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

2024-10-2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精选12篇)

1.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 篇一

识字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暑假老师去了一个地方旅游,给你们看几张图片,猜一猜我去的是哪?(江南水乡)

2.识字1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秋天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1(板书:识字1)

二.初读韵文,读准字音,读通韵文

1.小老师领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相机纠正字音。2.指名认读韵文,相机纠正字音.3.齐读韵文,一气呵成,读顺畅,读流利。

三、学习课文,理解词串

(一)、学习第一组词串 1.指名朗读

2.这些词语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天)为什么说秋天是金色的?看图,秋天地里的庄稼成熟了,金黄金黄的,看了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3.理解:水乡,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地方才称得上水乡吗?(水乡就是湖泊、河流多的地方,苏州就是江南水乡。)4.“烟

波”描写了怎 样 的一 幅 画 面

?(看 图 理 解,湖 面上

水 汽 蒸

腾,烟

雾 笼

罩)5.师小结并引导朗读:金秋十月,江南水乡的湖面上水汽蒸腾,烟雾笼罩,十分迷人。让我们读出这样的迷人。(指名读,再集体朗读)

(二)学习第二组词串 1.指名朗读

2.理解:荷塘、菱藕、芦苇。1)荷塘:种满荷花的池塘。

2)荷塘里开满了荷花,真漂亮!小朋友知道在荷叶的底下,在池塘的泥土里还有什么吗?(出示:藕)小朋友们吃过藕吗?介绍一下在荷塘的水面上还有一种水草植物,它能结出一种鲜嫩的果实来,叫做“菱”,(出示实物“菱”)认识吗?介绍一下。“菱藕”是咱们江南水乡特有的鲜美食物,人们都喜爱吃。

3)池塘边上,长长的像睫毛一样的植物就是“芦苇”,它具有保土固堤的作用,杆子可

以用

造 纸、造 丝 的原 料,也 可编 织 芦 席,夏 秋

季 节 开 花,称为芦花,可做扫帚。

4)拓展:江南水乡物产丰富,除“菱藕”外,还有哪些特有的水产?(鱼虾、螃蟹、荸荠、茨菇、鸡豆米等等。

5)师小结并引导朗读:江南水乡的荷塘物产丰富,景色迷人,美吗?让我们读出的荷塘的美(指名读,集体朗读)

(三)学习第三组词串

过度:夕阳中的水乡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1.指名朗读 2.夕阳中的水乡是怎样的呢?(看画面)看远处湖面上飘着的是什么?一条条渔船迎着夕阳回家了。

3.渔船上装着什么?这些渔船上的渔夫在干什么?(渔民们满载而归,一边摇着船,一边放声歌唱)

4.师小结并指导朗读:夕阳中的水乡也是那么迷人,让我们朗读来表达。(指名读,再集体朗读)

(四)学习第四组词串过渡:

西下,渔 民 们 回

家了,吃 上 了热

腾的晚饭,不

觉,月儿就挂上了天空。(出示:黑夜的水乡图):看,夜晚的江南水乡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1.指名朗读词串

2火红的枫叶在月光中摇曳,沙沙作响,像是在干什么?(在给我们演奏)

3、夜色降临,渔船上的什么亮起来了?(渔灯),那点点灯火仿佛是什么?(天上的星星)

4.月光下的水乡是多么宁静,多么迷人,让我们用读出月色下水乡的美。(指名朗读,再集体朗读)

四、指导朗读全文 1.朗读全文

过渡: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游览了美丽的金秋水乡。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水乡吗?能把它读好吗?

1)那老师和你们一块儿来试试,好吗?(师生同读识字)2)小朋友真了不起,已经能和老师一起把这么多的词语都读出来了,那一个一个小朋友来读,敢吗?先练练。(同桌练读,互相纠正)3)指名读,师生评议。2.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读得那么棒,能不能试着背一背?

2)讲解背诵的方法,想试试老师的好办法吗?(学生尝试背诵)3)指名背,师生评议

4)齐背。真美!老师很感谢你们优美的背诵,把我带进了美丽的金秋水乡。

五、作业 1.背过识字1 2。画一幅关于秋天的美丽图画。(能把今天学的词汇画出来就更好了哦)

2.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 篇二

【教学案例】

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 (教师计时, 学生感受)

师:1分钟时间长吗?

生:长。

师:1分钟内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分组体验。 (学生分成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五个小组)

生:我1分钟做了18道口算题。

生:我1分钟写了10个字。

生:我1分钟跳了43下。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

师:是啊, 在短短的1分钟内能做这么多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啊!

【分析】

笔者所听过的“认识时分”的课堂教学中, 都有这样的环节,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长短并体现出1分钟的价值, 教师总会创设一个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情境, 试图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的价值,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从表面上看这个情境是让学生“动”了起来, 让课堂“活”了起来, 让气氛“火”了起来。但是, 在热闹的背后学生有没有真正对时间进行体验和感觉?学生们在活动中关注的到底是对时间长短的感受, 还是关注跳了多少次、写了多少字等具体的数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教师安排了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等实际活动, 并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体会1分钟的价值, 但是, 学生在活动中忙于对具体数据的记忆, 忙于“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去, 感官上的兴奋“淹没”了活动的最终目的。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中, 学生无暇去体会、感受时间的长短, 没有体会到数学本质之美, 没有享受到学习成功之乐, 导致了这节课主体目标——体验时间长短的缺失。那么“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忽略活动本身带来的兴奋, 而去关注活动背后的时间?学生有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体验1分钟有多长?” (陈洪杰语) 没有让学生经历深刻的思维活动的课堂, 没有让学生积累铭刻于心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次低效之旅, 甚至是无效之程。

二、分析教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第一课时的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观察主题图, 数出钟面上大小格, 认识时分单位、时分的进率。其中第三板块是介绍“1小时”和“1分”, 让学生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教材先直接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然后出示了两个钟表走动的画面。这样编排的目的是提醒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要演示钟表的走动现象或让学生动手拨一拨, 通过动态演示, 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1小时和1分钟。

