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党校2012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理论(精选6篇)
1.福建省委党校2012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理论 篇一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2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说明:不同于以往的考试,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取消了圈定范围,取消了考前培训,参照全国研究生招生办法,指定了复习教材。《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政治理论部分),本书编写组,2011年11月版。另一本为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为:
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论述题。客观题,题目无法记录,都在参考书里。论述题题目考点为: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劳动的二重性阐述。论“两个必然”趋势的判断。还有一道题,记不清楚了。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1级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4、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5、党在社会主体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时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0级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3、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4、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9级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100分)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是怎样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
2、独立自主内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简述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4、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5、实施“走出去”战略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
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就是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哪些理论思考?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8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
2、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4、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试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辨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三、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现阶段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7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物质
3、跨国公司
4、“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5、科学发展观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规律是人认识的结果,所以规律是主观的
2、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
3、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如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2、试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6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真理的相对性
2、劳动的二重性
3、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4、“一国二制”的构想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是为人们提供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仅要由所有制来决定,还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来决定。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坚持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
2、试述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5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意识的能动作用
2、社会生产力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否定就是扬弃
2、价格对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3、走群众路线就是一切由群众说了算
4、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各级党委及其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2、为什么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4级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剩余价值
3、党的思想路线
4、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6、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辨析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真理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
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3、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4、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就看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6、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党的十六大报告是如何论述“创新”的?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2003级
考试科目一:政治理论
一、简释题(每题5分,共30分)
1、物质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社会保障
4、“三个代表”
5、南南合作
6、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怎样理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试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央党校2010级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练习题 《政治理论》练习题 一类: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
4、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5、当今世界多极化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6、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0、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11、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4、现阶段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二类:(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6、我国的经济特区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会改变党的性质。
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9、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三类:
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2、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3、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福建省委党校2012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理论 篇二
1、概念:是全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通过各种经济纽带紧密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
2、世界经济三要素:各国国民经济、国际经济关系、世界经济整体的问题和规律。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始终处于一个变动和发展的过程;它与国分工、世界市场相伴而产生和发展。
3、形成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至今。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内部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矛盾:
1.帝国主义者出于追求高额利润的需要,一方面无限扩大本国的工业生产,另一方面极力把亚、非、拉地区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使他们的经济成为只生产少数几种作物的单一经济;2.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出现了国际垄断价格;3.由于资本输出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紧密了;4.随着资本输出,特别是借贷资本输出的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概念的内涵也扩大了;5.殖民地附属国作为帝国主义的资源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意义,作为帝国主义生存条件的意义日益增大;6.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资源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斗争,又使各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各国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三、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
1、产业结构概念:指整个国民经济内部各部门的组成与相互联系,以及各部门内部各个门类的组成和相互联系。
2、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1)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各产业的资本额所占比重等;(2)各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及其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3、影响产业结构形成和变化的条件:1).自然资源条件;2.)历史形成的生活需求和生活水平;3).劳动力和资本拥有状况;4.)已形成的生产技术体系以及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结构;5.)科学技术进步。
4、战后科学技术进步创造了第三产业大发展的条件:1.科技进步极大提高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2.科学技术进步使社会分工深化;3.高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需要基础服务产业的支撑。
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达;
1、科学技术发达;
2、生产力发达
(二)产业结构先进;1.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物质生产部门比重降低,服务业部门比重调高;2.在物质生产部门中,农业比重降低,工业比重提高;3.在整个工业部门中,传统工业比重降低,新兴工业部门比重提高。
(三)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高;
(四)市场经济现代化;
1、企业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
2、市场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
3、政府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
(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六)贫富悬殊并且差距扩大。
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机制。
六、发达国家的企业制度体系包括: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
七、发达国家四种市场形态: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八、二战后国家垄断的主要表现:1.国家经济实力大增,从而干预经济能力大增;2.私人垄断资本的活动越来越离不开国家的调节扶助,从而具有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3.国家不仅作为上层建筑,而且作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即作为真正的总垄断资本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运动,这种运动贯穿于剩余价值的产生、实现和分割的全过程。
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1.实力处于主体地位;2.在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3.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制约地位(制约规模、制约发展速度);4.在世界事务中处于支配地位(支配组织活动、支配主要因素变动)十、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恢复阶段(1945—1953)、高速增长(1953-1973)、停滞膨胀(1973-1983)、中低速增长(1983年以来)。
十一、西欧、日本经济恢复的主要原因:1.较强的物质技术基础;2.充裕的、素质较高的人才和劳动力;3.经济体制和政策的改革与调整;4.其他因素,如:朝鲜战争、美国援助等
十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1.生产力发展的自身动因(自身积累、自身加速);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的促进作用;3.其他因素的促进作用,如:战争破坏、战争需求、战后新秩序、廉价石油等。
十三、国家垄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表现:1.垄断促进了科技进步;2.国家对垄断组织帮助,为其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3.国家宏观调控减轻了经济危机冲击。
局限性:局限性不在于调节手段本身,而是在于调节的资本主义基础。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法规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定和实施,不能不更多地从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出发,影响其作用发挥。
十四、经济滞胀阶段的主要表现: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高物价上涨率。
十五、经济中低速增长的原因:1.政府扩大政府开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复苏;2.进行主要是降低税率的税制改革,以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3.紧缩货币供给,以控制通货膨胀;4.实行企业私有化,以增强经济活力和减少政府财政负担;5.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便生产和增强经济增长的新的活力和推动力。
十六、单纯市场对经济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机制不可能自动实现宏观总量的平衡和稳定;2.市场调节不能单独保证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3.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中长期预测和调节的能力不足;4.市场竞争可能产生两极分化,市场调节对诸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等社会效益目标不能充分实现;5.市场竞争是经济活力的源泉,但市场竞争也会产生垄断又反过来抑制市场调节的效能;6.市场调节在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经济中不能独自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十七、当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和作用:1.调节总需求以保证经济发展少受周期性危机的冲击;2.调节和制定国家的中长期经济目标,引导和指导企业生产及整体经济发展;3.调节和维护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障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发挥;4.调节经济关系,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内部的、外部的条件。
十八、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1.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点水平较低;2.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3.经济结构不合理,对外依附比较严重;4.社会经济具有二元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5.发展不平衡普遍存在,贫富相差悬殊。
十九、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发展中国家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支独立的新兴力量;2.发展中国家经济越来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3.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仍摆脱不了发达国家的掠夺和剥削;4.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二十、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1.以其自身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世界经济新的发展,提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和水平,在某些时期和方面,甚至起到带动作用,如目前东亚、东南亚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就具有这种作用;2.在其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各种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程度不同的改造,在世界范围内促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3.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陆续实现经济起飞,形成新兴市场,不断地有效扩大世界市场的总需求,支持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4.扩大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各种国际经济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环流,深化了国际分工,优化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提高了世界经济活动总体效率;5.通过一系列国际经济关系演变,如:南北关系、南南合作、缓解了一些国际经济矛盾,协调了一些国际经济行为和政策,稳定了一些方面的国际经济运行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十一、发展中民族国家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粮食短缺;2.人口增长过快;3.债务负担沉重;4.经济结构畸形;5.社会政治不稳定。
