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公司组织结构

2024-12-23

投资管理公司组织结构(共11篇)

1.投资管理公司组织结构 篇一

某集团公司组织结构设计管理咨询项目

一、项目背景介绍

某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九年七月,是由某国资委控股的大型集团型企业。集团现有5 家控股子公司、2家参股公司。现有职工2300人。资产总值6亿元,净资产2亿元。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汽(轿)车内饰部件五大系列产品450多个品种;集团自组建以来,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有企业改革和地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速发展的有利契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 学决策,求真务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标,并成为省内企业学习的典范;公司先后荣获中国汽车零部件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

二、主要问题诊断

通过和该公司相关人员交谈,以及通过对该公司公开信息的查询了解,顾问发现该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司的快速发展与日益落后的管理机制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员工能力与企业要求不匹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或员工不能胜任,需要完善岗位说明书

2)为促进员工积极有效的工作,需要通过建立公司组织结构图来完善员工职涯发展通道,使员工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3)没有明确岗位的任职要求,影响到新员工的进入标准和公司人才梯队的建设

4)职、责、权、利不明确和失衡,员工遇问题逃避或工作积极性不高,需要建立岗位说明书

5)需要结合公司的任务指标(目标管理)和员工岗位说明书来建立公司考核系统

三、应用

1)按公司业务流程、管理规范、发展目标等要求重新梳理公司组织架构,理顺各部门的定位和职能归属;

2)依据测评结果、面谈内容和调查问卷分析,结合管理层意见,建立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基本信息、设置目标、主要职能和权限、任职要求等内容;

3)依据现有人力资源的盘点结果和岗位说明书建立员工胜任能力模型和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2.投资管理公司组织结构 篇二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 有目的地干预财务报告的披露 (Schipper, 1989) , 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中, 随着安然、世通等重大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 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再融资中的盈余管理、MBO前的盈余管理等等。公司治理从广义上来说是通过建立一套制度用以协调并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 (主要指股东) 为防止经营者对其利益的背离而对经营者实行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 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公司治理问题表现为在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 (Cochran, Syeven)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者为获取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而实施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与公司治理机制有效与否存在密切关系。因此, 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 很多学者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以及管理层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 (2009) 也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们认为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并不存在显著关系。张利、韩静、吴芃 (2011) 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方面, 董事会规模较大、已流通股占总股份的比例较高能有效地抑制高层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朱星文、廖义刚、谢盛纹 (2010) 以2003到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高管变更、股权特征与正向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在负向盈余管理样本中, 高管发生变更的公司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幅度更大, 但是在正向盈余管理的样本中, 高级管理层变更当年, 采取调整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 其盈余管理行为与未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司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杨锦地、杨学清、孙莉 (2008) 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盈余水平, 这与张兆国 (2009) 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李琴、李文耀 (2009) 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进行了文献综述, 他们总结国外研究得到的结论比较一致, 独立董事比例越高, 盈余管理水平越低, 这可能说明国外公司较完善的治理结构在抑制盈余管理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我国学者得出的结论却并不一致, 由此可见,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到底如何影响盈余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三、研究假设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制衡因董事会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别。杨锦地等 (2009) 认为规模大的董事会在盈余管理上相对于小规模董事会具有一定优势, 规模大的董事会更能够防范盈余管理。但是根据组织行为学的观点, 董事会规模过大会带来董事会成员之间沟通和协调的困难, 决策效率下降。而张利等 (2011) 认为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之间呈“U”型关系。Lipton and Lorsch (1992) 认为, 虽然董事会监督能力随董事会规模增大而提高, 但是由此带来的协调与组织过程效率损失将超过数量增加带来的收益。Klein (2002) 研究发现, 董事会规模和操纵性的应计存在负相关关系。基于此, 本文提出假设:

H1:董事会的规模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

股票流通性的增强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刘立国、杜莹 (2003) 认为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例越低, 公司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越高。梁杰等 (2004) 发现流通股比例与财务报告舞弊显著负相关, 增加流通股的比例有利于抑制会计舞弊。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

H2: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 盈余管理程度相对更小。

目前现有研究大多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会降低董事会治理效率, 此外, 证监会也建议将总经理与董事长的两职分离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杨锦地等 (2008) 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由此本文提出:

H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 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管理层持股会使得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加深, 一旦公司治理结构难以保证会计盈余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公司业绩, 管理层便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追求最大利益 (张兆国等, 2009) 。此外, Yeo etal (2002) 、Bedard etal (2004) 也认为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 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由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管理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董事会召开会议是董事会加强对公司治理的一种途径, 一般来说, 董事会召开的会议越多, 董事会对公司事务的磋商也越频繁, 这也有助于加强公司治理。Vafeas (1999年) 认为公司业绩随着会随着董事会议次数的提高而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会议越频繁董事会越有时间磋商公司治理等问题, 进而会降低盈余质量。因此, 本文提出:

H5:董事会年度内开会次数的对数和盈余管理负相关。

四、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与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8到2011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删除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 并且对部分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剔除。最终得到的样本共计7549个, 所有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 研究采用SAS统计软件。

(二) 盈余管理计量

本文采用了修正的JONES (Dechow etal., 1995) , 分年度分行业对同期数据进行回归, 模型计量盈余管理具体模型如下:

式中, TAt=NTt-CFOt, NTt为第t期净利润, CFOt为t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At-1为t-1期期末总资产, ΔREVt为t期和t-1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 PPEt为t期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ΔRECt t期和t-1期应收账款的差额。

其次, 根据公式 (1) 计算出的回归系数, 计算样本公司的非操作性应计利润;

最后计算出操控性应计数DAt, 考虑到盈余管理的方向问题, 本文采用操控性应计数DAt的绝对值作为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

(三) 检验模型与变量定义

为验证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我们建立以下模型:

考虑到盈余管理受公司绩效、财务杠杆的影响, 本文控制了总资产净利率roa、资产负债率lev。

五、回归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此外, 本文对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 (由于篇幅限制未列出) , 结果表明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管理者持股比例以及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绝对值水平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

(二)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采用检验模型4, 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结果显示, 董事会规模越大, 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越高;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 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盈余管理;此外, 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最后董事会进行的会议越多, 盈余管理程度相对更低;模型 (4) 中各个解释变量与DA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 多元回归结果支持了本文假设。模型中调整的R2为0.2292, 表明其对应变量DA绝对值的解释能力较强。

六、结论

本文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之间的影响, 分别考察了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进行的会议越多, 盈余管理水平相对更低;董事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

摘要:本文采用2008到2011年的样本数据, 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之间的影响, 分别考察了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进行的会议越多, 盈余管理水平相对更低;董事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Beasley M 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6.