明确了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以后, 再来确定这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浅层要求是让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中层要求是让学生明确时针 (分针) 从钟面上的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多少时 (分) ;高层要求是让学生体会到1分钟、1小时的长短,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设计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材安排的常见量中, 时间单位既不像人民币单位那样可以看得见、在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 也不像质量单位那样可以通过实际的掂一掂、提一提等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 它看不见也摸不着, 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数学课程标准》对时间单位的要求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验时间的长短。针对时间单位的特点和《课标》要求, 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 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时间的感觉, 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体验机会, 培养学生较为准确的时间感。

学生的感觉时间与实际时间总有一定距离, 因为时间感与个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息息相关。如果注意力集中, 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 如案例中的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1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如果对时间采取的是无意注意, 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 例如案例中学生分组活动时, 关注的是跳绳或口算的具体数据, 忽略了对1分钟的注意, 所以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说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另外, 时间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 逐步矫正学生的时间错觉。既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创设感悟时间的情境, 又要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走”出来, 准确地把握时间的长短, 缩短学生感觉时间和实际时间之间的差距。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 时间单位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为此, 笔者提出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教学新思路, 采取了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的教学策略, 通过反复练习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 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感觉。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认识时分”的第三板块。

【教学目标】

1.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1分钟或几分钟、1小时或几小时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 课内部分

1.认识1分钟和几分钟。

师:你知道分钟“姐姐”每走一步是多长时间吗?

(学生回答后, 操作手中的学具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表示多长时间?从“12”走到“6”呢?从“3”走到“11”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20分钟, 分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了数字几?

2.认识1小时和几小时。

教师演示后问现在是哪根指针在走动?走了几大格?是多长时间?

师:时针“妹妹”每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 时针从数字“12”走到“5”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8小时, 时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1分钟和1小时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来, 使课本上静止的图片活动起来, 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两个指针所走过的“路程”, 加深了学生对时分概念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 教师提出了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几分 (或几时) 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的问题, 既巩固了学生对1小时和1分钟的认识, 又训练了学生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1分钟。

师:请同学们坐直身体、闭上眼睛, 体会1分钟究竟有多长, 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再来体会一下1分钟的长短。

教师播放音乐“小兔乖乖”, 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师:现在你觉得1分钟有多长?为什么两次的感觉不同呢?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一个矛盾的情境, 激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 在前后对比中去体会1分钟的长短, 从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 明确实际时间与自己的感觉时间之间的距离, 明白要建立起准确的时间感需要反复的训练。)

4.体会几分钟。

师:现在来考考大家对时间的感觉, 一半的学生写字, 一半的学生静坐。

教师计时3分钟后, 让学生说出刚才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8页, 独立完成第4到第7题。

师:从开始做题到现在大约多少分钟?

(设计意图:从有意记忆到无意记忆, 从间隔计时到回想计时, 通过多种策略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经历感悟时间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对分钟的时间概念, 逐步形成对现实时间的敏感意识。)

(二) 课外部分

1.想象与体验结合。

让学生想象, 在学校里从什么活动到什么活动是1小时。然后, 教师安排学生切身感受1小时的长短。

2.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到校、晨读、早操、课堂、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段,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1小时及几小时的感觉, 如回想一下从早操到第一节课下课有没有1小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在家里活动的时间进行训练, 如从放学到完成家庭作业一共有多长时间?

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 篇三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背景介绍: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我们一线的大多数教师总是让用简单枯燥的识字教学来教学,结果孩子们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本节课教学,我旨在通过多媒体画面让孩子们能够乐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用了“复习导入新课——借助图画,初知偏旁和韵文——探究规律,区别‘礻、衤——看图读韵文识字,理解词语——小结——自主识字,指导书写”这几个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礻、衤”两个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区别易于混淆的“礻、衤”这一组偏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小朋友,这学期的《识字4》我们已经辨析了“木、禾”“、艹”“日、目”和“冫、氵”这四组形近偏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的形式出现的看图读韵文识字。

2.板书课题:识字7,生齐读。

【上课开始,交代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被激发,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借助图画,初知偏旁和韵文

1.(多媒体出示图表)看看图表上列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

3.生自由读韵文的第一、二行。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互相正音。

4.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利用多媒体课件,初步感知偏旁和韵文,让孩子们从画面中感受偏旁的区别。培养孩子们观察、探究能力、说话能力。】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识别两个偏旁的字

1.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礻”有关的字?指名说。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1)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认识裙。

(2)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衤”有关的字?指名说说。

(3)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4)连起来诵读第一二两行。

【通过观看部首演变,让孩子们对部首和字的印象深刻。这样,孩子们学生生字的兴趣也变得浓厚,更好地记忆了生字。】

四、看图读韵文识字,理解词语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这三幅图。

神话:我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自由说说。如:嫦娥奔月、沉香救母、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等。

祝福:请学生说一句祝福的话。

祖先:如图中画的原始人,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

【让孩子们通过学过、读过的神话故事来理解词语,感知词语和图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一看到图就能想到“神话、祝福、祖先”】

五、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神话、祝福、祖先”都与什么有关?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第二组词语“裙子、裤子、衬衫”都与什么有关?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

2.齐读词语。

【通过总结让孩子们明白两个偏旁的汉字的规律,利用这种规律来给自己头脑中类似这种偏旁的汉字进行分类。渗透到这类词语,让孩子们产生梳理同类词语的意识。】

六、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读。

2.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4.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写字教学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所以教学中要做到扎实有效。我注重让孩子们先观察、分析字形结构,比较两个偏旁的不同后,再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写字练习时,我们进行适当的讲评,并将孩子们写得好的字展示出来,让其他孩子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能够取长补短,在以后的练习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所以本节课我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揭示部首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汉字的规律。运用多种方式学习、理解词语,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学习中认识词语,领会词语。在学写生字前,再一次回顾两个偏旁的区别,回顾本课内容,再一次强调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4.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二、看图学习生词

(一)认识昆虫,学习名称

1、(投影片出示各种昆虫图片)你认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2、学生看图介绍自己熟悉的昆虫(名字、习性、作用)。

3、卡片出示: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昆虫的名字。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正音。

(3)齐读词语。

(4)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它们爱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他们的踪迹吧!

(二)学习第一、二行词语

1、(多媒体出示郊外图片)这里就是昆虫们的乐园,看,这里有什么?

