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在绍兴过春节(精选15篇)
1.春节的作文:在绍兴过春节 篇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省市,每个城区对于春节都有不同的过法。而我的家乡——“莆田”,这个小城市的过法相比其他地区有着一番独特的韵味呢!
在莆田这个地方照老规矩,春节在腊月下旬就开始了。在腊月二十左右人们就陆续忙碌起来了,而在腊月二二至二四的时候,大家伙便拿起扫帚打扫起了各个屋间、清洗着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喜乐气氛。这一习俗在我的家乡被称为“扫巡”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新迎旧的喜乐气氛。
“扫巡”过后,人们的忙碌并没有因此而间断,开始准备起了年货。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儿。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在守岁。因为通宵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疫病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在元宵三四天前家家赶制红团。红团,在莆田这儿几乎是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寓意为“红红火火,团团圆圆。”主材料:面粉、糯米粉、朱砂红、糯米、棕榈叶。先是把糯米浸湿浸软加糖炒干团成团,在此期间将面团揉好擀成一片薄皮再将糯米团包进去放进模具里印成型后底下垫上棕榈叶,再放在蒸笼里蒸个25分钟后便大功告成了,而这不能吃只能元宵祭祀过后才能吃。
这,就是我老家别具一格的春节。
2.在日本过春节 篇二
因妻子是日本人的缘故,每年春节方宇凯都会回日本过节。日本的春节是在中国的元旦期间,日本的“除夜”就相当于中国的“除夕”,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人们迎来了辞旧迎新的时刻
我的贸易公司在中国,但全家老小都在日本,我妻子是日本人。因此,春节时我一定会去日本。
我日本的家在神户,它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心西侧,是仅次于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札幌的日本第六大城市。在过去,神户是个小渔村,每逢过年都沿袭了很多本土化的庆祝方式,年味十足。很多年以前,这里就与中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有很多中国人带着中国的食材远道而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中国人的社区,叫南京町,是上百家中国餐厅和店铺汇集成的一个商业街,也可以称它为“日本的唐人街”。中国的饺子、面条、小笼包、油条、麻团等小吃到处可见。
每到中国的农历年,街上的很多中国人都关门停业,聚在一起包饺子过年,有的人还会组织舞龙舞狮子,甚至还有搭戏台唱京剧的,一派喜气洋洋的过年景象。这些节目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日本人来观看,他们从这里了解到中国的文化。我妻子就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她一直希望有机会到中国过一个真正的“中国年”,只是每年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
也正是由于妻子是日本人的缘故,我在日本不光过中国的农历年,感受更多的是日本的春节。
跟中国人一样,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他们的新年定在每年的公历1月1日,也叫做正月,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元旦,每年的12月29日至第二年1月3日是日本的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降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的庙宇都会敲钟一百零八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着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做一个好梦。
日本的新年也是很讲究礼尚往来的。节日期间,小辈们都会到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互赠贺年片是当地最热门的祝贺方式,在日本,我就经常会收到日本朋友送的印有当年生肖的“贺年邮票”,日本人管它叫“飘舞的风筝”,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明信片。
