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2024-08-08

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共13篇)

1.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一

今天,我收看了《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苦铭心。这个夏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和残奥会赛场上披荆斩棘,闪耀东京,但体育的魅力从来都不止是这些,赛场上,中国奥运健儿家国热血与青春梦想一次又一次共振的背后,是中国体育的薪火相传,是初心滚烫的敢打敢拼,是全民健身的火热激情,是历久弥新的奥运精神。

奥运会不仅展现了竞技体育之美,也向世界散播着和平、友谊、进步、公正、协作、宽容等人类共同价值观,超越了地域、肤色、语言等差异,表达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让人们的心灵共振。中国奥运健儿正以硬实力,讲述着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拼搏故事,以自信和自强标注了国家发展进步的新刻度。中国体育代表团以永远向上、奋斗拼搏的精神风貌,在拼搏历程中砥砺前行,让青春在接续奋斗中绽放光芒。从在赛场上通过争金夺银来“提振士气”,到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公民意识,中国体育健儿引领的体育运动,正在为国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没什么不可能”!奥运赛场上,一代代中国运动员接续成长,爱国主义、顽强拼搏、永不放弃,这些宝贵品质始终在传承发扬。

2.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二

学生评教是学生对任课教师和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其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对象是教师的教学工作,一般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态度、教学业务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以达到某种目的(诸如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奖惩、职称晋升、聘用、教学方法改进以及专项业务研究等)的做法和过程[1],(当前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要由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评价、专家评价五部分组成),是学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的重要环节。评教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任课教师教学的实际状况[2]。如果学生评教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工作态度严肃、组织过程严谨,学生评教的结果就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实际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只有在保证评教各环节的质量的前提下,评教结果才能真实有效,对反馈教学信息、总结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保证评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 学生评教的意义

学生评教的主旨是通过学生的评价,了解教学质量的状况,为改进教学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一方,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一方,二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对教学效果的有着直接的影响[3]。

1.1 学生评教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学生评教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让教师根据学生的评教意见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改变,并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的评教中,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和优势更加心里有数,对于自身的优势继续的发展和完善,针对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则在学生评教的反馈下,了解学生对于知识需求的要求,并掌握学生的想法,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积极的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最终目标,以自己的实际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1.2 学生评教有利于教学质量监控的进一步加强

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生评教结果,能够最准确、最全面的了解到学校的教学情况,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认识到,并且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改革。教学管理部门所制定的教学方针可以参照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依据,对于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在全校内,以院系为单位,可以进行评教竞赛,有利于在竞争中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1.3 学生评教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的活动,在教学中,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互相了解,认识和交流感情的过程。在学生评教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能是持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大部分教师是会接受学生的建议的,教师往往很重视这种与学生进行信息和感情的交流,目的是为了双方的共同进步。

学生评教,将评价的主体地位给了学生,而不是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一来,更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说,学生评教真正的给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交流的桥梁,有利于双方互相交流和沟通,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于学习的思考,还帮助教师在评教中,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学生评教的方法还让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有所增加,并且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也有很好的促进效果。

2 现行我校思政课“学生评教”的具体做法

2.1 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结合《新疆农业大学思政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首先,评教指标的设计主要是结合课堂教学的过程提到了常见的4个一级指标,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每个一级指标又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并分别赋予权重,评价等级按A、B、C、D四级设定,赋予相应分值后合计总分,如我校的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见表1所示)。

2.2 学生评教的实施方法

学生评教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在学生这个主体地位能不能做好。学生对于评教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评教这个事物的态度,而他们对待评教的态度又能够直接影响着最终评教的结果,甚至未来学校教学方针的走向。因此,有必要在学校对“学生评教”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学生认识到学生评教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自身的好处。

另外,要保证学生评教能够在公开公正的环境下进行,保证学生评教的结果是真实而且有效的。在评教的时候学生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消除一些疑虑还能够取得客观的结果,对教学的未来方向有很好的指向作用。

此外,在进行评教的时候,样本的选取也非常重要,不仅要顾及到各个层面的学生,还要保证评教的真实性,因此,样本的人数越多,取得的结果越是接近真实有效的[4]。

3 提高学生评教工作质量的措施

3.1 加强评教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指导

学生评教工作需要广大学生的密切配合,同时也需要广大任课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既要消除被评教师的思想顾虑,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评教的动员和宣传,让学生认识到评教的意义、作用,要增强学生评教的认知感,努力使学生不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评教。学生评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2 采取多方式、多渠道的学生评教

为改进传统“学生评教”一次性的总结性评价周期长,实效性差的特点,应在学生评教中采取多方式、多渠道的评价方法。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 建立日常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教学信息的反馈,对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来说非常重要,是实施和改进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要定期的给学生发放阶段性的教学调查表,学生将教学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通过调查表反馈给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作为学校下一步改进的重点。

3.2.2 建立学生座谈制度

学生座谈会的开展时间选在每个院系的平时教学过程中间或者在学校对教学进行质量检查的时期,学生座谈会的召开可以定期召开,也可以不定期的随时召开,总之,召开学生座谈会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建议,在会中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

3.3 建立科学、可行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

要想保证学生评教结果的真实有效,就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做保障。科学合理的评教指标的制定应该以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5]

3.4 重视学生评教反馈,促进师生评教互动

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注意收集评价双方的反馈信息,及时分析,从而推动整个学生评教工作向更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引导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重视学生评教信息反馈工作,加强师生互动是提高评教效果的重要手段,应把每一位教师的评教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及其所在教研室,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形式,帮助教师总结和促进教学工作;其次,要及时落实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并向学生反馈结果,提高学生参与评教活动的积极性。

思政课学生评教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摘要:学生评教作为一种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的手段,是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被高校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效果的重要举措和方法。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我校的思政课学生评教工作,对学生评教这种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了个人建议。

关键词:学生评教,教学质量,做法,措施

参考文献

[1]汪芳.对高校学生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33):40.

[2]刘志军.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2006,(4).

[3]赵东.高校学生评教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2,(3).