2、出示词语:田野、树木、花丛

(1)指名拼读词语,学生齐读。

(2)你能把这些风景说美吗?()的田野、()的树木、()的花丛

(3)连起来说一说郊外的风景。

3、瞧,一群小朋友来到郊外,他们在干什么呢?出示字卡:观察、采集、昆虫

(1)指名拼读,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自由练习认读,练习用词语说话。

4、对了,星期天,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要举办一次昆虫知识竞赛,他们决定采集一些昆虫的标本。你们知道什么叫标本吗? 教师出示蝴蝶标本,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标本,蝴蝶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也非常漂亮。

4、同学们来到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我们来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昆虫?

三、诵读韵文

1、归类读韵文。

2、背诵课文,边背边想象。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中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识字4》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识字课。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写的是6种小动物在夏天里活动的情形。这些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也大多是虫字旁的字。教学时可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识字,用多样和有趣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和了解夏天的美好。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低年级能使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要求: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况且本课为识字课,因此,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

二、说教法、学法: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借助图片,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同时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观察、谈话,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本课看图识字的教材特点,教学中突出在玩中学乐中学,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同时注重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二)、看图学习生词

认识昆虫,学习名称

1、(投影片出示各种昆虫图片)你认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2、学生看图介绍自己熟悉的昆虫(名字、习性、作用)。

3、卡片出示: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昆虫的名字。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正音。

(3)齐读词语。

(4)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它们爱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他们的踪迹吧!

学习第一、二行词语

1、(多媒体出示郊外图片)这里就是昆虫们的乐园,看,这里有什么?

2、出示词语:田野、树木、花丛

(1)指名拼读词语,学生齐读。

(2)你能把这些风景说美吗?()的田野、()的树木、()的花丛

(3)连起来说一说郊外的风景。

3、瞧,一群小朋友来到郊外,他们在干什么呢?出示字卡:观察、采集、昆虫

(1)指名拼读,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自由练习认读,练习用词语说话。

4、对了,星期天,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要举办一次昆虫知识竞赛,他们决定采集一些昆虫的标本。你们知道什么叫标本吗? 教师出示蝴蝶标本,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标本,蝴蝶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也非常漂亮。

5、同学们来到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我们来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昆虫?

(三)、诵读韵文

1、归类读韵文。

2、背诵课文,边背边想象。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5.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教学设计 篇五

1.学会4个生字。

2.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做过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变化,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汉字朋友,你们想认识吗?

(课件逐渐出示“包”字的演变过程)

2.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字?

3.这就是包字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

4.出示包字的词语朋友。指读。

5.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神奇,在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二、跟着包字去旅行。认识“苞、饱、炮、泡”

(一)认识“苞”

1.有一天,包在公园里散步,看见了碧绿的树,五彩的花,它们成为了好朋友。它们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字呢

(课件出示:苞 花苞)

2.指读词语。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认识“饱”

1.包玩得又累又饿,他得回家吃饭了,妈妈为它准备了美味的食物,它高兴极了,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它和食物在一起,又变成了什么字呢?

(课件出示饱 饱满)

2.指读,读出感受。

3.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饱满的?(课件出示)

(三)认识“炮”

1.包吃饱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发射火炮的场景,它很喜欢这个节目,于是它和火成为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炮 火炮)

2.指读,读出感受。

(四)认识“泡”

1.看完电视,包该睡觉了。包很爱干净,睡觉前总喜欢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课件出示泡 水泡)

2.指导朗读。

三、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1.找找这四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结。

四、看图学儿歌。

1.观察插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指生说。

3.指导读儿歌。

五、学写生字。

1.师范写“包”。横折钩往里收,竖弯钩往外伸。竖弯钩竖直弯圆横平尾巴翘。

2.学生描红临写。

3.师范写“饱”写字秘诀:左横右横对对齐。

4.学生描红临写。

5.反馈,评价。

六、作业设计:

查字典,给四个形声字找更多的词语朋友。

七、板书设计:

识字8

包 饱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教材由插图、4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儿歌三部分组成。插图旨在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区字形,理解字义,防止混淆;儿歌为学生学习生字提供了良好的语境。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课为形声字识字。因为形声字占汉字的70%,做好形声字的教学工作对于小学二年级老师来讲尤其重要。这组字就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文插图来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

设计理念: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课标》中本学段的识字写字要求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识字教学时有效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图像以及创设多种多样的语境,注重传授识字方法和识字规律,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提高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写字教学时注重执笔姿势和身体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规范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儿歌,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4、能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5、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地识字,写字。

难点: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方法:换形旁(部首)法、儿歌识字法、教学准备:部首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白板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包、饱、泡”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部首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白板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象形字导入观看象形字“鱼”的视频。

学习生字“包”读准字音,认识生字,学会运用。

学习四个形声字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自主识字。

拓展,形声字特点总结拓展“包”字家族,形声字特点儿歌。

课间操“包”字家族儿歌加动作。

指导写字观察字形,教师范写,练习,反馈。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调动已有识字经验。

1、播放《鱼字》视频。(1分钟)

2、交流,调动已有识字经验,激趣。(3分钟)

二、学习生字“包”。

1、幻灯出示生字“包”。演示汉字“包”的演变过程。(最早意思是妈妈孕育宝宝——现在泛指包袱、包裹包容之意,会意字。)

2、学生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3、认读词语“书包”,组词及运用。

三、学习四个形声字,举一反三。

四、课间操。

五、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

出示“包、饱、泡”。

2、指导书写。

“包”,观察字形结构,flash出示笔顺和笔位。

提醒:关键笔画写到位。

师范写,生描红、临写。展评、修正。

“饱”“泡”,观察“包”的变化。

提醒:包变窄互谦让

师范写,生描红。

3、自评,互评,展评交流。

板书设计:包 饱 泡

形声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一个生字“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能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3、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难点:能根据看到的、听到的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白版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复习导入加偏旁,组词,复习形声字儿歌。

学习儿歌朗读儿歌,想象美景,练习说话。

学写生字教学指导书写“吐”。

教学过程:略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识字8》 教学设计

2.《识字8》教学设计

3.《识字8》语文精品教学设计

4.《识字8》优秀教学设计

5.《识字8》教学设计方案

6.苏教版小学语文《识字8》教学设计

7.苏教版第4册《识字8》教学反思

8.苏教版《识字5》教学设计

6.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 篇六

清油河希望小学 田梽鑫

教学要求:

1、学会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认不写。认识1个偏旁。

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析记字形,学习写字。了解图上描绘的事物,认识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观。

难点:借助图片理解词义,熟读词串。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创新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大中国》

小朋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你们可得听仔细了!里面唱的是什么呢?(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2、出示地图、依次呈现四幅画面

瞧,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幅员辽阔,地形各异,有黄沙漫天的——塞北(出示词卡,指名读,贴词卡),有碧波荡漾的——江南,有骄阳似火的——海岛,有冰天雪地的——高原。

3、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小朋友到祖国的这四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二、读好课文

过渡:瞧,小火车开来了,我们赶快背上行李包,乘上小火车,踏上我们的旅途吧!(播放火车“喀嚓喀嚓”声)咦,火车先将我们带到了哪里呢?

