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本性五年级作文

2024-12-18

狼的本性五年级作文(精选7篇)

1.狼的本性五年级作文 篇一

今年在学校的暑期生活过去了,但喜羊羊他们却迎来了他们最喜欢的日子——暑假!它们的暑假可是丰富多彩!

这天,他们在大树下乘凉,突然,“嗖”的一声,一个UFO从天而降,“扑通”一声落在了地上,原来是星际大王的飞船,喜羊羊他们叫来了村长,听村长说,这家宇宙飞船修理后还能飞。而在一旁的小羊们高兴地不得了,因为只要修好飞船,星际大王就带他们去宇宙中遨游。经过连夜的修理,终于飞船跟新的一样,系统设备完全修复,星际大王实现了小羊们的要求,定在明天下午出发。大家都拭目以待!

中午吃过午饭以后,他们早早的整好了旅行包,来到了宇宙飞船前,星际大王一蹦一跳的从饭堂里跳出来,打开了“星际舰”的大门,正准备进去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一个莹频,上面写着,请从近到远依次说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星际大王一笑,“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星际大王对答如流。正在这时,出来捉青蛙的灰太狼看见了,心中不禁一阵,想:星际大王带着喜羊羊他们离开青青草原了,拿我捉啥?一直吃青蛙啊?不行,我一定要想个办法。灰太狼左思右想,终于知道了,为何不搭个便车呢?他以每秒100千米的速度回到家,把该带的都带上,该穿的都穿上,来到宇宙飞船下,手抓住铁围栏,跟在了宇宙飞船的下面。

喜羊羊操控着宇宙飞船,而灰太狼夫妇趴在外边,冻得瑟瑟发抖,主控制系统提示,飞船正以每秒1光年的速度行驶中!“光年!?”喜羊羊疑惑不解:“什么是光年呢?”星际大王笑着说:“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1光年大约是9.5万亿千米”“哦!”“你想知道你们那里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吗?”“想啊,一年只放寒假和暑假,哎呀呀......╮(╯▽╰)╭”懒洋洋只知道放假。“呵呵,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度都保持不变。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公转的轨道形状为椭圆。地球公转导致地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走,我带你们去我们的‘月亮基地’上去”“好嘞!走咯!”

几分钟后,他们来到了月球,哈哈,这还有高楼大厦呢,这时,一队人马朝他们赶过来,原来是大王的卫兵,对大王可是十分忠诚的!灰太狼掉下来时,碰到了一块什么硬硬的东西,一看,原来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他们也忘了抓羊,纷纷在地里刨金子。喜羊羊他们在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星球展览室”这里有各种行星模型和简介,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来到了黑洞模型展区:黑洞是超级致密天体,它的体积趋向于零而密度无穷大,由于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物体只要进入离这个点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就会被吸收掉,连光线也不例外。黑洞吸进物质时会发射出X射线。

要走了,大家都依依不舍,而灰太狼却什么不知道,他们只好被留在了月球,他总不忘他的口头禅:“我一定会回来的!”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

2.狼的本性五年级作文 篇二

一、结合生活实践,促进作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作文写作本身就源于生活,只有源于生活的作文才更具生命力,小學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因此,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的实施也要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更好地结合生活实践,教师就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生活中有太多的美好的事物,小学生所欠缺的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观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学会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例如:在写“我的   ”这样的作文时,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人主要是自己的爸爸、妈妈等,这些人虽然经常接触,但是真正让学生来描写,却不知该怎样下手,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学生在平时缺乏必要的观察,因此,写起来就觉得语言匮乏,难以达到预期的写作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你能说出妈妈的特点吗?”“你和妈妈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你还记得吗?”“妈妈做的哪些事情让你很感动?”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引导,逐渐地教会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以此促进作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以生活经验的丰富与阅读素材的积累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于作文教学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师要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春游、秋游、演讲活动、辩论活动、拔河比赛、风筝比赛等活动来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学生活实践的感性体验。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阅读大量课外阅读的资料,通过丰富的写作素材的积累,为作文教学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收集写作素材,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运用这些写作素材,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中体现自己对生活的理念认知,以此促进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小学五年级的作文教学开展对促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的实施为视角,提出一些值得借鉴的作文教学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作文教学的有效实施。