[4]李倩茹,杨玉荣.浅谈学生如何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发挥主体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0,(1):127-128.

3.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三

一、贴近生活,联系时政

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思想政治课并非易事,它既要求教材必须贴近生活,增强可操作性和可信度,又要求教师应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掌握课堂艺术,具备因势利导和驾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何使学生从不学到想学,从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呢?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主要的,《礼记·学记》对此也有论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我们认为,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喜欢时事,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爱恋之情,唤起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一国两制、改革开放、奥运会、世博会等,他们谈观点、谈认识,其兴致远远超过课上的其他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上来呢?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最佳途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这就告诉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从教学方法上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原来“基本要求”中的“运用”内容改为“活动”内容,并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百分之二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课形式,把实践活动作为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将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入到课堂上来。学生们不喜欢反复出现的老面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之不断更新呢?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动手查找报刊、图书等资料;让学生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活动;让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归纳和分析;让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对某些问题进行综合探讨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我采用过“快乐竞答”、“挑战高手”等电视节目形式,也曾用过“圆桌会议”、“中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曾用过“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等模拟形式,还让学生根据内容表演小品、哑剧、相声、编排情景剧表演,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学生们分角色表演了日常生活中不尊重父母的种种表现;针对课本内容,我举行“圆桌会议”时,改变了原有的桌位排列方式,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和学生一块儿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零距离平台;在“模拟法庭”上。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审判了因无钱到网吧上网而勒索他人钱财的中学生;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了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依法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运用幽默语言、表情姿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靠培养,也要靠感染,才能诱发出来。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

教师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海茵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活力,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一个优秀教师的语言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紧紧地吸引着学生。气势浩瀚、激情高昂、豪壮奔放的语言让学生肃然起敬;措词优美、情意缠绵、韵味深长的语言使学生注目神往;绮丽洒脱、错落有致、轻松谐趣的语言让课堂色彩斑斓,让学生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4.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四

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1

今天,不仅和全国2000多万大学生一起云上课,同时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了思政大课的直播。从疫情发生到今天,确诊人数和疫情一线的新闻是我和家人最关注的,也让我有了更多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而我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的负重前行而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曾经在书本中的诗句,此刻才能理解得深刻、透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的桃花源,唯有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才能换来美好的明天。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国家如此,个人亦是。中国从不缺少磨难,但同时更不缺少克服磨难的信心,中华民族正是在危难中成长起来的,多难兴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此时此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更能突出。作为中国新青年,我们应该饱含忧患意识,心附家国情怀,立足当前,总结历史经验,练就过硬本领,争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社会主义接班人。这群带着稚气又最勇敢的中国保护人,在抗疫征途上一路成长。青年成长道路千万条,国家道义第一条,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现在还未到举杯相庆的时刻,再坚持一下下,春暖花开,我们会摘下口罩,深情拥抱。

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2

通过这次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同一堂课的聆听,让我很有感触。我明白了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保卫战,一场阻击战,一场歼灭战,更是一场人民战,这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更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和能力。这次危机虽然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及基层党组织的党员的积极工作下,疫情防控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

同时,全国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为国家做贡献。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白衣天使们,她们舍弃家庭奔赴一线,无私奉献。基层党团员们主动请缨,为自己所坚守的地区少一些危险,日夜奔波劳碌,志愿者们更是自发组织起来,为社区老人提供帮助。各地区的企业都自发捐款,以及各个地区的物资的捐献,都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疫情,也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大力量,统筹全局,领导一切,超强的行动力,以及独有的优势。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不仅是中国的事情,更是世界的·事情。我国的做法,为全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的危机处理·能力相当强。

总之,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全民战。

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3

庚子新春,疫情无情!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在今天下午的大学生防疫思想政治课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祖国在防疫抗疫战略中的英明领导和及时有效的应变措施,也明白了一直奋斗在防疫抗疫最前线的医护人员舍家保国的伟大情怀。

通过这堂疫情防控思政课,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回望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却从未被打垮,而是不断在磨难中奋起,这正是因为“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这是我们攻坚克难、走向复兴的底蕴和自信。”在这个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万众一心,无数一线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从战“疫”大考中认识中国,用责任与担当谱写青春篇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我们应该致敬每一位在一线与病魔抗争的医护人员,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着无数敢于直面艰难险阻的英雄,才使得如今的社会主义制度朝气蓬勃,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调度有方,宏观协调得当,也让世界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的高效率防控刮目相看,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一起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4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几乎三句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家人健康的担忧。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散布谣言营造恐怖氛围,利用消费者焦虑哄抬物价获取暴利,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更影响社会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谣言的止者。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非议,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重事态危言耸听,则超出应有的范围。这种为博取观众眼球而消费大众焦虑的行为,将对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危害会被成倍放大,尤其现在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因此,制止谣言的捏造,终止谣言的传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近日,专家呼吁,没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汉,武汉人没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离开武汉。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行动的自由,但疫情当前还应当以大局为重。

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5

这次学习使我感触良多。首先,新冠肺炎的出现,让我们认识到“疾病面前人人平等”,都被它所困。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较多的是“宅”在家里,虽然缺少一些自由,但不给防控人员添麻烦,不消耗防护用品,也是为抗疫助力;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志愿在疫情防控战线上,在疫情卡点、社区排查、护工子女辅导等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也说明了我们大学生在行动,在战疫,在助力我们的国家。

其次,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国家,国难当头,最坚实的后盾就是我们国家。疫情发生后,对于疫情重灾区的武汉,各省市纷纷对口支援,出人出资;各省区也进行一级响应,实现人员可控,减少了疫情蔓延;我们国家也以惊人的速度建立了应急医院,也使相应物资得到了保障,以上种种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实力以及我们民族的团结。此外,理性爱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空说酸话是弱者和懦夫的表现,拒绝形式,量力而行,让主动代替强制,为国助力。

5.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五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体会1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来势汹汹,党员干部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挺身而出,当好群众的“主心骨”,成为战“疫”的“先锋军”。为此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总理批示要求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吹响“冲锋号”,投身到战“疫”之中来。