二十二、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企业自由型(新加坡);二是政府主导性(韩国);三是混合型(印度)。
二十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概念: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按照生产力过程区分为:生产体制、流通体制、分配体制;按照国民经济构成分为:国民经济体制、部门经济体制、企业体制;按照综合部门区分:计划体制、投资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劳动工资体制;按照各经济部门区分:工业体制、农业体制、外贸体制。
3、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原因:1).市场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有效方式;2.)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配置资源具有自动性;3.)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市场经济能够不断推动生产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层次发展。
二十四、经济转轨中存在的问题:1.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2.私有化加剧了两极分化;3.在私有化过程中,贪污舞弊行为层出不穷;4.外国资本控制了金融等关键领域。
二十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西欧经济增长大大超过美国,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排名由日本第一、西欧居中、美国为末,转变成日本第一、美国居中、西欧为末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第一,西欧居中,日本为末。
二十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程度不同;2.积累率不同;3.宏观调控的方式和力度不同;4.国际地位不同。二
十七、国际分工:
1、概念: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各国的生产领域乃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民经济之间的分工。
2、国际分工的历史发展: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
3、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的特征:1.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型世界工业农业的分工削弱,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分工日趋加强;2.从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3.社会主义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4、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因素:1.自然条件差异;2.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3.各国的生产关系。
5、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
6、国际分工的特点:一是国际分工的基础更加技术化;二是国际分工的内容不断细化(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三是国际分工媒介形式日益多样化(国际商品交换、生产资本的国际流动、地区性经济集团内各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四是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逐渐强化;五是国际分工格局有所变化。
7、现有国际分工的缺陷:1.)世界经济财富的总量增长与国际经济主体间的社会分配存在着明显的失衡和不公;2.)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环境和发展环境趋于恶化;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挑战和侵蚀。
8、努力构建合理的国际分工:1).加强团结合作,推动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改革与调整;2.)积极引进外资,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改善国际分工体系;3).加强技术创新,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十八、国际贸易协调:
1、概念:就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为了解决相互贸易中的问题和矛盾而进行的,一般通过协商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以及建立经济协调组织等形式,制定共同的规则,协调相互的贸易政策和贸易活动,以促进相互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全球性贸易协调体制经历了两个阶段: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48年1月1日生效、世纪贸易组织(WTO)1995年1月1日
3、当代国际交换的特点:1.国际交换发展迅速;2.国际交换内容和结构发生新变化;3.国际交换中各类国家的地位发生变化;4.贸易方式发生变化。
4、当代国际交换的特点的成因:1.科技进步的推动;2.资本国际流动的促进;3.区域集团的影响;4.各国政府对其出口贸易的支持;5.国际经济协调的加强。二
十九、|国际货币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市,召开了有44个同盟国的300多名代表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因为此国际货币制度是在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实行两个挂钩。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黄金官价;二是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的价比,即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汇率关系。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1.)美元作为国际货币;2.)固定汇率制;3.)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一是通过基金组织来调节;二是通过汇率来调节)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对布雷顿货币体系美国有两个责任,一是要使美元按照固定价格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美元。由不可能同时解决清偿问题和信心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1978年3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从1978年4月1日起有关肯定浮动汇率和取消黄金条款的决议正式生效,维持了34年的布雷顿货币体系结束。,5、布雷顿体系的作用:1.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局面;2.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3.该体系所创建的国际多边支付制度,缓解了一些国家在国际收支方面遇到的困难,促进了资金融通和调节,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三
十、牙买加体系:1976年1月8日在牙买加召开会议,达成《牙买加协定》。从1978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
1、牙买加货币体系的特点:1).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但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2).浮动汇率制;3.)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发展;4.)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相互补充。
2、浮动汇率按照浮动方式分为: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单一货币、钉住一揽子货币;按照政府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管理浮动。三
十一、国际资本流动
1、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1.投资规模迅速增长;2.国际资本争夺加剧。
2、国际资本争夺加剧的主要因素:1.美国的经济增长和经常赤字,需要大量外资流入;2.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资本输出收缩;3.德国的投资更多转向统一后的国内;4.俄罗斯、东欧经济恢复转轨,需要巨额国际资金支持;5.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和争夺;6.发展中国重债国摆脱困境,形成资金需求“大洞”。
3、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1)国际分工和国际交往的需要;2)追求高额利润的需要;3)汇率变动影响;4)降低风险的需要。
三
十二、各国对国际间接投资管制的措施:1.政府调节措施;2.外汇管理措施;3.限制贷款用途;4.对金融市场干预。各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一是投资母国的政策;二是投资东道国的政策。三
十三、各国对国际直接投资政策
1、投资母国的政策:1.)通过纳税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私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对私人直接投资提供担保和保险;3).对私人对外投资提供情报信息和信贷支持。
2、通过纳税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私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税收抵免、税收饶让、延期纳税政策、免税。
3、投资东道国的政策:1.税收优惠政策;2.承担担保和保护;3.建立经济特区,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外资入境;4.对外国私人投资的管理与限制措施。三
十四、国际劳动力流动
1、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原因:1)劳动力价格差异是引起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2)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不平衡,驱动国际劳动力的流动;3)各国政府对外籍劳动力流入的态度和政策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决定因素。
2、国际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和障碍:经济因素方面的障碍(流动成本)、非经济因素的障碍(心理成本)、政策因素方面的障碍(限制劳动力跨国流动的重要成本)
3、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利的:1)减缓国内就业压力;2.)能增加外汇收入;3).海外就业提高了出国劳动者的工作技能,人才回流也有助于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用于国内建设。不利的:人才流失,加剧了人才短缺的程度。
4、国际劳动力流动对发达国家的影响:1).促进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2.)抵消了发达国家劳动人口下降3).改善了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
5、国际劳动力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从总体上看,国际劳动力流动有利于世界范围劳动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更充分、有效的利用,形成更高的社会生产力;2.)国际劳动力流动引致国际分工优势转移;3.)国际劳动力流动,与国际商品、资本流、信息流、技术流一起,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世界各国联系的更加紧密。总之,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全球化的深入,可以预见,国际劳动力流动在21世纪仍将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三
十五、当代国际技术流动政策:
1、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政府对技术流动活动所作出的宏观的、原则性的规定。
2、当代国际技术流动政策的目的:1).延长技术生命周期;2.)扩大技术效应;3.)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成果,缩小技术差距,培养技术人才;4.)配合国家的发展目标选择技术,合理分配资源,不同时期可以采用不同政策以保证发展目标实现。
3、当代国际技术流动的鼓励政策:发达国家:1.)在税收、财政、信贷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和传播新技术,积极参与技术贸易;2.)政府直接进行技术传播的政策;3.)制定科技咨询政策;4.)制定技术教育政策;发展中国家:1)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发达国家投资、设厂,促使外企带入先进、适用技术。2).对技术先进、本国急需项目给予优惠;3)提供信息咨询服务;4)给外国科技人员以优惠待遇,以引进人才来促进技术贸易和经济的发展;5)采取优惠措施,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4、当代国际技术流动的限制政策:发达国家:主要是针对技术输出,重点放在防止尖端技术,特别是可用于军事目的的技术外流。发展中国家:主要在技术输入方面:1)对引进技术进行技术分类,分轻重缓急,以不同的政策措施区别对待;2)设立技术引进管委会,审批引进技术项目;3)制定各种标准来评估技术引进水平,通过评估来确定引进技术的项目和应采取的政策。三
十六、区域一体化
1、区域一体化的内涵:是指一体化涉及的经济领域、达到的层次和程度。
2、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工业自由贸易区、完全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
3、区域一体化的外延:是指一体化涉及的地域范围、广度、包含成员数量、规模。三种组织形式:区域组织、次区域组织、跨区域组织。
4、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1.区域化与全球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域化是与全球化并存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而且两个趋势本是同根生。经济资源愈益跨越国界自由、全面、大量、结合地流动和配置,并在体制框架上加强国际联合与调节的进程,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就是经济全球化,发生在区域范围内就是区域化。两个趋势都是在生产国际化、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不过全球化在范围上比区域化更广,而区域化在层次上比全球化更高。2.区域化与全球化是对立统一的两个趋势。只要努力减少区域一体化的排他性,增加其开放性,作为全球化组成部分的区域化就会促进前者的发展,同时区域化自身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三
十七、战后世界经济长周期
1、战后世界经济长周期的基本状况:1)经济增长率在前期明显高于后期;2)失业率相应的在前期低于后期;3)物价水平出现了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动。
2、战后世界经济长周期的上升波:两个黄金时代特点原因:一是高投资,另一个是高生产率。
3、战后世界经济长周期的下降波:1)出现了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2)出现了价格水平运动的新特点3)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一是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二是低油价;三是高股价;四是高美元;五是文件灵活的宏观政策)
4、战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特点的成因:1)科技革命的发展;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3)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的兴起;4)局部战争的影响。
三
十八、产业结构演变的状况和特点:
1)工业化前的经济: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微不足道,第三产业还未形成规模。2)工业化经济: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但仍低于第二产业。3)后工业化经济:从结构变化看:第一产业地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趋于下降;第三产业迅猛增长,在国民经济中跃居首位;产业间依赖性加强。从产业内部变化看: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特点:一是农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较为平衡;二是农业生产专业化有了很大发展;三是农场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提高。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特点:一是传统产业比重降低,新兴产业比重提高;二是整个工业部门出现了从劳动、资本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特点:一是传统服务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三是第三产业中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服务部门迅速扩大。三
十九、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人口急剧增长(失业严重、贫困加深、设施不足、社会动荡);2.资源告急;3.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四
十、世界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1.传统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2.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3.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四
十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1.公平性原则(当代人群之间的公平、代际间公平);2.可持续原则(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3.整体性原则 四
十二、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1、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1)贸易自由化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2)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加速资源耗竭);3)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挑战;4)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
2、贸易自由化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1)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贸易总量增加,从而带动一国综合国力提高,有利于该国集中更多财力用于环境保护;2)贸易自由化可以提高资源在国际间的配置效率,将资源配置到成本最低而效益最高的生产领域,这样可以有效发挥拥有不同资源的国家的比较优势,克服因其资源有限而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3)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使发达国家加快环保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也有利于外国投资者大幅增加对环境技术设施与运营环保技术的开发环保设备的生产的直接投资.四
十三、经济知识化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几点影响:
1.网络对全球化的影响。网络的发展将使得经济的知识化进一步加强,并把全球化推向一个新时代——网络经济时代;2.经济知识化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将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3.知识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一是知识经济在创造新的岗位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机会急剧减少;二是知识含量高的就业机会增多,知识含量低的就业机会则迅速减少); 4.知识经济不能消除不平等现象。如贫富差距加大。四
