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2024-07-23

产业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精选8篇)

1.产业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篇一

体育产业特色小镇主要类型与典型案例分析

据国际经验显示,当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体育健身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500美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体育消费将迎来爆发。

接下来“体育+旅游”的消费趋势将会湮灭“专业式”体育和“观光式”旅游,“平民式”体育和“体验式”旅游渐成主流。未来,体育特色小镇将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一、体育特色小镇激发我国体育产业2.0蓝海市场

2015年我国体育旅游实际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71.9%。山地户外、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呈现井喷式发展,涌现一批健身休闲产业,“体育+休闲小镇”为热门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徒步、滑雪、潜水、滑翔、运动自行车、马拉松等新兴运动项目注入小镇,成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首要选择。

从数据来看,马拉松赛事数量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43%。目前国内运动自行车市场150亿元,尚存数倍增长潜力。伴随滑雪渗透率的逐年提升,国内滑雪装备市场有望达到162-270亿元。

政策密集出台吹起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的冲锋号。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体育产业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国务院召开体育产业会议中提出,体育特色小镇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鼓励发展体育特色小镇对于体育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等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同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全国各地涌现一批体育特色小镇。

二、体育特色小镇主要类型及发展特色

随着我国消费者对体育休闲、体验旅游方式的关注与青睐,更多的旅游、文化、健康等项目元素融入进体育产业,形成体育产业的新业态——体育特色小镇。当前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主要呈现以下特色:

1以单项体育活动或赛事为核心

结合地理区位特征或地方体育产业特色,打造单项体育活动项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链的体育类特色小镇。如新西兰皇后镇聚焦户外运动、法国沙木尼体育旅游小镇发展滑雪特色运动等。

2体育产业融合新城区建设

创新一批体育类项目和设施带动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兼具除体育产业以外的文化、旅游、养生等其他功能,实现生态、环保、养生、宜人的属性。如北京丰台足球小镇、浙江银湖智慧体育产业基地等。

3引入体育类企业建设运营

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企业根据既有资源优势,谋划体育类主题创新,定位体育和旅游等产业融合,集聚资源,组合项目,创新驱动,实现企业成长和体育小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河南嵩皇体育小镇、浙江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等。

本梳理体育特色小镇类型主要包括:

● 体育休闲类旅游小镇:钓鱼、登山、滑板、骑马、保龄球、网球、羽毛球、游泳、溜冰、潜水、放风筝、划船、冲浪等;

● 体育度假类旅游小镇:高尔夫、房车露营、滑雪等;

● 体育探险类旅游小镇:户外探险、海底探险、沙漠探险、攀岩、滑翔、跳伞等;

● 体育养生类旅游小镇:太极拳、瑜伽、保龄球等;

在体育特色小镇探索开发过程中,以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就业人口及休闲化消费的聚集、配套设施及服务的基础为依托,结合相关项目经验总结出体育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结构与运营模式。

体育特色产业项目开发架构

体育特色小镇应实现以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

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以体育产业链的整合为主,利用各种资源,突破原有的项目推进和开发时序,将后期导入前期,在进行策划规划设计的同时,引入后期的建造、成熟项目、营销、管理、服务、投融资等资源,提升相关项目的有效落地。

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

三、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

针对国内外体育类特色小镇的研究一致认为小镇是平台,马术、徒步、自行车、滑雪、通用航空等细分产业是主题。聚焦产业才能有主题,有元素,有个性。世界各地深入挖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其中不乏谋划一批生态环境好、产业基础强、发展前景佳的体育旅游小镇。本研究将对标国内外典型体育旅游小镇案例,分析其创新理念及发展特色如下:

1国际体育旅游小镇

1、新西兰皇后镇

基本情况:位于新西兰东南部,瓦卡蒂普湖北岸,被南阿尔卑斯山包围的美丽小镇,依山傍水,其海拔高度为1202英尺。

发展特色:聚焦户外专业运动,发展综合性运动旅游,每年都有上万名的游客前来此地观光旅游,冠名“新西兰最著名的户外活动天堂”。

借鉴意义:做精品牌,拓展产业。由单一运动引爆,做专运动体验;做好赛事节庆推广,做响运动品牌,融合其他运动,做大延伸体育旅游产业链。

2、沙木尼体育旅游小镇

基本情况:位于法国中部东侧,毗邻意大利和瑞士,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下,市中心海拔1035米,是法国高度最高的镇之一。

发展特色:现代登山运动发源地,体育旅游服务与设施完善,包括登山缆车,山地救援及登山向导。沙木尼设有高山救援队,负责该区域山区救援,全天候值班巡逻。目前有超过150名的高山向导,每年服务超过数以万计的各地游客。沙木尼有世界上第一所登山向导学校——法国国家滑雪登山学校(ENSA)。此外,小镇还设有国家滑雪和高山警察培训中心、高山军校、高山医学研究所等相关的高山机构。

借鉴意义:借助知名国际体育赛事,打造特色体育旅游品牌。该地区登山运动经历百余年发展已经逐步成熟,为现代山地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运在此举办,世界性的滑雪教练训练中心也在这里落户。

2、中国的体育旅游小镇

1、嵩皇体育小镇

基本情况:位于河南登封,坐落于风景秀美的嵩山三皇寨风景区,由河南嵩皇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和河南省锦绣智达置业有限公司联手打造,规划占地31平方公里,小镇近距登封各景点。

发展特色:联合体育、航空、户外、旅游的企业共同打造大众化、多元化、体验式的体育旅游小镇。聚焦赛车、航空体育运动、登山、乒乓球、拓展等多种运动训练项目为一体,融合观光、餐饮、住宿、会务、婚礼、养生等多种元素的户外体育运动主题公园。

借鉴意义:借助著名风景区,探索体育项目集聚。河南登封被誉为“功夫之都”、“武术之乡”,体育小镇借助于少林寺的影响力和武术产业基地,兴起马拉松、汽车拉力赛、登山等其他运动项目,逐渐向多元化旅游产业方向发展。

2、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

基本情况:位于浙江德清莫干山,目前德清本地有体育产业企业70多家,均以体育健身休闲、场馆服务及体育用品的销售和制造为主,实现体育产业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体育产业集群效应明显。2016上半年,德清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76万人次。

发展特色:小镇以打造“裸心”体育为主题,规划“一心一带两翼多区”全力打造体育特色小镇。将体育、健康、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以探索运动、户外休闲、骑行文化等为特色,带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建设部分重点项目:(1)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2)久祺国际骑行营(3)莫干山山地车速降赛道(4)“象月湖”户外休闲体验基地。

借鉴意义:依靠体育产业传统优势,活化“体育+旅游”产品。小镇体育小镇长期将打造辐射长三角地区的户外休闲运动品牌,将体育产业、文化、旅游三元素有机结合,打造成为具有山水特色的“户外运动赛事集散地、山地训练理想地、体育文化展示地、体育用品研发地、旅游休闲必经地和富裕民众宜居地”。

3、绍兴柯桥酷玩小镇

基本情况:坐落在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小镇建设面积3.7平方公里,总投资110个亿,核心项目东方山水乐园投资80亿,计划打造“旅游小镇、运动小镇、产业小镇”。小镇区域内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柯岩-鉴湖-鲁镇景区、乔波滑雪馆、鉴湖高尔夫球场等旅游休闲资源,还有在建和在规划中的天马赛车场、若航直升机场、毅腾足球训练基地、酷玩城市体育综合体、鉴湖水上运动基地等项目。

发展特色:小镇聚焦在体育设施方面,柯岩“酷玩小镇”包括八大体育休闲类项目,乔波滑雪馆、若航直升机场、天马赛车场,另外还将新建环鉴湖慢行道、鉴湖码头、酷玩乐园、综合体育场等,可满足大众康体休闲和专业高端运动的需要。