吹响“冲锋号”,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当好标杆。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斗争,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工作作风、领导水平的一次综合检验。党员干部在这个关键时刻更运用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畏风险,迎难而上。党员干部要带头站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才能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带领群众。“将不畏死,卒不惜命”。党员干部唯有带头顾全大局,坚守岗位,才能以用实际行动当好标杆,发挥引领作用。

吹响“冲锋号”,各级党员要以高度责任感开展总动员。疫情来势凶猛,各级各部门党员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发挥联动作用。医疗卫生战线的基层党组织要团结带领广大共 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临危不惧、迎难而上,恪尽职守、救死扶伤。各级党组织要大力支持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切实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实际困难,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党组织要带领群众发挥好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只有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才能发

挥出群众的力量,坚决打赢同新型冠状病毒斗争这场硬仗。

吹响“冲锋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站在第一线。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面对疫情,党员干部就更要积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医疗救治、通信、电力、建设、交通运输等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的各条战线上,都有党员干部作为先锋队、突击手努力奋战的身影。打赢战“疫”需要一场人民战争,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在抗击疫情一线守初心、担使命,才能带领群众筑牢战“疫”的长城,切实保卫好人民群众健康,最终赢得胜利。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体会2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时期,姚王庄镇全体党员始终以群众健康安危为中心,积极行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默默的坚守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疫情防控的战役中去。面对汹涌的疫情,我们不曾退却,“当苦难的黑夜来临,人性的温暖却开始熠熠生辉”,在风雪交加的冬日,党员志愿者们用自己的余热温暖了众多百姓的心。

积极宣传,防范未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打破了新春佳节的欢乐氛围,百姓群众人心惶惶。为了更好地贯彻上级部署,各村党员献计献策,各显神通,把疫情预防安全知识和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到位,使百姓摆脱恐惧与不安,增强自我防范保护意识。老党员用自购的小型广播器,每日坚持在村内出入检测点宣传防疫知识。李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自除夕夜至今,夙夜在公,严格支部成员坐班制度,广泛利用广播、微信、电话等方式,源源不断地向村民普及宣传疫情状况和预防知识,消除了村民的恐慌,提高了村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张麻湾村预备党员刘文礼,自疫情防控任务下达后,主动向村支部提出,每日利用自己的私家车辆,到全镇各村义务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此举得到了镇村的一致好评,彰显了一名预备党员的忠诚和品德修养。前麻湾村大学生志愿者,刘中、刘华,风雪天考虑到卡点值班人员年迈辛苦,主动提出义务执勤,彰显了年轻人的高尚品质。

无私奉献,温暖人心。疾病无情,人间有爱,大难面前彰显大爱。自从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冠肺炎,无数的爱心人士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送去温暖。在基层抗击疫情的一线,也有无数的党员志愿者们,尽自己最大力量,鼓舞了士气,温暖了人心。洪庄村志愿者刘晓军,无偿提供消毒喷洒车2台,每天为各村街道清洁消毒,努力为村民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姚王庄镇蔬菜经纪人协会中的模范党员,带头发动组织会员开展爱心捐款活动,筹集款项10万多元,以实际行动回报镇村的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优秀党员代表刘文豪,多方联络,主动购买消毒剂、防护服等,捐赠给各村,用于日常卫生维护和志愿服务者的自我保护。

困难面前,党员志愿者们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彰显初心本色。将心比心,大家把对志愿者的感激和支持,铭记于心,外化于形。各村想尽办法,为广大党员志愿服务者提供便利,送去温暖,赠送慰问品、口罩、消毒液,清扫村内街道垃圾积雪,搭建值班室,这些举动似乎寻常又实在的不寻常,像寒冬里的一盆火,像黑暗里的一盏灯,让我们彼此都有了依靠和动力。

大难无情人有情,疫情面前,无数党员志愿者不忘初心,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多少默默无闻的奉献都没有留下只字片言的记录,只是严寒之中的那种温度,在我们的心中剧烈燃烧,无比暖心。疫情防控治疗还在继续,党员的模范事迹也在不断涌现,被群众传颂,我们有理由坚信,疫情面前,我们众志成城,砥砺坚守,困难终将克服,乌云过后便是晴天。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体会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为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疫情让人们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却让人们在心灵上贴得更近。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众志成城,上下一心,严防严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基层党员干部全员上岗,进行源头排查和重点摸排,摸清重点人群、重点人员底数,建立台账,确保县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也可以说,疫情防控,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特别是老乡的积极参加,就不能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由于农村地区返乡人员较多,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薄弱,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扩散,通常是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中小城市再到农村。为了应对疫情,春节假期结束后,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时间仍然延迟,大规模人员流动时间也相应延后,但农村传播风险仍然存在,疫情防控情况仍然复杂。基层党员主动冲在一线,带领广大村民守住守好农村“大战场”,没有丝毫侥幸,没有丝毫放松,坚定信心打好疫情防控的歼灭战、攻坚战、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党员干部走街串巷,展开拉网式排查,承担着“宣传员”、“调查员”和“行动员”多种角色。开展地毯式走访,主要针对外来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对其他群众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对核查的情况汇总后登记,定期跟踪检测,每天按时记录外来人员体温数据。同时,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做好疫情检测管控工作,在街道、村落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取消群体聚集性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与广大人民群众奋战在一线,有效控制人员流动。并且加强村民健康管理,教育引导村民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健康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疫情面前显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在这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考验,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真正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群众抗击疫情的“主心骨”和“定心丸”。只要全国人民凝心聚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一定能打赢。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体会4

2020年的春节是个不一样的春节。以往的春节人们有的走亲访友,一起吃团圆饭,有的出门旅游,有的一起逛街;街上总是热热闹闹的,而今年人们只能待在家里,不敢出来。街上空荡荡的,显得格外冷清,都有了“空城”一说了。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

那又是什么造成新型冠状病毒发出来的呢?大部分人说怪野生动物,我觉得不怪野生动物,人类自己得好好反思一下。如果人类不那么贪婪,那么在野生动物身上的病菌就不会被人类吃进肚子而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也就不会传染这么多人了。

我的舅舅是一位人民警察,从大年三十开始就天天上班,甚至没回过一次家。他也是冲在一线的战士,我很敬佩像他一样的逆行者,我为他们点赞!