十四、世界政治的相对独立性:
3.福建省委党校2012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理论 篇三
1、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因此,优等地能获得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中等地和劣等地都没有超额利润,即不缴纳级差地租。
答题要点:错误。
(1)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的决定与工业品不同,因为土地资源有限,好的更有限,土地资源不能如先进的机器、设备那样制造出来。
(2)农产品生产一定要租种土地,交纳地租,农业投资者一定要获得超额利润。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而中等地和优等地则可获得更高的超额利润。
2、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否定了价值规律。
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同时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从长期来看,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恰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为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正是通过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对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发生正面和负面效应,而强制地贯彻它的作用。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
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由于每个个别资本家都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结果是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不是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而是恰恰相反,是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
4、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统一关系。
答案:此命题是对的。
1)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以价值的化身出现,可以代表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
5、平均利润同成本价格和利润相比,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答案:此命题是对的。
因为
1、成本价格的形成和剩余价值向利润的转化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毕竟在量上利润和剩余价值还是相等的。
2、然而当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以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不仅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量上也完全不同了,利润的真正源泉完全看不到了,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6、级差地租是由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资于等面积的不同等级的土地上所产生 的利润不相同,因而所支付地租也就不同,这样的差别地租就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可分为因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和因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级差地租的产生。
7、土地经营权的垄断是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就高于工业部门,农业产品的价值便会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按照价值出售,因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绝对地租。
(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权垄断。由于农业中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因而碍着其他部门的资本自由转入农业部门,所以农业部门的剩余价值不参加利润的平均化过程。这样,农产品就不能够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而是按照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于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或者说剩余价值高于平均利润的余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就有可能保留在农业部门,转化为绝对地租,被土地所有者占有。
8、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是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变资本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不可变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资本是依靠剥削工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物本身并不天生是资本,只有当它们成为资本家的私人财产,并用来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生产出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所以从本质上说,资本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9、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答案:此命题是对的。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普通商品在使用或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所以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源泉,从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10、通货紧缩可以使消费者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所需要的商品,因此通货紧缩不会像通货膨胀那样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破坏力。答案:此命题是错的。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对应的。通货紧缩是由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下降而造成的消费不旺,商品流通不畅,经济乏力现象。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所需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②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人民购买力下降,从而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既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用,也影响人民生活。通货紧缩则使价格普遍下降,商品流通不畅,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使国家经济徘徊不前,因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虽然从目前看,通货紧缩可以使消费者获得低价的好处,但从长远看,却阻碍了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题目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11、成本价格是商品社会的共有范畴,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所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相同的。
答:此观点错误。
因为
1、在不同社会,由于其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目的不同,成本价格所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因而不同。
2、在资本主义社会,就实质上看,成本价格只是资本家为获取剩余价值或利润而耗费的资本,它是生产的必要条件,而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而从现象上看,成本价格好像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源泉,它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3、在社会主义社会,成本价格是企业为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而消耗的费用,它反映的是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费用与效用的关系。
12、财富生产就是价值创造。
答:此观点错误。
价值的创造以财富生产为前提,因为价值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财富或使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相互联系在一起,二者都是生产活动的结果。但是,价值的创造和财富的生产又不能完全等同。财富或使用价值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它除了包含人类的劳动之外,还包含着自然物质。而价值是不包含任何物质成分的,它只是人类劳动的抽象凝结。
其次,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生产,二者并不是始终同比例增长的。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但价值的增长并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因为,从单个商品看,它所包含的价值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这就表明价值量和财富数量是两个具有不同变化规
律的量。从社会角度看,单个商品所包含的价值要能转化为社会价值,还必须经过交换环节,要受到供求关系、竞争的影响,这又使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所以,价值的创造和财富的生产既有紧密的联系,又不能完全等同。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答:此观点错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体系。即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体系。即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体系。即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14、预付不变资本增加引起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变化,属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答案:此命题是错误的。
资本有机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考察,从而分为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但是,预付不变资本增加,从而引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变化的,可以有多种原因。例如,因不变资本物质要素价格上涨而不是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预付不变资本的增加,则只影响资本的价值构成而不影响资本有机构成,所以,不能笼统地把任何价值构成的变化都看作是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15、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和真相。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答:此观点错误。
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它的价值却是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中的物质要素在每次生产过程中被全部消费掉,因而每次生产过程都需要不断更新。它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收回。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要比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慢。通常,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因此,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会直接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在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
16、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
答:此观点错误。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17、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和相对减少。
答案:此命题是对的。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的减少;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是不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例增大,而可变资本的比例相对减少。
补充题
1、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可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
1、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非常活跃、非常革命的因素,甚至每日每时都在发生变化。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不能每日每时在发生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时,就会破会生产力的发展。这表明,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3、认为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是唯心论的表现,只能使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使生产力遭到破坏。
2、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所以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答:上述观点不正确。因为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它的一种社会形态。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关系。只有当劳动产品用于交换而成为商品时,生产劳动产品的劳动才能形成价值。所以,不能说凡是劳动产品都有价值。因此,上述观点不科学
3、商品价值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变化
答:上述观点不正确。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当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值的变化才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当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按同一方向、相同程度变化时,商品价格并不随商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商品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是有条件的。离开这个条件,这个说法是不全面的。
4、资本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因此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就是资本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它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虽然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成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要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条件,这个条件只有在资本主义才存在。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把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看成资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5、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上的不用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过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物质形式,但不能说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任何社会生产中的人和物的要素,只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成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存在的物质形式。
6、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个途径,所以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都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答:此观点错误。因为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而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所以,资本积聚可以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而资本集中是通过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或许多中小资本联合的形式使个别资本增大。所以,资本集中不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7、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
1、划分的依据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8、I(v+m)>IIc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I(v+m)>IIc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m)=IIc。
9、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说明资本主义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答:此观点错误。因为
1、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只是说明了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是时断时续的进行。
二、论述题
1、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规律及其体现的矛盾。答题要点: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生产各部门在一年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公式可写为:
长期内,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在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比重增大和可变资本的比重相对减少,一定量资本推动的劳动量趋于减少。由于剩余价值是社会总资本中可变资本带来的,可变资本比重的下降,使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因而减少。这就造成平均利润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性: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而竞争、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结果却使得平均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是:(1)、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2)、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值之间的矛盾;(3)、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并存;(4)、社会的阶级矛盾。