借鉴意义:“政府+企业”合作,打造体育旅游新概念。柯岩街道建设“酷玩小镇”已具备山水环境、产业基础等先天优势,经过政府、企业之间的接洽形成小镇蓝图。打造一个涵盖低中高端游乐特色,融合基础服务、休闲旅游、运动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为柯桥和绍兴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多重效益。

4、海宁马拉松小镇

基本情况:海宁“马拉松小镇”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运动休闲旅游,以马拉松运动主题为核心,兼顾发展徒步、暴走、毅行、定向、拓展、露营、自行车等相关项目,形成休闲运动与旅游相结合发展的体育旅游经济。2014年,景区游客量达315万人次。

发展特色:借助景区内全长约12公里的生态绿道,打造永久的马拉松项目,将体育与休闲结合起来促进当地发展。同时,计划引进房车营地、帐篷酒店、木屋酒店等旅游休闲、运动产业,用运动休闲来刺激当地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借鉴意义:时尚体育项目+知名景区优势。结合海宁盐官镇百里钱塘观潮景区优势,发展以马拉松为特色的运动休闲旅游。设计为广大马拉松爱好者训练、体验、测试的地方,将这里定位成体育爱好者的基地,成为大众运动休闲的去处。

5、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

基本情况:位于平湖乍浦古城东首、杭州湾出口处、乍浦港东侧,平湖市九龙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内。小镇规划面积3.45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586亩,由浙江九龙山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小镇3年计划总投资57.8亿元。预计至2017年,预期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税收1亿元,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发展特色:小镇建设航空运动体验园、赛马马球赛车运动体验园、星海湾国际安养基地、海角城堡养老养生基地、九龙山阿平汉国际学校等一批支撑项目。坚持创新国内健康运动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以健康运动为龙头、健康养生为主导、联动发展健康旅游、培育发展体育和禅修文化的综合产业体系。

借鉴意义:“体育运动+养生养老”特色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以运动健康为主题,并通过举办马球、赛马、高尔夫、帆船等国内外大型赛事以及论坛峰会,拥有较高知名度。入围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后,九龙山的运动产业转型为消费群体更广的大众化健康休闲运动项目,比如依山建设山地自行车赛道等。同时,还提出了健康养老的概念,九龙湾将建设多个养老基地。

6、北京丰台足球小镇

基本情况:足球小镇占地2200亩,建设50片五人制足球场、10片七人制足球场和5片十一人制足球场,足球小镇将囊括足球大厦、足球会议中心、足球风情街、足球博物馆、足球嘉年华、足球狂欢广场、足球奥特莱斯、北京第一座专业足球场等设施。

发展特色:小镇将着重发展足球产业,在建设中引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高度结合的智能场地技术,引入同步数据分析系统,开发专门的APP,实现网上定场地、约赛,打造京城最大的足球社区,最终建成融合足球竞技、足球文化、足球科技等概念和要素、城市发展和足球发展对接的创新发展平台,形成足球产业集群和足球产业链,打造中国第一个将城市发展和足球发展对接的创新发展平台。

借鉴意义: 突出优势体育赛事,形成足球产业聚群和产业生态链。

7、江苏青马车寨扬州基地

基本情况:青马车寨扬州基地位于山清水秀,林木葱茏,飞鸟翔集,花香怡人的仪征枣林湾生态园区,利用天然地形地貌建造而成,占地一千多亩。是集体验式旅游,体育赛事运营,户外竞技表演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体育综合体。

2014年青马车寨被纳入“青奥会”组委会指定旅游区。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扬州车马旅游文化艺术节。

发展特色:越野基地内设有:马术比赛场地,训练马场、越野场地(UTV、SUV、摩托车等)、水上皮划艇、射箭场地、真人CS场地、房车露营地、森林拓展运动基地、篝火娱乐会场、集装箱活动营地(艺术客栈)等众多项目。

青马车寨还是江苏省户外与登山协会、江苏省全民健身走协会、美国夸特马协会中国分会等众多机构的专业培训、训练场地;中国人大户外翼之队的定点活动基地。

公司集体活动、学校拓展训练、朋友聚会、特色体育赛事等——来青马车寨,一定能让你们的活动比往常更具魅力、更加精彩!

8、银湖智慧体育产业基地

基本情况:位于浙江富阳银湖新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项目一期用地约300亩。项目总投资逾5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0亿元,产业投资20亿元,涵盖智慧体育相关领域的总部经济业态、旅游休闲娱乐业态、产学研综合业态,建成投运后预计年产值300亿元。

发展特色:聚焦各种室内外新型智慧体育健身娱乐活动,游客可以体验比如打3D高尔夫、玩3D马球等各种VR/AR体育体验项目,突出智慧体育产业特色。

2.产业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篇二

现有文献对于特色小镇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城镇化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一是关于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如罗应光(2010)从推进城镇化的角度,提出了以特色小镇为载体推进西南边疆地区(云南、西藏、广西)城镇化进程,并提出了特色小镇发展的思路、原则、类型及保障措施等。李亚卿(2013)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角度,以苏南地区小微古村镇为例,分析了其生存现状,提出了恢复居住、开发旅游、形成产业集聚三步走的城镇化路径。李海阳(2013)从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海南发展旅游特色小镇的天然优势,提出了科学规划是旅游特色小镇成败的关键。二是关于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如秦光荣(2006)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介绍了云南建设旅游小镇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模式、初步成效及进一步推进的措施等。吴培达(2012)从城市文化内涵的角度,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圈内镇为例,分析了城市文化与特色小镇规划之间的独特关系,为特色规划表达城市文化提供了有益探索。段亚琼、侯全华(2013)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以陕西庙店优美小镇为例,提出了在特色小镇打造中要兼顾文化传承与特色旅游。田家莉、张叶青(2013)从打造特色文化的角度,以老唐山风情小镇为例,提出了特色文化小镇建设、运营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韦绍兰、王金叶、吕华鲜、黄华乾等(2013)从生态旅游的角度,通过分析桂林市大圩特色小镇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特色小镇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策略。张永军(2014)介绍了陕甘宁革命老区照金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通过成立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实现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及一次性全面转型。三是关于生态文明和特色小镇建设:如汤宇彪(2013)则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以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南溪镇为例,对农业型特色小镇的生态保护、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提出了运用环境美学进行小镇建设的建议。

综观现有研究成果,多通过个案分析(规划)或经验总结介绍等方式,从城镇化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单一视角探讨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的路径,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鲜有学者围绕产业升级主线,融合旅游和文化发展、人居生态等重要内容,对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开展多维度研究。本文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探讨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明确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上虞e游小镇为研究对象,探讨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的有益路径。

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打造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2015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同年4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特色小镇已然成为打造浙江未来新产业的全新平台,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自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特色小镇以来,绍兴市上虞区结合本区“一江两岸”特色街区的打造,选择了具备一定市场主体积极性的信息经济产业,重点培育和建设e游小镇,现已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特色小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空间载体,它并非行政区划单元,而是一个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相对独立的区块,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浙江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浙江产业转型升级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特色小镇是推动传统集群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培育了一大批集群产业,其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然而,在集群快速发展的同时,集群低端产业和产业链低端的“双重锁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路径依赖、低水平增长陷阱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1)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环境影响严重等问题使其在推进浙江经济前行的进程中渐显乏力,在旧有路径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特色小镇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倡导“产城融合”理念,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叠加好旅游文化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集群、新产业,是传统集群产业的提升改造、转型升级的有效助力。

(二)特色小镇是打造浙江未来新兴产业的全新平台

特色小镇建设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选择问题(2),每个特色小镇都要以独特的产业定位为核心,主要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作为一个全新平台,发挥全省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和新业态发展中的领先优势,通过项目整合、资源优化、功能集合助力新产业的培育、新生产力的生成,从而占领未来产业的新高地。