[2]Bedard J., S.M.Chtourou, L.Courteau.The effect of audit committee expertise, independence, and activity on aggressive earnings management[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 2004.

[3]Dechow P., R.S loan, A.Sweeney.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an analysis o f firm 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 by the SEC[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6.

[4]杜莹, 刘立国,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 2002.

[5]李琴, 李文耀.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财会通讯, 2009.

[6]杨锦地, 杨学清, 孙莉.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研究, 财会通讯, 2008.

[7]张利, 韩静, 吴芃.高管变更.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管理,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8]张兆国, 刘晓霞, 邢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中国软件学, 2009.

3.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探析 篇三

盈余管理是在一定的治理结构下运行的,因此必然要受到所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而是与企业的各相关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没有健全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就不能保证盈余管理的合理性,会计信息质量就得大打折扣,公司治理各相关利益主体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盈余管理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会计信息的披露者与相关经济利益集团博弈均衡的结果。

相关利益主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管理当局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所有者和管理当局之间存在潜在矛盾,加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管理当局就成为企业事实上的控制者,他们控制了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无论是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因此在盈余管理的每一幕“戏剧”中唱主角的就无非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等管理当局。他们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作,而不是为了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作。他们愿意并且有能力进行盈余管理。

首先,企业要从资本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资金,就必须学会利用会计信息的披露来树立其良好的财务形象。因此,企业管理当局的最佳选择通常就是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以显示企业“稳中有升”的形象。

其次,当投资者对经营者的激励计划与某一会计信息直接相关时,管理当局将利用其独特的、对会计信息的垄断地位,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

再次,管理者被更换时,现任管理者往往偏好于提前使企业实现利润,而选择把成本和损失向后期递延的方法;相反,继任管理者为保证其以后的利益,则偏好于使企业留下潜在的收益,而不愿有任何潜亏递延。利用盈余管理,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现任管理者易于选择激进的方法,而继任管理者易于选择保守的方法。

二、董事会和监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董事会和监事会是内部治理结构中对经理人产生最主要影响的两个因素。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主要责任在于负责选聘经理人,授权其在许可的范围内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并负责评价经理人的受托管理责任。但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却使得这种评价很难精确,这在客观上就产生了对监事会的需要,由其负责监督经理人行为并负责审计公司财务事项。但监事会和经理人之间同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同样也不可能做到对经理行为的完全监督,于是,评价经理人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标准落在了双方均可直接观察到的企业盈余数字上。考虑到经理人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自然控制权,为美化自己的受托责任完成情况,他必然有动力通过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使盈余数字变得有利于自己。此时的盈余管理完全作为经理人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而出现。但是董事会与监事会是“内部人”,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不需要象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那样要等到年度终了才能从公司发布的年报中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他们可以随时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企业的内部信息以了解、掌握公司的运行情况,从而制约管理者,有效控制其进行盈余管理的限度。

三、投资者和债权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投资者作为企业的出资人,为企业运作提供了物质基础。他们不仅是企业现有净资产的产权权利主体,也是企业增值资产的主要产权权利享有者。与投资者类似,债权人也是企业的出资人。由于是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无法象董事会和监事会那样从管理层内部获得所需信息,为了防止经营者和董事会共同侵害其利益,他们特别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强调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他们会利用各种方式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实施影响,还会发展强大的独立审计以详细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并限制公司报表编制者的会计剩余控制权。在英美国家,投资者通过制定复杂的经营人员的工资计算标准,比如除了基本工资之外,还有认股权、股票增值权、业绩股份等多种形式,使得经营人员难以通过直接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而获得高薪。

四、政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外部政府治理机制是指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管。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1998)认为政府监管证券市场的目标在于:保护投资者;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降低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其核心就是要建立起外部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从而维护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因此,为了防止企业管理者利用盈余管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侵害其利益,政府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按照统一的格式与内容向投资者披露公司的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并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事中、事后的监督。在日、德等国,政府通过制定会计准则和税务法规,并且让会计准则完全服从于税法的规定,使得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相一致。由于税法通常会尽量减少给公司管理层主观判断的空间,如计提坏帐、存货减值等一般都有严格的限制。这样一来,就限制了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同时也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经济环境和美、日等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故而盈余管理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国特色。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由于企业内、外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它不能对经理人实行有效约束,这就给经理人的盈余管理留下了很大的运作空间。为了一己私利,经理人不仅会将盈余管理用尽极致,会计造假也层出不穷。

2、我国经理人有着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双重身份,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后者才是他们给自己的准确定位。企业配股资格、避免摘牌时存在的大量盈余管理行为也大多是经理人出于政绩的考虑。这种盈余管理动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

3、国有股权过度分散于一些主管部门手中导致利益分配机制失衡,经理人报酬普遍与公司规模、经营绩效脱钩,高额在职消费则成为一种变相的补偿。经理人在工作调动以及退休前由于面临在职消费权丧失而产生的失落感则会促使其大量增发红利,然而,这都需要较高盈余数字的支持。因此,我国企业中的盈余管理类型多为短期利润最大化。

4、我国股票发行的额度与规模控制使得上市资格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稀缺商品,企业必然会极力争取。而企业融资后规模的扩大最终也会有利于地方就业和财政税收。这样,企业在IPO、配股资格、避免摘牌时往往会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这种盈余管理方法也是中国特有的。

治理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基本对策

从上述我国盈余管理的现状可以发现我国企业中的盈余管理大多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而非出于企业长远利益的考虑,弊多利少,因此对其进行规范化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企业中盈余管理不当主要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使然,因此,规范化治理的对策也应立足于治理结构方面的考虑。