这么多医护人员和战士们冲在一线,我相信我们一定能顺利的击败疫情!也会尽快的恢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希望冲在一线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加油!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课心得体会5

这阵子,大家十分地害怕、紧张,到处人心惶惶,是什么原因呢?答案就是在报纸、电视和电脑里头……

只要你身边有报导类物品,你就会看到我正要说的事件一一新型流感!这是目前还没有解药的病毒,只要你感染上了它,你就只能坐以待毙,等待解药的出现;但是如果来不及,你就只能必死无疑了!

告诉你,流感病毒可不是只有一种的,而且它有的威力和影响力,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渺小喔!比如:肠病毒,它是因为卫生习惯不好而引起的!那登革热则是因为蚊虫的滋生而引发的!虽然这两种病毒都有解药,可是也会导致死亡!

这些病毒听起来是那么的可怕,像极了握不住的魔鬼,不过只要我们勤快洗手多注意卫生,并时常关注病毒的情况,不管是多么令人作恶的病毒,你都不会找上门来的哦!

6.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六

今天听了四位专家老师的授课,让我感触很深。是啊,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上下十四亿人感受到了病毒无情,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感人场面!

秦宣教授的讲解让我印象颇深。没错,在这次疫情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个个党员前赴后继。“我是党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我是支部委员,先安排我!”“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面对新型肺炎的肆虐,广大党员干部那早已融入血脉灵魂深处的“一切为了人民”的烙印活跃起来。

7.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生信任度 篇七

其一, 用关爱之心对待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我们教师教育工作的基础, 爱也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 增进师生的友谊关爱, 学生就会“爱屋及乌”, 就会“亲其师、信其师”, 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 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杜威曾经说过, “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尊重学生, 首先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90后大学生的观念与两课教育想要达到的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两课教学中一些基本内容理解甚少, 甚至完全不知。如有些学生不知道人大、政协是干什么的?等等。一些教师也会感叹现在的学生政治知识的素养太差, 有时会忍不住出言不逊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一些学生本来就认为思政课可有可无, 此时就更会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而教师的讥笑, 会把他们推出思政课的大门。因此, 思政教师应充分了解教育对象, 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 才能使教师认识避免偏颇。尊重学生, 还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独立思考, 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跟学生对话交流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 要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冷静, 善于等待。当然, 尊重学生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责任。对于个别学生比较出格的言行的做法应予以及时的指正, 这也是对其他学生或教学内容的尊重。

关爱学生还要关心学生的整体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要记住, 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生的教育者, 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两课教师面对的是全校的各年级学生。大学生们都来自五湖四海, 对于一年级学生, 尤其可适当加入本校、本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等介绍, 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融入本地。对于二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则可适当进行相关理论的拓展教学, 三年级可进行一些考研、就业方面的指导。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 在这些课堂外的交流, 可使师生处在一种相对平等的地位。而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师生进行的对话交流更容易得到学生许多真实信息, 教师的表达也易生活化, 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起到思政课教学的教书育人工作。

关爱学生更要理解、欣赏学生。学生的想法有时会很单纯, 偏激。这需要我们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 寻找他们特长与表达的闪光点。受赏识是人类的本性需求, 大学生进校后, 各种人才会显露, 许多在原来高中的佼佼者会在竞争中败下阵, 这会形成一种新的压抑。因而, 在他们走上社会的最后一站, 重塑他们的信心很有必要。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 比如学生间口头或写作表达能力差异, 学生学习态度的不同。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总之, 教师的关爱更多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师只有真心真意的赏识, 才能得到学生积极反馈。反之, 有些老师的表扬太滥, 会使学生认为老师为讨好学生而惺惺作态。因此, 在夸奖学生时, 要善于捕捉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这样的赏识才能有的放矢, 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更有价值, 可以帮助学生持续不断的提高自己。

其二, 用敬畏之心对待教学。所谓敬畏之心, 就是有一颗恭敬而虔诚的心。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教育的对象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生命体, 教育使他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同时他们现在所受的大学教育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未来。而教师则在教学中燃烧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体。这是我们敬畏教学的理由。

敬畏教学必然要敬畏课堂。许多思政教师每天经历着相似的工作, 重复着“年年岁岁课相似”的无趣生涯。随着时间流逝, 上课的激情会渐渐消退, 甚至产生了倦怠情绪。反观过去一些大师们上了一辈子课, 但对每堂课仍如履薄冰。朱自清先生把上每一节课都当作大事来对待, 哪怕是很熟的教材, 课前也要精心设计, 仔细预备, 进课堂时还十分紧张。晚年的梁实秋在台湾省立师范学校教书, 担任英语系主任。每周四晚上, 他却从来不见客, 因为第二天要给学生上课, 他得备课。钱理群先生一次回母校南师附中为学生讲鲁迅。为了三天的课, 钱老写了七天教案, 前后准备了一个多月。钱老说:担心讲不好, 战战兢兢。课堂是教师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当老师的讲课得到学生的热烈反应, 赞许, 这也许是教师幸福感滋生的重要源泉之一。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学生的肯定, 上课教师会快乐一整天。敬畏课堂要求老师精益求精地备课, 仔细斟酌每一个教学细节, 不拔高目标, 不高谈阔论, 不随波逐浪, 踏踏实实, 一丝不苟。敬畏课堂要求老师关注学生的反馈, 以极大的责任心和耐心聆听学生疑惑, 困其所困, 思其所思, 悟其所悟, 乐其所乐。总之敬畏课堂要求老师关注教学语言是否准确?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手段是否实用?教学氛围是否融洽?教学结果是否满意?敬畏课堂的教师会把课堂视为神圣殿堂, 怀着虔敬之心, 默默地探索、追求, 穷其一生, 无怨无悔。