在日本,最能体现过年气氛的装饰就是门松了,门松是由三根竹子用粗稻草捆扎再插上松树枝组成。许多公司大厦门口和街头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牌楼,据说青竹象征年年高升,松树象征着长寿,稻草象征着丰收和发财的意思。人们还将鹤、龟等象征长寿的动物剪纸贴在住宅内外,祈祷平安,就像中国的春联一样,是过年不可缺少的东西。
跟中国一样,在日本,新年也是个“吃”的节日。日本人在正月吃的相当丰盛,早餐会吃一些砂糖芋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中餐也相对简单,但一到晚餐时间,全家人都会跪坐在榻榻米旁边,吃着各种火锅炖菜。日本的年糕很讲究,它是用鸡肉、高丽菜、韭菜、香菇等很多种食材做成的甜品,是当地款待客人最常出现的食品。在日本,新年的初一、初二、初三都要吃年糕汤,然后一边喝着清酒,一边欣赏着电视中辞旧迎新的节目,听候除夕钟声的敲响。但是,从初一到初三的这三天都要吃素,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不过,我接触的很多日本年轻人,早已经放弃了新年吃素的习惯,很多习俗也只能在日本的农村才能见到了。
比较凑巧的是,2010年的春节恰逢情人节。
3.在乡下过春节的优秀作文 篇三
你知道乡下人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就让我告诉你吧。
今年我们回到了乡下——赤岗过年。我看见村子里面热热闹闹的,村里的每家都贴上了对联,每一户人家都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到处都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 乡下人家去探亲的时候,只带一些鸡,鸭水果等这些食物,乡下人他们去探亲的东西,差不多全是自己家里做的食品和自己养的鸡、鸭和鹅这些等等。他们不象我们在城市里的生活,我们去探亲,一般都是在一些超市上买一罐饼干或是一些糖果等等。虽然乡下人的探亲礼品没有城市人的那么贵重,但是体现了乡下人朴素的情怀。
春节这么好这么美的时光,每到探亲的空隙,乡下里的小朋友经常到空旷的田野里去烧烟花,在大人的陪同下一起烧烟花,在那里烧冲天炮和小飞机等,最受欢迎的是冲天炮,我们玩的最多了,他们玩地非常开心。 在这个春节里,我非常愉快,我知道在乡下过春节是很热闹的,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所以,我很喜欢在乡下过年,我爱乡下的过年的时候!
4.在我家春节这样过作文 篇四
说到春节是怎么过的,我的脑海中就会蹦出一个答案——放烟花。因为每次放烟花都让我永生难忘,特别是这次“虎口喷火”。这次放烟花是在荒无人烟的头格桥边,桥的两边是石头做成的两只虎头,虎口中刚好可以放下一个烟花。爸爸和姨父一人负责一个虎口,“三二一,点火。”瞬间,烟花点燃,从虎口中喷出火来,十分壮观。
如果说春节还有什么重要的习俗,那就要数“年夜饭”了。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大家围在餐桌边一起吃饭,欢声笑语,可热闹了。最开心的就是我姐姐倪好了,因为她是个大吃货。
5.关于过春节的作文:过春节了 篇五
关于过春节的作文:过春节了
“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了熟睡的我和爸爸,我们连忙穿好新衣服,然后爸爸把早已准备好的对联、灯笼,拿到门外,先挂上红红的灯笼,再贴上对联,我用手指着对联高兴的念道:“万家春,千里秀。”
过了一会儿,爷爷奶奶来了,我迎上去忙把爷爷奶奶扶进了屋,给他们倒了杯热茶,又给他们削水果,爷爷笑着说;“瞧!我们的孙女儿懂事了!”
吃饭了,我把爷爷奶奶扶进了饭厅,啊,今天的菜可真丰盛呀!有香喷喷的红烧肉、鲜美的鸡汤可、口的干烧鱼绿、油油的波菜„„我的手不听使唤的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嚼起来,爷爷举杯说;“祝你学习进步!”我也举杯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晚上,我们一家围着电视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有小品,相声,精彩的杂技和唱歌跳舞,奶奶看的高兴的笑了,爷爷看的拍手叫好,我也开心的手舞足蹈,爸爸对我微微的笑了。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礼花漫天飞舞,有的像仙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天空上盛开的花„„,爷爷拿来了送给我的新年礼物,我打开一看,一条漂亮的围巾,爷爷说:“冬天很冷,戴好围巾别着凉了,”啊!爷爷把他对我的关爱送来了,把对我的关心送来了。我心里默默的想着,等我长大了,我也一定会关心你们的。
6.在中国春节这样过 篇六
德国的圣诞节和新年刚刚过去,马上我们将迎来中国的春节,你们一定和爸爸一样很期待这一节日,这可是我们第二次过新年!今天,爸爸第一次给你们写关于我们中国人怎么过春节的长信,希望你们能体会到春节对所有中国人的特殊含义。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新年,也就是中国的农历正月初一。年,传说是一种的怪物。在逢新旧岁之交,它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把“年”吓得逃回海里。为了庆祝打败年兽,人们于是敲锣打鼓,互称“恭喜”。