一、解决委托人缺位问题。

在资本市场上“一股独大”的国有股权“所有者缺位”是外部治理不力最主要的原因。为此,一部分学者提出将国有股权分级明确到县、市、省、中央或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形成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经营公司、控股公司的多级代理构架。表面上看,产权有了明确归属,可问题在于,在最终授权机构层次上,所有者依然缺位。另一部分学者主张干脆私有化,经理人与所有者合二为一,但这样的适用范围也仅仅是一些中小企业。由此看来解决这一问题可行的办法也许只能是国有股减持,改变股权结构过于集中的局面,形成国有股权适当分散持有、国有股权代理人之间有效竞争、相互制衡的国有股持股结构,并放宽对私人持股的限制,使其因拥有企业盈余而去监督和约束经理人。同时,为避免股权高度分散造成的小股东势单力薄以及“搭便车”心理,在国有股减持的过程中应注重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包括国内社会保障基金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以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完善报酬契约。

我国企业中经理人收入普遍偏低且不与业绩挂钩,使得经理人与股东利益发生背离,从而很难有积极性去真正搞好企业,而是热衷于高额的在职消费,盈余管理也出现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倾向。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这种利益不一致的办法一般是通过年薪制和股票期权之类的手段以激励经理人致力于提高企业真实绩效。这一做法现在已被我国的一些企业所采用。但年薪制还只是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一次性博弈,短期行为难以避免,因此,一个改进的做法是将经理人超出生活必需的一部分奖励收益留存于企业,在其经营期限届满后的一定期限内一次返还。这样就避免了经理人的短期化盈余管理行为,同时这部分留存于企业的奖励收益还构成了经理人行为不当的风险抵押基金。

三、建立经理人市场。

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机制也是激励和约束经理人行为的一种有效机制。为提升自己在经理人市场上的价值,经理人一般会用心经营企业,盈余管理的受益者也是企业整体。不过我国由于经理人市场的缺乏,企业经理的任命和考核均由政府负责,经理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脱钩,导致其盈余管理行为往往会以企业利益为代价来谋求个人利益,危害极大。通过建立经理人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四、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我国企业中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均来自企业内部,这就引发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权力过分集中于经理层从而给其留下了巨大的盈余管理空间。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引入外部董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同时,授权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外部审计师选聘工作,也可保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防止经理人的“意见采购”,从而发挥出外部审计师在揭发企业经理人不当盈余管理方面的效力。

4.物业管理公司组织架构 篇四

各部门职能简述:

一、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日常行政事务、对外联络、对内协调、公司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保管、发放、领用以及人员招聘、培训、工作考核以及日常管理、工资发放、员工福利等各项事务。

二、品质服务部:主要负责各项目部的工作督促,以及为各个项目部提供安全技术、消防技术、工程技术提供、日常维修提供技术指导,以及对项目部的服务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其服务质量;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财务部:负责公司的核算管理、资金管理、内部审计以及日常的税务申报等工作。

四、项目部:负责对所管辖范围的业主提供日常保洁、维护、维修、安全、消防工作负责;负责催收物业管理费、停车管理费、水电煤气等日常费用。受理并及时处理业主的投诉,并做好优质服务,保障公司的服务承诺落到实处。

各部门职位设置建议:

根据公司管理规模以及管理项目多少(承接管理的楼盘多少)设置职位。

当公司规模不大时,各部门或者项目的负责人可由行政总监和财务总监兼任部门负责人,各部门按照职能不同下设主管或主办负责日常事务的牵头处理。

5.基金管理公司组织架构图 篇五

一,基金管理公司组织架构图:;二,岗位职责描述:;1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在董事会的授权下,执行董;2副总经理(分管业务):服从总经理的领导;3副总经理(分管公司运营):服从总经理的领导;4营销部: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完成公司下达的产品;5产品研发部:分析国际国内投资市场现状及趋势,并;6基金运作部:根据公司各类投资产品的收益情况,制;7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

一,基金管理公司组织架构图: 二,岗位职责描述:

二,1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在董事会的授权下,执行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实现董事会制定的经营目标;通过组建必要的职能部门,组聘管理人员,形成一个以总经理为中心的组织、管理、领导体系,实施对公司的有效管理;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的经营管理,经董事会授权,对外签订合同和处理业务;向董事会提交报告及各种报表、计划、方案,包括经营计划、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等

2副总经理(分管业务):服从总经理的领导。根据公司的战略和经营目标,实现基金产品的研究决策、营销和投资运作。

3副总经理(分管公司运营):服从总经理的领导。树立企业文化,领导人力资源、行政、法律和客户服务部门,保证公司运营的顺畅,为业务的开展提供人力配备、行政后勤和法律的保障。

三,4营销部: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完成公司下达的产品销售目标;根据接触客户的第一手资料,为产品研发部提供数据支持及建议;营销策略、计划的拟定、实施和改进;负责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工作,制定业务推进计划;负责如实向顾客介绍产品、与顾客洽谈合同和签订合同,确保所签 合同规范、有效和可行; 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及与本企业有关的数据资料,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负责合同、评审记录的及时传递和保存;负责货款回收的管理;协助客户服务部对顾客满意程度的调查。

5产品研发部:分析国际国内投资市场现状及趋势,并充分调研;在法律部的法律指导下研发新的符合法律法规的投资产品,并进行可行性论证;进行小面积的产品试运行,时刻关注产品所取得的成效;根据试运行的结果完成可行性报告,协助营销部进行新产品的推广;负责风险的预测和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

6基金运作部:根据公司各类投资产品的收益情况,制定资金的投资计划;负责投资的实时操作;于营销部和产品研发部紧密配合。

7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人员配备需求完成人员的招聘、试用、转正等环节;制定公司的薪酬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对在岗人员的关注和测评,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规划、组织和实施公司的人员提升培训。

8行政部:根据公司的战略和经营理念,营造公司的文化氛围;制定《员工手册》(包括上下班时间、办公室环境管理办法、迟到或旷工等的处理办法、公司车辆管理办法、各部门职业晋升通道的设定、各类员工福利管理办法、公司物资管理办法等);日常公司正常运营的管理。

9法律部:负责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可行性、合法性分析和法律风险分析;对产品研发部的工作进行法律上的指导;协助公司相关部门及各下属企业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公司及各下属企业中容易出现漏洞和滋生腐败现象的部门加强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参与公司重大经济活动的谈判工作,审查、修改、会签经济合同、协议,协助和督促企业对重大经济合同、协议的履行;协助公司相关部门办理企业开业注册、合并、分立、兼并、解散、清算、注销等工商事务及公证、抵押等法律事务;负责审查、修改各类经济合同、协议,协助和督促公司对重大经济合同、协议的履行;负责处理公司重大或复杂的债权债务的清理和追收工作;收集、整理、保管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资料,负责企业的法律事务档案管理;负责处理或委托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处理公司诉讼案件、经济仲裁案件、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等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负责与司法机关及有关政府部门保持沟通,为公司创造良好司法环境。