这些矛盾的加深说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的反映。
2、为什么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必先具备前提条件?为什么前提条件具备后还要具备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答:1)要有多余的生产资料可供追加即第I部类产品价值的总和必须大于第I部类和第II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的总和,只有在此条件下,两大部类才有可能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外,还能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以实现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2)要有多余的消费资料可供追加,即第II部类产品价值的总和必须大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部分的剩余价值的总和,以此为条件,两大部类才有可能追加更多的劳动力来实现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就是第I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的总和,必须等于第II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和追加不变资本之和,这就表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使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
3、试述信用、信用形式和信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P202 答:)答:资本主义经济中,信用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信用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信用的出现,使资本的流动突破了形态和数量的限制,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能够较迅速地发展。
②信用节省了流通费用,加速了资本的周转。各种信用流通工具的出现节约了现金的流通以及与现金流通有关的各项费用。信用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生产、销售的周转,从而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本利用效率。③信用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资本主义银行能够集中分散的小额的资本,成为巨额的货币资本,再通过信用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克服了资本家个人力量积累资本需要较长时间的限制,加速了资本的积累。资本主义信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条件。
①信用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为少数资本家所掌握,使得生产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②信用由于其盲目性而加剧了资本主义各生产部门之间的不平衡。资本家总是通过信用把资本投入到高额利润的生产部门中去,从而造成这些部’门的过度膨胀和其他部门的萎缩,导致了各部门间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
③信用可以造成虚假的繁荣。信用使买方不用立即付款,因此当生产过剩时,仍会出现对商品的需求,使本来已经过剩的生产继续盲目发展,从而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4、试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作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则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的必然趋势。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又是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的数量以及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在剩余价值分割比例既定的条件下,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积累量。这些因素有: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由同量可变资本得到的剩余价值越多,积累的数量也就越多。所以,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压低工资等办法,都会促进资本的积累。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价值降低,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表现更大量的剩余产品。这对资本积累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由于消费品价值降低,资本家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在增加他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把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变为积累基金。第二,由于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下降,同量追加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就使再生产规模在物质上更加扩大,扩大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增加积累。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全部的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是指每次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这两部分的差额部分,在生产中也发挥作用但价值没有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使用是无偿的。这个差额部分越大,生产产品的耗费越少,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从而增加积累。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量取决于预付资本量。预付资本增加,雇佣工人数增加,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多,从而积累量增加。
5、阐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和局限性。P36 价值规律,就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价格变动的信息,使商品生产者在利益的驱动下调整自己的生产方向和规模,从而自发地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这种调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主要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矛盾运动的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为了多获利和在竞争中取胜而力求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刺激作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 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这主要是各种原因使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存在差别,商品在市场上按社会价值出售,使商品生产者出现贫富差距甚至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会导致简单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6、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 ① 绝对剩余价值是靠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②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③ 超额剩余价值是在个别企业率先提高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但仍然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⑵ 三种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①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剥削剩余劳动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反过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排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可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供新的可能。因为在提高生产率提高以后,工作日还能够延长,甚至由于技术的改进使劳动力延长工作时间的生理界限拓宽,从而有可能使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进行。②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形成的途径或方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因为相对剩余价值正是在各个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个别企业首先提高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在竞争中生产率普遍得到提高后,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变成为一般生产条件,其个别价值已等于社会价值,超
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部门的所有企业都能够获得相对剩余价值。③超额剩余价值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7、论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之间的关系。答:(1)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
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
(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
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8、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第一、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也就是不变资本的增长,必然快于可变资本的增长。因而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须快于对用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必然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和物质上得到补偿。而且,从第一部类内部来看,要使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得到保证,就要求第一部类中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快于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因此,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第二、(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技术进步和由此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这是因为,在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在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以及原有的固定资本更新时,都会采用新的技术设备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日益增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逐渐缩小。这样,社会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其结果便是生产资料生产必然优先增长。只有这样,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2)生产资料生产增长依赖于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第一,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追加劳动力对生活资料的需要,要依靠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来提供。第二,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取决于生活资料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第三,第一部类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最终是为了给第二部类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因而受生活资料生产发展的制约。
9、何谓成本价格?它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⑴ 它是资本家生产商品时所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是资本家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以K表示成本价格,商品价值构成就由c+v+m转化为K+m。⑵ 成本价格对资本家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它的补偿是实现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保证;它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资本家经营盈亏的分界线;它的高低是资本家竞争成败的关键。
10、简述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的内在联系。
平均利润: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所以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本性的要求,而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报酬,于是资本家对有力投资场所进行竞争,而竞争手段则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或是原有企业实行转产,生产利润率高的产品,或是把新的资本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竞争的结果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即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1)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价值转化成生产价格。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有的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其价值不一致。现在,商品是以生产成本加千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因此,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11、为什么说生产价格不违背价值规律?
答: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价值实行等价交换。这表明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决定的要求,即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只承认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二是价值实现的要求,即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依据,实行等价交换。可见,价值规律既调节商品生产又调节商品交换,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但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价格与价值常常不一致。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市场价格的这种波动或与价值的偏离,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恰好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第一,价格的偏离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即价格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波动的幅度要受价值的制约。第二,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因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12、试说明平均利润下降与利润量增加并行不悖的原因与条件。
13、什么是商业资本? 商业利润的来源和获得途径是什么?
商业资是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式。也就是专业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
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商业资本作为一种职能资本,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就是说,商业利润的确定也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如果商业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那么商业资本家就会将商业资本转移到产业部门中去;同样,商业资本的利润率如果偏高,产业资本家的资本也会转移到商业部门。商业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使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社会资本统一的平均利润率。
关于商业利润的来源,表面上好像来源于流通,但是,单纯的商品买卖活动只能引起商品价值形态变化,而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商业资本的真正来源,只能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由于商业资本家分担了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其中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
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是: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商品,由此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给他们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是通过购销价格差额获得商业利润的。
商业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商业资本家雇佣商业职工从事商品买卖活动,这种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通过出卖商品能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职工的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出卖商品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用以补偿商业资本家支付给商业职工的工资,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构成商业利润。所以,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既是剥削产业工人的结果,又是剥削商业职工的结果。赞同
14、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和实际资本经营业绩很不相称,可否据此说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运动背离否定了价值规律?