(三)特色小镇是促进创新创业、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途径

2013年,浙江省委出台《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浙江的核心战略。当前的创业主体正趋向大众化,特色小镇正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新空间。打造特色小镇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是激发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是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也是打造集产业链、投资连、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等要素支撑的众创生态体系(3)的重要途径。

三、上虞打造e游小镇的实践举措及存在问题

e游小镇是上虞重点培育和建设的特色小镇之一,位于上虞经济开发区沿曹娥江西北段,规划面积约2.8平方公里,核心建筑面积约1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63.5亿元,地处城乡结合部,空间结构相对独立,在特色小镇的打造上有一定优势。课题组专门就小镇的相关情况在上虞区区管领导干部中做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45份,有效率为87.9%,81.3%的被调查对象对e游小镇发展前景普遍看好,上虞在e游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一)上虞打造e游小镇的实践举措

1. 科学定位产业。

e游小镇致力于打造引领全国的网络游戏之都、长三角数字内容创意产业中心和全省互联网应用示范小镇,集聚发展以游戏为主的信息经济产业,产业定位符合全省7+1产业要求,相对较有特色。同时,游戏产业是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产业链丰富,2015年全球游戏市场总值915亿美元,国内游戏市场2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产业空间优势明显。目前长三角及国内具有特色品牌的网络游戏专业平台较少,布局游戏产业平台合时合势。

2. 合理布局规划。

结合上虞区“一江两岸”特色街区重点平台曹娥江景观带的打造,将小镇的功能布局分为四类:(1)产业集聚功能。优化“一带、两区、一走廊”的产业功能布局,形成数字内容创意产业带,创业创新孵化加速区和“互联网+”新业态集聚区,曹娥江滨水生态走廊,推进惠普网络游戏广场等7只产业大项目。(2)生活居住功能。规划建设创客村、人才公寓、创新孵化中心等,强化生活服务设施配套,营造宜居宜游的怡人环境,打造吸引游戏产业创业人才和就业人员居住的高品质生活小区。(3)文化旅游功能。规划建设游戏博物馆、极客天堂、游戏梦想工厂等一批功能性设施,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和游戏产业文化,形成以游戏体验、竞技、展示、节会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且小镇临近高速、高铁,距杭州、宁波机场40分钟车程,位于上海一个半小时交通圈内,具有较为优越的区位比较优势。(4)社区服务功能。规划建设小镇客厅、小镇门户、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综合服务体系,体现社区服务功能。

3. 大力推进招商选资和项目落地。

e游小镇已呈现大企业带动产业集聚的“磁场”效应,民营企业投资游戏产业兴趣浓厚,已呈现产业集聚、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等现实开发优势。小镇充分发挥项目建设主体和本地上市公司世纪华通、龙头企业浙大网新和国际知名企业惠普公司的吸引作用,2015年引进落户中手游等游戏企业21家,意向企业20家,在谈企业7家。同时,积极推进以游戏制作运行功能为主的惠普网络游戏广场、以研发发行功能为主的浙大网新e游科中心和以游戏体验功能为主的余坤“互联网+”创新中心等7只产业复合型平台大项目,2015年完成投资13.85亿元。

4. 出台鼓励扶持政策。

针对游戏产业、从业人员创客特殊性,制订出台《关于加快上虞e游小镇培育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涉及企业引进、人才引进、公共服务三方面政策共16条意见,其中游戏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给引进的游戏人才给予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创业资助和贡献奖励)。推行“产业+政府基金+社会风投”的模式,成立50亿元世纪华通游戏并购产业基金,设立5亿元政府游戏产业扶持基金,引进游戏产业风险基金———熠美投资公司,筹建e游小镇银行,积极打造一流的投资创业软环境。

(二)当前e游小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高端要素聚合度不足。

县域经济最大的局限就是很难集聚高端要素(4),尤其是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等。上虞e游小镇的总体定位是“集聚发展以游戏为主的信息经济产业”,信息经济产业属于高端技术产业,其持续长远发展需要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的集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设计、动漫设计等专业人才,还要有与之配套的投融资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需要金融、法律等专业人才。同时,还需要计算机软件研发、动漫设计制作等较为前沿的先进技术。然而,区(县)城市在工资福利等待遇方面,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娱乐等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方面较一、二线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对高层次创新型、设计型人才的软硬件吸引力不够,而高端人才又往往是先进技术的掌握者,人才和技术的短板造成信息经济产业在区(县)城市的发展普遍都较为困难。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被调查对象普遍认为人才和技术是目前e游小镇较为不足的要素,占比分别达到54%、31%。

2. 信息产业基础较弱。

上虞区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照明电器、汽车零部件、通风制冷、电机、机械仪器、伞具、童装、铜管、手套袜业、消防压力容器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多停留在LED照明、智能电机、光伏设备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发展缓慢,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甚少,2015年上虞区软件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仅2.26亿元。而e游小镇旨在发展游戏产业和数字内容产业,属于新兴领域,前期涉及不多,意向企业并未实际落地,暂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总体而言产业基础还十分薄弱。除此之外,产业基础不强还体现在产业文化上。一个产业的诞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根基,而文化也是产业活的灵魂。游戏产业本身就属于一个兼具高新技术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而上虞区显然缺乏相应的品牌营造和文化铺垫,与e游小镇所致力于打造的“全国游戏之都”相比还有不小距离,正如问卷调查所显示的,品牌与文化要素被普遍认为是e游小镇目前较为不足的方面,占到38%,仅次于人才要素。

3. 创业创新环境欠佳。

一是从上虞的创业创新文化来看,创业整体处于中低端水平,停留在淘宝网店等项目,技术和创新含量较低,真正的创意型创业项目不多。二是从小镇引入的项目来看,虽集聚了本地上市公司世纪华通、龙头企业浙大网新和惠普公司等大企业,但从游戏产业年轻化、个性化的特殊性而言,e游小镇还较为缺乏创业型潜力企业,缺少将创意设想变现为成果的个人或团队。三是从小镇公共服务上看,上虞区虽已出台了相关创业扶持政策,推行“产业+政府基金+社会风投”的模式,但相较于梦想小镇等品牌小镇而言,还未形成较为有效的创业项目选拔平台及专业的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在政策的有效落地、资金的有效支持和项目的有效评估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

四、推进e游小镇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加快融入大都市圈,提升城市整体格局

按照《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年)》,全省从以县域经济为重点转变为以城市经济为重点,从区块经济带动转变为都市圈经济带动,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圈初显雏形,“一核多点”、“一核一片”等空间形态及区域中心城市与县(市)一体化发展已然成为趋势。上虞区要在积极融入绍兴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接轨杭甬,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借助杭甬两大都市圈的辐射功能,大力发展同城同体同业的都市圈经济,依托大都市推进县域城市化。在硬件上,大力提升城市形象,从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接轨一线城市,在软件上,塑造城市文化,从历史传统、市民素质、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丰富城市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格局,成为更加开放包容,在软硬件上都宜居宜业的现代文明城市。

(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高端生产要素

高端生产要素之于信息经济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区(县)城市在综合影响力趋弱的情况之下,更应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来吸引高端生产要素。一是要搭建吸引高端人才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小镇与区内即将入驻的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市内绍兴文理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本地高校的合作,扩展与杭州、上海等著名高校之间的交流,引进真正有助于小镇开发建设的创新创业人才或团队。同时,做强本区职业院校的相关匹配专业,内外结合,培养内生的应用型人才。二是优化扶持激励政策。如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构建人才梯队,针对起步型、成长型、稳定型人才、团队、企业,科学拟定资助条件,实现扶持政策与人才和企业的无缝对接。三是着力建设有关先进技术发展的公共设施体系。引进或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第三方服务平台,如专利申请与代理机构、投融资服务机构等,为企业提供技术转移与合作、金融服务等全面且专业的技术增值服务。

