或多或少陷于自身角色紧张矛盾的困惑之中。她们既是社会从业者, 又是家庭的主心骨, 肩负着事业与家庭的重担, 但是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 两者兼顾往往容易造成工作与家庭的角色冲突, 形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社会上“女人回家”的声音一度不绝于耳, 一些女性在高强度压力下不得不牺牲自我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太太”。现代职业女性面临的角色冲突日益尖锐化, 这也是当今中国职业女性面临的一大问题, 女性双重角色冲突仍然需要深入探讨, 给出良方。

1 职业女性双重角色冲突的原因分析

1.1 客观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始, 中国家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增多, 人们教育孩子和建设家庭的要求提高, 客观上的确给女性增加了不小压力。

有调查显示:我国职业女性中90%感到家务劳动繁重, 80%有角色困惑[1]。虽然我国妇女有较高的法律地位, 但几千年封建历史沿袭, 使得中国也是世界上轻视妇女习惯势力较强的国家。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令职业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 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而即使女性事业成功, 也要接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标准检验。男人的成功往往定位在职务升迁、专业晋升, 甚至发财致富, 而女性若取得类似成就, 却还要接受传统观念贤妻良母标准的检验。这种传统偏见和价值观念, 使得职业女性长期处于双重角色的矛盾冲突之中。现实生活中, 夫妻之间“男主外, 女主内”的职责分工依然很明显, 人们在根深蒂固的传统男性文化支配下, 往往把事业成功的女性看成不顾家、不懂生活的女强人, 似乎她们的事业成功必然以牺牲家庭为代价。许多男性不希望自己的妻子超过自己而成为所谓的女强人, 许多女性自己也不愿意做女强人, 因为一旦成为女强人, 就得承受事业家庭双方面的重担, 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社会上的一些不认同感, 这在客观上也加剧了女性双重角色的冲突。

1.2 主观原因

在客观上无法避免的传统观念下, 职业女性产生角色冲突主观上的原因主要来自女性对自我的要求和价值追求,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现代女性更注重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职业女性注重考虑的不再是通过干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 而是要在社会竞争中干一番事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努力争当女企业家、女富豪、女明星、女强人、女博士、女政治家。虽然现代社会讲究男女平等, 但通常女性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 付出的艰辛往往比男性要更多。职业女性注重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 往往给心理角色带来冲突和压力。

(2) 婚姻理念的变化影响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当前职业女性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人, 有比生儿育女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或者担心生育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些高层次文化的知识女性中“丁克家族”现象逐渐增多。她们主张男女平等, 主张经济平等, 追求精神平等, 即双方人格上的相互尊重, 对家庭义务的共同承担和负责。许多职业女性认为, 女人的价值是自己决定的, 绝不能因为嫁为人妇就随波逐流, 忽视自己的能力, 轻视自身的价值。职业女性婚姻理念的变化给角色冲突带来重要影响。

(3) 完美主义倾向给当代职业女性造成角色的压力。女人大都追求完美主义, 据调查显示, 30岁到50岁的职业女性中做事追求完美的达90%以上;女性自身对事业的要求和对家庭的责任都很高, 事业家庭兼顾成为主流角色理想, 反映了职业女性在角色心理的更高层次上的追求两全其美。但是现实生活又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境界[1]。女性的事业心越强, 家庭责任感越重, 女性的角色冲突就越明显, 当女性追求事业与奉献家庭相冲突时, 社会和家庭对女性的双重要求迫使女性产生自责和负疚心理, 往往以牺牲自我价值的代价来达到心理平衡。

2 解决职业女性双重角色冲突的对策思考

马克思曾指出:“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而现代女性的角色期望是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内在统一, 现代女性的人生价值是人的价值与女人的价值的内在统一。要给职业女性心理减压, 要实现女性人生价值的和谐统一, [2]需要全社会从观念上、政策上以及女性自我调整各方面来改变和完善。

2.1 要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鼓励女性轻松走向社会, 享受劳动的权利和工作的成就