15、什么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在:
①信用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信用的出现,使资本的流动突破了形态和数量的限制,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能够较迅速地发展。
②信用节省了流通费用,加速了资本的周转。各种信用流通工具的出现节约了现金的流通以及与现金流通有关的各项费用。信用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生产、销售的周转,从而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本利用效率。③信用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资本主义银行能够集中分散的小额的资本,成为巨额的货币资本,再通过信用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克服了资本家个人力量积累资本需要较长时间的限制,加速了资本的积累。
16、简要阐述垄断资本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垄断形成的基本动因:第一,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实现价值增殖。这就决定资本主体通过自由竞争排斥其他资本,实现大资本的联合和勾结,同时,新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最低投资额而难以与大企业竞争。大资本的独占性必然走向垄断。
第二,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迫使资本从高度集中走向垄断。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使利润率下降;资本积累使生产与消费矛盾更加尖锐,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从而利润率下降;大企业竞争加剧市场价格波动,使利润率下降。这迫使大资本对生产和流通实行控制,力图减缓利润率下降。
第三,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大资本在一定条件下结盟既可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又可避免两败俱伤。
17、简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原因。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质量有差别,如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因为:第一,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这是因为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决定的。第二,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表现为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级差地租的形态:级差地租Ι是等量资本投入不同质量的地块,经营中等地和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租种任何土地都需要交纳的地租。它是地主凭借其土地所有权所获得的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其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这是因为:第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8、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有什么特点? 垄断地租不同于级差地租,也不同于绝对地租,它不是资本主义的正常地租形式,而是一种特殊地租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一种特殊现象。垄断地租会因竞争规律的影响及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变化而变化。
作为垄断地租基础的这种垄断价格,同帝国主义条件下普遍存在的那种垄断价格也是不同的,它只是一种个别的特殊现象。对这种垄断价格的考察则属于竞争学说的范围。
工业资本家为采掘矿藏向矿山土地所有者租用矿山所支付的地租。它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超过平均利润以上(即超额利润)而为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部分,反映了土地所有者和采掘工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关系。
资本家为获取已经建有(或者可以建造)仓库、工厂、商店或其他建筑物的地段的使用权,而向土地所有者交付的地租。
它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
建筑地段地租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土地位置起决定作用。建筑用土地位置离城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第二,垄断地租越来越占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建筑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城市建筑地段,特别是繁华市区土地的地租不断上涨,形成高额垄断地租。
19、为什么土地价格有上升的趋势?试述土地价格的实质、量的决定及其发展趋势。20、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答:
1、资本的总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G-W-G’。这一公式即适应与商业资本,也适用与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因而,称为资本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增值。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相矛盾,其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等价交换。在
4.福建省委党校2012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理论 篇四
研究方向:党的执政理论与实践
考试科目:党的建设基本理论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
1、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的关系。
2、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和重点对象。
3、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
4、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含义。
5、党的作风和形象的特征。
6、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哪些主要任务?
二、论述题(每题26分,共52分)
1、试述如何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5.福建省委党校2012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理论 篇五
1、试评近年来党史学界的陈独秀研究。
2、试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的进程及其启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和谐社会目标、小康社会目标
2004 年
1、试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
2、试论“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体制根源。
2005 年
1、试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
2、试析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举起的原因。
2006 年
1、论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
2、评析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前期我国农村改革
2007 年
1、试论延安整风对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影响
2、试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历史经验
2008 年
1、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的理解
2、试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终止的原因
2009 年
1、试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原因
2、评“大跃进”发动的思想和体制原因
2010 年
1、试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夺东北的战略决策
2、结合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论述发展党内民主的极端重要性
2011 年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2、20 世纪70 年代来改革开放的国内外背景及其原因
2012 年
1.试论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和历史影响。
6.福建省委党校2012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理论 篇六
第一部分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辨析、选择)
马克思主义概念: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组成的科学体系(多选)。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多选):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其次是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再次是工人运动的兴起。总之,大工业的发展,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的提出。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要求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诞生和指导。在这样的历史条件面前,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选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把上述优秀成果加以吸收和改造,在这个基础上创造了他们的新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选择、判断)
①孕育和准备阶段(1844-1847):1845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②正式形成阶段(1848-1871):1847年,起草《共产党宣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1867,发表《资本论1》,创立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这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③理论体系完成阶段(1871-1883)1875《格达纲领批判》,阐述共产主义发展两阶段。④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和发展阶段(1883-1895)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与世长辞。《资本论》第二三卷,1886年又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9年建立第二国际。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伟大变革(选择、判断)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多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三个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辨析)从哲学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科学地确认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哲学的内容上看,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选择)、在政治经济学领域,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在社会理论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3)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从道德上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科学社会主义通过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革命结论。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仅仅把无产阶级看做是一个受苦受难、值得同情的阶级,科学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第三,空想社会主义把实现新的社会理想寄托在统治阶级的善心上,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必须要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喝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的根本变革和唯物史观的创立
1、科学的实践观的唯物的历史观(选择、辨析)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总结人类实践经验特别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科学总结和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积极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
(1)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的首要和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活动,物资生产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和意义。
(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唯物观的创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辨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选择、辨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选择)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恩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系统化: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运动时空三者不可分割。恩格斯驳斥了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认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辨析: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仍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折衷主义,没有指明世界究竟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2)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化:辩证法学说主要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第一种形态是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朴素的古代辩证法。第二种形容态是以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第三种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恩格斯称为‚合理的辩证法‛。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系统化:人的认识必须遵循一般唯物主义的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选择、辨析)
(1)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唯物史观的经典阐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中,马克思明确地把社会形态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同时,又把上层建筑区分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式即观念的上层建筑两部分。
(2)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的本质的揭示: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大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是指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前资本主义阶段。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这是指商品交换普遍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这是指未来实行产品经济的共产主义阶段。
(3)政治经济学研究与辩证学的拓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选择)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1、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选择)
(1)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定性:
①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不同所有者的关系。
②商品生产从产生到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它们的共性是: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遵循等价原则;进行平等竞争;以货币为媒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③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和起点。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式,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生产。
(2)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①(商品概念)商品是用来进行等价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根本特征。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其内容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一定支出,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认为,统一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两者的实质是互为条件的。二者的矛盾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同一个商品所有者来说是不可能兼得的,而只能是买者得到使用价值,卖者得到价值;商品生产往往会出现使用价值不符合社会需要,或者价值量超过社会购买力的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现实的商品交换来解决。
③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反映了简单商品生产中存在的一个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辨析)
答:简单商品生产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是私人劳动。而社会分工又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劳动。这样一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就构成了一个矛盾。这一原理适用于一切商品生产。
④劳动二重性的意义:科学地解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没有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马克思揭示了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人类的抽象运动,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习乃至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础理论。
⑤如何理解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答:一是财富和价值的区别。财富的源泉不仅是劳动,还有其他生产要素。商品的价值则是抽象劳动即人类体力和脑力的凝结。所以,创造价值的源泉只能是投入的活劳动(抽象劳动);二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包括一切生产劳动。这样的劳动,包括科学技术工作、经营管理以及生产性服务劳动等重要形式,它们在今天的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货币及其职能:货币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五个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辨析)
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作用:①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形成优胜略汰的机制,推动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同一部门的社会资源也必然不断向优势企业流动。②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辨析):
题: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说明价值不全不是价格的基础。
答:错误。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是,第一,商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中心波动的;第二,商品的供求不断变化,但从长期看供求是趋于平衡的,因而价格与价值是趋向一致的;第三,在商品交换中,一种商品按高于价值的价格出卖,同时就意味着购买者的价值损失。就是说,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只是改变既有价值量的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总价格与总价值是一致的。
2、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绝对规律: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剥削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即W——G——W),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货币),收回的货币在量上增值了,这个增值额就是剩余价值。这时候货币就成了资本。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生产即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所在。(3)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通过工作日的延长或提高劳动强度而增加剩余价值,都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一般在不发达阶段占主导地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增加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占主导)
(4)关于资本的特殊性质,一是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二是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的特殊社会本质是通过物体现着的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三是资本是一个运动过程。
(5)资本的基本构成:根据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不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是由劳动力构成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可以创造剩余价值,因此说明,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6)‚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辨析)
答:正确,其内容包括①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本质就是获取剩余价值。②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无限性。③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