敬畏教学还要敬畏知识。知识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每个人都有自己实践的局限, 因而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吸取别人社会实践中的思想知识。李大钊说:“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理境界的灯烛”。培根亦曾发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呐喊。可见, 知识在人类社会改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伟大意义和深刻作用。“若致知, 则知识当自渐明, 不曾见人有一件事终思不到也。知识明, 则力量自进”。知识永远是人类最为神圣、高尚的营养和武器, 知识能改变命运。在改变个人的同时知识更是驱动人类历史巨轮的引擎。理解到此一股敬畏知识之情就会油然而生。牛顿说过, “在宇宙的奥秘面前, 我只是一个海边拾贝的儿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着知识积累与日俱增, 知识圈圆周越来越大了, 教师会感到不知不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因此敬畏知识只有不断读书, 不断学习, 积极去思考研究, 不断增加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厚度、拓展知识的宽度、挖掘知识的深度。由于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对革命和建设等理论的解释, 这更需要我们用更丰富的知识, 更深邃的思想, 更生动活泼形式、更有说服力和理解力的语言, 才有底气把课上好!在当前知识碎片化盛行时代, 思政课教师更要耐住寂寞, 沉下心来, 认真研读相关理论典籍, 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中国社会的实际。把两者结合而成的正能量传播到教学之中。

敬畏知识还要严谨地传授知识。孔子说:“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这是对知识的严谨传授态度。因此, 这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传授的知识要有根据。对于理论内容要力求来自于原著的正确解读, 不能道听途说, 也不能人云亦云。对于引用的案例力求客观公正, 不能随意解读, 以偏概全。论从史出, 以理服人, 坚持真理。严谨的知识传授还要求教师科学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使要传授的知识尽可能形象、直观, 减少自己的主观臆断。严谨的知识传授需要教师做好专业与教学科研, 以科研促教学, 以教学带科研。用科研的深度、广度来服务教学知识的输出。此外, 严谨的知识传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 还需要对一些明显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予以坚决的抵制。

其三, 用学生之心对待自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有些人教学的时候, 不是尽学生所领会的教, 而是尽他们所愿教的去教。”在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常可看到, 教师在讲台上慷慨陈词, 学生在教室中呼呼大睡。如果这种学生是个别现象, 那可能有特殊原因, 但如大部分同学都在我行我素, 那就是出现了教与学的脱节。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 生活阅历各异, 工作学习能力和经验也有高低之别, 观察思考事物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都有所差异。因此, 教师与学生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习惯于用主观的、单一的思路进行思考, 跳不出自我的圈子, 长久下去就会形成先入为主、舍我其谁的教学态度。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 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心理学和教育学告诉我们要常用学生心看自己的工作, 也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否则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 往往会导向经验教学。容易以己度人。因此, 我们要常换位思考。要降低姿态、转换角度、调整视角、变换位置, 在求同中存异, 在比较中反思, 将换位中思考。

换位思考有许多做法, 但最基本的要完成二问。其一是:如果我是学生, 我需要什么?学生有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 他们从心底里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承认、尊重和赞赏。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 他们就会心情愉快, 充满信心;倘若这种需要总是被忽视、否定甚至有意剥夺时, 他们不仅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有时还会出现攻击性言行。其二为:如果我是学生, 我不希望什么?思政课老师不妨经常这样反省一下自己。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不希望遇到一位上课刻板无趣, 布置大量无意义课外作业的教师。因此, 如果我们遇到问题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就会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完成换位思考的基本二问需要教师多与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此外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较固定的理论思维传授, 但人因其自身的生活体验、意识形态等, 可能又会有着多样的思维倾向。所以,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 如此, 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 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 最后走向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正确的思维认知。这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老师要从学生的体验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如在讲课时, 发现学生对某一内容不太感兴趣时, 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精讲简讲, 反之则做更多的讲解和讨论。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为人师表尤为重要。要让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让学生接受, 自己要真信、真讲, 一个真实的人才能认清自己的位置, 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换位。

总之, 教师三颗心其本质就是师德的一种表达, 也可用“师爱为魂,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来标贴。教师用三颗心换来学生和社会对思政课教师的信任这也应当是全体思政教师的意愿。习总书记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这也印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凝练师心获得学生认同与信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目标已立, 建设还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姜泓冰.给老师的最好赞美是信任[N].人民日报, 2015-09-10.

[2]黄宗羲原本, 黄百家纂辑, 全祖望次定.伊川学案 (上) [M]//宋元学案·卷十五.

8.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八

关键词: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素质发展

现在大部分职业院校依旧应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思政教学,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条文的讲解作为基本教学内容,根本没有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素质教育,轻视了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为职业技术院校提出了新的思政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一、“情境参与”教学模式的实际内涵

“情境参与”教学,即针对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学生注重提高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质,把理论与实际紧密连接,让学生可以置身在实际情境当中,通过亲身体验对理论观点进行理解,从而使其自身受到启迪与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此种模式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究。

二、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点

1.明确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即思政课教学之中应该对学生的德行、潜能加强关注,让学生在学习理论以及实践过程中获得相应成就,进而树立良好的育人理念。因此,思政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挖掘学生的德行和智慧潜能,使学生的正能量得到发挥。

2.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

想要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只靠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完成的,还应该让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认可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例如:爱岗敬业、创新能力、学生能力以及忠诚可靠等,这些素质的养成都需要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创新能力和意识进行培养。其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因此,思政课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同时也是新课改后所提出的新德育要求。

三、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方法

1.应用感受情境的模式进行思政教学

感受情境教学,即按照思政课的实际教学需求,构建与教学内容相符,且具有现实背景以及历史背景的教学环境,并应用此种环境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拓展,进而获得知识信息,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例如:在讲解完“思想道德修养”的绪论以及第一章节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去采访该院校或者该系的教师和学长,在师生示范的过程之中感受成功以及道德的魅力,进而感悟怎样明确自己的“三观”和理想信念。此种实践教学能够以班级形式展开,其主要优势是简单易操作,适用性非常强,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具有明显的示范效果。如实践后,有学生写道:采访过后,我收获很多,对于校园生活也有了进一步了解。与此同时,对于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信心与憧憬。假如想要在未来获得成功,就应该在学校期间不断努力,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脚踏实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2.应用体验情境的模式进行思政教学