女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最容易成为裁员、下岗的首选对象。时至今日, 农村里失学的大多数还是女孩子, 城市里下岗的也多半是女职工, 可见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还未根除, 社会舆论声势还不够。必须改变男性对人生价值与角色期待的认识, 当职业女性接受男性的“贤妻良母”期待时, 职业男性也应接受女性对他们的“模范丈夫”的期待, 这样就在人生价值与角色期待上达到了男女平等的真正和谐统一。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 要取得和男性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关键在于要拥有获得独立经济收入的途径。而女性广泛就业、高层次就业, 将会逐渐改变传统的家庭角色价值观。社会舆论不能大肆鼓吹女性表现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 也不能把富有创造性的成功职业女性歪曲成强人模式, 更不能把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责任强加在女性身上。

2.2 社会要为职业女性创造更宽松的环境, 为女性施展才华提供天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的体力劳动强度已在很多领域大大减弱, 过去只有男性才能干的事情现在女性也可以毫不费劲地做到。但现实生活中, 用人单位“宁选武大郎, 不选穆桂英”的情况却普遍存在。从女大学生到女职工, 女性的就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问题。有资料调查显示, 在同样的用工选择中, 大学毕业生的男女性别差异表现明显。男生的平均就业率是75%, 而女生的平均就业率只在30%左右[2]。

笔者认为, 职业女性作为社会成员, 其双重角色和谐统一是建立在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的, 因此社会要为职业女性的双重角色统一创造条件。首先国家通过完善立法、规范男女公平就业的权利。要进一步推动就业立法工作, 从源头上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其次, 从法律层面加大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力度,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促进政府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除极个别特殊工种外, 男女比例不应当成为女性就业的绊脚石, 对用人单位性别歧视应给予明确的惩罚和打击, 保证职业女性在职场竞争中不受性别的限制。第三, 要健全妇女生育的社会保障和补偿机制, 用人单位是以利润最大化来对待女性的求职, 如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哺乳、养育幼儿的需要对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彻底打消用人单位对录用女性存在的潜在抵抗心理, 给职业女性以工作安全感。

2.3 职业女性要克服重重阻力, 自尊自爱, 正确抉择, 灵活承担双重角色, 自己给自己减压

角色冲突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如果无法彻底消除冲突, 那么不妨缓解或分散压力, 根本原则有一条:要么改变你对环境的反应, 要么改变你对待处境的方式。当女性面临事业与家庭双趋冲突, 需要表现出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职业女性要摆脱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 要克服自卑、依赖、保守心理, 增强竞争意识, 敢于向社会主动挑战, 为自己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 努力实现自我社会价值, 从中获得成就感, 减少社会角色带给自己的压力。

当然, 职业女性既要有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同时也要掌握经营和管理家庭的能力, 掌握好家庭角色规律, 理顺家庭内的各种关系。根据实际生活情况,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角色实践有所侧重, 要能够在某个阶段为了某种角色而暂时放低对另一角色的要求, 例如女性在生育哺乳的人生阶段, 家庭和孩子放在第一位, 灵活承担双重角色, 自己给自己减压。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为协助奥巴马不得不辞去年薪高达27万美元的工作, 牺牲自己的独立性。从职业女性转型为家庭妇女, 米歇尔经历了一系列自我心理调整, 在角色冲突中选择了妥协于家庭, 但妥协并不是自我放弃, 米歇尔充满乐观地说:“等到奥巴马任期结束, 我才48岁, 正是干事业的好年华, 那时候孩子们大了, 我可以心无旁骛地实现我的梦想。”可见面对角色冲突有时候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暂时放弃是一种平衡, 是为了建立一种富有弹性的生活机制。[3]

3 结语

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记载着妇女的一份功劳, 没有女性的参与, 国家难以富强和安宁。建设和谐社会, 就是要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要建立和健全各种制度体系以及法律规范和道德标准, 加强法规建设和社会监管, 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 各方共同努力, 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此外要缓解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带来的心理压力, 女性自身应该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其实, 家庭与事业之间并不矛盾, 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是可以协调统一的, 一个独立坚强、成熟而智慧的职业女性是能够在双重角色冲突中找到心理平衡的。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 物质文明的发展和法律规范的完善, 女性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 职业女性应该拥有良好心态, 学会合理地角色定位和角色调适, 从而使自身获得更有成效、更加全面的发展。

摘要:中国职业女性面对家庭与社会双重角色的冲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叫“女人回家”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这也是当今中国职业女性面临的一大问题, 女性双重角色冲突仍然需要深入探讨。现代女性的角色期望是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内在统一。要给职业女性心理减压, 要实现女性人生价值的和谐统一, 需要全社会从观念上、政策上以及女性自我调整各方面来改变和完善。

关键词:职业女性,角色冲突,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姜淳和.试论职业女性的双重角色冲突[J].延边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5) .