3、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资本积累的过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一般而言,资本总额的扩大是通过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两种方式实现。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通过自身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资本集中是指分散的单个资本联合成一个大资本。
资本积累的过程:两个基本条件:大量的货币资金和大批的雇佣劳动力。
资本集中的两个途径::一是在竞争中通过强制的道路进行吞并;二是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融合起来。实践证明,资本集中特别是通过股份制进行的资本集中,是扩大资本最迅速、最有效的办法。
(2)资本积累的后果:资产积累的增长特别是资本集中的加剧,两方面结果:一方面,生产日益社会化,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生产成果的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日益发展,形成垄断资本的统治。以上两个方面,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必然构成对抗性的矛盾,主要表现:一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二是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导致经济危机。
(3)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深刻地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也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①生产社会化的本性要求(生产社会化意味着生产资料使用方式、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成果的社会化。)②阶级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原因分析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可生产足够多的商品来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求时,阶级存在的理由完全消失)③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变化趋势分析(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的趋势,意味着消灭私有制,建立新的公有制)。
四、马恩对空想主义的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空想社会主义三个发展阶段:16-17世纪以英国的莫尔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为代表;18世纪以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
2、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缺陷: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继承了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深刻的揭露了,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也存在这明显的理论缺陷,他们只是从道德上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还局限于价值判断上,不能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他们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理想社会,因为没有找到变革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经济基础:产业革命在欧洲的迅速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阶级基础:产业革命促进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
4、《共产党宣言》与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关系: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
5、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辨证关系: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同‚两个必然‛是思想是统一的。‚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6、巴黎公社革命历史公绩: 1871年3月18日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7、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人的多样性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等。(多选)
五、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答:①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书中具体分析了黑格尔哲学的实质和特点,黑格尔哲学的解体过程,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功绩与局限性;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如何从黑格尔哲学出发,中间经过费尔巴哈,最后又与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想脱离,从而达到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崭新境界。它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但是二者又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②第一次明确概括并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近代哲学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确立了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原则和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③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的比较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指明研究和发现社会历史规律的途径和原则,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恩格斯晚年论及未来社会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理论观点?(论述可用)
答: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包括:①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②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同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③ 未来社会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分配方式,因此,合理的想法只能是:设法发现将来由以开始的分配方式,尽力找出进一步的发展将巡以进行的总趋向④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
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新认识,包括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通过经济的道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的思想,拒绝实行暴力剥夺,通过示范和提供社会帮助,建议把各个农户联合为合作社)以及建党学说(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敢于接受批评监督,臵身于群众之中,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等)、未来社会等重要思想观点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具指导意义。
六、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1、(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历史地位?(P33-P36)
列宁指出,所谓帝国主义,它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它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
①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垄断组织,是指那些掌握了一个或几个部门大部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或联合企业,其根本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②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随着工业资本的集中,银行通过竞争也加快了资本的集中。结果少数大银行在金融业占据了垄断地位。银行巨头和工业巨头的联合形成了新型的资本即金融资本,帝国主义时代就是金融资本统治的时代。金融寡头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真正统治者。
③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垄断资本获取了高额利润,积累了大量资本,垄断资本的统治,加剧了劳动人民的贫困,同时也加剧了资本的竞争,从而限制了在国内的投资。资本输出(两种形式:借贷资本的输出和生产资本的输出)的后果,加强了帝国主义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同时也加速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
④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金融资本的扩张,资本输出以及商品输出的迅速增长,必然引起各国垄断资本在世界市场的尖锐斗争,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保证获取高额利润,他们往往达成暂时妥协,结成瓜分世界市场的国际垄断资本同盟。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国际垄断资本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是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密切联系的。(瓜分抢占殖民地是为了占领殖民地作为原料产地、资本和商品输出场所,转嫁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斗争的矛头)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1)寄生性和腐朽性的主要表现:①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趋势。②食利者阶层的增长。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剧社会生活的各种腐朽现象。③政治上趋向反动。在国内加强对劳动人民的镇压,在国外,垄断资产阶级瓜分世界领土,争夺世界霸权,必然大搞军国主义,成为帝国主义时代战争的主要发动者。④工人贵族的形成和机会主义思想的滋生。
(2)腐朽的趋势不排除‚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第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帝国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消灭竞争。第三,垄断资本的形成,对促进科技进步、扩大资本规模发挥巨大作用。但是,积极的历史作用不能消除它固有的寄生和腐朽的趋势。
(3)帝国主义垂死性的主要表现:①资本主义各种矛盾达到尖锐化的程度,出现严重经济危机和连续不断的帝国主义战争的趋势。②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会使其世界体系出现矛盾的焦点和薄弱环节,这就使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少数甚至单独一国获得胜利③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的民族战争不可避免。
需要注意的是,当代资本主义通过自我调整,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做法,缓和了资本主义矛盾,表现出了相当生命力,但是,从根本上没有改变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种变化未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没有改变他的剥削本质,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寄生性,腐朽性,掠夺性和侵略性。
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列宁认为,垄断资本主义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阶段性质变。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本质: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直接继续和更高的发展阶段,是资本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它的实质是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机构,利用国家权力来保证最大限度地获取高额利润,并且巩固和扩大金融寡头的统治。产生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从垄断资本的本性上看,它必然竭力和国家机构相结合,控制国家政权,以便于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和谋取高额垄断利润,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的转变,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国家的干预,实现国家与垄断资本的融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①国家垄断资本②国有和私有联合的垄断资本③国家实行有利于垄断资产阶级的社会调节。
4、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
理论依据: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正由于这一规律,导致了帝国主义体系薄弱环节的形成,俄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实践。
5、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
(1)列宁关于从哲学高度提出了物质的定义(辨析):‚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应。‛同旧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通过感觉所感知)
(2)列宁关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选择)①认识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从而划清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界限。②世界上绝对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已被认识的东西和未被认识的东西之分,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今天没有认识的东西在明天是可以认识的,从而划清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同不可知论的界限。③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而划清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的界限。
(3)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阐述(论述可用):列宁认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就是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承认知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列宁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实践标准又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即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判断任何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靠实践,实践是区别真理和谬误的唯一标准,从根本上说是确定不移的,因而是绝对的。但是,每一个具体历史阶段上的实践总是有局限性,不可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即使已为实践所证实的理论,和客观实际的符合也只是具有近似的性质,因此,实践的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性的一面。
(4)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辨析):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三,对立统一规律区分了两种对立的发展观。第四,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诡辩论的试金石。第五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由此列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P43)(5)列宁揭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选择):直线型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6)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多选):①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客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②坚持联系的全面性,把握事物全部关系的总和。③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把握事物联系中主要和次要、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区别。④坚持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确处理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七、列宁晚年对新型民主建设的思考(多选)①注重党内生活的民主化②强化人民监督权③改造国家机构,反对官僚主义④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民主素质。
八、列宁关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选择)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①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实际相结合才有生命力)②党是一个有组织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整体③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为:少数服从多数,部分服从整体,党的下级机关服从上级机关;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服从党的决议;党内所有负责人员和机构都由选举产生,党的负责人可以随时撤换;党的代表大会是最高机关,有最后决议权;党内实行讨论自由和行动一致的纪律;加强党内监督等。)④党是无产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
九、新经济政策和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主要内容(1)实行工业国有化,剥夺剥夺者。(2)从粮食垄断,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到余粮征集制,国家以低价购买农民的‚余粮‛,以保证城市居民和红军有饭吃。(3)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实行商业国有化。(4)推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生活差距。(5)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贯彻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为战争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违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新经济政策内容(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同资本主义交往的最主要形式就是实行租让制——国家将自己暂时无法恢复生产的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实质:就是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
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1)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过程(2)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3)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能够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形式包括租让制、租借制、合作制和代销代购制,这里关键是‚国家‛变了,它不是资产阶级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的国家,这种国家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就能为社会主义服务。其次吸收和借鉴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和一切有益的东西,充分发挥资产阶级专家们的作用。)(5)及时地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革命与改革的界定——革命是自上而下的,疾风暴雨式的,最彻底、最根本地摧毁旧事物;改革则是由上而下的,审慎地、逐渐地改造旧事物,力求可能少地加以破坏。)
2、列宁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论述可用)
①十月革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社会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但这不排除‚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势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
②进行农业合作化(合作社这种组织是在农民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是吸引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形式)③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大工业是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物质基础)
④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为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列宁采取了许多加强苏维埃政权建设的重大举措,首先,加强国家的专政职能,镇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反抗,以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其次,发扬民主,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列宁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为此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再次,改革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反对官僚主义。与加强政权建设相联系的是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他清醒的看到,由于执政以后地位的变化,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增大了。列宁强调执政党要重视党员质量,使党成为名符其实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增强党的团结,尤其是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党内分裂。)⑤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最重要的是发展国民教育)。