(三)积极推进项目落地,以产业链思维运作小镇

项目是特色小镇的前提与基础,是支撑小镇建设的核心细胞。项目是小镇建设发展布局中的点,产业则是总体布局中的线,点线结合才能成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面。(5)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在招商选资过程中,要注意内培与外引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一致、经济与生态并重等原则,积极推进签约项目、意向项目早日落地,增强招商引资的有效性,着力推进龙头型、基地型、创新型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实际运行,强化小镇的产业特色。另一方面,要增强产业链发展思维,以产业链思维运作特色小镇的各个建设项目。在e游小镇的游戏产业培育发展中开阔思路,提升把项目做成完整产业链条的意识与智慧,围绕网络游戏这一特色产业,通过纵横联系,或新建链条、或做强链条、或补足链条、或拉长链条、或延伸链条,从而把产业链的触角延伸到餐饮、休闲、娱乐、旅游、文化等各个行业。结合上虞伞艺、童装等制造业及四季仙果等现代农业积极开发游戏产业副产品,如,将游戏形象融于伞艺、童装等形成旅游产品,设计“四季仙果之旅”游戏形象、开发系列游戏产品等。借助区位优势,带动上虞传统产业实现新发展,从而也有助于提高e游小镇产业化的集聚、配套、融合发展的综合实力。

(四)加强品牌与文化建设,营造创业创新氛围

特色小镇的品牌和文化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产业的品牌和文化建设。做深小镇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和培育小镇自身的特色文化,注重现代文化与本土特有文化的结合,在小镇的空间布局、建筑造型、雕塑小品以及道路、广场、公园建设中注入更多的文化要素,打造特色小镇的标志形象,塑造个性特色,利用展会经济影响力,举办动漫展会、游戏赛事等,引入或培育游戏公会组织,打响e游小镇“全国游戏之都”的品牌,使文化成为特色小镇的金名片。二是营造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依托特色小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发展驱动转变,是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根本。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借鉴梦想小镇创业大赛、创客集市等活动载体,培育和选拔年轻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在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摘要:特色小镇是浙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大长远决策。文章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打造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结合上虞e游小镇的培育和建设,通过实践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其在高端要素聚合度、信息产业基础、创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加快融入大都市圈,提升城市整体格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高端生产要素;积极推进项目落地,以产业链思维运作小镇;加强品牌与文化建设,营造创业创新氛围等。

关键词:特色小镇,转型升级,信息经济

参考文献

[1]郑健壮,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其路径选择[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兰建平,建设工业特色小镇加快转型升级发展[J],浙江经济,2015(19)

[3]于新东,以产业链思维运作特色小镇[J],浙江经济,2015(11)

[4]绍兴市委党校课题组,推进绍兴特色小镇建设调查研究[J],绍兴研究,2015(3)

3.产业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篇三

作为成都市的第三圈层区县之一,近年来,大邑县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上有独到的认知——在三批四川百镇试点建设名单中,大邑县各镇相继入选;2015年,大邑更启动了新型城镇化提质行动,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崛起一批特色小城镇。

通过“1个区域中心城+2个小城市+17个特色小城镇+N个农村新社区”新型城镇体系的构建,大邑县以产业定位功能,将特色发展融入乡镇建设,走出了一条资源整合性强的城镇集群化发展之路。

韩场镇,现代农业的铺展

2016年7月16日,韩场镇万亩葡萄园迎来了以“美丽田园欢乐游”为主题的大邑县第五届葡萄采摘节——园区基地内近5000亩的葡萄相继成熟,巨峰、夏黑、美人指、圣诞玫瑰等20多个品种纷纷挂满葡萄架,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又缤纷多彩。

距县城23公里的韩场镇,是大邑县近年来着重培养一三产业互动的现代化农业乡镇,全镇辖6个村(社区)、87个村(居)民小组,7216户、18182人。在倾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之前,韩场镇以食用菌种植闻名全国,常年参与食用菌种植、经营、加工的农户占全镇总户数的50%以上,有食用菌合作社6个、种植企业4个、各类加工企业近30家,食用菌产业年产值达8亿元。

而作为韩场镇的新地标性产业和大邑县休闲农业的代表,葡萄种植也已走过七八个年头。目前,韩场镇万亩葡萄基地已辐射到周边的安仁镇、蔡场等镇,基地内的雨润公司和耘丰公司已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获得2个有机食品转换证。韩场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就今年来看,葡萄的亩产量会超过3000斤,供游客体验的采摘期也会从7月一直持续到10月。

从万亩葡萄园驱车而入,纵使在炎热的夏季,园区内的各项施工也在忙碌地进行。原来,为迎接成都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现场会,葡萄园正在加紧对旅游设施和葡萄长廊进行升级打造。行至园区的核心位置——青龙葡萄专合社,只见行道之上密布着已然成熟的果实,阳光从绿油油的葡萄叶缝隙中洒下,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幽香。

青龙专合社的负责人曾正平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占地1200亩,员工400多人,涉及47个农户。”目前,青龙葡萄专合社一方面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按品种给予每斤10—50元不等的价格进行售卖,另一方面直接对接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将鲜果贩售至川渝地区。加上开辟电商业务,专合社的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曾正平说:“目前,葡萄园的常规工作已经渐入佳境,我们正在考虑用葡萄制酒。一来,葡萄酿酒可以减少对鲜果次品的浪费;二来,酒渣还肥后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三来,拓展产业链也能更好地促进葡萄种植的农旅互动!”

韩场万亩葡萄园里有不少像青龙专合社的组织和企业,通过政府的引导和自身的努力,目前,葡萄种植已达到现代农业基准并实现了良好的农旅结合。而规划在园区内如蓝田小区等新型安置点,不仅开启了韩场镇对“大园区、小业主”和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模式的探索,更促进了本镇产村一体化发展。

下一步,韩场镇已在建设中的四川省畜牧高科技园区即将投产。据悉,规划占地2000亩的园区将带动全镇畜牧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现代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

王泗镇,工业化下的转型

从县城走老路进入王泗镇,家家户户门前堆放的酒缸与路边“重视食品安全”的红色标语成就了小镇浓厚的生产气息。

北纬30度的地理位置与西岭雪山的冰川融水,曾成就“王泗白酒”这一享誉中华的知名品牌,王泗镇也一度将白酒作为当地的支柱。而如今,随着大邑县经开区西区拓展区(当地称王泗食品园)在此建设,原本体量较大、经济形势较好、交通较为便捷的王泗镇已不满足于依靠白酒生存,在一二三产业均无短板的现状下,积极拓展以白酒、副食、底料为主的综合食品加工业。

王泗镇副镇长何珊告诉记者,在对食品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时,王泗镇倾向于长远看,算总账!“首先,对于酒类产业,我们在保持地理标志的前提下寻求品牌化发展道路并进行招商限制,目前有蜀之源酒业和龙宇酒业两大企业作为支撑;其次,以鳗鱼、泥鳅加工为主的出口型企业——海光食品已在王泗征地40亩并投产;再次,成都六婆餐饮有限公司已与王泗食品园正式签订2.5亿元投资协议,知名火锅连锁品牌‘六婆串串香’的固体底料以及配套调味料、餐具等都将在王泗镇进行生产并销往全国;最后,我们引进鑫和食品产业园作为园中园,规划190亩的建设用地,专门支持体量小但活跃度高的中小食品企业在此发展。”