[2]徐州市妇联关于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调研与思考[EB/OL].http://www.xici.net/d95995522.htm, 2009-08-05.

9.太阳镜我们只爱基本款 篇九

物质专题栏目欢迎读者来信咨询各种关于时尚品位的话题或者疑惑,Dr.BIZMODE将会与你分享最物质、最优雅的产品与趣事,并且回答你的所有问题。

来信请email至bizmode@vip.sina.com。

在很多港台街拍照片中,明星戴着的黑超不但是修饰脸部轮廓的显效配饰,同时还是制造神秘感的最佳道具。似乎太阳镜已经成为掩人耳目的必备单品了。抛开明星的低调不说,时尚男士们对于太阳镜关注的热度也像这个夏天的气温一样,持续“高烧”。

关于太阳镜的Q&A

Q:难道我尽情感受夏日的阳光不好吗,或者我可以戴遮阳帽,为什么一定要戴太阳镜?

A:1.其实很多男士都会觉得戴太阳镜太麻烦,其实这是既时尚又护眼的事儿。人眼在阳光下通常要靠调节瞳孔大小来调节通光量,当光线强度超过人眼调节能力,就会对人眼造成伤害。所以夏天在户外活动场所,一定要选择遮阳镜来遮挡阳光,以减轻眼睛调节造成的疲劳或强光刺激造成的伤害。如果是在户外打高尔夫球的话,只戴一顶遮阳帽肯定是不够的。还要选择更为专业的太阳镜。

2.太阳镜的装饰效果也同样不可小觑。根据不同脸型,选择不同的太阳镜可以变幻出不同的气质,现在无论是经典款、运动款还是时装镜的设计都相当精巧,装饰性也非常强。

Q:长时间不戴太阳镜真的会影响视力吗?还会有更可拍的事情发生吗?

A:夏天紫外线照射更为强烈,人眼的角膜和晶体是最容易受到紫外线损害的眼部组织,这些器官都相当精密和脆弱。如果长期让眼睛“晒太阳”,很容易导致眼部皮肤的迅速衰老,甚至患上白内障。

Q:请问墨镜就是太阳镜么?

A:这是个好问题。太阳镜的概念和品种较为宽泛,是遮阳的专用眼镜。在夏天、春秋季的晴天,或者是在海滩上、郊游时使用,可减轻眼睛调节造成的疲劳或强光刺激造成的伤害。太阳镜按照使用环境可以分为5级,如多云、晴天、室外运动等。而墨镜只用于遮阳,所以严格地说,用墨镜来形容太阳镜不够准确。

Q:现在专柜里的太阳镜非常多,到底太阳镜分几类?

A:按照国际标准的规定,太阳镜被列为个人眼部保护用品的范畴,因为太阳镜在夏季佩戴的时间最长,主要功能是为了遮挡刺眼阳光。然而,国际标准又把太阳镜细分为“时装镜(浅色太阳镜)”和“一般用途用镜(遮阳镜)”。标准中对“时装镜(浅色太阳镜)”的质量要求比较低。因为“时装镜(浅色太阳镜)”主要突出的是款式,佩戴者注重的是装饰,而不是保护功能。标准中对“一般用途用镜(遮阳镜)”的质量要求则比较严,其中包括对防紫外线,以及屈光度和棱镜度的指标要求。

Q:我是个十足的眼镜控,在挑选太阳镜的时候,多数是看外观和佩戴后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太阳镜才是优质的?