这些构想反映出列宁从俄罗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出发,力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鲜明特点。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作了比较全面的回答: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②革命领导权不同(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③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①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大目标,我们主张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去,因此,两个革命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犹如一篇文章的上篇和下篇,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基础——工农割据武装思想: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配合。其中武装斗争是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最强有力工具。土地革命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根据地则是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的基地和依托。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P65):1940年1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基本形成。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政治:要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新民主主义经济: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他说‚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党在过渡时间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辨析):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过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问题(选择):①在生产关系的变革方面盲目求纯,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②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③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方面,盲目追求集中和统一经营(苏联集体农庄经验),忽视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导致过分集中和平均主义问题突出,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毛泽东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为,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所谓‚相适应‛,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累和推动作用。所谓‚相矛盾‛,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还有积累和消费、生产和需要等矛盾存在,还需要不断解决;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必须看到,‚相适应‛和‚相矛盾‛,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但也不能忽视后者,因为不断改变这种‚相矛盾‛的状况,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基本方针和方法: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因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
3、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的探索(论述可用):1953年12月,初步提出四个现代化思想:即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要求(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修正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实现目标的大概时间和战略步骤,1963年9月,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同时,毛泽东还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方针。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的思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政治建设,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于文化建设,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知识分子政策,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
三、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另外一个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不包括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这是革命对象)和其他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这个时间的工农联盟是建立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础上的。
民族资产阶级的二重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同时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二重性,决定了同资产阶级联合又斗争的政治路线。
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的根本目的:争取和保障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2、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统一战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使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又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如何正确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其基本精神:(1)坚持民族平等,实现民族团结,(2)按民族聚居程度实行不同级别的区域自治(3)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1、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阶级性决定,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着,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②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把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③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2、党的思想建设:在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毛泽东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是基于对中国特殊历史条件和党内本质矛盾的科学分析而提出的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
整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创造:①整风形式: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②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突出的问题(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上的一种表现,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3、党的作风建设
党风即党的作风(辨析),是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和工作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它反映党的精神风貌。党风是由党的世界观和党性决定的,是世界观和党性的外在表现。
党的三大作风(选择):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且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优良风格的集中体现)。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毛泽东始终把坚持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风建设的重点。毛泽东还强调艰苦奋斗,认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五、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党内的思想教育,也包括党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辨析)
1、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重要性表现在①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②提供精神动力。③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④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⑤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多选):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党的中心任务工作服务的,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同时要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道去做。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要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道来做,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他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其次,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但人的思想问题是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与人的利益有关)。再次,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决定的。(目的在于统一思想,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顺利完成)
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多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教育③,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④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遵循的原则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③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④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⑤民主原则。
六、政策和策略
1、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
辨析题: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和策略,就是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否则,就不是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是否有利与生产力的发展,是检验一切政策策略好坏和作用大小的根本标准)
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1)区别不同阶级和阶层,对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实行不同的政策策略。(2)区别不同历史时期及其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级实行不同的政策策略。(3)区别不同地区和条件,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政策和策略。
执行政策策略也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一般说来,在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策略时,必须有很强的原则性,在精神实质上要忠实于政策策略本身的要求,不能打折扣,不能背离政策策略的基本精神。但这并不是要求照抄照搬中央或上级的知识。需要各地区和各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的执行和灵活的运用,以便使政策策略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当然灵活性是有限度的,以不超过政策策略规定为限,只有掌握好灵活性这个限度,才能贯彻执行行政政策策略中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2、革命和建设的若干政策策略原则(辨析):一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敌人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二是在对敌战争中,要对敌人加以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三是在对敌斗争中,还必须将战略问题和策略问题区别开来。战略上,消灭敌人,敢于和敌人进行斗争,策略上,要善于斗争,又善于妥协。(在一定条件下,无产阶级不但可以向同盟者作出某种让步和妥协,甚至也可以向敌人作某种妥协。这是积极的妥协,是为达到某种革命目的而实行的有原则的妥协和让步。)四是‚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策略思想。主要是: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当前最主要问题。五是把一起积极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并尽可能减少和化解消极因素,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策略原则)。
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包括(辨析):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而且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之间。
毛泽东在70年代又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
八、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即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辩证统一地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其中,实事求是是基础贯彻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实事求是(P98-P106)(论述可用)‚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①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坚持实事求是,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理性认识以来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两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统一)③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贯彻唯物辩证法(首先,毛泽东论述了认识事物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再次,毛泽东结合中国社会矛盾的运动过程详尽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各种情况,说明了研究矛盾特殊性的方法)。④坚持实事求是,需要科学的方法;‚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中心工作与一般工作相结合‛‚胸中有数‛‚波浪式前进‛还提出了‚留有余地‚‛集体领导‚‛力戒骄傲‚‛多谋善断‚‛当机立断‚等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认识的路线:毛泽东对认识的根本规律作了科学概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东堤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生命线。
1、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一切依靠群众。
3、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做到‚一起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是正确制定和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保证。
3、独立自主:含义:(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本国共产党人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路线,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民国革命时期,独立自主,即时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及其他国家共产党关系上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处理统一战线内部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关系上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新中国成立以后,独立自主不仅是处理政党与政党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强调独立自主地领导革命和建设,同时也指出要同世界交往,学习和借鉴其他大党,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经验。当然,这种学习不是教条主义的照搬。照抄,而且是有分析的,以我为主,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不从之,要把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
自力更生: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一个国家革命的发生、发展和胜利,主要取决于内因,取决于本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政党、革命人民的主观努力。
内因与外因的唯物辩证理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哲学基础之一。
第三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导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选择、判断)
时代背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实践基础: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①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②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③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新时期特点——改革开放、成就——快速发展、标志——与时俱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不竭源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15大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指出‚两大历史关头‛考验:第一个重大历史开头,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第二个重大历史关头,是20实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国外的政治**。时间:党的十四大总结了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绩的根本原因,提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6大确立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7大,作为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写进党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多选)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③全党各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多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江泽民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特理论体系的精髓)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关键在于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来对待,要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去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2、新时期党的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邓小平有一个重要思想:民主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以下四个重大现实问题(多选):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②,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③,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④,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自觉实现‚三个解放‛:第一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哪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二,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第三,要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和目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论(选择):①邓小平同志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观点,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要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本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这个观点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基础。②江泽民同志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论断,③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上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论的基本内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提出):①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②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目标。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第二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确立生产力标准,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快于资本主义,发展质量高于资本主义。只有加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使人民相信社会主义确实优于资本主义,使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也只能这样,社会主义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巩固。
(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人的多样性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挥等。(多选)