与德国的圣诞节和新年一样,春节是中国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节前一个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年货。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孩子们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也是春节前的“必修课”。按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意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不幸扫出门。
写有新年寄语的春联也是中国每家每户必备的过年物品。春联的种类较多,“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
过年时,屋里还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门前挂大红灯笼及财神、门神像等;许多人家还要在屋门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除夕晚上,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吃年糕,熬年守岁,共享天伦之乐。
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男女老少都穿着崭新的衣裳,先给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要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说些“恭贺新禧”“恭喜发财”“过年好”等话。
节日的热烈气氛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许多街市上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直要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索菲和本尼,虽然你们的妈妈是德国人,但你们也有中国的根。你们一定感觉到,春节与德国的圣诞节和新年一样,很有意义,也很好玩。
明年你们一个将进入小学,一个将入幼儿园。爸爸在春节这个中国人重要的节日写这封信,也希望你们在新一年能答应做到三件事:
第一,参加柏林华人学校的中文班,学习中文可以更好地了解你们的根;
第二,索菲每月要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籍,本尼每月则听一本中国的书籍;
第三,今年暑假,你们和爸爸一起进行一次中国寻根之旅。最后,爸爸预祝你们春节快乐!还有,爸爸忘了说,明年是中国的羊年,让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迎接羊年吧!
最爱你们的爸爸
7.春节的作文:在绍兴过春节 篇七
“啪!啪!啪!”大街上的鞭炮敲响了新年的时钟,震耳欲聋,洋溢着喜气.小孩子们纷纷放起了爆竹.鞭炮爆竹声混成一团儿,冲破云霄。瞧,时间如流水,转眼把我们带入了红火的春节。看,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对联,贴上了美丽的窗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春节的喜悦。回想那年的春节,可真是有滋有味啊!
那天吃完饭后,爸爸拿出爆竹和我们走到楼下。爸爸拿出了打火机,对准导火线一点,那火便燃烧起来,火苗迅速地跑呀跑,迫不及待地来到爆竹旁边。“啪”爆竹开爆啰,我们一溜烟地跑到了门后,捂着耳朵。那爆炸声依然噼哩啪啦呼响个不停。我心里竟有一丝兴奋,就好像沉浸在一段美妙的音乐中无法自拔,四周乐声秦鸣,人就像身处在一片繁荣昌盛的仙境,真是热闹极了。
我们又回到家中,洗了一个热水脚,这是我们老家的习俗,大年三十下午洗个脚去除烦恼,脏东西。希望来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到了晚上8点,我们全家准时打开电视,开启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大门。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了春节的一个习俗了。不仅能欣赏魔术、小品、歌舞、杂技等,还能收到祝福,欢乐,幸福……当迎新的钟声敲响时,我们中国人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它象征着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又拉开序幕。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如闪亮的大衣,还有的如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多美呀!
8.欢乐过春节的作文 篇八
大年初五晚上,我们吃好晚饭聚在一起闲聊,姑姑突然提议说:“我们一起去逛浙北大厦吧!”我听了一蹦三尺高,因为妈妈说给我买个存钱罐!