1、学习“骏马 秋风 塞北”

(1)出示塞北图,你知道塞北是哪里吗?(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河北省外长城以北地方)

(2)小朋友再看,在这一望无际的塞北草原上,谁是主角呢?(马儿)你们觉得这些马儿怎么样?(强壮、神气、俊俏、跑得快……)对,像这样跑得快的好马就是——骏马(出示词卡),现在,你能看着这些好马,读好这个词语吗?

(3)骏马喜欢在塞北草原上奔驰,不仅因为草原的辽阔,而且还因为有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出示秋风)假如你就是那只骏马,迎着瑟瑟的秋风奔跑,那是怎样的感觉啊?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4)小朋友想不想跨上骏马,迎着瑟瑟秋风,奔驰在塞北草原上?先读好这个词串。(自由练习——谁想试一试?——让我们扬起马鞭,一起奔驰在塞北草原上!)(5)小朋友,看看图,再看看黑板,现在,你能用上这三个词语说上一两句话吗?说得好,老师帮你“出版”!交流板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位小作家的作品!

2、学习“杏花 春雨 江南”

过渡:(播放火车“喀嚓喀嚓”声)火车继续向前开,它又会将我们带到哪里呢?

(1)出示图片,对,来到了我们美丽的江南。能说上一两句吗?相机出示“杏花”(粉红粉红的杏花开了,多么娇艳!你能美美地读好这个词语吗?)出示“春雨”(绵绵的春雨滴在身上,又是什么感觉啊?)(2)粉红粉红的杏花露出了笑脸,在蒙蒙春雨中显得更加娇艳,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喜欢江南吗?

瞧,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江南,他还写下了一首赞美江南的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投影显示)小朋友可以跟着读一读!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古诗?(3)江南美如画,令无数诗人竞折腰!

小朋友,让我们学一学诗人的样子来赞一赞这空灵秀美的江南!(练一练,读好这个词串——指名读——老师发现,女同学读这个词串读得特别有味道,女同学一起来读——男同学想读吗?老师也给你们一个机会,赛过女同学)

3、学习“椰树 骄阳 海岛”

过渡:(播放火车“喀嚓喀嚓”声)走过了半个中国,下一站,我们将来到骄阳似火的——海岛!

(1)海岛就是指——海南岛,你对它了解多少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现在,我们就去领略一下海岛风光。(播放海岛风光)哎呀,老师发现,小朋友去了次海南岛,怎么一个个的小脸都变黑了呀?这是怎么回事啊?课文中就有个词说明太阳好厉害,是?(出示骄阳)你能读出太阳的厉害吗?(指名读——小组赛读)

(3)一组比一组厉害!虽然海岛骄阳似火,可是这儿却有一种植物它不怕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出示椰树)你们觉得这椰树怎么样?你了解它吗?

椰树长的很高大,很茂密,郁郁葱葱,如果你去采一个椰果,把它剖开来,还会流出乳白的椰子汁,喝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看,不少小朋友都要流口水了,看来你们的心已经被椰树深深吸引了,谁来读好这个词语?(4)想在海岛上听听浪涛拍岸的声响吗?想爬上高大的椰树去采摘椰果吗?

试着读好这个词串。指名读——喜欢海南岛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4、学习“牦牛、冰雪、高原”

过渡:(播放飞机起飞的声音)小朋友,祖国的南部骄阳似火,而祖国的西部却飞雪飘飘,让我们乘上飞机,俯瞰高原!(1)出示高原风光图片,播放《青藏高原》

小朋友,看看图,听听歌,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悄悄和同桌交流一下。(2)你了解高原吗?来到高原你有什么感受?

相机出示“冰雪”(是呀,高原上白雪覆盖,好冷啊,谁来读好这个词语?)

相机出示“牦牛”(你们了解牦牛吗?它全身都是宝,它的毛长长的,黑黑的,可以做绳索,做帐篷,它的奶可以制成酥油,它还是人们耕地运输的好帮手,被誉为“高原之舟”,在那么冰冷的高原上,它一点也不怕冷,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夸夸它!

(3)我们走进冰雪覆盖的高原,认识了不怕寒冷的牦牛,让我们带着由衷的敬佩来读好这个词串!

三、朗读总结,拓展延伸

1、刚才,咱们来到了祖国各地,欣赏到了各地的美景。咱们迎着瑟瑟秋风,来到辽阔的塞北草原——骏马秋风塞北;咱们沐浴着蒙蒙春雨,漫步美丽的江南——杏花春雨江南;让咱们再去炎炎夏日下的海岛——椰树骄阳海岛;咱们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牦牛冰雪高原。

2、可无论是塞北、江南,还是海岛、高原,都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板画地图)!那就是——中国!

3、喜欢这篇课文吗?那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课文吧,可以邀请小伙伴和你一块儿读,也可以加上动作来读,先准备一下。指名读——都这么喜欢,那就一起来吧!

看你们读的这么好,相信这次旅行大家一定玩的很开心!

四、学习生字“南”、“骄”“岛”

过渡:课文学完了,小朋友回头看一看,还有几个生字没有学? 我们先来学习“南”

1、你准备怎么记住这个字?交流

小朋友看,“南”像一种用于悬挂敲击乐器的样子,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乐器。现在,你该记住了吧?