据了解,丰富多样的食品产业进驻,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用工需求,约90%的本地招工不仅降低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更加快了王泗镇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目前,王泗食品园区正在加紧对配套基础设施的修建,园区道路、工业管道、供热供气、外接道路和污水处理招投标工作都在有序进行。

在何珊看来,王泗镇的发展离不开当地人优秀的经商思维。如今的王泗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带动了化工、冶金、制造、包装彩印、建工、建材、家具、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壮大,已形成雄厚的工业基础,在大邑县各乡镇中走出了立足自身实际的特色工业化之路。“2016年,全镇将努力实现主导产业营业收入65.87亿元,完成税收收入1.5亿元,实现到位资金4.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亿元。”

安仁镇,文旅互动的深化

提及安仁,自然会与“古”字联系起来。在大邑县各乡镇里,安仁镇以“文化”立足。

刘氏庄园代表了近代史中百年川西的风云变迁,建川博物馆更是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聚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仁名声在外。

nlc202309090638

副镇长郑强说:“作为全国重点小城镇、全省旅游发展重点镇、成都市规划的10个现代化小城市之一、大邑县副中心和区域中心镇,安仁的发展方向是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小镇,打造以文化旅游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镇域建设上,安仁以场镇为依托,凭借古镇资源及文博特色,将旅游服务中心和居民生活中心有机融合;以东西向的斜江河滨河带为发展主轴,串联主要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设施,形成以安仁文博古镇、唐场川西水乡、元兴农业公园为主要内容的精品景观带,以成大快速通道连接各个新型社区,形成发展次轴;镇域内北侧、西南、东南三处新型社区点以及各个川西林盘聚居点按照统一的民俗风格相继建设。

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安仁镇加快推进砚湖文化广场、觀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文化创新创业园等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协调各方加快文博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建成并开放了一批博物馆、展示陈列馆和民国老公馆;在推进中国安仁5A级旅游景区建设上,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规模的文博旅游、影视教育、会展服务等项目,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度不断提高。

如今的安仁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古楼旧巷,更有积淀文化的民风民俗,而最重要的是当地人已将自身的生活和工作投入其中,成为安仁古镇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15年,安仁镇年生产总值为1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80元,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17555元,城镇化率达到63.8%。

郑强告诉记者,目前,安仁镇的工作重点除了落实华侨城集团“中国文博第一镇”项目外,还将打造安仁镇边缘的连片薰衣草、蓝莓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来丰富安仁镇的文旅产业。

如今,大邑县按照“以大带小、以城带乡、集约紧凑、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产业立镇、科技强镇、生态优先、四态融合、各具特色”的思路,分类推进城镇建设,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2个小城市为支撑、7个特色镇为纽带、一般场镇为补充、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点的县域新型城镇体系,实现了城镇集群化发展格局。

预计到2017年,大邑全县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达到42万人左右。通过城镇化进程到201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22.5万人;集镇建成区总面积达到28.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

4.产业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篇四

打造文创小镇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的体会与建议

近日,市委宣传部派员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2017第七届中国特色小镇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业内一流专家、著名企业家深度分享全国特别是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对特色小镇建设有了更直观生动的认识,对xxx如何打造 “中国·xxx5A级文创小镇”项目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一、浙江打造特色小镇的基本经验

总体感受,浙江 “特色小镇” 产业定位突出“特而强”、小镇功能力求“聚而合”、建设形态力求“小而美”、制度供给力求“活而新”。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特色小镇搭建要素聚集平台。特色小镇既不同于建制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区,又不是四者的简单叠加。它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质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聚集产业、人才、土地、政策、资金、运营六大要素,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

形成“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文化,把文化塑造成特色小镇的“灵魂”,把特色小镇打造成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生活空间。

(五)特色小镇强化管理考核和政策扶持。特色小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避免盲目扩张和贪大求全。原则上要求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确保产业核心和项目载体。政府定期从投资建设进度、用地情况、新增税收、高端要素聚集、产业特色打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级。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土地使用指标的50%或者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以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一半给当地财政(三免两减半)。

二、主要认识和体会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取得的成功,关键在于他们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出一条新路。主要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一)要更加注重整体谋划布局。不能用建新城的思路和模式来规划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关键不是规模大小、不是规划设计,重点在于项目的综合谋划。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立足于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文风情,因地制宜,找准定位,三、打造“中国·xxx5A级文创小镇”的对策和建议

对照学习浙江的先进经验,就如何打造“中国•xxx5A级文创小镇”主要有以下对策建议:

(一)总体谋划,分步实施。我们打造特色小镇也要善于讲故事、造“文化”,抓好有针对性的产业配套发展。金点子比金子还金贵。目前要充分依托专家团队深入论证“打造以当代舞蹈为主题的特色小镇”的可行性,重点就小镇定位、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产业项目等进行总体谋划,后期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开展投融资工作,分区域、分项目、分时段完成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5.产业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篇五

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距龙泉市区32公里的上垟镇,地处浙闽赣交界处,瓷土资源丰富。上垟镇是现代龙泉青瓷的发祥地,是龙泉青瓷最集中的产区,也是一座见证青瓷匠艺的兴替和发展的小镇,素有“青瓷之都”的美誉。项目规划面积3.21平方公里(4815亩),建设面积136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

项目位置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二、项目发展条件

1、区位条件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东临温州经济开发区,西接福建武夷山风景旅游区,是著名的青瓷之都。上垟位于龙泉市西部,距市区36公里,龙浦高速、53省道穿境而过。

项目区位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生态资源

上垟镇被誉为“浙江林海”、“毛竹之乡”、“香菇之地”,森林覆盖率近8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被誉为“华东氧吧”。上垟凭借丰富的林木资源和优越的生态条件,被国家环保部认定为“全国生态镇”,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山水资源,也为发展青瓷小镇提供了生态土壤。

3、历史文化资源

上垟是现代龙泉青瓷的发祥地,素有“青瓷之都”的称号,现镇内仍留有大量原龙泉国营瓷厂工业遗址,包括工业大厂房、办公楼、会堂、大烟囱、青瓷研究所、职工宿舍等。此外,李记、曾记、张记等老字号青瓷作坊也都被完整保护,其中上垟曾芹记古窑址是目前龙泉连续烧制时间最长的龙窑。

4、旅游条件资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为打响龙泉市“山水天堂”生态旅游品牌和“中国青瓷小镇”文化旅游品牌,项目以上垟镇为中心,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泉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千岛湖和雁荡山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对接,构建“两小时旅游圈”。

两小时旅游圈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5、民俗文化资源

上垟镇长期以来形成了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其中反映饮食文化的有老鼠爪、槎儿冻等,反映民间习俗的有捣黄果、揉麻糍、做豆腐、采香菇等,以及反映传统工艺的民间青瓷制作等。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赋予了上垟镇“青山、碧水、古窑”更多的生活意义,集中反映了上垟镇舒适、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氛围。

6、瓷器资源

上垟镇是闻名中外的龙泉青瓷主产地,凭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瓷土资源及传统制瓷工艺,原龙泉瓷器总厂、一厂、三厂、五厂都设在镇内,素有“青瓷之都”之称。现镇内个体青瓷作坊发展迅速,镇内有个体瓷厂30多家,正所谓“瓷窑林立,烟火相望”。上垟镇瓷土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瓷土矿储藏量达2000多万吨,上垟因此成为龙泉青瓷最主要的生产区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上垟镇个体青瓷作坊内景图

三、发展定位

项目以青瓷文化为品牌,以休闲养生为核心,以龙泉青瓷非遗传承基地为平台,打造集文化传承、文博展示、学习交流、创作教学、收藏鉴赏、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瓷文化旅游观光小镇,延续技艺传承和生产组织传统方式的家庭小作坊,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青瓷小镇。