A:一副太阳镜看上去非常简单,也就是在某种塑料或金属框架里有两片彩色的玻璃片或塑料片。还有比这更加简单的吗?事实上,两片玻璃镜片可以产生很多差别,当您使用太阳镜时,这些区别还会对您有极大的影响。

优质太阳镜必备四点

防止紫外线照射:太阳镜能防止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紫外线会损伤角膜和视网膜,优质太阳镜能完全消除紫外线的照射。

防止强光照射:太阳镜能防止强光的照射。当眼睛接收到过多光线时,会自然地收缩虹膜。一旦虹膜收缩到极限状态,接着人们就需要眯眼。如果光线仍然过多,例如雪地反射的太阳光,将会对视网膜产生损伤。优质太阳镜能滤去多达97%的强光。

防止眩光照射:太阳镜能防止眩光的照射。光线射到凸凹不平的路面、水面等地方时会产生不规则的漫反射光,眩光的出现会增强亮度、减弱色彩饱和度,使物体轮廓变得模糊不清,使眼睛疲劳、不适。优质太阳镜能利用偏光技术完全消除此类眩光,后面会专门介绍偏光镜片。

消除特定频率光线:太阳镜能消除特定频率的光线。某些频率的光线会模糊视线,而其他一些频率的光线能增强对比度。为太阳镜选择正确的颜色,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下得到更好的效果。

镜片分类

抗反光防护镜片:这种镜片是在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氟化镁,以防止强光反射,让你看东西更加清晰且不受强光干扰。要检测你的眼镜是否真的采用抗反光防护镜片,可将眼镜对准光源,若你看到紫色和绿色的反光,那就表示镜片上确实涂有防反射的保护膜。

彩色镜片:也称做“染色镜片”,就是在镜片制作过程中,加上一些化学物质,让镜片呈现不同色彩,用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这是太阳镜最常使用的镜片类型。

涂色镜片:这种镜片呈现的效果与彩色镜片相同,但在制作工艺上不同,是将颜色涂在镜片表面,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渐层式涂色镜片”,颜色是上面最深,然后往下渐浅。一般有度数的太阳眼镜多是以涂色方式处理镜片。

偏光镜片:为了过滤太阳照在水面、陆地或雪地上反射出的刺眼光线,在镜片上加入垂直向的特殊涂料,就称为偏光镜片。最适合户外运动(例如海上活动、滑雪或钓鱼)时使用,但一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开车时,并不适用,因为它反而会让你更看不清楚。

变色镜片:也有人称为“感光镜片”。因为在镜片上加入卤化银,让原本透明无色的镜片,遇上强光照射时,就会变成有色镜片,所以适合于室内室外同时使用。

经典款:说到太阳镜又怎么能不提Ray Ban?“防眩光”与蛤蟆镜基本成了Ray Ban的代名词,由飞行镜演变而来的经典的3025偏光眼镜,还有被好莱坞明星们钟爱的经典款Wayfarer,已经被无数次重新打造后继续畅销。今年Wayfarer又推出珍稀图案系列,让这款眼镜更加鲜艳俏皮。但值得一说的是,这两款眼镜虽然经典,但是对于脸型还是稍微有些挑剔的。

让你星味十足的炫酷眼镜

D字框基本款:D字框太阳镜镜框一般为树脂材质,是太阳镜中的百搭基本款,很中性,男性女性都可以选择。尤其以黑色、茶色居多。

圆形复古太阳镜:圆形的复古款太阳镜与最初的墨镜有点类似,我们可以在很多年代戏里面看到,当时最为时髦的人几乎都会戴上这样的眼镜。虽然都是圆形,但是近几年的圆形镜片在弧度上稍加改良就变得非常时尚了。

金属镜架款:

很有怀旧意味的金属框架太阳镜在视觉上给人更为精致的感觉,这种轻巧的太阳镜受到很多时尚人士的宠爱,经久不衰。

双鼻梁镜架复古款:双鼻梁镜架带有上世纪70年代风格,这种风格的太阳镜也是从飞行镜变幻而来,整体看上去会比较柔和,几乎所有的时尚品牌每年都会推出这样的太阳镜。

功能款太阳镜:这类眼镜多是运动品牌推出的专业型眼镜,大多适用于户外运动。能提供无与伦比的冲击保护和100%紫外线防护,有效保护双目,以其最佳光学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清晰、更锐利、更真实的视觉影像。功能款太阳镜一直不段突破创新科技,亦能有效保护眼睛不受水面、雪地或有光泽物体的反射光影响,是高亮度、高眩光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购买太阳镜的最佳时间:

春季是购买太阳镜的最佳季节,尤其是在三四月份的时候,这是由于它不但能够彻底阻挡从这个季节开始泛滥的紫外线,并且可以引领开年的时装趋势。从春季开始就需要关注那些在经典的基调上更加入了实用性的板材材质、夸张的镜框和绚丽的色彩的太阳镜。

太阳镜的由来:

关于太阳镜的发明一直是几个国家争论的焦点,有人说根据12世纪刘祁所著的《归潜志》记载,最早的墨镜(不具备太阳镜的功能)是用烟晶制造的,一般只有衙门里的官大人们才能戴,不是为遮挡刺眼的阳光,而是为了在听取供词时,不让别人看到他的反应。最多的一种说法是,18世纪欧洲进入工业化时代,由于玻璃制造和精密金属的加工行业日趋完善,所以手工制作的眼镜也应运而生。敞篷飞机和汽车的风靡带来的就是风镜的流行。太阳镜的发展趋势一直很稳健,经典的墨镜造型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仍然被大量时尚人士追捧。尤其在近几年,经典墨镜款式的回潮尤为明显,各大品牌也纷纷加入了这场复古浪潮,最为突出的是飞行员眼镜和上个世纪80年代黑胶镜框的流行。

可以戴圆形的,或者是在轮廓上有较大弧度的太阳镜。

圆脸的人不适合戴镜片过小的太阳镜,宜选择椭圆形的猫眼眼镜款式或者是选宽边的方形眼镜。框架稍粗,镜片颜色偏冷、较深的眼镜也有“瘦脸”的效果。

这种脸型属于很标准的脸庞,适合戴硬朗的方形太阳镜,当然戴其他形状的太阳镜也ok。

太阳镜与四种基本脸型适合戴圆形或椭圆形镜框。

脸长的人通常是脸部宽度不够,是窄而长的脸型。这种脸型通常给人感觉过于严肃,可以戴大镜片太阳镜,从整体上让脸部长度适中。太过暗淡的黑色、褐色镜片会使脸型重心失调,上下比例不当。

百搭脸型,有这样面孔的男人,非常讨巧,只要不过分夸张的太阳镜都适合。但值得一提的是,方形、长椭圆形的镜框,很容易让脸型比例不协调。

这种方脸,我们专门指的是四方脸,这样脸型的男士不易戴镜架过小的眼镜,有较大弧度的太阳镜,会显得脸庞更圆润。

椭圆形的眼镜片可以修饰脸部,以达到从视觉上削减丰满脸庞的效果,高于太阳穴的镜架更能打破脸部的轮廓。避免挑选偏圆的样式,这样会令原本圆润的脸颊显得更圆。

效果分析

■ 中国人脸型示例

■ 欧美人脸型示例

a 太阳穴距离,中国人比欧美人宽6mm左右

b 眼镜铰链(合页)部位,中国人比欧美人宽5mm左右

c 头部后端(相对于眼镜的脚套位置)距离,中国人比欧美人窄5mm左右

d 鼻梁正面,中国人比欧美人宽1mm左右

e 鼻梁侧面,中国人比欧美人略低且内陷中国人与外国人的脸型差异

关安全性能标识

优质的太阳镜,具有安全防护的专业标识,其镜片采用诸如PC片等抗冲击的材料制作,在标签和说明书上往往会标上“有抗冲击性能”、“通过美国FDA认证”、“符合欧美最高标准”等等,如果产品能达到标识上的要求,对于摩托车手、驾驶员等对安全性能有特殊要求的消费者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太阳镜使用常识

太阳镜配戴不当易患眼疾,阴天和室内没有必要戴太阳镜。有些人不分场合,不论太阳光强弱,甚至在黄昏、傍晚,以及看电影、电视时也戴着太阳镜,这必然会加重眼睛调节的负担,引起眼肌紧张和疲劳,使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严重时会出现头晕眼花、不能久视等症状。除了玻璃片的太阳镜外,其他的太阳镜镜片材料耐磨性不高,使用者应经常注意太阳镜的表面情况,当磨损影响清晰度时,应及时更换。

劣质太阳镜对您的损害

上一篇:公文基础知识培训下一篇:充实自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