2、那谁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写一写? 根据学生回答师范写

你还想提醒小朋友什么问题吗?(南字肩膀要宽宽,里面羊字少一横)

3、你这个小老师讲得可真清楚,我学会啦,小朋友学会了吗?快快打开书,用心地描一个。教学“骄”

1、这个字,你准备怎么记?(小桥去木换成马)

2、小朋友看,老师写得对吗?(师范写,先把马字旁的提写成横,待学生指出错误后,师:是呀,老师真粗心,相信你们一定不会犯这个错。)

3、动起手,用心描一个。教学“岛”

1、这个字,老师要请小朋友来教了?

2、你先教什么呢?(我先教怎么记,鸟字一横换成山)你真聪明,有山有鸟就是岛,师简笔画。

3、你再教什么呢?师范写,先把山写得高高的,写得好吗? 那这个山字应该写得怎样呢?(扁扁的,一半露在外)

师强调:这个字是山字旁,一起读!岛字里面藏个山,山字是扁山,里面没藏好,露在外一半)

4、有信心写好这个字吗?

五、布置作业

7.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韵文。

2.认识冬天的气候特征,不畏严寒生长的植物,在洞中过冬的动物及冬季的体育运动和相应的词语。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蜡,梅,翠”等生字。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现在都穿什么衣服啦?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2.冬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瞧(出示挂图)你们觉得冬天怎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词语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挂图,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提醒:小朋友观察的时候要按照一定顺序,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上到下。)2.老师这儿有词语卡片,能把它贴在相应的图下方吗? ⑴生读词卡,贴词卡。

⑵交流:冬天到了,天气怎样? 哪些植物躲到洞里过冬了? 哪些植物不怕冷呢?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你知道这12个词语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组织学生通过“找朋友”游戏,把词语分类,分成冬天气候、植物、动物和运动项目四类。4.学习生字词。

⑴想要读好韵文,必须把生字词语会读了,读准了才行。请小朋友根据拼音读准词语。

⑵“小老师”教学字音,必要时,教师帮助正音。“绳”是后鼻音;“滑”是三拼音节;

“刺、翠”的声母都是平舌音。

⑶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直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每个字音。⑷小朋友,有不理解的词儿吗?师生交流,共同解答。蟒蛇:我国最大的无毒蛇,冬天要冬眠。

蜡梅:因为蜡梅在每年的冬末开放,所以人们又称它“腊梅”。5.练读所有词语。

⑴师先范读,以“词串”的形式读,每个词串内的词读得稍紧凑些。⑵学生练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2.开火车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用编字谜、编顺口溜,换部件,分析结构等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 翠:小卒字头上插羽毛。

蛇:虫+它,虫字变得瘦一点。滑:三点水+骨(及时书写骨的笔顺)。绳:绞丝旁+口+电,注意右边部分要紧凑。

刺:左边部分与木有关,中间不封口,口诀“刺字中间不封口,封口不成刺”。3.指导书写前四个字。

⑴认识新偏旁“羽字旁”,出示“翠”与“羽”,启发学生观察比较,掌握两者的区别。“羽”字的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钩,作偏旁时则都变成了横折。⑵自学笔顺(见练习5)

⑶交流: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教师讲解并范写。⑷学生认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姿势。

四、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2.诵读词串。完成同步导学1—6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

2.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可以帮它找个朋友吗?

二、朗读感悟

1.冬天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⑴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⑵看看雪下得怎么样,风吹在身上怎样?指导读好词语。

⑶是啊,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让人感到特别冷。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

对,这是因为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种强冷空气就叫“寒流”。⑷齐读三个词:寒流

北风

大雪。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⑴指名说,你们喜欢他们吗?那就好好读读这三个词,好好欣赏一下它们吧!⑵这么冷的天,这三种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坚强呀!你佩服它们吗?齐读。

⑶这三种植物不仅你们喜欢,还有很多人佩服它们,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岁寒三友”,人们还写了许多诗歌赞颂他们呢!谁来背背看!

(相机提示:陈毅《青松》、王安石《梅花》等,引领学生熟读成诵!)⑷冬天除了“岁寒三友”,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们不怕冷,可小动物却早早地躲进洞里去了,看(出示图片)它们是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呀?(指导说话)⑴谁有本领读好这三个词的?指名读。

⑵蚂蚁躲在洞里多舒服呀!到了冬天,刺猬、蟒蛇吃得饱饱的,早早地躲在洞里睡觉了,它们要睡上一个冬天呢!我们可不要去吵醒它们!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你还知道那些动物冬眠吗?

4.小动物们怕冷,你们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⑴指名说,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出示:今天早晨,小朋友们在雪地里锻炼,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⑵你最喜欢哪种运动?读好这三个词。⑶那你们能用读来表达对冬天的喜欢吗? 5.诵读词串。

6.试着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完成同步导学第8题。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冬天的气候、植物、动物、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小组讨论。2.学生汇报交流。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4个生字,认读。

2.检查,说说“刺、猬、冰、滑、绳”的笔顺。

3.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呢?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生共同观察应如何写好它,师范写并提示间架结构应如何摆好。

8.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米》教案 篇八

认识米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 陆丽华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64~67的例

5、“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和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认识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具准备:

学生尺、米尺、标签、绸带、剪刀和卷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需要 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

师:同学们,我们身体的各部分都很神奇。其实,在我们的身上还藏着神奇的身体尺呢!瞧,这是小明的身体尺。他食指的宽大约是多少?一拃的长大约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看的?

小结:一端对准0刻度线,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师:通过测量,我们找到了1厘米和12厘米的身体尺。像量这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2.引入,初步认识“米”。

师:老师想知道黑板的长是多少,你会用这把学生尺来量一量吗?就请你拿学生尺,老师拿另一把尺,比一比,看谁量的又快又准。谁愿意和我比?

师生比赛。

师:我赢了,你们输了。哎,我让你们先量了,你们怎么还是比我慢啊? 小结:是啊,学生尺太短了,看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还用厘米作单位太小了。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师:米(板书)是国际长度单位,用字母M来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板书)米。

3.关于米,你们想知道什么?

小结:那1米有多长呢,它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厘米有什么关系呢?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找到答案。下面我们先来认识1米。

二、观察米尺,认识1米 1.观察米尺,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在同学们桌上有一把米尺,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追问:这些数是从几到几呢?