四、空间布局

项目立足于独特的山水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形成总体为“一核心,三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一核心”指项目的核心景区,“三组团”指的是项目的入口及旅游配套区,城镇配套区及周围的村落。

项目空间布局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五、项目规划(一)总体规划

项目沿着八都溪展开,规划项目包括:古民居、田园风光、青瓷文化广场、商业风情街、度假酒店、青艺坊、冠云青居、瓷人坊、青瓷民俗公园等。

项目总体规划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二)重点项目规划

1、青瓷文化广场

青瓷文化广场作为小镇主出入口的形象展示,集旅游展示、游客服务和停车换乘于一体。

青瓷文化广场效果图一

青瓷文化广场效果图二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2、商业风情街

商业风情街集餐饮、旅游、购物和休闲于一体,作为整个景区的配套,业态以特色餐饮、茶吧、咖啡吧等业态为主,兼顾青瓷产品的销售,推出“青瓷茶具+龙泉金观音茶+青瓷雅乐”特色产品。

商业风情街入口效果图

商业风情街效果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3、度假酒店

度假酒店与山水环境相结合,突出生态、文化、健康养生三大理念,建筑采用庭院式的布局和中式的设计元素,融山景水景于酒店景观中。

度假酒店效果图一

度假酒店效果图二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4、青艺坊

青艺坊集生产、创作和生活主题于一体,打造独具特色的名师生产创作基地。

青艺坊效果图一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青艺坊效果图二

5、冠云青居

冠云青居通过节庆日定期邀请的形式开展交流和现场技艺展示活动,游客在其中既能近距离欣赏大师精湛的技艺,感受大师深厚的人文修养,同时还可以与大师一期制作,增强体验感。

冠云青居效果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6、瓷人坊

瓷人坊是集生活、生产和经营于一体的新式作坊,是民间艺人聚居的街区,游客可以参观制作工艺和流程,并定制购买艺术作品,增强体验感。

瓷人坊

六、活动策划

小镇作为龙泉青瓷宝剑节重要的分会场之一,根据自身定位、整合资源优势,打造五大品牌活动:

1、开窑节

恢复传统的祭窑盛典,成为景区一大特色节庆。出窑部分大师级的青瓷艺术作品,并在开窑节上进行展示和拍卖,打响小镇在艺术界的影响力;建立青瓷艺术基金,用于青瓷创作及慈善的投资基金。

开窑节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2、青瓷艺人技能比拼大赛

寻找当地民间青瓷艺人定期举办技能大赛,如初坯成型、装饰精修、上釉、入窑烧等比拼活动,比拼结果由青瓷大师评分和当月游客投票共同决定。

青瓷艺人技能比拼大赛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3、青瓷艺术双年展

活动内容包括青瓷艺术品展示、文化创作交流、学术研讨等,成为世界青瓷艺术的殿堂。

4、大师绝活秀

定期邀请一位大师来小镇景区表演,同时可使游客与大师一起来制作,增加游览体验性。

大师绝活秀

5、青瓷寻宝

设计景区青瓷寻宝地图,参与者借助地图,将每个点找到的青瓷制品拼成成品,对获得佳绩的团队给予奖励,以培养团队凝聚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七、项目思路

项目通过外在物质环境的保护与街巷功能的再生和重构,发展传统手工艺,恢复原有青瓷作坊、水碓,积极开展传统商业活动,将特色小镇的风貌特征、传统文脉、文化内涵嫁接到新时期的城镇社会经济基础上,以“青瓷文化”为主题,将青瓷一条街和源底古村、木岱口村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使其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使上垟成为青瓷产业的集聚区、龙泉青瓷文化的体验区和休闲旅游的度假区。

6.国家特色小镇岳村杂技小镇介绍 篇六

国家特色小镇岳村镇位于华龙区东北部,是连接市城区、清丰县和濮阳县的区域中心镇,国道G342、省道S209和濮范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域面积2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0.8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镇域常住人口37500人。

先后荣获“中国杂技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杂技文化特色旅游村”等荣誉称号,2016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8月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

特色鲜明脱颖而出。濮阳市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建设,决定依托现有小城镇拥有的文化、产业、旅游等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产业、突出特色,培育特色小镇,形成新的产业集聚。为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濮阳市对特色小镇建设加强规划编制,并从各县区上报建设的特色小镇中选取试点,实现以点带面、抓点扩面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指导下,华龙区委、区政府及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创建工作步伐。同时,省、市住建部门多次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岳村镇从全国 280个申报的特色小镇中脱颖而出,以河南省第 4 名的成绩拿下这项国字头荣誉,成为濮阳市唯一一个入选的乡镇。

杂技文化历史悠久。岳村杂技形成于三国,由三国名将吕布后人在此习武强身演变而来。明清时期岳村杂技得到发展,乾隆年间,岳村镇东北庄有杂技班13个。全村80%的人干杂技,涌现出乔家班、刘家班、李家班。尤其是清末,乔家班应召进宫演出,慈禧太后亲授万寿龙灯两盏、瓷壶一件。光绪年间,乔家班配合清廷外交,到俄罗斯、印度、日本、朝鲜等20多个国家巡演。建国后,濮阳县政府将东北庄三家班及其分支杂技班收编合并,组建红旗杂技一团、二团、三团,常年全国各地演出。村里很多杂技英才分赴全国各地,成为众多国营杂技团的骨干力量。有的全班人马,几乎都是东北庄人,如四川杂技团、山西临汾杂技团、安阳杂技团等。岳村镇东北庄涌现出许多国家著名杂技演员,其中国家一级演员22人,担任各省、市杂技团团长的有37人,可谓流派纷呈,名家辈出。

科学规划引领建设。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追求特而强,功能体系力求聚而合,城镇形态力求精而美,发展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便捷高效、文化浓郁深厚、环境美丽宜人、体制机制灵活的新常态特色小镇。岳村东北庄杂技小镇一期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二期规划6.78平方公里,在以原生态杂技文化为主题的大框架下,充分考虑杂技小镇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传统村落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确定了“一核、一廊、两轴、四区”发展思路。一核是指围绕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建设的特色小镇核心区; 一廊是指依托潴泷河打造文化园区滨河人文生态景观廊;两轴是指依托艺馨路和吕楼路构建文化园区发展轴线,实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四区是指整体打造四大功能区,即文化体验区、旅游服务配套区、传统村落保护区、农业观光区。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是提升小城镇品质的基础。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的目标要求,推动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全面铺开。在路网建设方面,累计投资1500余万,新修道路63条。投资4500万修建的锦田路,增加了一条城区到岳村镇的大动脉。投资900余万元修建的安居路,形成了岳村镇东北庄景区路网环线。实施了西瓦线拓宽、X008线提升、景区内道路改造等项目,打造了便捷完善的路网结构。在雨污水管网建设方面,新建污水管网58条,镇区、东北庄杂技园区、澶东社区以及多数行政村已建成污水管网。新建锦田路配套管网,投资100万改造镇区雨污水管网。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栽植行道树法桐320棵,X008线东侧镇区范围进行高标准绿化,栽植蜀桧、樱花、石楠7900株,乔木2800株,绿篱草坪5100株。新增绿化面积300亩,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园林绿化美景已全面形成。

项目建设突飞猛进。特色小镇是推进“产、城、人、文”有机结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一批大项目纷纷落户东北庄,项目建设高歌猛进,加快了特色小镇建设步伐。累计投资2.9亿元,建成区面积320亩,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单体杂技博物馆(5700平方米)、东北庄杂技艺术学校、杂技文化广场、游乐场、杂技故里文化街、民俗杂技大剧院、八家仿明清杂技小院、虎文化乐园、喷泉广场、溪水溪流、澶水湖蓄水工程及湖中游乐设施等项目。建业大集古镇项目总占地150亩,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打造集杂技观演、赛事承办、地方美食、温泉度假和休闲健身与一体的大型仿古建筑群。野生动物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投资2.6亿元,建设15个散养区和14个场馆,含动物60种以上,散养3000只(头)以上,成为周边300公里范围内最大的野生动物园。神木博物馆项目投资1.1亿元建设,藏品由荣氏古沉木艺术品有限公司无偿提供,占地面积约61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主要用于古沉木收藏保护、学术研讨和陈列展示,是国内最大的古沉木博物馆。