到了商场,我们直奔主题,直接找到卖存钱罐的地方,我和妈妈就挑选起来了。这时,一位营业员阿姨面带微笑地为我们介绍了一款黄色的带有小狗图片的存钱罐,我和妈妈看了非常满意,于是我们就决定买了它。
回到家,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立刻把存钱罐包装打开,仔细看了使用说明书。原来,想要存钱进去,还需要三个步骤呢!一、装入电池;二、输入当前密码;三、再打开柜门,直到红绿灯闪烁再输入新的密码,按确认键就大功告成。我迫不及待地把压岁钱拿出来塞进去,存钱罐就会放出各种不同的歌曲。还有它的底部装有一个极小的验钞灯。这个存钱罐太棒了,就像个小银行一样,有趣极了!我很喜欢它,我要把压岁钱都存起来,下次可以买学习用品和我最爱看的书。
9.1949年在北安河过春节 篇九
春节快到了,因为有地种,总算结束“糠菜半年粮”半饥半饱的日子。用豆面摊上几片烙炸,用黄豆磨点豆腐,买几棵大白菜,割几斤猪肉,过年的东西就算备齐了。
大年三十晚上,没有电,家家户户点起煤油灯,万家灯火,也亮堂堂的。午夜家家包起饺子,吃年夜饭。我那年16岁,记得当时我们家包的是白菜、烙炸、油豆腐素馅饺子。
第二天大年初一,早晨9点,全体村干部、青年民兵、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以及秧歌队,在区干部领导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敲锣打鼓扭着秧歌,到各家军烈属门口,向烈士家属鞠躬致敬,并送上一块3斤重的猪肉作为新年慰问品。晚上,我们在一个宽敞的大庙院子里搭起戏台,点上汽灯,村剧团演出6场京剧《九件衣》,那是一出反映农民反抗官府、地主压迫,最终取得胜利的自编节目,我也是这出戏的演员。几个老乐手打锣鼓、操京胡的伴奏,煞是热闹,受到全村人热烈欢迎。从此以后,村里再也没有过年搭灯棚拜神像的了。
10.过春节的初一作文 篇十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而且是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春节几乎在每年的腊月上旬就开始了。我们这里的春节非常的热闹。
走上街头,每家每户贴春联,挂大红灯笼,馒头、团子、花糕的香气随风散去,还有屋前的咸肉、咸鱼也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在超市里,有准备年货的人们;在小摊上,有讨价还价的人们;在服装店中,有挑选漂亮新衣的人们……哪怕天气寒冷,也丝毫不减人们的热情。瞧那些放了假的孩子们,在有阳光的午后嬉戏玩耍,彼时你可以感受到,冬天给予生命的另一种活力。
除夕之夜,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春节带来的欢乐与激情。这时,人们的手机一遍又一遍的响起。是电话,是短信,手机拜年的潮流在中华大地涌动。一碟碟美味的佳肴被端上了桌,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吃着年 夜 饭,聊着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回忆起这一年的点点滴滴,话里行间似乎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儿。吃过饭,一家人挤坐在沙发上,其乐融融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时不时被荧屏上幽默的语言给逗乐了,时不时因舞蹈演员的优美舞姿所打动,时不时为播放的节目讲讲自己的见解。
11.快乐过春节的作文 篇十一
大家都说又过了一年,我又增加了一岁,所以我必须要长大,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当个不知道天高地厚、自以为是的小孩子了!我要更茁壮、更善解人意。
不过我的“恶梦”也就从此开始了!因为长大了,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帮忙做。为了迎接新年,大家必须把可爱的小屋整理一下,说是小屋,却扫得我天旋地转,目炫神迷,差点没四脚朝天!不过妈妈的.一句赞美,我所有的累,也就烟消云散了!我忙着洗窗户,洗啊洗,刷啊刷啊!使出吃奶的力气,把窗户洗得亮丽透光,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哥哥扫地、姐姐拖地、爸爸贴春联、妈妈洗碗……经过大家的分工合作,我们很快的把小屋整理得焕然一新,美轮美奂!