3.三年级狼的作文300字 篇三

狼行是想自救,他把手指伸到喉咙里抠了抠,结果骨头太大没法抠出来,还恶心地吐了一大堆。

狼见自己没办法自救,只好开始求医,希望医生能帮自己取出那块骨头。他先去找山羊大夫,山羊大夫一看天敌来了,连忙拉响警报,山羊村的居民们连忙弓箭、石头等各种伺候,狼被突如其来的功击吓了一跳,也不怪山羊相的村民,因为狼群以有袭击过山羊村,所以要赶走狼。狼只好垂头丧气地去找猫大夫帮忙,狼点头哈腰地对猫大夫说:“大夫,我昨天吃了一只小羊,但不小心把一根骨头卡在了喉咙里了,请帮帮忙。”猫大夫听了,直接将狼轰出去。因为这只小羊是小猫的朋友,听到孩子的朋友被吃,怎么能不痛心,他一边赶狼一边说:“你这个恶棍,我永远都不会欢迎你,你这个杀人恶魔。”

此时此刻的狼悲伤极了,他后悔以前的蠢事。于是,他来到一片荒地上跪下来对天说:“上天啊,要是您能帮我取出骨头,我就发誓永远都不杀动物,不吃动物了!”突然,一只仙鹤从天而降,“你这话当真?”“嗯嗯!”儿狼连忙点头,于是,仙鹤用自己长长的嘴把骨头叨出来。狼万分感谢,但狼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像以前一样故作非为,结果一天晚上,狼就在订上被天火烧死了。

4.花心本性观察等 篇四

走走

虽然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明显提高,但为伴侣花心而烦恼的大多还是女性。到底什么样的男人比较容易出现花心呢?看看你的男友又有几条符合以下的这些花心条件:

◎他关心时尚,对自己的穿着打扮、搭配很用心;

◎他很懂得关心、体贴别人,大家都比较依赖他;

◎别人有事相求时。即使不情愿,他也不太拒绝;

◎他性格比较八面玲珑,希望谁都喜欢自己,或者为自己很讨人喜欢而自鸣得意;

◎他虚荣心比较强,喜欢周围的人都捧着他;

◎他很懂得察言观色,哪怕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也能很容易适应当时的气氛,还能跟随别人的话题与其交谈;

◎他冲动热情,容易一见钟情;

◎他的性欲比较强;

◎他容易感到寂寞,并且害怕寂寞、擅长撒娇,完全不介意让女人看到自己的弱点;

◎他在生活中比较容易厌倦,比如经常跳槽,很难持续很长时间做一份工作;

◎他动了感情就容易一头扎进去,不太会节制;

◎他很爱自己,有点儿自恋倾向;

◎他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非常喜欢追求刺激;

◎他没有成家的心思,哪怕你已经和他同居很久,他还是觉得自己是单身;

◎他很重视私人空间,是个人主义者;

◎他常对工作的内容或者工作环境不满,不觉得自己每天去上班有什么快乐可言;

◎他嘴上很要强,绝对不肯嘴上服输;

◎他的基本性格是诚恳老实的,对女性很温柔;

◎他做事很有计划性,非常懂得安排时间,能在一天当中井井有条地做好多事;

◎他很有行动能力,想要达到的目标就算有点儿难度还是会坚持到底。

一般而言,如果你的另一半符合0~5条,那他基本不太会出轨,符合6~10条,他是否花心是要看周围情况的;满足11~15条的,他主动花心的可能性就很高了;如果有16~20条描述都吻合,这种人就是最“危险”的情人了。

一般而言,符合1~4条描述的,基本上出轨对象都是和他工作有交集的,因为这样的男人不懂得拒绝,往往抵挡不住其他女人的主动进攻;符合5 8条的,有可能会和酒吧女发生瓜葛,因为他们爱慕虚荣;而符合9~12条的,是有了苗头以后很难刹住车的,因为他们觉得满足自己欲望比让你得到幸福更重要,而内心害怕独处的人很容易日久生情(倘若你因工作、孩子而忽视了他),这类男人还特别没有歉疚感;如果是符合13~15条的,描述的是不喜欢安定类型,因为他总是表现得像独身,很容易被其他女人看上;像16条这样的,因为不害怕失去社会地位,一旦真心出轨就很难挽回;而符合17~20条的,是一个人维持“小三”的能力,你根本不知道,他会见缝插针去陪另外一个人。但如果他没有一条符合的,这样的男人你还会喜欢他吗?