10客户服务部:与营销部紧密配合,保管客户档案;接受客户的投诉并处理;制定不同时段的客户服务计划,维护老客户的同时挖掘新客户;分析汇总回访中客户所反应的问题,为公司的运营决策和营销部得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6.投资管理公司组织结构 篇六

组织变革的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可能是技术条件的变化,可能是管理条件的变化,也可能是企业本身的成长需求。但我认为什么都得防范于未然,这样,当问题或机遇来临的时候也不至于措手不及。并且,最近觉得员工们的工作热情都不太高,所以,我联系了一个专门做企业培训的机构,是成都的大势管理顾问公司,我参加了一场关于组织变革的培训。

我记得培训老师讲到要变革,从企业基础体系开始,规范、健全的管理体系正是企业高效执行的关键。这个观点我是很赞成的,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之初,性本懒,制度管。所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必须的。

培训老师分析了企业组织层面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工作重点的过分偏颇,对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没有重视或精力的不足并没有对管理体系及时进行修正。导致现在的组织层面的工作严重的制约着市场工作的开展,组织对市场的反应不灵敏,不能及时的做出决策,导致市场机会的流失,组织层面的工作效率下。

7.投资管理公司组织结构 篇七

随着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是越来越严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盈余管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也对此重点研究。Warfield等研究股权结构方面发现:管理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Beasley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成正相关。张兆国等认为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成倒U型关系。雷光勇,刘惠龙通过研究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成正比。

通过对上面文献的综述,发现如今大多数学者只是研究治理结构中单一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往往会有片面性和偶然性。本文运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选取管理层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以及股权构成特征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的建立

目前学者们把非随意性应计作为盈余管理的量度。Jones模型是被公认的用来衡量它最准确的方法。但是后来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发现,Jones模型里面没有考虑到赊销方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将运用截面修正后的Jones模型。模型如下:

其中TAi,t为i公司在t年度总的应计利润,Asseti,t-1为i公司在t-1年度总资产,ΔSalei,t为在t年度收入变动,FAi,t为第t年度固定资产,εi,t为随机误差,ΔARi,t为i公司在第t年度应收账款与在第t-1年度应收账款之差。当把当年度的值代入上式,就可以得到三个系数的估计值分别表示为将三个系数估计值代入下面公式:

可以得到非控制性应计利润NDAi,t,然后再把非控制性应计利润代入下面公式:

可以得到控制性应计利润NDAi,t,由于盈余管理有调增利润和调减利润两种情况,因此采用控制性应计利润DAi,t的绝对值来度量盈余管理比较合适。

三、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盈余管理,从会计学角度来看,目前广泛应用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本文用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来衡量盈余管理。

(2)解释变量。本文中的解释变量是指影响盈余管理的变量,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包括:董事会的特征,监事会的特征,管理层的特征和公司股权构成特征,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盈余管理的变动,本文把四个大的方面又分为如下变量:

(3)控制变量。公司的盈余管理还要受到除解释变量之外的额外变量的控制,为了能够得到更加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还引入了三个控制变量是:公司规模,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如表2所示:

四、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

运用SPASS软件对解释变量做回归分析,以操控性应计利润为因变量,以解释变量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首先对方差做回归分析,得到F=4.172。显著性水平为0.001远小于5%,所以回归系数有意义,回归系数描述表如表4所述:

注:*为10%水平下显著,**为5%水平下显著。

通过表3,可以发现流通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公司规模,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通过5%的置信水平,而监事会规模和管理层持股比例通过10%的置信水平。每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解释变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如下:

(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但是相关性不是很强,因为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说明控制性股东的所有权集中会导致利润的信息质量降低,所有权越集中,利润的信息质量越小。

(2)流通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因为当流通股比例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导致管理者持股太多,很容易操控一个公司的战略抉择,而公司内部管理者实施盈余管理控制的可能就会很小,

(3)董事会会议频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一般来说董事会越频繁,说明董事越有责任心,董事之间的交流就会越多,就会花更多的精力来履行职责,而且董事会次数越多,就会制定出更加缜密的战略抉择,从而避免盈余管理的产生。

(4)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是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是特别强,因为独立董事所占比重越大,公司财务就会越透明,报表信息质量就越高,独立董事在财务报告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5)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审计委员一般由独立董事组成,他们能加强对内的控制和对财务信息质量的控制,而且能够降低公司没有披露的信息。

(6)监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因为监事会能够更好的监督公司没有被披露的财务信息,当监事会规模越大,说明公司的财务信息越健全越真实,进而盈余管理程度就会越小。

(7)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当管理层持股越大,管理层对公司内部的控制权就越大,导致公司的信息质量下降

(8)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如果两职分离,就会多一层的监督,这样更有利于控制盈余管理的发生,两职合一就会导致权力集中,不利于财务信息的披露。

(9)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公司规模越大,相对就会越难管理与监督,信息的不完整性就会增加,进而就会导致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

摘要:由于盈余管理是企业通过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者调整,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本文通过对2009年到2011年沪深股市的820家企业的研究,考虑到管理层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以及股权构成特征等因素,用操作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盈余管理的量度,并通过一种更加合理的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来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应计利润,治理结构,修正的Jones模型,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Warfield T D,Wild J,Kenneth L W.Managerial ownership,accounting,choices,and in fonnativeness of earning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20).

[2].张兆国,刘晓霞,刑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中国软科学,2009(1).

[3].雷光勇、刘慧龙.大股东控制、融资规模与盈余操纵程度.管理世界,2006(1).

[4].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3(2).