除夕夜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刻,大鱼大肉不断上桌,我不断的盛汤吃饭,大家说我是“小饭桶”,我说:“不对!我长大了,是大饭桶!”笑得大家合不拢嘴!大家说说笑笑,显出天伦之乐的气氛。吃过饭后,奶奶发压岁钱,每人两佰元,虽不是很多,但是那一份奶奶最关心的心意,我已经收到了。毕竟奶奶孙子众多,不能让她太破费。
12.过一个勤俭节约的春节 篇十二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在奢侈成风的今天,又一次被提了出来。其实勤俭节约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仅在革命战争岁月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条件下需要坚持,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需要坚持。
说起勤俭节约,有人总觉得它是不入时的代名词,认为勤俭节约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在物质日益丰富、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倡导勤俭节约已经不太合时宜;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高消费、超前消费是促进生产的动力源,如果没有消费作刺激、作牵引,岂不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造成市场流通不畅、生产停滞不前?这些认识无疑存在谬误。对于勤俭节约,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从更高层次、更深内涵上来理解、来把握,真正把它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时尚。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正在为各国的政府和人民所推崇,一些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正倡导并实施由消费型社会向节约型社会转型,我们应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勤俭节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精神。《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可练就人们的情操、意志和品质,使我们远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压岁钱怎么用
每年的新年不可缺少的不单单是团圆,还有长辈对孩子的祝福,这种祝福寄托在一个美好的仪式里,当孩子兴奋地接到压岁钱时,接到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压岁钱,而是接到了长辈的关心,祝福,心情会那么甜蜜。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位家长朋友该怎样合理建议孩子使用这些压岁钱呢?为此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合理使用压岁钱的方法:
1.参加储蓄。结合使用计划,可将孩子的压岁钱选择银行储蓄。
2.用压岁钱为孩子买一份保险,不但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也是一项比较理想的理财思路。
3.用于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孩子将压岁钱的一部分用于公益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担困难、共享快乐。同时,为爷爷奶奶买一份新年礼物,培养孩子从小孝敬老人的观念与习惯。
13.过春节的作文1500字 篇十三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外面传来了隐隐约约的爆竹声,我好奇的走到窗前,突然听到“呜呜”的哭声,仔细一听,原来是窗外的寒风,瑟缩了一下,紧了紧衣领,仿佛这风吹进了骨子里。抬眸望去,天阴沉沉的,深灰色的楼房在它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单调,萧瑟。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外面很安静,我想,大家应该都在家里围着火炉叙家常吧。
慢慢踱会客厅,看了看空荡荡的房间,苦笑了一下,今年过年真无聊呐……若是往年,我现在应该在外婆家淘气了吧。重新窝会沙发,闭着眼,脑中像幻灯片一样回放着:我的仙女棒,我的压岁钱,我的童年……我的快乐……
这是哪儿?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再次抬头打量了一下,咦,这不是外婆家吗?!我怎么在这儿啊。挠了挠后脑勺,正疑惑着呢,只听“吱呀”一声,门开了,外婆……不对,外婆怎么年轻了这么多?
“傻丫头,看什么呢?才睡那么一会儿就不认识我啦?”只见她一把掀开被子,把我抱了起来。低头一看,我怎么这么小了?莫不是也穿越了?
“怎么了?这大过年的怎么犯起傻来了?”外婆见我坐在一边发呆,笑着推了我一下。
“没,没事儿……。”我支支吾吾的掩饰着
“没事儿就快出去玩儿吧”,外婆笑着为我穿上了一件崭新的小棉袄,并叮嘱道“别弄脏了噢”。
这到底是怎么了?一边想着一边往外走,不知不觉就到了街上,这么冷的天,路上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呐?同样是过年这儿的年味儿怎么这么重?不由自主的我放慢了脚步,仔细的打量和每一个过路人,大家都穿着干净整洁的新衣服,手中提着大包小包的袋子,遇见熟人,便停下脚步,寒暄两句,说着些祝福的话;街坊邻里的门上都贴着一个倒着的福,两侧贴着极有内涵的对联儿……窗户里透出柔和的灯光,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一些温暖和谐的笑声……不知不觉间,天慢慢黑了下来,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我走在路边感受着从窗户里透出的柔和灯光,隐隐约约间还能听到一些温暖和谐的笑声……
砰砰砰”。突然感觉天空一亮,哇!好漂亮啊!是烟火!大家似乎都约好了一样,刹那间,不同方向的上空,礼花都相继绽放,有的红的像玫瑰,热情活泼;有的黄得像菊花,明艳动人,有的紫的像罗兰,高贵神秘……炫目的烟火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姿,旋转着。舞动着,广阔的天空成了她的专属舞台,美得心动,美得炫目……
砰砰砰”。突然感觉天空一亮,哇!好漂亮啊!是烟火!大家似乎都约好了一样,刹那间,不同方向的上空,礼花都相继绽放,有的红的像玫瑰,热情活泼;有的黄得像菊花,明艳动人,有的紫的像罗兰,高贵神秘……炫目的烟火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姿,旋转着。舞动着,广阔的天空成了她的专属舞台,美得心动,美得炫目……
“妹妹,你怎么还在这儿啊?快点回家,外婆做了你最爱吃的基围虾耶……”正陶醉,只听一阵银铃般的女声传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儿,定睛一看,咦,那不是表姐,额,的缩小版吗?不容我多想,她拉起我就跑。哇,好丰盛啊!一进家门我就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迫不及待的爬上凳子,看着一桌子的美味,我不由自主的发出了感慨。你瞧,有糖醋鱼,清蒸鸡,炸鱼丸,宫爆鸡丁……。嗯,还有大闸蟹,那不是牛排吗?真是让人食指大动啊!