(摘自《生活周刊》)

嫁给这样的男人很幸福

鲁豫

匆匆忙忙去了趟香港,连飞行带睡觉、吃饭、工作,一共30个小时。我还要去趟珠宝店,帮朋友选一颗小小的钻石。“你准备花多少钱啊?”临上飞机前,我用短信问朋友。朋友说了个数目,实在不多,却是他偷偷攒了好久的私房钱。“全都花掉吗?”“我平常也不花什么钱。结婚好几年,也没给她买过什么东西。”我读了一遍朋友的信息,然后关上手机,把自己深深埋进座位里,低下头,让眼泪大颗大颗地流下来。

晚上9时半刻,我和几个同事走进了一家珠宝店。“我要买个钻石戒指。我只有……帮我找个尽可能大的吧。”这样的要求营业员想必天天都听得到,很快,我的面前摆满了一粒又一粒细小但仍然光芒四射的石头。“这个好,这个大!”同事们七嘴八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兴奋。我在朋友的预算内,买了一小粒圆圆的石头。它真的不大,可是很亮。

朋友准备带太太去一次海边,这也是两个人计划了又计划的行程,在海滩漫步的时候,他想把这枚戒指戴在她的手指上。

深夜,香港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我的手提袋里仔仔细细地放着一个四方的小盒子,里面放着一个男人沉默的爱情。没用的我,又是满脸的泪水。

5.本性的绘画 篇五

离画布几步远,坐在椅子上。凝视,一动不动面对画面,许久。

我看到画室里的张祖英常态中的凝视。不知在静止中他脑海中流动的思绪,也不知他在审视中如何判断他的画面结构和色彩布局。我看到的是他眼中的专注和游离。我理解,这是一种理性的分析和素养的组合,如同我此时在笔下凝聚创作的精神一样。这就是创作,就是灵魂的探出,把所有感知和情感汇聚的时刻。旁若无物,只有画面,然后,这个色块和那个色块连接,组合成自己崇尚的恒定的“美”。

毋容置疑,绘画创作是审美情趣的展现,审美情趣是人格追求的表露,语言可以言不由衷,但创作不可能永远自欺欺人,它一定是为人格调的定位和情感理想追求的必然。

张祖英就是如此严谨地审视自己的作品,正如他永远不会在生活中潇洒和玩一把一样。他对待艺术就像对待人生的责任,无法松懈和诙谐。他把艺术看得如同人生一样庄严。人生真的如此庄严吗?多少人付之一笑,玩闹一样的人生和市井文化。每个人都有颗封闭的内心,刀枪不入,只认自己的“理”,张祖英信奉的是活着的“意义”,无论怎样置疑——我们都是人生的过客,是否该轻松的活着,张祖英做不到,他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的所作所为。他觉得人要活得高尚,要脱离低级趣味,于是他的画面里就蕴含了一种端端正正和浩然的正气。

他笔下的女人没有妩媚的,端庄有余,《穿灰衣服的女青年》、《红衣少女》、《瑛子》没有取悦的微笑和轻盈的姿态,正的有点超凡脱俗,在这些女人面前你不会想到“性”和轻薄,你看到的是一个自尊自重的女性,一个具有独立思维的女性,你不可能想象张祖英会画出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因为他对这样的人生态度不屑一顾。《穿灰衣服的女青年》、《红衣少女》、《瑛子》就是这样坦坦荡荡地盯视着你注视的目光,如同张祖英盯视着画面的目光,如此真诚与执着,于是就会发现那是张祖英的目光,张祖英追求的目光和赞美的——透过眼睛深入心灵的纯正和坦荡。

他笔下的女性就是这样纯净,实实在在不虚华。你不会想到她们是生活中的二奶或是求慕虚荣、开着豪华跑车的时髦女人,你会觉得她们可能思想锐利,但善解人意,一定在危难中和你同甘共苦——你会在他的笔下读懂他所看重的女人。男人也一样,英雄主义的陈毅、正直的阿米尔、坚强的自己、忧伤的流浪艺人……从每幅画里都可以找到他们的精神特质,都能感到这些人物在人生路上顽强而有意义的活着,如同张祖英自己。你不可以想象陈毅是个毫无信仰的人,阿米尔是个市井无赖,自画像中的人心存奸诈,也不可能想像流浪艺人具有玩世不恭的秉性。恰恰相反,在张祖英的心里,崇尚的是能够为社会奉献、能够克尽职守、能够百折不回、能够顽强生活的人生品格。似乎没有什么个性,有一种恒定抑或是永恒的东西在闪烁中定位——那是张祖英想要捕捉的一些人的本性和所有人都会具有的一瞬间,善良、美好、真诚的一瞬间,介乎于纯真和神圣之间的人的一种净化的境界。

难道没有当下的生活?难道跟不上现在的社会?张祖英不想夸大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的冷漠、无聊和无所事事,实在是他坚信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是任何社会的主流。张祖英也许不自知,正像所有从事创作的人不能自己提炼自己的理性一样,因为理性的思维属于另一类人,创作的人从来就是在模糊状态中完成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爱的,而模糊状态是创作者自己情致的抒发。于是张祖英在凝思过后动笔之间就会反复地想从作品中拉出一种东西,通过绘画推演出一种精神,怎么富有庄严和稳定。这里冷一点,那里暖一点,压暗这里,提亮那里,使画面更为纯粹。