8.投资管理公司组织结构 篇八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盈余管理度量 操纵性应计利润 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72-02

一、引言

在会计学术界,盈余管理早期一般被理解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在我国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从国内现有的文献来看,盈余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的论述以及盈余管理度量程度的模型研究方面。而本文从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入手,认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所导致的,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我国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治理因素是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

二、研究假设

股票的所有权为其所有者提供了一定的拥有企业现金流量的权利,这使得伴随股权集中而产生的大股东具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并有效监督管理层,从而可以避免股权高度分散情况下的“搭便车”问题;同时大股东又能受到获取监督收益的激励。股权集中导致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产生代理成本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控股股东代表他们自己的利益,并且他们的利益并不与公司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完全一致。当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权利大大超过拥有的现金流量权利时,他们通过盈余管理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能力和动力就更强。

假设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股权制衡是指通过各大股东的内部利益牵制,达到相互监督、抑制内部人掠夺的股权结构安排。当公司不存在一个具有明显优势的控股股东,公司的主要行动需要由几个大的投资者一致同意才能实现时,这些大股东共同持有的现金流量权足以限制第一大股东对其他股东进行掠夺,并且通过采取更有效率的经营措施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与所有股东共同分享。在股权制衡的情况下,相对控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第二大至第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作为衡量股权制衡的指标。

假设2: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Hart(1995)探讨了债务期限结构对管理层的约束作用。由于管理者对控制权、“建造帝国”(Empire-building,公司管理者最大化所控制的资产)和特殊待遇有强烈的兴趣,激励计划能够激发管理者努力工作,却不能阻止他们的这些行为,而债务能够做到这一点。短期债务使管理者为了避免清算而提高短期利润,笔者认为,短期债务的存在迫使管理者提高短期利润的同时,控股股东也极有可能频繁地通过各种利润转移方式向上市公司“输血”,从而进行盈余管理操纵。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对于股权融资的约束非常小,又缺少实质性的惩罚措施,上市公司利用权益融资的款项来偿还贷款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因此,可以猜测,大量流动负债的存在会增加企业对利润进行操纵的程度。

假设3:流动负债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董事会大都是由控股股东直接任命,他们是控股股东的利益代表,自然会听从控股股东的安排,是控股股东的傀儡,只有当职工选举的董事达到很大一部分比例时可能会对其有抑制作用。因为有代表职工利益的董事的存在,控股股东必须要安排代表其利益的董事的存在,也会造成董事会规模的扩大。本文的观点认为,尽管有代表各利益相关者的董事的存在,但当董事会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委托—代理中的问题就又显现了,董事之间浮于形式,相互推卸责任,其负面效应超过了其正面影响。

另外由于股权高度集中,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也是由大股东聘任,因此,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很难保证,难免不代表大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的费用及其他行使职权时所需的费用由上市公司承担;独立董事的津贴,津贴的标准由董事会制定预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这样,独立董事在经济上依赖于上市公司,缺乏独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股东利益。但公司存在制衡机构——监事会,监事会理所当然对利润的操纵有抑制作用。

假设4: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假设5:监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三、盈余管理的度量模型

目前估计单个公司的盈余管理主要采用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即将总应计利润分为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是企业的正常的应计利润,而操纵性的应计利润则是企业出于某种动机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对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所采用的主要模型为修正的JONES模型。

修正的JONES模型的扩展模型的关键点是该模型修正了“认为管理层对于所有账面上记录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实施盈余管理的假定”,而是认为由于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净值的变化所带来的那部分销售收入,受到了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估计的程序为,首先在每个年度内按行业根据以下公式估计各行业的模型参数:

1.计算总应计利润。

总应计利润=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估计模型参数。

■=α1×■+α2×■+α3×■+α4×ROAt

其中,△REVt表示第t年与第t-1年的产品销售主营业务收入差额,At-1表示第t-1年的资产总额,PPEt表示第t年固定资产总值的平均值(年初固定资产总值与年末固定资产总值的平均数)。在估计出参数之后,再按照式2.2计算出不可操控的会计应计量(NDA)。

■=α1×■+α2×■+α3×■+α4×ROAt

其中,△REVt表示公司当年的应收账款净额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额按公司平均的资产规模标准化后的值。最后按照式2.3可以计算出公司的可操控的会计应计量(DA):

DAt=■■

四、样本来源与研究变量

1.样本数据来源。本节所选的2009—2011年的样本公司财务数据来自北京色诺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国泰安(CSMA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本结构信息数据来自北京聚源锐思数据有限公司(RESSET)的金融研究数据库。选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机械行业87家公司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

2.研究变量。

(1)被解释变量。对于盈余管理的程度,采用以上的盈余管理的度量模型计算出来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

(2)解释变量。公司内部治理变量。本文选取了股权结构、债务结构、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作为研究的显性因素。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我们仅考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所占比例、董事会人数、应付账款占流动负债比例、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人数、监事会人数来解释非公允关联交易。

(3)研究变量定义。

3.实证结果与分析。由表2的回归分析表中我们可以得到,

(1)复相关系数R为0.953,决定系数R2为0.945,0≤R2≤1,且接近于1,表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95.3%可由这几个自变量来解释。

(2)方差分析中回归平方和远大于残值平方和,说明线性模型揭示了总平方和中的绝大部分,拟合效果较好。并且F值为2.684,相伴概率值p<0.001,说明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确实有线性回归关系,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并且回归平方和远大于残值平方和,说明线性模型揭示了总平方和中的绝大部分,拟合效果较好。

(3)由表2可知在α=0.05的水平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操纵性应计利润有显著的相关性;在α=0.10水平下,第二至第五位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规模有相关性;其他没有相关性,说明他们没有发挥到相应的作用。

由以上的实证结果表分析可知:

(1)由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股权过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使得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第一大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还发现第二至第五大股东与两者的关系在5%的水平下不够显著,但在10%的水平下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证明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实际上是有共同的利益取向的。

(2)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有强相关关系,但恰恰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董事会实际上是和控股股东同流合污的;同时受大股东控制的独立董事形同虚设,独立董事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责;监事会同样没有发挥作用。同时应付账款占款比例也是不显著的,说明操纵性应计利润是通过多种手段最终影响利润的。

4.政策建议。

(1)优化股权结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要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形成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同时以利益流动为导向,继续加强股权分置改革,使股票全流通,通过股票的同等权利和流动的性质,实现股东利益最优化。

(2)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根本保障。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在某些方面与盈余管理存在着相关关系,需要对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改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切忌照搬照抄,全盘西化,应探索一套适合我国现实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Grossman,S and O.Har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Lateral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591-719.