小结:这是米尺,在米尺上,有刻度线,有0到100这些数。通常,我们把0刻度线作为起点,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就是1米,1米也可以写成1m。(板书:1米 1m)

2.师:谁能指着米尺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是1米? 指名一人说说。

在你的米尺上指一指、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是1米。3.师:同学们,我们再把米尺竖起来仔细看看1米有多高呢。

小结: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闭上眼想一想,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呢,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4.剪1米长的绸带。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师:刚才我们在米尺上认识了1米,下面我们来剪1根1米长的绸带。先听清楚要求:同桌分分工,一个同学将绸带的一端对准0刻度线按住,另一个同学拉直绸带对准100刻度线,然后剪断。听明白了吗?开始。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拉住绸带的一端,另一个同学拉住绸带的另一端,拉直举起看看,1米有多长。

师将学生剪的绸带贴黑板上。

师:这是同学剪的1米长的绸带。嗯,1米有这样长啊。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米尺和剪绸带,知道了1米实际有多长。接着,我们继续来体验1米大约有多长。

三、体验1米大约有多长 1.活动:找身体米尺。

师:其实,在我们身上不仅有1厘米和10厘米的身体尺,还有1米的身体尺呢?想不想来找一找啊?

(1)找竖着的身体米尺。

师:陆老师现在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知道指的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高度吗?

师:那你知道从地面到陆老师身体的哪儿的高度是1米呢?谁来猜一猜?来贴个标签。

师:你也来猜一猜。那我怎么知道谁猜的准呢? 师:是啊,可以用米尺来检验一下。就请你来检验吧。

师:检验时你想对陆老师提什么要求呢?这样站行吗?是啊,身体要站直。那你的米尺该怎么放呢?是的,要竖直靠着身体一侧。

师:哪位同学猜的比较准啊?瞧,现在地面到标签的高度是1米。师:同桌两个人能不能也这样来量一量、找一找,看看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一部分的高度是1米,找到后贴个标签。

同桌互相用米尺测量、贴标签。

师:你能告诉大家从哪儿到哪儿的高度是1米吗?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师:咦,陆老师的标签在腰上,他的在脖子上,而他的却在胸口,这是怎么回事啊?

小结:是啊,身高不同,标签的位置也不同,相同的是地面到的标签的高度都是1米。

师: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的标签的位置会发生变化。那你们的身高到底是1米多少厘米呢,课后再去测量。

(2)找横着的身体米尺。

刚才我们找到了一把竖着的身体米尺,身体上还藏着一把横着的身体米尺呢?

师:手臂张开多长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米呢?请同学们借助米尺或1米长的绸带像屏幕上的两位同学一样来比画一下。

师:现在老师可以悄悄告诉你们一个不用米尺,不用绸带,也能比较准确地比画出1米的小秘诀,想不想听?看,像我们二年级大部分同学,手臂水平伸直,两只手朝里弯一弯,两个手腕间的距离大约就是1米。像这样比比试试看。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两把身体米尺。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物体的长或高大约是1米。播放课件:饮水机的高大约是1米,教室门的宽大约也是1米。在上课现场,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像这样的物体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再去找一找。2.活动:1米大约有多长。

师:同学们,其实感受1米的方法还有很多。瞧,(播放视频)你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啊?

(1)像我们二年级大部分同学,4到5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2)7个或8个一拃的长大约是1米。(3)4本数学书的长大约是1米。

(4)横着排3个同学肩膀的宽大约是1米。

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比、量、摆、排等方法进一步感受了1米大约有多长。

3.“试一试”。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1米大约有多长了,那黑板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米呢?刚才我们找到了竖着的身体米尺,我们可以借助它来估一估,谁愿意来?

师:先比画个1米给大家看看。生估测,下面的学生齐声数。师:到底估得准不准呢?请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一下。

师:通过测量,黑板的长4米差一点,我们就说黑板的长大约是4米。刚才这位同学估得比较准。

4.“想想做做”第2、3题。

师:同学们,长度单位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篮球架上篮球框的高度大约是3米。追问:3米里面有几个1米?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9米,宽大约是7米。篮球场的长28米,宽15米。只要你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1.看一看。

师:刚才我们剪了一根1米长的绸带,那它到底长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谁来说说看?(我是看米尺知道的,米尺上从0到100就是100厘米。)师:嗯,我们就用米尺来量一量,仔细看,绸带的一端对着0刻度线,另一端对着100刻度线,所以这根绸带长100厘米。

2.数一数。

师:我们再来仔细数一数。从0到1是1厘米,1、2、3、4„„

9、10,10个10个快速地数,10、20„„90、100,到这里是100厘米,正好是1米。

所以,1米等于100厘米(板书),100厘米是1米。我们通过看和数,知道了1米=100厘米,一起来读一读。

五、练习巩固 1.练习十第1题。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这些物品,你会给它们填上合适的单位吗? 2.练习十第2题。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师:陆老师的学校上半年举行了一场运动会,瞧,激烈的跳远比赛开始了。1号运动员跳了4米,2号运动员跳了3米,谁跳得远呢?这几个你们还会比吗?

在书上填一填。指名一人汇报。追问:90厘米和1米的比较方法。

(1米等于100厘米,90厘米比100厘米小,所以90厘米小于1米。)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指名几人说说)师:学到这儿,你们想要研究的问题基本上都找到答案了。

七、游戏活动

1.师:同学们,你们的表现都很棒,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个游戏好吗? 这个游戏叫火眼金睛。请两位同学上来拉绸带,下面的同学当指挥,你们喊拉他就拉,你们喊停他就停,陆老师来当检验员,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眼力如何?准备好了吗?

依次拉出1米、2米和4米。1米:你们目测的1米真准啊。

2米:以1米为标准来估,2个1米就是2米。4米:以2米为标准来估,2个2米就是4米。

2.师:这是卷尺,它的使用方法和刚才拉绸带的方法是相似的。我们又认识了另一种测量工具。

八、本课总结

9.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 篇九

这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课文中第二个识字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围绕儿童在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内容,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课文配有图画,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识字和写字。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是第二次接触识字课文了,学生已经对识字课文的学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复习上一单元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以前的方法来学习这一单元识字的内容,以巩固识字的方法,注意在讲解昆虫名称时,要结合插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词语跟它所表示的昆虫形象联系起来。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习本课的6个生字,如“天”、“蚂”、“田”等,二类字如:“集”、“昆”、“野”只识不写。

2.过程和方法:通过组内合作、小组赛读等形式反复诵读课文,体会韵文的特点,以训练语感,产生审美体验。并通过观察图画让学生认识蝴蝶等昆虫和野外的景物以及这些词语。

3.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图画之后,了解野外采集昆虫标本的情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重难点

(1)认识生字,练习写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一年级孩子刚接触课文需要培养语感、识字量不大的特点,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是:

(1)诵读涵泳法:通过反复诵读,熟读精思,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在诵读过程中自己生成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深层次的学习快感。

(2)谈话法:通过师生对话,唤起学生注意,活跃孩子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ppt上的图片,认识小昆虫,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讨论法:孩子们积极参与,发表看法,交流预习成果,分享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大自然呀可是个大宝库,你想到这个大宝库里去寻宝吗?