绘画就是这样一个领域,无法用千言万语说清一个理念,却能一瞬间使人百感交集,在情感的激荡里自我完成一切的想像,有关正直的向往和理想的追求,还有伤感的流连和奋起的冲动,而绘画的过程正是一个这样进入的过程。张祖英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这些因素给与进他的绘画,只有他给与了其中,他的绘画才会勃出这种蕴含在内的力量。他不愿旁顾,甚至没有时间旁顾,因为只有这些美好的东西可以打动他,并且孜孜以求地表现在他的画面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祖英幸运地生活在这样的群体里,并和他绘画里崇尚的陈毅、阿米尔、穿灰裙子的女青年、瑛子……共生活,他看不到嫉妒、攀比、虚伪和仇恨,除了人性的美就是人性中可以理解的小弱点;他也感不到孰高孰低,孰多孰少,于是心无挂碍地拉着满车负荷的工作拼命奔跑;他甚至听不到对他的非议,如果听到也会付之一笑,是无肠君子的坦荡,于是他的周围和他的世界既是纷繁紧张,又是祥和宁静。是要感谢上帝给了他一份开阔的襟怀,还是要感谢他自己有份高远的志向,他活得也很纯粹。

nlc202309020720

情感和语言是一张网,相互交织与错落,所以无法清楚地切割,而且会有明显的理解误区。人们常说诗即是画,画即是诗,诗情画意。但张祖英的画真的诗情画意吗?《岁月》、《下弦月》、《梦故乡》、《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秦时明月汉时关》、《回声》、《创业艰难百战多》……细细想来又非准确,就我以为,诗情画意里更多地隐秘着多愁善感,对于张祖英来说从来不会酸溜溜地、摇头晃脑地吟些诗句,诗似乎与他无缘,他的心好像很硬,硬得少有感慨。如果真的有诗情一定是“留取丹青照汗青”、“壮士出征裹尸还”一类,超越诗的婉约之上的表明心迹的豪言壮语。其实并非豪言壮语,而是与生俱来的又不断驯化的情愫和境界而已。

女人的情迷,迷在秀丽与忧郁;男人情迷,迷在博大与苍凉,张祖英的绘画里就蕴含了这种因素。他会在某个夜晚指着天空对我说:看!那就是《岁月》似的月色。顺着他的所指看去,真的!在喧嚣的尘世之上,清纯的月晕挂在天上,蓝紫色的夜幕阻挡和深远在你的眼前,极目远望只有均匀和神秘的夜色,车流、高楼和世间的纷争乃至功名利禄渐渐从淡出的视线里沉淀,所剩的是纯净和漠寂,无限深邃的天际会呼唤出内心的苍凉,从那里仿佛可以看到记忆深处所有的感伤,分不清唐宗宋祖和历史更迭的画面,却综合着你所知的一切历史和生生死死的纠葛,还有对未来与自己人生的迷茫和困惑,悬挂在那儿,供你沉吟。于是没有诗句,诗句被博大和苍凉掩盖了,而这才是张祖英真正的画境和他硬硬的无言以对的大伤感。《岁月》是这样,《下弦月》是这样,《秦时明月汉时关》也是这样,以及《山之魂》、《山之魄》……他心底的苍凉无处不在。这里似乎没有诗,真的没有,只剩下涵盖一切和多思伤怀的苍凉。在张祖英的画前你会想到的就是这样一些恬阔的、无序的、深邃的、无法名状的、冷冷的有关历史、民族和家族的记忆。

这就是张祖英的文化烙印,是他的天性和附在他生命与绘画里的情感元素。这些本性使他的工作、生活和创作贯穿一致,划出一道清朗的人生轨迹,也就是说,看到了张祖英的绘画就看到了他的本性和灵魂。张祖英的绘画是诚实的,中肯地谱写着自己——追求高尚、质朴、顽强、坦荡和活着的意义,并心怀无法言喻和无处不在的苍凉。

Zhang Zuying was born in Shanghai in 1940 and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stage design of Shanghai Theater Academy in 1963. Then he took advance study in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80. Now he is a researcher of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the vice-president of China Oil Painting Society, the vice-curator of Metropolitan Museum, etc. In 2004, he was awarded as the Visiting Professor by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Arts and Humanities.