2.Calomiris,C.W.,R.Fisman & Yongxiang Wang. Profiting from government stakes in a command economy:evidence from Chinese asset sal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0(96):399—412.

3.黄梅,夏新平.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检测盈余管理能力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136-143.

4.郭太平,姜素萍,李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与股权结构关系探讨——基于我国制造业的分析[J].证券经济,2008(3):156-158.

5.葛文雷,姜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2-87.

9.从公司治理结构透视财务管理目标 篇九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或称公司治理结构(STRUCTRURE)、公司治理系统(SESTEM)、公司治理机制(MECHANISM),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系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或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现代企业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它涉及到激励与约束等多方面的内容。简单地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

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公司治理的逻辑变了,或者说公司的目标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必然要相应变化,也就是作为财务运行驱动的财务管理目标也要相应变化。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将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深刻理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南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正确认识公司治理的逻辑,进而科学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遁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公司治理结构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一个关于公司战略导向的概念。尽管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差异但最近20年来人们在对西方大公司的研究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国际社会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

目前,西方的公司治理结构通常有美国式、日本式和德国式等,各种模式的特点也广受关注,本文不再赘述。但如果仅仅从这种经验的角度去认识公司治理结构,则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也难以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激励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目标。但公司的目标,也就是进行财务决策时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还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上,遵循不同的逻辑,将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从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角度来说,前者不妨称之为“股东至上”模式,后者或可叫“共同治理”模式。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只为股东(SHEAREHOLERS)的利益服务,还是为全体利益相关者(INTEREST GROUOpS)或当事人(STAKEHOLDERS)的利益服务。

“股东至上”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广泛流行于西方国家。在这样一种治理逻辑下,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其地位是至上的,而人力资本则利小势微,获得授权的经营者只有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使控制权才是企业有效率的保证。因而这种治理结构的出发点是,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如何设置一个最优的可以对经营者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机制,使其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努力工作。但是,由于经营者有着不同于所有者的独立利益目标,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者在获取企业控制权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其自由处置行为往往有损于股东利益。至于债权人、职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因在企业中的“声音”弱小,相应的权益自然也难以得到保护,这样就为经营者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创造了有利的生存环境。为了克服这种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就需要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扬弃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并非唯一地追求所有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张由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成的“契约网”,契约本身所内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供应商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组成了利益相关者,而企业的效率则需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上之上。在这样一种新的公司治理逻辑上,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要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强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具体来说,在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以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这样的公司治理逻辑就是“共同治理”模式。

企业还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作的集合,其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相互依赖,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机会主义行为都可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为了保护依赖性资源免于受损,团队成员只有缔结长期合约,以确保一个可预期的利益补偿。而这种多边式的合作模式即共同治理恰恰有助于保持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从而逐步成为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抉择。

我国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始终是改进和完善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即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出发来构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政府拥有经营者任免权,控制企业的重大决策,监督经营者的行为等。可见,所有者利益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成了企业制度效率的基本标准。这样的改革思路大致可以称得上是“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

在这样的治理逻辑下,我国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过程就表现为政府对企业的放权让利以及放权以后对经营者的监控过程。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在设置公司治理结构时也是按照股东资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设置激励约束机制。但是,由于政府远在企业之外行使所有者职能,企业内并无所有者代表,不仅激励和约束机制最终难以形成,而且国有资本和政府权力的结合使得经营者可以随意剥夺其他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企业职工应有的参与决策权、监督权也往往因职工代表大会流于形式而难以实际发挥作用。由于国有企业这种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并没有解决关键的所有者被架空、国有资产受到侵蚀的事例比比皆是,股东权益受到损害的非正常行为屡屡出现。

党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要确保出资人到位。”这为了解决公有制经济下独特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创造了条件。但要落实这一重要文献精神,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因经营者滥用权力而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还必须转变企业治理的思路,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共同治理”逻辑。

事实上,我国在“共同治理”方面已有诸多实践,如在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引入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债权人参与企业行为的监控,实行利润分享制度和员工持股制度等。我国《公司法》还明确规定监事会中应有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公司研究决定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但是,在我国将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时,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改制过程并没有按规范进行运作,特别是公司治理结构被严重扭曲。如有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在避免领导层内部矛盾的同时放弃了制衡;有的董事会成员与经理成员高重合,为内部人控制敞开方便之门;有的对董事会集体决策、个人负责的议事规则不以为然。严格的信托责任制度未能形成等。有些做法连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基本的要求都未能达到,更不用说长期以来就被忽视的企业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平等问题了。

1998年4月,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以根据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来制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性准则。1999年5月,OECD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其制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它是第一个政府间为公司治理结构开发出的一套国际标准,并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该原则旨在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框架提供参考,也为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公司和参与者提供指导,它代表了OECD成员国对于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共同基础的基本考虑,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维护股东的权利;

2、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保包括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受到平等的待遇。如果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他们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

3、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为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

4、治理结构框架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5、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并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以上几点是关于公司治理结构最为核心的要素。尽管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单一的模式,但有关国家的实践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具备某些共同要素。这些原则就是建立在包容现有各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共同要素之上的。由于该原则考虑到各个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认识到一个公司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利益相关者协同作用的结果,是来自不同资源提供特别是包括职工在内的贡献。因此,如果这些通用原则也可以叫作“模式”的话,从逻辑上判断,我们大致可以称为“共同治理”模式。

现代公司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或在公司中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目的是获得单个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共同治理的逻辑正是强调各利益相关者应将公司的适应性能力视作自身利益的源泉,进而发展到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制约。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符合契约主体机会平等的基本思想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因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企业赖以运行的经济环境的一个最直接部分,治理结构确定了企业的目标,并提供了实现目标和监督运营的手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于企业的目标,当然也是由治理结构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方向,如果看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不能适时调整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运行机制就不可能合理,进而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

在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财富。也就是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因素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从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与本世纪50年代以前在西方根深蒂固的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由于它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有其积极的内涵。第一,对于额外的风险,要求有更高的预期收益补偿,忽略风险的差别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第二,对于相同的投资报酬,现金流入越早其价值越大,忽略现金流入时间的判别将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第三,当公司可以通过一项新的投资提高盈利水平时,如果公司的股东用同样的资金在另一项风险相同的投资中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那么只要从股东的利益出发,公司的经营者就会投资于收益更高的项目。可见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相比,优点甚为明显:综合地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公司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不仅要提高公司利润,还要权衡股东资金的机会成本,不能因忽视相对比较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