新课标要求低年段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创造一个这样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谈话导入有利于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感,迅速融入到课堂中来。

二、新授:

1、初读。(自由读词串,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读,读好把书合上。)

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①词串中这些带有翘舌音的词,你读准了吗?(观察、昆虫、蟋蟀)(小老师带读)

②平舌音呢?(采集、花丛)

③这些带有鼻音、边音的词语,谁也能准?(天牛、树林、螳螂)

④后鼻音(蜻蜓)

⑤整体认读音节(蚂蚁),两个字都是第三声时,第一个字读第二声。

在这里先帮孩子们扫清字词障碍,为进一步朗读课文打下基础。

过渡:难读的词的字音小朋友们都读准了,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全文,开火车读。

(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我们来为自己鼓掌。)

用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朗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过渡:老师觉得小朋友们第三第四行读得特别好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3、3、4两行,指名读。

注意读的时候词跟词之间要稍微停顿一下,行与行之间也要停顿。

4、交流昆虫词语。

你读了这些词语之后,有没有哪些词语是你知道的,哪些又是你不知道的?知道的你可以讲出来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让其他不知道的小朋友也知道;不知道的你也可以讲出来,说不定别人知道,你就可以获得新知识了。

①螳螂:也叫刀郎。三角形的头,镰刀一样的手臂

②蚂蚁:下雨的时候蚂蚁会搬家,他们可团结啦。

③蟋蟀:也叫蛐蛐儿。是个歌唱家,声音不是用嘴巴发出来的,而是通过翅膀的摩擦产生的。

④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在半空中翩翩起舞,可美啦,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个词吗?

⑤天牛: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字来记住“天牛”这两个字吗?(天—大、天—二、牛—午)

在田字格中范写。

⑥蜻蜓:是益虫,能消灭蚊子,我们应当保护它,不要捕捉。

这里是提前布置给孩子回家搜集资料,在课堂中交流。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能够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过渡:了解了这些昆虫,再来请小朋友读一读,谁来?

5、有感情朗读昆虫词语(指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6、昆虫

这6个大自然中的小精灵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藏在我们的词串中,它是“昆虫”。

出示词卡:昆虫,读词

7、发现虫字旁

昆虫词语:你能观察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8、教学虫的书写

①出示“虫”字、图片、变体

结合字理学习生字能够帮助孩子了解汉字的演变,从而理解汉字,加深印象。

②提示一提

③学习笔顺(虫怎么写?虫这样写:一笔……)

④讲解要点:虫字写的时候得注意三要(口要扁、竖要直、点要长)

⑤拿出习字册,描一个,仿一个,写一个。(写好抱背坐正,点评)

过渡:你们喜欢昆虫吗,有一群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喜欢昆虫,他们到大自然中观察和采集昆虫。

9、出示,哪幅图是观察,哪副是采集?

①教学观察:他们在是怎么观察的?ppt圈放大镜,读一读。

另一幅图画的就是小朋友采集昆虫的情景了。

②学习采集:他们在是怎么采集的?ppt圈放大镜,读一读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自己归纳,老师总结,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也能够加深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

③小朋友们,你觉得图上的小朋友观察、采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面部表情:很开心)

出示,指导朗读这一行。

10、地点

①可以去哪些地方观察、采集昆虫的呢? ppt出示词串,找一找,汇报。

②出示图片,一一介绍田野、树林、花丛,读词。

田野:①四幅图,读词语

②田字格中的田(一竖顶天又立地,一横不能靠两边)

③农田、稻田、水田、梯田

根据一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点,用一些形象美丽的图片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树林:一棵是树,许多棵就是树林

花丛:四幅图,读词语

11、指读全部

同学们,当你躺在碧绿的草地上,当你走进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当你置身于五颜六色的花丛中,你的心情想来一定很舒心惬意吧,哪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让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听你的开心,你的兴奋。

凭借情境,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引导学生体验文中的情景与作者的情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12、引读,齐读

刚才我们准备去大自然里——引读第一行,我们来到了——引读第二行,看到了——引读三、四行,喜不喜欢这篇词串呀?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谁想来读一读?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谈话过程中要依赖形象思维来组织语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观察生动漂亮的图片,激发学生说的情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体验,产生说的欲望,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

13、教写蚂蚁

最后,我们还要来学写一种小昆虫的名字呢,就是小蚂蚁,出示:蚂蚁

①教学偏旁,左右结构

②记住字形,分清两个字: 马 木马、马车

义 曰仁义,礼智信

③学习笔顺图,按照笔顺图里的笔画顺序,描红这两个字。

④讲解书写要点:

蚂:虫子右边缩一缩,右边马背有点驼。

蚁:一撇伸到虫脚下,雨点落进小嘴巴。

学生临帖书写。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写字教学,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每节课都给孩子们留下10分钟写字。在这里我强调了孩子们的书写习惯,主要关注“三个一”,把“端端庄正写字”和“认认真真做人”联系起来。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4》说课稿】相关文章:

1.苏教版《识字4》教学反思

2.苏教版语文《识字4》教学反思

3.苏教版第4册《识字8》教学反思

4.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2的教案

5.《识字5》说课稿

6.识字七说课稿

7.《识字3》说课稿

8.识字6说课稿

10.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篇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抽奖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准备:

1、装有各色小球的双层袋十个

2、学生分成6人小组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元硬币提问:“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什么?” 生回答:(买东西等不同答案)

教师:用它还可以玩猜正反的游戏。你会玩吗?

(适时介绍游戏的玩法:把硬币往上抛,落下后用手遮住,让别人猜正反)师:想不想玩? 生:想!