(2)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辨析):共享有特殊含义,一方面,共享不是指均享。按劳分配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另一方面,共享着眼于共同、公正。基本需求尽可能平等共享,享受需求靠个人。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制定:领导和团结全国民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第一,一个中心。第二两个基本点,第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第五,依靠群众。第六,党的领导。(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纲领,必须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重大关系: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和稳定的关系。第三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内容):13大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1981-1990)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部,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加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部,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十五大又将第三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分成三个具体的阶段和步骤: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个十年,建党一百周年,是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公义。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素质,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改革是解决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和手段。
(2)改革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
2、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1)正确认识处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第一、发展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稳定。第二,改革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发展(辨析:一般地说,改革对发展的作用是正面的,是促进性的,但是改革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时机不当等,造成改革失败,必然会影响发展)第三,改革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2)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协调统一:把握原则,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一,实现发展与稳定的统一(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的条件)。第二,实现改革与发展的统一(改革是发展的手段和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第三,实现稳定与改革的统一。(稳定是改革提供保障、改革对稳定起促进作用)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1、为什么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主要原因:(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基础都是社会化大生产。(3)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僵滞局面。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市场机制包括供求、价格、竞争三方面的基本要素,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完成的工作,即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③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了基本框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多选):①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②自然垄断行业③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④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者以企业单位统一经营公有生产资料,以货币形式统一分配劳动成果;在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分配。
5、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客观条件和客观需要:
答:(1)社会经济复杂多样,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要千差万别,公有制经济不可能包揽一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需求多样性的客观需要。(2)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及其巨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解决就业的客观需要。(3)非公有制机关经济产权清晰,它生在市场,长在市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是我国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客观需要。(4)资源全球性流动加速,外资将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方式继续进入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5)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专业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发展的虚实,客观上造成了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关系的企业并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和信息化的客观需要。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才能使我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6、规范收入分配关系的基本政策措施有:(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2)取缔非法收入(3)整顿不合理收入(4)调节过高收入。(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政府调节社会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7、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任务):一是:加快从突出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持续,稳定,适度增长转变。二是,加快从外需带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三是加快从技术引进依赖型经济向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转变。四是加快从资源支撑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五加快从生产能力提高型经济向产业结构优化型经济转变。(2)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3)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型国家。(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7)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8)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人民民主、依法治国和政治体制改革内容)
1、为什么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第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第二,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第三,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集中体现②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民主制度,是有效实现形式。
3、如何立足中国实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二,即要坚持又要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第三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地探索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4、为什么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第一,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标志和保障。
5、依法治国是一项负责的系统工程①有法可依——根本前提②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关键③加强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基础工程
6、依法治国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第一,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第二,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第三,正确处理借鉴引进和开阔创新的关系。
7、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第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清除原有政治体制弊病的需要。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的需要。第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需要
8、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第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长远目标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根据时代特点和群众需要,有针对性制定阶段性目标。第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具体化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
9、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及遵循的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1、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已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国家软实力。
2、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发展先进文化,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①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③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第一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第二,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第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①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方向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繁荣发展文化的重要方针③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方向和方针的具体表现。
5、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要实现传统型与现代型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第一,解放思想,推进文化观念创新。第二,抓住关键环节,推进文化机制,机制创新。第三,围绕核心,推动文化内容创新。第四,推进文化形成和文化业态创新。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议
1、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1)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发展生产力和维护人民利益为其本质要求和基本原则。因此,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和谐,就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代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
(2)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和谐社会建设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第一,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第二,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4)和谐社会建设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
2、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依赖,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主要包括教育、就业、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五方面内容。(P183)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辨析、选择)
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1、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人民军队性质)
2、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3、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到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人民军队性质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1、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多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要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去创造和探索。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中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以及其他各阶层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始终是不断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鉴定力量,始终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可靠力量。
江泽民提出:新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
2、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
(1)劳动是实现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劳动就是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辨析)
(2)知识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尊重知识,大力开展知识创新,可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长期存在。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尤其是领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较量。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4)创造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创造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新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5)坚持‚四个尊重‛在本质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
3、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1)如何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涉及民族政策,要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必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宗教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总是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历史和现实的矛盾相交错。此外,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宗教问题有长期性。古今中外的实践一再证明,对宗教不能采取粗暴手段,决不能采取行政手段强制取消,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大力加强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个共同目标上来,绝不允许任何人利用宗教信仰的不同,制造民族纠纷和事端,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进行。
(2)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劳动者爱国者的联盟,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联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十三、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是实现‚和平统一‛的最佳形式:1‚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具体包括:① 一个国家——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障。②两制并存——基本途径③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战略思考④高度自治。
2、坚持按一国两制方式解决两岸和平统一问题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2)一国两制是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3)不承诺放弃武力,这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与国际战略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如何理解:首先,当时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打过之间形成战略平衡,谁都无法取得完全消灭对方而保存自己的绝对优势。其次,美苏两国争霸全球的战略受到世界各方面的牵制。因而使两国在全球的战略部署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障碍。第三,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各国人民争取和平的共同斗争,汇成了反对新的世界战争的时代洪流。第四,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明显提升。
辨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当今世界,来自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战争威胁仍然存在,国际形势仍不太平,尽管如此,和平的力量还在增长,国际形势总体仍是趋于缓和)
2、和平共处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新安全观(多选):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提出建立以经济为核心的安全观。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基本内容是①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基础②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经济保障③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协商和谈判是正确途径。
4、‚和谐世界‛思想的内容和意义:内容:基本原则——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①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在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③在文化上,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④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⑤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意义:第一,它为国际社会提出了一种新的奋斗目标,一种新的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其目的是使世界逐步走向和谐。第二,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期望,也是对‚中国威胁论‛的积极回应。第三,它体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达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共同追求。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两大历史课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多选)?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①党的性质决定的②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③现实的需要
(2)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的性质和纲领:党的性质纲领①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阶级性和先进性)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是根据革命或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所不同。如,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最低纲领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新民主主义。现在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
(3)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选择)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①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②反映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也是我党以及世界上其他执政党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③我党的性质决定
2、以改革创新的谨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显著成就是快速发展、突出标志是与时俱进
(1)重要性和紧迫性①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②国情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③党情发展变化的根本要求
(2)总体要求:十七大提出: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五个重点: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3)主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体包括:①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②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③上述二者统一于党的执政实践中
【福建省委党校2012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理论】推荐阅读: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11-06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08-27
毕业封面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09-19
省委组织部2012年工作要点10-21
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政治试卷09-22
福建师范大学在职体育硕士招生简章06-16
福建省2013年技师技能考试题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