显而易见,由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所决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则强调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在共同治理的逻辑下,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由于企业价值的大小可以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预期报酬(或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来表示,而折现率又与企业风险相适应,因而只有在风险和报酬实现较好的均衡时企业价值才能达到最大。

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第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的认同感;第三,加强与债权人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政策的变化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此外,还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显然,从经营者理财来说,以上利益相关者都能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表决决定企业重大经理;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以及按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提供了人力资本必然要求合理的报酬;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分享收益。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如果试图通过损害一方利益而使另一方获利,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冲突,出现诸如股东抛售股票、债权人拒绝贷款、职工怠工、政府罚税等不利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了企业的价值。

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的全部剩余风险,因而也应享受因经营发展带来的全部税后收益,即股东持有剩余要求权。与债权人和职工相比,由于股东承担的义务、风险最大,从而享受的权利、报酬也应最大,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实际上,现代企业不只是股东才承担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不能只强调股东才承担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只强调相当大的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不能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不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债权人,由于现代企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而使负债率大大提高,他们实际上已变成与股东共同承担着财务风险;至于企业职工,由于简单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复杂的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他们向企业投入了大量专用性人力资本,一旦企业亏损或倒闭,不仅面临投资损失,甚至会危及自己及家人的生存。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真正在企业中倾注心血的其实还是企业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而许多物质资本所有者作为公司的股东常常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投机者”的角色,他们只关心市场上资本价差所蕴含的套利机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在意。如果投资的企业业绩不佳甚至破产,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用脚来投票”,从而解除相关的利益关系。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和发展,物质资本所有者,而且这种依赖性越来越强。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有来自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富有创新能力的经营者和一批忠诚的职工支持,即使要维持企业现状都难以做到。

鉴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地位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种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逻辑必然要求转变,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也需要相应优化。只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护和合理的满足,才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股东的财富也才能增加;而企业价值实现了最大化,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则都能有所增加。这样,在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下,公司财务管理达到了一种良性循环。

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制度。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公司法》、《决定》及其他有关规定,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形成这样的架构: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行使职能,通过在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

公司治理结构受到经济、社会历史传统和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没有一个标准模式。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既不能简单地移植国外的现成做法,也不能忽视已有的一些通用性基本原则,特别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共同治理”逻辑。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发展市场经济,可能更应强调利益相关者特别是职工的利益,如果将职工作为治理结构的主体,由于其在企业内部而较为容易地观察到经营者行为,从而将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难以监控经营者行为的难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资本流动使公司得以从更广泛的投资者中筹集资金。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树立市场信心、鼓励更加稳定的长期国际资本流入的一项重要手段。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遵守良好的治理结构的基本原则日益成为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许多国家已把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途径。近年来在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再一次凸显出来。

10.钢结构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十

一、安全生产,要建立健全和贯彻实施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有许多,如“三类人员”安全生产任职考核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制定,要落实到进场人员的培训。我们的建筑施工企业,使用的农民工较多,要提高这些人员的法律意识,熟悉和掌握现场管理的要求和方法。以行业规章制度为依据,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细则的具体实施工作。健全和贯彻完善的、符合实际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细则,规范施工现场人员行为,增强自觉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安全生产,要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管理素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者思想上的防线,安全生产,以人为本,人的安全素质决定项目安全生产的水平。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者既是生产的指挥者又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强化施工现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管理素质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关键。只有通过对现场管理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才能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只有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安全,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的特殊部位、特殊工种,安全管理者则专门进行交底教育,不留死角。施工现场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安全管理者安全事故追究制,在利益分配上要突出安全管理者的作用,奖罚分明,使其成为安全管理者搞好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经济杠杆。通过不断地

教育培训,使安全管理者的安全素质得到提高,成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能手。

三、安全生产,要提高作业者的安全技能

在施工现场提高作业者在施工中的安全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水平,不仅是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前提。对现场施工作业者的安全教育要生动细致,并能为广大作业者所接受,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通过学习教育,有力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引导他们体会安全

生产的重要性。加强“三级教育”,岗前安全技术和劳动安全常识教育,努力提高作业者的安全操作能力。

11.公司治理结构对价值链管理的影响 篇十一

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Michael. E. Porter,1985)。价值链是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的连接为主线,辅助活动为其运行提供支持,所形成的生产要素价值转移和价值增殖的有序作业集合。价值链管理就是企业为了满足企业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等竞争战略目标的需要,利用价值链分析工具,通过优化核心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价值的一种管理方法。价值链概念的提出以及价值链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一座里程碑,它使管理分析和战略研究的视线深入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作业上。价值链分析工具对于优化作业程序、增加企业价值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价值链理论的创始人波特(1985)认为使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的所有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对于分析竞争优势的各种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价值链管理理论在其诞生后的短短二十多年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John Shank 和Vijay Govindarajan (1993)将企业价值链研究的视野扩大到整个行业。迈天(1997)将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拓展为网络环境下的价值流。价值链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产生了网络价值链理论。价值链理论为管理会计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阎达五教授(2002)正式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概念。傅元略(2004)在价值链、虚拟价值链和价值流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价值流概念,认为未来的战略管理会计是基于网络价值流的战略管理会计集成系统。

波特及其随后的研究者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将价值链整合工作放在一个理想的环境背景中,即企业的经营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目标定位于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一理想假设条件往往难以满足,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状况对价值链的整合和管理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拟就公司治理结构与价值链管理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并针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中由于治理结构不健全而导致的价值链次优化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价值链整合——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分析框架

1.公司治理结构与价值链整合:命题的提出

按照波特的观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其中,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以及服务,它们直接实现价值的转移与创造;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它们对单个基本活动或整个价值链的运转起辅助支持作用。这些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企业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是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将企业投入的各项资源转化为满足最终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价值链整合就是根据企业掌握的资源情况和生产经营的特点,结合企业竞争战略的需要,将各项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组织成本,或实现标新立异,以提高企业整体价值。价值链整合与价值链管理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分析工具之一。