体验情境教学,即学生亲自置身在某一种虚拟或者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然后通过亲身体验,体会某种特殊价值,形成信任以及认同的情感,从而逐渐提升自身道德素质的一个过程。

例如:在讲解完“人生价值论”之后,我校安排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让他们走入农村社区,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帮助,这样学生在志愿活动中便会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进而强化了自身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开展这种实践活动,学生会主动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直接去感受生活的艰苦与多彩,同时学生还能够认清自己隐藏的潜能,进而增加责任心和自信心,克服内心的惰性,改善自身形象,勇敢面对困难。此外,还能够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所增加,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学会主动关心别人,从容地融入集体生活。

3.应用情境提升的模式进行思政教学

情境提升教学,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某一种真实的情境之中进行道德学习,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的一种活动方式。

例如:在开展道德教育过程中,我校让学生根据我国的传统美德,在课余时间开展职业礼仪训练,让学生明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怎样与别人往来接触,怎样增强自身的敬业精神以及责任心。然后在校内开展礼仪大赛,让学生评选出人格形象最佳的学生。通过开展此种活动,将会提升学生的礼仪素质。有一名学生参加完活动之后,写了这样一句话:“在礼仪训练后,我不但学会了怎样待人接物,还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以及道德情操。”

总之,职业素质是劳动人民适应社会职业的一种能力,也是相应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品质,更是工作人员在不违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一种行为习惯。中职院校要想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就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应用“情境参与”的方式开展思政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代波.毛泽东的学生主体思想及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纪念《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发表70周年[J].探索,2014(6):21-25.

[2]王筠榕.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与针对性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3):154-155.

9.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九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感触颇深,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

艾四林教授将立足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秦宣教授将聚焦“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王炳林教授将从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

“x年前你们保护我们,现在我们来保护你们。”疫情之下,一个年轻的群体始终活跃在抗疫一线,他们就是“x后”等新生代力量。“非典”疫情期间他们多是懵懂的见证者,如今却已然成为战“疫”的主力军之一。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X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

灾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白衣天使”是战“疫”一线“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与病毒抢时间,用强大的责任心守护着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全。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X感染的X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普通人虽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明确了理想,今后的岁月定将不负韶华。

10.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十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这堂线上思政大课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三亚学院思政教师组织的学生线上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这堂课是一堂“主流价值观”再深入、再深刻、再深情的宣传和教育,纷纷表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像这次抗“疫”英雄们一样,守初心、担使命,群策群力,相守相望。“这堂课及时、解渴,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一堂思政课”,三亚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大一学生巴明瑞和父亲一起全程观看了直播,他表示,“讲中国的力量、讲中国的精神、讲中国的制度优势、讲中国成功的实践经验,内容丰富、案例鲜活、素材详实。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国家在抗击疫情中的坚实作为,也更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富强,我们要学习抗疫英雄们的先锋模范,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思政课是什么课,此时此刻我深深领悟到‘思’的意义。一场疫情让我们体味到世事无常。多难兴邦,危机本身就包含着‘危机’和‘机遇’,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磨难中艰难前行直到伟大飞跃。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这一代人更要学会自律与独处、坚强与大爱,相信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就在不远处,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多一份前行的动力!”三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马艳玲说。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防疫当前,“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在线直播,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三亚学院艺术学院思想导师何杭娟表示,“这场特别的思政课,让每一个身处疫情风暴却能安然宅家上网课的青年学子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对‘今日之中国’‘中国之制度’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性思考与情感认同。作为一名思想导师,我们要切实面向学生开展好爱国主义、制度自信、社会责任、科学精神、生命观念、规则意识、道德认同、网络素养、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方方面面的思政教育工作。”

11.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美德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76-03

“2011年,用谷歌搜索引擎输入‘生命教育研究获得约656,000条结果”[2],2016年3月,同样用谷歌搜索引擎输入“生命教育研究”获得约1190,000条结果。从搜索的结果来看,在我国,生命教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度在增加,但是21世纪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反映出的人类对生命的漠视,说明人们仍然缺乏善待自然的环境美德。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具有的环境美德的程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的环境状况。因此,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们进行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保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的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之一。

一、环境美德中关于“生命”一词的理解

生命揭示了人存在的本原,也揭示了人与生物、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只有理解了“生命”一词在环境美德中的定义,才能真正站在生命教育的视角,掌握在思政课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环境美德的一些方法和要点。

那么,何为生命? 自哲学家叔本华以来, 人们对“生命”一词的关注度在不断增加,然而人们对“生命”一词的理解却不尽相同。首先在地域上,东西方人们对“生命”一词的不同理解体现在其使用的工具书上。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生命”一词是如此论述的:“生命,名词,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3];在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生命”一词则论述为——生命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有机反应的开放系统所组成。其次,各个学科对“生命”一词也有不同理解。在生物学中,生命是生物抽象出来的用于表现生物本质属性的一个概念;在医学中,对生命的理解主要集中这三种状态:第一,生命活着的状态;第二,生命在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第三,动植物器官能完成其部分功能或全部功能的状态。在哲学中,对“生命”一词的理解主要集中在讨论生命的功能或机能方面的状态。在生命哲学中,对生命的理解是:“生命是世界的、绝对的、无限的本原,它跟物质和意识不同,是积极地、多样地、永恒地运动着的。生命不能借助于感觉或逻辑思维来认识,只能靠直觉或体验来把握。”[4]在法律学中,生命是指动、植物或有机体的存在状态。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各个学科对生命的理解大多是从广义出发,或将生命视作世间生物的基本的存在;或将生命抽象化。环境美德对“生命”的理解同样从广义出发,它不仅仅限于指人类的存在状态,还包括动植物和有机体等宇宙中的万物。当然,要在思政课教育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除了要对“生命”一词有深刻的理解外,还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更深一层的认识。