师(抛出硬币后盖住):谁来猜? 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 师:能确定吗? 生(摇头):不能。师:那该怎样说? 生: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生活中的“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摸球比赛

师:老师这有两袋球,请两组小朋友进行摸球比赛,摸到黄球多的小组取胜。(两小组开始摸球。其中一组全摸得是黄球,另一小组一个黄球也没摸到。学生渐渐觉察到什么,纷纷说:“不公平,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一只袋里全装的是黄球,当然摸到的都是黄球。

师:真的吗?抽出来看看,果真全是。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生: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师(板书:“一定”):另一只袋子里? 生:一个黄球也没有。

师(边抽出里面的网袋边提问):在这样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黄球。师(板书:“不可能”):如果我想在这只袋中,可能摸到黄球,你有办法吗? 生:放一个黄球进去。

师:照你说的,放一个黄球,现在袋中任意摸一个有什么结果? 生:可能是红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师板书“可能”。活动二:小组摸球

师:小朋友们都觉得刚才的比赛不公平不合理,下面我们就举行一次公平合理的小组摸球比赛,比一比,哪一小组摸得最有秩序、收获最多。小组成员轮流摸球,组长在表格内作好记录。(附表格)小组摸球,组长记录。五分钟后。

师:谁愿意把你们这组的摸球情况向大家汇报。生(展示记录表):我们小组摸了10次白球,6次红球。师:猜一猜他们小组的袋子中装了什么颜色的球? 生:白球和红球。

师:抽出你的网袋,看他猜对了吗?(猜对了)在这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可能是红球,页可能是白球。生:不可能是黄球。

师:根据你们组记录的情况,猜猜你们的袋中会有什么颜色的球。再验证下。

师:你们都猜对了吗?在你们组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小组成员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互相交流交流。

小组成员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从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出现的结果。师任选两组网袋,让全班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交流摸球结果。活动三:摸奖活动

师:以前你有没有参加过摸奖游戏?想参加吗? 生:想。

师(拿起一只装有6只黄球的网袋和一只装有4只白球、2只红球的网袋,把球合并到一只袋中):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可能摸到黄球、可能摸到白球、还可能摸到红球。师:现在规定摸到红球为中奖。

师生合作进行摸奖活动。大约摸了10次还没人中奖。是:(故作疑惑):刚才明明小朋友说可能摸到红球的,怎么现在一个也没中奖? 生:因为红球少,不容易摸到。

师:如果让你再摸一次,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球中奖? 生:黄色,因为黄球个数多,容易摸到。

师:分析得真好。但真正的摸奖活动的组织者才不会像你这么大方,他们总把大将放得喝少,这样中奖的人才会很少,他们才能赚到钱。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活动一: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师:同学们通过摸球比赛、抽奖活动发现,生活中有的事是可能发生的,有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的事是一定会发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判断一下这几件事是可能、不可能、还是一定会发生(1)太阳()从东方升起。(2)汽车的轮子()是方形的。(3)明天()会下雨。(4)我们()会长大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你能举出实例吗?(学生举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1.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 篇十一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蝇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达到山顶看大海的故事,说明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顶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通过朗读、议论、想像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学方法:

1、按照“提-探-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说话、朗读、想象、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2、通过小组合作,锻炼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提问

1.板书课题:9.青蛙看海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题目旁打问号。)

二、探索学习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怎么看到的? 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减字,不回读。3.检查自读效果。

4.(出示一类生词)苍鹰 登上 吸了一口气 一双 善于 展翅 失望 石阶 一级 喝水(1)自己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双”、“展”、“失”、“善”:都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苍”;读平舌音。

(3)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5)给生字找朋友。5.(出示二类生字)(1)齐读词语两遍。(2)去掉拼音后齐读一遍. 6.再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7.指名分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完后点评点评。(二)初步理解内容

1.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补充。

(三)教学生字

1.(出示词卡)读读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登”:“ ”字头的三、四笔都是短撒,不要写错。“吸”、“级”:右边的横折折撤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善”:中间两点不要出头。“展”:下面部分不能多一撤。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并描红。4.反馈检查。5.指导写字。

苍: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中间的撤捺要舒展。善:第9笔横要写长些。双:左边的‘又”的捺变为点。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8.反馈,评析。

三、拓展

选词填空:失望 愿望 希望 渴望

青蛙()看到大海,但是山太高了,它就有点()了。松鼠让它一级一级地往上跳,它看海又有()了。最后,青蛙到达了山顶,实现了看海的()。

第二课时

一、提

(一)示大海的图片,引入课文。

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学生发言。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呢?

二、探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3)

1、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么?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狗、马)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4-10自然段)

1、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小松鼠怎么说的呢?屏幕显示松鼠的话,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句子,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老师把找到的句子一个一个放在对应的图片下面。)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三)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1、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2、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么?发最佳表演奖。(敢于花

时间)

3、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四)学习第三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

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情朗读。

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都对。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3、分角色朗读全文。(可师生,或生生)

三、拓

青蛙和松鼠登上了山顶,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青蛙会怎么说,怎么做?松鼠又会怎么说?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优化设计第8课。板书设计:

青蛙看海

很想看海

一级一级地跳(累了......渴了......)大海展现在眼前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实现理想

12.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教案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部分,发现识字规律。

2.学习生字“包,饱,泡,吐”。

3.能读识字中的儿歌,并能尝试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区分基本字“包”组成的其他字

2.能流畅的背识字中的儿歌。

教学准备:

识字8的生字卡,儿歌场景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教师做动作背诗。

2.全班齐声背诵识字7中的诗。

二.教学新授

1.出示识字8中的形近字,请学生认读,并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帮助学生指认每个字的结构和部首。

3.学生认读生字所在的词语。

4.去掉拼音认读,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

5.请学生欣赏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并用完整的一句话描述。

6.请学生读一读书中的儿歌。

7.教师范读。

8.学生齐读。

9.合上书让学生看黑板上的图片尝试背儿歌。(教师贴图,学生回忆儿歌)

10.学生尝试背诵儿歌,并要求男女生比赛背。

11.学写生字,并组词。

12.在生字本上练习写生字。

三.作业设计

课后生字每个写两遍并组两个词。

上一篇:广告设计人员求职的自我介绍下一篇:java面试题大全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