公司治理的对象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企业作为一组合约的组合,其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错综复杂,既有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也有所有者、经营者与债权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还有企业内部经营者与各级雇员之间的双向委托代理关系。因为进入企业的契约是不完备的,未来世界是不确定的,签约时不可能将所有事项都写入契约(张维迎,1999),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人类固有机会主义特征,代理人侵害委托人利益的事项很容易发生,因此,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建立一套以对代理人进行控制和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公司治理机制成为必要。当前,理论界比较关注的公司治理的内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监事会之间权力制衡与监督机制、高管人员报酬激励机制、债权人的相机治理机制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协调机制等。实践中,在多数已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中,上述公司治理机制已经逐步建立和健全。但是,由于各方当事人固有的有限理性,尤其是经营者、大股东的机会主义价值取向,使得企业的最佳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制度安排往往停留在理论上。在现有治理结构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经营者和大股东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不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其他各方利益最大,而是很可能降低其他当事人的效用。企业经营者或控股股东利用公司治理机制缺陷侵害其他当事人利益的行为往往体现在企业战略制订以及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活动中。企业在价值链整合、管理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这个问题。

2.企业战略——公司治理结构与价值链之间的桥梁

企业价值链整合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它是怎样与公司治理产生联系的呢?我们知道,企业的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的治理结构框架内进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环境因素之一,必然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对企业所有权的分配,包括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相应收益索取权的分配,其中,剩余控制权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而剩余控制权的核心又是企业重大事项决策权以及日常生产经营决策权的分配,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和全面预算。而企业管理则是在战略、预算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考核。因此,可以说企业战略是连接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价值链两者之间的桥梁。因此,在谈到同行业中不同企业之间价值链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时,波特(1985)认为造成不同企业间价值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每个企业的历史、战略及其实施情况。其中,一个企业的历史和战略都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因变量。战略一词本来是一个军事学术语,是指基于对战争全局的分析而作出的谋划。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战略一词用来描述一个组织计划如何实现其目标和使命,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具有全局性、长远性、风险性、社会性等特征。企业战略由财务战略与经营战略组成。一方面,企业战略制定往往涉及到企业的资本预算、资本结构、市场定位、技术水平和产品研发能力、价值链设计、内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又会对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产生路径依赖。此外,以上几个要素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例如,企业价值链的整合离不开产品市场和组织资源的支持,必须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相适应。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治理机制,公司各项治理机制单独或共同作用于企业战略,而企业根据经营战略的需要,结合财务战略及财务状况,确定企业的价值链。而现存的价值链状态又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以及未来企业战略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3.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过程中价值链整合的形式

一般说来,企业价值链整合或价值链管理的目的应该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加企业价值。但是,在我国企业上市前进行的资产重组过程中,背离这一目标的情况比较普遍。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发起人进行企业“包装”上市的目的不是为了优化价值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是为了更多地筹集资金。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进行资产重组过程中,出于提高拟上市部分资产的业绩、保持关联交易、公司控制等目的,进行的资产重组往往对原有的价值链进行了重构,有意保持一定的关联交易。上市后,通过价值链关系,操纵股价继续圈钱,或转移利润,掏空上市公司。因此,分析一个企业的价值链,不能忽视公司治理结构这个框架因素。影响企业价值链整合效率的公司治理的相关方除了控股股东以外,主要涉及到经营者。企业经营者在价值链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个人帝国倾向。部分经理人为了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和报酬水平,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劣化了价值链,降低了生产经营的效率。二是损公肥私。当前,在企业采购和销售等业务活动中,企业部分高管人员吃回扣的现象比较普遍,结果,他们中饱了私囊,但企业的价值链却被劣化。

从价值链整合的内容来看,控股股东的人为操纵主要集中在基本活动的内部后勤和外部后勤两个环节,因为它们是企业价值链条与外部价值链环节对接的部分,控股股东通过充当上游供应商或下游渠道完成价值转移。此外,在辅助活动中的财务支持、研究开发等方面,控股股东往往通过资金统一调配、控制关键技术等手段实现对上市公司价值链的控制。例如,某著名的摩托车生产企业,资产重组时将原来集团公司的一部分——发动机厂剥离出来,包装后上市。长期以来,该公司在经营上、财务上缺乏独立性,零部件由集团公司供应,产品销售给集团公司,资金由集团公司统一调配使用。结果,在集团公司的操纵下,该上市公司在完成圈钱任务后,连续多年严重亏损。可以说,该上市公司成立之时也就预示着它失败的到来,因为其出发点是错误的,集团公司仅仅就是把它当作从资本市场上圈钱的工具。整个集团的价值链并未发生很大变化,没有得到优化,不会由此增加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的价值。在国有资产代理人集团公司一股独大的治理结构下,牺牲上市公司利益,保全母公司是它的必然选择。

三、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为优化价值链提供制度保障

从总体上说,公司治理结构与价值链整合互为因果关系,但是,二者之间公司治理结构更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在所有影响企业价值链效率的因素中,公司治理结构是前提性的。因此,优化企业价值链,首先应该规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针对以上分析的现存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机制

企业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公司缺乏相应的治理机制,对经营者缺乏正确的激励、约束,诱使经营者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谋求自身利益;二是股权分散导致的伯利-米恩斯现象以及我国国有企业特有的所有者缺位现象,使得经营者权力越位。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科学的治理机制,在加强对经营者监控的同时,根据经营者的工作成果,给予合理的报酬激励;其次,扩大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增加对经营者的监督。关于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应该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中建立类似于企业的治理机制,强化责任,明确利益。

2.增加对大股东的制约机制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董事会的席位上以及由此产生的决策权。增加对大股东的制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类似目前酝酿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类表决制度,采用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分类表决制度;二是的加强证券市场建设,使分散的中小股东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公司的财务信息,能够低成本地用脚投票以表达自己的意见。

3.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专家委员会制度

企业价值链整合涉及到工程技术、管理、财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居于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很难同时具备所有必需的知识来监督经营者的行为。对此,不妨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增加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专家委员会制度。在企业董事会中,设立由企业内部的和外部聘任的专家、学者组成生产经营管理委员会,对包括价值链整合在内的生产经营决策进行事先评价,供其他利益相关者参考。

4.明确、细化会计政策选择条件

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途径就是会计政策选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法就是适当控制会计政策选择。在较大的选择范围内,明确、细化各种会计政策选择的条件,以此限制出于不良动机的会计政策选择,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价值链管理水平。

上一篇:四年级元宵节日记300字下一篇:第一单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