产业添翼文化铸魂。特色小镇关键在于“特”,绝不能“千镇一面”。岳村东北庄杂技小镇着力在彰显特色上做文章,促使特色小镇散发出独特魅力,文化旅游就成为了岳村东北庄杂技小镇的核心产业。市委、市政府把全面提升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全市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引擎,给予特别关注和大力支持,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从“园区”向“景区”的华丽转变。到东北庄观杂技、品美食、观戏曲、大马戏、赏歌舞,成为市民和周边地市游客的首选。这样一个好看又好玩的去处,成为濮阳市人气最火爆的景区之一。景区精心准备乌克兰舞蹈、杂技马戏、豫剧、摩托车特技表演等为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奉献一份丰盛的文化盛宴。力争用3—5年的时间,打造成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集杂技观演、文化展示、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位文化景区,发展前景无限广阔。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春天。岳村东北庄杂技小镇在全国特色小镇竞争中胜出,必须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品牌,注重发展的规模适度、速度适度。在准确定位并挖掘特色小镇的各种资源后,要形成一个色彩丰富的有机体、一幅美丽的画卷,并开动互联网思维方式,讲好小镇故事,让小镇“看似一幅画,听似一首歌”。以全国特色小镇培育为契机,牢固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大农业五位一体新的发展理念,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将岳村杂技小镇真正打造成为“龙乡风韵展示地,东方杂技会客厅”,打造成濮阳市后花园、冀鲁豫三省交界观光休闲特色小镇。

7.产业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篇七

一、产业集群理论发展概述

产业集群理论最早起源于古典区位理论和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研究。古典区位理论最后形成了产业综合体模型,它在实证及规划研究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马歇尔的产业区研究最终形成了理论经济分析中的产业集聚模型。弗雷德·马歇尔是第一位较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现在的产业集群研究大多以马歇尔理论为基础。马歇尔发现了集群这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且研究了集群企业之间的客观协作行为、聚集经济表现形式,并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为之后集群研究奠定经济理论基础。

二、嘉兴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嘉兴市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2006—2010 年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13.5%,比同期GDP增速约高出1.1%。如表1 所示,2014 年嘉兴市服务业产值同比增速为8%,达到1396.3亿元。2011—2014 年,全市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36.95%增加到41.65%。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全市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得到逐步提升,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这表明嘉兴市经济转型升级初见成效。2015 年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717.1 亿元,增长9.5%。

(数据来源:嘉兴统计信息网。)

三、南湖区基金小镇项目调查及分析

1、南湖区基金小镇项目的发展现状

(1)项目背景

2010 年12 月,南湖区成功申报为浙江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以此为契机,南湖区政府规划南湖区2.04 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成南湖基金小镇。南湖基金小镇的规划是借鉴美国西部sandhill road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小镇和美国东部greenwich私募对冲基金小镇的发展规划,依托上海地理位置优势,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支持发展,计划未来5年内实现集聚500 家以上的机构,管理资本超过3000 亿元。2014 年,南湖基金小镇核心区一期建设全面启动。一期启动区位于“基金小镇”的北侧,总规划面积约200 亩。小镇的一期招商目标以私募PE基金、私募地产基金及私募证券基金为主。

(2)政策支持

嘉兴南湖金融区的开发建设,得到了嘉兴市政府及南湖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财政优惠方面,对于新注册或新迁入到南湖金融区的投资类企业自纳税之日起,六年内可享受地方财政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70%的发展奖励;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员工按不超过总人数的40%,按其个人当年所得部分所形成的区级所得,给予70%的奖励;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投资于本地的企业或项目,由财政部门按项目退出或获得收益后形成的区级所得部分80%给予奖励。

2、南湖区基金小镇项目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作用

根据最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 年9 月底,南湖基金小镇已引入有限合伙企业928 家,认缴资金1308.2 亿元;有限责任公司182 家,注册资本36.4 亿元。根据南湖区金融办提供的数据,南湖基金小镇2012 年实现税收700多万元,2013 年税收已达到4000 多万元,2014 年实现税收1.53 亿元,占南湖区总税收的3%左右。税收额每年平均增幅超300%,预计2015 年可突破2 亿元甚至3 亿元。今年1—5 月,南湖“基金小镇”就已实现税收8880 万元,达到去年全年税收的二分之一,同比增长63%。

四、南湖区基金小镇项目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1、南湖区基金小镇项目的SWOT分析

(1)S(优势)

南湖基金小镇所在的嘉兴市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中心位置,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在沪杭同城的概念下,嘉兴到上海、杭州的高铁只需20 分钟车程,开车也只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嘉兴市南湖基金小镇对于进驻企业还提供高铁接送服务,以进一步为金融人士提供便利的交通。总体来说,嘉兴的区位优势较明显,能为金融精英的工作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

(2)W(劣势)

嘉兴作为国内三线城市,在吸引高端金融人才方面的能力相对比较弱。由于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中,金融服务业并不是嘉兴经济中的领头羊,相对于北上广深等金融业较发达的一线城市,嘉兴在高端金融人才的储备及引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是人才的孵化器,也能为当地提供专业的人才。嘉兴本科院校较少,目前就以嘉兴学院及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为主。相对于北上广深的众多一流高等院校,嘉兴本土高等院校在金融人才输出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总体而言,目前嘉兴的高端金融人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南湖基金小镇未来发展的需求。

(3)O(机遇)

嘉兴科技创新的底子很好,不仅拥有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这些重量级科研龙头,还聚集了大批的高科技企业。这些科技企业需要金融来帮助其提供融资以支持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核心金融资源就是私募金融工具,传统金融工具只能发挥小部分作用。2014 年年初,嘉兴被正式列为浙江省唯一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创业投资为代表的私募投资产业在科技金融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嘉兴市需要将南湖基金小镇与科技城创新平台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个广义上的大科技城和科技金融产业园,使之成为嘉兴乃至浙江省创新驱动的引擎。

(4)T(威胁)

目前,北京、杭州等地都已经启动类似的基金小镇项目。2015 年5 月30 日,北京首家基金小镇项目在北京房山区进行了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北京基金小镇将吸引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相关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以及辅助支持部门入驻。截至2015 年5 月20 日,北京地区私募基金公司备案的已达2505 家,资产规模8423 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此外,杭州上城区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在2015 年全球对冲基金西湖峰会上被正式授牌。这些一二线城市的基金小镇项目的启动对于嘉兴南湖基金小镇来说是潜在的威胁。

2、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策略研究

(1)大力引进高端金融人才

南湖基金小镇应以此项目为契机,在本地区建立一个吸引高端金融人才的长效机制,在政策及发展机遇各方面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就业环境。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南湖基金小镇应与入驻企业进行协调,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引进相关的高端金融人才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此外,南湖区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企业及南湖基金小镇的人才需求,为金融人才的引进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以全方位网罗金融人才。

(2)打造自身特色

面对北京、杭州等大城市基金小镇项目的威胁,南湖基金小镇应认清现实,找准自身定位,同时集中精力寻求错位发展,以鲜明的特色吸引相关的私募基金。国内私募基金市场十分庞大,北上广深的定位各不相同,各自都有意识地进行错位发展。作为三线城市的南湖基金小镇项目,必须根据本地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及各方面的条件,明确自身的定位及发展目标,同时在各类招商活动中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地吸引目标企业。