张祖英1940年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高级油画研修班结业。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大都美术馆副馆长。曾任中国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术报》副社长、副主编。2004年被欧洲人文艺术科学院授与客座院士。

从1972年起从事油画创作和研究工作。作品被选入历届国家级大型美术展览,曾获荣誉奖、创作一等奖、二等奖等,一些作品被国家选送参加第三届欧亚艺术展、亚洲艺术展以及在美国、加拿大、科威特、印度、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曾举办“张祖英油画展”、“肖像画展——张祖英”、“中国八人油画展”、“中国油画二十人展”等个展或联展。1987年、1988年两次代表中国美术家赴日本主持“中国现代油画展”、“中国当代油画展”及相关学术活动。1992年应邀公派赴美国考察和艺术交流,先后在洛杉矶、旧金山、卡迈尔等地举行个人油画作品巡展。代表作品有《创业艰难百战多》、《岁月》、《古道系列——下弦月》、《回声》、《穿灰裙子的女青年》、《白衣少女》、《梦故乡》、《山之魂》、《维族铁匠阿米尔》、《啊!蒙古?蒙古》、《流浪艺人》、《自画像》、《卓玛的世界》,等等。一些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鲁迅博物馆、文化部、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及国内外收藏家、社会机构等收藏。作品被编入《中国油画:1870年~1985年》、《中国当代油画》、《中国美术全集油画卷》、《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20世纪中国油画》等国家级大型画册并被多种重要专业报刊评介。自1987年起担任历届全国油画最高学术奖项“中国油画艺术奖”的评奖委员。个人传记被编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IBC)及美国国际名人研究院(ABI)、国际当代有成就名人录及国际名人传记辞典等名人录。

出版的论文及著作有:《中国新写实主义油画的崛起》、《对中国当代油画现状的思考》、《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述评》、《中国油画需要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走中国油画的自主发展道路》、《中国民族精神与写实油画》等数十篇,出版画册有:《张祖英风景画集》、《张祖英油画集》、《中国艺术家——张祖英画集》等,参与主编国家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油画》(三卷六册)大型画册、《中国大家——靳尚谊画集》、《大河上下 —— 新时期中国油画展作品集》及其他大型画展画册共20余种。

6.“江山”已改,“本性”也要移 篇六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观念;转变

“Land”has changed, “nature”should be changed——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classical Chinese concept of change

Liao Dirui Liao Chumeng

【Abstract】The new “standard class”of the teaching classical Chinese at the secondary school stage to higher education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which requires us to language teachers in the new concept must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teaching classical Chinese, but most of our language teacher “Jiangshan changed the nature of die hard,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imperial decree in the book, is its respect; Health is the audience, just remember not to study; the issue of redundant, bother thinking; firmly back silent, Score unsolicited. Of course, the teachers teaching in the specific practice has led to the confusing “nature of”hard to shift. Ease confusion therefore explore possible methods of operation is to change the “nature”of the fundamental, we can try to type a variety of classes such as: that the reading class, the classroom drama, the ring game, the story will, solve problems, such as teaching, so that only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mining in order to truly achiev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Key words】Classical; teaching concepts; changes

曾听到一老一少两位语文教师的谈话:

少:“气死我了,说了那么多遍,怎么就是不改呢!”

老:“什么题目呀?”

少:“‘为天下倡’中的‘倡’他硬是解释成‘倡导’,你说火不火?”

老:“解释成‘倡导’错在哪里?”

少:“书本中解释是‘首发’,与书本上不同的答案行吗?”

老:“书本、答案一定是对的么?”

少:“可是考试答案是从书上来的,不按书本来,错了不是误人子弟么?中考时出这样低级的差错不是悔恨一辈子吗?”

老教师摇头叹息:“我看你们这样教才误人子弟呢!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他们的谈话让我不禁思考:新课程改革时至今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路子走对了吗?我们的教师是否完完全全当好改革者的角色了呢?我看未必,真有点如那老教师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

1 难移“本性”的具体表现

1.1 书是圣旨,为其是尊。在文言文教学领域内,“字词落实”“疏通文意”的教法还是占据了重要地位的。而“疏通文意”的关键点最终在字词落实上。古人语言的运用比较灵活,句式变化多而且特殊,加上古今词义的历史变化,学生在翻译中遇到的语言障碍相对就多。很多老师在讲解字词时把课本看作“圣旨”,唯其是尊,不敢越雷池半步,怕出轨,怕不按照书本上说的教会使学生考试失分。而实际上课文中字词翻译有许多不是很恰当。比如:“为天下倡”中“倡”在古汉语字典中就明确指出是“带头、倡导”的意思,显然要比“首发”合适。又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课本中解释为“指猪牛羊等”,而普遍意义上的“猪牛羊”和祭祀用的牲畜毕竟是不同的,两者不能混淆。老师们在教学中有时明知课本上的解释不是最恰当的,可嘴上说的总是“以课本为准”。