“开饭喽,大家快进来!”只见外婆笑吟吟地从厨房里端出了一盘盐味鳕鱼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哎,来啦。”听着声音像老妈耶,抬头一看,真的是?!她的身后还有老爸,舅舅舅妈,姨妈姨夫。只是他们看起来都年轻了不少……
酒足饭饱后,大家都围在火炉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个个节目是那样的精彩,夺人眼球。赵本山和范伟主演的小品《卖拐》引的大家捧腹大笑;宋祖英的歌喉如同香醇的葡萄酒,使人陶醉其中。
“孩子们,发压岁钱喽”外婆从兜里掏出了三个红包。
“哇!谢谢外婆,祝外婆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接过沉甸甸的红包,我们姐弟三人高兴的又叫又跳……
“现在,请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电视机里传来主持人激动的声音,原来,不知不觉已经十二点了。
“噢!新年来喽,大家快出来……”不知是谁叫了一句。“砰砰砰”大家的欢呼声被“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和礼花声淹没了,漆黑的也哄一下明亮了起来照亮了每个人的脸,我看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温馨和快乐……外面的风不再寒冷,因为心是热的……
缓缓睁开眼,电视机依然在闪烁,风也依然在外咆哮着,我,还是一个人在家里……原来只是南柯一梦,苦笑着低下头,哎~~~~
“如果爱忘了……”拿起放在一边的手机,咦,是爸爸。按了一下接听键:
“喂,宝贝,快到****大酒店来,我和你妈特地瞒着你订了一桌年夜饭,怎么样,惊喜吧……”听着爸爸兴奋的话语,虽然嘴巴上应但我却高兴不起来,其实我更像过的是像梦中的儿时一样,大家都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除夕夜……
14.在家乡过春节的日记 篇十四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日夜期盼的春节又到了。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别有一番风味,那是因为我和父母一起回我的故乡——黑龙江欢度春节。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别人都说那里长冬无夏, 在那过春节没有什么好玩的,可是我的感受却不同。 我家乡过年时很热闹,家家户户都包饺子,挂大红灯笼,并且还有扭秧歌、舞龙等民间活动。在这里可以和哥哥、姐姐爬窗户去另一个房间,可以一起推雪人,要知道,这里的雪下的可厚了呢!还可以和姐姐一起去买冰激凌或雪糕吃。而最让我高兴的还是我们一大家子去哈尔滨市里看烟花。
大家都知道,哈尔滨最著名的就是冰雕了,而这次放烟花的地方就是冰雕的上空。吃完晚饭,大人们就张罗着去市里,我听了,高兴得快疯了。7点30分,冰雕展人头攒动,随着一声巨响,烟花晚会的第一束硕大艳丽的烟火点亮了星空,拉开了烟火晚会的序幕,那礼花开始缓缓升腾,一瞬间,千百万个小灯笼出现在天空中。接着,只见冰雕上一片红色,天空中出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烟花,瑰丽多彩,形成了一幅幅或壮观或绚丽或灵动的画面,有的如翠玉飞花,有的如花儿含苞欲放,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亮。我正仰面叹望,忽然,几发礼弹一起飞上了天空,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园:花团锦簇,交相辉映。而这时候地上的冰雕也时而变化着颜色,一会红,一会绿,就像穿上了漂亮的衣服,金光闪闪,绚丽夺目。这一刻,天和地仿佛融为一体,地上是烟花的花彩,天上是光彩的烟花,红的.“燃”出火焰,粉的“荡”起霞光,白的“溢”出星光,各式各样,让我连声惊叹,拍手叫绝!我的小弟弟以为那是天上的七彩星星,就拽着我的衣服问:“姐姐,天上的星星掉下来怎么不落到我手里啊!”我听了之后捧腹大笑,但我还是耐心地跟他解释。