二、环境美德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人无法独立于其他的生命而存在,人生活在社会中,更生活在自然之中、宇宙之中。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无法脱离其周边环境而孤立存在。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与自然息息相关。“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5]没有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命,缺乏善待生命的环境美德,人类生命连生存都尚不能保障,更不用提生命的繁衍和延续了。但是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疯狂的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这都从另外一方面反映出了人类对生命的漠视。思政课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不仅要教育大学生关注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尊重人类的生命,还要引导他们欣赏自然的其他生命形式和敬畏宇宙中的万物生灵,让他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的是非与善恶,领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从而对个人及社会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美德。环境美德[6]指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品德,是对传统美德的拓展与升华。“人类应当将自己的美德发扬于尽可能广大的领域、尽可能多的自然对象,而无须追问自然对象与人类的相似性如何,无须根据自然对象与人类的相似程度确定自己施善的边界与程度。”[7]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在思政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的培育,使他们注重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达成个人与自然、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生命教育和思政课教育在培育大学生环境美德中的共通性

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 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并得到教育界多数人的认同,其作为教育的基本理念沿用至今。生命教育是思政课教育的有机构成。尽管生命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的内容和实施路径有所不同,但不管是生命教育还是思政课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生命本身,它都主张回归现实世界,都要求二者关注尊重自然的各种生命形态和爱护自然中的各种生命本身。因此,生命教育和思政课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具有相通性和一致性。

第一,生命教育和思政课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具有相通性。生命教育贯穿的基本理念是生命关怀,包括对自然界和宇宙间所有生命的关怀,承担起对包括自然生命在内的社会责任,从而提升人生意义。思政课教育的基本理念同样包含对生命的关怀——思政课教育以唯物辩证法为本,引导大学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领会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生命的有限与无限,深化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识,在此过程中育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的环境美德。

第二,生命教育和思政课教育的目的具有相通性。思政课教育认为,不能仅仅是把大学生培育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社会之才,还应该使之成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德才兼备”的人。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主张引导大学生发现、追求和超越“人类中心论”去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回到教育最初的起点,回归现实世界,对旧有的道德进行升华,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

第三,生命教育和思政课教育的本质具有相通性。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致力于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思政课教育和生命教育一样有别于大学里的理、工、农、医、管理类等技术培育为主的专业课。生命教育和思政课教育二者追求的不仅仅是工具性的教育, 而是更注重在思想上塑造人、培育人、发展人和完善人。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在思政课教育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就是出于这样的教育本质的要求。

四、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在思政课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的生态意义

(一)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在思政课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使大学生具有享受自然美的生态需求

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程度的不断加深,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利益,也引起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乃至一定程度的对立,局部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失调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感和存在感。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提出,若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就必须从培育国家和社会未来建设者——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做起。不管是在生命教育中,还是在思政课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即是培育大学生尊重自然生命形态的生命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社会进步,要远远大于盲目掠夺自然生命违背自然规律而取得的发展。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在思政课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的目的是关注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谋求全人类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当今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对生命教育和思政课教育都提出了时代的要求。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是因为大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有满足自身生存方面发展的需求,还有休养生息方面的需求以及享受自然美方面的生态需求。基于生命教育视角在思政课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恰恰能满足大学生的这些方面需求,实现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在思政课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使大学生具有保护自然美的生态价值

在思政课体系中,各门课程对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均用不同篇幅,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着。其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以大学生生命成长问题为主线,理解人的生命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人与自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发展关系,在此之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在2015年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增加了更多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方面的生态内容的篇幅描述。其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课)从世界的本原——物质性出发揭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辩证关系,提出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课)通过对生命价值、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的分析和教育,说明不管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应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8]思政课这样的内容设计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生命的生存状态、关注自然界生命的生存状态,从而激发他们内心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生命教育和思政课倡导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应在生命教育和思政课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包括纵向和横向的要求。在纵向方面,第一,要求大学生能够科学、客观、系统地认识生命现象、把握生命规律,进而能够珍惜一切生命、爱护一切生命。第二,让大学生了解、理解和把握,尽管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把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但是人一旦离开了大自然其他生命的供给仍然难以生存和发展,在享受大自然其他生命的赐予的同时,要感恩自然界其他生命的牺牲。第三,让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得到升华,体悟生命、完善生命,育成善待自然的环境美德。横向方面,对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9]生命教育和思政课教育对大学生自身的生命进行引导与超越,以自身生命的存在为基础,对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进行深层的关联与升华,使大学生具有保护自然美的生态价值,育成珍爱自然生命的环境美德。

基于生命教育视角在思政课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美德,旨在教导大学生从尊重人类生命自身到超越人类生命本身,热爱自然界和宇宙间的各种生命形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育成敬畏自然、胸怀社会、“天人合一”的环境美德。

[ 参 考 文 献 ]

[1]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

[4] 陈卫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5] 苗启明.论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的应用伦理关怀:生命、生存、生活关怀——兼论“三生教育”的哲学基础[J].昆明学院学报,2009(4).

[6] 薛富兴.铸造新德性:环境美德伦理学刍议[J].社会科学,2010(5).

[7] 韩小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难点与突破——以生命教育为视角[J].教学与研究,2010(8).

[8] 冯建军.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6).

[9] 邓涛.教育视域里的生命教育[J].教书育人,2002(8).