1.2 生是听众,只记勿究。除翻译外,有些浅近的语法也是非讲不可的。如古汉语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通假现象、多义现象、活用现象、常见的句式、形式上基本凝固表达上较为特殊的固定句式等。老师在讲授时,根本就不注意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不讲规律,不讲所以然。只是叫学生记下来,这句是这样,那句是那样,然后背出来,碰到考试时就这样回答。

1.3 问题多余,懒得思考。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大都比较浅显,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也能懂大半。 而且教材分析充分全面。再者网上资源遍地开花,要教案有教案,要课件有课件。什么挖掘教材资源,发现问题,进行拓宽、延伸、知识建构等,都成了纸上谈兵。好象该问的人家都替你作出了回答。我的问题是多余的。信手拈来多方便,管它好与坏、对与错,久而久之便也懒得思考了。

1.4 狠抓背默,分数自来。教试成绩永远是第一。俗话说:笨鸟先飞么。考试前,就来一个狠招;把重点的难点的全出在试卷上,发下去给背。然后默写。其后施行攻垒战,各个击破,人人通过为止。成绩下来,大获全胜,便心安理得,趾高气扬了,全然不顾后果如何。

2 导致“本性”难移的症结所在

新《课标》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相信几年来我们全体同仁都在努力实践着这些新理念。但大海航行难免会遇“暗礁”。老师们在新课标实施的这几年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与尝试中,也遇到了许许多多困惑。比如:

2.1 选材上,新课程的文言文课文明显比老教材加深加难,而且量也明显增多。这就不利于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果,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2.2 对于字、词、句的把握,我们究竟应该把握到一个什么度。

传统的文言文教法,老师可能因为应试,往往都要具体到词的意义、用法,也就是说词法、句法讲解相当到位。比如传统教法,学文言文时我们可能会把初中阶段涉及到的词法、句法很详细地罗列给学生。

词法: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名做动、动做名、形做动、名做状、词的意动用法、词的使动用法)、古今异义。

句法: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还有重点虚词如“之”、“而”、“其”、“然”、“以”等也会加以归纳整理。而新课标下,一部分老师可能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对这些重要的实词、虚词或句法特点很疏忽地点到为止,或者甚至是一笔带过。而且对于学业生的掌握程度了解无底,无法监控。

2.3 新课程大量的古诗文都需要背诵,这从我们语文老师角度来说是相当欢迎,也是求之不得的。但实际情况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语文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学生(特别是九年级学生)要应付大量的理科习题,哪有时间来完成语文的大量背诵?古诗可能还好把握,只要是常见的、常用的名句都较容易掌握。但有些文章篇幅相当长,而且又极难理解,是不是都需背诵呢?(新课标说背诵优秀诗文80篇),像《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等等这些经典篇不背真得可惜。而背的话,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又有一定难度。

2.4 文本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到底该挖掘到哪个度才算达到新课程要求,许多老师也觉得很难把握。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可以说是新课程一个亮点就是:它在教学目标上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当然尤需关注。

2.5 对于学业考试必考的课外文言文(这也可说是新课程的一个闪光点),课内文言文的量已经相当大,再加上大量的课外文言文,师生普遍感到时间紧、任务重。

3 改变“本性”的一点尝试 基于上述问题,特别是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文言文教学要求教师应从旧观念中走出。一方面,教师应从“教”的角色转变为“导”的角色;另一方面,学生要由被动接纳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从教师的阴影中走到与教师平等的层次上来。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而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因为任何教学方案都是为学生而存在,而起作用的。课堂应是学生的用武之地,而不是教师训练口才的场所”。要改变“本性”,除观念上的更新外,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而非任务或习惯去学习,才具有最大的收获空间。学习文言文同样需要我们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使学生保持一种学习的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就感。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要知道他们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要知道他们喜欢怎样学,不喜欢怎能样学。我曾在所任教班级做过统计,有79%的学生喜欢老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有11%的学生喜欢完全自学,这就说明:我们平时的文言文教学应把时间和主动权让给学生,一味地讲,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很高。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老师不妨多介绍人物轶事、历史故事、时代背景,把课文内容用生动的故事串起来。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针对一些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辩论、演讲,这样学生会更活跃,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会逐渐培养起来。