天渐渐地亮了,烟火晚会也结束了,这个烟火之夜我彻夜未眠,而这个春节也深深刻在我脑海里,成为我童年最重要的一段插曲。
15.台海前线过春节 篇十五
1958年8月23日,我军为打击美帝的侵略气焰,惩罚蒋军对沿海渔民的骚扰,发起了炮击金门的战斗,于是厦门便成了作战前线。同年年底,我们北京炮兵学校30多名机关干部和教员,下放到驻厦门市郊的炮兵135团所属连队锻炼。当时我是政治教员,和另外两名教员一起被分配到团直属高射机枪连。
连里对过春节非常重视。党支部委员甚至开了一次专门会议。支部副书王炳礼说:“春节是咱们的传统节日,一定要让战士像在家里过年一样,吃好、娱乐好、高高兴兴,不哭鼻子。连里准备杀一口猪、宰一只羊、打捞百十斤新鲜鱼,每个排要糊一盏花灯,编些文娱节目,总之要有节日气氛,要有团结和睦气氛。”他讲完后问我有什么意见。我不假思索地说道:“是否还应当有点战斗气氛?”与会的支委们都哈哈笑了起来。连长幽默地对着我和王俊华说:“在咱们这里,最常闻到的就是火药味,那还不是战斗气氛吗!”会议最后确定,春节期间的活动由我总策划,并和王俊华一起编写文娱节目。
正当我考虑选什么题材、编什么节目的时候,一场炮战给我送来了素材。这就是1959年1月7日我到连队第10天的那场大炮战。
炮战的胜利也奏响了一支“迎宾曲”。中央、各省市慰问团接连不断来到战地慰问,举行演出。全国文联副主席田间率领的艺术团来了;广东省慰问团来了,赠给大家印有“人民英雄”字样的毛巾;山西省慰问团来了,带来了名酒“杏花村”,刘胡兰的妈妈胡文秀亲自到阵地打炮;湖南省慰问团来了,带着他们的传统剧目湘剧《拜月记》……官兵们高兴地说:“春节还没到,我们就提前过年了。”“祖国人民这样关心咱们,咱们一定要打得更好!”
激烈的战场场景,喜悦的节日氛围,激起我编写节目的灵感。短短10天时间,我编出3个节目:快板《炮声隆隆贺春节》、对口词《咱为阵地送弹药》和小合唱《夸班长》,另外,还创作了一首《五湖四海寄信来》的诗歌。所编节目在同住地村民举行的军民迎春联欢会上演出,受到好评。后来有两个节目参加团部调演,均获二等奖。所写的诗歌,转送给诗人田间,在当年河北文联刊物《蜂蜜》4月号上刊出,并收入军委炮兵所编的《东海凯歌》诗集中。
2月8日是农历大年初一,连队驻地张灯结彩,鞭炮声声,新老战士喜气洋洋。正当全连官兵聚集在操场上准备团拜的时候,团长刘宝堂中校率团部机关的拜年队来了,顷刻间,锣鼓喧天,笑声朗朗,相互敬礼祝贺。刘团长特地走到我们3位下放干部跟前询问情况,表示慰问,叮嘱我们巩固成绩,再接再厉。接着他向全连官兵致词拜年,会场上呈现一片亲切、祥和、团结、喜庆的气氛。全连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歌声飘扬在晴朗的天空。
【春节的作文:在绍兴过春节】推荐阅读:
在家乡过春节的日记02-02
过春节的作文1100字06-18
春节怎样过的作文12-15
【必备】过春节的作文500字07-14
过春节的作文200字 放鞭炮06-26
2022过春节作文10-26
小学三年级过春节的作文300字09-14
过春节六年级作文07-05
过春节-快乐的一天作文300字11-06
过春节作文 300字通用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