12.浅议思政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十二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知识是创造知识的基础,没有知识积累就没有知识创造。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但有能力必然有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等各种能力的提高应以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果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培养创新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高一思想政治课中的“国家宏观调控”、“国家财政的作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等基础知识不甚了解的话,那么面对“扩大和培育内需、促进经济较快增长”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要从何入手分析,从而获得有见地、有创新的答案呢? 所以说没有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学生就会失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让学生掌握好、理解透,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充分运用“学导式”教学形式

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 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学导式”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导式”教学是在自学辅导和启发式教学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学入手,以开发学生智力和能力为目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教学特点是:1学在导前,自学为主;2教师的“教”集中在“导”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3学导结合,教学相长。“学导式”的课堂结构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自学—质疑—精讲—演练。其中演练是“学导式”综合开发学生智能的主要环节,自学是基础,精讲是条件。当然,在一节课中四个环节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时可以演变成几个单一课型的综合,进行单元教学。总之,要根据不同学生、教材内容和不同层次等各种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之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因为:第一,“学导式”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它以自学、思考和讨论为主,学生自己观察、辨认、分析或动手操作,作出判断或结论。这样可以把学习和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第二,“学导式”这种教学方式其重点放在开发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上,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进行综合开发和普通发展,实行教书育人统一,教学过程和教育过程有机渗透,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得综合效应。

三、加强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复习时要适当地变换方式,提出新的理解要求,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新颖,从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复习方法大体有:图表法、类比归纳法、问答法、练习法等。复习方法很多,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在复习高一经济生活中“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与公司债券”时,就可以利用图表法进行。制作图表时,教师要居高临下,积极启发诱导学生找出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这样,既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两主”作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练习是复习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很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比如启发性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讨论性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消化、理解教材,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总结性练习,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总之,在灵活多样的复习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

四、重视实践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实践。首先要在课堂活动中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实践。课堂内的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比如对于“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规律”、“资源的优化配置”、“新时代的劳动者”等基本知识,《政治生活》中的“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等基本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政治敏锐性。其次,要重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潜在课程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中心;根据学生各人兴趣爱好,自愿参加、自己动手实践为主的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的教学教育活动形式。比如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诸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组织学生听取专题报告会、读书读报活动及各种比赛活动等。第二课堂的特殊性既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接触社会、深入实际,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获取最新知识,学到课堂内、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又能用事实材料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13.大一学生思政课心得 篇十三

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心得体会1

我收看了疫情防控思政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思林教授等思政课老师额尊尊教导让我更加明白了努力做好一名大学生的重要性、更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且区掌握新型罐装病毒的基本预防措施。作为当代大学生,即使不能给国家和人民做像伟大一线防疫战士一样的事情,但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潜移默化中疏导自己的亲戚、邻居等理解国家的特殊情况不给过加添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分内之事还是可以的,这是我们的责任!

在观看中我明白,首先,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新型冠状病毒并不是因为它是冠状病毒而可怕,是因为它是新型人类从未接触过的流感病毒而可怕,这中病毒的来源不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一定是来自其他动物的是难题,例如:蝙蝠。因为表面的凸起像国王头上的王冠,所以叫冠状病毒。它是目前已知的第七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感染人群一般出现咳嗽、发烧、头疼、胸闷等症状。有些携带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但其本身却具有传染性,这才是最可怕大的地方,病毒的潜伏期短则几天长则十几二十天。具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所以我们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战胜病毒我们责无旁贷!

其次,我们要敬畏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大自然额发,疫情防控,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此是不可置疑的大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这种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另外,还要学会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第一,尽量不出门,如果必须去公共场所记得佩戴口单;第二,要经常洗手,第三,不要过度疲劳,这样会降低免疫力。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只是医生与患者的事情,是举国上下,包括我们这些大学生的自身责任的事情!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打赢这场防空阻击战,我便可以早日重返校园,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共同努力,加油!

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心得体会2

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保证。从抗击非典疫情到防控甲型H1N1流感,从快速应对H7N9禽流感到控制寨卡等传染病输入,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表明,发挥好制度优势,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我们一定能有效控制疫情。

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总体战。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疫情面前,全国各地休戚与共。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举措,既要考虑本地区本领域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要主动融入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治理大网络,做到相互协作、共克时艰。

坚持全国一盘棋,打好防控总体战,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着力做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只有集中力量把重点地区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从根本上尽快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当前,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仍然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重点抓好防治力量的区域统筹,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

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防控,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完善和强化防止疫情向外扩散的措施。各地区要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做好春节后返程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切实防止疫情蔓延。

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从加强医疗防护物资供应到加快应急科研项目攻关,从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到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防控工作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把各方力量调动起来,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汇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的磅礴力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病魔,就没有跨不过去的沟坎。

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心得体会3

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下子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开间武汉或审核三亿元的施工人员;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血肉之躯尽一份绵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

而我们,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为医生,社会增添负担,按照这堂课中所说的,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心得体会4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的学校停课不停学,数百万学生每天通过直播软件上课。疫情下的许多行业仍然保持繁荣,包括健身、厨艺和音乐等线上课堂。

疫情如令,责任如山。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

疫情防控思政课观后感心得体会5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对疫情,有那么一群人义无反顾地冲在武汉防疫的最前端,最好地诠释了“为天地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

他,连日来,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状态……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情况下,他建议公众“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却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到了武汉防疫的第一线。别人回家过年,而他却去武汉上班,他选择做一个逆行者。

他们,发出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豪言壮语。在病毒和疫情面前,医护人员仍奋斗在第一线,甚至出现了多名医护人员感染的事件,面对危险,面对困难,白衣战士没有选择退缩,面对此次病毒,他们主动请缨与病魔搏斗,为的是研究、了解病毒,为的是治愈患者,为的是控制疫情,为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的是捍卫社会安宁。他们集中火力,奔赴一线,全力以赴,早日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他们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儿。

责任、担当是有分量的,也是有能量的,这种能量就是疫情发生时像钟南山院士、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的,他们彰显的是何为家国情怀,何为英雄本色,何为国家脊梁。疫情考验本色,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往直前,他们同样有青春的面庞,有牵挂的家人,但防控疫情就是使命,崇高的信仰使他们选择了逆行。和平年代,他们就是真正伟大的英雄。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我们平静地走过近乎平淡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人坚守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岗位上,他们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坚守,成为了国家的中流抵住。感谢您们,向您们致敬。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物。前进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爱岗敬业,身体力行,要有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拓荒精神”,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地奋斗进取,才有可能为人民和国家做出贡献。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就要时刻挺身而出。

上一篇:煤矿简历范文下一篇:党员环保思想汇报