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在实践中检验,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文本,尝试多种课型的上法。我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3.1 说读课。整堂课以学生的说和读为主,说和读平分秋色。教学重点定位为“品读课文”。例如我在教《狼》时,整堂课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这中间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适时地加以点拨。利用点拨的时机教给学生“分层背读法”和“表现情景法”。这堂课我设计了三读三说,都附有要求。比如:一读,读准字音,读懂词义,翻译文章;二读,读顺句子,理清思路,把握情节;三读,读美文句,品读课文。三说又适时地结合了写作训练,请同学们自找内容,展开想象,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添枝加叶”的描叙;教师作适当点拨;课后布置作业“将此文改编成一篇白话故事,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千万不要逐字逐句翻译课文,要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说”。改写文言文很自然、流畅地完成了。

3.2 课本剧。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创台词,自创动作、态势。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课堂拨出10~20分钟表演,同学或老师评议。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自觉地挖掘文本外延。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的积极性。加深对文本的印象,特别是精心去准备或参与表演的学生,对文本肯定久久难以忘怀。如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要求学生分三人小组进行排演,分别饰演安陵君、秦王和唐雎,表演出文中的故事情节。从中,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印象深刻。但学生参与度不高,一部分中等生、后进生只能是做一个看客,轻松一笑之余并未作过多的思考。

3.3 擂台赛。可以用于检查文言文的预习情况,也可以用于一堂新课结束后或者期末考试复习阶段。比赛内容可以是文言文的字词解释或句子翻译。选择课文中出现过的,同学们认为相当重要的字、词、句,写到资料卡片上待用。答题可以分两种形式:抢答和必答。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这样可以提高竞争的激烈度。也可以按自然组分成四组或八组。由老师或三四个学生组成评委,也可由学生自主推荐组合而成。最后根据答题情况评出优胜组,给予奖励。除了口头答案之外,为了更好的落实字、词、句,也可以让答题的学生到黑板前来写出来。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改变。

3.4 故事会。传统的文言文教法基本上是由教师传授的“满堂灌”。不管你要不要学,也不管你掌握不掌握,老师就像一个灌注工人,死命地往你的脑筋里灌注。文言文课上,学生最大的体会可能就是两个字:“手酸”。老师讲,学生记。整堂课的容量相当大,学生无丝毫喘息的机会,更谈不上思考、感悟,何来“兴趣”之谈呢?讲故事这种形式,可以作为课内知识的拓展或迁移。教师可选择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比如我在教《孙权劝学》时,先要求学生自主地查阅与文本有关的资料,然后自主地删选、整合,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一则完整的故事,再用自己的语言向全班同学讲述。由同学评选出一个最佳“故事手”。这种形式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3.5 解疑难。学完一篇文言文后,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A. 我们有分岐(组内意见不一致的)。如学习《桃花源记》后,有学生提问:我们以前学《爱莲说》时知道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他写的是“桃花源”而不是菊花?B. 请帮帮我们(组内不能解决,需要别人帮助的)。如学完《陈涉世家》后,就有学生质疑:在大泽乡起义中,吴广的贡献并不比陈胜小,为什么称王的是陈胜而不是吴广呢?C. 考考大家吧(认为有价值的,虽已解决,但想听听别组的意见)。同样是学习了《桃花源记》之后,有学生问:为什么“桃花源”的“源”是“源”而不是“园”?我把这三类问题加以删选(最常选用的是C类问题),然后把它运用到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收效相当不错。我觉得这种形式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调动那些平时上课经常做看客的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是非常聪明的,但平时懒于动脑,当他们发现可以有机会表现一下自己时,就马上来了精神。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只要你觉得行之有效,只要从“我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也并不拘泥于哪种形式。“不管黑猫白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穿新鞋走老路,“江山”已改了,我们语文老师的“本性”也要移。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3] 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4] 潘涌.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5] 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6]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7.让文化回复精神本性 篇七

对于“文化”的描述,从来没有如同今天这样困难。什么都能随意加上“文化”后缀,吃喝拉撒、搓麻将斗虫儿都上了显眼的文化排行榜。那么,我们现在能怎样谈文化,该谈论哪些文化,谈了又能怎样呢?