五、结语

作为嘉兴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点项目,南湖基金小镇项目对于嘉兴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首先,南湖基金小镇所处行业为金融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行业能给实体经济提供各种投融资机会,从而为实体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因此,嘉兴市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产业间的连带互动作用,重视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其次,南湖基金小镇属于金融服务业集聚区,能在人才及设施等方面带来规模效应,从而产生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嘉兴市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更多地利用产业集聚区作为载体,为相关产业发展带来规模及集群效应。

摘要:产业集群理论最早起源于到古典区位理论和马歇尔的产业区概念,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嘉兴市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作为重点。南湖区基金小镇项目作为嘉兴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点项目之一,能有效地为嘉兴市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同时对于周边地区经济有一定带动作用。目前,大部分已经通过注册入驻的企业并没有将实际办公地点转移到基金小镇,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有很多类似的基金小镇项目。嘉兴南湖基金小镇必须寻求更合理的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吸引力,以求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产业集群,嘉兴市现代服务业,南湖区基金小镇

参考文献

[1]胡刚:产业集群理论中的产业组织学内涵与制度文化基础[J].中国经济问题,2002(6).

8.从科技园到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实践 篇八

一、从杭州湾信息港园区到信息港小镇

2016年1月28日,浙江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公布,杭州湾信息港升级为省级特色小镇——信息港小镇,萧山区第一个省级特色小镇由此诞生。这个面积3.12平方公里的“互联网+”特色小镇每天都跳跃着精彩的数字。如今,小镇已经集聚各类企业639家,3000人在这里工作、生活,“产、城、人、文”于此处和谐共生。从荒芜之地到创业热土的故事背后,是小镇各方参与者多年的深耕细作与创新引领。信息港小镇升级的基础是杭州湾信息港项目,该项目由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项目西侧与杭州国家级高新区毗邻,东依明星路,南靠中心路,西临五甲河,北接建设三路。一期占地30654平方米(约46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二期规划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杭州湾信息港园区于2012年底工程竣工,萧山开发区管委会希望可以在机制上有所创新,找到专业化的企业合作托管,基于此,管委会经过比选,最终选择了和浙大网新集团进行合作,由网新长城承担具体的招商和运营管理工作。网新长城团队提出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专业化运营”的模式经营、管理该项目,创新的组织模式让杭州湾信息港迸发出生机与活力,成为萧山产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网新长城接管信息港以后,从优化产业定位着手,具体实施“五个搭建、一个系统推进”的专业化招商运营。根据产业环境的打造和产业要素的聚集,产业定位从两化融合到智慧经济、移动互联网、智慧健康逐步迭代。“五个搭建”即“空间环境搭建、商务配套环境搭建、政策环境搭建、公共技术平台搭建、服务体系搭建”。就如前面提到的农夫身份,为园区企业的孵化与壮大,提供好土壤、阳光和雨露。

完成“五个搭建”后的“一个系统性推进”就是招商,园区的产业引进以培育和壮大互联网龙头企业为策略。通过1个“基础平台”+X个“智慧谷”的产业发展模式,集聚形成X条互联网+传统经济产业链。目前,信息港已建成六大“互联网+”特色鲜明的智慧谷——中国智慧健康谷(微医集团)、设计谷(数联中国)、移动谷(口袋购物、快货运)、化纤谷(网盛生意宝)、包装谷(猪八戒网、胜达包装)、家居谷(户帮户)。以这六大智慧谷的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科技创新驱动,摸索一条能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示范意义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田的途径。2016年以来,信息港小镇的税收呈几何倍增长:一季度,税收3500万元;6月底,税收达7000多万;而一个月后的7月份,税收已达1.05亿元。从单季度增加3000万元,到单月增加3000多万元,照这样的速度,今年小镇税收有望突破2亿元。

二、从中国·乌镇互联网产业园到乌镇互联网小镇

乌镇,已经成为江南水乡的一个代名词。这个钟灵毓秀的古镇每天都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一睹她的芳容。无论是景色还是文化,乌镇都有着她独特的美丽,为世人讲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千年古镇,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便开始以一个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来自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人参加了会议,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科技社群和民间社群的互联网领军人物悉数到场。全球对这场盛会的点击量达到几十亿次。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时,习总书记亲临会场发表主旨演讲。

2015年5月,桐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网新长城达成合作关系,一起着手谋划了乌镇从“一个峰会”到“一个产业”的战略发展,释放大会红利。通过前期3个月的筹划,2015年9月29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将中国乌镇互联网产业园作为试验区的重要载体。然而,中国·乌镇互联网产业并不在乌镇镇上,它位于桐乡市区南侧的经济技术开区内。那如何借助乌镇互联网大会的影响力谋划产业聚集和落地呢?乌镇不再指乌镇,而是“大乌镇”,乌镇已经涂上了新的标签——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风口、渡口与窗口。

“大乌镇”通过一条乌镇大道将乌镇、桐乡中心城区、桐乡经开区、高桥新区串连起来,因此,“大乌镇”的概念就分为了北区和南区两部分。

“大乌镇”北区主要是以乌镇景区为中心,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智慧会务会展、教育培训、智慧金融等产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区的智慧健康产业,习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讲话中提到的乌镇网上医院就坐落于此。2016年6月24-26日,“国际互联网医疗大会暨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乌镇盛大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乌镇智慧健康产业园项目。

“大乌镇”南区即互联网产业的落地点——中国·乌镇互联网产业园。该项目位于桐乡市“一核一带多点”的核心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总建设规模达128万平方米。“大乌镇”南区在创建“国家级的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创造互联网产业改革“先行先试”的环境,成为中国的“互联网特区”。中国·乌镇互联网产业园项目将秉承打造改革创新先行区、互联网产业集聚区、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的理念,提供“通、快、新、优”的互联网环境,引进企业总部、科技孵化器、高校互联网科研院所、产业链型企业等成熟企业为主、初创企业为辅的多种业态,力争使项目成为桐乡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核心平台。

项目采取“一步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思路,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分为过渡区、先导区和拓展区三个阶段进行开发建设。其中,过渡区由老厂房经过68天奋战改造而成,约1万平方米,目前已有1、2号产业楼及国际会议中心投入使用。2016年9月26日上午,中国·乌镇互联网产业园先导区项目14万平方米正式开工。通过在信息港小镇的实践,中国·乌镇互联网产业园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专业化运营”的方式运作。因此,中国·乌镇互联网产业园成为又一个创新机制的案例。

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浙江省前省长李强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桐乡创建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2015年2月,李强在调研全省信息产业经济发展时指出:“要利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会址落户乌镇的契机,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将乌镇、梦想小镇打造成为浙江信息经济的‘双子座”。2015年9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

三、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

第一,特色小镇需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且有清晰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需要和相关产业规划中倡导的产业相契合,并且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培育。

第二,特色小镇需要创新的组织机制。由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和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先期投入来推动小镇建设序幕。以市场运作方法,结合PPP模式建设经营性设施,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提供运营保障。

第三,特色小镇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浙江的特色小镇得益于前省长李强的力推,而李强调任江苏之后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特色小镇,而不是照搬照套浙江的做法。因此,特色小镇绝非套路,若要推广,还需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

第四,特色小镇成为房企风向标,机遇和挑战并存。特色小镇带来的“产城融合”效应,为房地产开发带来土地增值的良机。然而,房企可以从土地溢价中获利,却难以补齐产业的短板。

那么,面对特色小镇在全国推广的浪潮,我们又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亲历者,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空间的服务商,时间的合伙人”。特色小镇也好,产业园区也罢,我们所能给予企业的,不仅仅是一个办公空间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企业成长,从而培育出标杆项目和特色产业。

上一篇: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中国国家标准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