而这样的困惑早有时日。文化界似乎也不太争气,至今连一个简明、清楚的“文化”定义也没拿出来。有关“文化”的解释,多年前已有人开列出了一百八十余种。没有经典定义,让人目迷五色,以“经典”架势出现的“文化”新诠释还在不断涌现。例如,近读费思克《电视文化》一书,便看到这样的释读:文化不是指美的理想或人类精神的什么形式,而只是“意义在特定社会中的产生和流通”。但,什么才是“意义”呢?联系到费思克指大众文化为“生产性文本”的说法,我们或可把它与“后现代”、“文化产业”之类挂一挂钩罢。

谈“文化产业”,范围可能要清晰一些。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做过这样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文化产业”一词一九九二年见诸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这很可能是最早确认这一概念的政府文本。据我所知,“文化产业”概念是五十多年前由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一九四七年,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己较系统地分析了这一概念。但,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的“产业”或“工业”化,多持批判性和否定性态度,这却与今天论者的津津乐道有着明显区别。

回望二十世纪尤其是后五十年的世界格局,文化的商品化与消费化趋向十分鲜明,以致后来有人惊呼“娱乐至死”。新近一二十年以来,我们所面对的文化,无论存在形态、自身结构与分布格局都出现更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最明显特征,是经典文化已被挤兑至边缘。大众文化消费走红,而它们的本体性质,先天地规定了这种文化产品必然是巨量和市井化的,这正是“后现代”论者喜欢提及的历史语境。

处于“产业”链条上的文化,不再需要太多的深度感。而快餐化、平面化乃至平庸化则成了基本特征之一。近年学界对于“文化产业”的讨论,逐渐聚焦于下列几大问题:一、文化产业由谁主导,是大众自身,是商业、权力结构抑或资本运作的逻辑?二、产业化商品化生产是否造成了文化的破坏,市场取向和利润追求是否一定消解人文或审美特性?三、文化能不能分出不同等级,判断高低雅俗究竟依据的是知识程度还是公众的价值理想?四、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如何判定,它究竟是取消了文化批判性还是表达了新的批判性,是抽空了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还是使之获得了新的表现方式?

在宁夏,张贤亮破例从展柜中拿出他通读几次,满是圈圈点点的《资本论》让我翻看。很惭愧,我从没有像他那样读过这书。我只是粗略知道,按照马列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物质财富的生产是精神文化的存在基础和发展动力。联想到当今,文化产业化、艺术市场化声势喜人。但不能不看到,市场的规范和规则亟待确立和完善。即便不说盗版、逃税、贩黄之类非法事例,文化赝品充斥,文化泡沫流行的状况就足以使人忧虑。如果任由商品意识置换人的精神指向,让市场价值观浸透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文化会不会落到被彻底解构的地步呢?当文化的浅薄化、无聊化、粗鄙化、功利化倾向愈演愈烈的时候,我们有必要以更冷静的心态,省察当今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一连串严峻问题。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资源。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十七大”报告中让广大文化工作者倍感振奋的一段话。现在,中国社会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创新的积极性,文化创造活力获得释放,文化成果能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诉求。作为文化艺术工作者,应当更自觉、更加主动地以自己的工作实绩去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让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让全体人民共享当代文化发展成果。

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区别何谓文化,什么才是重要的真正值得扶持的文化。“文化”的定义虽还在争论,但文化有不同层面却趋于共识。文化、亚文化、次文化、准文化或泛文化处于不同层次,本与末不可倒置。让真正的文化回归主体,创新动力才能激发出来。要创造适应时代新趋势、社会新期待和人民新诉求的文化艺术产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当代中国文化不断创新拓展的强大动力。要拓展文化观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强文化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不断推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当代特征,而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文化产品。只有这样,才可谈论文化的软实力。

其实,文化的创新和拓展永无止境。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都对新一时代的文化艺术提出更高要求。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文化创新,是当今文化艺术领域的热点话题。而这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化艺术创作中。立足中国语境,研究中国问题,关注全球化时代的大趋势,在观念和方法论层面上突出创新意识,这才能承担起自己这一时代的文化责任。

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一样,文化也有生态问题。历经千百年的演变,它们与人的社会生活在冲突中已维系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简单地套用经济开发的手段去对待文化,很可能会出现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所描述的强势文化挤对弱势文化的场面。我想,人们大约不愿意看到浅层的流行文化蚕食了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快餐文化乃至泡沫文化淹没了传统文化的结局。坚持科学发展观,文化也只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这是文化生态的内在要求。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根本目标在于满足人民文化生活中不断增长的诉求,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打造国家“软实力”。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当代中国文化一方面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必须面向世界,积极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充分体现时代精神。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痛感于西方的物欲横流与精神堕落,唯寄望复兴东方精神,以拯救人类精神文明的缺失。显然,现代化虽以科技为主导,“现代化”却肯定不等于“西方化”,这是头脑清醒的西方学者一再强调的。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时代谈论中国文化,谈论美学理想,谈论文化“软实力”,我想,前提是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品格和本体价值必须有清醒的、明确的认知。

上一篇:大力开展工作作风整顿下一篇:中学法制宣传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